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工商执法办案的工作介绍和体会

2024-07-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于工商执法办案的工作介绍和体会(共8篇)

关于工商执法办案的工作介绍和体会 篇1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入世后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要求,依法行政,已成为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共识。本人结合多年来的执法实践,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是记住四句话:

1、事实要清楚;

2、证据要充分;

3、依据要正确;

4、程序要合法。

二是五大行政法律要学习:

1、《行政处罚法》:牢牢掌握处罚法定原则;三个程序要掌握,其中一般程序一定要掌握,并记住两句话:先立案后取证,先取证后裁决;

2、《行政诉讼法》:自觉接受司法监督;

3、《行政复议法》:加强内部监督;

4、《国家赔偿法》:不要给当事人造成损害,要文明执法;

5、《行政监察法》:严格要求自己。

三是树立六种意识:

1、服务意识。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如何体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三个代表”的精神实质,要见诸实际工作之中。为改革、开放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为社会稳定服务,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样也是文明执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只有树立了服务意识,才能有文明执法的思想基础,服务意识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动力,是文明执法的力量源泉。

2、程序意识。程序是依法行政的保障。行政执法只有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进行,才能使执法活动增加一份合法保证。由于受传统习惯的影响,在当前行政执法中普遍存在的重实体、轻程序的做法,应该引起高度重视。行政管理中的诸多程序法律法规已清楚载明,即使实体方面都正确,因为某一项程序上操作违法,同样会导致行政执法错误而被推上被告席。严格按程序操作,是我们文明执法的保证。

3、效果意识。效果是衡量执法水平的标尺。要端正执法观念,“发展是硬道理”,经济发展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要切忌盲目执法,杜绝执法的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做好执法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因此,我们要通过查处大量的行政违法案件,扩大案件的社会效果,让更多的人接受法律的规范,依法行事,这也是我们文明执法的初衷。

4、效率意识。效率是行政的生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经济违法行为越来越多,越来越隐蔽。这就要求我们反应迅速,出击有力,及时查处,依法多办案办好案,从而为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保驾护航。这是我们文明执法的目的。

5、质量意识。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严肃执法,秉公办案,保证案件质量,是我们文明执法的核心。所 办案件,要经得起司法审查,经得起时间检验。

6、形象意识。人民群众对工商执法干部的信任是从外表开始的。如果衣着不整,满嘴脏话、粗话,举止轻浮,蛮横无理,人民群众就会失去对工商执法人员的信任感,文明执法就无从谈起。因此,实施“形象工程”,养成良好的品行和端庄的举止,文雅的谈吐,整齐的穿戴,给人民群众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是我们文明执法的良好开端。

四是把握七大原则:

1、法律至上原则

法是国家意志的重要表现形式。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行政机关的权力来源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表述意志的最基本的途径和形式是制定法律。行政机关也就是执行法律的机关。依法行政才能体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法律至上实际上正体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际工作中,要敢于坚持原则,不唯权,不畏势,法无明文规定不为,处罚法定。

2、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原则

“严格”指在执行制度或掌握标准时,认真,不放松; “公正”指公平正直,没有偏私;“文明” 指人类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和具有较高文化,与野蛮相对。行政机关是国家法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最直接的执法者,它代表国家在最广泛、最关切群众利益的层面上与广大群众打交道,它是法制 形象的重要方面。执法的严格、公正、文明关系到“依法治国” 治国方略的顺利实施。实际工作中,对违法行为不枉不纵,合理使用自由裁量权,做到过罚相当。

3、执法与服务并重原则

执法与服务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有机整体,依法行政是政府及其部门的天职,执法不到位就是失职,就是最大的服务缺位;服务是执法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执法可以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更好地服务当地经济。因此,既要严格执法,又要热情服务;既不能因强化服务而削弱执法,也不能因强调执法而放松服务。要寓执法于服务之中,达到执法与服务的完美结合。

4、兼顾效率和保护原则

在执法过程中必须兼顾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执法保证行政机关迅速有力地打击行政违法行为;二是在此过程中不损害公民的合法权益。既要效率,又要保护,二者不可偏废。通过行政处罚达到维持经济和社会秩序的目标,同时也要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二者是统一的。

5、惩戒和教育相结合原则

在对违章行为人的处罚过程中,我们要坚持惩戒和教育相结合,处罚仅仅是一种管理手段,其最终目的是使当事人认识到其违法的行为,通过惩戒达到教育的目的,使其知法、懂法、守法。

6、按程序办事原则

程序是依法行政的保障。行政执法只有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进行,才能使执法活动增加一份合法保证。由于受传统习惯的影响,在当前行政执法中普遍存在的重实体、轻程序的做法,应该引起高度重视。行政管理中的诸多程序法律法规已清楚载明,即使实体方面都正确,因为某一项程序上操作违法,同样会导致行政执法错误而被推上被告席。严格按程序操作,是我们依法行政的保证。

