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音乐课堂实录(通用7篇)
执教年级 小学四年级 教材版本 人音版第七册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优美动听的声音演唱《采菱》表达对水乡和江南景色的赞美和热爱。
2、通过学唱歌曲让学生能够了解江南音乐的旋律特点,感受江南音乐的风格。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鼓励学生加入到集体表现歌曲的形式中来调动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优美婉转地演唱歌曲并能初步感受江南音乐的旋律特点。
教学难点
1、切分音和附点音符。
2、培养合作意识用优美的声音表现歌曲
教学用具钢琴 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歌曲
同学们,伴随着悠扬的音乐我们美丽的音乐之旅又开始了。刚才听到的歌曲喜欢吗? 学生:喜欢
老师:是啊这是一首富有江南风格的歌曲《太湖美》歌曲旋律优美而抒情所以我也很喜欢。其实江南民歌有很多同学们生活中你们曾经听到过那些江南
民歌呢?
学生:说一说 《采红菱》《采茶舞曲》《茉莉花》 老师:歌曲《茉莉花》有好多首其中江苏的《茉莉花》非常优美。大家熟悉吗?
学生:熟悉。
老师我们用优美的声音轻轻唱一唱其中的一段歌词吧。师生轻声同唱《茉莉花》一段歌词。
老师同学们你们对《茉莉花》这首歌曲有什么样的感受 学生柔和抒情、婉转、非常动听、、教师其实江南的民歌优美抒情江南的儿童歌曲也同样极具特色接
下来请同学们聆听一首富有江南风格的儿童歌曲。
二、学习新歌
1、播放音乐《采菱》引导学生聆听 老师歌曲听完了有何感受 学生很优美、、、很抒情、、、、教师大家对音乐的感受很准确。
点击播放图片教师朗诵歌词、介绍歌曲、学生朗诵歌词 是啊水乡的孩子爱水乡从小生活在南湖旁山中的清泉香
喷喷湖里 的水菱甜又爽啊划呀划啊划呀划水乡的孩子爱水乡水乡的孩子爱水
乡。
这是一首带有江南风格的儿童歌曲《采菱》歌曲优美抒情表达了少年儿
童在金秋时节划船湖上采摘菱角时高兴的心情同时采用了欢快优美的音乐
情绪表达出孩子们热爱家乡的美好感情。让我们随着优美的音乐轻声朗读这
首歌曲的歌词。师生同读
教师这首歌曲好听吗好听让我们再来听一遍歌曲听一听歌曲中演
唱了一种什么植物
2、播放音乐《采菱》投放歌谱。学生轻拍节奏 两种种不同的节奏拍法
教师歌曲中唱的植物你认识吗 学生学生回答
教师展示课件教师简介菱
师其实菱是一种植物菱长在水里根长在泥中叶子浮在水面上。
叶子成什么形状三角形夏天开白色的小花花虽然不大但茫茫翠绿中点缀着点点白花显得格外纯洁与典雅。菱的果实大家见过吗点击介绍)菱的
果实外面有硬壳最大的特点是两端有弯弯的角所以人们给它起了个很形象 的名字叫“菱角”。有哪位同学吃过菱角吗? 学生回答或描述
师你描述的真形象。是啊清澈的南湖水哺育了绿色的菱也带给孩子
们无尽的欢乐与歌唱让我们随着优美的音乐用“啦”轻声哼唱歌曲。
3、播放歌曲学生聆听并跟随歌曲轻声哼唱。
4、基础知识学习学习切分音
老师同学们在这首歌谱里有一种典型的节奏大家请看。教师教鞭点一处这种节奏叫什么名称呢 学生观察回答 教师好极了
教师点击鼠标这种节奏叫切分音在我们歌曲里使用了两种类型的
切分音
第一种切分音两边分别是十六分音符中间是八分音符所以
它的唱法是
这样的。教师示范读节奏。学生唱读切分音
第二种切分音两边分别是八分音符中间是四分音符它的唱法是这样 的。教师示范读节奏。学生唱读切分音
老师同学们歌曲里多处使用了切分音请用我们智慧的眼睛找一找它们都在哪儿呢
学生找一找说一说。
教师引导学生唱一唱。加强划船切分音的练习。 教师大家唱的真不错使用了切分音的旋律好听吗好听
那么就请你们跟随老师一起轻轻的学唱歌谱好吗
5、歌谱学习
a、教师弹琴左手加伴奏引导学生学习歌谱 学生轻唱歌谱
教师这个地方为什么用括号括起来括号里的是间奏不演唱。
提示划呀划的起拍位置突出弱拍学习
继续引导学生演唱歌谱到结束。
b、集体演唱一次教师伴奏。
教师记得有句话曾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随着我们不断地学习相信演唱歌谱的能力一定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大家有信心吗
那么有没有信心跟随老师的琴声自己填唱歌词呢
6、歌词填唱
a教师双手弹琴引导学生填唱歌词。注意纠正学生的错误之处。b认识反复记号
教师 这首歌曲只有一段歌词呀怎么刚才音乐中都唱了两遍那
学生反复记号。
教师介绍D.S反复记号的含义这种反复记号表示从记号处开始反复到
记号处出结束。那么这首歌曲我们应该怎样反复呢 学生学生自己说一说演唱顺序
7、学生完整演唱歌曲
教师了解了这个知识我们就完整的演唱一遍歌曲吧 弹琴引导学生完整的演唱歌曲。
学生听琴唱词初步做到节奏、音准正确。
三、情感启发处理歌曲
1、分句处理歌曲
a、师大家看歌曲的前两句都唱了些什么 学生介绍家乡在南湖旁。
师水乡的孩子向我们介绍了他们的家乡带着什么样的心情
引导学生说一说并唱一唱自豪的深情地、抒情的、美丽的、、b、师第三乐句唱了些什么 学生山泉、水菱
师这里山泉和水菱的出现衬托了孩子们欢快的心情使歌曲更生动、形
象。什么样的山泉呢 香喷喷 那么怎样表现
引导学生唱一唱。或者可以举一例子闻到苹果的香味时什么样
那么水菱呢甜又爽怎么表现唱一唱 c、请大家听听老师唱第四乐句看有什么感觉。
教师范唱“啊划呀划”并稍加身体动作引导学生来表现歌曲
d、师最后这里又重复了第一句歌词“水乡的孩子爱水乡”前后两个“爱”
字含义一样吗
学生前面高兴的介绍自己的家乡后面把对则唱出了对家乡的赞美、热
爱。
教师是啊南方的孩子热爱自己的家乡如今我们沂水也变得越来越美
丽同学们你们热爱它吗那么应该怎么做 学生好好学习知识将来把它建设的更美丽。
教师说的真好。赞美歌颂自己的家乡演唱时应该用一种怎样的力度和
情绪演唱呢 学生自豪饱满的 唱一唱
教师通过形象的语言和肢体语言启发引导学生唱好最后一个乐句。
2、点击播放伴奏的图片引导学生完整演唱歌曲。同学们记住刚才的体验让我们用优美的声音唱出对家乡的赞美之情吧
四、拓展
1、同学们唱的真好我也想加入到你们的行列可以吗不过同学们听一听我唱了些什么
播放音乐点击 学生说一说
教师指导学生做练习唱一唱
教师弹琴伴奏一遍第一遍如果不好可以再来一次 教师水乡的孩子爱南湖爱南湖的喷香的清泉和菱角他们用歌声歌唱
了自己的家乡我们用自己优美的声音唱出对江南水乡的向往吧
播放图片伴奏学生完整演唱歌曲。
五、课堂总结点击音乐)同学们不知不觉我们快乐的音乐之旅将要结束了让我们带着对家乡的
游戏规则:随机请一学生 (女生) 上前, 让她请上自己要好的男生, 上来手拉手。再由该男生请上要好的女生, 继续拉手。以此类推, 请上自己要好的异性同学。最后全班同学绕着桌椅外围, 拉手围成一个大圆。
2. 师生问好后, 请学生说说玩游戏的感受
生:有点不好意思, 不过大家团结一致。
师:讲得非常好。
生:这个游戏让人玩得很害羞。 (生笑)
师:第一次玩嘛, 总有点害羞的。
生:我觉得不好意思, 因为和男的手拉手, 这样不太好。
师:没拉到过, 下次多拉拉。
生:有点恶心, 但为了玩游戏豁出去了。
师:豁出去就好了。
生:我觉得这个游戏很好玩, 看到了大家的害羞。
师:这个游戏会有很多的启发, 但是现在大家还没想到, 学了今天这篇课文之后, 我再请你们说一说, 你们可能就会有不同的感受。
3. 直接入题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 (师出示课题:大自然的启示)
师:一起读。 (生齐读课题)
师:谁来说一说“启示”是什么意思?
