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反思(精选8篇)
转眼间,学习现代教育技术这门课已经接近一个学期,双周课虽然少了很多课时,但是有很多的收获与反思。
首先现代教育技术是一门新兴起的学科,主要是运用现代先进的媒体技术融入到实际教学中。所谓教育技术,就是在实际生活和教育教学中采取的一切方法和手段的总和。不管是在日常生活还是在学习中,不管是在学习理论知识还是学习实际的操作技能的过程中的所有的传递知识技能的方法。
作为一名师范生,在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同时,掌握熟练操作各种教学媒体的技能也是必备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课堂教学不再是一块黑板、几支粉笔的时代了,掌握教育技术是未来教师的发展趋势,教师必须能够熟练运用各种媒体设备,这样能使课堂变得活泼生动,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也使学生很好地把握信息的获得、分析、应用,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能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使得以讲授为主的传统班级教学发展为班级教学、小组教学、个别化教学和网络教学并举的局面,为真正实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创造了客观条件。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发展和广泛普及有利于改善现代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模式,促使媒体化组合教学模式、自主学习模式、网络化合作学习模式的形成。
在我学习这门课程的过程中,出勤保障度很高。主要是在上课时听老师讲课,完成课后作业中把握知识的应用。在其余的课后时间,很少会形成系统的复习情况,或者说基本上不会在课后去花时间学习本课程的更多知识。
对于这门课程知识的学习,虽然不能达到融会贯通,但是总体来说对自己也是有帮助的。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从我个人的方面对课程有一个新的认识,现代教育技术并不只是包括现代的教育手段,还包括现代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体系各个方面,以及它们之间的整体有机的结合。
总体来说对这门课程的学习自己并不是很努力,但毕竟自己也有所收获,因为自己学习时也是带着兴趣的。在兴趣之外还有考试,在复习这段时间会尽量多熟悉教材,了解知识,学习过这门课程之后要对其知识有个整体的把握。努力争取到一个好的期末成绩,证明自己有所得。
一、 处理好学生主体地位与教师主导作用之间的关系
师生角色定位是现代信息技术与科学课程有效整合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条件。 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 只是强行将教材上的知识原封不动地塞给学生, 而使学生完全丧失了学习的独立性与自主性, 成为信息的被动接受者, 而将其排除在教学之外。 因此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同样要避免由传统教学的“满堂人灌”演变为现代教学的“满堂电灌”, 将纸质教案变成电子教案, 让教师成为信息技术的操作者, 学生成为信息技术的欣赏者, 这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要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科学课程的有效整合, 就必须要实现师生角色的准确定位与转换, 确立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发挥教师的主导性, 让学生在教师的主导下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展开主体探究。 为此在具体的运用中, 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 要在深入研究学生的基本学情, 在把握学生基础知识、 认知规律与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巧妙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实现各类教学资源的整合, 优化教学结构, 改变学生学习方式, 引导学生与教师一起在现代信息技术下展开主动而有效的探究活动。
二、处理好信息技术模拟实验与动手做实验间的关系
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重要学科, 实验不仅是重要科学课程教学内容, 同时也是重要的教学方法与研究手段, 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技能的重要手段, 是带领学生走进科学世界的桥梁。 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很强的模拟功能, 可以模拟现实条件下无法完成的实验或是现象不明显的实验, 将难以用语言描述, 不能用现象来展现的知识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更加利于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同时以全新的界面来展开教学, 声情并茂, 更能引发学生的关注,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以提高实验的清晰度与可见度, 让全体学生无死角, 每个学生都可以清晰而直观地观察到整个实验过程。 现代信息技术模拟实验具有非常重要的优势与作用, 但模拟实验并不能代替亲自动手做实验。 相比较来说, 不管是教师演示实验还是学生操作实验, 都更为直接, 尤其是学生实验, 一方面学生从实验中所获得的信息更直接、 印象更深刻、理解更透彻;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基本实验技能的提高, 让学生真正地学会操作实验, 学会科学探究。 因此模拟实验并不能代替师生的实验操作, 这就需要教师处理好模拟实验与现实实验之间的关系。 一般说来, 能够让学生亲自动手完成的实验就不用模拟实验, 而只对于那些不具备完成条件或是显示不明显或时间较长无法在短期内完成的实验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模拟完成。 只有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才能让学生通过模拟实验来加深对抽象知识的理解, 通过操作实验来升华认知, 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与探究水平。
如在学习“大气压”这一内容时, 教师就可以首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向学生真实地再现马德堡半球实验, 让学生从真实的画面中直接而直观地感知大气压的存在。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对大气压有初步的认知, 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来做实验。
将酒精棉点燃后放入烧瓶中, 将去皮的熟鸡蛋堵住瓶口, 学生通过操作发现熟鸡蛋被吞入瓶中。 因此认为是大气压将鸡蛋压入瓶中。此时有学生提出不同意见, 认为瓶中酒精棉的点燃使得空气受热而导致部分空气跑到瓶外, 而瓶中中空气相对稀薄, 鸡蛋是在重力作用下进入瓶中的。 此时我并没有直接表述谁对谁错, 而是进一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学生对上述实验进行了改进, 将酒精棉点燃放入烧瓶后, 用手堵住瓶口, 将瓶子倒过来, 再将去皮的熟鸡蛋堵住瓶口, 鸡蛋照样被吞入瓶中。 在改进后的实验中, 向下的重力对鸡蛋进瓶没有帮助, 从而使学生认识到鸡蛋完全是在大气压作用下进入瓶中的。这样的教学活动将虚拟实验与亲自操作结合起来, 可以让学生通过模拟实验来获取直观认知, 又经过动手操作实验将学生的初步认识上升为理性认知, 达到对抽象知识的深刻理解。
三、处理好新型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之间的关系
现代信息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技术与教学手段, 具有传统教学模式所不具备的重要优势, 是推动科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 但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它与传统教学模式之间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许多教师将二者对立起来, 尤其是看到许多教师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而片面地认为只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才是践行新课改, 才能实现教学的现代化, 才能构建高效课堂, 而对传统教学模式一概否定。 这是错误的。 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型教学模式在本质上与传统教学模式并没有区别, 都是教学手段, 有着各自的优势与不足, 我们不能以偏概全, 全盘肯定与否定, 而是要认清自身的优势与不足, 以新课标为指导思想, 这样才能将各自的优势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穿插运用, 才能更好地为科学课程服务, 为学生服务, 引导学生更加主动而积极地展开探究, 亲历探究过程, 在探究中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增强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
总之, 现代信息技术是现代教学中的重要手段, 我们对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不仅要重视, 加强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更为重要的是在实践中进行创新, 在创新中反思, 在反思中成长, 这样才能达到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全面认识与有效运用, 从而使现代信息技术辅助下的科学课程教学更加富有生命的活力。
摘要:在科学课程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信息,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但如何才能发挥其优势, 使之成为教学的推动力量, 这是在当前运用热潮下所必须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教学实践, 从三个方面来论述现代信息技术与科学课程整合的反思。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科学课程,有效整合,教学反思
参考文献
[1]刘文斐.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科学课中的作用[J].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2012 (8) .
