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P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3说课稿

2025-04-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PEP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3说课稿(共8篇)

PEP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3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本课是Pep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三单元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听、说、认读small, big, long, short,并理解词义。

2、听懂含有形容词的几个指令,并按指令做动作。

培养学生熟练的运用英语表达本课中的四个形容词,并能根据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在活动中习得语言,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育学生爱护动物,懂得动物是世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二、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让学生能听、说、认读几个形容词 small, big, long, short.2、听懂含有形容词的几个指令,并按指令做动作。

教学难点:

单词small的发音。

三、说学生

三年级的学生刚接触英语,对英语充满了好奇,课堂上他们好说、好动、好表现,喜欢小动物,在三年级上册他们已经学过动物名称的单词。但是学生没有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知识的遗忘率高。在英语学习中,他们的听说能力较认读强。

四、说教法

结合教材和学生的身心特点,在本课时的教学设计中,我从学生的兴趣和认知水平出发,利用漂亮的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唱歌曲、猜谜语、玩游戏以及TPR活动,让学生在愉快中学习,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五、说学法

通过用旧知识引入本课新知识的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在猜一猜、比一比、试一试的过程中,尝试做课堂的主人。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使他们不仅掌握本节课的内容,而且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产生新经验、新认识,并由此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促进个性成长。

六、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主要由五个环节来完成。

(一)、(Warm-up/Revision)学生日常口语会话展示。

(二)、(Presentation)

1、Listen and guess.自然引入。

2、分散难点,及时巩固。

3、反复练习,加强记忆

(三)、(Practice)Let’sdo,利用课件一一展示,师生边读边做动作。

(四)、全课总结。

PEP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3说课稿 篇2

一、教材分析

(一) 教材结构分析

小学英语新课标强调, 以“贴近生活”为基础, 以“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为动力, 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能力”为突破点。本节课的教学正是这种指导思想的具体体现。本节课是《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第一课时。这一单元的课题是《Shopping》, 根据课题可以明确本单元的核心教学内容是“购物”。通过分析教材, 我设立本单元的学习总目标是使学生能运用英语说出一些生活中常用的物品名称, 能表述如何在商店中购物, 能读懂商品价格, 并将商品价格转化为文字信息, 能制作简单的购物单。本单元共四课, 第一课共三个环节, 分别是Look and listen, Listen and learn, Work with your friend。第一课创设一个商店购物的语境, 使学生能听懂对话, 读懂并会表述商品价格, 能进行购物活动的交流, 能表演课文内容。其中第一环节Look and listen是利用图片展现一个商店购物语境, 学生通过看图, 听对话, 在语言和图片之间建立起意义联系, 从而了解对话所表达的意义, 再通过角色表演巩固所学语言, 扩展对话内容。

(二) 教学目标分析

新课标强调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角度的有机结合。在这种教学理念的指导下, 结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心理特点、认知规律以及小学英语学科特点、课本的教材结构的分析, 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 能听懂、会说本篇对话;

(2) 能听懂、会说新单词:Walkman、brand、prefer、hundred、test.

(3) 能运用“What can I do for you?”、“Which…do you prefer, A or B….?I prefer…”进行口语交际。

2、能力目标:

通过分组练习和角色表演练习, 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使学生能进行小组合作, 增强其参与意识、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培养其团结协作能力及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活动和游戏, 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树立学生学好英语的自信心。

(三)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听懂对话, 能通过角色表演扩展对话内容。

2、难点:学生运用“Which…do you prefer, A or B…?I prefer…”进行口语交际;百位数英语的拼读。

二、教法和学法指导

(一) 依据

我面对的学生是11—12周岁的学生。处在这一年龄段的学生, 好奇心强, 形象思维占优势, 抽象思维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 依据英语教学直观性、兴趣性、活动性和主体性原则, 这节课我将通过看、听、说、演、练、唱等一系列教学活动, 采用多媒体、磁带、图片、实物、模型等教具教学, 充分调动学生眼、耳、口、手、脑等多种器官, 让学生在直观的教学情境中主动地愉快地学习, 完成预期的教学任务。

(二) 使用的教法和学法指导

1、教法。

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愉快教学法、演示法、讲解法、谈话法等教学方法, 既面向全体学生, 又注重因材施教。借助一些直观教具, 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帮助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在创设的情景中学习, 通过倾听、观察、比较、讨论、积极与他人合作, 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样既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其团结协作能力, 让学生在“乐中学”, 又在“学中乐”。

2、学法指导。

在教学中, 我将指导学生使用观察法、讨论法、模仿练习法、游戏法、小组合作法等学习方法, 让学生理解对话, 巩固所学语言, 扩展对话内容。培养学生敢于开口, 积极实践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教学程序和教学效果

(一) 组织教学, 创设氛围

演唱上单元所教的英文歌曲:“Months and Seasons”。 (既复习了旧知, 又营造出一种宽松愉悦的教学气氛, 使学生在唱唱做做中迅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二) 复习旧知, 做好铺垫

提问:“When is the Spring Festival?/When is your birthday?/What’s the date today?” (既复习巩固了旧知识, 又为新知识的学习埋下了伏笔。)

(三) 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今天是何平的生日, 妈妈和她一起去商店购买生日礼品, 并与售货员展开交谈。引出课题:Shopping。 (由于情境贴近生活, 学生感到亲切自然, 激发了学习兴趣。)

(四) 结合生活, 学习新知。多种形式, 练习巩固

1、多媒体展示图片 (何平和妈妈走进一家商店, 与售货员进行交谈) ,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

提问:“她们会说些什么呢?”“她们的对话如何用英语表达?” (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又设置了悬念, 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 激发了他们的学习欲望。)

2、播放磁带中的前四句对话, 并用多媒体展示出来。

先学习几个生词:walkman、brand、prefer。只需听懂、学会发音和理解含义, 下一课时将专门学习。 (主次分明, 着重听说能力的培养。)

3、在教师引导下, 让学生听懂每句话的意思。

这里, 可用苏格拉底法让学生自己得出正确结论。 (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4、重点学习句型“Which…

do you prefer, A or B….?I prefer…”。多媒体演示各种实物:水果、玩具、文具, 让学生练习说“你更喜欢什么?” (利用直观教具, 通过替换练习, 突破了教学难点。)