生:它的近义词是“启发”。
师:对。
生:通过某个事物使人们发明、创造些什么东西。
师:想到些什么东西, 对不对?非常好。
师:再增加点难度, “启”是什么?
生:启发的意思。
师:“启”就是“启发”的意思?猜吧, 我估计你们都不知道, 那就猜吧。
生:“开始”的意思。
师:为什么这么说? (该生接不上) 你是从哪个词语当中想到的?
生:启动。
师:“启动”就是开始的意思。
生:道理。
师:道理?不对。
生:事故。
师:不对。所以很多时候, 一个词语的意思我们是知道的, 但要去想一个字的意思就不知道了。“启”的意思, 你们知道吗?
生:发现。
师:也不对。老师告诉你们, “启”的意思就是“打开”。喝酒的时候有一个“启瓶器”。“启示”连起来就是“启发”的意思。
4. 明确学习要求
师:怎么来学习这篇课文?我们来看要求, 请一位同学读一读。 (呈现略读提示语, 请一生读要求)
师:学习这篇 课文有两 个要求, 第1个要求是——
生:说一说其中的每篇短文主要讲了什么, 你从中受到哪些启发。
师:对, 这是第1个要求。第2个呢—— (标画两个要求)
生:画出自己感受深的语句, 如果有兴趣, 还可以把它们抄下来。
师:你有一个字读错了。“画”, 我们南方人都读“划出划出”, 其实是错的, 应该是——
生:画出。 (生齐读)
5. 感知内容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要求, 在屏幕上。
(生先自学, 然后教师引导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过程略)
6. 认读新词
师:了解了主要内容, 再来看一看生字和词语。请一位同学读一读。
师:这里有个词语“遭殃”, “殃”是什么意思?又靠猜了。 (生猜)
师:破坏, 猜错了。
生:灾难。
师:猜对了。今后要多预习, 特别关注每一个字是什么意思。
7. 理解课文
师:森林遭了什么殃?请同学们再次打开课本, 把森林遭殃的这段话用笔画出来。你到前面来画。 (呈现《“打扫”森林》的课文, 请一位学生在白板上画, 利于后面校对)
师:对不对? (该生画出了第3段)
生 (齐答) :对。
师:我们一齐来读一读。 (生齐读所画段落)
师:老师有两个问题, 第1个问题, 这段话中把什么比作扫帚?
生:把干枯的橡树和菩提树比作扫帚。
师:讲得非常好。谁再来讲讲?
生:把干枯的橡树和菩提树比作扫帚。
师:第2个问题, 为什么要把它们比作扫帚? (稍等待) 来, 这位同学。
生:因为橡树和菩提树的叶子越来越少了。
师:所以——
生:所以把橡树和菩提树比作光秃秃的扫帚。
生:这样更表现了森林遭了殃, 菩提树和橡树的叶子越来越少了。
师:你是这样理解的。还有没有不同的理解?
生:我觉得这样才能体现害虫的破坏力大。
师:才能够体现出来, 是这个意思对吗?还有没有?你说。
生:因为森林里没有了那些脏东西, 像枯枝烂叶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 现在橡树和菩提树的叶子越来越少, 所以作者把它们比作一把把扫帚。
师:好。我们来看一看这个课题, “打扫”森林, “打扫”为什么要加上引号?
生:它代表反义词。
师:反义词什么意思, 就是不打扫?
生:破坏的意思。
师:你觉得是破坏森林。好的。
生:“打扫”有特殊含义, 它不是真正的“打扫”森林。
生:加双引号含有贬义的意思。
师:就是不好的意思。现在再来想一想, 为什么把它们比作“扫帚”?
生:因为林务官一打扫, 那些树一片叶子也没有了, 所以把光秃秃的树比作扫帚。
生:因为林务官已经破坏了生态平衡。
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请同学们再次打开课本, 快速浏览第5、6自然段, 找出这两段当中的一个总起句, 把它画出来。 (师出示要求)
师 (巡视, 指点) :总起句, 不要拿起笔就画, 想一想。画出一句。
师:请一个同学读出来。
生:原来, 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这样, 才能保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师:对不对?
生:对。
师:有些同学画到最后去了, 老师提醒了之后就画对了。“总起句”是在前面的 (白板中红线慢慢标出总起句) , 开始的时候写的这句话叫“总起句”。有的同学画到第6自然段去了, 那个不叫“总起句”。今后一定要听清楚老师的问题。
师:我们来看这句话, “原来” (白板上红笔圈词) , 这个词语是针对哪句话来说的?联系上下文来思考一下。
生:第4自然段中的“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师:对, “原来”是针对上文的。
师:“互相联系” (红笔圈词) 针对哪里?
生:针对下文。
师:很好。现在请同学们4人小组合作。合作要求, 请看大屏幕。
师:比如说“枯枝败叶”, 它和“土壤”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师边讲解边示范画法、写法) 它是“土壤”的“肥力”。“枯枝败叶”还与什么有联系呢?“土壤”又与什么有联系呢?老师给大家发了一张纸, 4人小组一起完成这个作业。写得越多越快越准确, 越好。你们有5分钟的时间。开始。这条线 (白板时间线) 没了, 就结束了。画好了, 可以贴到黑板上。 (生小组合作。组长张贴合作单)
师:我们叫下面的老师也来参与一下我们的学习, 好不好?选一个老师上来, 选一个小组汇报。 (一位教师主动上台选了一张小组合作单)
师:来介绍一下你们的成果。
生1 :我们小组认为“枯枝败叶”对“土壤”有肥力作用, 它们也是有些动物的食物, 动物也会为森林提供生态平衡。 (学生对着思维导图讲解)
师:你们觉得这组怎么样?
