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高一教学设计

2024-08-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烛之武退秦师》高一教学设计(精选12篇)

《烛之武退秦师》高一教学设计 篇1

课时计划(备课时间05年10月8日)第1课时(总29课时)

课题 教学目的 重点 难点 教法和手段

烛之武

退秦师 了解《左传》赏析人物形象和写作技巧 《左传》介绍赏析人物形象和写作技巧 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的写作技巧 诵读式

讲读式

讨论式

[教学过程]

一、从《曹刿论战》引入,进一步认识《左传》。(学生回忆-教师补充。)

二、学生听本文录音带并正音,然后让学生以各种形式(自读、领读等)读三遍。

汜(fàn)南 佚(yì)之狐 夜缒(zhuī)而出亡郑以陪(beì)邻共(gōng)其乏困 阙(jué)秦秦伯说(yuè) 逢(páng)孙

三、背景简介(参考教参背景材料.)

四、理清层次

用文中句子回答课后练习题一,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各段大意。(师生互动-提问-讨论-补充.)

第一段:秦、晋围郑(让学生思考本段的作用)

寥寥25字,写出了形势(“晋侯、秦伯围郑”,两大国围一小国--兵临城下,形势严峻);写出围郑原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两事与晋利害相关,和秦利害关系不大--秦可以争取);写出驻军位置(“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分兵驻扎--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

参照“春秋时期形势图”和“秦晋围郑形势图”,读过下文,就可以看出作者伏笔的巧妙、行文的缜密。

第二段:临危受命本段以简约之笔,涉了人之事。

①佚之狐的话对刻划烛之武的形象有何作用?(“师必退”表现了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与信任,使读者未见其人,先知其才,从侧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

②郑伯是如何说服烛之武的?(当郑伯准备使烛之武见秦君时,却遭到拒绝:“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鲜明地流露出对年轻时未被重用而产生的牢骚与不满。而郑伯则表现得大度宽容而不卑不亢。“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先屈尊自责,动之以情;后以国家大义警之,晓之以理。于是,烛之武只得“许之”。)

第三段:说退秦师(“夜缒而出”说明秦晋完全包围了郑国,连城门也打不开了。进一步说明兵临城下的严峻形势。本段的重点在“说”,说辞虽仅百余字,却委婉曲折,开阖跌荡,步步进逼,层层深入。)可分四层:

①“秦晋围郑,郑既知之矣”--坦言知亡,避其锐气。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指出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因为秦、晋目前尚是盟国,烛之武的措辞是委婉而谨慎的`,他没有立即指出秦、晋联盟的虚伪性,却巧妙地点明秦、晋毕竟是两国这一事实。这样既符合实际,又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这不能不让秦伯动心。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说明舍郑会对秦国有益。如果说第三层是分析危害动摇秦伯的话,这一则是引诱秦伯了。假如烛之武继续挑拨秦、晋关系,很可能引起对方的反感。因此,他换了一个角度,阐明郑国存在对秦国可能有的种种好处。攻郑还是友郑,秦王当然要权衡利弊了。

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唯君图之”,在经边一番拉拢引诱后,烛之武不失时机地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赤裸裸地挑拨秦晋两国的关系。然后又从历史说到现实,进一步分析了晋国的贪得无厌,让秦国意识到自己的危险,最终退兵,且留兵助守。

第四段:迫晋退兵(面对风云突变的局势,晋侯没有感情用事,而表现了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这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是晋文公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五、体味人物形象塑造的艺术性。

文中的主要人物是烛之武,作者通过他的语言,不管是牢骚,还是说辞,都表现了他不仅能言善辩,而且深明大义、机智勇敢。特别是说秦时的举重若轻、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更集中地体现了一位出色的辩臣的形象。以上是正面描写。佚之狐的推荐、郑伯的自责,退秦师的事实,都从侧面烘托了这个人物。

六、布置作业:熟读背诵课文。

课时计划(备课时间10月8日)第2课时(总30课时)

课题 教学目的 重点 难点 教法和手段

烛之武

退秦师 理解掌握文中文言实词、虚词和语法;提高阅读能力 落实实词、虚词、语法等文言知识

借助语境推断文言词语的意义。 诵读式

讲读式

讨论式

在熟读背诵、了解大意的基础上落实实词、虚词、语法等文言知识。(教师可分类然后让学生利用工具书讨论回答。分类如下:)

一、重要实词:

1、贰①“二”的大写。(例: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

②副职 (例:其内任卿贰以上。)③不专一 (例:贰则疑惑。)

④离心,背叛(例: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

⑤再,重复。 (例:不迁怒,不贰过。)

⑥从属二主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许①准许(同现代汉语)②答应,听从(例:“许之。”、“许君焦、暇……”)③赞同。 (例:“杂然相许。”)④约数(例:“潭中鱼可百许头。”)⑤表处所(例:“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3、阙①què 古代宫殿前两边的高建筑物。②què 城楼

③què 皇宫,引申为朝廷④quē 通“缺”

⑤jué 挖掘,引申为侵损,削减。

⑤隐蔽,不显露。见微知著(成语)

⑥如果没有。 (例:《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

4、敝①坏,破旧。(例:“使史更敝衣草屦。”)

②谦词 敝人③疲惫 (例:“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④损害,衰败。 因人之力以敝之。(本文)

“说”“辞”“鄙”“微”见课后第二题。

二、虚词1、以①以其无礼于晋(因为,连词)②敢以烦执事(拿,用,介词)③越国以鄙远(表顺承,连词)④焉用亡郑以陪邻?(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

2、而①今急而求子(才,连词,表顺承)②夜缒而出(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表顺承,连词)④朝济而夕设版焉(表转折,连词)

3、焉①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表陈述)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为什么)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副词,怎么能)

④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代词,之)⑥永之人争奔走焉(兼词,于此)“之”的意义和用法见课后第二题。

三、词类活用①晋军函陵(名词作动词)兵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③邻之厚,君之薄也(“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④越国以鄙远(鄙,名词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

⑤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

⑥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东”、“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疆界。)

四、通假字①焉用亡郑以陪邻(陪,通“倍”)②共其乏困(共,通“供”)③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④秦伯说(说,通“悦”)

⑤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

五、古今异义:①行李之往来(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④亦去之 (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六、文言句式①以其无礼于晋介词结构后置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介词结构后置③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有何厌”。④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

七、布置作业:课后练习二、三题。

《烛之武退秦师》高一教学设计 篇2

1.学习、领会本文的劝说艺术, 体味、领悟语言的巨大力量。

2.能根据不同的场合、对象, 讲究劝说艺术, 做到有效劝说。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语言的力量有多大?古人云:一言之辩, 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 强于百万之师。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领会《烛之武退秦师》的劝说艺术, 领悟语言的巨大力量。《烛之武退秦师》主要由三个劝说场景组成, 依次是“郑伯劝烛之武出城退敌”, “烛之武劝秦伯退兵”, “晋侯劝子犯勿击秦军”。三处劝说都非常成功, 其劝说艺术值得我们学习体味。

二.讨论探究

认真细致阅读课文, 并借助互联网查阅相关背景资料, 分析三个劝说的场合、对象及主要的劝说方法, 分学习小组讨论、探究这三个劝说成功的原因。

三.成果展示

第一处:郑国君坦诚认错, 烛之武临危受命。

强敌兵临城下, 郑国危在旦夕。如何退敌?郑伯兵微将寡, 势单力薄, 胜算甚微, 心急如焚。佚之狐向郑伯推荐烛之武, 而且十分肯定地说:“若使烛之武见秦君, 师必退。”但郑伯请烛之武出城退敌时, 却遭到拒绝。“臣之壮也, 犹不如人;今老矣, 无能为也已。”烛之武此话说的也确是实情, 据史书记载:烛之武, 考城人, 郑国三朝老臣, 但始终得不到升官重用, 在郑国一直担任“圉正” (养马的长官) , 大概相当于《西游记》里所说的“弼马温”吧。被举荐使秦时, 已年过七十, 须发皆白, 身子伛偻, 步履蹒跚。烛之武才干卓杰, 辩才无碍, 但长期不受重用, 担任卑微小官, 而且现在老得几乎走不动。怨不得人家不恼怒, 怪不得人家发牢骚。郑伯该如何劝说这样一位平时受冷落, 危急时刻又要他冒险出城的风烛残年的老人呢?

