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主党派参与和谐社区建设的调查报告

2024-11-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于民主党派参与和谐社区建设的调查报告(精选8篇)

关于民主党派参与和谐社区建设的调查报告 篇1

作者:封连华

来源:松江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日期:2011年01月21日

一、和谐社区建设的背景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当前的城市社区人口结构正呈现四个较为明显的变化:一是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比例显著上升;二是体制外人员增多,即单位人变为社会人增多,主要是自由职业者、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等,他们从原来的阶层分离出来,并迅速增长;三是下岗、失待业人员增多(主要是下岗、失待业现象伴随着经济转型、结构调整,成为了重要的衍生物,而且在短时期内很难完全消除);四是外来流动人口增多,给城市社区的卫生环境、治安秩序、人口管理、就业安置等带来了新的压力,而且形势严峻。上述四个方面的社会群体,在从其原有的社会归属体分化出来以后,目前正逐步归所于城市社区。同时,伴随着城市社区的建设发展,居住小区化和家庭小型化成为了社区的重要特征,社区接受由单位和家庭转移来的多项社会功能并加以系统化、完美化,使本身的服务体系不断丰富、壮大,服务功能逐渐涵盖了“老有所养、幼有所托、孤有所扶、学有所教、残有所助、贫有所济、难有所帮、需有所供”等各个领域。

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以来,构建和谐社区是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紧迫任务。胡锦涛同志提出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六大特征在社区都有具体体现。城市社区是现代社会的细胞,培育和建设城市和谐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当前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全员参与。

二、民主党派参与和谐社区建设的意义

民主党派作为拥护社会主义事业和祖国统一事业的爱国者,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民主党派成员居住和散落在城市的各个社区,是社区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区基层的各种情况有着切身的了解。而且民主党派成员大多数都是具有管理工作经验的领导者、组织者和企业管理人员或者是学识渊博的高级知识分子。有众多的党派人士(特别是一些离退休同志)都想利用自己的优势,在建设和谐社区建设的大舞台上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

基于此,开展社区民主党派工作,我们可以想象得到,它不仅能拓宽、延伸民主党派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职能,同时对民主党派的自身建设,包括思想、组织、制度建设诸方面,必然产生深远的影响。比如:在组织建设方面,社区内的民主党派成员如何组织,能否建立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我们可以进行积极地探索;还比如:对社区内的民主党派成员如何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等等。这些都将成为加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新的研究方向和重要内容。因此,新形势下的民主党派工作如何拓展领域,如何做到与时俱进,是我们要认真对待和积极思考。

当前,民主党派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根据调查,我们发现他们目前的主要状况是:

1、民主党派成员分布不均,在同一个社区中,民主党派成员一般较少,而同一个民主党派的成员又居住在同一个社区的情况就更少。

2、在职民主党派成员,绝大多数由于平时工作比较忙,同时8小时以外缺少管理和督促,造成参与社区建设管理的热情不高。

3、在社区内有一部分民主党派成员,希望社区能组织一些适宜于民主党派参加的活动,并有活动的场所。

4、在离退休民主党派成员中,据调查大部分人在社区内颐养天年,基本上不参加本党派的组织生活,党派组织对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关心不够,疏于联系,而社区从政治上对他们也极少过问,可以说基本上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但还是有相当一部分离退休民主党派成员,政治热情不减当年。他们关心国家大事,热心公益事业,愿意继续发挥作用,为社区建设做贡献,甚至渴望加强学习,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针对上述状况,我们认为,让民主党派成员和民主党派的基层组织在社区里发挥作用,为和谐社区的建设与发展做贡献,不啻为是一条“双赢”的极好举措。所谓“双赢”,一方面对社区有利,另一方面对民主党派的自身建设有利。由此,我们可以把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作用发挥,定位于参与本单位的民主管理和在社区发挥作用两个方面。在参与和谐社区建设管理上,民主党派作为知识分子政党,可以依托自身优势发挥作用,拓展参与社会实践的舞台,如:举办科普、教育、医疗、拥军、帮困等活动,广阔的社会舞台将使民主党派组织显现活力。通过民主党派人士参与社区工作实践,可以让大家明显体会得到:一是民主党派人士在社区有地位有作为,在建设自己的家园时获得归宿感;二是缩短了与政府有关部门之间的距离;三是有效地扩大了民主党派的社会影响,民主党派在参与社区建设中,积极献言献策,为有关部门提供真知灼见,让参政议政落实到实处,使人民群众在近距离内感受到民主党派不是“空架子”,加深对民主党派的认识与了解,从而更加深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定优越性的认识和了解,这个意义是深远的;四是拓宽了知情渠道和参政议政的渠道,可以了解到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听到群众的呼声,接受教育,得到锻炼,提高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的能力。此外,对于社区民主党派离退休成员,可以依据他们的特长,发挥他们的作用,既可以照顾他们的利益,开展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同时使他们老有所乐、老有所养,老有所为,为社区做贡献。

三、松江区民主党派参与和谐社区建设管理的现状

松江区有民革、民盟、民进、农工党、九三学社6个民主党派,以中高级知识分子为主,分布的职业有医务人员122人,教育界人士有126人,经济界人士有27人,新阶层63人,民营企业家25人,法律界人士6人,其它74人。为了了解松江区民主党派在参与社区建设的情况,我们于2009年6—8月份对民主党派参与社区建设的情况进行了调研,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座谈,电话访谈等形式,了解到松江区民主党派在社区建设中发挥作用的主要形式有三种。

第一种类型是由民主党派区级组织与街镇办事处“结对子”,进社区开展的各类活动。

松江区委统战部积极引导协调六个民主党派的区级组织与街镇工委“结对子”,开展不同形式的活动。如:农工党区委组织医生到浦南叶榭镇,为当地的农民和残疾人开展助医、助学、助残社区共建服务;民建松江区委会开展社区共建、服务社会的秉烛杯系列活动;九三学社松江区委会为岳阳街道社区居民开展健康讲座;农工党松江区委会召开社情民意座谈会,就老百姓反映强烈的问题展开讨论,并形成书面意见,为社区百姓出谋划策;民革松江区委会组织医疗专家赴永丰社区为当地居民进行医疗咨询服务。

第二种类型是由街镇办事处组织辖区内的民主党派人士,建立活动组织,在社区内开展各类活动。如:岳阳街道组织的民主党派退休成员学习联络会。民主党派退休成员一年举行两次学习会,请区或街道的领导作形式报告,让民主党派退休成员始终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他们还成立了社区调研小组,为政府出点子。平时,他们还分成美术组、绘画组、体育组等参与到各项社区活动中去。尤其是医疗组,除了为自己的会员体检外,还经常为社区其他人员开展医疗咨询。退休民主党派成员有了自我学习的平台外,又多了一个发挥余热的舞台。

第三种类型由民主党派以个人的名义参加的各类社区公益活动。如:民进退休的老同志陈子康,他是一位热心于社区建设的民主党派人士。他是一位集邮爱好者,担任着上海市体育集邮协会理事、松江区集邮协会副会长的职务,有空时他就下到社区,教老同志如何集邮,还培养孩子们的集邮兴趣、为孩子们辅导集邮的知识和技能。同时,陈子康作为上海市民巡访团的一员和松江区市民巡访团团长,他要参加两年一次的市级精神文明小区、区级精神文明社区评比。此外,陈子康同志还担任着华中公寓小区的业委会主任。原来的物业公司因经济纠纷,带着维修基金一去不返,给小区日常工作造成许多困扰。为此他利用各种机会向领导、向有关单位呼吁。在多方努力下,事情终于出现了转机。还如:民建的施永雷,他是上海爱屋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这位休闲食品专卖连锁行业的奇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了“来伊份”的传奇。施永雷是这样一位乐善好施的企业家。公司自身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借助慈善基金会及当地政府机构热心致力于各项社会慈善活动——2006年5月公司通过久富经济开发区捐赠人民币5万元捐助安徽希望小学的建立;同年8月公司正式成立“来伊份助学基金”,借助慈善基金会向社会捐赠人民币20万元,第一批资助学生120名;同年12月公司成立“来伊份阳光基金”,以帮助企业内部员工解决家庭经济困难问题;2007年公司借助慈善基金会向社会捐赠人民币20万元;每年积极参与民建松江区委秉烛基金募捐,推动区域慈善事业;2008年5月,公司向汶川大地震受灾地区捐赠人民币25万元,用于灾区灾后校园重建;同年8月公司举行“橙色关爱”助学活动为贫困学生捐赠人民币20万元;同年10月由市安帮办组织、《新闻晚报》支持、来伊份赞助开展了“特殊对象未成年子女特别关爱系列活动”的启动仪式。像这样的例子,在我们民主党派中为数不少。

四、民主党派参与和谐社区建设的现状分析和建议

从有关部门了解,松江区的民主党派参与和谐社区建设目前还处在初步的阶段,需要进一步完善。从松江区民主党派在社区建设中发挥作用的三种形式来作具体的分析。

第一种是由各民主党派的区委组织发起的,并且得到区和街镇统战部门在组织上和经费上的支持,协调方便,这种形式组织起来比较容易。每年每个党派都会与街镇社区开展助医、助学、助残、健康讲座、法律咨询等各类活动,深受社区百姓的欢迎。从活动的绝对数量来说是比较多的,但从党派的人均角度来说,就少得可怜,甚至有些党派的成员都没有参加过此类社区活动。从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来看还是太单调,所解决的问题,不能跟上现代社区居民的需求。从民主党派成员的角度看,单参加这些社区活动,还难以实现民主党派成员对建设和谐社区的一片热情。更多的民主民主党派人士特别是针对一些离退休的老同志,还是要寻找更好的途径,找到自己在社区中的用武之地,为建设和谐社区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第二种形式,松江区唯有一家做的,由岳阳街道组织的党派进社区建设组织。据我们掌握的资料,这一组织在近年来,活动在日趋减少,主要的原因,政府组织支持的力度不够,经费不足,没有专人来开展这方面的协调工作。

第三种形式,在松江有几位同志是做得不错的,我们应该要向陈子康等同志学习,积极投身到和谐社区建设中去。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我们发现是有很多的同志愿意参加社区建设活动,但这些愿意参加社区建设的同志还是苦于找不到合适的活动平台,因而只能使他们望洋兴叹了。

