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可持续发展论文(精选8篇)
1、持续发展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人口、资源、环境
(1)人口增长过快(2)自然资源枯竭——人口剧增、不合理利用
(3)环境污染加剧——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光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4)生态环境恶化——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锐减、湿地损失、臭氧层空洞、酸雨蔓延
(5)南北差距过大——富国愈富、穷国愈穷,富人愈富、穷人愈穷,这是当今世界的现实。世界收入差距相当悬殊。
2、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称为可持续发展。
内涵:生态(基础)、经济(条件)、社会(目的)持续发展。处于社会系统的人将来自生态系统的资源和本身所有的劳力、科技等投入经济社会,产出物质产品和资金,其产生的废弃物又流入生态系统,在人的合理调控下,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全面持续发展。
原则:
公平性——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与其他物种之间、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 持续性——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 共同性——地区性的问题往往会转化为全球性问题,这就要求全球协调行动(如全球变暖、酸雨蔓延等)
3、中国环境问题的表现
(1)速度和质量问题——从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呈现了年均超过10%的超快速增长,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列全世界第三位。但我国的单位GDP能耗却远远低于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城市化快速扩展,而我国的城市质量却没有得到根本的提高;60年的工业化历程使得我国的经济总量处世界强国之中,然而我国的产业结构还不尽合理。(谚语:欲速则不达)
(2)规模和效益问题
(3)平衡和不平衡问题——城乡、区域
(4)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人类不应该一味的从自然界索取,更重要的是学会尊重自然。自然界并非一直那么慷慨,你在获得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危机,对待自然我们必须尊重自然界的规律。
(5)资源需求与供给问题——能源短缺,能源技术落后、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能源运输紧张
(6)人与人之间关系问题(平等、友爱、和谐)
(7)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问题——传统发展观下的文明观,仅仅局限于物质文明领域,而忽略了精神文明特别是生态文明的建设,而物质文明建设只注重经济领域,忽视了社会领域和生态领域。
(8)财富增加和社会和谐问题——在我国,由于机会不平等,权利与责任不对等,导致社会不公平的一大表征就是收入分配不公、贫富两极分化、具体表现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行业之间、阶层之间的不公平映射出了中国社会发展的不和谐。
4、中国环境问题的概括
人口(1)数量——人口基数大、净增人口多
(2)质量——量变就会引起质变 庞大得人群数量使得国民的质量一泻千里。为了生存各尽其能,不择手段,教育也很难普及下去。
(3)分布——增长不均衡(生育高峰)、空间分布不均衡
(4)性别比例失调、竞争加剧,压力增大、人口老龄化、生活不便、贫困问题
环境污染(1)大气污染——现状:我国城市空气质量处在较重的污染水平,北方城市重于南方城市。西南高硫煤地区的城市和北方能源消耗量大的城市二氧化硫污染较为严重;广州、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氮氧化物污染也较为严重;总悬浮颗粒物北方城市高于南方城市。
来源: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能源需求量不断上升。工业锅炉燃煤占我国煤炭消耗量的33%,由于燃烧效率低,加之低烟囱排放,它们在近地面大气污染中占有重要份额。虽然居民燃煤使用量仅占消耗总量的15%左右,但占大气污染的份额常常是30%。
危害:由于我国严重的大气污染,致使我国的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很高。慢性障碍性呼吸道疾病,包括肺气肿和慢性气管炎,是最主要的致死原因,其疾病负担是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的两倍多。随着燃煤使用量的增加,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呈急剧增长之势。另一方面,机动车尾气已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我国城市的大气污染正由第一代煤烟型污染向第二代汽车型污染转变。
(2)水污染——现状:我国七大水系、部分湖泊、水库和地下水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全国七大水系的水质继续恶化,长江干流污染较轻,但长江江面垃圾污染较重,这是沿岸城镇和江上客船乱扔垃圾所致。成堆的垃圾已严重妨碍了三峡和葛洲坝水电站的正常运行,影响了长江三峡的自然景观。黄河面临污染和断流的双重压力,珠江干流污染较轻,淮河干流水质有所好转,尤其是往年高污染河段的状况改善明显;海河水系总体水质较差,辽河水系总体污染严重,松花江水质有所改善。
来源:1997年,全国污水排放量约416亿吨,其中45%来源于城市生活污水,55%为工业废水。工业水污染主要来自造纸业、冶金工业、化学工业以及采矿业等等。而在一些城市和农村水域周围的农产品加工和食品工业,如酿酒、制革、印染等,也往往是水体中化学需氧量和生物需氧量的主要来源。城市生活水污染,尽管工业废水的排放量在过去的十年期间逐年下降,而生活污水的总量却在增加。农业废水污染,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氮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是水污染的重要来源。近年来,杀虫剂的使用范围也在扩大,并造成一些水体的污染。牲畜饲养场排出的动物粪便直接进入饲养场附近水体,也是水中生物需氧量和大肠杆菌污染的主要来源。
危害:水污染危害人体健康、影响渔业和农业生产(通过被污染的灌溉水),也增加了清洁水供应的支出。水污染还会对生态系统造成危害—水体富营氧化以及动植物物种的损失。一些疾病与人体接触水污染有关,包括腹水、腹泻、钩虫病、血吸虫、沙眼及线虫病等。改善供水卫生条件可以极大地减少此类疾病的发病率和危害程度,同时也可减少幼儿因腹泻而导致的死亡。其他一些疾病也被认为与水污染有关——如皮肤病、肝癌和胃癌、先天残疾、自然流产等。研究人员曾经对水污染与这些疾病的关系作过一些研究,与水污染有关的癌症和先天残疾是由重金属和有毒化学物质造成。
(3)固体废弃物污染——现状:1997年全国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为10.6亿吨,危险废物产生量1077万吨。全国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累计堆存量已达65亿吨,占地51680公顷,其中危险废物约占5%。目前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约14亿吨,全国有2/3的城市陷入垃圾包围之中。近年来,塑料包装用量迅速增加,“白色污染”问题突出。
来源:工业固体废弃物、废旧物资、城市生活垃圾。
危害:侵占大量土地,对农田破坏严重;污染空气;污染水体;垃圾爆炸事故不断发生。
(4)噪声污染——现状:1997年我国多数城市噪声处于中等污染水平。其中,生活噪声影响范围呈扩大趋势。交通噪声对环境冲击最强。
来源:在影响城市环境噪声的主要来源中,工业噪声影响范围为8.3%;施工噪声影响范围在5%左右;交通噪声影响范围大约占城市的1/3。
危害: 噪声使人烦恼、精神不易集中,妨碍休息和睡眠等。噪声引起耳聋。在强噪声下,会引起听觉疲劳,听力迟钝。如果长期在强噪声下工作,内耳听觉器官就会发生病变,导致噪声性耳聋。噪声引起疾病。长期在强噪声下工作的人,除了耳聋外,还有头晕、头痛、神经衰弱等症状,从而引发高血压和心血管病。更强的噪声刺激内耳腔前庭,使人头晕目眩、恶心、呕吐、还引起眼球振动,视觉模糊,呼吸、脉搏、血压等发生波动。
