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长研修成果

2024-11-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校长研修成果(共8篇)

小学校长研修成果 篇1

万红小学

这次中小学校长远程培训即将结束,通过培训我观看了一批优秀的领导及有经验的专家教授的讲座,通过这些讲座我也学到了很多很好的教学和教育经验,让我更进一步地知道如何更好更有效地胜任一名学校的校长。我将以这次培训为我人生的又一个起点,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我认为做为一名合格校长必须做到下面几点:

一、校长的办学理念

作为一校之长,要领导好一所学校,就要有:时代的眼光,社会的良知;正确的理念,独到的见解;坚韧的品格,广阔的胸怀。作为一校之长,要领导好一所学校,并非是一件简单的事,尤其在办学条件受各种因素制约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在工作实践中可能意识到用不同的领导风格去处理问题和决策时,会收到不同的效果,同样是你自己,有时处理问题会得心应手,有时感到束手无策。一些问题用这种方式无法解决,用另一种方式却能得到圆满解决,并取得满意的效果。所以领导者的风格对师生有不同的影响力,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这样就要校长有时代的眼光,正确的理念,在校园中起着模范表率的作用,校长手里不是拿着鞭子,而是举着旗子走在前面。

二、校长应更新教育观念

学校的每一个成员都应具有学习新思想、新观念、新学说、新知识的紧迫感,校长更应带领学校班子成员努力成为学习的模范。通过努力学习,使自己具有较高的思维层次,深广的思维时空运作环境,较高的理论水平和感悟生活的能力,从而形成自己科学的办学思想,更新了教育观念,影响和带动全体师生。校长走在前面,以学习跟进未来,学校才能出现崭新的素质教育新风貌,开创现代教育新局面。

三、校长要有创新精神。

创新是发展的载体。如果校长因循守旧,不思创新,学校要想办得很好,是不可能的。校长要带动教职工创新,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果校长有创新意识,那么学校就会“活”起来。

四、校长要突出办学特色

把学校特色发展作为品牌战略来进行形象管理,具体步骤:第一步:培育特色;第二步:锻造品牌;第三步:提炼目标,设计形象。相信对学校的发展一定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我校要想办出特色,就必须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1、确立自己的办学理念。首先要加强学习,精读中外教育名著,从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管理观念入手,把“尊重儿童个性,引导儿童发展,成就儿童未来”的办学理念再细化,结合本校现状,找准定位,凸显特色。

2、从自我做起,引导教师善于反思。形成于思毁于随,没有反思,人生是盲目的,教育亦然。在顺境中反思,谨防坐失良机,;在逆境中反思,谨防意外事故;在展望中反思,谨防决策失误,时刻保持一个清晰的头脑。

3、研训一体,培育名师。改变 “我念你听”的传统培训方式,把课题实验、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揉合在一起设计活动,开发教师主体精神让教师全体参与,行动研究,逐步成长。

4、科学实践,锻造品牌。经过几年的实践验证,让学校的特色活动形成特色成果,反映在教师和学生身上,再进行理论总结,形成品牌。

5、长远设计,提炼目标。为学校制定目标,彰显特色,形成品牌效应。

总而言之,通过这次培训,提高了认识,明确了职责。我深刻地感到:要把学校的工作抓好,把学生教育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首先是校长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校长要有前卫的教育教学理念,校长要有高超灵活的管理手段,校长要有高尚的灵魂„„校长要有不断学习进取的习惯,有渊博的知识,独到的制校方略。校长应该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学校思维和发展的引领者。其次要把教师队伍建设好、培养好,要通过多种形式,关心、支持我们的老师,开展校本等各种培训,树立教师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真正让我们教师热情干工作,无怨无悔为祖国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做贡献。

小学校长研修成果 篇2

根据省级小学校长高级研修班教学计划,2008年5月12日~24日,湖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组织第九期小学校长高级研修班学员45人,在上海进行名校管理现场研修。

此次研修在上海师资培训中心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学员们分成四个见习小组下派到向阳小学、万航渡路小学、卢湾区第一中心小学、新黄浦实验学校进行跟踪研修。通过聆听洪雨露、张雪龙、程华、王洪伟等名、特校长的办学经验介绍,与学校行政班子、教师、学生座谈,查阅学校资料、文献,直接参与管理活动,听课及观摩大型活动等方式,学员们对校长办学思想、学校管理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校本课程开发、全面发展学生素质等内容有了总体上的了解。

学员们普遍反映,为期两周的名校研修时间不长,但他们对几所有代表性的上海名校管理现状有了感性上的认识,对知名校长的独到办学理念有了理性上的探究,这对自己今后更科学、有效地开展学校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和借鉴意义。

小学校长研修成果 篇3

校长培训新范型的捉出是基于对传统培训实践的反思。在过去的校长和其它教育干部培训中,我们总是习惯于定期集中,大呼隆上课,统一计划,统一教材,教师讲,学员记,考试背条条、考核“空对空”,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均由教师制定,实行的是“灌输式”讲授,学员缺乏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据调查,校长们对这种“要我学”的被动培训普遍感到不满,培训实效也大打折扣。

校长高级研修培训是继岗位培训和提高培训之后的一种较高层次的培训,它在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和方式等方面都应同过去的培训有所区别,实现由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变、由数量扩展型向质量内涵型转变。要实现这种转变就必须确立新的培训理念,变革培训的方式方法。因此我们提出一个方向性假设:如果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在指导老师的带领、指导下,校长们通过课题研究定能增强自我修炼的自觉性、主动性,进而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实现由学校管理者向“教育家”的转变。

我们提出培训新范型的理论依据主要有三点:

