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单独二胎新政策(精选7篇)
一是双方均为上海市户籍,并且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夫妻;二是一方为上海市户籍、另一方为非上海市户籍,并且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夫妻。
独生子女是指:夫妻生育或合法收养的唯一子女,即没有同父同母、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或曾有兄弟姐妹但兄弟姐妹均于生育子女前死亡。
二、二孩的认定时间标准:
不管现在是否怀孕,凡是在政策实施后出生的“单独二孩”均不属于违规。是否属于“二孩”以孩子出生日期为准,即3月1日出生后的符合条件的新生儿将被认定为二孩。
三、单独二胎的生育年龄限制及生育间隔:
按照上海户籍人口的情况,上海女性平均初育年龄已达28.7岁,如再设28周岁的“年龄门槛”没有意义;而且从起,上海就已取消双独两孩生育间隔的限制,同时双独两孩的间隔年龄据测算在3.8岁左右,因此设置生育间隔同样意义不大。
四、单独二胎的.申请流程:
1、向女方户籍地的乡、镇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提交再生育申请表,并提供身份证、户口证明、独生子女证明、已育子女证明等材料;
一、单独二胎新政策提出的背景
(一)人口年龄结构的不合理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大多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出现人口老龄化问题,这是一种社会发展必然相伴的阶段。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我国实行从紧的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人口年龄结构发展的不平衡性逐渐显现,老龄化日趋严重。从2001年到2013年这十二年期间,我国65岁以上的人口数占比上升了百分之三个点,这一警惕性变化将意味着青壮年人的养老负担将继续加大。现在有的家庭已是两个年轻人负担四个甚至五、六个老年人,即使大多数老年人都有基本养老保险,一旦遇到老人生病住院等急需人手帮忙的情况,无论是经济上还是精神上依旧会给年轻人带来十分沉重的经济和思想负担。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条件的进步、生活物质的富裕、人类的寿命得以延长已是无需争辩的事实。未来二三十年老年人口比例将急剧增加,这就导致我国原有的丰富劳动力资源优势逐渐被蚕食,甚至影响到未来经济发展的动力储备,在与国外经济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可见劳动年龄人口增长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调整计划生育政策,适时放开单独二胎政策就能够从根本上调整人口年龄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延缓人口老龄化速度,一段时期以后增加劳动年龄人口数量,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储备劳动力。
(二)低生育水平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资料表明劳动年龄人口增加与经济增长是呈正相关系的,所以说人口数量的增加对经济增长具有十分有利的促进。相对丰富的人力资源因素,能够有效地降低人工成本,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生产利润。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从紧的计划生育政策、社会生活成本上涨及工作竞争压力加大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适龄妇女的生育水平降到了历史低位,已经逐渐接近发达国家的低生育水平,人口增长速度已趋过慢,劳动年龄人口已趋缩减。虽然避免了人口众多触发粮荒等资源紧缺性问题,但长此以往又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严重制约,低生育水平导致我国原有的人口红利逐渐消失,GDP潜在增长率随之消退。
(三)性别比例失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受我国几千年封建思想的影响,老一辈重男轻女的倾向仍然存在,出现怀孕后发现不是男孩就有可能选择流产,这样导致新生儿性别比例逐渐失调。虽然单个家庭不以为然,但是选择性生育的后果就会导致婴儿买卖、婚姻买卖、劳动用工歧视、家庭矛盾等的重大社会安定问题,从经济角度来看也会造成行业招工不平衡、不同行业发展不均衡,社会经济发展不协调的畸形怪相,共建和谐社会的美好蓝图受到严峻挑战。
二、实施单独二胎政策的建议
(一)科学制定长远的人口发展规划
纵观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发展历程,先由最初的“人多力量大”放开生,到上世纪80年代的急刹车式的严格从紧,从本世纪初的双独可申请二胎试探性放松,再到近来的单独二胎的新政策逐步落地实施。不可否认,每个阶段的计划生育政策的制定实施都为了应对当时的社会背景,都曾对当时的经济发展起到过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口政策的制定不仅满足于我们遇到问题就能及时做出调整的灵活性,由于人口发展存在时滞性,更需要我们吸取以往的成功经验和失误教训,科学研判我国资源供给能力和周期及经济发展所需劳动力资源的供给速度和质量,未雨绸缪,提前研判,科学规划,制定适合与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相协调的中长期人口发展规划。
(二)科学落实单独二胎生育政策的实施
单独二胎政策的落地实施主要是介于我国人口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另外在一定程度上还满足了部分现有独生子女家庭再生一个孩子的愿望,减少了家庭失独的风险,具有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意义。但是这一政策的放开应循序渐进、逐省研判、错峰实施。像江苏省农村城镇每个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情况,从改变今后人口结构和养老压力等方面就建议尽早实施;像山东、安徽、河南等人口大省农村家庭已经平均一个半孩子的情况,建议推迟实施,可实行双独可申请二胎等过渡性政策。另外还要考虑各省现有人口结构比例、人力资源就业状况、养老保障负担大小、未来经济发展趋向等统筹考虑开放时间,切不可跟风追新。
(三)科学准备单独二胎政策实施的预案
单独二胎政策的逐步实施长远来看能够改变近年来现有劳动年龄人口连续逐年下降的状况,提高潜在的经济生产力,从根本上有利于老龄化问题的缓解。从短期来看,单独二胎政策的实施将减少部分劳动妇女人口数量,反过来出生率也会有所提高,随后上学压力、就业压力、住房压力、养老压力、以及物价上涨压力等都会对经济发展造成一定的冲击。因此,现阶段要大力发展学校、养老、医疗、住房等基础性保障实施,提升未来劳动力人口教育水平,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储备必要的物质资源来应对可能预计的紧急情况。另外,根据人口与经济发展的需要及时调整人口生育政策,因势利导地选择实施单独二胎还是放开二胎、甚至严格一胎的计划生育政策。
三、调整人口政策与促进经济增长的关系
(一)从社会发展历程看人力资源对经济的影响
