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作业第5单元

2024-10-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五上作业第5单元

五上作业第5单元 篇1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正(zhēng zhâng)月 衣襟(jīn jīng)教(jiāo jiào)书 戛(gā jiá)然而止

二、补充词语,解释带点的字

身(临)其境 来到 引人入(胜)美妙的境界 戛然而(止)停止(娓娓)动听 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

三、照样子写词语

1、娓娓动听(井井有条 津津有味 栩栩如生)

2、春雨点点(金光闪闪 得意洋洋 热气腾腾)

3、戛然而止(恍然大悟 勃然大怒 悠然自得)

四、按课文内容填空

1、田老师讲课的最大特点是(把课文编成引人入胜的故事来吸引同学),我在田老师那里学习四年,听了(上千)个故事,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作者把(田老师的故事)比作春雨点点,感激老师把自己领入(文学的殿堂),并教育自己(做人的道理),由此发出感叹——(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老师的教诲之恩,我终生难忘!)我们也从中感受到作者对老师的(敬佩与感恩之情)。

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第一个“树”的意思是(种植),第二个“树”的意思是(培养)。这句话的意思是(树木成材需时十年(虚指),而培育人才却是关系到百年的事情,说明人才的来之不易,也说明培养人才是百年大计,不容忽视。)。

3、“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这句话的意思是(40年前作者在田老师那里学习四年,听了上千个故事,学到了知识和做人的道理,受到了文学的熏陶,并走上了文学的道路。)这句话也表达了 “我”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4、老师的教诲之恩指的是(田老师不仅教给“我”知识,还教给我做人的道理,使“我”爱上了文学,并走上了文学之路。)

五、摘抄歌颂老师的名言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 李商隐)

2、天才可贵,培养天才的泥土更可贵。(鲁迅)

3、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模范。(美 布鲁纳)

六、仿写句子。

例句:田老师讲的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老师亲切的话语有如缕缕阳光温暖着我。

七、补充成语或谚语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水涨船高(柴多火旺)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2、陶校长的演讲

一、比一比,再组词。

提(提高)锻(锻炼)题(题目)缎(绸缎)励(激励)堡(堡垒)厉(厉害)保(保护)

三、填上适当的词语。

(健康)的身体(坚固)的堡垒(崇高)的理想(生命)的源泉(胜利)的彼岸(科学合理)的生活(持久)的锻炼

(坚韧不拔)的意志力 认准(目标)激励(自己)承担(责任)

二、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关联词,并用所填的仿照句子。

1、根本一坏,(即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造句:即使放假,我每天也要看书。

2、每个人(既要)讲究“公德”,(也要)讲究“私德”。造句:展望未来我们既要看到风险,也要看到希望。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陶校长提出的每天“四问”是指:(一问健康);(二问学问);(三问工作);(四问道德)。陶校长向同学们提出这“四问”的意图是(启发学生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关怀和爱护)。

2、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发展,需要每个人既要讲究(“公德”),也要讲究(“私德”),要(“建筑人格长城”)。括号里所填的词语分别指(公共道德),(个人的品德修养),(健全个人的人格)。

3、“我们到学校来,除了要学习文化知识,更要紧的是要学习做人,学习做‘真人’。”其中“真人”是指(真诚、不虚伪的人)。你能写出一句陶行知的有关做真人的名言吗?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4、学问是一切前进活力的源泉。你能写出两句关于学问方面的谚语或名言吗?(1)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2)知识就是力量——培根

(3)行是知之始,学非问不明。——陶行知。(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5)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四、拓展练习。

1、“专心致志”是形容注意力集中的,你能再写出三个这样的成语吗?(聚精会神)(全神贯注)(目不转睛)

2、积累两句陶行知的名言。

(1)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2)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为大事来,做大事去。

3古诗两首

一、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1、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不知处:不知道在何处

师傅就在这座山中,但是山上云雾弥漫,不知道他究竟在什么地方。

2、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意欲:心想。大概是想捕捉那正在鸣叫的蝉吧,牧童突然停止了行走,不再高声歌唱了。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寻隐者不遇》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贾岛)。诗歌记叙了(诗人前往山中寻访隐者而没有遇到)这件事。这首诗通过(诗人与童子的问答),体现了隐者(高洁的性格)以及(诗人对他的仰慕)。本诗的特点是(寓问于答)(平白如话)。

2、《所见》是(清)代诗人(袁枚)的作品。诗人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生动的(牧童行歌捕蝉图),画面(动静结合)(活泼有趣)。作者在对乡村自然的描摹过程中抒发了(自己对乡村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

3、诗人寻访隐者的心情变化为(满怀希望)(失望)(一线希望)(彻底失望)。

4、牧童忽然闭口立的原因是(意欲捕鸣蝉),从诗中“意欲捕鸣蝉”可见当时是(夏季)。

六、古诗中有不少是描写农村儿童生活的,请你写出两首来。

池上 小儿垂钓 小娃撑小艇,蓬头稚子学垂纶,偷采白莲回。侧坐莓苔草映身。不解藏踪迹,路人借问遥招手,浮萍一道开。怕得鱼惊不应人。宿新市徐公店 村居 篱落疏疏一径深,草长莺飞二月天,树头花落未成阴。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急走追黄蝶,儿童散学归来早,飞入菜花无处寻。

忙趁东风放纸鸢。

练习1

一、搜集与“风”有关的词语及古诗

和风细雨 风平浪静 风卷残云 风起云涌 春风化雨 明月清风 风和日丽 风吹草动

二、与描写“风”有关的诗句。

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2、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3、千磨万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5、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6、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7、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8、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9、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0、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1、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12、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三、填空

五上作业第5单元 篇2

关键词:提出问题 大胆假设 认真验证 得出结论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对影响摆的快慢有哪些因素作出假设。2、能够根据假设设计实验进行验证,能测量在单位时间内摆摆动的次数。3、能对实验过程中测量搜集、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的结论。4、通过反复实验,让学生意识到经验可能是错的,正确的实验结果是需要反复测量的。

科学知识:1、知道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摆长越长,摆得就越慢,反之则快。2、认识到“控制变量”是一种搜集证据的重要方法,知道可以用数据分析实验结果。3、继续运用发现问题、作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法进行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反复实验获取可靠测试结果的重要性。2、体验到对待科学研究要持严谨的态度;体验合作、发现摆的规律的乐趣。

教学重点:

探究: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学难点:学生设计一个摆,使摆在15秒内摆动的次数与教师给的次数一样。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铁架台、量角器、秒表、米尺、摆绳若干、钩码。(2)教学课件:①幻灯片:各种各样的摆钟。②幻灯片:实验设计方案模板。③幻灯片:温馨提示:④幻灯片:《摆的研究》实验记录单模板。⑤幻灯片:15秒内摆动的次数表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

1、幻灯片出示各种各样的摆钟。2、提问:摆钟靠什么来计时?3、板书:摆

二、探究新知: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一)引导提出问题

1、实物出示:一个单摆,拨动、介绍、并板书摆的各部分:摆线、摆锤、摆角:2、教师:要了解摆,首先,让我们来掌握一项本领,学会测定摆在单位时间内摆动的次数。那摆怎样才算摆动一次呢?3、教师演示:把摆拉开一个角度,松手。同时讲解:摆摆到另一面,再回到开始运动的地方我们就算摆摆动一次。

4、实物出示,引导提问。一组单摆,(摆线长短不一,摆锤轻重不一,)同时让它们摆动起来(摆角大小不同)。同学们,你们发现了什么?

5、小结板书:摆的快慢不一

6、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摆,探究一下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把课题板书完整: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二)引导学生大胆猜测和假设

1、请同学们利用实验桌上的材料,小组合作,制作一个摆.

2、小组内动一动摆,大胆猜测和假

设: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1)、同学们小组里讨论讨论,你们觉得摆摆动的快慢与什么有关?这么想的根据是什么?

(2)、各小组汇报自己的猜想,并说出猜想的根据。

(3)、生答,师板书:

(三)、小组内制定实验计划

1、师:刚才,同学们对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进行了大胆的猜测和假设,这些猜测和假设是否都能影响摆的快慢呢?我们需要通过实验验证。

2、师:由于时间关系,老师建议各小组选择其中的一个你们小组最感兴趣的一个猜测和假设进行研究。下面请各个组长带领组员根据老师提供的提纲讨论实验计划,并完成实验设计方案。

3、幻灯片出示实验设计方案模板。3、学生小组汇报本组的设计方案,其余小组补充或提出修改意见。

4、小组完善实验方案。

(四)、小组认真实验,仔细验证

1、幻灯出示:

温馨提示:为了让我们的研究更加科学,操作更加精确,老师还想提醒大家注意以下几点:①实验过程中计时、计数、量长度、量角度,无论哪一次稍微有误差,都会影响实验的准确性,因此一定要学会认真、仔细地测量、记录。一丝不苟地做实验。② 注意每次实验测算时间都定为15秒,在实验中要精确测量,每个实验至少要重复做三次,最后求平均值。还要注意掌握好实验中的不变量。③实验结束后,各组要及时做好实验记录,并分析数据,完成实验记录单。

2、小组各自选取桌上的实验器材,开始实验,并及时完成好实验记录单。

3、幻灯片出示《摆的研究》实验记录单模板。你们研究的是哪一猜测就填写哪一项。

(五)汇报总结,得出结论

1、各小组交流实验结果

(1)你们的假设是什么?在实验中需要改变和不改变的条件分别是什么?

(2)通过对实验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你们得出了什么结论?

2、教师根据学生实验后汇报实验探究情况进行小结,

①摆线的长度不变,摆的角度不变,改变摆锤的重量。记录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验证摆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无关。

②摆线的长度不变,

摆锤的重量不变,改变摆的角度。记录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验证摆的快慢与摆的角度无关。

③摆锤的重量不变,摆的角度不变,改变摆线的长度,记录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验证了摆的快慢与摆线的长度有关,摆线越长,摆动越慢;摆线越短,摆动越快。

3、汇总得出结论,并完成板书:

摆的快慢与摆线的长短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

三、实践活动:研究摆摆动快慢的内在规律

(1)出示幻灯片:15秒内摆动的次数表,并分派任务:全班十组,每组设计一个摆,使摆在15秒内摆动的次数如下表:注意:每次做的结果记录下来,便于修正。

(2)小组合作制作。

(3)制作完成的小组把摆挂到黑板相应次数的钉子上。

(5)观察挂在黑板上的摆,有什么规律?(6)小结:摆的快慢只与摆线的长短有关;而且摆线越长,摆得就越慢;摆线越短,摆得就越快。

四、总结交流

1、教师:这节课,我们又一次运用发现问题、作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法研究了摆,你们获得了有关摆的哪些知识?

2、学生交流。

五上3单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3

A Let’s learn.教学设计

赵 娜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时学生学习的核心单词和句型是:ice cream, tea, hamburger, sandwich, salad.What would you like to eat? What would you like to drink? I’d like...教材通过Sarah和妈妈的对话呈现了上述五个有关食品类单词的词形和意义。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和四年级已学习关于食物类的话题,在第一课时学生在对话中将这些单词进行整体感知,本课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学习。结合英语教学生活化、情境化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本,以食物为主体,以餐厅为地点来学习本课新知。在教学过程中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景”的教学原则,逐步引导学生运用英语完成一个个有实际意义的语言任务。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学生能听,说,读,写5个食品饮料类单词或词:tea, hamburger, ice cream, sandwich, salad。

2.学生能够在图片和教师的帮助下理解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 to eat/drink? I’d like...的含义。

(二)技能目标

1.学生能够在语境中正确运用tea, hamburger, ice cream, sandwich, salad这五个单词或词组。

(三)情感态度目标

1.通过比较含有水果单词的英美国家的习语和俚语,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培养学生跨文化思维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学生能够听,说,读,写本课时单词:tea, hamburger, ice cream, sandwich, salad。2.学生能够在真实生活情景中运用本课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 to eat? What would you like to drink? I’d like...进行对话。教学难点:

1.学生能正确读出单词sandwich。2.五个单词的拼写。

3.在语境中正确运用五个单词模拟点餐、填写菜单等。

五、教学步骤 1.热身

(1)Greetings.(师生互相问候)

(2)观看视频,从歌曲中找到自己看到的食物。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有关食物的单词,为本课新的食物单词学习做铺垫。

2.语言呈现与学习

(1)再次观看视频,找到两个主人公去餐厅想要吃什么?从而引出本课的单词hamburger, sandwich,先听音,学生模仿,再利用自然拼读法教授单词,教师示范Sandwich发音,强调字母d不发音。并黑板演示让学生学着模仿书写。

(2)幻灯片出示各种hamburger, sandwich,师生问答操练,黑板板书句型,然后让学生运用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 to eat/drink? I’d like...小组问答操练。找小组展示。