从目前的情况看,民主党派参与社区工作的主要问题是:一是目前处于初创阶段,组织不够健全,活动内容不多,缺少活动平台;二是发展不平衡,多数社区(街道办事处)和民主党派联系不够紧密;三是在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方面还相差较远;四是参与活动的民主党派成员的数量还不多。

如何作好社区民主党派工作,发挥民主党派的作用,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建议如下:

1、政府统战工作的形式要深入到社区

在本次的调研座谈中,很多民主党派的成员都提出缺少平台。我们觉得原来的统战方式,没有能够极大地发挥民主党派在社区中的积极作用,社区的基层党组织根本不知道辖区内,哪些是民主党派。原有的以行政隶属关系为基础的统战工作体系,已难以完全适应城市管理新体制的发展要求。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社区统战工作,使统战工作从单一的行政管理模式向开放的社会协调模式转变,从过去条块分割向以块为主、条块结合转变,从过去主要依靠街道组织向更多地依靠社区各类组织转变,推动城市统战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形成新的局面。让民主党派到社区报到,让各民主党派的成员能够在社区这一平台上进行资源整合,克服单一党派在社区中较少的问题。

2、因地制宜地建立组织

把民主党派组织起来,既有利于作用的发挥,又充分考虑民主党派的特点,符合民主党派的组织原则,是当前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考虑到目前社区民主党派成员(主要是已退休成员)数量分布不均,素质有高有低,个人的身体状况、生活习惯也差别很大,加上缺少工作经验,因此在组织形式上可以根据本社区的实际情况来定。例如,在一个社区内,同一个民主党派的成员超过5人,可单独建立一个基层组织;或因人数过少和其他原因不能建立基层组织的,亦可在统战人士联谊会中成立小组。总之,可以多样化,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形式,注重效果,不搞形式,讲求实效。

3、开展活动,发挥作用

具体的说,围绕构建和谐社区,民主党派人士可以发挥“五大员”的作用:一是宣传员:在自身学好党的方针政策、重大决策和重要文件、重要讲话精神的基础上,对社区居民进行宣传讲解,统一广大居民的思想,帮助党委把党的方针政策和党的声音传达到基层百姓之中;二是辅导员:结合本人专业特长,在社区居民中开办讲座,普及科学知识,包括医疗卫生、健康保健、学外语、学技术、普法教育等等,也可在社区学校中担任教师;三是助理员:为社区领导出谋划策,帮助他们搞好社区民主管理,帮助组织社区的重大活动,或分管社区中的某一项具体工作。至于能否担任社区领导职务,要根据具体人的具体条件来定。四是调解员:为构建和谐社区,力求把矛盾化解在社区内,减轻政府的压力,可协助社区领导做好信访接待、座谈讨论、入户调解等工作。五是监督员:在广泛听取群众、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向社区领导班子反映群众意见,进行民主监督。当然,上述全部活动,都要在社区党委的统一领导下进行。而作为民主党派成员,在发挥作用的同时,应努力使自己成为社区居民的模范,在贯彻公民道德规范,落实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等方面,树立好榜样,积极参加社区的各项活动。

4、健全制度,加强领导

关于民主党派参与和谐社区建设的调查报告 篇2

近年来,伴随着城市林业建设的不断发展,国家对城市林业事业的持续重视,一些专家、学者逐渐将“参与式管理”这一新概念与城市林业建设相结合,产生了社区参与林业可持续发展理论、公众参与林业管理理论等新思路新方向。因此,关于城市林业建设的公众参与研究一时间引起了大众的广大关注。

2 关于哈尔滨市城市林业建设公众参与的问题提出

哈尔滨市拥有相对丰富的城市林业资源,其自身拥有很多优势开发建设城市林业。近几年,哈尔滨市努力关注城市林业建设,不断倡导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市民生活质量,突出抓好城市绿化,坚定不移地走景观化、生态化、森林式绿化之路。因此,选定哈尔滨市作为调查问卷的发放城市,针对哈尔滨市城市林业的建设现状进行公众参与的调查研究。

2.1 城市林业建设公众参与的定义

究竟什么是公众参与的城市林业建设?公众参与方式是指一种管理模式,诣在赋予公众权利来共同参与某项事物,对其享有知情权,以更优的方式,博取更广大的力量来达成最优的效果。城市林业建设的公众参与是把公众参与方式与城市林业建设相结合起来,让生活在城市中的每一个个体、每一个公民亲身的参与到城市林业的建设中,在建设的同时也受益于城市林业,促进城市林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2.2 城市林业建设公众参与的重要性

从我国的基本国情来看,人口众多的特色国情使得林业资源的人均占有率普遍低于世界其他国家。当务之急,最重要的就是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共同维护和建设城市林业,共同植树造林,营造我们和谐的绿色家园,这有通过公众参与的方式,才能更高效的建设城市林业,发展城市林业。

2.3 关于哈尔滨市城市林业建设公众参与的调查方法

本研究选择了哈尔滨市作为调查问卷发放地点,为了了解本市人民对于城市林业的参与程度,针对公众参与的人群、公众参与程度、公众参与的影响因素、公众参与的渠道和内容等方面设计了20个问题,印制了300份问卷。选择在人流量比较大的中央大街、乐松购物广场向路人发放问卷。

3 关于哈尔滨市城市林业建设公众参与的因素分析

3.1 关于哈尔滨市城市林业建设公众参与人群的分析

从调查问卷收集的数据来看,参加此次调查的人群指标:从性别来看,男女各占50%的比例。年龄主要分布于21岁至50岁之间,且20岁以上40岁以下的中青年人居多。学历主要分布于高中或中专以及大专或本科的人群。身份为单身和已婚,调查的已婚人群要多于单身人群。职业方面,调查样本学生占23%,其次是民营企业单位职员占19%,再次是国企/事业单位职员占18%,此外还有高校教师、个体经营者等。调查样本多数为长期居住人群。调查发现,一半多的人对于自己居住的小区环境不满意,44%的人认为居住环境一般,19%对小区环境不太满意。

3.2 关于哈尔滨市城市林业建设公众参与程度与认识程度的分析

调研结果显示,本市人群对于城市林业的信息关注度不高。只有18%的人关注城市林业信息,59%的人群表示态度一般,而23%的人不关注城市林业信息。样本对于林业相关信息的了解度只占8%,多数对林业相关信息了解很少。然而,调查人群认为公众参与是很重要的,26%的人认为非常重要,49%的认为比较重要。但是大家认为本市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并不高,多数人认为大家的参与态度不积极。调查样本认为公众参与城市林业建设是有好处的,83%的人认为通过公众参与城市林业建设,政府可以吸取民众的意见和建议。76%的人认为这样可以让民众享有城市林业建设的权利和利益。

3.3 关于哈尔滨市城市林业建设公众参与影响因素的分析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影响哈尔滨市城市林业建设的公众参与因素有很多,主要是居民不了解参与的方式和对相关的城市林业信息了解太少,并没有对其过多的关注与重视。88%的人对参与的事务缺乏了解,认为相关的信息太少。82%的人认为公民参与没有被重视,往往流于形式,参与也没有实际的意义。此外,67%的人不想花时间花精力参与。调查显示多数人会因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公众利益以及个人兴趣参与到城市林业的建设中来。公众认为有可能阻碍公众参与城市林业建设的原因是参与的渠道以及没有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和宣传不到位。81%的人认为参与方式途径少,不知如何参与。63%的人认为公众的积极性不高。多数人认为公民参与的渠道少,参与的权利没有得到保障以及缺乏参与的必备信息。

3.4 关于哈尔滨市城市林业建设公众参与渠道的分析

调查研究显示,样本人群中只有15%曾经以个人名义参与过城市林业的建设,19%的人因为公司工作项目的原因曾经参与过本市的城市林业建设,还有17%是通过社会团体的方式参与进来。然而45%的人从没参与过城市林业的建设。通过调查显示,多数人希望通过网络、广播或电视了解城市林业建设的信息,此外,小区通知以及报纸杂志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宣传途径。调查发现样本群体希望通过手机客户端、网络平台已及广播电视等媒介来参与城市林业的建设。

3.5 关于哈尔滨市城市林业建设公众参与内容的分析

在公众参与城市林业建设的内容方面,调查显示85%的人渴望参与植树造林。79%的人渴望参与小区环境绿化。73%的人渴望通过微博进行互动,见表1。由此可见,在参与的内容方面,应当更加注意参与的时效性及互动性。

4 关于哈尔滨市城市林业建设公众参与的施行建议

4.1 鼓励个人参与、关注企业和社会团体引导及带动效应

对于个人来说,亲身参与城市林业建设可以体现自身的价值以及作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调查显示,多数人如果有机会及有条件,还是愿意为城市林业的建设出一份力。因此,作为个人,应当积极主动地去关注城市林业的相关信息,采取主动的态度去了解和参与。对于企业和社会团体,应当积极组织员工或组织成员参与城市林业建设,作为企业和社会团体可以起到一个领导带动的作用,更可以作为一个桥梁,引导员工了解城市林业的相关信息,为员工普及相关知识,鼓励员工参与进来。

4.2 拓宽哈尔滨市城市林业建设公众参与方式的渠道

调研结果显示,本市的民众对于城市林业的信息关注度并不高。因此加强和拓宽哈尔滨市城市林业建设公众参与方式的渠道至关重要,通过互联网等高科技手段实现多渠道、多通路。使民众了解信息的方式更加便利。

4.3 努力实现哈尔滨市城市林业建设公众参与内容的多样化

只有努力实现哈尔滨市城市林业建设公众参与内容的多样化,才能引起更多的关注,使民众更有兴趣、更积极的投身和参与进来,实现全民参与城市林业建设。

4.4 提供哈尔滨市城市林业建设公众参与保障性对策

为了增强哈尔滨市城市林业建设公众参与的有效性,需要政府或相关部门对公众参与制度制定一些相关的政策和法规,进行管理和维权,对其提供良好保障使其不仅流于形式。使公众参与城市林业建设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摘要:哈尔滨市努力关注城市林业建设, 不断倡导改善城市环境, 为了更好地建设哈尔滨市城市林业, 对其公众参与方面的现状进行了调查问卷。基于哈尔滨市城市林业的问卷调查分析, 对当前哈尔滨市的城市林业公众参与的影响因素、渠道和内容等方面进行数据分析, 从而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城市林业,公众参与,调查

参考文献

[1]李丽, 高鑫, 程云行.林农参与林业专业合作社的意愿与调查分析[J].林业经济问题, 2011 (04) .

