总局政务信息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25-01-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总局政务信息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推荐6篇)

总局政务信息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1

同志们:

这次会议,我们传达贯彻了全国政府系统信息处长座谈会精神,周继太秘书长作了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了2001年全省政务信息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下午,王厚宏常务副省长将到会给政务信息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颁奖并作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把我省信息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下面,我讲几点具体意见。

一、2000年全省政务信息工作有新的起色

过去的一年,是我省建设和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团结一心,奋力拼搏,战胜了超级台风、百年大水,实现了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为实施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和做好今年的工作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围绕经济建设中心,以服务省市县各级政府的行政决策为宗旨,全省广大政务信息工作者恪尽职守,兢兢业业,辛勤工作,为各级领导提供了大量的比较全面、准确、及时的信息,为政府决策提供了依据和参考,为我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全年收到各市县和省直各单位报送信息6815条,简报690期。被采用的政务信息1349条。省政府研究室努力办好《上报国办信息》、《每日快报》、《海南信息》等3个各有重点的信息刊物,其中《上报国办信息》形成了鲜明的海南特色。回顾总结2000年的政务信息工作,主要有如下特点:

(一)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和支持信息工作。省委、省政府领导对信息工作非常重视。在去年省级机构改革中,在机构和人员编制大幅裁减的背景下,新组建了省政府研究室,增设了会务信息处。省直各部门和单位、各市县政府领导对信息工作很支持。去年8月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每日快报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发出后,省经济贸易厅、省建设厅、省文体厅、省审计厅、省妇联、省工商局、儋州市、东方市、保亭县、屯昌县等20多位省直和市县的主要负责人在琼府办〔2000〕99号文件上作出批示,要求本地区、本部门的同志做好信息报送工作。海口市还专门下发了做好信息工作的文件,提出了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文件精神的措施。省发展计划厅今年春节后一上班就召开各处处长会议,部署政务信息编报工作。省建设厅、省进出口检验检疫局、省烟草专卖局等单位还开展了本系统政务信息业务培训活动。可以说,全省做好政务信息工作的氛围已经形成。

(二)上报国办信息实现了新的突破。在国办秘书局的指导和全省各级领导的支持下,我们着力报送反映海南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进程的新情况,努力挖掘和报送有一定深度的“高层次信息”,努力捕捉和报送具有海南特色和经济特区特点的信息,上报国办信息工作出现了积极可喜的变化。去年9月至今年1月上报国办信息538条,月均100多条;国办采用37条,相当于此前一年半的总和,其中《昨日要情》采用20条。国办采用海南信息去年9月份排全国第12名;10月份排第4名;11份排第6名;12月份排第4名。今年国办对各省市区信息考评实行评分考核新办法,元月份采用海南信息6条,排第8名。在今年召开的全国政府系统信息处长座谈会上,安排海南省经验介绍。这是全省广大政务信息员辛勤耕耘,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政府办公厅、省政府研究室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三)各地各部门向省政府办公厅报送信息的主动性增强,数量明显增加。海口市、三亚市准确把握省会城市、旅游中心城市、经济较发达城市的定位,2000年源源不断向省政府办公厅报送了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热点、重点情况的信息,其中海口市每月报送的信息量达100多条;省农垦总局围绕农垦改革、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橡胶生产、信息化建设等情况,报送了一批特色信息;省农业厅、省建设厅追踪热带农业、盘活积压房地产等重点,所报信息质量较高,不少被国办采用,有的被省领导批示;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紧扣国务院、省政府部署的整顿市场秩序,打击非法传销活动挖掘信息主题,信息工作变被动为主动,下半年的工作出现了新起色;省经贸厅、省人劳厅、教育厅、文体厅、海口海关、省进出口检验检疫局、省政府驻穗办、省国税局、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省地税局等单位的信息工作去年以来一直保持着积极主动的态势。现在省政府研究室每天接收的信息在80条左右,信息稿源比较充足。

去年,我省政务信息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少数地方和部门领导对信息工作不重视,极个别省政府成员单位甚至长期不报送信息;二是相当一些信息质量不高,时效不强,有的甚至单纯追求数量;三是报喜不报忧的情况还比较普遍;四是有些地方虽有信息工作机构,但人员被借调他用,在编不在位,使信息工作名存实亡。在这些问题中,最为突出的是信息质量不高,具体表现为“三少”:即能够提供给省领导满足决策参考?quot;对路“信息较少;及时反映情况和问题的信息较少;带研究性的信息少。我们要在今后工作中努力解决这些问题。

二、2001年我省政务信息工作的意见

2001年我省政务信息工作要围绕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实现”十五“计划良好开局的工作目标,以省政府决策信息需求为导向,主攻信息质量,积极推进政务信息和调研工作相结合,加大调研性信息、问题性信息的报送力度,力争国办采用海南信息排全国前10名,提高政务信息为省领导决策服务的水平,提高政务信息为海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水平。为此,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第一,立足海南省情,追踪国务院领导关注海南的若干大事,努力做好上报国办信息工作

朱容基总理在去年11月接见全国政府系统秘书长办公厅主任会议的代表时讲到:”我觉得国务院办公厅有两个刊物办得不错。一个叫《昨日要情》,把所有领导同志前一天的批语全部登出来,起到了沟通情况、指导工作的作用,目前只发给国务院各部门的负责同志,我看可以发给省一级甚至下一级,《昨日要情》原定从今年元月起发给各省市区政府领导,由于属绝密级刊物,以目前的技术手段和装备通过网络传输绝密级信息有失密危险,目前暂缓发送地方。国办秘书局正在从传输技术上寻找突破,尽早将《昨日要情》发送地方。我们要抓紧“练兵”,积极探索做好上报国办信息工作的新路子,为《昨日要情》发送地方早作准备。

要积极探索上报国办信息的工作规律。从去年下半年以来的实践看,具有海南特色特点的信息往往是国办信息需求的重点,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我省有关部门和地方的政务信息员重点把握,不断挖掘上报国办信息资源。(1)我省是陆地小省、海洋大省,海洋资源包括油气资源、渔业资源、海上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全国具有独特的位置。(2)我省是全国独一无二的热带省份,发展热带高效农业、冬季瓜菜和天然橡胶生产条件得天独厚。(3)我省是国务院确定的处置积压房地产的试点省份,这项工作进展情况国务院领导一直很关注。(4)海南农垦是全国最大的橡胶生产基地,国家十分关心海南农垦改革与发展的情况和问题。(5)洋浦经济开发区是国务院确定的国家级重点开发区,朱容基总理对洋浦的建设特别关心。(6)我省是九十年代初泡沫经济的重灾区,消除泡沫经济,夯实产业基础,调整经济结构方面的情况。(7)我省是我国较早提出建设生态省的省份,等等。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些独特之处,有的放矢,向国办报送新动态新进展,做到常报常新。

第二,紧紧围绕省政府中心工作和省领导的需求,增强信息服务的主动性、有效性、创造性

适应省政府领导决策的信息需求,提供优质高效的信息服务,是全省政务信息工作的首要出发点。我们要时刻关注省政府作出的决策部署,经常分析研究省政府领导在各个时期的信息需求。从今年的情况看,在上报信息时应紧紧把握今年我省经济工作的重点,归纳起来主要有:一是大力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继续把加强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放在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加快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新兴工业,加快发展海洋水产业,大力发展以旅游为重点的服务业,锲而不舍地抓中部开发和民族地区发展。二是扩大投资需求,拉动经济增长。要多渠道吸引社会投资,积极稳妥地提高城镇化水平、扩大城镇建设投资,加快处置积压房地产,扩大住房消费。三是推进各项改革,增创体制优势。要巩固和扩大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的成果,大力推进农垦体制改革,加快市县政府机构改革和省级事业单位机构改革,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积极推进高校、医院和机关后勤社会改革。四是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认真做好加入WTO的各项准备,切实提高利用外资的水平和质量,努力扩大进出口贸易,加快洋浦经济开发区的开发建设。五是做好财政金融工作。要确保实现全省地方财政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8%的目标,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强化财政监督职能,推进农村税费改革,积极稳妥地做好信托公司停业整顿工作。六是实施科教兴琼和可持续发展。

强调推动科技创新,抓好人才培养和使用工作,抓好生态省建设,切实抓好计划生育工作等。希望大家围绕这些重点,广泛收集信息,及时把本地区、本部门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的安排与措施、取得的成绩、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意见、建议等及时报送上来,为省政府提供决策服务。

第三,转变工作方式,努力提高报送信息质量

(一)增加问题性信息的报送。信息工作必须做到准确、全面,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既报喜,也报忧,既反映成绩,也反映问题,防止以偏概全。现在,一些单位报送的信息中,报成绩的信息过多而反映问题的信息过少,影响了省领导对情况的全面了解和整体把握。我们必须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各地方、各部门有责任有义务如实向上级党委、政府反映实际情况。一些政策措施出台后,在实际中贯彻落实得怎么样,有没有不完善或不尽切合实际的地方,市县和部门把这些情况反馈上来,有助于省委、省政府决策,逐步完善有关政策措施。报送问题性信息也是为人民服务的体现。市县和省直部门在落实政策或实施某项重大改革或工程中遇到了困难,通过信息渠道上报之后得到解决,就是实践了“三个代表”的要求,就是为人民谋了利益。当然,报送问题性信息也不能见什么报什么,本地区、本部门能够解决的问题就不必上报。报问题性信息关键是要把问题搞清楚,做到言之有理有据,有分析有建议,这样才有利于上级领导作出正确的决策。

(二)认真组织,千方百计完成约稿任务。去年,多数单位对信息约稿工作是配合的。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有相当数量的约稿信息未按照约稿要求编写,有的答非所问,有的避重就轻,有的是空话、套话,一看就知道是在应付差事。还有个别部门对约稿置之不理,甚至省领导在信息约稿上批示了办得也不及时。信息约稿是政务信息工作积极适应领导同志的需求,转变工作方式、变被动为主动,提高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认真配合约稿也是各市县、各部门提高信息报送质量的一种有效手段,希望各市县、各部门转变观念,按照要求认真完成约稿任务。

(三)加强调研性信息的报送。要注意从大量原始信息中挖掘、发现线索,确定调研题目。调研题目要紧扣省领导最为关注、急需了解和解决的情况和问题,反映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和敏感点,关注具有典型性、倾向性和苗头性的问题。调查研究要真正深入到基层去,了解和掌握第一手材料,通过分析研究,科学地进行总结和提炼,提供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的调研报告,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各市县、各省政府组成部门每年至少要向省政府研究室会务信息处报送2-3篇高质量的调研报告,从而使信息服务的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第四,创新信息质量考评办法,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增强政务信息队伍

按照鼓励先进,鞭策后进,激活队伍的原则,省政府研究室正在拟定全省《政务信息质量评价和目标管理办法》。信息质量考评的改革思路是:不再考核各地、各部门信息报送的数量,鼓励报送高质量信息,对所采用的信息实行标准评分制,按月份和按年度通报各地、各部门的信息考核得分并据此排名次表彰先进。年终对市县取总分前6名为先进单位,对省政府组成部门和直属机构取总分前10名为先进单位,对中央国家机关驻琼单位取总分前6名为先进单位;对各先进单位评选先进个人一名;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授予政务信息先进单位和优秀政务信息员称号,通报表彰。信息工作目标管理的改革思路是:将所有信息报送单位分成市县、省政府组成部门和直属机构、中央国家机关驻琼单位等三类,以2000年三个别类单位信息采用的平均条数乘以相应分数得出2001年各信息报送单位的目标管理分值,年终考核达到该单位目标分值的为政务信息工作合格单位,未达到的为不合格单位;将不合格单位的考核情况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进行通报,作为年终考评公务员、工作人员是否称(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职合格的重要依据。这是兄弟省市区早已实行的有效工作机制,我省今年要积极推广试行。

第五,努力提高政务信息办公自动化水平

总局政务信息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2

1 2013年农业工作成绩显著, 实现了重灾条件下农业生产“十连增”