生态破坏——森林资源破坏;草地退化严重;荒漠化现象严重;水土流失加剧;酸雨
5、杜能农业区位论——杜能对于其假想的“孤立国”,给定了以下六个假定条件:肥沃的平原中央只有一个城市; 不存在可用于航运的河流与运河,马车是唯一的交通工具;
土质条件一样,任何地点都可以耕作; 距城市40英里之外是荒野,与其它地区隔绝;
人工产品供应仅来源于中央城市,而城市的食物供给则仅来源于周围平原;矿山和食盐坑都在城市附近
6、辛克莱模式:距城市愈近的土地,耕作愈粗放;而距城市愈远地区的土地,由于转变为城市用地的可能性小,所以到了城市扩张或发展潜力终止的临界点以外,其分布又回到杜能农业区位模式。这种区位的变化是美国地理学家辛克莱研究提出的7、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 区域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由经济、环境和社会三个子系统组成的复合系统,各子系统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流动转换,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是一个人地协调,资源优化配置,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配置的目的是实现三个效益最大化;区域的层次性要求不仅区域内部优化而且区际间也要协调,为更大区域更高层次区域发展做出贡献。
8、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一切能为人类所利用的自然物质要素;对可持续发展影响大的资源主要有:土地、水、矿产特别是能源资源。
9、古代有机论的自然观.——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有机论生态自然观“从来不把自然看作是存在于人之外的而与人隔离的对立物”,而是“根据阴阳五行的宇宙一体化理论,认为自然界与人有相互联系,有同构性、同型性,因而确信自然景物能够寄予人的心性情感,能够在自然中发现人自身”。
现代有机论自然观——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自然界的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离的,物质和运动不仅有量的差别和变化,还有机械论者不愿意承认的质的差别和变化,是多样性的统一。高级运动形式由低级运动形式转化而来,它包含低级运动形式,但不能完全还原为低级运动形式;物质是发展演化和永恒循
环的,在这个循环中,物质的任何有限的存在方式,不论是太阳或星云,个别的动物或动物种属,化学的化合或分解,都是永恒循环的10、自然资源分类(填空)
土地资源:土地是气候、地貌、岩石、土壤、植被和水文等自然要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自然综合体。
水资源:人类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
气候资源:光、热、水、风力等。具有地带性和季节性。
生物资源:包括森林、草场、水产与野生动植物资源。生长发育具有周期性的特点。
矿产资源:包括能源矿产、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产三类
11、有机农业——是指主要投入的生产资料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可以减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污染,还可节约大量用来生产化肥农药的能源。有机农业注重利用农业内部环境资源,提倡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提高农业内部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外部不可再生资源的浪费,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有机农业的关键是利用生物多样性,培肥土地,采用少耕、免耕、间作套种、休闲、轮作、覆盖等方式使土地活化,提高土壤肥力,并有利于防止水土流失及土壤沙化,有助于有机农业可持续发展。
12、生态农业——内容包括农业结构的调整、施肥结构的调整、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量的调整、塑料薄膜等可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秸秆的综合利用等。尽量减少污染,尽可能的促进农业生态环境的和谐。有机农业是在生态农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持久农业——所规划的生态系统规模较大、层次较高、涉及的物种更多并且不需人工维持。
持久农业的伦理基础是:够用即可
13、三种生产—— 人和环境组成的世界系统,在基本的物质层次上,可以抽象为由三种:生产活动组成的物资生产、人的生产和环境生产,呈环状连接在一起的结构。
根据行为主体可以分为政府行为、企业行为和公众行为。
14、外部性是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生产者和消费者带来的非市场性的影响。有益的是正外部性,有害的负外部性,叫外部不经济性。外部性来源于一个非有效的产权结构。
15、外部不经济性的内部化
使生产者和消费者产生的外部费用,进入生产或消费决策,由他们自己来承担或消化。
直接管制、损失赔偿、排污权市场交易、非市场性的交易手段,借助政府的强制力量,价格税收和信贷以及收费等手段来制约。
环境质量的公共物品性
环境质量的公共物品性使得政府必须在外部不经济的内部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16、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画)
一般意义上的EKC是指,在经济发展的初期,环境污染或环境破坏会随经济的增长而加重,当经济发展到某一水平时环境污染程度达到最大,而后经济继续发展,环境污染程度却随之下降,环境质量逐渐变好,即污染物排放量与人均GDP之间的变化趋势呈现出倒U形的曲线关系。
17、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的关系
清洁生产是循环经济的基石,循环经济是清洁生产的扩展。在理念上,他们有共同的时代背景和理论基础;在实践中,他们有相通的实施途径,应相互结合。
(1)两个概念的提出都基于相同的时代要求——二者都是为了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资源的矛盾而应运而生的(2)均以工业生态学作为理论基础
(3)有共同的目标和实现途径——目标:实现自然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的再循环
清洁生产的实现途径可以归纳为两大类:即源削减和再循环,循环经济的3R原则就源于此
(4)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区别与联系
两者最大的区别是在实施的层面上,在企业层次实施清洁生产就是小循环的循环经济,一个产品,一台装置,一条生产线都可采用清洁生产的方案,在园区、城市、行业的层面上,同业可以实施清洁生产。而广义的循环经济是需要相当大的范围和区域的,如日本称为建设“循环型社会”。推行循环经济由于覆盖的范围较大,链接的部门较广,涉及的因素较多,见效的周期较长,不论是哪个单独的部门恐怕都难以担当这项筹划和组织的工作。
就实际运作而言,在推行循环经济过程中,需要解决一系列的技术问题,清洁生产为此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基础。特别应该指出的是,执行循环经济技术上的前提是产品的生态设计,没有产品的生态设计,循环经济只能是一个口号,而无法变成现实。
我国推行清洁生产已有十多年的历史,从国外吸取和自身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不论在解决体制、机制和立法问题方面,还是在构建方法学方面,都可为推进循环经济提供有益的借鉴。
18、社会保障体系目前存在的问题:
(1)覆盖面小,实施范围窄。现阶段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围绕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失业保险、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这“三条保障线”运行的,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应覆盖全体公民。