(一)现代建构主义理论主张“每个学习者都不应等待知识的传递,而应基于自己与世界相互作用的独特经验去建构自己的知识并赋予经验的意义”。校长高级研修培训应是学员通过自己的学习研究并在培训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参训校长只有通过设计现实而具有挑战性的重大任务或问题才能支撑探索思考和学习研究的积极性,也只有在现实的研究情境和主体的体验中才能反思自己的经验与观念,在团体学习的互动与交流中产生新的思想,生成新的知识并能灵活地迁移运用,只有这样的学习培训才能促进学员真正实现知识结构的重组。

(二)现代认知心理学家通过专家与新手的比较研究认为,缩小专家与新手差异的一个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将专家所具有的知识教给新手。现代教育要求校长必须尽快成为“研究型”的“教育家”,但许多基层中小学校长由于缺乏教育研究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缺少这方面的实践经验,要想达到这种理想境界十分困难。因此,为尽快缩小中小学校长与“教育家”之间的差距,可以由学有专长的“专家”教”币运用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策略,发挥其激励、指导的作用,把学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潜能充分发挥出来,从理论角度和实践层面上引导他们将所学知识迁移运用到课题研究中来,并在学习与研究的探索中实现校长自身的成长与发展。

(三)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中指出,当今时代大到整个社会,小至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基层单位,都应该运用五项修炼的管理理论与技巧,建立“创造型学习组织”,校长高级研修班作为一个学习集体,也应该遵循五项修炼的要求,使之成为一个“创造型学习组织”,这样才能有助于学员建立“自主学习”的内在机制,通过课题研究促进学习进修与工作实践的结合,始终保持对教育教学实践高度的觉醒状态,并学会运用理论知识对自身教育情境和具体问题作出多层次多视角的分析和反思,从而把教育实践者与研究者两重身份融为一体,实现由学校管理者向“教育家”的转变。

二、新范型的运作模式——“自学、研讨、指导、研究、评价、反思”互为渗透

办班过程中,我们自始至终以上述三个基本理论为指导,努力把研修班办成一个“创造型学习组织”。具体操作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办班的组织准备

在对本区中小学校长基本素质状况调查的基础上,根据现代学校管理的要求和发展趋势,从着眼于“超前思维、改革创新、面向’未来、促进发展”的目标出发,我们拟定了六个研究课题(即:创新教育、挫折教育、自我教育、校本课程、校本培训、心理健康),并向全区校长公开招标。在自愿报名、自由组合的基础上,全班成立六个课题研究组,每一参训学员又自定一个课题,整个班级是一个松散的“联合体”,课题组则是学员研究的基本单位。平时学习研究“分分合合,合合分分”,机动灵活,穿插安排,这既体现了课题组的自主性、独立性,又保证了全班的整体协调与统一。

在每一课题组,我们分别聘请了1-2个课题指导老师,他们大都具备中、高级以上职称,科研能力强并在某一领域有一定的成果。这些指导老师主要由学校领导综合考察并经学员认可后确定。

为了帮助学员更好地进行学习研究,根据各个课题研究内容的不同,我们分别为每一学员征订了有关教材和参考用书,供学员自选、自修。这一做法改变了过去培训“全班同一册教材、全班同一个学习内容”的状况,满足了参训校长的研究需求,体现了学习研究的个性化。

在课题立项之前,我们十分重视对参训校长进行思想发动,既讲办班的意义,又讲各个研究课题的价值,既讲研修培训与个人成长的关系,也讲研究实践对学校发展的作用。思想发动和动机激励贯穿于办班的全过程,以求得创建一种自我超越的组织气氛和目标一致的共同愿景,为办班和课题研究创设一个良好的支持性环境。

(二)新范型的运作模式

在高级研修班的具体办学过程中,我们采取了“自学、研讨、指导、研究、评价、反思”互相穿插、互为渗透的运作方式。

自学与研讨:自学主要是学基础理论、基本技能,以个人自学或课题组自学为主。我们要求学员根据各人自选的课题把相关教材或参考书读懂、弄透,充分作好课题研究的理论准备。围绕教改的形势或课题研究中的共性问题,我们还聘请校外特级教师、有关学者为全班学员作专题辅导,如新课题改革、WTO与教育新挑战、中小学教育科研基础等。我们还与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中心联合举办了一期专题学习班,邀请知名专家教授为学员开设“教育科研与学校发展”等系列讲座,解答学员在课题研究中发现的疑难。当学员在研究过程中遇到问题和困惑时,指导老师又及时为学员提供并引导他们学习有关参考文献,做到“以学带研,以研促学”。

指导与研究:在运用新范型试办研修班中,指导老师的角色已从过去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课程计划制定者、班级管理的领导者转变为研修学员 “理论学习的辅导者”、“研究活动的引导者”和“课题研究的参与者与合作者”。指导老师经常与学员一道研究问题、制定方案计划或深入学员所在学校进行实地考察、参与课题的实验研究与教育调查。教师的作用主要是进行理论方法的指导,充当积极的“旁观者”和引导者,而不是包办代替。指导的根本目的是要激发学员的主体意识和探索创造的积极性,最终取得研究的预期成果。

实施课题研究是办班的中心活动,无论是大课题还是各人的子课题,学员们都能按原先制定的计划,遵循科研管理的基本要求,按部就班开展研究活动。研究活动基本上以学员任职学校为基地,以“校本研究”为主,而课题组内部又保持一定的沟通和联系,做到相互合作、相互支持。为了帮助学员拓宽研究视野,我们还组织了校际考察活动,并带领全班学员到北京一些学校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取经,进一步充实学员的感性经验,增强科研意识,提高研究能力。

