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护理(精选9篇)
留置尿管是临床常用的侵入性护理操作,常用于手术,截瘫或昏迷等患者。目的是避免术中误伤,术后引流,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减少并发症。目前临床常用气囊导尿管,其优点是易固定、不易脱落、易于会阴清洁。
留置气囊导尿管常见并发症:尿路感染、尿道损伤、拔管困难、尿潴留等。
1.保持良好功能,预防尿道损伤:(1)嘱病人翻身时注意保护勿脱出,集尿袋内尿液达1/3-1/2时即倾倒,防止重力作用使尿管脱出。对烦躁病人约束固定好四肢,预防病人强行拨管,使膨大的气囊强行拉出,致尿道粘膜撕裂出血。(2)更换集尿袋时,避免用力牵拉导管,观察尿管是否扭曲、受压、移位或插入过深过浅;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2.防止逆行感染的措施:(1)将集尿袋固定在床旁,集尿袋不得超过膀胱高度并避免挤压,防止尿液返流。(2)保持外阴清洁,用碘伏棉球擦洗尿道外口,每日1-2次,以减轻尿道口粘膜损伤和水肿及预防感染。(3)尿管长期留置时,每日更换集尿袋1 次,每周更换导尿管一次,硅胶导尿管可酌情延长更换时间(2周或一个月)。(4)保持导尿管与引流管连接部位的清洁。观察尿量和颜色,若尿色深或混浊,应加量饮水并及时送尿标本检查,每天保持尿量在2000 ml以上,以达到膀胱自净作用;(5)卧床病人应经常变换体位,使尿液尽量排出;若有尿盐沉渣或血块,可用生理盐水、1:5000呋喃西林液或3 %硼酸溶液低压冲洗。一般一周内不主张冲洗膀胱。感染病人可根据医嘱用药液冲洗,每日2-4次。
3.注意倾听病人的主诉并观察尿液情况,发现尿液浑浊、沉淀、有结晶时,应及时处理,每周尿常规检查一次。
4.增加机体抵抗力,促进膀胱功能恢复:由于机械刺激,尿道及膀胱粘膜对感染的防御能力降低,易引起粘膜损伤。因此,应增加营养及给予抗菌药物,给病人安慰,减轻留置尿管对病人的心理影响和不适,亦有助于膀胱功能的恢复。尿管第一天持续开放,以后改为4小时或病人有尿意时开放一次。
5.拔管及预防拔管后尿潴留:留置导尿影响膀胱蓄尿功能,且可发生过敏反应;文献报道,长期接触乳胶制品,过敏者达34%,所以应尽早拔管,一般留置1-3天,小儿最长7天。拔管应在患者精神和体力较好的晨间。拔管后2-3小时内督促和协助病人排尿一次,以后每2小时排尿1次,尤其当天值夜班的护士应督促排尿;对排尿困难或排尿频繁的病人应做好心理护理,每日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2次,同时行会阴部肌肉收缩锻练,增进括约肌功能,逐渐恢复膀胱容量。
6.尿管脱出处理:应立即检查脱出原因,若球囊完好脱出,检查尿道有无渗血损伤,若球囊破裂且不完整,立即查找,若未发现应及时汇报医生,做进一步的检查,同时必要时重新留置尿管。
留置尿管护理健康宣教
一、目的:(1)采集患者尿标本做细菌培养。(2)为尿潴留患者引流尿液,减轻痛苦。(3)尿道损伤早期或手术后作为支架引流,经尿道对膀胱进行药物灌注治疗。(4)用于术前膀胱减压以及下腹部、盆腔器官手术中持续排空膀胱,避免术中误伤。(5)患者昏迷、尿失禁或会阴部有损伤时,保持局部干燥、清洁,避免尿液的刺激。(6)抢救休克或危重患者,准确记录尿量、比重,为病情变化提供依据。(7)测量膀胱容量、压力及残余尿量,向膀胱注入造影剂或气体以协助诊断。
二、可能出现的问题 1)尿管脱出。
2)尿管堵塞引起急性尿潴留。3)发热(尿路感染)。
三、特殊指导:
(1)切勿牵拉过紧,保持尿管通畅,防止尿管脱出、扭曲、受压,以利于尿液引流。
(2)集尿袋及引流管位置应低于耻骨联合,防止尿液反流。(3)如尿管脱出,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4)多饮水,学会观察尿液的颜色、性质及量,如有异常,立即通知医护人员。
(5)保持会阴部清洁。(6)学会监测自己的体温等。
体表静脉留置针的健康教育
一、目的
1.避免多次穿刺,减轻患者痛若,保护血管。2.合理用药,提高疗效。
3.保护静脉通路的通畅,便于抢救。4.快速补充液体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二、可能出现的问题
1.静脉炎。2.输液反应。
3.意外拔管引起出血过多。4.静脉留置针阻塞。
三、特殊指导(病人配合事项)
1.采取舒适的体位和肢体功能位置。
2.告知家属注意看护小儿避免自己拔出,假如留置针脱出时立即用手压着针眼的上方并告知护士。3.勿自行调节滴速。4.局部皮肤保持清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6年8月-2011年6月我科需长期留置导尿患者130例, 其中男76例, 女54例;年龄 (75.8±5.7) 岁。所有患者留置导尿前均无泌尿系统感染征象, 且需长期留置尿管。13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73例和对照组57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组患者均按留置导尿操作规程进行导尿, 每天行膀胱冲洗1次。
1.2.1 对照组:
使用无菌0.9%氯化钠溶液250ml作为冲洗液, 悬挂于输液架上, 瓶底离床沿0.6m。连接冲洗装置各部分, 将橡皮管固定在床单上。冲洗前排空膀胱, 后夹紧引流管, 开放冲洗管, 使溶液滴入膀胱, 滴速60滴/min。待患者有尿意或滴入溶液约125ml后, 夹紧冲洗管, 打开引流管, 将冲洗液全部引流出来。如此再重复冲洗1次。
1.2.2 干预组:
按对照组膀胱冲洗方法进行冲洗, 但在冲洗液放入膀胱后, 夹紧冲洗管, 先不松开引流管。鼓励或协助患者翻身3次, 再顺时针和逆时针轻揉下腹部3次, 保留30min后再鼓励或协助患者翻身3次, 再顺时针和逆时针轻揉下腹部3次, 开放引流管放出冲洗液。如此重复1次, 但第2次不再保留30min, 直接放出冲洗液。
1.3 观察指标
统计尿管留置第2、6、10、14天发生泌尿系统感染情况。凡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判断为泌尿系统感染: (1) 尿细菌培养阳性; (2) 尿白细胞 (WBC) >5个/HP; (3) 尿频、尿急、尿痛、下腹疼痛; (4) 发热, 体温≥38.5℃, 排除其他疾病。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留置导尿第2天及第14天, 2组泌尿系统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而第6天及第10天, 干预组泌尿系统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随着尿管留置时间的增加, 2组泌尿系统感染率均呈上升趋势, 在留置导尿第14天, 干预组及对照组泌尿系统感染率分别达86.3%和91.2%。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 论