7、接受监督原则

工商行政管理执法办案工作规范 篇2

【目录】

绪论

第一篇执法办案工作规范

第一章执法办案机构规范

一、执法办案机构

二、执法办案人员

三、执法办案装备

四、执法办案职责

第二章执法办案行为规范

一、案源

二、案前调查

三、立(销)案

四、调查取证

五、强制措施

六、自由裁量

七、核审

八、告知

九、听证

十、处罚

十一、送达

十二、移送

十三、期限

十四、涉案物资

十五、执行

第三章执法办案内务规范

一、信息管理

二、录入管理

三、案卷管理

第四章执法办案考评规范

一、考核评议

二、奖励

三、过错责任追究

第五章执法办案制度规范

一、办案公开

二、案件主办人

三、集体通案

四、备案审查

五、********

六、案件回访

七、保密

八、监督

九、协查

十、罚缴分离

十一、复议诉讼

十二、举报奖励

十三、宣传教育提示

十四、行政指导建议

十五、轻微问题告诫

十六、突出问题约见

十七、案后规范服务

第二篇附则

第一章常用执法依据

一、市场准入规范中的违法行为及其处罚

二、市场监督管理中的违法行为及其处罚

第二章适用强制措施法律依据

第三章常见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裁量

第四章执法办案工作考评标准

公平交易监督管理工作综合考核表(表一)公平交易执法办案工作评查表(表二)案件质量评查表(表三)

内务管理工作评查表(表四)

专项治理工作评查表(表五)

关于工商执法办案的工作介绍和体会 篇3

一般

重庆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电子公文

渝工商办发„2009‟38号

重庆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办公室

关于开展执法办案实作锻炼培训的通知

各区县(自治县)工商(分)局、直属分局:

为深入推进职能转型,提高基层工商干部执法水平和办案能力,为基层培养一批能办案、善办案、办铁案的执法办案业务骨干,经市局研究,决定开展区县局、直属局执法办案实作锻炼培训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锻炼培训对象

此次执法办案实作锻炼培训的选派对象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政治思想素质好,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二)区县工商局、直属局正副科所长和优秀年轻干部,重点是公平交易、经检等执法办案机构人员和基层工商所干部;

下载时间:年月日

(三)年龄在40岁以下,大专及其以上学历;

(四)具有一定的办案经历。

二、锻炼培训方式、时间和名额分配

(一)选派的干部到经检总队随队实作办案,并接受集中业务培训;

(二)全年锻炼培训分三批进行,每批次8人,每期时间3个月,从2009年3月中旬起实施;

(三)今年选派干部的区县局、直属局具体名单附后,各单位选派1名干部参加培训。

三、锻炼培训相关要求

(一)经检总队要认真制定实作锻炼培训计划,明确培训内容,强化考核管理,为参训人员提供良好的培训环境,确保培训工作取得实效。

(二)各区县局、直属局要高度重视执法办案实作锻炼培训工作,落实好选派人员,做好工作交接,保证选派干部脱产接受实作锻炼培训。

(三)锻炼培训人员在实作锻炼期间,由派出单位和经检总队共同管理,以经检总队管理为主,锻炼期满后,要写出工作总结,填写锻炼培训鉴定表,并由经检总队做出工作鉴定。

(四)锻炼培训期间,由市局统一办理餐卡,“两翼”区县局锻炼人员住宿费由市局和区县局各报销一半。锻炼期

间,按照《重庆市市级机关和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由派出单位每人每天补助伙食费15元,每月可报销一次往返车船费。外出办案差旅费由市局统一报销。

请相关区县局于3月13日前,将拟选派干部名单报组织人事处。第一批锻炼培训人员请自带执法办案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参考资料,于3月16日到经检总队报到。

联系人:杨志刚;联系电话:63733074、***。

附件:1.2009年区县局到总队实作锻炼人员分配表2.到经检总队锻炼培训干部报名表

二○○九年三月十日

附件1

2009年区县局到总队实作锻炼人员分配表

附件2

到经检总队锻炼培训干部报名表

填报单位:填报时间:

主题词:干部 培训 通知 重庆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办公室

2009年3月11日印发

基层工商执法办案经验谈 篇4

执法办案是工商行政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是规范市场运行,打击违法经营的必要手段,也是扶持企业健康发展的有效举措。工商部门只有秉公执法,才能有效地服务经济发展,有力打击违法经营行为,才能促进市场“和谐”。作为一名基层工商干部,怎样才能做到忠于职守、秉公执法,做合格市场经济卫士,在工作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从事执法办案的工商干部必须具备以下素质。