生:很好。
师:鼓掌。请你选一组。
生2 :我们组认为枯枝败叶可以让土壤增加肥力, 土壤为大树提供养料, 大树可以吸收二氧化碳, 排出氧气, 供养人类, 又为小鸟、动物提供栖息地, 小鸟为大树捉害虫。 (学生对着思维导图讲解)
师:好不好? (生主动一齐鼓掌) 再选一组。
师: (对生2) 你觉得比较好的选一组。放投影上。
生3 :我们组从灌木联想到害虫, 从害虫联想到天敌, 由害虫又联想到鸟类, 由鸟类联想到树木, 从树木联想到土壤, 从枯枝败叶联想到肥力, 从兽类联想到栖息的地方, 从兽类还联想到隐蔽的场所, 从栖息的地方联想到昆虫。
师:这个同学的表述有个问题, 没有讲清楚, 对不对?你们组有没有人能讲得更清楚?他就讲了一个词“联想”, 关系没有讲清楚。你来, 能不能讲清楚?
生4 :由兽类联想到灌木。
师:又“联想”了。
生4 :兽类在灌木丛里有隐蔽的场所, 有栖息的地方。灌木丛里有害虫, 就有鸟类来制服害虫, 还给树木捕捉害虫。树木吸收土壤的肥力, 给人类提供氧气, 枯枝烂叶提供肥力给土壤。
师:先回去吧。这张图主要的问题出在哪里呢?为什么两个上来的同学都讲不清楚?
生:没写清楚。
师:对, 他们把作用也写进去了, “鸟类”“昆虫”“栖息地”, “栖息地”应该写在横线上就非常清楚了。这张图虽然看起来很漂亮, 但还需要修改。下课以后可以修改。
师:我们再来看看这句话, 一起读一遍。
师:明白了这个道理, 我们再来学习下一篇课文《人类的老师》。你自己先画出感受最深的句子, 然后找最要好的同伴交流, 这次不限男女。时间是3分钟。
(学生自学, 找同伴交流。教师巡视、倾听, 发现一个没有同伴的孩子)
师:你们一起好不好?
师:时间都去哪儿了?都花在学习上了。请一位同学来说一说, 要求是说说你的同伴怎么说的。 (引导互相倾听)
生:啊? (略显意外)
生:我的同伴是这么说的, “如果没有这些动物启示我们人类发明这些、创造这些, 我们的生活不会这么多姿多彩”。 (师示意自由传话筒)
生:我的同伴说:“人类要从大自然中学习, 从大自然中发现。”
生:我的同伴说:“大自然中的奥秘是很多的, 所以, 我们要有所发现, 有所发明。”
师:同学们都有很多的感受, 很好。
师:我们再来读一读课题。 (生齐读)
师:你自己说说学了这篇课文以后得到了哪些启发, 结合课前的游戏, 重新思考一下有哪些启发。
生:我知道了不能破坏生态平衡。
生:我们必须团结友爱。
生:我们认为的枯枝烂叶也有用处, 不能随意清理。
师:我记得你刚才说“有点恶心”, 现在觉得刚才的游戏有没有意思?
生:还是有点。
师:会不会比刚才好一点?
生:好一小点。
生:我知道了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是互相联系的, 我们人类可以从中得到启示, 发明一些东西。
师: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互相联系, 我们同学之间是不是互相联系的呢?我们同学是不是应该联系在一起呢?
游戏规则:随机请一学生(女生)上前,让她请上自己要好的男生,上来手拉手。再由该男生请上要好的女生,继续拉手。以此类推,请上自己要好的异性同学。最后全班同学绕着桌椅外围,拉手围成一个大圆。
2. 师生问好后,请学生说说玩游戏的感受
生:有点不好意思,不过大家团结一致。
师:讲得非常好。
生:这个游戏让人玩得很害羞。(生笑)
师:第一次玩嘛,总有点害羞的。
生:我觉得不好意思,因为和男的手拉手,这样不太好。
师:没拉到过,下次多拉拉。
生:有点恶心,但为了玩游戏豁出去了。
师:豁出去就好了。
生:我觉得这个游戏很好玩,看到了大家的害羞。
师:这个游戏会有很多的启发,但是现在大家还没想到,学了今天这篇课文之后,我再请你们说一说,你们可能就会有不同的感受。
3. 直接入题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师出示课题:大自然的启示)
师:一起读。(生齐读课题)
师:谁来说一说“启示”是什么意思?
生:它的近义词是“启发”。
师:对。
生:通过某个事物使人们发明、创造些什么东西。
师:想到些什么东西,对不对?非常好。
师:再增加点难度,“启”是什么?
生:启发的意思。
师:“启”就是“启发”的意思?猜吧,我估计你们都不知道,那就猜吧。
生:“开始”的意思。
师:为什么这么说?(该生接不上)你是从哪个词语当中想到的?
生:启动。
师:“启动”就是开始的意思。
生:道理。
师:道理?不对。
生:事故。
师:不对。所以很多时候,一个词语的意思我们是知道的,但要去想一个字的意思就不知道了。“启”的意思,你们知道吗?
生:发现。
师:也不对。老师告诉你们,“启”的意思就是“打开”。喝酒的时候有一个“启瓶器”。“启示”连起来就是“启发”的意思。
4. 明确学习要求
师:怎么来学习这篇课文?我们来看要求,请一位同学读一读。(呈现略读提示语,请一生读要求)
师:学习这篇课文有两个要求,第1个要求是——
生:说一说其中的每篇短文主要讲了什么,你从中受到哪些启发。
师:对,这是第1个要求。第2个呢——(标画两个要求)
生:画出自己感受深的语句,如果有兴趣,还可以把它们抄下来。
师:你有一个字读错了。“画”,我们南方人都读“划出划出”,其实是错的,应该是——
生:画出。(生齐读)
5. 感知内容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要求,在屏幕上。
(生先自学,然后教师引导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过程略)
6. 认读新词
师:了解了主要内容,再来看一看生字和词语。请一位同学读一读。
师:这里有个词语“遭殃”,“殃”是什么意思?又靠猜了。(生猜)
师:破坏,猜错了。
生:灾难。
师:猜对了。今后要多预习,特别关注每一个字是什么意思。
7. 理解课文
师:森林遭了什么殃?请同学们再次打开课本,把森林遭殃的这段话用笔画出来。你到前面来画。(呈现《“打扫”森林》的课文,请一位学生在白板上画,利于后面校对)
师:对不对?(该生画出了第3段)
生(齐答):对。
师:我们一齐来读一读。(生齐读所画段落)
师:老师有两个问题,第1个问题,这段话中把什么比作扫帚?
生:把干枯的橡树和菩提树比作扫帚。
师:讲得非常好。谁再来讲讲?
生:把干枯的橡树和菩提树比作扫帚。
师:第2个问题,为什么要把它们比作扫帚?(稍等待)来,这位同学。
生:因为橡树和菩提树的叶子越来越少了。
师:所以——
生:所以把橡树和菩提树比作光秃秃的扫帚。
生:这样更表现了森林遭了殃,菩提树和橡树的叶子越来越少了。
师:你是这样理解的。还有没有不同的理解?