(2)城乡差别过大,城乡分割。从社会保障的覆盖面看,城镇享受社会保障的人数为1.85亿人,覆盖面为88.%,农村享受社会保障的人数为1 474万人,覆盖面仅33%,城乡覆盖面的比例为27:1;
措施:(1)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维护社会公正、协调社会利益、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2)继续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制度,逐步提高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层次,增强统筹调剂的能力。(3)认真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问题,扩大城镇社会保障的覆盖面。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要努力增加财政的社会保障投入,多渠道筹措社会保障基金。
19、动脉产业是指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形成并以非废弃物作为原料的产业,是资源—产品—消费过程。静脉产业是指围绕废物资源化形成的产业。
静脉产业是垃圾回收和再资源化利用的产业,又被称为 “静脉经济”、第四产业。其实质是运用循环经济理念,有机协调当今世界发展所遇到的两个共同难题— “垃圾过剩” 和资源短缺,“变废为宝”,通过垃圾的再循环和资源化利用,最终使自然资源退居后备供应源的地位,自然生态系统真正进入良性循环的状态。
20、当前不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解决措施
(1)首先要从国家层面来解决生态与经济发展的困局,即制定特殊的政策及改变GDP的区域发展目标,走生态化道路才能符合国家长远战略
(2)适度放宽计划生育政策以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努力提高人口素质。
(3)加强集约土地利用。集约土地利用可以从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三个方面实现。如城市的盘活存量建筑用地,开发区的工业项目向园区集中、提高工业企业用地标准;农村用地的旧村改造,村改居,迁居并点等途径。这些都需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集约用地的创新性实际
(4)从区域入手,建立生态城市。生态城市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建立起来的一种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高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聚居地,即高效、和谐、宜居、幸福、活力的人类栖境。我国城镇化任务十分艰巨,城市负担日益加重的情况下,从开始规划设计和建设时就要充分重视维护,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以科学的发展理念和准则推进生态城市建设
(5)大力发展城市公交,控制小汽车数量。大力发展公共运输将会在最大程度上减轻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
一、区域物流的内涵
区域物流, 即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所有物流活动, 既包括包装、保管、运输、装卸、加工和信息传递等功能实体性的流动, 也包括物流过程中各环节的物品流动。它是为了全面支撑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而建立的适应特定区域环境特征、提供区域物流功能, 以满足区域经济、政治、自然和军事等各方面发展的需要, 并且具有合理的空间结构和服务规模, 能够实现有效组织和管理的物流活动体系。区域物流产业通常会涉及多种行业, 具有社会经济体系共有的完整性、有机性和复杂性的特点, 同时也具有自身独特的性质, 即基础性、服务性和综合性。区域物流对区域内所有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等活动都有影响, 通过运输、仓储等生产和流通必备的条件对整个区域经济起着基础性作用, 维系着区域内各种产业间相互依赖的种种关系, 使得区域经济成为一个内在联系紧密的整体。
区域物流本身并不提供物质产品, 而是为顾客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在实现由供应方到需求方的高效流动过程中, 区域物流始终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同时, 着重强调各种增值服务, 而且这些附加服务才是区域物流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区域物流, 就其自身而言是一个体系的纵向经济领域, 同时它是为区域内其他经济领域服务的, 所以也属于横向经济领域, 横跨诸多基础性和服务性的行业, 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各个领域。区域物流产业是由物流基础产业、物流装备制造业和物流信息业三部分构成的。第一, 物流基础产业, 是由多种不同的运输线路及其交汇点、节点和物流终端构成的, 为区域经济系统的运行提供物流基础设施, 是区域物流发展的基石。第二, 物流装备制造业, 为物流发展提供劳动手段要素, 即时采用各种高新技术, 是提高整个区域物流系统的装备水平的必要条件。第三, 物流信息业, 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在物流领域的有机应用, 通过对区域物流各环节的实时跟踪、有效控制和全程管理, 促进区域物流快速发展。
二、发展区域物流,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是一种由各种生产要素综合在一起构成的聚集经济, 这种聚集的目的是商品扩散, 这就需要有合理的区域物流系统作为基础和保障。与此同时, 作为在区域经济活动的生产、流通、分配及消费各环节中实现各部门和各地区间有效联系的纽带, 区域物流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 只有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才能不断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
1. 借助区域物流, 提高区域经济活动的效率和水平。
从区域经济发展过程来看, 区域物流是经济分工的结果。经济分工会衍生出一系列的经济共生现象, 如商品化和市场化程度提升、贸易的互补性增强、经济结构多样化程度提高、区域经济产业化程度加强以及市场一体化程度上升等等。越来越细化的分工要求必须要不断提高区域经济的协作水平, 而合理发展区域物流, 恰好对一定区域内的经济发展以及各区域间的经济合作的效率和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2. 降低运行成本, 改变区域经济增长方式。
现代区域物流业的主体是由许多节点和线路组成的网络系统, 结构稳定、运作高效, 能够有效降低构成要素间的交易成本, 帮助提高整个物流网络的收益。作为企业第三利润源的物流活动, 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企业的重视。现代的区域物流开始注重向专业化、规模化和一体化的方向发展, 旨在将各种分离的物流活动归入一体化的运作轨道, 降低物流成本, 逐步改变区域经济的增长方式。
3. 形成新的产业形态, 优化区域产业结构。
无论一个区域的经济处在怎样的发展阶段或水平, 都存在与其相适应的产业结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区域产业结构的发展也日益趋向于合理化、高度化, 而现代区域物流就是通过集中物流企业, 发挥其整体优势和规模效益, 促使区域物流业向专业化、合理化方向发展。由此可见, 区域物流的发展对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有着重要影响。一个发达的经济区域必然有着完善的区域物流产业结构。
4. 促进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通常来讲, 城市是区域内的商品集散地且其物流建设和基础设施相对较为齐全。而区域物流, 作为区域产业的一种实质上是渗透到几乎所有经济活动和经营领域的, 以交叉性和融合性为特征的产业形态, 具有明显的复合特性。积极发展现代区域物流, 有利于吸引外资, 建立网络化的大区域市场体系;有利于解决区域内的就业问题、城市交通问题, 促进其他行业的发展, 促进城市的整体规划;还能增加税收, 有利于合理布局区域经济结构, 促进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市场协调发展。
