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可持续发展

2024-08-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可持续发展(推荐8篇)

论可持续发展 篇1

摘要:在具体内容方面,可持续发展涉及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生态和可持续社会三方面的协调统一,要求人类在发展中讲究经济效率、关注生态和谐以及追求社会公平,最终达到人的全面发展。这表明,可持续发展虽然起源于环境保护问题,但作为一个指导人类走向21世纪的发展理论,它已经超越了单纯的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理论将环境问题与发展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已经成为一个有关社会经济发展的全面性战略。

关键字:可持续发展

经济

生态

社会

发展

可持续发展就是建立在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的基础上的一种发展,其宗旨是既能相对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能对后代人的发展构成危害。每个国家的发展都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今天的发展既是昨天发展的继续,又是明天发展的基础。要实现国家发展的长远目标,在制定发展规划、选择发展战略、确定发展道路和实施发展举措时,必须既考虑眼前的发展要求,又考虑未来的发展需要,既着力改善民众的现实生活,又重视发展的长远利益。

在经济方面,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而不是以环境保护为名取消经济增长,因为经济发展是国家实力和社会财富的基础。但可持续发展不仅重视经济增长的数量,更追求经济发展的质量。可持续发展要求改变传统的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以提高经济活动中的效益、节约资源和减少废物。从某种角度上,可以说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就是可持续发展在经济方面的体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出一条新型的发展道路。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面临着日益突出的矛盾和巨大的压力。尤其是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综合国力还不强,科技水平明显落后,经济结构不尽合理,因而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高。

在生态可持续发展方面,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要与自然承载能力相协调。人口膨胀、自然资源利用不合理,造成生态失衡、环境污染。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削弱了自然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环境污染问题更不容乐观。所以,要想妥善解决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唯一可选择的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发展的同时必须保护和改善地球生态环境,保证以可持续的方式使用自然资源和环境成本,使人类的发展控制在地球承载能力之内。因此,可持续发展强调了发展是有限制的,没有限制就没有发展的持续。生态可持续发展同样强调环境保护,但不同于以往将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对立的做法,可持续发展要求通过转变发展模式,从人类发展的源头、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

在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可持续发展强调社会公平是环境保护得以实现的机制和目标。可持续发展指出世界各国的发展阶段可以不同,发展的具体目标也各不相同,但发展的本质应包括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创造一个保障人们平等、自由、教育、人权和免受暴力的社会环境。这就是说,在人类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经济可持续是基础,生态可持续是条件,社会可持续才是目的。下一世纪人类应该共同追求的是以人为本位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社会进步的关键是提高劳动者素质。中国是世界上劳动力最充裕的国家,但目前我国劳动者文化技术水平低,有复杂劳动能力的劳动者少,文盲率高。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助于控制人口增长,发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质。

可持续发展是不超越环境系统更新能力的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在保持自然资源质量和其持久供应能力的前提下,使经济增长的净利益增加到最大限度;是在不超出维持生态系统涵容能力的情况下,尽可能地改善人类的生活品质;是建立极少产生废料和污染物的绿色工艺或技术系统。不仅是为我们之自己建立美好的幸福和快乐,也为我们的后代生活创造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为了我们的家园,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结合实际谈谈中国为什么必须选择可持续发展战略?》

论可持续发展 篇2

关键词:林业,可持续发展,生态效益,经济效益

从乱砍滥伐到自然林保护, 从随意种植到科学栽种, 从政府号召全民义务植树到群众自觉植绿护绿……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市林业发生了喜人的变化。如今我市已走上一条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科学的发展观, 已经深入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

1 林业可持续发展之涵义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涵义, 实质表现在三个方面: (1) 经济能力, 即能源、资源、资金和信息使用的效率、效益和增长率, 人均收入、资源储量、资本可替代性等; (2) 社会合力, 即人口容量、人口素质、公共意识、文化道德、生活方式、社会公平性、社会稳定性、体制合理性等; (3) 生态支持力, 即生态自我调节力、生态还原力、资源承载力、环境资源等。

2 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2.1 依靠科技发展林业

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根本策略是科技的发展, 因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经济的发展和对资源与环境的再发展能力的保护。那么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证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 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依靠科技发展经济, 改变传统的以环境和自然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因此, 在林业发展上, 实施科技兴林, 不断提高林业建设的科技含量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1) 建立林业科技创新体制, 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核心、以效益为目的的林业科技创新体系, 以促进林业生产力提高。 (2) 深化林业科技体制改革, 坚持科研成果从实践中来, 到实践中去, 指导林业的发展, 从根本上解决科研与生产建设脱节的问题。 (3) 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一要加强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 二要抓好良种壮苗和树种结构调整, 三要研究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的木材加工、制造、利用技术。

2.2 优化林业经济结构, 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在第一产业方面,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大力推进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和其他原料林、速生丰产林、竹林和名特优新经济林建设;在第二产业方面, 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 促进以低层次原料加工向高层次综合精深加工转变的步伐;在第三产业方面, 要加大森林旅游业、花卉业的发展。

2.3 注重林业生态、经济效益综合评价

人们普遍认识到, 森林兼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其生态效益价值远远大于其经济价值。林业的发展可以带来三种效益, 在这三种效益中, 经济效益往往最先受到关注, 但我们可以看到, 在目前的情况下, 生态价值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而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有着密切的联系, 林业的生态效益可以创造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实质上有巨大的经济价值, 林业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是一致的。

林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二者之间具有互相依存、互相矛盾、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关系。在忽视生态环境而过度追求经济增长时期, 尽管当期的经济增长速度相当快, 但后期的经济发展却受到了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而增长环境恶化的巨大报复, 使得经济发展停滞不前或萎缩。在既重视经济效益又注重生态效益的时期, 不仅当期的经济快速发展, 而且后期的经济增长也能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当然, 我们应注意, 对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注重, 并非消极的注重, 而是积极的注重。如果采取消极的注重, 即单纯注重生态环境而放弃必要的经济增长, 那么, 终究会因没有必要的经济增长而导致经济效益滑坡, 缺乏强有力的经济实力支撑会使得生态环境保护失去现实意义或物质基础。有学者提出“生态效益经济”的概念, 它充分反映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这些年来, 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受到了极大的关注, 各地在实践中采取了各种对策, 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农民还采取林苗结合、林禽结合、林菜结合、林果结合等方式, 提高林地产出和经济收益。

参考文献

[1]张美华、叶谦吉:《可持续生态林业补偿问题分析》载于《林业经济问题》, 2000年10月第5期.

