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技中心工作计划

2024-09-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农技中心工作计划(精选11篇)

农技中心工作计划 篇1

2016年度镇农技中心工作重点要紧紧围绕农业局签订的农业工作目标责任制和镇政府签订的《农村公益性服务合同》总体工作部署,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在具体工作措施上,坚持“抓科技入户提高服务质量,抓典型示范提高技术水平,抓综防监控提高生产安全,抓项目建设拓宽工作思路,抓科学管理提高机制活力”的工作方法,积极履行职责,敬业为农,团结协作,出色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

一、工作目标

农技推广工作紧扣“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一个主题,抓好“病虫情报”、“农技推广”二个有关生产环节技术措施的宣传告知,建设一个镇级粮食高产示范片,实施测土配方施肥,落实准确测报、综合防治手段确保无公害生产,示范应用杀虫灯、粘虫板、防虫网、遮阳网、喷滴灌等几项物理设施技术。力争全镇粮食种植面积达到26000亩,产量4450吨以上;油料总产500吨以上;蔬菜种植面积4000亩,产量达4000吨,柑橘14000亩,产量达12500吨。

二、工作重点和措施

1、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素质。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开展农业科技入户工作,农技人员每人联系农业科技示范户10户,联系一个示范基地村,扎扎实实地帮助农户解决生产中的实际技术问题,提高种植水平,增加农户收入。结合科技入户工作开展以阳光工程培训为主的各种技术培训和现场会,全年计划15场次,受训农户达2500人次以上,对本单位农技人员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加强知识更新和素质提高。

2、加强技术研究,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积极开展适用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围绕高产、高效和生态安全,着力提升我镇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2016年重点抓好良种供应、节本增效轻型栽培技术、高产高效栽培模式技术、标准化生产技术、病虫害综防技术、秸秆还田技术、测土配方施肥、作物生长调节剂应用、柑桔留树保鲜九大实用技术的推广运用。

3、加强示范基地建设,提高示范效果和推动农业技术。以点带面,搞好示范片建设是农业技术推广应用的主要模式之一。计划在百羊寨村和石创建玉米高产示范田800亩。

4、加强病虫预测预报,提高农作物病虫草综合防治水平。植物保护工作是对农作物正常生长的一种保护和降灾增产手段,技术上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

(1)搞好农作物病虫害的准确预测预报,完善农作物病虫害预警体系建设。

(2)进一步推广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大力推广“频振式杀虫灯、粘虫板、捕食螨”以及生物农药等无公害防治技术,争取应用面积1500亩以上。积极引进筛选试验示范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包括生物农药),推广应用农作物综合防治技术、化学除草、减量增效降污染等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病虫害的为害和农业源污染。

(3)推广农村安全灭鼠技术,达到“确保安全、增加数量、提高效果”。全年应用科学灭鼠药剂15公斤左右,灭鼠面积3500亩以上,并做到人畜安全。

(4)宣传和树立“绿色植保、公共植保”意识。在病虫害防治上除做好无公害技术推广应用外,针对这几年冬季荒田、季节性抛荒等造成的杂草较多,有利害虫寄生特点,在农村荒田、荒草比较集中地域采取统一药剂除草,减少害虫寄主,有效控制农田病虫害的大发生。

(5)农田喷雾机械的更新换代。生产上防治病虫害,许多农户仍应用20世纪70年代延用下来的传统工农-16型背负式喷雾器,“跑、冒、滴、漏”现象普遍,防治效果较差,而且影响施药者健康,浪费农药,污染环境,引发药害事故,造成农产品农残超标。因此我们将结合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逐步对其进行更新换代,重点推广使用机动喷雾器和电动喷雾器,使之在全镇普及率达95%以上。

5、加强农村能源和后续服务体系建设。我镇已建沼气池覆盖8个村、1030口,为此要更进一步完善村级沼气池服务网点,逐步规范农村能源后续服务体系建设,确保我镇已建沼气池不闲置,农民可放心长期使用;并全面完、村50口沼气池新建和整改任务;同时计划在、、村推广使用生物质火炉1000台。

6、加大新型农机具示范推广应用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工作力度。全年计划实现农机具购置补贴任务40万元以上。

7、协助测土配方施肥工作,进一步巩固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成果。开展相关技术培训达2000人次以上,示范信息上墙10个村,建设配方施肥样板田2500亩,引导并推广应用配方肥600吨以上。

8、协助抓好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检查、市场整治、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和农机安全监理工作。以此确保我镇农资市场净化、农业生产安全、全年无农用车重大安全责任事故。

9、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通过内部管理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促进工作的正常化、规范化运行,充分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信息报导和技术档案建设,宣传农业新技术和农业新事物,扩大社会认知度。提高农技服务质量,认真落实岗位责任制,签订服务合同,严格考核兑现,充分发挥部门综合效益。

10、认真完成县农业局和镇政府交办的其他中心工作任务。

农技中心工作计划 篇2

关键词:农技中心,专项资金,管理情况,建议

一、沙湾县农技中心现行职责

沙湾县地处天山北麓中段, 全县总面积1.31平方公里, 下辖9镇3乡3个农林牧场, 可耕地面积110万亩, 草场880万亩, 自然林40万亩。

沙湾县农技中心隶属沙湾县农业局, 属于财政全额预算管理事业单位, 其基本职责在于“县委县政府农村工作的决策参谋、技术推广与指导、农情预测预报、新技术的试验示范总结与推广、农资市场管理、有害生物入侵及防范等”, 农技中心承担的公共服务更关乎“三农”发展的根本, 而农技中心的财务管理也将随着县情、农情不断走向精细化, 在《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核算管理下, 助力“三农”发展。

