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传染病(精选13篇)
1.对患者所有用物做一次完全的消毒。如煮沸..日光照耀.紫外线.消毒液等。
2.定时开窗透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3.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照实行分食制、洗漱用具专人专用、勤洗手、勤换衣、定期消毒等。
4.患者须将痰液吐在痰盂里,进行消毒后,再倒掉。病人服药的第一个月内,还应采取适当隔离、少往公共场合等措施,预防家中儿童被感染肺结核病。
麻疹: 以冬春两季最为多见。典型症状是烧3天,出(皮疹)3天,退3天。
无并发症的麻疹小儿在出疹的5天内传染力很强,在家严格隔离。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在发热出疹期间,多喝水,吃轻易消化又营养丰富的食品,出疹期高热不退可用小量的退热药,但体温不要降得太低,维持在38℃左右,以利出疹。在恢复期除少吃油腻的食品外,天天可用温开水将毛巾浸湿擦净鼻和眼睛。若高烧不退,咳嗽加重,呼吸急促,有可能由于麻疹引发肺炎,假如病儿声音沙哑,呛咳,可能同时引发喉炎,都要及时看病医治。
水痘
以儿童多见,传染性极强隔,离至皮疹结痂为止。水痘病人是水痘的唯一传染源,该病主要通过唾液飞沫传染,也可因接触水痘病毒污染的衣服、玩具、用具等而得病。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让孩子勤洗手;学校的教室要常常开窗透风。对发热孩子忌用阿司匹林退热,避免引发脑炎。流行性腮腺炎
以春季为病发高峰,此病主要通过患儿的唾液、鼻咽部份泌物的飞沫等传播,患者腮腺肿大的前后2周内,有较强的传染性。留意卫生,患儿在家中隔离护理,到腮腺肿大完全减退为止。若发现小儿高热不退、呕吐频繁、头痛、精神委靡,要警惕并发脑膜脑炎,需及时送医院诊治。禁食酸性食品,避免疼痛加重。用青黛(一种中草药,药店可购)湿敷肿胀部位,可减轻疼痛和肿胀。
手足口病
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 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 树立健康观念, 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目的是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 预防疾病, 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1]。
1 传染病健康教育的作用
我国传染病防治明确规定: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 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国家开展预防传染病的健康教育。各级人民政府组织开展群众性卫生活动, 进行预防传染病的健康教育, 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提高公众对传染病的防治意识和应对能力, 加强环境卫生建设, 消除鼠害和蚊、蝇等病媒生物的危害。开展传染病的健康教育一有利于提高全社会参与传染病防控的意识;二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卫生防病知识, 改变人们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三有利于降低传染病的发病率, 提高就诊率和治愈率;四有利于减轻社会经济负担;五健康教育在突发及爆发疫情中对消除群众恐慌心理、维护社会稳定起着的重要作用[2]。
2 传染病健康教育对象及内容
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健康教育活动应当根据不同的宣传对象采取不同的宣传方法, 有效、合理、科学的宣传能使健康教育效果事半功倍。
针对各级领导干部要开发他们重视和支持传染病防治工作, 争取他们对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领导。特别是在突发疫情的应对中发挥领导和指挥作用。明白传染病防治工作是长期和艰巨的社会工程, 要保持传染病防治工作的持续性。同时强调他们以身作则、身体力行的表率作用。
针对社区公众要向他们宣传传染病的基本知识, 知道传染病的早期表现, 懂得传染病要“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懂得传染病预防知识, 懂得传染病“可防、可治、不可怕”, 消除公众对传染病的恐惧心理, 积极采取传染病防控的各项措施, 改正不良的生活方式, 科学应对传染病。
针对医护人员重点进行传染病诊断、治疗、自我防护及传染病防治知识和健康教育技能的培训。在我国虽然传染病已不再是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 但是有些传染病如病毒性肝炎、狂犬病、结核病等仍广泛存在, 而且新发的传染病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及甲型H7N9、H5N1 禽流感时有发生, 同时国外流行的传染病亦有可能传入我国。因此在医务人员的培训上, 我们不仅要注意对本地已经发生的传染病的培训更要加强对可能发生的传染病及可能传入的传染病的培训。教育他们应关注疫情动态, 增强疫情防控的警惕性, 特别是掌握外出返乡人员的情况。
针对传染病患者及疑似患者要根据患者的心理状况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教育;宣传染病的防治知识;要求他们密切配合治疗积极采取相关防治措施, 要使他们明白:传染病防治不仅仅是个人的事, 更是关乎家人健康、社会安定的大事。
3 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3.1 发放健康教育资料
一是发放印刷资料。太乙镇每年都要根据疫情形势印制《狂犬病防治知识》《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知识》《夏秋季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结核病防治知识》《艾滋病防治知识》《手足口病防治知识》等宣传资料放置在医疗卫生机构的候诊区、诊室、咨询台等处, 供居民免费索取。同时将相关资料发放到学校及幼儿园。二是播放音像资料, 包括VCD、DVD等视听传播资料 (如结核防治、肝炎防治、流感等防治知识) 在公共卫生服务区、在门诊候诊区或观察室内循环播放。
3.2 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
统一制作、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卫生院设置宣传栏2 个、社区设置宣传栏3 个、每个村卫生室宣传栏1 个, 根据工作需要制作相关传染病防治宣传内容。同时制作传染病防制宣传画张贴到街头、公共场所、医疗机构及各村人口集中处的显要位置。
3.3 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
结合爱卫月、预防宣传周、肝炎防治日、结核防治日组织医务人员上街头、进集市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
3.4 举办健康教育讲座
结合工作实际情况利用镇村干部会议开展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定期对医务人员开展传染病防控知识的培训。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开展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到学校开展“正确洗手、手筑健康”“冬春季传染病防治知识”“夏秋季传染病防控知识”“结核病防治知识”“狂犬病防治知识”的健康讲座, 同时将相关核心知识印发给每位学生并张贴于教室。
3.5 举办广播讲座
卫生院与镇广播站设立了“健康之声”专题广播知识讲座, 于每周三开展广播宣传。结合农村实际, 广播宣传具有覆盖面广、快速、可重复利用而且老百姓听得明白的特点我们利用农村广播站进行传染病防控知识的宣传。
4 讨论
充分认识健康教育在传染病预防控制中的重要作用, 同是也要认识到健康教育工作需要持续、长期坚持开展。使用科学合理的传染病防控教育, 提升广大群众对传染病的认识, 健康教育应结合各地实际, 多形式、多渠道开展, 加强广大群众的防控意识, 提高健康素养, 从而达到防控传染病的目的。
摘要:传染病是危害农村人群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而健康教育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重要措施之一, 在传染病的预防控制中发挥重要作用。现重点探讨健康教育在传染病预防控制中的作用、传染病健康教育的对象, 介绍了太乙镇开展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的多种形式, 探讨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健康教育。
关键词:传染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果永宽, 杜胜利.我国农村健康教育问题浅析[J].广东农业科学, 2011, 38 (15) :197-198.