简论科技持续发展 篇3

[关键词] 科技 持续发展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并正在给人类展示一个互相矛盾的事实:一方面是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社会生活的极大提高。另一方面是人类生存危机前所未有的加深。严酷的现实使得我们别无选择,我们必须走一条新路——科技持续发展之路,也就是把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发展结合起来,把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人类的内在尺度与客观世界的外在尺度,以及人的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起来,一方面继续推进科学技术,增进人类的福利,另一方面合理利用科技成果,减少、避免其可能造成的负面效应。

一、现代科技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

要实现科技持续发展,面临困难重重,主要受政治、经济、军事等的重大影响,还受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等的深层制约。第一,科技“政治化”的影响。早在20世纪初,列宁在对近代国际政治格局发展历史的分析中就指出:科学技术的奇迹,已经成为帝国主义瓜分世界、左右政局的重要手段。二战以来,特别是高科技出现以来的历史表明,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世界政治格局形成、改造和转化的坚实基础。当今,世界各国无一不把科技强国作为自己的发展战略。科技政治化的结果加速了科技发展的失控,科学技术这匹烈马愈益难于驾驭。第二,科技“商业化”的制约。在我们这个极度商品化的社会中,科技正在被市场所左右,为利益所驱动,被商业化这个“幕后角色”所操纵,一些企业或政府为了少数人、个别集团或个别国家的经济利益,无视科技成果运用的后果,公然置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而不顾,不仅直接地伤害了本国或他国的消费者,还导致了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第三,科技“私有化”的阻碍。科技愈来愈深地卷入经济和军事政治,科学家们不得不屈从于商业秘密和军事秘密及国家信息安全的要求,而破坏自由探索和自由发表的公有原则。一些科研项目不被公开,许多科学实验秘密进行。第四,人类认识局限的限制。科学技术具有科学性和真理性,但同时具有不完善性、开放性、发展性和不可穷尽性。正由于人类认识发展的阶段性和局限性,从而制约着人类对科技运用的后果的正确判断。农药DDT问世时,人们只知道它对虫害的抑制作用,却不知晓它对人的危害,特别是对这种危害的长远后果难以预料。今天,转基因作物已经风靡世界。然而,转基因的潜在危害和威胁,如对人、畜健康的作用,对环境、生态的影响,还不得而知。第五,破缺的文化观念的束缚。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科学主义盛行,文化出现破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分裂、失衡。科学主义认为科学是真理,是正确的乃至唯一正确的知识;片面主张知识就是力量,并试图以科学的知识模式延伸到一切人类文化之中。结果是,人文科学被技术科学所挤兑,科学精神张扬而人文精神失落。

二、传统科技发展模式反思的结果

可持续发展是目前人类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全新的选择。科技持续发展是基于这样的认识:科技的发展在满足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必须满足人自身与社会、自然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它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是对传统科技发展模式反思的结果。综合已有的研究,传统的科技发展模式有以下几种:

1.科学发展的理论模式

(1)着眼于科学内部发展规律性的研究

比较有代表性的先后出现了以下几种: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模式以试错法为尺度,给出科学进步四段式:P1—TT—EE—P2;一再强调,“认识论的中心问题一直是也仍然是知识的增长问题”。库恩的科学革命提出“常规科学——— 科学危机——— 科学革命——— 新的常规科学”进步的动态模式。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模式以硬核保护带构成。劳丹的科学进步观认为科学恰恰在于后继理论比前驱理论解决更多的问题。新历史主义者夏皮尔的域理论模式认为:科学发展首先形成科学域,再前进的步骤。这几种模式分别以不同的方式刻画了科学发展的规律性。总的说来,这些模式没能全面地揭示科学发展机制,基本上局限于科学内部矛盾冲突和科学理论更替、发展的分析;而且他们研究的多是自然科学理论发展,对科学的范围进行了狭窄的理解。除库恩对科学的发展考察了社会背景之外,其余的都没有分析科学的外围影响因子,而忽视社会科学的发展;忽视对技术应用于经济、社会、自然的效应研究,因而其研究难免带有片面性,所形成的科学发展观不够全面。

(2)着眼于科学外部发展规律性的研究

对科学外部环境进行有益研究的是科学社会学派的研究范式。科学发展的研究在从单一走向综合过程中,出现了依托计量学、系统学、经济发展学等学科,有了新的发展方向和评价指标。日本学者汤浅光朝受贝尔纳启发,以指标统计作为标准,在1962年系统提出科学中心转移理论(我国学者赵红洲于1968年也独立提出此理论),揭示科学发展的特征。从这些研究科学发展的范式中,可以看出科学发展的标准是科学对社会的贡献和数据指标,与内部研究的不同之处在于关注了科学与社会在一些方面的关联,却又忽视了科学内部的发展问题。

2.技术创新的模式

第一个正式研究技术创新的是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普遍认为,熊彼特是技术创新的鼻祖。熊彼特在他的创新理论中,把技术创新理解为一个过程,把企业家看成是创新活动的主体,是企业实行对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并列举了技术创新的五个具体表现:(1)引入一种新的产品或提供一种产品的新质量:(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3)开辟一个新的市场;(4)获得一种原材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给来源;(5)实行一种新的组织形式。

技术创新的模式主要有技术创新的动力模式、技术创新的扩散模式。

(1)技术创新的动力模式

技术创新的动力模式主要有技术推动模式、市场吸引模式、综合作用模式等三种。第一,技术推动模式就是通过技术发展的方式推动技术发展的完成。直到20世纪60年代,大多数人都相信技术创新的推动学说,熊彼特是该学说的典型代表,这类模式的典型实例如激光的发明、尼龙、半导体的出现。第二,市场吸引模式就是技术创新活动主要是由市场需求引致的。提出市场拉动学说的是美国经济学家施莫克乐(J.Schmooklet),他根据对专利活动的研究得出结论:技术创新活动与其他经济活动一样,基本上是追求利润的活动,它受市场需求的引导、制约。典型的例子如晶体管的应用。在中国如洗衣机生产线的引进及为满足工业需要的工艺仪表的研制生产。第三,综合作用模式是在技术的可能性和市场机会两者平衡的基础上产生的。罗森堡(N.Rosenberg)认为:“创新活动由需求和技术共同决定,需求决定了创新的报酬,技术决定了成功的相对性及成本。”

(2)技术创新的扩散模式

技术创新的扩散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接触性扩散或空间上连续的扩散,这种扩散以扩散源与扩散终端的短距离联系为特征,譬如传染性疾病的空间扩散:二是等级扩散即沿着一定等级规模的地理区域进行的扩散,扩散源和扩散终端之间在空间上是非连续的。例如新技术发明从大城市经过中等城市向小城市渐次扩散的过程。在现实社会中,这两种扩散过程经常是同时发生的。

从以上科学与技术发展模式的演化历程可以看出:传统科技发展割裂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关系,同时又割裂了科技与社会、自然愈来愈紧密的互动关系,其结果必然导致传统科技发展观的狭隘性,要么相对孤立地只是从科学系统内部“为科学而科学”,要么只注重科技对经济发展的动力作用而“为经济而科技”,从而都有意或无意地纵容了科技负效应的日益膨胀。

三、科技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科技是把“双刃剑”,在给人类带来普遍福利源泉的同时,也扮演着罪与恶的角色。罗素曾经感慨地说:“我们这个时代的苦恼之一,是我们的思考常无法和技术的改变一样的快;结果当我们的技能增加时,智慧却衰退了。”人们在问究竟为什么要发展科技?科技的价值何在?什么是人类的幸福?科技为什么会与人类的幸福相背离?科技的悲观论思潮弥漫在空中,仿佛我们只有回归到古代“田园般生活”才能脱离科技给人的约束。英国学者霍根在《科学的终结》一文中,自信地认为 “今天的科学家只能期望为科学的交响曲增添几个优美的音符,谁相信科学,谁就必须接受科学发现的伟大时代结束的可能性。”在这个关键时刻,“可持续发展理论”有力回答了人们对科学技术的种种困惑:产生全球性问题的根源不是科学自身,而是人类对自然不负责任的占有与支配;科学技术的发展一定会继续下去。解决人类种种困境,不仅不能脱离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且必须依赖于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

自B·卡逊的《寂静的春天》唤醒人们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认识后,这一新的发展观的研究日趋广泛、深化,并逐渐渗透到社会各领域。1987 年《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的发表,正式将其定义为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几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1992年里约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的召开使可持续发展这一观点在全球社会达成共识。从本质上讲,可持续发展内涵是科技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这是因为只有实现了科技的可持续发展,才可能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的全面进步。因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演变、发展与成熟是科技持续发展的理论先导。

