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中小学校务管理研讨会心得体会

2024-09-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参加中小学校务管理研讨会心得体会(推荐10篇)

参加中小学校务管理研讨会心得体会 篇1

学习心 得

王景义

6月16日、17日,我参加了“全国著名教育专家小学校务管理教学研讨会”,聆听了几位校务管理名家的报告。两天时间里,专心听取了四位高水平教育专家富有新时期教育、教改特色的校务管理报告,使我受益匪浅,感受颇深。

郭振有教授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从素质教育改,讲述了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方法,并要求教师从立志、、大爱、道德、读书、大公、欣赏、幽默感等十二个方面做起。他例举的生动鲜活的事例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法国老太太六年内成为汉语专家,并写出了著作《不像想象的那样难》,给教师们以信心和力量让教师们相信,只要向着目标前进,整个世界都会给他让路的。又如:某一教授来到一所学校做报告,发现厕所里的墙壁上有些脚印,在作报告时,他对全校的师生这样说:“走过那么多的学校,发现从来没有哪一所学校厕所里的墙壁上的脚印踢得那么高”’,这样的诙谐性的语言比起校长们的三令五申还要管用,校长们深爱启发。

张景浩校长和崔其升校长的报告最让我长见识,同样都是薄弱的学校,却在他们的手中变成了全国名校,真是非常了不起。是什么原因让学校起了这样的大的变化?这是我们参加听课的所有校长最关注的,所以在报告会上,校长们听得入了迷,时不时地把打在大屏幕

上的课件内容拍摄下来,保存下来,还有些校长不抬头地记录着,校长们一心想把专家们宝贵的经验一字不落地记录下来,加以应用吧。纵观名校成名的必由之路有:首先要有一位好校长,一位业务能力强的校长,一位全心全意为教师们着想的校长。崔其升校长上任杜郎口中学时,曾经许诺过,他所带的每门学科在全校前三名,如果做不到立刻辞职。这样精通业务的校长,你不佩服吗?到杜郞口五六年了,经历了别人无法承受的磨难,被多次巫告、恐吓,没有退缩,知道是谁干的,却不追究,以一颗宽容之心感化他,也感化着全校的每一位教师的心。当然他全想着老师们的发展。科研兴校。请进来。他们都舍得花钱请名师指导教师的课堂,老师们跟名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建立师徒关系,还经常在网上向名师请教,保持着密切的关系。校长们也很注重校本教研的开展,认真听每一位老师的公开课,对老师们的课提出整改的意见,打磨着教师们的备课上课能力,提升了教师们的业务水平。走出去。他们都愿意给教师们提供各种出去讲课的机会,让有能力的教师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出学校,走向镇、区、市、省甚至全国的舞台,成就老师们的梦想。

他们学校的老师星期

六、星期天主动到学校备课,平时对自己上的每一节课立求精益求精,公开课时有不足之处,主动惩罚自己。这是怎样一支团结奋进的队伍,这是怎样的一位业务精湛、公正无私的校长,这样的学校怎么不成名呢?“成在教师,败在校长”这是崔其升校长总结的一句话,道出了杜郎口学校成名的真谛,可也道出了其他学校成为薄弱学校的原因。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收获:

1.实现观念的转变,学会经营学校。学校的管理要从人出发,以人为根本,实现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发展,打造属于自己的特色品牌,让学校充满生机与活力。

2.优化结构、提高效率。在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的同时,积极借鉴先进的经验,真真正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努力形成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坚持从实效出发,提高课堂效率。

3.培养骨干,提高教师凝聚力。一所学校的管理,光靠校长以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还必须注重骨干教师的培养,建立一支强有力的教师队伍,凝聚起全校教师的力量。这样,工作才能有高效率,才能出大成绩。

4.结合实际,联系社会,实现家长、学校、社会三位一体教育。对学生的教育,不单纯是学校的教育,必须依靠家长,甚至社会力量的共同协作。学校需加强家访、校访和与村社的联系、组织多项校外德育教育、社会实践活动。形成了学校、家长、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网络。

参加中小学校务管理研讨会心得体会 篇2

摘要:小学的学习可以说是中学、大学学习甚至是以后人生发展的一个基础。在小学阶段,教师以正确而有效的方法策略引导学生快乐有效的学习非常重要,良好的教学方法对于教师自身以及学生学习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小学阶段是数学学习的基础时期,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数学兴趣,奠定学生数学学习素质的关键时期。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对教学进行及时的总结反馈很有必要。

通过两年的小学数学教学,慢慢地适应了这种新的教学方式,在这两年里与这些天真活泼的孩子打交道,我总结了一些教学的方法: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怎样才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常用的方法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方法。例如:猜谜语、讲故事、脑筋急转弯等。因为我知道只有当数学教师不再板起面孔,而是与孩子们的生活实际更贴近的时候,他们才会产生学习的兴趣,才会进入学习的角色,才会真正感受和体验数学的魅力与价值,增进理解和应用的信心。

二、以“课本”为主,不要脱离教材。课本的每一课时都配有情景图,我在教学时会引导学生仔细认真地观看情景图,让他们读懂情景图的真正含义,找出相关的数学信息,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提出数学问题。然后让他们思考、讨论,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这样就把“看、读、思、练”结合起来,会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养成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有些学生看题不认真,一目十行,都不知道题目要求的是什么,一看数,不加思索地就列算式,盲目地进行计算,结果是鸭子孵鸡——白忙活。因此,一定要对学生严格要求,使他们认真审题,找出数量间的关系,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正确的解决问题。

四、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好习惯。我们班的尹东瑞同学脑瓜灵活,成绩不错,但每次都因为书写潦草而丢分,比如:写数字150时,“0”往往带上小尾巴,写成“6”或“9’,因而被判错而失分。所以我们当老师的就应该严格要求学生,示范诱导,反复训练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五、对学生开展知识竞赛活动。小学生都有好奇、争强、乐胜的表现,因此我在教学中常常组织这样的活动:“看谁口算的又对又快”、“比比谁最聪明”、“看谁获得的红花最多”等等。不要光认为那些爱听话、不调皮捣蛋的学生是学习好的,实际上思维活跃的还是那些好动的孩

教师参加小学数学研讨会心得体会参考范文【二】

非常有幸能去双语学校观摩名师的课堂教学,亲身领略名师的风采,感受颇深。下面就x第九小学王晓艳老师的“平均数”的课堂教学谈一下我的感受。

1.名师的课前交流非常值得我们欣赏。在课前交流时她那么的亲切,语言那么的感人,像聊一聊呀,说一说呀,快夸夸呀等,这样学生都喜欢和老师交流,愿意把心里的话和老师说,这样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学生的兴趣很高。

2.针对知识点逐层分析。王老师由课间喜欢做什么活动引出套圈活动,接着出示四人的套圈比赛成绩统计表,从这四人中再选拔一人代表本班

参加学校的比赛,然后放手给学生,让学生选拔,引出平均数产生的重要性。然后逐人分析,先用“移多补少”的数学思想分析徐杨的成绩,再让学生发现还有别的办法吗?进而转化为求和平分,从而渗透转化思想,在使学生认识平均数意义的同时,并对学生进行常规教育,像谁是这一组数据的平均数等,说完整。并认识了平均数的特点:平均数代表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还具有很强的敏感性。

3.练习设计层次性很强。像四一班的平均身高是134厘米,李红的身高就一定是134厘米吗?并让学生说一说理由。这样就巩固了平均数的特点,更加深认识了平均数的意义。然后又引入了生活中的平均数,像青年歌手大赛的成绩,如何计算平均分等,都是层次性很强的联系设计。

总之,王晓艳老师的这节课上的细腻扎实,设计独特,求实创新,沉着机智,非常值得我们去品、去悟、去反思。

还有吕健老师的“用数对确定位置”这节课,她的课堂风格是朴实、扎实、精炼、简洁,有坡度,有深度,孩子们从心里佩服喜欢老师。她的这节课一共用了一个小时,孩子们没有感觉时间长,下课时孩子们都不想离开,依依不舍,真感人啊!