[2]崔菊萍, 张立玉.对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课程整合的思考[J].考试周刊, 2010 (44) .
理解教育本体论类特性个体独立精神一、理解:教育的本体论
在德文中,“理解”一词翻译为Verstehen。前缀Ver意为“改变”,词根stehen意为“处在,存在”,合起来就是“改变存在的状态”。[1]一直以来,“理解”都被人们当作人类认知的一种方式。到文艺复兴时期,“理解”仅被用在解释圣经等古典文籍中。生活哲学创始人狄尔泰有个著名命题:自然需要说明,而人则必须理解。在狄尔泰看来,理解虽然是人类独有的,但依旧归于方法论范畴。将“理解”由认识论层面上升到本体论层面上的是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海德格尔认为,“此在”是一种“能在”,“此在”有理解,而“此在”最基本的存在方式即是理解。“理解”与“此在”同在,是永远敞开的存在。因此,理解属于本体论而不是方法论。海德格尔的学生伽达默尔,继承了“理解“的本体论思想,并在真正意义上建立了以“理解”为核心的解释学哲学体系,主张理解发生在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是人类生活的基础。只要生活在继续,理解就在发生。教育,作为一项终身活动,从生活中来,在生活中进行,为了生活而发生。因此,从本体论出发,教育即是理解,理解即是教育。[1]
出于教育对精神变革意义的价值追求,笔者认为将理解作为教育本体论是适恰的。解释学哲学家伽达默尔曾说过,教育意味着一场极其深刻的精神变革。理解,在教育过程中,更多扮演的是培养内在精神的角色,绝不只有认知层面上的知识传递功能。[2]如果将理解看作一种认知方式,那它关注的只是教育传承的职能。如果将理解看作教育的存在状态,那它追求的则是凸显教育对发展具备类特性的个体独立精神的价值追求。怎样理解这种具备类特性的个体独立精神价值追求呢?这种价值的意义不在于单个主体,也不在于教育本身,而是在于主体间与教育的相互关系之中,即“主体—教育—主体”的视域融合。[3]只关注单个主体,会造成任其发展;只关注主体间性,会造成教育的不在场;只关注教育,会造成填鸭灌输。“主体—教育—主体”的相互作用,就是将个体精神、类精神与客观精神相互融合,使主体投入到客体的培养中,从而发展具备类特性的个体独立精神。
因此,培养具备类特性的独立精神,成为理解教育的本质追求。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认为“我们愈是充分地认识现在的自己,我们就愈是对未来充满信心”。现在的自己,不是静止的、既有的自己,而是运动的、可能的自己。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每一个人是无法真正全面了解自己的,他人的一些特点可能深藏于我们自身的心底。理解别人,有助于理解自己。只有在不断的理解中,才能重新寻找我们自己的位置。恰当的理解不会淹没自己,也不会淹没别人。恰当的理解是在人类乃至宇宙中重塑自我、彰显自我存在价值的过程。只有理解自身的类特性,才能使每一个人成为自由的个体,并与他人发生着友善的联接。在这一过程中,教育一方面搭建起了主体间交流的桥梁,为心灵的转向提供契机;另一方面为主体间的交流提供历史的依据,为心灵的更好转向营造条件。
二、现代教育的“理解”断裂
自笛卡尔提出“我思故我在”的西方经典二元命题以来,现代主体性弊端不断渗入教育内部,影响教育主体的发展。现代主体性只看到了“主体-客体”之间的关系,忽略了“主体-主体”间的互动。在现代教育实践中,存在许多忽略“主体-主体”相互作用的现象。[4]教学大纲规定了知识与想法,教师对学科内容的理解是封闭的、客观的。这样一种静止的状态表明教师对于教学内容不断理解的停止。然后,教师将这种完整封闭的知识再向学生说明,“逼迫”学生完全照收。教师错误地将“说明”当成“理解”来使用,妨碍了学生主体的自我知识成长。“说明”意味着以客观的认识施予对象,属于方法论范畴。“理解”表明以主客、主主交互的状态面对存在,属于本体论范畴。在实践场景里,“说明”的行为集中体现为教师作为施教者、学生作为受教者,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的单向度教育模式。只要教师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达到与自己一致时,教学的过程便停滞了。在这一过程中,独断让知识达到相同程度,单向的客观说明代替了双向的主-客、主-主的理解,客观知识被一级级传递下去,阻碍了主体与主体间的交流。基于对这种弊端的反思,理解教育主张其价值追求是建立在“主体-教育-主体”的关系之上的。在理解教育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科内容的理解是开放的,具有真正的主体意识。这种运动的思考活动不仅参与到备课中,还集中体现在上课环节里。在课堂讲授中,学生可以对教师的理解表示质疑。质疑可以让教师发现学生理解中的偏差,也可以发现自己在理解过程中的不周全。可见,双向的理解过程将有助于学生与教师对于学科内容的掌握。