从统计数据来看,我国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生育率的下降程度尤其明显,从紧的计划生育政策有效地抑制了人口基数的增长,资源的粗放型利用得以缓解,经济出现高速发展态势,GDP增长势头凸显,经济学家普遍认同正是这一时期的人口缓增对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国外学者进一步指出经济的增长不仅在于生产的积累、技术水平的提高等基础条件,而且经济的快速发展还离不开适度的人口增长这一重要因素。盲目的人口急速增加反而会消耗更多的社会资源,拖累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简而言之就是人口大国不一定能成为经济强国。虽然人口增加可以带动劳动力资源的增加,促进技术水平的提高,这只是满足了经济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所以说经济增长与人口增长是具有紧密的正相关关系,而不是正比例关系。深层次分析表明,人口增长的多少只是决定了劳动年龄人口的多少、市场规模的大小,而劳动年龄人口的质量增加和提高才会对科技进步、经济繁荣、社会发展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当前不仅要调整计划生育政策来增加人口数量,更要通过调整教育培训投入力度来提高劳动年龄人口质量,从而调整人口年龄结构比例。为今后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经济发展埋下丰富的人力资源成本,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后劲。
(二)利用生产函数和经济增长方程式看人力资源对经济的影响
产出增长是一个新概念,主要是通过投入生产的要素增加、生产技术的改进来提高生产效率,特别是劳动力因素的投入。根据传统理论来看,经济增长与资源的富裕程度和劳动力投入的多少有直接关系,列出的关系式就是Y=F(K,L)。其中Y代表实际产出,K代表资源,L代表劳动力。这种方程式只是对经济学简单浅析的理解,随着经济增长理论的不断发展,这个方程式已将劳动力资本与技术水平以及劳动力资源如何分配都逐渐归纳进来,其理论模型也得到了不断完善。针对不同类型的经济模型,我们还需要将土地成本、技术成本、人力资源培训成本、劳动年龄人口替代率等多个中间变量,参考其权重大小来对经济增长做出比较全面的分析和预测。
结合中国国情建立经济增长方程式,必须重视以下因素的贡献率:第一,从紧的计划生育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出生率,一定时期内人口总量增长放缓,资源总成本消耗率下降,在拥有充裕劳动年龄人口(特别是60、70年代出生,80、90年代成人的青壮年人群)情况下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第二,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经济增长需要更多高质量的劳动年龄人口,依旧要在计划生育的政策下适时调整人口数量增长速度,提升劳动年龄人口质量增长速度。这样才能保持劳动年龄人口相对增长对经济发展起到持续推动作用。
四、结束语
人口问题是一个国家的命运问题,经济问题则是一个国家的发展问题。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劳动年龄人口这一重要因素,劳动年龄人口的富裕程度又决定经济发展的质量和速度。适时放开单独二胎政策将不仅有效地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过快、社会养老负担过重、劳动年龄人口短缺等社会问题,而且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保持国际竞争力提供持续动力。因而我国要继续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同时把握住时间窗口适时开放单独二胎政策,实现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和质量的同步提升,掌握人口改革和经济发展的主动权,实现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的相互促进、和谐发展。
摘要:目前我国人口问题主要是劳动年龄人口不断减少,人口老龄化速度逐渐加快。由于长达20多年晚婚晚育、计划生育等政策的实行,导致生育水平下降、性别比例失调、人口结构失衡等问题接踵而至,而单独二胎政策的实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上述社会问题,而且对社会经济增长也具有重要促进意义。本文就实施单独二胎政策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单独二胎,新政策,社会经济,影响
参考文献
[1]田茂勋,吴贵洪.关于“单独二胎”政策实施问题的几点思考[J].管理观察,2014
[2]王荃.浅论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从放开“单独二胎”政策谈起[J].新经济,2014
为什么现在出台这项政策?
王培安介绍,进入本世纪以来,我国人口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
一是生育水平稳中趋降。我国总和生育率目前为1.5~1.6,如果维持现行生育政策不变,总和生育率将继续下降,总人口在达到峰值后将快速减少。
二是人口结构性问题日益突出。劳动年龄人口开始减少,2012年比上年减少345万人;2023年以后,年均将减少约800万人。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2013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2亿。出生人口性别比长期偏高,近20年来一直在高位徘徊,2012年仍高达117.7。
三是家庭规模持续缩减。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户均3.1人,较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减少0.34人。独生子女家庭1.5亿多户,独居老人的比例提高。
四是城乡居民生育意愿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少生优生、优育优教的生育观念正在形成。
要继续奖励自觉计划生育的
王培安介绍,此次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不是一个突兀的决策,而是我国生育政策动态发展进程中的一个“章节”,生育政策是在长期实践中逐渐完善的,生育间隔政策也在调整。目前,19个省市已取消硬性的生育间隔规定,北京、河南等7省市也“变相”放开生育间隔。稳妥扎实有序地实施单独两孩政策,避免出现“独二代家庭”,即父母、子女二代人都是独生子女家庭,理论上不会出现“421”家庭,而是出现“422”家庭。当然,实际情况取决于夫妻生育意愿,丁克家庭还会出现“420”结构。
王培安提出,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不等于放松计划生育工作。当前,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没有根本改变,人口对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压力将长期存在,计划生育工作必须常抓不懈。对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的,要继续给予奖励扶助;对违法生育的,要依法依纪予以处理。
单独的条件是什么?