尿潴留、尿失禁在老年患者中较常见, 可由心理、生理等多方面原因引起[1]。留置导尿是常见的对症处理措施, 但与导尿相关的泌尿系统感染不容忽视, 感染几率随尿管留置时间的延长而增加[2]。留置导尿期间行膀胱冲洗有助于预防和控制泌尿系统感染, 膀胱冲洗原理是将无菌液体通过导尿管注入膀胱, 以此达到稀释尿液、清洁膀胱、清除沉淀物及防止尿管堵塞的目的。而在膀胱冲洗时采用协助患者翻身、轻柔下腹部及保留冲洗液0.5h等措施, 可使冲洗液更好地与膀胱各壁接触, 使冲洗更加彻底, 提高膀胱冲洗的效果。本文干预组留置导尿第6天及第10天泌尿系统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 (P<0.05) , 说明护理干预的实施可有效降低泌尿系统感染率;而在留置导尿第2天及第14天, 2组泌尿系统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笔者认为一方面在第2天及第14天, 2组可能确实不存在差异;另一方面可能是样本量不足, 导致差异无法体现。本文发现2组泌尿系统感染率均随尿管留置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增加, 在尿管留置第14天时, 2组绝大部分患者均发生泌尿系统感染, 笔者认为如尿管留置时间过长 (≥14d) , 膀胱冲洗即使加用护理干预, 亦不能起到较好的控制泌尿系统感染的效果。
综上所述, 对需长期留置导尿的患者, 膀胱冲洗的同时加用协助患者翻身、轻柔下腹部及保留冲洗液等护理措施, 可降低泌尿系统感染率。该次方法简便易行, 不增加患者经济负担, 在临床工作中易推广应用。但同时也应注意, 留置导尿时间过长, 几乎所有患者均会发生泌尿系统感染, 因此应尽量缩短患者留置导尿的时间。
摘要:目的 观察膀胱冲洗联合护理干预对控制与导尿相关的泌尿系统感染的影响。方法 将长期留置导尿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73例和对照组57例。干预组在行膀胱冲洗时加用护理干预, 对照组单纯行膀胱冲洗。比较2组在第2、6、10、14天发生泌尿系统感染的几率。结果 留置导尿第2天及第14天, 2组泌尿系统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而第6天及第10天, 干预组泌尿系统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在长期留置导尿患者中, 膀胱冲洗加护理干预, 可有效降低泌尿系统感染几率, 但留置导尿时间过长 (≥14d) , 泌尿系统感染率均升高, 膀胱冲洗联合护理干预亦不能起到较好控制感染的效果。
关键词:留置导尿,膀胱冲洗,护理
参考文献
[1]李兴华, 彭爽, 唐杰.膀胱冲洗加护理干预对留置尿管拔管后快速排尿的影响[J].吉林医学, 2011, 32 (25) :5326-5327.
方法:针对不同的存在问题,采用相对应的护理对策。
结果:采用相对应的护理措施后,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结论:长期留置尿管的病人出现很多常见的并发症,采取相对应的护理对策后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关键词:长期留置 尿管 护理 进展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9-0101-02
留置尿管常见问题有尿路感染、引流不畅、自行脱落、拔管困难、尿道狭窄、膀胱痉挛或挛缩等,但最常见的并发症为泌尿系感染。现把长期留置尿管病人出现的并发症和采取的相应护理对策报告如下。
1 并发症
1.1 尿路感染。尿路感染约占整个医院感染的40%,有2%~4%的患者发生菌血症和败血症,病死率可高达13%~30%[1]。80%的医院内泌尿道感染与导尿有关[2]。因正常情况下,尿道是一个无菌环境,完整的黏膜是防止细菌侵入泌尿系统的有力屏障,導尿管的插入,常导致尿道黏膜损伤,破坏了尿道黏膜的天然屏障。且导尿管是人体的异物,刺激尿道及膀胱黏膜,削弱了膀胱及尿道对细菌的防御作用,同时的防御机制,增加逆行感染的机会从而引起感染[3]。
1.2 脱落。长期留置尿管的患者,如护理不当极易造成尿管脱落,其主要原因多为自行拔脱。
1.3 拔管难。造成拔管困难的原因有以下几种:①尿管末端形成结石:导尿管作为异物长期滞留于膀胱内与尿液接触,易将结石盐沉积于尿管末端,形成结石[4]。②气囊回缩不良,体积增大。③盲目拔管,致尿道痉挛,导致拔管困难。④气囊活塞失灵,导致气囊内液体不能抽出,引起拔管困难。
1.4 膀胱痉挛或挛缩。气囊对膀胱三角区的压迫刺激,尿管的部分堵塞、泌尿系感染等也是较为常见的因素。另外,长期留置尿管,使膀胱长期处于空虚状态,膀胱逼尿肌废用性萎缩,导致膀胱挛缩。
1.5 尿道狭窄。均发生于男性,由于尿管长期压迫尿道口致使局部缺血坏死。还有与尿管材料、尿道损伤、反复感染等有密切关系。
1.6 血尿。在临床工作中,往往由于个体差异、疾病影响因素导致置管长度不当而引起尿道损伤[5],或气囊回缩较差,拔管时致使尿道黏膜出血[6];第一次放尿过快过多,引起撤退性膀胱出血。
2 处理对策
2.1 尿路感染。①严格无菌操作是预防留置尿管并发尿路感染的关键。尽量缩短操作时间,避免反复多次插入[7]。②合理选择尿管:选择光滑和粗细适宜的导尿管,根据尿道内径于尿管直径的相关联系选择合适的导尿管。一般以14~16号硅胶尿管为佳。③避免反复插管,保持引流系统的密闭可使感染率明显降低。④每日清洁尿道口2次,可在导尿管与尿道连接处喷洁悠神等。每3天至1周更换引流袋能更好地控制尿路感染[7]。⑤避免不必要的膀胱冲洗,鼓励多喝水约2000~3000ml。控制尿液的pH值在6.5~7.0,可预防感染的发生[7]。
2.2 尿管脱出。把好尿管质量关,规范操作程序,气囊内注水不宜过少,一般成人常规注入10~20ml,儿童5~8ml,前列腺增生患者8~10ml。把尿管固定于一侧大腿外侧,避免尿管来回移动,减轻尿管对尿道口的摩擦,减少水囊摩擦,避免引起脱管。
