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研究会计划

2024-12-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研究会计划(推荐12篇)

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研究会计划 篇1

2013.8.28

丹东市第一中学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研究会2013-2014学上学期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立足发展,不断创新,关注教学细节,打造丹东一中特色,全面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二、工作重点

“关注教学细节,提升青年教师业务素养”

三、工作要点

1、建立和完善丹东一中青年教师微信群和qq群建设,促进青年教师的交流和成长,大家可以方便快捷的了解研究会的新的动态和计划。

2、组织青年教师积极参加 “听评课活动”。

积极参与听、评课活动,任课教师要精心准备,听课教师认真品课,真正形成一股互帮互学之风。课后,积极组织老师们做好课后反思,组织说课、品课活动(参照学校工作计划)时间 :9月—10月

3、印发“青年教师之家”会刊,主要收集青年教师教育教学成果,感想体会,和有利于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容。(本学期出2-3期)

4、上学期的各个小组的课题全部结题

时间:10月份

6、继续对我校的青年教师进行电视白班多媒体培训,促进我校教师教学技能的提升。

时间: 10月11月

7、班级管理论坛

主题:邀请学校学生处领导和我校的优秀班主任讲座,促进青年班主任的快速成长。

时间:11月

8、举办一次青年教师体育活动同

9、整理总结“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研究会”工作,评选优秀会员。并入学校年末表彰大会。

时间:12月

丹东市第一中学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研究会

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研究会计划 篇2

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分类发展,着力进行内涵建设,卓越工程师专业建设项目成果越来越受到高校和用人单位的重视,建设一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成为制约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1,2]。本文从应用型本科高校工科青年教师的实际出发,以青年教师工程师素质强化激励措施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现有条件下多种激励措施并用,青年教师自我强化工程师素质的意愿和积极性。

1卓越工程师背景下青年教师工程师素质强化的迫切性

以基于扎实推进“强化实践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社会责任教育”三位一体教育教学改革思想理念下,应用型本科工科专业的青年教师要实现从“象牙塔的学术研究型”向“接地气的应用技术服务型”转型是十分必要的,而青年教师工程师素质高低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具有重要意义。

1.1青年教师工程师素质的强化是适应“中国特色应用技术大学建设之路”的内涵要求

地方、区域性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分类发展的共识,以2014年国务院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为标志,目前产业调整与经济转型对大量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需求成为指导现阶段地方高校转型的新的机遇与挑战。为适应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和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扎实推进“强化实践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社会责任教育”三位一体教育教学改革思想的运用,强化青年教师的工程师素质,着力打造一支与社会经济发展匹配的双能型教师是适应“中国特色应用技术大学建设之路”的内涵要求。

1.2青年教师工程师素质的强化是卓越工程师项目专业教师向“双师型”转型成为关键

所谓“双师型”教师的基本概念其最初的定义可以理解为“在具有高校教师基本资格的同时兼具有一定教育教学基本能力,同时具备较好的工程师素质,具有一定的产品设计、开发的实践经历,了解行业、产品市场动态,具备独立完成社会实践项目能力,能够将工程实际项目引入专业课堂,能够完成实习实训的指导的专业教师”。

目前在应用型高校,青年教师占主体地位,青年教师工程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教学效果。在强调学生专业实践锻炼与实践技能培养并重的原则下,强化青年教师的工程师素质,建设一支熟悉行业规范和设计标准、具有丰富的实践设计工作经验、实践教学能力强的专兼职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青年教师岗位拓展与转型的必然要求,也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所在。

1.3青年教师工程师素质的强化是青年全面成长的需要

2015年10月21日,《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指出“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调整教师结构,改革教师聘任制度和评价办法,积极引进行业公认专才,聘请企业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作为专业建设带头人、担任专兼职教师。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企业接受培训、挂职工作和实践锻炼。通过教学评价、绩效考核、职务(职称)评聘、薪酬激励、校企交流等制度改革,增强教师提高实践能力的主动性、积极性”,确立了双师双能型教师的全面发展的政策支持。因此,应用型本科高校的青年教师成长必须适应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走自我发展的道路强化工程师素质,以适应工作发展的需要。

2青年教师工程师素质现状[3,4,5]

(1)由于长期以来我国传统工程教育的侧重点是技术能力培养,因此无论是本科生、硕士生还是博士生的工科青年教师刚入校门,其自身具备的工程师技术与非技术素质发展不全面,缺少工程实践经验的磨练和积累决定了青年教师工程师素质的欠缺;

(2)基于工程师成长的过程与实践,一个熟练的工程师是需要一定的培养和锻炼过程才能达到的,现行工程教育的出口对应的是工程师毛坯,成长为熟练工程师需要工程锻炼与经验积累;

(3)青年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停留在理想的学术性的象牙塔中,青年的教师的工程综合素质前提,因此青年教师工程师素质综合提升是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

(4)青年教师进校门工程经历缺乏,实际工程经验的不足,对工程的理解和技术、非技术因素的理解存在一定的欠缺,对工程的思考缺少工程基础,因此与青年教师相匹配的工程师的创新能力有待提升;

(5)进入高校的青年教师与从事实际工程和项目的工程师存在岗位上的差异,在高校对青年教师的工程素质继续教育培养缺乏机制,直接制约了青年教师走向工程师成熟期;

(6)由于参与项目的机会少,大型工程的经历缺乏,因此青年教师对工程活动的各阶段熟悉程度低,参与时间缺少,制约青年教师工程伦理思想的成熟。

3青年教师工程师素质强化激励措施

高素质的双师、双能型教师是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如何快速提升应用型本科高校青年教师的工程师素质,激励青年教师自觉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3.1积极培育,拓展青年教师工程师素质强化的渠道

工程师的经验来源于实践,因此高校应重视青年教师工程师素质强化的渠道建设,紧密结合社会需求,开拓多种方式的青年教师工程师企业实践或项目实践锻炼岗位,这些岗位以充分发挥工程建设经历、项目开发经历、产品研制经历、质量管理经历、工艺制定经历、横向课题研发、技术开发与技术服务、企业岗位锻炼、项目锻炼为目标,注重工程师工程过程成长的特点融合在青年教师的培养过程中,促进青年教师工程师素质强化锻炼需要。只有青年教师遵循工程师成长的规律,按照工程师成长的模式进行强化训练,青年教师的工程师素质提升才能落在实处。有了针对性的青年教师工程师素质强化的多种渠道可选,青年教师才能有更多的选择和方式进行工程师素质的提升,积极性才能提升。

3.2建立青年教师工程师素质质量工程项目,激励青年教师成长

目前高等学校的提升计划和各种质量工程项目建设主要体现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验实训平台建设、卓越及创新人才培养、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成果、教坛新秀、教学研究项目等等方面,虽然各类提升计划和各类质量工程项目可以落实到师资建设这一主题中,但是实际的质量工程项目对双师型青年教师的工程师素质强化的支持并不明晰。

在质量工程项目或提升计划中设置相应的工程师素质强化类予以支持,该类项目以突出青年教师工程师能力成长为建设目标,以实际工程师素质的提升为考核结题依据。青年教师将获得一定的专门针对工程师素质强化的经费,有利于青年教师强化工程师素质的积极性。根据工程师成长规律,青年教师工程能力培养质量工程项目可以设置持续申请,更进一步有利于青年教师工程师素质强化分阶段、根据成长需要进行选择。

3.3青年教师岗位培训要结合教师企业锻炼岗进行,落实政策支持,提升激励效果

针对青年教师的岗位培训,多数高校的做法是在入职半年内强化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能力和课堂基本功,采取的形式是教育教学基本理论课程学下和课堂教学基本功训练以及教学基本思想观念的讲座培训进行,这种措施保证了青年教师快速站稳讲台。但是往往各高校忽视了青年教师工程师素质的培训与强化,青年教师注定还是以学术型为主的“脱离实践、实际”的基本教学模式,课堂知识传授也是更多的固封在自我的书本知识理解上,对实际工程、技术应用、实践经验的掌握难以适应卓越工程师项目的实际教学需求,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为促进青年教师“教师”与“工程师”素质的强化,在青年教师入职期的岗位培训中应重视青年教师工程师素质的培训,学校多渠道联合对口企业,在企业设置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基地,每个岗位培训时间在半个月左右,多岗轮换,以便青年教师快速熟悉行业企业的实际运作、技术特点、产品开发与工艺等具体的实际工作经验,并给予在岗培训的青年教师划拨一定的青年教师培训经费的支持,将更有利于青年教师的岗前培训在“教师”与“工程师”双能力上得到更好的培训效果。