科技持续发展是一种新的科技发展观,它从普遍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理论移植而来,与其相比较既有共性,又有符合自身的个性特征。从科技持续发展的原生定义 “科技的发展在满足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必须满足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出发对科技的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引申为三个命题。三个命题是:其一、科技的发展是一个系统,它同时是人类社会这一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这是对科技外在规律进行研究的“为经济而科技”重要内容。其二、科技的发展应满足系统“自组织”演化的需要。当代科技的发展不能削弱科技未来发展的可能性。这是对科技内部规律进行研究的“为科技而科技”的主要内容 。其三、科技这一子系统的发展应与人类社会这一大系统的发展相适应。这部分内容我们姑且称“为持续发展而科技”。马克思精辟地指出科学实质就是人学,科学这一子系统的发展是为了实现人类的终极关怀,实现人类最大的幸福。

参考文献:

[1]彭列汉潘建红:“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的困境与出路”《科学学》2004(5)

[2]赵红洲:《科学史数理分析》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10月

[3]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商务印书馆,1990

[4]张文忠杨荫凯等著:中国产业竞争力再造[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论国有煤矿可持续发展 篇4

大力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研究

中央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鹤矿集团作为开采一次性能源的煤炭企业,在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下,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坚持科学发展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

一、企业改制改革发展情况

近年来,鹤矿集团公司党委紧密围绕老工业基地振兴,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和谐矿区为目标,扎实推进企业改革发展稳定工作,为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三年来,企业原煤产量稳步发展,矿井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连续680余天无3人以上事故发生;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逐年攀升,职工收入以年均10%以上;职工队伍保持稳定,整体素质不断提高。2007年,企业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均创历史较好水平,全年原煤产量1562万吨;煤炭销售收入40亿元,同比增收2亿元;盈利1.95亿元;在岗职工年均收入2万元,同比提高18.8%;上缴税金6.2亿元;安全上杜绝了2人以上事故,百万吨死亡率0.51,同比下降0.75。尤其是今年企业在安全形势极其严峻的情况下,实现了 “四降、六升、九个突破”。

“四降”:①原煤产量1310万吨,同比减少241万吨。②商品煤销量960万吨,同比减少261万吨。③掘进进尺13万米,同比减少4.1万米。④在册职工54491人,比年初减少9688人(划转6764人,纯减2924人)。

“六升”:①精煤产量514万吨,同比增加34万吨。②商品煤综合售价660元/吨,同比增加212.6元/吨。③资金总收入81亿元,同比增加11亿元。④在岗职工年人均收入3.4万元,同比增加18%。⑤采掘机械化程度76.7%、64.3%,同比增加10.8%、10%。⑥上缴税金10.4亿元,同比增加8000万元。

“九个突破”:

1、发展理念和思路取得突破。组织学习考察,转变发展理念。在集中抓好“确保安全、振奋精神、严肃纪律”的基础上,组织9矿和矿建处有关领导,对淮南、大屯、新汶、开滦四家企业进行学习考察,思想上受到教育、心灵上受到震撼、工作上受到启发,学到了先进经验、找到了自身差距,坚定了发展信心。理清发展思路,明确目标方向。在安全生产上,确立了“高标准、高投入、零伤亡”和争创“瓦斯预抽、质量达标、安全高效矿井建设”三个全省第一目标,倡导了“一切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安全工作功不抵过、安全工作一票否决”等十大理念;在整体发展上,明确了“二次创业”的目标导向,提出了“解放思想快突破、科学转型大发展”的战略思想,形成了延伸“三条产业链”、构建“六大经济板块”的发展布局。这些理念和思路,突破了传统思维模式和发展方式,为企业今后发展开阔了视野、疏通了思想、指明了方向。

2、瓦斯治理工作取得突破。投入2.5亿元,全面落实“与瓦斯超限告别、向管理陋习宣 1

战”各项措施。明确工作定位。确立了“一通三防”抽采为本、瓦斯抽采预抽为主的工作定位,以此指导瓦斯治理工作。倡导先进理念。用“一切瓦斯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瓦斯超限就是事故”等理念,引导全局树立“瓦斯不治、矿无宁日”、“全局保通风、通风保全局”、“瓦检员指令就是命令”的工作导向。落实监管责任。重新明确了矿长、总工程师和通风副矿长在瓦斯治理上的监管责任,两次下发“总经理令”,对瓦斯超限界定标准、瓦检员权力、瓦斯超限报警现场处理、监测监控系统维护、监管责任处罚、瓦斯治理工程兑位等做出硬性规定。建立防控体系。①建立了瓦斯地质安全院确认体系,从设计、评估到施工、准入,落实瓦斯地质监管评估责任,完成7个矿22个煤层瓦斯基础参数测定和突出危险性鉴定;②建立了抽采钻孔管控体系,落实瓦斯抽采补贴政策,制定抽采钻机“管、用、修”制度,新建兴山、兴安两套地面抽采系统,新增15套井下移动抽放系统,购进109台瓦斯抽采钻机,全年施工抽采钻孔62万米,抽采瓦斯5800万立方米,抽采率46.2%;③建立了瓦斯超限追查体系,成立超限报警调查组,通过严格瓦斯超限事故追查,增强了干部职工对瓦斯治理工作的认识,保证了瓦斯治理措施的落实,提高了瓦斯治理效果。5-10月份瓦斯超限报警166次,月均比1-4月份减少134次,其中9月份实报警5次,创出月份瓦斯管控最好水平。同时,健全防突和防冲机构,新建兴山瓦斯监测系统,完成峻德北部通风系统和益新新副井主扇改造,补掘和恢复专用回风巷、总排风巷28条7525米;新增8台低浓度瓦斯发电机组,其中峻德2台3月末投入发电,新增发电量480万度;兴安2台10月末开始发电,今年发电117万度;振兴、益新4台年末投入运行。

3、质量标准化建设取得突破。召开千人誓师动员大会,掀起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新高潮。确立高标准达标方向。规划2-3年时间建成特级安全质量标准化企业,确立“井下工厂化、地面花园化”创建标准,提出“必须高标准、必须矿长挂帅、必须改进创新、必须典型引路、必须持之以恒、必须干字当头排万难”六条原则,形成了“动态达标向持久达标、系统达标向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达标、文明生产型向本质安全型转变”的共识。加大高标准达标力度。开展“四个一”活动,制定“安全质量标准化奖罚政策”和“质量标准化建设特别规定”,月份检查,季度评比,定期召开质量达标现场会,重奖重罚,典型推进。前三季度,投入138万元,为5个矿兑现了质量达标奖励,各系统和各矿确定的达标规划正在积极推进和落实。同时,围绕建立“3+1”安全模式,制定安全质量考核、隐患监管和“逢五”安全解剖制度,出台安全生产事故责任处理特别规定,引进推广先进适用的采掘装备和安全设施,坚持岗位“必知必会”培训,推行“白国周班组管理法”、“佘洪海班组4.5工作法”和“手指口述”安全确认法,落实各级干部安全包保、入井带班、现场写实制度,开展两级机关“夜查”活动,安全形势得到有效控制。

4、安全高效矿井建设取得突破。科学规划目标。编制完成峻德、兴安、南山、益新4个矿建设实施方案,峻德矿通过全煤系统安全高效矿井验收,实现了初期规划目标;推进兴山矿灾后恢复整改,通过省管局专家组预验收,成立复产验收指挥部,力争年末正式复产。