三、发展区域经济, 有效助推区域物流的发展
根据区域经济理论, 只有当一个区域具备了某种有利于其经济发展的特殊条件, 它与其他区域的差异才能够形成一种相对优势, 由此产生一种引力, 把相关的企业和生产力要素吸纳过来, 以利益原则为基础, 形成相对集中的产业布局, 进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而一个区域的中心城市往往会在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方面占据明显优势, 这会带动其物流设施和基础设备的建设, 加大区域流通中人力资本的投入, 同时区域经济发展也会带动其交通与信息的快速发展, 促进物流服务需求量的提高, 所以区域经济一体化能够有效推动区域物流的发展。由于现代经济的速度性强调要从生产、流通等领域的时效性为区域经济带来高效率和强效益, 而现代市场环境要求企业的产品仅仅做到质量好、价格优是不够的, 还需要能够及时迅速地提供给消费者, 这就促使区域物流系统运作的效率和水平的不断提高, 推动区域物流为适应区域经济的整体效益而不断进步和发展。区域物流是区域经济的一个子系统, 其发展规模和层次都需要依赖区域经济的发展。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导致各区域范围都在争相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区域内产业间的重新组合, 使得工业企业、商业企业和流通企业间的融合和联盟日益频繁, 这直接促进了区域物流业的发展。
区域经济是区域物流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没有区域经济也就不会有区域物流, 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规模和产业结构等都极大地影响着区域物流的发展及其体系的建设。一个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规模程度直接决定着其区域物流的发展规模, 区域物流的存在和发展需要依赖区域内其他生产性和制造性产业,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越高, 其对区域物流发展的要求也就越高。而且, 区域内产业结构的变动会直接影响区域物流的结构方式和服务水平, 不同区域的产业结构差异会导致区域内物流体系的差异, 随着地区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和升级, 对其物流体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从而可以带动区域物流产业的变化和发展。同时, 区域分工与合作、区域内生产要素的流动以及区域产业转移等各种区域经济关系, 会影响区域物流体系的协调发展, 只有区域经济关系协调一致、内部分工明确、生产要素合理流动, 才会有效推动区域物流的发展及其体系的建设, 且适时恰当的产业转移可以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 进一步带动区域物流体系的发展。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知, 区域物流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小视的支持和促进作用。由于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地理位置等有所差异, 使得其物流业的发展也有不同的模式。因此, 系统认识区域物流的特点、结构和功能等, 可以为区域选择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物流发展模式提供借鉴意义。同时, 区域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也会促进区域物流的发展及其体系的建设。随着经济的快速进步和发展, 区域经济交流与合作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经济现象, 各区域间物流、商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等的合作不断涌现, 使物流活动变得日益频繁。而区域物流体系的构建是一个相对较为复杂的问题, 需要涉及物流基础设施平台、物流信息平台以及物流政策平台等方方面面的规划和建设。发展区域物流必须以区域物流需求为导向, 以满足区域经济当前和未来的发展需要为核心。
二、考点层析
考点1: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图释考点】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图1)
【疑难突破】
典型生态问题的成因、危害、措施及主要分布地区(表2)
考点2: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图释考点】流域的综合开发(图2)
【疑难突破】
1.资源型地区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和应对措施(表3)
2.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一个地区内的资源状况影响着区域的发展方向,而对区域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事关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不同地区的自然资源状况不同,其所处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也不同,因而其开发利用的方式和方向应因地制宜,如表4。
考点3: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疑难突破】
1. 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发展需综合考虑该区域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农业布局及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也必须因地制宜(图3)。
2.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图4)
考点4: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疑难突破】
1.资源跨区域调配
(1)跨区域调配资源的原因(图5)。
(2)解决资源短缺的途径:从开源、节流两方面考虑,包括提高利用率,节约资源;寻找替代品和跨区域调配资源等。
(3)跨区域资源调配线路的选择:从消费能力、线路长短、施工难度、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考虑。要保证稳定、安全的资源供应,也要考虑线路的造价、沿线地形及河流等自然条件和城市分布等经济条件;要尽量避免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
(4)跨区域调配工程的影响:要考虑对调出地、沿线、调入地的经济、社会、生态方面的影响,要分析有利、不利影响(见图5)。
2.产业转移的原因、规律和影响
(1)影响产业转移的区位因素。分析影响因素时,需从转移的产业部门的主导因素入手,对比分析转入地和转出地的区位条件。产业转移的目的是寻找最佳区位,降低生产成本。发达国家或地区到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投资建厂,主要看中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广阔的市场、地价便宜的优势或转移严重污染工业。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投资建厂,则主要考虑发达国家的技术优势、信息优势以及避开关税壁垒等因素。
(2)产业转移的规律。产业转移就地域来看:由国内发达地区转移到欠发达地区,在国际上由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就产业转移类型来看:先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产业,再转移资金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3)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表5)。
三、图像突破
1.某流域开发水系图的判读