【关键词】农村;传染病防治;健康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781-01
传染病防治是乡镇卫生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工作中,只有密切结合农村工作中的实际情况,通过对乡村两级医务人员及病人、家属开展健康教育,扩充医务人员的业务知识 ,使病人及其家属、广大村民都具备了充分的自我防护意识,形成强大的自我防御屏障,营造一个“人人要健康,健康为人人”的良好社会氛围,从而推动农村传染病社会防治工作的开展,有效地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和流行。
1 研究基本环节,确定教育重点。
传染病在人群中的传播和流行,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是构成传染病流行的生物学基础。三个环节能否相互连接和协同起作用,还必须通过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制约,即流行过程始终受到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研究传染病健康教育的重点环节,必须综合考虑影响传染病发生的诸多因素,研究传染病发生与流行的影响因素是研究传染病健康教育重点环节的基础。
健康教育的本质是一个干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健康信息的传播贯穿始终。基于上述传染病发生与流行的影响因素,分析传染病健康教育的重点环节,就是围绕健康教育内容对象、方法和时机等方面。分析哪些因素通过人为因素可以改变;在所有可改变因素中,哪些是最关键因素。关键因素则可认为是某些病的健康教育重点。
2 通过健康教育网络,落实健康教育措施。
建立起以卫生系统为主的纵向网络,即卫生行政机构一专业健康教育机构一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站。整合卫生、教育媒体和社会体等单位协同工作的横向网络体系,这样基本上就可以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同执行健康教育规划,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1语言教育
通过组织集体听课或办培训班的形式,由专业人员就某一专题进行讲课,为搞好法定传染病的健康教育工作 ,乡镇卫生院要有专门的人员分管,负责拟定工作计划,制定传染病的社会防治工作宣传制度和检查考核办法,由防疫科人员,每月组织一次健康教育例会讲座,内容尤其注重易懂性、针对性,具体性,避免生搬硬套、讲大道理。
2.2文字教育
可以采用形式简单,制作方便,语言精练,易于记忆,号召力、鼓动性强的卫生标语,达到大造舆论和创造气氛的作用。卫生传单 :针对某种季节性传染病,组织专业人员编写,内容系统,针对性和知识性强,简单明了。
2.3形象化教育
采用宣传图片,照片,标语,模型,示范 ,演示等形象化教育方法,把复杂的传染病临床表现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是百姓有如身临其境,印象深刻,大大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
2.4电化教育
利用媒体机构的广播、电视等媒体资料 ,以及投影、幻灯、VCD、等电化教材开展健康教育。
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开展全民健康教育,大大加深村民的防病治病意识,使其成为自觉行为,从而为法定传染病农村社会防治工作铺开道路。
3 培训医护人员 防止疫情漏报
对乡镇卫生院医护人员、村医进行健康教育是加强疫情报告 、防止疫情漏报、开展疫情监和搞好傳染病社会防治的关键措施。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传染病的漏报、迟报、误治时有发生,应针对具体情况,制定教育方案 。对院内临床医生的教育,利用每周的业务学习时间,安排课时,注重教授疑似病人的临床表现、诊断、辩证施治、法定传染病的报告时限:对村医则利用每月一次的例会,开展业务学习。由于农民就医习惯,加上经济原因,相当一部分传染病患者首次就诊大夫是村医,这就要求村医从思想上重视,充分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培训内容侧重于法定传染病的早期临床表现,体表指征,尤其是临床表现。 为传染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赢得了时间,为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 普及防病知识,巩固工作成果。
对病人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是防止疫情蔓延、巩固法定传染病防治工作成果的完善措施。 传染病区别于其他疾病的重要一点是具有传染性。一个人一旦患病,其社会角色立即发生改变,病人——传染源,家属——易感者,病人离不开家属的照顾,在这种特殊关系中,如果病人不自洁,家属不自爱,后果可想而知。应对每一位接诊病人都登记随访 ,进行医学观察。针对具体病情,细谈所患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着重突出预防措施,动员每一位接触者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接种相应疫苗,指导家属做好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工作。使病人和家属既不“谈病色变”,也不“置之不理”,这就为病人提供了一个宽松的治疗氛围。
一年级 代继安
春秋季是各种传染病流行的季节,有的孩子已有一些患传染病的体验,如水痘、腮腺炎、手足口病等,所有的孩子都有打预防针的经验。此活动旨在结合季节和孩子的生活经验,让孩子了解有关传染病的预防方法,增强幼儿预防疾病的意识。
活动目标:
1、通过讨论、介绍等让孩子了解有关一些传染病的情况及预防疾病的方法,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
2、增强孩子预防疾病的意识。活动准备:收集有关传染病的资料; 张贴卫生部门有关传染病的宣传资料。过程:
一、讨论:最近老师每天要给你们检查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哪些流行性传染病会出现?(如麻疹、咳嗽、腮腺炎、水痘、手足口病等。)
二、请孩子们讲述自己患传染病的经历和感受、治疗过程等。请学生描述传染病的症状或教师介绍,教师介绍传染病的症状,使学生可以自我检查(若发现症状吻合请医生诊治,要定时服药,多休息,多喝水,痊愈后才回学校上课等。)
流行性感冒症状: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主要症状:有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咳嗽等症状。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但维持的时间不长,病毒不断发生变异,可引起反复感染发病。
麻疹的症状: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凡是没有接种过麻疹疫苗,接触后90%以上均会发病,1-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病人的眼结膜、鼻、口、咽等处的分泌物(如眼泪、鼻涕、痰等)以及尿和血液中都存在着麻疹病毒。麻疹的潜伏期为10-11天,开始时症状像感冒,但同时出现眼红、眼皮发肿、流泪、怕光、打喷嚏、咳嗽等更严重的症状。第4天起从耳朵后面开始出现玫瑰色的斑丘疹,2-3天内皮疹遍及全身,随后疹退,脱屑。其他症状也逐渐消退。
水痘的症状有:发热,头痛,咽痛,全身倦怠等类似感冒的症状。皮疹多见于躯干,渐发展至头面部,四肢。呈向心性分部。形状为:初发为针帽大红色丘疹或丘疱疹。1-2天内变
成粟粒至绿豆大水疱,多有脐窝和凹陷,周围有红晕,伴瘙痒。疱液清或混浊。该病的好发季节是春秋季。多见于儿童。
流行性腮腺炎俗称“痄腮”,是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早期病人和隐性患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唾液及污染的衣物亦可传染。易感人群为4-15岁的儿童。全年均可发病,冬、春季为流行高峰。患儿可先有发热、倦怠、肌肉酸痛及结膜炎、咽炎症状,1-2天内出现耳下疼痛,继之腮腺肿大。流行性腮腺炎多数无前驱症状,起病大多较急,发烧38℃-40℃、畏寒、头痛、咽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全身疼痛,腮腺肿胀一般以耳垂为中心,可一侧先肿,也可两侧同时肿胀,腮腺胀痛及感觉过敏,张口咀嚼及吃酸性食物时更甚,局部皮肤紧张发亮,表面灼热,但多不红。腮腺肿大多于48小时达高峰,持续4—5日逐渐消退而恢复正常。
四、讨论:疾病预防的方法。(如预防接种,多喝开水,多吃蔬菜水果,留意天气转变增减衣服,要有足够的运动和休息,保持个人的卫生清洁及进食不同营养的食物,以增强个人的抵抗能力;少到公共场所,如茶楼、电影院等。)
延伸提示:
一、防控工作体系
1.建立幼儿园、班级、老师、家长四级防控工作联系网络,及时收集和报送相关信息,随时关注幼儿健康状况。
2.明确属地管理原则。各幼儿园要加强与地方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就近医疗机构的沟通协调,取得专业技术支持,配合有关部门积极开展联防联控。
3.建立疫情信息定期报告制度,明确信息报告人,及时按要求向有关单位报送信息。
二、防控工作措施
1.加强宣传引导。
2.建立教职员工和幼儿假期行踪和健康监测机制。
3.开学前要根据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和疫情防控方案对全体教职员工进行制度和知识技能培训。
4.做好园区预防性消毒。
5.幼儿园应加强与属地卫生健康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的联系,解决防控疫情所需设备设施、医务人员配备问题,做好疫情防控应对准备。
6.做好食堂、饮用水的安全监管。
7.加强校车安全卫生检查。
峰峰矿区滨河小学 张晓华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什么是传染病,传染病的传播方式。
2、认识各种传染病。
3、学习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措施。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措施。难点:认识各种传染病及传染病的传播方式。
三、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谈话法。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相信在座的各位同学都得过流行性感冒,那么当我们患流行性感冒的时候,会有什么感受呢? 生:难受.师:如果动物得传染病,它又会有什么感受呢?下面我们来看个视频,看看动物得了流行性感冒会怎么样?(播放《我不想说我是鸡》的视频)生:(开怀大笑).恐惧、怕、无奈…… 师:为什么会有这些感受呢/ 生:因为它会传染.师:会传染的病,我们称它为传染病.它为什么会传染? 生:有病原体.(二)、讲解传染病的概念及特点
师:好,下面我们给传染病下个准确的定义.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病原体包括 1 微生物和寄生虫,现在让我们看看一些病原体在电镜下的样子。(多媒体展示细菌、HIV病毒、香港脚真菌、蛔虫卵)这些小小的肉眼难以辩认的微生物和寄生虫就是让我们害怕的原因。
(三)、认识各种传染病及有效的预防措施
1、学生小组讨论:你所知道的传染病,怎么有效预防? 师:这些传染病有什么特点? 生:传染性和流行性
2、小组长发言。
3、教师展示表格,各种不同传染病及其预防的措施
(四)、认识传染病流行的途径
思考,在传染病的传染过程中必须具备哪几个环节?