(3)出示本课文主人公Sarah and Saran’s mother,告知同样在餐厅点餐,猜一猜Sarah想要吃什么?引出新单词 ice cream, salad,同样方法教授新词。告之an ice cream。猜一猜Sarah想要喝什么?找生用She would like some...复习各种饮料单词。最后呈现tea,同样方法教读。黑板板书 What would you like to drink? I’d like...找生师生问答,最后对话,找小组展示。学生一起帮助Sarah填写点菜单。

(4)What about her mum?听录音,选出妈妈的点餐单。出示对话,学正确朗读语音语调等,分角色表演。找生小组展示。

(5)课件上出现餐厅场景,给出句型框架结构。教师询问学生What would you like to eat/drink?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实际生活中的场景,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会话。3.语言巩固

(1)Group work 交流

创设餐厅点餐情境,让学生四人一组进行模拟点餐,运用所学单词和句型。找小组上前展示。

【设计意图】在特定的情境中,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进行词汇、句型的学习。

滦平四小

苏教版五上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篇4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5个本课生字,能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3、品味课文语言,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感受世界的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教学准备:配套光盘、多媒体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揭题。

1、同学们,我们从上幼儿园到现在,上过很多课,也用过很多课本,板书“课本”两个字,让学生说说课本的用处。

2、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个新课本,补全课题,“为什么把大自然称作‘绿色的课本’呢?”带着这个问题自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听配套录音,范读课文。学生自由读

2、检查自读情况。

逐节指名读课文。

纠正读音。

洋溢 沃野 胸襟 芬芳

苍劲 耕耘 浩瀚 绚丽

三、细读课文。

1、细读第一部分。

①指名读课文。②理解诗句意思。

“祖国敞开了绿色的大门,给孩子一片清凉的绿阴。”开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表明什么意思?(展示绿色大自然的秀美和神奇)

“去吧,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空气,去吧,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两个“去吧”是谁发出的召唤?(祖国)“芬芳”什么意思?“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什么意思?(主动探索自然的奥秘)

③指导朗读。用向往、赞美的语气来读。

2、细读第二部分。(2-5)

谈话:为什么把大自然说成是“绿色的课本”?这“绿色的课本”里究竟隐藏着多少神奇的秘密?(1)细读第2节。①指名读第2节。

②理解诗句,边读边想这一节描绘了大自然哪些动人的画面。③指导朗读。

孩子们在美丽的大自然中心情怎样?我们应该以怎样的语调来读?(以欢快的语调,读出喜悦之情。)(2)细读第3节。①女生齐读第3节。

②图文对照,说说自己的感受。

③使用工具书,理解“温馨”什么意思。④指导朗读。

(要用轻快的语调,读出大自然的热情友好。)(3)细读第4、5节。①男生齐读第4、5节。②理解诗句的意思。③指导朗读。

朗读第二部分。

3、细读第三部分。

①齐读第6节。与第一节最后两句相同

②弄清作者将“大自然”比作“绿色的课本”的原因。③指导朗读:语调要热烈、高昂些。

四、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4、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祖国 探索,第二课时

内容进一步理解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体会“打开”。

一、复习检查

1、。读生字词。正音:芬,览,馨。

2、总结课文

分层并概括每一层的意思。

一(1)写可爱的祖国召唤孩子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二(2-5)写只要我们勇于探索,善于发现,大自然会给我们以丰富的馈赠的。

三(6)进一步号召孩子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二、品读课文 过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得就是既要向课本学习,还要向自然学习,知识无处不在,关键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一颗勇于探索的心灵。祖国让我们去打开大自然这个课本,那我们如何打开那?

1、生小组轮读课文2—5节,边读边找边圈划答案;

2、师再让学生在四人小组范围内就疑难问题交流讨论,由小组长担任中心发言人组织交流讨论;

3、师生交流,指导朗读:

(1)交流

1、我们知道课文中有文字让我们读,有插图让我们看,而大自然又是怎样被“打开”的呢?

2、学生交流,适当启发:课本中是读文字,看插图,那大自然中的空气、翠竹、青山、绿水„„又是怎样被“打开”的呢?(a)去吧,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空气;(b)去发现翠竹的挺拔,松柏的苍劲;(c)去描绘果园的丰收,沃野的耕耘;(d)请听一听它们心中的声音;

(e)青山说:攀登吧,饱览无限的风光,满怀少年的豪情;(f)绿水说:前进吧,奔向浩瀚的大海,显示少年的胸襟!c、小结:“打开”就是“去呼吸、去发现、去描绘、听一听、攀登吧、前进吧”,祖国号召我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也就是叫我们到大自然中闻、看、画、听、登、走。(及时板书)课本打开:

感情朗读2—5节。(2)交流第二题答案:

1、师问:我们读、看课本,为的是什么?到大自然中闻、看、画、听、登、走又为的什么?

2、学生思考、讨论;自然中有知识,课本中也有知识,所以可以把大自然比作课本。

小结:题目就是这样得来的,让我们齐读: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3)小结全文,指导朗读第1节和第6节:

1、过渡:这是祖国的号召,这是祖国的期待,让我们再回味一下总结段第1节和第6节:男生读第1节,女生读第6节。

2、男生读第1节,女生读第6节。

三、总结激疑,赏读课文。

1、想想诗歌描绘的情景,说说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热爱、探索大自然。)

2、引导当堂背诵。

四、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区分:锦(同偏旁的字

学生描红。

2、生再品味: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作业设计:

完成同步,背诵课文。板书设计:

4、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课本打开:读、看 自然“打开”:闻、看、画、听、登、走

5、装满昆虫的衣袋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让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教学重难点:

1、从阅读课文第二段中受到感染,从小养成爱科学、爱自然的志趣,受到学科学、爱科学,努力专注的精神的教育。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谈话:请你们把手放进口袋,说一说你的口袋里放了些什么。

现在有一个人,他的口袋里却放着昆虫,你们奇怪吗?

这个口袋里放着昆虫的人是谁?他是哪儿人?为什么要把昆虫放进口袋里?大家读一读《装满昆虫的衣袋》这篇课文就知道了。

2、板书课题。(个别读、齐读)

3、介绍法布尔:你知道法布尔哪些信息?