3.4强化工程师素质考核的比重,激励青年教师工程师素质强化意识

为加强青年教师对工程师素质强化的进一步认识,在校内教师绩效考核和教学质量考核上适当引入对青年教师工程师素质强化结果及运用的考核。首先在绩效工资上予以一定的考核系数加以倾斜,其次在教学质量评价机制中引入实践教学考核系数,全面考核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考核效果。目前成功的经验是有些高校直接建立双能型教师的绩效考评机制,在同等的条件下,双能型教师与普通教师在原有的基础上附加绩效考核系数,双师型的能力建设在实际工作中得以适当的形式得以回报,这种做法的效果将直接激励青年教师在重视纵向科研的同时重视自身工程师素质提升,良好的工程师素质提升效果将在实际工作中持续得到肯定和价值回馈。

3.5加大校企合作项目支持力度,强化青年教师的开发能力

教学质量与科研水平、社会服务能力是衡量学校发展实力的重要因素,而纵向课题的支持对青年教师的吸引力巨大,一方面是个人职称晋升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科研实力水平的宏观表现,学校的支持力度大。区别于纵向课题的理论研究,横向课题更能强化青年教师的工程师素质。因此,在考虑纵向课题的实际情况下,积极引导青年教师参与、主持企业的横向课题、技术服务,将有利于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工程师素质、能力也能得到快速提升与强化。具体的政策和经费激励措施如下:

(1)科研政策层面强化横向课题的比重,青年教师在职称评审、个人成长中应该突出是否主持横向课题的经历,建立具有横向课题经验的青年教师优先晋升的机制。

(2)目前许多高校为申请更高层次的纵向课题,往往前期自主设置纵向课题预演课题,加强纵向课题的支持力度。为进一步激励青年教师的横向课题积极性,提升横向课题在青年教师工程师素质强化上的作用,应同纵向课题一样设置必要的横向课题预演项目,支持一定的科研经费,促进青年教师积极开展社会调研、技术服务需要,将有利于青年教师与社会企业的紧密联系,在社会调研、技术服务、项目联合开发中自觉提升自己的工程师素质。

(3)加大横向课题的奖励力度,为积极鼓励青年教师从事横向课题和社会服务的积极性,扩大社会服务的领域与社会服务的知名度,提升学校的竞争力,强化青年教师的工程师素质,对教师参与的校企合作的横向课题、开发项目、技术难题政策予以倾斜,给予更大的自主灵活性。

4结论

总之,青年教师工程师素质的强化需要多措并举,坚实政策激励与物质激励协调统一的方式,贵在持续激励,遵循价值规律,将极大的促进青年教师重视实践能力的提升和工程师素质的自我强化,为高水平的卓越工程师项目建设和高水平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摘要:本研究主要基于目前高校青年教师工程师素质存在的问题,探索青年教师工程师素质强化的激励措施,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提升卓越工程师项目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青年教师,工程师,素质,激励措施

参考文献

[1]朱高峰.中国工程教育的现状与发展[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01).

[2]龙锐,李景韩.新型工业化信息社会对工程师的要求与培养[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1).

[3]刘少雪.21世纪工程素质教育刍议[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3).

[4]廖娟.美国工程师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1(02).

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研究 篇3

摘 要:以新建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中的关键点,即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为研究切入点,通过对当前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提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相应对策,即激发优质教学团队在教师教学能力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注重教师个体的差异性和层次性,建立分类分层的青年教师继续教育机制;建立科学的、标准化的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健全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激励机制。

关键词:高等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教育部2010年7月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其中明确提出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把教学作为教师考核的首要内容。随后,教育部2012年9月发布《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其中强调:青年教师是关系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概念界定

新建本科院校以紧扣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与人培养需要为办学定位,致力于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其自身发展的特殊性,如注重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等。

在研究中,一般把青年教师的范围界定为:“35岁以下从事高校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的教师”。在教育部2014年11月的《专任教师年龄情况(普通高校)》中显示,我国目前专任教师总数1496865,其中29岁及以下的专任教师数为236347;30-34岁的专任教师数364180;35-39岁的专任教师数266353,即我国高校35岁以下专任教师数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0.12%;40岁以下专任教师数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7.91%。青年教师已经成为我国高校教师队伍中的主力军。

教学能力是指“教师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基于一定的教学知识和教学技能,促进教学目标的高效达成,促进学生生命发展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二、成都大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一)研究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就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教学满意度对在校本科生进行调查。调查分为整体满意度;教师风范;知识容量;教学方式;教学组织;学生参与;教学效果7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发放200份问卷,回收188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182份,总有效率为91%,并采用excel2007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处理。

(二)成都大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分析

在一级指标“整体满意度”下的二级指标“选择忠诚度”中,对于提问“在亲戚/朋友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我乐于向他们推荐成都大学”,持“肯定”回答的占25%,持“不确定”或“否定”回答的占75%。对于提问“如果再给我一次选择的机会,我依然会选择成都大学”持“肯定”回答的占34.61%,持“不确定”或“否定”回答的占65.39%。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如下:

1.青年“教师风范”分析

二级指标“教学态度”中,对于提问“给我上课的老师普遍都热爱教育事业”,持“肯定”回答的占59.62%,持“不确定”或“否定”回答的占40.38%。对于提问“我能感受到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持“肯定”回答的占48.08%,持“不确定”或“否定”回答的占51.92%。调查显示,教师对教育和教学的热情有待提高。

2.青年教师“知识容量”分析

二级指标“教育教学知识”中,对于提问“给我上课的老师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持“肯定”回答的占55.77%,持“不确定”或“否定”回答的占44.23%。对于提问“给我上课的老师了解学习的记忆及疲劳规律,并能在授课过程中有效应用”,持“肯定”回答的占48.08%,持“不确定”或“否定”回答的占51.92%。调查显示,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知识亟待增加,教师往往难以掌握学生心理需求。

3.青年教师“教学方式”分析

二级指标“授课语言”中,对于提问“给我上课的老师对学生的问题解答清晰明了”,持“肯定”回答的占55.77%,持“不确定”或“否定”回答的占44.23%。二级指标“授课语言”中,对于提问“给我上课的老师能够采用讨论、实验等多样化的授课形式”,持“肯定”回答的占53.84%,持“不确定”或“否定”回答的占46.16%。调查显示,青年教师在教学中科学的组织教学的能力有待提高。

4.青年教师“教学组织”分析

二级指标“课堂气氛”中,对于提问“给我上课的老师能用有效的方式启发学生进行思考”,持“肯定”回答的占57.69%,持“不确定”或“否定”回答的占42.31%。调查显示,青年教师在教学中与学生互动不足,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待加强。

5.青年教师课堂“学生参与”分析

二级指标“学生参与”中,对于提问“给我上课的老师能够激发学生对其所授课程的兴趣”,持“肯定”回答的占55.77%,持“不确定”或“否定”回答的占44.23%。调查显示,青年教师在教学中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待进一步激发。

6.青年教师“教学效果”分析

二级指标“学习效果”中,对于提问“我对教师课堂讲授知识的回答正确率达到85%以上”,持“肯定”回答的占44.23%,持“不确定”或“否定”回答的占55.77%。调查显示,青年教师的教学有效性亟待提升。

三、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对策研究

(一)激发优质教学团队在教师教学能力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目前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多采取“院校两级管理”、教师个体参培的形式。优秀教学团队的培育和打造这一高等院校内涵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教师教学能力培养中处于缺位状态。本文主张建构以教师个人、教学团队、学院、学校为主体的多元主体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模型,通过对教师教学能力培养中多元主体的功能性建构,厘清多元主体在整个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模型中的权责。在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中,学校应通过对教师个体的激励,使教师个体成为是教学能力发展最强有力的动力之源;通过对优质教学团队的组建、搭配,充分实现教师个体优势与劣势的融合,通过团队建设,调动团队成员积极性,实现优势教学平台的建设与教学资源的共享;通过对学院的管理和引导,实现教师专业学科教学特色的发展;通过对学校本身的制度建设,实现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分类、评价、激励、反馈等一系列运行机制的长效运行。