郑伯话语不多, 但其艺术性不能不让我们由衷佩服。首先坦诚认错:“吾不能早用子, 今急而求子, 是寡人之过也”。话语坦率实在, 毫不推诿掩饰。一个地位尊贵的国君真情向一个地位卑微的养马官表示歉意, 屈尊纡贵的行为, 推心置腹的言语, 不能不让烛之武心头的积怨涣然冰释。然后郑伯话锋一转, “然郑亡, 子亦有不利焉。”不利是什么, 郑伯没有解释, 留给烛之武思索。响鼓不用重锤敲, 明人无需费唇舌。国与君与家紧密相连。国家灭亡, 君主受辱, 国土沦丧;百姓遭殃, 妻离子散, 要么被杀, 要么为奴。覆巢之下, 安有完卵?你烛之武家岂能例外?作为忠君爱国、爱民爱家的士人, 岂会袖手旁观、坐视不理?郑伯以亡国破家之悲惨激发烛之武强烈的爱国心、忠君心、爱民心, 爱家心。正是这些真挚、朴实的情感, 激起烛之武神圣的使命感, 化作他勇敢坚毅的行动, 使得他捐弃前嫌, 舍弃恩怨, 不顾年迈体弱, “夜缒而出”, 义无反顾说秦去了。

第二处:烛之武剖析利害, 秦穆公欣然退兵。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此前, 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 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 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城濮之战楚国失败, 郑国马上派子人九出使晋国, 与晋结好。但晋文公心恨难消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攻郑呢?这是因为, 秦、晋关系一直很好, 并且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晋军函陵, 秦军氾南”, 南北夹击郑国。

从战争的起因看, 郑秦既无历史旧账, 也无现实争端。从攻郑地点看, 晋北秦南, 消息互通不畅。从攻郑的动机看, 晋为泄愤称霸而来, 秦为获利称霸而动。这些都为烛之武分化瓦解秦晋联盟提供了可乘之机。烛之武“夜缒而出”后连夜见秦伯, 层层剖析此战的利弊得失。首先, 灭郑无利于秦, 有利于晋。秦伯为什么和晋国结盟攻打郑国呢?就是晋国许诺攻下郑国, 晋秦二分其地。烛之武说, 越过别国而把远地当做边邑, 难于管理, 这是你知道的, 那么灭郑实际上是替晋国谋利。晋国所谓的许诺, 秦晋二分其地, 这对秦国来说无异空头支票一张, 真正得利受惠的是晋国。其次, 存郑于秦有利。郑国受到秦国的存国之恩必然感激秦国, 会作为东方道上的主人, 为秦国的使者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这对秦国是有利无害的。最后, 灭郑助晋有害。观今宜鉴古, 要了解一个人的现在和将来, 最好看看他的过去。过去, 秦国曾热心助晋, 晋国答应过给秦国焦、瑕两座城池, 结果怎样呢?晋侯早上渡河, 晚上就下令修筑防御工事, 说话不算数, 过河就拆桥。晋侯的所谓许诺, 兑现过吗?他是一个信守诺言的人吗?晋侯贪得无厌, 东边的郑国灭掉以后, 下一个灭掉的国家必定是你西边的秦国。秦伯在烛之武的剖析下, 看清了晋侯的真实面目, 明白了晋秦攻郑的本质, 认识到此战既无利可图, 又无助称霸。因此高兴地与郑国结盟并派三个大夫帮助戍守。烛之武站在秦伯的立场上, 为其分析此战的利害得失, 成功劝退秦军。

第三处:晋文公惧背恶名, 狐子犯撤围班师。

秦伯在烛之武的劝说下背弃盟友晋国, 私自与郑国结盟并派三个大夫帮助戍守, 然后撤兵回国。一夜之间戏剧性地秦晋化友为敌, 秦郑化敌为友, 这让晋国大夫子犯异常恼怒。子犯是晋军统帅, 又是晋侯的舅舅, 辈分高, 说话有分量, 他请求趁此攻击秦军。秦军的统帅秦伯有恩于晋侯, 在晋侯流亡期间, 给予过他帮助, 还把女儿嫁给他, 支持并护送他回国继承王位。此时该不该攻击秦军呢?如果不能攻击, 又该如何劝说以子犯为代表的请战派呢?晋侯审时度势, 认为不攻为妥, 他是这样劝子犯的:“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 不仁;失其所与, 不知;以乱易整, 不武。”晋侯认为如果攻击秦军会让他背上“不仁、不知、不武”的恶名。晋侯兴师问罪, 讨伐郑国, 无非是他的霸主地位没有得到郑国真心认可, 无非想昭告天下, 顺我者昌, 逆我者亡。但如果一个国君臭名昭著, 恶名远扬, 谁还会依附他、认可他的霸主地位呢?秦伯有恩于他, 又是他的岳父, 如果攻击秦军, 别人会认为他是一个忘恩负义之人, 谁以后还会帮助他呢?秦军本是自己的盟友, 现在反过来攻打盟友, 谁还会与你结盟呢?结盟而来, 共同对付郑国, 如今, 没有攻郑倒和同盟友打起来了, 这不乱套了吗?这是不符合使用武力时应遵守的道义准则的, 传扬出去, 别人认为你没有武德的。再说, 如果真和自己的盟友秦国打起来, 秦郑现已结盟, 自己未必能胜。晋侯认为攻击秦军会让自己背负不仁不义, 没有武德的恶名, 所以劝住子犯也领兵回国了。

四.课堂总结

语言的力量有多大?烛之武层析利弊, 秦军倒戈, 晋军撤围, 兵不血刃, 存郑保民;战国的苏秦、张仪口若悬河、舌如利刃, 纵横捭阖, 主宰时局;渑池之会, 蔺相如慷慨陈词, 镇服强秦, 不辱使命;三国诸葛亮, 舌战群儒, 挫败江东英豪。古人云:一言兴邦, 一言丧邦。由此可见, 语言的力量十分巨大。

在现实生活中, 我们常会遇到劝说别人的情况, 如何才能有效劝说, 根据劝说的对象和场合, 我们有时可动之以情, 用真情去感动人、触动人;有时可以喻之以利, 详析利害得失去打动人、说服人;有时可导之以名, 名誉高于一切, 尊严胜过生命, 用名誉、尊严去开导人, 劝说人。当然, 如能综合几个方面劝说, 效果自然会更好。

五.实战演练

假如你的一个同学, 沉迷网络游戏, 严重影响学习, 试分别从情、利、名三个方面进行简短而有效的劝说。

1.以情动人。陈毅元帅曾说过:“难得是诤友, 当面敢批评。”作为你的老同学, 我不能不说你两句!沉迷网络游戏, 既影响学习, 也影响我们朋友关系。你我聊天、运动、学习讨论的时间少了, 我们曾相约一起考一流大学, 共同学习, 相互促进, 但如果这样下去, 我们的理想怎能实现?你看父母供我们读书多不容易啊, 我们吃的、穿的、用的, 哪样不要花父母辛辛苦苦赚来的血汗钱啊, 打网络游戏糟蹋父母的血汗钱, 你心安吗?毁灭自己的前途, 你不心疼吗?冷落亲密的朋友, 你心甘吗?从网络游戏中走出来吧!

2.以利动人。老同学, 不要总沉迷打网络游戏呀!那要浪费多少钱呀!如果花这个钱对你有益, 我也不会劝你的。沉迷网络游戏, 不仅浪费父母的血汗钱, 更浪费自己的宝贵青春。黄金有价, 青春无价呀!用无价的青春换取短暂的刺激, 片刻的麻醉, 严重影响自己的美好前途, 你说这值得吗?把有限的美好青春用在学习上, 为将来的事业奠基, 为人生的腾飞贮能, 为美好的未来打拼, 那是一件多么有益的事情啊!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篇3

1.学习、领会本文的劝说艺术,体味、领悟语言的巨大力量。

2.能根据不同的场合、对象,讲究劝说艺术,做到有效劝说。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语言的力量有多大?古人云: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领会《烛之武退秦师》的劝说艺术,领悟语言的巨大力量。《烛之武退秦师》主要由三个劝说场景组成,依次是“郑伯劝烛之武出城退敌”,“烛之武劝秦伯退兵”,“晋侯劝子犯勿击秦军”。三处劝说都非常成功,其劝说艺术值得我们学习体味。

二.讨论探究

认真细致阅读课文,并借助互联网查阅相关背景资料,分析三个劝说的场合、对象及主要的劝说方法,分学习小组讨论、探究这三个劝说成功的原因。

三.成果展示

第一处:郑国君坦诚认错,烛之武临危受命。

强敌兵临城下,郑国危在旦夕。如何退敌?郑伯兵微将寡,势单力薄,胜算甚微,心急如焚。佚之狐向郑伯推荐烛之武,而且十分肯定地说:“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但郑伯请烛之武出城退敌时,却遭到拒绝。“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此话说的也确是实情,据史书记载:烛之武,考城人,郑国三朝老臣,但始终得不到升官重用,在郑国一直担任“圉正”(养马的长官),大概相当于《西游记》里所说的“弼马温”吧。被举荐使秦时,已年过七十,须发皆白,身子伛偻,步履蹒跚。烛之武才干卓杰,辩才无碍,但长期不受重用,担任卑微小官,而且现在老得几乎走不动。怨不得人家不恼怒,怪不得人家发牢骚。郑伯该如何劝说这样一位平时受冷落,危急时刻又要他冒险出城的风烛残年的老人呢?