二、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按要求自学: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自学情况。(1)生字词正音。

纺、垃圾、昆、殿、栖、中(多音字)毒

(2)分析字形,理解字词(讨论交流)

小溪

纵横

鸟栖虫居

甜滋滋

厉声

裤兜

中毒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并说说每节讲了什么。回答课前问题。概括文章主要意思。

回答问题:介绍法布尔他喜爱昆虫。

三、理清文章脉络。

1、各自轻读课文,想一想文章的哪一部分是具体写法布尔对昆虫入迷的。

2、读后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序号。

第()自然段交代法布尔出生的时间、地点及他所居住的村子的自然环境。

第()自然段具体写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

第()自然段对全文进行总结。

四、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指导观察。

2、指名书写。

“毒”,下边母的笔画要注意。

“察”:下面是二小,不要出头。上面右边是横折。

3、范写、学生描红、临写。

4、展示评议。

五、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板书设计:

5、装满昆虫的口袋

法布尔——喜爱

第二课时

一、引入课文。

1、导入:法布尔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后人是怎样纪念他的呢?

读读课文第十一节。

(后人为了纪念他,在建造的雕塑上,把两个衣袋做得高高地鼓起,好像里面塞满了许许多多的昆虫。)

2、为什么人们要强调法布尔的衣袋?

(因为法布尔爱昆虫,衣袋中经常装满昆虫。)二精读课文 精读第一段。

1、读第一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交流)

2、联系全文想一想:这篇文章是紧紧扣住这段话中的哪句话来写的? “着迷”什么意思?生活中,喜欢看球赛的人,我们通常叫他是球迷,喜欢下棋的叫棋迷。那法布尔我们可以叫他是什么?(昆虫迷)

精读第二段。

1、过渡:课文是怎样具体写“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非常着迷”的呢?我们现在就来学习第二段。

2、各自轻读第二段,看看这一段可以分为几层,各自写的什么内容。(第一层:

2、3自然段,第二层:4——10自然段。)

3、学习第一层。

(1)指名读第二层,你从中体会到什么?(各自谈体会)

(2)重点研读第二层。

①轻轻读第4——10自然段,思考:这一部分哪里概括写法布尔对昆虫的入迷,哪里写的是典型事例?

②默读第4自然段,画出法布尔对昆虫入迷的句子,反复朗读体会。

③说说文中的典型事例是分哪几个过程来写的。(装——扔——装)

④具体说说各是哪几个自然段。

⑤读读第5自然段。“这一天,他还拣了好多的贝壳和彩色的石子,把两个口袋塞得鼓鼓囊囊的”告诉我们什么?有没有具体写呢?是怎么写的?

⑥画出描写法布尔喜爱昆虫的语句。

⑦指名朗读第5自然段,引导体会法布尔当时的思想感情。

(3)过渡:法布尔满载而归的时候,心情如何?回家以后又遇到什么情况,结果怎样呢?

①“满载而归”是什么意思?课文中指的是什么?

②他满载而归的时候,心情怎样?请你画出有关的语句并朗读。

③“父母突如其来的责骂”指的是怎么回事?

④课文是怎样写法布尔扔掉他口袋中的东西时的情景的?这些描写充分表现了法布尔的什么心情?

⑤我们从第十自然段的哪些话中可以看出法布尔对昆虫非常入迷呢?

⑥画出相关语句后朗读。

1、“可是父母的责骂丝毫没能阻止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2、什么叫“迷恋”?(对某一事物过度爱好而难以舍弃)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可见小法布尔研究昆虫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的行为受到了父母的阻挠;法布尔始终对自己的兴趣爱好很执着,坚持不懈,不轻言放弃)精读第三段

1、读句子:“正是这种对昆虫的痴迷,把法布尔引进了科学的殿堂”。

小法布尔对昆虫的热爱只能用“痴迷”来形容,这便是什么精神的体现呢?(坚持不懈,孜孜不倦)

2、正是有了这种执着追求,法布尔走进了科学的殿堂。而今天人们印象中的法布尔就具有了一个典型特征——(引读)衣袋装满昆虫

三、总结谈话。

1、这篇文章主要写的是谁?突出写了他的哪一个方面?

2、学习了这篇文章,我们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

3、讨论:这篇文章为什么要用“装满昆虫的衣袋”做题目?

4、“装满昆虫的衣袋”是用一个人做的有代表性的事情做题目的。此外,还有什么命题方法吗?

(1)用人物的话语做题目。

(2)用人名做题目。

四、布置作业。

1、拓展阅读。

法布尔对昆虫的那股钻劲儿、韧劲儿简直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或许他对昆虫的好奇、那份爱,不能为人所理解。他的心血凝结成了简单通俗的一本昆虫巨著《昆虫记》,以科学的态度,翔实的资料真实地介绍了昆虫生活。他笔下的那些小虫子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充满着灵性。愿意一起走入法布尔的昆虫世界吗?请同学们课后去读读这本《昆虫记》。

2、利用课余时间观察昆虫的活动,写一篇观察日记。板书设计:

5、装满昆虫的衣袋

着迷

迷恋

浓厚兴趣

6、变色龙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并能用“绘声绘色”、“名副其实”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及其生活习性等,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4、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学会观察动物的特点。教学重难点:

1、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及其生活习性。

2、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谈话:同学们,通过第一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大自然是绿色的课本,是一本五彩的百科全书。它有许多的奥秘等着我们去揭开。自然界中,有许多动物都有特异功能,你知道吗?

指名说。

2、尺蠖可以模拟竹枝的形态;枯叶蝶几乎可以乱真。而变色龙可以根据周围的环境改变自身的颜色。而且我们人类根据变色龙的这个特点,发明了迷彩服。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位新朋友。(出示变色龙的图片)

二、初读感知

1、让我们打开书,自己读读课文,进一步了解变色龙。

2、出示生字词。①自由读。②指名读,齐读。

3、再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通过读课文,你对变色龙这位朋友了解了多少?指名说。

5、出示:“(1)我们发现变色龙。(2)我们端详变色龙。(3)我们放回变色龙。”请你按照课文的表达顺序,给课文分段。

三、细读第一部分 小组学习:

1、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一部分。

2、读完第一部分,你了解了什么? 相机出示:“豆藤上真的„„似蛇非蛇的怪物。”指导朗读。

四、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

2、指读。

3、观察字形,指名说写字时的注意点。腹:右边是个“日”,不要写成“目”。震:上面是个“雨”,与“振”区分。

筒:上下结构,上面竹字头写得扁些,下面是个“同”,里面的横不能忘。

4、描红临写。

五、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搜集变色龙的资料。板书设计: 6变色龙 发现(1——8)端详(9—15)放回(16)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昨天我们一起认识一位自然界中的神奇动物——变色龙(指板书,学生齐读)。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请你回忆一下,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依次写了哪三部分的内容? 指名回答,相机板书(板书:发现、端详、放回)

3、交流变色龙资料

过渡: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更是引起老师的好奇心,那么让我们好好来端详变色龙吧!