2.3 拔管困难。①留置尿管期间多饮水,以稀释尿液,冲洗膀胱。为避免长期停留尿管的结晶形成,造成拔管困难,囊内注入注射用水和呋喃西林为佳[8]。如有结石形成,可采取体外震波碎石,待结石粉碎后再拔除尿管。②如仍不能拔除,可将体外部分剪除,将尿管推入膀胱内,然后行膀胱大力碎石术。③对于气囊内的水或气不能完全抽出者,可用注射器向气囊内注入盐水或空气,直至气囊破裂;也可在超声定位下行膀胱细针穿刺刺破气囊,或经尿管末端插入导丝,刺破气囊。④用20ml注射器在抽取气囊内液体或气体时,感负压后,再向气囊内推注液体或气体0.4~0.5ml,然后将导尿管拔除,可提高拔管成功率[8]。
2.4 膀胱痉挛或挛缩。注意气囊注水不要太多,常规8~10ml,膀胱冲洗时液体温度不宜过低,以20℃~30℃为宜。注意配合心理疗法,放松技巧,转移分散注意力,对缓解膀胱痉挛能起到一定作用。
2.5 尿道狭窄。留置尿管期间定期更换尿管摆放位置,使尿管压力不长期作用在一个位置尤其可将尿管固定在下腹方向,使尿道口受力在龟头海绵体丰富的部位。如尿道狭窄形成,则定期行尿道扩张,必要时行尿道口切开术。
2.6 血尿。第一次放尿不可超过1000ml,正常可每2h放尿1次,或插管困难时选择型号小、较坚韧的尿管,或冲洗膀胱时,速度要慢,压力要低医\学教育网整理搜集。或导尿时尿道口注入利多卡因凝胶,减轻疼痛而引起的尿道括约肌痉挛,减轻对尿道黏膜的刺激和损伤而导致的出血,利于插管成功[9]。
3 结论
长期停留尿管引起诸多的并发症,护理的关键是熟悉并发症的情况,仔细观察,及时处理,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但长期停留尿管,不仅关系到患者躯体生理的变化,而且亦涉及患者心理的变化,患者从而不愿或不敢参加社会活动或体育活动,影响患者工作或正常生活,从而产生自卑、焦虑、尴尬、沮丧、孤独等不良情绪。故长期留置尿管的护理不仅应从技术上进行改进,亦应充分与患者家属或陪护、患者本人充分沟通,从而从生理、心理上予以患者最佳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吴素红,周再生,田敏.细菌性尿路感染易感因素、菌种及耐药性研究.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2005,11(1):34-36
[2] 翁心华.现代感染学.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78:178
赵翠萍
【摘 要】 留置尿管是临床中常见的护理操作,特别是应用于老年髋部手术或因体位改变而排尿困难的患者,是一项侵入性操作,为提高临床护理人员留置尿管的护理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并结合临床经验,现对老年手术患者留置尿管的选择,留置尿管的时机,置入方法和技巧,留置尿管的护理,导尿管的拔除时机选择及技巧等方面进行综述。【关键词】 老年手术患者
导尿管 护理
随着社会老龄化,医院内的老龄患者日趋增多,骨折或基础疾病病人增多,因手术或卧位不适或小便失禁疾病引起尿潴留的现象多发,留置导尿管成了一项常见的护理操作,留置尿管后,通过观察尿量及尿液性质能及时了解患者全身血容量,决定输液速度、输液量,术中避免误伤膀胱、污染手术视野,术后可防止尿潴留。查阅大量老年手术患者留置导尿管的护理进展,现综述如下: 1 尿管的选择
1.1材料的选择
目前临床常用导尿管有三类: ①橡胶导尿管;②乳胶导尿管;③硅胶导尿管。因导尿管材质不同,对尿道粘膜的刺激,分泌物的增加、细菌的繁殖扩散及尿路感染的发生也不相同。黄位耀等[1]张杨等[2]将硅胶导尿管和乳胶导尿管进行临床比较,证实使用硅胶导尿管在插管过程中对黏膜损伤小,血尿发生率低,能避免患者留置尿管过程中产生的不适和疼痛,可使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几率降低;应用全硅橡胶导尿管尿道炎发生率极低,仅为2%,气囊导尿管又称Foley′s管,因其具有固定方便、不易滑脱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1.2导尿管大小的选择
根据老年患者性别选择粗细合适的尿管,尽可能降低
[3]尿管对膀胱及尿道内膜的刺激,减少漏尿机率。在郑莉斯等的研究中,对成年男性一般采用F16-F18尿管,女性F18-F22尿管,以减少漏尿的发生。对于初次留置尿管的患者,不宜选用过粗的导尿管。年老体弱、长期卧床的患者,特别是女性应选择型号较大,管腔较粗的尿管,这样既可以防止漏尿,又可使尿管通畅。对前列腺肥大、尿道狭窄的患者,应选择型号相对较小的导尿管。尿管过粗会损伤尿道黏膜,尿管过细尿液会自尿道口漏出,达不到导尿的目的,还会因床单潮湿而引起压疮[4]。留置尿管的时机
对于老年骨折病人因体位改变引起尿潴留,要遵医嘱及时留置尿管;对于手术的患者,梁翠婵[5]研究结果证实,麻醉成功后留置尿管可明显减轻病人的疼痛和不适,提高插管成功率。3 留置尿管的方法和技巧
3.1 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告知配合方法;严格无菌操作,常规检查双腔气囊尿管是否通畅。
3.2前列腺增生症病人因尿潴留需导尿时,由于尿道粘膜弹性差,比较薄脆,稍有不慎就容易就容易引起尿道粘膜破裂,此时应选择相对较小型号的导尿管为佳。此类病人选择导尿管的插管应充分润滑尿管,自外尿道口用5ML注射器注入石蜡油再插管;或尿管尾端接润滑剂注射器,边插管便注射润滑剂,当插入有阻力时用手指轻顶导尿管顶端以引导向上方插入尿道和膀胱,避免反复插入,刺激尿道。利多卡因粘膜麻醉可减少疼痛反射所致的尿道括约肌痉挛,以利插管[6]。
3.3老年女患者插入尿管时,持尿管的右手略上抬,约与尿道口水平面成15°角,轻柔插入尿道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7]。还可以用5cm~10cm的软枕垫高臀部,再垫上导尿包的外包装,接好尿袋后再行消毒导尿,能防止消毒液、尿液污染床单元[8],插入尿管后予“OK”手法用左手小指、无名指与小鱼际肌将尿管与外阴部固定,再用拇指、食指握住尿管气囊注水端,右手注水,固定尿管于膀胱颈部。
3.4传统插入长度:女性4~6cm,现插入10~12cm,传统男性插入20~22cm,现插入26~28cm[9]
4留置尿管的护理
4.1控制首次排尿量,尿潴留病人导尿后首次放尿应控制尿量<1000ml,夹管15-30分钟后再引流,以防大量放尿导致腹压突然降低,也可防止因膀胱突然减压导致膀胱粘膜急剧充血,引起血尿[10]。
4.2保持尿液引流系统通畅和完整,保持引流管通畅,引流管和集尿袋的位置切忌高于膀胱位置,国内各医院[11]长期留置尿管的患者每月更换导尿管1次, 林薇[12]等研究结果表明一次性集尿袋以每周更换2 次的效果最佳。每天用0.05%碘伏棉球消毒会阴部及尿管2次/日[13],避免粪便及分泌物的污染。间歇放尿,训练膀胱功能及骨盆底肌的锻炼,增强控制排尿的能力。香港伊利沙伯医院在留置导尿的护理方面也有自己的特点[14]:主张①持续开放尿管。②尽快拔除尿管,一般术后2d内拔管。③不做膀胱冲洗。④每周更换尿袋。认为频繁更换集尿袋会造成密闭引流系统的开放,增加尿路感染机会。