生:我觉得这样才能体现害虫的破坏力大。
师:才能够体现出来,是这个意思对吗?还有没有?你说。
生:因为森林里没有了那些脏东西,像枯枝烂叶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现在橡树和菩提树的叶子越来越少,所以作者把它们比作一把把扫帚。
师:好。我们来看一看这个课题,“打扫”森林,“打扫”为什么要加上引号?
生:它代表反义词。
师:反义词什么意思,就是不打扫?
生:破坏的意思。
师:你觉得是破坏森林。好的。
生:“打扫”有特殊含义,它不是真正的“打扫”森林。
生:加双引号含有贬义的意思。
师:就是不好的意思。现在再来想一想,为什么把它们比作“扫帚”?
生:因为林务官一打扫,那些树一片叶子也没有了,所以把光秃秃的树比作扫帚。
生:因为林务官已经破坏了生态平衡。
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请同学们再次打开课本,快速浏览第5、6自然段,找出这两段当中的一个总起句,把它画出来。(师出示要求)endprint
师(巡视,指点):总起句,不要拿起笔就画,想一想。画出一句。
师:请一个同学读出来。
生:原来,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这样,才能保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师:对不对?
生:对。
师:有些同学画到最后去了,老师提醒了之后就画对了。“总起句”是在前面的(白板中红线慢慢标出总起句),开始的时候写的这句话叫“总起句”。有的同学画到第6自然段去了,那个不叫“总起句”。今后一定要听清楚老师的问题。
师:我们来看这句话,“原来”(白板上红笔圈词),这个词语是针对哪句话来说的?联系上下文来思考一下。
生:第4自然段中的“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师:对,“原来”是针对上文的。
师:“互相联系” (红笔圈词)针对哪里?
生:针对下文。
师:很好。现在请同学们4人小组合作。合作要求,请看大屏幕。
师:比如说“枯枝败叶”,它和“土壤”之间有什么联系呢?(师边讲解边示范画法、写法)它是“土壤”的“肥力”。“枯枝败叶”还与什么有联系呢?“土壤”又与什么有联系呢?老师给大家发了一张纸,4人小组一起完成这个作业。写得越多越快越准确,越好。你们有5分钟的时间。开始。这条线(白板时间线)没了,就结束了。画好了,可以贴到黑板上。(生小组合作。组长张贴合作单)
师:我们叫下面的老师也来参与一下我们的学习,好不好?选一个老师上来,选一个小组汇报。(一位教师主动上台选了一张小组合作单)
师:来介绍一下你们的成果。
生1:我们小组认为“枯枝败叶”对“土壤”有肥力作用,它们也是有些动物的食物,动物也会为森林提供生态平衡。(学生对着思维导图讲解)
师:你们觉得这组怎么样?
生:很好。
师:鼓掌。请你选一组。
生2:我们组认为枯枝败叶可以让土壤增加肥力,土壤为大树提供养料,大树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排出氧气,供养人类,又为小鸟、动物提供栖息地,小鸟为大树捉害虫。(学生对着思维导图讲解)
师:好不好?(生主动一齐鼓掌)再选一组。
师:(对生2)你觉得比较好的选一组。放投影上。
生3:我们组从灌木联想到害虫,从害虫联想到天敌,由害虫又联想到鸟类,由鸟类联想到树木,从树木联想到土壤,从枯枝败叶联想到肥力,从兽类联想到栖息的地方,从兽类还联想到隐蔽的场所,从栖息的地方联想到昆虫。
师:这个同学的表述有个问题,没有讲清楚,对不对?你们组有没有人能讲得更清楚?他就讲了一个词“联想”,关系没有讲清楚。你来,能不能讲清楚?
生4:由兽类联想到灌木。
师:又“联想”了。
生4:兽类在灌木丛里有隐蔽的场所,有栖息的地方。灌木丛里有害虫,就有鸟类来制服害虫,还给树木捕捉害虫。树木吸收土壤的肥力,给人类提供氧气,枯枝烂叶提供肥力给土壤。
师:先回去吧。这张图主要的问题出在哪里呢?为什么两个上来的同学都讲不清楚?
生:没写清楚。
师:对,他们把作用也写进去了,“鸟类”“昆虫”“栖息地”,“栖息地”应该写在横线上就非常清楚了。这张图虽然看起来很漂亮,但还需要修改。下课以后可以修改。
师:我们再来看看这句话,一起读一遍。
师: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再来学习下一篇课文《人类的老师》。你自己先画出感受最深的句子,然后找最要好的同伴交流,这次不限男女。时间是3分钟。
(学生自学,找同伴交流。教师巡视、倾听,发现一个没有同伴的孩子)
师:你们一起好不好?
师:时间都去哪儿了?都花在学习上了。请一位同学来说一说,要求是说说你的同伴怎么说的。(引导互相倾听)
生:啊?(略显意外)
生:我的同伴是这么说的,“如果没有这些动物启示我们人类发明这些、创造这些,我们的生活不会这么多姿多彩”。(师示意自由传话筒)
生:我的同伴说:“人类要从大自然中学习,从大自然中发现。”
生:我的同伴说:“大自然中的奥秘是很多的,所以,我们要有所发现,有所发明。”
师:同学们都有很多的感受,很好。
师:我们再来读一读课题。(生齐读)
师:你自己说说学了这篇课文以后得到了哪些启发,结合课前的游戏,重新思考一下有哪些启发。
生:我知道了不能破坏生态平衡。
生:我们必须团结友爱。
生:我们认为的枯枝烂叶也有用处,不能随意清理。
师:我记得你刚才说“有点恶心”,现在觉得刚才的游戏有没有意思?
生:还是有点。
师:会不会比刚才好一点?
生:好一小点。
生:我知道了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是互相联系的,我们人类可以从中得到启示,发明一些东西。
师: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互相联系,我们同学之间是不是互相联系的呢?我们同学是不是应该联系在一起呢?
师:最后做一个作业,把老师提供的词语之间的关系图画出来。画好的就下课。
一、质疑课题,导入新课
1、板书“甬”谁认识这个字?(中国浙江省宁波市的别称)加个“力”字底就成了)—勇气的“勇”。板书勇气,勇气两个字需要写的有力!勇气是一种怎样的气概?(敢作敢为、毫不畏惧的气概)谁能用勇气说句话?
2、3、补充课题《花的勇气》,齐读课题。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看了课题你想说什么?(花怎么会有勇气?)
是啊!花怎么会有勇气呢?维也纳的春天是怎么样的呢?冯骥才先生的维也纳之旅最深的感受是什么?这节课,我们就跟着冯骥才先生去踏四月的访维也纳,用心感受风雨中的花的勇气。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翻开书:(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说说作者在维也纳经历了什么事?(2)作者的情感发生了哪些变化?
(3)把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并写上自己的体会。
2、检查预习情况
老师把课文中难读的词语找出来了,谁能读准它们?