二、端详变色龙

1、我们意外地发现了变色龙这个“怪物”,还把它好好地端详了起来。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9-15节,看看作者端详变色龙哪三方面的特点?

2、学生读书,交流

相机板书:外形、捕食、变色。

3、你对其中哪一个特点感兴趣,你就读哪个部分。可以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圈画出印象深刻的句子或词语,也可以写上批注。

4、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全班,帮助指导。

5、交流

外形

(1)出示变色龙的图片,指名一个学生朗读课文第九节,其他学生看着图片。思考作者按什么顺序介绍变色龙的外形?

小结:同学们,在介绍一种小动物的外形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如先整体再局部(全身——头——身躯),细写局部时,要写出特点。

(2)是啊!看着这变色龙,难怪作者刚见到它时说它——板书“怪”。

(43朗读体会。

捕食

(1)指名学生朗读10-12节。

(2)变色龙的样子“怪”,那它捕食呢?你同样能用一个字来概括吗?板书:快。

(3)你从哪里可以体会到?自己读读第12节,在相关的词语下面圈圈画画。

(4)交流(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刷”、刹那间)。

(5)哇!真是太厉害了!再送它一个字,既快又“准”。

(6)朗读第12节

(7)变色龙之所以能既快又准地捕获食物,靠的就是它那双奇特的眼睛。

读读课文11节,你觉得它的眼睛奇特在什么地方?(8)交流(每只眼睛能单独转来转去产生立体感),看图片。

听了中非工人的介绍,我们就好像看到这图一样,他讲的真是(用书上的词语)——绘声绘色

用“绘声绘色”造句

(9)朗读11节 变色

(1)指名朗读第14节

(2)找出颜色的变化(绿色 棕色 浅灰色)(3)它的颜色是依据什么而不断变化的?你可以想象,它还会怎样变化吗? 让学生尝试着说说看,教师出示相应的图片

(4)看到这一幕,你还会说它是怪物吗?你会怎样称赞它?(5)朗读句子:“ 变色龙,果然名副其实。” “名副其实”的意思理解了吗?你能说句话吗?

6、学习了课文第二部分,对我们观察小动物有什么启发?

总结描写动物的方法:仔细观察,抓住其特点来写,注意按一定顺序来写。老师送给大家一句格言:“观察,观察,再观察。——巴浦洛夫”

三、放回变色龙

1、同学们,这就是外形怪异,捕食快速又准确,颜色变化多端的变色龙。如果此时,碰到这只稀罕的变色龙的是你,你会怎样处置它?

2、学生交流,教师给予评价。

3、那作者他们是怎样做的呢?

4、他们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呢?(数量少)

四、结束课文

1、其实,不仅是数量不多的变色龙我们要保护,自然界中的其他小动物我们也要保护。让我们人类和动物和谐地生活在地球上吧!

2、拓展引伸:契诃夫的小说《变色龙》

3、朗读全文 作业设计:

小练笔:仔细观察你喜欢的小动物,以第一人称“我”的角度来写。板书设计:

发现

外形 怪

6、变色龙

端详

捕食 快

放回

变色 多

7、金蝉脱壳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从而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

2、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的兴趣。教学准备:多媒体、蝉的资料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题

1、板书“蝉”

看到这个字,你想到了什么?(激发学生对蝉的知识回顾)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板书——金蝉脱壳。强调“壳”的读音,成语中读qiao,其余地方读ke,学生组词。

3、介绍成语,讲故事——诸葛亮金蝉脱壳(也可请班级熟读《三国》的学生讲)

4、再读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刚才大家提了那么多的问题,想知道这些问题吗?请大家带着问题走进课文,我相信课文一定能帮助你解决问题。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划出不理解的词语,想想课文写了什么。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检查自读情况。

(1)读课文;实时纠正字音。注意文中“壳”的不同读音

(2)出示生词,学生认读

(3)分节读课文,理解个别词语意思。

4、默读课文。

第一部分(1-2)写叔叔的话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我”决心揭开金蝉脱壳的秘密。

第二部分(3-6)写金蝉脱壳的过程奇特动人。

第三部分(7)写蝉儿趴在树上,准备新的歌唱生涯。

三、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指名读第1-2自然段。

2、出示:“这是多么神奇有趣的事啊!” 齐读。

3、哪件事“神奇有趣”?

4、出示:“夜幕降临,蝉虫就从土里钻出来,偷偷地爬到树杆上,脱掉它身上的旧衣,换上华丽的新装。”

①指名朗读。②说说你的理解。

5、齐读第1-2自然段。

四、布置作业。

1、搜集蝉的资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板书设计: 7金蝉脱壳

神奇、有趣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1、猜谜语。平时看不到,夏天才来到。躲在大树上,整天大声叫。——打一动物

2、过渡: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7课——板书课题,学生齐读。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一课。

3、交流资料。

二、学习第二部分

过渡:同学们知道的真多。作者被蝉神奇、有趣的脱壳迷住了,我们跟他一起去看看。

1、默读第3-6自然段。想想: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脱壳前(3)→ 脱壳中(4)→脱壳后(5)

2、出示:“在金蝉脱壳的过程中,你认为哪种情景最神奇动人”?先将有关的语句圈画出来读一读,再与同学们交流一下阅读感受。

小组学习。

3、全班交流。脱壳前

自由朗读第三节。思考:脱壳前是什么样的? “突然,我发现了一只肥肥的、通身发着金黄色亮光的蝉虫„„停在那里不动了。”

提问蝉虫停下来不动,它想干什么呢?指名读“夜幕降临┅┅换上华丽的新装。”

脱壳时

默读第四节。思考蝉脱壳时的顺序是怎样的?指名回答,出示 按背→头→脚→尾的顺序。蝉脱壳的过程中,你认为最有趣的是哪一部分呢?把相关语句画出来,然后给大家说说你的感受。

抓住关键词语“抽搐”、“裂开”、“极淡的绿色”、“深绿色”、“慢慢地活动”、“抖动”、“伸着”、“仰”、“扑”、“抓”、“抽”等来体会。

出示蝉尾出壳的内容。

(1)默读思考:这段围绕哪句话来写?请在书上用“____”标出来。

(2)这一段是怎样表现出蝉尾出壳过程的有趣?师指导学生抓住描写动作的词进行交流。

(3)总结:这一情景描写生动,用词精确,和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是分不开的。

(4)作者用一连串的动词将这一过程刻画得处栩栩如生。齐读,体会作者细致的观察力和用词精确。

第4自然段有顺序地描写了蝉背、头、脚、尾出壳的过程。脱壳后

金蝉脱壳后又有哪些变化?最让你惊奇的是什么?讨论填写:金蝉脱壳后,各部位又发生了哪些变化?

