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物质在变化

2024-08-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三单元 物质在变化(推荐5篇)

第三单元 物质在变化 篇1

学习目标

1、认识化学变化的实质,会从概念分辩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分析物质的物理性质和物理变化、化学性质与化学变化的关系和区别。学习方法和策略

一、自主学习

物理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通常伴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变化。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之间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体现出来的性质。主要包括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化学性质:物质在______________体现出来的性质。较为常见的有可然性、氧化性、还原性、酸性、碱性、稳定性等。

物理性质中的几个基本概念:(1)熔点和沸点:(2)压强:(3)密度:

二、学习过程

1、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铁生锈 B.纸张燃烧 C.米饭变馊 D.铝锭制成铝丝 分析:解这类题的关键是抓住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A中铁生锈生成了铁锈,B中纸张燃烧后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C中米饭变馊也是使米饭的成分发生了变化,A、B、C中都生成了新物质,是化学变化;D中铝锭制成铝丝只是形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答案:_______。

2、下列变化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的是()

A.水分蒸发 B.蜡烛燃烧 C.玻璃破碎 D.铁铸成锅 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之间的关系是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发生物理变化。因此,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发生的一定是化学变化;在A、C、D中都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在B中蜡烛熔化是物理变化,蜡烛燃烧生成了新物质,是化学变化。答案:________。

4、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氧气不易溶于水 B.氮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C.镁帯能在空气中燃烧 D.酒精易挥发

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体现出来的性质,因此,判断物质的性质是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是看这种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题中C选项镁帯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了新物质——氧化镁,是化学变化,所以“镁帯能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性质。答案:__________。

5、某同学对一未知金属做了如下实验:取一小块金属,用小刀切下一小块,并将其投入水中,该金属漂浮于水面,立刻熔化成一个闪亮的银白色小球,并与水发生剧烈的反应,小球四处游动,同时发出嘶嘶的响声,并逐渐缩小,直至完全消失。请根据以上现象,归纳出该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分析:对于这类信息给予题,一定要仔细阅读题目所给的信息,该金属可用小刀切,说明金属比较软,硬度小;该金属可以漂浮于水面上,说明它的密度比水小;与水发生剧烈反应和最后完全消失,都说明该金属具有能与水反应的化学性质;金属熔化成一个小球,一方面说明金属的熔点低,另一方面说明该金属与水反应时放出热量;金属在水中游动,说明金

属与水反应过程中有气体放出。

答案: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达标巩固

1.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粗盐颗粒研成粉末 B.水变为水蒸气 C.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D.冰的融化

2.下列各组叙述均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酒精燃烧 酒精挥发 B.水结冰 水蒸气 C.煤燃烧 火药 D.蜡烛熔化 蜡烛燃烧

3.化学变化中()

A.一定有发光发热现象 B.一定有颜色变化 C.一定有气体放出 D.一定有新物质生成

4.下列叙述中属于酒精化学性质的是()

A.酒精易挥发 B.酒精是无色透明液体 C.酒精燃烧放热

D.酒精能燃烧

5.阅读下列关于水的叙述,其中描述物理性质的是(),描述物理变化的是(),描述化学变化的是(),描述化学性质的是()。

A.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透明液体 B.水在通电的条件下会分解为氢气和氧气

C.水受热沸腾变为水蒸气 D.水蒸气通过赤热的炭层产生了一氧化碳气体和氢气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化学变化一定表现出某些反应现象 化

C.物质状态发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D.有光和热产生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7..取一块木炭做如下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① 观察木炭的颜色、状态;② 另取一块体积相仿的煤块比较它们的质量;③ 点燃木炭并检验生成物是二氧化碳;④ 把木炭砸碎;⑤ 把木炭放入水中,上述各项中发生的变化,只属于物理变化的是(以下均填序号)

理由是 ;只属于化学变化的是,理由是。由此可知木炭的物理性质有,化学性质有。

8.信息处理:四氯化碳(CCl4)是一种无色液体,能溶解脂肪,油漆等多种物质,在实验室和工业上都用作溶剂。四氯化碳沸点低,蒸气密度比空气重,因此当四氯化碳受热蒸发成为沉重的气体覆盖在燃烧着的物体上,就能隔绝空气而灭火,是一种常用的灭火剂。由于四氯化碳在500℃以上时,可以与水作用,产生有毒的光气(COCl2)和一种常见的无氧酸,B.化学变化中一定有物质状态发生变 3

所以用它作灭火剂时,必须注意空气流通,以免中毒。请根据上述分析归纳四氯化碳的相关性质。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第三单元 物质在变化 篇2