郑伯话语不多,但其艺术性不能不让我们由衷佩服。首先坦诚认错:“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话语坦率实在,毫不推诿掩饰。一个地位尊贵的国君真情向一个地位卑微的养马官表示歉意,屈尊纡贵的行为,推心置腹的言语,不能不让烛之武心头的积怨涣然冰释。然后郑伯话锋一转,“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不利是什么,郑伯没有解释,留给烛之武思索。响鼓不用重锤敲,明人无需费唇舌。国与君与家紧密相连。国家灭亡,君主受辱,国土沦丧;百姓遭殃,妻离子散,要么被杀,要么为奴。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你烛之武家岂能例外?作为忠君爱国、爱民爱家的士人,岂会袖手旁观、坐视不理?郑伯以亡国破家之悲惨激发烛之武强烈的爱国心、忠君心、爱民心,爱家心。正是这些真挚、朴实的情感,激起烛之武神圣的使命感,化作他勇敢坚毅的行动,使得他捐弃前嫌,舍弃恩怨,不顾年迈体弱,“夜缒而出”,义无反顾说秦去了。

第二处:烛之武剖析利害,秦穆公欣然退兵。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此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城濮之战楚国失败,郑国马上派子人九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晋文公心恨难消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攻郑呢?这是因为,秦、晋关系一直很好,并且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南北夹击郑国。

从战争的起因看,郑秦既无历史旧账,也无现实争端。从攻郑地点看,晋北秦南,消息互通不畅。从攻郑的动机看,晋为泄愤称霸而来,秦为获利称霸而动。这些都为烛之武分化瓦解秦晋联盟提供了可乘之机。烛之武“夜缒而出”后连夜见秦伯,层层剖析此战的利弊得失。首先,灭郑无利于秦,有利于晋。秦伯为什么和晋国结盟攻打郑国呢?就是晋国许诺攻下郑国,晋秦二分其地。烛之武说,越过别国而把远地当做边邑,难于管理,这是你知道的,那么灭郑实际上是替晋国谋利。晋国所谓的许诺,秦晋二分其地,这对秦国来说无异空头支票一张,真正得利受惠的是晋国。其次,存郑于秦有利。郑国受到秦国的存国之恩必然感激秦国,会作为东方道上的主人,为秦国的使者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这对秦国是有利无害的。最后,灭郑助晋有害。观今宜鉴古,要了解一个人的现在和将来,最好看看他的过去。过去,秦国曾热心助晋,晋国答应过给秦国焦、瑕两座城池,结果怎样呢?晋侯早上渡河,晚上就下令修筑防御工事,说话不算数,过河就拆桥。晋侯的所谓许诺,兑现过吗?他是一个信守诺言的人吗?晋侯贪得无厌,东边的郑国灭掉以后,下一个灭掉的国家必定是你西边的秦国。秦伯在烛之武的剖析下,看清了晋侯的真实面目,明白了晋秦攻郑的本质,认识到此战既无利可图,又无助称霸。因此高兴地与郑国结盟并派三个大夫帮助戍守。烛之武站在秦伯的立场上,为其分析此战的利害得失,成功劝退秦军。

第三处:晋文公惧背恶名,狐子犯撤围班师。

秦伯在烛之武的劝说下背弃盟友晋国,私自与郑国结盟并派三个大夫帮助戍守,然后撤兵回国。一夜之间戏剧性地秦晋化友为敌,秦郑化敌为友,这让晋国大夫子犯异常恼怒。子犯是晋军统帅,又是晋侯的舅舅,辈分高,说话有分量,他请求趁此攻击秦军。秦军的统帅秦伯有恩于晋侯,在晋侯流亡期间,给予过他帮助,还把女儿嫁给他,支持并护送他回国继承王位。此时该不该攻击秦军呢?如果不能攻击,又该如何劝说以子犯为代表的请战派呢?晋侯审时度势,认为不攻为妥,他是这样劝子犯的:“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晋侯认为如果攻击秦军会让他背上“不仁、不知、不武”的恶名。晋侯兴师问罪,讨伐郑国,无非是他的霸主地位没有得到郑国真心认可,无非想昭告天下,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但如果一个国君臭名昭著,恶名远扬,谁还会依附他、认可他的霸主地位呢?秦伯有恩于他,又是他的岳父,如果攻击秦军,别人会认为他是一个忘恩负义之人,谁以后还会帮助他呢?秦军本是自己的盟友,现在反过来攻打盟友,谁还会与你结盟呢?结盟而来,共同对付郑国,如今,没有攻郑倒和同盟友打起来了,这不乱套了吗?这是不符合使用武力时应遵守的道义准则的,传扬出去,别人认为你没有武德的。再说,如果真和自己的盟友秦国打起来,秦郑现已结盟,自己未必能胜。晋侯认为攻击秦军会让自己背负不仁不义,没有武德的恶名,所以劝住子犯也领兵回国了。

四.课堂总结

语言的力量有多大?烛之武层析利弊,秦军倒戈,晋军撤围,兵不血刃,存郑保民;战国的苏秦、张仪口若悬河、舌如利刃,纵横捭阖,主宰时局;渑池之会,蔺相如慷慨陈词,镇服强秦,不辱使命;三国诸葛亮,舌战群儒,挫败江东英豪。古人云:一言兴邦,一言丧邦。由此可见,语言的力量十分巨大。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会遇到劝说别人的情况,如何才能有效劝说,根据劝说的对象和场合,我们有时可动之以情,用真情去感动人、触动人;有时可以喻之以利,详析利害得失去打动人、说服人;有时可导之以名,名誉高于一切,尊严胜过生命,用名誉、尊严去开导人,劝说人。当然,如能综合几个方面劝说,效果自然会更好。

五.实战演练

假如你的一个同学,沉迷网络游戏,严重影响学习,试分别从情、利、名三个方面进行简短而有效的劝说。

1.以情动人。陈毅元帅曾说过:“难得是诤友,当面敢批评。”作为你的老同学,我不能不说你两句!沉迷网络游戏,既影响学习,也影响我们朋友关系。你我聊天、运动、学习讨论的时间少了,我们曾相约一起考一流大学,共同学习,相互促进,但如果这样下去,我们的理想怎能实现?你看父母供我们读书多不容易啊,我们吃的、穿的、用的,哪样不要花父母辛辛苦苦赚来的血汗钱啊,打网络游戏糟蹋父母的血汗钱,你心安吗?毁灭自己的前途,你不心疼吗?冷落亲密的朋友,你心甘吗?从网络游戏中走出来吧!

2.以利动人。老同学,不要总沉迷打网络游戏呀!那要浪费多少钱呀!如果花这个钱对你有益,我也不会劝你的。沉迷网络游戏,不仅浪费父母的血汗钱,更浪费自己的宝贵青春。黄金有价,青春无价呀!用无价的青春换取短暂的刺激,片刻的麻醉,严重影响自己的美好前途,你说这值得吗?把有限的美好青春用在学习上,为将来的事业奠基,为人生的腾飞贮能,为美好的未来打拼,那是一件多么有益的事情啊!

3.以名动人。沉迷网络游戏,严重影响学习。学生的天职是什么?是学习。学习的目的是什么?让我们成为有用之材。一个人对他人有用,就会受到他人的尊重;对社会有用,就会得到社会的敬重;对国家有用,就会得到国家的倚重。我们每个人都想成为一个有价值、有尊严、受人敬重的人,都想成为一个实现自我价值、创造自我价值的人。如果沉迷网络游戏,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影响学习提高,又怎能成为这样的人呢?你看沉迷网络游戏的人,能成为别人仰慕的榜样吗?将来能成为社会的精英,人类的巨人吗?