二、财政专项资金投入分析

(一) 财政拨款中专项资金呈现波动较大

据统计, 2010年, 农技中心财政拨款420.01万元, 其中专项资金26.90%, 2011年, 农技中心财政拨款1589.15万元, 其中专项资金43.27%, 2012年, 农技中心财政拨款679.33万元, 其中专项资金30.98%, 2013年, 农技中心财政拨款386.13万元, 其中专项资金12.43%。近四年的数据显示, 作为“主要用于农技人员下乡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聘请专家培训农技人员和新型农民以及技术资料印刷和制度建设等”的专项资金, 并没有一个良好的稳健增长趋势。

(二) 第一产业产值涨幅再起需要科技作为杠杆

2010年, 我县第一产业产值275176万元, 以2010年的价格计算, 2011年同比上涨9.0%, 2012年同比上涨7.5%, 2013年同比上涨7.5%;2010年, 我县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5.4%, 2011年为33.2%, 2012年为35.5%, 2013年为34.7%;其中, 种植业占农业总产值2010年为74.5%, 2011年为74.5%, 2012年为72.1%, 2013年为67.9%。

4年间我县第一产业产业增长达到24.56%, 但是, 第一产业产值的增幅空间在逐渐减少。种植业所占第一产业的比重逐年下降, 而第一产业的产值在逐年上升。一降一升, 对传统种植业敲响了警钟, 在以种植业生产为主要经济支柱的县域, 科学技术的投入将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可小觑的经济杠杆力量——如何利用科学技术的投入在保证农业增产, 进一步降低种植成本、减小灾害损失的同时, 做好县委县政府农村工作的决策参谋角色成为关键。

三、财政农业科技专项资金投入产生的问题

(一) 农业短期低效导致对农业技术推广实际重视不足, 农业技术有心无力

一是目前乃至今后一个很长的阶段我县都是农业大县。但是, 由于农产品进入市场基本为初级农产品, 相对于工业、服务业等对地方经济贡献值过小, 导致农业科技关注度较低。

二是经过近几年的单位改革, 农业技术相关公共服务经历了从“政府提供”到“政府辅助、市场指导”再到“农户需求、政府部分购买”, 农业推广单位尤其是乡镇单位技术人员流失, 即使是每年有新招聘进入的人员, 也是非农业技术相关专业。

三是薪酬设计缺少对开展一线技术服务的支持。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 是作物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保障。而在成果转化的过程中, 农时有限, 人员有限, 农业技术人员薪酬和其他人员执行同标准, 专项资金几乎不关注特定人群薪酬投入。

(二) 农业技术服务和专项资金不同步导致监管错位

一是因农时的要求, 往往从上一年进入冬季开始, 各项农业技术培训、学习以及下一年农资储备工作就已经开始, 而基于全盘预算的要求, 从预算“一上”到“一下”之间至少经历3个月时间:预算批复之前, 与农业技术相关的专项工作开展没有预算前期约束, 预算批复之后, 农业技术服务已经从“上”移至“一线”, 前期培训缺失或是培训与实施同步进行导致专项投入产出比下降。

二是农业技术所提供的决策参考、技术服务、农资市场监管以及农作物疫情监控与实物采购、示范区等建设不同, 多数以无形服务的形式存在, 缺少实物展示, 项目施行前期缺少有效的执行方案, 实施过程中人员产生常规范围内的燃油费、车辆维修维护以及餐费等费用无法依项目严格区分, 而项目效果产生过程较长, 在人员缺少的情况下难以实现全程监管, 目前只能做到事前监管、事中抽查监管、事后凭纸质证据监管。

三是由于农业技术相关工作的特殊性, 导致多数专项工作需要跨年度开展, 年终决算导致少量专项资金列支后转为往来资金, 第二年因缺少“帽子”而弱化了资金性质, 产生“靠”用现象。

(三) 政府行政事业单位职能交叉导致科技投入专项资金分割零散使用

一是国家部门机关的职能划分, 到县级各局单位都有对应单位, 各司其职。而农业科技的应用是通过农、林、水等多个模块配合实现效益最大化的, 但是各局单位自己的专项项目、200多个行政村使得专项资金零散。

二是部门单位职能交叉, 交叉单位技术专项资金方向一致, 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缺少合作、分块施行, 且因各单位职能不同, 实施侧重点也不同, 对于农业科技应用影响有限。

四、财政农业科技专项资金问题的几点对策

一是通过上层设计, 合成大局机关单位。现国家层面已经基本完成部门合并工作, 县级农口单位需要上层合理设计并着力推进, 以“政府规划机构、市场需求动向、政府购买服务”为方向, 整合农、林、水、畜等技术人员, 形成一支精简、有力的技术队伍, 以技术合作等方式集中向市场购买技术公共服务, 以此减少各局单位之间各司其职、缺少合作的专项资金浪费。同时, 通过合并也可以使技术人员专心做技术。

二是通过奖励薪酬的设计, 对科技应用人员进行立体考核, 即通过自身业务素质、一线综合服务、技术推广成果、人才梯队建设以及经验的理论总结等全方位的考核进行年度奖励薪酬专项计划, 逐步建立县乡村科技应用梯队, 稳定技术从业人员队伍。

三是对专项资金进行跨年度设计。根据农业科技相关工作的特殊性, 可以通过专项项目的实施计划将农业科技专项施行跨年度设计, 对专项资金施行项目库集中管理, 项目库项目进度受业务主管部门、财务人员以及审计部门动态监管。

四是以“项目责任人”方式推进项目, 即技术人员既作为技术把关人员, 又作为项目牵头人, 通过自身技术方向及能力, 牵头购买相关公共服务后为生产一线提供服务, 并作为责任人进行全程管理、负责, 项目结束后通过效果评估、项目库项目分析等方式进行项目审计评分对项目责任人定级, 作为下一个项目责任人的参考。

参考文献

[1]李森, 赵子坤.从财政体制优化视角谈县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强化[J].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与财务, 2013, (9) .

[2]刘鹏飞, 施传员, 王龙明.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案例分析[J].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与财务, 2013, (9) .

