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研究论文(精选9篇)
关键词:公民个人信息;信息时代;刑法;保护
1前言
公民个人信息是公民基础的个人资料和数据,涉及公民个体活动和个人利益,当前涉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呈现高发的特点,由于公民个人信息在我国长期得不到法律体系的有效认定和规范,导致公民在个人信息保护和相关维权上呈现出意识薄弱和行为不规范的特点。2015年为了形成对公民个人信息的全面法律层面保护,最高法院推出了《刑法第九修正案》,其中将公民个人信息正式列为法律保护对象,并明确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安全,构成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内容和要件,使公民个人信息保护形成了刑法制度的基本前提和保障基础。
2公民个人信息的概述
2.1公民个人信息的刑法定义
我国刑法第九修正案将公民个人信息定义为:公民个人姓名、身份证号码、工作单位、职务、生活事实等能够识别和确定公民个体的所有信息和数据,这些信息和数据能够与公民行为、人格权密切相关,既与公民个人生活密切相关,也与社会公共活动紧密联系,从保护公民个人利益、维持社会安定祥和的角度来看,应该做好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
2.2公民个人信息的法律属性
从法律属性上看公民个人信息既属于个体的隐私权,也属于个人的人格权,还属于公民的所有权,由于公民个人信息不能单独或脱离客体而单独存在,因此在法律上要给与公民个人信息一定的保护。要确保公民个人信息作为物权上的客体地位,同时也要看到公民个人信息在利用中的财产功能,因此要在刑法中强化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内容,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对公民个人利益的尊重和维护,也才能加速公民个人信息各种法律属性的实现和体现。
3公民个人信息刑法保护中实践的困境
3.1公民个人信息司法概念模糊
造成公民个人信息司法概念模糊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法律体系只能怪对“公民”这一概念没有明晰的定义,导致在法律体系的实际操作层面上的制约,进而影响到公民个人信息法律概念的确定和扩展。同时在司法层面上对个人信息也存在界定和范畴的模糊和不明确问题,这导致在司法实践中难于统一认识,失去了刑法对公民个人信息准确定义和全面保护的可能性。
3.2“违反国家规定”的司法定义不准确
在刑法制度体系中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存在着大量“灰色地带”,例如“违反国家规定”如何表示,“违反国家规定”如何定义,“违反国家规定”后果如何惩处都存在巨大的空间,这直接导致公民个人信息在司法保护上存在自由裁量和执行上的困难,不能有效打击对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也不能以相关法律、调剂和制度作为前提,正确把握“违反国家规定”的定义,影响了打击犯罪中“违反国家规定”条款应用的范围,出现了“违反国家规定”实施过程中的矛盾和冲突,难于全面而有效地实现刑法对公民个人信息的全面保护
3.3“情节严重”的司法界定不清晰
在公民个人信息保护和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发展的过程中,在如何定义和甄别“情节严重”这一方面也存在诸多的纷争和问题。一些犯罪分子利用法律体系上的漏洞进行不法的公民个人信息的侵害行为,有的犯罪分子在侵害公民个人信息数量上较大,而造成的危害却不足;而有些犯罪分子在數量上不足,但是在单位时间内形成了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侵害;还有些犯罪分子在短时间内通过少数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犯罪而获得大量不法利益,导致严重后果。这些实际问题的表现如何实现准确的司法界定,如何做到准确打击都成为公民个人信息司法公正的重要难题和困境。
4公民个人信息刑法保护的措施和方法
4.1明确公民个人信息的司法概念
当前在刑法的司法实践中要根据刑法条文和其他法律条款对公民个人信息进行明确的司法定义和司法解释,在刑法中在界定个人信息的概念和范围,要考虑到公民个人信息是否具有被刑法保护的价值,判断公民个人信息是否具有识别功能并区分其保密性和半公开性的本质特征。通过对公民个人信息概念的法律概念的判断和甄别来做好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在司法中与公民个人紧密相关的内容有很多,能够识别公民个人特征并涉及一定的个人隐私的信息可以列入到公民个人信息之中,纳入到刑法保护和调整的范围之内,通过刑法实践使公民个人信息无论是在主观上还是在客观上都得到全面保护。
4.2清晰“违反国家规定”的表述和概念
针对我国司法制度和体系在公民个人信息方面不健全的特点,在刑法实践中要正确理解“违反国家规定”的意义,对“违反国家规定”做出正确的表述,形成规范的法律语言来描述“违反国家规定”的概念和定义,解决刑法在保护公民个人信息中的难题,扩大刑法的自由裁量空间,从严从中解决公民个人信息被侵犯和犯罪。在刑法司法中应该以相关法律和具体法条作为基础,结合国务院和信息产业部门颁发的规章制度、条令条例,严格定义“违反国家规定”的范围、程度和定义,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具体分析和不断的刑法实践来反复充实“违反国家规定”的概念,使整个社会和司法过程能够准确把握“违反国家规定”的要件,做到对公民个人信息的全面保护。
4.3明确“情节严重”的标准和定义
在公民个人信息保护刑法实践中对“情节严重”必须做好数量、性质的分析和考量,这既是保障公民个人信息保护工作的前提,同时也是打击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必要条件。一是对于公民个人信息的数量侵犯要予以考虑,对于超出一定数量的侵犯行为必须列入刑法打击范围;二是对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次数也要明确频率的控制,通过频率来界定侵犯的恶劣程度和情节严重性,做到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更为准确的识别。三是要控制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涉案的金额和造成的损害,通过对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后果来定义侵犯和犯罪的程度和情节。