提升装备水平。坚持综采综掘化发展方向,明确重点队“两不准、五优先、八配套”原则,在全年安排设备更新维简费1.6亿元基础上,增投2亿元,补充各矿采掘装备,为峻德引进国内先进的大功率、大吨位综采成套装备,为益新装备轻型放顶煤综采设备,综采面达到11个,综采产量占总产量70%。同时,完成5个π放面工艺改造;在益新综采面应用端头支架,上下端头资源回收率达到93%;为开拓系统引进2套液压钻车作业线、履带式耙装机和梭式矿车,为综掘面装备17台150型、230型大功率综掘机和自移式转载机、可伸缩皮带,为炮掘面装备侧卸式装煤机。加快接续准备。围绕“4321创水平、321保接续”目标,调整开拓单价,增加开拓投入5300万元,增配开拓队组和人员,推进重点工程和新区建设,兴安四水平区域会战基本结束,振兴南部区进组兑位,益新老主井和兴安混合井、富力七水平、新陆八水平等延深工程进展顺利,全年移交新区56个,移交煤量2167万吨。

5、经营挖潜提效取得突破。落实“一个停止、两个坚决、三个加快、四项考核、五项清理、六项管理”措施,加强经营管理。调整经营政策。恢复月份经营考评例会,对安全生产、绩效考核、工资分配、精煤战略等40项经营政策重新修订,新增安全工资、劳务派遣用工等管理办法。深挖管理潜力。坚持“先井下后井上、先生产后生活”原则,规范资金审批程序,压缩非生产性开支,“四项费用”同比下降2300万元;强化资金运筹,操作逾期银行借款捣贷和承兑汇票贴现业务,节支1100万元;完成固定资产和材料配件清查,开展“小金库”、截留克扣、各种合同、倒磨账等专项清理,理顺供热、供水、供气、供电四项关联交易,堵塞了管理漏洞;强化审计监督,查出违规违纪金额4375万元,收缴违纪罚款65万元。加强物资供应管理。制定采购资金预案,合理分解物资进货时段,在确保质量和货源的前提下,推行用后结算付款采购方式,对大宗材料实行入井跟踪管理,对供应商实行“黑名单”制;推行木场集中管理,加大物资调剂和修旧利废力度,调剂大型材料2600万元,修旧利废节支2206万元。

6、精煤战略取得突破。制定特殊政策,停止原煤外运,全力保障洗煤生产。落实市场份额。加大与龙煤营销公司协调力度,及时掌握市场信息,适时调整产品结构,针对1/3焦煤总量不足,制定原料煤配比入洗方案,落实“南气北配、北焦南运、以气替焦、配比入洗”策略,全年入洗原煤960万吨,精煤销售比例53.1%,同比提高13.8个百分点。提高洗选效率。完成新一选煤厂加压过滤机和受煤坑,南山、峻德、峻发3个选煤厂尾矿回收扩能,兴安选煤厂脱介筛、磁选机更新改造,提高洗选加工效率,综合产率75%;增加洗煤加工力量,3月份开始为峻发选煤厂增加73人、一个生产班,全年增加原煤入洗23万吨;掌握原煤洗选特性,统筹安排设备检修时间,各选煤厂日均生产时间18.5小时,确保精煤生产均衡稳定,5月份创出50.8万吨单月最高纪录;落实煤炭产品收购和质量管理办法,全方位加强煤质管理,在各矿煤质波动较大的情况下,动力煤热值比年初计划提高22千卡/千克。强化储运销管理。新建新陆储煤厂、兴安南露天煤厂和6个煤泥厂,对筛上物、洗中煤和煤泥进行集中管理,拓宽了低质煤销售渠道。借助龙煤煤炭价格调控政策,实施精煤战略,扩

大入洗比重,优化产品结构,入洗原煤每吨增收191元,全年增收18.3亿元,精煤收入占煤炭总收入的77.6%。

7、重点项目建设取得突破。落实超常规的办法和措施,强化对上协调,重点项目取得实质性突破。其中:两个停工项目恢复。通过签订“军令状”,专项负责,蹲点催办,鸟山新井项目安全专篇通过国家局部务会审核,土地证获得国务院与国土资源部审查批复,3条井筒进入施工阶段;立达矸石热电项目通过国家发改委整改验收,并网发电获得批准,一期两台机组正式发电。四个项目获得国家资金支持。①峻德至兴安深部区煤炭资源详查项目通过国家发改委核准,获得国家补助资金650万元;②燃煤工业锅炉改造项目通过省工信委审核,获得国家节能奖励资金1435万元,项目建设已获得国家验收通过;③益新瓦斯抽采利用项目得到上级支持,获得国补资金2553万元,省补资金511万元即将到位;④煤层气治理与综合利用项目已报联合国审核,八年合同期可获减排收入1600万欧元。三个待批项目积极运作。①立达矸石热电20万千瓦扩建项目,所需支撑性文件编制完成,项目可研通过专家评审;②热电厂2×30万千瓦煤矸石热电项目,获得接入系统准入函,热电联产规划等待评审;③益新三四水平改扩建项目,龙煤审核同意后上报国家发改委核准。

8、用工方式和人力资源调整取得突破。创新劳动用工方式。在峻德率先试行一线岗位劳务派遣基础上,在兴安、益新、振兴及选煤厂全面推行,累计选用劳务派遣工4批647人。职工大学招录应往届高中毕业技工生80人,待培训实习后,以劳务派遣方式充实特殊技术岗位。新接收172名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到一线工人岗位见习。这些用工制度改革,不仅解决了岗位缺员问题,也改变了传统用工方式。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完成13批(次)人力资源调整,其中设备租赁站安装队重新并入南山、富力、兴安和峻德矿管理;新岭经贸公司、地采区成建制划归铁路运输部和振兴矿;南山235人员借调新岭矿地采区、237成建制调往益新矿成立综采区;峻德检身大队整建制划入开拓区;兴山122并入益新矿;兴安物业公司整建制划归长安工贸公司;兴安、富力和峻德矿富裕人员充实到峻发选煤厂;热电厂待岗人员分别划入4个选煤厂和铁路运输部。通过落实上述措施,优化了人力结构,调剂了岗位需求,控制了用工总量,全年内部调剂1671人。

9、职工收入和民生改善取得突破。提高职工收入。①实行煤矿一线班长津贴,对月份小班消灭工伤事故、出勤达到规定天数、安全生产无违章的煤矿采掘、机运和通风岗位班长,给予不同额度安全奖励;②实行全员安全工资,根据安全生产情况实施动态管理、按月考核、单独发放,七月份执行至今,除个别单位个别月份因发生死亡事故没有兑现外,其他单位职工均足额领取了安全工资。以上两项合计增投1.68亿元。同时,将各矿地测科变为地测大队,按基层单位管理,比照通风系统落实岗位待遇,稳定了地测队伍。改善民生状况。先后投入资金,重建了峻德桥,落实了职工带薪休假制度,规范了井下保健饭配送标准,足额发放了职工冬季取暖费,深入开展“扶贫救助”和“金秋助学”活动,累计发放慰问款物566万元,慰问困难职工1.3万人次,筹集发放助学金113万元,资助困难职工子女953名。设置监督