评价与反思:在办班过程中,根据不同阶段的工作内容和研究进展情况,我们不定期组织诊断、评价和阶段性小结活动,促进参训校长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不断把课题引向深入,提高研究的实效。办班中期,我们还按课题进行课题基础理论知识卷面考查,以了解学员对课题理论的掌握程度。在课题研究结束阶段,分别编印了课题研究工作评估表和课题成果鉴定表,逐一进行自评、互评或组织课题指导老师进行论文答辩、成果鉴定、评比。办班结业时,除进行办班总结外,还对优秀研究成果颁奖,表彰先进课题组,积极推广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和成功的研究经验。

新范型运作过程中的几个主要工作环节是互为联系、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关系,在处理这一关系时,我们既抓住了过程管理,也重视结果管理,既强调了指导老师在研究活动中的引导作用,更强调参训校长自主、自动和团体学习、合作研究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始终体现“创造型学习组织”的办班宗旨,也保证了办学管理的规范性。

三、经验与思考——校长培训的新理念与培训模式的变革

首先,新范型体现了校长培训的新理念。它改变了过去那种片面强调知识本位、学历本位或能力本位的培训观,强调进修与实践不可分,培训与发展密不可分,研修培训就是要促进校长自身的成长与发展,促进校长任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它着眼于校长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打造,促进校长个性和办学特色的形成。这一培训的新理念,体现了以人为本、促进终生发展的现代教育思想。

其二,在培训方式上,新范型改变了过去校长培训中以干训教师灌输为主、培训学员被动学习的局面,它充分尊重参训校长在研修培训中的主体地位,强调“自主学习”、“自动研究”、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干训教师也从过去那种主宰一切,以权威自居的独尊地位退居到研修学员的指导者、引导者和课题研究的参与者、合作者。从这个意义上说,新范型是一种培训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它充分体现了以研究为主、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干训师生观和教学观。

其三,在培训内容上,新范型改变了传统培训中过分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它强调以课题为抓手,以研究为主线,把理论学习同实践研究结合起来,增强了培训活动的问题性和体验性,有助于参训校长自学能力、研究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养成,这对于促进校长职业化的进程都将产生长效的影响。

其四,在培训形式上,新范型改变了过去以院校培训为单二渠道的现象。它强调培训“重点”下移,坚持以学员任职学校为研究阵地,从而带动了这些学校教师的全员培训和对课题研究的全员参与。这种以院校培训为依托、以校本研究为主的新形式拓宽了校长培训的渠道,增强了校长培训的辐射性。

其五,在培训的考核评价方面,新范型改变了过去那种“考同一册教材、用同一张试卷”的大一统的局面。它根据校长自学内容和研究方向的不同,倡导个别考查,并把基础理论知识考查与研究成果的鉴定结合起来,在考核评价中,既有研究成果的评价,也考虑学员研究工作的态度、研究能力和课题管理等方面的要素,从而使评价的内容尽可能在更多的层面上体现了性化、综合性与发展性。

小学语文研修成果 篇4

陈建莉

参加这次远程教师培训,让我受益匪浅。有幸聆听了教育教学专家和优秀语文教师的精彩讲座,下面我就怎样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明确了提高专业素养的重要性,提高了思想认识、提升了学习理念、丰富了专业理论。在培训中,我进一步认识了语文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读中感悟。,反思自己以往在工作中的不足。这对于我今后在实际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指导作用,也使我充分体会到这次学习的重要性,它是给我们的一次培训,也是给我们一次彻底的充电。

一、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长期以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为了赶时间或省心省事,常常无视学生的自主性。老师拿着教学参考资料,根据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介绍、分段分层,概括段落大意和主题思想,分析作品的写作特色,一路介绍下来,只是生硬地肢解了作品。在这样的阅读教学中,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接受的是老师对作品的解读,而不是学生对作品的自主阅读。实际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放手让学生做力所能及的自主学习。如学生学会拼音这个识字工具后,就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借助课文注音把书读通读顺。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应该是点拨、启发、激励学生,重点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阅读、理解、品味、感悟。

二、阅读教学要注重学法指导

阅读教学改革必须重视怎样学,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技能的过程,也是教会学生学习的过程。教法和学法必须同步,相互协调,使学生不仅“学会”更要“会学”,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具体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学习方法的示范、学习过程的指点、学习规律的揭示、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学法的选择上,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意愿;在学法的总结上,充分调动学生的个体思维;在学法的评价上,充分展示学生的个体感受;在学法的创造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体才能。

三、阅读教学要渗透整体意识

阅读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在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中加强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要为训练而训练,或进行游离于语言文字训练之外的内容分析、思想教育,而应使语言文字训练与提高整体素质水乳交融,熔为一炉。把训练语言、发展思维、陶冶情感交织在 一起,一练多用,一练多能,步步深化,整体提高。

四、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重要,它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内在动力和关键所在。合理的提出阅读要求,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过深会挫伤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过浅容易导致孩子浮躁。因此,我在教学中遵循“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一年级上阅读课文只要求孩子借助拼音读懂一句话,能用自己的话大体说出一句话的意思,我便予以表扬、鼓励。二年级时,我便要求学生不仅能读懂、读通一句话,而且要准确地断句,有一定的感情,还能用自己的话较准确地表达文中一句话的含义。五年级时我便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理解整篇文章,能够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能从句与句之中体会作者的感情,能抑扬顿挫的朗读。正是这样一步一个台阶,不同时期提出不同的要求,久而久之,学生都能做到逐句逐段读懂,以致理解全篇内容。

五、精讲多读,读出情感。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最反对的是教师无休止的讲授、就象一个妈妈,反复唠叨孩子,孩子必起逆反心理,一般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我在讲课文时,尽量做到精讲多读,在教学活动中,我只当配角,不当主角,只当导演,不当演员,只传授孩子理解课文之方法,不包办代替孩子的主观感受。讲读课文我只引导孩子们理解难懂的重点句、重点段。通俗易懂的句段,则充分让孩子们反复读,反复念,让其读出情感,体会含义。阅读课文我则全权放手,让学生自读,自疑,自己解决问题,遇到较难的先让他们互议,我再做适当点拨。这样以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提高,知识水平和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升华,教学任务完成得轻松愉快。要激活阅读教学,就必须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在阅读教学中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要合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使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能自己动口,动脑去阅读、领悟。

