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静演讲(精选8篇)
作为一名记者兼主持人,节目当中她是冷静客观的,她有一颗炽热的扶持弱者的心灵。她气质优雅,而又锋芒毕露。“我是柴静,火柴的柴,安静的静”,柴静因其飘逸而明慧的气质,敏锐得让人惊诧,坚定得让人心疼。柴静,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节目的出镜记者。在她之前,中央电视台所有的出镜记者都没这么辛苦,也没有这么大的“权力”。柴静不再是一个只拿着话筒的记者,她不但需要参与到前后期的编辑,还可以在节目中让摄像跟着自己的思路走,她主导着节奏,是新闻的参与者、解说者、体现者、挖掘者。改掉原有的“编导中心制”,从她开始确定起的“记者中心制”,如今成为《新闻调查》节目成功的诀窍。
1993年,执意要离开家乡前往遥远的长沙上大学的柴静回忆道,“当时走得很急,头也不回,恨不得把过去全部抛掉。”因为她从来不是个传统意义上的乖孩子,所以一直被世俗限定的眼光捆绑,她想要自由。柴静大学的辅导员张老师依然记得她在学校时给人的印象,“挺骄傲的,不爱说话,会在学校的报纸上发表很多文章,在学校里挺有名,大家都知道她”。大学毕业时,她放弃所读的会计专业跑到电台里当主持人,独自留在读书的城。无亲无友,身只影单。生日那天,口袋里没有一分钱,顶风冒雨走去电台。雨水热烈,浇透了湿淋淋的寂寞。她在节目里一吐心声:“要做一只翩飞的白鹤,飞渡寒苦的人生。”依然是自我,心怀有梦的人。决心做一档午夜直播。游说,克服重重困难,节目定为《夜色温柔》。以后的每个周末午夜,她守着电台,如约道来:“我是柴静。火柴的柴,安静的静”。一直喜郑智化的歌。苍桑温暖的曲子,多少个夜晚,穿越时空和夜雾的阻隔,慰籍暗夜里那些看不见的伤和寂寞。节目成为名档,拥有了大批听众,她的声音和电波成为这座城里的周末夜宵。明明当上了综艺部的主管又跑去当时的北京广播学院进修。23岁,偶然进入央视《东方时空》,新人进摄影棚,初不顺意。第一晚通宵录完节目,大哭,擦干了泪,接着做下去。现场采访内心受到震动,明白“灾民在你肩上哭泣,才是新闻的价值。”遂从主持人转型为记者,滴水藏海,她试着将自己融进新闻,做新闻里的那个人。她说自己终于明白——对世界的认识,是要行万里路才能得来。从湖南电视台的《新青年》主持人到《东方时空——时空连线》的主持人,最后,“不安分”的她在《新闻调查》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记者。后来,她出了第一本书《用我一辈子去忘记》,书里的一段话,这样纪录当时的心境:“我辞职去往北京——带着北京广播学院的通知书,刚够用的金钱,面目不清的未来和22岁的年纪。”透过层层流光,彼时,这个清瘦年轻的女子,面目模糊,而眼神儿是执着的。说不清想要什么,只知道要前行。如同一个远足的人,抬头看看天,再低头赶路,天空蔚蓝。
2003年,非典肆虐时。她深入到一线,七次与非典病人面对面。苍白的小汤山病房里,裹在消毒服里,一张瘦弱苍白的脸,一次次把最有力的信心带给观众。这一年里,全国的观众都记住了央视这个瘦弱勇敢的女记者。她被评为“2003年中国记者风云人物”。柴静始终站在离新闻最近的地方,她以她的犀利和敏锐、坚定与坚持,最终历练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经过“SARS”**后,她给人的印象就是追求真相的记者,柴静以一个记者的身份被人们所信任,柴静喜欢纪伯伦的一句诗“真正的歌者,可以听到人心底的沉默”,正是这些沉默的微弱的声音和群体,让她敏感。一个叫李燕的女孩在柴静的博客里用悄悄话留言,“我爱生命,但我不愿活”,她希望柴静能帮她提交一份安乐死的议案。把生死的希望放在一个素不相识的人身上,李燕的信任从哪里来?翻看柴静的博客,你能看到来自全国各地这样汹涌的信任。
依然做新闻。每每面对镜头,神情淡定,声音柔和。她是矜持冷静的吧,似乎并不多话,亦不善身体表达。镜头里,她只用最清简,真实的新闻语言贴近事实。素妆出镜时,清简短发,喜欢系围巾,像个清秀的邻家女孩,时常在现场,她坐在草坪上采访,抑或面对面看着对方。柔和的声音里,每每透着坚持的,不可退让。是的,坚持。这个清瘦的女子,内心似一片深海,铁马冰河,波澜不惊,却藏着一股巨大的能量。面对华南虎事件,面对学术造假,面对上海倒楼,她以一名新闻记者的良知和正义,剥丝去茧。待一层层伪饰的泡沫退去,冰山一角还一个真相。亦有温情的时候。汶川大地震,她去现场。没有对现场抢救的报道,也没有救死扶伤的呼吁。一个叫做“杨柳坪”的受灾村庄中,和灾民一起生活。《杨柳坪的七日》中,灾民说着家中的灾情,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昏暗中,她捧着一截烛头,无话,所有的力量和言语都淌在脸颊了。她以莱蒙托夫的一首诗表达当前的状态:“一只船孤独地航行在海上,它既不寻求幸福,也不逃避幸福。它只是向前航行,底下是沉静碧蓝的大海,而头顶是金色的太阳。”依然一个人,背着大包穿着平底鞋跑现场。依然安静寂寞,读书,多年不改对文字的热爱。微博一直流传柴静至今未在北京买房、十多年一直住在出租屋里的传闻,网友更给柴静送上“央视最穷主持人”的称号。柴静在其个人博客上首度回应称,我按我自己舒服的方式活着,不购房与能力和道德无关,没什么自惭或自得的。当热烈包围世界,她以冷静的姿态飞渡。内心有海量,她亦是一片海。心怀有梦,俯身为蓝,总是向着最蓝的那片海域飞翔。媒体需要敬业和良知,这年头的新闻媒体及媒体人,有多少不是讴歌太平,欺上媚下,娱乐八卦,能有几个是真正的百姓媒体,关注百姓生活的,但柴静则是其中的特例。