参考文献:
[1]论公民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J].杨宇宇.法制博览,2016(05)
[2]公民个人信息刑法保护问题研究[J].赵秉志.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4(01)
[3]论公民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J].梁小龙.法制与社会.2010(17)
[4]公民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J].赵江辉,陈庆瑞.中国检察官.2009(06)
一、刑法上关于公民个人信息概念的界定
关于公民个人信息的概念, 现阶段我国刑事立法还没有明确规定, 通过对国内外著作的梳理, 学术界对此有几种不同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个人信息是指与公民有关的全部信息, 诸如血型、就医记录、工作、电话号码等信息; 第二种观点认为公民个人信息是指公民不愿为他人所知的, 由自己决定是否公开, 向谁公开的信息; 第三种观点认为个人信息是指那些能够直接或经推测可识别出信息个体, 且与社会生活无关的, 不被他人了解的信息。
笔者比较赞同第三种观点, 这一定义比较恰当地限定了公民个人信息应涵盖的范围, 道出了个人信息的实质特征: 能够直接或推测出信息所有人, 仅涉及个人, 与社会生活无关。第一种观点对个人信息的边界没有适当限缩, 这必然不合理的扩大刑法的打击范围; 第二种观点则将个人信息与个人隐私混为一谈, 过度缩小了个人信息的范围, 这又将部分犯罪排除在刑法之外, 使公民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护。
二、刑法对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必要性
当今社会信息就是财富。在金钱的驱使下,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增加, 极大破坏公民个人信息的安全性, 强化对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的保护迫在眉睫。
破坏公民信息安全的行为, 严重侵犯了公民的正当利益, 轻则使我们的日常生活受到诸如推销电话、垃圾短信的骚扰, 重则为犯罪分子实施侵犯人身财产的犯罪大开方便之门, 是许多恶性犯罪的上游犯罪, 社会危害性极大; 对公民个人信息的非法利用, 也严重威胁着社会的和谐稳定; 刑法的根本任务就是保护国家、社会和个人的法益, 打击犯罪, 加强对个人信息的保护, 正与此相符合; 对个人信息相关法律的完善, 也促进了我国法律体系的发展, 加快了法治化的进程。
三、公民个人信息刑法保护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我国对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研究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随着社会的发展, 我国法学界开始了相关问题的研究, 《刑法修正案 ( 七) 》中设置了两个罪名, 即“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和“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来惩治破坏个人信息安全的行为, 但却将犯罪主体限定在国家机关、金融、电信等特定领域的工作人员, 而在现实生活中, 能够掌握个人信息的行业并不限于此。虽然《刑法修正案 ( 九) 》将本罪犯罪主体扩大为包含单位在内的一般主体。但仍有不足:
( 一) 对于公民个人信息的概念没有明确的界定
刑法的语言要求十分严谨, 但现阶段, 我国刑法没有对于公民个人信息的明确概念界定, 还停留在学理上的讨论和一些行政法规中的零散分布, 缺乏统一的标准, 有违法律的严肃性。因此, 立法者应尽快依据立法意图明确界定公民个人信息的概念。此外, 对于那些尚不构成犯罪的违法行为, 应由民事或行政法律制裁, 所以, 公民个人信息的概念确定, 应该既以民法、行政法的相关定义为基础, 又与之存在差异, 保障各部门法的分工合作。
( 二) 立法罪名存在缺陷
我国刑法对保障公民个人信息安全设置的罪名存在不足: 首先, 法条中“情节严重”的规定模糊, 导致法律适用混乱; 其次, 对于犯罪的行为方式规定不全面, 忽略了“收集”、“非法利用”等行为。最后, 在罪过形式上仅规定了故意, 但在实践中存在大量的因重大过失而产生的犯罪, 且同样产生了严重的危害后果。因此, 应当尽快完善立法。其一, 量化构罪标准; 其二, 将“收集”、“非法利用”等行为包含到现有罪名的行为方式之中, 或者增设如非法收集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新罪; 最后, 将罪过形态更改为“故意或重大过失”, 扩大刑法的保护范围。
( 三) 没有形成系统的法律保障体系
现阶段关于公民信息安全的立法比较零散, 各部门法之间没有形成完整的法律链条; 此外, 我国至今尚未颁布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专门性法律。对此, 应完善民事赔偿、行政制裁措施, 形成与刑事制裁相衔接的法律体系, 同时, 要吸收国外的立法经验, 尽快出台专门性的法律, 明确规定各方责任与义务和相应的协调合作机制。
四、结语
鉴于我国公民个人信息安全形式并不乐观, 立法、司法上的一系列举措已刻不容缓, 加强立法建设, 强化各行业职业道德教育和普法教育, 使多种措施相辅相成, 改善我国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的现状。
摘要:近年来, 公民个人信息被泄露、被非法利用的事件频繁发生, 不但严重打扰日常生活, 甚至引发其他更加严重的犯罪, 社会危害极大, 我国学界对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的研究较晚, 刑事立法上对这类犯罪的规制尚未形成完备体系, 还存在很多问题。
关键词:信息,刑法保护,法律意识
参考文献
[1]赵秉志.公民个人信息刑法保护问题研究[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4 (1) .
[2]高福洪.公民个人信息保护刍议[J].公安研究, 2013 (10) .
[3]刘文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研究[D].吉林大学法学院, 2013.