【图型解读】(图6)
【判读方法】
(1)读流域名称。
(2)读地形:根据等高线、山峰等信息判断地形类型。若没有以上信息,则根据具体区域判断地形类型,如图6中南部为南岭山地,河流中下游为湘江平原。
(3)读地势:根据河流流向判断该地区的地势总体特点。
(4)读气候:根据经纬度、海陆位置或具体区域判断该地气候类型。
(5)读水文、水系特征:如流量大小、季节变化等水文特征和干支流形状、河网密度、河流长度、流域面积等水系特征。
图6区域矿产资源,特别是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河流上建有水电站,水能资源丰富。
2.生态农业关联图的判读
【图型解读】我国南方某农村生态农业试验场生产模式图(图7)
【判读方法】
(1)找典型作物,推断所在地区:判读时抓住典型作物(具有地带性特点或指示性的作物)。
(2)看箭头及标注,分析对环境的影响:阅读图中箭头的指向,注意观察废弃物的排放、能量和原料的来源,探究其对环境的影响。图中箭头显示,大田农业的主要肥料是沼渣、粪肥、塘泥。杂物、粪渣等成为沼气池的原料,体现了循环经济思路。沼气是一种清洁能源,可以解决农村的燃料问题,缓解饲料、肥料、燃料相争的矛盾,有利于保护植被,减少水土流失,有利于净化环境。
(3)看生产环节,关注经济效益:关注图中农业生产的环节,看自然资源是否得到充分利用;看产品的种类和数量是否多,产业链是否延长,是否使经济效益提高,增强了市场的适应性。
四、思维建模
1. 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思路
【典例精析】
(2014年全国卷Ⅰ)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8所示区域海拔在4 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
(1)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起沙的原因。
(2)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请提出防止措施。
答案:(1)冬春季气候干燥(降水少),地表缺乏植被(草)的保护;大风多,湖面较宽阔,西风经湖面无阻挡,沙源东部为河谷,风力强劲。
(2)在铁路两侧设立阻沙堆(高立式沙障);在沙地上用碎石等覆盖沙面;设置石(草)方格沙障。
【以例得法】
(1)分析角度:①获取信息:题目关于风向、风速及大风日数和季节、海拔等文字材料信息,图中湖泊的位置;②描述表达:沙源形成条件的气候、地形、下垫面特点、植被条件,防治措施主要从阻沙、固沙方面考虑;③知识应用:河流和湖泊水位变化对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不同类型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危害和治理措施。
(2)以例建模: 分析某生态问题的综合成因,一般按以下思路展开。
自然原因:①地形原因(地形类型、海拔高度、地势起伏状况、封闭状况等);②气候原因(热量条件、降水条件、风力、风向等);③土壤条件(土壤组成、肥力、质地等);④植被原因(疏密状况、季节变化等);⑤河流原因(流量大小、侵蚀强度或沉积强度等)。
人为原因:包括当地农业结构、居民能源消费结构、生产技术、政策导向等。分析原因并不需要每一方面均展开说明,应有针对性地对某生态问题的有关方面进行分析说明。
解答治理措施应把握两点:①瞄准设问、分析原因,针对原因或不足提出合理的治理措施。②解题时有两个注意:一是自然条件一般不易改变,主要应从改变人类不合理的活动方面来寻找措施;二是治理措施是多方面、综合性的,一般应该包括工程措施、技术措施、生物措施、管理措施等,要点应尽量全面,而且应具有针对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2.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分析思路
【典例精析】
(2014年北京卷)读图9,回答下列问题。
20世纪50年代以来,针对海河流域频发的旱涝灾害,在流域西部、北部修建了大量水库,在东部新开了多条入海河道。
(1)结合流域气候和地形特点,分析修建水库和新开入海河道的自然原因。
(2)海河流域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的1/7。指出河源地区旅游开发和景区建设给河流带来的环境问题,并列举一项应对措施。
答案:(1)流域内降水量偏少且集中于夏季,季节和年际变化大。中上游地区以山地、高原为主,平时地表径流量少,暴雨时洪峰流量大,修建水库蓄水调节,可缓解旱涝灾害;下游地区以平原为主,排水不畅,支流集中汇聚于海河,易发生洪涝,开挖人工河道,主要用于排水泄洪。
(2)问题:河水污染(水质下降);径流量减少(变化大);河流含沙量增加。应对措施:合理规划,加强监测,立法管理,控制旅游人数,保护植被,植树种草等。
【以例得法】
(1)分析角度:①获取信息:读图获取经纬度位置判断气候类型,读图例和地图获取山脉分布信息及河流分布信息和河流中上游地形特点;②描述表达:降水、地形特点及对径流的影响,水库和人工河道的作用;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③知识应用:自然条件对流域开发的影响、流域的综合开发利用。
作者/安虎森何文
内容摘要在非均衡力和经济一体化作用下,可流动要素不断向聚集力较大区域聚集,这就形成了具有区位优势的地区不断吸引可流动要素的良性循环累积过程,以及具有区位劣势地区不断损失可流动要素的恶性循环累积过程,区域差距内生机制与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思路。要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必须打破这种循环累积机制。而要打破这种不断积累区域差距的机制,则需要中央政府有序地组织东部地区的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迁移,提高中西部地区参与全国经济大循环的能力;需要中央政府改革现有的转移支付政策,加大提高居民公共服务和福利水平为主要目标的收入型转移支付;需要在财政政策、金融信贷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资源政策、人力资本政策等方面,实行东西部梯度的、有差异的政策,切不可过度宣扬经济一体化,实行“一刀切”的政策。
关键词区际差距区域协调发展循环累积过程区际一体化差异化政策
作者1安虎森,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2何文,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博士生。(天津:300071)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获得了高速发展,但不同地区的经济绩效不尽相同。从珠三角到长三角再到环渤海的开发开放,使得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中西部的广大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则相当迟缓。尽管近几年西部一些省份的经济增长速度超过了东部的一些省份,但中西部地区在经济总量、人均收入、结构提升等方面都明显滞后于东部地区。其实,改革开放初期中央的意图是很明确的,即东部沿海具有接近国外市场的优势,利用国外市场首先获得发展,然后利用经济辐射效应,带动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然而,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并没有出现这种理想化的状态,东部地区的发展不仅没有带动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反过来进一步扩大了我国东西部之间的差距。