台湾女作家龙应台在写《野火集》的时候曾批评台湾的大学生,给他们取名为小女生型,一听到某个地方发生灾难,就说“哎呀,太可怕,我不要知道!”。柴静承认自己也经历过这么一个阶段,从学校里走出来在湖南主持电台节目《夜色温柔》时,柴静仍然独守着自己的世界,并不关心这个社会的公众生活,热衷用音乐与文学进行诗意的表达。做记者改变了她。当她第一次走出演播厅,派去新疆地震现场进行特别报道,她开始明白自己的责任。“我坐在演播室里,只会说灾情怎么样,死伤怎么样,赈灾怎么样,说出来的时候没什么感觉。到新疆之后我脚踩的那个地方还在抖动,脚边露出的茅草其实就是别人家的屋顶,房子已经坍塌了,下面还埋着人,你就站在那个上面。你再往前走,那些老大娘抱着你,她不认识你,但她抱着你在你肩膀上哭。”新闻的真相往往比表面重要,“你意识到,实际上你在跟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发生着联系。你不能只关心自己而不关心他人,这样你才能被信任。” 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亮灯火。——柴静
选柴静的原因:她身上有太多东西值得我们90后去学习,要敢想敢做,有行动,让青春无悔,不过多的在乎外界的评论,坚持自己内心认为正确的想法,自信,从容,爱自由,任性,柔情,爱旅行,爱阅读,不断学习,果断,用于追求事实真相,并相信在追梦、追求成功的过程中,有时目标并不是不变的,听随自己内心的想法,考虑好之后做出决定,灵活一点,勇敢的迈出去,但每做一件事一定要全身心的付出,相信如果我们这一代人都强大起来,“中国梦”的实现必然指日可待,柴静震撼调查:
雾霾真相《穹顶之下》
柴静,传媒人,前央视主持人,记者。北京大学艺术硕士,曾长期制作污染治理报道如《山西:断臂治污》《事故的背后》《尘肺病人维权调查》等,获选2007“绿色中国人物”,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理事。2014年初从央视辞职,2015年初推出空气污染深度调查《穹顶之下》。
2015年2月28日,柴静向网络免费奉献了她辞职后独立完成的调查片《穹顶之下》,雾霾之上,穹顶之下,我们同呼吸,共命运。大雾霾后得知怀孕:女儿健康就好。柴静:永远清楚地活着
央视记者、主持人柴静在2012年年末出版了她的第二本书《看见》。在出版社的宣传栏里,首印便是50万册——这个数量,在当下出版业的寒冬里,令人瞠目结舌,是林青霞《窗里窗外》、陈丹青《退步集》、梁文道《常识》发行量的好几倍。她被称为新闻女侠
她是央视最受关注的主持人之一。因在非典时期第一个进入隔离病房采访,以及《新闻调查》时代对真相不折不挠的追问,她被寄予“新闻女侠”的期待;她重视新闻中的人与人性,给坚硬的现实注入几分柔性的关照;她也是唯一坚持在博客中书写每期节目长篇采访手记、反省总结的央视记者。
微博上,各种真实或虚构的“柴静语录”,和“白岩松语录”一样流传甚广,几乎成了“央视牌心灵鸡汤”而她其实从不在微博发言。尽管一再强调只关注自己在新闻专业领域的“公众形象”,甚少谈及个人,但人们对她的种种想象依然不止。最近的一次,她被传言描述成“央视最穷主持人”,说她买不起房子,租房居住。柴静写博客澄清:“我的生活方式是我的个人隐私,我按我自己舒服的方式活着。这事跟能力和道德都没关系,没什么可自惭的,也没什么可自得的。”澄清又引起另一种情绪反弹,有人指责造神者把她塑造成了一朵“白莲花”。
而柴静自己,最最警惕的,正是把人符号化、标签化。“世界也好,人也好,本来都是丰富多彩,参差多态的,为什么要通过标签去认识呢?” 跟自己较劲
翻看柴静的履历,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年少成名”、“顺风顺水”这类词语。18岁时她已因《夜色温柔》成为湖南当红电台主持,22岁就有了一档自己的电视节目《新青年》。2001年,柴静25岁,被时任央视评论部副主任陈虻选中成为《东方时空·时空连线》主持人,搭档白岩松。两年后她进《新闻调查》,迅速因“非典”报道闻名全国„„
但在好友范铭眼中,“世俗标准的“成名”不是柴静的目的,她所感兴趣的只是如何“接近自身的极限”。”柴静从小到大都是班上最普通的孩子,只喜欢在本子上抄诗词,“她不跟别人竞争,但跟自己较劲。她的从不懈怠,并非来自于外界的“期待”或“要求”,她只为自己内心的标准一日一拱卒。”
往往在外界对柴静没有期待和要求之处,她的表现反而格外耀眼。比如北京奥运会,台里给她的任务是报道例行发布会,没人要她拍运动员,而她却采访了那些令人尊敬的“失败者”,感动无数观众。
不久前一期《看见》,讲77岁台湾老人把同乡骨灰带回大陆安葬的《归去来兮》里,一句“不曾长夜痛哭的人,不足以谈人生”让很多观众落泪。但其实当初因话题涉及两岸,稍有敏感,拍摄时节目组对能否播出全无把握,柴静便自费在台湾当地找摄像帮忙,想:先做出来再说。
“她身上有股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劲头。”柴静在《新闻调查》时的同事郝俊英说,“她是迄今为止我见过的意志力最强的人。一般人被困于城中,往往试着爬两下城墙,被上面扔下来的石头砸疼了就放弃了,但柴静不是,她看到一条路堵死,不会绝望,而是会继续四处摸索,往往能找到别人没留心的隐秘出口。”
长天大地,用力摔打
但柴静也有过想放弃的时候。刚进央视《时空连线》,此前从没做过新闻的她无所适从。她不会写评论,眼神缺少和嘉宾的交流,节目内容缺乏深度„„问题太多,不断被狠批,改都不知从哪儿改起。
在新书里她回述这段艰难转型的日子,“我知道自己身上已经开始散发失败者的味儿,再这样下去谁都会闻出来了”。
她不想干了。但领导一问,“今天带子能交吗?”鬼使神差的,她张口就答“能”。
她发狠,每天上午报三个选题,下午联系,晚上录演播室,凌晨剪辑送审。熬着熬着,慢慢也拿到些奖,日子过得宽松点,有了喘气的间歇。但疑问又开始滋长:“我正做的真是我喜欢干的吗?”