5、采用多种形式, 让学生通过自读, 互读, 指名读, 开火车读, 分小组读, 角色扮演读等多种多样的形式来练习对话。

(在使学生知识得到巩固的同时, 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能力, 更创造出一种和谐、融洽的教学气氛, 使学生保持振奋、饱满的学习情绪, 提高了合作意识, 培养了团结协作能力。)

6、采用同样的方式学习后四句对话。

展示图片, 听磁带, 多媒体展示对话, 学习生词“test、hundred”、理解句子含义, 多种形式练习巩固。

(五) 角色游戏, 巩固知识。运用句型, 扩展对话

把全班学生分成五个组, 即五个“商店”, 每组由一名学生当售货员, 其它学生充当顾客。顾客可以到任何一家“商店”“购买”自己喜欢的物品。教师到各组去指导, 同时教师也当顾客, 购买物品。 (通过分组的角色游戏, 学生所学语言在运用中得到了巩固和扩展, 听说能力得到了锻炼, 每个学生的创造个性得到了展现, 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增强他们学好英语的信心。小组分工合作, 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培养了他们团结协作能力。)

四、教学反思

PEP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3说课稿 篇3

《2011版义务教育阶英语课程标准》一级目标要求学生们能说出简单的英语歌谣;能在图片和动作的帮助下听懂和读懂简单的小故事;能做简单的角色表演;能看懂语言简单的英语动画,在学习中乐于模仿,敢于表达,对英语具有一定的感知能力;并使学生对接触的外国文化习俗感兴趣。

本教学设计的内容为PEP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C 部分的Story time,整体教学思路设计如下图: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以动物为话题,重点是描述动物的体貌特征,通过设计的教学任务来训练Look at the… Its … It has…句型的使用。 这个单元的教学内容与三年级上册Unit 4 We love animals.认识小动物有紧密的联系,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部分动物的词汇。这个话题贴近学生生活,他们对描述小动物的体态特征比较熟悉且感兴趣,教学活动比较容易开展,可以在让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适当进行拓展,以丰富学生知识。本课是第三单元的故事课,通过听说使学生掌握并运用与动物有关的目标词汇及介绍动物的常用句型。

Part C部分是故事课教学,是在学习完AB 部分关于描述小动物体态特征的形容词thin, fat, tall, short…以及语句Look at the… Its … It has…的语言基础上而进行的文本阅读。本故事通过两个主要人物Zoom和Zip比赛认识动物,重现了已学的部分动物单词和形容词,并拓展了新的动物单词lion, fox, wolf, zebra, gorilla and horse.以及句型:How many animals do you know? I know all the animals.目的是想通过这样一个较为有意义的语篇,增加学生们语言的输入,使得学生逐步适应文本的阅读,培养学生在实际情景中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从两个方面来分析学生的情况:自然情况及学生的已知起点。

1.自然情况

本班学生总数40人,年龄在9-10岁左右。

约75%的学生当堂能接受新授课的内容,15%的学生需要课下向同伴请教才能理解新知识,还有10%的学生需要老师亲自指导才能理解新知识。英语学习习惯较好,能坚持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可以达到约60%。根据以上情况,将全班学生分为A,B两层,A层水平的学生理解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较强,课堂积极参与,有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B层水平的学生理解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较差,学过的知识不能灵活运用,没有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2. 已知起点

(1)话题方面:

本单元谈论的话题是动物。这个话题贴近学生生活,他们对动物介绍比较熟悉且感兴趣,教学活动比较容易开展,可以在让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适当进行拓展,以丰富学生知识。

(2)知识方面:

学生此前已经学过Look at the… Its … It has…的句型,具有了学习本单元知识的认知前提。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进行引导。

(3)技能方面:

多数学生能够熟练介绍自己身边的小动物,能在视听时抓住细节信息。

(4)态度方面:

多数学生喜爱并重视英语。

三、教学目标分析

经过对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认真分析,按照《2011版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制定的本单元的教学总体目标为:

(一)语言技能目标

全体学生能够用本单元所学目标词汇及句型熟练并正确地用英语描述小动物的体貌特征。B级的学生能够介绍动物的名称。A级学生能够通过动物的体貌特征用英语进行描述与交流。

(二)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在学习中集中注意力。在课堂交流中,注意倾听,认真思考,积极运用所学英语进行表达和交流。遇到问题主动向老师或同学请教,积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生通过主动认知与动物相关的语言知识和合作学习,表达自己对动物的关爱,更加珍惜身边的动物,培养学生们的内省智能和逻辑表达能力。

在以上的总体教学目标指导下,可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细化为以下几方面:

1.语言知识目标

(1) 能够在图片、实物或动作的帮助下,听说、认读动物类单词lion, tiger, fox, wolf, zebra, horse, gorilla, monkey.

(2) 学生能在图片、动作、老师的帮助下读懂故事的大意。

(3) 能够根据具体的情境与同伴之间运用语句:How many animals do you know? I know all the animals. A tiger and a lion.进行交流。

(4)能在日常生活中学会使用功能性语言:Yes! Right! Good! 肯定他人的回答。

2. 语言技能目标

(1) 听:能听懂故事大意。

(2) 说:能利用How many animals do you know? I know ...与同伴进行交流,介绍小动物。能使用功能性语言:Yes! Right! Good! 肯定他人的回答。

(3) 读:能读懂故事,并从故事中快速找到相关信息。

(4) 演:能为故事配音。

3. 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具有热爱动物和保护动物的意识。

4. 文化意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象征性动物。

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一)教学重点

有关动物的词汇;How many animals do you know? I know all the animals.在具体情境中的应用;以及使用Yes! Right! Good! 肯定他人的回答。

(二)教学难点

根据图片或动画复述故事,给故事配音。

五、教学过程设计

Step 1. Warming up and leading in

1. Free talk

设计意图:师生间的日常会话交流,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做好课前预热。

2. Lets chant(播放三年级上册第39页的歌谣)

文本如下:

Look at the cat, it is fat.

Look at the pig, it is big.

Look at the dog, its on the log.

Look at the duck, its in the truck.