请问一下自己,我们每一个老师的课堂教学如果都能让孩子们喜欢,让孩子们依依不舍,试想一下课堂效果会是怎样的呢?所以我们每个老师都应去精心设计自己的课堂教学,这一点我们是能做到的。

教师参加小学数学研讨会心得体会参考范文【三】

非常有幸能去双语学校观摩名师的课堂教学,亲身领略名师的风采,感受颇深。下面就x第九小学xxx老师的“平均数”的课堂教学谈一下我的感受。

1.名师的课前交流非常值得我们欣赏。在课前交流时她那么的亲切,语言那么的感人,像聊一聊呀,说一说呀,快夸夸呀等,这样学生都喜欢和老师交流,愿意把心里的话和老师说,这样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学生的兴趣很高。

2.针对知识点逐层分析。王老师由课间喜欢做什么活动引出套圈活动,接着出示四人的套圈比赛成绩统计表,从这四人中再选拔一人代表本班

参加学校的比赛,然后放手给学生,让学生选拔,引出平均数产生的重要性。然后逐人分析,先用“移多补少”的数学思想分析徐杨的成绩,再让学生发现还有别的办法吗?进而转化为求和平分,从而渗透转化思想,在使学生认识平均数意义的同时,并对学生进行常规教育,像谁是这一组数据的平均数等,说完整。并认识了平均数的特点:平均数代表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还具有很强的敏感性。

3.练习设计层次性很强。像四一班的平均身高是134厘米,李红的身高就一定是134厘米吗?并让学生说一说理由。这样就巩固了平均数的特点,更加深认识了平均数的意义。然后又引入了生活中的平均数,像青年歌手大赛的成绩,如何计算平均分等,都是层次性很强的联系设计。

总之,王晓艳老师的这节课上的细腻扎实,设计独特,求实创新,沉着机智,非常值得我们去品、去悟、去反思。

还有吕健老师的“用数对确定位置”这节课,她的课堂风格是朴实、扎实、精炼、简洁,有坡度,有深度,孩子们从心里佩服喜欢老师。她的这节课一共用了一个小时,孩子们没有感觉时间长,下课时孩子们都不想离开,依依不舍,真感人啊!

请问一下自己,我们每一个老师的课堂教学如果都能让孩子们喜欢,让孩子们依依不舍,试想一下课堂效果会是怎样的呢?所以我们每个老师都应去精心设计自己的课堂教学,这一点我们是能做到的。

教师参加小学数学研讨会心得体会参考范文【四】

20xx年11月2日和3日,我有幸领略了省级优质课的风采,执教者的教学思想,教学设计、执教水平、个人的专业知识,数学思想,应变能力以及个人风格都让我收获很多。下面从以下几点谈谈本人认识和体会。

一、正确对待教材,用好、用足教材。以前的优质课、公开课都愿意重新创造教材,这一现象至今还影响着我们,课改教材中的主题图、准备题、例题以及练习题,都来自一线的教师和专家,经过严格的层层论证和审批才通过进渗入渗出教材的,具有普遍和推广性。作为实验教师,我们首先要用好它,在用好它的基础上,再作创新。这次听到的7节课,只是不同的教师,在引渗入渗出课题时各有不同,但在入行新知学习时,基本上都是用了教材上的例题,同样创造了精彩的课堂。既然他们都这样尊重教材,不轻易抛开教材,我们就更应该脚踏实地研究好教材,使用好教材。

二、课题引入渗透简单快捷。情景教学是新课程提倡的一种教学方法,便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醒学生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景,特别是在课题引渗透时常被老师们推崇。但现在好多教师过于放大这一功能,为创设情景而创设情景,转移学生的注意力,甚至使学生不知所从。

三、练习设计基础实效。从心理学角度讲,学生对新知的认知开始是浅表化的,要与以往认知融合形成系统需要时间和过程。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也告诉我们,学生在刚学到新知时,需要及时巩固练习。既是说,新课过后的练习,我们要及时和基础。我在平时教研活动时,一再要求老师们设计作业要重基础,首先完成好教材上的作业,批改和辅导好教材上的作业,再谈自主设计作业和用好教辅资料。这次我听课,特别关注课堂作业的设计,上课教师都不折不扣的使用了教材上“做一做”或练习题里面的作业之后,才设计了一些简单的拓展作业。他们设计的拓展作业也很基础,主要是本节知识的生活化和情趣化,很少有综合性和思维过强的题出现.四、讨论交流的主体是学生。合作交流是数学重要的学习方式,以前听课观到的合作交流,多是师生的对话,老师对学生汇报进行汇总或评价订正。重形式,重结果,轻学生思维的碰撞和交流。

五、上课教师的教学语言富有感染力,课堂评价及时,关注了学生的情感。在这次活动中,每一位教师都能对学生的来回答做出积极的评价,课堂是老师亲切和蔼的教态、抑扬顿挫的语调、孩子们积极向上鼓励使得整节课都充满着活力。我想这方面是我所欠缺的,我要向这些老师们好好学习。

我对这次的活动感触颇深,同时也使自己认识到了在工作中还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一定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找出自己在教学管理方面的不足,争取使自己的工作在这一学期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教师参加小学数学研讨会心得体会参考范文【五】

经过一天多的学习,这些名师的讲课使我受益匪浅。这几位老师中有的和我们一样也曾经在农村一线工作,都经过自己的努力,而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置身于会场中,倾听着老师们一堂堂精心准备的课,在这里,我亲身领略着他们对教材的深刻解读,感受着他们对课堂的准确把握,体会着他们对学生的密切关注。他们在开启学生智慧大门的同时,也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引发了我对课堂最优化的思考:

1、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源于生活,体现于生活。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为学生提供活动的舞台,调整学习的方向,是关键时刻予以适当的点拔的学习过程的支持者。在课堂学习中,学习的材料来源不再是单一的教材,更多的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来编材。例如张学锋老师的《可能性的大小》。