直到她离开《时空连线》去了《新闻调查》,这个问题才有了极其明确的答案。
柴静在书中回忆,为采访被超期羁押二十八年的人,夏天大日头下,她步行 5公里去山里的看守所;要找失踪的贩卖假古董的犯罪嫌疑人,她深冬坐车去江西,半夜车熄火了,她冻得哆哆嗦嗦在后头推车,身上都是泥点;为了找被戒毒所卖去卖淫的吸毒女阿文,她在垃圾一直淹没到小腿、皮条客出没的小巷里一家一家地问;汶川地震,她坐在村民摩托车后座上进灾区采访,采访结束回北京后,她的胸脯和胳膊完全变成棕黑色。
她觉得自己终于接了地气,参与了世界。长天大地,用力摔打,过瘾非常。
“柴小静,勇于自省,永远任性”
“原来有凌厉之气,如今越来越宽厚。”《看见》制片人李伦评价柴静这十年的变化时说,“过去她像把闪亮的刀子,现在更像一个温度计。”
去年2月,柴静做归真堂活熊取胆事件调查,采访归真堂创办人邱淑花。邱一上来就哭哭啼啼说了不少带情绪的话。换成十年前在《新闻调查》,柴静可能就这么播了。但如今柴静会停下来,告诉邱,她话里的情绪会导致网民反感,问她“你愿不愿意重新梳理思路,回答问题”。
在节目中的柴静,越来越学会了宽容。
而镜头外,“其实我是个小暴脾气。”柴静说,“尤其是对亲近的人。”
范铭记得的柴静最近一次“爆发”还是在去年7月份,伦敦奥运前她们在英国做《静观英伦》系列节目时。节目组原先商量,主采访用中文,即兴采访用英文。当时柴静正为即兴采访做准备,她希望尽可能多用英文沟通,于是一边准备问题,一边向翻译求教。范铭在旁看着心疼,走过去说:即兴采访也用中文吧,不要如此辛苦每个都准备英语提问了。柴静当场发了脾气。
范铭事后理解:“她已经拉满弓弦,我的劝说反而是一股“泄劲”的力量。”
柴静在书中也写,她有时的愤怒指向的是自己,“我对自己感到愤怒,愤怒是对自己无能的痛苦”。
其实原来在《新闻调查》时,有年年底开会,柴静就为自己工作中的暴躁向组里道过歉。大家笑,后来送过柴静一副对联:“勇于自省,永远任性”,横批“柴小静”。
自省和任性的循环出现让柴静慨叹,“我怎么老没法改变自己的弱点?”在中国支教的德国志愿者卢安克的话安慰了她:“如果(改变弱点)那么容易的话,还要漫长的人生干什么?”
现在的柴静把弱点当成检省自己的机会,“老老实实地面对吧。”
“是想消费别人吗?”
柴静最警惕的“错误”,是把采访变成对采访对象的消费,“这是最残暴的事”。
做药家鑫案那期节目时,节目组内部曾争论过用什么编辑方式:一种是对舆论热点一一回应,另一种则是根本不去响应热点,只陈述,不解释。她觉得,还是选择后者,老老实实地说出知道的那一点就好。
在节目中,药家鑫的父亲药庆卫在楼底下带着柴静上楼,进门后,药家的陈设空间一览无遗。“我只要说这个楼建于什么年代,药庆卫工作是什么、从什么位置上退休就可以了。为什么我还要问“官二代”这种问题?观众不是都已经看见了吗?既然看到了,为什么还要拎出来问?是想消费别人吗?”说这话时,柴静音量陡然提高。
她在竭力为采访对象揭下标签的同时,自己也正被贴上各色标签。新书发布会上,白岩松、崔永元、张立宪、罗永浩等十多位男性朋友的现身力挺引来了一些调侃,“女神”、“当代林徽因”等称号漫天飞舞。
问及此,柴静脸色沉了沉,“这些词跟我没有任何关系。”至于朋友,“不过是一群因文字而相知的人,在一块儿聚会,恰好有男有女。强调性别其实是把人的本质给抹煞了,这很愚蠢。”说到“圈子”,柴静罕见地用了“讨厌”一词,“我特别讨厌所谓的俱乐部那种小圈子的感觉,就好像别人给你发个勋章你才能加入似的。”
她不愿被人消费,被娱乐化。采访中,她不谈私人生活。
她的工作与生活是高度重合的。朋友王小峰说,饭局上的柴静,说话也和《面对面》、《看见》节目录制现场一样。而柴静自己的描述是,她把记者当作一种生活方式,每一分每一秒都要清楚地活着,即使在恋爱的时候也是如此,因为“就算附加在爱情这么美好的状态下,盲目也是个挺可怕的词”。
《穹顶之下》是一部时长103分钟的纪录片,由前央视著名主持人、记者柴静自费拍摄,聚焦雾霾及空气污染的深度调查,主要针对什么是雾霾、它的形成及解决出路,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记录和剖析。
《穹顶之下》简单来说讲的就是雾霾的严重程度,以及它正在以超出人类预期的速度和影响力在干扰你的生活,治理很困难,每个人、每个具有日常行为能力的人都身陷其中,你感受到了被影响,你就有一份责任;视频上线之后,截止3月1日上午,仅腾讯视频播放就已经超过5000万。网友追捧、明星转发的同时,随之也引发了不小的质疑、挖苦和背后利益关系的阴谋论。但显然柴静这个从个人体验出发,进而展现雾霾之重和解决之道的个人作品,彰显更多的是积极正面的意义,以雾霾为代表的环境保护毕竟与你的日常生活每一天息息相关。
所谓事物反转,在我们这里往往呈现的不是真知、真相和真正的价值,而只是投机、负气和阴谋论。关于对柴静的诸多质疑,在我看来既不是对一件受关注事物的不足之处的寻找瑕疵行为,也不是关于“灰霾之重”迫不及待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而仅仅是一种人类身上基本可以等同于本能的“挑衅”行为。挑衅如果放在艺术创作上,那非常好,但以一己之愿去影响和干扰关乎无数人诸如健康、利益的大事,则是一种自不量力和不识时务。
从科学常识来说,柴静女儿患病与大气污染的关系并不明显,但这不是用来质疑《穹顶之下》的出发点和作为深度调查作品质量的素材。我们既要承认柴静的主持人、公众人物的身份,同时也无法抹掉她母亲和女性的视角。不管一个人的身份有多少个,他/她一定有个人之经历和常人之体验,从自己的“受难”进而发掘和展开自己对这个世界的关注和问切,难道不是人类发展进步中一种常见的规律吗?
《看 见》是知名记者和主持人柴静讲述央视十年历程的自传性作品,既是柴静个人的成长告白书,某种程度上亦可视作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
十年前她被选择成为国家电视台新闻主播,却因毫无经验而遭遇挫败,非典时期成为现场记者后,现实生活犬牙交错的切肤之感,让她一点一滴脱离外在与自 我的束缚,对生活与人性有了更为宽广与深厚的理解。十年之间,非典、汶川地震、两会报道、北京奥运„„在每个重大事件现场,几乎都能发现柴静的身影,而如华南虎照、征地等刚性的调查报道她也多有制作。在书中,她记录下淹没在宏大叙事中的动人细节,为时代留下私人的注脚。一如既往,柴静看见并记录下新闻中给她留下强烈生命印象的个人,每个人都深嵌在世界之中,没有人可以只是一个旁观者,他人经受的,我必经受。书中记录下的人与事,是他们的生活,也是你和我的生活。
这本书中,我没有刻意选择标志性事件,也没有描绘历史的雄心,在大量的新闻报道里,我只选择了留给我强烈生命印象的人,因为工作原因,我恰好与这些人相遇。他们是流淌的,从我心腹深处的石坝上漫溢出来,坚硬的成见和模式被一遍遍冲刷,摇摇欲坠,土崩瓦解。这种摇晃是危险的,但思想的本质就是不安。
我试着尽可能诚实地写下这不断犯错、不断推翻、不断疑问、不断重建的事实和因果,一个国家由人构成,一个人也由无数他人构成,你想如何报道一个国家,就要如何报道自已。——柴静 陆步轩
一个记者首先不是一个记者,而是一个人,只有你的内心先对别人袒露,才会得到别人的心灵,我希望自己永远都可以这样。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有些笑容背后是紧咬牙关的灵魂。——柴静 《看见》
宽容不是道德,而是认识。唯有深刻地认识事物,才能对人和世界的复杂性有了解和宽谅,才有不轻易责难和赞美的思维习惯。柴静经典语录《陈虻不死》
柴静:谈话的时候,头盖骨就像是掀开的,神经裸露在外面,任何一个响动都会让我痛苦。我的摄像师移动的脚步、喝水的声音,在我耳朵里都会变得特别大,不过我平常不说。那是一种生理反应,你把全部生命都倾注在对方身上的时候,你就会这样,那两个小时里面,这个世界不存在,只有那一个人。
南都周刊:你电视中的神态总是那么平静,你自己怎么总结你的对话风格?
