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建设规划方案

2024-08-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英语专业建设规划方案

英语专业建设规划方案 篇1

一、需求论证

凉州区职业中专幼师专业最早于1991年开设,第一年招生学员50名,随着学校的办学实力的提升,师资队伍的不断强大,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本专业招生人数逐年上升,为武威市及周边地区输送了大量优秀的实用型人才,现已成为全市幼儿师范教育的龙头专业,是我校老牌长线骨干专业。

本专业现有专任专业教师18人,其中高级教师3人,具有双师学历证书教师13人,教师主编或参编校本教材1本。近两年来,发表论文24篇。学校先后派专业教师到兰州、西安、北京、上海等市参加师资培训及研讨会。大幅度的提高了专业教师的专业素质、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在省地市的各项专业技能大赛中,多次获得团体一等奖。“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武威市人口200多万。幼儿教育涉及千家万户。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及家庭对幼儿教育认知和关注程度不断加深,对幼儿教育的投入不断加大,幼儿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黄金发展时机,近几年城市及农村民办幼儿园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凉州区现有幼儿园199所,幼儿班835个。在园幼儿人数23075人,教职工人数1899人。近三年,凉州区新生婴儿平均数为8585人。按大班35人,中班30人,小班25人,托儿班20人的标准计算,每班配备教师2人,保育员1人,则需要教职工2497人。而周边的兰州、金昌、永登、景泰

等市县也缺乏学前教育师资。对于幼儿教师和管理人员的需求骤增,幼儿教师缺口大,为幼儿教育专业人才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就业市场和展示人生才华的舞台,就业前景十分广阔。

二、建设目标

1、进一步创新职业教育模式。深化学习领域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幼师教育专业教师队伍。以教师综合素质培训为主线,以实施新课程培训为重点,坚持以校本培训为主、集中培训、教研培训、远程培训相结合。实施走出去、引进来的人才培训模式,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与岗位对接的高技能人才。

2、继续推进与凉州区第一、第二幼儿园、和平爱弥尔幼儿园、西苑实验幼儿园的深度融合。形成合作共赢的运行机制,积极发挥社会服务功能。

3、开展继续教育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建立一个包括社会参与在内的教学评价体系。进一步加大硬件建设与软实力的构建。将我校幼师专业建设成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的高素质幼儿教师培养基地。

4、做好市场调研,不断调整专业设置。与时俱进,滚动修改人才培养方案。将幼师专业打造成我市的品牌专业。

三、建设思路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主动适应区域,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推进“订单式”培养和幼儿园“冠名办班”全方位办学,多途径服务开放式办学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标准为依据,积极探索理论教学与职场训练相结合,职业技能培训与职业资格鉴定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深化与区属幼儿园和武威市幼儿园的密切联系与合作,实现毕业证与教师资格证双证融通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基本素质,理想追求,职业道德的教育,加强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调整专业结构,以幼儿师范教育为主,拓展艺术专业。

2、创新课程体系

以职业能力为基础,课化课程体系与教学改革,以岗位工作任务为载体将工作岗位情景化,工作过程项目化,改革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鼓励教师结合各自专业特长确立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抓好校级,省级研究课题,建设1门课程达到省级精品课程标准,1门课程成为市级精品课程,组织编写2部与课程体系相配套的理论与实训“融通”的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校本教材。

3.改革教学模式

(1)、建立专业教学资源中心,以教材为中心汇集电子教案试题,教学素材,网络课程等教学资源。为营造智能化的学习环境,构建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奠定物质基础。

(2)、积极引进教学管理网络软件,实施网络管理,是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3)、结合新课改要求,结合教育部关于职业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三年制各专业课程方案,式结构合理,定位准确,系统,完整,符合市场导向和人才培养模式。2012年建立校本课程4门左右,增加幼儿营养与保健课程,增加实训实习课程,每学期安排不同内容的参观和见习,确保学生从事幼教的能力。

(4).深化教学改革,探索和完善对学生的考试评估制度和对教师的考核制度,建设和完善教学质量检测及评价体系,推行学分制,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学生个性发展,切实提高学校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5).搭建升学平台,向高层次学校输送本、专科生,鼓励学生边读中专边上电大或函授的学前教育专科,建立“3+3”三年制对口单招,“5+2”五年学制专科升本的开学通道。

4.改革评价模式

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对原有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进行全方位的修改,使之适应并促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从多角度进行全面的评价。不仅评价专业技能,而且把学生的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奉献能力列入评价目标,把评价“嵌入”到职业教育教学全过程,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把评价过程和实践教学过程紧密结合起来。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加强教师继续教育,提高教师整体素质队伍。

我们将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为关键,以教师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线,以实施新课程培训为重点,坚持以校本培训为主,集中培训教研培训、远程培训相结合的培训模式,争取培养专业领域内

理论扎实、技术过硬的省级骨干教师1名,市级骨干教师2名,培养2名市级学科带头人,使“双师型”教师比例达97%以上。

(2)、实施“青蓝工程”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力度,确保学校可持续发展。

我专业35岁以下青年教师已占一半以上,青年教师是教学发展的未来,为此,我们确立了“积极开发校本培训,提高中青年业务能力的实验研究”,这一科研重头戏,扎实推进青年教师培养,落实青年教师“一年入门,二年过关,三年站稳讲台,五年成为骨干”的培养计划,对中青年骨干教师,将在省级评优中有所倾斜,在业务上创造条件,为大家“搭台唱戏”。

通过两年建设,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业务精湛、教学水平高的专兼结合的优秀教学团队。

6.完善办学基础设施,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根据专业发展的需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完善办学基础设施,加强实训场所的改造和建设,添置专业教学设备,建成钢琴室1个,拥有钢琴40架,建成电钢琴室2个,拥有电钢琴100架,建成具视频展播功能的音乐大厅2个,学生进行形体训练、舞蹈排练大厅1个,美术画室2个,语音训练演播室1个,多媒体教室1个,蒙特梭利教室1个,幼儿手工艺作品实训平台,扩大教育实习基地12所,以满足日益增加见习实习需求,采取灵活机制(创建股分制幼儿园1所)

7.提高社会服务能力

充分发挥凉州区职业中专幼师专业品牌专业的实力,承担全区学

前教育师资培训任务,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任务。每年完成职业技能鉴定200人,辐射和带动周边地区学前教育的发展。开展相关专业如家政服务,婴幼儿护理,宾馆服务,礼仪等课程培训。坚持“走出去”,“请进来”,采取上挂下联的联合办学模式,优质教育资源与社区建立密切联系,利用学校的优势,开展教育,宣传活动,扩大学校影响,增强办学活力。

英语专业建设规划方案 篇2

一服务区域

高等职业教育定位于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具有鲜明的职业性。高职院校的发展与所在地区经济建设密切相关,其办学方针是面向地区经济建设、为地区经济建设服务的,服务区域发展是其建设根本所在。高职教育的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是合二为一的,高职专业建设首要考虑的是服务区域,基于区域经济特点,推行专业各方面建设,走特色建设之路。不难想象,高职教育若执行全国大一统的专业建设方案,千篇一律,必将失去活力,无法适应区域发展。只有服务区域经济,才能接“地气”,获得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永葆专业生命力和竞争力。广东是经济大省,涉外业务非常发达,有着与其它省份不同的产业结构,且本省也形成不同的区域产业特点,商务英语专业必须根据区域需要开展专业建设。