学生观看后讨论,总结: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五)、回顾与思考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生:传染病的概念及特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师:非常好,希望本节课的学习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七、板书设计
1、传染病的概念与特点
1 健康教育内容
要对公众展开有效的健康教育, 则健康教育的内容应该首先准备。其中一般卫生常识、传染病常识、心理知识、医学能力、流言传言的核实方法等为主要内容。
1.1 一般卫生常识
公众在平时生活、学习、公众中注意讲卫生, 可以增强个人健康, 有效预防疾病的入侵。这部分的准备内容主要有食品卫生常识、个人卫生常识、公共卫生常识、职业卫生常识、卫生消毒常识等, 具体见表1。
1.2 传染病常识
尽管病原体不同, 但是传染病的传播方式往往遵循已知的规律, 因此在预防新型传染病时, 介绍传染病传播途径及预防仍具有重要价值。例如“非典”暴发期间, 人们一时难以认识此病毒的性质和有效治疗方式, 但是其经空气传播的规律很快被发现, 因此公众按照空气传播的一般防范规律可以有效降低“非典”的感染率。
在该部分需要准备的内容主要有传染病概要与分类、传染病传播途径、近期人类战胜的新型传染病介绍、战胜传染病的英雄与权威专家、附彩图若干等, 具体见表2。
1.3 心理健康教育
新型传染病暴发后, 公众的心理出现明显的恐慌, 并伴生其他心理与行为问题。因此, 加强公众的心理健康教育显得非常重要。这部分内容应包括心理自诊自查、常见心理问题概述、心理问题的自我调节方法、解压方法介绍、健康心理的生活方式、健康心理的生活方式、心理求助途径等, 具体见表3。
1.4 医学破解能力
让公众了解当前人类应付未知新病毒的医学能力, 对于增强公众信心, 鼓舞公众积极应对具有重要意义。其内容主要包括:人类医学进展展示、先进医学治疗设备、先进的医学实验室设备、P4级无泄漏病毒实验室介绍、疫苗研发与生产设备等, 具体见表4。
1.5 不实流言的核实与查证方法
公众在获知不实流言或要延后, 迫切需要知道其真实性。而多数民众并不知道应该去咨询谁。因此应多渠道的开辟咨询渠道, 内容包括流言、谣言产生的概述、流言、谣言的破解、流言、谣言的来源及动机介绍、流言、谣言的求证途径、流言、谣言监控通讯等, 具体见表5, 同时还可掌握民情, 消除群众的疑虑和疑问。
2 公众健康教育内容来源模式
公众健康教育内容规划一旦确定, 下一步就是内容的产出。相关科普教育的内容来源应以相关领域专家、科普作家、项目招标、国外引进等为主。
2.1 政府组织专家集思广益
对于具有标准性、指导性以及健康教育纲要等内容, 应由政府组织有关行业专家共同起草。例如联合相关医疗单位的医学专家、社会学专家、医疗设备研制单位联合起草, 起草完毕后应在一定范围内, 或面向公众征求修改意见。
2.2 普及型文字内容的完成
这部分内容主要以科普图文的形式体现, 应面向医疗机构的医学人士、医学科普作家、科协系统的科普工作者、高校科研人员等征集。
2.3 招标形式及经费
一是以从各级政府科研经费中设专项经费, 通过委托完成或公开招标的形式面向全社会招标。其中, 值得提倡的是公开招标, 一个项目可以同时让多个接标团队竞争完成, 最后择优录用或整合形成。该部分经费实行分期拨付, 结题验收合格后拨付等形式。
二是设立科普课题, 面向科普创作的个人及科普团队、机构招标实现。例如知名科普作家、科普工作者、各级科协与科普作家协会等。
2.4 从国外引进
将国外的疾病预防先进做法及新型传染病防治新进展翻译介绍给国内民众。
2.5 潜在的文字完成对象
按照职业分类:医务工作者、医学科研人员、社会工作人员、心理卫生工作者 (含心理咨询师) 、科普作家、摄影记者等。
按照机构分类:医学院校、医疗机构、医学研究所、精神卫生中心、各级医学会、各级心理学会与心理卫生协会、各级科普作家协会等。
3 健康教育知识发布途径
健康教育实施的时间应在新型传染病暴发后, 尤其是在社会中引起明显的动荡的, 应持续到医学科技对新型传染病彻底破解之后一段时间 (考虑到医学破解内容也需要宣传一段时间) 。宣传途径主要由报刊杂志、出版社出版物、公益广告、医院科普、网络及电视广播等组成。
3.1 科普书籍、科普册子的出版
书籍、册子往往载文量大, 可以图文并茂。其内容应具有较高的通俗性、可读性, 甚至应有足够的趣味性, 在读图时代的今天, 大量的图片也是必不可少的。书籍册子的出版可以由各级出版社出版和发行, 也可以由各期刊以专刊、增刊的印制发行。在非常时期, 应允许社会有关单位免费复制使用这类面向公众的健康教育图文资料。
3.2 单篇文章发布
单篇文章一般信息量少, 但是可以反映更为及时和更为公众需要的内容。在新型传染病暴发期间, 各主要面向公众发售的媒体 (主要是各类都市报看、科技、科普报看) 均应开辟专栏、专版刊登有关的医学新闻和科普图文, 以及政府及有关医学机构委托刊登的医学政策或科技信息, 并允许其他媒体根据需要转载使用, 扩大相关信息的传播量。
3.3 电视广播增设健康教育栏目
在非常时期, 各电视台、广播电台均应严格压缩一些重要性不足的节目, 增加医学科普教育节目。例如播放医学科教片, 邀请有关医学专家、一线医务工作者讲座或与观众互动等。
一些小区、某些单位部分学校还保留着传统的小区广播设备及播音员, 可以利用小区广播进一步宣传政府、官方媒体核定的健康教育相关内容和信息。
3.4 公共场所宣
利用公众场所的报亭, 公交站牌, 各类型的广告版面 (如车体、墙体广告) , 并加强火车站、机场等人口流动量大的公众场所的健康教育知识宣传。
3.5 各级医院和科普宣传栏
各大医院及乡镇卫生所、社区医疗服务站, 以及各级科学技术协会资助的农村科普宣传栏、科普教育基地等加强非常时期的健康教育知识普及率。
3.6 利用手机宣传
例如提供免费下载的科普手机报, 面向公众发布政府公告短信息等。
3.7 网站健康教育
由政府主导, 各级医学网站跟进, 开辟新型传染病健康教育专题网站。其中官方网站的建设为重点, 并要求范围内的合法网站将官方专题网站的链接设在首页, 例如利用浮动窗口显示等。
4 健康教育的运行需要的社会资源