本文结合实际单元测试项目而作,被测软件采用C语言编写,代码行数总计约3.8万行,函数总数约270个。第三方检测机构依据测试标准及设计文档,由项目经理带领4位测试工程师,借助Testbed/TBrun测试工具对软件代码进行了单元测试,历时约4个月。测试团队根据委托任务书的测试范围,完成了静态代码分析、函数功能验证与逻辑覆盖测试,并达到对语句(S)、分支(B)和修正条件判定(MCDC)覆盖率为100%的要求,全方位、多角度地暴露了各种类型的软件缺陷与错误,并尽可能地帮助开发人员进行了代码重构,包括编码规范性,提高程序执行效率,加强逻辑严谨性,体现了测试团队的能力与实力,提高了用户的认可度。该项目共进行了4轮测试,在第一轮测试结束后,测试成员研究了自动化回归测试脚本,给回归测试节省了大量的手动运行测试用例的时间。项目测试初期采取了测试人员两两一组的结对测试管理方式,并对设计的测试用例相互交叉审核,使得每位测试人员对各个模块都有所了解且参与设计,减少了对个体测试人员的依赖性。

1 软件质量

质量是实体特性的总和,表示实体满足明确或隐含要求的能力。质量有很多层次,大致可以分为内部质量、外部质量和使用质量。上线前测试主要关注的是外部质量,它是形成产品时的质量;内部质量是研发过程中关注的,是从白盒测试过程中产生的;使用质量是交付用户后,用户运维过程中产生的。

软件同时拥有外在的和内在的质量特性。外在特性指的是该软件的用户所能够感受到的。用户只会关心软件是否容易使用,是否能正确运行。而不会关心对于程序员来说修改起来是否容易,代码是否可读,或者结构是否良好。而程序员除了关心软件质量的外在特性之外,还要关心它的内在特性。

软件开发人员通过调试确定软件缺陷位置并进行修正,在没有引入新缺陷的情况下,修复已存在的缺陷通常能够提高软件产品的质量。但测试不是唯一提高质量的途径,提高软件质量贯穿于项目或产品生产的全生命周期,取决于软件过程控制质量与最终形成产品的质量。

按照质量的不同角度,软件质量特性可划分为:功能性、可靠性、易用性、效率、可维护性、可移值性、安全性。但要让所有质量特性都表现得尽善尽美是绝无可能的,因为关注软件的某些特性,可能会对另一些特性产生正面或者负面的影响,也可能没有任何影响,所以需要根据一组互相竞争的目标寻找出一套优化的解决方案,即软件度量指标体系。

2 单元测试

单元测试又称模块测试,是针对软件设计的最小单位即程序模块进行正确性检验的测试工作。其目的在于检查每个程序单元能否正确实现详细设计说明中的模块功能、接口和设计约束等要求,发现各模块内部可能存在的各种错误。单元测试需要从程序的内部结构出发设计测试用例,多个模块可以平行地独立进行单元测试。单元测试通常采用白盒测试方法,白盒测试一般包括静态分析与动态测试。

从软件质量提升角度而言,单元测试阶段发现的问题最多,投入的经费最少,承担的风险也最小。软件质量不但依赖于需求分析、系统架构,而且与代码质量紧密相关。代码质量与其编码规范成正比,整洁且标有注释的代码,既在质量上较为可靠,也为后期维护、升级降低了风险。

3 静态分析

静态分析即源代码分析,与动态测试相对应,不运行被测代码,只对源代码本身进行分析,无需测试用例,无需事先假设,没有预期性。静态分析主要包括代码审查、软件度量、数据流分析、体系结构发现等方面。代码审查主要是采用软件开发标准对待测源代码进行规范性检查;软件度量是对源码的基本特性、复杂度、依赖性等特性进行度量;数据流分析主要针对可能存在的资源泄露问题进行分析;体系结构发现主要是通过模型对软件体系结构进行分析。

静态测试技术包含数据类型的检查分析、引用分析、表达式分析以及接口分析。如果数据类型使用不当,有可能导致循环体内发生死循环。在静态错误分析中,最广泛使用的技术就是发现引用异常,为了检测引用异常,需要检查通过程序的每一条路径,通常采用类似深度优先的方法遍历程序流图的每一条路径。对表达式进行分析,以发现和纠正在表达式中出现的错误,包括:错误使用括号;数组下标越界;除数为零;对负数开平方等。接口分析需要检查形参与实参在类型、数量、维数、顺序上的一致性。从测试方法的角度上静态分析分为静态工具扫描和人工代码审查,人工代码审查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但也存在多方面的不足,如对审查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超过百万行审查时,难以发现问题;耗时,易犯错,可靠性低;对内缺乏可持续性,对外不具备权威性。

本次单元测试项目借助LDRA Testbed静态测试工具,依据行业标准与企业C语言编码规范,结合《MISRA-C:2004Guidelines for the use of the C language in critical systems》,制定静态规则审查项,对被测软件进行静态工具扫描和人工代码审查,依据定制的质量模型分析评估了软件质量。