《烛之武退秦师》高一教学设计 篇4

晋侯、秦伯(1)围郑,以其无礼于晋(2),且贰于楚(3)也。晋军函陵(4),秦军氾(fán)南(5)。

佚(yì)之狐(6)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7)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8)曰:“臣之壮也(9),犹(10)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11)。”公曰:“吾不能早用(12)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13)。然(14)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15)

夜缒(zhuì)(16)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17)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18)。越国以鄙远(19),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20)?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lǐ)(21)之往来,共(gōng)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22),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23),君之所知也。夫(fú)晋,何厌(24)之有?既东封郑(25),又欲肆其西封(26),若[1]不阙(quē)(27)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yuè),与郑人盟。使杞子、逢(páng)孙、杨孙戍(shù)之,乃还(huán)。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28)人之力而敝之,不仁(29);失其所与,不知(zhì)(30);以乱易整,不武(31)。吾其还也(32)。”亦去之。

注释

(1)晋侯、秦伯:指晋文公和秦穆公,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2)以其无礼于晋:指晋文公即位前流亡国外经过郑国时,没有受到应有的礼遇。倒装句,于晋无礼。以,因为,连词。

(3)且贰于楚:并且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且,并且。贰,从属二主。于,对,介词。

(4)晋军函陵:晋军驻扎在函陵。军,名词作动词,驻军。函陵,郑国地名,在今河南新郑北。

(5)氾(fàn)南:古代东氾水的南面,在今河南中牟南。

(6)佚(yì)之狐:郑国大夫。

(7)若:假如。使:派。见:进见。

(8)辞:推辞。

(9)臣之壮也:我壮年的时候。

(10)犹:尚且。

(11)无能为也已:不能干什么了。为,做。已,同“矣”,语气词,了。

(12)用:任用。

(13)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是,这。过,过错。

(14)然:然而。

(15)许之:答应这件事。许,答应。

(16)缒(zhuì):用绳子拴着从城墙上往下吊。

(17)既:已经。

(18)敢以烦执事: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麻烦您。这是客气的`说法。执事,执行事务的人,对对方的敬称。

(19)越国以鄙(bǐ)远:越过别国而把远地(郑国)当做边邑。越,越过。鄙,边邑。这里作动词。

(20)焉用亡郑以陪邻:怎么要用灭掉郑国来给邻国(晋国)增加(土地)呢?焉,哪里,怎么。以:来。陪:增加。

邻之厚,君之薄也: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21)行李:也作“行吏”,外交使节。共(gōng),通“供”,供给。

(22)尝为晋君赐矣:曾经给予晋君恩惠(指秦穆公曾派兵护送晋惠公回国)。尝,曾经。为,给予。赐,恩惠。为...赐:施恩。许:答应。

(23)朝济而夕设版焉:(晋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筑城防御。济,渡河。设版,指筑墙。版,筑土墙用的夹板。

(24)厌:通“餍”,满足。

(25)东封郑:在东边让郑国成为晋国的边境。封,疆界。这里作用动词。

(26)肆其西封:扩展它西边的疆界。指晋国灭郑以后,必将图谋秦国。肆,延伸,扩张。封:疆界。

(27)阙:使...减损。盟:结盟。戍:守卫。还:撤军回国。

(28)因:依靠。敝:损害。

(29)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依靠别人的力量,又返回来损害他,这是不人道的。

(30)失其所与,不知: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与,结交,亲附。知:通“智”,明智。

(31)以乱易整,不武: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是不符合武德的。易,代替。武,指使用武力是所应遵守的道义准则。不武,不符合武德。

(32)吾其还也:我们还是回去吧。其,表商量或希望的语气,还是。

(33)去之:离开郑国。

《烛之武退秦师》高一教学设计 篇5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左传》的知识。

2、背诵课文,并学习本文说话的技巧。

3、进一步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

4、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目标重难点】

重点:目标2、3

难点:目标3

【学法指导】

讨论法、朗读法和勾画圈点法

【知识链接】

1、作家作品

《左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故它们被称作“春秋三传”,《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亦有人认为《左传》是一部独立的自成体系的历史著作。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而且是先秦著名的文学作品,成为历史散文的典范。它的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它从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比较系统地记叙了春秋时代各诸侯国所发生的重要事件,同时也较为具体地描绘了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和政治状况。

《左传》长于叙事,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人物辞令。

2、写作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鲁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子人九出使晋国,与晋结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5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但是,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疑问:

二、检查预习

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而又完整的         史书 ,《左传》是“十三经”之一,它和《     》、《      》都是为解释《春秋》而作,所以被称作“春秋三传”。

2、请几位同学分段读全文,师生共同纠正错音。

3、听写部分字词(写在小作业本上)

三、学生质疑,教师点拨。

四、整体把握。课文共有四个段落,分别用四个字归纳段意

1、秦晋围郑2、临危受命3、说退秦师4、迫晋撤兵

五、分析课文

1、秦晋为何围郑?(用原文回答)开篇交待这些有何作用?

2、文章写烛之武在使命面前,先“僻”后“受”,有什么作用?

3、郑伯是怎样说服烛之武使秦的?(用原文语句回答)

4、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兵的?(用原文语句回答并作分析)

可以看出烛之武的一番说词都是围绕一个“利”展开,好象处处为秦着想,其实呢,完全是为了保存郑,秦晋联盟也有损害,这就是“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

5、晋文公为何不愿攻秦?(用原文语句回答)

6、烛之武是本文的中心人物,请结合原文语句分析这一艺术形象。

7、小结:

秦晋围郑,郑危在旦夕,“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佚之狐的力荐可谓慧眼识英雄。烛之武临危受命,夜缒而出,智说秦君,秦穆公心悦诚服,秦军乃还。晋文公面对风雨突变,亦毅然去之。郑国终于转危为安。全文处处注意伏笔照应,故事情节波澜起伏,繁简得当,有始有终,层次井然,烛之武的智勇及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溢于字里行间。

【课堂检测】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秦军汜(fàn)南        佚(yì)之狐      夜缒(Chuì)而出

B.越国以鄙(bǐ)远        君之薄(bó)也    共(gōng)其乏困

C.朝济(jì)而夕设版焉    秦伯说(yuè)    失其所与(yǔ)

D.①若不阙(jué)秦,将焉取之? ②使杞子、逢(páng)孙、杨孙戍之

2.下列句子,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夜缒[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而出

B.焉用亡郑以陪(增加)邻

C.共(供给)其乏困

D.夫晋,何厌(厌烦)之有

3.下列成语中,“济”的意思与“朝济而夕设版焉”的“济”相同的一项是

A.缓不济急       B.同舟共济      C.假公济私       D.无济无事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焉用亡郑以陪邻 / 以其无礼于晋       B. 君知其难也 / 吾其还也

C.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D. 唯君图之 / 君之壮也,犹不如人

5、与“夫晋,何厌之有”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 马之千里者  B. 是寡人之过也   C. 邻之厚,君之薄也   D. 何陋之有

6、请同学们翻译下列句子。

(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3)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矣

(4)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5)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6)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7)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课外拓展】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8-12题。

郑 伯 克 段 于 鄢

《左  传》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        ,子姑待之。“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昵,厚将崩。“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7.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

A. 亟请于武公 亟:多次   B. 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都:大概

C. 蔓难图也 图:对付     D. 国不堪贰 贰:从属二主

8.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焉辟害 / 将焉取之             B. 国之害也 / 君之所知也

C.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 / 以乱易整 D.公闻其期曰 / 其真无马邪

9. 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武姜生庄公时,因为难产,所以不喜欢庄公。

B. 祭仲跟庄公说国家不能忍受两面听命的情况,并劝说庄公早点除掉大叔。

C. 当子封劝说庄公时,庄公说没有正义就不能号人,势力虽大,反会崩溃。

D. 太叔做好准备要袭击郑国都城,姜氏打算作为内应为太叔打开城门。

10.填空:多行不义,___________

11.翻译下面三句话。

①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②厚将得众

③公伐诸鄢

【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整理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特殊句式、词类活用等文言知识。

【课堂小结】

【学习反思】

《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参考答案

【检查预习】1、编年体  公羊传   谷梁传

【分析课文】

1、说明这次围郑主要是晋国想报复郑国,从而扩大其势力;而秦、郑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利害冲突,且两国军队分地驻扎,这就为下文烛之武成功地离间秦、晋提供了条件,为下文的展开埋下了伏笔。

2、这段文字看似闲笔,却有重要作用:一是交代了烛之武的境况,是一个不被重用的老臣。二是委婉地批评郑伯不能用人,但在关键时刻,作为国君尚能接受规谏,诚恳负责,勇于自责。三是点明烛之武深明大义,以解国难为重。这一内容粗线条地勾勒出烛之武的形象,为下文写他奔赴国难的义勇精神作了必要的铺垫。

3、略

4、先讨秦欢心--以退为进;陈亡郑利晋--以害动秦;

主存郑利秦--以利诱秦;责晋贪不义--巧施离间。

5、略

6、爱国,睿智超群,能言善辩。

在国家危难面前,烛之武深明大义、义无返顾;在强秦面前,烛之武不卑不亢,能言善辩,聪慧机智。他的不计个人得失,处处为郑国安危着想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义无返顾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都值得我们学习。