首先,张老师创设学校周围地摊让学生摸奖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兴趣,为下面的教学打好基础。其次,教师把摸球活动充分发挥,有学生摸球-----组内摸球------班长摸球的顺序,让学生体会摸球颜色的可能性,慢慢引导学生接触主题。再次,通过猜想、验证、得出结论的方式来验证结论的准确性。在本节课中张老师还注意没做一个活动都先说明活动规则。让学生明确要求,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真阳学生都有自己的明确的目标,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在对待练习题时,张老师的设计也很有层次性,因为本节课主要通过摸球来认识摸出同一种颜色的球的可能性。练习时张老师给出的是一个分成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圆,并且三种颜色交叉排列,颜色区域大小不一,当圆盘从转动到停止时,看指针停在哪一种颜色区域上的可能性大,那种颜色区域上的可能性小。最后,又用摸球的练习结束本节课,这样的设计使我们能够非常清楚明白的直到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这些都是与生活贴近的知识,学生听起来亲近,求知欲就强,要突破的愿望就强,做起题来积极性高,也体现出教学面向学生,面向生活,反映现实生活,而这些正是这群听课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使学生感到数学问题新颖亲近变得摸得着,看得见,易于接受,从而激发了学生内在的认知要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更好的启迪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了较高的培养,也实现了“生活经验数学化。”

2、在这些优质课中,体现生本教育,教师能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课上,每一位教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教师凭借个人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及独有的人格魅力驾驭着课堂,引导学生在摸一摸、比一比、画一画、涂一涂、摆一摆等数学活动中“直观感知、主动参与、探索实践、自主建构,使学生在自主探究、自我感悟中轻松地学会了知识。另外,执教者的语言精练、丰富,对学生鼓励性的语言非常值得我学习。这些优质课授课教师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为学生创设现实的生活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也给了学生一种集体荣誉感。

总之在这次优质课评比中,上课的老师都能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启迪他们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起他们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促使学生的认知情感由潜伏状态转入积极状态,由自发的好奇心变为强烈的求知欲,产生跃跃欲试的主体探索意识,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心理的同步发展。

参加中小学校务管理研讨会心得体会 篇3

10月23日----10月25日我受学校的委派参加了“名师之路”全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观摩研讨会活动,本次活动使我受益匪浅,下面我就来谈谈本次观摩后的感受:

本次研讨会紧紧围绕“新知识、新体验、新平台、新境界。”这一主题,以自主、合作、探究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展示优质课堂教学方式和实施策略,指导教师提高践行先进教学理念、品味语言魅力、彰显语文素养的教学能力。名家大师们用他们深厚的文学底蕴、优秀的人格素养、清晰的教学思路、激荡的人文情感,阐释和演绎了《新课程标准》,让我们对《新课程标准》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课堂上他们用独具磁性的声音、充满激情的动作、富含诗意的语言,把课堂掀上一个又一个高潮,也让我们呼吸到了语文教学的新鲜空气。灵动的课堂亲切和谐,活跃的学生真诚自然。与其说学生在学语文,不如说在享受语文。让我们感受最深的是老师们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并没有一味追求教学过程的艳丽和离奇,而更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本真与个性的以学定教,细处引导巧妙设疑,适时点拨,环环相扣,层层提高,展现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教师的指导引领的自主学习理念。

走进名师课堂,聆听名师讲座,我们如沐春风,如饮甘露,充分领略了语文课堂教学无穷的艺术魅力,让我们真正走进了改革前沿的语文课堂。在一次又一次的赞叹中,在一次又一次的感动中,在一次又一次的回味中,使我经历了一次深刻的成长之旅。特别是薛法根老师的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已经是第二次听薛法根老师的课,薛老师的《黄果树瀑布》深深吸引了我,感染了我。现将他的感受与大家一起分享。

第一,在他的课堂上学生的各种能力都能得到提升,他通常会让学生概述或是复述课文,而这些是在他给出一定的提示词语的前提下,这样的做法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归纳、复述能力多有所提升,在学生进行初步回答后,薛老师会根据学生所说的加以补充和引导,然后再找另外的同学进行复述,经过反复的几名同学使全班同学有一个整体的教师引导是非常细致及恰当的,能及时的调整学生的思路及方向,对于学生总结课文和理解课文中心非常有帮助。

第二,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他对于一篇文章的解读,通常会概括为几个阶段或是过程,比如说这件事有什么起因、经过是怎样、结果又是如何,让学生联系这三句话续编故事。这是对课文之外内容的一个拓展,在此过程中训练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这才是语文课追求的一个目标,听、说、读、写是语文的四大基本要求,如果这四个目标在一堂课都能有所落实,那么无疑这堂语文课是成功的。第三,课堂只要一本书加一个笔记,这样洒脱的学习方式真的让我听起来就觉得充满了向往,也觉得这样的课堂是非常吸引人的,书是工具,笔记本是思想和学到知识的一个载体,就是这个笔记本,记录了多少课堂笔记、听写内容、心得体会、作文等,这个笔记本是学生通过一堂课以及薛老师平时的言传身教所收获的知识与思想,这都是他们点点滴滴积累出来的。

第四,侧重最基础的读,薛老师的课堂通常都会凭借引导孩子反复的读,这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最普通、最简单的方式,俗话说书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句话在薛老师的课堂上有着完美的体现,就是在这一次次的读中学生体会到了课文所表达的内容,领悟到了做人、做事的道理,体会到了某个人物的高尚品质和值得人们赞扬的精神。这种没有精心预设的场景、没有精美的渲染也能达到学生和教师的心灵相通,这种境界只能是大师才能做到。

四、我个人对语文教学的反思

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未从根本上解决“高耗低效”的难题,表现在三个方面:

1、目标不明。语文教学承载了太多的“使命”,头绪繁多,方向不明,不知为何而教,因而常常“种了人家的地,荒了自家的田”。

2、内容缺失。语文课程、教材未能解决语文课程内容与教材内容的问题,尚未形成科学的、可表述的语文学科内容结构。教学中内容繁杂,分不清学科界限、年段界限、主次界限,语文教师缺乏鲜活的、适切的语文知识。缺失适宜的语文教学内容必然带来语文教学的低效,甚至是无效、负效,也必然弱化语文教学的专业性。正如薛老师所说,语文老师成了历史老师,地理老师等。

3、方法贫乏。语文教学习惯于“以文本内容学习带动言语能力培养”,强调学生的“感悟”,然未能就“经验、思维、想象”这些“感悟”的内在要素作学理的解析,没有提炼出具有普适性的教学方法与方式,难以应对不同的文本与不同的学生。

五、今后改进方向

在阅读课堂教学中,以经过重组的教学内容为核心,明确教学目标。每个教学“板块”确立以发展学生语文运用能力为主的目标群,然后根据小学生每个年龄阶段的主导活动,科学、合理地安排听说读写等各项语文实践活动,确定训练层次,制定训练步骤,如朗读、体悟、想象、比较、概括、复述等,并整合成一个生动活泼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各层次的训练中得到全面的训练和整体的发展。

组块教学以学定教,删繁就简,确立了读、悟、习的课堂教学基本结构。其灵魂是“联”,读、悟、习的语文学习过程使学生个体与教材语言、情感、形象、思想相互联系,相互融合,达到共振,进入新的学习境界的过程。因此,组块教学着力培养学生构建联系的能力和自觉联系的意识,以促进学生学会学习。

(1)读,主要指诵读。诵读教学坚持六个字:读读,让学生充分自由地朗读课文,读懂意思,读出形象,读出情感,读出韵味;评评,引导学生就课文的某些语句、段落进行评价,发表自己的看法,或喜欢,或不满,提高其评判能力,学习初步的鉴赏;背背,让学生选择喜爱的段落背一背、记一记。