王培安介绍,这次启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由各地依据《人口与计划生育法》,通过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委会修订地方条例或作出规定,依法组织实施。卫计委将做好调研指导工作。启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全国不设统一的时间表,将由各省(区、市)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时间。但是,各地启动实施的时间不宜间隔得太长。
当夫妇俩的户籍所在省份修订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或人大常委会作出了专门规定,允许单独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就可以按程序申请再生育了。如果夫妇俩的户口不在同一个省(区、市),只要任何一方户口所在地允许单独夫妇生育两个孩子,就可在那里申请再生育。
避免出现较严重的出生堆积
王培安说,卫计委组织开展了大量的研究论证,如果“同时放开二孩政策”,在放开后的头几年,妇女总和生育率可能会超过4.4,给各项基本公共服务带来很大的压力。2027年总人口达到第一个峰值15.15亿,2044年达到15.35亿,随后开始下降。如果“分别放开二孩政策”,妇女总和生育率也将回升到3左右,2027年达到第一个峰值15.08亿,2045年达到第二个峰值15.14亿。
短期内不会出现人口大增
王培安说,从全国来看,符合单独两孩再生育条件的夫妇总量不是太大,再加上政策由各省(市、区)自行放开,启动会有时间差,因此,短期内不会出现出生人口大幅增长的问题。
王培安认为,我国粮食安全以及基本公共服务资源配置规划,均是以2020年总人口14.3亿、2033年前后总人口峰值15亿左右作为基数制定的。据预测,政策调整后,全国每年出生人口不会有大的增加,到2020年总人口将明显低于14.3亿,峰值总人口也将大大低于15亿。另外,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后,近几年出生人口会有所增加,但仅相当于2000年前后的出生人口规模。
正在执行的政策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推算,符合各政策的人口分别占全国的百分比
一孩政策 绝大多数城镇居民;京津沪和江苏、四川、重庆的农村居民
一孩半政策 农村夫妇头胎女孩的,可再生一孩,包括河南等19个省区的农村居民
二孩政策 部分省区规定,夫妻双独的、部分地区的农村夫妇,可生育两孩;津沪、辽宁、吉林等7省市的单独农民夫妇可生两孩
三孩政策 青海、宁夏、新疆、四川、甘肃等的少数民族农牧民,可生三孩
数据
单独二胎 你生还是不生?
现在,全国每个家庭平均想要生几个孩子?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调查表明:1.86个孩子。这是2013年社科院综合《2011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针对128个县区、256个街道和乡镇、512个居民委员会共计7036份样本)和《2012年中国家庭幸福感热点问题调查》(5547份样本)两项调查得出的结果。
此前,2012年10月26日,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发布的报告显示,2001年,全国平均生育意愿是1.7个孩子;2002年,是1.8个孩子;2006年,是1.73个孩子。
【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全会公报指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山东计划生育二胎新政策
山东对《山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进行修订:一是放宽再婚生育条件;二是对生育间隔时间作适当调整。但这样的调整仅针对特殊人群。作为基本国策的计划生育政策,并不会做大的调整。
1、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的;
2、经设区的市以上计划生育技术鉴定组确诊第一个子女为非遗传性残疾,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的;
3、曾患不育症,依法收养一个子女后又怀孕的;
4、夫妻双方均为少数民族的;
5、夫妻再婚前各有一个子女,均随前婚配偶,新组合家庭无子女的;
6、夫妻一方为烈士的独生子女或二等乙级以上伤残军人的;
7、夫妻一方因非遗传性残疾失去劳动能力,只生育一个女孩的;
8、再婚夫妻一方只生育一个子女,另一方未生育的。
9、只生育一女孩,母女均为农村居民且母亲居住在农村连续5年以上,以农林牧渔业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
鼓励公民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符合本条例规定条件的公民,经批准可以生育第二个子女。具有下列特殊情形之一,经夫妻双方申请、县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批准,可以生育第二个子女:
(一)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的;
(二)经设区的市以上计划生育技术鉴定组确诊第一个子女。
市民热议是否生二胎
随着全面放开二孩的政策出现,是否生二胎,引发了广大市民的关注和热议,一部分市民认为二胎可以减轻未来孩子的养老负担,而另一部分市民则认为一胎都要考虑,二胎则根本不会要。
针对市民全面放开二胎的政策的看法,记者对部分市民进行了采访。记者了解到,根据年龄划分,二胎政策出现了一个明显的分水岭,40岁以上的市民,大多数都比较支持生二胎。市民王先生今年47岁,今年他的儿子刚为他生了小孙子,对于二胎政策,他表示特别支持,希望劝儿子再生一个孩子,“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小时候连个玩伴都没有,特别孤单,以前我就想要两个孩子,可是政策不允许,现在政策放开了,一定会再要个孩子,让孩子从小不孤单。”王先生说。随后记者在英雄广场采访了曹女士,对于二胎政策,曹女士和王先生一样,持支持态度,曹女士说:“我家孩子今年27岁了,也是独生子女,前段时间刚结完婚,这一结婚负担就大了,双方父母就四个人,还不算家里的老人,等到我们岁数大了,两个人怎么能养得起这么多的老人呢,所以一定会让孩子要二胎,减少孩子们的负担。”