关于民主党派参与和谐社区建设的调查报告 篇3

一、我所基层民主建设的现状

在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中,我所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制度体系不断健全,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实践探索不断深入,整体上是不断发展完善的。主要现状是:

1党员的民主意识有新的提高,与新形势下加强党内民主建设的要求仍有差距

十八大以来,对基层民主建设有了新的起点和更高的要求,但是在我所基层党组织中少数党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缺乏参与党内事务和民主生活的积极性,缺乏对党的事业负责的主人翁意识,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现象,对过不过组织生活、行不行使党员权利、履不履行党员义务持无所谓的态度。

2我所党务公开取得较好实效,党员权利“虚置”现象不同程度存在

为使党员更好地了解和参与党内事务,不断提高我所党务公开水平。二十七所党委创新公开形式,通过所内OA系统、党内文件、党内会议、宣传栏以及微信公众平台多媒体等形式进行党务公开。不断扩展党务公开的内容和范围,凡是我所党员群众关注的重大事项和热点问题,只要不涉及党内机密,都在党务公开范围之内,如,我所依托党建工作例会、月度工作会、“管评信箱”、“声音”,“廉政信箱”、职工论坛等渠道,直观表达了所领导班子推進信息公开与共享,推进职工有效参与的信心和底气,在所内基本实现“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闭环链路,为所的和谐氛围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各基层党组织把推进党务公开同促进当前工作结合起来,认真围绕二十七所中心工作,以工作的成效检验党务公开的成效。通过推进党务公开,确保了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激发了党员群众的参与热情和工作积极性,增强了党务工作的活力。

在具体工作中,我所基层党组织中一些党员的民主权利仍然存在有名无实的现象。如,按规定党员对党内事务有先知权,但事实上有些党员对党内事务却知道不多。由于不知情,批评就没有根据,建议就没有内容,行使监督权就可能走过场。

3我所党内民主的有关制度不断完善,仍有流于形式的问题

我所在加强民主建设方面出台了不少文件和措施,建立了相对完善和规范的党内民主制度体系。但党内基层民主的制度机制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致使一些民主制度流于形式、一些党员民主权利得不到保障。主要表现在:一是一些民主制度机制不够健全。有的制度只是提原则性口号和要求,实际内容不多,不利于具体操作,以至在基层执行的不够好;有的制度缺乏配套的保障措施,难以完全得到落实;二是一些制度机制执行不力。该由党员和基层组织进行民主讨论、民主酝酿的事情,却由基层党组织班子成员直接研究决定,然后通报一下或举手表决等,影响甚至挫伤了一些基层党员的积极性。

4我所党内民主监督力度不断加强,落实较浅的问题不同程度存在

在当前新形势下,我所党内民主的监督力度在不断增强。建立了党内情况反映制度、党内重大决策公开制度等。同时注重发挥党代表在民主监督中的作用,通过一系列措施加强党内监督。我所结合年度工作总结,公开考评领导干部,极大地增强了领导干部接受监督的意识,有力地促进了领导干部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但是落实较浅的问题还不同程度的存在于基层,主要是党内监督制度落实的意识不浓。一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按制度办事的自觉性不高,法规意识薄弱的现象依然存在。

二、我所党内基层民主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分析

我所基层党内民主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通过调查与分析,感到有以下几点主要原因。

1基层民主的氛围不够

发展党内基层民主,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良好的环境氛围可以促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但是我所在基层民主的氛围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以下几点:一是我所基层党组织部分党员主体意识教育不够。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在同一个党组织内部,在同样的外部条件下,同是普通党员,由于主体意识上的不同,就往往会在独立思考的能力上、创造性工作的态度上、在党内监督的作为上、在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的水平上,表现出明显的差距。这说明部分基层党员缺乏主体意识,而一旦党员真正确立了主体意识,党员在党内的实际作为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先进性就会大得多,党员的价值就会深刻的多。例如,一个有主体意识的党员,一定会是一个充满忧党意识的党员,他对目前党群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一定会充满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现实责任感,而绝不会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一个有主体意识的党员,一定会关心眼下党内发生的事情,会进行积极的思考或力所能及的实践,至少也不会停在原地听之任之或一味抱怨;一个有主体意识的党员,既是自身一时无力改变党内生活中的某些令人不民主或者反对民主的做法,也至少不去随波逐流,更不会去推波助澜。

2党内民主渠道不够畅通

畅通党内基层民主渠道,能够有效的激发所内基层广大党员职工的民主热情,对于推进我所党内基层民主建设,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具有重大意义。

三、进一步加强27所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建议与对策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党内基层民主是党内民主的基石。党内基层民主是党内民主发展中最活跃、最富有生机的部分。党内基层民主更加凸显党员的主体地位,以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为取向,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合法性。扩大党内基层民主,是党内民主建设的基础和重要切入点。

1着力提高党员民主素质,充分发挥党员主体作用

一是加强党内民主教育培训,着力提高党员发挥主体作用的素质和能力。我所加大对《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的宣传和教育力度,并切实抓好贯彻落实,把党内民主教育纳入党员经常性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党课、专题培训、党员电化教育等形式,不断增强我所党员的民主意识、平等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发挥主体作用的素质和能力。二是活跃基层党内生活,提高党内组织生活民主化程度。改进“三会一课”等党内生活制度,发挥党员在党内生活中的主观能动作用,不断构建党内平等交流平台,进一步畅通党员表达意愿、反映情况的渠道。严格执行民主生活会的有关规定,切实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进一步健全二十七所党员民主评议制度,建立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制度,努力营造和谐活泼、严格有序的党内生活氛围。三是创新党员活动载体,构建党员发挥主体作用的平台。根据党员职业和岗位特点,为各类党员搭建发挥特长和意愿的有效载体和活动平台。继续结合年度党员民主评议,引导党员在联系服务群众的实践中发挥主体作用,彰显主体形象

2健全党务公开,落实保障党员知情权

党务公开在落实和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应进一步健全这一制度,使之成为党员职工了解掌握党内工作的主渠道。积极推进基层党务公开,增强党组织工作的开放性和透明度。着眼于发展党内民主、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加强党内监督、增强党组织工作透明度,把党务公开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坚持从基层基础抓起,从具体工作人手,推进党务公开,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首先是科学界定党务公开内容。党组织对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决策、决议,均应该面向全所公开。对不涉及保密的群众关注的重要事项,也应该视情况及时向党外公开,进一步扩大基层党务公开范围。其次进一步丰富公开形式。限于党内公开的内容,可以通过党内有关会议、文件、宣传栏等形式进行公开;对党务公开的事项、时间、期限进行严格把关,确保公开的内容准确,公开时间及时,公开时限合理。同时收集党员职工对党务公开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工作。再者还应进一步增强基层党务公开实效。要坚持党务公开内容和形式相统一,不断创新方式方法,确保党务公开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3以创新党内监督制度为关键,落实和保障广大党员监督权

落实和保障广大党员监督权,以创新党内监督制度为关键,使广大基层党员职工能够通过多种途径和渠道直接参与监督,行使党章规定党员的民主权利。首先是健全基层党组织报告工作制度。定期召开党员大会,充分发挥基层党员大会的监督作用,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向党员大会定期报告工作制度,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向党员大会或党代会定期述职述廉制度;尝试建立党员在党的大会上对党组织及其主要负责人询问和质询制度;考虑建立党员旁听党委会和党代会制度;建立基层党组织对工作报告和述职情况的意见收集和反馈机制。其次要疏通监督渠道。

4坚持制度机制,稳步推进基层党内民主

关于民主党派参与和谐社区建设的调查报告 篇4

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我国政府明确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列为卫生工作重点。但由于种种原因,社区护理服务还远远没有得到公众的认可。目前社区护理与医院护理有所不同,其工作目标和服务对象有其特殊性,因此,要做好社区护理工作,必须有专门的护理人才,然而对全国各医学院校进行调查,发现开设社区护理专业的高校无几,造成社区护理人才缺乏,也是限制社区护理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1 社区护理建设发展现状

1.1 国外社区护理建设现状

近1来,发达国家、地区的社区护理和社区护士的培养已形成一整套科学规范的教育体系和管理体系。在美国,护生到了4年级,学校为学生提供300学时的家庭护理实习时间。在韩国,大学4年级时,安排学生参与病人的出院计划制定、病人家庭的访问等活动,另外开设从事家庭护理的护理专家培训课程,培训时间为600学时。考虑到面向社会的实践,多数院校都采用以社区为基础的教学场所。如迈尼多大学的教学计划明确指出要提供一系列社区场所的临床实习机会,包括卫生中心、护理站、学校、家庭、社区养老机构等。英国的勃利顿大学和坎特堡基督教会学院除常见的临床实践外,还有支持性临床实践课程。其主要目的是促进由学生角色向自主的社区执业者角色的转变,帮助学生将学习经历与社区工作环境结合起来。本课程安排在普通临床实践之后,持续12周,此期间也有临床老师指导,从而完成由学生向工作人员的衔接。国外的社区护理教育定位在较高层次,目前,许多发达国家的社区护士的学历已达到本科、硕士及以上层次。如美国具有学士及以上学位者占社区护士的44.3%,社区护士中具有硕士以上学历者达11.6% ,远高于医院护士7.6%的比例[1]。

1.2 国内社区护理建设现状

1.2.1 社区护理需求增加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保健的需求日益增长;疾病谱的变化以及人口的老龄化,相应的社会保健需求也不断增加;持续增长的医疗费用给个人和家庭带来较为沉重的`经济负担。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人们对健康护理的需求已不再只是基本需求,而是趋向于多元化、个性化的医疗服务及选择的自由性、便利和经济的程度[2]。“方便和经济”作为社区卫生服务的最大特点,使人们对社区医疗护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多的人将选择社区,与此同时,需要更多的人从事社区护理这项工作。