我国区际经济发展差距越来越引起决策层的关注。1991年3月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中明确指出,“要正确处理发挥地区优势和全国统筹规划、沿海与内地、经济发达地区与较不发达地区之间的关系,促使地区经济朝着合理分工、各展其长、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方向前进”,并按照沿海地区、内地、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四种类型规定了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向与目标。1996年3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专设了“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一章,论述区域协调发展问题。(本网网 )与此同时,国家相继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成渝城乡统筹试验区、武汉和长株潭资源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试验区等战略,范文《区域差距内生机制与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思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尤其是在2009年到2012年5月期间,更是批复了珠三角、长三角、山东半岛、河北沿海地区、辽宁沿海地区、北部湾地区、皖江地区、中原地区、重庆两江地区、成渝地区、柴达木地区、喀什霍尔果斯地区、图们江地区等20多个区域的发展战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区圈地运动”。同时,继国家“十一五规划”首次提出主体功能区战略以来,在2011年通过的“十二五规划”中,主体功能区正式上升为实现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国家战略。显然,上述,这些战略都是为协调区域发展差距而采取的举措,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对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视程度和所倾注的力度。然而,对如何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尤其何为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性选项,并不是所有人都很清晰。
区域差距内生机制
两个多世纪以来,空间问题一直不能进入主流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其主要原因是缺乏处理规模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的技术工具,或者说无法突破“空间不可能定理”的屏障。也因为空间问题长期不能进入主流经济学研究领域,就为其他非经济学学科研究空间问题也即区域经济问题留下了空间;我们常把空间不可能定理作为研究空间(区域)问题时的一种参照系。根据空间不可能定理,当研究空间经济问题时,如果认为不存在规模收益递增现象,且把经济活动区位的不同状况归结为空间的非均质特性,则可以在新古典的一般均衡框架下讨论空间问题,如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以及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等,都强调了这种空间的非均质性特征,且在新古典的一般均衡框架下都有解。相反,如果认为存在规模收益递增,则此时的市场结构为不完全竞争,无法在新古典一般均衡框架下进行研究,不存在空间竞争的解或只存在零解。现实中的许多经济现象都具有规模收益递增的特征,经济活动区位更是如此,许多区域问题无法在新古典框架下进行讨论。
因为规模收益递增,因此每个企业都专注于具有规模收益递增特征的产品的生产,也就成为该产品生产领域的垄断企业并成为该产品的专业化企业。也就是说,规模经济必然促使专业化大规模生产方式的出现。此时,如果贸易成本很高,在专业化生产基地集中生产某种产品,并运到其他市场区消费时的成本大于其他市场区自产自销该产品时的成本,则此时就不能形成统一的大市场,可能出现相互分割的两个或多个市场。反过来,如果贸易成本低,在专业化基地集中生产某种产品并运到其他市场区的成本低于其他市场区自产自销时的成本,则此时就有可能形成统一的大市场;这意味着,如果贸易成本很高,则市场是相互分割的,此时生产活动和人口是分散分布的;如果贸易成本很低,则会形成统一的大市场,即在某一中心区位集中生产并向各市场区提供商品和服务是完全可能的,此时各种生产活动和人口将高度集中在中心区位,该中心区位就成了该区域的中心城市或核心区。那么,规模收益递增条件下,贸易成本的变化为什么会促发区域结构的变化,或者说为什么会发生经济活动的空间聚集现象?
它的区域文化主要分为三种,一是自古就有的农耕和游牧文化;二是中原人所带来的中原文化;三是外来的宗教文化。这三种文化的交织导致西部地区的文化呈现多元性特性并且还带有宗教主义色彩。该地区的人们对于市场经济科学技术有一定的抵触,并且很多人还在苦苦追求宗教。长三角地区由于历史原因,吴越文化成为了这个区域大家普遍认同的文化。吴越文化具有很强的兼容性进而使得长三角地区的各种文化能够共同发展。长三角地区的文化具有典型的时代性和先进性,它的开放性结构和强烈的自主创新精神是江浙地区各行业竞争力的源泉。在这样的一个氛围下,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成功的诞生。另外,吴越文化的开放性让各种技术和生产条件能够得到很好的运用和交流,各行业相对公开透明的对外合作,这为企业创新营造了一个很好地条件。虽然竞争很激烈,但是中小企业能够不断地从自身出发不断地进行管理方式、技术、资本等各方面的创新,所以这也使得这些企业能够在迎接挑战的同时,自身也得到发展。
5重塑区域经济文化,实现区域经济与文化协调发展
5.1充分发挥文化整合的作用,以文化认同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文化资源整合和共享是各国实现共赢的选择。通过更加广泛的交流和切磋,将资源共有和市场共享落实到实处。通过文化的传播,增加相互之间的文化认同感、管理理念和科技认同感。此外,我们更要利用文化的认同感来降低成本和提高管理的效率,进而实现区域经济的健康有序可持续的发展。我们当前应该做好以下几点才能实现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首先:要打破市场体制的阻碍,做到以市场经济为导向,构建一个大家都认同的体系和规则;第二,要加强文化的宣传和建设,加深各地区的文化交流,打造一个文化和经济共建和共同发展的平台。比如,中国打造长三角经济圈目的就是整合各种各样的资源,带动长三角甚至是全中国的经济发展。总而言之,我们要加大整合文化资源,以文化认同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5.2以区域文化为基础发展特色经济
在文化整合基础上发展特色经济就要求我们把区域文化灵魂带入经济里面去。利用各区域的相对优势,设计出一个特色区域经济模型。再者,要根据区域文化的特点生产和创造出具有区域特色的产品和服务,并以此打造出一个新的产业,建立一个别具一格的经济格局。
5.3文化建设要向产业化迈进
文化作为一项对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的宝贵战略资源,主要体现在文化产业建设这方面。文化产业是通过文化的宣传和运用,为消费者提供服务以及产品的行业总称。文化为这些行业或者企业注入了强大的力量,推动了这些企业的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推进,全世界越来越强调经济竞争本质上就是文化竞争,如:美国的好莱坞文化渗透于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我国每年都要上映十几部好莱坞的大片,这些大片除了给美国带来票房也就是带来了经济增长以外,美国的文化也随之被带入了各国,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许我们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这点。这就充分说明了文化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我们应该加强文化的学习和交流,将自己的优秀文化塑造成一个产业走出去。另外,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要求文化成为一种经济,这对于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华民族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毫无疑问,文化是我们普遍追求的东西,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了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途径,为此我们应该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教训,依靠市场经济不断推进先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最终实现区域文化和经济的一体化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庞敦之.论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山东社会科学,(8).