工商执法干部必须具备廉洁勤政的思想素质,才能抗得住种种诱惑做到依法办案。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树立执法为民的意识。国家工商总局周伯华局长提出“四个统一”,意味着工商监管市场的责任更加重大,规范与服务两个手段与市场经济贴得更近,为人民(企业)服务的义务也更加繁重。在执法实践中,每个工商干部都要把“八荣八耻”荣辱观和“四个统一”的责任感有机结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必须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服务对象中间体察民情,关注市场。坚持执政为民,为群众多做实事,多做好事,多为企业服务,广泛宣传法律法规,把工商法规送到企业,使企业自觉诚实守信合法经营。无论是执行政策还是落实工商法规,想问题办事情要把群众满意不满意,是否有利于经济发展作为衡量标准,把执法纳入服务中,把办案融入和谐中。

必须热爱工商事业,练就很强的自律意识。面对开放的社会,工商干部在执法办案中时时都有各种诱惑和考验,如果自律意识不强,面对哪怕是极小的诱惑都挺不住,就可能是堕落的开始,酿成漏案、错案,甚至酿成“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悲剧。工商干部在办案中,时时都要增强自律意识,做到“慎始、慎独、慎终”。所谓慎始,就是谨防第一次,迈好第一步。在办案中,违法主体为能减轻处罚,逃避违法责任甚至逃避法律制裁,总是会暗示或明说请吃、请玩、请娱乐、送购物卡甚至送现金等手段诱惑你。一旦你迈出了第一步,可能就会有第二步第三步,使你不能秉公执法,把工商权力从你的手里廉价租赁给他了,对办案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使你对整个违法事实调查不请,误了个人清名,甚至给整个工商队伍脸上抹黑。古人所说“勿以恶小而为之”,不因是小事而放纵了自己,办任何事情见微知著,防微杜渐;所谓慎独,就是办案中无论在人前还是人后,承办人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固守操守,经受考验,因为在具体案件中,你是违法当事人的“皇上”,你不能背着领导,背着他人有任何私心杂念,“做好人”、徇私情、“出主意”,最后是你自己里外人格都丧失;所谓慎终,就是整个办案过程中必须时时刻刻始终如一地警戒自我,不断增强自律意识,正确认识工商权力和责任,堂堂正正地运用党和国家赋予我们的权力,一身正气办好案,查好案。

必须正确运用工商执法权力,增强“事业”的意识。办案中,工商干部应该把权力看淡一点,把事业看重一点,把职务看轻一点,把责任看重一点,要围绕工商监管市场、规范经济秩序的目标真抓实干,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扑下身子埋头实干,严格依法办事,紧紧抓住经济发展中心,同时要多听消费者意见,多听社会诉求。有报必接,有案必查,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建设“和谐”社会的责任感放在第一位,树立能抗拒任何诱惑的廉洁心理素质,才能胜任一线执法工作。

面对日益复杂的市场违法案件,工商执法干部必须具备较强的办案能力,才能把复杂的违法案件办成经得起时间检验的铁案。

要练就一副发现案件线索的火眼金睛。执法人员要熟悉辖区监管对象,根据监管对象的行业特点有针对性地查找、发现案件线索。要利用好巡查、走访等检查方式,检查中注意在证照、经营商品、经营凭证、当事人言谈举止及经营同行的反应中发现蛛丝马迹,同时要注意在消费纠纷和消费投诉中以小见大。巡查、检查中要做到看似漫不经心,实乃心中有数,要做到多个角度查找疑点,多个方向相互验证,最终形成可靠的案件线索。

要善于选择恰当环节和时机对案件实施突破。涉案当事人对违法事实总是想方设法进行

了隐藏和伪装,许多违法事实隐蔽在合法的表象之下,部分违法环节与合法行为交织在一起,甚至个别违法人员对违法行为故意隐大示小。这就要求办案人员要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选择案件突破口有时要直取要害,有时要迂回调查。选准了案件的突破口,就把握了办案的主动权。

要善于运用询问调查的策略和技巧深挖案件真相。对当事人和相关人员进行讯问是进行案件调查的重要环节。调查询问前要根据掌握的案件线索、违法事实以及当事人的具体情况制定询问策略,拟定询问提纲。具体操作中既要宣讲法律,又要宣传政策,既要循循善诱,又要义正言辞,打消讯问对象的顾虑和侥幸心理,依靠法律、智慧和谋略挖出事实真相。

关于工商执法办案的工作介绍和体会 篇5

摘要: 随着工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基层工商所作为工商行政执法的主体作用越来越明显。但从现状看,基层工商所在行政执法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正确认识基层工商所的现状,提升基层工商所的办案水平对工商行政管理体制的继续深入改革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 办案现状及问题 成因分析 对策建议

基层工商所是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前沿阵地,处在市场监管执法的第一线,直接面对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规范着市场主体的准入和市场秩序。基层工商所的行政执法不仅直接关系到市场经济的有序健康发展,也代表着党和政府在老百姓中的形象。随着工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基层工商所作为工商行政执法的主体作用越来越明显。近年来,我局结合自身实际,加强领导与指导,切实提升基层执法办案能力,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现状看,基层工商所在行政执法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笔者就当前基层工商所的现状、问题及成因作一个粗浅的剖析,并提出自己的建议对策。