摘 要:随着我国立法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公民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其中也包含刑法保护)日益成为当下立法关注的热点。本文主要对公民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剖析当前公民个人信息在刑法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最终得出相应的完善措施。
关键词:公民;法律保护;个人信息
信息化俨然是当今时代发展的主流,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均不能脱离信息化而存在,信息化成了这个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信息化的发展势必会带来一些矛盾与冲突,此时就需要运用法律手段来进行更好的调节。虽然我国的法律制度在不断的发展与完善,但仍旧存在着某些方面的不足,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下面就来进行相应的分析。
一、何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
在社会生活中,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时有发生,有些甚至带来严重的危害后果。总的来说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主要有以下几类:
1.非法获取公民信息的渠道多样化
大部分公民自我保护意识淡薄,对自我信息的保护力度不够,而行为人非法取得和售出信息的渠道又日益多元化,常常让人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就泄露了个人信息。如在日常生活中,各种支付方式的出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人们也不可避免的会在公众场合使用“支付宝”等支付方式。若某人在搭乘地铁的时候进行“支付宝”交易活动,而此时人又特别的多,某人在没有东西遮盖的情况下输入了交易密码等信息,刚好被旁边的不法分子看见了,就很容易被不法分子窃取到交易信息,很有可能就会盗取某人“支付宝”内的金钱和通讯录等。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出门在外应该多加防范才是上策。
2.网络泄露个人信息日益普遍化
网络的高速发展给人们带来很多的益处,人们不出门就能知晓天下事,网民的数量也与日俱增。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舆论的影响也变得更加强大,如公众人物发一条微博就有可能掀起一股讨论热潮,成为人们增相议论的焦点,人们的感官被无限的放大化。网络媒体也引发了有关留守儿童、农民工、食品安全问题等的全国性讨论,这都是网络媒体的作用。
3.侵害行为不易被发觉,取证困难
在信息化社会的背景下,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往往不易被人察觉,大部分的当事人都是后知后觉的,往往被害人都不知道行为是谁、来自哪里。犯罪的实施地、结果的发生地往往也不是一个地方,甚至有可能是多个地方。
二、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现状
我国刑法中关于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的相关规定主要集中体现在第二百五十二条的侵犯通信自由罪、第二百五十三条的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罪。
其中侵犯通信自由罪主要是指隐匿、毁弃或非法开拆他人信件,该罪主要是侧重保护个人私生活秘密,不在乎个人秘密的实质内容是什么,仅仅是保护以信件为载体的个人秘密,信件即表示这是他人的个人隐私,是不容他人侵犯的。本罪是一般犯罪,对于犯罪的主体不作要求。所谓开拆不一定要破环信件的外在包装,只要你以某种方式、手段知悉了信件的内容即表明你成立非法开拆他人的信件这一行为。所谓隐匿,即以躲藏的方式使他人最终无法收取到信件。
其中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罪则对犯罪主体有要求,只有邮政人员方能构成该罪,主观上私自为必要条件,若行为人的行为在行为发生之前获得了被害人的允诺则行为人不构成犯罪。
尽管我国的立法在不断地发展与完善,但是对于公民行为的侵犯仍旧没有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统一的法律法规,而且执法力度不够,执法与立法没有做到相统一,这就不利于我国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更加使得那些侵害他人隐私的人逍遥法外。
三、我国关于公民个人信息在刑法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加,立法的不断完善,法制的不断健全,把保护公民的个人信息纳入法律法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仍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
笔者对有关公民的问题进行了一些分析。首先公民是指具有该国国籍的人,但在一个国家工作与生活的人与一国的公民并不是完全重合的。当今在各个各高校就有很多的外交、留学生,他们都不是本国的公民,但他们在我们的国家或工作或生活,当他们的个人信息收到侵害时也应当受到我国法律的保护。甚至在我国还有一些无国籍人的存在,他们或因战争成了无国可归的人,他们的人权也应当受到保护,在他们的个人信息受到不法侵害时,这些不法行为的实施者也应当受到制裁。
对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主体来说主要是国家机关或相关工作单位的工作人员和社会上少数的不法分子,营造良好的法制氛围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四、如何完善公民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
笔者认为首先应当完善相关的罪名,如今侵害公民信息的情况越来越多,给社会带来了恶劣的影响。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罪名应应详细化,使得公民的权利受到侵害时有法可依,建立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罪名的体系。
对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构成要件也应该作详细的规定,如扩大对犯罪主体的规定,得益于信息网络的高速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变得多样化。人们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得到激发,掌握公民个人信息的主体不再局限于某一类人,如有些专业人员因业务而知悉了他人的信息但是任意进行泄露,这就侵犯了他人的个人隐私,应当受到法律的制裁。又如医师在诊疗时获悉了他人的病史、律师受当事人的委任获悉了当事人的财产状况等,而如今又是各个公众社交平台盛行的時代,若医生对诊疗的过程直接进行了“网络直播”就对当事人的隐私造成了侵害,使他人的隐私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公之于众,这种情况的行为人也应当受到法律的追究。
应把“窃听、窃录、窃视、泄露”等纳入到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的方式中。窃视主要指私自查看他人的信息等,至于何种方式在所不问;泄露就是把他人的信息泄露给除了当事人和行为人两者之外的第三人,此处的第三人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数人,仅以公开作为评判标准,至于泄露的方式等也不管。
综上可知,虽然我国刑法在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方面有所发展与完善,但仍旧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前瞻性不够,国家要始终重视对公民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
参考文献:
[1]杨宇宇.论公民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J].法制博览,2016,05:18-20.
[2]石雅心.对我国公民个人信息刑法保护问题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5,07:64-65.