吕 滥 厘 憾 刷 明媚 泛滥 扒开 拨开 露面 铺满 齐刷刷 当天夜里 傲然挺立 砰然一震
3、那课文写了作者在维也纳经历了一件什么事?
作者去维也纳旅游时,看到了在冷风冷雨中傲然挺立的花,感悟到了生命。
二、细品课文,触摸情感
1、维也纳的春天犹如一位善变的魔术师,作者先后看到了哪几个景象?他的情感发生了什么变化?联系上下文,试着填一填这些问题。出示:“作者最初看见草地时,感到
,因为 ;
扒开草后看见躲藏着的小花时,感到
,因为 ;
离开维也纳前,感到
,因为 ;
看见花的原野时,感到
,因为 ;
体会到小花的气魄是,感到
,因为 ; 板书:失望——吃惊——遗憾——惊奇——砰然一震
2、面对这作者看到的三个画面,他感受了花的勇气,让我们也去细细欣赏,去发现花的勇气。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感悟。(出示:感悟)
3、感悟交流
(1)感悟“失望”。作者为什么会感到失望?
生找句子再出示:“大片大片的草地上,······ ······ ······寂寞的。” 齐读这句话,你从哪读出了作者的失望? A、寂寞是什么意思?(无聊、孤独)它的反义词是什么?——热闹。
是啊!没有花的绿地是寂寞的,开满鲜花的绿地才是热闹的。花也会寂寞吗?(拟人的手法,写出了作者的寂寞之情)
用心品读,我们不仅读懂了作者看到的景象,更读懂了作者的心情。(2)此时失望的我对同行的小吕说:“四月的维也纳······不可。”(生读句子)A、乏味是什么意思?(单调、无味、没意思)
B、泛滥是什么意思?(指草多的成灾,绿色令人讨厌)泛滥一词你体会到什么?(作者爱花不喜欢草)
C、他说的这句话中,还有哪也表现出他很爱花?(你能用“非···不可”说句话吗?)语气真坚定!
(3)感悟“吃惊”。后来我由失望的心情一下子转到了——吃惊,为什么呢?找出吃惊的原因。
出示“我用手拨开草一看,原来······ ······ ······冒出来······” A、B、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啊!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齐读句子)此时,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此刻,你什么心情?(惊讶、吃惊、开心、欣喜若狂、、、)C、再看看,这句话有什么特点?他是从花的哪些方面来写的?(颜色、外形、数量)D、还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排比)从哪看出来的?(这么、这么、这么)E、标点符号有什么特色吗?(分号、顿号、感叹号、省略号)你知道为什么这么用吗?
(同是写花的特点用分号,举例用顿号,语气强烈用感叹号,这里的省略号表示语意未尽。)F、你能在省略的地方加点话吗?接上前面的句子说一说。(到那时候这里将变得五彩缤纷)
G、写的这么精彩、这么奇特、这么美丽的句子,我们怎么不再读一遍呢?(齐读这句话)(4)感受“遗憾”与“惊奇”
接着,作者为什么遗憾,又为什么惊奇呢?请同学们默读第3~7自然段,哪些词有感情、有温度,能让我们触摸到作者的情感,他最期望什么呢? A、B、他最期望什么?(花能冒出来)
可是,现在的天气怎么样啊?板书:冷雨凉风 从第几段知道的?(生读句子)
是啊!冷雨伴着凉风,我们人类都不想出门,更何况那些娇嫩的小花呢!我心想它们一定(),一定(),一定()。我就要离开维也纳了,这次看不到小花,真是有点——遗憾!
C、谁能把我遗憾时说的话读一读?读出这种遗憾。壮观什么意思?为什么用壮观来形容花呢?(是作者想象花长的多和鲜艳)
D、小吕给我送行时,我透过窗外看到了什么?(读“隔着雨窗,看不清······在车窗上流动。”
我看到了什么?(流动的颜色)你觉得哪个字用的好?(流动)为什么用流动?(车在动)
“流动”一词还写出了什么?(外面的颜色很美)(5)感受“砰然一震”的兴奋与敬佩之情 A、下车后,我又看到了什么?哪个画面让我惊讶?
出示句子:“迎着吹在脸上的细密的、冰凉的雨点,······ ······ ······全新的色彩。”齐读句子。B、此刻,你能用上哪些四字词语来形容你看到的花?(花团锦簇、姹紫嫣红、万紫千红、百花盛开、繁花似锦)C、D、E、看到这一切,你此时的心情怎么样?(兴奋、开心、惊讶、、)从哪个词你看出了作者很惊讶?(竟是)竟是一片——花海啊!你从哪里看出了作者很开心?(改天换地、铺满)
改天换地可以换成——改头换面,联系上下文什么意思?(文中指草地完全改变了原来的模样)
铺满的铺是——多音字,当它读铺(第四声)时可以组词——铺子、店铺。F、铺满用的好吗?它写出了什么?(花长的多、长的鲜艳)
整个世界铺满了色彩,改变的仅仅是眼前的画面吗?“我”的整个心灵也从失望转到了——无比兴奋。
这种以景托情的写作方法就叫做借景抒情。(6)感悟“勇气”
下面的这句话也是这种手法。齐读句子“虽然远处大片大片······ ······ ······神气十足。” A、这句话用了几个四字来形容这些话?(傲然挺立、明亮夺目、神气十足)B、哪个词最能体现作者感受到了花的勇气?(傲然挺立)板书 为什么?外面下着雨它还能傲然挺立 C、D、看到这一切,我在惊奇的想着什么?(齐读最后一段话)
这里的破折号有什么作用?书中出现了几个破折号?他们的作用一样吗? E、这里有个词用的很奇怪?你知道是哪个吗?(拔地而起)本来它用来形容什么的?(形容建筑物很高)用在这里又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感?(对花的敬佩之情)补充资料:其实维也纳的四月,尽管是春天,但阴雨天气气温还是会低到0摄氏度以下。但是:
出示填空:因为有勇气,小花们挤出草丛,齐刷刷地(),因为有勇气,小花们都敢于在冷雨中(),因为有勇气,小花们让寂寞的绿地(),整个世界铺满了()。小小的花儿竟然有如此的()!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A、在真么恶劣的环境下,小花们不屈不挠的傲然挺立着,敢于展示自己的美丽,作者感受到了勇气,你认为真正的勇气是什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收获。出示:收获
生汇报收获,再出示:“生命最重要的是勇敢的面对一切风雨,无论多么弱小,无论遇到什么挫折,只要有勇气就会有希望。“ 这告诉我们:——生命要勇气(板书)
B让我们一起告诉身边遇到挫折的人——读句子。让我们默默的告诉自己,把这句话写在书上。C、老师积累了一些有关植物有勇气的诗,来读读。
出示:
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小草)
2、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梅花)
3、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梅花)
4、千磨万击还坚劲,任而东西南北风。(竹子)你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是怎么面对的?在草稿本中写一写。
四、作业布置
1、这篇课文出自于冯骥才先生的《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有时间可以找到来看看。
1.指导学生用自然柔美的声音演唱《两只小象》,并通过身体动作体验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及歌曲所表现的内容。
2.感受并掌握半拍音符的时值,尤其注意读准两个半拍音符的时值,使学生在二拍、一拍、半拍的比较练习中,不断地巩固和掌握它们的时值。
3.教育学生团结友爱,做讲文明有礼貌的好孩子。教学安排:
1.以知识为载体,以音乐美为主线,用生动有趣的动物音乐连结各环节。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直观教学。使学生掌握声音的长短和歌表演《两只小象》。
2.面向全体、师生互动,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教学设计:
准备电子琴、课件、录音机、头饰、卡片、图片及各种打击乐器等与本课有关的物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学生
师生随音乐《数鸭子》律动进教室,相互问好。
二、声音的长短 1.引导入境。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音乐吗? 生:喜欢。
师:大森林中的小动物们正在举行一场有趣的音乐会,咱们一起去参加,好吗?