一、基层工商所执法办案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案件构成情况。

一是案件的数量与规模。自基层工商所逐步转型以来,其所办案件数与罚没入库数均呈上升态势,但以全系统相应数据为基数,罚没入库数所占权重明显低于案件数所占权重。以蕉城区工商局为例,在全局案件总量中,基层工商所的案件数占有率为90%,罚没入库数占有率仅为60%,案件呈现出数量多但规模小的特点。

二是案件的类型。基层工商所的案件大多为登记类和食品安全类案件,大致占所办案件的72%。这一特点在宁德市其他县(区)带有普遍性,一些城乡结合部所、农村所登记类案件的比重甚至更高,案件呈现出类型单一的特点。

三是案件的领域。从案件所涉及的领域看,大多仅局限于对传统集贸市场和个体工商户的监管。对某些行业市场,如建材市场、汽车运输市场、房地产市场、证券市场、电信市场、网络市场等,缺乏必要的调研和深入了解。对这些市场出现的诸如服务质量、行业垄断、不正当竞争等问题不能进行有效的监管和执法,案件呈现出领域狭窄的特点。

2、案件质量情况。

事实、程序、适用法律是衡量案件质量的三个重要指标。通过多年的执法质量考核以及各种调查研究工作,我们认为基层工商所的案件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以下问题:

事实认定不够清楚。调查取证的方法和技巧掌握不够,事实调查不能抓住当事人违法问题要害。部分基层工商所执法人员对情况调查不够深入细致,存在孤证和少证的现象。除了现场检查笔录外,多以当事人陈述作为处罚依据,缺少对当事人生产经营情况、非法获利情况、给第三方造成损害情况的调查。

程序遵守不够规范。程序主要包括回避程序、调查程序、告知程序、时效程序等。有利害关系的未回避、进行调查时未亮证、勘验后未请鉴证人签名、符合听证条件的未告知、采取先行登记的超时限等问题在基层工商所案件中也时有发生。

适用法律不够准确。由于对事实认定不够清楚,程序遵守不够规范,在适用法律及处罚额度上就难以准确而合理。一些案件满足于罚到就行,不去考虑是否准确。另外执法人员适用法律水平普遍偏低,不善于灵活掌握和运用法律法规。处罚决定书的制作质量不佳,过于简单和空洞,缺乏有力证据的表述,难以令人信服。

二、基层工商所执法办案现状成因分析

(一)思想认识问题是造成基层工商所执法办案现状的根本所在。认识不够、信心不足、观念有误区是基层执法办案工作面临的普遍问题。在过去的二十余年间,依法征收“两费”作为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一项法定职责,长期以来耗费了基层工商所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从局机关到工商所、从领导者到一般工作人员,对基层工商所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监管就是收费,收费就是监管”,“工商所就是收费所”等认识误区,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工商所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职能作用的全面发挥。其次,在办案上存在畏难情绪。长期以来,基层工商所执法办案的职能虽然被不断予以强化,但其以集贸市场和个体工商户为监管核心,以一般登记类案件为执法重点的传统管理模式仍然没有得到彻底改变,基层执法人员普遍认为执法工作风险大,压力大,在办案上缺乏敢于碰硬的精神,大企业不敢碰、大案件不敢查,往往导致大要案件小事化,复杂案件简单化,大大影响了基层工商所执法效能的整体提升。第三,执法观存在一定偏差。一是在执法中只注重合法性不注重合理性。执法办案仅满足于用法律条文对行为的简单套用,把合法性当作执法办案的全部要求,不能正确把握立法目的和立法意图,更不能正确处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关系;二是片面认为执法就是办案,办案就是罚款。将执法办案定位在处罚上,罚款了事、罚款放行,偏离了执法目的和执法动机。

(二)体制不适应是造成基层工商所执法办案现状的重要原因

基层工商所的设置不适应监管执法工作需要。从工商所的布局来看,城乡结合部、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着7人以下工商所,这类工商所监管主体少、职责单

一、功能不全,实难与监管执法任务的要求相适应。

(三)机制不健全是造成基层工商所执法办案现状的客观因素

1.工作目标考核不够科学。一是对基层工商所的考核倾向于收费指标的完成。在过去的二十余年间,收费任务的完成情况是对基层工商所考核的重中之重,而对监管执法、服务发展等职能工作考核则经常流于形式。二是对案件工作倾向于对案件数量、罚没金额的考核。案件目标考核设置的不科学,在客观上造成了区县局乃至基层工商所为达到目标而办案、为完成任务而执法的现象产生。重收费、重罚款的考核机制背离了工商部门监管执法的初衷和本意,成为制约基层工商所监管执法职能的全面实现重要因素之一。

2.保障、激励机制未能同步。市场监管执法是一项为社会公众服务的工作,需要强有力的物质支撑。多年来,基层执法保障虽然在逐年增加,但总体增幅不大,仍然存在执法供给缺口。执法装备投入不足,经费保障困难,导致执法手段受限,执法力度减弱,直接影响了整体执法效果。同时,由于对办案单位和办案人员缺乏合适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加之执法办案工作难度、责任大、风险大等原因,执法人员办案主动性差,积极性不高。