保护个人信息,这些年来呼声很高,但执行起来并不容易。虽然2009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刑法修正案
(七)》,就增加规定了“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等罪名,强化了对公民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但由于此类违法犯罪活动隐蔽性极强,被害人本人往往也难以察觉和发现,因此,司法实践中受到打击和追究的案例十分罕见。
这一次的行动证明,对付这种隐蔽性极强的违法犯罪,需要公安机关统一调动各地区、各警种的力量,依法采用网侦、技侦、秘密侦查等特殊侦查手段,增强对此类违法犯罪活动的发现、控制和打击能力。
更重要的,还是要注重“源头”保护。从破获的案件情况看,公民个人信息泄露的一个主要“源头”在于工商、医疗、民政、银行、民航、电信等一些部门和服务机构。它们在履行职责或提供服务过程中,具有收集、查阅、管理、控制公民个人信息的便利。而这些部门或机构的个别“内鬼”,为了经济利益非法出售公民个人资料,成为侵害公民个人信息违法犯罪的“源头”。
鉴于“源头”危害性最大、隐蔽性最强,一方面要深追细查、严惩不怠,另一方面必须强化日常治理和防范。公民个人信息从这些部门和机构不断外泄,说明我国对公民个人信息的安全保护存在明显漏洞,比如,从报道来看,工商局信息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就既能通过内网查询到企业信息,又能去档案室查询、复制信息贩卖。
公民信息在这些部门和机构内网、内部平台能低门槛被查阅的现状,必须得到纠正。一些商业网站的做法值得借鉴——对用户信息采取“分级查看”的权限设置,除了必要的管理员,一般员工无权从后台查看用户的注册信息。倘若确有必要查看,必须按照程序报批。公民个人信息不能谁想查就能通过内部网查看得到。有权限查看的人越少,公民的个人信息就会越安全。
实行这样的“分级查看”,不仅能减少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也有利于信息泄露后的追惩。
在当前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人们对数据信息安全的要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现在,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都可能会导致个人信息的泄露,例如银行、购房购车、实名买票等。3月13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消费者个人信息网络安全报告》(以下简称《网络安全报告》),报告显示 度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现状满意度低,非常不满意和不满意的受访者占比多达56.58%,约有三分之二受访者20个人信息被泄露。近年来,随着个人信息泄露引发的纠纷案件的增多,如何对个人信息加以保护,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就显得尤为重要。
1 个人信息安全基本概述
1.1 个人信息的定义
关于个人信息的定义,目前理论界尚未有统一的规定,主要存在“关联型”、“隐私型”和“识别型”三种定义。关联型是将与个人有关的所有信息都归入个人信息的范畴内;隐私型则仅指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而识别型是指能够通过识别将个人与他人区别开来的个人信息。
的《信息安全技术公共及商用服务信息系统个人信息保护指南》将个人信息定义为可为信息系统所处理、与特定自然人相关、能够单独或通过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该特定自然人的计算机数据,个人信息可分为个人敏感信息和个人一般信息。
工信部7月公布的《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在第四条中对“个人信息”做了如下的定义:“本规定所称用户个人信息,是指电信业务经营者和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收集的用户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住址、电话号码、账号和密码等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用户的信息以及用户使用服务的时间、地点等信息。”
笔者认为,个人信息应当是指包括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等身份信息,不动产、机动车、银行账户等财产信息,以及包括健康等其他信息在内的,能够直接或间接识别公民个人的一切信息。
1.2 个人信息安全面临的风险
由于个人信息具有巨大的价值性,才导致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窃取公民个人信息以此获利案件的发生,个人信息贩卖的产业链也慢慢进入人们的视野内。据消协《2014网络安全报告》显示,一条价值较高的用户信心甚至可以被卖至数千元。
目前个人信息安全面临的风险主要有以下两种:
1)非法收集个人信息。人们在进行网络消费或者使用网络其它功能时,都会被要求填写一些个人信息,这些信息有的是需要实名认证的,有的则不需要;有的是使用时必需的信息,有的则不是。通常网络后台会对这些信息进行储存以便于用户再次使用,但这其中也包括一部分非必需信息就是为了服务商提供后续服务或商品而在用户无意识的状况下被收集了起来。如果服务商的系统存在漏洞,极有可能再次发生类似携程网的事件。
第一条 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公民个人信息”,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动情况的各种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件号码、通信通讯联系方式、住址、账号密码、财产状况、行踪轨迹等。
第二条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有关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第三条 向特定人提供公民个人信息,以及通过信息网络或者其他途径发布公民个人信息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提供公民个人信息”。
未经被收集者同意,将合法收集的公民个人信息向他人提供的,属于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提供公民个人信息”,但是经过处理无法识别特定个人且不能复原的除外。
第四条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通过购买、收受、交换等方式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或者在履行职责、提供服务过程中收集公民个人信息的,属于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第三款规定的“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
第五条 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被他人用于犯罪的;