部位——翅膀 变化

如果你亲眼观察到蝉出壳的完整过程,你的感受会怎样?现在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课件演示,加深感受熟悉过程

看到这情景,难怪作者说金蝉脱壳——神奇、有趣(指板书)指导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三、学习第三部分

1、默读这一部分,想想“我再一次仔细地看着蝉儿”,看到了什么?

2、指导朗读。

3、总结全文:

作者能将这一难得一见的情景描写得如此具体、生动,靠的是什么?(一双慧眼善于观察)

课文中哪些词语能表现出作者在“观察”?

课件出示:搜索——发现——聚精会神地盯着——仔细地看着

处处留心皆学问,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观察的重要性,当我们进行观察时应注意什么?

(1)有顺序

(2)有重点

(3)有感情

五、拓展延伸,活学活用。

1、下面我们一起来回顾本单元课文中描写的可爱的小动物.幻灯出示,欣赏本单元出现过的小动物。

2、老师知道很多同学家里都养了小动物,而且同学们还进行了仔细地观察。

请你抓住一个重点来描述你家的动物,让它成为我们班的明星,好吗?

四、布置作业

小练笔:观察一种小动物,并写下来。板书设计:

7、金蝉脱壳

——神奇有趣

脱壳前 脱壳中 脱壳后

习作二

写一种动物 教学要求:

1、读懂描写鸽子的例文片断,领会写一种动物的外形和动作方法,认识过渡句的作用并练习运用。

2、学习本文的观察方法——抓住特点仔细观察和跟踪活动过程进行反复观察。

3、按作业的要求,抓住外形和动作的特点写好一种动物,并恰当使用过渡句,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衔接。

教学重难点: 按作业的要求,抓住外形和动作的特点写好一种动物,并恰当使用过渡句,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衔接。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趣,明确训练要求?

1、谈话激情。

(1)同学们,你们肯定有很多朋友。谁能说一说,你交了哪些朋友?

(2)除了这些人以外,你们还有什么特别的朋友吗?(花草树木、鸟兽虫鱼、家禽野兽)

这些有生命的动植物,和人类共同生存在这个地球上。我们应当像看待老朋友一样,与它们和谐、友好地相处,甚至还要保护它们。

(3)说一说,你们喜欢哪些动物朋友,对于它,你知道些什么。

2、交流归纳。

教师小结:只要是你喜爱的,或者你感兴趣的动物,你都可以把它当作是自己的好朋友,去了解它,去爱护它。

3、明确要求。

引导学生读懂习作提示,弄清习作的训练目标。

二、师生互动,描摹观察体验

1、朗读例文片断

第一部分,你看到了什么?

用笔把你通过文字看到的画出来。展示图画:你为什么这样画?

了解写作方法——要有顺序,抓住特征。朗读第二部分:

鸽子有什么特点?

要注意动物的特征,可以采用与其他动物进行比较的方法,还可以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

作者是如何把这两部分内容连在一起的?朗读过渡句。明白过渡句的作用。

2、小结。

(1)写一种动物的外形、脾气等特点,要按一定的顺序,如从上到下、从整体到部分、先分别叙述再归纳总体感觉等。

(2)可以写动物怎样吃食、嬉戏、活动、休息等习性。(3)要写出自己和动物之间的联系。

同学们那么喜爱动物,一定和动物有过动人的有趣的故事。我们可以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表达对动物的喜爱之情的。

学生讨论,说说自己喜欢的动物的特点。

3、学生自由选材、定题目,自行拟稿成篇。板书设计: 写一种动物?(1)写一种动物的外形、脾气等特点,要按一定的顺序,如从上到下、从整体到部分、先分别叙述再归纳总体感觉等。

(2)可以写动物怎样吃食、嬉戏、活动、休息等习性。(3)要写出自己和动物之间的联系。

第二课时

一、拟订提纲,写作文草稿。

学生按习作要求进行练笔,教师巡回指导。

二、反复修改,同位互改。

千金难买回头望,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三分写、七分改!(鼓励学生自改、互改。)

三、誊抄作文。

板书设计:习作2

1、要有顺序,抓住特征。

2、突出重点,抓住特点,详细描写。

3、写好过渡句。

练习2 教学要求:

1、学习歇后语并练习使用。

2、收集有关“观察”的重要性的三段名言。

3、写好钢笔字。

4、练习口语交际,学会合理想象和连贯表达意思。

5、学写毛笔字。教学重难点:

收集有关“观察”的重要性的三段名言;学会合理想象和连贯表达意思。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1)要求学生自读五个歇后语,让学生知道这种形式叫歇后语。

(2)让学生把课前通过查工具书和请教别人学会的歇后语小故事讲给同学听。可以说自己最喜欢的,教师注意引导。

(3)引导学生了解歇后语前后两个部分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自己体会出歇后语的特点。

2、教学第二部分。

(1)要求学生再读五个歇后语,进一步了解它们的意思。

(2)让学生仔细阅读第二部分,常是在空白处填上恰当的歇后语。

(3)要求学生读两个填写完整的句子,体会歇后语在句中的作用和好处。

3、教学第三部分。

(1)鼓励学生想想平时在生活和课外学习中还见到过哪些歇后语,然后说出来,看谁说得多。

(2)要求学生用知道的歇后语说一句话。教师评议,看句子是否贴切、生动、准确、通顺。

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积累)

1、读背。

(1)学生看书,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试读,相机正音。

(3)学生继续朗读,做到熟读成诵。

(4)在熟读成诵的情况下,学生试着理解句子的意思。(5)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2、拓展。

(1)引导学生选择自己体会最深的一句,说出大意和自己的看法。

(2)让学生联系具体事例来说说自己的体会。

板书设计: 歇后语

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外甥打灯笼——照旧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指导。