(四)队伍素质不高是造成基层工商所执法办案现状的主观障碍

由于历史任务、个人素质等原因,目前基层工商所执法队伍普遍呈现出底子薄、能力差、能独立办案干部少的整体状况。一是办案能手匮乏。现有的大多数基层工商干部没有经过系统、正规的法律法规教育培训,有的干部参加工作以来,干的就是登记、年检、收费等事务性工作,导致他们不熟悉办案法律法规、执法程序、执法技巧等,案件调查取证始终是那几个办案人员的事,其他人只是在案卷上签个名而已,能办案、会办案、善办大案的人力资源匮乏。二是办案知识面较窄。监管社会主义大市场,不仅要掌握法律法规知识,而且要掌握金融管理、商品质量、市场营销等必备的相关知识,目前,系统内部具备这些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极少,制约了办案效能的提升。办案人员数量少、素质普遍较低是制约工商所案源拓展和办案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事实上,很多时候影响案件质量的,并不是由于办案人员主观上的失误,而是由于个人能力水平不足造成的,有很多工商所的办案人员对办案程序的掌握似是而非,对相关法律法规不能正确运用,甚至在使用办案文书和作询问笔录时漏洞百出,更何谈高质量地执法。

综上所述,提高基层工商所的执法办案水平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它涉及到机构设置、职能定位、体制机制以及队伍素质等诸多方面的因素,绝不可能一蹴而就,尤其在工商面临体制改革和机构撤并的今天,我们更应该理清思路、与时俱进,把提高基层工商所执法办案水平,加快其职能转型作为关乎工商部门生死存亡的战略任务,摆上议事日程,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抓好抓实,抓出成效。

三、对基层工商所行政执法存在问题和困难的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对工商执法队伍的素质建设:

1、转变观念,塑造工商新形象。在工商系统内部彻底转变“重收费、轻管理、重监管、轻服务”的管理观念,树立“服务与发展、服务与监管、服务与执法、服务与维权、服务与收费”的服务理念,优化执法办案环境。

2、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基层办案人员执法水平。各个基层所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设立2-4人的办案小组,集中力量对小组成员的执法办案能力进行培训,使每个基层所都有一批思想作风过硬、心理素质坚定、执法能力突出的一线执法人员。

3、增加基层工商所的执法办案经费,配齐配全必要的办案工具。实行办案经费单项列支、专款专用,保证基层办案的交通、通讯、检测的费用。

(二)实行大案、要案合议制度。每件案件有工商所长、执法办案人员参加,集体分析评议。对涉及违法情节严重、数额较大、或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有危害的违法行为,要报请县区局分管领导,并对口法制股室,形成“大案大办、要案重办”的良性传递、整体联动机制。

(三)加强对地方政府的联系和职能部门的协调。在平时的日常工作中,要主动向地方政府的联系、汇报,处理好服务企业、优化环境与强化监管执法力度之间的矛盾,赢得党委政府的理解和支持,减轻执法阻力。注重同公安、农业、卫生、质监和城建等职能机构的工作联系,避免交叉执法、重复执法,形成执法合力,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执法打击力度。

(四)加强日常巡查,积极拓宽案源。把日常监管巡查同执法办案相结合,注重对经营者和消费者法律法规的宣传,使其认识到违法经营行为的严重性,主动举报各种市场违法行为,积极配合工商机关对其进行依法查处。同时依托“12315”投诉举报中心快速、便捷的优势,及时查处举报的各类违法行为,做到“发现一例、查处一例”。

(五)实行重大案件奖励机制。一是对举报重大违法案件查证属实的,对举报人进行严格保密的同时要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二是要把执法办案工作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对执法办案成效大、质量高、社会评价好的执法人员和基层所要给予物质奖励。

关于工商执法办案的工作介绍和体会 篇6

9月份以来,按照省局刘源超局长在十堰调研时提出的“抓住重点、抓住薄弱环节,争取结个硬仗”的要求,十堰市工商局针对工作进展情况,以行政执法办案工作为突破口,狠下重手,采取措施,通过加大执法力度检验各级领导班子执政能力,检验干部转型责任意识,检验工商转型工作成效。

一、重专业办案,合理划分权责。要求各单位充实办案力量,优化执法体制,对系统内部执法力量进行重新整合,调优配强一线执法力量,以横向集中办案、纵向属地管辖为导向,在公平交易机构和基层工商所(分局)均构建一支专司办案工作的经济检查队伍,进一步明晰层级案件管理与案件办理事权关系,合理划分内部的办案职责,搞好分工协作,加强公平交易机构案件管理、办案指导与督办工作职责,加大基层工商所(分局)经济检查队伍承办一般程序案件的工作任务,努力形成属地为主、集中办案、统分结合、办管分离、权责明晰、运转高效的执法办案新格局,提高办案效能。