举报电话,制定专项奖罚办法,责成供热单位向社会公开承诺,保证了矿区集中供热质量;加强民主管理,转变干部作风,落实执纪纠风和效能监察,全年查办各类案件77起,处分违纪人员161人;加强信访稳定工作,实行信访目标管理考核制度,妥善解决上访人员合理诉求,信访总量同比下降25%。

二、对策建议

客观地分析,煤炭企业还存在资源利用率较低、市场集中度较小、技术水平较差、增长方式粗放、安全事故多发、环境治理滞后、历史遗留问题太多等问题,在这种现实的情况下,只有超前考虑和谋划可持续发展的思路、方向、模式和途径,才能发挥比较优势,趋利避害,提高竞争能力。

(一)更新传统观念,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企业制度创新,为国有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增添生机活力。坚持转换观念。针对矿区的可持续发展,尽快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的矿产资源观,树立矿产资源的有限观念和价值观念,让节约开采和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坚持集约发展。改变传统的靠增加资金投入,拼设备、拼人员、拼能力,单纯追求产量优势,而过度消耗资源,污染破坏环境的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建立起依靠科技进步,科学合理开发煤炭资源,提高煤炭产品质量,改善区域环境的经济增长模式,努力提高矿产资源的利用效益,以最小的资源消耗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加快由数量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走集约经营、自主创新、内涵发展之路。深化企业改革。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实施“大公司、大集团、大基地”战略,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管理体制,积极推进股份制改造,着力搞好资本运营,形成多元投资主体的公司制管理体制和激励约束并重的经营机制。

(二)坚持安全第一,推进质量达标升级,实现安全形势根本性好转,为国有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打好牢固基础。安全是煤矿的永恒主题,是煤矿的第一要务。国有煤炭企业必须全面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严格执行和落实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等有关部门的要求,坚决做到不安全不生产,努力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创新安全理念。倡导和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价值观,营造“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舆论氛围,人人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推进质量标准化建设。坚持“以系统治理为突破口,以采掘工作面为核心,以提高工程质量、工作质量、产品质量为目标,推行作业现场精细化管理,实现动态达标。加强安全培训工作,做到培训计划、机构、基地、费用、教材、人员、考核、档案、制度“九落实”。强化现场安全管理,建立各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职能部门的业务保安责任制和各工种的安全岗位责任制,强化现场管理,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

(三)依靠科技进步,推广应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煤炭产业,为国有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涵养动力源泉。大力实施“科技兴企”战略,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大力引进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加快高产高效现代化矿井建设,提高国有煤矿装备现代化、系统自动化、管理信息化水平,淘汰落后的技术装备与工艺,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积极研究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技术和产品,不断提高国有煤炭企业科技含量。

(四)强化环境治理,搞好煤炭综合利用,发展矿区循环经济,为国有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创造基础条件。树立自力更生、自立自强的信念,彻底摒弃传统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变“资源—产品—废弃物”单向式直线过程为“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反馈式循环过程,最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取尽可能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促进资源永续利用。合理开采煤炭资源,千方百计提高国有矿井回采率。按照高效、清洁、充分利用的原则,搞好资源综合开发。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强化矿区污染处理,真正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论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篇5

【摘要】 本文依据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对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分析。首先列举了中国旅游业中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进而从管理、政策、宣传教育、科技文化等多个方面提出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绿色营销 生态旅游

旅游业作为全球的朝阳产业在我国发展虽然只有短短二十年历史,但有这二十年间,中国旅游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在向旅游大国悄然迈进。然而,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对环境、社会、文化的负面影响正逐渐被人们所认识。生态环境恶化,不良思想泛滥,传统文化遗失,管理体制混乱,这些问题就像一扇紧闭的门,挡住了中国旅游业前进的步伐,而打开这扇门只有一把钥匙,那就是:旅游可持续发展。

一、一、可持续发展理论概述

可持续发展思想源于20世纪60年代人们对经济发展带来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思考,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理论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如今,可持续发展思想已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组织所接受,并且已经从理论走向实践。

(一)可持续发展的涵义与原则

刘培哲教授在《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趋势》一文中从四个不同的角度,给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四个不同定义。可持续发展的自然属性定义为:一种不超越环境系统更新能力的发展;社会属性定义为:在生存于不超出维持生态系统的涵容能力之情况下,改善人类生活品质的发展;经济属性定义为:在保持自然资源的质量及其所提供服务的前提下,使经济发展的净利益增加到最大限度的发展;科技属性定义为:采用更清洁更有效的技术,尽可能的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的发展。

综合上述定义,可持续发展的涵义可概括为: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利益,实现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发展。

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三个原则:发展原则,只有发展才能为解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才能使发展持续下去;可持续原则,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维持在资源和环境承受能力的范围之内,使自然生态过程保持完整的秩序和良性循环;公正性原则,为了当代人和后代人的利益,保护和利用环境及自然资源必须注重公正性。

(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涵义

由可持续发展的涵义我们可以得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涵义。即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是在不损害环境持续性的基础上,既满足当代人高质量的旅游需求,又不妨害满足后代人高质量的旅游要求,既保证旅游经营者的利益,又保证旅游者的利益、旅游地居民的利益,实现旅游业长期稳定和良性发展。其实质就是不断保持环境资源和文化的完整性,并能给旅游区的居民公平地分配旅游业的社会、经济效益。

二、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阻碍因素

(一)经营管理不善,开发利用不当,监督制约不利,成为制约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因素

我国旅游企业普遍存在单体规模小,实力弱,经营管理水平低的弱点,使得我国旅游企业在资金、技术、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等方面无法满足未来发展的需要,从而削弱了其进行产品开发、市场拓展、服务质量改善的能力,限制了其在国内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而企业失去了竞争力就等于人没有了生命力,对一个企业的发展是致命的。而且,由于我国旅游企业资金短缺,技术力量薄弱,长期以来只能依赖于低效率的粗放式经营。这种粗放式的增长方式不但对企业本身造成伤害,而且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构成极大威胁。许多旅游企业在开发旅游资源时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具有极大的盲目性;还有一些旅游企业急于早日获得经济效益,开发时急功近利,进行掠夺式开发,经营时对资源过度利用,使资源超负荷工作。这些“重开发,轻保护”“重利用,轻保护”的行为造成了许多旅游资源的破坏与浪费。而我国政府及旅游主管部门对这些行为又缺乏完善的监督制约机制,我国还不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也使得某些不法分子有机可乘,最终造成了我国旅游业管理混乱,资源浪费的情况,成为制约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二)发展观念落后,环保意识缺乏成为制约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观因素

长期以来无论是我国政府及旅游主管部门还是旅游理论界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这样的认识,即认为旅游业是“无烟工业”,发展旅游业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这种认识上的误区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了政府及旅游主管部门对旅游开发的监督、规划与管理。加上某些经营者的短视和缺乏社会责任感,导致了对旅游资源的盲目开发与过度利用。另外,由于教育水平及人口素质的差异,我国许多旅游者缺乏环保意识与可持续发展意识。触摸攀爬古迹,在古迹上乱刻乱画,随意丢弃垃圾,在保护区内狩猎、野营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些不良行为使许多名胜古迹的原始风貌和存在寿命受到严重威胁,并且加重了旅游区的生态负担,使景区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三)生态环境恶化,自然资源破坏成为制约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因素

1.开发利用不合理导致资源浪费与破坏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对旅游资源的掠夺性开发与不合理利用导致许多资源被破坏。四川黄龙九寨沟风景区由于上游和周边森林的大面积砍伐,造成九寨沟水量减少,使这里的湖泊水位每年降低6—30厘米;1951年湖泊面积还有217.44万亩的洪湖,由于房地产开发,旅游区开发挤占水面到1987年仅剩下70.29万亩;著名文化宝库敦煌莫高窟,因游客量过多,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居高不下,许多精美佛雕的颜色已发生变化,内在物理化学结构也受到影响。