(2)悟,即体验、感悟。组块教学注重学生与文本、经验与知识、思维与想象等多维度、多层面的联通,教学中充分激活学生的经验积累,引导学生通过思维与想象,达到对文本内容、情感及表达规律的领悟,在广泛的联系中达到融会贯通,自悟自得,并日渐提高学生的悟性,培育学生的灵性。

(3)习,即习得、运用。习的基本途径有:①读中迁移。引导学生围绕某个话题,结合生活实际和个体经验,创设综合性的说写活动,促使学生借鉴、迁移教材语言及表达方式,不断提高言语能力。如组织讨论、辩论、即兴描写、角色表演、创造性复述等。②综合性学习。打破课堂界限、学科界限、课内外界限,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教育资源,开展切合学生实际的综合性语文学习活动。如组织学生编辑班报,课本剧表演,进行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开展专题性阅读等。③反思性学习。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之后,自己总结学习收获,寻找存在的问题,坚持写“学后笔记”,既提高学生自我反思、自我监控的能力,又促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及时加以梳理、整合。

参加中小学校务管理研讨会心得体会 篇4

王秀芬

9月22日至23日,我有幸到都匀参加了《全国小学语文名师课堂教学展示及研讨会》,聆听了武琼,催云宏,张祖庆三位著名教育专家的精彩课堂及讲座,在两天的学习中,我领略了他们的课堂教学风采,欣赏了他们的课堂教学艺术,他们的课给我全新的感觉,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们的课是那样的朴实,那样的简单,让我受益匪浅,为我指明了今后教学前进的方向。

22日上午听取了武琼老师执教的《我是什么》,她的课朴实、真实、自然、细致、实在。她说:“课堂要真实,要实用,不是华丽的演示”。她的语文教学让我明白了学生要读懂课文,教师自身的语文素养也是非常重要的,高素质的教师能通过自己的朗读和适当的讲解感受到文本的情感与写作方法。

22日下午又听取了崔云宏老师执教的《送元二使安西》,他的课充满了想象力,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感情诵读中,领悟古诗的无穷魅力。

最让我佩服的是张祖庆老师的作文课,他大气而细腻、精致而流动的课堂教学风格让在座的每位老师为之称赞,他的课堂似乎充满着魔力,简约但丰满、灵活且又独到。习作讲评课中,他巧妙地引导,审时地渗透,竟让学生文思泉涌、妙语如珠,无不让在座的老师为之折服。最后总结出的三条写人作文小贴士,即:写作第一美德:文从字顺——写完草稿,要“再念、再念、再念”;用真实、鲜活的材料写人——写出生料、熟料、猛料;写好人物语言——让人物张嘴说自己的话。最后,一堂讲座《怎样写好作文》让在座的所有人顿悟出他的课堂魅力源于他深邃的教学思想。结束时,老师们都还余兴未尽,活动效果极佳。

参加中小学校务管理研讨会心得体会 篇5

小学精品课堂展示研讨会”心得体会

武红丽

金秋十月,有幸和同事们参加了“全国教育名家山西片区小学精品课堂展示研讨会”,其中见到了几位全国教育名家。有支玉恒老师的课堂展示《生命 生命》以及报告《用语文的手段解决语文的问题》;薛法根老师的课堂展示《桂花雨》以及报告《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于永正老师的展示课《给予树》以及报告《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王延波老师的展示课《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节选)》以及报告《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与反思》。他们的课堂卓尔不群,各有特色,不仅让我看到了名家的风范,更让我在他们的课堂和教学中受到启发,受益匪浅。其中,我对支玉恒老师的课堂教学以及他的教学报告情有独钟。

支玉恒老师讲的是《生命 生命》,整堂课朴实而不失幽默,其间一些环节总让人顿悟,引起思考。整堂课不仅注重字、词、句的基础知识教学,更注重对学生人文情感的体悟。课堂伊始,支老师直接导入,让学生先齐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问学生:“课文究竟说了什么?”生答:“生命。”由此导入课题《生命生命》。在引导学生读题目时很到位。如,师说:“这个生命很稚嫩(生读),这个生命正在成长(生读),这个生命正在衰亡(生读)。”学生在老师自然的引导中,读出了不同感情的“生命”。在讲课文时,将文章分成三个部分来学习,分别从“飞蛾的生命”、“瓜苗的生命”、“我的生命”入手学习。其中“飞蛾的生命”师按一定的方法指导学习,分别从读、说、悟来理解,在遇到难理解的词,师能不失时机地利用周围环境,如,讲到“骚扰”这个词,他先让学生凭印象写出这个字。师:“你怎么理解骚扰的?”在学生解释这个词时,课堂外传来阵阵炮声,师利用这一时机发问:“外面的声音对课堂有影响吗?”所以,“骚扰”的意思是干扰、扰乱。

从中不难看出,支老师的课堂教学机智,自然入微。讲到“撼”字时,让学生凭借记忆说这个字怎么写,强调这个字的写法,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支老师很重视基础汉字的教学,能不失时机地利用学生的无意注意,进行识记,这种记忆是深刻的,所谓举一反三,学生从学习字的间架结构中就掌握了汉字规律,更有利于自主学习生字。

在请学生读课文中,读到最后一段,采用读-理解-再读-背诵,他的背并不是放任,而是由指导性、目的性的背诵,让学生体会背诵中的成就感,让学生从心里觉得背诵是件简单的事情,这也体现出语文学习中重要的手段“背”。当然这种背是由目的性的,不是抓住课文就背。

在学习后面的课文中,利用对第一部分“飞蛾的生命”学习的指导,从读-画-说-悟几个环节让学生学习,“读”是朗读,整体把握此段大意;“画”是画出自己认为重要的句子;“说”是让学生交流对句子的理解,画出句中重要的词;“悟”是让学生在句、词中悟出文段的内含,体现出阅读教学的由点到面,点面结合。在学习二、三部分时回忆学习第一部分的程序,仿照上面的步骤自学。在这里,支老师不仅渗透了许多阅读方法(读一读段落,画出重点词理解),还注重学生的思维迁移,创设情景,让学生自己体悟内容。

最后,整个内容讲完后,回顾课文主要内容,注重巩固,温故知新。从回顾板书内容中入手开始深入领悟课文,“这三个生命中哪个生命更特殊?”学生在学完课文后自然领悟到“自己的生命最特殊。”只有人能掌握自己的生命。读最后一段中刚才背诵的部分“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读完后,学生对文章的领悟得到升华,对生命的理解更加深刻。在课文结束后,支老师才向学生介绍本文作者,杏林子的生平事迹。一个身有残疾的人都能这样珍惜自己的生命,作为健全的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珍惜生命呢?此时此刻学生对生命有了新的认识,人文情怀在此升华。支老师在总结词中不失提醒学生,“当你浪费生命的时候,你会想哪句话?”学生异口同声地背出了课文最后一段“虽然生命短暂······”铿锵而有力,坚定而深刻。师最后问“这堂课你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了吗?”这个问题发人深思,台上的学生在思考,同样,坐在台下的老师们也在思考生命的意义。这堂课让我顿觉自己在这几十分钟的课堂上不仅学到了教学方法,更领悟到了生命的价值。支老师的课堂上充满了人文情怀,从教师的语言、引导中,在文字中,人文性的东西的确是在字里行间里渗透出来的。从文里找段,段里找句,句里找关键词,最后从词里归纳文中的重点,真正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到语言文字上。