4.3 加强固定 通常在气囊内注入 10 ~ 15 ml 注射用水,尿管气囊内注入液体最好选择灭菌用水,而注入生理盐水易析出结晶出现堵管,使气囊内的液体抽不尽致拔管困难[15],研究[16]表明外固定能够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因此用尿管固定装置固定尿管外端于大腿内侧,防止因牵拉引起尿管的滑脱。尿管从大腿上侧走,在床边悬挂低于膀胱位置,距离地面大于20cm。4 拔管的时机和技巧
留置尿管的时间与尿路感染的发生呈正比。留置时间时越长,则并发尿路感染越高[17]。因反复插管易增加尿路感染的机会,因此拔尿管前采取早期护理措施: ①采取间断开放尿管,每 3 ~4 小时放尿一次,锻炼膀胱的收缩功能②做好心理疏导,留置尿管是手术的需要。特别是留置尿管 1~ 2 d,并不影响排尿,在拔管后即可自行排尿,③拔管应在膀胱充盈有尿意时拔管,并热敷下腹以诱导排尿[18]。双腔气囊尿管为硅胶尿管,气囊注入 15 ~20 ml 蒸馏水(注射用水)后呈球形,抽尽气囊内的水后气囊弹性降低不能复原而成四菱形,此时拔出尿管对尿道黏膜损伤较大。若将尿管气囊内水抽尽后(与导尿时注入的水约相同)再顺势注入 1 ml 液体于气囊内,此时气囊呈纺锤形,对尿道黏膜损伤较小。抽气囊内液体时避免用力过快过猛,防止气道前端忽然负压吸扁形成梗阻而吸不出气囊内液体造成拔管困难[19]。由于膀胱充盈,患者有排尿冲动,拔管后立即排尿既对尿道有一的冲刷作用又减轻了尿道疼痛感。讨论:护理人员在术前留置导尿管时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置管前充分评估患者情况。预先检测气囊质量、注水量;把握合适的置管时机,连续硬膜外麻醉或全麻后留置尿管可以提高置管的成功率,减轻患者的恐惧和痛苦;置管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置管后根据情况定时更换引流袋;选择导尿管的最佳拔除时机,将留置尿管并发症的发生率降到最低。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寻求更简单有效的方法防范手术患者留置导尿管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探求更人性化的方法,减轻留置导尿管的不适,提高患者满意度。参考文献: [1]黄位耀,韦莉萍,纪玉桂.全硅橡胶和乳胶导尿管留置导尿的临床比较[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5,25(8):1026~l028 [2]张 杨,李 钢,尹 婷 等.硅胶导尿管与乳胶导尿管在尿路相关性感染中的调查分析[R],中外医疗,2013,14,67-68 [3] 郑莉斯,林金玲,脊髓损伤患者留置尿管漏尿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中国实用医药[J],2010,10(5):214-215 [4] 丁素云,牛爱霞,国内成人留置气囊导尿管的护理进展,齐鲁护理杂志[J].2010,16(9)42-44 [5]梁翠婵,手术病人麻醉前后留置尿管的临床观察,现代医院[J].2012.7(12),45-46 [6]顾青,周红艳,顾硕 留置尿管的护理研究进展,中国医学装备[A],2014,8(11)489-490 [7] 范秀丽,女患者留置导尿的护理进展,吉林医学,2014,1(35)627-628 [8] 颜玉贤,改良留置尿管护理流程在神经内科病人的效果分析,全科护理,2013,11(3)820—821 [9] 刘欣 留置尿管的护理改进体会,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A],2010,5(16)129 [10] 胡敏,祝敏,徐华,泌尿外科留置尿管的护理,内蒙古中医药[B],2014,36,114 [11] 丁素云,牛爱霞,国内成人留置气囊导尿管的护理进展,齐鲁护理杂志[J],2010,16(9)42-44 [12] 林薇,李道快,王陈莲.留置导尿患者一次性集尿袋的更换时间[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6):473~474 [13]吴善凤,张营,蒋云飞,家庭随访对留置尿管患者护理的效果评价,护士进修杂志[J],2011,4(26)637-639 [14] 罗翱翔,张广清,付秀珍,香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护理工作的启示,中华护理杂志 [J]2011,1(46)35-36 [15]崔秋景,留置导尿患者心理不适原因探讨及相关护理措施[J].实用医技杂志,2010,17(6): 599 -600.[16]张继红,张旭媛 尿管外固定对神经科危重病人留置导尿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5,19(8): 1577 -1578.[17] 蔡秋荣,留置尿管并发的尿路感染原因及预防,[B]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3)2677-2678 [18] 孙英,术后老年男性留置尿管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1,3(6)188-190 [19] 王艳芬,唐 波老年卧床患者长期留置尿管的护理,吉林医学,2012,4(33)2231-2232
[20] 谷 波,赵万华,成翼娟,四川省各级医院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实施情况调查,[C]护理研究,2012,2(26)407-408
摘要: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留置长期导管感染的防治与护理,延长导管使用时间。方法
对14例使用长期导管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预防导管感染的护理经验。结果2例患者2次感染。留置长期导管患者1例拔管后重新置管。3例患者死亡。结论
血液透析护士执行各项护理时应严格无菌操作,并加强透析室环境及物品消毒,减少导管感染的机会。关键词:血液透析 留置长期导管
感染
护理