澄城县农技中心:惠农也要新常态 篇3

自從2014年澄城县农业局开展“单位包镇、领导包点、干部包村”的下乡包联帮扶活动以来,澄城县农技中心全体农技干部,怀着一颗为农服务的诚心,带着“和农民朋友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不是一家人、胜似一家人”的深厚情感,深入乡村农户,和农民谈心交友,亲临农田一线,为农民送去技术、排忧解难。

在包联帮扶活动中,每个技术干部包联一个村,在完成单位站室业务工作的同时,统筹兼顾,每周到包联村下乡两天,每天写下乡民情日记两页以上,每周召开一次下乡包联帮扶交流汇报会,每周评选一次包联帮扶明星,每人联系10个科技示范户,年终每人都制作一部下乡包联帮扶专题PPT幻灯片,周一全干会上逐人交流。

澄城县农技中心的技术干部下乡村、入农户、进田间,和他们拉家常,宣讲中央一号文件,倾听农民朋友生活中的难和苦,了解他们在生产中遇到的难题,把包联户的农田当做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每次下乡,农技干部都会把农民的需求记录在笔记本上,对于农业生产技术方面的问题,他们除了为农民印发科技明白卡之外,还多方邀请陕西省花椒专家云丰民、陕西省小麦首席专家张保军、澄城县果业局、林业局等有关方面的技术专家,专程亲临现场为他们进行专题培训和实地指导。

在包联帮扶活动中,每个技术干部不仅仅要向农民宣传党的各项惠农政策、传授给农民自己会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服务能力。农技干部除了提供传统的粮、棉、油作物的栽培管理技术外,还根据农民朋友的需求,将为农民技术服务的范围拓宽到果、蔬、药材、养殖、防疫、土地流转等多个领域。

澄城县农技干部们始终把为农服务放在自己工作的第一位,凡是农民需要的,就是农技干部必须要掌握的,他们不仅仅要为农民服好务,还要通过这样的活动,在农村这个广袤的天地中提高自己,锤炼自己,锻造自己,使自己真正适应农村,适用于农村,服务于广大农民,成为让农民信赖的、可靠的、受欢迎的新时代的农业科技工作者。

澄城县农技中心技术干部把为农民服务的过程变成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过程。他们时常通过网络学习最新农业科技知识,向身边的高级农艺师请教,向有经验的农民学习,在工作实践中充实自己。

市农技中心工作总结 篇4

(一)、抓重点、抓关键,精心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提高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水平,增强示范引领带动作用。

(二)、用足、用活惠农政策,争取并组织实施多个国家农业项目,全面提升我市农业生产水平。

范文网

2011年,我们在认真学习领会党的xx大和xx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的基础上,依托国家惠农政策,先后争取实施了五大农业项目,为邓州市农业生产注入了新的活力。

3、《旱作节水技术推广项目》示范效果突出。2011年,在省土肥站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在构林镇官刘村承担实施了河南省旱作节水技术推广项目,先后示范推广1万亩次。该项目实施迄始,根据我市降水量少,空间分布不均的特点,我们选择以玉米秸秆还田、土壤深耕、增施有机肥、以水调肥等为抗旱集成技术模式的冬小麦田和以高留茬播种、麦草覆盖、围垄集水保墒为集雨抗旱模式的夏玉米田为技术推广平台,进行示范推广。经试验示范,节水增产效果明显。与非项目区相比,项目区两季亩增产粮食179.6kg,起到了很好的节水保肥效果。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一系列的科学数据,为我市旱作农业的节水保水提供了新途径。

(1)(2)(3)(4)(5)(6)

(三)、优化人才结构,创新工作方法,大力开展各类高产创建活动,促进我市粮油作物生产跨上新台阶。

通过各类高产创建活动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群众学习和应用先进农业技术积极性,提高了科学种田水平,促进了我市粮油生产跨上新台阶。

(四)、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大力开展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研究和推广工作,为邓州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1)(2)(3)(4)(5)(6)

(五)、深入调查研究,及时掌握农情,为市委、政府决策指挥农业生产充分发挥参谋作用。

(六)、充分挖掘培训资源,拓宽培训渠道,大力宣传培训农业技术,提高广大农民科技素质。

农业技术的宣传培训是农技推广的一项重要工作,宣传培训工作是否到位,决定着农民科学种田水平的高低,并直接影响着三年经济的发展。今年我们充分挖掘利用现有培训资源,拓宽培训渠道,广泛开展技术宣传培训工作。

一是与市电视台联合在《乡村采风》、《农业科技进万家》、《百姓话题》、《邓州新闻》等栏目,宣传小麦、玉米、棉花、油菜、花生等作物生产技术、举办专题讲座32期,推广普及农业生产新技术。

二是利用现代传媒技术,多渠道宣传农业技术。我们技术人员轮流值班,常年开通电脑网络视频和农业科技咨询热线电话服务,全年视频服务和接受群众电话咨询1500余人次。在农业生产关键时刻利用农业信息平台发布各类农业技术信息300余条,三是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宣传上,我们对技术进行形象化、艺术化改造,把生产技术改造成集趣味性、娱乐性为一体的顺口溜,并聘请《梨园春》擂台赛主下乡深入农村举办技术演唱会,大大的提高了广大农民群众学习农业技术的兴趣,较好的普及推广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四是开办科技服务大厅,开展咨询服务。中心把40余名科技人员,高、中、初级技术人员合理搭配,轮流值班,提供面对面提供技术服务。全年累计接访咨询群众1000余人次,为农民解疑答难1500余条。

五是对种粮大户、科技示范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个性化服务。在重大关键技术的推广上,我们一是上门指导服务宣传技术。二是把这些种粮大户、科技示范户请回农技中心举办针对性的专题培训班,并聘请他们参观化验、配肥等仪器设施,增强了他们接受农业新技术、发展现代农业生产的信息,加快了推广新技术的步伐。全年在中心共举办各类专题技术培训班20余期,培训种植大户、科技示范户、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等各类技术人员xx余人次。