支老师的学术报告《用语文的手段解决语文的问题》的思想,在课堂中也表现的淋漓尽致。采用听、说、读、写、背、忆的手段,完成字、词、句、段、篇的问题,实际上就是用语文的手段解决语文的问题。在“听、说、读、写”中提高了“听、说、读、写”的能力。又从语言文字中体会课文中蕴含的人文情怀。

支老说,阅读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充分的读书基础上,理解、感悟、品味、揣摩语言,体会情感,从认识世界,认识人生,提高阅读能力并学习语言的表达方式。要学习语言,就得充分地深入地去读、思,在读中去理解语言的含义,领悟语言的韵味,体会语言的情感,感悟语言的哲理,揣摩语言的规律,从而掌握语言这一表情达意的工具。离开了对语言的学习,就无法真正学会语言。的确如此,我们在教学中也要学会用语文的手段解决语文的问题。

从“语文的手段”看课堂提问设计

提问是阅读教学中难以避免的教学方式,好的提问对学生学习阅读和智力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在支老师的提问设计中,我认为我们应该借鉴一些好的做法。

1.争取不问,设法替代

老师在备课时,特别时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不要直接去文本来能读懂的课文内容。要多想一想,原来准备提问的地方,能不能用其他的语文手段来代替。如各种形式读来替代,用语言训练替代,用发言争辩替代,用课堂各类练习替代,用欣赏玩味替代,用联想或想象替代,更可以用学生的质疑、释疑替代,等等。

2.尽量少问,精心设计

课堂教学中,有时的确有无法替代,非提不可的问题,那也无须回避,但对于要提问的问题一定要精心设计。

(1)扩大问题覆盖面,减少问题数量。问题覆盖面大,就给学生留有较大的思维空间。在这个空间中,又可读,可想,可说,可辩,就不易演变为“满堂问”。

(2)精心设计,就是要努力转变提问的内容,方式和角度。提出的问题要有思维价值,更要让学生感兴趣。

3.启发学生,大胆质疑

学生的提问、质疑,不仅克服了老师提问太大,学生丧失兴趣,而且补充了老师备课思考的偏颇,加大课堂信息量,增强学习气氛。

总而言之,语文教学是语言的学问,我们的教学方法应该是语文的,应该用语文的手段解决语文的问题。

参加中小学校务管理研讨会心得体会 篇6

塘泥小学:余愫

我参加了全国著名教育专家小学班主任研讨会的培训学习。通过本次学习,让我受益匪浅,引导我走出教育的误区,使我在今后的班主任工作中开辟了新的天地。让我对班主任工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以下是我对班主任的时代要求的一点看法。

一、必须做一个具有一颗爱心的班主任。

一位班主任没有爱能够做好班主任工作是不可想象的。爱是现代教育的第一法则。没有爱便没有现代教育;没有爱便没有真诚,因此没有爱的工作艺术是“骗人术”。教师的爱应该像母亲般细腻,像战士对祖国一样忠诚。主讲教师北京史家小学万平老师说:“老师的手是一手托着孩子,一手托着种子。”万平老师用自己的行动唤起了一名智障儿童的心灯。我想如果不用爱去精心培育,种子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吗?列·尼·托尔斯泰认为:“如果教师只有对事业的爱,那么他是一个好教师,如果教师对学生具有父母一样的爱,那么,他要比一个读过许多书但不热爱教育事业又不热爱儿童的教师好。教师把对事业的爱和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教师的爱并不是一般意义的爱,它是一种天性和修养的结晶,它是道德与人格的统一,它要求教师具有献身于教育的远大理想,它要求教师必须具有伟大的热爱真理的精神。班主任是教师队伍里的排头兵,所以这种爱在班主任身上体现的最为突出。对教师来说,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作为班主任,在心中更应该在胸中形成这种观念。用爱成全了孩子,也成就了我们自己。

二、必须做一个品格高尚的班主任。

听了这三位主讲教师的课,我感觉他们都是品格高尚、大公无私的人。他们用自己的正直和善良赢得学生的爱;用热情和忠诚赢得社会的尊重。所以,他们成了教育专家。人的品格是人自我社会层次定位。一个人是高尚的,还是卑鄙的,首先不应看他的出身门第,更不看他的财富多少,最终看这个人的品格。教师作为人类知识的传承者,作为人类美好生活的塑造者,必须具有高尚的品格——大公无私、公正、善良、忠诚等人类的美好品格必须成为教师的永不丢失的精神财富。一位优秀的班主任从他选择这一岗位起就应该把修炼自己的品格作为自己的终身的必修课。我们认为,有些班主任工作没有得到学生的认可,没有得到学生家长的认可,在教育工作中失败了。这种失败是多方面的,首先,他们的失败往往不是失败在方法上,也不是失败学识上,而是失败在品格上。一个人品格低下,他的行为不可能高大,一个人品格卑鄙,他的行为不可能磊落。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班主任”孔子,他的“班主任”工作成绩无比辉煌,他的工作成功了,当然成功在他教育思想与学问上,但更重要的是成功在他的品格上。如果我们仔细考查一下历史上成功教育家的业绩,我们不难发现,每一位教育家都是一位品格高尚的人。

三、必须做一个学识渊博、专业知识过硬的班主任。

扎实的专业知识是优秀班主任应具有的必备条件。它表现在两个方面,精通和知新。一方面是对已掌握的知识达到滥熟于心的程度;另一方面是不断获取新知。精通就是对所教学科要掌握其基本理论,了解学科的历史、现状、发展趋势和社会作用,掌握重点、难点。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抓住要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运用自如,要能在教育教学中,不仅是传授这些知识,而且要运用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位优秀的班主任心中要有一种永不衰竭的求知欲望,像一个永不疲倦的探险家,对未知充满渴望。要不断吸取新信息、新知识、新理论,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四、必须做一个具有创新开拓意识的班主任。

主讲教师张曼凝老师在教室走廊上为学生办画展、办照片展,教学生在白衣服上画画,畅想绿色奥运的主题等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不仅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主观能动性,而且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也进行了一次次的洗礼。我认为这是张老师开拓创新的成果。所以,教育教学科研能力是优秀班主任素质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基本功。当今社会新事物层出不穷,当代少年儿童活泼好动。对此,班主任应该给予研究和探讨,这便要求班主任具有强烈的教育科研意识,在教学教育实践中,班主任要不断对教育教学的新情况、新热点进行研究,在研究中得出正确的结论,进而改善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现代班主任不应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的苦干型班主任,而应做科学型的班主任、学者型的班主任。

参加中小学校务管理研讨会心得体会 篇7

培训心得

——听贲友林老师《十年反思的力量》有感

4月14-15日,我有幸参加在凯里篮球馆举行的全国著名专家小学数学教学展示与研讨会,听了贲有友林、赵震、刘劲苓三位特级教师的六节示范课及讲座,我学到了许多。其中,贲友林老师的《十年反思的力量》讲座,使我受到了很深的启发。