2013年, 垦区广大干部和职工在自然灾害极为罕见, 防汛抗灾任务十分艰巨, 农业稳产增收压力巨大的严峻形势下, 齐心协力、攻坚克难, 务实奋进, 全面加快国家现代化大农业示范区和国家安全食品生产基地建设, 大力实施“优农”战略, 扎实推进“夯基础、调结构、上科技、提标准、抗灾害、强管理”等有效措施, 取得了抗洪除涝夺丰收的巨大胜利, 粮食总产达到212.1亿kg, 实现了农业生产“十连增”。全年预计实现农业增加值639亿元, 其中种植业增加值458.2亿元、畜牧业增加值152.0亿元、林业增加值6.1亿元、农场职工家庭人均纯收入22950元, 分别比2012年增长5.0%、5.6%、5.2%、15.3%和13.5%, 圆满地完成了总局党委确定的预期目标。

1.1 粮食综合产能持续提升

按照总局党委提出的全面实施“优农”战略, 加快现代化大农业示范区和国家安全食品生产基地建设的总体要求, 有效发挥国家各类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激励作用, 争取和落实国家粮食直补、粮食综合直补、农作物良种补贴、国家农机购置补贴和农业综合开发中央财政资金等共计45.39亿元, 扎实推进土地整理、耕地复垦和高标准粮田建设等措施, 坚持“两扩、两增、两稳、两提、一强化”的原则, 继续优化种植业结构, 稳步扩大水稻、玉米种植面积。全年总播种面积287.99万hm2, 其中:粮食播种面积280.36万hm2, 占总播面积的97.4%。水稻、玉米播种面积分别达到156.71万hm2和89.09万hm2, 分别比2012年增长1.2%和4.3%。粮食总产达到212.1亿kg, 较2012年新增1.6亿kg, 粮食平均亩产再次超千斤, 达到7566kg/hm2。

1.2 畜牧业呈现良性发展态势

以“两牛一猪”为重点, 着力推进现代化牧场和大项目建设, 畜牧业呈现出转型升级的良性发展态势。投资9.2亿元在九三管理局建设11个现代化奶牛养殖场, 建设标准化牛舍30万m2, 饲养奶牛2.58万头, 引进澳大利亚良种奶牛1.98万头。启动建设了宝泉岭大型肉鸡产业一体化项目。有效开展了春、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集中强制免疫, 全年生鲜乳三聚氰胺和盐酸克伦特罗检测合格率均为100%。推广了优质苜蓿种植, 奶牛性控、TMR等“十项”畜牧实用技术, 使奶牛、肉牛冻精配种率分别达到100%和90%, 各类畜禽良种化率达到95%以上, 生猪三元杂交率达90%以上, 奶牛性控产母犊率达90%以上。

1.3 农业基础建设持续加强

以打造国家商品粮核心产区为目标, 以建设高标准农田为重点, 不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投入中央财政资金8.2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6.00万hm2, 对俄农业综合开发大型农机具购置补助项目落实中央财政资金1.2亿元。2013年实现农机更新总投入35亿元, 新增各类机械5万余台件, 新建旱田现代农机装备作业区20个。肇东机场已启动建设, 利用美贷引进购置的34架农用飞机第一批已到货8架。“北大荒农机制造产业园区”等26家农机骨干企业, 预计全年实现农机制造业销售总收入13.5亿元, 增长30%。截至2013年底, 垦区农机总动力达到770万kW, 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98%。全年完成水利建设投资突破20亿元, 完成工程量8936万m3, 各类建筑物6459座。加快了勤得利、江萝等7个大型灌区骨干渠系工程建设步伐, 全面启动了青龙山灌区渠首工程和“节水增粮行动”项目, 黑龙江干流堤防达标、中小河流近期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水土保持等各类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统筹推进。

1.4 农技推广和创新能力提高

按照良种良法配套、农艺农机结合、生态环境适应的原则, 继续集成完善和推广应用水稻“三化一管”、玉米“四精一管”等“十大”栽培模式, 农业、农机和畜牧三个“十大”新技术为重点, 全面推行保护性耕作、模式化栽培、精密播种、测土配方施肥、健身防病、物联网技术、卫星定位自动导航、集中智能化浸种催芽、毯式育苗机插和奶牛性控与DHI等技术。坚持开展农业部、总局农作物高产创建和增产模式攻关等活动, 高标准落实农业部整场整建制高产创建试点1个, 整管理区试点5个, 万亩示范片共计235个。经专家组实测, 绥滨、七星农场水稻万亩片平均产量11487kg/hm2;友谊农场玉米万亩片平均产量14640kg/hm2, 胜利农场玉米核心区平均产量高达18720kg/hm2;八五三分公司大豆万亩片平均产量4127kg/hm2。通过典型带动, 整体推进, 加快了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促进了垦区农业生产均衡发展。

1.5 林业建设稳步推进

以生态林业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为重点, 2013年完成造林绿化7827hm2, 绿色通道651km。城镇及管理区绿化覆盖率达39%, 区域森林覆盖率为18.2%。家庭林场扩大到1.7万个, 苗圃达成面积3367hm2, 年产苗木2.78亿株, 经济林1.11万hm2, 棚室基地建设298.7万m2, 食用菌6565万袋, 人工种植中草药、山野菜4.05万hm2, 特禽养殖67.86万只。森林草原防火与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得到全面加强, 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了0.5‰以内, 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低于2.9‰。《黑龙江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经省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 为垦区湿地规范化、法制化管理创造了有利条件。

1.6 现代种业快速发展

“垦丰种业”已全面完成重组升级, 年销售种子31万t, 对外辐射供种11万t, 辐射面积240.00万hm2, 实现经营利润3亿元以上, 全国种子行业年度综合排名第三, 主营业务排名第一。垦区连续4年以“十查”为内容开展了冬、春季种子市场整治, 有效遏制了各类假冒伪劣种子流入, 种子用价水平和安全供给能力持续提升, 种子质量抽检合格率达到99.5%。全局连续10年种子工厂化加工率、标准化包装率、包衣率、专用优质品种、良种覆盖率和主要农作物标准化统供率达到100%。2013年有23个自育品种通过审定, 品种更新更换面积100.00万hm2, 启用国家救灾贮备种子0.1万t, 救灾面积2.13万hm2。

1.7 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高

围绕国家安全食品基地建设目标, 以农业标准化提升活动为载体, 以加强农产品质量监测追溯为保障, 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连续10年坚持开展农业标准化提升活动, 全局形成了创先进、争一流、扛红旗的良好氛围, 使垦区农业标准化水平始终走在全国前列。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建设稳步推进, 3个农业部级农产品质量监督质检中心检测能力进一步提升, 8个管理局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项目建设已经完成。“三品一标”农产品追溯种类已扩展到9大类60余个品种。截至2013年底, 垦区种植绿色、有机面积220.87万hm2, 有机农产品278个, 农产品质量追溯项目创建单位47家、建设单位58家, 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产品288个, 共有地理标志农产品8个。

1.8 粮食储销能力不断提升

以“打造现代粮食物流体系, 实现粮食规模化运作”为目标, 以国家粮食收储政策为导向, 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客观分析当前及中、长期粮食市场供求及价格走势, 科学指导农户适时变现。依据垦区作物区域布局和国家农户科学储粮仓的建设规划和配套政策, 争取国家和省级财政补贴资金2400万元, 落实新型玉米农户储粮仓1万套。按照省财政厅政策要求, 争取和落实种粮大户贷款贴息政策共1179户, 落实面积23.00万hm2。北大荒粮食集团投资4800余万元新建仓容8.7万t、罩棚4万m2等配套设施。积极开展公路运输、集装箱运输业务, 全年有150余万t粮食通过港口或陆路发往南方粮食主销区, 破解了粮食物流的运输瓶颈问题。截至目前, 水稻、玉米等新粮已销售1580万t, 占商品总量的81.4%。

1.9 农业抗灾减灾成效显著

针对2013年垦区“四涝”叠加, 气候异常, 黑龙江、松花江和嫩江发生流域性特大洪水, 大部分局场洪涝灾害十分严重的严峻形势, 垦区各级干部、职工站在维护垦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 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高度, 顾全大局, 积极应对, 攻坚克难, 强化措施, 打赢了春播抗涝夺全苗、夏管提质促升级和抗洪除涝保成果“三大”战役。坚持以增积温、抗旱涝、防病虫、提品质、保增产为重点, 有效应对严重的春涝、夏汛和秋涝灾害。春季清淤挖沟1904.8km, 投入设备2592台套, 消除明水面积28.07万hm2, 保证了春耕生产如期完成;夏季投入抗灾抢险人员40.64万人次, 抢险资金2.07亿元, 有效应对了黑龙江、松花江、嫩江流域性特大洪水, 减少经济损失20.1亿元, 严格落实中央财政综合施肥促早熟补助等政策, 完成促熟追肥587.53万hm2次, 病虫防治451.60万hm2次;投入各类设备3021台套, 及时排除农田积水21.37万hm2, 保证了秋收生产顺利进行, 夺取了抗洪救灾的全面胜利, 为农业丰收提供了有力保障。

1.1 0 示范带动能力不断增强

按照省委省政府“两个领跑”的总体部署, 垦区与地方积极推进场县全方位合作共建。全年完成跨区作业面积372.40万hm2, 推广农业农机新技术和高产栽培模式覆盖面积340.00万hm2, 良种覆盖面积240.00万hm2, 开展农业保险服务246.67万hm2。龙头企业拉动地方种植基地面积333.33万hm2, 牵动地方养殖奶牛4.43万头, 猪12.23万头, 肉牛7.92万头。共建科技示范园区150个, 免费科技示范培训10.9万人次, 建立科技示范户9365个, 吸纳地方劳动力就业28.6万人。初步形成了资源共享, 互利共赢,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新局面。在黑龙江省星级管理区创建工作中, 垦区八五二农场第一管理区等7个管理区被评定为省五星级管理区, 建边农场第一管理区等5个管理区被评定为省四星级管理区, 获得以奖代投资金1250万元。

2013年, 垦区农业战胜了严重的自然灾害, 取得了突破性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 是国家政策有力, 农业部和省委、省政府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的结果, 是总局党委、总局科学决策和坚强领导的结果, 是各级、各部门通力合作, 真抓实干, 指导到位的结果, 特别是广大农业战线的各位同志, 坚持奋战在工作第一线、基层最前沿, 为现代化大农业发展做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努力。

过去的一年, 垦区农业任务艰巨、条件艰苦、成效显著。但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 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 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发展仍然存在诸多薄弱环节。一是农业基础设施仍然薄弱, 旱涝、冰雹、低温、冷害、病虫等自然和生物灾害频繁发生, 农业抗灾减灾任务十分艰巨。二是主要江河干流堤防建设标准偏低, 骨干工程配套资金比例过高, 地表水开发利用不够, 粮食高产稳产保障能力不强。三是旱田作物结构单一, 玉米面积增长迅猛, 粮食烘干整晒等配套装备不足, 个别农场越期、越区种植, 晚播面积低产低效。四是生资及劳动力价格等直接成本持续上涨, 粮食变现价格低于预期, 职工增收压力巨大。

2 学习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和总局党委 (扩大) 会议精神, 促进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建设取得更大成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障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 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 解决好‘三农’问题, 根本在于深化改革, 走中国特色现代化农业道路”。“要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按照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的原则, 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安全环保法治化, 加快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 国家把粮食安全放在2014年全国经济工作“六大”重点任务的首位, “三农”问题再次上升到优先地位, 并特别提出了“谷物基本自给, 口粮绝对安全”的硬性指标, 把粮食安全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 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 要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这无疑为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建设提供了有利契机。垦区作为我国商品粮生产的重要主体, 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 已经形成了粮食生产的资源、技术、组织和现代装备等独特优势。我们要坚持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攻方向, 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现代农机装备、高标准农田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大幅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我们要坚持把绿色发展作为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 推动垦区科学发展的突破口, 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和高效农业, 积极探索建立具有垦区特色和引领作用的现代化大农业发展模式, 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促进职工持续增收, 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化农业做出新贡献。