[2]李明波.长江三角洲地区文化认同的历史与现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1).
[3]侯景新.论区域文化与经济发展的相关关系[J].生产力研究,(1).
[4]李本和.区域文化心理差异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J].理论建设,(01).
区域发展与区域文化研究--以闽文化为例
任何一个区域的.协调发展,区域经济的健康持续增长,其基础是区域文化的力量.本文以闽文化为例,对区域发展与区域文化问题作了深入研究.
作 者:苏文菁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福州,350007刊 名: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FUJIAN INSTITUTE OF SOCIALISM年,卷(期):”“(2)分类号:G03关键词:区域发展 区域文化 闽文化
金融是作用于经济发展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在推动力, 在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均衡发展中扮演着不可获取的角色。不管是世界各经济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 还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经验, 都一定程度显现了金融之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由此可见, 全面认清金融发展规律、合理判定区域金融发展阶段和状况、充分探明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相互间的关系等, 对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均衡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区域金融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
1、区域金融作用于区域经济增长的传递机制
区域金融作用于区域经济增长的传递机制包括:I.区域经济发展加快及收入水平提升带动了区域储蓄能力, 区域金融进步提升区域储蓄率与储蓄—投资转化比率, 同时促进区域外部资金不断流入, 进一步升高了经济投资;II.在区域内外双重经济投资升高的机制下, 区域生产力不断提升, 经相应的金融效率、R&D资本以及人力资本等提升影响下, 使得区域生产效率逐步升高, 从而进一步加快了经济发展速度, 区域全面经济处于良性循环中。以国家为单位, 一些经济发达区域具备较好的经济环境, 在对金融资源全面利用的机制下, 区域经济得以急速发展;而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区域则未有充分的金融效率, 未有潜在经济发展要素可供挖掘, 区域经济发展无法找到着力点。
2、区域金融在区域经济增长中的资本形成作用
区域金融在区域经济增长中的资本形成作用包括:I.提升区域内储蓄率, 在区域金融发展、储蓄率提升的作用下, 区域应用于经济发展资本逐步增多;II.提升区域内储蓄朝投资转化比率, 区域金融发展重要作用于提升区域内储蓄朝投资转化比率, 唯有储蓄不断转化为投资, 方可作用于实体经济, 缩减储蓄朝投资转化的障碍, 增多储蓄朝投资转化的途径, 积极促进区域经济增长。III.提升区域运营效率, 能够一定程度缩减金融系统占用资金及人力物力资源, 从而进一步促进作用于经济发展的资金、人力物力资源增多。
3、区域金融对区域经济结构起着调整作用
在有效的金融市场当中, 通常要基于对经济理性分析上实施资金流向决策, 而资金流向则很大程度取决于资本成本及投资收益率。由于资本逐步朝有着高效率的投资流向, 同时不断脱离不同区域水平不足的产业, 使得资本使用效率逐步提升, 进一步实现经济的增长。
二.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金融因素分析
1、区域金融中心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区域金融中心属于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金融支持平台, 多层次的区域金融中心网络重要作用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I.供给金融市场, 优化金融结构, 区域金融中心通常很容易产生较为成熟的金融市场, 从而促进区域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 在区域聚集众多金融机构及区域金融工程逐步多元的作用于, 金融结构不断得到优化, 从而达到金融发展的目的;II.强化金融监管, 防治金融风险, 区域金融中心通常是区域金融主体主要活动区域, 全面的市场竞争可极大地避免市场垄断, 缩减信息不完全情况, 有助于开展金融监管。伴随区域金融中心设施设备的逐步规范、完善, 极大地缩减了营运风险。
2、区域金融结构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2.1储蓄与投资效应。于一个区域内部, 政府、企业以及居民等经济主体将经济收入用于投资、储蓄或者消费。但是, 区域内企业、居民将自身经济收入运用于投资、储蓄与否, 或者说他们会将自身经济收入中的多少运用于投资、储蓄, 则很大程度上由投资、储蓄风险收益和投资、储蓄金融工具可选择性等所决定。由此可见, 区域企业、居民储蓄与投资效应受该区域金融结构状况很大程度影响。
2.2资金配置与结构调整效应。在当前市场经济大环境下, 企业自主权不断提升, 收入分配结构变得愈来愈分散化、多元化, 金融逐步转变为资金融通、分配的首要途径, 在这些转变状况下, 对区域金融结构展开优化, 可有效促进区域经济结构协调、有效促进区域内及各种经济区相互间资金配置优化。由此可见, 区域金融结构一方面左右着区域内的储蓄、投资流量, 一方面制约着投资结构、储蓄流向, 进一步使得资金使用效益出现转变。
2.3约束与制衡效应。经济扩张性是经济发达区域与经济落后区域相同具备的内在特性, 这一经济特性所产生的结果为高效率与低效益、高投入与低产出以及不同区域的不断建设等, 使得生产资源出现很大程度的浪费。鉴于此, 为了确保区域经济发展的稳定协调, 务必要就这一经济特性制定相应的制衡、约束, 充分认识到在以金融调控为中心的经济管理系统中, 完善的金融结构可形成区域内在稳定调节机制。
3、区域金融政策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3.1可以调控地区差距。以地区居民水平差距为主的地区差距, 若出现较大的情况, 极易对社会安全构成威胁, 鉴于此, 全球各个国家在实施区域政策过程中, 通常以调控地区发展水平差距及体制文化背景差距、扶持落后地区发展作为重要的政策内容。经实施各式各样针对的区域金融政策, 促进落后地区形成经济资本, 加快储蓄至投资的转化, 对资金流向进行引导, 对不同地区金融差距进行协调, 从而消除地区间的各种差距。
3.2促进区域金融结构优化及区域金融发展。区域金融发展指的是对区域金融结构展开优化, 包括提升各式各样的金融资产、构建各式各样的金融机构、强化金融交易规模以及提升金融效率等。区域金融政策实施应当从区域相互间经济差距角度出发, 设立起基于区域经济差异的金融结构, 并不断对其优化以达到促进区域金融发展、加快储蓄至投资的转化及增加储蓄转化为投资途径等目的, 最终实现区域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 我国的区域经济差异问题不断明显, 并逐步成为世界上经济社会差异最大的国家之一。为了改善这一局面, 务必要全面分析区域金融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 明确认识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金融因素, 不断专研、研究, 积极促进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的协调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泽广.金融结构趋同、经济增长差异与金融发展模式选择—转型国家金融, 结构问题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 2003, 13 (04) :32-63.