国培小学数学研修成果 篇5

总之,都讲到我的心坎里面去了。以下我就结合自己《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认识》的教学经验谈谈几点体会。

教学过程:

1、要选取学生生活中身边的课本、家里的东西、文具盒等物体,先让学生指出物体某一个面的周长;然后让学生描绘出物体的周长。通过列举许多生活中的物体和图形,能让学生充分地感知到周长的内在含义。也体会到周长与生活中的东西有着密切联系,产生学习中的需求,创设与发现生活情境等。

2、在动手操作中体验和感悟周长。

(1)动手测量:学生利用手中的工具,小组合作进行测量课前准备的图形的周长。

(2)交流展示: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自己的测量方法和测量过程,教师组织组间评议,重点评议和关注学生的测量是否准确,并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3)抽象概括、形成概念。

(4)、联系生活、学以致用。感悟: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测量活动、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提出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以感悟周长――认识周长――理解周长为主线,在帮助学生建立周长的空间观念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合作精神。并且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及积极性。培养学生探 究的意识。

教学感受:

1、把握教材、活用教材。

要把握好教材、明确教学目标,对教学要求要求要滚瓜滥熟于心。然后积极探索教学规律,大胆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更要及时主动地更新教育观念和转变教师的角色。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基本理念,建立民主、平等、和谐发展的师生关系。要采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有效地启迪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促进学生的基本技能、数学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等素养的整体发展。

2、加强合作学习,注重情景教学。

在新课程改革中倡导学生在主动合作、交流中学会学习,懂得合作。对于小学生,伙伴之间通过倾听、分享、交流、互助与反思,使每个人都可以从同伴那里获得信息和启示,进而丰富个体的情感和认

识,促进学生顺利地自我构建知识和创造知识。但要注意合作学习的误区,合作学习不能简单的停留在表面,而要看实质性的东西。新课程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

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亲近数学。只有从生活中来的数学才是有意义的数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呈现应该是贴近学生的生活现实,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的联系,认识数学的价值,增进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激起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

情境教学在数学新课程教学中已显出了旺盛的生命力。课堂教学中积极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使课堂成为生活性、趣味性、活动性的课堂,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去发现、大胆地去创造,真正实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发展。、改变教学评价,注重评价实效

改变以前的那种单一的教学评价。采用多形式、多渠道的评价方法,建立开放、宽松的评价氛围。要注重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让家长、学生、教师共同参与评价。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学习,才能有效地增进他们的自我评价意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同时强调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以学生平时参与各种教学活动的表现和合作能力为主要依据,坚持正面鼓励和激励作用,注重评价的实际效果,以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

4、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

除了在课堂上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我还注重对学生

课前预习能力和家里学习作业能力的培养。教给他们自学的方法,引导他们怎样进行课前预习,并要求学生把遇到的疑难问题要做好记录,以便在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一起探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我平时还要经常与家长联系,及时交换信息,汇报情况,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使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和学习的兴趣有了一定的提高。

5、要善于反思,不断提高。

我认为,光靠死板的学习是不行的,还要善于总结、善于反思,要在生活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才能有更大的进步。

小学校长研修日志1000字 篇6

今天朝阳小学给我们安排的课程是参观状元小学。状元小学位于北碚的城南新区,坐落在风景秀丽的缙云山脚下,毗邻龙湖紫云台。占地约64亩,规划设置48个教学班。因校址地处原状元乡(状元碑)附近,故名状元小学。

状元小学去年9月正式招生,今年8月与朝阳小学联合建立紧密型教育集团,正式更名为朝阳小学状元校区。扩容后的朝阳小学共有北校区、南校区、状元校区3个校区,总称为朝阳教育集团。这是践行重庆北碚区建设优质教育集团化发展战略的率先之举。

状元小学是一所建设中的全新学校,主要功能区分为教学区、生活区和运动区,将建成标准化食堂、游泳池、乒乓球馆、室内篮球馆、300米标准运动场、室外篮球场和排球场。

状元小学的发展一直伴随着朝阳小学无私的帮助和鼎力的支持。在教学上,朝阳小学与状元小学实现了“师徒结对”,充分利用骨干献课,青年教师承担教研课等方式加强校区间的教学交流;在管理上,朝阳小学与状元小学进行人才交流,全面实行朝阳管理模式,进一步提升、完善状元校区管理机制。这样,通过朝阳小学管理人员的输入、管理理念的植入、管理制度的介入,实行管理一体化、教研一体化、科研一体化、培训一体化,保障状元小学具有与朝阳小学同样的管理、师资、质量和品位。

我们一行乘坐朝阳小学的校车,在周金明主任的陪同下,经过约20分钟的车程,抵达了边运行边建设的状元小学。尚在建设中的状元小学目前只有一栋5层的教学楼,但走进校园,就能感受其浓郁的文化气息。

状元楼的外墙上,镌刻着“行行出状元、人人放光彩”的学校使命,一楼门厅两侧竖立着学校的美好愿景——将学校建成“教师的幸福家园、学生的阳光乐园”。

一楼大厅的内墙上,悬挂着教师风采墙和学生笑脸墙,还有独具特色的蝶艺画展。第一次见到用蝴蝶的翅膀创作的蝶画作品,色彩明丽,疏密有致,想象奇特,每一幅作品都是一个故事,充分展现了创作者的绘画功底和蝴蝶知识,真的是大开眼界。