柴静:我是个小暴脾气,离真正的宁静还远着呢。我觉得对话不太应该有风格的想法,实际上很多记者都是在这个想法驱使下走火入魔的,一旦认为自己的采访能形成风格的话,就会把它推向极端化,最后你的幽默、尖锐,甚至真诚都变成标签,这很危險。对话的第一要求是准确,接近事实,风格往往是阻碍自己通往真实之路的东西,所以反而要卸下。
南都周刊:你小时候学习成绩怎样?
柴静:对课堂没兴趣,反抗的方式就是拿一个本子默写我喜欢的诗句。现在想起来,前18年的自己很没有生活经验,也没有常识,可能唯一的好处就是我没学到什么东西,这是我最大的收获。如果小时候我就是语文课代表、考试前十名、作文竞赛一等奖、学生会副主席、天天参加演讲比赛,那你日后可能要花很长时间把这些经验忘掉。
南都周刊:都是好的经验,你会想要忘记它们吗?
柴静:我觉得在那个年代里的这些经验,对现在做记者会成为障碍。
南都周刊:你在中央台报道过很多公共事件,现在它们越来越多,有没有人问过你:中国怎么了?
柴静:“怎么了”这个事情,你要去探究当中的因果,不要放大一件事情的耸动性,耸动当中把它推向极端化,极端化中再用情绪去渲染,结果就全部是惊叹号,没有问号了。新闻是问号的,新闻到最后应该一切是寻常的,现在只给你奇特不给你寻常,你就理解不了世界。比如说,做人物的时候要把自己当成作家而不是新闻记者,记者总想发现最奇特的东西,文学是要写出寻常的东西。
南都周刊:你现在的知名度,你觉得有没有外形的因素?外界也给过你“美女记者”的名号。
柴静:我外形平平吧,中央台有无数的美女。女性化的外表会给人偏柔弱和偏脂粉气的印象,这两项都是新闻的障碍。我刚开始在《新闻调查》干的时候,有次采访穿了个白衬衣,左手上戴了一个非常细的小银镯子。采访前,一个很资深的同事说停一下,然后把我叫到旁边,说“你不戴不会有人不喜欢,戴了可能会有人不高兴”。从那以后我在节目中没有戴过任何首饰,也不会再作任何修饰。新闻应该让一个人越来越朴素,你每天打扮得精巧无比,坐下来的时候两个腿还要拧成麻花,你忘不了自己,你怎么还能够关心对方。
南都周刊:相比之下,你会更喜欢“文艺女青年”?
柴静:这词挺好的,我只是还不够文艺而已。文艺青年应该是有很多生活中的趣味啊,审美上的要求啊,我没有吧,我好像不足以匹配。文艺是两个很好的字,现在很多配不上的人都在消费这个字,更不要说践踏这个字了,这也是对文艺的不敬重吧。
五年前,这位女记者采访了一个人,这个人在火车上买了一瓶2元前的矿泉水,然后他问列车员要发票,列车员乐了,说我们火车上自古就没有发票。这个人就把铁道部告上了法庭。他说人们在强大的力量面前总是选择服从,但是今天如果我们放弃了2元钱的发票,明天我们就可能被迫放弃我们的土地权、财产权,甚至是生命权。权力如果不用来争取的话,权力就只是一张纸。他后来赢了这场官司,人们以为他会和铁道部结下“梁子”,结果他上了火车之后,在餐车要了一份饭,列车长亲自把这个饭菜端到他面前说,“您是现在要发票还是吃完以后我再给您送过来?”记者
个人叫郝劲松,34岁的律师,中共党员。
去年这位女记者又认识一个人,在一起吃饭,这个60多的男人说起来一所民工小学被拆迁的事,他说所有的孩子靠在墙上哭。说到这儿的时候,他也动感情了,他从裤兜里面掏出一块皱皱巴巴的蓝布手绢,擦擦眼鼻,这个人18岁的时候当大队的出纳,后来当教授、当官员,他说他所有做这些事的目的只是为了想给农民做一点事。他说到,征地问题给农民的不是价格,只是补偿,这个分配机制极不合理,这个问题的根源不仅出在土地管理法,还出在1982年的宪法修正案。电视台在审这个节目的时候,领导说了一句话,这个人就是说的再尖锐,我们也能播。女记者问为什么?他说因为他特别真诚。这个人叫陈锡文,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中共党员。
七年前,女记者问过一个老人,她的问题是:你的一生已经有过很多挫折,你靠什么保持你年轻时候的情怀,于是老人跟女记者讲他的一次经历:有一年他去河北视察,没有走当地安排的路线,在路边发现了一个老农民,旁边放着一副棺材,于是他下车去看,那个老农民说因为太穷了,没钱治病,就把自己的棺材板拿出来卖,这个老人就给了他500块钱拿回家。老人说我讲这个故事给你听,是要告诉你,中国大地上的事情是无穷无尽的,不要在乎一时的得失,要执着。这个人叫温家宝,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
几天前,我观看了一部话剧,知道了这样一个人,他扎根东北边陲,30年如一日,带领村民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植树造林,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兴胜村植树2600多亩,把过去的三荒地变成了现在价值达1000多万元的绿色银行,硬是把一个贫困村变成全镇首富村,把一个落后村变成全县先进村。但他却生活朴素,常年一身中山装,一辈子从没穿过皮鞋和西服。在30年的时间里,在他的带领下,兴胜村不仅还清了40多万元的历史陈欠,还集体出资让全体村民吃上了自来水,新建了小学校,铺设了村通镇的白色水泥路。但他从没向村民摊派过一分钱,无论公事私事他从没有雇过车,从没有花过一分公款招待客人。有人说他是小抠、有人叫他傻子,这个人叫陈玉霄,原克山县西城镇兴胜村党支部书记。
他们之前没有安排广州,是因为告诉我说,在广州,人们从来不看中央电视台。但今天来了,我觉得我们大有可为,不至于那么悲观。来之前,刚才有北京的朋友电话我说,听微博上说来了很多人,他说怕现场出麻烦,我说我有这个把握应该是不会的。因为那天在西单的时候,也来了三四千人。当时在地下车库里面,又黑又冷,大家排了二十多个弯。那时候,西单图书大厦的保安就特别担心,然后,人在担心和焦虑的时候,声音会提得很高,也会做出一些比较大的肢体动作,会很着急,说话也会比较……不那么考究。我一开始会有点儿担心我的读者跟他们发生冲突,后来这个保安过了一会儿回来,不知道为什么保安脸上特别顺了,后来他跟我们说,很少看到这样的读者。他说下去的时候,底下又黑又冷,但是那么多年轻人排在一块儿,没有喧哗、地上没有垃圾、彼此没有冲突。他说,我本来是气势汹汹地下去的,结果他们还向我道辛苦,所以他的声音也就低下来,然后每个人也可以听到彼此的讲话。
我觉得,并不是因为我的读者或者我的博客的观众能够有这样的力量,是因为我们都是爱书之人,所以我们今天才会汇聚在方所,这是阅读带来的力量。谢谢大家!