Look at the bear, its on the pear.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三年级上册以动物为主题的歌谣导入,为学生复习部分动物的名称以及本单元学习的形容词fat, big和语句Look at…,歌谣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简单易懂,节奏感强,琅琅上口,迎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同时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地将已学知识进行复习。

3. Puzzle

为学生们讲述“懒羊羊”寻找食物的故事,从而引出单词apple, nine, ice, milk, arm, leg,并让学生们根据图片所代表单词的首字母,组成核心词:animal。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的“懒羊羊寻找食物”的故事,使这些单词能具备故事间的相互联系。故事情境的创设,能够极大的激发学生们猜谜的兴趣和参与的热情,将其六个单词的首字母组成“新单词”animal。 核心词的引出,使师生之间拥有交际的话题:How many animals do you know?

Step 2. Revision and presentation

1. 目标词汇的引入

引导学生说出动物类名称。笔者预设了两种情况:一种是学生能够说出已学的动物类单词,如:cat, dog, duck, monkey等,不能说出本课的目标词汇,如:gorilla, lion, zebra等。学生可通过观看动画,进行有意义的语言输入,使学生逐步适应文本阅读,在语篇中学习新词汇。第二种情况是,B类学生能够说出已学的动物类单词,A类学生通过自主预习能够说出故事中部分动物名称,此时要抓住学生自己所构建的文本信息,对新单词先行输入。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说出所认知的动物名称,和学生共同建构本课的文本信息,改变了传统教学的直接呈现新知,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积极思考的能力。在必要时予以点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学生们回答完自己所知道的所有小动物的名称之后,老师用自己的肢体语言为学生们表演其它动物来补充学生们的答案。根据师生的“合作”,数一数所知的所有小动物的种类,在具体情境中使用语句:I know all the animals.

设计意图:将小动物的名称呈现于黑板上,并带领学生一同数小动物的种类。在具体的情境中引出故事中的目标语句:I know all the animals!

2.真实情境的创设,对已知语言进行有效复习

为学生们创设了真实的情境:The animals live in a zoo.并用神奇的魔法,将其动物园的大门打开,出现了小动物panda, elephant和bear.并要求学生们用本单元所学语言知识Look at the… Its … It has…对动物们进行描述。

设计意图:通过描述小动物的体态特征,帮助学生们复习第三单元已学的语言知识,并为”故事中”的学习做好铺垫。

3. 故事主要人物的巧妙引入

巧妙利用最后一只bear的出现,将“动物”转变成了故事中的人物“Zoom”,开始“故事中”的教学。

设计意图:由动物bear引出Zoom,再由Zoom引出Story time,这样的设计很轻松的由“故事前”过渡到了“故事中”。而此时,词汇输入还未完成,还有待于学生自己在文本中发现。

4. 故事文本的呈现

接下来与故事文本进行链接,让学生们带着问题观看故事的动画,使学生们从视、听、想等多角度对故事的内容进行了解,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启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第三个问题的呈现:Do you know the names of these animals?使词汇的输入基本完成。

(1)问题的呈现

Question: How many animals can you see in the story? (Except Zoom and Zip)

(2)观看动画,初步感知

设计意图:通过第一次观看动画,使学生们初步了解故事内容。先提出问题,能使学生们更积极的熟悉故事内容,进行思考。

(3)问题的升华

Does Zoom know all the animals?

Do you know the names of these animals?

(4)再观动画,完成目标词汇的输入

让学生们带着第二个问题,再次观看故事动画,并由此问题的呈现,使词汇的输入基本完成。

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给学生们功能性语言的使用。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学会使用功能性语言:Yes! Right! Good!肯定他人的回答。

帮助学生熟悉小动物的名称,并在适当时运用句型:Its … It has …来帮助学生熟悉动物的体态特征,在形貌相似的动物之间还可以让学生模仿做动作,如:Act like a gorilla. /Act like a monkey…

设计意图:此部分的设计突出了英语课堂的特色,让学生们愿说、敢说、并有内容可说。给学生足够语言可发展的空间,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Step3. Practice

1. 认读单词比赛

设计意图: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为了提高他们的词汇认读能力,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开展一些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和想象力并具有一定挑战性的活动或游戏,帮助学生提高单词的认读能力。于是笔者运用TPR全身反应法,设计了“认读单词”比赛的环节,此环节通过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孩子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加深对故事中出现的八种动物单词的记忆。激烈的音乐,从听觉上调动了学生们积极回答问题的热情;快速出现的动物图片,在视觉上激发孩子们积极思考和迅速认读单词的兴趣。通过比赛的形式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的参与热情,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2. 跟读、模仿

设计意图:在故事文本的处理上,笔者进行了听说、模仿的训练,对学生进行听力输入,和语言的输出,并巧妙地发挥了点读笔的作用,方便了学生的跟读、模仿,并及时强化了学生的语音、语调。使我的课堂改变了传统课堂中“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实现了“人机交流”的操练,提高学生们的兴趣。

3. 复述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对故事文本的三次听说、模仿,实现让学生对照板书进行语言的输出,复述故事的内容。在看文字进行语言的输出后, 对学生们的能力进行了强化性的训练,看图片复述故事,和看无声的动画进行配音。这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使用语言的真实环境,使学生在听说训练后,将所学知识直接运用于交际活动中。

Step 4. Production

Group Work

学生对故事文本内容进行了几次输入与输出之后,为了使学生们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目标语言,与同伴进行交流,笔者设计了Group work的小组活动环节。活动中,主要以六人一小组为单位,运用老师给提供的动物玩具,和所提示的本单元和故事中的主要目标语言进行组内交流,活动时间大约为4—5分钟。活动中,采用轮流扮演B同学的角色,与组内的其他成员进行介绍并描述小动物。

设计意图:希望通过此环节的设计,能够给予学生们充分发挥语言交流的空间,培养学生们与同伴进行合作的能力,体现出学生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Step 5. Extension

Good to know & Homework

设计意图:学生们已经了解并简单运用了所学的目标词汇和句型,接着通过我对教材的整合,将第一单元所要介绍的一个文化背景,kangaroo, eagle, beaver, panda等动物所属的国家放置Good to know部分,使其在动物教学单元更能拓宽学生们的眼界,培养学生们爱护并保护小动物的情感。最后,通过作业的布置,培养了学生们用英语表演小故事和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六、教学评价设计