2.水资源锐减并污染严重

水资源锐减一方面使生活用水紧张,另一方面使一些以水体为主的旅游景点消失。如有“泉城”美名的济南,由于70年代以来,该市工业用水与生活用水俱增,对地下水过度开采,造成地下水量日益减少,导致许多名泉干涸,并且使围绕这些名泉而修建的旅游设施也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水资源锐减的同时,水污染也日趋严重。工业废水、生活废水及旅游区废水不加净化和净化未达标准便排入景区水体,严重污染了水体资源。

3.大气污染并威胁可持续旅游

大气污染往往是跨区域的。它不仅危害人类健康,而且还威胁旅游业发展。二氧化碳导致的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变暧,至21世纪30年代全球气温将上升1.5—4.5摄氏度,导致海平面上升25—140厘米,在这种情况下我国许多沿海旅游城市和景区将面临威胁;空气中二氧化硫含量的升高还会导致酸雨的出现,酸雨会毁坏植被,造成土地和水质污染,腐蚀文物建筑,旅游资源质量将受到严重破坏。

三、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实施策略

(一)强化旅游管理,倡导绿色旅游

1、对旅游城市,旅游景区生态环境进行综合治理

针对我国目前旅游城市,旅游景区存在的空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和噪音污染等问题,应采取综合治理的方式。对空气污染主要采取减少和切断污染源的方法:机动车尾气就是一大污染源,对于此,应采用安装净化器装置的方式,减少或消除有毒气体排放;工业企业排放的废气是另一个大的污染源,这可以限令其进行技术改造,做到排放的气体达到国家标准,而对于那些既不达标又不改造者,则令其搬迁或关闭。对于水体污染,控制污染源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对于排污企业,责令其进行整改,并收取治理费用和相应罚款,而对于那些拟建的有污染“嫌疑”的项目,要严加限制。对于垃圾污染,首先应采取宣传教育与强制管理双管齐下的方式,杜绝污染源,还应该使用技术手段做好垃圾的分类处理,净化,利用等工作。对于噪音污染,要致力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的治理:时间上,在人们午休或夜休期间,建筑施工及其它噪音较大的工作应尽量停止;在空间上,那些噪音分贝大的如交通站、娱乐场所、工厂等要与行政办公区、文化区、居民区分开,并将噪音分贝降低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2、对旅游资源开发进行合理有效的规划与管理

良好的旅游环境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开发旅游资源的目的就是为了美化景观,促进人类与环境的有机结合。因此旅游开发过程中应注意对资源进行合理规划与有效管理。环境保护部门对于拟建或在建的每一个项目都有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对于那些不符合环境标准的项目应坚决予以取缔;在新建旅游区应首先规划建设生活污水处理厂,做到净化,美化环境与项目建设同步进行;并严格控制在自然景区内建造人工景点,以保持风景区的自然性;还应通过限制售票量或设置路障等方式,把景区接待人数限制在容量之内,防止过多的游人进入对资源环境造成一定的的压力,破坏景区生态平衡;另外,可在景区内规划出重点保护核心区,缓冲区,外围区,对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对那些暂时无法利用现有技术手段进行开发与保护的区域应明令禁止开放。

3、开展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起源于人们对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思考。1994年澳大利亚旅游部将生态旅游定义为:“以大自然为基础,涉及自然环境的教育、解释与管理,使之在生态上可持续的旅游。”生态旅游的宗旨是既获得适当的利润,又维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价值。因此,发展生态旅游不仅可以发挥我国自然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获取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更重要的是通过生态旅游可以对旅游者进行科普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提高旅游者的环境保护意识。因而,旅游主管部门在规划建设各种生态旅游景点时,要充分体现旅游者与环境的相融性,利用当地的生物资源,保护与发展其生物多样性。生产型生态景观应充分利用当地的田园建成果、药、木、花、草等有较高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的生态系统;观赏型生态景观应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观赏植物,观赏动物资源;文化园林型景观应加强对各种体现文化特色的生物群落(如风景名胜地、寺庙等)的古树名木的利用与保护。

(二)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强化旅游立法执法工作,把旅游可持续发展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

1、加强立法工作,加大执法力度,以法律手段保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国家应尽快制定我国的《旅游法》,对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价格制定,旅游市场秩序,旅游竞争规则,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旅游消费者权益保护,旅游经营者权利与义务等问题,以法律形式进行规范和管理。同时各级地方政府和旅游主管部门应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国务院颁布的《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旅行社管理条例》和国家环保局,国家旅游局联合发出的《关于加强旅游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等法律法规,增强法制观念,加大执法力度,严格依法管理和保护旅游环境,保障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2、政府运用经济手段对环境问题进行间接控制

政府的经济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资源环境税。资源环境税是根据环境资源有偿使用的原则,由国家向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单位或个人,依照开发利用量收取的相当于部分或全部价值的货币补偿。(2)排污收费制度。政府对污染环境的企业按其污染程度收取环境治理费用,使排污企业自身承担治理污染的成本。(3)押金制度。政府通过预收消费者押金的方式,促使消费者把某些可能造成污染的固体废物退还到指定部门,然后领回押金,以此达到减少污染和废物利用的目的。(4)财政补贴。政府对有利于保护环境的生产者或经济行为给予补贴,鼓励企业采取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5)环境标志。政府通过发放环境标志间接引导企业开发使用有利于环境的生产工艺,生产环保产品。(6)处罚制度。政府对违反环境法律法规的生产者或经济行为进行经济处罚。

(三)加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旅游可持续发展是一项浩大繁杂的工程,需要全民齐心协力才能做到。因此我们应加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宣传教育,使全体公民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首先应树立环境质量意识,认识到环境质量的优劣是关系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子孙后代生存发展的大事;还要树立环境公德意识,不为满足个人私利,不为局部或眼前利益而损害他人或全局的利益,让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就需要政府及旅游主管部门甚至旅游企业经常性的向旅游者、旅游地居民公布环境质量信息及污染对健康和经济的损害,并及时宣传报道自然资源持续利用的典型事例;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公民的行为,并对破坏环境者进行法律制裁;还应将自然资源持续利用宣传教育纳入国家教育计划,在小学,中学到大学的国情教育中增设这方面的教育内容,使我们的后代从小就开始重视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利用。

(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发掘旅游文化内涵,开展文化旅游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本身就是一项广义的文化活动,是人们一种高雅的文化享受。作为旅游客体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集中了大自然的精华,渗透着人类历史的结晶。当今,随着人们对精神,科学文化需求的提高,以观赏大自然美景,游览珍贵历史文化瑰宝,获得生动的自然知识和人文知识为主的文化旅游成为一种时尚。增添文化含量将成为旅游业新的增长点和新的价值取向。因此,对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与特色的开发与保护必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契机。对风景名胜区自然景观的文化特征,野生动植物的文化特征,人文景观的文化特征,都必须予以保护,对于它们由此形成的文化特色,要保护其延续和发展;对于那些体现民族传统文化、宗教文化和建筑文化的珍贵文物古迹应当重点保护;风景名胜区的宾馆,饭店等设施的布局、造型等应和自然人文景观的文化特征相协调一致;各项旅游服务如导游、道路、交通、产品都应显示其文化品味,切忌城市化,商业化的浓重气息来损伤各种景观的原有文化内涵与特色。