贲老师的出生和我们一样,同样是农村的孩子,通过努力读书,考上师范,在村小教过四年书。与我们不同的是,他能够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写反思,善于思考并总结,因此走上名师的道路。贲老师就是把上课之余自己的想法写出来。如他在教学四年级学生认识角时,巧妙地引导学生认识角。平时老师们都使用两根小棒来作一个活动角,来演示角的大小,即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但学生在认识角的时候有一个难点,就是角的大小与两条边所画的长短无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贲老师在一次看电视机的时候想到了一个办法,利用电视的天线作了一个活动角,这样它即保留了原来活动角的功能,在天线一拉出来,推进去的过程中,能直观地使学生明白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度无关。在教二十年前的学生认识播种机的作业宽度时,贲老师想到了在黑板上演示的方法:在黑板上用粉笔涂了一大片,把这一大片被涂的黑板当作一块要播种的地,拿黑板擦当播种机,在黑板上擦出一个长方形,用粉笔把长方形描出来,并标明宽1.2米,长200米,怎么求播种机播种的面积,什么叫作业块,学生一看马上就明白了。一节课是否具有现代的理论,并不是由我们的教学媒来决定,而是由我们的教学理念来决定,不

用课件照样可以上好公开课。课堂一定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研究解决学生的问题,让学生在他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课堂教学应该以学生的学习为重心。一堂课不一定按照教师的教学设计完成教学任务,只要上课能够解决学生不理解的问题并使学生弄明白,这样的理论就是现代的理念。贲老师二十年前使的教学手段到今天来演示,仍然不过时。粉笔+黑板擦同样可以体现现代的教学理念——直观教学。用一筒卷纸,就可以形象地表示压路机的轮子,打开卷纸,同样可以表示圆柱体的表面,解决表面积问题„„用这些简单而又实用的教具向学生出示,让学生觉得,数学其实很好玩,数学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学习数学就需要我们用数学的眼光去审视万物。

文字是记忆的保险柜。写文章就是写教学时出现的问题,我们应该在实践中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问题并延着这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把发现和解决的过程用文字记录下来,便成为了文章。贲老师的第一篇文章就他在教学四年级数学时出现问题。十年以来,贲老师每天都坚持写教学反思。最初他在笔记本上记录,后来在笔记本电脑中写。2007年他们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书《此岸与彼岸》。这本书写道:“从2002年2月27日开始,我每一在上完课后就写。每次,或几十字或几百字或几千字,无论繁忙与悠闲、疲惫与轻松。这是我给自己布置的作业。”这本书是他对教学手记的凝炼与提升。这些文字是不折不扣真实记录与切肤之感。十多年来,他每天记录、思考,因此而成为名师。其实,我们每位老师都在反思着,更多的表现为行动中的反思,也许,行动后的反思,不是持续、系统,偶尔为之。我们常常缺失的是:反思,没有留下文字的痕迹。我们想过了就过了,时间长了就忘了。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作为老师,我们能够把教学后的想法写出来并加以提炼,就会

写出好文章了。

在探讨教师教学这么多年的书,你是越教越聪明还是越愚蠢这个问题上,贲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事例:“一个中师生经过层层招聘考试,被分配在一所学校里任教二十年的小学一年级数学,在参加学科骨干、学科带头人的评比笔试中,这位老师考的是一份小学六年级数学的试卷,拿到试卷后,作为一个中师毕业的他,发现有许多题都不会做。他发现经过二十年的一年级数学教学之后,六年级的数学题不会做,自己的知识已经发展到一年级的数学水平。”这种现象在我们的生活缕见不鲜。我们的老师们有没有想过,上课之前,你所知道的和四十分钟之后学生所知道的常常是不是一个等号?从这个角度来看,是不是仅比学生知道的早四十分钟?在许多老师的身上,随着时间的积累,许多老师就变成了仅比学生早知道四十分钟。在探讨你做老师这么多年,你是越来越幸福还是越来越痛苦时问题。如:几个调皮的孩子在球场上玩得起劲,你看到了怎么办,你会大吼一声:“你怎么又玩了?你怎么不开始写作业?”那几个孩子在你的吆喝下,很不情愿地回到了教室,很不情愿地拿出了笔,拿出了作业本„„你发现,孩子痛苦了,你幸福了。你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学生的痛苦之上。在探讨你对于教的这门学科,你是越来越有兴趣还是越来越乏味这个问题。贲老师说了这么一段话:“如果一位数学老师,你越来越乏味,那你的学生学习数学会有兴趣吗?”很多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

教师工作非常辛苦、非常乏味。《国家教育督导报告2008》指出:教师工作时间长、压力较大,据抽样调查,小学初中教师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2.4个小时,班主任周平均工作时间达到52.1个小时,90%的老师反映周六、周日还要备课、批改作业和家访等。工作压力过大直接影响老师身心健康,抽样

调显示,反映睡眠质量较差和非常差的教师为21.5%;反映经常感到精神疲惫的为28.4%,其中城市为36.5%,高出农村12个百分点;教师经常因为一些小事而不能控制情绪的为13.4%,城市这一比例为17.7%。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中写道:日本老师的工作的时间是平均每周52课时。超过劳动省规定的标准12个小时,所以老师是非常繁忙的。但是,体现老师是教育专家的工作时间,如授课、课前准备,研究活动、课程建设等,却只占其中的一半,另外近一半的时间是浪费在各种各样的杂务上的。美国Thomas L.Good Jere E Brophy《透视课堂》中写道:对于一个典型的高中老师来说,每天要与125—175个学生打交道,晚上还得改作业,还要准备第二天的课,当然更不用说要处理家庭琐事和做钟点工了,教书是个没完没了的工作,只要你愿意,花的时间和精力再多也不会觉得多。„„相比之下,我们中国的老师,尤其是我们农村教师,还是有一些空余时间的嘛!贲老师给我们支了招:

一、在辛苦中寻求工作的快乐。我们大多数的日常行为都是习惯反复而已,时间长了,习惯进入潜意识中,便成了秉性。习惯,有些是有益的,有些是无益的,甚至是有害的。将无益,有害的改为有益的,哪怕一个小小的改变,假以时日,必能受益无穷。否则,我们仍只会继续那种我们以往一点一滴积淀的旧的行为方式。他让我们反思教育生活,就是提醒自己不满足单调的、简单的、重复的生活,在试图改变的、重复的生活,在试图改变的过程穷尽创意生活的可能性,不断调整工作心态。我们不希望改变发生,而是给自己的工作生活添加创意,有了创意,我们辛苦,而不心苦。

二、浮躁中保持心灵的宁静。记录课堂,反思言行,多一份理性,不随波逐流。用文字的形式研究自己的课堂教学,对自己的实践进行反思的

课堂教学,对自己的实践进行反思和重建,以实现持续的“悄悄的革命”。贲老师坚持把他们每天的课堂记录下来,他有一天记录是这样记的:“今天,早上到校,首先帮英语李老师看早读,然后,帮语文李老师看操和晨会;第一节课,听课;第二节课,上课;第三节课,第四节课,评课,再帮另一位老师备课、说课;中午,吃饭、值班;下午,第一课,帮体育老师代课;下午第二课,听另一位老师上课,紧接着,安排本周六、日的东大活动。然后,评课、帮助备课,直至5点半,回家。课间,批改作业。”一天的忙碌下来,他用文字记录他的课堂,他觉得是幸福的,快乐的。用文字记录自己的实践,给日渐贫瘠的心灵以丰富、温暖的慰籍,给平淡无奇的日子以清新明丽的感动。我们要守着我们内心的那一片宁静,我们在浮躁的过程中千万不要糊涂。