单向的教学行为还会造成一个更坏的影响:学生原有的前结构遭到抑制。前结构,既是一个心理学词汇,也是一个解释学词汇。在心理学中,前结构类似于皮亚杰的图式概念。图式是一种可以同化新信息,与原有认知结构相作用的模式。在解释学中,指过去的总是在我们现在与将来的理解中。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称这种过去为“前有”,认为理解的过程就是得到新信息后不断改变“前有”的过程。解释学哲学家伽达默尔用“效果历史”来阐释这一概念。伽氏认为,人们的理解总是处于历史之中,历史在理解中起到了有效的作用。历史不是一个完全客观的东西,而是与意识相连接的。在教育解释学中,“过去“意味着主体成长生活的环境及其获得的相应经验。正是由于“过去”,每位主体都是不同于他者的主体,并以不完整、不确定的无限状态向未来敞开。因此,“过去”可以被看作是个性发展的基础与重要条件。[3]在现代教育场景中,常有对主体“前结构”遮蔽的现象发生,这一点可以说是对主体世界的不尊重。主体的生活世界一旦被掩埋,主体将成为封闭的单子式个体,只接受,不纳取。不纳取,又何来超越?个体的发展就是一个不断超越的敞在。超越即是在自身与他人、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一旦缺失这一相互作用的过程,个体的差异性发展将会遭到阻碍。
三、理解教育在当代何为
人的成长不仅在于生理的成熟,更在于精神的发展。教育,作为人发展的重要活动形式,精神建构是其重要的价值追求。现象学家胡塞尔曾说过:“在我们的时代,我们在任何地方都强烈地需要对精神的理解。”作为现代教育的本体论,理解担负着培养具备类特性的独立精神。类特性,就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理性,是人的基本特性。类特性是观念的世界,是普遍性的世界。它不停留在个体中,不停留在利害关系中,而是以人类共性为准则,以普世价值维系的文明成果。独立性亦可称为个体特性。它承认普遍中的特殊,是个体的灵魂,是自我的显现。类特性寓于独立性中,独立性体现类特性。类特性,不是对个体精神的压制;独立性,不是对类精神的反抗。自在的个体应在人类文化社会生活中滋养成长,从而成长为打下历史烙印的自为存在。类特性与个体特性具备历史之维,是历史的产物。历史连接着过去、现在与未来。人的成长,是具备历史发展特性的敞亮过程。人类在创造历史的过程中,不仅创造了科学技术,还创造了伟大的精神果实。现代教育的不完整(重视知识传递忽略精神建构)现象,就损害了主体的完整性。教育主体的不完整现状主要表现为个体的生活经验被忽略。理解教育,就是基于这种单向度的不完整现状而提出的,旨在本体论范畴中构筑“理解”的大厦,将“理解”变为教育主体的生存状态。
理解,是主体通过主体间的交流,进行纳取、实现自我超越的过程。理解教育,是诉诸交流,通过理解别人,进而理解自我,实现个体独立精神超越的过程。不理解自己,就不理解他人。不理解他人,也同样无法理解自己。交往的理解即是教育的过程,它教会人们从自身出发看待类,再从类出发重新审视自己,从而消除原有的偏见,实现最大限度的可能性发展。基于此,笔者认为理解教育在现代教育实践中,对以下三个原则予以重视是适恰的。
1.平等原则
平等原则是理解教育的前提与基础。在教学过程中,主体虽然在地位、身份、背景上存在着诸多差异,但在相互理解的过程中是平等的。平等,不仅因为主体间拥有共同的生理基础,更在于历史与传统给予了我们相似的心理构造。历史是通过语言传递的。共通的语言串成了个体与历史的真实关系。历史是教育的基础,没有历史,教育便成了无源之水。没有语言,教育将无法理解历史。[2]教育自身的历史烙印,尤其是语言,构成了理解教育中平等原则的重要支柱。
2.互惠原则
互惠原则既是理解教育的重要条件,也是其作用机制的关键。如果说平等原则是基于主体间的相似性而产生的话,那么互惠原则更多是出于对差异性的考虑。理解,不只有理解相似性,还在于理解差异性。差异理解是理解过程的关键环节。在教育实践中,由于家庭背景、生活经验、社会角色等方面的不同,教师与教师间、学生与学生间、教师与学生间存在差异。教育的发生,就是不同主体在这些差异中不断进行纳取,改变既有的存在。只有纳取恰当的差异,才能为超越的独立精神打下坚实的基础。
3.超越原则
超越原则是理解教育的价值所在。柏拉图曾说过:“教育非它,乃是心灵的转向。”过去孕育着现在和未来,未来潜藏于过去与现在之中。过去、现在、未来,是个无限的循环过程。过去的,曾经向往未来;未来的,终将成为过去。超越,就是在过去现在与未来中寻找可能联接的因素。理解他人,重新理解过去与现在的自己,并在当下开创未来的自己。理解教育,就是打消根深蒂固的成见,以“敞开”的此在“筹划”着未来,重新找寻那个深藏于自身但却从未认识到的自己。理解教育,就是认清现有观念的有限性,向往着无限,从已知跳进未知,并在未知中不断超越。
————————
参考文献
[1]邓友超.教育解释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2]金生鈜.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3][美]肖恩·加拉格尔.解释学与教育.张光陆,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冯建军.主体间性与教育交往.高等教育研究,2001(6).