(一)评价内容

1. 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

整个教学设计以完成不同任务为导向,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活动的设计者和知识的引导者,在真实任务实施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整节课活动设计层次清晰,语言讲解重难点突出。

2. 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

根据所预设的教学目标,所检验到的学生学习效果是:通过练习,95%的学生能够在图片、实物或动作的帮助下,听说、认读故事中的动物类单词;80%的学生能够根据具体的情境与同伴之间运用语句How many animals do you know? I know all the animals. A tiger and a lion.进行交流。100%的学生能会使用功能性语言:Yes! Right! Good!肯定他人的回答。75%的学生能够根据图片或动画复述故事,给故事配音。

(二)评价方法

本节课采用了多种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1. 口头表扬

课堂上教师不应吝啬言语和时间给学生以口头表扬。在口头表扬时要注意语言的丰富性:Cool! Great! Super! Wonderful! So brave……这些简单的语句无不鼓励着学生树立自信。

2. 体态语言

评价并非一定要通过语言。通过老师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安抚的动作就可以传达对学生的赞赏和认可,给他们以成就感和愉悦感。

3. 奖励制度

在教学中设立一些奖励制度作为评价的方式,把表现出色的学生名字写到圣诞树上;给合作默契的小组贴上小星星;给进步飞快的学生敲上一个笑脸……以丰富的评价方式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主动参与的欲望。

4. 小组评价

PEP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3说课稿 篇4

钟裔发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

本节教材主要是学习六种动物的英文名称:monkey, dog, duck, panda, cat, rabbit,并能运用简单的句子描述。2.教材的功能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接触到很多小动物,如何让学生学会用英语来表达这些动物的名称是本单元所要学习的教学内容。通过学生学会用英语来表达对各种动物的喜爱,发展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进一步培养他们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二.说目标 1.教学目标

依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及认知水平确定以下目标:

知识目标:能听、说、认读六个有关动物的词汇:monkey, dog, duck, panda, cat, rabbit;听懂

理解句子look!I have a…。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听,做,说,读,写的能力,增进身体各部分的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通过运用语言来完成学习任务,感受成功,从而引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内在动机,最终使他们形成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同时培养学生要爱护动物。2.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能听、说、认读六个有关动物的词汇。教学难点是学生能将这六个有关动物的词汇运用到简单的英语句子中表达,突破重点和难点的关键是结合低年级学生喜欢游戏的特点,掌握知识,并灵活地运用。三.说教法 1.教法设计

为了顺利完成以上教学目标,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我采用了讲读、直观演示、愉快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层层递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保持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进而促使他们由兴趣发展到产生要学好它的志趣。2.学法指导

鉴于本课词汇的特点及学生现有知识水平,我准备引导学生听、看、读、想、说来逐步引导学生学会表达动物名称,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和运用能力。同时,多表扬、勤鼓励,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学习积极性,在知识上均有所提高。3.教学手段

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为了不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我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在教学过程中启发、诱导学生思维,培养不同层次的学生大胆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四.说过程(一).导入设计

1. 上课一开始,先让学生进行日常口语训练:教师先示范自我介绍Good morning!/nice to meet you./Hello!I’m Miss Qiu..What’s your name? 然后让学生自我介绍。运用一些日常用语把学生带进学习英语的氛围中。.热身活动Let’s chant,教师边出示铅笔边说:I have a pencil.让学生也出示铅笔:Me too.接着听录音,边说边做。

设计意图:提高对知识的再现率,为学习新知识埋下伏笔。同时,通过课前的对话,热身活动,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以轻松活泼的形式开始。(二).新课呈现

1.教师出示玩具小猴说:Look!I have a monkey.引导学生看图片及单词monkey。教师再用其他动物玩具依次出示dog, duck, panda, cat, rabbit这几个动物名称,结合句型,逐个呈现这几个新单词。然后分别采用升降调教师逐个带读这几个新单词,再指名让学生读一读。每教一个单词,教师都要示范拼读单词,要求学生跟读,并把单词写在黑板上预先画好的四线格内,并要求学生在练习本上练写一个。接着,教师领读单词,学生跟读,全班分组齐读,再采用个别或两人等不同形式让学生读一读,并把新单词放入句型中练习:I have a… /I like…/Do you like…等。教师及时纠错,及时鼓励表扬。2.听录音Let’s talk,并跟读。

设计意图:语言教学要贯彻整体性原则,“句不离词,词不离句!”单词教学应放到句子中教学,对话中教学,让学生学会应用新知,为下节课的对话教学做好了铺垫,同时又培养了学生有目的的听和说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3.单词巩固。Play a game“Which are missing?”学生认读完单词,必须说出哪几个单词不见了,最快说出的学生,该组将得到一面小旗。

4.传玩具对话练习,各组同时进行。A:I have a … B: Cool./Great./Wow.设计意图:用玩具将单词引出,让学生有一种新奇的感觉,产生浓厚的兴趣,通过观察教师书写,尝试拼读和书写单词,为以后的书写打下良好的基础,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年龄特点。通过视觉观察复习单词,训练学生的快速记忆能力,调动了课堂气氛,又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三).拓展延伸

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所知道的动物都有哪些,从而引出animals这个单词,再引导学生要爱护动物,起到了揭题的作用,又为A部分Let’s learn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四).课后作业:熟读本课新词。向伙伴介绍自己的动物玩具。

设计意图:布置这样的作业,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又能鼓励学生应用于生活实际,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五.说评价

PEP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3说课稿 篇5

黄竹镇中心学校 蒙芳燕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本单元所有内容都是围绕Colours展开的,本课是在Part A Let’s learn中red,yellow,blue and green词汇的学习基础上再学习black,white,orang,brown这几个词汇的,并围绕本科新授单词,穿插一些TPR活动,如Black,black,stand up,要求学生听懂并按照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另外,本课的词汇贴近学生的生活,色彩鲜明的图片与词汇配对,使学生更容易理解,TPR活动更是深受儿童喜爱,使学生在快乐中很自然地掌握语言。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听、说、认读本课的重点单词black, white, orange, brown.【能力目标】能熟练掌握并运用运用句子colour it...Ok,能听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如:Black,black,stand up.【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颜色的喜爱,欣赏颜色的美,乐意用颜色来描绘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3.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能正确熟练地听、说、认读表示颜色的新单词black, white, orange, brown,并能用英语描述不同颜色的物品。