大家今天处身于这样一个地方,都是从小在书本当中长大的人,你们可能生在八十年代末期或者九十年代,可能很难体会一个生于1976年的人,在山西的环境里面,她能看到的书是非常非常稀少和可怜的。我可能只能看我爸的中医杂志,和我妈那个批判胡风的文件,这么一个滋养,它是不足以让一个人的心灵变得丰沛和强壮的。所以我就在想说,为什么爱读书的人,他无论身处什么样的境地,他能够有一份相对从容、无视喧嚣的一点点气息,还是因为书本教给他的东西。我小时候能够看的那个杂志叫《读者文摘》,现在叫《读者》。现在你们可能看得少,但是那是我少年时期几乎是唯一能看到的杂志。我到现在都还记得,他们有一个发刊词,是他们的总编写的,那几句话对我的影响很深。他说“什么样才是一个合格的编辑”,他列了十条。第一条是,你看到公家的水龙头开着,你却不去关的人,这样的人不可以做一个好编辑;然后,一个经常讽刺善良人的人,这样的人不可以做一个好编辑;一个讲话的时候总是说“我我我”的人,也不可以做一个好编辑。
我们成长的那个年代,老师和家长还没有来得及去教养孩子的心灵的时候,实际上我是靠着这一点点来自陌生人的启发的契机,才开始心灵中土壤的一点点培育。所以我是由读书构成的。
讲到第二本书,我写到在20xx年的时候,我面临我的生活中两次大的事件让我写这本书。一次是我离开新闻调查,一次是引领我进入央视的陈虻去世。这两件大的事件把我活活地从原来的生活里面,你以为特别坚固的生活里面连根拔起来,然后移栽到其他的土壤里,不由分说,也没有人向你解释,你所有的安全跟归属在一夜之间烟消云散。但它也是一个人心灵独立的开始。因为你没有一个共同体可以再去依附,这时候你就必须去建构自己的内心世界,而靠什么来开始,我觉得我是靠阅读来开始。人在困惑当中,在书页里面来寻找共鸣。
那个时候给我帮助最大的就是《顾准文集》。简单地说,这不是一本书,因为里面包含了顾准的日记,包括了书信,包括他的论文。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我那时候写的一篇文章叫《非如此不可,非如此不可》。
对这个出生在建国之前的,十几岁就当了会计的,上海财政局的局长,他在年届壮年的时候,被拿掉自己的这个职位,是因为他不听话,他总是不想做一个盆栽植物。所以,他失去了他自己的工作。但是,他对自己有一个很深的反思。他一个晚上一个晚上地睡不着觉,听着外面的车马声稀少下来,然后又再喧嚣起来。他想明白了一件事儿,就是以前的自己腹中空空,只有报章杂志之学,但却喜欢对人对事空发议论。他说“现在想起来不免可笑”。于是他在六十年代初那样一个气氛当中,定下心来,把脚扎进土里面,做一件事情,就是有志于学。他以那个年代可以掌握的英文去读凯恩斯的经济学著作,他拼命去学习数学,在严寒当中感染了肺炎。也就是在一个狂风可以把人席卷而去的年代里面,他就靠着紧紧地扣着地上的两个小石子,来保证自己不被吹走。一颗石子是知识,一颗石子是逻辑。他抱着两颗石子,让自己求是、求实。
所以顾准对我的影响就是,在当年红卫兵贴出大字报要他交代在文革的十年当中他做了些什么的时候,他给自己贴了一张大字报,上面写了两个字,叫“读史”。一个人能够以,把自己置身于其中的现实,能够以阅读历史的态度来看待的时候,他就不可能发牢骚。当他明白了降临在他身上的事情是一切必然结果的时候,他就能够认识现实。但是当时最让我触动的是,顾准当时被下放到河南,他当时在那边做劳动改造的时候,他的工作是捡粪。他以后做到了,新鲜的粪便,他可以不用工具直接用手捡起来,放在自己筐里面,完成劳动。他跪在地里面劳动、血肉模糊,这是他的处境。但在这个处境当中,他仍然研读现实。他说过一句话说,他心中有愤怒吗?有的。但是他从愤怒出发,却向更远处走去了,这就是读史。
但他内心让我最触动的一点是,我以为他是像斯宾诺莎那样的一个历史学家的态度,不赞美、不责难,只求了解认识,但是在1961年他挑着担子,在终于回城的时候,他说他一步三回头去看农村,看凋敝的农村。他说他心里面那时候像刀割一样。一个人试图冷静地观察,又对自己土地上的人有一种不能释怀的关切,他教给我,如何有一个安身立事的态度。
他工作的地方离我住的地方很近,在三里河。我经常在傍晚的时候,一个人去那条河边走一走,想起他暮年的时候,带着一个白色的帽子,没有人知道他为什么会戴着一个白色的帽子,但我的心里猜想,他是为文革期间服毒自杀的的妻子服丧。在他晚年的时候,他买过一盏双头台灯、绿色的,放在自己案头。有人问过他为什么要买这盏台灯,他说,他曾经跟妻子商量过,能过上平安日子的时候,两个人买一盏双头台灯各坐一端,以此夜读。这盏台灯让我心里面也很难受。每次从我的窗头能够看到这条河的时候,我就在想,假如顾准生在此世,假如给他一张像我这样平静的书桌,这样的头脑和心灵能够创造出什么。他是在那样的一个年代里面,他曾经是一个信念非常坚定的理想主义者,但是他所经受的一切并没有让他幻灭,他只是迎身而上,去追逐现实的最顶端,他要把那个杯子的底部掀过来,去看一看底下刻的是什么字。这就是穷究事理的逻辑的力量。有了这样的力量,任何事情权力都不可能让他的头脑屈服。所以他就像贝多芬旋律当中不断回旋的那句“非如此不可,非如此不可”。
下午采访的时候,记者曾经问过我说,谁在采访中对你的影响最大。后来我想了一下,是托尔斯泰对我的影响最大。我从他身上学到的采访的知识要多于任何一个从业者。
在这两年当中,我反复看他的书,比如说《安娜卡列尼娜》。在这本书当中,原本一个非常凡俗的一个情爱故事,也是报纸上登载的一个新闻,这个新闻只有一个结尾、只有一个结论,那就是一个上流社会的女人因为做了别人的情人,最后成为丑闻卧轨自杀。这是我们每天都会在微博上看到的类似的新闻,托尔斯泰把它变成了百万字的小说。他从结论出发,去倒推人的心灵轨迹,他在想象当中抵挡了这个事件任何一方的内心深处,在这个通往人心灵的过程当中,他也克服他的道德偏见。他曾经也不喜欢安娜卡列尼娜,认为她是一个得到这样结果是必然之事的人。所以他的题词是用了圣经当中的一句话,叫“深渊在我必报应”。但他后来自己说,在他整个的写作过程当中,他对人心灵的理解超过了他对道德的判断。以致于这棵树上的树枝越来越多越来越繁茂,开出越来越多的花朵。人们也超越了小市民道德的简陋的判断,而抵达人的心灵。他在这本书当中,对安娜、对安娜的丈夫、对安娜的情人,每个人物都给与同等程度的了解,这个了解并不是因为他美化任何一方,只是因为他深化了每一方。在这个深化的过程当中,生活在此侧的人和生活在彼侧的人都同时得到了呈现,这也使这个事件得出了它的本来的面目。