(1)指读题目,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要求学生朗读这段话,指明这段话选自《装满昆虫的衣袋》。

(3)引导学生观察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在一行中的位置。

指导“雕、塞”等字和整体布局。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

(2)教师根据描红情况及时小结。

(3)学生仿写。要求一气呵成,注意行款布局。注意学生姿势的不当

3、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对写得不好的字,进行纠正,强化训练。

二、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审题。

明确本次学写的部首:四点底、心字底。两个范字是:点、思。

2、指导。

(1)学生细心观察偏旁和范字的写法以及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边范写边讲解书写方法。

(3)学生初练,教师及时指导。

3、练习。

(1)学生临摹,教师巡视,帮助写字有困难的学生。

(2)练习“点、思”的写法。(注意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1)指出不足,进一步纠正。

第三课时

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1、审题。

(1)学生自读题目的要求,观察书上的漫画。

(2)引导学生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观察并理解图意,合理想象第二幅图的情景;将四幅图的意思连贯地说出来。

2、指导。

(1)让学生认真看图并思考:这几幅图中共有几人?他们在干什么?他们是什么人?(分别给它们取名:晓鸣、小强、小静)

(2)组织讨论:已有的三幅图分别画的是什么内容?

(3)说出图意。

(4)学生讨论:这幅四格漫画可以怎样命名?(《一张令人发笑的照片》)第二幅图应该是个什么内容?(晓鸣拍的是什么情景?为什么笑得前仰后合?)引导学生结合第四幅图,明确第二幅图应该是看到令人发笑的情景。

(5)分组交流。

3、练习。

(1)每组指派代表说出他们的想象。(教师以鼓励为主)注意故事的完整性。(2)让学生互相评说各自的想象,对想象不合理的地方加以改正。

(3)学生把想象的第二幅图补充进去,然后用自己的话把四幅图的意思连贯地说给同学们听。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

五上作业第5单元 篇5

深浅变化

教学目标

1、感受色彩美认识同一种颜色的特点。

2、用深浅不同的颜色作一幅画。

教学重点

认识色彩明度变化。

教学难点

作画时明度对比的利用。

教学准备

绘画工具:颜料、毛笔、铅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画单色画

二、新授

1、复习学生的色彩知识。

让学生辨别不同颜色。再出示新课内容。

出示较普通的蓝色、示较淡的蓝色、较深的蓝色请学生辨别。

2、指导:得出结论是不同深浅的同种颜色。

3、问学生如何使同种颜色变深或变浅。

加白加黑还可以加水我们管这种现象叫做色彩的明度变化。(解释色彩明度概念)

问学生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改变色彩的明度。得出结论,变淡可以涂上本来就淡的颜 色。

4、教学生调色,提出要求。

三、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大胆练习,先用原色、间色来进行调配,再尝试用复色等进行练习。

第5单元 复习教案 篇6

课题:青春的脚步 青春的气息

课型:复习

授课:

审核:

授课时间:3-22

课时:2 【单元主题】进行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即如何调整心态,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如何克服青春期的烦恼,处理好自己的心理矛盾;如何处理和认识与异性同学的关系。

【复习目标】

1、了解青少年的青春期生理变化和心理变化。

2、知道青春期心理卫生常识。

3、知道与异性同学交往的基本方式和方法。【重点复习题】

1、青春期的身体变化表现在哪些方面?青春期身体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2、怎样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P5-7-8)三点。

3、正确认识青春期的烦恼:(P10)

*

4、弹奏好青春协奏曲(解决青春期矛盾、消除青春期烦恼的方法)?(P11-12-13)

怎样消除心理烦恼,快乐成长?

5、心理冲动产生的不良后果(危害)(课本12页):

6、男女同学交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积极作用;男女同学混合编班编组的理由?

*

7、男女同学交往需要掌握的原则。怎样与异性同学交往?怎样荡起友谊的双桨?谈谈男女生如何更好地相处,充分发挥异性效应? 假如郊游时,有异性参加,父母会交代哪些注意的问题?(P17页:因此,我们、、、、+P18-20三点)。

【强化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步入青春期,每一个人都会遇到许许多多的烦恼。面对这些烦恼,我们的正确做法()

A.不管三七二十一,大胆的发泄出来

B.毫不保留的告诉别人

C.开放自己的心灵世界,多与别人交流

D.不要告诉别人,要藏在心里

2、每个人都有不完美的地方,能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是_____的表现。A.悦纳他人

B.孤芳自赏

C.悦纳自己

D.自命清高

3、女同学与男同学交往时不要()

A.自尊自爱

B.举止文明,谈吐文雅

C.清高自傲

D.方式恰当

4、人一生中身体发育的关键期是()

A.幼儿期

B.青春期

C.成年期

D.老年期

5、上初中后,张洋发现自己不仅比同学们长得矮很多,而且脸上还开始有青春痘,她为此十分苦恼。张洋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应该()

①立即去医院或美容院动手术

②加强体育锻炼,增加营养

③调节好自己的心态,相信自己能长高,也会变美

④要认识到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像,因为我们的身体发育有的慢,有的快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当自己脸上长了青春痘之后,正确的保健方法有()

①常用温水洗脸保持皮肤清洁

②少吃对皮肤有刺激的食物,如油炸食品等

③保持情绪稳定,心情开朗

④病情严重时,应该用手挤压以防止其扩大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8、伴随身体的变化,性意识的觉醒,少男少女对异性产生了一种神秘感,渴望了解异性,希望自己引起异性的注意。下列适宜中学生的行为的是()

A.穿高档名牌时装

B.外出活动,男生主动帮女生拿东西,干力气活

C.为引起男生注意,女生涂脂抹粉

D.出游时,大把花钱,以显示自己潇洒大方

9、青春期心理充满矛盾,如渴望交际,珍惜友情,却又感到孤独,不愿与人交往,朝气蓬勃,勇于探索,但遇到挫折又容易失去信心,悲观失望„„对这些心理矛盾,下列看法不正确的有()

A.这些矛盾是我们成长过程中正常的心理现象,所以可以置之不理

B.这些心理矛盾有时让我们感到苦闷,但正是它们构成了我们向前发展的动力

C.这些心理矛盾如果处理不好,它们也会成为阻碍我们发展的动力

D.我们通过各种方式,借助各种力量来调控各种心理矛盾,是非常有必要的

10、“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应该怎样对待别人。”这句话说明,在与异性同学交往过程中要()