顺着楼梯往上行,独具匠心的楼梯文化又让我们眼前一亮。楼梯文化以“状元梦梦之行”为主线,将状元小学从建校开始的每一幅具有历史意义的照片按照时间顺序展示出来,清晰地呈现了学校从无到有,稳步发展的成长足迹。

封闭式走廊两边的墙壁上都是展示孩子们艺术作品和活动成果的“状元榜”,生动地彰显着学校“让每一个人都出彩”的核心价值观。走廊尽头的开放式书架布置得也很童趣,让人忍不住想去坐一坐,翻一翻。

听状元小学的李校长介绍,学校的文化建设采取的是项目招标的方式,所有的文化创意都是来自学校老师,最终由文化公司负责实施。

小学校长研修成果 篇7

观摩的嘉宾中有一位特殊的客人周彩华, 八年前她是这里 (大兴第一实验小学的前身大兴路小学) 的校长, 与现任大兴第一实验小学校长陈平见面, 她显得十分激动。她为学校取得如此丰硕的办学成果感到骄傲和自豪, 为陈平校长循着她当初寻找到的“道” (全员认同的教育价值观) 坚定不移地前行而百感交集。陈平校长则感谢周彩华老校长当年的“寻道”为今天的办学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武汉市区江汉区教育局局长唐一飞在活动现场发表了讲话, 他指出:教育最大的“道”就是“爱”, “爱”是教育的灵魂,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最需要爱, 最缺乏的也是爱。现在社会上关于名利的诱惑很多, 人想得太多, 就开始浮躁, 沉不下心来做自己应该做的事。能够沉下心来几十年如一日做一件事———“爱”, 爱学校、爱专业、爱工作、爱同事、爱学生, 而且把它做精、做美, 这就是教育。正是因为有两位校长“爱”的传承, 大兴第一实验小学才结出了丰硕的果实。2008年, 陈平调任江汉区大兴路小学校长, 他本着“唯守淳、求精湛”的管理思路, 在不长的时间里, 就带领学校获得了“武汉市新一轮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名校”的光荣称号。2011年, 他出任新成立的江汉区大兴第一实验小学校长, 他秉承“让每个孩子的生命绽放心智光彩”的办学理念, 践行“心智教育”与“阳光德育”, 2014年学校顺利通过了“武汉市素质教育特色学校”督导评估。在他的带领下, 学校发展迅速, 已拥有新华家园和金色雅园两个校区, 现在正准备在武汉CBD (中央商务区) 建立第三个校区。

此次大兴第一实验小学办学成果展的主题是“循道”, 展示了该校十年来在课程文化建设方面的思索和行动。据吴莹副校长介绍, 该校多年以来践行“让每个孩子的生命绽放心智光彩”的办学理念, 形成了学校特有的工作原则和生活习惯, 如和而不同、自然状态、知行合一。和而不同:各校区的管理方式不同, 各年级的培养目标在学校培养目标的引领下着眼点各有不同;自然状态:学校强调在自然状态下观察、评价师生言行, 因为自然是最本真的流露, 比如自然状态下的备课检查;知行合一:在多年的年组自治管理中, 学校老师形成了说到做到、知行合一的行为方式, 如每年的“年级组质量目标承诺与述职”。正是因为有了学校全员认同并坚定不移践行的教育之“道”, 才有了后来逐步构建的大兴第一实验小学的课程体系。

陈平校长对课程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他认为: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内核。没有课程, 学校只是徙具空壳。课程是学校的灵魂, 课程文化影响着学生一生的发展。学校需要以课程体系的开发与完善为学生创造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用课程成就学生。关于课程,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因为它指引着努力的方向。大兴第一实验小学选择的课程是培养“心智绽放的阳光少年”。“心智”是人的内部生命中符合其年龄特点的智力水平;“阳光”是人的外部生命所呈现的综合素质。人的生命外显出来的光彩一定是人内部生命的综合素养的厚积薄发。学校在素质教育的多个要素中, 要把准“智”这个要素, 带动其它几大生命要素整体成长, 让内部生命中的“心智”和外部生命中的“阳光”交相辉映。在学校, 一切课程的设计都需要理性思考:它是否促进学生心智发展?是否绽放阳光个性?学校通过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和“校本课程的开发”这两条途径实施课程。“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是课程体系的主体, “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是国家实施的补充, 它主张利用孩子的课余时间, 对孩子进行渗透、熏陶和教育, 它的开发和实施直指教育理念, 更加具有学校的个性特征。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分为三级:校级、年级、班级, 旨在调动学校全员的智慧和资源, 全方位、全时间地影响孩子。学校的校级校本课程是“阅读阅美”, 要求该课程不仅进入课表, 还要延伸到学生课外生活, 旨在通过朴素的阅读丰富孩子们的心灵和情感, 课程目标指向的是“心智”文化中的“心”。负责“阅读阅美”校本课程开发和持续改进的是一群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年轻人。他们通过自主申报的方式成立项目组, 从撰写《校本课程纲要》到构建课程体系, 从搜集课程素材到汇编教学设计, 这群年轻人和“阅读阅美”课程一起成长, 他们磨炼了意志, 锤炼了心智, 在做事的同时收获了自身的成长。除了校级精品课程“阅读阅美”之外, 年组课程和班级育人项目的开发和持续改进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各方面的潜能。丰富的课程选择, 让孩子们体验到了活动课程带来的幸福感, 也提升了师生的生命质量。

小学校长跟岗培训研修报告 篇8

——赴武汉市硚口区体育馆小学挂职培训学习研修报告

恩施市沐抚办事处中心小学 王勇

带着期盼,带着重托,和着学校改革的步伐,我们踏上了赴武汉学习的旅途。根据安排,我们一行四人被分配到武汉市硚口区体育馆小学挂职学习,为期四周的体小之行,让我对教育的本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获得了理念的洗礼和思维的启迪。