六是以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技术等活动为切入点,组织高中级技术人员深入生产一线、田间地头,举办大型技术培训会50余场次,培训基层干部达1.5万余人次,全年共发放各类技术材料60余万份,技术入户率达70%以上。

七是采用印发彩色挂图、刷写墙体标语、张贴施肥建议卡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全年共印发彩色挂图xx余份,在乡村、集镇主要街道、路旁刷写墙体标语200余条,发放张贴施肥建议卡2万余份,较好地宣传了党的惠农政策和农业先进实用技术。

二、完成工作的保障措施:

1、加强学习,解放思想,提高素质,增强服务意识和本领。

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坚持每周“

二、五”学习制度,组织全体职工深入学习党的xx大、xx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深刻理解和把握其精神实质,切实增强科学发展意识,增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运用我市首创“4+2”工作法,促进农技推广工作再上新台阶。二是加强业务学习和培训。一方面我们认真研究制订了《邓州市农技中心关于开展业务学习制度的有关规定》,不定期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举办技术交流会。在生产关键季节,举办专题学术讨论会,相互交流切磋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推广的信息和技术。另一方面我们利用一切机会,组织技术骨干参加省农业厅、土肥站、南阳农校组织的业务技术培训,增强服务“三农”的本领。

2、完善各项制度,加强思想建设,着力构建和谐单位,优化工作环境。

一是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搞好党务、政务公开,加大监督力度,有效防止决策失误,行为失范等不良行为的发生。班子成员讲党性、讲原则、顾大局,求同存异,互相支持、配合,推动了单位的工作和学习。二是以开展“三争四创”为主要内容的争先创优活动为契机,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认真落实“十禁止”规定,在党员干部中开展“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我们始终把“团结紧张,严肃活 ”当做工作中的座右铭,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工作作风建设,不断增强全体人员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协作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倡导讲正气、比贡献,敢为人先,吃苦耐劳,拼搏创新的作风,教育鼓励全体人员向先进模范人物学习,爱岗敬业,积极进取,乐于奉献,形成人人想干事、会干事、不出事、干成事的良好局面,以高度的责任心,强烈的紧迫感,全身心投入到2011年的农技推广工作中去,推动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三是加强财务管理,严格财务制度,杜绝不合理支出,确保单位工作正常运转。四是着力抓好安全、计生、群团、稳定等工作,促进和谐单位建设。

3、强化管理,搞好督查,保证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一是继续实施目标管理,把各项工作目标细化、量化,责任到人,实行定人定额管理;二是强化纪律管理,严格考勤,增强干部职工自觉性和纪律性。三是实行例会制度,每周二下午定为例会,对上周工作进行总结,对本周工作进行安排。四是定期考核,加强督查。中心对各单位和阶段性工作完成情况实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阶段性考评与年终总评相结合,单项与综合评定相结合,自查与督查相结合的办法进行考核,加大督查力度,强化激励机制,督查考评结果与单位和个人年终评先评优、职称晋升挂钩,激励先进,鞭策落后,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和全年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

三、存在问题及2011年工作打算:

2011年,我们要进一步认真学习贯彻党的xx大、xx届五中全会、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及中央、省、地农业和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农技推广工作,继续围绕服务支柱产业,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和安全农业,努力服务现代农业示范区生产,巩固粮食主产区地位,把保持粮食产量稳定增长作为首要任务,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扎扎实实开展工作,为全市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服务。其工作重点:

一是要继续认真组织实施好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补贴资金巩固县项目、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农综开发科技推广项目等农业项目。在此基础上争取多上项目、上大项目。以项目为载体提升全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辐射带动全市农业生产上水平。

二是要以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为重点,围绕我市小麦、玉米、大豆、花生、棉花等优势农作物,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找出限制生产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针对性的引进、改造制定出一套可操作性强、增产效果突出的重大增产技术标准,实施标准化生产,扎扎实实开展粮油作物高产创建活动,搞好农业高产高效示范方建设,促进全市粮油大面积平衡增产。

农技中心2010年防火工作总结 篇5

根据区农林局相关文件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通知精神,坚持“确保单位安全,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排查、落实、整改,取得了不小的成绩,现将2010年防火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为做好今年的防火安全,农技中心成了以中心主任为核心的“防火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消防安全协查员,要求各个科室加强管理,并派专人负责,制定了周密的计划,层层落实,精心安排,为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大力开展防火教育活动

中心今年多次开展了“防火工作预防教育”活动,对广大干部职工进行了深入细致的防火安全宣传。运用板报、标语等职工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了安全教育。使全体干部职工对防火安全有了正确的认识,期间共出板报两期,标语若干条,受教育人数57人,进一步增强了干部职工的防火安全意识。

三、认真检查,落实整改

中心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开展揭、摆、查、看活动。重点对办公区、生活区的用电、防火,防爆进行了重点检查,共查出主要问题有:

1、各别科室用电量过大,电线老化。

2、有私拉乱接电线的现象。

3、电脑、热水器加热,办公室无人。

对这次查出的问题,中心认真研究,找出原因,责任到人,逐项落实,已经全部整改完并且坚持“不放过”的原则,使中心全体干部职工都受到教育,使中心办公的安全面貌焕然一新。

四、总结评比阶段

通过这次活动,使中心单位的防火安全管理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同时也为中心防火安全管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增强了全体干部职工的防火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给中心的各项工作的有序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勤保障。

西安市临潼区农技推广服务中心

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半年工作总结 篇6

时光荏苒,六月到了尾声,对此年的工作作如下概括性总结。

在春节的余热中,制订出一一年的工作计划及具体实施方案。三月初,在党校培训农技知识,三月中旬在局参加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工作会议。