【课堂检测】

1、A   2、D   3、B    4、C  5、D

6、略

【课外拓展】

7、B   8、A   9、D 10、必自毙

11、①蔓延野草尚且不能铲除掉,何况是您宠爱的弟弟呢?②势力一大,将会得到民心。③庄公到鄢攻打他。

惜缘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 篇6

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我校推行高效课堂,教学就应该贯彻落实高效课堂的理念,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本课教学,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让他们在课堂学习、讨论、探究。

2、突出合作探究精神。高效课堂强调小组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强调合作探究。

3、渗透古代文化精髓。学习文言文,应该再教学中渗透古代文化的精髓。

4、强化读写训练。读写训练应该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在本科教学中,让学生领悟课文的行文特点和写法,并在课后实践,强化练习。

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1、文言基础知识应该再讲解细一些。

《烛之武退秦师》高一教学设计 篇7

一.“以其无礼于晋, 且贰于楚也”

关于文中“以其无礼于晋, 且贰于楚也”句,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文下注[贰于楚]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贰, 从属二主。人教版新编高中《语文·第一册》 (2004年6月版) 及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2都持如是观点。

对于此注, 笔者颇感疑惑, 且几年下来一直试图解惑。

读到戴建华老师《〈烛之武退秦师〉标点注释商兑》一文 (详见《语文学习》, 2008年第1期, 第43-44页) , 顿开茅塞;然对戴老师的某些观点, 笔者仍存困惑。戴老师通过一番考证, 得“贰”本义为“副”, 引申为“助, 辅佐”。“贰于楚”应解为“助于楚”。笔者疑问有三:首先, 戴老师于此处释“贰”为“助, 辅佐”之意, 而所举例句无一有“贰于×”结构, 全为“贰×”结构;其次, 推测戴老师之意, “贰于楚”意即“贰楚”, 那为何《左传》中要多一“于”字 (文言文多力求简约, 此处是否有多此一举之嫌) ?最后, 戴老师释“贰于楚”为“助于楚”, 而“助于楚”意即“辅助于楚国, 帮助于楚国”;窃以为, 从语法上讲, 此语句不通, 于理也说不通。

检《汉语大字典》 (1) , [且]读qiě时, 共 (6) 个义项, 其 (4) 连词。1.表并列关系, 相当于“又”。“而且”。清王引之《经传释词》卷八:“且, 犹又也。”《诗·小雅·鱼丽》:“君子有酒, 旨且多。”郑玄笺:“酒美而此鱼又多也。”《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以志吾过, 且旌善人。”南朝梁沈约《夜夜曲》:“河汉纵且横, 北斗横且直。”2.表示相承关系。一边……一边。清刘淇《助字辨略》卷三:“此且字, 两务之辞, 言方且如此, 又复如彼也。”《史记·李将军列传》:“且引且载。”《汉书·郊祀志上》:“黄帝且战且学仙。”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城东内外·春场》:“女好闲, 手五丸, 且掷且拾且承, 曰抓子儿。”

按:“以其无礼于晋, 且贰于楚也”, 此处“且”应释为“连词。表并列关系, 相当于‘又’。‘而且’”。此处指郑国除了对晋国没有礼貌外, 而且还倾向蛮夷民族 (楚国当时为中原华夏民族所鄙视) , 因此于道义上讲, 郑国很不得人心。

《汉语大字典》 (2) , 贰, 《说文》:“貳, 副益也。从贝, 弍声。弍, 古文二。”段玉裁注:“当云副也;益也。形声包会意。”朱骏声《通训定声》:“贰, 从贝从弍会意。弍亦声。”共17个义项。其义项 (2) 辅佐, 作助手。《字汇·贝部》:“贰, 佐也。”《书·周官》:“贰公弘化。”《后汉书·仲长统传》:“秦兼天下, 则置丞相, 而贰之以御史大夫。”《元史·百官志》:“其长则蒙古人为之, 而汉人南人贰焉。”义项 (8) 不专一, 有异心。《左传·文公七年》:“亲之以德, 皆股肱也, 谁敢携贰。”《国语·周语·上》:“其刑矫诬, 百姓携贰。”韦昭注:“贰, 二心也。”《清史稿·李率泰传》:“部下渐携贰。”义两属。《左传·隐公元年》:“既而大叔命西鄙, 北鄙贰于己。”杜预注:“贰, 两属。”

检阅《左传》, 全文“贰于××”之结构, 共九处:

1.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左传·隐公元年》

《白话左传》 (3) (以下简称《白》) (P2) 译为:不久, 太叔命令西部和北部边境既听庄公的命令, 又听自己的命令。

2.王贰于虢, 郑伯怨王, 王曰“无之”。 (《左传·隐公元年》)

《白》 (P4) 译为:周平王暗中又将朝政分托给虢公, 郑庄公埋怨周平王, 平王说:“没有这回事。”

3.晋侯、秦伯围郑, 以其无礼于晋, 且贰于楚也。 (《左传·僖公三十年》)

《白》 (P101) 译为:晋文公、秦穆公包围郑国, 因为郑国对晋国无礼, 而且心向着楚国。

4.于是晋侯不见郑伯, 以为贰于楚也。 (《左传·文公十七年》

《白》P130译为:当时, 晋灵公拒绝会见郑穆公, 以为他背晋而亲楚。

5.为归汶阳之田故, 诸侯贰于晋。晋人惧, 会于蒲, 以寻马陵之盟。 (《左传·成公九年》)

《白》 (P181) 译为:由于晋国让鲁国把汶阳的土田归还给齐国的缘故, 诸侯对晋国有了二心。晋国人畏惧, 在蒲地和诸侯会见, 重温马陵的盟会。

6.秋, 郑伯如晋。晋人讨其贰于楚也, 执诸铜鞮。 (《左传·成公九年》)

《白》 (P181) 译为:秋季, 郑成公去到晋国, 郑国人为了惩罚他倾向楚国, 在铜鞮逮捕了他。

7.晋人以公为贰于楚, 故止公。 (《左传·成公十一年》)

《白》 (P184) 译为:晋国人认为成公倾向于楚国, 所以扣留了他。

8.夏, 齐侯围成, 贰于晋故也。于是乎城成郛。 (《左传·襄公十五年》)

《白》 (P239) 译为:夏季, 齐灵公包围成地, 这是因为齐国对晋国有了二心的缘故。在那时侯就在成邑建立外城。

9.贰于楚者, 子侯石盂, 归而讨之。 (《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白》 (P252) 译为:敝邑偏向楚国, 是子侯和石盂, 回去以后就讨伐了他们。

据语境、词义以及杨伯峻先生的翻译来看, 以上9个例句, 例句1.2.3.4.6.7.9中, “贰于×”, 可释为“倾向于×, 有益于×”;而例句5.8中, “贰于×”, 则可释为“对……有二心”。

检《汉语大字典》 (4) , [倾]读qīng时, 共13义项。其义项 (1) 侧;斜。《广韵·清韵》:“倾, 侧也。”《列子·汤问》:“共工怒而触不周之山, 折天柱, 绝地维, 故天倾西北。”三国魏曹植《洛神赋》:“日既西倾, 车殆马烦。”引申为倾向。而《古代汉语词典》 (5) , [倾侧]义项 (4) 随顺, 依附。《后汉书·来历传》:“耿宝托元舅之亲, 荣宠过厚, 不念报国恩, 而倾侧奸臣, 诬奏杨公, 伤害忠良。”而《汉语大字典》 (6) , [益]共17义项, 其义项 (8) 有益, 《论语·季氏》:“益者三友……友直, 友谅, 友多闻, 益矣。”明王世懋《学圃杂疏·豆疏》:“豆之美者无如白扁豆, 味甘而益人。”清洪仁玕《天历序》:“晋唐以后, 既有推测之法, 而富贵功名亦如故, 是可知数算非能益人, 但人自惑之耳。”

综上所述, 窃以为, “贰”有“倾向”或“有益”义。则“且贰于楚也”, 似译为“而且有益于楚国”或“而且倾向于楚国”为好。

二.晋文公撤军的背后

为何晋文公围郑又撤军, 不允许子犯的请求, 攻击秦军?