相较于40岁以上市民对二胎政策的热衷支持,40岁以下的市民则冷淡了很多。市民李雪今年36岁,二胎政策全面放开的消息出现后,李雪却没有多余的想法,“我的年龄不上不下的,不适合要二胎了,而且现在孩子也刚刚能放开手了,累了这多年,好不容易轻松了点,可不想再受累了。”李雪表示,要一个孩子不仅是生育能力的问题,也是精力和经济的问题,而且年龄差距也是一个大问题,孩子还没长大,自己就已经老了,综合种种因素,生二胎确实已经不再适合。而作为最年轻的一代父母80后和90后,他们大多数则对二胎持反对态度。80后市民孙先生告诉记者,孩子的投资是一笔大开销,不仅要上学,也要学习舞蹈和乐器什么的,再加上生活开销,如今孩子一个月的花销,比自己小时候一年的花销都多,自己和妻子都是上班族,支付一个孩子的费用都捉襟见肘,根本没有多余的金钱和精力再生二胎。如今,随着大家对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少人也更注重自身的追求,孩奴时代一去不返,90后的小刘甚至表示表示,以后自己可能只要一个孩子,或者干脆过着丁克的生活,自由,没有压力。
【更多相关内容分享】
二胎政策专家解读
少数民族生育二胎政策
安徽称抢生二胎将被罚
全面放开二胎时机成熟
全面放开二胎或导致每年新增人口800万
专业论文
浅谈我国“单独二胎”政策
浅谈我国“单独二胎”政策
【摘要】 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提出,启动实施“单独二胎”政策,此政策的出台有其深厚的社会背景,拉开了生育政策改革的序幕。但也可以看到,这一政策侵犯到了部分家庭的生育公平权(如“非独”家庭)。生育权是基本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项政策实际上是一种对公民人权的侵害。一个完整的生育政策应当包括三部分。可以预测到,“单独二胎”是一种过渡,其发展趋势是“全面放开”。
【关键词】 单独二胎;生育权;人权;公平
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该《决定》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此项政策一出,即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掀起热烈讨论,而关注与讨论的焦点主要是我国公民生育权的保护问题。
有人指出,同严格的生育限制政策相比,此项举措的方向是正确的。也有人表示,它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老龄化,但从长远来看,对于生育率的恢复效果是相当有限的。还有人持这样一种观点:只针对“单独”家庭,实际上侵犯了非独生子女的生育权,这一做法显然违背了生育的公平原则。
一、背景
生育子女、繁衍后代是人做为人的社会责任,是人的一种本能。生育权做为一项重要的自然权利,理应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但是权利的行使从来都是有条件而非绝对的。这是因为,社会秩序的维护、社会整体利益的实现,要求我们必须对生育自由进行一些规制。规制绝对不是限制,它是一种手段,是为了保障权利和其他价值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
2011年4月28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与第五次普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查相比,10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1.07‰下降0.5个千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3.26%,比2000年上升了1.91个百分点。这次普查的结果显示:我国人口的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老龄化进程正在逐渐加快。
此次国家出台“单独二胎”政策,有着深厚的社会背景。
其一,生育权是一项基本人权,在具体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对这一权利进行一定的限制,让公民响应国家的号召,这是合理的。但当国情发生变化时(形势转变、条件成熟),就应该及时地恢复生育权。况且,现阶段只是放开了“单独”。其二,我国早已步入老龄化社会,《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年出生人口1640万人,出生率为12.08‰;死亡人口972万人,死亡率为7.16‰;自然增长率为4.92‰;劳动年龄人口(16到59周岁)9.2亿人,较2012年减少244万人;劳动年龄人口占比67.6%,较2012年下降了1.6个百分点。抚养人口在减少,而被抚养人口增多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显示,2013年我国老年人数量将达到2.02亿,平均每100人之中老年人口已超过15人。正是出于对今后严重的人口结构性失衡的担忧,才会有人一再倡导要尽快开放“单独二胎”。
二、优劣
生育权是指公民享有生育子女及获得与此相关的信息和服务的权利。这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人权法则,它是天赋的、自由的、平等的。而人权是指人之所以为人应当享有的各项权利,其价值基础在于对人的价值、人的尊严的维护。
人权的概念是西方的产物,二战以后才逐渐进入国际法领域,被明确载入《国际人权宪章》等。我国2004年《宪法》修正案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我国人权保障的理念和实践从此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公民应当是权利主体而非义务主体。所以,应该让公民生育的权利平等回归,回归到公民自身和家庭。政府不能肆意践踏或剥夺公民的生育权这一私权利,尊重生命、保障人权,才能使我国的生育政策和人口发展有效地促进国计民生和长治久安。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在符合社会利益且不违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基础上,国家和政府做为服务主体有义务保护和尊重每一位公民的生育权,且这种保护和尊重应是平等、公平的。每一位公民都享有生育自由,国家和政府对生育权的规制应当有合理的理由和明确的界限。人口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只有尊重了客观规律,才能促进人口形势的良性发展。
“单独二胎”政策拉开了我国生育政策改革的序幕,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是生育政策走向适度、自主和优化的重要一步。综合国内外相关经验:比起独生子女家庭,二胎(两孩)家庭的结构和功能更加健全,做为社会的细胞更加有活力。二胎(两孩)家庭更合适,二胎生育的可选择更有利于当今社会的稳定发展。