(二)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利用公民个人信息实施犯罪,向其出售或者提供的;
(三)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五十条以上的;
(四)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公民个人信息五百条以上的;
(五)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第三项、第四项规定以外的公民个人信息五千条以上的;
(六)数量未达到第三项至第五项规定标准,但是按相应比例合计达到有关数量标准的;
(七)违法所得五千元以上的;
(八)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数量或者数额达到第三项至第七项规定标准一半以上的;
(九)曾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受过刑事处罚或者二年内受过行政处罚,又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
(十)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实施前款规定的行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第一款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
(一)造成被害人死亡、重伤、精神失常或者被绑架等严重后果的;
(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者恶劣社会影响的;
(三)数量或者数额达到前款第三项至第八项规定标准十倍以上的;
(四)其他情节特别严重的情形。
第六条 为合法经营活动而非法购买、收受本解释第五条第一款第三项、第四项规定以外的公民个人信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利用非法购买、收受的公民个人信息获利五万元以上的;
(二)曾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受过刑事处罚或者二年内受过行政处罚,又非法购买、收受公民个人信息的;
(三)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实施前款规定的行为,将购买、收受的公民个人信息非法出售或者提供的,定罪量刑标准适用本解释第五条的`规定。
第七条 单位犯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之罪的,依照本解释规定的相应自然人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定罪处罚,并对单位判处罚金。
第八条 设立用于实施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站、通讯群组,情节严重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一的规定,以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定罪处罚;同时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依照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定罪处罚。
第九条 网络服务提供者拒不履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经监管部门责令采取改正措施而拒不改正,致使用户的公民个人信息泄露,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条之一的规定,以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定罪处罚。
第十条 实施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不属于“情节特别严重”,行为人系初犯,全部退赃,并确有悔罪表现的,可以认定为情节轻微,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确有必要判处刑罚的,应当从宽处罚。
第十一条 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后又出售或者提供的,公民个人信息的条数不重复计算。
向不同单位或者个人分别出售、提供同一公民个人信息的,公民个人信息的条数累计计算。
对批量公民个人信息的条数,根据查获的数量直接认定,但是有证据证明信息不真实或者重复的除外。
第十二条 对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应当综合考虑犯罪的危害程度、犯罪的违法所得数额以及被告人的前科情况、认罪悔罪态度等,依法判处罚金。罚金数额一般在违法所得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
一、个人信息刑法保护的必要性
首先, 个人信息作为一项基本人权, 在刑法中个人拥有充分的支配权, 有效保护个人信息不被滥用是我国人权保护的重要方面; 其次, 个人信息也属于公民的财产权利, 在信息化时代, 个人信息是无形财产, 有些不法份子借用营销手段在网上公开销售个人信息进行, 使得个人的手机号码、住址信息、姓名等诸多信息遭到泄漏, 这是侵犯个人财产安全的行为, 因此有必要进行刑法控制; 再次, 个人信息属于个人因素, 在我国[2], 个人隐私权受法律保护, 虽然公民在网络上会发布自己的个人信息, 但是通常是加密的, 往往不愿意让过多人知道, 而有些不法人员利用网络盗取的方式将公民个人信息公布于网络, 可能导致公民声誉遭受影响, 这严重侵害了个人隐私; 最后, 个人信息安全是公民人身安全的保障, 如果遭到泄漏可能给公民造成财产损失甚至是人身危害, 比如某淘宝买家因为不满淘宝店主的商品, 评论上给予差评, 卖家在反复交涉无果后, 沿着买家提供的收获地址竟然直接进到买家家中, 将买家打伤。我国一直以来呼吁国家完善《个人信息保护法》, 虽然相关部门已经开始了立法工作, 但是短时间内台完善的《个人信息保护法》是不现实的, 面对当前我国个人信息经常被滥用的情况, 应从信息保障方面着手, 在刑事法律中明确侵犯个人信息的处罚措施, 用刑法的威严震慑不法份子, 保障公民个人信息的安全。
二、我国个人信息安全刑法保护现状
( 一) 主体范围有待进一步扩大
目前, 公民因为生活的需要常常会与一些机构建立联系, 个人信息提供是必要的环节, 有的单位因为汇集了大量公民信息, 比如房地产公司、物业公司、中介公司等, 这些主体将公民信息标价出售的情况也屡见不鲜, 常给个人信息主体造成诸多困扰, 比如, 房地产公司会向多家装修公司明码标价业主个人信息, 使得业主经常遭到装修公司的电话轰炸, 这些主体机构将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未经过个人同意提供给他人的行为会给信息主体带来重大的危害[3]。然而目前刑法在对这些主体机构的违法打击上并没有具体完善相应的法律规范, 使得个人信息刑法保护的作用大大折扣。
( 二) 犯罪对象有待进一步明确
个人信息违法范围与定义不明确, 势必会对司法实践造成影响, 在实际认定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诸多障碍, 需要注意的是, 个人信息与个人隐私在概念界定上有所区别, 个人信息在广义上的概念是指个人生活中涉及到的所有信息, 包括家庭住址、姓名、电话号码、身高、年龄等一系列信息;而隐私的概念范围比个人信息要小的多, 通常是指个人“不愿透露或者不愿被窃取的信息”, 因此, 个人信息在刑法保护界定上是一个难点, 毕竟要想逐一对信息进行判定与保护是非常困难的, 至少目前刑法还没有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制定具体的规范, 导致社会上出现大量出售或者非法窃取个人信息的行为不能得到刑法惩处[4]。另外, 由于个人信息是多种信息的集合, 目前刑法对于窃取个人信息的犯罪对象难以明确。