二人才培养规格

我们要特别重视人才的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专业核心能力失去竞争力,人才也失去优势,经济就缺乏发展动力。专业核心能力的定位必须与经济发展需求相接轨,紧随经济发展而不断拓展优化。广东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大力发展生产服务业,提升发展专业会展,打造亚太重要会展经济区的建设目标。在广东,尤其在广州等城市,除了历史悠久的广交会,还有广州国际家具展、广东美博会、广州国际汽车展等等,各类涉外大型展会络绎不绝,号称一年365日永不落幕,各类主题式会议也日益盛行,对口的专业人才缺口大。目前,涉外商贸更多以展会作为交易推广平台。而传统的商务英语专业以外贸业务能力为核心发展,已不能满足当今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商务英语专业应及时拓展专业核心技能培养,立足于英语大平台,把商贸会展技能融入到专业核心技能。为确保专业核心技能的质量,技能考证应做相应调整,必须包括新兴产业的技能考证,为学生将来就业提供更多的技能证明。

重视职业素养培养。现代经济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仅具有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高水平的职业素养,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合二为一,才能发挥最佳的效应。职业素养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行为规范、与人交际等方方面面。学生首先要具备扎实的学习能力,才能应对日新月异的知识社会,才能确保可持续性发展,不被时代淘汰。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人才核心价值体现之一,是确保竞争力的重要保障之一。在讲授专业知识和技能时,必须结合职业素养培养,且职业素养培养必须贯穿于学生三年学习之中,可采用开设相关课程或与专业课相融合的方式进行,力求处处显职业素养培养。此外,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组织各类活动,为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提供更大平台,如,开展各类技能大赛、邀请企业人士开设专业讲座、组织职业规划设计大赛、举办户外拓展运动、举行各类文体活动等。

三课程体系

整合优化课程体系,满足人才培养需要。课程是学生专业学习和技能培养的重要保障。打破学科型课程体系,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和人才培养规格需要,以技能为本,从初级→中级→高级逐步推进,围绕每个级别技能构建课程体系。避免过多纯理论性课程,加大“教学做”一体化课程比重,重视课证合一,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能力。以“会展实务”为例,不能光讲什么是实务,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模拟实际操作或现场锻炼中感知、认知和掌握专业技能。课程以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为重,适当辅以其它技能。如,“会展实务”涉及项目繁多,要根据商务英语专业的特点,侧重而讲,如展位设计、材料选择等可一带而过,因为在实际工作中,这些项目都承包给设计公司完成,参展商只是提供展览需求和选定方案,参展商的工作重点是如何通过展会平台争取海内外客户,切勿本末倒置。淘汰过时课程,整合原有课程,增加体现新技术新技能的课程,如适当增加展会类课程。根据业务需要,调整课程内容,如国际商务礼仪,更多注重西方发达国家的礼仪学习,然而,由于国际金融危机阴影持续发酵,欧美国家的市场需求萎缩或扩展不大,广东继而开拓非洲、南美洲、阿拉伯地区等国家的贸易,从广交会客源构成可见一斑,鉴于客源的变化,国际商务礼仪必须增加新开拓地区的礼仪学习,以提升职业素养,取得更大的外贸工作成效。

四实训模式

大力推行校内生产性实训。仿真工作流程建设校内实训场所,切实提高学生应用能力,以利于学生就业时能尽快进入工作状态,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商务英语专业可建立外贸会展综合实训室,提供对外贸易、会展等业务一条龙仿真培训,按外贸公司格局设计外贸实训区,按功能和流程划分为前台、洽谈、外贸业务处理、文印等若干区域,会展实训区则建立一个标准展位和产品发布舞台,学生按学习需要进行单项或综合模拟训练。

依托涉外展会,开拓校外实训平台。充分发挥涉外展会的大平台作用,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涉外展会,实施工学交替的工学结合模式。珠三角地区丰富的展会资源为商务英语专业提供了各类专业实训机会,使学生在真枪实弹环境下检验和提升专业能力。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可从大一开始参加工学交替,从开始简单的工作任务,逐步过渡到技术含量高的任务,直至毕业顶岗实习,不断提高职业能力。

五校企合作

以互惠互利的“双赢”目标为合作基础,与企业开展全方位合作,邀请企业全程参与专业建设。通过与企业建立常态密切合作关系,有助于我们及时把握经济发展动态,了解发展需要,以便及时更新内容,优化方案,确保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一致性。

学校参与企业业务工作。广东的各种展会大都由行业或企业主办及承办,每个展会主办方和承办方都亟需大量人手,每个展会都有大批的参展商参加。通过与组展商和参展商合作,组织学生参加展会,既满足了学校工学交替的需要,解决了学校生产性实习资源不足的问题,也为企业提供了高质量的工作人员,解决企业业务扩展的人力需要,各方各取所需,实现“双赢”。

成立“智囊团”式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由企业专业人士组成,参与如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工学结合教材编写、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校外实习实训平台建设等,为专业建设提供专业指导,确保专业建设的时效性。

建立互兼互聘的共享型师资队伍,聘请企业人士从事专业教学及实习实训指导工作,专业教师到企业参加锻炼,并积极为企业提供专业技术服务,以提升和更新教师的专业执教能力。

成立各类“订单班”,校企携手,打造具有鲜明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订单班”的合作,为企业提供人才储备,解决将来发展人才之需,且通过企业人力物力等方面的投入,弥补了学校教学资源不足,进一步提升教学成效性。在涉外展会的大市场中,商务英语专业可根据企业需求,成立服务特定展会的“订单班”,由校企双方进行专业培训,为展会提供服务。

六师资队伍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确保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教师必须具有职场经历,走“双师型”建设之路。教师可通过企业锻炼、指导学生工学交替实习、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等方式获取职场经验,了解行业发展动态,确保理念和知识的更新。此外,通过校企合作,聘请企业专业人士来充实教师队伍,提升师资队伍质量。

七国际合作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浪潮中,我们必须具有敏锐的国际意识,积极开展国际间交流合作,主动了解国际发展状况,掌握国际发展趋势,及时进行教学改革,以保持专业发展的生命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我们积极引入国际先进职业教育理念,吸取其可取经验,试行教学模式改革。可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全面引入国外教学资源,共同培养学生。如我校与澳大利亚合作开办了TAFE旅游管理专业,迄今已成功办学8年,中澳合作办学为商务英语专业提供了丰富的国际先进教学资源参考,且商务英语教师参与TAFE专业教学,亲身体验了TAFE的教学模式,为商务英语专业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同时,商务英语专业老师通过亲身指导各类涉外展会,借助涉外展会平台,开拓了国际视野,了解国际行业发展动态和人才需要状况,更新理念,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一手资料。

总之,专业建设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环节,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专业建设必须根据当前经济发展状况进行自我调整改造,以培养符合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商务英语专业是一个老牌的外语专业,影响力大,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商务英语专业要根据自身专业特点,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在专业建设方面勇于探索,以保持其发展动力,发挥专业优势,又好又快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陈解放.基于中国国情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路径选择[J].中国高教研究,2007(7).