所以他的书对我有一个启发。我曾经以为采访的客观是不对任何一方投入感受,但我从他身上了解到的就是,一个作家的知识就是关于人心灵的知识,一个新闻工作者也是如此。我们只有对生活在此侧和彼侧的人都投入感受,都公正地呈现他们的本来面目,我们才有可能呈现这个世界本来应有的样子,我们才能看到我们本来嵌在什么样的秩序和结构当中,什么必然发生,什么不可避免,什么不可能产生。
那么有人会问说,我们阅读、我们认识世界,这一切有什么意义吗?就像我写这本书的时候,我也问过我自己,除了呈现我所看见的,我的终点是什么?后来我才发现我没有终点。人就是目的,人不是工具,人不能服务于任何一个目的,尤其是那些自称崇高和伟大的人。
1.爱读书的人无论身处什么样的境地,他都能够以一份相对从容,而不是喧嚣的气息,都是书本教给他的东西。
2.《读者》——什么样才是一个好的编辑?10条
看到公家的水龙头开着不去关的人不可以,一个经常讽刺善良的人不可以,一个说我我我的人不可以。.来自陌生人的启发和契机再开始心灵一点点土壤的培育,所以我是读书构成的。4.2009年离开新闻调查,引领我进入中央的陈牤趋势。两个大事件将她从固有的原以为坚固的土壤里连根拔起,移栽到其他土壤里,不由分说、也没有人解释,你所有的归属感在一夜之间烟消云散。但他也是一个人心灵独立的开始,因为你没有一个共同体可以去依附,这时候你就必须去建构自己的内心世界。靠什么来开始?我靠阅读开始。人在困惑当中,在书页里面寻找共鸣。
5.影响最深的是《顾准文集》——定下心来,有志于学。依靠两颗石子——知识和逻辑。一个人能够把自己置身其中的现实以一种阅读历史的态度来看待的时候,他就不可能发牢骚。当他明白了降临在自己身上的事情是一切必然结果的时候,他就能认识现实。
6.顾准下放河南商鞅——捡粪。在处境当中他仍然研读现实。他心中有愤怒吗?有的,但是他从愤怒出发却向远处走去了,这就是“读史”
7.柴静写的文章——《非此不可!非此不可!》
8.采访的印象最深的人——托尔斯泰。从结论出发,倒退人的心灵轨迹,他在想象当中抵达了这个事件当中任何一方的内心深处。在通往人心灵的这个过程当中,他也克服了道德的偏见。他在写作的过程中,他对心灵的了解超过了对道德判断,以至于这棵树上的枝条越来越繁茂,开出了花朵。人们也超越了对小市道德的简陋和廉价的判断,而到达了心灵。给每一个人物给予同等程度的了解,他不是美化他们,只是深化了每一方。在深化的过程中,生活在此侧的人和生活在彼侧的人都得到了同时的呈现,这也使世界呈现出了本来的面目。
9.阅读世界有什么意义吗?她问自己有什么目的?没有任何目的,人不是工具,人不能服务于任何目的,尤其是自称成功的伟大的目的。
《看见》好在哪里?概因有三:其一,人们看见了作者不懈的“奋斗”。柴自2001年进入央视,虽然年纪不大(时年25岁),资历浅,又是女子,但她天生一股不服输的倔强,2003年4月,刚到“新闻调查”报到即遇非典流行,立即主动请缨,成为第一位进入病房现场报道的央视记者。2008年5月,四川地震当天,正在美国出差的她立即回国,直接转机成都,并在余震不断的山沟搭起帐篷,与灾民一起亲历抗震救灾日日夜夜。
其二,人们看见了作者创造的“奇迹”。从“时空连线”到“新闻调查”,从“24小时”到“面对面”,再到一套栏目“看见”,短短10余年间,这位留着清汤挂面短发的文弱女子经历并主持了央视几乎所有最有影响的新闻名牌栏目。从一个出生于山西临汾、默默无闻的地方媒体人,迅速成长为活跃在国家电视台新闻一线、全国观众家喻户晓的著名主持人。颇具传奇色彩的经历,自然会鼓舞千千万万同样怀揣梦想的年轻人。
其三,人们看见了作者亲历的种种“故事”。央视是个盛产故事的地方。柴静进入此地后,除亲历并报道每年发生在全国各地的热点焦点事件,还会和人们感兴趣的央视各名牌栏目、各新闻采访编辑团队相伴,并与大名鼎鼎的陈虻、时间、崔永元、白岩松等成为同事,10余年间种种曲折故事,经作者生花妙笔描述,自然会引起读者兴趣。
当然,除看见这些外,也有人别具慧眼,“看见”了柴静的另一面。凤凰卫视记者、人称“战地玫瑰”的闾丘露薇在一篇“探讨电视记者专业素养”的博文中,对柴静的采访方法及表现提出质疑,认为“如果一个记者做新闻只关心新闻中的人,那就变成了一个单纯的倾听者,这是不称职的”。与柴静同样供职央视、也当过主持人的董路,则从书中“看见”了柴静的“表演”和“装”。董称,柴静的成名“依托于央视平台和老男人饭局”,并认为其采访依靠以情绪为主的表演,“和于丹之间就差一本《论语》”。
新闻报道究竟应该以人为主还是以事件为主?这是一看似截然分开实则无法分开的问题。人,当然只能是事件中的人,事件,也必然是围绕人所发生的事件,二者怎么可能人为隔上一层屏障?至于以人为主还是以事件为主,恐怕还得因时因地而异。事件重要则以事件为主,人物重要则以人物为主。或者,人们更关心事件,则以事件为主;人们更关心人物,则以人物为主。没有必要将人与事人为割裂甚至对立起来。
至于董路对柴静的不以为然和讥言讽刺,在旁观者看来,似乎带着些许醋意。作为电视主持人,既然与被采访者共同出镜,一起完成全部新闻,其言谈举止自然要注意分寸,采访时亦须做出必要的克制和修饰,至于这是否就算“表演”和“装”,那也真是见仁见智的事。
好在柴静对别人的议论似乎并不在意,仍然随性而专注地到各地签售并继续做自己的节目。她曾如此解释自己的名字,“柴静,火柴的柴,安静的静。”
詹国枢