血管通路是进行血液透析治疗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有些患者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建立自身血管通路,长期静脉导管可作为首选,研究表明中心静脉长期置管易于使用,保留时间长,为缺乏合适血管通路的中长期血液透析患者提供了合适的手段。我院自2015年1月—2016年5月对14例维持性血透患者行长期静脉置管,通过及时护理及药物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5年1月—2016年5月我科行长期静脉置管14例,男性5例,女性9例,年龄59—89岁,其中慢性肾炎3例,多囊肾4例,糖尿病肾病7例,13例采用颈内静脉置管,1例采用股静脉置管。1.2置管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穿刺部位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穿刺静脉走向情况及有无大的斑块、狭窄情况,以提高穿刺置管的成功率。所有插管在手术室局麻下进行,使用美国Quinton或HemoSpilit(BARD)生产的带涤纶环双腔导管,术前设计好导管的走行与位置,应用Seldinger置管技术操作,并采用撕脱行扩张导管置管法,皮下导管部分长15cm,带一涤纶环固定,涤纶环距导管皮肤出口处越2-3cm,置管后快速抽吸动静脉端,确定通畅无阻后,缝合切口固定留置导管于皮肤上,导管出口处使用无菌纱布覆盖,用肝素盐水封管后待用。2 护理
2.1置管创口护理
每次封管及血透前打开敷料,注意观察创口有无出血、红肿、渗液及滑脱,创口部位皮肤先用75%乙醇顺时针消毒,在逆时针消毒一次,然后再顺时针消毒一次,以去除导管口周围皮肤细菌及污垢,避免滋生细菌及污物进入伤口及管口,最后再用0.5%聚维酮碘与75%乙醇相同的方法消毒相同部位,因使用聚维酮碘可逐步释放碘持续灭菌,至今大于7cm,目前主张使用中间带有纱布的透明敷料或无菌纱布覆盖伤口。
2.2导管使用前后的护理
所有导管不能用于静脉输液、输血。仅用于血液透析,并有专业的血液透析护士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每次行血液透析时,铺无菌治疗巾,护士戴无菌手套、口罩、帽子,注意导管出口皮肤及动静脉接头的消毒,使用0.5%聚维酮碘棉签沿皮下隧道由上向下挤压周围皮肤,观察有无分泌物流出,再使用05%聚维酮碘彻底消毒皮肤,静脉接头使用前后均使用0.5%聚维酮碘按顺时针、逆时针、顺时针分别消毒3次,且每次要更换新肝素帽,减少感染的发生。在血透前先抽出每根导管内保留的肝素及部分残余血液约2ml弃去,注入首剂肝素常规透析,透析结束时要用生理盐水冲洗管腔内的残血,避免血细胞粘附在管壁上,再用肝素盐水1250u/ml按管腔容积进行封管,以免血栓形成。
2.3导管感染的护理
局部感染者可口服抗生素或局部外涂抗生素软膏(莫匹罗星)即可,无需拔管;发热者先予进行血培养,尽量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抗生素;静脉用药:伤口感染者使用抗生素10-14天,菌(败)血症抗生素4-6周。如无药敏结果首选万古霉素。也可使用管腔内局部应用抗生素的方法。至今已发展为“抗生素锁”技术。对于严重感染经治疗后体温仍不正常者需拔管,必要时另外选择穿刺点重新置管以维持正常血液透析治疗。
2.4加强血液净化中心的管理。血透室每日用紫外消毒2小时,地面,所有物品、机器每日用含氯消毒剂擦拭,严禁家属进入,患者及医护人员进出时必须更换拖鞋。同时定期对全科护士进行培训、考核。2.5心理护理
对于血液透析患者来说,血透导管就是他们的生命线,所以医护人员应特别关心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减轻心理压力,使其消除顾虑,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2.6 健康教育
2.6.1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保持置管处敷料清洁干燥,避免导管皮肤出口和管口污染。置管口皮肤有瘙痒禁忌手抓,妥善固定导管,防止导管移位脱落,发现敷料潮湿、污染、渗血、松脱立即更换。2.6.2 留置导管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适当活动或日常家务活动,但不宜剧烈运动,以防导管脱落;股静脉置管者下肢弯曲最好不要超过90度,勿过多起床活动,注意观察皮肤外导管长度,如发现导管部分脱出,不能自行塞入,应立即局部压迫固定,并到医院就诊。2.6.3 颈部留置导管的患者睡觉时尽量仰卧或向对侧卧,避免颈部过度活动,应尽量穿开胸上衣,以免脱衣时将导管拔出。股静脉留置导管患者不宜过多活动,穿脱裤子时避免将导管拉出。一旦导管脱出,应立即按压局部止血,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2.6.4导管管夹、肝素帽需维持关闭,勿自行开关调整,松脱时可能造成感染,应告知医护人员处理。每日测量体温。有体温升高或插管局部皮肤有红肿,发热,疼痛等导管感染迹象时,应及时就诊。3 小结
留置尿管临床常用的侵入性护理操作。常用于手术,截瘫或昏迷等病人。目的是避免术中误伤,术后引流,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减少并发症。但在护理操作中,若处理不当,易引起尿潴留,而后者导致膀胱过度膨胀和永久性逼尿肌损伤。若通过再次留置尿管既增加患者痛苦,又增加了逆行感染的机会,给患者生命质量带来很大的影响。如何预防这一并发症,国内外学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笔者查阅了近年来有关文献,并结合临床,取得了良好效果,对此加以分析、综述。
留置导管拔除后产生尿潴留的原因较多。针对不同的原因,给予相应护理措施:
(1)插入、拔除尿管,会不同程度损伤尿道粘膜或逆行尿路感染尿路刺激症状,出现尿路刺激症状,患者害怕排尿;同时,刺激粘膜还可产生细胞增生脱落或血管损伤产生血凝块,这些因素导致不管后尿路堵塞,发生尿潴留。针对上述原因,应鼓励患者多饮水或适量补液,以稀释尿中杂质。指导卧床患者经常变换体位,是沉淀物分次分量进入尿道,而不堵塞尿路。
(2)某些大手术患者不习惯床上排尿,或害怕牵扯切口疼痛不敢排尿。针对这种原因,应做好心理护理和排尿体位指导。将床头适度摇高或移病人至床沿让其排尿,病情允许者,可搀扶其下床排尿。