总社会资源主要由行政性、科技系统、民间团体、媒体系统等组成。
4.1 行政系统
行政系统由中央统一指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导, 民政部协助。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统一协调指挥各省市行政机构及各省市卫生主管部门 (含各级中医药管理局、公立医院等、卫生防疫站等) 。民政部则主要统一指挥省市民政厅民政局工作。
4.2 科技运行系统
科技系统主要由科技部、中国科协、中科院等构成。其中科技部是重点, 下辖各省市的科技厅、科技局统一工作。中国科协则是组织协调各省市县的科协组织以及重要的企事业科协和科普示范教育基地等。中科院主要提供科研及智力参与到相关科技工作中。
4.3 民间团体与志愿者
民间团体主要包括国家级、省级、市级的学术或公益民间团体, 例如各类医学会、心理卫生协会、科普作家协会、志愿者协会、红十字协会等。其中医类学会协会包括:中华及省市级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及省市级心理学会、中国及省市级心理卫生协会、学会等。
4.4 媒体系统运行体统
媒体运行系统主要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统一部署, 省市新闻出版局具体对辖区内的各类各级报刊杂志、出版社等进行统一协调和指挥。媒体系统还包括各级电视台、广播电台、官方或民营网站等。
5 健康教育组织机构与运行举例
建立以政府为首脑的健康教育组织机构, 并适当完善其运行机制。
5.1 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组织机构设置
以市为单位举例, 见图1。
5.2 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各部分运行职能
市政府领导小组由市委主要领导组成, 负责执行上级部门下达的相关任务, 并为本市健康教育提供行政、政策、人力资源、财政等多方面的支持。
科技专家团队设有指挥部办及公众接待办, 专家应由本市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领域的权威专业人士组成, 其职责是负责为健康教育项目提供决策、智力、社会科普宣讲, 并为公众提供科技咨询及心理咨询服务。
健康教育指挥部具体履行全市健康教育的各种管理与协调工作, 其下包括平面媒体协调部部、新闻记者部等10个部门。其职能分别如下:
平面媒体协调部, 负责协调管理本市主要的面向公众的期刊杂志和报纸的宣传方向, 为健康教育知识的发布落实好平台。
新闻记者部:由市内有关媒体的记者组成, 负责报道健康教育期间有关社会问题、新型传染病进展等新闻和消息。
网络部:一是建立健康教育总网或官方网站, 并要求全市其他合法网站在首页悬挂链接;二是协调全市网站近期宣传报道方向, 扩宽网络健康教育途径。
信息情报部:一是负责搜集最新的传染病防治研究进展;二是实事求是向公众发布传染病发展信息、数据等内容。
项目部:任务是向社会公开招标有关健康教育科普内容的撰写任务;二是负责健康教育项目的实施。
卫生系统协调部:协调各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 以及制定、指导、督促各类公立和私营医院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宣传部:公益广告部负责在可能的公共场所实施和协调健康教育宣传内容;二是做好宣传策划工作。
民间团体管理办:负责管理和调谐各种民间社团、民间基金的力量, 使之集合起来为健康教育发挥作用。
财务部:负责招标项目的基金管理, 以及整个健康教育领导小组日常运行开支管理等。
纪检部:开通渠道接受公众的举报, 例如不法商贩造谣制造抢购潮;二是迅速根据举报信息展开调查, 对非常时期有违社会安定的个人及单位予以惩处等。
6 公众健康教育效果检查与评价方法
公众健康教育成效如何, 需要定期进行评价。其中采用PDCA循环模式, 加强公众心理健康调查跟踪等为主要实施手段。
6.1 PDCA循环检查模式
PDCA循环是能使任何一项活动有效进行一种管理方法 (图2) 。其中P (Plan) :健康教育计划之意;D (Do) :执行或实施, 指健康教育的具体工作开展;C (Check) :检查, 即检查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后还存在的不足和问题;A (Action) :行动或处理, 指对检查的结果进行相应的处理, 对正确的和成功的加以强化和肯定;错误的和不足处加以修改和完善。利用PDCA循环来检查健康教育小组的工作情况, 可以使健康教育机构更有效的运行。
6.2 公众心理健康评价
健康教育的重要结果之一就是降低公众对新型传染病的心理恐慌, 同时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也能直接对公众起到心理干预作用。
公众心理健康测评应选择在健康教育前后进行, 健康教育实施后应随着健康教育时间推移而增加测评次数, 以便进行前后比较与跟踪了解。调查可以在不同领域的公众进行, 但比较时应限定在相同领域的公众, 并注意调查对象在年龄结构、文化程度上的差异性。相关数据采用SPSS等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有统计学差异者可以表明政府健康教育的实效程度。
具体可方选用的心理健康调查工具如下:
90项症状自评量表 (CSL-90) :该问卷可以对公众的心理健康进行较全面的普查, 指标较多, 反映的问题也较全面。不足处是问卷中涉及的问题有90项, 被调查需要时间和耐心填写, 统计量较大。如利用电脑软件进行调查, 可以节省统计时间。
焦虑自评量表 (SAS) :该问卷内容简单, 公众可以自行复制自评。但一般应结合其他自评问卷综合测量。
抑郁自评量表 (SDS) :问卷内容较少, 适合公众自测自评。
幸福感量表及问卷:用于测量公众的幸福感程度。
心理压力问卷及量表:测评公众的心理压力, 应结合公众在新型传染病暴发前后, 健康教育前后的数据进行比较。
6.3 公众医学常识掌握情况调查