参加中小学校务管理研讨会心得体会 篇8

心得体会

中寨乡第二中学 江胜道

2012年5月12日、13日,我和本校的16名同事有幸参加了由贵州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主办、贵州鑫源教育培训中心协办的在贵州师范大学大礼堂举办的“全国小学数学名师经典课堂观摩研讨会。”

这次研讨会,汇集了贵州省很多地区学校的教师,整个贵州师范大学大礼堂座无虚席。特别是名师们轻松、幽默的教学艺术和教学风格,不但深受学生喜爱,而且使我受益匪浅。名师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专家的风采,让人叹为观止,让我大开眼界,学到了许多教学方法和经验,直面小学数学教学的专家,使我深感我在教学中和名师之间的差距。通过这次观摩活动,反思自己历年来的课堂教学方法,感悟颇多,这次观摩活动,他将为我提高课堂教学水平起到很大的作用。这两天的时间安排得很满,我们分别观摩了夏青峰、徐长青、刘松三位小学数学名师的课,并聆听了他们的讲座。在观摩活动中,我认真做笔记,生怕落下什么,做好笔记,回来后慢慢咀嚼,让他们慢慢地转化成自己的,使之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的指导自己进行教学,以达到参加这次观摩研讨会的目的。

夏青峰老师的教学风格是善于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不断的思考中理解和掌握知识,他注重“数学的价值不在模仿,而在创新,数学的本质不是技能二是思想”,所以,他的教学学生爱学、易学、易懂。徐长青老师的教学风格更是别具一格,教师教的艺术和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使人触动,使学生学在其中,乐子其中。刘松老师轻松、幽默的教学风格和驾驭课堂的神韵和风采不但深受学生喜爱,更是让所有老师叹服。刘松老师提出“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他的“三教三不教”:“孩子们知道的不教;孩子们完全可以自己学会的不教;„„”,让我们见识了专家的创新精神,独树一帜的个性。名师的点点滴滴,我都如获珍宝。确实,为什么原来我在进行教学时想不到这些呢?名师的一席话豪不夸张地说:“胜读十年书”。名师们善于让学生数学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创设一个个精彩游戏着手,看似简单,但妙用无常,让孩子在非常轻松愉快的游戏中掌握了知识,真正做到了“乐在其中、玩在其中、学在中玩”。

名师的课堂不但是一种求知的课堂,而且也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从名师的经典课堂教学,引发了我的深思:“教师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上好课的前提,但是不去研究怎么上课,怎样上好课,我们应该教什么?怎样教?不研究学生的思维发展,是上不好课的。”

参加中小学校务管理研讨会心得体会 篇9

——听华应龙老师“规律的规律”有感

生命就像一条大河,时而宁静时而疯狂。。。再次聆听这熟悉的旋律——心中祈祷:现代与经典“飞得更高”。我知道我要的那种幸福,就在现代与经典这片更好的天空。我要飞得更高,飞得更高。。我知道我要的那种灿烂生命,就在现代与经典这片蔚蓝的天空。我要飞得更高,飞得更高。。

2011年,5月6日至8日,临沂市河东区教研室李主任带领着我们27名数学教师,参加了在江苏淮安举行的为期两天半的“第12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我倍感兴奋,因为我又一次参加了“现代与经典”这个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教育盛会之一。最主要的是我与我的偶像华应龙老师合影啦!哈哈。。华应龙老师是我数学教学上的偶像,只因为他的谦和、他真诚的微笑、他的细微与深思。在我的教学座右铭中一直珍藏着他曾说过的一句话:“像农民种地那样教书“,这是华老师的真切感悟。农民种的庄稼长得不好,从来不责怪庄稼,而是反思自己:土是不是松得适宜,肥是不是施得及时,有没有及时浇水和除虫。因为他知道庄稼始终是无辜的。我们应像农民那样,经常追问自己:学生上课为什么不专心,作业为何总是出错……多么朴实而又感人的心声!我反思自己的教学,反思自己的班主任工作。

只有这样我才能真正做到不断的提升和跨越。要说第一次听华老师的课是为我点燃了一盏明灯,而这一次华老师的课则是为我打开了一扇窗。不走寻常路的华老师,本次活动中执教“规律的规律”整堂课足以体现了他对规律教学的深入及独特的思考。

课前的智慧——

谦和的华老师鞠躬向听课的老师们问好,并说明复习课的目的是查漏补缺,是温故而知新,是认知自己。随后对孩子们说“同学们好!”孩子们却是一片沉寂,无一人应答,可见孩子们是紧张的。如果我面对这种情况,我或许会继续追问:孩子们好!或是不知所措的沉默。。但华老师却是机智的引用了课前播放的音乐歌词说道:“怎么没人理我啊?”同时伴以爽朗的笑声。那一刻,我看到有的孩子的脸上开始有笑容了。这就是智慧的华老师。华老师课前以话筒为引,问孩子:“上课可以随便说话吗?”同学们认为不可以,华老师却说:“课上可以随便说话,只不过要与课堂探讨的内容有关。不但可以说还可以笑,忍不住也可以哭。。”这时,孩子们表情上写满了轻松。为了测试孩子们的敢说、敢笑,华老师提到动画人物:猪八戒,孙悟空,提出分数问题。孩子们活跃起来,畅所欲言。华老师最后问孙悟空是公是母?回去查“三国演义”,顿时整个会堂笑声不断,华老师强调到:课上可以随便说,但也要按规则。精彩的一节课就这样

由“智慧的课前”开始了!

课中的灵动——

喜欢独辟蹊径的华老师,从不一样的角度诠释我们所熟知并习以为常的“规律”,让我再次感受到他的魅力!华老师似乎总是活在思考中,同时带着那真诚的笑声。课中,呈现142857分别乘1至4,让学生写下答案,多数孩子选择用计算器,出现乘5,乘6,华老师鼓励学生口算结果,目的是激发学生进行猜测规律,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规律。此刻我认为最成功的不单是调动了学生思考的兴趣,重要的还引发了参会教师的积极思考。华老师留给孩子们充分思考的时间,孩子们找到方法:从小到大,从上到下。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积的最高位间的规律。我顿悟:孩子们的思维原来是可以被无限放大的,只要教师给他思考的时间。华老师简单而又不凡的问句:6个得数相同的是什么?不同的是什么?恰好的点开了孩子们的穴位。我想教师的问不是随意的,要“三思而后问”。华老师的一句:找相同中的不同,不同中的相同。孩子们如获珍宝,但当面对142857乘7的结果时,对规律产生了怀疑,惊讶道:啊!怎么会这样?华老师呈现他的名言:规律的王国也是有国界的!随后,华老师以录音播放:神奇的一组数。学生琢磨142857的神奇、质疑与7的缘分,华老师呈现1/7,要求化成小数。又独具匠心的设计“走马灯数”,把每个数字看作一匹马,让每个

数字当一次第一名。进而引导学生发现规律。142857乘

8.。乘14,上看下看,左看右看,原来每个题目都不简单。在此教学中,我铭记了华老师对孩子们说的的一句:写下来是每个人的思维,不是别人的。就这样,我也同孩子们思考着:规律背后的为什么。才恍然:哦。。原来是这样!接着,孩子们赢得了自己的掌声,犹如冲破渔网的小鱼在规律中自由了。至此,课的精彩仍在继续。华老师又出示神奇的数字,学生尝试后表达规律又尝试,却又一次停止脚步,思考。。原来,不都是这样!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我想,小小的规律是这样,一节课堂是这样,我们的生活似乎也是这样。。感谢您,华老师,是您让我对自己又有了新的认知。

课尾的艺术——

华老师在课尾让孩子回想本节课,小组内交流收获。并要求课后研究1/13,2/13。。的规律,之后畅言:数学是研究变化中不变的规律。一句话,一堂课,华老师为我打开了教学路上的一扇窗。我也惊讶于:哦,原来可以这样!