基于对新情况、新形势的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 按照总局党委确定的总体目标, 垦区农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总局党委 (扩大) 会议精神为统领, 坚定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信念, 以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先行先试为契机, 坚持实施“优农”发展战略, 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坚持国家安全食品生产基地建设, 大力发展生态循环高效农业, 坚持提升农业科技支撑能力,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安全食品有效供给能力, 努力开创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建设新局面。主要目标是:农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286.67万hm2, 确保粮食总产稳定在217.5亿kg以上, 商品总量稳定在200.0亿kg以上。

3 坚定信念, 科学发展, 开创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建设新局面

为实现总局党委确定的现代化大农业发展总体目标, 全面抓好2014年农业重点工作, 要扎实落实“十项”重点措施, 实现农业稳中求进, 提质增效, 推进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健康发展。

3.1 优化农业结构, 注重产量和品质同步提高, 要在增产增效上抓突破

坚持以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食品安全为己任, 严格落实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 紧紧抓住“两大平原”农业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的契机, 以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和高效农业为核心, 以稳定总产、提高单产、提升品质、增加效益为目标, 扎实推进土地整理、耕地复垦和高标准粮田建设, 坚持“两稳、两调、两提、两增”的原则, 进一步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和产品品质结构。在水田上, 以稳定提高水稻总产为前提, 以国标二级米为目标, 以加强优质品种推广, 地下水置换, 地表水灌溉, 施肥结构调整, 病虫害绿色防控等为手段, 全面提升稻谷品质。在旱田上, 玉米以挖掘单产潜力为重点, 以高产创建和模式攻关为载体, 加快早熟优质高产品种的研发与推广, 坚决杜绝越区、越期种植, 加强田间和晒场脱水, 实现增产提质增效;大豆以稳定种植面积, 集成增产技术, 复制高产模式为手段, 提升效益水平;发挥城郊区位优势, 稳步扩大设施蔬菜、绿色果品、优特杂粮等高产高效经济作物种植, 实现提质增产增效。2014年总播种面积286.67万hm2, 其中:粮食播种面积280万hm2。水稻、玉米播种面积分别达到156.67万hm2和86.67万hm2以上, 实现粮食总产217.5亿kg, 粮食商品量稳定在200.0亿kg以上。

3.2 发展现代畜牧业, 注重牧场建设和疫病控制, 要在标准化养殖上抓突破

紧紧围绕畜牧产业发展、行业安全、提质增效“三大”任务, 加快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 有效推进现代畜牧业快速发展。大力推进现代牧场建设, 加快推进以标准化牧场为目标的养殖小区升级, 进一步完善九三示范奶牛场建设和管理, 新建现代示范牧场50个, 引进国际良种奶牛2万头以上。扎实推进宝泉岭白羽肉鸡一体化项目建设, 确保2014年10月全产业链投入生产。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 严把动物免疫和引进“两关”, 打好春秋“两个”大会战, 切实做到“力争不发生, 确保不扩散”, 实现畜牧业生产安全。继续推进苜蓿饲草基地建设, 通过采取专业合作社、草原经营权流转和公司化经营等多种形式, 实现苜蓿饲草规模化、标准化种植, 确保新增种植面积3333hm2, 新增苜蓿节水灌溉面积1333hm2。继续加快养殖场 (区) 粪污处理工程建设, 新建养殖场 (区) 粪污处理厂50个;引进推广大型厩肥抛洒还田设备10台套, 实现粪污无害化处理, 保障垦区生态安全。到2014年底, 实现奶牛存栏31万头、肉牛存栏21万头、生猪存栏180万头。

3.3 夯实农业基础, 注重生态条件和设施改善, 要在抗灾减灾上抓突破

积极争取和落实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适度加快农机换代更新步伐。重点支持精密播种机、GPS卫星定位自动导航设备、高性能插秧机、玉米秸秆处理、水稻大型智能化浸种催芽成套设备、粮食和种子烘干及畜牧养殖机械等设备的更新与装备, 积极探索引进和试验水稻深施肥装置和玉米田间高地隙喷药机械。加快北大荒通航肇东核心机场建设, 全面完成一期工程建设, 完成利用美贷引进飞机项目, 使飞机总数超过80架。进一步加快农机制造产业园区建设, 力争农机制造业产值突破15亿元, 增幅达到10%以上。全年农机更新总投入30亿元以上, 农机总动力达到790万kW, 农机田间机械化率保持在98%, 完成航化作业面积173.33万hm2以上。

积极争取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 力争中央财政资金突破11亿元。继续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重点, 新建高标准农田6.33万hm2。继续支持“两牛一猪”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 新增标准化养殖小区20个以上。大力扶持设施农业项目和绿色、有机食品、蔬菜、林果等特种经济作物种植业项目。积极利用农业综合开发中央财政资金对垦区符合条件的龙头企业进行贷款贴息。

继续推进“绿在我身边、共创森林垦区”活动, 全年计划完成造林绿化任务6667hm2, 小城镇和管理区绿化覆盖率提高1个百分点。继续推进食用菌、经济林、中草药、特禽养殖、林业育苗等产业项目。进一步加强垦区森林草原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建设, 落实责任, 加强监管, 有效防控, 使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5‰以内、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低于2.9‰。

继续落实国发[2011]8号文件精神, 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供种保障和市场监管能力, 确保生产用种安全。加快推进垦丰种业上市, 力争2014年种业上市实现“过会”。继续以新品种展示示范为基础, 坚持作物熟期结构与生态适宜、推介品种与自主选择相结合的原则, 继续开展标准化统一供种, 杜绝越区越期种植。依法加强种子市场和种子质量监管, 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劣种子和套牌、侵权等违法行为。2014年完成种子销售3.2亿kg, 实现销售收入23亿元。

3.4 加强水利建设, 注重水资源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 要在保障能力上抓突破

总局决定利用3年时间, 集中建成三江平原灌区、“节水增粮行动”项目和主要江河治理项目, 各相关管局农场要按照总局决策部署, 打响重点项目建设攻坚战。要集中水利基本建设和国土部门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资金, 全力加快推进三江平原灌区项目建设, 力争建成绥滨、二九○、饶河灌区和江萝等灌区近期工程, 推进兴凯湖灌区项目和青龙山灌区水源工程建设, 合理开发利用过境水资源。为全面发挥灌区设计效益, 骨干和田间配套工程必须有机衔接, 统一设计单位, 统筹考虑设计方案。要以西部松嫩平原为重点, 高标准推进“节水增粮行动”项目实施, 充分考虑西部马铃薯种植基地发展需求, 因地制宜建设各类高效节水灌溉工程, 新增旱田高效节水灌溉面积4.00万hm2。大力实施黑龙江、松花江、嫩江干流堤防水毁修复及达标工程建设, 重点推进黑龙江堤防二九○农场和嫩江堤防大山种羊场等重点堤段建设, 并全面推进水毁工程修复。同时, 搞好水土保持、民生水利、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各类项目建设, 进一步提升粮食高产、稳产保障能力。

3.5 强化科技支撑, 注重创新转化和人才队伍建设, 要在推广应用上抓突破

按照农艺农机农户结合、良种良法良田配套、生产生活生态协调的原则, 坚持农林水机畜一体化方向, 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与转化能力, 促进农业生产快速发展, 职工收入持续增长。全面加强农业新技术推广, 进一步集成完善和推广水稻“三化两管”、玉米“四精两管”等增产提质增效栽培模式, 重点应用水稻智能化育秧、玉米精准栽培、玉米育苗移栽等“十大”农业新技术;扩大应用保护性耕作、GPS卫星定位自动导航等“十大”农机新技术;大力推行奶牛性控、TMR等“十大”畜牧新技术。继续开展农业部和总局“五大”作物高产创建活动, 大力推进整场、整管理区创建, 进一步发挥高产创建活动的示范带动作用。全面启动农业部和总局水稻、玉米增产模式攻关活动, 着力以玉米吨田为目标, 以中国农业科学院、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和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为技术依托, 联合开展玉米“吨田”栽培技术示范, 进一步挖掘玉米单产潜力。围绕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 要集中项目资金, 突出物联网技术应用, 全面加快水稻智能化育秧、农情气象信息平台、病虫灾害智能化监测预警、农机自动导航与信息化管理、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大型喷灌设施信息化管理等领域的农业信息化发展步伐。

3.6 实施农业标准化, 注重质量安全和监督管理, 要在安全食品基地建设上抓突破

围绕国家安全食品基地建设, 要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环节, 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 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依据龙头加工企业和市场需求, 按照优势作物区域布局, 要以建三江管理局为重点, 以沈阳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和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为技术依托, 以全面提升稻米食味值为目标, 着力打造东部管理局优质稻谷生产基地;以九三、北安管理局为重点, 以增产提质为目标, 着力打造西部管理局优质玉米、大豆生产基地;以齐齐哈尔、九三、北安管理局为重点, 科学制定马铃薯5年种植计划, 落实脱毒种薯、病虫防治和节水灌溉等措施, 着力打造60万t马铃薯生产基地。继续深入开展农业标准化提升活动, 使垦区农业标准化始终走在全国前列。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站建设, 完善制度, 强化培训, 高质量开展农产品质量监管检测服务工作。继续抓好45个质量追溯续建项目、13个新建项目及50个创建项目的实施, 促进垦区质量追溯工作全面开展。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 力争到2014年底, 垦区全年种植绿色、有机农作物236.67万hm2, 其中绿色种植面积213.33万hm2, 有机作物种植面积23.33万hm2。绿色食品获证企业110家、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产品数290个;有机农产品企业75家、有机农产品280个。

3.7 加强粮食流通, 注重政策落实和市场开拓, 要在粮食提质增收上抓突破

积极争取和落实国家粮食主产区粮食收储、粮食直补、综合补贴、产粮大户补贴政策, 加强粮食收储设施建设, 搞好各粮食市场供求及价格信息发布, 科学指导农户粮食变现。要加强对粮食经营企业执行国家粮食储存、质量、卫生等标准和技术规范的指导、监督检查, 保证库存商品粮食质量安全。进一步加强粮食产销合作, 积极支持粮食经营企业采取购销贸易、委托收购、租赁经营、订单收购等多种方式, 与主销区开展粮食产销合作, 积极与上海等销区省市的粮食、饲料加工企业以及中粮、华粮等实力雄厚、资信良好的终端用户对接, 整合现有经营网点、开辟新的经营网点, 完善网点布局, 减少中间流通环节, 提高企业经营效益, 优化集团销售体系。拓展粮食经营途径, 凭借现货基础做好期货套期保值业务, 改良库存模式, 力争取得期货交割库资格, 寻找粮食经营新增长点。创新销售渠道, 利用电子交易平台, 拓展电子商务, 实现网络实体双重经营, 有效降低交易成本, 创建现代营销模式。

3.8 深化农业改革, 注重体制和机制创新, 要在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上抓突破

坚持家庭经营的基础性地位, 大力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等农业经营方式创新, 加快构建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 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为骨干, 以农工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为纽带, 以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为保障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引导不同农业经营主体发挥优势作用, 进一步促进适度规模经营。以民办、民管、民受益为原则, 围绕明晰产权职责、规范财务管理、完善民主制度、强化服务功能等方面, 加强合作社规范化建设, 完善运行机制, 规范利益分配, 增强服务功能, 提高合作社运行质量和发展水平。有效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 着力解决境外建设资金不足、境外开发人才匮乏和投资环境的不稳定等问题, 拓展经济合作领域、增强资本运作能力、完善经营管理模式, 拓展境外粮食产能, 提高经济效益。进一步完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强化公益性服务机构建设, 努力促进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体制更加健全、机制更加完善、活力更加强大、后劲更加充足, 推进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健康发展。

3.9 推进新农村建设, 注重典型培育和整体推进, 要在引领示范上抓突破

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走在前列、做出表率”、“发挥农垦体制机制优势, 在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中发挥好示范带头作用”的总体部署, 要在加快自身改革发展的同时, 积极主动促进垦地共建。要继续抓好跨区作业, 积极向农村农民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机具和新技术, 扩大龙头企业辐射基地规模和农业保险规模, 努力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按照黑龙江省和垦区《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总体要求, 要以创建星级管理区为突破口,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协调好稳定农业生产、增加职工收入和促进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更加关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更加关注管理区可持续发展, 更加关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基层社会管理。要大力促进农业绿色、循环、低碳可持续发展, 建设生态宜居、生产文明、生活美好、人文和谐、各具特色的“北大荒美丽乡村”, 力争创建省级三星级以上管理区30个。