(二)注重教师个体的差异性和层次性,建立分类分层的青年教师继续教育机制

教师个体的差异性体现在教师学科差异、教师职业发展阶段、教师个性态度三个主要方面。目前高等院校对教师个体的差异性缺乏尊重,在教师培训中灌输通识性、一贯性的知识,忽视教师个体差异,导致教师个性得到不充分发挥,教师主动性和积极性受损。针对教师的学科差异,应充分发挥优质教学团队和学院的引导作用,在相同或相近的学科与专业中探索创新型教学模式;针对教师职业发展的阶段性差异,学校应对新入职教师、职业早期的教师、职业中期的教师等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实施分期教学能力提升培训计划;对具备不同个性特点的教师应尊重其个性,鼓励其发展与其个性特征相适应的教学方式。

(三)建立科学的、标准化的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高等院校“规模扩大与质量保证”已成为高等教育的热门话题。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必须建立科学的、标准化的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其主要作用包含:及时检验教师的教学效果、诊断教师教学问题;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对教师教学能力发展进行合理的、方向性的引导;通过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合理评价,激励教师不断进取。

(四)建立健全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激励机制

高校教师中目前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这直接导致了部分教师对教学工作热情不高、敷衍了事,将大部分精力放在实验室而不愿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教学中。在这样的局面下,改革绩效评价机制是促进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必要之举。高等院校作为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的摇篮,首先,应在绩效评价中应增加对教师教学能力考察的比例,对教学能力表现优秀的教师给予更多的奖励;其次,高等院校应大力倡导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文化,举办教师教学竞赛,将教学获奖与职称评定挂钩,对教学能力出众的教师给予晋升的独立通道等。

参考文献

[1]宋朝丽.我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研究综述[J].高教研究, 2013(4).

[2]王宪平.课程改革视野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研究会计划 篇4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选拔和培养优秀青年教师,促进新一代学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的成长,根据东南大学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建设高水平人才队伍的要求,特设立“东南大学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资助计划”(简称“资助计划”)。

第二条 “资助计划”是东南大学设立的专项基金,学校财政专款拨付。

第三条 “资助计划”的评审、管理工作遵循严格、认真、客观、公正的原则,由院系申报、专家评审、学校审定。

第四条 “资助计划”每年评审一次,每次资助人数为10~20名,发给资助专项研究经费和个人津贴补助。

第五条 资助人选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在东南大学从事教学、科研一线工作的具有博士学位和教师系列高级职务教师;

2、在申报当年1月1日,年龄不超过35周岁;

3、热爱东南大学,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模范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协作精神;

4、在教学和科研领域取得同行公认的显著成绩;

5、有发展潜力,在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方面有创新性构想。第二章 申报程序

第六条 院、系、所在公开选拔的基础上推荐候选人,填写《东南大学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资助计划申报表》,并按规定要求提交有关材料。

第七条 候选人所在院、系、所对申报材料进行严格审核,并就内容的真实性、工作设想的可行性和基本条件保证等签署审核意见,按申报限额报学校人事处。

第三章 审批程序

第八条 学校人事处会同教学、科研等部门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

第九条 学校聘请同行专家对推荐人选进行评审,提出资助人选方案。

第十条 学校审定批准资助人选,发文公布。

第四章 经费资助和津贴补助

第十一条 “资助计划”资助每位入选者工科、理科和医科类科研经费每年5万,文科、管理学科类科研经费每年2万,用于支持教学和科研工作。经考核合格者,最长可连续资助3年。

第十二条

对入选人员在考核基础上给予津贴补助,凡考核合格人员当年年底一次性发放每人1万元的津贴补助(税前款额,须依法纳税),所有入选的优秀青年教师最多享受3年,不滚动。第十三条 资助经费一次核定,分拨款,由入选者按照预算和有关规定支配使用,任何单位、个人不得克扣或挪用。

第十四条 “资助计划”的经费管理必须符合学校《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

第五章 组织管理

第十五条 人事处负责“资助计划”的实施管理工作。第十六条 入选者在资助期间须填写《东南大学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入选者进展报告》,并附相关材料,经所在院系审核后报学校人事处,由人事处组织专家进行考核。

第十七条 在“资助计划”资助期结束后,获资助者要填写《东南大学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入选者总结报告》,并附相关材料,经所在院系和教学、科研等部门审核后报人事处,由人事处组织专家进行资助期满考核。

第十八条 凡在“资助计划”资助下取得的成果和发表的论著等,必须标注“东南大学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资助”。

第十九条 各院系应加强对入选者的跟踪管理,严格考核,大力支持其教学和科研工作。

第二十条 对一年内出国累计超过九个月的入选者,原则上缓拨下一的研究经费,延期参加考核。对由于个人原因延期且已经超过培养期的人员不予发放津贴补助。

第二十一条 “资助计划”入选者在培养期内入选“东南大学青年特聘教授”、“东南大学特聘教授”等更高层次人才计划,其津贴补助将不再享受。

第二十二条 对考核不合格、未能正常履行工作职责或调离学校教学、科研岗位的入选者,停拨资助经费,停发津贴补助。

小学骨干教师、青年教师计划 篇5

(2012—2013学第一学期)

一、指导思想:

为构建一支思想水平高、师德修养好、教育教学业务能力强的骨干教师、青年教师队伍,保证学校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现根据我校《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教师继续教育实施计划》的要求,特制定如下培养计划。

二、培养目标和任务:

从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出发,更新教育观念,加强对教育新理论,新知识的学习,通过多种途径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

根据学校提出的提高青年教师素质总体目标及要求,教龄5年以下的青年教师均为培养对象。通过培训,力争使每位青年教师在政治思想、师德修养、业务素质和教书育人的实际工作能力方面达到合格水平。在此基础上,培养一批有较高的理论与实践能力的校级青年骨干教师。

1、新教师的入格培训。

主要指刚进入教师行列的青年教师。一是引导他们做好角色的转换,对他们加强工作责任心教育,以及组织能力的培训。二是狠抓教学常规,在备课与上课、作业与辅导、听课与评课等方面着重指导。三是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我们为每位新教师安排了一位富有经验的骨干教师为师傅,在教学工作、班主任工

作、校外工作中进行“知、能、操、行”的传、帮、带。四是建立学校考核制度,考核项目有写一份合格的教案、上一堂教学汇报课、写一份教学体会、设计一份活动方案,组织一次公开班队活动、写一份全面的工作总结。

2、青年教师的升格培训

主要指3年以上的青年教师。他们是一支充满生机、奋发向上、乐于进取、大有希望的队伍。我们对青年教师的培训,坚持政治上高标准,严要求;业务上压担子、放手使用;生活上热情关怀,为他们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促使他们上一个台阶。

三、具体工作:

(一)加强青年教师的思想建设,把师德修养放在首位

1、组织青年教师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德育纲领性文件、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等,用正确的思想和理念激励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生,安心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岗位的思想观念。

2、坚定不移地围绕“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学校教育总目标,以此作为每个青年教师的工作追求。

(二)通过教研组和学校的培养措施,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

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学技能、教学艺术等方面的水平和能力是做好教师工作的基础。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首先要提高教师的职业能力。因此,我们把培养青年教师的业务能力作为培养工作重点。

1、“师傅带徒弟”的培养

教研组从最初建立就采用了所谓的“师傅带徒弟”的新老传承机制和办法去做年轻教师的培养工作,具体做法是由老教师积极向下传授自己在理论和实践教学环节的经验,而年轻教师积极承接老教师的成功经验和方法。实践证明这种 “师傅带徒弟”式的培养措施卓有成效。

2、“先承接再提高”的培养

教研组在青年教师培养的有效措施还有所谓的“先承接再提高”的办法,具体做法是先要求青年教师必须跟随老教师全程听课和参与完成课程教学全部环节,然后青年教师提出自己的提高和改进意见,从而使年轻教师能够在一个较高的台阶上起步,并且能够达到“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培养效果。

3、“走出去请进来”的培养

这是学校在青年教师培养方面的另一个有效措施。其中:“走出去”包括选派青年教师经常去外面听课、培训,“请进来”主要包括邀请外校骨干教师、名师前来讲学。这些措施不仅培养了我们的青年教师,而且使我们的课程建设吸收了很多他人的经验和做法。