生:好。
师:(课件里)你们看这么多小动物参加音乐会,一起唱,热不热闹呀?
生:热闹。
师:咱们也来试试,一起模仿它们的演唱,好吗? 生:好。
师:老师在每个小朋友座位下面放了一个头饰,座位下是什么头饰,你就扮演什么小动物的演唱,听明白了吗?
生:听明白了。
师:你们把头饰拿起来,看一看,戴在头上。生:(拿出头饰,看后,戴在头上。)
师:老师给你们放音乐伴奏,加入叫声处,看老师的指挥,可离开座位,老师看哪个小朋友叫得最美。
(老师放音乐,师生随音乐一起模仿小动物的叫声。)师:你们表演得真不错。小朋友,你们扮演的这些小动物,谁叫的声长些,用我们学过的两拍的音符来表示。
生:小猫、小牛、小羊等。
师:很好,(课件2)小猫,小牛,小羊的叫声用单符表示。我们一起学学,老师给你们速度。
生:(随老师一起加动作模仿。)
师:谁叫的声短些?用我们学过的一拍的音符来表示。生:小鸭、小狗、青蛙。
师:(课件3)小鸭、小狗、青蛙的叫声用一拍的音符来表示,我们一起学学。
生:(教师给速度,学生随老师一起加动作模仿。)2.指导学生拍音符。
师:你们注意到了没有,小动物中还有叫声更短的是谁呀? 生:小鸟、小鸡、老鼠等。
师:它们的叫声用半拍的音符表示,半拍音符是这样的。(出示卡片)齐读:半拍音符。
生:半拍音符(老师把卡片贴到黑板上)。师:与课件中我们学过的一拍音符比有什么不同?
生:多了条尾巴,多了个圆线。
师:很好。半拍音符比一拍音符多了条尾巴。我们通常见到的是两个半拍合到一起,这样标记。(出示卡片到黑板上)两个半拍音符等于一个一拍音符,一拍怎样读?
生:(划拍读出ta)
师:两个半拍音符读成titi](划拍)生:[titi]。
师:拍一次手读两声,用这个节奏我们模仿小鸡的叫声[jiji]。生:[jiji]。
师:模仿老鼠的叫声,谁来? 生: [zizi zhizhi]。
师:模仿小鸟的叫声,全体。生:[zhazha]。
师:(出示卡片),老师这儿有条节奏,都是由半拍音符组成的,咱们用拍手、点手的方法读出这条节奏。
生:(自己练习,再集体打出,老师给速度。)
师:(出示小鸡图片贴在黑板上)我们现在用这条节奏来模仿小鸡的叫声。
生:(用边拍手、点手边口读节奏的方法模仿小鸡的叫声。)
(依次出示老鼠、小鸟的图片,学生以个人和集体形式用此节奏模仿叫声。)
师:我们边做动作,边模仿小鸡、老鼠、小鸟的叫声。生:(随老师边做动作,边来模仿这些动物的叫声。)
师:现在我们用打击乐器串铃把这条节奏打出来。自己先练练。生:(自练、集体在老师指挥下用串铃打出节奏。)
师:你们演奏得真好,咱们今天认识的半拍音符和以前学过的一拍、两拍的音符都是表示声音的长短。(出示卡片贴在黑板上)齐读。
生:声音的长短。3.指导合奏。
森林音乐会还在热闹地进行,小动物们高兴地唱着,跳着。老牛说话了:“这样演唱,看不出我们的水平高低,我建议咱们分组演唱,每种长短的音选一种小动物做代表,用同样的速度,稳定的节奏,就会好听多了,咱们试试吧。”于是小动物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进行了分组演唱。
首先,小鸡被分到了小猫、小鸭一组(课件4),它们的表演方式是小鸡先唱,不停地唱,小鸭再唱,最后小猫唱。我们分成三组来模仿它们的演唱。
生:(在老师的指挥下,依次进入模仿,形成三个声部。)
师:看了它们的演出,小老鼠着急了,(出示课件5)小羊和小狗非常友好地邀请它加入它们的演出行列,它们小组唱了一首歌曲,老师教给你们,好吗?
生:好。
(老师教给学生后,用电子琴伴奏,师生以对唱的形式演唱,每组选一个小组长带领学生表演。)
师:它们的演出博得全场热烈掌声。(出示课件6)只剩下老牛、青蛙、小鸟了,它们商量决定,再为音乐会增添些热闹气氛。用打击乐器演奏,方法是一种打击乐器演奏一句,最后一句全体一起演奏,我们来模仿好吗?
生:好。
师:老师放音乐,你们把打击乐器准备好。
生:(在老师的指挥下用碰钟、响极、串铃等歌曲演奏,形成三部合奏。)
师:你们演奏得可真好。
三、歌表演《两只小象》 1.放录音模唱。
师:这时候,又从远方来了两位小客人,是谁呢?小朋友请看大屏幕(课件7)。
生:两只小象。
师:对,是小象兄弟俩。它们为音乐会带来了一首歌曲,你们听。生:(看课件听范唱)师:它俩唱的是什么歌曲呀? 生:《两只小象》
师:是《两只小象》。(说的同时,将两个小象的头饰分别戴在自己和一个学生头上。)看我们俩像不像两只小象呀?
生:像。
师:小象从云南西双版纳,也许是从更远的泰国赶来,为音乐会献上这首好听的歌曲。你们想不想学呀?
生:想。
师:它们唱的是什么内容呢?