(3)临床常采用开放式引流【1,2】,该方法违背了正常的排尿模式,是本应间断的排尿活动,变成肾脏产生尿液相应连续过程,使膀胱潴尿功能废用,产生了有尿即流的“惰性状态“。故在临床上应注意定时夹管,定时放尿,以锻炼膀胱潴尿功能和挛缩功能,刺激排尿反射。
(4)拔管方法和时机的选择,也会影响尿潴留,钟小蓉【3】通过临床实践提出新的拔管方法,若膀胱过度充盈,第一次放尿不超过1000ml(心衰者少于300ml),余下尿液2~3小时放完。拔管前先夹闭尿管2~3小时,或注入一定量生理盐水,待膀胱充盈后,将尿管前端水囊水抽净,并床头抬高以增加腹压,利于排尿,做好心理疏导,嘱患者自行排尿,尿管即随尿液排出体外,通过该方法提醒患者有意识排尿。必要时,在拔管前经尿管注入消毒的开塞露或将开塞露注入肛门【4】,使膀胱逼尿肌收缩。另外,临床还可采取一些简单方法,如下腹部按摩、热敷膀胱区、听流水声等诱导排尿。
总之,预防拔管后尿潴留主要在于早期采取恰当护理措施,除尽量缩短留置时间外,还要定时夹管,间断放尿,掌握拔管时机,重视拔管前后护理,从而达到训练膀胱功能的目的,有效预防二次尿潴留。
参考文献:
【1】河北医学院,护理医学问答[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1.304 【2】仲剑平
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S]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268 【3】钟小蓉
1 临床资料
我院自2004年2月~2009年3月共有536例患者使用气囊导尿管, 其中脑卒中患者312例, 肺心病患者157例。发生导尿管滑脱的15例, 约占3.8%, 其中男性9例, 女性6例, 年龄54~81岁, 平均67岁。
2 气囊导尿管的构造
气囊导尿管是一条双腔硅胶管。长约30~40cm, 前端侧孔呈现多孔状, 约2cm处有一可容纳气体或液体5~30ml的气囊, 导尿管的末端是一个“Y”形状, 侧管为气囊管, 可注气注水, 起固定作用, 直管为导尿管, 可接引流袋, 引流尿液。其型号8~22号不等。
3 尿管滑脱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
3.1 尿管放置过浅
3.1.1 操作原因成年女性尿道长约3~5cm, 男性尿道长约16~22cm, 管径平均5~7mm, 有2个弯曲和3个狭窄部位。
按照教科书[2]的操作方法见尿流出后, 尿管再进4~6cm, 然后固定尿管。如气囊尿管则是采用气囊注水方法固定, 护理人员在操作时左手同时起到固定尿管和协助右手注水的双重作用。当给气囊注水时, 左手固定尿管力量不足, 尤其是给尿潴留、烦躁不安及老年女性患者导尿, 尿管很容易滑脱, 按照常规方法导尿, 尿管插入的深度较浅, 尿潴留时, 膀胱内尿液压力又高, 尿液流出的力量大, 冲击尿管向外滑出, 而老年女性患者尿道短, 尿道括约肌松弛或烦躁不安时的牵拉等均是导尿管滑脱的原因。
3.1.2 护理措施
3.1.2. 1 操作时尿液流出后, 不是再插入4~6cm, 而是将全长导尿管插入尿道[3]。
3.1.2. 2 给躁动不安的患者导尿时, 操作前充分准备好协助人
员, 固定好患者的姿势, 操作时给气囊注水动作要适当加快, 以防尿管脱出。一般气囊内注无菌注射用水10ml, 蔡玉芬等[4]通过对86例患者的临场观察, 认为适当气囊导尿管注水量为男性15ml, 女性20ml。
3.1.2. 3 采用气囊内注无菌注射水用法, 因注入气体, 气体易顺气道逸出致固定作用消失而脱管。
3.1.2. 4 给尿潴留患者导尿时, 需等尿液流出500ml左右, 膀胱内压力降低, 再往气囊内注水, 同时左手固定尿管, 固定牢。
3.1.2.5对于膀胱充盈不良者, 应霞艳等[5]采用常规置管法将导尿管送入膀胱后, 继续将导尿管全长送入, 然后用手指按压耻骨联合上方的膀胱区, 见尿后充盈气体, 再将尿管缓缓往外牵拉至遇有阻力为止。这种改进的气囊导尿管留置术在膀胱不充盈的情况下也可引流出余尿液, 避免因不见尿液流出而无法判定导尿管是否在膀胱, 而盲目充盈气囊导致尿道损伤。
3.2 家属原因
3.2.1 照顾不周由于我院家属陪护较多, 有42例是由陪护为患者翻身或更换尿垫时将尿管拔出, 使患者发生血尿2~3d。
3.2.2 护理措施为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 对留置气囊导尿的患者要注意以下三点:
3.2.2. 1 引流尿袋与尿管的连接管道要足够长, 固定尿袋位置
要合适, 尿管至引流袋固定处的距离不能过短, 以免挪动身体时牵拉尿管。
3.2.2. 2 做好尿管护理知识宣教。
3.2.2. 3 护理人员要加强巡视, 加强责任心, 认真做好尿管的交接工作, 及时指导家属护理。
3.3 患者个人原因
3.3.1 患者自行拔出由于患者烦躁不安, 神志不清, 脾气暴
躁等原因极不配合, 留置尿管给他们造成不适, 故自行将尿管拔出, 造成尿道损伤出血和 (或) 血尿2~3 d。
3.3.2 护理措施对此类患者留置导尿管时, 一定要加强管理, 应适当约束双手;
神智清楚的患者还要及时做好心理护理。
小结:临床上使用气囊导尿管留置导尿已很普遍, 在操作和护理过程中, 护士应加强责任心, 熟悉男、女患者尿道的特点, 了解气囊导尿管的结构, 熟练插管技术, 严格操作规范, 加强对留置气囊导尿患者的观察和护理。做好插管解释, 留置时的护理, 拔管前宣教, 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减少患者的痛苦。
摘要:通过对2004年2月~2009年3月使用气囊导尿管留置导尿发生尿管滑脱现象, 原因的分析, 综合近年来国内护理气囊导尿管留置导尿并发症护理的新进展, 提出所列并发症的护理对策。
关键词:留置导尿,尿管滑脱,预防,护理
参考文献
[1]李小寒, 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224。
[2]崔淼。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285。
[3]应霞艳, 俞立农。气囊导尿管留置方法的改进与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 2003, 18 (1) :72-73。
[4]蔡玉芬, 胡定伟, 王永玲。留置气囊导尿管的临床操作[J]。川北医学院学报, 2001, 16 (2) :89-90。
一、留置导尿管过程中的感染预防措施
1、尽量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导尿。
2、仔细检查无菌导尿包,如过期、外包装破损、潮湿,不得使用。
3、根据年龄、性别、尿道情况选择合适的导尿管口径、类型。通常男性使用16F,女性使用14F。