1.2.2 社区护士综合素质偏低

对我国九省、市、地区和乡镇的卫生局、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站、学校的235名社区卫生服务人员调查结果显示:基层护理人员的学历以中专为主的占85.0%。我们对湖北省宜昌、荆门、襄樊三地进行的调查也显示84.3%的人员第一学历为中专,高职称人员比例低(仅2.0%),17.7%的社区护理人员尚未取得护士执业资格。社区护理服务大多集中在疾病护理、健康教育和预防保健几个方面,对于精神卫生、临终关怀、计划生育、社区卫生诊断、家庭护理等方面的服务较少。有40.5%的社区护理人员认为继续教育不够或学历偏低是影响社区护士素质的主要因素,60%以上的社区护士愿意参加3个月至半年的全科护士培训提高自己的能力。虽然80%以上的社区护士对目前的社区护理工作持满意态度,但由于认为社区护士社会地位低、护士编制不足、工作超负荷、领导不够重视、居民不配合、设备欠缺、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其工作和提升个人能力的积极性也受到影响。学历素质参差不齐,职称结构不够合理,说明我国社区护士的素质有待提高和加强。

1.2.3 社区护理教育相对落后

由于我国社区护理起步较晚,各地区社区卫生服务发展不平衡,质量不均,大部分地区的社区卫生服务只限于单一的医疗服务。社区护理教育定位及培养模式不明确,对社区护士人才培养及教育重视不够,致使我国社区护士大多未接受过以社区为方向的教育与培训,无法适应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至今尚无医学院校开设社区护理本科及以上课程,即使在中专及大专院校也十分少见。国内学者对于社区护士的培养和护理专业课程曾提出多方面设想,复旦大学护理学院沈慧霞、梅人朗等提出社区护士培养要以社区为基础,安排多种社区场所的实践,同时接触社区,加大实践比例。虽然都各有成效,但相对于社区强大的需求来说,仍显不足。

2 高等院校参与社区护理建设的意义

2.1 高校参与社区护理建设是21世纪护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和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长,人们在追求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同时,对预防保健知识需求日益增加, 社区护理将成为21世纪护理发展方向,社区护理人员更应该是一个具有护理医学知识背景的社会工作者,他们应该逐步成为社区老百姓的保健“领袖”。由此,中国将有一大部分护士走出医院进入社区开展社区护理[3]。国务院办公厅202月21日印发《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 》指出:加强社区卫生服务队伍建设。对社区护士的培养,国外以学校教育为主,而我国由于社区护理开展较晚,社区护理教育相对滞后,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虽然短时间内不能完全照搬国外的教育模式来满足人们对社区护理日益增长的需求,但从提高社区护理质量的长远发展的观点来看,必须加强学校教育[4]。加强高等医学院校的全科医学、社区护理学科教育,积极为社区培训全科医师、护士,鼓励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高等院校参与社区护理建设有助于促进社区医疗体系建设,加强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因此,培养社区护士及其技能势在必行。

2.2 高校参与社区护理建设有利于提高护生素质

关于民主党派参与和谐社区建设的调查报告 篇5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把协商民主贯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全过程,完善协商议政内容和形式,着力增进共识、促进团结。新形势下,在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浓厚氛围中,认真总结基层政协工作经验,深入探讨如何切实提高协商民主实效,更好地发挥基层政协在协商民主主渠道中的作用,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重大课题。

一、目前基层政协协商民主建设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近年来,各地基层政协在推进协商民主建设、健全协商制度和工作机制、发挥协商平台作用等方面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效。

以xx县政协为例,近年来,县政协在县委的正确领导、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密切配合下,牢牢把握“团结、民主”两大主题,紧紧围绕全县中心工作和发展大局,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在推进政协协商民主工作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党委、政府对协商民主的重视度在提升。随着党的建设的不断加强,县委、县政府领导对协商民主工作的重视程度逐步提升。近年来,县委经常听取县政协党组汇报,及时研究解决政协工作中的困难和难题,并把协商民主建设纳入总体工作部署,先后下发了《关于支持人民政协履行职能发挥作用的意

服务全县发展作为履职出发点和落脚点,尽心尽力,主动作为,一些便民、利民、惠民项目得以实施推进。

3.政协协商民主的制度不断完善。制度建设是协商民主持续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县委、政府不断加强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相继出台了《关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实施办法》《加强政协提案办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政协也相继建立和完善了《委员履职管理办法》《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规定》《界别小组活动制度》等各项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为推进协商民主工作有序规范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4.政协协商民主的成效不断显现。政协通过提案、视察调研报告、社情民意信息、民主评议、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等提出的意见、建议,越来越得到县委、县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政协的很多意见建议均得到了采纳落实,在实施中收到了良好成效。两年来,先后遴选推荐31名委员担任行政执法部门特约监督员和窗口服务单位行风监督员。组织12名(次)委员参与特岗教师、卫计部门人员、公安消防员等招聘监督和相关部门组织的听证会。组织70名(次)委员参与了对52个执法部门及窗口单位、23个服务行业依法办事、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民主评议活动,在促进行政效能提高、行业作风改善、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推进基层政协协商民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职能发挥作用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政协提案办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等,这些制度、意见,虽然在规范党委、政府与政协开展政治协商方面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实际工作运作中往往会发生大的偏差,不同程度出现了“自觉与不自觉、主动与不主动、行与不行、落实与不落实”的问题,制度成了开展协商的“必要形式”。同时由于缺乏相应的约束机制,造成一些制度执行不到位,随意性大。

4.协商的广泛性还有待进一步拓宽。一是目前政协协商民主的范围,通常都局限于政协常委及部分政协委员中,公民及社会各界人士参与的范围十分有限;二是由于政协在乡镇和街道没有基层组织和延伸机构,仅有部分基层委员参与政协组织的活动,乡镇、社区和街道协商民主工作薄弱,缺少有效的形式和载体;三是政协协商民主的形式主要是听取情况通报、调研视察、提案撰写、社情民意反映等层面上,协商的内容多数是部门工作,协商的形式有待于进一步扩展,协商的范围有待进一步扩大,协商的层次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三、推进基层政协协商民主的几点建议

党的十九大强调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作用。为政协推进协商民主工作指明了方向,作为基层政协组织,在推进协商民主工作中,应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重点。

1.优化协商格局。推进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要着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支持、政协主动、各方配合”的协商格局。一

进各方面的团结合作。

3.提高协商能力。一要优化委员结构,把好委员的推荐关,根据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情况,吸收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参加政协组织,增强政协组织的包容性、代表性,提高委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二要加强委员自身建设,组织引导委员认真学习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学习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理论,掌握研究问题、分析问题的基本功,强化责任意识、大局观念,不断提高履职能力,切实发挥好政协委员的主观能动性。

关于和谐社区建设的综合调研报告 篇6

根据市政协2007工作安排,6月中旬以来,市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组织部分市政协委员,邀请有关专家学者,会同市民政局、综治办、计生委、市残联等有关部门,在广陵区、维扬区、邗江区及开发区的协助下,重点对市区推进和谐社区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专题调研组集中听取了有关部门的情况通报,分为3个小组,对东关、梅岭、邗上、扬子津等街道和所属32个社区逐一走访座谈,了解情况,听取意见,并赴杭州、宁波学习考察。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市和谐社区建设扎实推进、局面良好

近几年,我市和谐社区建设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各相关部门及社区组织的共同努力下逐步推进,社区工作迈上了新台阶,取得了可喜成绩。

1、健全领导机构,强化和谐社区建设的组织领导。2001年10月,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加强社区建设的意见》,成立市社区建设领导小组,明确相关部门工作职责、工作目标和任务,全面启动了我市社区建设工作。2004年12月,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社区建设工作会议,之后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建设的意见》,对社区建设的组织体系、保障机制等作了规定。广陵区成立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并结合区情实际,制定了社区建设五年发展规划;维扬区将和谐社区建设作为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来抓,成立社区建设指导委员会,分管区长任办公室主任;邗江区成立了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对社区建设下发了系列文件。各街办都建立了由党政一把手挂帅的社区建设协调委员会。全市基本形成“党委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社区居委会主办、社会各界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社区建设工作格局。今年5月苏中城乡和谐社区建设现场交流会在扬召开,我市和谐社区建设工作得到省有关部门和与会人员的普遍赞誉。

2、着力基础建设,社区工作条件明显改善。社区规模趋于合理,经过多次整合,目前多数社区已按居民3000户、1万人左右设置。社区工作者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通过换届选举、公开招聘等方式,一批有事业心、工作热情高、工作能力强、政治素质好的人员充实到社区岗位上,我们调查的32个社区,除扬子津街道未能提供所辖5个社区的数据外,其余27个社区的工作人员,40岁以下的占53.9%,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占51.2 %,绝大多数是中共党员。财政保障机制逐步完善,区级财政按每社区每年不少于8万元(维扬区按9万元)的标准拨付社区工作经费和人员工资,社区工作人员待遇经过多次调整,比过去明显提高,办公经费基本有保证,工作条件明显改善,几年来通过政府协调、社会赞助、社区自筹等途径,多数社区办公、活动用房的面积达到250平方米以上,配齐了办公桌椅、电话、计算机,开通了社区专用网络,开设了图书阅览室、文娱活动室、残疾人康复室等活动场所,条件好的社区还添置了传真机、数码相机、空调等办公设施。各社区还以“平安社区”建设为载体,完善了社区综合治理工作网络,建立健全群防群治体制;充分挖掘资源,创新工作特色,初步形成“一社区一品牌、一社区一特色”。

3、坚持居民自治,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社区普遍建立了党组织,以党建为龙头,推动居民自治工作逐步深入,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社区党建工作格局。按照居民自治原则,民主选举产生社区居委会,2005年居委会换届,广陵区、维扬区在50%的社区中推行了直接选举。建立了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居民代表会议、议事协商会议、组织听证、民主评议等工作制度,保证居民对社区事务的参与、管理、决策和监督权。在遇到巷道维修、车库改造等公益性事务和涉及部分社区成员利益的矛盾纠纷时,社区主动召开协调会、听证会,组织居民协商解决方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各社区都有居民自发组成的腰鼓、舞蹈、合唱、太极等队伍,利用社区广场等设施开展活动,自娱自乐,定期举办群众喜闻乐见的邻里节、纳凉晚会和各种主题活动,吸引居民广泛参与。