我们的工作就是为农民服务,苦在其中,乐也在其中。与泥土结亲,与农民为舞,身上早已沾染了农民的气息和教师的风范。

三月初,在各村组调查2012年蔬菜生产情况。宣传农户种植优质稻,讲解轻简栽培技术,印发一一年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情报,把党的惠农政策传到农民脑中。

评选基层体系建设与改革项目的示范户,将示范户门牌钉在正门显眼位置,与示范户签订协议书,并指导如何填写示范户手册。

申报一个试验示范项目,并一直处于实施中。进村入户调查沼气项目使用情况,填写待修复沼气系统分户调查表。

四月初组织农户参加春季农技知识培训,搞好配方施肥,取土样4个送检,发放测土配方施肥通知单并上交回执,水稻应用配方肥面积达95%以上,油菜应用配方肥面积达85%以上。

时时关注农民生活,适时发放张贴每期病虫情报,宣传农户使用机动喷雾器。

每个村、组设立一个农技宣传栏,用小喇叭宣传农技知识到农民心里。

协助执法,及时举报种子、农药、肥料和农业环境污染等违法案件,并协助处理。

每月上报一篇科技入户材料,现在正在做久旱接涝的恢复生产技术。

总之,我是根据年初拟订的工作计划、其后各级领导的安排,及农户的实际要求,认真踏实的做自己的份内工作。

农技中心工作计划 篇7

文献记载, 内蒙古商都和卓资县为历史越夏点, 全国植保统计显示, 2004年—2008年内蒙古有超过0.133万hm2的发病面积。专家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和乌拉盖管理区进行了春麦发病情况的实地调查。

中国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刘太国副研究员对当地基层技术人员进行了技术培训, 讲授了小麦条锈病发生规律、症状识别和监测防治技术。

当前农技推广工作如何发展 篇8

在乡镇,农技推广人员经常被抽调搞各种“中心工作”,业务工作形成多头指挥,多头管理,工作随意调整性大,主要是做乡里的多而杂的工作,使其根本无法安心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致使部分人员对本职业务工作丧失责任心和进取心。

第一,资金短缺、工作手段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尽管《农业技术推广法》明确规定各级政府在财政预算内保障用于农技推广的资金,其实农技推广经费问题长期得不到妥善解决,经费严重短缺,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无站点,更没有技术设备,这些严重制约了农技推广工作的发展,大量的试验、示范工作不能正常开展,使农技推广人员有心无力,有能无力,严重制约了科技的推广和应用。

第二,基础设施不全。由于农技推广经费不足,很多农技推广设施设备十分落后,现代化信息设备无法配备。只有尽快配置现代化设备,将农业服务的技术真正深入的村户,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最大限度解决农民群众缺技术、少信息、盼服务的难题。

农业技术人员以及农民的素质是也是制约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大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由于农技推广工作待遇低,工作条件差,过去多年有经验的农业技术人员很多离开了工作岗位,从事农技推广的专业人员越来越少,高学历、高职称的人员又不愿意从事农技推广工作,使农技推广人员队伍整体素质有所下降。

第二,广大农民群众的素质也有待提高。农民是农技推广的受体和基础,农民素质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民学习和应用科技的能力,特别是这几年,由于很多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有不愿务农,希望走出去开阔眼界,多挣钱养家的思想,导致大批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多是老弱妇幼,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差。技人员进村入户举办培训班都存在一定难度,农技推广工作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

如何改变当前现状,使先进的农业技术更好的为新形势下的农村及农民群众充分发挥其作用,让更多的农民群众受益,创造出更多的农业效益,提升农业发展的空间,针对当前农业技术推广难的实际,应该从农业两个根本转变的需要出发,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真正把农技推广普及工作抓出成效,为实现农业增收的目标努力,所以,我认为,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把农技推广工作与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很好的结合起来,与建立优质高产农业体系结合起来,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和尽快改变农业弱质产业的形象,促使人们自觉的加大农技推广工作的力度,实实在在的为农民增收服务。其次,要加强宣传舆论导向,采取寓教于乐,形式多样的宣传手段,激发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兴趣和热情。还要改变行政命令型的农技推广服务模式,通过说服引导,签订技术承包合同等方法,将农户和农技部门的责、权、利结合起来,形成双方自愿,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约束机制,提高农民采纳推广部门建议和技术措施的积极性:

必须要抓好科技示范。由于大多数农民群众不愿意花自己的钱去应用自己还不完全了解的新技术,所以,每一项新技术推广的初期,农民群众基本都持观望态度。所以,农技推广部门要着力抓好科技示范工作,对增产潜力大、效益高、可推广面大的先进农业技术项目,要有重点的建立科技示范基地和示范户,为农民提供“活”样本,教育和引导农民改變传统的经营方式,应用科技致富。

必须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群众的理论水平。农民群众普遍存在文化素质偏低的现象,农技推广人员可利用农闲季节,采取办培训班的方式,也可利用农忙季节,做现场示范,增强他们的科技意识,提高运用农技进行自我服务的能力。同时,要加强对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学历提升,通过多渠道引进高学历、高职称人才,只有从源头上保证了高技术含量的推广服务,才有可能使农民群众真正受惠。

必须搞好配套服务,使农民从农业技术应用中得到实惠。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要充分利用队伍专、人才多、分布广、信息灵的优势,将产前的项目精挑细选,产中的技术指导和产后的销售服务作为自己的全程配套服务范围。产前要搞好市场调查和预测,为农民提供准确的信息服务和技术设备,产后可以采取独营或联营的方式,开展农副产品产、销一条龙服务,切实解决后顾之忧。对主导产品,农技推广部门要及时推广加工、包装等新服务,实现农副产品的多层次增值,让农民从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必须优化推广机制。良好的运行机制是搞活农技推广工作,增强实力的关键所在。因此,农技推广方式也要推陈出新,在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相结合,技术开发、推广与经营结合方面走出一条新路,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农技中心工作计划 篇9