全国政协委员、人民日报海外版原总编辑。
可能由于专业的原因,现在看书总是会不由自主地在意语言,而不是只沉浸在故事里。柴静的文字简洁有力又非常传神,带着新闻专业的色彩,读起来像吃梨一样干净利落嘎嘣脆,吃完还有满口滋润的回味。她在书里说,本来想参考若干年前的日记,看后发现唤不回一点回忆,因为通篇都是“我我我”,就像很多小资的文艺青年一样,下笔就一脑袋扎进自己编织的五光十色的泡沫梦幻里,旁人如堕云雾,自己还为那点虚浮和忧郁美得不行。新闻要求的客观、精准,猜想柴静也是经历了很多打磨才有了这样的蜕变,说话都能点到为止,并且一语中的,不卖弄文采,不推销思想,也不低估读者的智商。
她说书中主要是记录多年采访生涯中,给她留下强烈生命印象的人和事。常说细节决定成败,新闻更是。人的内心是最不容易走进的,更何况要用镜头呈现出来。有个细节印象特别深,有一节讲到采访一个青少年盗窃团伙,他们大都是因为没有亲人而去在偷盗中寻找刺激和成就感。其中一个十来岁的孤儿独自生活,无人看管,一直流窜着生活。采访结束前,她给了小孩一百元,问知道阿姨为什么给你钱吗?孩子说,因为你可怜我。她说不是,因为你今天帮我拿器材,表现很好,这是你辛苦得来的酬劳。即使她说孩子可怜,谁会去责怪呢?可是她没有。稍有恻隐之心的人都会怜悯弱者,能施以援手已属难能可贵,但面对弱者能保持平等和尊重的,有几人可以做到呢?尤其是强弱极端分化的当下。
书中提到了很多不寻常的采访对象,有囚犯、吸毒女、抑郁症患者、盗窃惯犯的青少年,他们在各自的困境中挣扎,身上却背着同一个标签——异类。失去庇佑、缺乏尊重的生存状态会让人压抑、自闭,心中筑起高墙,连身边最亲的人都不一定了解他们的感受,何况是个萍水相逢的记者。但是柴静的独特就在于她总能找到打开那些弱者心门的钥匙,并且有很多人和她一直保持着多年的信任和联系。他们也是柴静个人魅力最好的见证。
新闻不像文学可以凭主观想象,它要用事实说话。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越接近事物原貌,镜头和讲述才会更有说服力和震撼力。书中有一条思想主线就在于对新闻客观性、真实性的强调。这一点说起来简单,很多非专业的人都知道。可反观身边的种种,不难发现践行之不易。网上随处可见各种新闻的铺天盖地的煽动和咆哮体。刺目的标题,劲爆的图片,愤怒的呵斥,满篇粗口和惊叹哈的跟帖…….媒体有呼唤正义的职责,但有时候会不知不觉就会在所谓正义的情绪中迷失。感触最深的就是药家鑫事件。当时最初出现的消息是富二代、军二代残忍杀害女工,几乎众口一词。最后揭示,药家鑫并不是什么二代,即使勉强说是,悲剧的原因也不能简单落脚于阶层的对立,富人的残暴,而是家庭教育这个更值得所有人警示的问题。深层的社会意义被阶层对立的刺痛式的怒吼遮盖了,悲剧不能带来应有的反省,这才是最大的危险。如果对事件的探究不能跨过情绪的门槛走到人的内心深处去洞察,那结论不仅没有意义,反而可能是误导。
书中有个贯穿始终的隐性的男一号,之前央视新闻评论部主任陈虻,柴静提到他最多的告诫就是要有尊重事实的态度。细想想,也许不只是新闻人应该如此,我们普通人不也常因为一时意气而冲昏头脑吗?每个人都是复杂关系网中的一个结点,每件事都是长长的因果链条中的一环,有时眼见也不一定为实,因为人的“视力”和思维都是有限的,太容易被眼前一点表象所误,一叶障目。所以我最喜欢书中的一段话,宽容不是道德,而是认识。唯有深刻地认识事物,才能对人和世界的复杂性有了解和体谅,才有不轻易责难和赞美的思维习惯。
如果说新闻贵在呈现真相的话,那媒体的职责应该是贵在启蒙。柴静解释“’看见”是,睁开双眼,挣脱蒙昧。这也是“启蒙”两个字的意义指向吧,它不只是告诉你看到了什么,还会教你如何去看,去思考。余秋雨说“成熟是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我想这个“淡漠”不是冷淡,而是学会用理性去观察和分析,去寻求解决之道。如果越来越多的人能做到这一点,那不论是网上还是现实中,都会少一些暴戾之气。
这本书基本是以柴静印象最深刻的采访经历为篇章结构,很多故事都可以反映出她作为一个新闻人的独特视角和高明之处。周正龙真假虎的报道是最典型的,与其说是一个报道,不如说是一次对国民性的探究和检验。她和同事们常提到新闻“落点”,这篇报道的最独特之处就在于它的落点。书中提到的周正龙事件让人不得不惊叹柴静的深度报道和挖掘能力。就像她给本不看好这个选题的领导递交的策划案中写的那样,这件事不仅关乎真相以及调查的真实性,而是对各方科学态度的检验。一只假老虎闹成了“皇帝的新装”,各路人马各怀鬼胎,上演了一出比童话还热闹的大戏。引用一位外国学者评论中国人的话,罗马谚语说探求真理的人是幸福的,而在中国可能是最倒霉的。
这种管中窥豹而又高屋建瓴的报道,加上大量旁征博引的证据,作者的才华和洞见着实让人钦佩。看看现实中所见的官方的糊弄,学界的浮躁,民间的迷信,种种五花八门的骗局,歪门邪道的捷径,足见一个缺乏科学精神的国度中的各种奇葩。反观自身,我们每个人都深受其害,却经常下意识或者有意识尽管有时也无奈地充当着“骗子”的角色。
很多故事都给我留下了很强的冲击和印象,双城的少年自杀案,为征地问题探访专家时步步紧逼至对宪法的叩问,药家鑫事件中穿插的高晓松刑满后对狱中生活的讲述,等等。还有一些人物同样让人难忘,书中提到最多的,可称作央视新闻评论精神导师的陈忙,那些充满理想主义和热情的作者的同行,被家暴后仍然劝孩子不要恨爸爸的李阳前期,为一块五毛钱跟铁路系统打官司争权益的郝劲松,无争无为而又无力的自由主义志愿者卢安克…….理解了柴静所说的是,是他们构成了我。一个记者的眼界和心胸需要多开阔,才能融化这么多故事和性格,而融化之后她的内心又该有多丰富、多饱满啊。
2、人生奇诡,处处与旧日生活撞在一起。
3、可见似锦繁华的夜,处处有寂寞的信徒。
4、我问他;“我怎么老没办法改变我的弱点?” 他说:“如果那么容易的话,还要这么漫长的人生干什么呢?”