一、体小印象

那里,是一道美的风景

在武汉,有人说,她是“世界冠军的摇篮”。从这里走出了伏明霞、肖海亮、胡佳、李婷、童辉、刘黎敏、郑李辉、杨维等八位世界冠军;有人说,她是诞生“明星”的港湾。她的师生曾因出众的文艺能力,多次承担国际友人及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演出;还有人说,她是噪杂市井里一幅唯美的山水画。周边社区林立的她,虽空间狭小,却处处氤氲着诗情画意,一派勃勃生机。她,就是为“美”而生的武汉市硚口区体育馆小学。

我十分珍惜这次到体小学习的机会,学习期间,来通过看环境、进课堂、观活动、听介绍,跟师生交流,让我充分领略了这所学校“尚美育人”的办学理念,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氛围浓厚的校园文化。

新理念——尚美育人

体育馆小学现有26个教学班,在籍学生1153人,专任教师68人,创办于1965年。在近50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与美育结缘,历经了“艺美教育、“艺术体美并存”、“尚美育人建设”三个发展阶段,逐步把美育融入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形成了“尚美育人”的办学特色。

学习中,我们了解到,“尚美育人”,就是以美育为抓手,并融入到德、智、体等各项教育工作之中,逐步形成‘3+1>4’的育人模式,通过‘熏陶、渗透、结合、展示’的方法与手段,开发学生右脑,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美好人生奠基。

近年来,体小人秉承“尚美育人,为学生美好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坚持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质量发展之路,潜心探索“尚美育人”的现实路径,通过课程与活动、教学与管理等有效载体,把孩子们培养为“美的学生”、让老师成为“美的教师”、把学校办成“美的学校”、让教育成为“美”的事业的朴实愿景逐步得以实现。

新课程——立“美”于教

“一所学校只有课程改变了,学校才会改变;只有课程有特色了,学校才会有特色。”这是我看到体小百花齐放的校本课程后发出的感叹。的确,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基于此,学校建构了涵盖环境课程、校本课程、学科课程的“美的课程”体系,以此创造性地凸显课程内容中有形抑或无形的美,进而让“美”立于教育活动中。校园物质环境是一种“隐性课程”,即环境课程。它育人于无形,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近几年,学校积极筹措资金,进一步完善教学物质环境建设和个性化班级环境建设,让每一面墙壁、窗台、楼梯、景点都令人“赏心悦目”,发挥其环境育人的最大功效。校本课程作为彰显美育的特色项目,学校调研家长需求和学生成长需要,并从儿童的生活中选取素材,组织教师开发了《尚美育人180课》、《尚美语文》、《尚美数学》、《尚美艺体》等系列校本课程。

学校教师以美学的艺术眼光,提出“主动探究美”、“交往对话美”、“情感体验美”、“生动活泼美”、“习惯养成美”的主张,以课堂为平台将“美”的课程阐释的淋漓尽致。语文课上,培养孩子们的赏析能力,帮助其发现文字的魅力;数学课上,锻炼孩子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力,使他们能够发现数学王国里的图形美、规律美;体育课上,针对不同年级的孩子开发不同的内容,使他们能发现和享受到运动的矫健之美;音乐课的婉转、美术课的瑰丽、劳动课的精巧等等。这些,爱“美”的体小教师们都收获了既能“教懂”又能“教美”的课堂效果。

学校结合时事和重大节日,创设符合儿童心理特征的教育情境,是学生有同情心,善良,宽容,能以己度人。通过开展“个个班好”、“四声满校园”、“五星班级”、“美美少年星”等德育活动,使良好的班风成为无形的教育力量,让学生自我发展,成为有较强自控能力,有广阔视野和胸怀,有良好教育的“尚美少年”。

新教师——以“美”育人

对于教育来说,师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尚美育人”办学理念的的成功践行,源自体小老师们那份把全部的心血和才智献给孩子的爱。他们就是用心中的爱去教书育人、春风化雨,去书写教育“美”的事业。翻开班主任张琦的记录本,宛如打开充满沉甸甸的爱的“档案袋”:陈源,妈妈生他时早产,先天条件很不好,需要特别关注”,“吴昊、方文文的爸爸都长期在外地工作,很少能回来,要多与他们沟通,鼓励他们多与爸爸打电话,鼓励他们自信自强”……

“这些资料主要来自于平时和家长的定期电话沟通及不定期的家访。”张琦欣慰地说,“有了这些信息源,我们能更加有的放矢地关爱他们。”

在体小,尚美育人的目标不只是孩子,也包括教师。像张琦这样德艺双馨的老师还有很多。湖北省特级教师、省名师董耀红,武汉市首届魅力教师余凤娟,思品学科带头人、德艺双馨教师陈丽等一批土生土长的优秀教师。近年来,学校鼓励教师创个人品牌,让她们将教育智慧汇编成《足迹与心声》品牌教师丛书,用行动阐释着“尚美育人”的深刻内涵。

“美”的精神文化看似无形,却引导、转变、规范着教师的教育行为。学校为鼓励教师过有意义的职业生活,通过教代会、专题培训、年组愿景展示会、分享会等多种形式,引领教师理解学校的办学理念,将学校的核心价值观逐渐内化为行为目标,树立尚美观念,培养尚美能力,从而实现让“美”成为一种习惯。

此外,学校通过引导教师读教育、文学类名著,听古今中外名曲,练习一项美育基本功等方式丰富教师的审美感知,培养尚美能力,激发审美想象,催生审美情趣,让他们用热情体验生命的律动,让“美”能更流畅的表达出来,从而领会和感悟教育的深刻意蕴,最终达到爱职业、爱学校、爱学生的境界。