3.1 0 加强组织领导, 注重管理和服务能力提升, 要在推进落实上抓突破

全面贯彻落实总局党委 (扩大) 会议精神, 扎实抓好当前和2014年农业重点工作, 确保粮食总产217.5亿kg, 实现职工持续增收, 促进现代化大农业快速发展目标, 根本在认识, 核心在领导, 关键在落实。各级领导和农业部门要把总局党委的战略决策与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 不断解放思想, 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做到发展有思路、推进有举措、工作有突破。要转变工作作风, 组织精干力量, 深入基层调查研究, 科学总结实践经验, 加强指导服务, 及时发现新情况, 解决新问题。着力解决深化农业改革、土地承租政策、种植结构调整、职工持续增收等广大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与时俱进, 打破常规, 推进理念、思路和方法创新。要深化对现代化大农业建设重大问题的研究, 提高科学性、预见性和实效性。各级农业部门要形成任务明确、分工合理、密切配合、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 建立必要的联席会议制度、工作督导制度、领导联系点制度、绩效考评制度, 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 对决策失误、贻误战机的单位和个人要追究责任, 运用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进一步调动各级干部和职工的工作激情和干劲, 促进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建设健康快速发展。

总局政务信息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3

同志们:

上次全省政务信息工作会议是1999年3月在保亭县召开的,时间已经过去了2年。省政府办公厅决定召开这次会议,主要有三点考虑:一是去年11月上旬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政府系统秘书长办公厅主任会议、今年2月下旬国务院办公厅在杭州召开了全国政府系统信息处长座谈会,我们要通过一定的形式把这两个会议精神传达贯彻落实好。二是省级机构改革工作已经完成,分管政务信息的领导和政务信息员队伍发生变化,“新手”较多,有必要就政务信息工作进行沟通,以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同心协力做好工作。三是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省直各部门、各市县领导的关心支持下,过去一年全省政务信息工作取得了明显进步,涌现出一批政务信息工作先进单位和优秀政务信息员,我们要表彰先进,交流经验,推动政务信息工作再上新台阶。在这里,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辛勤工作在政务信息工作战线的同志以及参加这次会议的代表致以亲切的问候,希望大家集中精力,共同努力把这次会议开好。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一、认清形势,把握大局,增强做好政务信息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去年,我省克服了重重困难,特别是战胜了百年未遇的特大自然灾害,全省经济增长速度达8.8%,创造了6年来最高水平,并步入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良性发展轨道。不久前闭幕的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省委书记、省人大主任杜青林发表了重要讲话,省长汪啸风作了《关于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这次会议通过的《纲要》,站在历史的高度,放眼未来,提出了我省未来五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战略布局,描绘了我省新世纪前5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蓝图,目标宏伟,任务艰巨。2001年是新世纪起始之年,也是实施“十五”计划的第一年。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对顺利实施“十五”计划,具有重大意义。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把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摆在突出的位置上,明确发展主题,凸显结构调整主线,坚决实现“十五”计划的良好开局。2001年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经济增长8.5%,地方财政收入增长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都要有明显增长,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全国一流水平。

我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既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挑战和困难。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科技革命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更加激烈,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的速度明显加快。互联网的出现将极大地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易方式和消费方式。我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最大限度地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加大了与各国经济间的相互依赖性,这为我省充分利用国外市场、资源、资金、技术,加快现代化进程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同时也带来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面临着挑战。从省情看,我省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许多领域都进入了攻坚阶段和决战时期,社会经济生活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比较突出的是:产业结构不合理,整体经济素质较差,工业比重明显偏低,地区经济发展不协调;投资、消费和出口需求相对不足,财政收入增长不稳定,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缓慢;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仍很突出,非公有经济发展不充分,投资环境需进一步优化,人才资源不足,科技创新能力较弱;一些领域市场秩序相当混乱,最终化解地方金融支付风险还要付出较大的代价;某些方面的贪污腐败现象比较严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仍很突出,社会风气和社会治安有待进一步治理,等等。这些问题和困难,能否正确处理好,将直接影响我省改革开放事业的成败。以上所讲的,就是大局,就是形势。这种形势对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办公室的工作,特别是政务信息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分管政务信息工作的领导和广大政务信息员,必须审时度势,以确保我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顺利发展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开拓进取的奉献精神,胸怀大局,扎实工作,充分发挥政务信息在联系上下左右,反映工作动态,提供重要情报,辅助领导决策的重要职能作用,为我省夺取两个文明建设的新胜利做出新贡献。

2000年我省政府系统的政务信息工作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在省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下,省政府办公机构中设立了会务信息处,使全省政府系统的信息工作有了一个牵头的机构。各市、县政府及省政府直属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政府系统值班和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和《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每日快报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精神,切实加强对政务信息工作的领导,积极推进政务信息员队伍建设,我省政务信息工作有了新的起色。各市、县、省政府直属各单位与省政府办公厅的信息联系和沟通明显加强,向省领导报送信息的数量明显增加,信息服务领域明显拓宽,国务院办公厅采用海南信息明显增多。但总体上看,政务信息工作跟形势的要求和领导的需要还有很大差距,有许多工作我们还没有做到位,没有做好。一是从全省来看工作开展不平衡,有些地方和单位的领导比较重视支持信息工作,有领导专门负责,有固定人员具体抓,工作做得较好,有些单位连续几年被省评为先进单位。但是也有少部分单位领导对信息工作长期不闻不问,认为信息工作是多余的、可有可无的工作;信息员也很少报送信息;全年被省政府办公厅采用的信息几乎是空白。二是信息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所有上报信息中对省领导有重要参考价值的信息比重偏低,领导批示率不高。三是信息传输手段相对滞后,影响信息的时效性和效益的充分发挥。对这些问题,我们要认真对待,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2001年全省政务信息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以为海南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为省委、省政府的科学决策和指导工作服务为宗旨,大力加强政务信息干部队伍建设,积极推进政务信息和调研工作相结合,加大调研性信息、问题性信息的报送力度,主攻质量,讲求实效,把政务信息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二、加强信息和调研工作,更好地为领导决策服务

行政运行机制改革的深化,纷繁复杂的政府决策的需要,对政务信息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务委员、国务院秘书长王忠禹同志在去年11月召开的全国政府系统秘书长办公厅主任会议上的讲话中,把加强信息和调研工作作为转变办公厅工作方式,更好地服务于中心工作的重要内容明确地提了出来,他说:“信息和调研工作的目的,是为领导分析问题、作出决策、指导工作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更好地为领导决策服务。这是办公厅发挥参谋助手作用的基础性、经常性工作,也是转变职能的具体体现。”因此,政务信息工作必须及时地转轨变型,要由单纯编报信息转变到信息和调研工作相结合的轨道上来;由抓信息数量转变到提高信息的质量上来。

第一,大力推进信息工作和调查研究的有机结合,提升政务信息的价值量。我省改革正处在攻坚阶段,发展处在关键时期,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十分繁重。在这种情况下,各级领导对信息的需求更加迫切,一方面需要及时了解出台的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情况,另一方面需要不断研究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信息工作必须做到及时、准确、全面,把信息和调研结合起来。要注意从大量原始信息中发掘课题,组织开展调查研究,形成系统的、有较高参考价值的调研报告,使动态信息更具政治性、全局性和典型性。开展信息调研工作,一定要有很强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时刻保持灵敏的政治嗅觉。对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带有全局性的问题进行思考;要善于观察、分析和研究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从中发现带有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要注意收集反映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

第二,服务于省政府的中心工作,准确把握信息调研工作的重点。

具体地说,一是要及时报送涉及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综合性信息。这类信息主题重大,涉及面广,与政府的中心工作关系密切,对领导驾驭全局、及时了解全省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情况,解决处理出现的各种新问题、新矛盾,推动全局工作的发展能起到积极作用。二是要及时反馈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各项改革措施,各项新出台的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和社会各界对这些改革措施的反映。这些信息对领导推进改革的深入发展和改革措施的不断完善作用重大。三是围绕领导和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提供信息。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也往往是政府领导关心的问题,而领导和群众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一些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与大多数人利益息息相关的问题上,这些问题解决好,对深化改革、促进发展、保持稳定将起到很好的作用。四是对各部门、各市县在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发展中的新作法,新经验,要善于总结,通过信息渠道进行交流。这些信息对领导可以集思广益,推广典型,带动全省的发展。五是突发性事件,如自然灾害要及时快速报送,有些要跟踪报送,让领导及早了解灾情,组织抗灾,做好安抚,减少损失。

第三,要加强值班工作,切实做好紧急重大信息的报送工作。值班工作十分重要,承上启下,上传下达,下情上报,联系左右,沟通内外,责任重大,必须从讲政治的高度,认真做好。省政府值班室是协助省政府领导同志处理各地发生的重大突发、紧急情况的专责部门,实行24小时昼夜值班制度。各地区、各部门必须进一步建立健全值班工作制度,加强值班工作,保证昼夜24小时有人值班,确保上下联络畅通,反应迅速,情况处理及时。各地区、各部门都要认真负责地做好紧急重大情况的报告工作。各地发生的重大突发事件及有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情况务必及时、准确地向省政府值班室报告,不可贻误,绝不能迟报、漏报,更不能瞒报。同时还要注意经常调查和分析本地区、本部门存在的影响稳定的重点和热点问题,预测可能发生的情况,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确保社会稳定。紧急重大信息在报送省政府值班室的同时,上班时间还应报《每日快报》编辑部,以便及时汇总,向省领导报送。

三、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政务信息干部队伍

总体上讲,我省政府系统信息工作干部队伍是一支综合素质较好的队伍。这些同志兢兢业业,埋头苦干,无私奉献,表现出高度的政治觉悟、严明的组织纪律和优良的工作作风。但是也应看到,由于近两年来机构改革人员变动很大,新人较多,思想和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政务信息干部队伍,既是一项紧迫的工作,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下面,我从客观条件和主观努力两个方面讲几点意见。

第一,要进一步明确分管政务信息工作的领导。〖HTF〗全省各市县、省直各部门必须明确一位领导分管政务信息工作,加强对本市县、本部门政务信息工作的领导。各市县、各部门的办公室或相关处室必须指定一位领导具体负责政务信息工作,这是加强政务信息队伍建议的关键。分管领导要切实负责,经常阅读省政府办公厅的有关信息刊物,了解上报信息在国务院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的采用情况,帮助政务信息员出主意、想办法,提高上报信息的质量。对政务信息工作做出突出成绩的同志,分管领导要向同级班子和组织人事部门推荐,提拔任用,使政务信息工作成为锻炼干部、培养干部的阵地。

第二,要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综合素质高的要求,配齐配强政务信息员。

各市县、省直各部门的办公室,要有几名政策水平高、文字功底好、责任心强的同志专门或兼职负责政务信息的采编和调研工作,并努力保持这支队伍的稳定。

第三,各级领导要从多方面关心和支持政务信息员的工作,为做好政务信息工作创造良好条件。从“软件”方面讲,要为政务信息员参加领导班子会议、阅读文件、查阅收集资料提供便利,要让他们知晓本地区、本部门和本单位的一些重大决策的来龙去脉。“不知三军之事,难同三军之任”,必须赋予政务信息员充分的“知情权”。要采取多种形式对信息员进行培训,既可以请本单位有经验的老政务信息员介绍经验,也可以与其他单位进行交流,互相切磋,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有条件的还可组织信息员到兄弟省市地学习,吸取外地的经验,不断提高我们信息队伍的水平。从“硬件”方面讲,要大力加强信息传输网络建设和应用,不断改进上报信息的技术手段,尽早实现全省政务信息的无纸写作、计算机编辑和网络传递。政务信息要在建设“电子政府”中先行一步。