( 三) 犯罪情节程度的认定有待进一步规定
我国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 ( 草案) 》中对于个人信息犯罪情节认定上只有达到“情节严重”才被认为构成犯罪行为, 但是至今为止, 相关司法仍然没有出台具体的“情节严重”判定标准, 这给刑法执行带来一定程度的困难, 笔者认为, 在个人信息犯罪情节严重的判定上, 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定[5]: 1、出售或者未经当事人允许非法提供个人信息的数量是否巨大, 次数是否较多; 2、涉及的个人信息主体范围是否庞大, 非法获利数目是否巨大;3、是否对个人信息主体造成严重的生活困扰以及人身财产安全; 4、是否危害到国家及社会的安定和谐。在这几个方面的界定上, 当前的司法仍需进一步完善。
三、个人信息刑法保护完善建议
( 一) 建议扩大刑法的主体范围
笔者认为, 在个人信息犯罪主体的认定上应该逐渐扩大认定范围, 因此, 为了确保司法实践中的合理理解与适用, 有必要对犯罪主体机构进行明确的法律解释。原因在于, 一方面, 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 个人信息搜索变得越来越简单, 国家机关、金融机构、教育机构、银行、医院等主体掌握大量的个人信息, 他们实施侵犯个人信息的可能性更大, 加上现代企业掌握公民个人信息越来越简单, 比如各种办理会员制的机构、美容院、股票交易所、网站等都能汇集大量的个人信息, 如果上述这些单位将个人信息非法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 造成的实际危害并不低于侵权行为。因此, 在刑法主体范围界定上应该将能够收集公民信息的主体纳入到犯罪主体认定当中, 从而更好的保护公民的个人信息。另一方面, 从各国立法上来看, 多数国家并不将国家公共部门与社会私营部门加以区分, 在犯罪认定上只是强调对犯罪动机与信息来源进行界定, 很少对个人岗位及所属领域进行划分, 这不仅保证法律的绝对公平, 而且对公民的个人信息安全进行有效保护。例如, 欧盟指令、欧洲理事协会以及其他欧洲国家在相关法律规定上都统一了对个人信息的相关规定, 因此, 我国在对个人信息的主体范围界定上也要从主体实施犯罪的严重性上着手, 给予相应的刑法制裁, 只有这样, 才能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 二) 建议对刑法保护的个人信息进行明确界定
个人信息所指的范围比较宽泛, 涉及面较广, 并且个人信息安全内容因人而异, 同一项个人信息或许有的人并不在乎, 有的人却被当成个人隐私, 不容窃取, 因此, 在立法上对个人信息边界界定上会有一定的困难。笔者认为, 个人信息的边界界定能够影响罪与非罪的判定与裁决, 在个人信息刑法界定上应从两个方面着手: 第一, 明确个人信息的立法目的。立法者将个人信息犯罪划归到刑法范畴, 进而通过保护的权益推断出立法者的价值取向, 并以此判断在《刑法》中界定“个人信息”保护范围以及犯罪对象的认定。第二, 对于一些对公民隐私以及个人安全影响较小的个人信息, 可以利用民事或者行政手段进行干预或者规范, 而对于一些涉及金融诈骗、危害公民财产及人身安全的个人信息侵犯事件应该纳入到刑法的规制范围中。因此, 在个人信息范围的界定上刑法应与民事、行政法律有所不同, 但是又不能两者之间又不能完全独立, 个人信息的刑法认定是以民事及行政认定为基础的, 通过刑法、民事与行政手段能够形成完整严密的个人信息安全保护圈, 有效打击犯罪行为, 因此, 笔者认为, 刑法上对个人信息的界定具体应该为:任何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向结合能够确定信息主体的真实信息或者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 具体包括[6]: 年龄、姓名、住址、出生日期、身份证号码等均应列为刑法保护的范围。
( 三) 建议完善“情节严重”的认定规定
刑法属于国家最严厉的法律, 个人信息犯罪“情节严重”是构成犯罪的必要条件, 如何认定情节是否严重, 是刑法有效保障个人信息的关键, 在具体实践中, 实际上很难判断犯罪主体是否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 同一种信息泄漏或者非法提供个人信息的行为对于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 在法律上要想区别情节的严重程度, 仅仅依靠追求形究责任是不现实的, 对此, 笔者认为, 对于个人信息犯罪情节严重的判定中, 主要是一个司法裁量的过程, 具体可以通过判断违法者主观恶意深浅, 违法者是否对信息主体造成严重的影响, 影响是否恶劣等方面。侵犯个人信息安全“情节严重”考量因素包括: 单位或者个人是否恶意出售或者多次提供个人信息, 是否存在窃取、提供、出售个人信息的网络系统, 窃取、提供、出售的个人信息是否给信息主体带来严重的财产及人身危害等。并且, 在具体实践中, 为了便于司法的统一认定, 可以通过法律解释的方式进一步完善。
四、结语
综上所述, 要想使刑法最大程度的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建立一个有效、全面、公正的法律体系是必不可少的。受当前我国个人信息法空缺的影响, 刑法实际上只能发挥最后的保障功能, 这与日益发展的社会下公民个人信息泄漏加快现状完全不符, 因而全面完善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体系才是个人信息安全的保障。
摘要: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 个人信息安全逐渐被人们所重视, 对人们的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在个人信息安全保障方面, 为了提高信息安全程度, 有必要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纳入到刑法处理的范围, 利用刑法的权威性来约束公民的行为以及保证公民个人信息安全。本文主要分析了个人信息刑法保护的必要性以及个人信息保护现状, 探讨实现个人信息安全刑法保护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个人信息,刑法保护,完善
参考文献
[1]翁孙哲.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探析[J].犯罪研究, 2012 (01) :32-39.
[2]蔡文霞, 龚红卫.论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 (01) :87-91.
[3]梁小龙.论公民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J].法制与社会, 2010 (17) :24-25.
[4]王格.论我国个人信息权的刑法保护[J].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0 (02) :83-85.
[5]赵秉志.公民个人信息刑法保护问题研究[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4 (01) :117-127.