在褒奖这一政策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其在放宽了一部分人(“单独”家庭)的生育限制的同时,也给众多的“非独”家庭带来了不公,简言之,即侵犯了“非独”家庭的生育公平权。
首先,从人权的角度来看,这是对我国公民的基本人权的严重侵犯。它违背了我国宪法第二章第33条:“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单独二胎”这一政策无疑违背了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权威性和最高性。1969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的《社会进步和发展宣言》认为:“父母享有自由负责地决定其子女的数目和出生间隔的专有权。”而“对某些特殊情况和实际困难的照顾”,却把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公民区别对待,一部分是“一般的”只能生育一胎的夫妻,另一部分则是“特殊的”可以生育两胎的夫妻。这种区别对待显然也违背了宪法中公平、平等原则的实质内涵。
其次,在一个法治社会里,无论是现在新鲜出台的“单独二胎”政策,还是之前的计划生育政策,均存在诸多不公平、不平等之处。如,至今我国许多地区的计划生育条例仍存在突显民族不平等的条款;“双独二胎”政策意味着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生育权是不平等的。要消除生育政策中的种种不公必须全面“放开”。此外,这一政策本身只是“小步改革”,其受益面是有限的,对公民生育权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的保障也是极其有限的。受益面如此有限,生育政策改革的任务远没有完成,更无法解决由持续的低生育率所带来的新人口危机(如人口萎缩、人口结构失衡等)。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婚姻家庭观念正日益受到单身、非婚同居、同性恋等各种非传统家庭形式的巨大冲击,各种形式的生育权主张都不容忽视,甚至可能演变为尖锐的社会现实问题。国家在对生育权进行适度规制的同时,对这种多样性也应给予平等的尊重和保障。目前的生育政策改革才刚刚起步,紧迫的人口形势呼吁我们:生育政策还需进一步深化改革,不断调整,做到与时俱进。
三、趋势
近几年来,放开“二胎”的呼声日益高涨,关于生育政策调整与改革的话题总会引来民众的热议。不仅是普通民众,许多知名学者、人大代表等也通过各种渠道,提议放开二胎生育限制,加快步伐调整生育政策。“单独二胎”政策相对于双独二胎政策,应该说是巨大的进步。但必须意识到,它在执行过程中也许很难达到所预想的效果。
《世界人权宣言》指出:“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第1条),“对人类家庭所有成员的固有尊严及其平等的和不移的权利的承认,乃是世界自由、正义与和平的基础”(序言)。生育权是一项基本人权,是与生俱来的,是先于国家和法律发生的权利。无论男子还是女子,也无论是已婚还是未婚,成年人还是未成年人,都平等享有这项人权。公民和公民之间,在生育权上应当是平等的,国家和法律不能对公民区别对待,实行歧视性的不公政策,硬性规定一部分公民能够生二胎,而另一部分不能。
据国家卫生计生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此次生育政策的调整不是一个唐突的决定,而是我国生育政策改革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必要“章节”。目前,有19个省市已经取消了硬性的生育间隔规定,北京等7省市也“变相”放开了生育间隔。平稳有序地实行“单独二胎”政策,从理论上说可避免出现“独二代家庭”。放宽生育权限、实行“单独二胎”政策隐含了至关重要的人口价值观、生育价值观的变化。
这种价值观的转变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渐变推进的过程。国家和政府应当拿出破旧立新的改革勇气、展现出当机立断的改革智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慧,对生育导向政策做出调整。这是因为,“独生”政策已经固化了现行的生育导向政策,要为“单独二胎”及今后更为开放的生育权限构建起更加明确的生育导向政策,就要做出彻底的改变。“双独二胎”、“单独二胎”乃至今后可能出现的“全面二胎”政策取向需要社会大力宣传和公共利益导向政策的积极跟进,逐渐减少乃至避免“独二代”高风险家庭的出现。与此同时,生育服务和保障政策也要与之相配合做出必要调整。“单独二胎”政策既带来机遇又伴随挑战,准备工作尤其重要。需要在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积极应对,做出相应的变动。
一套完备的生育政策至少应当包含三个部分:其一是生育权限政策。就是国家和政府所出台的政策赋予公民的生育权和生育选择空间。如汉族人口“双独二胎”和“单独二胎”、相较汉族人口实行的更为宽松的少数民族生育政策。此次出台的“单独二胎”政策是对实行了33年之久的一胎化为主导的生育政策的积极改进,是推行全面“二胎”乃至全面放开的重要一步。其二是生育导向政策。2000年以来,我国的平均生育率持续低于1.3,掉入了“超低生育率陷阱”,巨大的政策惯性和人口惯性已经突显出诸多的弊端和危害,当务之急就是要转变“一胎化”的生育导向政策,这需要发挥宣传舆论的巨大作用。对新增的独生子女“单独家庭”的相关奖励政策要逐渐停止。其三是生育服务和保障的政策。前文已提到:至今中国一整套的生育服务和保障政策均是围绕“一胎化”构建的,这要求我国必须根据相应的生育权限政策做出适当调整和完善。
生育权限政策的改革只是生育政策一系列改革的开始,就现在生育政策改革的走向来看,我们有足够的信心期待尊重人权的生育政策改革会有进一步更深层的发展。这种深层次发展应当有助于实现适度低生育水平、提高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的抗风险能力,体现出“单独二胎”政策的本意,达到增进社会和谐、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效果。
综上,国家此次出台的“单独二胎”政策拉开了我国生育政策改革的序幕,是生育政策走向适度、自主和优化的重要一步,具有重大意义。但它的出现仍然无法彻底解决固有的独生子女政策所带来的根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本问题,我们更需要期待的是全面放开二胎、最终完全取消对生育的限制。可以做出预测:“单独二胎”只是一种过渡,是生育政策改革必要的一个阶段,接下来会是“全面放开”。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1/15/c_118164235.htm