(五)促进科学技术在旅游业的应用,走“科技兴旅”之路

“科技兴国”是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旅游业要可持续发展,也必须走“科技兴旅”之路,在开发和经营中将科技和教育放在重要位置,重视知识,重视人才,使旅游业朝规范化、质量型发展。为此,我们应加快旅游业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步伐,积极推广电子信息技术,清洁卫生技术,资源保护技术,能源节约技术;提高旅游产品科技含量,利用声光电技术建设高科技旅游景点;加强旅游基础科学研究,在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生态环境质量评估,旅游区环境容量等方面进行深入地研究与探讨;强化旅游大中专教育体系,尽快使旅游业各个重要岗位人员均接受系统教育与培训,发挥教育和人才在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

结论:

旅游可持续发展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和唯一正确选择,但目前我国旅游业还存在着许多不良因素制约着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些问题的解决依赖于科学的规划与管理,依赖于健全的机制,依赖于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依赖于全体公民的共同行动,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大力支持。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虽任重道远,但前途无限光明,只要全国上下共同努力,我国旅游业必将更加欣欣向荣,蒸蒸日上。

参考文献

1、徐军 《旅游环境保护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旅游经济》 98.2.2、彭希喜 《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旅游经济》 98.4

试论清洁生产与可持续发展 篇6

试论清洁生产与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正愈来愈深地陷入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两大困境中:一是传统的发展模式不仅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极大破坏,而且浪费了大量的.能源.加速了自然资源的耗竭,使发展难以持久;二是以末端治理为主的工业污染控制政策忽视了全过程污染控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污染.而清洁生产不仅环境效益好,而且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是实现经济和环境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作 者:端木天望 潘海霞  作者单位:栾川县环境保护局,河南,栾川,471000 刊 名:科技信息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2009 “”(29) 分类号: 关键词:清洁生产   可持续发展  

浅论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 篇7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高职教育

目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正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我们也面临着挑战,高职院校生源的竞争和学生的就业形势等已成为制约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如何解决高职教育存在的问题,使之可持续的健康的发展,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高职教育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化程度过于集中,忽视基础教育的比例

从建国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的一个特色即专业化分工过细,使得培养的人才一方面满足了社会的需求,但同时也限制了人自身发展的需要。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实践的不断推进,许多教育家和高校都提出要改变专业化分过细的现状,加强基础性教育,基础性教育的培养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人格健全、思想道德素质提高。而高职院校由于学制短,时间紧,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往往急功近利,没有明确的培养目标。许多高职院校尚无完善,成熟的培养计划和课程设置体系,再加上高职院校大多紧跟劳动力市场变化,重理工,轻文史,像传统文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礼仪道德教育这样的课程或是相关的实践活动少。这种培养模式使得高职院校提供的教育与人本身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发生偏离。

(二)重视当前就业,忽视长远发展

目前我国呼吁高等教育大众化,只有高等院校学生毛入学率达15%至50%之间时,高等教育就进入了大众化阶段。目前,我国高等院校毛入学率达22%,已进入大众化教育的初步阶段。高等教育入学率的大幅提升,一方面整体提高了国民教育素质,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但是,也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同等水平下,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相对较高,维持在80%至90%之间。在这种条件下,一所高职院校是否办得好,是否有足够的生源,衡量其标准之一就是就业率。因此,大多高职院校都将就业率放在了第一位,从理论课程设置到实践环节,紧紧围绕就业做文章。使得高职教育带有很强的工具性色彩,而不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诸如高职院校学生的继续教育等问题尚未被纳入日常教育体系中来。

(三)过于追求办学特色

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是在其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具有优于其他高职院校的稳定的特性、办学风格和发展模式。目前,由于评估标准特别重视办学特色,所以学校都苦苦追求办学特色,“为了特色而特色”。其实,高职院校只要抓住了高职教育的本质,贴紧了地方经济和区域经济,贴紧了行业,贴紧了市场,严格按照高职教育规律办学,自然就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四)教师数量不足、队伍结构不合理

许多高职院校教师增长的速度,远远跟不上学校规模扩大和学生增长的速度,教师超负荷工作,教学质量严重下降,师生比例不合理。同时,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从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及专业知识结构来看,高职教育的教师队伍都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年轻教师比例太重,兼职教师缺乏规范管理,大部分教师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强,整体素质亟待提高。

(五)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的改革难以从根本上得到突破

目前人才培养一方面要符合市场的需求,一方面学生的学科体系要很好地完成,所以大多沿用了学科体系加实践环节的组合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仍以书本为主,以课堂教学为主,以理论讲授为重点。学生仍然为了试卷、为了分数而学;而不是为了应用、为了能力、为了创新而学。改革的目标总是力图将社会需求和学科体系整合。这样一来,老的一套放不下,新的要求又体现不好。靠这种“整合”,难以培养出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

(六)实训基地建设滞后,制约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高职教育重要在学生的实践能力能紧跟社会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很多高职院校都有自己相应的实训基地和实训项目。而实践教学需要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实验实训的设备和基地;二是要有能够熟练或较为熟练驾驭这些设备的教师去开设实验课、实训课、实习课、工程训练课、技术训练课、项目训练课等。然而,真正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在大多数专业运转管理正常的高职院校还比较少。有的资金紧缺,除应付基本建设、人头费和日常开支外,无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实验、实训、设备和基地建设上。有的即使投了资金上了实训设备,由于缺少实践课教师,课也开不起来。有的学校上设备主要为了应付参观、检查和评估,实训设备成了摆设。

二、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需要具备的条件

(一)转变观念是先行条件

我国高职教育是在社会转型期、工业化进程加快过程中发展的,它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就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我们在高兴的同时也为其可持续发展的后劲感到忧虑。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具备了天时、地利的环境,但未必具备了人和的条件。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对基础理论的重视以及对职业技能、技术的鄙视的根基还在,人们并没有从观念上根本改变对高职教育的偏见,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个人和社会的有效需求严重不足。

(二)充足的经费是物质保障

在我国政府的教育决策对高等教育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政府众多的教育决策中,教育经费投入政策起着决定性作用。经费是政策导向的结果,举办高等职业教育,必须要有足够的经费投入条件作保障。作为教育经费供给的主体,其提供教育经费需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利益获得原则,即谁受益谁负担,获益多者多负担;二是能力支付原则,即谁占有国民收入,谁就应当支付教育经费,占有的国民收入越多,支付能力就越大,越应该多支付。无论是从高等职业教育收益者的角度还是从能力支付者的角度看,高职教育经费的供给主体主要应该是地方政府。

(三)质量是关键

现代社会正处于个性化、多样化发展时代,也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高等职业教育要想取得一席之地,关键是靠教育质量。这里的教育质量不仅仅是指所培养的人才能否与培养目标接近并为社会所接纳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体现鲜明的个性色彩。从科学技术的发展现状来看,目前我国最缺乏的并非是一流的设计人才,而是大量的能将一流的设计图纸转化为实际产品并达到一流工艺水平要求的高级技术人才、高级技师等。所以,质量是培养的关键。

三、解决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中产生问题的对策

(一)实现高职教育服务观、管理观和质量观的统一

随着高职教育理论的日趋成熟和教育实践的不断丰富,“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想和方针越来越深入到教育教学改革的全过程中。在引起对其内涵发掘的同时,更需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高职教育的服务观、管理观、质量观进行提升和整合,从而在实践上不断丰富“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想内涵。服务观、管理观、质量观是高职教育教学实践中最为重要的三个基本观念,整体上决定着教育教学的价值取向和培养目标、培养途径的选择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高职教育的服务观、管理观和质量观的价值定位,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彼此相互联系,相互渗透。