二、重队伍建设,提供办案保障。一是提高办案人员的素质。采用集中培训、知识竞赛、以考代训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在广大执法人员中开展专门的法律法规专业知识培训活动,提升办案技能;二是完善执法办案的考评机制,建立目标、业绩、过错“三位一体”的奖励激励工作机制,努力培养专业化的办案能手,认真开展办案能手评选活动,使办案能手经济上得到重奖、职位上得到重用;三是保障执法办案经费及设备。执法办案机构除应享有其他内设机构的公用经费包干水平外,还应安排专项项目经费,项目经费总体水平应保证举报奖励、部门协作办案费、办案有功单位人员奖励、办案调查取证差旅费、检验费、车辆使用费、文书费、档案费等直接成本的必要支出,对执法办案车辆等设备及时得到保障更新和维护,不把办案经费和配置的办案工具挪作他用,营造执法办案的良好环境,提高执法办案积极性。

三、重执法监督,规范执法行为。加强对行政处罚行为的监督,开展执法检查和执法案件清理,及时发现和解决执法办案中存在的问题,加大力度对行政处罚案件中立案、销案、办案时限、强制措施解除、罚没物品处理等进行督查,坚决杜绝有案不查、查而不结、随意销案或乱扣乱罚、以费抵罚、以罚代刑等行为,严格执法过错追究,对办案机构和执法人员过错行为进行坚决纠正,严明行政执法办案工作纪律,切实做到“文明执法不出事、规范执法不败诉”的目标。

办案工作体会和建议 篇7

分享

创新

办案工作体会和建议范文

**区第六纪工委、监察分局自组建以来,在区纪委、监察局的领导下,牢记使命,恪尽职守,开拓创新,积极探索查办案件工作机制,加强与司法、财政、审计等部门的沟通,不断增强协调配合,注重整合资源,大力开展办案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截止目前,受理行政投诉件4件;初核信访件的9件;立案查处案件5件(其中大案要案2件),结案5件;处理党员干部的5人。现结合近年来的办案实践,就如何履行查办案件职能,确保查办案件质量,谈几点思考、体会和建议。

一、查办案件中存在的问题

1.综合素质有所欠缺。一是纪工委、监察分局的组成人员大都是从其他单位交流过来的,以前少有或基本没有从事过纪检监察工作的经验,导致人员工作能力及业务素质参差不齐。二是“传帮带”活动开展较少,使纪工委、监察分局新进人员转变角色较慢。三是纪工委、监察分局缺少系统的专业技能培训,而纪检监察工作法规性、业务性和原则性又很强,造成少数纪工委、监察分局干部在掌握纪检监察业务时主动性不够,缺乏独当一面的业务骨干。

2.工作机制需要完善。一是每个纪工委、监察分局都要面对区纪委、监察局机关多个内设科室,因职能、任务、联系单位性质及分工等原因,纪工委、监察分局与机关内设科室的工作难免有时会出现重叠、交叉、脱节、信息不对称等现象,导致工作难以沟通和协调,产生不必要的矛盾。二是虽然区纪委、监察局机关内设科室与纪工委、监察分局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但纪工委、监察分局规格却高于机关内设科室,各科室对纪工委、监察分局的工作指导或跟进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三是由于纪工委、监察分局是纪检监察体制改革下的新生事物,没有现成的管理和运作经验,而原有的管理模式或传统固有的管理机制,又限制了纪工委、监察分局对挂点联系各单位党内监督和行政监察职能的发挥。

3.办案阻力有待克服。因为纪工委、监察分局干部大都是本地人,在现行体制中无法实现异地任职和异地办案,且身处一个复杂的社会和无法避免的人情环境中,难免在查办案件过程中遭受外界的各种白眼和不理解,承受种种外界压力,导致家人、朋友因为自己的职业性质得罪人而遭到种种排挤和打压。在这种压力下,少数纪工委、监察分局干部思想认识不深,党性觉悟不高,一遇到办案压力

免费

分享

创新

就会出现种种畏难情绪,办案时抱守“多栽花、少栽刺”中庸之道,不敢坚持原则,不敢较真碰硬,导致办案效率低。

4.线索分析不够全面。一是不善于发现和挖掘办案线索。来信来访、效能监察以及开展各类专项检查及清理,都是发现违纪违规线索的重要渠道。但在实际工作中,纪工委、监察分局干部因缺乏办案经验,不善于发现问题,在调查取证过程中缺乏案件破解的方略、技巧与敏锐性,或就事论事、坐失良机,对群众反映问题的调查只停留在面上,不善于挖掘一些深层次、实质性的问题,造成信访件成案率不高,导致案源流失。二是缺少必要的沟通交流。纪工委、监察分局在查办案件方面,由于线索来源单一和匮乏,加之与司法机关、行政执法等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不够健全完善,缺少部门彼此间的沟通,一定程度上堵塞了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流渠道。