[2]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http://
作者简介:
姚婷婷(1989-),女,安徽淮南人,安徽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2013级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等教育法学。
题 目 对放宽单独二胎政策的一些想法
课程名称 法学方法论 专 业 法律硕士 年 级 2013级 学 院 法学院 日 期 2013年12月6日
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处制
对放宽单独二胎政策的一些想法
此次十八大的《决定》中做出的改革指示,我个人比较关心也比较感兴趣的是开放“单独二胎”的政策。一来,作为一个即将进入家庭生活的青年人来说,生育问题一定是我们之后非常关心和必须面对的问题;二来,作为世界上第一大人口国,我党作出的这一人口生育政策的改变也不得不让人注意和思考,它到底会给我们的社会带来怎样的影响,我们该如何去适应这一改变,这些都是要深思的。下面我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一、政策的解读
这次生育政策的改革被人们称为放开“单独二胎”政策,在《决定》中的原文是这样规定的,《决定》第四十六点第三项规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意味着今后夫妻双方只要一方是独生子女,那么便可生育两个孩子。这是在确定和肯定计划生育仍为基本国策的前提下提出的,即我们仍将计划生育政策作为基本国策,坚持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的理念,要保证人口的数量在社会资源承受能力之下,人口的素质能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在这里提出放开“单独二胎”政策,仍是在原来的生育政策的基础上作出的调整(因为仍要坚持计划生育),只不过是在原来紧缩的生育政策上划开了一条渠道,给具备条件想多生的夫妻放开了限制,拥有了更多的自由选择权。我们都知道政策的发布与法律的颁布根据其内容和目的的不同,其性质也是有所差异的,有的政策内容是倡导性的,鼓励人们去做一些事情,比如环境保护政策提倡的节能减排政策,就是提倡人们节约资源低碳环保的生活的;有的政策内容是限制性的,禁止人们去做一些事情,比如对公款消费的制约政策,就是禁止权力人员利用职权去挥霍公款的;有些政策内容是权利宣告性的,告知人们权利存在、行使方式及维护手段,比如此次关于单独开放二胎的政策就是如此,告诉那些具备条件想生二胎的夫妻即将获得合法生育二胎的权利。做这样的政策性质上的区分是有必要的,因为这关系到对政策的解读方式的不同,带来的结果也将是不同的,如果将此次开放单独二胎的政策解读为一种倡导性的政策,认为是鼓励有条件的夫妻都去生二胎,既是不符合实际的,也是严重偏离中央制定该政策的初衷的,很可能会造成国家人口的新一轮快速增长,加重社会负担。国情的不同,使我们无法也不必像一些低出生率的欧洲国家一样鼓励生育,我们不面临劳动力和军队战斗人员短缺危机,相反还有安排就业和军队编制缩减的问题,但与那些国家一样,我们即将面临在上一轮人口高速增长之后带来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因此,适时调整生育政策,改善人口结构,是有必要和可行的。
二、现行生育政策及其影响
现行的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及政策,在“只生一个”的基本中心点上,对生二胎其实也有详细的放宽规定,即在严格的“一个”政策下,还是有一部分人“享受”到了二胎生育权的照顾的,这次的单独二胎开放,只是把这一部分人的范围给扩大了。根据2011计划生育新政
策,符合如下几种规定的才可以申请二胎:
(一)只有一个子女,经指定医疗机构诊断证明为非遗传性病残,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的;
(二)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并且只有一个子女的;
(三)婚后五年以上不育,经指定医疗机构诊断证明为不孕症,依法收养一个子女后又怀孕的;
(四)再婚夫妻双方只有一个子女的;
(五)从边疆调入本市工作的少数民族职工,调入前经当地县级以上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批准允许生育第二个子女的;
(六)兄弟二人或者二人以上均系农村居民,只有一对夫妻有生育能力,又只生育一个子女,其他兄弟不收养他人子女的;
(七)男性农村居民到有女无儿家结婚落户并书面表示自愿赡养老人的(女方家姐妹数人只照顾一人);
(八)远郊区、县农村居民,夫妻一方为二等乙级以上伤残军人,或者一方残疾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的;
(九)在深山区长期居住并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农村居民,只有一个女孩,生活有实际困难的。另外,有其他特殊情形要求再生育一个子女的,需经市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批准。依照中国计划生育新政策允许生育第二个子女的,生育间隔不少于四年,或者女方年龄不低于二十八周岁。
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夫妻,经批准,可以再生育一个子女:(一)双方均为独生子女,已生育一个子女的;
(二)双方均为农村居民(农业人口,下同),已生育一个女孩的,但一方为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职工或一方从事工商业一年以上以及双方与企业建立劳动关系一年以上的除外;
(三)双方均为农村居民,一方两代以上均为独生子女,已生育一个子女的;
(四)双方均为农村居民,女方父母只生育一个或两个女儿,男到女家落户,并赡养女方父母,已生育一个子女的(只适用于姐妹中一人);
(五)双方均为少数民族,已生育一个子女的;
(六)双方均为农村居民,一方是少数民族并具有本省两代以上户籍,已生育一个子女的;
(七)一方为烈士的独生子女,已生育一个子女的;(八)一方未生育过,另一方再婚前已生育一个子女的;
(九)一方未生育过,另一方再婚前丧偶并已生育两个子女的;(十)已生育一个子女,经设区的市以上病残儿童鉴定机构确诊为非遗传性残疾,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的。