201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农林局的帮助指导下,我中心积极围绕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及中央1号文件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意见,按照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结合自身的工作性质和特点,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优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加大农业新技术推广力度,不断创新农技推广服务手段,以实施项目为切入点,带动农技推广工作的全面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2011年工作情况:

2011,在伍书钦主任和王世禧副主任的统筹部署下,我中心的各项工作都紧锣密鼓并紧张有序的进行着。我中心各部门包括办公室、植保站、种子站和土肥站的各项业务都得到了较好的完成,下面就针对各部门的具体工作职能分开阐述: 种子站:

(一)水稻“良种良法”示范推广

为了大力推广水稻良种,推动品种更新和产业升级,适应农产品市场需求的变化,11年1月—5月底,种子站分别在龙江村山口洋进行了水稻Ⅱ优798新品种示范,面积200亩,收获平均亩产量485.6公斤/亩,最高亩产549.8公斤,比科13品种亩增产61.3公斤,增产率14.4%。在长坡玉田洋进行了水稻新品种特优863示范。面积150亩,收获平均亩产量464.5公斤/亩,比科13品种亩增产42.8公斤,增产率10.1%。

(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2010项目,11年1月份—5月份,我中心种子站在塔洋联先打犁洋示范黄皮尖椒新品种“傲霸”,平均亩产3512.8公斤。比我市主推品种“茂丰5号”的516.7公斤/亩,增产率17.2%。同时在龙江名望洋示范青皮冬瓜新品种“益农1号”,平均亩产5586.3公斤(低温阴雨天气影响)。比我市主推 的“三水青皮冬瓜” 品种增产631.5公斤/亩,增产率12.7%。

(三)水稻高产创建整镇推进试点

11年1月—5月底,水稻高产创建以博鳌镇为试点,整镇推进水稻高产创建活动。全镇建设六个高产示范田洋,即北山洋14500亩、珠塘洋1200亩、博鳌大洋1900亩、科界洋800亩、望岭洋1000亩、丹村洋3600亩等双季水稻高产示范田洋,面积23000亩。其中早造8500亩,目标产量600公斤;晚造14500亩,目标产量500公斤,(双造1100公斤),实现平均亩产比上年增产10%以上。整镇推进试点,涉及17个村委会,205个自然村,8215个农户。开展我市当家水稻品种的展示,即丰产性能高、稳定性好、抗逆性强、品质优、综合性状优良且耕作制度适宜的“科选13”、“桂农占”、“特籼占25”、“天优2168”等优良品种,良种覆盖率达100%。

示范点预期效果: 示范点选点合理,农田基础设施较好,相对集中成片,工作措施到位,集成应用了“一增二改”综合技术,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果。通过技术评估、镇级预测、市级抽测,示范点百亩展示区亩有效穗达22.8万穗,穗总粒数153.8粒,结实率86.8%,平均单产量620.7公斤,最高田块产量达701.5公斤/亩。比全镇水稻亩增产122.1公斤,增24.5%。全镇水稻平均亩产498.6公斤,比全市大面积水稻亩增产270.3公斤,示范 点亩增产显著,带动全市优质稻生产增收增益。

(四)引进新品种试验展示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市农作的产量和品质,筛选适宜我市气候环境的新品种,扩大农民的品种选择范围,11市农技中心种子站引进了水稻品种:特优716、德丰优869,瓜菜新品种:金茂密本、青八线椒、傲天等并于今年1月—5月底,分别在大路镇、博鳌镇、长坡镇和龙江镇等引种示范试验,取得显著效果。

(五)水稻提纯复壮

目前,我市水稻的主栽品种有科13和特籼占等,由于一个优良水稻品种经多年种植就会混杂、退化,其主要表现为生长高矮不整齐,容易倒伏,穗变小,抗病力减弱,易落粒,成熟不一致,米质变差,出米率减少和出现红米等,总的趋势是产量降低,品质变劣。为了保持纯度和种性,持续高产稳产。我中心种子站针对当前科13和特籼占25两个品种进行提纯复壮试验。试验地安排在了大路洋,各品种单株选育100株,试验筛选出1-2株作为下造选育对象,继续扩大种植面积8亩。

(六)做好下乡指导、技术培训工作

上半年,分别到大路镇、博鳌镇、长坡镇和龙江镇举办水稻、瓜菜和新技术等培训,进了6期次,科技下乡3期次。植保站:

(一)强化病虫害监测预警工作,降低病虫灾害水平

今年我站重点抓好突发性、迁飞性、灾害性病虫的监控预报,在重大病虫发生期间,及时召开病虫趋势分析会,采取结合灯下数据、田间系统 调查和面上普查相结合等监测方法,全面了解掌握病虫发生动态,适时准确发出病虫预报,全年我站共预测预报病虫鼠害情报9期次,印发情报资料300余份,将病虫预测、发生、防治信息及时快速地传递到相关部门和农民手中,有效地指导了农户适时防治,准确把握病虫应防、应治田块,使防治效果得到了大幅提高。

(二)强化植保信息进村入户,保障农民及时有效开展防治 病虫防治最终要落实到农民到自家田里实施,什么时候防和治,怎样防和治,一方面信息难以传递到不知晓,另一方面科技素质低不知怎样做,这就是所谓的“最后一公里”瓶颈问题,如何突破这个瓶颈,使植保信息真正进村入户,以确保农民及时有效开展防治,我们做了以下一些工作:

1、重大病虫实行可视化预报和防治。我站在重大病虫害发生关键时期,通过琼海电视台每次连播3-5天病虫情报和防治方法,群众反映一致较好。

2、办专题培训班。先后举办水稻、瓜菜、柑桔、石榴、香蕉等病虫防治培训班50余场次,受听农民4000余人次。

3、结合送科技下乡活动,送植保知识下乡。全市送植保知识下乡活动开展60余场次,参加农民近5500人次。

4、电话或现场咨询解答。所有乡镇都公布热线服务电话,都能不厌其烦接受电话咨询;同时还常常进村入户,下到田间地头咨询,受咨询农民10000余人次。

(三)加大植物检疫力度和重大植物疫情防控,保障农业生产安全 我市植物检疫站人员切实履行岗位职责,坚持依法行政,加大调运检疫、产地检疫和市场检疫检查的监督力度,共检疫槟榔果60吨,未发现任 何检疫性对象。同时为了保障全市农业生产安全,避免疫情蔓延造成农作物产量受损和社会不稳定的风险,全市在稳步推进产地检疫,重点做好调运检疫,努力拓展市场检疫的基础上,按照部、省要求,在关键时段组织力量,对香蕉穿孔线虫、水稻南方黑条矮缩病、桔小实蝇和番石榴实蝇进行了全面认真的普查,普查结果表明,除桔小实蝇在我市有发生外,其它检疫对象均未发现。

(四)大力推进绿色植保,保障农产品和生态环境安全

实施绿色植保,既能减少面源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更能降低农药残留,保障农产品优质安全,有利人们身体健康,因此绿色植保是新形势下赋予我们植保工作的新任务,今年来我们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1、加大绿色植保宣传效应

全市共树电子显示屏1块,宣传牌4块,印发技术宣传单500余份,举办不同形式的培训班20余场次,受训农民2000余人,通过这些宣传培训,从思想上提高了人们绿色或无公害农产品安全生产与消费意识,加深了绿色植保技术的了解。

2、大力示范绿色植保技术

继续在博鳌镇北山洋水稻种植基地、博鳌镇珠联洋瓜菜种植基地示范,示范面积3000亩,采取太阳能灭虫灯、黄板、性诱剂、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使用技术、科学用药等主要技术综合防治,使示范区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30%以上,提高作物品质、节约成本、降低残留,减轻水田面源污染。土肥站:

(一)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工作。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面积15万亩,向农民发放配方肥470,1100吨,发放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57000份,创建示范片5000亩,培训技术骨干300人,培训农民近700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30000份,通过推广该技术,估计全市节省肥料约1125吨,增产粮食总量1750吨,总节本增效900万元。

(二)开展秸秆还田技术推广工作。

推广秸秆还田技术技术面积15万亩,向农民免费发放腐秆剂200吨,创建示范片7000亩,培训技术骨干200人,培训农民近500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5000多份。通过推广该技术,全市节省肥料约340吨,增产粮食总量400吨,总节本增效220万元。

(三)开展田间试验示范工作

在万泉镇、潭门镇布置辣椒肥料配方试验示范2个,在长坡镇、加积镇布置冬瓜肥效试验示范2个,在中原镇、博螯镇、石壁镇、塔洋镇、大路镇布置水稻肥料配方试验示范5个。

(四)开展国家肥力监测点、土壤墒情监测点工作。

市农技中心技术人员在省土壤肥料站的指导下,严格按照有关规程和要求,在我市大路镇大路洋设有1个国家级土壤肥力监测点,开展土壤肥力监测工作;在加积镇下寨洋设有1个国家级土壤墒情开展监测点,开展土壤墒情监测工作,为我市农业主管部门及国家决策提供依据。

二、存在的问题

2011年,在上级行政和业务部门的领导与支持下,我中心各项工作中虽然有了一些进展,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技术力量严重不足。一是农业技术人员编制紧缺,当前市农技中心技术人员的编制只有13名,而业务涵盖的范围包括植保、栽培、土肥、能源等众多领域,人员严重紧缺。二是镇级农业技术人员少,兼职工作多,给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带来很大的阻力;三是基层技术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个别人员将重点放在了发展副业上,技术队伍整顿迫在眉睫。

(二)农业技术信息传播手段落后。当前省、市二级已全面实现网络传递农业技术信息,但市、乡(镇)、村之间还是依靠传统的邮件传送、电话通知等,严重地影响了农作物植保防控的时效性。

(三)农业技术推广面存在不足。因经费、人员和认识等多种问题,我市农业技术推广存在不足。如病虫害预测预报作物主要集中在水稻方面开展,而蔬菜、水果等我市大宗经济作物的病虫害测报工作未能进行。09年实施的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所针对的大多是水稻田,而橡胶园、槟榔园、荔枝园和菠萝地等地块并没有列为重点。

(四)技术和经验学习交流还需加强。农业技术也讲究创新,新技术和新方法的使用能够引起农业革命。在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同时自然也能增加农民的收入,为此我们农业技术服务人员应当不断地学习。这一年来我单位与省内外科研院所以及兄弟单位的联系较上一年多,但是还不够,缺乏经常性的经验和技术交流能让我们技术人员不能够知己知彼,在良种良法引进示范推广工作中视野打不开,脚步迈不大。

三、下一年工作计划

(一)继续引进新的技术力量。技术力量是我单位存在的基础。2011年我单位继续引进了2名技术人员,其中包括农作物栽培和土壤肥料,大大充实了我单位的技术实力。目前我单位还剩技术人员编制1名,为此我单位将请示在2012年继续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招聘原则引进技术力量,藉此扩充我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人员队伍,更好的为我市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服务。

(二)用信息技术武装技术队伍。当前省、市二级已全面实现网络传递农业技术信息,但市、乡(镇)、村之间的信息传播手段比较落后。为此,我们中心年轻的技术人员将学习信息技术,将农业技术结合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等高新技术来搭建技术人员和农民之间的桥梁,突破“最后一公里”的障碍,实现农民与我们之间农机信息传播的实时、高效。

(三)拓宽技术推广应用面。因经费、人员和认识等多种问题,我市农业技术推广面存在不足。为此,下一年我单位将积极改变思路,创新实施方法,将其他大宗作物以外的经济作物列入项目实施的范畴。通过在不同作物上进行工作开展,将为我市农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铺路,从而实现我市农业经济平衡发展,农民收入来源多元转变。