(二)产学合作紧密结合

高职教育非常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它是以专业为纽带把教育和经济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高职院校与企业结合,共同培养高技能人才是当今世界和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来看,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产学合作教育对于实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独具优势。在目前高职院校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有些院校毕业生供不应求,其中一个最基本经验,就是产学教育结合的好,把实践教学基地建在企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包括参与制定教学计划和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学生参加生产劳动不仅提高了实践能力,而且还可利用企业环境和企业文化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使他们真正树立起质量意识、效益意识和竞争意识。高职教育必须主动适应企业和社会需要,学校才有活力。实行产学合作教育可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如在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聘请企业技术专家人员担任学校的客座教授;选派部分教师到生产一线学习锻炼;学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办学,推行“订单培养”;实行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针对优势专业,发展校办企业等,这样可以形成“产教结合、产教并举、以教促产、以产养教”的良性循环,更好地推动高职教育可持续性健康发展。

(三)重视学院造血功能的建设

由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学生应用技术和能力,要求更多的实践性教学,需要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因此,它的教学培养成本不亚于传统本科教学甚至更高。其次,由于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一线人才为目标,它的招生和培养目标对象更具民生,更为大众化,因而其收费应不高于甚至低于本科水平。但是,目前我国的现状是财政对高职教育的拨款力度和社会对高职院校的支持力度还不够。高职教育不是一个低水平、低成本的教学,需要足够的财政资金作保证,但财政的来源应该是多元化的,除了公共财政拨款,国家政策规定收费以外,应该形成较大比重、强大功能的自我创收造血功能。这主要是通过职业教育和培训、技术开发和咨询、科研合作和服务等途径,不断增强办学的社会功能和综合效能,谋求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财政来源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只有通过加强自身的造血功能,才能搞好院校的长远的发展。

(四)构建特色机制

特色是学校在长期办学以及人才培养过程中积淀而成的,它是精华、是质量、是活力、也是竞争力,在高职院校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鲜明的特色是提高质量的保证,高质量人才的培养其本质体现在特色上,没有特色的质量不可能是高质量,特色就是质量,就是水平。特色可以体现在不同的层面上。各个学校根据自身的优势、特点、找准学校定位、发展目标,各辟蹊径,独树一帜,真正办出自身特色。

综上所述,目前,高职教育形势很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但只要我们认清存在的问题,高职教育就一定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建松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分析与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年第6期

【2】任平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第11期

【3】鲁雁飞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高职专业设置探析[J]云梦学刊2008年5月

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篇8

(一)以观光度假休闲为主

目前我国的乡村旅游地大多数以观光为主。参加乡村旅游的国内游客,绝大多数是为换个环境来度过假期生活。因此主要是去那些接近城市的附近农村旅游,出游时间也都比较短,一般是利用双休日或者其他假期一至两天的时间。

(二)注重乡村旅游的内容与文化内涵

乡村旅游的内容要广泛而富有特色。国内客源市场上,许多游客对于农业生产活动很有兴趣,“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和采摘各种农产品的旅游很受欢迎。除了在农田里耕种、采集等方式让游客体验农村生活的乐趣之外,传统的制作工艺完全可以作为一种强有力的吸引物加以发扬。天津杨柳青年画、贵州蜡染、南通扎染、山东潍坊的风筝、手工造纸以及各种刺绣、泥人、甚至是食品的加工,都可以成为乡村旅游的文化依托。在提高乡村旅游层次的另外一个吸引物,就是乡村所保留下来的珍贵的传统文化、风俗和完好的古代建筑。巍峨气派的乡村宗祠祠堂,高大挺拔的镇村古塔,村边的土地庙等等,是乡村在历史发展中的一面镜子,折射出乡村居民生活以及当地民俗。

二、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发展乡村旅游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旅游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特色

目前,开发乡村旅游产品局限于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主要是观光果园、森林公园、垂钓园等,产品项目单一,购物、疗养、度假等带动性较强的旅游活动项目较少。大多数乡村旅游活动落入了“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住农家房”的套路,产品雷同、缺乏特色,造成游客在乡村地区的滞留时间短、消费水平低,制约了乡村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发展。

(二)缺乏系统的营销管理

乡村旅游的营销管理还未得到旅游景点管理部门的应有重视,营销管理理念和模式仍停留在初级阶段。既便是发展较快、规模较大、较为成熟的景点,在营销策略的制定和运营上也较单一,应用最多的促销手段仍是媒介广告。

(三)人文环境出现恶化

随着乡村旅游业快速发展,旅游活动对乡村人文环境的负面影响逐渐显现,主要表现在:一是乡村文化因发展旅游而出现舞台化、商品化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使乡村传统文化失去了独特的生命力和吸引力;二是大量游客带来的外来文化,对乡村的传统文化产生同化现象;三是乡村朴实的民风和生活秩序,因发展乡村旅游业而遭到破坏。

(四)生态环境质量下降

回归自然是游客到乡村旅游的重要目的,而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前提。但是,在乡村旅游业发展中,乡村的生态环境质量严重下滑,原因主要有:一是开发商和经营者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较差,进行不合理的开发建设;二是游客的环保意识较低,在旅游中出現一些不文明行为。

三、乡村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之策

(一)制定扶持政策,建立鼓励机制

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制定各项优惠政策促进扶持乡村旅游。如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财政资金投入,作为乡村旅游开发的专利资金,主要用于景区配套基础设施;同时广开渠道多方投资,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充分调动和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开发,鼓励准许当地居民以土地、房屋资金或劳务等方式进行开发,全面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

(二)突出特色,打造精品

21世纪是体验经济的时代,品牌则是体验的基础和灵魂。乡村旅游景区唯有牢牢地抓住游客的“眼球”,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才能在旅游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

(三)强化对游客的引导

某些游客的不文明行为给乡村旅游的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有些游客的环保意识较薄弱,加之部分乡村旅游地区的基础设施布局不合理,忽视对游客的教育和引导,给旅游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乡村旅游景区要健康发展,必须加强对游客的管理。

1.通过宣传栏、宣传画、书籍、景点旅游指南、导游解说,对游客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2.通过强化社区居民和旅游服务工作人员的环保意识,营造一种环保氛围,教育和感染游客。

3.旅游景区应根据环境承载力状况,采用线路设计和分区规划等技术手段,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合理布局,以达到维护乡村生态环境的目的。

4.旅游景区应联合当地政府,制定保护环境的规章制度,对游客的某些不良行为进行约束,避免对环境造成破坏。

(四)加大文化开发和保护的力度

文化是发展现代旅游业的灵魂。乡村旅游地区大多拥有丰富、深厚的文化资源,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这些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是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1.加强保护当地的土著文化,对任何以当地文化为主题的旅游开发项目,都要进行审查、监督和指导,防止因旅游开发不当而使当地的土著文化出现商品化、舞台化。

2.加强对旅游地区居民的宣传教育,让他们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外来游客。同时还要激发他们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3.积极引导当地居民参与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促使他们成为文化的传承者和保护者。

【作者单位:济源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管理系】

【参考文献】

[1]郑群明,钟林生.农村居民旅游认知特征分析[J].北京:地理研究.2005.04

【论可持续发展】推荐阅读:

上一篇:二十四字价值观歌词下一篇:彩铃设计师报考条件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