2、能听懂指示语Stand up!Sit down!Touch the ground!Turn around!并按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

难点:单词black,brown的发音。4.教具准备:

颜色图片,单词卡片,多媒体课件,录音磁带,没有上色的小熊图片。学生准备:蜡笔。

二、说教法、学法

都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和三年级学生身心特征,结合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也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在教学中灵活地运用了游戏法、表演法、直观法和多媒体辅助法等多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说教学流程

本着以学生学习为主体,教师启发为引导。我把教学过程分为四部分来完成。即:热身――授课――操练――拓展延伸。

1、热身阶段:歌曲导入,引出新知

根据英语愉快教学模式,要使学生在教学开始便处在认知的活跃状态,为以后的教学过程创设最佳的开端。因而我先用多媒体播放歌曲《Colour song》,老师和学生一齐拍手唱,既活跃课堂气氛,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2、新课呈现阶段

(1)当大家一起唱完歌曲,教师指着屏幕上的画面说:Look,I see a rainbow。rainbow彩虹,Is it beautiful?漂亮吗?Yes.It is colourful.What’s colour do you see?学生会用已学的句型:I see...这时,教师突然指者教室里的墙说:I see white,重复white 一词引导学生理解white的意思并出示单词卡。通过个别读,比赛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法让学生练习单词,掌握正确发音。学生掌握了单词的发音之后,教师出示PPT图片,引导学生看图说句子:Colour it white.并根据图片理解句子的意思。

(2)以同样的方法,教学单词black, orange, brown.在教授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强调black中a字母和brown 的发音。

(设计理念:通过图片和实物等直观教具,让学生感知所学新单词在具体情境中的意思,加深印象。)(3)听录音,跟读。

3、游戏操练,巩固新知

(1)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分别是:Group White, Group black, Group orange, Group brown.(2)Game: point and say.老师点单词,学生读单词,看谁读得又快又准。

2(设计理念:调动课堂气氛,学生在玩中学,学中乐,加深了单词的记忆。)(3)Game: “萝卜蹲”。四个学生上台手持单词卡片,教师说颜色,学生说英文单词,说到哪个单词,手持该单词卡的同学必须蹲一下,出错的同学淘汰出局。

(设计理念:激烈有趣的竞争让学生在快乐中巩固了所学的新单词,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4)Listen and colour.叫学生拿出课前老师发给大家的小熊图片,听音,按要求给小熊涂上正确的颜色。

Colour it brown.Colour it white.Colour it orange.Colour it black.(5)Let’s do :Follow me: Black,black,Stand up.Orange, orange, Sit down.White, white Touch the ground.Brown, brown, Turn around.(6)I say you do

4、家庭作业,复习巩固。

1、把家里的生活用品的颜色用英语说给家长听。

2、听录音,跟读课文。

四、说板书

设计理念:直观、明了、简洁的板书会让学生一目了然地看清所学习的内容。这节课的板书我主要采用单词,图片和句子共同呈现的方式,既简洁又明了。这些内容又是多种多样的,有呈现,又有操练,力争将板书变得有滋有味,而又能体现本课的重点内容。

Unit2 Colours

B Let’s learn B Let’s do white black brown orange

五,说反思

PEP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3说课稿 篇6

PEP小学六年级英语下册Unit3 Last weekend?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P26 Let’s start, Let’s learn , Let’s find out.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1、能够听、说、读、写短语:watched TV, washed clothes, cleaned the room, played football and visited grandparents。

2、能够听懂问句: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并能够做出正确的回答。

3、能够运用新学语言内容完成Let’s find out 中的任务。

4、教育学生要热爱生活,关心他人,积极参加各种课外活动。

三、教学重点

听、说、读、写短语“watched TV, washed clothes, cleaned the room, played football and visited grandparents”,听懂、会说句子: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并能够在实际情景中灵活运用。

四、教学难点

5个词组读音和书写,掌握动词过去式及其发音。

五、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本课时所需的六张词卡。

2、教师准备录音机和录音带。

3、教师准备本单元的挂图。

六、教学过程

1、Warm-up(1)Daily oral practice.Good morning!Glad to meet you.How are you?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对话练习,已学知识的巩固。

(2)Hang–man game.玩游戏,猜单词。(watch, wash, clean, play, visit)

2、Preview(1)Let’s chant(第六册书本Page 7)a.听一遍录音 b、师生一起说唱(2)Let’s start:

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 the weekend? 说说自己的周末,复习动词短语。

3、Presentation(1)教师出示一个日历给大家看,圈出今天的日子是Sunday(weekend),然后问学生:What’s the date today? What day is it today? 学生回答今天的日期, Today is April the 10th.It’s Sunday.(2)教师说:On Sunday(weekend),I usually wash clothes, clean the room, play football, watch TV and visit grandparents.出示教师所说动作的卡片,学生跟读词组。跟着老师朗读几遍动词短语。(3)教师问学生: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 Sundays? 学生回答教师的问题。

(4)教师再次出示日历,圈出上个星期天的日子,然后问学生:What was that day? 引导学生回答:It was last Sunday? 板书并带读单词:last。教师:It was last Sunday.It was the last weekend.板书、解释并朗读词组:last weekend。学生跟读并掌握词组:last weekend。(5)引出句型: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板书句型并朗读。

(6)呈现词组:watched TV, washed clothes, cleaned the room, played football and visited grandparents.强调这些过去式的发音。/t/, /t/, /d/, /d/, /id/。(7)Activity one: Bingo!(8)师生问答。(语言内容)

(9)引出句型 Did you play football last weekend?

Yes, I did / No, I didn’t(10)Activity two: 摘苹果游戏

(11)教师领读 Let’s learn部分。

4、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Let’s find out.(1)教师出示图片,提问:

What did Zoom do last weekend?

板书并认读:do-did, water-watered.(2)教师问几个学生:What did you do?