4、规范手卫生和戴手套的程序。
5、清洗或擦洗外阴后常规消毒导尿口及其周围皮肤黏膜。
6、插管过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动作要轻柔,避免尿道粘膜损伤。
7、对留置导尿管患者,要采用密闭式引流系统。
二、留置导尿管期间的感染预防措施
1、保持尿液引流系统通畅和完整,不要轻易打开导尿管与集尿袋的接口,一般情况下不易行膀胱冲洗。
2、如要留取尿标本,可从集尿袋采集,但此标本不得用于普通细菌和真菌学检查。
3、导尿管不慎脱落和导尿管密闭系统被破坏时,需要及时更换导尿管。
4、疑似导尿管堵塞应更换导尿管,不得冲洗。
5、保持尿道口清洁,每日尿道口擦拭消毒2次,被大便污染者必须及时清洁后,再行消毒。
6、患者洗澡或擦身时要注意对导管的保护,避免将导尿管浸入水中。
7、悬垂集尿袋,不可高于膀胱水平,且要按无菌原则及时排空尿袋。
8、长期留置导尿管者,一般每3天更换一次尿袋,如采用抗反流尿袋,可每周更换一次,如尿液混浊或呈血性尿液必须每天更换尿袋1次,注明更换时间。更换尿袋及放尿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操作前后或给两个患者操作之间应进行
手卫生。放尿时应使用清洁容器;尿液排放口不可触及容器。若戴手套者,其前后应进行手卫生处置,每次操作后应更换手套。
9、长期留置导尿管者,普通导尿管每2周更换一次,硅胶材质导尿管每月更换1次,或遵医嘱更换尿管。
10、疑似出现尿路感染而需要抗菌药物治疗前,应先更换导尿管。
11、每天评估留置导管的必要性,尽早拔除导管。
三、导尿技术操作流程
导尿目的:(1)收集无菌尿标本做细菌培养;(2)协助诊断;(3)盆腔内器官术前、全麻术前排空膀胱,避免术中损伤;(4)为尿潴留病人排出尿液,减轻痛苦;(5)昏迷、尿失禁或会阴部损伤病人留置尿管,保持局部清洁、干燥;(6)抢救休克或危重病人时,留置尿管监测肾脏功能。
1、核对医嘱,准确无误。
2、评估:(1)患者自理能力、合作程度及耐受力。(2)患者病情、意识、膀胱充度、会阴部皮肤黏膜情况。(3)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注意事项、配合方法。
3、准备:(1)护士准备 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2)用物准备 治疗盘:无菌导尿包(弯盘、治疗碗、镊子2把、棉球、消毒液、无菌手套、纱布、洞巾、血管钳、润滑剂、标本容器、气囊导尿管);防水垫,另备会阴擦洗或冲洗用物。(3)环境准备 安静、整洁、隔帘遮挡。
4、操作步骤
(1).操作者洗手,按需将用物准备齐全,携至病人床旁,核对病人,并做好解释,以取得配合。关好门窗,调节室温,防止病人着凉,必要时用屏风遮挡病人。戴帽子、口罩。帮病人脱去,对侧裤腿,盖在近侧腿部上方,对侧腿用盖被遮盖,协助病人取屈膝仰卧位,两腿略外展,暴露外阴。将中单置于病人臀下,弯盘置于病人外阴旁。
(2).清洁外阴:打开外阴消毒包,将治疗碗置病人会阴处,操作者左手戴手套,右手持血管钳夹取消毒棉球由外向内、自上而下,消毒阴阜、大阴唇,以左 2
手分开大阴唇,同样顺序消毒小阴唇和尿道外口,最后一个棉球从尿道外口消毒至肛门部。
(3).消毒外阴:打开导尿包,戴无菌手套、铺洞巾,使洞巾和无菌导尿包布内层形成一无菌区,检查尿管气囊有无漏气并润滑前端至囊后4-6cm后置于治疗碗内备用,取碗盘置于会阴处。左手分开并固定小阴唇,自尿道外口开始由内向外、自上而下依次消毒尿道外口及双侧小阴唇,最后再次消毒尿道口。
(4).插导尿管:嘱病人张口呼吸,右手用无菌镊子夹住涂以无菌液状石蜡的导尿管端3~5cm处缓缓插入尿道,插入尿道6~8cm,见尿液流出后,再插入 2cm左右,根据导尿管上注明的气囊容积向气囊注入等量的生理盐水,轻拉导尿管有阻力感,即证实导尿管已固定于膀胱内。根据导尿的目的导出尿液或于集尿袋连接。
(5).询问病人感受,协助病人穿好裤子,取舒适卧位,整理用物。操作者洗手,做好记录。
四、注意事项
1、用物必须严格消毒灭菌,并按无菌操作进行,以防感染。
2、导尿管如误入阴道,应更换导尿管后重新插入。
3、选择光滑和粗细适宜的导尿管,插管动作应轻慢,以免损伤尿道粘膜。
4、若膀胱高度膨胀,病员又极度衰弱时,第一次放尿不应超过1000亳升。因大量放尿,可导致腹腔内压力突然降低,大量血液滞留在腹腔血管内,引起血压突然下降,产生虚脱。另外,膀胱突然减压,可引起膀胱粘膜急剧充血,发生血尿。
双腔气囊尿管广泛应用于临床,具有操作简单、管壁柔软、刺激性小、内固定稳定等优点[1],但使用过程中引起的漏尿越来越受到广大医务人员的关注,多年的临床实践,护理学者对留臵气囊尿管发生漏尿的原因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现综述如下。膀胱痉挛
1.1 原因分析
气囊尿管前端为一圆头,气囊与膀胱壁直接接触,嵌顿在膀胱颈部,刺激膀胱肌肉引起强烈收缩,尿道内括约肌功能不全,膀胱颈开放引起漏尿[2]。
1.2预防措施
使用气囊尿管导尿时,叶静[3]认为在不使导尿管脱出又有最佳导尿效果的前提下,可减少气囊内液体或气体或使用气囊容积较小的导尿。避免气囊与膀胱壁直接接触,导致膀胱肌肉过度收缩。另外,对于此类患者在留臵导尿前应善于与其沟通,详细介绍导尿过程及可能出现的不适感,让其从心理上熟悉、接受留臵尿管带来的不适,讲明留臵尿管感觉要排尿,并非膀胱内有尿,而是导尿管的刺激,嘱患者深呼吸,以抑制膀胱收缩,减少渗尿发生。2 导尿管与尿道内口贴合不严密
2.1 尿管过细或气囊内所注液体过少
2.1.1原因分析 气囊的大小与尿管粗细成正比。若尿管较粗而气囊内所注液体太少,膀胱颈处于开放状态,当膀胱内压力大于尿道夹闭能力,即出现漏尿[4]。2.1.2预防措施
导尿时严格无菌,向气囊内注入5~10ml液体,“三基”[5]中规定注水5ml固定导尿管。现代护理学[6]中提出固定用水5~10ml为宜。陈雪芹等[7]认为成年男性应常规注水10~15ml.。楼爱玉[8]对三例气囊导尿管导尿后漏尿的患者首次注入10ml水,认为水量不够,再增加5~10ml后,漏尿停止。若无法解决,重新更换较粗的气囊尿管,普遍认为,细导尿管易引起渗尿或堵塞,但也有报道[9]-粗导尿管(>20F)在老年住院病人中易发生渗漏或堵塞。米智慧等[10]-认为选择型号应视病人的病情而定。成年男性一般采用F12~16,女性F16~18为宜[11]。
2.2 气囊漂浮于尿道内口之上与尿道内口贴合不严密
2.2.1 原因分析 研究发现,气囊内所注物体为气体时,有可能导致气囊漂浮于尿道内口之上与尿道内口贴合不严密。当膀胱容量达到一定量时,如果尿道关闭能力再出现问题,即出现漏尿。
2.2.2预防措施