关键词:民事责任;个人信息权;网络
一、公民个人信息民法保护的重要意义
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实质上就是管理个人信息和信息处理者,一些专家认为在采取行政法方法以及刑法方法,以及对公民个人信息进行保护的基础上,还要重点突出国家民法对于公民个人信息的有效保护。关于个人信息的产生、传递、处理、利用等诸多行为均属于民事行为。此外,处理个人信息的行为,特别是非政府部门处理个人信息的行為,在本质上也是民事行为。在实际生活中,对个人信息权进行侵犯的行为,主要属于民法领域的侵权行为。同时又因为我国民法对于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具备了效率高、成本低、操作方便、灵活性强等优势。所以利用民法结合行政、刑法等对公民的个人信息权进行保护,能够有效限制侵权行为的发生。
二、我国个人信息权的民法保护现状
我国早已把个人信息保护法纳入到立法日程中。现阶段,个人信息民法保护包括了以下三个内容:侵权责任法、司法解释的规定、民法通则。下文针对这三个内容进行研究。
(一)侵权责任法的相关内容
作为民事特别法,《侵权责任法》对民事权益做出了较为详细的规定,然而民事权益中并没有明文规定公民的个人信息权,只是利用扩大解释范围,把公民的个人信息权列入至民事权益中,在追求责任的过程中,执法人员也可利用本法。现阶段,已将本法作为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直接依据。与此同时,侵权责任法中,提出网络侵犯个人信息后,侵权人应该承担的民事责任,这成为了我国公民个人信息的民法保护的依据。
(二)我国司法解释的相关内容
我国司法解释包括了关于明确民事侵权的精神赔偿责任的解释,关于处理公民名誉权问题的内容以及贯彻实行我国民法通则的意见等。然而司法解释中只有一小部分内容涉及到个人信息问题。
(三)民法通则的相关内容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我国公民的合法民事权益受到国家法律法规的保护,所有组织和个人不得损害其权利。这项规定是我国个人信息权的民法保护基础。此外,通则还规定中国公民的名誉权、肖像权、荣誉权以及姓名权都受到国家法律法规的保护,并规定将民事责任部分作为追究责任的基本依据。
三、完善民法对个人信息权的保护
现阶段,我国利用宪法对公民的个人信息权进行保护,并不现实。其一,完善宪法中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并不能在短时期内完成这项工作。其二,宪法的可诉性不足,宪法中虽然明确规定了个人信息权,但是怎样贯彻落实却没有给出明确指示。所以,利用民法保护公民的个人隐私权,更加有效。
此外,我国公民的个人信息权常常受到侵犯,这主要和国家的立法实际情况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对于公民的个人信息权进行保护,全球各个国家主要利用的是两种措施。其一,欧盟国家采取的是以国家立法为主的法律规制模式。其二,美国等国家采取的是以行业自律为主的模式。这两种模式各有优、缺点。按照中国法律的传统以及立法体制,我国应该采取以法律规制主导,以行业自律作为辅助手段的模式,以此保护我国公民的个人信息权。下文针对怎样利用民法方法保护我国公民的个人信息权进行研究。
(一)建立专门的民法保护制度,对个人信息权进行保护
公民个人信息权的保护,不仅要建立专门的法律制度,同时还需要更新法律体系与法律理念,协调好有关法律法规之间的关系。个人信息权保护法是民法体系中的一项特别法律,本法能够弥补侵权责任法以及民法通则的操作缺陷,完善个人信息权的民法保护体系。我国保护公民个人信息权的重点是处理好个人信息,也就是全方位规范公民个人信息的所有操作过程,对公民个人信息权的相关内容做详细的规定,明文规定侵权人应承担的责任。此外,国家还需要对个人信息的所有采集渠道严格进行规制,遏制垃圾短信以及骚扰电话等侵权的行为。
(二)完善现行的民法保护体系
作为保护公民权利的一项基本法律,民法也是人们日常行为的准则与依据,其对于保护公民的个人信息权起到无法比拟的作用。民法对于公民个人信息权的保护,要从事前防范和事后补救这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事前防范。个人信息权是我国宪法中的一项基本人权,同时还是民法中的一项人格权,唯有把宪法上的基本人权进行细化处理成民法上的具体权利,才能够起到合理利用个人信息,以及防范侵权行为的作用,并能够最大限度地保障个人的合法权利,协调好社会上的所有经济利益关系。国家要完善和补充民法通则中对于个人信息的规定内容,为公民个人信息的民法保护提供法律依据。
第二,事后救济。现阶段,个人信息权受到侵犯后,采取的是较为单一的救济方式。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使得在审判侵权案件的过程中,无法界定侵权的主体,而怎样要求侵权人承担法律责任成为了裁判的难点。这就要求,国家要明确个人信息权被侵犯后承担的责任、责任承担的方式以及责任构成要件等。针对我国公民个人信息的自由处分流转情况,国家有必要要求侵权人承担一定的违约责任。在权利人和受让人要建立有效的合同关系,且合同上要明文规定使用权利的许可范围,规定个人信息收集的使用用途、使用范围、使用时间、目的等,规定允许再转让的限制条件以及受让人要履行的基本义务等。如果转让人出现了违约行为,即可利用违约责任进行救济[。
五、结语
近几年,不法分子为了追究经济利益,侵害他人的个人信息权,使得我国出现各种侵权案件。这就要求国家要规范化管理公民的个人信息,利用民法对公民的个人信息权进行全面地保护,预防各种侵权问题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张新宝.从隐私到个人信息:利益再衡量的理论与制度安排[J].中国法学,2015(3):38-59.