如此详尽的二胎生育政策,不得不说在计划生育大政策的框架下,政策的制定者还是结合了一些实际情况的,对特殊情况作出了特殊的规定。但这种政策的修补在面对我国如此巨大的人口基数的情况下,其作用也是有限的,加之长期的“只生一个好”的政策宣传,及世纪80-90年代对计划生育工作近乎严苛的执行,还有如今社会生存压力的剧增及生育观念的转变,我国的人口数量得到了一定的控制。据统计,实行计划生育以来,我国少出生人口4亿多人,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及青年人对工作岗位的需求。如果人口
增长过快,那么在我国当前的社会生产力和有限的资源条件下,整个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可能要降低不少,生存行为对于自然环境施加的压力也会陡增,生活幸福感当然也是随着降低。
但紧张的生育政策带来的不利后果也正在显现,首当其冲的就是人口老龄化问题。我国的人口结构在经历了一个年龄发展周期后逐渐出现了老龄化问题,有“未富先老”的趋势,对我国薄弱的社会福利资源及公共医疗、服务行业就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这么多的老人该怎么安排他们的生活,生了病医疗资源够不够照顾的到,保险制度是否容纳了绝大部分的老人让他们的晚年有所保证,倘若第二代独生子女夫妇的下一代还是独生子女,到了第三代就可能出现一对年轻人赡养12位老人的局面,他们所面临的压力是巨大的,这些都是问题的所在。其次,计划生育政策除了我国人口的年龄结构的偏差,也导致了人口性别结构的失调,男性出生率高于女性,大量男性无法从国内找到妻子,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性。再者,大量的独生子女家庭要承受“失独”的风险甚至痛苦,又该有谁来为这些失独家庭的痛苦买单?另外,对于超生子女的正当权益保护也是计划生育政策实施需要考虑的问题,生育权本是人的最根本的权利之一,繁衍后代,传递文明,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为了后代和他人的利益而剥夺和限制现代人的生育权利,这已经是在理性范围内对人性做出的最大限度的制约了,但是我们的法律法规对于通过“超生”手段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孩子却有歧视对待之嫌,工作、受教育、迁徙等权利都得不到应有的保护,有悖于“人生而平等”的原则,也是与我国提倡的和谐社会的宗旨相违背的。最后,原来的二胎放宽政策,越是贫穷落后的地方越放宽的生育政策,会造成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局面,因为人口素质的提高主要还是靠教育,子女多,家庭生养负担就重,投入在教育的资源肯定要减少,人口素质得不到提高,不能对区域发展提供内在动力,相反加重了人口负担,因而看起来会更穷;相反的,越是生养教育条件好、生育愿望低的地方越限制,应而这些地区的夫妻生的少,在单个孩子的教育和素质投入方面就要增加,这类孩子的整体素质自然要高过缺少教育的孩子,无意间构成了一种人口素质的“逆淘汰”。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一区别对待,计划生育政策如果存在执行不利之处,最大的不利之处就是将高素质高学历家庭紧紧控制住,而广大的农村,低收入低教育家庭却没有受到那么严格的控制,甚至政策还对他们有所放松。事实上,计划生育仅仅控制了占人口总数30-40%的城市人群,放弃了庞大的农村群体。当然,这是由于控制策略决定的。城市人口大多数有劳动关系,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身份。如果不执行这种政策,可能遭受来自事业和舆论等多方面的惩处。而农村,最重的处罚就是罚款。他们不受或者较小的受到社会力量的制约。如果在农村只是交钱就可以多生孩子,对于城市和农村在这一政策上显然是不公平的。作为基本国策,存在这么大的执行差异这也是让许多人无法理解的。
三、单独二胎政策带来的改变
如今,开放单独二胎政策,即在全国普遍实行双方均为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的基础上,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对于改善以上所列举的问题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
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归功于人口红利,因而我们会担心过低的生育水平将降低经济潜在增长率。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育观念得到了改变,“多子多福”的观念也不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对孩子的教育培养投入观念,给予孩子足够优秀的资源才是家庭未来生活的希望,这应当是当下许多年轻的夫妻所考虑的方向,因此,我国的生育率正在降低,长此以往,对社会发展是不利的。开放单独二胎,有利于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减缓人口总量在达到峰值后过快下降的势头,有利于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改善人口结构,缓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福利压力、能提供稳定且优质的劳动力,对于不少希望拥有第二个孩子的“单独”家庭来说,这项政策也无疑令人兴奋不已的,政策的放宽,也让很多独生子女家庭有了保障,降低了年轻人以后赡养老人的压力,同时也降低了单独家庭“失独”的风险。在这里要再次强调,这是一项权利昭示性的政策,并不是鼓励性的,给予了想生而又不敢生,但培养精力富足的夫妻一次机会,改善了原来政策上的不平衡,让更多的家庭拥有了生两个孩子的机会,二胎政策的涉及面大大扩展。当然,最终是否选择生两个孩子,还是取决于这些具备条件的家庭自己本身的,因为社会条件和培育观念的影响,很多家庭还是会选择只生一个孩子也是很有可能的。我也相信,如果政策的实施结果是良性的话,那么以后对所有家庭完全开放二胎政策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但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毕竟当前我国所面临的人口压力还是非常大的,资源的紧张,制度的不完善都是制约和影响二胎政策施行的重要方面。
四、新政策的配套措施
在开放“单独二胎”政策以后,我们还要考虑的一个方面就是其他相关配套政策的跟进与完善,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因为这一人口政策的改变势必会带来人口的增加,如果还在现有制度的基础上去应对将来增长的人口,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如果没有相关制度的保障,新的单独二胎政策只怕也会沦为增加社会紧张感的源头。