大秦乡中心小学

青年教师培养计划 篇6

为进一步落实中心学校工作会议精神,迅速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尽快地让新上岗的青年教师成为教学骨干,业务能手。为学校的长远发展打下良好基础,特制订我校青年教师培养计划。计划具体如下:

我校共有教师9名,其中老教师6名,青年教师3名。青年教师虽然知识上可以,但毕竟是教龄不长,缺乏一定的教学经验。教学方法不够灵活,但他们在我们学校担任重要课程,肩负着重要责任,对教育质量至关重要。如果能加以正确引导,那么他们就会较快的适应教学。能正确的取得教学经验。掌握一定的教法。如果不能正确引导,就会走弯路,我校的教学质量的提高就有困难。

具体措施:

1.“帮扶”政策,青年教师进校后,根据所教学科,个人需要,由学校推荐青年教师通过“拜师” 老教师,由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引路,指导教育教学,班级管理等,让青年教师熟悉教材,熟悉学生,学习教学方法,迅速提高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附:师徒名单:李有华——张鹏飞,张喜鲜——曹雨,王文卿——冀正旺)

2.校领导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听课辅导。对于青年教师,不但领导加强听课,而且学校老教师也要加强听课,提出他 1

们在教学中存在的优点和不足,并跟踪听课,看他们是否改正了不足,直到入路为止。

3.加强培训和学习,对上级举办教学方面的培训,优先考虑青年教师外出学习,学习回来汇报心得体会。此外,还要加强对青年教师的理论培训,学习《走进新课程》 《课程改革100问》等,并让写出心得笔记。

4.制定提高步骤,9月份,为“帮扶”适应阶段,使青年教师适应新环境,新工作。10月份为提高阶段,在青年教师适应新的工作后,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11月份为展示阶段。新教师进行教学示范比赛,展现其教学能力。12月份为评优阶段,学校从中评出优质课教师,组织教师学习观摩,并上报中心学校。

经过以上措施,使我校青年教师能尽快的适应教育教学工作,在教学中少走弯路,再教师中脱颖而出,成为我校的中坚力量。

三圣庵村小学

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研究会计划 篇7

1 高校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现状分析

1.1 岗前培训重培少训

青年教师进校后要先经过岗前培训, 这是一个常规做法。岗前培训是针对国家统一考试而安排的培训, 这种培训是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去学习四门左右的课程知识, 可谓时间短任务重, 青年教师的角色转变尚且需要一个过程, 参加这样的培训往往也得不到应该有的重视, 培训老师往往也是领导或是退休的教授, 这种培训也往往只是只“培”不“训”。

1.2 指导青年教师仅限于形式

指导青年教师是教授、副教授必须履行的岗位职责。因此, 每位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的教师每年至少要指导一名青年教师。指导教师要及时检查被指导者的听课笔记、作业批改、辅导答疑等情况, 要指导青年教师备课和试讲。不得对青年教师疏于指导。而实际中往往是指导就是填表, 没有真正落实指导工作, 考核时对于软指标也往往是能过就行。

1.3 实习授课制度落实不力

青年教师作为高校的新生力量, 在正式成为授课教师之前要进行实习授课, 这是一个很好的做法, 曾经很多学校都坚持这一做法, 这些年学校扩招, 需要大量的教学人员, 加上一些高级职称走向领导高位或是去给研究生授课, 使新进学校的教师就不经过实习授课而直接成为主讲教师, 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1.4 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缺乏有效机制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是一个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主观上青年教师要积极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客观上学校必须建立一个培训机制, 让青年教师在组织的安排下提高水平, 实际上恰恰缺乏这一机制, 有些学校认为派出青年教师参加一些会议就可以认为是培养了, 从长远讲这是十分不利于青年教师成长的。

2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阻力

2.1 来自青年教师本身的阻力

高校青年教师一般是刚刚硕士或是博士毕业, 还一身书生气, 尚没有形成一个教师应该有的范式, 如果是师范类院校毕业的还好, 受过专业的教学能力训练, 其他院校毕业的就缺乏这方面经验了。青年教师对备课的要求和内容未能深入理解, 没有备课笔记, 教案或讲义的内容也不过是教材内容的翻版, 电子课件也仅仅是教材中条框的简单罗列, 表现出责任意识不够的特点。另外青年教师不注意进行启发式教学, 缺乏调控课堂纪律的能力, 教学中缺乏师生互动的良好气氛。教学方法单一, 更谈不上教学艺术, 这些都直接的阻碍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2.2 来自管理者的阻力

作为管理者要履行管理职能, 这是一个基本要求, 但管理者也是一个个体, 他势必会考虑改革的成本, 能没墨守成规就安于现状, 能得过且过就不求进取, 对于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是学校的大事, 作为相关管理部门和管理者若忽视了这项工作, 会对学校的长远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也不利于高等人才的培养。因此来自管理者的阻力也是不容忽视的。

3 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路径和策略

3.1 着力提高青年教师待遇

学校应采取措施稳定教师队伍, 努力改善教师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 提高青年教师待遇。努力形成鼓励广大青年教师安于教学、热心教学、投入教学的运行机制。教育和引导广大青年教师运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教学。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3.2 严格岗前培训, 强化导师责任制

对于毕业于非师范专业的青年教师, 在走上教学岗位前, 学校对新人校的教师岗前培训要严抓并加大学时培训, 让青年教师全面地学习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法规概论以及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四门课程, 这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它使新教师明确了什么是教育、高校教育的范畴、怎样进行班级教学、如何上好每一堂课、怎样对待学生以及师生在教学中的关系等等, 使我们懂得了教学规律性、科学性和艺术性, 避免了在工作中只凭热情、凭感觉进行教学的盲目性, 从而规范了教学环节。同时要强化指导教师责任制, 最大限度的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

3.3 组织普遍意义讲课比赛

普遍意义的讲课是指讲课比赛要让每一个青年教师都参加的比赛, 选拔制度是有一定局限性的, 普遍意义的讲课比赛更有利于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的提高, 学校和各院系每学期都组织一到两次听课和开展教学竞赛活动, 对青年教师来说, 是一次极好学习提高的机会。一方面通过专家和老教师听课, 其反馈意见能使我们明确教学中的不足。另一方面通过观摩教学和参加优质课竞赛, 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 打开思路, 学习参赛教师的授课方法和教学风格, 这对于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无疑会有极大的帮助。

3.4 组织校际交流

现代网络的发展给了人们一个很大的启示, 那就是资源共享可以达到多方共赢, 学校之间的资源也可以组织跨校交流, 这样有助于取长补短, 如我校的的青年教师可以到重点院校的相关专业进行互换交流, 作为政府相关部门也可以给跨校交流一定的政策支持以及经费支持, 这样有利于思想的交流, 有利于学校以及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3.5 青年教师要发挥能动性形成独特的教学艺术

青年教师要虚心请教他人, 学习教学方法、教学艺术与技巧。比如, 课堂教学如何切入主题, 层层分解, 通俗易懂;如何接受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等等。精心备课授课也是不可少的。对所授内容了如指掌, 在精读教材的基础上博览群书, 理解好“给学生一杯水, 自己得有一桶水”的关系。在备课前, 还应进一步了解学生, 多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有的放矢的进行备课。青年教师要把关心爱护学生和严格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主体作用, 变被动听课为主动学习。必须将教学融人生活应用中, 提高学生知识应用水平。青年教师在对学生成绩评价上要坚持定性评价与考试评价相结合。要正确处理正当评价与考试分数之间的关系, 保持正确的心态, 有机结合使用。要注意因人而异, 因年级而异, 切忌只表扬, 不批评, 从而形成学习成果正确的评价导向。青年教师要常写写教学反思。任何一堂课, 都有自己的成功之处, 也都有它的不足之处。一个有心人会认真总结课堂上的得与失, 利与弊, 写好教学后记, 对自己教学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工作进行重新认识, 对自我表现进行反省、检查、自我完善, 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教学质量, 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达到优化课堂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提高教学艺术是一个高标准的要求, 青年教师肩负培养人才的重任必须要从自身做起, 发挥主观能动性, 提高教学能力。