是否真如晋文公自己所言, “以乱易整, 不武”?《〈烛之武退秦师〉标点注释商兑》, 据《左传·宣公十二年》:“武有七德”谓“夫武, 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指出此处“武”, 专指“和众”, 杜预注“绥万邦, 和众也”, 即合和万邦, 化敌为友。秦晋两国联合 (实质的或象征的) , 就是“整”;彼此相攻, 即为“乱”。戴老师以为“以乱易整”, 显然不符“和众”之“武德”。此独具慧眼处, 令人信服。然鄙人还有一些浅显的想法。

为何不攻打背信弃义的秦穆公?晋文公宣言曰:“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 不仁;失其所与, 不智;以乱易整, 不武。”

首先, 从当时的国际背景来看。晋文公有所顾忌, 虽然秦穆公的出尔反尔, 的确令人气愤。《左传·烛之武退秦师》发生在鲁僖公三十年, 据《左传》载, 鲁僖公二十八年, 晋楚刚刚进行了城濮之战, 虽然最终以晋国胜利而告终, 从此也成就了晋文公的霸主地位;但晋军并未重创楚军的有生力量。晋国的西方仍有强秦, 南方仍有强楚, 都在觊觎中原的霸主地位。而且, 秦穆公已先于晋文公称霸, 因此, 据当时的国际形势来看, 在秦穆公单方面撤军后, 老谋深算的晋文公根本不愿两面树敌。在二十多年后, 楚成王的孙子楚庄王果然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雄霸一时, 这从侧面也证明了晋文公的深谋远虑。

其次, 从战争的最后结果来看, 晋文公实现了他的某些愿望。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郑世家》为我们作了更多的解惑:

初, 郑文公有三夫人, 宠子五人, 皆以罪蚤死。公怒, 溉逐髃公子。子兰奔晋, 从晋文公围郑。时兰事晋文公甚谨, 爱幸之, 乃私于晋, 以求入郑为太子。晋于是欲得叔詹为僇。郑文公恐, 不敢谓叔詹言。詹闻, 言于郑君曰:“臣谓君, 君不听臣, 晋卒为患。然晋所以围郑, 以詹, 詹死而赦郑国, 詹之愿也。”乃自杀。郑人以詹尸与晋。晋文公曰:“必欲一见郑君, 辱之而去。”郑人患之, 乃使人私于秦曰:“破郑益晋, 非秦之利也。”秦兵罢。晋文公欲入兰为太子, 以告郑。郑大夫石癸曰:“吾闻姞姓乃后稷之元妃, 其后当有兴者。子兰母, 其后也。且夫人子尽已死, 余庶子无如兰贤。今围急, 晋以为请, 利孰大焉!”遂许晋, 与盟, 而卒立子兰为太子, 晋兵乃罢去。

再次, 从战争性质来看, 孟子曰:“春秋无义战。”各诸侯战争的目的无非是获得更多的人口, 土地, 财产。因而, 孔子对“春秋五霸”评价很少, 虽都为赫赫霸主, 孔子多赞齐桓, 少提晋文。据笔者所知, 《论语》中, 孔子评论齐桓三次, 而评晋文仅一次, 都在《论语·宪问》篇:

子曰:“晋文公谲而不正, 齐桓公正而不谲。”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 召忽死之, 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 不以兵车, 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 不能死, 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 霸诸侯, 一匡天下, 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 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 自经于沟渎, 而莫之知也。”

最后, 从晋文公的个人素养来看, 晋文公在外流亡19年, 他的处世经验丰富, 应变能力极强:假如晋文公击打秦师, 则完全应验了烛之武之言:“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许君焦、瑕, 朝济而夕设版焉”, 暴露出晋国总出尔反尔;“夫晋, 何厌之有?”则应证晋国贪得无厌;“既东封郑, 又欲肆其西封”, 应证晋国狼子野心, 得陇望蜀;如此的不仁不义的结局, 这是富有心计、“谲而不正”的晋文公所不愿看到的。

或许, 此处也是微言大义、春秋笔法。以此愚见, 求教于方家。

参考文献

①②④⑥《汉语大字典》, 汉语大字典出版社, 1995年, 第7页, 第1511页, 第90页, 第1070页

③《白话左传》, 杨伯峻著, 岳麓书社, 1993年版

《烛之武退秦师》阅读启示 篇8

是什么力量让一个人在只身面对势在必得虎狼之师时取得胜利?这不仅是历史问题,而更有现实意义。

面对秦晋围郑的危急情势,郑伯慌了神!这时有人提议,可以去找烛之武。“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退。”烛之武的意见如何呢?自谦,抱怨。他说我年轻的时候都不行,现在老了,更不中用了。但郑伯最终说服了他,烛之武决定亲自走一趟。

烛之武怎样面对两个国家的军队呢?

他采取了抓主要矛盾的策略。文中交代,秦晋联军不在一处驻扎,而且攻打郑国并非两国的共同愿望,晋国提议,秦国帮忙,当然能分一杯羹更好。这种情况就给了烛之武说退秦师机会。

最精彩的部分文章这样展开:(烛之武说)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忘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这是精彩至极的一段文字!

寥寥一百五十字竟能抵挡两个大国的数十万大军!这就是思辨的魅力。

让我们跨越千年来体味这段简洁严密的说辞。

第一回合:示弱。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忘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面对强敌,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是关键中的关键,是实行下一步策略的必要条件。示弱这一招用得好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显示强大是好事,但常常会引起别人的戒备甚至招致攻击,尤其当你有求于人时;但示弱又不能显出恭维甚至虚伪,对度的把握是关键。这里烛之武只是如实陈述,但秦穆公听到这番话很是受用,姑且静观其变。

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局,烛之武开始了自己的下一步攻势:示利、示害。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这里烛之武用了判断句、反问句,运用假设从秦国的角度来表明自己对于秦国打与不打郑的看法,利害不言自明。这种说话的方式顺便为下文揭露晋的野心做了铺垫,可谓步步为营、环环相扣、有理有据、无懈可击。

“且君尝为晋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且”承上文,这里烛之武没一次把话说尽,一方面考虑时机,一方面看秦穆公的脸色,相机行事。看到秦穆公似乎也同意自己的说法,于是烛之武不失时机地进行公开挑拨: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我郑国处处替秦国着想,看看晋国都对秦国做了什么?我都感到义愤填膺!如果你秦穆公也不傻,晋文公的下一个目标就是你!我这次冒险来见你还不是为我郑国考虑,都是在替秦国考虑啊!

经烛之武的一番分析,秦穆公自然明了晋的目的,不但答应撤军还和郑国订立盟约,居然派大将守卫郑国!

秦穆公为此行做了了断,晋文公也不傻。

子犯请求出兵,晋文公说:“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智);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这不仅是化干戈为玉帛而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化敌为友,可谓三寸不烂之舌胜于百万之师!烛之武完胜!

读了这篇文章我觉得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些启示:做一件事情要想取得预想的效果,与人交往要想不落下风,首先要知己知彼。

事情的发展不会总如我们所愿,但我们能把握的是了解自己,了解对手。越是在危急时刻越是要保持清醒。虽曰成事在天,但前提是某事在人啊!

其次,适度的示弱会削弱对手的戒备心理,赢得对手的同情甚至是怜悯,但要记得:示弱不是软弱。如果没有下一步棋,示弱只会更快地招致杀戮。

第三,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时候,双赢的做法是首选;如果不能兼顾,那么要坚持自己的底线,就是失败,也要让对手尊敬。这是与对手站在同等高度的资本,也是你东山再起的资本。

第四,无论在战场上还是其他充满竞争的环境中,生存和胜利是硬道理;居安思危,即便身处劣势也要时刻准备反戈一击。没有永远的盟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强大的实力,只凭侥幸是难以长久立足的,与狼共舞必须自身强!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篇9

1、在掌握字词句的基础上熟读成颂,并把握文言文的特殊性。

2、同时要在着重了解烛之武说退秦师的理由的同时,注意欣赏包括本文在内的《左传》的文学价值,如人物形象和写作技巧。

教学方法

串讲法、诵读法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言:

同学们,如果说在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之下,大凡事物总是现在的比过去的好的话,那么大家能不能想一想,在文化艺术的某些方面,有没有与一般规律相反的情况呢?(这样一来一往的问答,并不难引导学生想到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以罗马为代表的雕塑,比如据说维娜斯女神的断臂今人就无法设想能够补得很好,以及中国古代的文言文似乎不是今人可以写出当时那样的水平的。然后接着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本册的第一篇文言文,看它究竟有哪些方面的精美以至妙不可言呢!