4、突出以人为本,积极拓展社区服务促进社区和谐。建立了区、街道、社区三级纵向服务体系,区、街办两级已建成规模不等的社区服务中心,开通了社区信息服务综合平台。邗江区、邗上街道联办的社区服务中心集指导、服务、辐射功能为一体,大楼建筑面积近3万平方米;多数社区已设立便民服务站,开展“一站式”服务,有的在大型住宅区内还设立了“社区工作站”,方便居民办事。各社区将“民思我想、民需我做”的工作理念贯穿于社区服务工作中,积极为社区弱势群体提供社会保障与救助服务,为下岗再就业和退休人员提供社会化管理服务,为残疾人康复训练提供帮助,为社区老人提供敬老、养老服务。多数社区设有警务室、卫生服务中心、计划生育指导站等便民机构,并通过促进居民创业,引入民资开设各种便民服务网点,形成“15分钟便民生活圈”;建立社区党员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等志愿者队伍,开展居民间的自助互助服务活动。社区服务体系的建立与发展,不仅方便了居民的生活,也增强了居民的归属感和社区的凝聚力。

二、建设和谐社区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我市城市社区建设与几年前相比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但在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政府职能转变,社会管理体制变革,给和谐社区建设带来许多值得研究、探讨并亟待解决的问题。

1、社区负担过重导致职能错位。一是各种“协助”工作难以推辞。市、区不少部门都以“重心下移、工作进社区”为由,过度把部门工作摊派到社区。据粗略统计,社区仅有5—7名工作人员,承担了15大类近百项的工作,政府职能部门各条线上的工作,社区几乎都要涉及参与,其中除劳动、计生部门为社区提供了1名工作人员和基本办公设施外,其余如信访、统计、帮教、数字化城管、市容环卫等工作都由社区直接承担,占用了社区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二是招商引资、城市拆迁等工作任务繁重。调研中,绝大多数社区反映有硬性考核的招商引资指标列入考核,要求按时序完成,有的街办每月开会过堂,如完不成任务就“一票否决”评先资格。城市拆迁工作包干到街道后,街道将任务分给各社区,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必须完成。拆迁期间,社区干部的主要工作精力放在完成拆迁任务上。三是各类会议、台账、评比等名目繁多。社区居委会通常被视为政府部门的行政末端,街办以上的任何一个职能部门都能布置社区任务,要求社区参加各种会议,设立各种台帐,对社区工作组织繁琐的检查评比。据某社区反映,为达到考核要求,搞一次活动要在多处存档资料,有了电子台帐,还得做纸质台帐,他们一年要做14类33册台帐,一个月要参加30多次会议,有时在同一时段会出现要求社区主任参加3—4个会议。四是要负责无物管小区的管理。这些小区大多地处老城区,配套设施不全,管理难度大,没有物业管理公司,公共设施维修、绿化、卫生等管理事务都由社区承担。五是其他工作包罗万象。有临时性工作,如,全市性大活动,社区要组织志愿者到包干路段整治环境、连续几十天值勤维护;有经常性工作,如,为办理审批事项的居民出具名目繁多的证明,有些是社区根本无法了解的情况,却要社区盖章负责。这些来自各方面的任务和琐碎事务,占据了社区干部的大量精力,影响社区居委会职能的履行。

2、市委、市政府的有关文件规定落实不够到位,社区建设保障机制不够完善。一是社区建设的经费落实不完全到位,财政拨付不足以适应社区工作的实际需要。文件规定各区财政按每年不少于8万元的标准拨付社区工作经费,不少社区反映,社区一年中需要支付的人员工资、办公经费、活动经费等必要开支远远超过这一标准。市级财政未将社区建设的专项经费列入预算,文件规定的“社区管理服务上台阶奖”的专项资金尚未落实。有的街道因自身财力不足,对8万元标准内的经费都未能足额拨付到社区,有的还要社区向街道上缴部分“创收”经费。社区共建资源不足,驻区单位支持社区建设的作用有限。二是部分社区办公、活动用房落实不完全到位。政府关于“成片住宅按开发面积千分之一落实社区用房”政策,在实际操作中落实困难。有的开发商在新建小区时,按规定的公益性用房面积享受了相关优惠政策,交付时却没有按规定确保社区办公、活动用房到位,街道不能参与验收,也没有具体责任部门检查落实。社区与开发商的协调处于不平等地位,开发商主动配合的少,躲避或不理睬的多,有的经多次协商后给的还是结构较差、面积较小、楼层较高或地处偏角,不利于面向居民办事的房屋。部分老小区配套用房面积不足,少数社区租用的办公、活动用房还要自筹经费付租金。三是“费随事转”不完全到位。有些部门给予社区的经费补贴,远远低于工作所需。例如,劳动部门给社区配了一个人、一台电脑、一部电话,却没有配套的工作经费,随着退休管理社会化,工作任务增加了,相应的经费却未落实;又如,“数字化城管”在社区设立网络,给每个社区配置了一台电脑只能用于接受城管监控,也没有工作经费配套。据反映,每个社区范围内有2-3名城管协管员,要求每人每天至少发现3个问题,而解决问题却由社区承担。社区几乎每天都要忙于清除“牛皮癣”、清运无主建筑垃圾,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去年只有一个区年终按每月200元标准给社区拨了8个月的补贴;又如,各类调查表到社区,有的只发“样表”,不仅调查占用社区干部精力,表格还要社区花钱复印,社区干部反映“吃苦又吃亏”。更多的部门“工作进社区”变为工作交社区,只给社区交任务,到社区查台帐、看现场,什么经费都不给。

3、社区自治功能不强,共驻共建水平不高。一是部门工作进入社区实行“准入制”很难落实。从外部环境看,社区自治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和配套,《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1990年开始施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社会管理体制的变化,这一法律的条文和内容需要修订和完善,要完全从法律地位上确立社区自治组织的性质,实行“准入制”才有充足的法律依据。从我市社区的工作实际看,市委、市政府规定实行“准入制”,但如何操作没有明确责任部门,向谁备案、由谁扎口,不够明确,在现有的体制下,社区难以拒绝上级部门交办的工作。二是居民参与率低。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分子多数是社区内的退休人员、老党员、老居民或是向政府申请福利救助的困难居民。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社区忙于完成各种部门活动及突击任务,这些活动与居民的需求不一致,社区干部也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走门串户,与居民联系少;另一方面不少社区居民与社区接触少,有的居民从未与社区打过交道,自觉参与社区建设的观念淡薄。三是村居合一的社区自治管理难度大。扬子津街道和邗上街道有12个社区是村居合一的组织。它们大多数处于城郊结合部,是行政区域调整以后设立的社区,原来的村组织不复存在,村委会牌子依然保留。由此衍生的管理难度是:社区居委会管理着原有的村集体资产,只能服务于社区中“农”转“居”的成员,社区居民间存在利益分歧;政府对征地拆迁中失地农民享受居民权益的有关政策规定不明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区居委会的自治功能;有的社区外来务工人员和暂住人口多于常住人口,且多数住在没有物业管理的庄台,给社区物业管理、治安管理、计划生育管理、环境卫生管理等带来很大难度。四是驻区单位关心、支持社区建设不够。目前动员驻区单位参与社区建设的办法,主要靠区政府组织有关部门与社区结对挂包,靠社区干部反复上门向驻区单位汇报情况、征求意见、提供服务来争取支持,总体上看,共建仍是“一头热”。有些驻区单位参与社区共建仅限于搞活动时提供场地或赞助钱物,“社区资源共享”的理念在具体工作中未得到落实,驻区单位主动关心、参与和支持社区建设的氛围尚未形成。

4、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存在薄弱环节。主要表现为:一是选拔任用不够规范。虽已通过公开选聘、选优录用、民主选举等多种形式,改善了现有社区工作者的结构,但尚未形成规范统一的选拔任用制度,有的街办对社区干部的调动随意性较大,影响了社区工作的稳定性、连续性。二是收入待遇偏低。目前,社区主任、副主任、工作人员的月收入标准分别为1000元、800元和650元(维扬区高100元),有些还要自缴社会保险费,实际收入水平仅接近或略高于最低工资标准,低于当地城镇职工收入的平均水平,少数聘用人员的收入则更低。与社区干部常年超负荷的工作量相比,这样的待遇很难稳定队伍。三是学习培训还需规范。对社区工作者的专业知识培训力度不够,未形成经常化、正规化的培训制度,不利于社区工作者的理论素养和专业知识的提高。四是职业性质界定不明。由于社区工作者职业性质缺乏明确的政策界定,因此,在晋升、调整和职称评定等方面缺少依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区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

三、建设和谐社区的几点建议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谐社区建设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胡锦涛同志指出“从建设和谐社区入手,使社区在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上发挥服务作用,在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上发挥桥梁作用,在维护社会稳定、为群众创造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上发挥促进作用。”因此,构建和谐社区,直接关系着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切身利益,关系着城市的文明程度和发展环境,关系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目标的实现程度。为进一步做好我市和谐社区建设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1、进一步明确社区职能,增强社区自治和社区服务能力。

社区居委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政府职能部门应牢固树立“依法行政”和支持社区居委会“依法自治”的意识,理顺与社区“指导与服务、协调与监督”的关系。建议市、区两级社区建设领导小组根据《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结合贯彻落实中央、省有关文件精神和我市扬发[2005]7号文的情况,从社区性质和职能出发,合理划分和确定社区必须承担的工作任务、服务事项,应该协助的公共管理、公益事务,以及可以委托社区完成的其他事务,明确界定不该由社区承担的工作任务,并发文公布。尽快理清政府机构与社区之间的工作关系,明确有关政府机构与社区之间的职责,切实减轻社区负担,使社区的主要精力放在管理社区,服务居民上。

认真落实“准入制”。扬发[2005]7号文对“准入制”进行了明确规定:由部门指导、社区承担的工作,实行备案登记制度;凡由部门承担,确需社区协助的工作,要在解决“费随事转”的前提下,经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审核并报政府同意后方可进社区。今年8月,江苏省政府下发《关于加强社区服务 促进和谐社区建设的意见》的[2007]84号文,对政府部门行政事务进社区也提出了相关要求。为使这些规定落到实处,建议借鉴杭州等地先进经验,细化有关组织机构、工作任务、考评考核“准入”社区的管理、审批、监督等制度。“准入制度”应明确凡须在社区建立的机构、要求社区协助完成的工作、对社区的考评检查,主管单位必须提供文件依据,向市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书面申请;明确在工作任务准入期限内,必须根据“费随事转、人随事转”的要求,按照工作量向社区转入必要的人员及经费;明确社区凭《审批表》建立组织机构、接受任务和考评,凡未经审批同意的,社区有权拒绝接受。市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定期清理、检查评估党政部门执行准入制度的情况,并将结果统一公布,为社区依法自治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建议政府对“数字化城管”进社区的工作方式加以改进,城管部门既要重视“发现问题”,又要简化工作程序,将更多的人力、财力用在解决问题上,而不是简单地把任务交给社区。