(师与一个学生边说歌词边模仿小象动作,引导学生记忆歌词之后,两人配合,学着老师说说,再配乐按节奏说词,在此渗透文明礼貌教育。)
师:我们再来唱一遍歌曲,用拍手拍腿的方法为歌曲伴奏。生:(边唱歌曲边用身体动作伴奏。)2.指导创编。
师:老师弹琴,你们来唱词,边唱边想小象走路的样子。
生:(唱歌曲)
师:谁到前面学学小象走路的样子。生:(模仿)
师:为什么走得这样慢,这样沉重。生:因为小象很大,所以走路慢。
师:很好,象是庞然大物,粗壮的腿能把地踩出大坑,所以走起路来缓慢,沉重。咱们来学小象走路的样子,甩甩鼻子。(边唱边感受小象的形象。)
3.指导合作表演。
师:我们随音乐来演唱歌曲。谁来当领头象?(老师把头饰摘下给领头的小朋友戴上。)
生:(歌表演)
四、课堂小结
师;森林动物音乐会结束了,老师看出小朋友从音乐会中学到了很多本领,认识了更短的音符──
生:半拍音符。
师:半拍的音符、还有以前学过的一拍、两拍的音符都是表示(老师指黑板)──
生:声音的长短。
师:还学会了歌表演── 生:《两只小象》 师:你们高兴吗? 生:高兴。
师:我们一起演唱一首《在动物园里》,来表达我们高兴的心情。(老师放音乐,师生一起演唱歌曲。)
一.课前导入。
1.(小游戏)师:来,同学们,我们来做个小游戏好不好?听好了要求,我说一个词呢,你们马上把你们的第一感觉告诉我。听好了,第一个词,“太阳”!第二个词,咱们泡小有一个活动刚过去不久,是什么呀?生:“运动会”!…..“幸福”……
好,下面我不说词了,看我从兜里摸出一样东西来,(师出示一百元钱)看到这一百块钱你想到了什么?
生:我想到了可以买很多玩具。
我想到了可以买吃的。
我想到了这是刘老师工作挣来的…….
2.好,就让我们带着这些对钱的感受,一起来读《一枚金币》。(读课题)
二.初步感知人物性格。
1.回想一下,这篇课文围绕一枚金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谁能用自己的话简单地来说一说。
2.那么,谁还能用书上的词语来形容一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父亲,又有着一个怎样的儿子呢?
(板书“父亲:儿子:”)(板书“辛勤、省吃俭用;懒惰、花钱如流水”,指导“懒惰”两字的写法。)看看黑板,从上下两组词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这是一对反义词。
三.品读父亲“受不了”。
1.看来啊,这爷俩的性格,完全相反,一位辛勤劳动的父亲,却有一个很懒惰的儿子;老爸一辈子省吃俭用,儿子却花钱如流水。那么你们看看第三小节,面对这样一个儿子,这个老爸是一种什么感受吗?
生读:“老人一辈子辛勤劳动,省吃俭用把儿子养大成人。到自己年老了,见儿子还是这样,再也受不了了。”(板书“受不了”)
2.(师情境引读,虚弱的声音)“现在啊,我就是那位老父亲,唉!我年纪已经很老了,可我儿子整天还是那样子。有一天,我生病了,这个家伙却又不知道跑哪儿去了,我再也受不了了,我躺在床上,把我的老伴叫来对她说,诶?我会对她怎么样说呢?”
(先抽生读){再听我读}:他躺在床上,把妻子叫来(生气、无奈、伤心、失望、痛苦……)地说:“{老伴啊,}把我们的财产随便给谁都行,就是不要给儿子,这{那}懒鬼什么活都不干,一文钱也挣不来。咳、咳、咳……气死我了!”
3.相信同学们都会有各自不同的感受,那就带着你们的感受,读给你的同桌听听吧!(同桌互读)
四.母亲的袒护。
1.同学们想一想,有这样的一个儿子,又会有一个怎样的母亲呢?好,别急,我们先来分角色读一下第4到第20小节,我呢来当这个老父亲,谁来当我的老伴呢?那谁又来当我那个不争气的儿子呢?好,其他同学来读旁白。
2.面对这样的母亲你有什么看法吗?儿子为什么每次都笑着走开了呢?他在笑什么呢?(生答好,师补充:你看这老头,多傻啊,把金币朝火里扔,你以为合着我傻啊?我才没那么傻呢!……)
五.品读儿子“受不了”。
1.看来啊,这样的儿子搁谁家谁也“受不了”。不过呢,我却发现课文里却出现了一次儿子也“受不了”,(再次板书“受不了”)看看黑板上面的两个词,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懒惰、花钱如流水--“受不了”)
(1)儿子“受不了”什么 ?
(2)儿子那么懒,又花钱如流水,他有什么可“受不了”的?
……
2.恩,你们问得都很好,不过归根结底,就是一个问题,那就是“儿子为啥也会受不了啦?”好,同学们就带着这个问题继续往后学习。边读边勾画,读完后小组内可以讨论讨论。
(合作学习:结合词句讨论问题,选出重点发言人,其他同学补充。)
(1)好,我们来看一看,课文里哪个地方也出现了儿子也受不了啦?
(抽生读)儿子受不了啦,忙跑到炉前,用手从熊熊大火里把金币抓出来,大声叫道:
“爸爸,你疯啦!我替人家当牛作马,整整干了一个星期的苦差使,才挣来这枚金币!而你,却把它扔进火炉里去烧!”
A、他怎样地叫道?(生读句子)谁能从这个“叫”字里面听出了什么?(听读、学读、谈听出体会后读。)
B、这里呢,我注意到一个问题,前面两次儿子都是“笑着走开了”,而这一次却是“忙跑到火炉前,从熊熊大火里把金币抓出来”,你从儿子的动作变化里体会出了什么?(抽生)别忙,我不让你讲,请你带着表情和动作来读一读。(抽另一生)你从他的动作和表情里看出了什么?诶,我也不让你讲,请你学着他读一读,告诉我们你看懂了。(抽第三生,谈体会后学读)好,同学们,放下书,一起站起来,象他们那样,带着表情和动作来读一读。(喔嚯!)
(2)那么,我问问大家,什么样的活儿才称得上“当牛做马”、“苦差使”?他到底去做了哪些事情,会让他受不了?
(抽生读)“儿子听了妈妈的话,走了,真的干了整整一个星期活。他帮着这个收割庄稼,又帮着那个盖房子,挣够了一枚金币,带回来交给爸爸。”
A.恩,他帮着这个收庄稼,又帮着那个盖房子,在这整整一个星期里,想一想,他还会帮人家干了些什么?会吃了哪些苦,遇到哪些困难呢?
B.这一个星期对这个儿子来说,确实很难熬。假如你就是那个儿子,你的心里难道不会想些什么吗?你的思想,不会发生了什么转变吗?(侧重思想转变过程。)
(3)好,就带着这些感受,我们一起来读第21节到26最后。(师生轮读“妈妈晓得事情不行了……却把它扔进火炉里去烧!”)
六.理解父亲的用意。
1.看来啊,这个儿子确实是真心实意地改好了,因为他已经着急地大声叫起来了,
这时,他的老父亲才不紧不慢地说(读!生一起接读):“现在,我相信这是你自己挣来的钱了!”
那么,你从父亲意味深长的话里听出了什么?(读出心情变化)板书:只有亲手创造财富才会珍惜)
2.我想啊,此时此刻,我们每个人都明白了父亲的用意了,假如你就是那个儿子,你想对那位老父亲说点儿什么,也想对那位曾经的母亲说点儿什么?好,把你们想说的话写下来。
生动笔。
七.回顾全文,点明题目。
1.这一次,我们再来看看题目,你还认为儿子挣的仅仅是一枚金币吗?
生:不仅是金币,更收获了一个道理……
2.那你们再看看这一百块钱,你又想到了什么?
生:想到了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才会有收获……
3.收尾:好,我希望如你所说,我们每个人都能通过自己的劳动挣很多很多的钱,下课!