[2]刘清涛,伊宏伟.谈高职教改与学生职业能力的可持续性发展[J].中国成人教育,2009(8).

英语专业建设规划方案 篇3

[摘 要] 对于英语教师专业技能发展课程来说,只有建立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技能评价为主、知识评价为辅的评价体系,才能有效地转变学生不重视平时技能训练的状况,提高学生教学技能发展水平,从而保证高师教学技能培养目标的达成。形成性评价方案的设计,要体现英语教师应具备的专业技能和对师范生教师专业情意的培养,还要保证对师范生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英语教师技能 英语教师专业技能发展课程 形成性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又是衡量教学是否达成目标的重要依据。它对学生的学习具有导向作用。英语教师专业技能发展课程应该是一门体现如下基本理念的课程:以学生为本,倡导自主、对话、研究的英语教学文化;密切结合中小学英语教学的真实环境,体现问题意识和实践取向,注重问题解决和案例研究;以促进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反映时代发展对英语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因此,对英语教师专业技能发展课程来说,仅仅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是很片面的,容易使学生产生依靠书本知识来取得高分的心理,而实际上其教学基本技能的培养却得不到保证。所以,只有改革评价方式,建立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技能评价为主、知识评价为辅的评价体系,才能有效地转变学生不重视平时技能训练的状况,提高学生教学技能发展水平,从而保证高师教师技能培养目标的达成。这种评价方式既体现了教学评价的全面性,也有助于学生注意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学以致用,提高实效。

一、形成性评价方案要体现英语教师应具备的专业技能

研究者使用了诸多的概念来表述教师专业技能,如教学技能、教学能力、教学技巧、教师基本功,等等。英国的微格教学工作者特罗特把在教学中能够观察、能够表现、能够实行量化分析并为教师所熟悉的教学行为,设定为六种教学技能:变化的技能、导入的技能、强化的技能、提问的技能、例证的技能和说明的技能。

澳大利亚学者特尼等人将教学技巧分类如下:①动力技巧,包括加强学生的行为,鼓励学生参与,接受并支持学生的观点等;②讲授及交流技巧,包括解释、戏剧化、阅读,使用视听教学辅助器具,终止、使用幽默,鼓励学生反馈等;③提问技巧,包括反复集中与指导、引导等;④小组个人辅导技巧;⑤培养学生思考技能,包括鼓励探索性学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技能等;⑥评估技巧,包括认识与评价学生的进步,确定学习困难与提出补救措施,鼓励自我评估及组织评估讨论;⑦课堂管理和纪律。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主编的《教师专业化的理论和实践》一书将教师常用的教学技巧归纳为九个方面:导入的技巧、强化的技巧、变化刺激的技巧、发问的技巧、分组活动的技巧、教学媒体运用的技巧、沟通表达的技巧、结束的技巧和补救教学的技巧。

我们可以发现,以上几项对于教师技能的研究关注的是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对师范生教师技能的培养中,课堂教学技能是非常重要的技能,但不是全部。

在国家教委1994年下发的《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中,教学技能分为教学设计、使用教学媒体、课堂教学、组织和指导课外活动以及教学研究五类。在课堂教学技能中,大纲主要设定了九项基本技能:导入、板书、演示、讲解、提问、反馈和强化、结束、组织教学和变化技能。各类教师技能培养的教程,便是根据这一大纲编写的。例如,由肖惜主编的《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简明教程》,包括了英文书写及教学技能、英语歌曲教唱技能、英语游戏组织技能、简笔画辅助教学技能、常规教具制作与电教仪器使用技能、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技能、备课技能、课堂教学微技能、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的教学技能、作业批改与学习辅导技能、课外活动组织技能、测试技能、教研与自修技能等。这些技能是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应该在英语教师技能的评价方案中得到重视与强调。所以,我们在评价方案中将英语课堂教学设计、CAI英语课件制作、模拟课堂教学、教学游戏设计、英语歌曲演唱及教唱、英文板书及简笔画、英语教学研究等作为重要的评价内容。

二、形成性评价方案

要体现对师范生专业情意的培养

我们认为,教师专业情意的培养不容忽视,只有注重专业情意的培养,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专业人员;另一方面,专业情意的培养对专业技能的培养有强大的推动作用。但当前对师范生专业情意的培养方式,多采用宣传与说教的方式,教育师范生“教师职业是天底下最光荣的职业”,“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要有蜡烛的奉献精神”,等等。这种方式对师范生专业情意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还远远不够。在对教师专业技能的培养过程中,我们应该积极探究培养教师专业情意的有效方式。

听故事、讲故事是人类重要的学习方式。在教师专业情意的培养中,故事的意义与作用不可忽略。我们在英语教师专业技能发展课程中设置了“最能触动你心灵的教育故事”专题,并列为评价内容的组成部分,倡导学生广泛阅读教育教学故事,选择最触动自己心灵的教育故事写出反思;写出自己成长过程中的教育故事,向同一学习小组的成员讲述自己的故事,每个学习小组每次推荐一位同学向全班同学讲述。通过听教育故事、读教育故事、讲教育故事的方式,加强教师专业情意的培养。下面是两个摘自学生教育故事笔记的片段:

叫出他的名字

小学时,我是个怯懦内向的孩子,在同学中间我就像落入大海的针一样绝望。老师很少注意我,经常有老师上了一学期的课仍然叫不出我的名字。到后来,我甚至习惯了没有名字的生活。我的成绩也是不上不下,什么时候也没有成为老师眼中优秀的“骄点”,或者糟糕的“焦点”,我似乎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人。五年级时,来了一个新英语老师,她很喜欢在课堂上提问,还喜欢让我们表演课文中的角色。一周后,她又让我们表演,班里一些口齿伶俐的同学已经跃跃欲试了。我呆呆坐在角落里,等着看同学表演,突然我听见老师说:“胡彬,你来演狐狸。”我站起来,有点紧张,但更多是激动——老师竟然这么快就知道我名字了!她一定对我印象深刻,所以才记得我!我内心感到了一种莫大的荣幸。我那天的表演很出色,我第一次意识到原来自己也有成功的潜力。从此,在课堂上我学会了踊跃发言,与人交流时也不再吞吞吐吐。

多年以后,我成了一名师范大学的研究生。在给学生上课前,我一定会花很大力气,记住所有学生的名字,哪怕他是多么不抢眼,多么沉默。我从不吝啬自己的呼唤。有一次,当我准确叫出一个孩子的名字时,我分明看见他木讷的表情变得生动无比,眼睛甚至流露出一丝带有惊慌的欣喜。

感悟:

这轻轻的一声呼唤,足以唤醒一个尘封的心灵,让他知道并没有被世界遗忘。现在作为学生,我依旧有这种体会:当一个新老师来时,我渴望在下次见到他(她)时,能听见自己的名字从老师口中滑出,那种兴奋、那种喜悦是无法掩饰的……

等到我走上三尺讲台的那一天,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与他们交流、沟通,记住他们的名字,在下节课时能准确叫出他们的名字,无论他在哪一个黑暗的角落里,我愿用我的声音唤醒他们尘封的心灵,用我的微笑为他们带去阳光的温暖,我不会遗忘每一张可爱的脸庞。

激励的故事

有一群顽劣的孩子淘气,往一个独居老人的院子里扔石头,老人非常气愤,但孩子们感觉好玩,所以屡禁不止。老人无奈之下心生一计,对孩子们说:“我已经喜欢你们这样做了,以后你们每这样一次,我给每人一元钱。”于是,孩子们干得更起劲了。过了一阵,老人说:“现在不成了,我没钱了,以后你们再这样一次,我只能给你们一角钱了。”孩子们不屑地说:“你想得挺好,给那么少,谁干啊!”

伯恩斯曾提出三种激励规则:一是为“所能获得的奖赏而做”,二是为“正在得到的奖赏而做”,三是为“美好的东西而做”。第一种激励是结果取向的,第二种激励是过程取向的,第三种激励是理想取向的。人们在面对第一种激励时常算计,但对于第二种和第三种激励却能不计较且乐此不疲。故事中的老人之所以聪明就在于,通过把过程激励转变为结果激励,达到制止孩子淘气行为的目的。

三、形成性评价方案

要体现对师范生实践教学能力培养的重视

英语教师专业技能发展课程一方面要侧重培养英语师范生的基本专业技能,如教学设计技能、应用教学媒体技能、课堂教学技能、组织和指导学科课外活动的技能;另一方面要重视对师范生实践教学能力、教学反思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的培养,要及时把最新的中小学英语教学实践(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及最前沿的英语教学研究成果反映到教学内容中,内化为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通过准教师这一载体使先进的英语教学理论转化为英语教育实践活动。

由于师范生走进中学英语课堂的机会有限,在反复进行模拟课堂教学技能训练之后、进入教育实习之前很难有走上中小学英语课堂讲课的机会。这种情况阻碍了师范生进一步探究英语实践教学,阻碍了对师范生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在英语教师专业技能发展课程中设立了“一对一英语学习指导教师”这一专题,并作为形成性教学评价的组成部分。从第一周开始布置师范生寻找一个自己的帮助对象(可以不受地域限制,利用网络通讯进行远程指导,建议为小学或初中的学生,当然,其他层次学生也可以)。师范生担任学生的英语学习顾问,但不同于做家教,否则性质的改变将影响师范生能力的培养。师范生详细记录对学生的辅导帮助过程并作为作业上交。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安排时间讨论师范生作为学习顾问所遇到的问题,师生共同讨论解决方法。师范生通过这种真实的英语教学活动,通过与中小学生的交流互动,通过对辅导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讨论和解决,使自己的教学技能不断提高。下面几段摘自一位师范生的辅导日记:

……

成成说老师上课讲的语法他听不太懂,所以今天我就给他简单讲了一下句子成分,我觉得对于初二学生不必用那么多专业术语讲,那样一开始就会让他觉得一下子接触了好多难生词,这样讲过之后,第二次提到的时候他不一定会记得这个单词的意思,更不用说它所代表的成分的意义。如果要让学生增加词汇量,老师不妨在讲语法前一天向学生介绍这些句子成分的名称,给他们时间来理解、记忆,在这之后再进行语法讲解……

我想不论教什么内容,都不要在刚开始时把学生吓住,不要说“今天的内容有难度,大家要认真听”之类的话,我们可以说“今天的内容很重要”,尽量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的环境……

晚上,妈妈问我:“你给成成讲的东西,他都能听明白吗?”这倒提醒了我:不要问学生“你们听明白了吗?”因为我觉得无论是教一个学生还是一个班,人多少都会有虚荣心,学生也许会因为别人说明白而自己有问题也不会再提了,或是不好意思说还不懂。老师可以通过设计练习来判断学生掌握的情况,这样更客观。就算那些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的同学也可能在某处存在问题而自己没有意识到……

今天是周六,成成打电话告诉我他在期中考试中英语考了第二,我很为他高兴。现在的孩子很聪明,你一定要相信他们能做到。

成成还告诉我,他们可以报名参加英语二级考试。只是感觉备考中记忆单词比较困难,让我帮他想点办法。我告诉他,词汇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不可期望一口吃成个大胖子,当然也有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如根据词根加上前缀和后缀,或者记住一个名词,再联想它的动词、形容词、副词等来记忆。我不同意按照词汇手册的顺序记忆单词,因为很多类似的单词背诵多了,很容易混淆。

表1是我们的英语教师专业技能发展课程形成性评价方案中评价的内容构成与计分比例。

从上表可以看出,考核方案中学生自评和互评的方式占很大比例,其目的在于:①训练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反思与对他人进行客观评价的能力,这是作为准教师的师范生必须要具备的技能之一;②变被动接受教师一个人的评价为主动参与评价,并在多人的评价中更加全面认识自己;③学生参与评价也为学生之间阅读学习他人的作品提供了机会;④培养团体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⑤培养客观公正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态度。

参考文献:

[1] 荀渊.教师教学技能研究[J].教师教育,2004(8).

[2] 梁树森.教师专业技能培训的新视野[J].教育科学,2002(12).

[3] 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英语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5] 汪家宝,刘丽. 构建教学技能训练的新模式[J]. 广西高教研究,2002(8).

[6] 周红,董志澄,祝智庭.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师范生教学技能的研究[J].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9.

[7] 肖惜主编. 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简明教程[M].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沂师范学院外语系)

关于如何规划护理专业建设的方案 篇4

我校护理专业自2013年开办以来,学生规模不断扩大,现已有学生300余人(其中:13级150余名;14级150余名),学制为4年,学历为中导大;教学计划基本按照眉卫校教学计划执行,根据学校实际教学情况及能使学生在校内、外顺利完成各种教学任务及获取相关证件,特制订如下方案:

1、利用课堂内、外引导、树立学生正确的就业观。(就业方向:相关医院、康复中心、社区医院、养老护理等);

2、结合学校实际教学计划,拟将内、外、妇、儿、护理基础五门课程安排在前2年开设,中间穿插大专考试科目;

3、在第2学期安排班级到相关医院进行一周教学见习,要求学生写出见习心得;

4、安排满2年的教学班级从当年6月至次年2月到符合资质的医院进行8个月的教学实习;

学前教育专业建设方案 篇5

一、建设基础

(一)区位与产业优势及人才需求分析

被调研的中职院校开设学前教育专业的有遵义市职业技术学校、湄潭县中等职业学校、凤岗县中等职业学校等,总体来看,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存在较大缺口。大量的社会需求和良好的办学环境,成为本专业技能人才培养强有力的依托。