二、有效开展查办案件工作的建议

1.争取各级支持,推进办案环境优化。查办案件特别是查办大案要案,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查办案件工作能否取得成效,良好的工作环境是基础。一是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对查办案件尤其是大案要案不搞“禁区、特例”。二是争取区纪委、监察局高度重视。把纪工委、监察分局当成查办案件新的主力军,对纪工委、监察分局办案工作做到“三倾斜”(领导重视倾斜、力量调配倾斜、后勤保障倾斜)。精选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干部到纪工委、监察分局工作。区纪委、监察局内部在履行自己职责的同时,也加强协调配合,建立完善分工协调、相互监督的工作机制,确保案件从线索发现或提供到受理、初核、立案调查、审理整个过程高效运转。三是争取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充分发挥纪工委职能作用,定期或不定期地与行政执法部门、司法机关相关科室沟通,互通有无,及时排除阻力和干扰,发现并解决办案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建立与公检法部门相互移送案件线索和已结案件跟踪制度、查办案件联席会议制度、复杂案件会审制度、整合办案信息、人力资源、措施手段,形成强有力的横向协作机制。

2.加大培训力度,提升办案人员素质。一是开展跟班业务培训。分期分批安排纪工委、监察分局干部到省、市、区纪委、监察局跟班学习业务,掌握案件办理流程,熟悉从案件线索收集到案件审理、处理处分执行的各个程序,增强规范

免费

分享

创新

办案的意识。二是开展“传帮带”实践培训。在查办案件时,采取区纪委、监察局机关办案骨干“传帮带”作用,实现“办案一线”实践培训。三是开展

专门的办案工作培训。制定培训方案,编制专业培训教材,聘请高校老师或刑侦、预审专家讲授办案方法、办案技巧,交流办案心得,提高纪工委、监察分局干部的思想认识、业务水平和办案能力,增强办案人员依纪依法办案的自觉性。四是加强专业知识培训。加强与上级机关业务部门和培训中心的联系与沟通,争取业务培训指标,有针对性选派干部参加培训;有条件的,也可选派干部参加党校、大专院校的脱产学习,系统学习法律、金融、经济、管理、资本市场等现代科学知识和办案业务知识。

3.健全工作机制,确保办案力量增强。为促进纪工委、监察分局规范有序开展查办案件工作,建立一支查办案件的生力军,建立和完善一系列配套制度必不可少。一是建立查办案件目标管理考核机制。量化考核管理办法,明确办案具体任务,落实办案责任,增强办案的使命感和主动性。二是建立查办案件联动机制。将每个纪工委、监察分局与纪委机关若干个科室捆绑重组,合理整合成几个查办案件的大组,实现优势互补,壮大查办案件力量。三是建立案件查处机制。严格办案制度,完善办案规章,规范办案流程,促进纪工委、监察分局查办案件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四是建立查办案件激励机制。对成功查办大案要案的办案组及办案人员给予嘉奖或予以记功,并作为干部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还可以开展优质案件、办案能手评选活动,对办案质量差的科室取消评先评优资格,从而充分调动纪工委、监察分局干部办案的积极性。

4.把握重点环节,致力办案程序规范。从办案重点环节入手,建立健全案件线索集中管理制度和集体排查机制,进一步规范纪工委、监察分局案件查办工作。一是把握案件线索处理环节。明确案件线索收集范围和处理程序,规定案件线索在限期内办理信访登记手续,经领导交办后方可进行信访初查。二是把握初步核实环节,是成案的基础,对初核的问题和现象加以认真仔细分析解剖,注意从的蛛丝马迹中发现案件线索,寻找问题的根源和症结。三是把握立案调查环节,是成案的关键。明确纪工委、监察分局立案调查的工作要求和调查权限,准备充分的立案前预审材料。四是把握案件移送审理环节。明确案件移送审理工作程序和案件装卷规范,加强对案件移送审理工作的管理和监督。

免费

分享

创新

关于工商执法办案的工作介绍和体会 篇8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是国家主管市场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的重要职能部门,监管执法一直是工商工作的核心和关键。机构改革和职能划转,对市场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真正实现对市场主体从“严进宽管”到“宽进严管”的转变,认真履行监管执法职能尤为重要。结合基层县局执法办案的实际情况,就新形势下如何加强执法办案工作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执法办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执法办案力量薄弱。由于历史原因,工商队伍人员组成复杂,全局执法办案人员整体素质偏低,不能适应新形势对工商执法工作的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从未办过案、不懂办案、办了案不能成卷的大有人在。有的工商所,法制员不在的情况下,就无法完成办案工作。特别是为了强化执法监督,确保办案程序规范,推行网上办案、核审以来,很多执法人员又遇到了新的工作瓶颈,不会网上作卷走流程的大有人在,影响了案件查结的质量和效率。