总之, 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需要学校和教师自身共同努力完成的任务。社会环境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 社会在变迁时期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在变迁, 这种变迁导致价值体系的混乱, 必须要适时的引导青年教师价值体系的定位, 做称职的人民教师教学能力一定要过硬。

摘要:青年教师是高等学校一支具有较强后劲的队伍, 是学校在跨越式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的一个群体, 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影响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分析了高校在青年培养工作中的不足, 特别对如何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进行了论证。以学校和青年教师自身两个方面入手探讨了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一般方法。同时对青年教师的后续培训进行探讨, 这有利于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高, 更对高等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有促进作用, 最终对人才培养起到促进作用。

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研究会计划 篇8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21-0038-02

大学教学能力是影响大学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关键,在制约中国高等教育教学发展的诸多因素中,高校教师的教学质量是最直接、最明显的因素。当前我国研究型大学高校教师的学历层次和知识结构等方面均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但在日益严重的科研成果倾向主导下,我国研究型大学如何保持和提高教学品质,推动大学教学能力的提升与发展,就显得十分重要。

1 研究型大学教学能力的界定

研究型大学的教学能力即教师既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又要推动自身专业发展的能力,它是有意识地对教学形成影响的多种作用力的综合运用,从本质上来看是指教师课堂教学与学术研究的综合能力的体现,反映了教师在教学中的综合素质,以及教师在科研活动中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于显性能力和隐性能力二维结构。其中,显性能力主要通过课堂组织、教学方法、多媒体技术应用、教学学术研究能力等方面来体现;隐性能力主要通过学术研究的艺术、责任心、教学艺术、师德、教学思想、教学反思等来反映。

从研究型大学教师的工作环境及内容来看,其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一般较强,知识储备相对丰富。所以,研究型大学教学能力的内涵要比普通大学更加丰富,同时具有更广泛的外延。教师既要做到普通大学所共有的职业道德要求,同时还需要具备普通大学教师所不具备的特性。可以说研究型大学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占据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因此,研究型大学应在其多种功能中表现出自身特有的特殊性,充分展现出其作为知识共同体的效能,通过对学生进行基本理论知识的传授,进行科学研究,为社会培养更多应用型人才,以便于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同时,研究型大学的教学工作应该是充满学术性问题的活动,教学能力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

2 当前我国研究型大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青年教师对大学教学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重视不够。研究型大学的青年教师大多有较强的科研能力,但对如何过“教学关”没有太大的紧迫感和压力,同时对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也有一定的困惑。

二是教育教学理念较为落后。21世纪知识的传播速度在逐渐加快,但是我国研究型高校中依然有很多的青年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过于照本宣科,不能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具体的课堂内容进行创新,而学生也只是单纯地在听教师的讲授,并没有在教师进行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增加自己的理解与认识。

三是并未根据新时期教学要求对教师教学能力及个人素质的提升进行系统性的培训。目前我国研究型高校基本上只是对新入职的教师进行培训,而很少对已经具备了一定教学经验的老教师进行再培训,以使他们了解与接收更多的新知识、新理念。而且目前的岗前培训制度并不完善,教师岗前培训时间短、形式简单,更多地是进行教学经验的传授,而忽视了对教师进行教学实践、教学技术等方面的培训。

四是不完善的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具体表现在研究型高校教师考核依然是重视科研高于教学,这样就会逐渐使教师对教学产生负面影响,导致青年教师只关心自己的科研成果,而忽视了对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的改进,忽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此外,目前研究型高校还依然采取通过教师工作量来对其教学成果进行量化评价的方式,这并不能真实、客观地反映出教师实际的教学能力及教学效果,严重影响了教师对教学各环节的改进。

3 研究型大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应有的特质

一是教师本身的学识基础与素养。研究型大学青年教师的知识储备要十分丰富,不仅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文化知识、教育心理学知识等,还要掌握一些与自身教学相关的交叉学科知识,全方面丰富自身知识体系。

二是教师科研内容在教学中的开发与拓展。教师若只能不断丰富自己的学术知识,而不能正确引导学生也站在学术前沿,就不能真正达到研究型大学的教学要求。

三是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教学的反思与研究。教师作为教学工作开展的主导者,与教学实践紧密相关。教师只有在不断进行学术自醒的条件下,才能更好地将平时所积累的教学经验与教学思想进行整合与优化,从而形成能够实现师生协同发展的研究理论,以更好地指导教学工作的开展。

四是教师知晓课堂组织与监控。教师应结合不同教学内容具体的教学目标与要求,联系学生实际,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展开教学,既要让学生充分掌握教学内容,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对整个过程做好监督、检查与评价,保障课堂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

五是教师应有比较好的教学表达与交往。教师实施适合教学内容和环境的互动,可以通过与学生进行沟通来实现彼此能力的提升,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六是教师具有角色情感与倾向。教师对个人角色应具备充分的职业认同感,真切了解自己在教学与科研工作中所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对待教学工作能够尽职尽责,对待学生能够言传身教,从认知、教学技能及教学态度等多方面提升教学能力。

七是教师需要有学术魅力与品格。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表现出来的优秀人格魅力,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久而久之形成学生对教师的尊敬与爱戴,并成为学生模仿的目标。

4 提升研究型大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思考

一是转变传统落后的教育思想。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并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与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改进与完善等都有着密切关系,但最重要的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研究型大学青年教师只有实现人才培养理念的根本转变,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能力的提升。

二是正确处理好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在大学教学中,教师的科研任务与教学工作同时开展并不矛盾,而是相互促进与支持的,也就是说研究型大学教师应该以研究和探索的态度来完成教学工作,一方面提升教学实践的科学含量,另一方面也通过教学实践来促进科研任务的完成,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还能够对学生的研究与创新能力提升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三是建立和健全相关教学管理制度。当前一项重要措施就是建立和健全倾斜教学和鼓励教师潜心教学的相关规章制度。这种规章制度的重要特点就是在教师履职考核、评奖评优、津贴分配、职称晋升和干部选拔任用等方面向教学倾斜,更加注重教师的教学素质和效果,增大教学业绩在教师评价体系中的权重,让教学优秀和科研突出的教师得到同样的东西,获得同样的发展,并最终在校园里真正形成鼓励教学、宣传教学、崇尚教学和潜心教学的环境与氛围。

四是积极开展教师教学技能的培训与指导。研究型大学青年教师的职业要求是能够在知识宽度与广度上逐步拓展,并通过自身素质与教学实践能力的提升,来影响学生研究与创新能力的提升。因此,这就要求学校能够为教师提供更多培训、进修的机会,为其科研与教学工作的顺利展开创造条件。这种保障机制主要包括政策、制度、组织机构和经费等方面。

参考文献

[1]段利华,褚远辉.当前影响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因素与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10).

[2]朱新武.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13(6).

培养青年教师计划 篇9

一、青年教师情况概述

成晓君,女、30岁,大专学历,本科在读。任教初一语文兼班主任。该教师教学基本功扎实,综合素质好。

白瑞平,女,41岁,本科学历,任初二年级语文兼班主任。该教师思想活跃,思路清晰,肯吃苦,善学习。

二、青年教师培养目标:三年内成长为县语文学科骨干教师。

三、培养措施:

1、听课指导:

不定期听两位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课后与教师交流,指出不足,督促改进。帮助两位教师备好课,指导教师参加校内教学活动,如:教研组献课,教学大奖赛等。上示范课,讲教学设计,展示教学小窍门,变讲解为直观演示。争取机会,带青年教师外出听课学习,多看多悟,不断提高。

2、指导参赛:

帮助两位教师备课、上课,确保出片下乡,力争县、市课堂教学竞赛取得好名次。

帮助修改教学论文、教案等,力争在各级各类评比中榜上有名

3、督促理论学习:

向该教师推荐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和杂志,督促教师阅读、笔记,勤写课后小记,相互交流切磋,共同提高。

指导青年教师的情况

王志军老师于2009年分配到我校工作,教导处将指导她的任务交给了我。作为一名参加教学工作达23年之久的我,只好凭着在工作中互帮互学、共同进步的原则来促进双边的有效成长。经过几年来的实践,该同志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取得了较大成绩。得到了领导和老师的认可和好评。

我在培养和指导上采取了如下的做法:

一、在教学方面

青年教师在理念上往往比较先进,能够大胆地尝试,有很好的创新精神,但是经验不够丰富,课堂上的调控能力、对教学效果的把握等方面需要逐步在教学中积累经验。于是在教学上设计思路与实施就很关键,我做了有益的尝试,平时互相听课,共同探讨对各种文体的特点如何突出把握、如何把各种先进的理念运用于教学当中、如何针对后进生制定补救计划等问题。在一次评优课活动中,我们共同讨论了课的设计思路,并对每个环节进行了细致分析,一起研究制作课件,对目的和实施的实效性进行了讨论和修改,进行试讲并修改,最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经过长期的交流与指导,她的课堂教学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形成了课堂教学气氛活跃、环节安排清晰连贯、训练得体的特点。在撰写论文方面,我们也进行了很多交流,结合自己的教研经验以及实际教学中的典型案例,进行全面细致的总结,对撰写论文以及查阅文献等技巧给予了适当的点拨,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二、在班级管理方面

他没有当过班主任,作为我班的副班主任对工作认真负责,我们共同管理班级,在与我合作的三年中,我们的班级获得了学校优秀班集体的荣誉。在合作期间,我们细致分析学生的特点,给学生建立信心,组织了很多有益的活动,例如,在组织的《如何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的班会中,学生、家长、教师全面参与,各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沟通,使学生、家长、老师都能全面的了解学生的优缺点,并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检查纠正,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班级有很强的凝聚力,从中她也学到了很多经验,并把心得体会写成了论文在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上发表。

三、在辅导学生方面

对学生的课外辅导也是一项重要工作,在这方面我们也相互借鉴学习。我辅导的是语文阅读,他辅导的是习作,在辅导训练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一起研究方法,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教材的知识层级和学生实际掌握的效果进行分组,形成了完整的训练体系。

总之,自己在与年轻教师的交流学习中获得了一定的经验,帮助其成长进步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提高,学到了不少东西。

指导青年教师工作总结

学校领导让我带韩容老师。我知道这份工作意义。有一句老话说得好“什么样的老师带什么样的学生”。我深深感到身上的责任和压力,一个学期以来,我本着“共同学习,互帮互助”的理念,给年轻人机会,给年轻人压力的宗旨,用实际行动影响着她。转眼一学期结束了,我们共同收获了辛苦与快乐。

一、自己就是最好的教材。我觉得:要想做好“传、帮、带”工作,首先要做到:言传身教,率先垂范。我一直严 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起到示范表率作用,在言传身教中首先让老师们牢记“德高为 师,身正为范”的训言,引导她们发扬爱岗敬业精神,热爱教育教学工作。让她们明白自己 的权力和义务。

二、让我们一起成长。

1、我对自己工作上严要求,处处为年轻教师做好表率,将自己的工作经验和教学经验一 点一滴、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她。认真钻研教材、坚持听课,认真反思,不灰心、不放弃。我们一起共听、共评每一节课,真正做到了学而不厌。在老师们 遇到困难时给予真诚的关心与帮助,扶持她们走出困境。一个学期里,只要我能想到的工作 和注意事项,都及时提醒她,避免她走弯路。教学的功夫应放在平时,把自己以前好的做法 和她一起分享,毫无保留,我时刻谨记,自己也年轻过,自己也不是一个完美的人。

2、在指导工作中,注意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和课堂教学的研究,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语文名师讲座》我们一起研读,并努力做到理论联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尽快熟悉教学过 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在工作的同时,鼓励她多阅读教育理论书籍,时刻不忘提高自己的自身 素质。

3、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通过互相听课、评课等形式的活动,共同探讨、研究教学中遇 到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改进与完善课堂教学方式,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 素养。课后及时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进行交流,找出不足,总结经验,以此提高年轻老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从听课中,我发现小韩在课堂中调控课堂的能力有待于提高,课上语言不够精炼、练习内容较少。针对这些现象,我及时纠正,并把自己的做法和想法和她一起分享。她脚踏实地的学习精神,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也感染了我。我多次提醒老师们要学会积累,把自己在工作中成功的地方、不足的地方、看到和学到的好的 方法做好积累,为今后的工作少走弯路打好基础,小韩也耐心的记录了自己的得失,在指导青年教师的过程中,我自身也得到了不断地进步。她走的路就像自己的昨天,今天她多的是信任、帮助、支持,同时压力和机会也不能逃避。无论是谁,让我们一起为学校美好的明天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指导青年教师总结

要我说培养指导青年教师谈不上,只好本着在工作中互 帮互学、共同进步的原则来实现自己的做法。教务处分配给 我的任务是指导青年教师王旭芳老师。经过一年来 的培养和指导,她在教学方法、备课、课堂教学等方面取 得了较大成果。成绩显著,得到了领学校导、老师们和学生 们的认可和好评。我在培养和指导上采取了如下的做法: 首先从思想上给予指点。首先从思想上给予指点。做教师首先应该在学生中树立 一个较好的形象,也应具有良好的师德师风,要让学生喜欢 你。要学会和学生交朋友处好关 系等,来感化他们喜欢学习。

其次在常规教学中耐心细致的指点。我毫无保留的把自 己的所想所为全部传授给他们。大到章节课时安排、课时内 容、各个环节的节奏把握,小到一个动作。一年来,我们几 乎在每一节上课前都要进行互相交流,甚至布置作业我们都 要商讨统一布置。在上学期,我们互相听课不计其数,每次 听完课我们都要认真讨论分析,肯定好的方面,指出不足的 一面。当她在工作中遇到困惑时,我会善意地开导他们。例如在她准备的几次公开课中,大家听了试讲后,同 行们一人说一套,给她提出了很多建议,大家共同的建议他们虚心接受,但对有分歧的建议,她觉得大家讲得都有 道理,不知如何是好。我给她这样讲,就像排影视剧一样,同 一个剧本,可以排成故事片也可以排成歌舞剧等,达到教育 目的就行。备课上课也是类似的,要针对自己的学 生来做出决定,大家仅仅是建议,只要达到教会学生知识的 目的就是成功的课。一学年来,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除了在教学常规上 的相互交流外,平时在教学上也能相互配合,互相学习。例 如,如何处理习题、如何设计课堂教学程序、如何命题等等,都能密切配合,取长补短,互相学习,齐心协力,为搞好教 育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在努力工作着。总之,由于她对教育教学工作有较强的责任感,有相当强的教育教学工作能力。所以她所带班级的成绩 在每次考试中及格率和优秀率都有较大的提高。今后,希望王老师再接再厉尽快成为我们学校的骨干教师。

指导青年教师总结

宋华红是我校引进的教学人才,自身素质很高,为促其尽快成长,按照学校的安排,我有幸和小宋老师师徒结对。自此,我的教学生涯中多了一道亮丽 的风景。我们是师徒,更是朋友。在相互学习中共同进步。我主要做了以下一些工作。

青年教师培养计划 篇10

新地中心学校王鹏山

教育是一项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一门科学,科学的意义在于求真;教育是一种艺术,艺术的意义在于创新。设置好自己为之奋斗的目标,投入自己的教育激情,这是我自工作三年以来,给我最强烈最深刻的感受。为推动个人专业成长,在教育教学领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特为自己制定此三年成长规划。

一、自我分析

我从事教育工作已有3个年头了,在这3年中,我一直担任语文或数学教学工作,参与学校各级课题的研究工作,在教学成绩方面一直名列学区前茅。

二、未来三年发展自我规划

(一)、强化职业角色意识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言明了学习的三个层次。其实,我们教师的职业意识状态也有三种不同的层次:“知”教者 ——“好”教者——“乐”教者。我喜欢教书,热爱教育事业,在教书育人中我体会到人生的快乐,因此,我会将教书作为我终身的职业。

(二)、提升专业水平

1.学习教育理论,在理性中丰富自我,如《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教育心理学》《小学语文教学参考》《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等,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2.悉心钻研教材,深入领会课标,设计新颖有效的教学方案,做到心中有学生,因材施教,立足每个孩子的发展。