一、我国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现状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目前, 中国已颁布的法律、法规及规章一共有200多个部。目前我国的立法现状, 在对个人信息的保护, 只能提供有限的保护, 间接的保护, 在有关法律中规定对公民的隐私权不得随意向公众开放, 但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没有专门的法律来保护个人信息, 还没有形成完备的法律体系, 对哪些部门如何计划收集哪些个人信息还没有明确的定义和规定。
(一) 宪法的保护
中国《宪法》第38条明确规定, “公民的尊严是不可侵犯的”, “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 公民享有通信自由和通信的权利”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这些规定原则上对个人信息权进行保护, 同时还规定了个人信息在其他部门法中应该获得保护。
(二) 民法的保护
《民法通则》第101条规定:“公民与法人都享有名誉权, 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的保护, 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同时, 最高人民法院在相关的司法解释中对名誉权的保护作了扩张性解释, 侵犯隐私权被视为侵犯公民的名誉权来处理。1988年,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关于贯彻执行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若干问题的意见 (试行) 》第140条明确规定:“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宣扬他人隐私, 捏造事实公然丑化他人人格, 以及侮辱、诽谤, 损害他人名誉, 造成一定影响的, 应当认定为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对敏感个人信息保护有了明确的规定, 但是归类为对名誉权的保护范围。
(三) 刑法的保护
我国《刑法》明确规定“侵犯公民通信自由”列为犯罪行为;《刑事诉讼法》也规定了“涉及个人隐私的案件不得公开审理”。2009年, 《刑法修正案 (七) 》第二百五十三条规定:“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工作人员, 如违反国家规定, 将本单位在履行职责或提供公民服务中访问或处理的个人信息, 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 情节严重的,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的信息, 情节严重的, 按照前款规定处罚;单位犯前两款罪的, 并处罚款, 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依照处罚条款的规定进行处罚。”此修正案并没有对公民个人信息的收集、管理单位和人员的义务进行规定, 对“个人信息”的范围, 除了五个行业以外的其他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是否属于犯罪主体范围等也没有进行明确的规定。 (1)
(四) 其他的相关规定
目前, 对“个人信息”进行保护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司法解释主要有: (1) 《执业医师法》规定:“医生不得透露在治疗过程中获得的个人健康信息”,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禁止“泄露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和资料”; (2) 《邮政法》规定:“除法律另行规定, 邮政企业和邮政部门工作人员不得向任何组织或个人提供用户个人信息的情况”; (3) 《律师法》规定:“律师应当保守在职业活动中获知的当事人的隐私”; (4) 《商业银行法》则规定:“商业银行应当为存款人信息保密”、“商业银行有权拒绝任何单位或者个人进行查询、冻结、扣划, 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5) 2013年, 工信部出台的中国首个个人信息保护国家标准《信息安全技术公共及商用服务信息系统个人信息保护指南》开始实施, 以指导和规范利用信息系统处理个人信息的活动。《个人安全技术公共及商用服务信息系统个人信息保护指南》, 则是规范企业的行为, 在我国, 这是首个国家标准的个人信息保护, 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它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只是一部“示范法”, 类似于美国的“行业自律模式”。
二、公民个人信息侵权的原因
由于社会概念, 技术和其他方面的原因, 我国公民长期以来并未意识到保护个人信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如前所述, 在我国, 对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规定只是零星散见于宪法或宪法修正案中, 到目前为止, 中国尚未出台专门的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法, 而且存在许多缺陷。
(一) 法制不健全
1.统一立法缺失。虽然目前, 我国现有的法律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的确做出了一些规定, 但是这些规定多是零星分散于部门法中的。对于什么是公民个人信息、公民个人信息中哪些信息可以合法使用以及不当使用公民的个人信息如何问责等一系列问题均未作出明确的规定, 那么就需要出台一部特殊的法律制度来加以规定、加以规范和约束。可是到目前为止, 我国公民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尚未出台, 在如何保护公民个人信息方面仍然存在着较大的法律空白。
2.相关制度缺位。我国对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主要范围仅限于个人隐私, 而对于隐私信息, 也仅仅是提供了间接的, 一般的原则性规定, 而且主要体现为侵犯后的一种救济机制。公民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传入、输出等环节的管理保护机制也是不健全的, 大多数条款只是规定了保密的义务及必要, 并没有明确规定违反后的问责机制, 因而缺乏个人信息保护的监督和执行机制, 所以其可操作性并不强。
3.机制尚未建立。从现有的法律规定来看, 我国重刑事处罚和行政管理, 轻民事权利和民事责任。对公民个人信息侵权责任作出的规定仅限于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忽略或淡化了其民事责任, 从而使得民事主体得不到相应的财产或非财产补偿。
(二) 缺乏良性行业自律
由于政府对企事业单位的监管不到位或监管乏力, 对企事业单位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的惩罚力度也相对偏轻, 使得其内部制订的规章制度、技术防范措施、保密手段等形同虚设。这样行业就缺乏自律的意愿, 不愿意自设囚笼、自设规范来约束自己。甚至有些企业无视国家法律和社会的公序良俗, 沆瀣一气, 实现资源的共享。而对被发散出去的公民个人信息对公民自身的侵害或损害微小, 达不到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门限, 那么公民对于自己的维权也就无从谈起。 (2)
(三) 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不强
个人信息被泄露, 盗用和滥用, 与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不强有直接关系。在现实生活中, 公民的个人信息保护认识不足, 往往忽视了对个人信息的保护, 无意中泄露个人信息。例如有些人提货, 包装盒随手扔在垃圾桶里的, 但不处理与他们相关的移动电话号码、家庭地址、工作单位和联系信息的, 这会给别有用心的一些人一个机会, 有人在网络自由地注册邮箱, 个人账户的微博, 并配有大量的个人信息, 甚至将自己的姓名, 地址和其他个人信息注册, 造成安全隐患;此外, 在商业活动中, 许多网上购物的公民, 或办公室填写个人信息也缺少防范意识。
摘要:一些违法犯罪集团出售个人信息可以通过网络个人信息实现利润出售或其他非法目的, 公民个人信息亟待法律的保护。本文试图从法律的角度分析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现状及原因。
关键词:个人信息,侵权,法律保护
注释
11张凡弟.我国公民个人信息刑法保护研究[J].辽宁大学, 2013 (1) .
【公民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研究论文】推荐阅读:
公民道德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09-18
立法保护个人信息12-05
如何保护个人隐私信息11-07
加强公民道德的标语10-21
做守法的公民教案12-22
八年级政治公民的权利09-17
争做一个文明的小公民09-26
银行支行客户个人金融信息保护工作自查报告10-11
突发事件与公民的道德素质06-05
公民日常生活中的礼仪要求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