【责任编辑孙晓雯】
理解,是主体通过主体间的交流,进行纳取、实现自我超越的过程。理解教育,是诉诸交流,通过理解别人,进而理解自我,实现个体独立精神超越的过程。不理解自己,就不理解他人。不理解他人,也同样无法理解自己。交往的理解即是教育的过程,它教会人们从自身出发看待类,再从类出发重新审视自己,从而消除原有的偏见,实现最大限度的可能性发展。基于此,笔者认为理解教育在现代教育实践中,对以下三个原则予以重视是适恰的。
1.平等原则
平等原则是理解教育的前提与基础。在教学过程中,主体虽然在地位、身份、背景上存在着诸多差异,但在相互理解的过程中是平等的。平等,不仅因为主体间拥有共同的生理基础,更在于历史与传统给予了我们相似的心理构造。历史是通过语言传递的。共通的语言串成了个体与历史的真实关系。历史是教育的基础,没有历史,教育便成了无源之水。没有语言,教育将无法理解历史。[2]教育自身的历史烙印,尤其是语言,构成了理解教育中平等原则的重要支柱。
2.互惠原则
互惠原则既是理解教育的重要条件,也是其作用机制的关键。如果说平等原则是基于主体间的相似性而产生的话,那么互惠原则更多是出于对差异性的考虑。理解,不只有理解相似性,还在于理解差异性。差异理解是理解过程的关键环节。在教育实践中,由于家庭背景、生活经验、社会角色等方面的不同,教师与教师间、学生与学生间、教师与学生间存在差异。教育的发生,就是不同主体在这些差异中不断进行纳取,改变既有的存在。只有纳取恰当的差异,才能为超越的独立精神打下坚实的基础。
3.超越原则
超越原则是理解教育的价值所在。柏拉图曾说过:“教育非它,乃是心灵的转向。”过去孕育着现在和未来,未来潜藏于过去与现在之中。过去、现在、未来,是个无限的循环过程。过去的,曾经向往未来;未来的,终将成为过去。超越,就是在过去现在与未来中寻找可能联接的因素。理解他人,重新理解过去与现在的自己,并在当下开创未来的自己。理解教育,就是打消根深蒂固的成见,以“敞开”的此在“筹划”着未来,重新找寻那个深藏于自身但却从未认识到的自己。理解教育,就是认清现有观念的有限性,向往着无限,从已知跳进未知,并在未知中不断超越。
————————
参考文献
[1]邓友超.教育解释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2]金生鈜.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3][美]肖恩·加拉格尔.解释学与教育.张光陆,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冯建军.主体间性与教育交往.高等教育研究,2001(6).
【责任编辑孙晓雯】
理解,是主体通过主体间的交流,进行纳取、实现自我超越的过程。理解教育,是诉诸交流,通过理解别人,进而理解自我,实现个体独立精神超越的过程。不理解自己,就不理解他人。不理解他人,也同样无法理解自己。交往的理解即是教育的过程,它教会人们从自身出发看待类,再从类出发重新审视自己,从而消除原有的偏见,实现最大限度的可能性发展。基于此,笔者认为理解教育在现代教育实践中,对以下三个原则予以重视是适恰的。
1.平等原则
平等原则是理解教育的前提与基础。在教学过程中,主体虽然在地位、身份、背景上存在着诸多差异,但在相互理解的过程中是平等的。平等,不仅因为主体间拥有共同的生理基础,更在于历史与传统给予了我们相似的心理构造。历史是通过语言传递的。共通的语言串成了个体与历史的真实关系。历史是教育的基础,没有历史,教育便成了无源之水。没有语言,教育将无法理解历史。[2]教育自身的历史烙印,尤其是语言,构成了理解教育中平等原则的重要支柱。
2.互惠原则
互惠原则既是理解教育的重要条件,也是其作用机制的关键。如果说平等原则是基于主体间的相似性而产生的话,那么互惠原则更多是出于对差异性的考虑。理解,不只有理解相似性,还在于理解差异性。差异理解是理解过程的关键环节。在教育实践中,由于家庭背景、生活经验、社会角色等方面的不同,教师与教师间、学生与学生间、教师与学生间存在差异。教育的发生,就是不同主体在这些差异中不断进行纳取,改变既有的存在。只有纳取恰当的差异,才能为超越的独立精神打下坚实的基础。
3.超越原则
超越原则是理解教育的价值所在。柏拉图曾说过:“教育非它,乃是心灵的转向。”过去孕育着现在和未来,未来潜藏于过去与现在之中。过去、现在、未来,是个无限的循环过程。过去的,曾经向往未来;未来的,终将成为过去。超越,就是在过去现在与未来中寻找可能联接的因素。理解他人,重新理解过去与现在的自己,并在当下开创未来的自己。理解教育,就是打消根深蒂固的成见,以“敞开”的此在“筹划”着未来,重新找寻那个深藏于自身但却从未认识到的自己。理解教育,就是认清现有观念的有限性,向往着无限,从已知跳进未知,并在未知中不断超越。
————————
参考文献
[1]邓友超.教育解释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2]金生鈜.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3][美]肖恩·加拉格尔.解释学与教育.张光陆,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冯建军.主体间性与教育交往.高等教育研究,2001(6).
基于现代性反思的技术伦理考量
知识权力结构是现代性的.必然结果.现代性视角下的技术伦理实践应该确立一种基于权利的现代性伦理,以微观的权利诉求制衡宏观的知识权力结构.这一反思进路与技术建构论思想相结合的结果是引入生活政治.而生活政治是一种不同于宏观政治的微观政治,其基本原则是广义生态公正原则.