(3)Do a survey。学生之间相互了解,并做好记录。完成后上台进行解说。(4)填入所缺的单词。

(5)完成活动手册的相应练习。

(6)回家朗读课本Let’s learn部分,抄写词组。

5、Homework(1)抄写四会单词各两行。

(2)回去读熟课本内容,做本课时练习册。

七、板书设计:

Unit3

Last weekend?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watched TV.washed clotes.I

cleaned the room.played football.visited grandparents.教学反思:

让学生由被动的知识容器变成积极的探索者,使学生体会到成功带来的喜悦,学习兴趣更浓了。

1、Warm-up(1)、Enjoy the song: At the zoo(2)、Daily oral practice Good morning.Glad to meet you.How are you? What day is today?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2、Preview(1)、Activity 1(2)、Let’s try.T: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S: …

T: What about Chen Jie?

3、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Let’s talk

设计主情景“我是小小侦探”(1)、“谁打扫了教室”

教师用课件动画形式出现一个明亮干净的教室。出现一个老师和一个学生John。

Look, our classroom.It’s very clean and tidy.But who cleaned it.I don’t know.I want to thank him.Can you help me to find him? J: I can help you to find him.John跑了出去,碰到了Sarah,John就问Sarah.J: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Sarah: Hmm!I watched TV.John跑去问了Wu Yifan.J: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W:Hmm!I played football.板书句型: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I played football.学生朗读。

教师头带John的头饰T: Look, John come to our class.He wants to find who cleaned the classroom last weekend.T: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S1: I …

T: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S2: I …

T: Did you help the teacher clean the classroom? 引导学生回答。

板书help,并朗读。(2)、Activity 2(3)、Activity 3 Make the chant.(4)、“找到了”

通过课件展示John和Zoom的对话。

J: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Z: I played football at school.J: Did you help the teacher clean the classroom?

Z: Yes, I did.J: Oh, Zoom.You are great!(5)、听录音,跟读书本对话。(6)、学生一起朗读对话。

4、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1)、对话操练:Let’s find out.p28(2)、完成活动手册相应练习课堂检测

一、选择填空。

()1.It

Tuesday yesterday.A.is

B.can

C.was()2.Chen Jie went back late

night.A.in

B.at

C.on

()3.Let’s go and

the football match.A.look

B.watch

C.see()4.What

Mike do yesterday ?

A.do

B.does

C.did

()5.What do you do on Saturdays?

B:

A.I often went swimming.B.I often go swimming.C.I often goes swimming.二、根据所给的中文情景,选择正确的答案。

()

1、如果你想邀请对方和你一起去钓鱼,你应该说: A.Do you like to go fishing with me ?

B.Would you like to go fishing with me ?

C.Did you go fishing ?()

2、你想请求别人的帮助,你应该说: A.What can I do for you ?

B.Can you help me? C.Can I help you ?()

3、你想问别人昨天去过哪里,你应该说: A.Where do you go ?

B.Where are you going ? C.Where did you go ?()

4、你想问对方上周末做了些什么,你应该说: A.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last weekend?

B.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C.What do you often do on the weekend?()

5、别人请你吃东西,你不想吃,你应该说:

A.No, thanks.B.I don’t like it.C.It’s sour.七、板书设计:

Unit3

Last weekend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played football.I visited grandparents..Did you help them clean their room?

Yes, I did.教学反思:

通过让学生在实践中大胆尝试,不断摸索,使学生逐渐熟悉和掌握所学知识,教学效果明显。第三课时

一、教学内容:P30 Let’s read, Let’s play,Pronunciation.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1、能听、说、认读Let’s read部分的内容,并完成相应活动。

2、能够了解双元音音标/ /、/ /、/ /的音与形,能够读出例词并选择音标与单词和配图正确连线。

3、教育学生要热爱生活,关心他人,积极参加各种课外活动。

三、教学重点

1)理解短文内容,学会描述自己或询问他人的周末生活。2)was, busy, It was „’s birthday.四、教学难点

1)理解短文内容,学会描述自己或询问他人的周末生活。2)was, busy, It was „’s birthday.五、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一幅本课时的教学挂图。

2、教师准备一台录音机和相关录音带。

3、学生准备本课时的单词卡片。

六、教学过程

1、Warm-up(1)Let’s sing: The days of the week.(2)Ask and answer: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What did you do yesterday? I(did)…last weekend/ yesterday.2、Preview 结合单词卡片复习所学的四会单词,可让学生进行快看快拼的比赛。

3、Presentation(1)Let’s learn.从上面的问答中,老师总结并板书呈现:busy, „ was busy last weekend.①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可提出更细节性的问题:

T: What did you do last Saturday morning/ last Sunday evening…? A: I(did)…last Saturday morning/ last Sunday evening… T 根据学生A的回答,再向其他学生提问:

T: What did A do last Saturday morning/ last Sunday evening…?

引导学生将第一人称改为相应的第三人称进行回答,并将学生的回答(选择一个)以短语形式填入课前准备好的表格中。见附录。②完成表格后,T 再次重复: A was busy last weekend.③根据板书及表格,引导其他学生以: ××× was busy last weekend.为开头转述其他同学上周周末的活动。(2)Presentation of the sentences ① T: A was busy last weekend.B was busy last weekend.And Wu Yifan was busy last weekend, too.(可用课件展示)

② Now, let’s listen to the short passage and answer some questions.(T 可根据段落内容顺序设计问题)A:What did Wu Yifan do Saturday morning? B: Whom did he visit? Why? C: What did they do together? D: What did they do in the evening? E: What did Wu Yifan do Sunday morning? With whom? F: What did Wu Yifan do in the afternoon? ③听完两遍录音,学生可以同桌讨论并回答问题。如果有不同答案,大家一起讨论,寻求最佳答案。

④听音跟读,再齐读。

⑤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课本中“Finish the sentences”.再进行组内讨论并校对答案。1)Let’s play

T: Look at the calendar.Today is(date).Yesterday was(date).What did you do yesterday? A: I(did)yesterday.2)Activity 1 :滚雪球 Pronunciation(1)听音模仿.教师要以夸张的口型带学生跟读。