我坚信:人必须经常思考新事物。

我坚信:学习的过程本就是一个不断试误的过程。有些错总是要犯的,犯的越早,损失就越小。

我坚信:今天,我们帮助孩子跨出一步;明天,他就会多留一个愿望让自己去想象。

我坚信:学习就是追求未知,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我坚信:我们小学数学教学所能做的和应该做的就是激发和呵护孩子们的数学学习兴趣,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我坚信:坚定梦想,真正做到坚持不懈,必定超越梦想。我坚信:一切皆有可能!加油!

参加中小学校务管理研讨会心得体会 篇10

沾化县富国第二实验学校

2011年9月22日

参加“滨州市小学科学专题研讨及青年骨干教师展示会”的学习体会

沾化县富国第二实验学校 王宝华

9月19、20日,我在惠民县第一实验学校一起参加了“滨州市小学科学专题研讨及青年骨干教师展示会”。会上,我有幸参加并倾听了各县市推荐的骨干教师的专题发言,并且欣赏了六位名师精彩的观摩课,聆听了她们的教学风格交流和专家的报告,感触颇深,收获甚大。

一、倾听专题报告的收获

这次专题研讨的主题是“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价的优化设计与实施”。交流的内容分别是:阳信县张洪顺老师的《小学科学课堂的优化与评价浅议》;无棣县郭丰荣老师的《优化课堂教学评价,提高教学质量》;沾化县贾岩老师的《浅谈优化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价的技巧》;滨城区吴玲玲老师的《课堂评价优化设计》;博兴县王慧老师的《优化课堂教学评价,提高学生素养》。

经过这次专题研讨活动,我们逐渐走出了关于评价的困惑,努力提高了自己对课堂评价的认识,开始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在评价中张扬学生的个性;尽力拓展相互合作的空间,在评价中促进学生的表达与交流;凸显科学特色,秉承科学理念,关注对学生实践过程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

1、提高教师的评价认识,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任何一种有效的、成功的教育都取决于学生积极主动的自身努力,取决于学生是否参与整个教育评价过程、怎样参与以及参与了多少。只有通 2

过学生自身的积极活动才能转化为学生内在的精神财富,才能使学生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成长和发展。

在这样的评价过程中,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促进者、合作者,而不仅仅是科学知识的传授者。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逐年加快,教师已经不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知识源,更不应该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裁判员。一名优秀的教师会很好地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他应该是学生科学学习中的伙伴、参与者、激励者,同时又是课堂教学的调控者。明确了这样一种教师角色的定位后,我把目光更多地投向了学生,把评价的目标指向了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上课时不再是背写好的教案,也不再是只关心是否完成了教学任务,而提出了“让教案跟着学生走”的响亮口号。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评价中张扬学生的个性。

过去的评价中,教师一直是评价者,学生是被评价的对象。在这种评价活动中,由于评价的主动权掌握在教师手中,学生只能处于被动应付的地位,很难发挥其参与评价的积极性。因此,评价对他们的激励作用也很难体现。

教育评价的操作定义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通过系统地搜集信息,在对信息与标准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做出价值判断。因此,教育评价的本质是一种价值判断。要完成这样一种价值判断,单靠教师的力量是无法全面、准确达成的,必须充分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同时,学生本身就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个性群体,同样一个评价,对某人可能产生激励作用,3

换成另外一个人时,所起的作用就可能微乎其微,甚至可能会适得其反。可见,评价中时刻关注学生的差异性是十分重要的。

3、尽力拓展相互合作的空间,在评价中促进学生的表达与交流。学会准确地与他人交流,如向别人解释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想法,善待批评以审视自己的观点,获得更正确的认识,学会相互接纳、赞赏、分享、互助等等,这种客观开放精神的形成并非易事,要靠长久的教育才能得到。这种思维与存在方式应当从孩童时代抓起,否则就只能产生出一批批盲从、独断、不宽容的人,他们在理智上必然缺乏独立性、自主性、批判性。通过对自己和对别人的评价,恰好可以达成这样的目标。为此,在科学课上,我总是尽力拓展让学生可以相互交流的空间,尽量给出一定的评价时间,创造让学生进行表达与交流的机会。

4、凸显科学特色,秉承科学理念,关注对科学探究过程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

科学探究的目的固然是解决实际问题,但我认为,探究所经历的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形成的科学态度、科学情感和科学价值观,与科学结论的获得相比是同等重要的。特别是现代的科学教育改变了过去那种生硬、呆板的面孔,特别强调科学与人文的有机结合。确实,科学技术最终是为人类服务的,有人群的地方就会有人的感情存在。情商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对人的智慧形成起着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

这次交流会,让我们为课堂评价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主要表现在我们能够用评价去调动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积极性,利用评价实现对课堂教 4

学的有效调控,并逐渐在评价中学会了评价,努力形成具有特色的课堂评价模式。

二、欣赏观摩课的认识 六位名师的课各有特色。

例如:张立华老师执教的《我们周围的材料》一课,教师犹如引线串珠,似行云流水、自然和谐的课堂让我真正爱上了科学课。

郭红老师执教的《运动起来会怎样》一课,教学设计主线明晰,衔接自然。整堂课洋溢在师生的互动,及温馨的气氛中。对知识的探究,教师没有过多的讲解内容,而是引导学生主动体验和探究,在轻松、有效地课堂氛围中落实了三维目标。

高飞老师执教的《分离食盐和水的方法》一课,展示了她的教学风格:教学设计与实施比较严谨、清晰;对学生的良好习惯的形成与培养特别重视;课堂处理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名师们的课都注重了教学的层次性,在备课的时候都注重了自己的教学对象的领悟性。她们在严格按照科学课标所要求的目标授课时,更注重了学生的特点,体现了“师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新课标理念。

三、聆听专家报告的收获

滨州市教研室周新奎科长,总结了六位名师的教学风格,并做了专题学术报告。针对这次研讨活动的主题进行了全面、详尽的讲解。多次提出要捕捉学生的闪光点。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讲课教师都注意适时发现、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进行评价,把握时机进行对话交流评价,促进师生、生生心灵的沟通,随时随地的培养学生学习的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所有

这一些,为我们今后在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方面,提供了很好的指导帮助。

上一篇:物料管理与成本控制下一篇:英语作文我的日常生活50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