2.办案专业水准不高。从查办的案源来看,除了专业办案的执法大队外,其他办案部门主要靠举报、投诉获取案源的多。从案件查处的范围来看,领域不宽,特别是基层工商所执法办案以查处无照经营、假冒伪劣行为等简单案件居多,对于反不正当竞争、商标广告案件查处较少,商业贿赂等案件甚至不敢涉足。部分基层执法人员对执法的目的缺乏正确认识,对法律法规的学习不透彻、运用不娴熟,执法办案的实际操作能力不强,对市场中出现的违法行为缺乏研究,很有查处超过5万元以上的大要案。

3.执法办案程序粗糙。一些执法人员在执法办案中“重实体、轻程序”,凭经验办事,往往只注重证据的收集,认为只要案件的定性和处罚合法,程序无所谓,对办案程序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严格遵守法定程序,在立案、调查取证、采取强制措施、告知、听证、结案等方面存在漏洞和不规范行为,从而忽视了程序合法是实体公正的前提和保证。通过每年的案卷评查和执法检查发现,在制作询问笔录、案件调查终结报告等法律文书时,格式书写不规范,语言表述不准确,案情交待不清楚、证据衔接不紧密等情况也都不同形式的存在。4.行政执法缺乏应有力度。现行法律法规赋予工商部门的执法手段和采取的强制措施不多,案件调查取证中遇到当事人拒不配合或有意阻挠的情况时,就无法获取相应证据,难以保证工商监管职能到位。此外,一些执法人员在办案时,重处罚轻纠正,对违法行为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及采取有效措施消除违法行为不够重视。加之由自由裁量权弹性较大,在遇到干预、查处难度大、需要“碰硬”的案件时,往往造成处罚力度不够,影响了依法行政和公正执法,难以树立工商执法权威。

二、新形势下深化和拓展执法办案途径初探

(一)转变思想观念,适应形势需要。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张茅在全国工商行政管理局长座谈会上指出,要进一步认清形势,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扎实推进工商行政管理职能转变。把工商职能切实转到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

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上来,着眼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努力提高履职尽责能力。由此可见,加强行政执法工作在当前形势下的重要性。我们需要认清,监管执法是工商部门的第一职责,要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同时,在当前形势下,党中央提出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体现了从严治党的根本要求。人民群众对依法行政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执法人员要有责任意识、危机意识和群众观念,坚持为民务实清廉,做到“万事民为先”,在执法中做到高标准严要求,认清规范执法行为不仅是保证当事人合法权益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执法形象和社会地位的需要,也是保护自己避免因违法造成经济、名誉、工作乃至生活上的损害,从而在思想上奠定严格执法的基础。

(二)加强业务培训,增强综合素质。为根本扭转工商执法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的现状,应当根据目前干部队伍的不同需求,建立一个长效的培训机制,不断更新在更多领域方面的打假技能和综合业务知识,提高准确执法、高效执法的能力。学习培训要有针对性,突破以法条学法律的模式,加强法理和案例教学,聘请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和一线的执法骨干现身说法,以案释法,答疑解惑,做到培训内容言之有物,执法人员学有所得。同时,构建执法培训的奖惩机制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县局可合业务建设年活动,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结合,逢学必考,以考代训,把考试结果作为奖惩的标准,激发干部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夯实业务基础。此外,加强学历教育迫在眉睫,按照市局的要求,加快干部知识更新速度,营造竞争进取的良好

氛围,始终保持执法队伍的生机和活力。

(三)规范执法行为,提高办案质量。促进执法办案质量提高,重在制约“执法不严”和“执法不公”等问题。要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从规范执法行为、维护群众利益、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高度,严格规范执法办案工作,积极营造公正廉洁的执法环境。要依托网上办案系统,对每起案件从执法程序和违法事实的认定、法律法规适用到处罚幅度的科学掌握等各个环节进行规范,确保办案程序合法,提高执法办案质量。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执法检查和案件评查,加强和完善执法监督机制,使其真正起到工商执法“安全阀”、“透明镜”的作用。县局也可与法院建立起联系点制度,不定期组织相关执法人员到法院行政庭旁听庭审,加强行政诉讼风险防范的同时,也起到了共同探索提高执法办案技能的新途径的作用。

(四)突出执法重点,深化办案效果。执法办案是工商部门综合运用各种资源和手段,打击和惩处经济违法行为的本领和水平,不仅要看办案的法律效果,还要看是否有良好的社会效果。要以工商登记制度改革为契机,充分研判监管执法面临的新形势、新特点和新情况,强化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地区、重点市场的监管执法工作。要借助12315投诉举报网络,建立违法案件快速反应机制,提高对市场状况的预见能力、对市场秩序的反应能力,及时发现并查处市场中表现较为突出的违法行为,努力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同时,最

大限度地争取地方政府和其他行政部门的支持,借用外部措施和手段,扩展执法效应,改善执法环境,使行政执法能够起到处罚一个、教育一片的目的,让执法办案具有社会公信力,让工商部门建立起执法权威。

上一篇:渤海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简介简介下一篇:典型案例学习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