(2)认读双元音音标。/ / , / /, / /.说明音标与字母的区别和联系。(3)拼读单词。老师请学生自己拼读并读给大家听。(4)读单词,连线。

(5)Activity 2: Play basketball

4、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1)用词组或短句来描述自己爸爸或妈妈上周末的活动情况。(2)完成活动手册相关内容。课堂检测 选择填空。

()1.The weather

good yesterday.But today it

rainy.A.was, was

B.is, is

C.was, is()2.You

taller than me last year.But now I

taller than you.A.were, was

B.are, am

C.were, am

()3.Do you like

old piano by the table?.A.the

B.an

C.a()4.It

a lot last year.A.rained

B.rainy

C.rains()5.---Did John go

with Mike?---No,.A.hiking, he doesn’t.B.hiking, he didn’t

C.hike, he didn’t

七、板书设计:

Unit3

Last weekend? Wu Yifan was busy last weekend?

played football.He

visited his grandparents.cooked noodles.cleaned his room.教学反思:

通过设计各种不同梯度的任务,让学生在环环相扣的教学活动中,去感知、学习、操练与运用不规则动词,教学效果不错。第四课时

一、教学内容:P31 Let’s learn, Let’s play, Task time, Let’s check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1、掌握四会词组:went to a park, went swimming, read a book, went fishing, went hiking.2、学会用句型What did you/(name)do last weekend/ yesterday? I(name)(did)last weekend/ yesterday.Did you„.? Yes, I did.来进行问答并完成Task time的表格。

3、教育学生要热爱生活,关心他人,积极参加各种课外活动。

三、教学重点

掌握四会词组,并用所学词组和句型进行调查

四、教学难点

掌握四会词组,并用所学词组和句型进行调查

五、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本课时所需的五张词卡及A部分所学单词。

2、教师准备录音机和的录音带。

六、教学过程

1、Warm-up 1)Free-talk: T: What day is today? A: Today is…

T: What day was yesterday?(强调 yesterday)B: Yesterday/ It was…

T: What did you do yesterday? C: I(did)„yesterday.(用前几课时已经学的词组)2)Chain-drill: C: I(did)…yesterday.What did you do yesterday? D: I(did)…yesterday.What did you do yesterday? E, F…(ask the teacher)

T: I went to a park yesterday.2、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let’s learn

(1)继续Chain-drill,由T 引出并出示新授词组:went hiking.(2)学生已经了解了go 的过去式后, T 边用I went(这个动词用动作表示)yesterday.表达自己昨天去做什么了,边做动作.让学生帮老师说出: went swimming, went fishing.(3)Ask and answer: A: T ask and Ss answer.B: S1 ask and S2 answer.C: S3 ask and T answer.由此,T 引出新授词组: read a book.(4)自编chant.Chant together.(5)Listen to the tape and repeat.Pay attention to the pronunciation of: went, read.(6)Reading in 2 parts: T say the phrase loudly, Ss say it lowly;T say the phrase lowly, Ss say it loudly.Practice:

通过各种游戏,操练所学词组 Activity 1 找搭档 Activity 2 我是侦察兵 Activity 3 记忆大挑战

3、Task-time 1)Pair work A: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 Did you …? B: I(did)…/ Yes, I did.2)在问答过程中完成书中所示的表格.3)邀请几组同学到前面汇报调查结果

4、Let’s check 1)Ask Ss to describe each picture with the sentence structures of: I(did)yesterday/ last weekend.2)Listen and circle.3)Check the answers.5、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1)完成活动手册相应内容。

(2)课后继续交流同桌的周末或前天的活动信息.课堂检测

一、写出下列动词的过去式。

1、is/am

2.are

3.have/has

4.do

5.read

6.go

7.study

8.fly

9.swim

二、根据汉语提示,翻译下列句子。

1、昨天你做了什么?我去远足了。

What

you

yesterday? I

.2、我昨天下午和Tim 一起学英语。

Tim and I

last afternoon.3、我的妹妹的爱好是集邮。

My

hobby is

stamps.4、瞧,Amy正在树下看书呢。

Look,Amy

books under the tree.5、昨天是教师节。

It

Day yesterday.七、板书设计: Unit3

Last weekend? What did you do yesterday?

went to the park.went swimming.I

read a book.went fishing.went hiking.教学反思:

三年级英语下册说课稿 篇7

这些资源的创设为我本堂课的教学提供了很多方便。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将网络和学生生活结合起来,采用了“网络、情景、兴趣、活动”教学法。

充分利用资源,实现人机互动是本堂课的教法之一。

课堂中网络的介入使得好多东西都由静态变成了动态,借助网络呈现的画面生动而又活泼,内容丰富而又广泛,为孩子们提供的语言素材新颖而又有趣,使得孩子们能主动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本堂课中,在学生唱歌、做听力、做游戏、听朗读这些过程中充分体现了网络强烈的交互功能,以及给现代课堂带来的便捷。通过这些网络活动,课堂中实现了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人机之间的互动,使得课堂丰富多彩。

情景教学是本堂课的教法之二。

在课伊始,我让学生唱上一首英语数字歌,既复习了旧知,更把学生的情绪转移到英语上来。唱歌过程中,数字1-10让学生用手势打出,让学生边唱边表演,而且老师也十分投入地和学生一起演唱,用表情、动作、眼神和学生交流,使学生情绪兴奋,快速进入“角色”,沉浸在浓厚的英语氛围中,全身心地准备开始学习。

在学习have lunch时,我给学生创设了一个生活情景,我做饥饿状说:i’m hungry.引出have lunch,让学生在说chant的过程中利用实物来理解识记新词组。在教学go home , watch tv时,都创设了情景。网络情景与生活情景把整个课堂串联起来,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完成任务以后,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以激励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本堂课的教法之三。

恰到好处的评价有利于学生增强自信心,教师从学生的信心中也会得到教书的快乐。在本堂课的教学中,在学生完成听力练习,做完了游戏,完成了表格,有感情地朗读完对话,出色地运用所学知识编对话进行交流之后,教师都不忘用不同的形式,用不同的鼓励性的语言来对学生进行评价,一激励学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以学生为主体,以生活为载体,在活动中学英语是本堂课的教法之四。