3.平时注重总结教学经验,及时做到教后反思,勤于与同事交流,在实践中摸索,教学相长,在教学中不断完善自己。

4.积极进行教学研究,更新教学观念,大胆实践,勇于创新。

5.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

(三)、积极参加教育、教学研究。

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教好书,当好主任,当好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认真研究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研究教材、课程标准,研究网络教学,成为让学生满意的老师。以爱换爱,研究小学生的心理状态,管好学生的常规,开好主题班会,组织好学生参加学校各项集体活动,成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

三、自我目标的达成1、坚持记教育教学周记,养成及时反思和勤于积累的习惯。

2、努力改进教学形式,提高教学质量,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愿学”“乐学”。

3、每周挤出时间阅读教育教学专著,并坚持写读书笔记。

4、积极参加各种培训,与志同道合的教师组成教学沙龙,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研究会计划 篇11

[关键词]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3-0032-02

一、背景简介

我们国家民办教育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当中,基本上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民办教育专职教师队伍。在民办教育发展良好的形势下,我们还有必要进一步认识和处理民办教育当中存在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民办教育的长久持续发展。在长期的教学实践当中笔者发现,民办教育的主要问题体现在师资力量的不足上,即教师队伍的整体能力和素质都有待提高。而在教师能力和素质当中,最为核心和关键的能力就是教学能力。它一方面直观体现了教师这样一个岗位所能够发挥的作用,另一方面也直接影响到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因此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与塑造应是我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从教师教学能力入手来进行分析,希望能够探讨出当前民办高校当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当前的社会现状和高校现状来探讨其解决与处理的方法。

二、民办高校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不足的分析

(一)能力结构严重失调

在我们国家的民办高校当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不平衡是最突出的问题。这与我们国家对于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的实际要求有着非常大的差距。到目前为止,我们国家正在努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希望能够通过科学有效的方式将学生从应试教育当中解脱出来。这样一个变化过程意味着对民办高校青年教师要求的提高。在这样一种要求之下,青年教师不仅要具备相应的教学能力,还要具备组织管理能力和与学生进行良好沟通、互动的能力。

(二)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普遍存在着知识储备不足的问题

根据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学生接受社会历史遗产的影响越大,其受教育的程度就越深,最终接受的知识量就越大。而学生知识面的迅速扩大和知识储备的迅速提升,正是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来实现的。通过这样一种形式,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开发自己的智力与能力。但需要注意的是,这样一个过程的实现对教师本身的要求很高,而当前环境下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很难达到这样一种要求。教师本身在知识储备上的不足会使教学过程显得薄弱,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不起来,也会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学质量。

(三)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存在着反思能力差的问题

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的反思主要强调的是教师对于自己行动、决策和要求的进一步思考。这样一种反思过程不仅能够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同时也能够使学生获得更加严谨的引导。总而言之,教师的反思活动本身是想通过教师对教学过程的反思来达到改善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但是民办高校内的青年教师在这方面还做得不到位。他们基本上是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来进行教学活动,既没有对教学过程的反思,也没有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改进,这对于青年教师自身的提升和学生的引导培养都是非常不利的。民办高校教师的反思能力直接关系到教师整体水平的提高,其对于教学质量以及人才培养效果都有着直接的决定作用。

三、提升民办高校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措施

(一)青年教师应当树立终生学习的学习观

对于高校教师而言,完成教学任务很重要的一个前提就是教师本身要有相对完整和宽厚的教育科学知识。但是在民办高校当中,青年教师本身存在着年纪较轻、教学经验较少的问题,相应的知识储备也不如老教师丰富。对于青年教师而言,这种情况很难通过教学方法或者是教学手段来解决。知识储备不足,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加强青年教师自身的学习,通过不断学习和储备来保证青年教师自身的理论知识跟得上教学过程的实际要求。在这里所强调的知识储备并不仅仅是指教学方面的知识,也包括其他学科或者是其他方面的知识。总而言之,民办高校当中的青年教师一定要保持高度的好奇心,在好奇心的驱动之下来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和传授能力,在完成教学要求的同时实现与学生的共同成长。

(二)通过不断反思教学经验来实现教学能力的提升

对于民办高校的青年教师而言,无论是自我学习的过程还是教授他人的过程,其工作都不能够一蹴而就,其成果也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显现出来。正是因为这样,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还需要做好不断反思的工作,通过对自身的反省、自责和自我鼓励来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对于青年教师而言,反思本身就是一种实现自我进步的方式。当然,青年教师在教学反思的过程当中会涉及较多方面的问题,包括教育思想的把握、教学实践的评价、教学过程的反馈和调节等。其中教学反思环节可通过多种形式来实现。青年教师可根据自身的教学习惯和教学方式来进行选择,包括写反思日记、进行观摩教学或者是进行反思式教学等。除此之外,进行科学有效的行动研究也是非常有效的反思方法。总之,不同的教师在反思实践过程当中会有不同的侧重点,但总的来说,对于民办高校的青年教师而言,最为核心的往往还是教学能力的反思。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往往需要经过两个具体的阶段:第一阶段,要关注并重视教师作为专业性职位的地位问题;第二阶段,要更进一步关注教师专业发展问题,通过教师自主化专业发展的方式来强调和表达教师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三)在教学过程当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

科技发展到现在,多媒体技术已经在教学活动当中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在这样一种大的形势和背景之下,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对于多媒体技术的掌握就成为了需要关注的问题。我们要认识到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对传统教学方式所带来的巨大冲击和影响。为了保证民办高校的教学效果,有必要促进青年教师更好地掌握现代多媒体技术,使得多媒体技术在高校教学当中的应用能够真正从表面走向深入。可以这样说,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不应只是一种形式,更应当是一种方式,是一种植入到青年教师头脑当中的概念和手段,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发挥出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和作用。

(四)鼓励青年教师参与科研活动

在高校教育当中,教学过程与科研过程实际上是相辅相成的。因此,想要切实提高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的教学素质和教学质量,让青年教师参与到科研项目当中去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措施和手段。青年教师自身也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科研活动当中来,具体的实现形式则可以根据实际的状况来进行选择。如可以与毕业院校内的教师保持良好的联系,这样就能够参与到导师所主持的课题或者是学术讨论班当中来,且能够及时获取最前沿的科技信息。这对于青年教师眼界的开阔以及学术水平的提高都是大有裨益的。除此之外,青年教师也可以通过与同事之间的合作和磋商来实现进步。这实际上就是从教学实践当中来获取经验和知识,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这同样能够有效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在保证高效课堂的同时提升教师自身素质。

通过上文当中的说明和分析可以看出,在民办高校当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是学校最为核心和基础的工作。学校想要在长期的发展过程当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证教学质量。我们国家的民办高校在青年教师的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等方面确实存在着较多问题,这些问题需要青年教师通过自身探讨、研究、自我反省和自我激励来实现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胥国祥.浅谈提高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措施[J].科技信息,2012(33).

[2]陈宪民.提高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促进地方院校教学科研可持续发展[J].中国校外教育,2011(10).

[3]童国尧.民办高校教师教学工作现状与对策研究[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1).

[4]陈燕.民办高校中青年教师的培养与优秀教学团队的建设[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6).

[5]胡乐宁.浅谈高校教改形势下对教师能力的培养[J].大学教育,2012(2):48.