(二)专业优势与特色

本专业自2007年开设以来,始终围绕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突出职业教育应用性、职业性等特点,在专业建设中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从2008年开始开始探索和开发贴近市场需求、具有中职特色的网络专业课程体系;2010年进行了专业教学改革试点;2013年开始将CEAC“网络工程师”的认证引入教学计划;2014年开始进行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探讨;2015年采取校企合作、课程置换的方式整合人才培养方案;2016年进行了基于工作任务包的课程体系改革。经过8年的改革与创新,已经初步形成了突出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贵州省同类专业中具有良好声誉和一定的影响力。

二、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面向遵义市信息产业,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对已有教学成果的集成、重构和深度开发,全面推进计算机网络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引入国家政府部门或著名IT厂商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高水平“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在校企合作、社会服务、教学资源共享等方面有较大突破。提升专业的整体办学水平,为中职学校同类专业提供经验,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二)具体指标

1.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

以贵州省计算机与网络技术职业教育集团为平台,与行业、企业合作,充分发挥专业建设委员会的作用,根据工作领 域和职业岗位所完成的典型工作任务,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以网站建设工作任务包、网络组建与管理工作任务包和网络安全工作任务包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改革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评价方式,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达到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一致性的目的。

2.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通过与锐捷、西元等公司合作,以建设真实工作环境为重点,升级改造现有实训室和建立新实训室,进一步完善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功能,扩大实训基地的规模,形成校内实训基地与校外实训基地互为补充,融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研发功能于一体、“虚”实结合的实训基地。制订基地管理制度,提高实训基地的运行管理水平。在满足本校需求的基础上为其他职业学校提供实训场地。

3.师资队伍建设

按照“专业教师下企业,能工巧匠进学校”的思路,吸引合作企业积极参与,对现有教师队伍进行“升级”与优化,培养在行业领域具有较强影响力、专业技术高超的专业带头人。提高骨干教师实践能力,聘请企业技术大师和能工巧匠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以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为目标,每年对教师进行一次现代职业教育理论和技术的培训,结合企业实践、学习、交流等措施,使专业教师具备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过程设计能力、课程开发能力、专业实践能力。

4.专业群建设

通过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龙头的专业建设,带动计算机专业群(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平面设计、电子商务等)的发展,在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实训设施和教学团队等实现资源共享。

三、建设内容

(一)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 依据职业岗位能力分析,专业建设委员会决定以工作任务为导向重构现有课程体系,共建15门课程,其中建设核心课程7门、优质专业核心课程5门、精品课程2门;校企共同开发实训教材3门、课件10个。通过改革与创新,形成与之相适应的人 才培养模式。

1.课程标准开发

根据教学体系,依托企业、行业,由企业技术骨干与本专业骨干教师共同开发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2016年启动课程标准开发,2017年完成《综合布线与工程》、《局域网建立与管理》课程标准的开发,2018年完成《网络安全与应用》、《网络操作系统》课程标准的开发。

2.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建设

根据计算机网络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依托企业技术骨干和行业专家,改革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评价方式,在建设期内,将《网络基础》、《网站建设》、《网络安全基础》、《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4门课程建设成为体现岗位技能要求、促进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培养的优质专业核心课程。

3.课件开发

由骨干教师牵头,在企业技术骨干的参与下,组建课件开发团队,2017年开发与制作5门课程的多媒体课件,2018年开发与制作5门课程的多媒体课件。课件开发完成后进入学校资源库。

4.网络学习课程建设

创建网上互动教学平台,根据教学标准、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实习实训、教学指导、学习评价等模块的要求,将教师的授课视频、多媒体教学资源以及专业教学素材等通过网络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5.素材库建设

建立包括以下内容的素材库:

(1)收录本专业以实训为主的动画视频教程;(2)收录与整理与专业相关的图书、报纸、期刊、报告、标准、专利、学术会议资料、学位论文、法律法规等资源,形成规范数据库;(3)收录图片、动画等素材。

(二)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课程实施及培养模式,对专业现有实训室设备进行升级与改造,新建2个实训室;新增10家紧密性合作企业并签订协议。

(三)师资队伍建设

本专业现有专业课教师25人,其中有企业工作背景的兼职教师6人,拟培养专业带头人2人,骨干教师8人,聘请企业兼职教师达到15人。形成企业人员到学校授课,教师到企业锻炼,实践课程主要由企业教师讲授、辅导,顶岗实习有企业教师指导的良性运行机制。

(四)其他项目建设

1.学生职业素质(素养)与职业道德培养

通过与余庆中学建立互助学校、支援余庆县贫困山区建设、帮助农民工子女改善学习环境等助学活动培养学生诚实守信、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精神;与企业联合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提高职业道德素养。

2.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1)从实验、实训、实习等三大关键实践教学环节入手,全程监控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2)从课堂、课外、作业、考试等方面监控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3)由教学督导室对教师不定期听课、抽查,进行教学质量的监控;

(4)教研组进行每期两次的教学检查、不定期听课、开展公开课、讨论评课,从各环节提高教学质量;

(5)通过教学督导室和班级信息员进行教学质量反馈、每学年进行两次教师测评,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监控;

(6)与企业共同构建各类现场实习实训评价体系;(7)定期进行毕业生跟踪调查,邀请用人单位、学生家长参与教学质量评价。

余庆县中等职业学校

英语专业建设规划方案 篇6

一、翻译实习性质与任务

翻译实习是全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是我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一个必不可少教学环节,是理论联系实践的需要。

二、翻译实习目的与要求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业务培养目标”规定,英语专业培养“能在外事、经贸、教育、旅游等领域从事翻译、管理、教学的英语高级专业人才”,“业务培养要求”又规定“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听、说、读、写、译基本技能”。翻译实习教学的目的使学生通过广泛接触社会实践中的各种活的语言材料并对其进行翻译处理,检验他们的英语语言技能掌握的情况,并为以后的理论课教学的修正与改革提供依据。要求每个学生在实习期间完成10个小时的英汉材料口译和10000字英汉材料的笔译工作量,采用英语专业八级考试水平材料进行练习。口译材料以最近中外的时事新闻和商务活动为主,笔译材料的范围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文学、科技和历史、地理等方面,切实帮助提高笔译和口译能力。

三、实习时间和地点

时间:第14-17周(2012.12.3-12.30)

地点:湖南农业大学

四、实习负责人员及其工作职责

总负责人:李丹,负责整个翻译实习的安排及学生翻译实习成绩的整理与登录、翻译实习报告的收集。

口译负责人:郭珊珊,负责口译材料的准备,制定口译现场指导的基本要求和工

作程序,组织口译教师确定每篇口译材料的准备工作、口译实践中的注意事项、重点、难点。

笔译负责人:罗美兰,负责笔译材料的准备,制定笔译现场指导的基本要求和工

作程序,组织笔译教师确定每篇笔译材料的准备工作、笔译实践中的注意事项、重点、难点。

五、实习指导教师及其职责

英语系全体任课老师担任本次翻译实习的指导老师,分成口译和笔译两个小组,具体分配如下:

口译组:郭珊珊(组长)、刘霁月、龚维国、许雷、周静、周晓娴、彭华、郭滨、李湘、宋畅、苏超、房青

笔译组:罗美兰(组长)、王建辉、杨竟、张健、曾亚平、李丹、陈颖、吴蓉花、1

刘永军、陈海平、黄淑纯、高贝

指导老师的工作职责:

1、了解教学大纲,指导教师要认真学习《翻译实践教学大纲》,充分认识到翻译实习在英语专业本科教学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笔译老师和口译老师在各自负责人的组织下,统一备课、统一对学生的要求。

2.了解工作流程,各指导教师组织自己所带的学生开会,具体安排进行口译和笔译集中练习与讲解的时间和地点,并提出其他要求。

3.了解实习内容,每周至少组织2次集中练习与讲解,要向学生传授翻译工作中的注意事项和具体的翻译技能与技巧,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把理论课堂学到的翻译知识运用到翻译实践中去。指导情况要登记在《翻译实习记录表》上,载明指导的内容、时间、地点,并有三个以上参与学生签名。

4.了解实习对象,每周周末检查自己所带学生的实习作业,督促他们按时完成实习任务、,填写《翻译实习报告》。

5.实习结束后督促学生上交《翻译实习报告》,并根据学生的实习态度和实习作业,给所负责的每个同学一个口译或笔译百分制成绩,各班以班为单位交一份实习总结或心得。

6.保管好学生上交的实习作业与《翻译实习报告》。

六.实习对象及其学生要求

参加本次翻译实习的对象为湖南农业大学及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英语专业2009级全体学生。

对学生的要求:

1.学生必须充分认识到翻译实习在英语专业本科学习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听从指导老师安排,协助老师确定集中练习与讲解的时间与地点,按时完成并上交指导老师布置的各项翻译实习任务,及时填写《翻译实习报告》并在实习结束时上交指导老师

3.学生旷一次集中练习与讲解从总成绩中扣10分,没按时交实习作业一次从总成绩中扣10分。

七、实习内容及安排

翻译实习分为口译与笔译两部分,每部分包括指定内容与自选内容。指定内容由实习指导老师现场指导学生完成,自选内容由学生分散完成。

1.口译的指定内容是郭珊珊老师负责,提供难度为英语专业八级的听力材料四篇。自选内容由口译指导教师决定,量为每周一小时,难度相当专业八级,内容不限。(每周周末,学生需以班为单位,交光盘供老师检查)

2.笔译的指定内容:罗美兰老师负责,提供难度为英语专业八级的翻译材

料八篇。自选内容由笔译指导教师决定,量为每周2500字左右,难度相当专业八级,内容为当下中、英美主流报刊、杂志的有关科技、经济、政治、文化的各类文章。(每周周末,学生需以班为单位,交笔译材料供老师检查)

八、翻译实习实施方式及具体工作流程

本实习采用指导老师负责制,分散实习与集中讲解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1.全体指导教师集中,召开翻译实习安排会。

2.召开全体实习学生大会,讲解翻译实习的性质、要求和安排。

3.各指导教师组织自己所带的学生开会,具体安排进行口译和笔译集中练习与讲解的时间和地点,并提出具体要求。

4.每周周一指导老师发放本周的实习材料,周五收取学生的实习作业并检查,督促他们按时完成实习任务、填写《翻译实习报告》,下周集中时组织学生分析其翻译中的难点问题。

5.每周每位指导老师组织2次集中练习与讲解,向学生传授翻译工作中的注意事项和具体的翻译技能与技巧,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把理论课堂学到的翻译知识运用到翻译实践中去。指导情况要登记在《翻译实习记录表》上,载明指导的内容、时间、地点,并有三个以上参与学生签名。

6.实习结束后一周内,学生上交《翻译实习报告》给指导老师,各班以班为单位交一份实习总结或心得给李丹老师。实习指导老师根据学生的实习态度和实习作业,给所负责的每个同学一个口译或笔译百分制成绩,所有成绩给李丹老师。翻译实习总成绩由口译成绩(50%)与笔译成绩(50)组成。

7.实习结束后第二周内,英语系第二教研室上网登录学生翻译实习成绩,以班为单位整理、保管好学生上交的实习作业与《翻译实习报告》。

8.学生口译光盘和笔译作业由各指导老师自行保管,以备学校、学院检查。

九.指导老师与学生分配安排表

第一组刘霁月、张健

张 健:

F1罗怿宁李琴林芳李嘉张宇洋姜娜孙嫣蓉陈丹谭显张伟珍赵纯杨晔刘猛曹银雪

刘霁月:

F1 陈惠李欢杨文娟杨艳红汪维徐珊周蓉杨姣刘佳肖文翔黄俊洁郭利周宇张茂修

第二组罗美兰、李 湘

罗美兰:

F1袁兰艳高欣欣马玉珠张吉娟廖悦漆慕蓉彭震付茜李诗云王雅

F2吴莎陈泽琼张彤李旷远

李 湘:

F2孙森卉张龙福陶斯斯彭利文颜祎婧江媛园梁露香蔡国军聂晓璐金娟顾任飞刘欢欢娄铃曼王兰兰

第三组李丹、郭珊珊

李 丹:

F2雷雨欣 何惠英蔡萍欧阳慈俐史菊芳潘缌缌郑格利邓龙杰任洋 聂露露徐婷陈晓娇张翾易蓉

郭珊珊:

F2 李旦昱曾骏黄颖蒋晓书彭璇

F3 肖彬黄敏讷林瑜梁爽王颖陈晓冬陈咪罗文新浣硕

第四组吴蓉花、房 青

吴蓉花:

F3杨玲谭文筝周赞陈银慧赵翩翩王飞艳王璜李颖刘婷周慧朱平彭浩喻思媛夏蕾

房 青:

F3罗佳李林香杨凯丽向阳胡全燕潘黎强李启瑞张宪陈雅琦周辛雨罗颜牛楚原杨安琪

第五组曾亚平、龚维国

曾亚平:

F3 姜洁

J孟裕娟易亚维陈佳刘莉易小艳旷兰王红香林桂英向丽芳陈丹周素龙昕

龚维国:

J甘潺周来廖婷周帮刘琴刘云帆廖文琳徐俊曾葵华陈志红

姜曌刘赞周朗

第六组王建辉、彭 华

王建辉:

J黄琦云黄娅琼刘威匡三华黄辉蒋良蒋双青唐欣张洁夏玉娇贺梅林

D1 宋洋甘卓

彭 华:

D1 苏念张雨娉王槐庭王思黛谭欣露陈莉莉宋竺珊黄潇江丽媛陶继雄阮冬香许湘陵子吕雯

第七组许 雷、高 贝

许 雷:

D1 冯婷傅杰杜莉赵蒲芬巢霞莫烨吴洋邱媚娟邝媛慧谢曼萍李悦灵金泋颖叶璐

高 贝:

D1 张璐

D2 刘欣喻莎莉陈共佳郭彦毛晓菲李芮琦刘蒲玭张诚赵柳欧阳岑姝周桂 唐芳

第八组杨 竟、苏 超

杨 竞:

D2 王叶乔李嘉媛邹琳刘薇詹伟民龙静李越雷稀哲刘宇陈珺肖振杰彭玲何宇琪

苏 超:

D2 吴惠玲周春银洁周冰苗冉

D3 马力薛萌朱未弟王丹万立莎孙霞杨丽琦张港易倩文

第九组郭 滨、黄淑纯

郭 滨:

D3 匡珊红明敏丁婉嫕彭喆李俊道李盼汤利刘雅玲刘星阳陈露丁玲刘丽云张秀兰

黄淑纯:

D3 张玲玲钟媛琳李钟胥茜施刘玲卢逸姗

D4 杨志高谢萍屈宜笑魏芳王泽豪熊锦郁朱雅琼

第十组周 静、刘永军

周 静:

D4 胡佳林周亚君刘春芳唐军邓子华张敏黃嫣尹俊娴贺琴黄梦琳李文涛涂康李奇淼

刘永军:

D4 黄娣陈美玲文瑶邱素琴梁枫杨洁谭梦璇刘奕君吴娅 D5 冯盛骄孔帅郑意灵张文崇

第十一组陈 颖、周晓娴

陈 颖:

D5 杨敏杰夏妙云王烨贺丽君谭海浪肖梦星河唐维美姚媛管园园吴汨平王颖汪盼任梓君

周晓娴:

D5 唐植敏柳彦如刘亚李梦林谢兰王晓晖刘鹏芝龙婷婷杨昆衍邓娟谭骄琳

D6 杨麒慈肖瑶瑶

第十二组陈海萍、宋 畅

陈海萍:

D6 李梁艳陈柠李希饶瑶向璨康吉李海彭经群周敏龙何羊子朱丹刘思佳陈艳红

宋 畅:

D6 刘静任海玲彭小舟胡瑞敏黄娇陈丽丽陶芳艳向娟王红艳刘桢吴逸星 刘芳曾丽君

(排名第一者为小组负责人,口笔译交替进行)

英语专业建设规划方案 篇7

为提高地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 提高学生进行学业深造的能力, 结合构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素质拓展“三大育人平台”, 我校安全工程工程在培养方案修订中提出增设安全工程专业综合课程, 已面向2010级安全工程专业学生开设。现就安全专业综合课程建设方案及教学效果进行总结。

1 综合课程建设的目的及要求

综合课程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辅导为原则, 鼓励学生主动的发现问题, 并能通过探究或实践活动试图解决问题, 其中最重要的是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探究的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养成基本的研究态度与技能。

综合课程巩固和加深学生对相关专业课程的基本知识理解和掌握, 并将理论基础知识、实验室操作和企业安全工程实践相结合,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在课程实施中强调学生自主活动, 由学生自己设计并控制学习的整个过程, 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与周围环境进行交流, 彼此激励、互相帮助, 培养学生的管理沟通能力、团队协作与合作能力及组织实施能力。

进入综合课程的实施阶段, 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 了解问题 (或任务) 的研究现状、解决问题或任务的关键因素、目前解决问题或任务的主要方法及存在的问题, 进而对课程项目进行分析、设计和实验。借此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以及独立思考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及创新能力。

通过课程答辩, 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在面试或复试中的应试技巧及能力。

使学生通过实践与具体探究的过程, 获得知识、能力、态度、情感、品质等方面的发展。在课程中, 使学生能够以主人的身份投入到任务或课题中, 积极主动地参与解决环境问题, 不是将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 而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和搜集到的资料来理解问题、解决问题, 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从中得到发展。

2 综合课程的教学内容及考核方式

根据毕业生就业方向的不同, 综合课程分为面向学业深造的综合课程及面向学生就业的综合课程。

2.1 面向学业深造的综合课程

(1) 科技英文文献翻译能力训练:让学生独立的搜集一定数量的某一研究领域的英文文献并翻译成中文进行讲解。

(2) 专业知识综合应用, 通过化工企业重大危险源辨识及评价、阻燃材料的研究与制备、火灾数值模拟软件CFD的学习及应用三个方向, 让学生熟悉不同专业方向的研究方法。

(3) 综合素质培养训练:通过“面对面”辅导, 对学生所做专业知识进行总结、答辩;通过“面对面”辅导或“一对一”指导方式指导学生对外沟通交流能力和技巧;针对学生平时较少查阅资料的特点, 讲授如何查阅科研论文资料, 如何看懂所查阅的科研论文以及如何利用论文中相关的研究成果, 并教学生如何甄别文献论文的等级;让学生把看过的某一篇论文做出PPT对论文内容进行完整讲解, 进而了解学生是否真正具备了学术素养、学术储备能力。

2.2 面向学生就业的综合课程

(1) 聘请行业专家、企业安全管理员讲授一般行业及高位行业中全员需要掌握的安全法律法规、职业卫生及防护、安全评价及安全管理、安全监管等知识以及在实际工作中常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介绍, 让学生对已学知识进行巩固学习, 并为实践锻炼做好铺垫。

(2) 联系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岗位, 进行为期两周的实践锻炼。

(3) 通过实习日志、实习总结及结课答辩, 对课程效果进行评估。

2.3 综合课程的考核方式

安全工程专业综合课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核:能按照任务书的要求提交课程研究报告以及相关辅助材料;撰写研究报告, 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进行综合课程的结课答辩, 要求多媒体课件能反映课程设计的特色、优势、以及取得的结果, 所有指导教师参加, 并根据课件内容及答辩情况进行综合评定;出勤情况及平时表现。

3 综合课程实施及过程

3.1 集中讲授及任务分配

任课教师集中讨论研究, 根据学生的特点, 针对不同研究方向的教学内容, 提前准备出多项问题或任务, 并针对任务和相关的案例进行集中讲解, 综合讲授与项目的分析和完成相关的各种专业知识和理论, 重点运用启发式等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重构知识体系及技能, 使学生明确课程学习及实践的最终目标、任务、步骤及要求, 然后将学生进行分组 (一般3~6人一组) , 针对个别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3.2 合作实施、项目研究

各小组学生根据自己任务、问题, 自行研究分工和责任, 实现定职定责。鼓励学生自由组合, 培养学生的管理沟通能力、团队协作与合作能力及组织实施能力。进入综合课程的实施阶段, 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 如媒介调查研究行业、企业一线的生产实际, 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 了解问题 (或任务) 的研究现状、解决问题或任务的关键因素、目前解决问题或任务的主要方法及存在的问题, 进而对课程项目做出科学合理的分析, 积极开展实验或调研。借此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动手操作能力。