语言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学习语言是为了能在生活中进行交际。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我始终以time作为一条主线贯穿着始终。通过网络的介入,使学生熟练运用所学句型,再通过生活化的情景,逐步培养学生正确的时间观。

在我这些教学方法的指引下,学生也采取了一些不同的学习方法。

首先是自主学习法。在本堂课中主要体现在学生朗读、做听力、通过游戏操练句型等环节中。

其次是合作学习法,主要体现在做游戏,自编对话,表演对话等环节中。

再次是情景体验法。情景教学是本堂课自始至终的主线,学生的时间观是如何培养的,就是让学生在相应的情景中体验出来的。

纵观整堂课的教学,以下几点是我想要达到的理想境界。

课堂教学中,教师既关注学习结果,又关注学习过程,在学习过程中重评价,让学生在评价中体验进步与成功。

借助网络给学生提供学习的平台,活泼的动画画面,大量的听力练习以及阅读材料,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

PEP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3说课稿 篇8

根据教材内容的安排,学生是第一次学习统计的有关知识,从表面上看这部分知识虽然简单,但一年级的学生能在统计的过程中,不重复、不遗漏是统计中要重点关注的问题,让学生对收集的结果进行整理,表面上是在整理几种图形,实质上是在整理几组数据,这一概念的转变对学生来的说会感到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通过身边具体事例、直观教学使学生理解统计的意义,帮助学生建立统计的初步概念。学好这部分内容,更为学生以后续学习统计的有关知识打下扎实基础。

依据“新课标”理念,以及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认识规律,确定本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收集及整理数据的过程,认识简单的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解答简单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借助有趣、音乐(小列兵)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统计活动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主动探求的欲望,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

教学难点:能够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解答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二、教法、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合作交流的学习形式是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但学生对它的认识却各不相同。要让学生获得知识经验并得以发展,就必须引领他们参与各种实践活动。本课设计理念,力求体现学习是“做”的过程、“经验”的过程,凸现学生学习的实践性特点。教法上体现“在玩中学,在做中学,在合作交流中学”的思想;学法上突出“自主学习,实践感知”。本课学习活动,从学生的感性出发,通过“乐”中学,“动”中思,“比”中悟,体验统计的产生、发展过程,初步理解统计的含义。教师创设了“统计参加鼓号队人数、统计获奖情况、统计早餐”三个有利于学生参与探索活动的学习环境,使教法与学法和谐地统一在“促进学生能力发展”这个教育目标上。

三、教学过程

(一)音乐引入——设置疑问、体验统计的产生

教育家雨果说过: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字,一把是文学,一把是音符。根据这一点我借用歌曲(小列兵)引入本节课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展开教学,再让学生回归生活说一说对乐器的认识选择那一种自己鼓掌喜欢的乐器,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体现“新课标”的学科整合。引用“你有什么办法知道喜欢那一种乐器的人最多”启发学生体验统计的产生必要性。

(二)新知探究——动手操作、引发争论、初步掌握统计的意义

小学生在理解数学概念都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要经过一个积累、沉淀和深化的过程。教材的重点,往往就是学生认识上的转折。就本节课而言,初步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是教学的重难点所在。于是,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开展有梯度的三层探究活动。

第一层:收集数据:制作小组统计图。

1、小组合作:(让学生根据自己意愿在小组内贴上自己喜欢的乐器)合作要求:(1)每人只能选择一种乐器(2)贴好的小组请各组小朋友数——数各在多少个?

2、汇报统计结果。引导学生完整的描述。(如;我们组有10个人,参加指挥捧的有2人,参加小号的有1人,参加大鼓的有2人,参加镲有4人,参加小鼓的有1人)这样一方面是有意识培养学生完整的表述能力,另一方面也能确保统计的准确性。

第二层:整理数据:制作全班统计图认识统计图和统计表。

1、认识统计图各小组长完成全班的统计图,通过表格的谁多?谁少?陈述表格好处引导学生小结:这样的图都叫统计图。全班统计最喜欢的乐器。

2、认识统计表全班互相交流数一数统计图中每种乐器各有多少的过程中寻找一种记录的方法引出“统计表”。、并请学生上台板演完成统计表让他们介绍数数方法集体纠正,同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肯定并及时表扬。

第三层:根据数据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渗透品行教育。

引导学生根据统计表提出简单数学问题?如:生1:___最多,___最少。生2:___比___多___个生3:___比___少___个。并让学生互动解答根据计算结果的揭示板书课题“统计最多的乐器”通过你想对我们的辅导员说些什么,渗透尊敬师长的品行教育。

三个层次的教学,使学生对统计意识理解经历一个逐步丰富的认知过程,“万丈高楼平地起”有了以上一步一步的铺垫,学生对统计的理解将更深刻,更透彻,学生能将数学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结构,对统计的应用将更得心应手。

三、巩固提高——应用体验、梳理知识

活动1:欣赏比赛实录完成统计表

通过播放CD我校鼓号队市区特等奖比赛实录,出示图表数一数近几年的获奖情况请学生完成统计表(学生上台扳演,集体订正)。这个教学活动不但学生能学以致用,还有意识让学了解我校鼓号队的发展历程及取了得的辉煌的成绩,发散思维让学看统计表情况说一句话。这一环节主要激发学生拿省级,国家级的长远目标,从而渗透爱国、爱校、学家的思想教育。

活动2:统计最喜欢的早餐

通过出示学生熟悉早餐图片(面条、面包、鸡蛋、牛奶)引导学生在小组内统计最喜欢的早餐、完成统计表,再让小组汇报统计情况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并解答。老师通过多媒体现场制作全班的统计图,再一次掀起学习的热潮,根据统计结果教育孩子平时注意饮食均蘅,使教学活动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大社会成为小课堂延伸,成为学生获取更多知识的舞台。这一环节让学生再一次经历收集——整理数据——-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全过程。

四、对照目标——评价整理

这一环节,让学生自己对照学习前共同确定的学习目标,说一说:学会了什么?学得怎么样?这样让学生参与总结,既便于了解学生对新知的掌握情况,又使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课后,教师给学生们布置作业:你能用今天学的知识,制作一张你一家人的“年龄统计图”吗?

上一篇:金融危机对美国的影响分析下一篇:赏识教育 读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