[2]张慧芳, 王言峰.区域增长格局和地区差距的实证分析一一以陕西省为例[J].经济地理, 2009, (04) :567-571.
[3]Sokol, Martin.Space of flows, uneven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the geography of financial services in Ireland[J].Growth and C7umge, 2007, 03 (38) :224-259.
[4]周立, 胡鞍钢.中国金融发展的地区差距分析:1 9 7 8-1999[J].清华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02, (02) :324-328.
[5]艾洪德, 徐明圣, 郭凯.我国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 2004, (07) :126-132.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在理论界一直存有争议。古典学派认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没有因果关系。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众多西方经济学家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开始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摸索。尽管有学者指出部分研究过分夸大了金融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但可以肯定的是,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积极而又紧密的联系。国内学界往往在整理回顾了国外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宏观经济层面,金融发展确实对整个经济发展起到了协调和促进作用,其发挥作用的内在机理在于整个经济和金融系统而引发的要素流动,特别是资本流动。但是立足微观区域视角的一些研究并没有支持上述观点,有研究发现,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没有显著影响,金融发展不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原因,可能只是经济增长的内生结果。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始终是没有打开的“黑箱”。
就传统意义而言,地方政府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调控主要采用财政、税收等非金融手段直接影响企业的运行,进而带动地方经济增长。但是这种调节存在严重的挤出效应和非市场化效应,难以切实解决一些深层次问题。伴随着中央深化改革举措的不断推出,立足市场机制、包括资本市场建立和健全区域的经济运行系统就成为当前政府职能部门关注的核心问题。
区域金融影响经济运行的机理分析
区域金融作为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经济运行的作用可以分为直接和间接两个维度。作为生产性服务业,金融服务本身就是价值创造的重要力量。特别是伴随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层次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必将直接成为区域经济的增长极之一。但是立足以一、二产业发展为主体的区域经济发展,金融在自身赢利、创造价值的同时,更重要的职能应该是为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持,推动和扶持区域产业的竞争力提升。发挥上述功效的关键在于明确金融系统作用于区域经济的立足点、明确作用的方式和路径、解析内在的机理。
立足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建设,为实体企业提供资本,是金融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融资是资本市场最主要的功能,而资金短缺又是当前企业面临的最大困境。如何通过有效的资本市场运作,发挥金融系统的融资功能,将直接决定区域金融系统是否有效。企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组织,是配置资源、创造社会财富的唯一形态。在信贷压力不断扩大、IPO步骤放缓,而企业转型升级资金需求日益提升的情况下,通过有效引导企业分层次地参与“地区股权交易”“新三板”等场外业务和包括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等场内业务,借助小微贷等金融产品,可以缓解资金压力,实现规模扩张和能力提升等转型升级要务,进而形成区域经济的内源性增长。
立足生产性的金融服务开发,为流通环节提供推动力,是金融推动经济发展的枢纽。对于生产性企业而言,金融系统还为整个经济系统提供服务工作,特别是立足商贸、流通环节,金融的作用非常重大。流通环节立足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金融在支付工具、信用担保、保险对冲、融资租赁等众多环节起到关键性作用。特别是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全球价值链的整合,以供应链金融为代表的新型流通金融服务将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衔接生产与流通的枢纽,成为新的增长极。
立足自组织的金融系统建设,为区域经济提供动力,是金融推动经济发展的基础。实现金融系统的服务功能依靠的不是政府的主导,而是涵盖多层次、多领域的金融服务与中介组织,以国有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地区发展银行、城镇合作银行为主体的银行金融组织,以券商、投行、基金公司为代表的金融中介机构,以地区股权交易平台、股交中心、新三板、期货、现货交易平台为代表的金融平台组织,相互结合、互相补充,构建成为区域金融系统。系统内部能够依靠市场机制,联合企业形成自我供给、自我完善的自组织系统,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
立足安全性的金融防范系统,为区域经济化解危机,是金融推动经济发展的保障。由于资本天生的逐利性,面对地区经济之间的落差,资本将会自发寻找套利的空间和机会,国际资本的“热钱”、国内众多“产业基金”都会对地区的实体产业、地产、消费品等众多领域带来冲击,形成物价上涨,引发经济波动,甚至造成经济泡沫,为经济发展带来威胁。而此时,金融防范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金融政策制定、金融监管系统的运行,保障地区经济平稳发展,将是区域金融体系的重要任务。
结论
区域金融体系构建与金融创新是金融领域研究的前沿问题,也是当前区域经济发展迫切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主流的经济、金融领域更为关注金融调节行为与经济波动之间的数量联动关系,关注宏观和中观层面的内在联系,而相对忽视微观金融系统内部的机理,使得当前区域经济金融协调发展战略和政策制定与执行缺乏理论依据,其效果必然与目标相距甚远。本文力图对区域金融作用于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进行探讨,认为金融体系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在于提供资金支持、引导产业发展、维护区域经济稳定、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等多方面。地方政府在区域金融体系建设以及区域金融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应该是“掌舵人”,而不是“船夫”,应该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规划、协调、调控与监督职能,针对现有的金融发展瓶颈,大力发展金融组织,推进企业资本化运作,组织多元化金融产品和服务,维护金融系统健康、快速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区域可持续发展论文】推荐阅读:
区域金融学视角下我国科技金融发展研究论文10-12
区域经济分析论文10-10
区域经济学实论文05-24
区域经济学论文 商丘06-13
区域经济特征分析论文07-21
浅谈幼儿园区域活动与教学相结合,论文09-16
区域经济发展06-01
区域协调发展专题报告06-21
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则06-06
区域经济发展现状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