3.3 教师点评及综合考核

项目或任务完成后, 编写课程结课报告, 并将组织学生进行课程答辩, 通过每组学生的答辩, 任课教师评价结课报告的优点和不足, 并作为综合课程考核的一部分。

4 专业综合课程实施效果

综合课程是教学体系中的一个非常有特色的环节, 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种尝试。在完成该课程的23名学生中, 有7人参加了面向就业的综合课程的学习, 有16人参加了面向学业深造的综合课程的学习;其中被硕士研究生录取15人, 其余学生全部就业。因此, 综合课程对学生的锻炼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5 结论

通过面向就业学生综合课程的学习, 使安全工程专业的学生增强了走向社会的信心, 增加了对就业形势和就业压力的认识, 缓解了学生的就业忧虑, 为今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通过面向学业深造的综合课程的学习, 让进行学业深造的安全工程专业的学生掌握了学业深造所必须的能力和素质。

总之, 通过综合课程的学习, 增强了安全工程专业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 显著提高了我校安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摘要:根据安全工程专业特点, 结合培养方案中构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素质拓展“三大育人平台”的要求, 开设了面向学业深造的综合课程及面向学生就业的综合课程。通过综合课程的学习, 增强了安全工程专业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 显著提高了我校安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关键词:安全工程,综合课程,建设方案

参考文献

[1]施静翰.综合课程的教学模式探究[J].教学探究, 2002 (4) :29-30.

[2]陈益林, 韦宁.关于我国综合课程实施的几点思考[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6) :36-69.

[3]夏心军.综合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比较分析[J].上海教育科研, 2004 (3) :43-45.

英语专业建设规划方案 篇8

环境科学再深造方案规划环境学作为一个独立的专业在我国的发展也仅仅只有几十年而已,但是由于工业文明带来的污染不断加剧,环境专业在国内的发展速度飞快,并且已经形成了环境工程、环境生物、环境物理、环境化学、环境规划与评价、环境大气等多方向的一个综合性学科。由于需求市场巨大,专业要求较高,在国内有众多的高校设立了环境学专业,同时也不断有工作者从化学、物理、地理等其它专业转入环境行业。尽管各高校的环境学应届毕业生就业存在一定困难,但市场对于环境科学专业仍有需求,特别是有一定工作经验的环境技术人员。而且由于其专业性较强,相应的职位一般都需要有一定的职业资格证书或者技能证书。但环境专业的技能证书考试大多需要一定的工作经验,在校学生一般不能去参加考试。因此,本文主要基于2011年“中华英才网”“智联招聘”“前程无忧”三大招聘网站近一年的数据,结合上海市春秋季大型招聘会的信息,对现有的环境市场需求进行了统计分析,以期为开设环境学专业的学校提供一个课程设置和就业培训的参考,为已经进入或即将进入环境行业的工作者分析其自我发展的方向。

一、调查方法

跟踪调查2011年三大招聘网站2011年每个月前十天发布的招聘内容和上海市春秋季大型人才招聘会的信息,去除没有具体信息的职位和重复的职位后,将余下的信息进行人工筛选,对包括工作的类型,工作年限的要求,学历的要求以及工作经验背景等资料进行分类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环境科学专业工作类型的需求分布

如图1所示,从工作类型的需求情况来看,工程类的工作占了47%,有近半数左右,其次是管理类的需求占25%,但管理类之中的分类又比较多,由于安全生产和清洁生产的发展,EHS占总需求数的9%,安全类的工作占4%。包括安全生产管理等,而新能源与CDM的工作共占3%。传统意义上较为火热的市场环境评价与环境规划类需求仅分别占4%与3%,销售类的需求量占16%,而且有不少是需要销售主管等高级职务。而其他技术类的需求占13%,其中环境监测需求量仅占3%,而且需求一般都为层次较低的操作人员。其他的技术类需求约10%,包括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以及固体废弃物技术的处理等技术性的措施。

2.对于学历的要求

大部分单位的招聘都是面对大专和本科,中专及以下和硕士以上学历的需求量都较少,与招聘情况结合分析,招聘中专生的主要是销售与监测等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管理类的工作普遍要求比较高,基本都在本科以上。而硕士及博士的招聘数量很少,这一方面,符合现有的学位比例;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许多面向硕士博士的招聘单位会在自己的公司网站上挂出需求信息或者并不进行公开招聘,如各个高校以及一些大型公司等。

3.对于工作经验的要求

从图2的统计可以看出,大部分工作对于年限的要求在3年以内,需要应届毕业生的工作仅占5%~10%,这一方面说明大部分的工作单位都希望有工作经验的新职员。但是8年的工作经验需求量仅占5%左右。经调查表明,在工作1~3年左右是一个跳槽的高峰时期,有8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一般将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或者不太会通过网络的形式参与求职。因此,对于求职来说,在一两年之内通过岗位变换找到合适自己的就业方向,并通过两三年的积累取得相应的工作经验将有助于在此行业内取得较好的发展。

4.对于工作背景的要求

表1是相关的一些环境类工作所要求的工作背景,可以看出,一般的职位至少要一至两样相关的技能特长,有些职业技能可以在学校学到,如CAD制图、仪器分析等。但有些技能必须在工作中学到,如安全员证书、环评师证书等。因此,掌握一门优秀的技能对于个人今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5.招聘企业类型

在环境领域,民企占了绝大多数,外资和合资企业占了1/3左右,但从待遇上来说,外资和合资的企业待遇普遍较高,而民企的待遇差别较大。但外企对外语的要求较高,多数外资企业均直接发布英文招聘信息,且外企招聘集中在EHS、CDM等职位上。

三、结论

1.环境科学类的工作方向类型较多,且专业性较强,对于高校的环境科学专业来讲,很难针对某一个特定的环境科学就业方向展开专业培养,因此学生更多地需要在学校中学习更多的基础,在工作中开展应用学习。

2.由于工作类型多种多样,环境专业学生也几乎不可能掌握环境学所有内容,因此找到合适自己的就业方向并进行深入地学习和深造是必须的。

3.三年的工作经验可以视为进入该行业合理的筹码,因此学生毕业后应尽快选定适合自己的工作方向积累工作经验,等有一定时间的经验积累之后再选定合适的单位进一步发展。

4.由于硕博研究生专业方向分类较细,因此如果需要从事环境科学技术性工作的学生可以考虑参加研究生的学习,但是需要对自己的进修方向有一个合理的安排,而且研究生毕业以后再想从事其他方向的工作将会有一定的难度。

参考文献:

[1]许文刚.高等师范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途径探微[J].中国校外教育,2011,(11):17-18.

[2]李顺兴,陈智煜,陈焕林.环境科学与工程类本科专业就业分析及培养模式探讨[J].环境保护,2005,(4):35-39.

[3]王少莽,关媛.基于当前高校环境科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几点思考[J].甘肃科技,2010,26(4):179-181.

[4]张焕祯,罗湘南,赵滨燕.中国环境工程本科教育发展及人才需求分析[J].环境保护,2003,(2):59-64.

[5]温桂清,蒋治良,李俊.高校环境科学专业就业分析及培养模式探析[J].高教论坛,2010,6(6):108-109.

上一篇:成语改编的经典广告词下一篇:主流媒体品牌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