(四)加强技术学习和经验交流。农业技术也讲究创新,新技术和新方法的使用能够引起农业革命,为此我们农业技术服务人员应当不断地学习。下一年,我们将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开展技术培训,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为广大农民群众服务的本领。

农技中心工作计划 篇10

上半年,合理分工,明确责任,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支部结合年初签订的《责任书》,切合实际地将中心领导班子成员的工作进行合理分工,对党风廉政建设进行了分解,明确规定了每个领导干部所担负的党风廉政建设的具体职责,并依据《责任书》切合实际地制定出了本支部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计划,始终将党风廉政建设列入到党建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中,同时,支部与每名党员签订了《党员目标管理责任书》,以此进一步强化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规范党员干部,特别领导干部的从政行为。

5月民族团结教育月期间,在学习白克日·卡依尔等一批民族团结先进模范的同时,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勤政为民典型郑培民同志的先进典型和互学双语活动。通过学习全体党员进一步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真正使广大领导干部要像郑培民同志一样,多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

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两个《条例》并要求每人写出学习心得体会,还组织了考试。以便更好的掌握熟记两个《条例》的内容。领导干部能严格执行四大纪律八项要求,遵守《领导班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全面落实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有关规定。上半年没有发生一起违纪事件,同时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中心不存在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现象。

农技中心工作计划 篇11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 S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5.18.010

农业技术推广,是指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把农业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活动。农业技术是农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只有大力发展农业技术,才能保障国家的农业生产效率,夯实农业的基础性产业地位。我国人口多,土地少,从整体上来说农业技术水平相对滞后,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对此,国家采取了众多农业技术推广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为农民带来了很多便利,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1 当前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

第一,一些农民文化素质较低,对于先进的农业技术不够了解,没有足够的知识能力去学习及掌握这些知识,导致推广难度大;对于一些很好的农业技术,虽然农民想要学习及推广,但碍于较高的成本,最终导致成本高的农业技术没有得到有效推广。

第二,农业推广体系不健全。我国的农业推广体系具有明显的计划经济色彩,多依据过去分割的行政管理体系,县级单位都设立相应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在乡(镇)设立相应的农业技术推广站。这种模式导致农业技术推广站分布十分分散,导致每个分支机构资金有限、队伍不稳定、管理成本高等一系列问题。

第三,1993年,我国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并于2012年进行了大规模修订,从2013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与之相配套,农业部和各级地方农业部门也制定了相应的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的意见。这些充分说明了国家对于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视。但是,在实践中,这些政策在基层中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实施,很多基层工作人员及农民对政策没有足够的了解或者履行程度不够,影响了政策实施的效果。

第四,推广机构工作人员素质不高,人才流失严重。农业推广机构效率及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农业技术推广的效益。但是受经济发展水平及地域的限制,很多基层推广人员学历水平较低,专业程度不高,知识结构单一且陈旧,远远无法满足农业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即便是一些刚从大学毕业的农业技术人员,其理论与实践脱钩,空谈理论可以,但脚踏实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差,实践能力严重不足,导致在农民中缺乏足够的威信;由于待遇不高,环境差,晋升空间少,导致大量本就不多的人才流失,队伍的穩定和发展也就难以保证;我国目前农业推广人员的分布不合理,城市多,农村少,科研单位多,生产第一线少,给基层农业推广工作带来很大的压力。

第五,总体投入不足。由于农业生产效率较低,风险高,周期长,难以吸收足够的社会资本投入到农业技术推广。同时,农民阶层并不富裕,也很难通过自我积累来实现,所以,农业技术推广投入更多地要靠政府扶持。虽然政府对农业技术推广投入占农业总支出的比重不低,但是由于农业总支出本来就不高,导致农技推广投资总量不足,而且存在结构不合理、制度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

2 推进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对策

第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意识。改变传统的说教式宣传方式和手段,将农业技术推广与农业日常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采取多种多样有效的手段,激发农民学习新技术、掌握新技术的热情。在推广新技术的过程中,改变行政命令式的模式,通过耐心说服引导、签订技术承包合同等方法,形成双方自愿合作基础上的新模式。

第二,切实提高农业推广技术人员素质。基层农业技术人员要提高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与紧迫感,树立科学发展的意识,倡导艰苦奋斗、乐于奉献的精神,积极主动地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提供优质服务。引进竞争及约束机制,逐步实现持证上岗制度,实现农业推广技术人员的充分流动,优化队伍的知识结构,切实提高队伍的整体文化素质。改革传统的考核制度,将人事管理的以人为主转变为以事为主,加强业务考核,对于不符合条件的工作人员进行留岗观察或辞退,并接受社会的广泛监督。提高工作待遇,改善工作环境,吸引优秀的专业人员进入,并且大力培训农民技术员,积极培育科技示范户,树立技术人员在农民中的威信。

第三,拓展资金来源渠道,增加用于农业技术推广的资金。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增加合理性投入,构建完善的运营体系。政府在农业技术推广中应全面规划,整体设计,稳步推进,尤其注重对偏远及落后地区的资金扶持。同时,充分利用市场价格机制,采取减免税,加速折旧、补贴等优惠措施来吸引社会资本向农业技术推广领域流动,壮大农业技术推广的“资金池”。国有商业银行及中小银行要响应国家的有关政策,对农业技术推广给予优惠政策,帮助没有能力的农民尽快掌握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第四,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构建县、乡、村、科技示范户四位一体的推广网络,明确不同主体的功能与职责。改变农业技术推广站分布过散的现状,进行机构及人员的高效整合。大胆创新,把农业技术体系融入到农村产业发展中去,帮助农村发展特色产业,切实提高农业生产力,促进现代农业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洁.深化改革加强天津市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J].天津农林科技,2010,(01):1-3.

[2] 耿显连.健全农技推广体系势在必行[J].学习月刊,2010,(02):84-85.

[3] 周丽莉.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装备技术,2012,(10):59-60.

上一篇:有效对话:让课堂充满生命的灵动下一篇:高校教师师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