作 者:段伟文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北京,100732刊 名: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年,卷(期):5(3)分类号:B82-058关键词:技术伦理 知识权力结构 生活政治 广义生态公正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使用Authorware 设计并制作一个多媒体课件。题目自拟,比如:××CAI教学课件。
设计要求:
1.主题鲜明、结构清楚、层次清晰,程序界面友好、美观大方,具有良好的交互性。
2.程序设计中须采用五种以上交互类型以及判断图标。
3.要求程序中使用多种媒体(声音、视频、图形、图像、文本等),并能对声音和视频进行播放控制(比如开关音乐)。
4.要有帐号、密码输入验证,帐号及密码均设为:09,同时设计帐号、密码输入有次数的限制及相应的提示信息(如剩余的次数)。
5.作品的开始部分要求显示出作品题目、姓名及制作日期。
6.设计报告完整,并用A4大小的纸张打印,格式参考设计报告模板。
7.上交的作品一律压缩成rar文件,并以本人学号姓名命名(如:140102023001张三),此rar文件中应包含:课程设计说明文件(word格式)和源程序文件,然后以班为单位刻成光盘。
评分标准:
1.作品整体布局良好,内容健康、真实,能正确运行20’。
2.符合设计要求第2条得30分,符合设计要求第3条至第5条各得10分,符合设计要求第6条得20分。
3.如发现所交作品为网上下载或雷同者,则该门课程成绩作零分处理。
上交时间:
1.作品上交的截止时间为第18周(2010.12)。课程设计报告打印后由各班学习委员统一收齐后交老师。
2.作品上交的地址为:wanhuajm@163.comQQ:372143793。
南京九中李立祥
一、成绩总结与反思
中国人论事首先喜欢谈成绩,今天我们就少用一点笔墨来谈这个事,因为我觉得对于我们今天的信息技术学科,就会考而言,在这里比成绩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在过去我们是按过关率来比,各家百分之多少,而今已经不比这个了,级别已经提升到按个来比了,看看谁家没过关的有几个,1个或2个甚至于3个我想关系不太大。
我倒想谈一谈我们所面临的实际问题,说实在的,我们这个学科在学校中是饱受歧视的,毕竟现实就是如此,社会上看学校是看你的文化成绩,看你的高考情况,而这些与我们这些小学科都是不沾边的,如果说有关系那也是我们硬懒说是有,在这一点上我们也要有自知之明,不要过分地强调自己有多么的重要,学校领导是不大会重视的,除非校长是信息技术学科的人,但到目前为止似乎好象还没有。
谈谈我们的学科教育,可以这么说,没有哪一个学科能比我们这个学科对学生更有诱惑力的,然而这种诱惑力不是来自我们要学的内容,而是网络,说实在的,网络的无限魅力让许多成年人都忘乎所以,更别说自治力世界观尚未成熟的学生了,这种吸引严重干扰我们的课堂教学,学生简单地认为信息技术课就是上网,上课不给他们上网简直就是没意义,什么也不想学,在课堂上烦燥不安,许多学生那种眼神真如一个犯了毒瘾的吸毒者,讲什么内容也不愿意听,电脑一开,在他的领海中浮现的就是无数闪烁的小企鹅,在他的耳边缭绕的是熟悉的嘀嘀嘀„„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教研组经过了多次的讨论,最终形成一致结论:狠抓课堂。教学要能吸引学生,让学生有所得,经常到外面听课我们感觉,课备得充分上起来真是轻松,老师有的讲,学生有的做,师生互动多。过去我们只是简单是备备,根本没有深入思考,结果课堂上经常出现许多不好解决的局面,任务简单,许多学生几分钟就完成了,没事干,嚷着要上网玩,课堂纪律难以控制,有时让领导看到,对我们极为不利。为了杜绝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认真学习一中的教学经验,从高一开始认认真真地备好每一节课,尽量能精确到每一分钟,不让多余的时间出现。经过一年的努力,现在已经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教案,今年我们的计划是在高二再扎扎实实地搞半年,重新整理原来的教案,为以后的教学奠定基础。现在还没有做的就是每堂课的随堂练习,我们将在以后从题库中精确划类,研究如何让随堂练习自动化。这些东西一旦形成以后就可以坐享其成了。
二、本做法
对于本高二的信息技术会考,说实在的,我根本就没怎么考虑,我觉得用不着去烦心,这种简单的过关型考试对于目前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的学生来说,套用南师附中王栋生讲的南师附中名言“那点事好办!”
当然真正的教学工作还是要做的,首先是用2个月时间把新课上完,然后开始分类复习,接下来再进行模拟练习,每次练习都准确地记录学生的成绩,为最后一段时间抓“差生”做准备。经过几年的实验,最后过不了关的学生一定在我们抓的名单中。对付考试,这几招还行。但这不是我们教学的目的,既然有了考试我们就要面对,至于做法对与错不管它了。
人类传播发展的过程是传播技术和社会发展的结果。我们知道,在大众传播诞生以前,人类经历了以口语和手抄文字传播为主的漫长时代。手抄文字传播效率低、成本高。印刷术的发明是人类传播史上的里程碑,它使得人类的文化成果得以更加方便、快捷的记录和传承,为书籍、报刊的出现奠定了技术基础。印刷术的发展直接导致了近代报刊的诞生,伴随着读写能力的普及,印刷媒介开始在社会变革和社会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印刷事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不仅如此,它本身也日益成长为一种规模宏大的产业,并迅速成为正在萌芽中的信息经济的重要部分。人类由此进入以印刷文化为主导的历史时期。
19世纪30年代大众报刊的普及,更是标志着人类历史上大众传播时代的来临。同样成为大众传播标志的还有电子媒介的出现。19世纪末20世纪初,电影开始在欧美国家出现并普及,但并未在真正意义上进入一般人的家庭。第一次进入家庭的大众电子媒介是广播,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家庭收音机在美国逐渐普及。同期,美国也开始了电视的研制和普及,尤其是二战后,电子技术的大发展使得电视迅速成长为这一时代最主要的大众传媒。