政策的跟进,首要考虑的恐怕是要做好优生保健准备。當前的独生子女当中,有些接近或达到高龄产妇的年龄,对于这部分人来说,生育是有一定的风险的,更需要做好胎儿出生缺陷防范。现实中,孕前优生检查补助措施只限于农村地区,这一举措对减少农村地区婴儿的出生缺陷的作用是相当明显的,面对当前政策的改变,二胎涉及面的扩大,孕前优生检查的政策也应当相应的扩大,使城市里“单独二胎”家庭也能享受到这一保障政策,这是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一个有效且必须的手段。
其次是要做好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应对措施。孩子出生了,要有地方读书,并且要能保障有好的条件去就读,在目前的人口数量下凸显出来的教育资源不足、分配不公的问题已经非常明显,那么面对接下来的受教育人数的增长,政府该如何解决这一矛盾也是至关重要的。和教育一样,人口总数的增加势必会对现有医疗资源造成新一轮的压力,加大对公共医疗的资金投入,抓紧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同样是政府要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特别是在一些人口基数不大的小城市,公共基础服务和资源本来就是比较缺乏的,保障程度可能一直都在基础线上徘徊,新的生育政策一出台,新出生的人口哪怕增加不多,对原本就紧张的公共服务资源的冲击也是巨大的,比如幼托、幼保、幼儿教育等机构就会出现僧多粥少的局面。
当然,还有诸如职场中的育婴福利制度问题,想多生一个了,但是企业能给予支持吗?孩子多了,将来的住房问题也会让家长头疼不已,面对如今的高房价带来的生活压力,很多人不得不选择只生一个来避免教育和生存二者之间的矛盾,政府该如何调控房价,保障民生?现有的法律法规也应当做出调整,比如过去一方是独生子女超生了,面对现在的政策怎么样界定之前这一超生行为?如果划归为合法行为,那么补救措施又该如何进行?在政府机构的组成方面,单独开放二胎势必会造成计划生育部门机构的削减,减下来的这一部分人该如何安排?潜在的问题还有许多,无法一一列举,但敢于直面问题,不回避问题这是执行一项政策所必须的。
一、独生子女的界定标准: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意见>的通知》(国卫指导发〔2014〕1号)的规定,独生子女是指夫妻生育或者合法收养的唯一子女,即没有同父同母、同父异母、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或者曾有兄弟姐妹但兄弟姐妹均于生育子女前死亡。
二、政策衔接问题
(一)在我省“单独两孩”政策正式实施前已经怀孕但尚未生育的单独夫妇,可在2014年6月30日前依法申请补办再生育审批手续;逾期未补办审批手续的,按《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六十三条第二款的规定处理。在我省“单独两孩”政策正式实施后申请再生育的单独夫妇,应严格依法办理有关手续。
(二)对在我省“单独两孩”政策实施前已经生育的“单独”夫妇,依照生育行为发生时《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处理。
(三)“单独”夫妇一方为我省户籍的,可自愿选择适用其中一方户籍所在地省份的生育政策的规定执行。
对于户籍从外省迁入我省并在我省提出按“单独”申请再生育的,应以我省规定的标准予以确认。
(四)已办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单独”夫妇,可申请再生育一胎。批准再生育时应收回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并停止发放独生子女保健费(已发放的不要求退还)。
(五)按《广东省农村计划生育节育奖励办法》(粤人口计生委〔2010〕106号)规定领取奖励的“单独”夫妇,如符合再生育条件,可申请实施输卵(精)管复通手术。自批准再生育当月起,停止发放奖励金(已发放的不要求退还)。
三、“单独两孩”再生育的申请审批程序:
(一)“单独”夫妇双方携带身份证、户口簿、结婚证等有效证件原件、复印件,以及独生子女一方父母户籍所在地乡镇(街道)人口计生部门出具的属于独生子女的证明材料,持《计划生育服务证》到女方户籍所在地村(居)民委员会领取并填写《再生育一胎子女申请表》。
(二)将填写好的《再生育一胎子女申请表》分别交男、女方户籍所在地村(居)民委员会审核并加具意见;有工作单位的,应先交其所在单位加具意见后,再交双方户籍所在地村(居)民委员会审核并加具意见。
(三)村(居)民委员会接到申请人的《再生育一胎子女申请表》后加具意见,并将加具意见的《再生育一胎子女申请表》连同申请人其他证明材料送交到女方户籍所在地的乡镇、街道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机构或者县级以上直属农林场审批。
(四)女方户籍所在地的乡镇、街道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机构或者县级以上直属农林场审查批准后,报县级以上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备案。
四、方便办理再生育证件的有关措施:
(一)设立“绿色通道”。
对《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正案》实施前已经怀孕“单独”夫妇,各基层计划生育工作机构要开辟补办再生育审批的“绿色通道”,做到快接、快审、快批,有效解决群众的后顾之忧。
(二)严格执行便民维权制度。
在严格按照《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和《广东省计划生育服务证管理办法》(粤人口计生委〔2009〕20号)办理“单独”夫妇再生育审批工作的基础上,认真执行首接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和限时办结等便民维权制度。
(三)核查独生子女身份有困难的,依据当事人的承诺办理。
在办理“单独”夫妇再生育审批过程中,对核查独生子女身份确有困难的,可按照《省人口计生委关于进一步方便群众办证的指导意见》(粤人口计生委〔2013〕54号)的规定,依据当事人的承诺办理。
(四)再生育审批公示时间缩短。
【江苏单独二胎新政策】推荐阅读:
论“单独二胎”政策10-26
单独两孩政策解读05-26
单独招生面试一分钟自我介绍11-07
单独词语的近义词及造句12-21
江苏省高考政策06-13
2018年浙江省单独考试招生文化考试考试大纲-数学07-21
江苏省2017年教师资格证认定《教育政策法规》考试题11-01
江苏省幼儿园收费管理办法-江苏教育12-01
【江苏】学习心得05-29
江苏中考范文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