2、修订相关规定,完善社区工作的考核方式。

《扬州市物业管理实施办法》规定,未实施物业管理的原有住宅区,配套设施不全的,由所在社区负责统一管理。该条规定与《江苏省物业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不一致,社区居委会反映,一些配套设施不全暂无物业管理的老小区、尤其是开放式的老庄台,环境整治难、卫生保洁难、治安管理难,社区既无资金,又无人员和能力,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心有余而力不足,社区难以承担这项职责。建议我市按照《江苏省物业管理条例》,将这条规定修改为“配套设施不全的原有住宅区,由当地人民政府组织整治,逐步创造条件,实行物业管理”,合理确定社区所承担的责任,使社区从事一些有能力做好的服务工作。目前尚未实行物业管理的小区,政府应重视解决好事关民生的突出问题,特别是老城区危房多、供电线路老化、路面破损、公共基础设施不全、绿化卫生无人管等问题,建议政府将这些急需解决的民生问题列入办实事计划,先急后缓,逐步为相对困难的社区创造宜居环境。

对社区的考核,建议由上级部门的单向考核,改变为上级部门、驻区单位、社区居民共同参与的多向考核。考核管理社区、服务居民的内容应当以社区居民的满意度为主。部门工作进社区,建议由部门制定标准考核社区,改变为部门工作接受社区及居民的评议,检验其服务是否完善、作用是否明显、群众是否认可,等等。维扬区采取的组织大学生入户调查,了解社区建设满意度、社区干部信任度,作为社区考核重要依据的做法值得推广。在社区工作考核中,应取消招商引资等与社区职能无关的内容,更不能作为先进社区“一票否决”的内容。

3、健全保障机制,加强社区基础建设。

建议市政府每年将和谐社区建设的专项资金和“以奖代拨”的奖金、社区工作人员业务培训经费等,列入市级财政经费预算,由市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和谐社区建设的总体要求,用于有重点、有计划地指导和推进全市和谐社区建设。区级财政将社区人员工资、社保补贴、工作经费足额拨付。社区工作经费建议以社区常住(户籍)人口、暂住人口为基数,按户或百户核定拨付标准,并随经济的增长,每年有所递增,以保证社区工作正常运转。社区按市、区、街办的布置,组织大型活动或完成突击任务,市、区财政应给予相应的专项经费补贴。

认真贯彻扬发[2005]7号文件,对开发建设单位“按建筑面积千分之一的比例将社区办公和活动用房纳入建设项目配套计划,与建设项目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交付”的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最近,省政府 [2007]84号文对社区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也提出了明确要求,我市应认真贯彻执行,将“有关部门在审批新建住宅区规划方案时,根据社区居住规模,按照集中、实用、方便居民的要求,同步确定社区办公、活动用房的位置、面积;住宅小区建成时,规划、建设、房产、民政等相关部门会同街道联合审定和验收社区的办公和服务用房项目”的要求落到实处。对开发单位未按照有关规定配足的,房管部门应按规定责令其限期依法补建,逾期不补建或建设面积不足的,在其非住宅商品房中另行划足相应面积用房,并给予必要的处罚。对已建社区未配置社区办公和服务用房或配置不足的,建议根据省政府文件相关规定,由政府通过购买、租借、置换、改造、新建、扩建等办法统筹协调解决。

4、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充分发挥社区自治功能。居民自治是社区基层实行民主政治的重要形式和措施,也是和谐社区建设的本质要求。一方面要通过各种媒体、社区宣传栏、戗牌、宣传手册等方式,对和谐社区建设的意义和相关要求进行持久、广泛地宣传,让驻区单位和社区广大居民充分认识和理解社区建设,形成“人人关心社区建设、人人支持社区建设、人人参与社区建设”的社会氛围。另一方面要发挥居民在建设和谐社区中的主体作用,树立居民是和谐社区建设主体的意识。社区应积极主动地开展内容丰富的各种社区服务,加强与居民的联系,做到经常走访居民,了解民情,提高居民对社区工作的认知度,增强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建立完善规范的社区自治制度和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居民议事协商、听证、民主评议等制度的作用,实行居务公开,增强社区工作的透明度,对事关居民利益的公益性社区事务,包括社区内困难群体的帮扶工作,引导社区内的居民参与进来,提建议、出点子,真正把社区建设成广大居民的和谐家园。对“村居合一”社区的遗留问题应妥善处理,特别要研究妥善处置村集体资产的政策,指导社区具体实施,努力强化社区组织的自治功能、服务功能和管理功能。

5、加强对和谐社区建设的研究与指导,认真落实挂钩联系、同驻共建制度。在社会转型时期,社区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政府尤其是有关职能部门应加强对和谐社区建设工作的研究力度,培养树立一些典型社区,边实践、边总结、边提高、边推广,通过典型引路,全面推动提升我市和谐社区建设水平。

党政机关部门、驻社区单位应坚持与社区共驻共建、互惠互利、资源共享的原则,积极参与社区建设,主动与社区挂钩共建,每年至少为结对共建社区办1—2件实事,以公益性原则开放内部服务设施,在财力、物力等各方面对社区建设给予支持。社区居委会要发挥主体作用,主动与驻区单位沟通,增进理解,达成共识,调动驻区单位参与共建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实现社区资源的整合、共享,营造“同驻社区、共建和谐家园”的良好氛围。

深化完善社区建设联系点制度。广陵、维扬、邗江区级机关部门与社区挂钩共建,维扬区各街道城管、环卫执法人员挂钩到社区的做法,取得了很好效果,应该总结和推广。建议市级机关有关部门,结合“三在”主题活动,与挂钩社区加强联系,为挂钩社区解难题、办实事;特别是建设、城管、环卫、房管、文化、体育等部门,应与老城区相对贫困、资源短缺的社区建立共建关系,帮助他们及时解决事关民生、事关和谐的突出问题。机关工作目标和作风建设考核考评,应将各部门参与社区建设,为社区解难题、办实事的情况列为加分内容。

6、加强队伍建设,努力实现社区工作专业化。

关于民主党派参与和谐社区建设的调查报告 篇7

一、公民政治参与的正功能对中国特色民主宪政建设的积极作用

政治参与的正功能就是指促进价值、程序在动态中循序渐进地或突发地向前运作。政治参与的正功能有利于推进中国特色民主宪政建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公民的政治参与有利于民主法治建设。

首先, 政治参与是政治民主化的重要内容, 是人民当家做主的应有之义。其次, 民主政治是一种公民政治, 而培养具有独立性判断能力的权利和义务主体、具有民主意识的公民是建立现代民主政治的基本前提。通过政治参与, 公民可以“学习如何发挥自己的政治作用, 变得关心政治, 增强对政治的信赖感, 并感到自己是社会的一员, 正在发挥着正确的政治作用, 从而得到一种满足感”。[1]而且, 在政治参与过程中, 民众可以逐步养成宽容和妥协精神, 后者正是现代民主政治赖以建立的政治文化基础。最后, 政治参与有利于政府决策的民主化, 正如阿尔蒙德指出:“政治决策者要有了解各种集团目前有哪些要求的能力, 努力发展建构合理的专业化程度更高的利益表达机构 (利益表达集团和渠道) , 更准确地传递它们的信息, 政府需扩大参与。”[2]政治参与有利于人民群众通过各种合法的途径和形式, 向决策者反映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提出各种对策、意见和主张, 实现政府决策的民主化。

公民的政治参与有利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公民参与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内在要求, 实现法治, 就要求公民有效地参与到我国的法治进程中来。通过公民参与, 可以推动中国法制发展中的两种力量 (政府主导和社会推动) 的契合, 从而更好推动法治的发展;通过公民参与, 可以使法律更能够体现各阶层民众的意愿, 有利于法律制度得到公民的认知、认同和信仰, 从而有效地树立起法的权威;通过公民参与, 有利于体现公民在法治发展中的主体地位。

2、公民的政治参与有利于实现政治和谐、促进政治稳定。

而政治参与从总体上和在长远上来看是能促进社会政治稳定的, 是有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的。这是因为, 首先, 政治参与是一种最好的、最广泛的社会政治动员, 公民积极参与政治必然会大大加强全体公民的主人翁责任感, 加强社会公众对社会制度及其政治权威的政治认同, 有利于形成政治服从方面和政治权威方面的平衡和一致, 从而有利于政治系统的稳定。其次, 政治参与的扩大, 可以为公民或利益集团宣泄自己的不满和愤懑情绪, 表达自己的要求和愿望, 促使政府维护自己的利益等等提供正常的、合法的、多样的、宽阔的渠道, 公民可以通过政治参与使社会中的矛盾和冲突不断得到有序的排放而不致积累, 达到政治和谐, 促进政治稳定。最后, 现代社会里, 政治参与 (无论是直接形式的还是间接形式的) 的扩大在实际上也扩大了政治传导和反馈的渠道, 能够比较好地做到下情上达和上情下达, 使政治渠道的传导和反馈系统真正做到畅通无阻。

3、公民政治参与有利于激发社会的活力、促进社会的公平公正。

公民平等地参与政治, 尤其是参与经济管理, 就意味着人们之间地位、作用差距的缩小, 每个人的意见、想法、要求都能得到足够的重视, 可以消除不同社会成员之间敌视和歧视心理, 调动人们的主人翁精神和工作的积极性, 从而激发社会的活力。同时, 公民通过参与政治这种方式向政治系统表达自己的利益需求, 可以促使政治系统通过社会产品的再分配, 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促进利益分配的公平与公正。

二、公民政治参与的负功能对中国特色民主宪政建设的消极影响

政治参与的负功能就是指公民参与政治后, 社会价值和程序的发展方向与社会历史的发展方向、人类追求的理想背道而驰, 南辕北辙。政治参与如出现下列情况, 将会对中国特色民主宪政建设带来消极影响。