电视的吸引力来自于它的媒介特性:电视集视听手段于一体,通过影象、画面、声音、字幕等手段多方面地传递信息,给受众以强烈的现场感和冲击力。它不仅是人们获得外界新闻和信息的手段,而且是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和娱乐的提供者。在电视出现以前,从来没有任何一种媒介拥有如此众多的受众和普遍的影响。它不仅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而且对现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如果说印刷传播实现了文字信息的大量生产和复制,那么,电子传播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就是实现了信息的远距离快速传输。电子媒介为人类传播代理的变革并不仅仅是空间距离和速度上的突破。“从人类社会信息系统的发展角度来看,电子媒介还在另外两个方面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形成了人类体外化的声音信息系统和影象信息系统。”(1)过去,无论是声音还是影像,其本身都不具备复制性和记录性,电子媒介出现以后就不同了。随着摄影、录音和录像技术的进步,人类不但实现了声音和影像的大量复制和传播,而且实现了它们的历史性保存。它们使人类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文化传承的效率和质量产生了新的飞跃。
不仅如此,电子技术的发展还推动了计算机的诞生,电脑开始执行人脑的部分功能。电脑兼有信息处理、记忆和传输功能,其信息处理的速度快、精度高,记忆也比人脑更牢靠。电脑的出现,意味着人的大脑这一信息处理中枢也开始了体外化的进程。
近年来,随着卫星通讯、数字化、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等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新型传播媒介如跨国卫星广播电视、多频道有线电视、文字和音像的电子出版以及作为信息高速公路之雏形的互联网络等的飞速发展,给社会带来了更大冲击。新媒介技术的发展主要有传播过程的双向性增强、媒介功能的多样化、媒介资源的丰富化以及信息传播的全球化等特征。
二、技术思潮的兴起及文化反思
现代媒介的广泛使用既然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就必然引起文化研究者们对它们的工具特性的文化反思。“三论”(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的阐发,为传播学的技术理论奠定了方法论的基础,是一种认识论的突破,但第一位真正以此作为专题研究的是加拿大学者英尼斯。他在1950年、1951年先后出版了两本著作——《帝国与传播》、《传播的偏向》,从经济史和文明史的角度,反复论证了一个基本观点:一种新的媒介(包括广义的语言、文字媒介)的长处,将导致一种新的文明的产生。他把传播技术视为政治和经济进步的基础。
在英尼斯之后,以麦克卢汉为代表的技术决定论者,从技术对于媒介的支配性以及技术介入后媒介如何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构建非真实的形象世界的角度,对现代传播技术的深刻影响作出了精辟的论述。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即讯息,媒介的重要性并非表现在它传播的具体内容,而在于媒介本身所包含的技术因素如何改变人们的工作程序和生活节奏,乃至最终改变社会结构。”(2)比如,报纸的内容并非报纸今天都登载了哪些信息,而在于报纸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报纸如何建构起个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以及报纸如何改造我们的认识模式和储存于人的大脑的世界影像。当机械技术将切割支解的实质带入后,人的工作结构便改变了,而人的机械性、技术性正是媒介的讯息之所在。自动化技术导致的工序细化,在社会结构中便出现了类别细分,而专业化就是机械化的一个产物。因此,媒介即讯息的逻辑可以继续拓展为讯息即技术理性。
麦氏还认为,媒介也是人体的延伸。比如,广播的问世延伸了人的听觉,电影和电视的问世延伸了人的视觉,这与人的控制欲和全知欲望有关。技术正是利用这种欲望的多次满足达到对欲望的控制。技术在满足了人们欲望的同时,也扩张了人们的欲望。同时,“在传播技术构建的语境中,这种改变与其说是人自由选择的结果,不如说是对技术的选择的一种必然结果。媒介作为我们人体感知的延伸,必然要形成新的认知世界的方式。”(3)人的五官功能原本是平衡发展的,听觉和视觉的发展首先打破了原本的平衡。这种失衡会导致人对发达的功能的更加依赖和重视,其它的功能就可能相对衰弱。这好比人类在以车代步提高人的行走速度的同时,也使人的腿部功能减弱,于是又有了跑步机。
当我们习惯于技术性观看后,技术性就成了我们观看的前提,谁也无法逾越。比如,人们一经进入网络世界后,所谓的自然的人便不复存在了。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不是媒介延伸了人体的功能,而是人体的某些功能媒介化了。延伸部分越发达,人对其的控制力就越小。人从崇拜真实转换到崇拜技术,回过来,人们只有信任技术,才能获得“真实”。因为信任技术意味着思维的技术化和受到技术的控制。
同时,麦克卢汉还指出,从人类发展三个阶段的论述中,媒介技术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每一种新的媒介技术都会在文化的发展中创造出不平衡,产生令人着迷的力量。首先,不同的媒介技术为人类带来不同的文化模式,比如,语音字母的出现把文化转变为单一、线形的模式,从而导致了人的分裂和异化,而印刷术的出现又带来了可复制的文化生产模式,塑造出西方社会的机械文化。其次,媒介技术的出现是西方理性产生的基础。没有拼音文字带来的线性思考,没有印刷术带来的整齐划一和可重复性,现代工业的出现和发展是不可能的。印刷术所代表的标准化劳动方式,保证了工业生产的高效率。同时,“媒介技术的变化还改变了人类社会各阶级及其权力关系。学会识字的人从部落中解放出来,成为文明的个体,部落从此瓦解。”(4)
此后,美国学者梅罗维茨在1985年的著作《消失的地狱》中,通过研究电视这种媒介形态,论证了媒介本身如何成为一种环境。他认为,电子媒介最根本的不是通过内容来影响我们,而是通过改变社会生活的“场景”来产生影响。
还有不少传播学者认为,媒介不仅通过它的内容影响人的认识、价值观和行为,一种媒介的出现、使用和普及以及它所形成的媒介工具环境本身,都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人的个性或人格。比如,有些学者提出“电视人”的概念。所谓“电视人”,是指伴随着电视的普及而诞生并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他们在电视画面的感官刺激环境中长大,是注重感觉的“感觉人”,表现在行为方式上是“跟着感觉走”,这与在印刷媒介环境中长大的他们的父辈们重理性和逻辑思维的行为方式形成鲜明对比。同时,由于收看电视是在背靠沙发、面向荧屏的狭小空间进行的,这种封闭而缺乏现实的社会互动的环境,使得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养成了孤独、内向、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社会责任感较弱。