总局政务信息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4

省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

赵铭

2007年7月26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近年来全省电子政务建设工作,安排部署今后一个时期的各项工作任务,进一步推进全省电子政务工作深入开展。刚才,会议对在电子政务建设工作中网站建设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进行了表彰,希望与会同志认真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加快做好本单位的电子政务建设工作。接下来,我们还将邀请信息化专家现场授课,希望大家认真学习,有所收获。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近年来全省电子政务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近几年,是我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重要时期,也是电子政务工作扎实推进的重要阶段。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电子政务工作紧紧围绕省全省的 中心工作,扎实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电子政务政策体系不断健全。省电子政务建设领导小组出台了《黑龙江省电子政务建设“十一五”规划》,《规划》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我省“十一五”期间电子政务建设和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很多地市和部门也相继出台了电子政务工作规划及相关政策,为电子政务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政策保障。二是电子政务网络系统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在网通网络体系之上,逐步建成了一个覆盖面广、带宽高、稳定性强、安全可靠的全省电子政务网络体系。政务外网覆盖省市县三级网络,实现了与互联网逻辑隔离。省级城域网实现了省委、省政府等93家省级机关及委办厅局的互联互通;地市城域网实现与省级中心平台、13个地市政府及地市192家委办局之间互联互通;县级城域网实现了66个县政府及300多家县政府部门之间的互联互通。三是省电子政务网络承载部门应用越来越多。省电子政务网络从设计之初的66个纵网发展到203个,远远超过最初设计目标,并且部门间业务协同越来越多。构架在电子政务外网上的统计、工商、检察院、审计、建设、技术监督等业务专网初具规模。视频会议系统的应用和IP语音电话的建设不断进展,全面提高了政务工作效 率,节省了办公费用。四是电子政务应用项目取得明显效果。全省电子公文传输系统应用取得重大成效,系统联接地市县、省直部门和部分高校、企业、驻军,已高达193个节点单位,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会议通知等五个文种的非涉密公文,有效利用该系统进行下发,全部取消了纸质文件。仅2006年利用该系统发文总数就高达812件,接收各单位上报公文399件,形成了高速快捷的传输通道。与此同时,人大建议督办系统、政协提案督办系统的应用推广工作全面展开。在今年全省人大十届五次、政协九届四次会议中,及时为人大、政协两会传送人大建议、政协提案数据1500多条。五是门户网站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全省各级政府和省直部门共在因特网上建设包括1个省级门户网站、13个地市政府网站、51个县(市)政府网站、50个省级委办厅局网站等115个因特网网站。“中国•黑龙江”网站在打造网上黑龙江、促进政务公开、实施社会监督、推动公共服务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网站与省信访办省长电子信箱办公室共同承办的“省长信箱”系统,受到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赞扬。在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2005年和2006年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排名中,“中国•黑龙江” 网站名列全国省级政府网站绩效评估第10名。

总之,这几年是我省电子政务工作任务十分繁重的几年,也是取得明显成效的几年,电子政务工作呈现出了“三多”的喜人局面。即:各级领导关心重视电子政务工作多了,形成了党政主导电子政务工作的有利氛围;各级职能部门主动支持电子政务工作多了,形成了齐抓共管合力推进电子政务工作的良好格局;社会各界关心参与电子政务工作多了,形成了推动电子政务事业发展共同构建和谐社会的良好局面。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地各部门和社会各方面关心支持的结果;也是电子政务工作战线全体同志共同努力的结果。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我省的电子政务建设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重建设、轻应用的现象还比较突出,相对于网络建设,我省的应用系统开发、推进力度还不够,网上办事、网上审批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二是信息资源共享、整合程度不高,“信息孤岛”现象较为严重。三是信息公开程度不高,为公众服务的功能还比较缺乏。四是各地区、各部门发展水平不平衡,形成了一定落 差。五是网络安全体系尚未健全,等等。这些问题都需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认清形势,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电子政务建设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认清形势,必须深刻认识到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阳光政府”的有效载体。电子政务是新时期政府了解民情、倾听民意、集中民智的有效渠道。通过实施电子政务,及时将政务工作向人民群众公开,向社会开放,就能使更多的群众通过信息网络及时了解政情,及时提出意见建议,及时开展监督,密切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形成良性互动,打造真正的阳光政府、公众政府。

认清形势,必须深刻认识到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是政府转变职能,构建“和谐龙江”的重要举措。当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臻成熟的新形势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对政府职能的转变和政府管理经济社会的方式方法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实践证明,传统的政府管理方式,传统的政务工作方法,已经远远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加快推进电子政务,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提高 行政管理能力,提高机关工作效率,提高工作透明度,提高为公众的服务水平,能够最大限度地增加政府为公众服务的满意度,增加政府诚信力,进而增加政务工作与社会、与公众之间的和谐,打造高效务实的政务工作体制和机制,为构建“和谐龙江”提供保障。

认清形势,必须深刻认识到推进电子政务,是促进我省实现跨跃式发展、加快振兴老工业基地建设步伐的重要途径。加快我省经济跨越式发展步伐,实现老工业基地振兴,其中一项最直接、最快捷、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快信息化发展步伐,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因此,更积极、更扎实地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就会带动全省信息化建设,为振兴老工业基地提供更充足、更有力的发展条件和空间。

三、把握关键,突出重点,加快推进全省电子政务建设

(一)继续完善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网络建设是电子政务应用的基础。一是抓紧进行县级城域网建设。我省政务外网比较完善,但是各县级平台与部门联通做得不够,已影响到各应用系统的普及和推广。为此,必须进一步加快县级城域网建设。要在2008年底以 6 前将县级各领导机关、局委办联入全省电子政务外网,充分发挥全省电子政务外网的作用,进一步满足电子政务网上应用的需求。二是要加快进行电子政务内网建设。要尽快完成一期工程的第二阶段的41个委办厅局的接入,各接入单位要积极配合这项工作。同时要加快二期工程建设,实现政务内网中心平台与13个地市的内网中心平台互联。各地要抓紧落实省里有关建设政务内网的实施方案,积极组织人力、物力、财力,做好政务内网建设。三是加快省级中心平台机房改造。目前的电子政务外网省级中心平台机房的设施和有些设备到了使用期限,必须加快改造升级的步伐。要以安全为原则,抓紧进行改造,确保运行安全。

(二)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应用工程。要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讲究实效,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应用工程。一是要积极推进省级城域和部门应用系统建设。要制定和完善电子政务相关标准,全面开展省级部门之间和省、地市之间的电子公文网上办理工作,以办公厅的各项应用辐射各地市、各部门,带动各地市、各部门的应用系统建设和使用。要继续做好公文无纸化传输工作,进行全省电子公文传输系统的升级,今明两年将进一步扩大取消纸质文件的种类。各地市要加大推进力度,实现与所属县市(区)的公文无纸化传输。省工商局、审计厅等6个省直部门都明确提出了下一步开发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的计划,其他部门也要根据实际尽快提出自己的计划。二是积极推进省信息交换平台的应用和推广。在一期工程中,我省完成了省级信息交换平台的构建,并以省工商局为试点开展了示范应用。下一步在即将开始的二期工程建设中,要大力开展基于省级交换平台的省级各部门之间的应用。三是积极推进视频会议系统的应用。要加大视频会议系统应用的范围和频次,在保证沟通的效率和效果基础上,提高会议效率,节约会议经费。要积极推进全省IP电话系统哈尔滨城域网建设工作,完善会议通知传输、报名系统。

(三)完善安全体系建设。一是要在电子政务日常运行过程中,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要做好网络防病毒、集中存储备份、入侵检测、漏洞扫描等工作。二是要对我省电子政务网面临的安全问题进行综合分析,采用安全审计和信息安全运营平台来完善电子政务网络安全体系建设。各地市县要根据各自的网络体 系建设情况做好安全设备的部署。三是要积极开展电子认证的服务工作。工商、税务、社保、质检等各职能部门要开拓思路,积极研究如何基于网络信任体系纵深推进本部门的应用服务,要认真考虑如何为企业提供安全可信的网上年检、网上报税、网上社会保险申报、网上质检等服务。要对省、地市、县三级政务部门进行统计,确定在政务外网上工作人员的节点,以便确定数字证书的发放数量,在全省政务部门内开展电子认证服务工作。

(四)加强网站建设。一方面,要加强全省政府互联网门户网站的建设和管理。要加快政府门户网站的建设工作,没有建设互联网网站的省直部门和个别县市要在今年年底前建设完成。要加大政务信息发布力度,不断提升信息发布的深度和广度,同时不断拓展服务内容,切实提高在线办事能力,加强公众参与。要探索建立有关部门、社会机构和公众共同参与的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机制,充分发挥导向和激励作用。另一方面,要重点加强建设省电子政务外网网站。各部门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本部门本单位的电子政务外网网站建设工作,加强对网站的管理,保证其安全、有效、可靠运行,发挥网站的作用。

(五)要积极推进全省综合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综合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是我省开展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工作内容。要通过综合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建设优化电子政务系统,优化政府服务。要利用现有的系统资源和业务资源,努力实现“四化”的要求,即数据的存储更合理化;数据模型的建立更先进化;数据的分析更科学化;数据的提供更准确化,为政务部门在加快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提供指导性参考,为决策者提供科学合理的预测分析。

四、加强领导,强化措施,为做好电子政务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做好今后一个时期的电子政务工作,确保全省电子政务“十一五”规划及时如期完成,要求高,难度大,任务艰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必须不断改革创新,完善保障措施,强化科学管理,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努力提高整体工作水平。

(一)加强领导,纳入日程。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对电子政务工作的领导,要把电子政务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领导同志要经常过问,及时听取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电子政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为电子政务“十一五”规划顺利实施提供有力保障。要进一步加强电子政务工作机构建设,理顺工作关系,完善工作机制,保证电子政务发展经费和必要的工作经费。要建立明确的责任制,保证目标任务的落实和完成。

(二)协调联动,形成合力。各地区各部门要把电子政务发展纳入部门职责,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特别是要加强电子政务事业发展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完善,为电子政务事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省电子政务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指导、督促”作用,加强与成员单位的联系与沟通,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形成一个协调联动促进工作落实,齐抓共管推动工作的良好局面。

(三)加强学习,提高素质。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把队伍建设作为关系电子政务事业长远发展的基础性工作。要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全面提高电子政务工作干部队伍素质,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实、讲奉献的电子政务干部队伍。要加强对各级政务部门干部的政策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培 训,加强现代科技知识、法律知识和业务知识的学习,提高政务部门干部的综合协调能力、组织指导能力。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电子政务工作的综合协调和督促检查,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发现新情况,研究新问题,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

(四)加强宣传,营造氛围。要切实加大电子政务建设的宣传力度。要通过各类媒体广泛宣传电子政务的重要意义,及时总结成功经验、推广先进工作典型,努力赢得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对电子政务工作的更加关注与支持,努力营造推进电子政务事业全面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在政务信息工作会议上的发言摘要 篇5

尊敬的ⅹⅹ副局长、ⅹⅹ主任,各位领导、同志们:

市ⅹⅹ局今天利用下午半天时间专门召开全系统信息工作会议,充分说明了市ⅹⅹ局领导对政务信息工作的高度重视、对信息工作效果的密切关注和对信息水平提高的殷切期望,特别是ⅹⅹ副局长百忙之中到会指导,令大家深受鼓舞。在这春光明媚(春暖花开)的美好时节,我很荣幸受到邀请参加会议,和同行们共同学习、相互启发、座谈交流如何做好ⅹⅹ系统政务信息工作;与会领导和同志们暂时放下手头繁忙的工作,相聚一堂,相互切磋,取长补短,为信息工作“加油充电”,很有必要,也很难得(“ 磨刀不误砍柴功”)。相信通过此次会议,将会为提升我市ⅹⅹ系统政务信息工作再出新成绩、再上新台阶奠定坚实基础。良好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此,衷心祝愿市ⅹⅹ局全年信息工作做到开局良好、中盘走好、收官完好。

近年来,市ⅹⅹ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牢牢把握科学发展的时代主题,突出ⅹⅹ等重点工作,始终把加强政务信息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通过强化领导、创新机制、畅通网络、严格奖惩,不断提高信息采编报送的数量和质量,为各级领导科学决策和指导工作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与此同时,信息工作做好了,既服务了上级领导的运筹和决策,又展示了ⅹⅹ系统机关的工作成绩和精神风貌;对内增强了信心,对外树立了形象。