该部分应事先设计好相关医学常识问卷, 其内容主要是关于传染病防治常识极医学常识。通过在健康教育前后的调查数据对比来检验健康教育的实施效果。
总之, 在新型传染病暴发后, 政府积极开展公众健康教育工作, 对于防范谣言、流言滋生及传播, 破解流言、谣言, 缓解公众对新型传染病的恐惧心理, 最大限度地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运行局面具有重大意义, 同时对政府体现自身的公益性, 塑造政府自身良好社会形象具有积极价值。
摘要:新型传染病暴发后, 往往给公众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 破坏稳定的社会秩序。加强对公众的健康教育, 对于粉碎谣言、缓解公众心理恐惧、维护社会稳定秩序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从一般卫生常识、传染病常识、心理健康普及、医学破解能力展示、不实留言核实方法等方面出发, 设计了新型传染病公众健康教育的内容, 对健康教育内容来源及其宣传发布渠道进行了论述, 并以市级政府为单位设计了公众健康教育组织机构与运行方法, 最后提出了公众健康教育效果的评价模式。
近期,部分南美洲国家发生经蚊媒传播的寨卡病毒暴发疫情,引起全球广泛关注,我国也发现多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回升,尤其是南方部分地区气温较高,蚊媒密度将很快上升,通过蚊媒传播疾病的风险增加,另外,春夏季也是肠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高发季节。为做好春夏季传染病防控工作,教育部办公厅就有关工作要求下发通知。
通知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高度重视通过蚊媒传播的传染病防控工作,主动与地方爱卫办沟通和联系,按照当地的总体安排,及时部署学校开展以灭蚊为主题的专项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各级各类学校要把防控寨卡病毒、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春夏季传染病以及预防食物中毒作为当前学校卫生防病宣传教育重点,通过健康教育课及其他多种宣传形式向师生、家长普及防蚊灭蚊知识、春夏季传染病防控知识和食品安全科普知识,提高师生防蚊灭蚊、预防疾病的能力以及有疑似症状主动就医的意识;各级各类学校要按照全国爱卫办的统一要求,集中开展一次以灭蚊为主题的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做好校园环境清理整治工作;各级各类学校要切实落实食品安全和饮用水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按照《食品安全法》及其相关规定,认真履行学校食品安全管理主体责任,特别要严格食品采购、加工、供应、贮存等关键环节的安全管理,加工食品时要确保煮熟煮透;各地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要切实落实晨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一旦发现师生有发热、皮疹(多为斑丘疹)、关节痛、肌肉痛、结膜炎等症状,要督促其及时就医,并及时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
(教育部网站,2016-03-09)
1、了解流行性的传染病的相关知识。
2、能说出并掌握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3、增强自身预防疾病的意识。
【活动准备】
教学PPT。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观看教学挂图。
教师出示挂图,并提问:小朋友,请你们看一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我们一起进去看看,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怎么了?(幼儿观察并描述)
二、活动展开:讨论什么是传染病,常见传染病有哪些。
1、教师出示挂图,请幼儿按顺序观察图片,教师提问。
师:天气渐渐暖和了,病菌们也开始出来活动了。医院里那么多小朋友一起打点滴,因为他们得了传染病。你们知道什么是传染病吗?那你们说得到底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听听医生阿姨是怎么说的?
教师小结:传染病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它能通过呼吸、身体接触等方式传播病菌。如果有小朋友或者小动物得病,就有可能会传染给其他人,所以叫做传染病。
2、师:传染病是通过什么方式进行传播的?
3、师:你知道哪些病是传染病吗?昨天老师给你们发了一张调查表,让你们去调查有哪些传染病?它们是怎样传播的?都有哪些症状?现在请小朋友们拿出调查表,谁愿意上前来说说你的调查。(3—4名幼儿讲述)
4、了你们做了调查,戎老师也做了调查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调查到的第一个传染病:手足口病第二个:水痘
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两个传染病都是在我们小朋友之间很容易传染的。
还有哪些传染病在春季会传染上的呢?(红眼睛、皮疹、腮腺炎)
三、活动展开:讨论预防传染疾病的方法。
1、师:传染病会传播病菌,那你们怕不怕被传染?虽然传染病很容易传播,但是,如果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就能很好的预防传染病。现在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你觉得用什么样的方法可以预防传染病?