同时,电视把充满诱惑力的商品世界以鲜明的色彩、影象以及丰富的意境展示在人们面前,直接刺激了他们对这些商品的占有欲。在这一过程中,人的价值观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由勤劳、节俭和对社会的奉献转向个人主义的享乐。
德国古典美学家康德、席勒、黑格尔等都认为,心灵中美学这部分以及审美经验都是拒绝商品化的,法兰克福学派的阿多诺等精英主义的代表也持相同看法。他们普遍认为,美和艺术的最大长处,就在于其不属于任何商业和科学领域。而这一切在后现代主义中都结束了。在后现代主义中,日新月异的传播技术使无意识以及美学领域完全渗透了资本和资本逻辑。现代传播技术“一方面为大众传播提供了越来越广阔的天地,并使文化艺术进一步走进大众消费品的商业圈,另一方面又使人的精神变得贫困化,使主题在极度商业化的复制的影像文化中丧失自我,寻求精神的麻痹。”(5)
传播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日常生活的过度美学化实际上是反美学的,因为它会钝化人们的审美趣味和判断力。正如心理学上的知觉研究所揭示的那样,外部刺激越强烈,主体的期待水平就越高,而导致感知过度的神经厌倦的可能性就越大。技术的每一步发展都会改变人类的交往模式,观众会对这些高科技所负载的传播符号产生依赖性,无法超离技术带给我们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后现代主义的代言人鲍德里亚认为,传播技术具有明显的非真实性特征。这主要表现为传播技术的仿真性。媒体所呈现的世界并非真正的现实,而是现实世界的虚拟,由于它的仿真性,人们有意识无意识地把它们当作现实,从而混淆了它们和现实世界的差异。
三、对媒介技术的辨证认识
其实,不论是媒介技术决定论,还是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多少都过于极端,可能导致“电子乌托邦”等过于乐观的幻想亦或“人的异化”等过于悲观的预言。不论是过于悲观还是过于乐观,这两种观点都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各种传媒形态都是人创造的,大多数传播活动是人有意识的信息行为,人才是传播活动的主体。”(6)麦克卢汉对媒介的思考显然脱离了对社会、经济、政治等因素的考虑。
对传播技术理论的批判大致可分为工具论和实体论两种。工具论认为,技术是用来服务于使用者目的的工具,因此技术在本质上是中性的,没有自身的价值内涵,它只能服从于政治和文化等其他社会领域中所建立的价值。实体论则认为“技术构成了一种新的文化体系,它将整个社会世界重新构造成一种控制的对象,这就是海德格尔所说的‘天命’”。(7)要摆脱这种天命,除了退回到传统的朴实生活别无其它出路。
工具论显然难以解释某些社会现实。如果技术只是一种工具,为什么会造成全球一体化的文化?各国在引进西方技术后,为什么在文化上也同化到西方?事实上,技术确实不仅形成了文化、塑造了世界,而且按照马尔库塞的观点,技术的统治导致了资本主义消费社会的兴起,技术合理性已变成政治合理性,技术成了一种意识形态,成了资产阶级维护其统治的工具。
其实,在马克思成熟时期的著作中,就包含了对资本主义对技术控制的批判。马克思把阶级偏见归因于技术本身,认为资本主义的利益不仅控制着目标的选择和应用的方法,而且还控制着技术的设计。马克思的技术设计批判中已经暗含了技术合理性聚合了社会功能与技术功能的特点。
鲍德里亚认为,我们时代的问题不是由于在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社会科学和道德反思陷入了停滞,而是技术和道德陷入了同样的矛盾,技术象人一样遭受了奴役。因此,技术的发展就成了一种社会斗争的舞台,它是由技术标准和社会标准共同决定的,取决于占主导地位的霸权。技术与人文主义的价值并不对立,技术能适应价值,而价值也能促进技术的发展。要真正解决技术问题,既不能象环境保护论者所说的那样退回到传统的自然技术,也不能简单地回到马尔库塞或海德格尔的理论,而是需要我们把人的全面发展的需求和自然环境的保护作为内在因素来考虑,将它们融合到技术的设计中,这样才能在事前避免负面效应。比如,对计算机,人们一般持有两种观点:乐观主义认为计算机会消除乏味和费力的工作,而悲观主义则认为计算机会带来大量的人口失业、普遍的监管和控制。事实上,计算机可以在不同的发展战略的影响下,演化成完全不同的技术,计算机不仅有利于控制和维护等级制度,而且还有利于交往,因此,计算机的定义是随着社会进程而变化的。计算机的设计不仅有技术上的意义,还具有人性的意义,因为我们在设计技术中设计了我们的存在方式。以理性主义的假设来设计计算机,只能将它看作一种取代人的自动化装置。
总之,媒介技术或工具本身是中性的,它们本身并不必然导致某种“善”或“恶”。归根到底,媒介工具是人的创造物,重要的是人如何使用它。从这个角度而言,传播媒介的影响并不仅仅取决于媒介的技术或形式特征,而且取决于掌握和运作它的人,取决于它们生产和传播的信息和内容。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31~32页
[2]石义彬:《单向度、超真实、内爆》,[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217页
[3]石林、冉华:《对麦克卢汉媒介思想研究现状的检讨》,[J].《新闻与传播评论》(2002年卷),武汉出版社,2003年,16页
[4]纪莉:《论麦克卢汉传播观念的技术乌托邦主义》,《新闻与传播研究》,[J].2003年第1期,40页
[5]杨击:《理论与经验:介入大众文化的两种路径》,[J]《.新闻与传播评论》(2004年卷),武汉出版社,2005年,17页
[6]陈力丹:《试论传播学方法论的三个学派》,[J]《.新闻与传播研究》[J],2005年第2期,45页
关键词 大学生 道德教育 路径 道德信仰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1 当前大学生的道德现状
根据国家年度滚动调查表明:当代大学生思想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热爱祖国,高度认同党和政府方针政策,对社会有着强烈的责任感,他们都比过去时代的青年更加成熟、更加理性。但是部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仍存在不少的问题。
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部分大学生缺少道德信仰,人生理想功利化。在他们眼中,理想和信仰都是虚无飘渺的,只有金钱和权力才是最实惠的。为人处事,往往从自我出发,有利于自身的事就做,无利于己的事避而远之。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大,不少大学生在学习方面,注重智能的培养,忽略自身道德修养,选择课程时,更倾向于英语、计算机应用等技能课程,而对思想道德修养和文明习惯的养成课程则不感兴趣。此外,不少大学生缺乏基本的功德素养。虽然有的学生很注重自身的形象,在外穿得整整齐齐,但宿舍内却是一片狼藉。在公共秩序方面,部分大学生的表现也是令人担忧,随地吐痰、乱扔垃圾、闯红灯、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等现象随处可见。大学生道德问题的存在着实令人担忧。