刚才,一是听了市委ⅹⅹ科长精彩权威授课,内容深入浅出,引经据典,信息量丰富而且独树一帜;既有实践总结、理论探索,又有生动案例,非常系统全面,指导性、针对性和操作性很强,我听得深受启发、受益匪浅。待一会儿,ⅹⅹ副局长还要做重要讲话。建议大家认真学习领会和消化。

信息写作工作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话题,大家在这方面下功夫比较多的,取得成果也比较显著。关于信息写作的具体方式方法,我想大家通过近几年的实践都有了很好的把握。著名职业培训师ⅹⅹ讲课中曾说:ⅹ可以向大家传授推销知识,但永远教不会将适当的产品卖给适当的人。信息写作技巧别人说的、书上写得再好,但永远教不会具体每一篇信息的写法。克服高台跳水的畏惧,只能靠勇敢地跳下去。相信大家个人基础好,单位工作机制好,只要肯于实践、肯动脑,勤学习、善思考、常总结,每天努力一点点,一定能把信息工作搞得更好。

今天,我抛开信息写作的具体技巧,就自己从事信息工作的初步认识和点滴体会做个交流发言,供大家参考。由于客观上时间仓促、准备不足,更因为主观上学习不够、研究不透、水平有限,敬请各位批评指正。下面我的发言内容分五个部分。

一、首先简要介绍一下我们的相关工作

大家知道,党政机关的一大特点恐怕就是文山会海;其中名目繁多的各类简报专报等信息刊物林林总总,众说纷纭,褒贬不一,毁誉参半。最持久、最权威和最有影响力的载体之一恐怕就要算市委《ⅹⅹ信息》和市政府《ⅹⅹ要情》。

二、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政务信息工作

一是要充分认识政务信息在当前政府机关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各级党委政府都高度重视ⅹⅹ问题。当前,各级领导非常需要ⅹⅹ方面有价值的信息。报送信息又是各级机关的一项基本职能和具体工作任务,市委政府在这方面都有明确的规定,也建立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各级ⅹⅹ部门必须担负起信息工作任务,为单位领导及上级部门提供高效、优质、全面的信息服务。认真做好信息工作的组织、协调、编辑加工;把信息工作任务落实到各业务处室,列入部门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建立完善的信息报送机制,形成全面系统的信息网络。

二是要切实把政务信息工作摆上重要位置。政务信息是向上反映情况的“直达快车”,能够快速地进入领导视野,容易引起领导重视,便于问题解决。政务信息工作做得好不好,信息工作做得怎样,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着一个单位的层次和质量,反映着单位的整体工作水平。决不能把信息视同一般的情况反映,可有可无,可报可不报,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无庸讳言,一些单位领导认识存在偏差,总认为信息工作是“编外工作”,每天“豆腐块”、“火柴盒”,起不了什么作用,办不了什么大事,在人员配备上欠缺,设施配置上欠账。一些单位一些领导“说起来重要,忙起来次要,干起来不要和忘掉,出了问题又开始大喊大叫”。因此,各单位必须要进一步提高对信息工作的认识,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把信息工作盯在眼里、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摆上位置、当作重点,认真负责抓紧抓牢抓出成效。

政务信息是一种反映政务活动,用于汇报工作、揭示问题、交流经验,帮助领导掌握情况、指导基层、科学决策的非法定性公文,它贯穿于各级领导决策的制定和实施的全过程。政务信息具有短、平、快和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特点。政务信息作为各级各部门(办公室)参与政务、办理事务、搞好服务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是上情下达,下情上报的一条重要渠道,也是展示部门工作风貌和成效的一个重要窗口(信息是“让上级了解你,让同行知道你”的重要窗口)。

在机关获取信息的众多渠道中,办公室(信息职能科室)是主渠道,各级办公室作为各级机关的参谋部、后勤部和中枢机构,责任重大,作用重要。一般来说,信息工作都是由办公室来承担,而办公室是服务领导决策、服务本地本部门中心工作、服务基层百姓的“桥梁”,上下来文,办公室第一个接收,社情民意,办公室第一个感知;突发事件办公室第一个介入;对上级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的领会比人家早一步,学习比别人快一步;对群众的来信来电来访第一个接待和了解,对本部门的工作部署掌握的也比人家全面准确。其中,及时准确地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为领导把握动态、科学决策、指导工作、当好参谋和助手更是在座信息工作者的责无旁贷、义不容辞的重要职责。可以说,信息工作做得好不好,提供的信息及时不及时、准确不准确、全面不全面、质量高不高、领导看不看、签不签、如何签,将或多或少影响到各级机关的决策。因此,及时反馈重大政策和会议精神贯彻落实情况,准确报送基层干部群众呼声责无旁贷地落在办公室的肩上。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对信息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和改进政务信息工作,充分发挥政务信息在指导决策、促进提高中的作用,是摆在广大信息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信息写作工作过程是一个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认识的过程,“ 一个人能否进步和进步大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于能否善于使自己的感性认识变成理性认识,使具体经验上升到一般经验,能否在理论指导下实践,能否用理论总结实践经验,赋予工作经验以理论的意义,这是所有人能否做好工作,不断进步、提高的一个共性问题 ”,这段话是ⅹⅹ在《ⅹⅹ》一书中讲到的,我相信这是他的经验之谈。

我们ⅹⅹ机关本身就是一个信息加工的大工厂,我们就是这个大工厂里的职工,ⅹⅹ文书、ⅹⅹ报告、ⅹⅹ调查等都是我们的产品,我们ⅹⅹ工作的过程就是信息生产、加工、处理的过程。

三、抓住“重点、难点、热点、亮点”,搞好ⅹⅹ信息材料的搜集工作

信息编辑报送内容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善于抓住重点、跟踪热点、剖析难点和捕捉亮点。

认识和意识问题解决好以后,就要解决写什么东西的问题。实际当中,不少同志觉得无东西可写,为什么?就是平日没有搞好素材的搜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为此我认为应从以下“四点”解决“无米下锅”的问题。

一是抓重点。所谓重点,是指党委、政府、ⅹⅹ系统某个阶段举足轻重、影响大局的工作。这就需要大家平常就关注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了解地方政府落实上级政府指示精神情况,了解地方的工作重点。另外,还要贴近ⅹⅹ局的工作目标找重点。

二是抓难点。所谓难点,是指长期难以解决而又影响整个工作的主要问题。如 等问题,抓住这些问题开展信息工作,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而提出对策,这对推进地方经济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三是抓热点。所谓热点,是指社会各界比较关注、党政领导又急于解决的一些问题。如。

四是抓亮点。所谓亮点,就是工作经验和成果。要善于进行挖掘。ⅹⅹ等都是ⅹⅹ的亮点。近几年,我们在这方面如果有所突破就是很大的亮点。

上述四点,可以说是ⅹⅹ信息搜集目标的聚焦点,抓住了以上四点,可以说就抓住了搜集信息的牛鼻子。

四、从“六个字”上狠下功夫,实现“四个转变”,努力提高ⅹⅹ信息的质量和水平

报送数量的多少代表工作态度,报送质量的高低代表工作水平的高低。信息工作的作用定位主要是为领导服务,信息的反映报送就一定要围绕领导心思和意图,要以领导需要不需要、适合不适合和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信息工作成效的主要标准。

一是要在“提”字上下功夫。提就是总结提高,提炼总结归纳的意思。我很赞成领导把每一项ⅹⅹ工作当成一场战斗,我们知道,战斗进行一阶段或结束后,必须及时总结归纳这阶段的战果,打死了多少敌人,敌我伤亡情况如何,扫平了多少障碍,起到多大的震慑作用,下一步如何打。同样ⅹⅹ工作进行中或结束后也须及时归纳总结,提炼出做法经验,每当干过一阶段工作时,都要及时回头总结,我们可以围绕我局整体工作情况进行梳理,看一看我们在ⅹⅹ业务方面、机关管理方面、人才管理、机关文化建设等都有什么新特点,创新成果或重大有影响的东西能分类归纳成多少条,有时时间还可跨度大一点等,这样写出来的信息就有概括性,全面性,综合性,就有经验性,别人或我们自己看了以后,就会有启发,对面上的工作就有指导意义。“ 没有总结就没有提高。总结是回顾,是梳理,是提高,是升华,其中贯穿着由具体到抽象,由抽象到具体的理论思维。无论是在机关还是其他部门工作,凡是能力提高快的同志,一定是勤于思考、善于总结的人。如果只知埋头苦干,不懂回头看,不注意在不断总结中提高自己,这样的同志,要想成为某一方面的行家里手,那只能是个人的美好愿望,因为你缺少的就是这方面的功夫 ”。这是ⅹⅹ在《ⅹⅹ》一书中讲到的。

二是要在“思”字上下功夫。伽俐略在比萨斜塔上的实验人人会做,但是能够意识并发现自由落体定理的存在,仅有伽俐略一人;苹果落地这种司空见惯的现象人人都能看到,但发明万有引力定律的只有牛顿一人;泡澡可能人人都泡过,但发现浮力定律的只有阿基米德一个。历史与现实惊人相似,过去和将来血脉相承。伽俐略、牛顿、阿基米德他们之所能从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出这样那样的定律,就是因为他们都是十分注重研究和思考的人。搞ⅹⅹ工作和ⅹⅹ信息工作同样离不开思考,那么在信息写作时如何思考?拿过一篇信息究竟如何入手?我认为首先是思考一下领导和读者关心问题是什么,要思考一下领导和读者的需求是什么,要思考向党政领导机关、上级ⅹⅹ机关上报信息侧重点是什么,要思考ⅹⅹ工作计划时应该出什么信息、执行中出什么样信息,结束后应出什么信息,应围绕领导“应知、欲知、未知”的事项布局谋篇。所以建议大家一定不要把信息当作一项多么神秘的工作,要跳出信息看信息,要袖手于前,明确思路。

三是要在“研”字上下功夫。即搞好调查研究。ⅹⅹ工作的过程就是调研的过程,事实证明真正能把事情调查清楚并不容易,必须注意方式方法。

四是要在“新”字上下功夫。信息跟新闻一样,不新就不能称新闻,不新就不能引起大家的关注。不但事实要新,观点要新,分析问题角度要新,解决问题的思路要新,站得角度更要新。角度很重要,据说一部《红楼梦》古典名著,养活了方方面面的人。红学研究会中的文学家们从中看到了诗词的韵味;社会学家们读到晚清的兴衰史;医学家们从中发现了不少的民间秘方;青年学者从中发现了爱情原理等。ⅹⅹ信息也一样,必须学会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五是要在“高”字上下功夫。就是立意要高,层次要高,要能对宏观起指导作用。我们在写论文,写ⅹⅹ建议性材料以及发言材料时,必须有一定理论高度。因为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高于实践。不知道大家平日留心没有,领导的一些发言材料,之所以听起来有力量,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领导的发言有一定的理论高度。他们讲话的每一个大题目或小题目都有几句总结出的理论性观点。大家写的时候可以参考,理论的观点既可以自己总结,也可以引用别人的观点,特别是引用已经被证明是正确的理论、法规做铺垫,这样才能增强材料的可信力、说服力。

六是要在“挤”字上下功夫。平日不管是业务科室还是行政科室的同志都很忙,想拿出专门的工作日来写信息的机会都不多,这就要求大家忙中挤出时间来搞好这项工作。事实证明,工作忙、工作干得多,信息来源就多,就不至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为此,我发现这样一个定律:提交信息数量和质量与一个人工作干多干少、耗费业余时间的多少是成正比的。

实现“四个转变”:

一是由“等信息”转变为“主动出击”,克服“等、靠、要”的心理和“中转站”的做法,广辟渠道,主动约稿(新闻叫“征文”),做到调查研究和深层次综合开发并重,采取定期综合、专题综合等方法,将基层上报的大量信息,化浅为深,集零为整,形成专题式、调研式、综合性信息,提高政务信息的层次。要不断提高信息工作深度。当前信息工作的另一个突出问题是守株待兔被动“等”信息的情况多,主动深入实际,搜集、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少;报送的信息情况反映简单、问题轻描淡写、建议空洞无物的多,真正有情况、有分析、有份量的建议信息少。今后报送信息一定要围绕市委政府的战略部署,紧密结合实际,抓住ⅹⅹ中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分析;信息内容要准确、客观、真实,要全方位、多领域、多角度地提供信息。