5、陈虻说过:“去,用你的皮肤感觉新闻。” 这地震把我从演播室震出来,震到了地上。
6、真实的人性有无尽的可能。善当然存在,但恶也可能一直存在。歉意不一定能弥补,伤害却有可能被原谅,忏悔也许存在,也许永远没有,都无法强制,强制出来也没有意义。 非常同意,人的一生,本来就是善良与罪恶,人性与兽欲不断交织不断干戈的过程。
7、有些笑容背后是紧咬牙关的灵魂。
8、一刹那觉得,就这样停留下来吧。在这如同流沙幻影的世界上,夜深如海时,为了那些悲欢翻卷的心,让我来守着这一点点恒定不变的东西吧。
9、我就像是动物世界里的豹子要改变身上的花纹,注定让自己全身血淋淋。
10、在这个浮躁的随波逐流的时代,仍然有真心付出有信仰的人存在。
11、我仍固执地在寻找着那份触电的感觉,在渴望那份女人终生企求的爱情,我无法放低这个最低的要求。朋友说:你的要求其实很高,两情相悦如今已经不多了,尤其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这已是奢望。但我仍然带着我的热情跟向往在等待那个风雨夜归的人。
12、天地不仁 宇宙洪荒 人的存在犹如电光石火 而当语言和文字缓缓铺展 人间世中 就亮起一盏亘古不灭的灯火
13、当一个人关心别人的时候,才会忘记自己。
14、你告诉人们剖腹产是错误的,自然生产如何好,这只是一个知识层面,你深下去没有?谁有权利决定剖腹产?医生和家属。怎么决定?这是一个医疗体制的问题。有没有比这个更深的层面?如果你认为人们都选择剖腹产是个错误的观点,那么这个观点是如何传播的?人们为什么会相信它?一个新闻事实至少可以深入到知、行业、社会三个不同的层面,越深,覆盖的人群就越广,你找了几个层面?
15、一刹那觉得,就这样停留下来吧。在这如同流沙幻影的世界上,夜深如海时,为了那些悲欢翻卷的心,让我来守着这一点点恒定不变的东西吧。
16、人最大的痛苦就是心灵没有归属,不管你知不知觉,承不承认。
17、崔永元劝过我一次:“你不适合调查,跟在别人后面追,那是疯丫头野小子干的事,你去做个读书节目吧。”他怕我有点逼自己。我深知他的好意,但文静了这么多年,一直泡在自己那点小世界里头,怕冷怕热怕苦怕出门怕应酬,除了眼前,别无所 见。有次看漫画,查理布朗得了抑郁症,露西问:“你是怕猫么?”“不是。”“是怕狗么?”“不是。”“那你为什么?”“圣诞节要来了,可我就是高兴不起来。”“我知道了,”这姑娘说,“你需要参与进这个世界。
18、现在到了电视台,做了新闻,我清清楚楚地知道,我在工作,卖命地工作,但我是在为制片人、奖金、虚荣心,为我的恐惧而工作。最简单的东西没有了,我的 心不在腔子里。 有天,吹着高高的头发,化了妆去录节目,路上碰到一个当年的朋友,看着我,看了一会儿,说:“你可小心,别变成最初你反对的人。”
19、一个记者首先不是一个记者,而是一个人,只有你的内心先对别人袒露,才会得到别人的心灵,我希望自己永远都可以这样。
20、窗口正对着老榆树,倦了便望望它,春绿冬白,永远永远。
21、采访是一种抵达。
22、心灵与心灵的相遇才是文艺。
23、只有同样经历过无边黑暗的人,才有资格说,我理解你。
24、批评你不可怕,对你失望才可怕。
25、不惹眼,不闹腾,也不勉强自己,要做个落后于时代的人,凝视人心。
26、关键不是别人能给什么,而是自己内心想要什么。
27、已经知道有些人承受的东西是他人无力改变也无法体会的。唯一能做的是得到别人允许后,陪伴于此。跟你一起,试图感受你的感受
28、在我的人生里,当我有机会选择的时候,我选择了远离家乡,我选择了自己的工作、自己的节目和自己的爱情。我以为这就是自由。可是,我从来没有感到过轻松,就像一个带着镣铐跳舞的人,永远离不开方寸之地。
29、以前,做电台的时候,我喜欢说,这是一个像流沙一样的世界。那是非常文艺和情绪的字眼,而2000年接近25岁的时候,我在一本书的扉页上写下:现在是时候该蹲下来观察地面上的沙粒了,观察它们的湿度、密度、结构、流向和探究为什么这样流向的原因。我庆幸,在迈入成年的门槛时,从自我的世界里走了出来,开始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公共事务,关心将自己和这个世界联系在一起的东西。
30、从尘土里来的人,能理解开怀大笑背后的酸楚,也知道幽默是面对不完美人生的最好办法。
31、宽容的基础是理解,你理解吗?宽容不是道德,而是认识。唯有深刻地认识事物,才能对人和世界的复杂性了解和体谅,才有不轻易责难和赞美的思维习惯。
32、就像叶子从痛苦的蜷缩中要用力舒展一样,人也要从不假思索的蒙昧里挣脱,这才是活着。
33、生与死,苦难与苍老,都蕴涵在每一个人的体内,总有一天我们会与之遭逢。 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
34、一个人不应该一辈子背着不加解释的污点生活
35、语言很多时候是假的,一起经历过的事情才是真的。
36、人们声称最美好的岁月其实都是最痛苦的,只是事后回忆起来才那么幸福。
【柴静演讲】推荐阅读:
演讲稿--柴静的个人简介07-21
看见柴静心得体会05-28
柴静的《穹顶之下》观看心得感想11-04
演讲竞聘演讲稿集合05-31
外语演讲比赛演讲稿06-01
公司演讲比赛演讲稿06-08
品书香演讲 书香活动演讲06-18
青春演讲稿励志演讲06-29
国王的演讲的演讲词07-17
英语演讲比赛即兴演讲问题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