1、政治参与的社会代表性不够不利于民主法治建设。

“人们已普遍接受这一看法, 即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主要政治差别, 在于政治参与的规模和程度, 在较富裕和工业化、城市化的复杂社会里, 更多的人以多于他们在欠发达、农业的、乡村的、更为原始的经济和社会体系下所拥有的方式, 卷入政治中去”[2]在政治上表现积极的往往是那些生活上比较富裕、受过良好教育的中上阶层, 而那些处于社会底层的人们往往存在政治冷漠感, 成为政治的“边缘人”。而由中上阶层通过政治参与所表达出来的社会要求和愿望, 其代表性常常被打上了折扣。同时, 由于国家的领土范围广大、地理条件复杂, 经济发展会出现极大的不平衡性, 由此导致了政治资源在地区间分配上的不平等, 那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在政治系统内的影响力是那些较为落后的地区无法匹敌的, 造成政治参与的地区差异。

2、过于迅速、范围过于宽广的政治参与不利于诚信友爱、公平公正社会的形成。

从政治文化上看, 长期处于社会边缘地位的群体容易陷于激进、不宽容的政治文化中, 如果这一群体大量参与政治, 就会破坏政治过程所要求的妥协和平衡精神, 影响社会的团结友爱。其次, 参与的广度和深度本身就是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扩大政治参与的范围, 无助于讨论的真正深入, 反而容易使一些蛊惑人心的言论、不切实际的许诺胜过真正理智、审慎的政治智慧, 使社会失去理性和政治诚信。最后, 在发展的初级阶段, 参与的主要角色常常只是一些在利益结构中传统的优势集团, 以及随着发展而出现的新的中等收入以上群体。当某一利益集团过度参与时, 势必会影响到其他利益集团的利益的实现。这样, 政治参与虽然扩大了, 但同时也扩大了社会的不平等。只有当政治参与扩大到社会各阶层时, 这种参与扩大才对经济平等产生较大的积极影响。

3、非制度化的政治参与不利于社会的安定有序。

根据政治参与是否符合法律或制度规定的有关程序, 可将政治参与分为制度化政治参与和非制度化政治参与两种类型。制度化政治参与是指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制度等所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参与公共事务和国家事务的行为;非制度化政治参与则是指采取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或制度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而进行的影响政治决策过程的活动 (包括违法的非法政治参与, 但不仅限于非法政治参与) , 如越级上访、围堵政府机关大门、围攻政府、暴力攻击各级干部和执法人员、堵塞交通等。在现代化的初级阶段, 由于政治制度化建设程度不高, 而社会利益格局的分化、利益分配的不公以及利益关系的整体失衡又导致利益要求积聚膨胀, 使得民众相当部分利益要求难以通过合法渠道得以表达。

三、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推进中国特色民主宪政建设的几点思考

政治参与是一种影响政治过程的行为, 它在对政治过程以及社会的影响方面就可能出现正面和负面两种效应, 政治参与对于社会和政治发展来说是一柄“双刃剑”。因此, 推进中国特色民主宪政建设应当注意积极发挥其积极作用, 抑制和避免其消极作用。

1、加大政治参与的制度化建设, 提高政治参与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政府在引导与规范政治参与的同时, 应根据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和政治体系的承受能力, 及时加强制度化建设, 逐步增强政治系统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和接纳能力, 为公民的政治参与提供更多的渠道, 从而把政治参与纳入到合法的、有序的渠道中来。其一、要加强民主政治的制度化和配套化建设。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通过法律制度对社会各政治主体在政治活动过程中的地位、作用、职责范围、活动方式做出原则规定, 实现民主制度化;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与民主制度相配套的民主运行机制, 实现民主运行的规范化、程序化。其二, 要不断拓宽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这就需要在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基层民主自治制度、信访和举报制度等原有的参与渠道的基础上, 进一步开辟了社会协商和对话制度、舆论参与和监督制度、专家咨询制度、民意测验制度等全新的公民政治参与途径和方式, 为公民全面介入政治生活, 实践民主精神提供了必要的制度保证。其三, 适时的提升公民政治参与的层次。这就需要当人们具备较高的政治参与技能时, 及时提升人们的参与层次, 使公民对整个国家和政府的政治输入和输出过程进行政治参与, 提高整个民主政治制度发展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2、培育公民文化、塑造平衡的政治文化。

制度化的政治参与不仅要有完备的参与机制, 还必须有公民良好的政治素质、积极参与的政治意识以及参与的理性, 这些都依赖于公民文化的培育。阿尔蒙德和西德尼·傅巴在《公民文化》一书中, 在对英国、美国、意大利、墨西哥、联邦德国五国的政治文化进行比较的基础上, 得出结论:公民文化对于民主政治体系的稳定影响甚大。所谓公民文化, 是指“以沟通和说服为基础的多元主义文化, 是一致性与多元性相结合的文化, 是允许变革但要渐进性变革的文化”。[4]可见, 公民文化是一种“平衡的政治文化”, 在这种文化中, 既有“政治的积极性、参与性和理性, 但他们又因为消极性、传统性和对狭隘的地方性价值的献身而得到了平衡”。[5]

而培育公民文化、塑造平衡的政治文化, 其一, 需要提高公民的政治素质。提高公民的政治素质就是要使公民具有正确的政治观念, 一定的政治知识、参与技巧和技术, 使公民在正确的政治观念指导下运用已有的政治知识、参与技术和技巧正确地进行参与活动, 从而提高政治参与的质量。其二, 需要加强公民的参政意识。这一方面需要将公民意识的教育与培养提升到政治社会化中来。

另一方面, 需要承认利益动机的合理性与可取性。只有这样, 才能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 扩大政治参与, 使公民能够广泛的介入到政治决策中来。其三、需要培养公民的参与理性。只有公民具备参与的理性, 才能使政治参与在合法有序的基础上进行。

3、培育公民社会, 发挥非政府组织政治参与的作用。

“公民社会是国家和家庭之间的一个中介性的社团领域, 这一领域由同国家相分离的组织所占据, 这些组织在同国家的关系上享有自主权并由社会成员自愿地结合而形成以保护或增进他们的利益或价值。”[6]保持一个活跃的、强大的和参与性的公民社会, 对于发展政治参与至关重要。其一, 公民社会有利于政治文化世俗化。阿尔蒙德认为世俗化从过程层面来看, “是指对于政治机会有较强的意识, 以及利用这些可能改变个人命运的政治机会的意愿”, 即政治文化的世俗化意味着政治参与人数的扩大、参与意愿的提高, 而且确立起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自由, 有利于塑造出具有主体意识、平等意识、自主意识和社会参与意识的公民和团体。其二, 公民社会为公众的社会参与提供了制度化的渠道。其三, 公民社会有利于社会资本的形成。社会资本是指“能够通过推动协调的行动来提高社会效率的信任、规范和网络”。应该说,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我国公民社会的自治空间也随之扩大, 各种非政府的民间社团组织纷纷建立, 它们在“自下而上”向政府表达社会利益诉求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作用。但就目前我国独立的、自主的社会力量而言, 离一个成熟、健全的公民社会还有一定的距离。这需要政府加以培育, 以更好地发挥非政府组织在政治参与中的作用。

摘要:政治参与对政治和社会发展有着正面和负面两种效应。当前, 如何依据现有社会经济历史条件, 在党的领导下, 整体性地扩大公民的有序的政治参与, 从而充分发挥公民政治参与的正功能、抑制和避免其负功能将是推进中国特色民主宪政建设过程中必须把握的一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政治参与,正功能,负功能

参考文献

[1] (日) 蒲岛郁夫.政治参与[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 1989.

[2] (美) 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7.

[3] (美) 格林斯坦、波尔斯比.政治学手册精选 (下卷) [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6.

[4] (美) 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西德尼.傅巴.公民文化[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9.

[5] (英) 戈登.怀特.公民社会、民主化和发展:廓清分析的范围[A].

关于民主党派参与和谐社区建设的调查报告 篇8

我国社区矫正工作者一般包括社区矫正执法人员和社区矫正辅助人员两大部分。社区矫正执法人员是指在社区矫正中负责刑罚执行事务的国家工作人员即司法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由于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并行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方式,本质上是一种刑罚执行活动,所以社区矫正执法人员是社区矫正工作的主力军。他们担负具体的刑罚执法职能,负责办理社区服刑人员的法律手续,监督和控制社区服刑人员的行为,落实法律规定的对社区服刑人员的奖惩。因此本文只针对社区矫正执法人员进行相关分析。

一、社区矫正队伍专业化建设的现实困境

(一)缺乏统筹安排,人力资源供给不足,专业结构不匹配

人力资源规划的目的之一是要得到和保持一定数量具备特定技能、知识结构和能力的人员,建设一支训练有素的专业化队伍。我国由于社区矫正在开展时间不长,诸多方面还处在摸索阶段,所以缺乏统筹安排,缺少中长期目标、计划和政策措施。即使在短期目标的规划上也存在着社区矫正执法人员队伍供给不足,在工作所需专业结构上不匹配的问题,无法实现专业化分工。

根据我们的调查,厦门的社区矫正执法人员数量不足,而且从事社区矫正的工作人员大部分都是兼职工作,这不但使社区矫正工作的正常开展受到制约,也阻碍了社区矫正工作队伍的健康发展。众所周知,基层司法所具有法制宣传、人民调解、管理基层法律服务、刑释解教人员帮教安置、社区矫正以及基层维护稳定等职责九项职能,工作内容复杂繁重,工作强度大,机动性强,工作人员不仅身兼数职,还通常由于某项工作的紧迫,一人被挪作他用或者因工作需要内部调整更换岗位,这就更难保证矫正队伍的专业化。

从调查结果看,厦门地区的社区矫正执法人员虽然都具有本科学历,但都是单一的法学专业背景,对于兼具刑罚执行和特殊社会管理性质的社区矫正,缺乏一定的刑罚执行、社会工作、沟通技巧、心理干预等方面的知识技能。

(二)没有专门的社区矫正执行机关,缺乏专业工作人员招聘标准

人员招聘是根据工作发展的实际需要,利用各种科学选拔技术,为不同岗位挑选出最合适的人选,以实现人、岗和组织的最佳匹配,最终达到因事设岗、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互赢目标。它是选拔、任用合格员工的基础,在社区矫正工作中也是实现社区矫正专业化的重要保证。据我们调查,司法所的社区矫正执法人员在招聘中是按照司法行政系统公务员的招聘标准招录的,大部分与社区矫正工作所需的人员在数量上、专业结构上都存在差距,这种现状不利于社区矫正执法人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三)岗前培训不到位,任内业务培训随意性大