二、让大家听本文的录音带或教师以较高的水平先把课文诵读一遍。

三、承接第二单元所学的“理清思路”理论,实际上也就是本课后面的练习题二,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下列问题,而实际上等于在熟读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各段大意。

1、文章的第一自然段是说“秦、晋两国为什么围攻郑国”的问题;

2、第二自然段是说“郑伯是怎样说服烛之武”的问题;

3、第三自然段是说“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兵的”;

4、第四自然段是说“晋文公为什么不愿向秦进攻的原因”。

在上面问答练习的基础上,可让学生以多种形式诵读。

四、让学生在已经看过课本中注释的情况下提一提文中还有哪些实词的意义不清楚,还对哪些虚词的用法或古汉语现象不理解。这其中由学生提也好,由老师问也好。

1、第一段中两个“于”均解为“对于”之意,两个“军”字均为名词活用为动词的现象,当“驻扎”讲。且“晋军函陵,秦军汜南”两句均为古汉语中所谓省略句,即均在“军”字之后省掉一个介词“在”,而就这一点,已能证明古今语言形式上的不同习惯,这对让学生逐渐习惯看文言文是大有好处的。

2、在第二自然段中应让学生弄清楚:“言于”当“告诉给”讲;“若使”中的“使”当“让”讲;“臣之壮也”中的“之”是典型的结构助词夹在主谓结构之间起“取消主谓独立性”作用的例句;“也已”不仅注释上有“已,同‘矣’”的字样,关键是要解释这种“语气词连用”的古汉语现象;从“今急而求子”中不难看出,根据上下文,“而”在此只能当副词“才”讲;至于“是”通常在古文中多当代词“这”讲,只是为了上下文意思的通顺而把它整个译作“这是”罢了;最后“然郑亡”一句,和今意相对照,显然是个被动句。

3、第三自然段:“夜缒而出”里的“而”强调是起前对后修饰作用的,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地”;“若亡郑”中“亡郑”是“亡”的使动用法;“越国以鄙远”一句的注释中虽然说明了其中的“鄙”,“边邑”是名词活用为动词的用法,而“远”是形容词活用为“远地”的名词用法,但整句意义的通俗理解应该是“越国以远鄙”;“邻之原,君之薄”中的两个“之”直译时,还是应当看作是起“取消主谓独立性”作用的;“夫晋,何厌之有”中的“之”此时是起“动宾倒置”标志作用的,即意义上应看作“有何厌”;“既东封郑”一句应强调就其直译而言,“既”当“等到……以后”或“已经”之类意思讲,“东”是古汉语中典型的名词当状语,译作“向东”,“封”,名词“疆界”,此处当动词用,译作“作疆界”,而“郑”作为句子的补语,也是以名词当状语的形式理解的,应译作“以郑”,于是整句的确切直译应该是“等到向东以郑国作了疆界以后”等。

4、最后一段中则应该让学生承认,看过书上的有关注解之后,剩下的就没有什么可感到难解的地方了。

上述程序之后即宜让学生在反复诵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全文,其中不乏用多种形式背诵。比如教师先领背、分段集中背等,因为字面意思过得较为彻底了,所以背诵起来就应该相对容易。同时在熟读背诵的过程当中,有意识地让学生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表达反映在遣词造句、语言组织上的精妙,比如可以对比同样或类似意思表现在古今语言形式的不同上,应该承认文言文形式上的言简意赅和音韵方面的朗朗上口等,而这些,也正是《左传》等的文学价值。

五、课后练习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思路 篇10

一、课前布置预习

提前一天让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参照注释,参考学习辅导书《绿色通道》上的译文,对辅导书上列出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及文言句式理解记忆并在书上做相关预习笔记。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掌握文中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掌握文中出现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及文言句式。

2、能力目标:能熟读或背诵课文,领会一词多义,学习实际应用劝说的艺术。

3、美育目标:品味学习文中有关人物劝说辞令的语言美及文章的结构美。

4、德育目标:学习烛之武的先国家之急后个人之忧并勇当大任的爱国精神。

三、计划安排

1、课时安排:两课时

2、学习步骤:听——读——品——用

3、教学地点:多媒体教室

4、教学风格:把“目标教学”理论与“大语文教育观”结合起来,运用“研讨 式”教学法,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语:

《左传》简介。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它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史著作,也是一部富有文学价值的历史散文著作。《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外交辞令,记事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写人简洁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历代散文的典范。它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并称为“春秋三传”。

“左氏之传,史之极也。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以下各序号对应各自的课件画面)

(三)介绍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此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

其一,晋文公重耳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 其二,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出兵帮的是楚国,而此役楚国失败。

(四)本课时教学目标:

1、检查预习,理解掌握文中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研讨课文内容,理解文章结构,初步理解人物形象。

放映课文朗读录音。请大家注意朗读的语句停顿、语气语速等。放映完毕,请大家齐读。

(五)检查预习,同学主动回答。

1、通假字 共其乏困

()

失其所与,不知()

2、词类活用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夜缒而出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共其乏困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教师评价

(六)继续请同学回答

3、古今异义 以为东道主 行李之往来 微夫人之力

4、文言句式

敢以()烦执事()许之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夫晋,何厌之有? 邻之厚,君之薄也。以乱易整,不武。

5、翻译句子

教师评价:同学们预习得不错,但有的同学掌握得欠准确,希望再认真一些。下面,我们就来理解本文的段意。请看大屏幕,选择你认为正确的答案。

(七)学生选择。第一段段意概括:

1、介绍烛之武退秦师的历史背景。

2、晋、秦围郑

3、秦、晋围郑

答案选2。因为围郑的起因来自于晋国。

(八)学生选择。第二段段意概括:

1、郑伯引咎自责。

2、郑伯劝烛之武接受任命。

3、烛之武临危受命。

答案选3。本文主人公是烛之武。

(九)学生选择。第三段段意概括:

1、秦伯撤军。

2、秦伯被烛之武说服撤军。

3、烛之武说退秦师。答案选3。从主人公的角度概括。

(十)学生选择。第四段段意概括:

1、晋师撤离郑国。

2、晋军撤离,郑国解围。答案:两者皆可。教师做简短评价。

(十一)展示文章结构图 晋秦围郑图略

请同学们从文中分别找出有关“三点理由”的句子。学生回答,教师评价。

(十二)展示“三点理由”

烛之武说服秦君的三点理由:

一、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二、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三、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学生齐读“三点理由”语句。

(十三)感知课文中的战争形势 秦 晋 围 郑 形 势 图略

(十四、十五)秦晋围郑形势图(人物关系图)先让学生看图,解释人物间的关系。

教师再做详细讲解:在本文中,晋、秦联军攻郑,郑国危如累卵。值此生死存亡之际,佚之狐向郑伯推荐了烛之武,郑伯再去劝说烛之武出马解危。烛之武慨然应允,深入敌营,对秦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终于说服秦伯退军。在此形势下,晋国大夫子犯向晋侯建议袭击秦军,然而晋侯清醒地认识到利害关系,被迫撤军。至此,郑国得以

解围。晋、秦联军由开始的大军压境变为联盟解体、无功而返,这正像现代诗人徐志摩所说的“悄悄地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来”。(学生会心微笑并与教师同步说出此句)

(十六)烛之武不像《亮剑》中李云龙那样勇猛善战,他不费一枪一炮,仅凭自己的三寸之舌就取得了远胜于李云龙的胜利。这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说的那样“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有的学生在点头,表示同意)(十七、十八)课文内容探讨

1.本文记叙的主要人物和事件是什么?(学生回答)课文题目即是。(“烛之武” “ 退秦师”)(十九)继续研讨,学生谈理解,教师总结。

2、烛之武为什么能临危受命?

一是郑伯态度诚恳,勇于自责,并晓之以理;一是烛之武深明大义,有爱国思想且腹有良谋、成竹在胸。

教师提出疑问:烛之武能临危受命,是他之前很受重用,像诸葛亮那样以报主公知遇之恩吗?

学生齐答:不是。

教师:对,不是。那么,烛之武当时担任什么官职呢?

(二十)画面内容是一句话:烛之武,在郑国一直担任“圉正”。

教师强调生字的读音,然后陈述讲解:烛之武,考城人,是三朝老臣,但始终得不到升官,在郑国一直担任“圉正”(yǔ)。“圉正”是什么官呢?大家看过电视剧《西游记》,剧中孙悟空在大闹天宫之前被玉皇大帝封的什么官?