A.自然大方

B.尊重对方

C.有相对广泛的范围

D.不拘小节

二、判断题

1.判断正误:异性同学交往是正常的,也是同学们学习生活中所必不可少的交往。()解析:

2.判断正误:男女同学之间交往要注意分寸,不要过于亲密。()解析:

3.判断正误: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是正常的、有益的,但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带来许多困惑。()

解析:

4、班内同学都长高了,我却原地不动,别的男生很英俊,我却长出了毛绒绒的胡子,真感到羞于见人。判断:()理由:

5、欣赏自己独特的美,容易孤芳自赏,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从而走向自负。判断:()理由:

6、小霞说:早恋是感情问题,与学习无关,没什么了不起的。判断:()理由:

三、非选择题

1、星期天,妈妈发现周超捷将头发染成了三种颜色,而且还带左耳环,便对他说:“你是一个学生,怎么能打扮得如此古怪。”周超捷不以为然地说:“你真老土!好多同学都羡慕我这种新潮打扮,只不过他们没有勇气做而已。”妈妈又说了几句,周超捷生气地说:“我已经长大了,怎样打扮是我自己的事情,不用你管!”

(1)你羡慕这种打扮吗?说说你的理由。

(2)你认为我们上初中后还要听从父母的意见吗?为什么?

(3)请你为中学生应该如何穿着打扮提几条合理建议。

2、小于是个聪明伶俐的女孩,她总是忙于学习,不愿与同学交往。一天,老师提醒她,要多与同学们进行交往。她心里想,与同学交往会影响学习,我才不干呢?但是,整天一个人独来独往,埋头于书本里,小花也感到似乎缺少点什么?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1)简要分析小花不愿与同学交往的这种心理。

(2)“与同学进行交往会影响学习”这种想法对吗?为什么?

(3)你认为小花该怎么办?

3、情景一:如今,我经常为一点儿小 事而冲动,为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而烦恼。

情景二:近来,我常常喜欢在女同学面前表现自己,想引起她们的注意,对我产生好感,所以在生活和学习中常常分心。我想努力控制好自己,却又做不到。不知这是怎么了!

他(她)们应该怎么办?请你给他(她)们提几点建议,帮他(她)们消除青春期的烦恼?

4.以下是中学生陈刚和妈妈的一段母子对话:

陈刚:明天星期天了,我跟几个同学一块去看电影,行吗? 妈妈:有女生吗? 陈刚:有。妈妈:不行!陈刚:为什么?

妈妈:不行就是不行!

陈刚沉默了一会,极不高兴地回到自己的房间。

作为与陈刚相约一起看电影的同学,你如何尝试正确地化解陈刚母子的矛盾?

【教学反思】

1.C 2.C 3.C 4.B 5.D 6.D 8.B 9.A 10.B

1.判断正误:异性同学交往是正常的,也是同学们学习生活中所必不可少的交往。()

解析:男女同学生活在同一集体中,必然要进行交往。男女同学正常交往,既有利于集体建设,又有利于扩大交往范围,增进对异性的了解,发展同学间的友情。故此观点正确。答案:√

2.判断正误:男女同学之间交往要注意分寸,不要过于亲密。()解析:此观点正确。男女同学交往要掌握适度的原则。 答案:√

3.判断正误: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是正常的、有益的,但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带来许多困惑。()

解析:以良好的心态、恰当的方式与异性同学交往,才能收获纯真的友谊。 答案:√

4、班内同学都长高了,我却原地不动,别的男生很英俊,我却长出了毛绒绒的胡子,真感到羞于见人。判断:(错误)

理由:青春期的生理发育和身体变化是正常的;生理特征自己不能决定和控制,掌握必要的生理卫生知识,以正确的态度应对生理变化,接纳自己的外表。发现自己的优势,学会欣赏自己外在美。同时,要注重提高自己内在的修养。

5、欣赏自己独特的美,容易孤芳自赏,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从而走向自负。判断:(错误)

理由:欣赏自己独特的美,要发现自己的优势,充满自信地学习和生活,但这种自信是建立在对自己正确认识的基础上的,要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因此不会走向自负。

6、小霞说:早恋是感情问题,与学习无关,没什么了不起的。判断:(错误)

理由: 青少年应以正确的态度、恰当的方式与异性同学交往;早恋会产生一些情绪和行为上的困扰,妨碍我们的学习进步和身心健康。

1、(1)不羡慕。虽然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人,但 追求个性不一定要在服装、打扮上标新立异,人格独立也不是故作姿态。真正的个性在于从内心深处散发的魄力,真正的独立是逐渐摆脱依赖,勇于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2)要。因为上初中后,我们依然是未成年人,很多方面不成熟,缺乏独立能力,需要父母进行引导和帮助。(符合题意,言之成理,即为正确)

(3)简洁大方,不穿奇装异服,最好穿校服等等。

2、(1)小花不愿与同学交往这种心理属于闭锁心理,这种心理会影响她与同学的友谊,影响她的学习,影响她的健康成长。

(2)“与同学们进行交往会影响学习”这种想法不对,因为与同学进行交往,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可以感受集体温暖,增加学习的动力。

(3)在观念上,改变错误的认识;在行动上,积极与同学交往。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克服闭锁心理,与友同行”的理解与运用。第(1)问中小花的这种心理实际上是一种交往的误区。根据有关知识,联系材料,解答即可;第(2)问是考查与人交往和学习之间的关系;第(3)问需要结合课本知识,联系材料,帮小花出出交往的主意。

3、答:这些心理矛盾是我们生理发育和心理变化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它有时会使我们产生孤独、郁闷、焦虑等情绪,如处理不好,就会影响到我们的身心健康,成为我们发展的阻力。因此,我们应通过各种方式,努力调控好心理矛盾。当这些烦恼和苦闷出现时,我们应敞开自己的心灵世界,多与父母、老师和同学交流与沟通,寻求它们的指导和帮助,真诚的交流与沟通可以加深彼此的了解,分享欢乐,调节情绪,排解烦恼。

4、解析:本题涉及前一课的内容,要把两课综合起来,首先要从子女与父母的沟通劝解陈刚母子,其次要说明异性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让陈刚学会与父母沟通,让陈刚的妈妈理解和认可异性的正常交往。参考答案:(1)青春期的子女和父母之间产生矛盾是正常的。遇到矛盾要选择恰当的方式和方法,积极沟通交流。

上一篇:医生健康扶贫工作总结下一篇:施工方案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