[责任编辑:陈明]

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研究会计划 篇12

1 高校青年教师的素质结构分析

素质是人们在遗传的基础上, 经过教育和实践所获得的相对稳定的个体属性, 表现为个体品质和能力的内化状态, 具有个体化特征。教师素质是指学校教育工作者特有的品质和能力, 它不仅具有个性化的特征, 而且还具有学科的专业化特征。教师素质是个综合的概念, 是教师各种素质的集合体, 是指教师履行职责, 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所必须具备的内外心理品质的总和。在深化教育改革的今天, 教育的目的不再是单纯的为知识而知识,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专家们提出:新世纪教育应该让受教育者学会求知, 学会做事, 学会共处, 学会做人。这种新型的教育对高校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 高校青年教师的素质应该是多元的, 而不是单一的。从提高个体教学水平的角度来说应该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 高校青年教师素质之保障——思想品质

(2) 高校青年教师素质之基础——心理素质

(3) 高校青年教师素质之基石——生活素养

(4) 高校青年教师素质之根源——知识信息

(5) 高校青年教师素质之源泉——创新能力

(6) 高校青年教师素质之灵魂——教学能力

如果把这些素质看作一个整体的系统, 那么高校青年教师素质的这种特定的结构 (如上图所示) , 组成了以健康的生理心理为载体, 以优秀的思想品质和积极的生活素养为保障, 运用个体丰富的知识信息能动改造客观世界的功能运行系统。从控制论的角度看, 这个系统是在思想品德的能动主导下运行的。对上述功能系统的有效运行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导向、强化、激励和调控作用, 而成功调控的反馈又促使思想品德的能动作用不断完善和强化。因此, 加强思想品德的培养是高校青年教师素质培养的关键。心理素质和生活素养是高校青年教师应具备素质的另两个重要方面, 在系统中尽管不能直接主导教育、教学质量, 但对整个系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两个保障, 其心理素质的高低以及生活素养的积极或消极状态直接影响着教学能力和对教学的态度, 是整个系统能正常运行的保障。在整个系统中, 还有一个必不可少的元素——知识信息, 知识信息的储备是基石, 它是青年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源泉, 毫无疑问, 教师在课堂上所做的一切, 乃至对于学生最终所学的知识, 教师所掌握的知识是最为主要的影响之一。

一般来说, 素质是能力的基础, 能力是素质的表现, 也是素质的一种。离开素质谈能力, 能力就成了无源之水;而离开能力谈素质, 则素质就成了无的之矢。培养教师素质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教学的实践活动转化为教学能力, 主体素质水平越高, 则能力越强, 业绩越好;而能力越强, 业绩越好又促使主体的素质水平进一步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讲, 教师以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为前提所必须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之间是一种相互提高、互相促进的关系。在整个系统中, 各方面的素质彼此之间相互作用, 互相影响, 但其它各方面的素质都与教学能力素质相互作用, 共同为教学能力的提高服务;而教学能力的提高又促进了其他素质能力的发展。

2 提高高校青年教师素质的途径

2.1 从学校组织层面上提高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质和生活素养

(1)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高校要通过积极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 引导青年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使青年教师自觉地规范自身的言行做到以身立教、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以良好的敬业精神和优良的品质感染学生。

(2) 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在高校师德受到严重挑战的今天, 如何加强师德建设成为高校发展绕不过的一个课题。高校青年教师多数比较活泼、精力旺盛、思维活跃、视野广阔, 他们师德水平的高低影响着高校的后续发展。高校要以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核心, 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 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 组织青年教师弘扬高尚师德, 力行师德规范, 不断提高师德水平, 在这个过程中, 既维护教师的职业形象又保持青年人的个性, 使他们健康成长。

(3) 关注高校青年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高校青年教师面临着各方面的压力, 近几年, 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日渐浮出水面。从需求层次看, 青年教师的获得理解与尊重、学生的爱以及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更为明显。学校管理者通过了解青年教师的心理需要并采取具体措施予以满足, 对于缓解他们的角色心理冲突, 提高其心理素质, 促成其职业满意感是很重要的。

(4) 营造教书育人的良好环境。高校要加强管理, 优化青年教师的成才环境。要积极营造有利于青年教师成长的大环境。学校要通过各种渠道的支持, 为解决他们的困难, 争取一定的外部条件, 积极为青年教师提高素质创建有利的学校环境。

(5)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首先, 学校管理者要利用节假日适当设计和精心安排一些联欢或联谊活动等, 培养他们对学校的归属感, 促进青年教师之间、青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 提高青年教师的组织文化观。其次, 要为青年教师创造和谐的校园人文环境。一是建立教师之间的和谐关系, 让教师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尊重、互相支持, 共同进步, 不断增强凝聚力和亲和力。二是建立教师与学生的和谐关系, 要引导青年教师以平等的心态对待学生, 努力创造一种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 实现教学相长。

(6) 不断加强对青年教师的人文关怀。目前高校中, 青年教师面临许多问题, 也承载着较大压力, 包括岗位考核、科研申报、生活负担、上升空间等等。作为高校管理者应积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重视对人才的需要和人性的研究, 把握“人”多层次的真实需要。如针对当前青年教师普遍存在的“亚健康”现象, 学校应定期进行体检, 关注成员的身体健康状况, 建立档案及时跟踪。

2.2 从个体层面上提高高校青年教师的知识信息、创新能力和教学能力

(1) 专业知识素质。知识技能素质是教师职业活动中最基本的素质, 是高校青年教师成功完成教学任务的必备素质。从教学内容来看, 在知识更新越来越快、新知识不断涌现、信息量成倍增加的今天, 社会需要的知识和学校的教学内容都处在不停地变化更新状态;而从教育对象来看, 他们思想活跃、视野开阔、知识丰富, 这些都对高校青年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青年教师应对自己的专业知识有相当精深的掌握, 应对自己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有一个深刻透彻的把握, 即对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最新成果、攻关方向和研究动态都要掌握并达到精通的程度。专业知识素养要求高校青年教师在受教育期间打下坚实的专业功底, 也要求在工作以后继续科研, 教学过程中教研互动, 教研相长, 使自身的专业知识得以不断提高。

(2) 人文素养。人文素养指的是教育工作者的精神世界及其兴趣、爱好、品格等等。人文素养不是天生的, 而是不断地积累与内化的结果, 高校青年教师要提高人文素养, 最好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根据专业的特点, 多读一些历史、人文方面的书籍, 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鉴赏力, 陶冶自己的情陶, 培养浩然之气。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 把自身的直接经验体会及学校环境对人的教育, 构成读书与实践的统一, 从而逐步形成深厚的人文素养。人文素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 它们建构的前提是教师不断吸收新鲜血液, 进行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

(3) 教育理论知识。高校青年教师应学习教育心理学、教育管理学和教育法等教育学相关知识, 懂得并能够灵活运用教育理论、教育规律和教育原则进行教学。此外, 高校青年教师还应具备一定的技能, 即掌握和运用多媒体技术的能力, 相较于知识来说它更侧重操作层面。在多媒体相当普及的今天, 这项技能成为青年教师必备的一个能力。

(4) 教学能力素质。这是高校青年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熟练的技能, 还应具备把自己掌握的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 开发学生智能, 教会学生学习的能力。它体现为科学的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卓越的教学艺术, 具体包括:掌握和运用知识和信息的能力、教学表达和与学生沟通的能力、培养指导学生和正确评价学生的能力、解决问题、处理教学突发情况的应变能力、教学组织管理能力等等。因此, 高校青年教师要与时俱进, 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 并立足现实的教学环境, 努力钻研教法, 大胆进行革新, 找到最适合自己与学生的最优化教学运作途径, 提高教学质量。

(5) 科技创新素质。提高高校青年教师这方面素质的最佳途径是互动教研。高校是教学的中心, 也是科学研究的中心, 高校教学是一种具有研究性质的创新性活动。高水平的教学与科研活动是高校青年教师的安身立命之本, 缺少其中的任何一翼都会严重折损高校青年教师的角色形象。科研是高校教师生命力的源泉, 通过科研可以丰富教学内容, 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强化教学的深度, 思想活跃的大学生通常喜欢有个人独到见解、授课内容新颖的老师。因此, 高校青年教师必须以研究者的姿态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并在教学活动中不断探索, 评价、选择和吸收与本学科相关的最新成果, 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丰富和创新, 更新教学内容, 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能力, 从而以“研”促“教”, 并强化自己的科研工作。

3 结语

根深叶自茂, 基实技方高。要建设一支各方面素质都过硬的高校青年教师队伍, 还任重道远, 在建设过程中, 各高校不仅要提高认识, 而且具体措施要不断具体落实, 在实践中要不断开辟新途径和新方法。广大高校青年教师也必须要认识到提高个体素质的重要性与艰巨性,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 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 使自己早日成为高校教学和科研发展的中坚力量。

摘要:高校青年教师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新生力量, 是高校教学科研创新的生力军, 也是高校未来的中坚力量。其素质的高低不仅影响高校的后续发展, 更影响着受教育者的素质水平。本文分析了高校青年教师的素质结构,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从高校组织层面和个体层面来提高高校青年教师素质的途径。

关键词:青年教师,素质,途径

参考文献

[1]余小波.高校青年教师的心理矛盾及对其管理的启示.长沙水电师院社会科学学报, 1995 (1) .

上一篇:大学生广交会实习报告下一篇:浙江省安全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