学生兴奋地朗声齐答:弼马温。

教师继续讲述:是的。烛之武当的就是养马的官,西汉汉武帝时期,也有一个养马的官后来名垂青史,这个人就是——大将军卫青。看来历史上不少名人都喂过马,现代天才诗人海子也向往“喂马、劈柴、周游世界”的生活,那我们也去喂马吧。(学生齐笑)

再说我们的主人公烛之武被举荐使秦时,不但当的是喂马的小官,而且已经年过七十,须发皆白,身子伛偻,步履蹒跚。

(教师深情地、抑扬顿挫地讲述如下)

然而对于自己的久未被重用的遭遇,他既没有像苏东坡“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那样挂冠而去,也没有像陶渊明“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那样躬耕田园,也没有像陆放翁“心在天山,身老沧州”那样老死病床,而是像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那样勇当大任。

对于突获重用,他也没有像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那样狂喜,而是像邓小平“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之既倒”那样举重若轻。

学生不约而同地鼓掌,教师略感意外,礼貌地说“谢谢”。(目的:体现平等民主、促进师生和谐)

(二十一)继续研讨

3、烛之武为什么能够说服秦伯退兵呢? 主要是烛之武善于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言谈中又似乎处处都在为秦国的利益着想,从而打动了秦伯,让秦伯欣然接受了他的意见。

(二十二)感知文中人物形象((二十三)再看我们的主人公形象,同学们谈自己的理解。烛之武

不计前嫌--------------深明大义 只身赴秦(军)--------勇敢无畏 娓娓陈词----------------智谋深广

教师述评:他像杨家将那样无怨无悔,像关云长单刀赴会那样无私无畏,像身在东吴的孔明那样运筹帷幄。这正如《论语》所说“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这样一位“心地无私天地宽”、有大智大勇的老英雄,怎不令人肃然起敬甚至顶礼膜拜?大家愿不愿意做他的粉丝?

《烛之武退秦师》高一教学设计 篇11

先来看看郑伯,当秦、晋两国气势汹汹地围攻郑国之时,郑国可谓危矣,显然,与秦、晋两个大国抗争,无疑是以卵击石,而想办法化解危机,应该是当务之急。所以当佚之狐推荐烛之武时,郑伯立即抓住这一线希望“从之”,表现了一位君主决策的及时、果断。 就在事情即将顺利解决的时候,作者利用烛之武的牢骚“无能为也已”形成了一次波澜,尴尬之中的郑伯没有放弃,而是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将过错揽到了自己身上。至此,一个礼贤下士、从谏如流,勇于自责的君主形象跃然纸上,一般的教学中,师生能够分析于此就不再挖掘了,我在教学中启发学生们是不是还有别的理解,让学生们想一想郑伯和勾践有什么共同之处,得出二人都是事到临头才开始求贤的结论。同时引导学生品味他的话:“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言外之意就是:你出去化解,是帮我的忙也是帮你的忙,你如果不肯帮忙,对你也没有好处。话里含有威胁的意味。再想一想秦晋攻打郑的原因——当年慢待重耳,可知郑伯是个目光短浅又自私的人,如今来求烛之武,也不过是临时抱佛脚罢了。这样一分析郑伯这个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了,我趁势引导学生看从郑伯身上可得出什么教训,启发学生思考,最后,得出了作为国君,既要礼贤下士,从谏如流,还要不断挖掘和重视人才,不要等到危机出现后再重用人才的结论。

秦伯,他在这场危机中处于非常关键的地位,战与不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听烛之武之言则和;拒烛之武之言则战。我引导学生品味作者用的“说(悦)”、“盟”、“使”、“还”四个动词,它们一是反衬烛之武劝说之效果,二是揭示秦伯决策之过程。虽然他先与晋围郑,后与郑盟,但这并不是说明秦伯是一个无主见的君主,因为秦伯的决策,完全是站在秦国的利益角度来考虑的,当他认识到与晋围郑,只会增强晋国的实力,而秦不会获取好处时,立即决定与郑盟,形成了秦、郑围晋的有利形势,而秦、晋之盟也就自然瓦解了。我们看到,作者笔下之秦伯,是一个善于决策、善谋利益的君主形象。

最后来看晋侯。郑国这场危机,就是由他发起的。其目的无非是为了向外扩张,争夺霸权,晋文公还忽悠秦伯一起攻郑,其实是想让秦伯看得见吃不着,但是偏偏中途杀出了个烛之武,偏偏中途秦伯就改变了决策,于是事情就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弱小的敌人有了坚强的后盾,到手的利益不翼而飞,晋侯无疑成了最大失败者。 这时,我让学生读最后一段,“子犯请击之(秦)”,事情又起了波澜,秦晋关系顿时紧张起来。我让学生们讨论一下晋文公,他为什么没有采纳子犯的意见击秦军呢?有的学生说因为重耳重义气,讲究仁义,“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我说,“不错,这是原文,还有没有扩展的?我们历史上还学过重耳“退避三舍”的故事,看看对你们有没有启发。”并大致讲一下这个故事,说后来晋楚果然交战,晋依照诺言退了90里。但名义上如此,实际上是诱敌深入的策略。

学生们一下明白了,说“我知道了,‘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不仁、不知、不武都是冠冕之词,根本原因是秦郑已经联盟,晋怕腹背受敌,所以讲了一番大道理。

我及时肯定他们分析的好,看到了实质。不过不能说全是借口,还是有感恩的因素的,但不起主要作用。如果“击之”,即使取胜,也会损兵折将、元气大伤,从而丧失争霸的实力与机会,何况胜算的把握并不是很大,结果只能是一败再败。所以晋侯以“不仁”、“不知”、“不武”三个理由明智地拒绝了,避免了晋国遭受更大的失败。既表现了一个君主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又显示了成霸业者应有的隐忍不发的胸怀和随机应变的谋略。

《烛之武退秦师》高一教学设计 篇12

第一处, 是佚之狐说服郑伯起用烛之武。“国危矣,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 师必退。”公从之。区区一语, 却重若千钧。大军压境, 国运岌岌, 只要烛之武出面, 即可挽狂澜于既倒, 那还有什么好迟疑的呢?此时不管烛之武是否为郑伯所乐见, 郑伯都必须立马请他老人家出山!一句话, 说服了郑伯起用年事已高的烛之武。第二处, 是郑伯说服烛之武出使效命。“……然郑亡, 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当烛之武不满君主对自己的冷遇, 借此君主聘用之机发泄一腔牢骚时, 君主在诚恳地道歉之后, 也明确指出了臣子抗旨不尊的严重后果:你不干是不是, 那好, 你就等着做亡国奴吧。烛之武本来就是做做姿态, 此时当然也就借坡下驴了。第三处, 是烛之武说服秦伯勿为虚名实祸之事, 也即全文最精彩的地方。先说消灭郑国于秦无益有害, 这是为秦国的利益考虑。“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 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 君之薄也。”消灭了郑国, 即使能与晋国分获一些领土, 但由于地处偏远, 守护与管理, 都有相当的难度 (我们可以为秦伯设想远距离输送兵力驻防的军事耗费及被占领地区人民的反抗等等) 。况且, 真的就能分得领土吗?近水楼台先得月, 恐怕最终会全部落入晋人之手吧。果真如此, 岂不是扩大了强悍领国的疆域, 也即相对地消弱了自己的实力吗?再说保留郑国于秦有益无害。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行李之往来, 共其乏困, 君亦无所害。”放弃武力征伐, 保留区区郑国, 能为秦国的使者往来提供旅途便利, 这也是为秦国考虑。其次揭示晋国国君言而无信的本性。“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许君焦、瑕, 朝济而夕设版焉, 君之所知也。”口惠而实不至, 这是秦伯所知的事实, 晋国这个盟友还值得信任吗?进一步夯实了秦伯在灭亡郑国后得不到领土实惠的预测。最后, 渲染晋国到处扩张的蓬勃野心, 推演灭亡郑国后所埋下的更深层的隐患。“夫晋, 何厌之有?既东封郑, 又欲肆其西封, 若不阙秦, 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 唯君图之。”也就是向秦伯指明, 东灭郑国后, 晋国凭无厌之贪心, 势必剑指西秦。秦国今日助纣为虐, 明天必然大火烧身。他秦伯能不掂量掂量吗?第三处说辞, 共计一百二十五个字, 字字关利害, 句句无不是为秦国考虑, 把个秦伯说得心悦诚服, 断然背弃了秦晋联盟, 欣然与郑国化敌为友, 且对旧友连招呼也不打就拍屁股走人了。第四处, 是晋文公劝阻子犯攻击临阵脱逃的盟友。“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 不仁;失其所与, 不知;以乱易整, 不武。吾其还也。”这样一来, 不禁把晋国拉入两难境地。晋文公也是从利害为出发点:以怨报德, 不仁不义;失落同盟, 是我们自己犯傻;自乱阵脚, 有失大国武威。结论:就别在小国门前丢人现眼了, 咱也散伙吧。一场即将燃起的熊熊大火, 就这样让烛之武的三寸之舌给扇灭了。总览全文四处成功的说服, 无一不是以“利”攻心。这样, 每一个人在权衡利害中, 让理更加突出, 让情更显真诚。此文, 步步深入, 层层逼进, 在战场之外写战争, 处处剑拔弩张, 步步动人心魄, 显示了人物们高超的语言驾驭艺术。

【《烛之武退秦师》高一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烛之武退秦师课件内容06-28

上一篇:消毒管理组织表下一篇:学生会干部 工作总结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