2 大学生道德问题的原因分析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西方社会的一些不好思想极易趁虚而入,而大学生的心智尚不健全,他们的道德精神世界就很容易被腐蚀。然而,除了这种客观的社会大背景之外,学校教育在大学生道德问题的产生中扮演了不可忽视的角色。
2.1 道德教育内容远离生活
“道德要以生命为基础,生命须以道德来提升。如果道德理论和道德规则不能影响人的心意态度、情感归依、意志品质和行为倾向,那么,它就只能是天下虚文,道德教育也就只能是苍白无力的、表面化的坐而论道。”①也就是说,道德理论和道德规则必须以现实生活为根基,贴近人们的现实生活,否则,道德也就成了僵死的条文和抽象的原则。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学校,忽视了它自身所承载的培养高尚人格的使命,充当了社会的代言人,注重对学生进行社会价值的培养,道德教育的内容,往往只是注重于说理,显得空洞无物,并不能满足大学生的道德需要,使道德教育流于形式,这种空洞、流于形式的道德教育久而久之必然会影响大学生的道德精神世界。
2.2 道德教育方法重灌输轻体验
道德教育最终目标的实现不仅依赖于道德教育内容的科学化和生活化,而且还在于有科学的道德教育方法。这就要求,教育者在教育实践中,能够依据变化了的客观实际,适时地对道德教育方法进行创新和运用,只有这样,才能满足道德教育的实际需要,最终实现道德教育目标。然而,目前大学生道德教育方法却存在严重不足。著名的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讲到“任何方法,不管哪一种方法,如果我(下转第102页)(上接第49页)们把它离开其它的方法,离开整个体系,离开整个综合影响来单独分析的话,那就既不能认为是好的方法,也不能认为是坏的方法。”这告诉我们,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要综合利用多种方法,才能奏效。
3 提升大学生道德教育实效的路径
全面反思大学生道德教育问题,发现培养学生人格和心灵的道德信仰教育恰恰没有受到足够重视,道德信仰是道德进步的动力,只有当人们信仰某种道德时,才会趋之若鹜,道德的原则规范才落到了实处。
信仰,是指对人们对某种理论、学说、主义的信服和尊崇,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活动指南。信仰是道德的本性,“道德就其存在的形式和发挥作用的方式来说,天生就是一种信仰的活动或信仰的事情。道德的存在是一种信念的存在,调节人与人关系的规范如果仅仅是外在的东西,它就不能算作是道德,而只有为人们的内心所接受,内化为人的信念,才真正成为道德。道德的发挥作用,也是靠内在的道德信念,而主要的不是靠外在的约束。” ②道德信仰是信仰的主要形式之一,它是指,人们对某种道德理想的笃信与敬仰。道德信仰是道德活动的前提,一个人只有信仰了某种道德,才会去践行这种道德。然而,现实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只注重按社会的要求,对学生进行道德规范灌输,学生被装进统一的“美德袋”中。“真正具有道德意义的道德教育,不是把社会现存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灌输给学生(虽然这是必要的),使学生成为一个个美德的集合体,而是启发和唤醒学生的道德自觉和道德良心,使学生树立道德理性,领悟人生真义。”③因此,在道德教育实施过程中,必须消解这些类似规范一样的“不道德的道德”,大力提倡对大学生进行道德信仰教育。
(1)将道德信仰教育内容纳入大学生道德教育体系中。我国多年倡导和实施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洪流中逐渐丧失了感召力,学校教育被功利主义所牵引,将教育简单地理解为将大学生培养成有用的人,忽视对大学生的精神关怀。“功利主义的德育往往使人把道德生活还原为世俗的利益计算,克服这一弊病的选择只能是反其道而行之,让学生从自己的道德践行中体悟人生的尊严和神圣,或者以一种实现最高价值的心境去践行道德。有了信仰的支撑,个体的道德行为就能因为神圣化而具有进一步的动机意义。”④因此,改变传统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实效低迷态势,必须将道德信仰教育内容纳入到大学生道德教育中,从理论和实践上重视大学生的道德信仰教育,逐步构建完善的大学生道德信仰教育体系。(2)努力探索行之有效的道德信仰教育方式。“我们在母亲的怀抱中就在接受道德信仰,它根深蒂固却没有经过反思。这种道德信仰孕育和发展于我们成长和活动的社会关系文化之中,其本质是先于理性的,是情感-意识的。”⑤这就是说,信仰既是理性的又是非理性的。这决定了,在对大学生进行道德信仰教育的过程中要把“以理服人”与“以情感人”结合起来。首先,要讲清为什么信仰的 “道理”,要站在地位平等的立场,用真理科学性和理性逻辑性的力量让受教育者信服,要克服居高临下的说教方法。其次,要在“以理服人”的基础上“以情感人”。要以大量生动的、形象的 “事例”及“榜样”来感化、感染大学生,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
注释
① 胡林英道德内化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② 刘建军.追问信仰[M].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③ 戚万学,杜时忠.现代的德育论[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
④ 檀传宝.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反思】推荐阅读: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现代教学法的应用论文09-20
作业:《现代建筑技术理论与实践》课程体会07-18
现代生物技术与食品安全课程心得10-26
现代教育技术计划09-10
现代技术与教育融合11-06
现代教育方针12-05
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06-05
现代教育技术汇报材料06-09
现代教育技术考试方案06-13
现代教育技术前沿概论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