幼儿讨论、讲述。
2、师:看看老师这有一些小朋友,他们是怎样预防传染病的呢?(洗手、多吃水果、充足睡眠、打预防针、戴口罩、不去人多的地方、不朝别人打喷嚏)
3、教师小结: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师:多吃蔬菜水果,可以提高身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勤洗手可以消除病菌;保证充足的睡眠;可以增强免疫力;接种流感疫苗可以预防流感;打喷嚏时要用手或手帕遮起来,避免对着他人打喷嚏;在传染病的多发季节避免去人多的地方;情况严重时需要戴口罩。
活动反思:
重点传染病专病专防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健康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开展健康扶贫十大行动的实施意见》的要求,特制订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加大结核病、乙肝、出血热、狂犬病、艾滋病、手足口病、麻疹、布鲁氏病、梅毒、流行性腮腺炎等10种重点传染病防控力度,落实专病专防各项策略和措施,确保重点传染病基本得到有效控制或稳定在低流行水平。
二、工作任务
(一)市县(区)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
负责重点传染病专病专防工作的领导、组织、协调、监督、考核。充分发挥辖区政府防治重大疾病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强化保障,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不断提高防治水平。
(二)市县(区)级定点医院
按照要求进行定点医院规范化设置和能力建设。按照要求为患者提供规范化临床检测、诊断、治疗、随访、健康教育等服务。积极参与患者随访管理、追踪、信息报告、患者访视、标本运输、质量控制、督导培训等规划管理活动。为贫困患者提供绿色通道。
(三)市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协助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做好重点传染病专病专防工作 1 的政策、计划制定、组织、实施。加强疫情处置、信息管理、监测评价,质量控制、健康教育、培训督导等工作。积极加强督导调研、科学研究,为政府部门提供政策依据。对贫困结核病等患者加强访视工作。
(四)乡、村卫生机构
落实基本公共卫生健康管理服务项目。按上级的要求做好含疫苗的及时接种工作;加强传染病的报告、转诊、推荐、追踪、宣传教育等病人发现工作;做好辖区人口资料的普查;针对结核病等加强病人访视、中断追踪、乡村医生培训指导、公众健康教育等工作。对肺结核患者发放交通营养补助,贫困肺结核患者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提高补助标准。(也可由疾控中心统一对全县的肺结核患者发放交通营养补助)
(五)卫生监督部门
依法对辖区内旅馆业、娱乐服务场所,医疗卫生单位医疗执业资格、医务人员执业资格、疫情报告、诊疗工作、疫情控制、消毒隔离措施以及医疗废物处置等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进一步提高对传染病防治工作重要性和长期性的认识,加强对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把传染病防治作为“健康扶贫、助推脱贫攻坚” 的一项重要举措,层层落实责任,密切协作配合,积极主动作为,有力有序的推进工作。
(二)加大政府投入。一方面落实中央和省级传染病公共卫生项目以及基本公共卫生项目资金和项目管理,切实做
到专款专用,另一方面政府要统筹相关政策,整合项目资源,加大财政预算投入,把购买“84”消毒液所需费用纳入专项预算,在手口足病流行前拨付到疾控中心账户。落实人均不少于0.1元的结核病防治当地财政配套经费和人均不少于1元的结核病防治当地财政配套经费。
(二)规范疫苗管理和保障药品供应。各地要建立健全疫苗管理制度,安排专人负责,做好疫苗的计划、分发和管理工作,规范疫苗管理。要完善药品管理,确保药品质量安全、供应充足。
(三)加强宣传教育。各部门要充分发挥“12320”公共卫生热线、微博微信等宣传平台作用,大力开展宣传工作,不断提高防控水平和全民健康素养。以各种卫宣传日为契机,集中开展宣传活动。深入开展传染病防治知识传播行动,把传染病防治知识纳入中小学健康教育内容。对传染病患者及其家属、密切接触者和学生、流动人口、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等重点人群,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
(四)强化督导评估。市县(区)两级要将工作目标和任务层层分解到具体部门,组织对本地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通报检查结果和监督工作改进情况。市卫生计生局要会同有关部门不定期的对各县区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通报。
A:不仅仅是这些。患有由病毒、细菌、螺旋体等病原体引起的某些传染病的丈夫,可因为精子的质量差而影响胎儿的健康与发育,甚至造成胎儿畸形、智力低下、精神运动障碍。还可能先把这些疾病传染给妻子,又经过胎盘传染给宫中的胎儿,或使胎儿在阴道分娩时受到感染。即使生下的胎儿是健康的,也可能在出生后受传染。
问:由病毒、细菌、螺旋体等病原体引起的传染病都有哪些?
A:常见的有乙型病毒性肝炎,开放性肺结核,梅毒等。
问:当丈夫患有这些传染病时,妻子应该怎么办?
A:男方有乙型肝炎,或为无症状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可为女方进行乙肝疫苗的预防注射;妊娠之后发现丈夫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可对胎儿进行乙肝疫苗及乙肝免疫球蛋白的预防注射;由于患病或带毒的父亲口水中也可含有病毒,所以不要咀嚼食物喂小儿。需要注意的是,妊娠之后妻子发现被丈夫感染性病,应积极治疗,用药应不影响胎儿。其中,属于淋病或支原体、衣原体感染者,为防止胎儿娩出通过产道时感染性病,可采取剖宫产。
问:患有哪些遗传病时不宜生育?
A:有些遗传病,只要一方有病,就可传给后代,其中某些疾病如病情严重,可直接导致子女患病致死,如有遗传性致盲眼病、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等,不应生育;有些严重遗传病,夫妻双方同为该病致病基因携带者,但并无表现,而在其家族中偶尔出现该病患者,如先天性聋哑,则不宜生育后代,这种情况多见于近亲婚配者,因为双方均属同一大家族,较容易出现双方均携带有同一遗传病的致病基因的现象;男方患有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等严重遗传病,且其父母或兄弟姐妹中有一个以上患同样遗传病者,或严重智力低下者,由于可能遗传给下一代,故不宜生育。
问:有什么方法能阻止遗传病的遗传吗?