二是由单纯“报喜”和“唱赞歌”转变为“喜忧兼报”,正视矛盾,抓问题信息。

三是由重点报送动态类信息转变为动态类与调研类并重,抓特色信息。努力挖掘ⅹⅹ工作的特点和优势,加强信息调研和深层次开发,做好特色信息的编报工作。

四是由单纯做好信息服务转变为利用信息参谋辅政,达到促进工作的目的。

要不断提高政务信息质量,质量是政务信息的生命所在。按照“全面、及时、准确、规范”的要求衡量信息报送工作,做到精选精编,精益求精。各级领导要严格把关,做到该报的不漏,不该报的不报。要多报送综合调研类信息,少报送零散个案信息;多报送分析研究类信息,少报送情况类信息;多报送苗头倾向类信息,少报送常规工作信息。对不符合要求的信息,坚决不报;对确有报送需要又不符合要求的信息,要及时修改;对有疑点的信息,要认真核实。在信息的采集上要突出ⅹⅹ的重点工作,突出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每一名信息人员都要善于捕捉那些方向性、苗头性的信息。要注意吃透情况,熟悉掌握相关政策,搞清楚需要反映的情况和问题。在问题类信息的研究上更应该多下功夫,要敢于披露问题,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提出建设性意见。这才是信息报送工作的高标准、大目标。

五、改进和加强信息工作的几点体会建议

第一、抓组织,加强工作领导

(一)领导重视是做好信息工作的前提和关键。做好信息工作,取决于领导认识的高度、重视的程度和支持的力度。作为领导层面,必须重视、关心、支持政务信息工作。一是加强领导,健全机构。从人力、物力、经费等方面创造条件,对开展的信息调研和外出学习考察,给予车辆和经费方面的支持保障。领导自身一般要比别人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把得准,要经常出题目、出思路、定目标、交任务、提要求、压担子、授方法,具体指导,营造融洽和谐的工作环境。有条件的单位要建立政务信息机构(信息科或信息组),选准配强物色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员担任信息员,设置专职或兼职信息工作人员。要研究解决信息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满腔热情地关心信息工作人员的成长,在政治上要关心,业务上要指导,工作上要支持,甚至要高看一眼、厚爱一层、重点培养,不能让他们感到失落、冷落、寂寞。使他们能安心干工作,专心搞业务,调动广大信息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切实为他们创造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二是创造条件,营造环境。支持信息工作人员收集反映真实情况和问题,为信息员在参加(列席、旁听)会议、阅读文件和调查研究等方面提供便利;国家省市各级各类ⅹⅹ工作专业会议和领导活动,要及时通知信息员参加或知道;党委政府的各种重要文件资料材料,尽量让信息员参阅。在局机关内部实行全员信息制,不能将政务信息工作简单地看作只是办公室职责,更不能把其视为仅仅是信息员个人的工作,打破单纯依靠信息人员搞信息的格局。营造上下人人关心信息工作、人人参与信息工作“全员办信息”(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肩上有指标的压力传导机制)的良好氛围,形成“工作做出来、也要说出来;有人干、有人写;既能干、又能写”的良好局面。局属各单位、机关各科室、各县(区)ⅹⅹ局(分局)也都应当层层建立责任制,有专人负责,有工作制度,有奖惩措施,从而形成信息工作齐抓共管的局面。三是专人写与人人写(业务性与综合性)相结合。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集体的力量和智慧是无穷的,(众人拾柴火焰高;一花独放不是春, 百花齐放春满园。)我们各个岗位都是信息的制造者也都应该是信息的传播者,信息宣传人人有责。要充分发挥市局机关科室、县区局多个方面的作用。在座同志们是信息的前沿阵地和生产基地,ⅹⅹ信息的生命和活力来自于你们,大家有责任有义务更有必要做好信息上报工作。信息员要按照摸上情、知内情、识外情的要求,积极主动多参加会议、多阅读文件资料,确保经过我们手里写出来的信息稿件能贯彻领导意图、与领导思路合拍。只要我们上下联动、左右互动、内外齐动,我们的信息工作就会卓有成效,更进一步。

第二、抓制度规范,完善运行机制。建章立制,完善机制。加强政务信息的组织管理是提高政务信息水平的捷径。市ⅹⅹ部门要切实做好政务信息的组织、协调、编报工作。主管政务信息工作的领导要亲自抓组织、抓协调,使业务部门的同志了解信息工作,善于利用信息渠道和手段推动各项工作。要围绕市委政府和省ⅹⅹ局工作安排,确定信息工作重点,落实好报送政务信息的各项任务。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考核和奖惩机制,把信息工作任务落实到各业务部门,真正把业务部门同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出来。将第一线ⅹⅹ工作中有重点、有特色的工作归纳提炼成信息稿件予以报送。

要加快政务信息制度化建设。制度建设是做好信息报送工作的基础。各地要不断完善ⅹⅹ政务信息工作制度和信息考核奖励办法,推进政务信息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目前,全市大多数单位已经制定了政务信息工作规则和考核办法。要狠抓制度的落实,把执行制度渗透到观念和行为习惯当中。领导要积极推动,促进制度的健全和完善,逐步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要定期分析总结制度的落实情况,采取监督检查、考核奖惩等各种措施,确保各项制度的顺利实施。保证信息工作能“常流水、不间断”,克服了信息报送中闲时多报、忙时少报的倾向。

强化制度建设和考核管理或者建立健全完善规章制度。继续落实好信息采用情况通报制度,建立信息报送要点制度,完善信息约稿制度,及时组织开展编辑培训活动。健全政务信息情况反馈制度、审核签发制度、存稿制度、保密制度、考核奖惩制度和过错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工作规范高效运行。政务信息工作的考核,要坚持质量为主的原则,主要看政府领导对信息的批示量、被上级政务信息刊物的采用量和基层领导的反映(核心是对面上工作的指导作用和服务深度)。

第三、抓基础夯实,建设高素质的信息员队伍。

做好信息工作,关键是要有一支爱岗敬业、富有进取心、能打硬仗的队伍。信息工作看似简单,其采、编、发实际上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责任重大,既是对我们工作能力和技巧的检验,又是对我们思想认识的高度、政策理解的深度、业务工作熟悉的程度和领导意图领会的准确度的综合检验。

信息工作还是一个人文字表达能力、总结归纳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综合反映。从基层站所到县区里到市局机关再到市里层面,大家要把这项工作当成尽快熟悉本地本单位本市中心工作、提高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自我加压,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和业务素质水平,始终保持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统筹好业务工作和政务信息工作的关系,以业务促信息,以信息带业务,做到了业务工作和信息工作两不误、两促进。

要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信息工作队伍,为信息工作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要按照思想好、懂业务、工作勤奋、思路敏捷的要求,抓好信息队伍建设。要对信息工作者进行业务培训,提高其政治和业务素质,改进思想和工作作风,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把信息工作者培养成政策理论水平高、业务功底深、文笔好、有强烈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的优秀信息工作者。一个岗位是否好关键是看能否锻炼人,政务信息工作是一个非常能锻炼人的岗位,若在这个岗位上锻炼几年,能够极大地促进个人的成长和进步。

在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6

同志们:

刚才, 战书同志作了重要讲话。讲话站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战略的高度, 对我省农业农村工作面临的形势进行了科学分析, 对“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工作发展思路进行了系统阐述, 对做好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各地各部门要深刻学习领会, 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有三个重点:一是要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战略部署。二是要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 抓住机遇, 加快解决我省工程性缺水问题。三是要贯彻落实三个“重中之重”的要求, 扎实抓好新形势下全省扶贫脱贫攻坚工程。下面, 我讲三点意见。

一、“十一五”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为全省经济社会较快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十一五”时期, 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族群众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三农”工作的一系列部署, 齐心协力、顽强拼搏, 努力克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困难, 经受住了百年不遇的雪凝灾害和严重干旱的重大考验, 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 农村各项改革稳步推进, 农业农村工作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为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提供了重要支撑。

一是农业生产取得新成绩。“十一五”时期, 全省财政投入支农预算资金730.62亿元, 是“十五”时期的2.62倍。农业生产能力不断增强, 五年粮食总产量累计达到5577万吨, 比“十五”时期增加37万吨, 2009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168.27万吨, 创历史新高。草地生态畜牧业快速发展, 畜牧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逐年提高。2010年, 全省农业增加值达到630.33亿元, 年均增长4.7%。烟叶产业稳定发展, 全国第二大烟叶产区的地位更加牢固。茶园面积突破300万亩, 绿茶生产排名全国第二。蔬菜、精品水果发展加快。

二是扶贫开发取得新成效。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2010年达到3472元, 比2005年增加1595.04元, 年均实际增长8.3%。“十一五”时期, 全省共投入财政扶贫专项资金111.06亿元, 减少农村贫困人口272.4万人。5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5年的1641元增加到2010年的3105元, 年均增长13.6%。大扶贫格局基本形成。

三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黔中水利枢纽一期、“滋黔”一期等大中型水利工程全部开工建设, 五年共新增解决106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全省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793万亩, 其中烟水配套工程受益面积达463万亩, 农村人口人均有效灌溉面积提高到0.64亩。全省建成通乡 (镇) 油路10403公里, 96.9%的乡镇通油 (水泥) 路, 建成通村公路74493公里, 96.7%的建制村通公路。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680万千瓦。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石漠化综合治理等重点生态建设成效显著, 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40.5%, 年均提高一个百分点以上。

四是农村公益事业取得新进步。农村九年免费义务教育全面普及, 五年共安排农村义务教育保障经费167亿元, 其中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89亿元。全面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年人均保障标准达到1186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现全覆盖。有27个县开展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全省五年改扩建乡镇卫生院1043个, 村级卫生室12997所。全省财政投入68.31亿元, 完成60.2万户农村危房改造。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全省农业农村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一是我省农民人均收入水平低, 农村贫困人口比重大, 按照中央要求, 要在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任务艰巨。二是我省农业农村基础设施落后、欠账多, 要改善、解决好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任务艰巨。三是农业结构调整进展不快, 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水平低, 推进“三化同步”任务艰巨。对于这些问题, 我们要在下步工作中认真研究, 切实加以解决。

二、认真做好2011年农业农村各项工作, 努力为“+二五”发展开好头、起好步

今年, 全省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十次全会和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精神, 牢固树立三个“重中之重”思想, 按照“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和实施工业强省、城镇化带动战略的要求, 以工业化致富农民, 以城镇化带动农村, 以产业化提升农业, 加快“三化同步”进程, 紧紧围绕改善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增收, 全面做好农业农村各项工作, 努力实现“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

主要目标是:农业增加值增长5%;粮食总产量1150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10%以上;全年减少贫困人口55万人;新增解决30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完成营造林任务350万亩, 全省森林覆盖率提高一个百分点。

围绕上述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 着力增加“三农”投入, 加快完善强农惠农政策。一是加大财政对“三农”的投入。今年, 省级财政支农资金预算46.89亿元, 比2010年年初预算增加8.04亿元, 增长20.98%。各地要认真落实好中央和省关于“三农”的投入政策, 充分体现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的要求, 做到“三个重点、三个确保”, 即:财政支出重点向农业农村倾斜, 确保用于农业农村的总量、增量、增幅、比重均有所提高;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重点用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确保总量和比重进一步提高;土地出让收益重点向农业土地开发、农田水利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倾斜, 确保足额提取、定向使用。切实落实好综合直补、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和退耕还林政策补助等各项农业补贴政策。需要特别强调的是, 今年各级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大水利投入的政策要求。二是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切实加强金融对“三农”的服务, 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 发挥财政资金激励作用, 引导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金融机构加大涉农信贷投放力度, 确保全省涉农贷款增量占比不低于2010年, 涉农贷款增速不低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支持边远贫困地区新设金融机构, 综合运用各种优惠政策支持填补金融空白乡镇的网点实现可持续发展, 把金融服务向村组延伸。三是建立支农投资、信息沟通工作机制和资金融合平台。加大省、市级支农资金融合力度, 积极探索“政府出资、市场运作”的新型资金运作模式, 采用补贴、贴息、以奖代补、以物折资、先建后补、购买服务和信用担保等支持政策, 激发社会资金更多的投向“三农”。