(一)课前准备
检查垫子,让学生在垫子上试跳,观察是否存在垫子滑等问题,检查学生服装, 安排见习生。
(二)课的导入及常规整队
组织: 四列横队
教师: 孩子们好像有点紧张,来,露出你们洁白的牙齿,灿烂地笑一笑。
教师:亲爱的孩子们,你们还记得老师叫什么吗?
教师:你们能用一个最夸张的方式和老师打招呼吗?(引导学生用夸张的方式打招呼)。
教师:来,我们玩一个反应游戏(提高学生注意力)。
教师: 这是几,知道它还代表什么吗?
学生: 棒。
教师:是“棒”的意思,老师希望你们都能得到它,并且希望你们也能把它送给你的小伙伴,好吗?
二、课的导入环节
(一)情景导入
教师: 孩子们喜欢玩游戏吗?
学生: 喜欢。
教师:胡老师也很喜欢,今天我们一起去游乐园玩游戏,好不好?
学生:好。
教师:但是呢,进行游戏时要遵守游戏规则。
(二)绕垫子热身跑
活动组织:两路纵队,带领学生绕垫子慢跑进行一系列活动
教师:现在我们坐上小巴(形象动作) 系好安全带,出发了!注意不能超速哦!注意前方,红灯停、绿灯行;过隧道(教师引导学生低头弯腰慢跑,模拟过隧道);上坡加油,腿抬起来、下坡减速,注意安全(教师引导学生高抬腿跑和小步跑);(音乐停)到站了,选一张垫子把车停好,注意安全 (教师观察随机点评:小明停好啦、晓玲也停好啦,太棒了孩子们都有序地停好了)。 大拇指送给你们!
三、课的精彩演绎环节
教师:欢迎同学们来到游乐园,现在我们要进行闯关游戏,你们敢挑战吗?
(一)第一关“我会模仿”
教师:看哪些同学模仿得最形象、生动;听要求:根据提示做出相应动作。
1.模仿小鸭子走
活动组织:两路纵队绕垫子走
教师:小鸭子走路的动作会吗?小鸭子走是大摇大摆的样子,还会发出怎样的叫声?对,“嘎嘎嘎”的叫声(教师引导原地模仿)。
2.骑马跑
教师:准备、走、驾—驾—驾(随机点评:你模仿得真形象);加油、挥动鞭子、 鞭子甩起来,驾(教师引导学生不同姿势的骑马动作);回家(音乐停)我到家了,你们到家了吗?注意安全。
3.模仿小白兔跳(略,见后文课例分析文章)
(二)第二关“我会学”(略,见后文课例分析文章)
1.双脚同时起跳,同时落地
2.双脚有力起跳
教师:小白兔跳高的本领很厉害,你们能跟着它一起跳吗?(教师示范)。
教师:老师发现这只小白兔跳得很高, 你能告诉大家你是怎样做到的吗?
学生:双脚要用力跳。
教师:哦,双脚要用力跳,来,同学们, 我们一起大声说出来,双脚要用力跳,你们敢挑战他吗?我们来比一比,看哪位同学能挑战成功。
3.摆臂跳跃练习
教师:同学们,我们加上手臂看能不能跳得更高,先看老师做一遍1-2-3跳(教师示范,正面和侧面示范)。
教师:你们的手臂用力摆了吗?我们再来试一试(教师引导练习),同学们,现在男生和女生来比一比看谁更厉害,嗯,都还不错哦,我们一起再来试试(教师引导练习, 教师语言鼓励“你们太棒啦”)。
4.落地屈膝缓冲练习
教师:小白兔跳高的时候很会保护好自己,你们也可以吗?
先看老师是怎样做的(教师正、侧面示范),落地屈膝缓冲,明白了吗?
学生:明白了。
教师:木偶人很喜欢结交朋友,现在我们到其他木偶人家里去串串门:(1)双脚原地连续跳加口令“我们都是木偶人不能说话不能动”;(2)连续向前跳加口令“我们都是木偶人不能说话不能动”。
教师:木偶人也是喜欢蹦得高高的,你们可以吗?
学生:可以。
教师对学生的练习及时点评。
5.不同方向及节奏练习
教师:小白兔跳舞的本领也很厉害,我们跟着小白兔一起跳一跳。
练习组织: 不同方向的跳跃。
教师: 我们连起来做一遍。
练习组织:前前后后、后后前前、左左右右、右右左左、开开合合、转转回回(点评 “真棒”)。
教师:同学们,你们的双脚全都跳起来了吗?
学生:跳起来了。
教师:我们再来一次!
练习组织:教师拍掌,学生边喊口令边练习(及时点评)。
教师:孩子们,现在将你们手中的垫子拼成一个大的“十”加号,看哪一组最快,这组第一名,第二名……
6.跳舞毯练习
同学们,接下来我们不比速度,比质量,比哪一组跳得最棒,还能给小伙伴鼓励和帮助。
(三)第三关“我会玩”
教师:今天玩的和平时不一样哦!听要求:遵守游戏规则;3.10秒钟把垫子摆成数字“1”。比一比哪组做得最快。
1.跳房子比赛
教师:孩子们看要求进行练习,双脚依次跳过房子,跑回去击掌,下一位同学练习,明白了吗?我们先试一遍,看哪一组最先完成(引导学生练习,观察巡视)。
学生活动:按要求,积极参与练习。
教师:X X X组速度很快,但我们要遵守游戏规则,这一组虽然速度不是最快的, 但他们能遵守游戏规则,能给小伙伴加油鼓劲,所以他们才是名副其实的冠军,恭喜你们!
2.“老狼、老狼、几点钟”游戏
教师:同学们,依次站上垫子,“老狼、 老狼、几点钟”的游戏还记得吗?
学生:“记得”。
教师: 要求双脚跳。
教师: 准备,走。
学生:老狼、老狼……
组织: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游戏(声情并茂),学生积极参与游戏,并做到双脚跳。
教师:同学们真棒,都能按时回家, 但我们最重要的是要做到安全回家。
3.课课练坐位体前屈
教师:孩子们请坐下,抖抖腿,摸脚尖可以吗?老师来看一看,哦,这名同学做得很棒,来我们跟着她一起做, 10次,开始1-2-3-4-5-6-7-8-9-10。抓住脚尖10秒钟可以吗?10-9-8-7-6-5-4-32-1。
教师: 同学们,累不累?
学生: 累(不累)。
教师:不累说明你的体力真棒,累,说明你尽了全力练习,有付出才有收获。
四、课的结束环节
1.放松
教师:同学们,我们跟着音乐来放松放松……右手拿垫,你们能像老师一样吗?你们真棒!
2.总结
教师:同学们,今天你们玩得开心吗? 今天我们学习了小白兔的什么本领?
学生:双脚跳的本领!
【四年级音乐课堂实录】推荐阅读:
小学音乐课堂实录10-13
四年级音乐小小音乐剧教案专题07-15
四年级下音乐备课06-14
四年级音乐体育美术10-21
四年级上册音乐书12-02
四年级下册花城版音乐教案07-16
四年级下册音乐测试题09-24
教案小学四年级音乐《种太阳》10-25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拍手拍手》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