a 操作时气囊内不能注入气体,应注入与尿液比重相近的液体,如呋喃西林液或注射用水。b 将尿管外牵,并用胶布固定。由于双腔尿管前方的水囊漂浮于尿液中不能紧贴尿道内口致尿液外漏。采用尿管外牵,使气囊紧扣于尿道内口,尿液就不会外溢[8.12]。2.3 尿管插入过深
2.3.1 原因分析
当膀胱不充盈时,由于尿管头端落在膀胱底或膀胱体处,而非膀胱三角区,三角区内尿液沿尿管流出将尿管变为引流管[13]。
2.3.2预防措施
导尿时认真掌握尿道的生理及解剖特点。儿童尿道偏短,插管时见尿后再进1~2cm,不可过深,然后将尿管向外轻拉至尿液不外溢为止。用两条长20cm宽2cm的胶布,一条在尿管外接口上10cm处绕行一圈后固定于大腿内侧,再将另一条胶布在其下方用同法固定[3]。高欣[14]针对气囊导尿管在使用中常出现渗尿的现象,采用气囊导尿管导尿后牵拉尿管固定大腿内侧的方法,经临床使用,取得良好效果。2.4 尿道松弛
2.4.1 原因分析
颅内病变或截瘫患者,尤其60岁以上老年女性病人,尿道括约肌萎缩,收缩乏力[15],使导尿管与尿道内口不能紧贴,造成尿管周围漏尿。2.4.2 预防措施
a 对于此类病人可选择较粗导尿管并予轻度尿管。临床上男病人可选纱布牵拉法,导尿成功轻拉尿管使气囊与尿道口紧贴,用无菌纱布条沿尿
[16]道口在尿管上扣一死结。女病人可用空瓶悬挂法。b 方仕婷等[17]做过观察,发生渗尿的患者尿道较松弛,当气囊注生理盐水10ml后,气囊在膀胱内上浮,与尿道内口接触面减少,尿液顺导尿管流出,当发生渗尿时,可抽出囊内盐水4ml,使气囊张力降低,气囊上浮力减少,同时向外牵拉导尿管,使气囊与尿道内口接触面增大,紧密度增加,有效防止渗尿发生。c 周玉甩[18]对气囊导尿管气囊注水量与溢尿进行分析,认为注入液体过多反而易引起渗尿,建议从囊内抽出3~4ml液体。石忠娜等人[19]认为小剂量注水量固定较好,男病人10~12ml,女病人12~15ml。3 导尿管堵塞
3.1 泌尿道感染
3.1.1 原因分析 由于长期留臵尿管,体外细菌在尿道口周围繁殖,操作者对尿道外口消毒不规范,细菌可经尿道进入膀胱引起菌尿[20],使尿液混浊,尿沉淀产生;或出血,血凝块堵塞及长期留臵导尿管未定期更换冲洗引起钙盐沉积而致尿管堵塞,尿液引流不畅,当膀胱容量达到一定量时,出现尿液从尿管周围溢出。
3.1.2预防措施
a 导尿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避免反复多次插入,减少污染机会及尿道机械性损伤。b 郭霞等[21] 认为控制尿液的PH值在6.5~7.0,可预防感染的发生。C金湘玲等[22]对尿管气囊内灌注溶液15~20ml优于10~15ml,可减少尿道周围黏液鞘,减少尿路感染。d
留臵导尿管时间是发生导尿相关菌尿症的最重要危险因素[23],缩短留臵尿管时间是减少尿路感染最直接的措施。e长期留臵尿管病人每周定期用0.02%呋喃西林冲洗膀胱,鼓励病人多饮水,用生理性方法冲洗膀胱比被动人工冲洗更好;同时还应予碳酸氢钠100~200ml冲洗膀胱,预防钙盐沉积,或口服碳酸氢钠片碱化尿液,减少黏液分泌,保持尿管引流通畅,如病情许可,瞩其多饮水,少喝浓茶,以免尿液浓缩,尿垢形成[24]。3.2 气囊畸形
3.2.1原因分析 由于气囊畸形致充满气体或液体的气囊堵塞导尿管侧孔,导致尿管堵塞。
3.2.2预防措施
在操作中检查尿管气囊时,不仅要观察气囊有无破损漏气还要看气囊充气后的形状有无畸形,否则有可能造成堵塞而漏尿
参
考
文
献 [1] 林楚芳.气囊尿管拔除并发症及护理[J].中华国际护理学杂志,2003,11:614.[2] 谢晋良.漏尿点压力测定诊断压力性尿失禁[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999,20(11):683~685.[3] 叶静.使用气囊导尿管留臵导尿过程中漏尿原因的分析与护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6,21(2):164.[4] 李为兵.漏尿点压测定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诊断中的应用[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3,28(2):142~143.[5] 湖南医科大学.医学临床”三基”训练护士分册[M].第三版.长沙: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59.[6] 李树贞.现代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284.[7] 陈雪芹,汤永秋,李桂花.留臵气囊导尿管失败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2):57.[8] 楼爱玉.留臵导尿中预防漏尿技巧[J].护理研究,2004,18(5):762.[9] 梅芹,黄涛.留臵导尿管结皮壳堵塞及护理.国外医学护理分册,1992,11(2):57.[10] 米智慧,高礼平.预防双腔气囊导尿管使用中发生故障的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6,18(1):73.[11] 周秋风,黎晴,周佳.加强临床教育以预防留臵导尿管患者尿道出血[J].中华护理杂志,1998,33(10):596~598.[12] 乔翠英,孙吉山.一次性双腔尿管持续导尿尿液渗漏的处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1,7:(6):402.[13] 余珍爱.基础护理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50.[14] 高欣.介绍一种导尿后防尿道口渗尿的方法[J].黑龙江护理杂志,2000,6(10):59.[15] 毛丽娟,戴宝珍.实用老年护理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23.[16] 刘仕萍.介绍一种留臵导尿管牵引法防止老年患者导尿术中漏尿[J].中国实用护理
【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护理】推荐阅读:
留置尿管的注意事项06-04
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及护理06-04
常用管道及静脉留置针的护理05-28
静脉留置针护理论文12-07
留置胃管病人护理10-18
护理中长期规划10-09
长期卧床病人压疮护理06-09
留置胃管的操作流程11-22
留置胃管操作10-12
静脉留置针在老年患者治疗中的临床观察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