第二, 着力抓好农业生产, 加快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粮食生产。针对近几个月北方持续发展的旱情, 温家宝总理两次实地调研, 并先后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及全国进一步促进粮食生产电视电话会议, 安排部署抗旱救灾和促进粮食生产工作, 国务院出台了扶持粮食生产的十条政策措施, 这对于促进今年粮食生产, 保障农产品供给, 稳定物价水平, 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至关重要。各地要认真抓好粮食等农产品生产, 努力提高农产品供给能力。一是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我省的粮食总产尽管多年来保持在1100万吨以上, 但是粮食生产仍处于“农村粮食基本自给, 丰年有余”的较低水平, 每年需从省外调进100万吨左右的粮食, 才能实现全省供需基本平衡。今年北方麦区发生的严重干旱, 很快引起粮食市场预期发生变化, 国际国内粮油期货价格已经全面上涨, 这再一次警醒我们, 我省作为经济欠发达的粮食基本自给省, 在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生产供给上, 任何时候都放松不得、大意不得。今年, 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500万亩左右, 其中, 杂交水稻种植面积1000万亩以上, 继续推进“粮增”工程和“高产创建”工程, 确保粮食产量恢复到1150万吨左右。健全地方粮食风险基金制度, 完善粮食储备体系。省发改、财政、农委等部门要抓紧与国家相关部委的衔接沟通, 积极争取对我省粮食生产的倾斜和支持。二是突出抓好“菜篮子”产品生产。强化“菜篮子”市长负责制, 大力实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 突出抓好优势产区生产基地建设。推进园艺产品、养殖产品标准化创建和规模化种养, 提高大中城市农副产品自给能力。三是加强和改进农产品流通和市场调控。下大力气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 加快形成流通成本低、运行效率高的农产品营销网络。强化农产品市场监管, 严厉查处发布虚假信息、制假售假、恶意炒作、哄抬物价等不法行为。运用多种调控手段, 努力稳定农产品市场, 保持价格合理水平, 防止价格大起大落。加快“三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强化食品安全监管综合协调, 实施农产品质量全程监管。

自去年12月底以来, 我省大部分地区出现了来势猛、起伏大、时间长、范围广的冰冻雨雪天气, 全省各地平均气温、最低气温均突破历史记录, 灾害达特重等级, 农作物受灾面积达到932.5万亩, 农业直接经济损失达25亿元。灾害发生后, 各级各部门按照“抗凝冻、保民生、保生产、保稳定”的要求, 采取有力措施, 保证了交通运输、电力通讯正常, 受灾地区群众生命安全、生产生活稳定, 灾害损失降到了最低。当前, 正值全省夏收作物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 即将进入春耕备耕大忙季节,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加强组织领导和宣传发动, 牢固树立“救小季、保大季”的思想, 扎实抓好灾后农业生产恢复工作。要根据当前作物的苗情长势和气候变化, 抓好夏收作物田间管理, 力争夏季粮油取得好收成。受灾较重的地区要及时改种、补种马铃薯和蔬菜。要加快养殖业补栏补苗, 确保畜牧水产养殖业稳定发展。要抓好春耕备耕工作, 切实加强农用物资的储备和供应。

第三, 着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农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 既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又是提升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各地要按照“三化同步”的要求, 积极探索适合我省特点的农业现代化之路。当前要突出抓好农业结构调整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一是加快发展生态畜牧业。稳定生猪生产, 加快牛羊养殖业发展。新增种草面积80万亩, 新增牛、羊存栏24万头和80万只, 逐步实现从种粮养畜向种草养畜转变。加快畜禽品种改良推广步伐, 加强动物疫病防控, 促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 提高畜牧业整体效益。二是加快发展马铃薯、蔬菜、烟叶、茶叶、精品水果、中药材等特色优势产业。实现马铃薯种植面积1000万亩, 蔬菜面积1200万亩, 新建茶园50万亩, 新增水果面积20万亩, 扩大天麻、金银花等药材基地。三是加快发展林业经济。加快油茶、核桃、竹子等基地建设, 以木浆、竹浆加工为重点, 争取开工建设一批大的林业产业项目。四是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各地要结合资源禀赋, 围绕重点产业, 大力引进、培育龙头企业, 支持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加强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建设农产品冷链物流, 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 促进农产品流通。

第四, 着力推进水利改革发展, 加快破解工程性缺水难题。今年, 中央1号文件对加快水利改革发展进行专题部署, 目的是要集中力量解决关系“三农”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突出问题, 这为我省解决工程性缺水难题、推动水利跨越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的意见稿已印发本次会议讨论, 请大家认真提出修改意见。我们一定要紧密结合贵州当前发展的现实需要, 不断推动水利事业发展改革取得新突破, 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一是统筹推进水源工程建设。结合我省水资源分布和地形地貌特点, 综合考虑水资源承载能力、生态环境适应能力, 围绕民生需求和产业发展, 合理规划和布局水源工程, 全力推进黔中水利枢纽工程建设, 加快“滋黔”一期工程建设。按克强副总理的要求, 一边争取《贵州省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综合规划》尽早报经国务院审批, 一边要按照《三位一体规划》确定的项目, 抓紧启动实施一批重大项目。今年要确保20个、力争32个中型骨干水源工程开工建设。抓好夹岩水利枢纽、黄家湾水库、五噶冲水库、马岭水库等大型水利工程前期工作。二是抓好民生水利工程建设。新增解决30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完成275座病险水库治理。实施烟水配套工程110万亩, 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3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00平方公里。完成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示范项目建设工作, 加快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中小河流治理、坡耕地整治工作, 力争早日建成农村人均半亩口粮田。三是积极推进水利体制机制改革。稳步推行水务一体化改革, 理顺水资源管理体制, 加快建立权威、高效、协调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按照国家、集体、社会投入相结合和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 积极推进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 建立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水利投融资机制, 搭建省级水利投融资平台。四是强化科学管水和依法治水。围绕保障水资源安全加强各项管理制度建设, 认真落实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确立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加强水利法制建设, 完善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的规章制度, 健全完善水政监察执法体系, 推进水利建设科学化、规范化。坚持建管结合, 加强水利设施的维护与管理。

第五, 着力深化农村改革, 加快增强“三农”发展活力。农村改革正在向多领域扩展、向深层次推进, 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系统性更加凸显。一是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严格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政策, 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探索山区发展集体经济特别是村级经济的有效途径。二是有序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做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 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鼓励农村集体和农户以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入股参与当地资源开发。深化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 推进林权、水权交易等试点工作。三是搞好农村金融改革。调整农村金融资本结构, 拓宽农业资金渠道, 建立健全金融对农业生产的支持体系。加大政策性银行对农村改革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积极发展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 加快发展村镇银行, 大力培育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 引导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农房用地制度改革抵押贷款试点。建立农业巨灾风险分担机制, 积极推进能繁母猪保险、奶牛保险、森林保险等工作。四是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深化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行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 大幅度增加奖补资金规模。

三、大力实施扶贫脱贫攻坚工程, 向绝对贫困发起“总攻”

今年, 省委、省政府决定把扶贫开发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来抓, 全方位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全年减少农村贫困人口55万人, 培训转移贫困人口10万人以上, 完成50个乡、500个村的整乡、整村推进工作。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深化认识, 切实加大对贫困地区和贫困农户的扶持力度, 着力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为我省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打下基础。

第一, 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不动摇。开发式扶贫是指导我省新阶段扶贫攻坚的工作方针, 必须长期坚持。一是启动实施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攻坚试点。省里将在武陵山区、乌蒙山区、苗岭山区和大娄山区等连片特困地区各选择1至2个试点县, 按照规划, 集中实施教育、卫生、文化、就业、社会保障等民生工程, 培育特色优势产业, 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开, 努力实现黔中经济区与少数民族地区同步协调发展。全面推进集团化帮扶, 广泛动员全社会各种力量向绝对贫困发起总攻, 实现集团化帮扶对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全覆盖。继续支持毕节、威宁等试验区先行先试。二是完善扶贫开发激励机制。采取“摘帽不摘政策”的办法措施, 鼓励扶贫开发重点县和非重点县的各类贫困乡加快脱贫步伐。三是大力推进产业扶贫。进一步扩大产业扶贫资金规模, 培育壮大草地畜牧业等优势产业, 加快形成扶贫产业格局。对符合扶贫产业发展规划, 经营机制好、生产效益好、市场前景好的产业项目, 加大支持力度, 确保项目建设成功、长久发挥效益。加快山地农业扶贫开发, 大力实施“三个一细胞工程”, 继续实施异地扶贫搬迁。四是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培训”、“阳光工程”和“雨露计划”等项目, 大力开展农业适用技术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 引导农民运用农业科学技术, 提高农业科技含量, 增强农村劳动力非农技能, 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渠道, 鼓励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 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

第二, 抓好改善民生的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下大力气改变全省农村特别是贫困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问题。一是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新增50个乡镇通油路、555个建制村通公路, 行政村电网完全改造率超过90%, 新建农村通信光缆2.6万公里、移动通信基站3200个。二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编制和实施乡 (镇) 建设总体规划和村庄整治规划, 建设乡 (镇) 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 完成100个村庄整治和80个农村清洁工程示范点建设任务, 建成农村沼气池15万户。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 完成石漠化治理面积1000平方公里。启动新一轮天然林保护等重点生态工程, 完成营造林面积350万亩。抓好城镇绿化、公路绿化和重点村寨绿化, 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和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三是积极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新建或改扩建300所乡镇幼儿园, 提高农村学前入园率。四是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建成333个农民文化家园、3654个农家书屋、500个数字农家书屋。建成40个乡 (镇) 、100个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第三, 进一步做好贫困地区人口计生工作。紧紧围绕“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主题, 探索贫困地区人口计生工作的科学发展路子。一是进一步稳定和降低生育水平。积极应对第四次生育高峰人口结构性回升压力, 确保今年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3‰以内,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3%o以内。完善利益导向机制, 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养老保障、医疗保障等公共惠民政策与人口计生利益导向政策的有机兼容。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二是大力提高人口素质。建立出生缺陷防治体系, 大力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 全面落实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政策, 努力降低出生人口缺陷发生率, 确保常住人口计划怀孕妇女预防出生缺陷覆盖率达80%以上。三是积极改善人口结构。强化出生人口性别结构综合治理, 依法严肃查处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行为, 着力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势头。

第四, 建立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 加大财政对低收入群体的转移支付力度, 着力把保基本的安全网打牢, 确保解决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 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同步推进。一是认真解决农村低保对象季节性缺粮问题。解决部分农村低保人口季节性缺粮问题, 是对已建立的农村低保制度的完善和补充。省民政厅正在认真调查研究, 完善制度设计, 拟定实施方案, 省委、省政府研究确定后,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认真抓好落实, 确保定期供应到户。二是建立失地农民和水库移民生活保障制度, 有效保障失地农民和水库移民生活。请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牵头调查研究, 抓紧制定符合我省实际, 指导性和操作性强的办法措施。三是扎实抓好农村社会养老工作。扩大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 继续积极向国家反映, 争取年内将更多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纳入试点范围。将临时救助资金、农村五保供养资金和农村五保供养机构建设资金纳入地方各级财政预算并同比有所提高。加强养老基础设施建设, 新建或改造乡镇敬老院180所。四是加强公共卫生事业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均政府筹资标准达到200元。实施14所县级医院和10所中心乡镇卫生院改扩建工程, 实现村卫生室全覆盖。新建或改扩建500个村级计生服务室。对7600名乡村医生进行三年全日制普通中专学历教育。加大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投入, 提高人均标准。五是加快农村危旧房改造。新增改造40万户农村危房, 加上正在改造的7万户, 总量达到47万户。抓好30个农村危房改造示范村建设。做好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学校和农房搬迁工作。六是抓好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的有效衔接, 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应扶尽扶”。省民政厅与省扶贫办要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 认真搞好配合, 确保工作不留“死角”。

上一篇:教育实习小组评语下一篇:基层干部心理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