1 临床资料
选取2007年8月1日至11月31日期间入院的患者48例, 男20例, 女28例;年龄20~65岁;患者均病情稳定, 有接受健康教育的能力。经口头询问患者家属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 100%患者希望得到治疗有关知识的指导。
2 病源学特征
2.1 传染源
病人和病原携带者
2.2 传播途径
通过水、食物、日常生活接触和苍蝇等媒介进行传播。
2.3 人群易感性
普遍易感。
3 临床表现
大多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等胃肠道症状, 有些伴有发热、头痛、肢体酸痛、全身中毒症状, 若治疗不及时, 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甚至导致死亡。
4 教育方法
肠道传染病健康教育应以患者及其家属为对象, 采取个别教育和集体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应详细了解患者家庭情况、文化程度、生活环境、生活习惯、经济情况等, 制定教育计划及内容。健康教育应针对护理患者的家庭主要成员进行, 采取全面指导, 突出重点、以点带面等方法。必要时对全体家庭成员集中进行教育以提高效果。要根据其文化程度分别以书面、语言和示范等方法进行教育。对文化程度高者, 可以用书面加指导的方法进行教育, 对文化程度较低者, 主要进行示范指导, 如果掌握不好, 要反复示范指导, 直到患者及家属掌握为止。
5 教育内容
除了政府各有关部门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 确保安全供水和搞好环境卫生等治本措施外, 要引导和教育广大人民群众要提高对肠道传染病危害性、可防性的认识, 增强预防疾病的能力, 自觉做到以下几点:
(1) 在流行季节保证饮用安全开水, 防止因失水过多而发生脱水;合理调整饮食, 注意劳逸结合和保证充足的睡眠, 以提高机体抵抗疾病的免疫力。
(2) 注意饮水饮食卫生, 不喝生水, 不吃腐败变质食物, 尤其注意不要生食或半生食海产品、水产品。食物 (包括肉、鱼、蔬菜等) 要彻底煮熟、煮透。剩余食品、隔餐食品要彻底再加热后食用。外出旅游、出差、工作要挑选卫生条件好的旅店就餐, 并尽量少食凉拌菜, 最好不要在路边露天饮食小摊点就餐。
(3) 自觉讲究个人卫生, 饭前便后及处理生的食物 (鱼、虾、蟹、贝类等水产品) 后要用肥皂流水反复洗手。搞好家庭卫生, 生熟食品要分开。保持环境清洁, 消灭苍蝇。
(4) 高危人群可接种伤寒疫苗、口服痢疾疫苗、口服轮状病毒疫苗、注射甲肝疫苗等。
(5) 当发生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时, 要及时去就近医疗机构的肠道门诊治疗, 以免延误病情。
5 教育效果
通过对48例肠道传染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 出院时对健康教育的满意率达99.6%。护士能针对患者健康教育要求特点, 实施有效的教育内容, 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 从而使整体护理的开展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6 教育体会
教育目的:现在是各种传染病的好发季节,尤其结合近期我国部分地区出现的“手足口传染病”,为确保广大师生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身心健康,进一步做好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工作,保障不出现传染病人为目标,培养学生预防疾病的意识,特开展“预防传染病,健康伴我行”教育。
活动形式:观看多媒体、抢答、互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同学们,大家好!你最近患过或者听说过哪些传染病?你能大体的讲述一下它的症状吗?以及得病时的具体感受是什么?
小组之间进行交流,然后全班汇报交流。
教师总结,揭示主题:今天非常高兴迎来了我们班预防手足口等传染病主题班会。
二、全体参与,观看媒体,知识抢答。
1、多媒体播放:手足口病图片。
学生仔细辨认观察具体症状,教师讲解分析,加强了解。
2、了解近期手足口病的发病情况。
教师讲述近期全国手足口病的发病情况,以及死亡情况。
3、知识抢答:
1)临床手足口病的症状有哪些? ①患儿有轻微的发烧。②口腔内部出现水泡,有时会伴有疼痛感,形成口腔的浅表溃疡。③会出现食欲减退。④病后1-2天,患儿的手脚上会出现水泡(多见于患儿手指、手背和脚背的皮肤表面),但不痒不痛。
2)何谓手足口病?
答: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可引起小儿手、足、口腔以及臀部等部位的疱疹,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柯萨奇病毒A组的16、4、5、9、10型,B组的2、5型,以及肠道病毒71型均为手足口病较常见的病原体,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3)手足口病是如何在人群中传播的?
答:人群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普遍易感,但成人由于自身免疫机能的完善,大多已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相应抗体,因而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该病传播方式多样,以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经水感染;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亦是造成传播的原因之一。4)在学校、幼托机构内一旦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的孩子,应该怎么办? 答:学校、幼托机构一旦发现出现发热、皮疹等不适症状的孩子,应严格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做到以下几点:
①学校要做好因病缺勤等健康信息的收集、汇总与报告工作。一旦发现有发热、皮疹等不适症状的患儿后,一旦怀疑为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立即向镇卫生院防保组报告,同时向属地教育行政部门进行报告,并立即通知患儿家长,及时送医院进行诊治。
②学校和托幼机构应当加强学生晨检、因病缺勤登记工作,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③学校和幼托机构应注意班级的换气通风,特别是幼托机构要每日对玩具、用具等进行清洗消毒,减少间接接触传播的机会。对住校学生及幼儿宿舍的被褥、衣服要放在阳光下曝晒。
④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与家长一起教育学生及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重点是饭前便后要洗手。
⑤应立即动员家长对患儿进行医院或家庭隔离治疗,直至病愈方可返校。
5)如何预防小儿手足口病?
答:目前该病尚无特殊的预防方法,但做到以下几点可以有效降低手足口病的发生。①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如饭前便后洗手、勤洗澡等,要饮开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剩饭剩菜要完全加热后再食用。②家长要经常对孩子居住的房间进行通风换气,尽量少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减少被感染的机会。③注意孩子营养的合理搭配,还要让孩子休息好,适当晒晒太阳,增强自身的免疫力。④家长要注意家庭室内外的清洁卫生,家庭成员的衣服、被褥要在阳光下曝晒。
6)预防手足口病的十五字方针是什么?
答: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太阳。
三、总结
针对当前在我国部分省市出现的较大规模手足口病疫情,我们学校和各个班级采取了一系列安全措施,全方位预防手足口病。同学们一定要明白手足口病的一些症状,知道一些护理措施:
1、饭前便后要洗手,不要随意使用别人的餐具或其他生活用品;
2、多喝温开水,不喝生水;
3、注意教室等场所通风增加学生户外活动,增强体质,预防疫情发生等等。
同时,还要求每位同学必须熟背卫生部提出的15字方针: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太阳。
【健康教育传染病】推荐阅读:
肠道传染病安全教育06-22
小学生传染病防控教育05-27
县健康教育工作总结报告(健康教育所)06-29
特殊教育学校健康教育07-17
健康数字教育06-06
健康教育路径06-24
健康教育心得07-28
健康教育知识09-21
健康教育影响11-15
健康教育简报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