新课堂——以“美”优教

根据《武汉市高效课堂评价标准》,结合学校实际,体小提出了“以美优教”、“以学论教”的尚美课堂教学理念和“视优质为常态,推常态为优质”的工作思路。积极推进“三个转变”,即教案向学案转变,讲堂向学堂转变,课堂评价由评教向评学转变,构建尚美学堂。

学校通过专家引领,让老师们深刻领悟“错层思维、双赢思维、换位思考”等思维方式,能更科学的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分析他们需要怎样的教育;在具体实践探索中,学校逐步研究出尚美高效课堂的文本创意解读策略、情智相融的课堂管理策略、学练结合的作业进课堂策略等,引导教师从“教学目标和谐美”、“教学内容形象美”、“教学结构组织美”、“教学方法艺术美”、“教学过程创造美”等方面设计和组织教学,同时辅以形象的教具,新颖的课堂模式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染力。

劳动课上老师展示的“葡萄”,以及盛“葡萄”的“盘子”;美术课上的老师用课件展示的自作的“蛋糕”;英语课上的卡片,纸质“衣服”;音乐课上,老师的举手投足、学生的唱、跳、演,都给人以艺术的熏陶和美的享受,师生在美的课堂中认知感悟、和谐互动、教学相长、共同发展。

“体育馆小学努力将“尚美育人,为学生美好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和校园的人文景观、自然环境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将校园文化的观赏性、功能性和教育性有机地融合为一体,使整个校园充满诗情画意,一派生机,让广大师生在比较狭小的空间里体验到小中有内涵,小中有创意,小中有美感,小中有品位的特色校园文化,充分体现出体育馆小学领导和教师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潜心办学的聪明才智。”

二、学习收获

学校,要走内涵式发展之路

体小教学楼对面墙壁上“尚美育人,为学生美好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格外醒目。追寻学校前进的脚步,体小通过练就“尚美教师”,培育“尚美学生”,实现“尚美育人”,打造“尚美品牌”。我仔细琢磨,究其本质,发展教师是前提,发展学生是目标,发展学校是归宿。那么,学校怎样才能发展?怎样才能更快的发展?体小之旅告诉我们:学校,要走内涵式发展之路。

抓精细管理促特色发展:办学理念是学校总的价值观,是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发展的精神之源。校长对学校的办学理念要能正确定位,切合社会和学校实际,让教师、学生、家长认可。校长要善于阐述、发表、宣讲学校的办学理念,让全体教职工理解,让每一位学生和家长知晓。并渗透、指导、落实于学校各项工作之中,从而变为全校师生的自觉行为和努力目标。据此,体小确立了“尚美育人,为学生美好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制定了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并通过 “尚美管理,尚美德育,尚美课程,尚美课堂”去实施。学校成立了领导小组,具体实施规划的全程管理,全员参与,建立部门责任制,将发展规划的具体目标分解,实行分层管理。及时作好各阶段的检查测评工作。通过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标准,对各部门及个体的短期目标行为进行评估,将行为绩效与实施奖惩结合,真正提高了学校组织的整体效应,促进了学校的特色发展。

抓特色课程促个性发展。校本课程作为彰显美育的特色项目,学校调研家长需求和学生成长需要,并从儿童的生活中选取素材,组织教师开发了《尚美育人180课》、《尚美语文》、《尚美数学》、《尚美艺体》等系列校本课程。其中,《尚美育人180课》,被评为武汉市校本课程一等奖。20XX年12月,学校对校本课程予以增补修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其中,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着眼于每一名学生的健康成长,随着学生生活范围半径不断扩大,依次从学生与自我、学生与他人、学生与集体、学生与社会等方面按照年龄段的特点选取话题,组织教育活动。

学校依托开发的“团体自编操”、“编结艺术”、“文学欣赏与创作”、“英语课本剧”、“管弦乐”、“舞蹈”、“儿童服装设计模特”、“软体排球”等校本项目课程,引导学生参加多种艺体活动实践,形成多方面的兴趣特长,在美育活动中提高审美趣味,培养发现美、感受美、选择美、践行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抓专业培养促整体发展:体小在“为学生美好人生奠基”办学理念的指引下,关注每一位教师的发展,着力建设一支术有专攻、教有专长、师德高尚、具有艺术人文素养的复合型教师队伍。在发展教师、发展学生的过程中提升学校文化,形成有文化品味的、追求内涵发展的特色学校。抓教学质量促全面发展: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体小的以下做法十分可取。

每周行政领导都要认真按照计划到年级组“听课观班”,并对所听所看的情况进行评价、反馈、引导。每月都组织一次行政联动巡堂活动,及时进行交流、评价,编发《校园动态》。每天都安排行政值日检查,校级领导和一名中层干部巡堂,督促教师严格落实课程计划,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作为管教学的副校长,在学习期间我更多的关注了他们的课堂。在体小我一共听了12节课,主要是语文、数学、科学、英语、美术、音乐、信息技术等学科的课,旁听了他们的常规教研活动。听课时我边听边想,我们的课堂到底与他们的课堂有哪些不同,差距在哪里。评课时我认真倾听大家的发言,了解每个环节设计的目的,以及他们心目中的课究竟是怎样的,整个流程该分哪几步进行。结果我最大的感受是他们的课堂真正做到了“以生为本”,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轻松。从每一堂课中都能深刻的感受到一个“实”字。教风朴实,教师语言精、制作的课件精、设计的环节精;训练扎实,钻研教材深、重难点把握准、知识点训练到位。课堂厚实,教学有宽度、有深度。我关注了教师的语言,他们说得更多的是:你发现了什么?你还能发现了什么?应该怎么做?还可以怎么做?谁来展示一下等等,老师就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时而激趣,时而设疑,时而点拨。想想我们的课堂,也正走在以生为本,返璞归真的路上,可要达到体小课堂教学的境界还有一段距离,课堂的本真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