对于新进工作人员,培训工作能够帮助他们适应并胜任工作,对于在岗工作人员,培训能够帮助他们掌握岗位所需要的新技能,并帮助他们最大限度开发自己的潜能,而对于社区矫正工作,培训工作会让社区矫正工作顺利开展,水平不断提高。社区矫正执法人员作为基层司法公务员队伍中的一部分,有其特殊的职业要求。然而当前我国基层司法所对司法工作人员并无进行矫正工作业务能力的专门岗前培训、分工,不同特长的人均从事同一工作,不能发挥各自的特长。而且培训时间不固定、内容也不系统,多为应急性的事务培训。

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大部分社区矫正执法人员都没有进行岗前培训就进入工作岗位,任内培训虽然规定每年组织相应社区矫正执法人员进行72个学时的培训。没有确定时间,根据工作内容随机进行。培训内容包括:审前调查及社区服刑人员笔录采集、电子腕带试点、入矫教育规范、分类教育等。然而根据调查,培训计划的落实却不那么尽如人意,每年真正开展的培训为一到三次,时间并未达到72个学时。

(四)沒有针对性的绩效考核标准和相关制度

绩效考核是激励社区矫正执法人员的手段 科学的考核指标,合理的绩效评价标准和制度,以及与考核结果相对应的薪资福利支付和奖惩措施可以激励先进、鞭策后进,有利于提高社区矫正执法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出色完成矫正任务。将绩效视为调职、晋升、降职的依据,使他们在公平的环境中良性竞争。绩效考核先设立考核目标,并辅以具体的考核细则。当目标设置科学合理时,能使社区矫正执法人员产生满足感和成就感。这样不但能够提高他们的绩效,还能提高社区矫正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我国社区矫正工作多数地区没有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程序和方法。加之在工作中缺乏监督,使得队伍中一些人责任心不强,积极向上的积极性不高,工作专业素养难以提高,影响了整个矫正工作人员队伍的专业水平和矫正工作的功效。

(五)薪资待遇同比较低

“激励”功能是薪酬管理的核心功能,是薪酬管理的最主要目标。 薪酬制定得公平与否,直接影响员工积极性的调动。根据我们的调查,司法所社区矫正执法人员的工资在每月5000左右,低于监狱、劳教民警6000左右的工资。同工不同酬使一些人产生了消极思想,工作不安心,也有些人只把社区矫正工作作为暂时性的工作,整个队伍的人心不稳,造成一定的流动性,不利于保持和提升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根据问卷调查也印证了这一现象,司法所中社区矫正执法人员的工作年限大部分不超过3年。

(六)劳动关系缺乏法律保障

劳动关系规定了组织与工作人员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为工作开展提供一个稳定和谐的环境。明确的劳动关系既有利于社区矫正工作的正常开展,也使社区矫正执法人员的权益得到保障,从而实现的双赢。可是由于立法滞后,社区矫正执法人员的具体职责、权利和义务等没有法律规定,只有两高、两院的《通知》,各级司法行政部门也没有相关细则,这种法律体系上的漏洞极有可能导致社区矫正执法人员滥用权利、消极不作为和难作为的情况发生,社区矫正功效很发挥,是社区矫正在实践中面临的一大瓶颈。根据我们的调查显示,在执法过程中,由于社区矫正执法人员执行刑罚的职权缺乏法律依据,加之社区矫正执法人员是司法所工作人员,服刑人员出现不服从社区矫正执法人员的监督管理时,社区矫正执法人员难以对其进行有效地管理,嚴重影响了社区矫正的效果。

二、美国社区矫正队伍建设模式

美国社区矫正制度已历经一百七十年的历史了,具有较为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社区矫正管理机构的组建模式和工作人员的配备模式方面值得我们了解和借鉴。

美国在州一级中没有类似我国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下设的司法厅(局),它有专门负责社区矫正工作的政府部门——矫正局,下设矫正官,总体负责矫正对象的监督管理和改造活动③。

在美国,社区矫正工作人员主要由具有执法权的假释官和缓刑官、准专业人员和社会志愿者组成。缓刑官和假释官,是根据工作职能不同进行的分类,是对矫正对象进行监督、管理和帮助的享有执法权的社区矫正执法人员,他们的身份是公务员,缓刑官和假释官的工作内容丰富,工作量大。一方面他们要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监管,另一方面要对社区服刑人员矫正和服务。美国的社区矫正工作者一般都有更为细化的分工,目的是能针对不同对象的不同特点更为有效地开展工作。

在美国,缓刑官和假释官有着严格的招聘和培训制度。招聘要求应聘者应该至少具有学士学位,最好具有至少1年的研究生学习经历或全日制的矫正领域的经历④。主要包括以下专业的学士学位:刑事执法、社会学、心理学、社会工作等。一些用人单位还要求具有在相关领域的研究生学历或从事咨询工作的经历。在选任缓刑官和假释官的过程中,往往对应聘者经过严格的测试项目,内容包括笔试、心理测试、身体的测试、以及全身检查和联邦调查局的询问等。对新招募假释官和缓刑官还规定了非常细致的培训制度,包括基本培训(包括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和技能培训等。为了进一步提高缓刑和假释工作者的素质,在20世纪末的30多年中,美国的一些国家委员会提议在高等教育中加强这方面人才的培养。因此,近年来又形成了缓刑官和假释官的研究生课程教育,以及在服务期内的训练项目。

在美国,社区矫正工作者的准入标准一般都高于公安和监狱警察的标准。根据2001年的统计,缓刑工作者工资幅度(年收入)是在2.89-5.15万美元,假释工作者的工资幅度(年收入)是在3.15-4.77万美元,缓刑假释工作者是在2.67-4.95万美元,三者的平均年收入是2.84-4.96万美元。 而监狱警察的平均年工资幅度是2.36-3.82美元⑤。

三、我国社区矫正队伍专业化建设路径

(一)加快立法步伐,为社区矫正队伍专业化建设提供法律保障

尽快出台社区矫正法,制定社区矫正的法规和规章以及相关制度,使社区矫正队伍建设有法可依。建立一只专业的社区矫正执法队伍——社区矫正官。依法规定社区矫正官的设置、职责、权利、义务、任职资格及相关招聘、考核制度等。他们应具备一定的法学、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知识,应具备一定的执法能力、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和综合素质。社区矫正官要善于利用周围的社会资源,尤其要发动矫正对象自身力量,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和技巧开展工作,使外在的教育帮助能够通过内力吸收、转化而达到矫正效果。

在此基础上根据社区矫正官的职业素质能力和社区矫正具体工作的性质与内容等实际情况进行专业化分工,定岗定编,同时还要根据社区矫正人员人数的增加、社区矫正工作内容的繁杂程度及时调整人员数量。

(二)建立严格的招聘制度,适合的培训制度,提高社区矫正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社区矫正工作是一项专业性相对较强的工作,如果没有专门的职业资格衡量,矫正效果就难以保证。所以要按照职业化、专业化的需要,像教师、律师、法官、检察官等职业招聘一样,建立社区矫正官的职业资格准入、招聘制度。鉴于社区矫正工作的专业性、法律性要求较高,要求应聘人员应该具备下列相应专业的学士以上学位资格: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刑事执法、法学,社区矫正等。此外,还要有相应的工作经验。

加强社区矫正专业工作人员的培训是社区矫正工作走向职业化和专业化的关键,对社区矫正的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巧培训应贯穿整个矫正工作的始终。除了岗前培训以外,我们还需制定一个长期、定期的入职再培训计划,保证社区矫正工作者在工作实践与理论培训相结合,不断取得专业化突破,真正落实宽严相济的社区矫正工作。

首先,鼓励和倡导专职工作者参加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者等资格证的培训和考试,以考促学,并与工资和职称挂钩;其次,与高校和社会工作相关机构建立联系,委托培训,利用假日轮训,对心理疏导等社会工作的方法和技巧开展实训,提高对罪犯的心理行为矫正的能力;最后,通过成人教育的途径,参加专业培训,既可以提高专职工作者的学历层次,也可以促进工作者更新知识,实现社区矫正工作的预期目标⑥。

(三)制定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保证合理的薪资报酬

制定合理明确的绩效指标、程序和方法,明确考核、晋升、奖惩等制度,科学有效进行绩效评估,及时进行绩效反馈。通过“奖优罚懒”调动社区矫正官的工作的积极性,稳定队伍,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队伍整体专业化水平的提高。由于社区矫正工作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和较强的专业性,因此可以一定程度地上调社区矫正官的薪资标准,即使不高于监狱民警,也应与之持平。这样对提高队伍的积极性,从而促进队伍专业化建设会有一定的帮助。

注释:

①胡松.论社区矫正机构队伍建设.今日中国论坛,2013-15(171).

②2015年司法行政改革亮点颇多值得期待全面深化狱务公开推动制定社区矫正法.李娜,2015-02-12.http://www.chinacourt.org/ article/detail/2015/02/id/1555117.shtml.

③胡松.论社区矫正机构队伍建设.今日中国论坛,2013-15(172).

④Abadinsky, Howard. 2003. Probation and Parole:Theory and Practice.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 Hall.(340)

⑤Camp, Camille Graham and George M. Camp. 2002. The Correctiona Yearbook. Criminal Justice Institute, Inc. Middletown, Connecticut.(226).

⑥繆文海:社区矫正工作机构专业化建设的思考,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4- 3(43).

参考文献:

[1]翁炬,王姝丽.《借鉴美国经验反思我国社区矫正工作人员队伍构建模式》.中国监狱学刊,2012年第六期.

[2]刘强.《对美国社区矫正管理机构和人员配备的借鉴与思考》.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3]周爱萍,孔海娥.社区矫正专业化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

[4]刘强.社区矫正组织管理模式比较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26).

作者简介:

林晓芹、崔畅、王嘉丽、康鹏、黄磊,均为中央司法警官学院矫正教育系13级社会学专业学生。

上一篇:中医护理常规试卷下一篇:报纸学习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学习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