三、工作启示

校长,要勇立潮头,敢为人先

校长要确立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是学校总的价值观,是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发展的精神之源,校长对学校的办学理念要正确定位,切合社会、时代和学校实际,让教师、学生、家长认可,校长要善于阐述、发表、宣讲学校的办学理念,让全体教职工理解,让每一位学生和家长知晓,并渗透、指导、落实于学校各项工作中,从而转变为全校师生的自觉行为和工作目标。寇校长在介绍学校特色时说到,体育馆小学“尚美育人”理念的诞生过程长达一年多,其间有专题调研,有集体酝酿,有问卷调查,有上级指导,有专家诊断,然后反复推敲论证,最后才敲定体小的特色主题。学校办学理念的产生过程,就是学校凝心聚力的过程。一个学校的办学理念乃至背后的校园文化建设最重要的可能不是结果的某句话或者某几个字,而是经历、体验和过程,为全体教职员工、学生、家长所认同,所信奉,所实践的价值观。

校长要以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校长要善于走进学生心灵,亦师亦友。在学生的心目中,校长是学校最大的“官”。但作为校长自身,为了了解现代学生发展的需要,必须要放下自已的架子,走进学生的心灵,真正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更利于工作的开展和问题的解决。校长要善于听取学生意见,尊重学生人格。学校中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人,只有对学生将来的发展有好处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校长要善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学校应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聪明才干,参与教学,学校管理和各种社会活动,要让他们真正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充分相信学生干部的能力,真正放手让他们管理班级,由他律变成自律,实现学生的自主管理。毕竟他们每天身处其中,比班主任更了解哪些问题急待解决。不仅仅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更要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要让他们学会合作,与人为善,服从大局,关心集体,这样才能健康成长。

校长要尊重教师,开发每个教师的潜能

学校的发展最终靠教师,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与教师的整体素质的高低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一所好的学校必须有一支整体素质高的教职工队伍,一所在不断前进的学校,必然有一支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教师队伍,校长作为教师的教师,其中一项重要工作是想方设法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开发每个教师的潜能。体育馆小学制定《复合型干部培养规划》,学校干部制定《个人专业发展五年规划》,鼓励管理团队实现自我超越。改革行政例会,打破部门疆界,每次的中心发言人都站在全校的角度,全方位思考和观察学校工作,找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现典型,研究典型,让典型引路。改革教师会议变每周干部讲、教师听,为教师讲,干部与教师互动,在互动中迸发出智慧,达成共识,促进和谐。学校通过聘请专家引领课堂改革,安排教师培训提升业务素质,组织参加竞赛活动提升教学水平,开发校本课程彰显学校特色,编撰教师专业著述展示教师风采,为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提升了教师的职业价值。

校长要更新家长教育观念,创新家校合作机制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就像人的左右手,缺一不可;家庭和学校作为儿童教育的两个重要基地,不可或缺。孩子的成长离不开良好的外部环境。为此,学校充分调动家长和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开展家校合作、家社合作,实现多方的优势互补,进而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

体育馆小学便每学期一次的家长会为若干次家校连心桥。学校坚持为家长开通24小时值班电话,建立校长信箱,校长每月致家长一封信,开启“寇响你的心门”校长博客等,让家长认同学校的共同愿景,与学校携手,共育尚美少年。

四、工作设想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1、立足学校实际,提升办学理念,打造优质学校。

本次学习中,刘校长带我们考察了周边的几所学校,他们都无一例外的打出了“文化立校”的旗帜,校园环境和文化建设理念各异,但都有自己的过人之处。我想,对于我们学校,今后必须要精心打造学校文化,要用健康、激励人的学校文化统领学校各项事务,作为学校发展的导向和真谛。文化建设虽不可一蹴而就,需要慢慢积淀与生成,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从现在做起,加强校内群众性文化团体的建设。随着不断积淀的文化的生成,学校特色将日益明显,学校将有无限发展的可能,因为精神的力量是无限的。

2、立足校本研训,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育质量

我校教师流动快,结构特殊,目前是“老年+少年”的模式,老年教师有些职业倦怠,青年教师不怎么安于现状,没能形成最大教育合力,因此,要通过探寻学校理念,发挥团队优势,激发教育情结。还要苦练教学基本功、增派骨干教师外出学习、大胆使用青年教师、敢于给青年教师压担子等。其次是要积极立足校本教研和培训,加强教师间的横向学习,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鼓励师徒结对,以老带新,以高带低,缩短青年教师的成熟周期。最后,要借鉴体小“听课观班”做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使全校一盘棋,齐头并进。

3、尊重学生地位,尝试 “先学后教”,构建学习课堂

当前,学校都在致力于高效课堂建设,究其本质,就是要构建“学习型课堂”,倡导“学生发展为根本,学生学习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坚持“以学论教,先学后教,多学少教,因学活教”的改革方向。

反思我们的教学,教师大都思考“应教什么”,去抓课程标准、教材中提出的重点内容反复讲,其实质仍然是“以教为本”,不适合学生的需要,走进了教学的误区。而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只是随机点拨,即便重点也不是教师包办,而是指导学生自己去学习。基本过程一般是:揭示课堂教学目标,进行自学前的指导;加强督查,为后教做准备;运用多种形式帮学生释疑解难。对学生通过自学能掌握的,尽量不教。即使是大部分学生难以掌握的内容,也不一定是教师直接教。可以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也可以让学生讲,学生讲对了,教师不必重复;学生讲的不完整,教师补充完整;学生讲错了,教师给予更正。这方面我们要尽快付诸行动。

4、融合景区元素,开发校本课程,创建特色学校

上一篇:心理课体会与心得下一篇:中班社会优秀教案《菜场》及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