4 动态测试

白盒测试的动态测试主要包括逻辑覆盖与基本路径测试,逻辑覆盖又包含语句覆盖 (SC)、判定覆盖(DC)、条件覆盖(CC)、条件判定组合覆盖(CDC)、多条件覆盖(MCC)、修改条件判定覆盖(MCDC)。语句覆盖的含义是:选择足够多的测试用例,使被测程序中每条语句至少执行一次。判定覆盖的含义是:设计足够多的测试用例,使得程序中的每个判定至少都获得一次“真值”或“假值”,或者说使得程序中的每一个取“真”分支的取“假”分支至少经历一次。条件覆盖的含义是:构造一组测试用例,使得每一判定语句中每个逻辑条件的可能值至少满足一次。条件判定组合覆盖的含义是:设计足够多的测试用例,使得判定中每个条件的所有可能(真/假)至少出现一次,并且每个判定本身的判定结果(真/假)也至少出现一次。多条件覆盖的含义是:设计足够多的测试用例,使得每个判定中条件的各种可能组合都至少出现一次。对于一个安全性、可靠性要求高的项目来说,更好的覆盖率标准是所谓的“100%修正条件判定覆盖率”,也就是每一个判定中的每一个条件必须能够独立影响该判定的输出,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仅改变这个条件的值,而使该判定结果改变。

本次元测试项目使用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两种测试类型,借助LDRA TBRun单元测试工具,分析详细设计文档,采用等价类划分、边界值分析、判定表等方法设计测试用例,设计了动态测试执行需要的驱动程序和桩程序,编写测试脚本并执行测试,完成了对语句覆盖(SC)、分支覆盖(BC)和修正条件判定覆盖(MCDC)的覆盖率为100%要求的测试,验证测试结果是否正确达到详细设计中的约定,记录测试执行情况和缺陷信息。

5 第三方测试的重要性

软件生产的3个最重要的因素是质量、进度和费用。由于费用和进度的有限性,要研发一种高质量、快速交付和低成本的软件项目变得越来越困难,也就是说,要同时达到3个目标是困难的。因此,在软件项目的研发中就要权衡它们之间的关系,使软件的特性能满足用户的要求。这意味着软件质量的度量和预估是必要的。介于软件开发方和软件使用方之间的经济和管理上独立的测试组织,称为第三方,第三方测试也叫独立测试。软件测试由独立的第三方测试机构承担有许多好处。第三方测试可以避免软件开发者测试自己开发的软件,由于心理学上的问题,软件开发者难以客观、有效地测试自己的软件。第三方测试还可以避免软件开发机构测试自己的软件。软件项目的开发过程受到时间、成本和质量三者的制约,时间和成本指标便于衡量,而质量却很难度量,因此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当时间、成本和质量三者发生矛盾时,质量最容易被忽视,如果测试组织与开发组织来自相同的机构,测试人员对软件测试的理解与思想很大程度上会被开发人员的思维所感染,测试过程也会面临来自与开发组织同一来源的管理方面的压力,使测试过程受到干扰。采用第三方测试方式,无论在技术还是管理上,对提高软件测试的有效性都具有重要意义,包括客观性、公正性、专业性、权威性。

摘要:从软件质量提升角度而言,单元测试阶段发现的问题最多,投入的经费最少,承担的风险也最小。软件质量不但依赖于需求分析、系统架构,而且与代码质量紧密相关。代码质量与其编码规范成正比,整洁且标有注释的代码,既在质量上较为可靠,也为后期维护、升级降低了风险。

第三单元 物质在变化 篇3

设计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区别),知道两者的区别和联系,并能判断日常生活中一些物质的变化。

2、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能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思想分辨出生活中常见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 :

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学会归纳整理。

2、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3、学生通过分类研究、实验探究、小组合作等方法判断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1、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活动,增强学生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化学的兴趣。

2、增进学生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

3、体验观察和思考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环节,培养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让学生感受到通过化学能让生活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教学重点:

1、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化学变化的特征及两种变化的判断。

2、能正确描述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教学难点:如何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归纳总结——补充讲解——练习提高

教学用具:玻璃片、镊子:胆矾、镁条、氢氧化钠溶液、试管、铁架台、烧杯、酒精灯、研钵、稀盐酸、石灰石、澄清石灰水等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在上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是化学。在千姿百态的物质世界里,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例如:我们日常生活见到的水蒸气和冰、食物的腐败、燃料的燃烧、钢铁制品在潮湿的环境中会慢慢生锈等,认识物质性质及变化特点,掌握其变化规律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所必需的。化学就是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科学,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板书: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师: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化学概念、化学基础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形成的,因此必须学会观察实验的方法。下面请大家观察几个演示物质变化的实验,主要观察变化前后物质颜色、状态、列表记录。

[演示实验] 课本P6 [ 实验1-1][ 实验1-2]

[观察现象]

师:上述变化有什么特点?

生:都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板书设计一:

一、物质的变化

(一)物理变化

1、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2、特征: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只是形状、状态(气体、液体、固体)的变化。

[讨论交流] 例举生活中常见的物理变化的例子。

生:瓷碗破碎,潮湿的衣服经太阳晒后变干了,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瓶子外壁迅速附着一层水雾,灯泡通电放热发光等

[演示实验]

[实验现象]

[演示实验] 课本P6 [ 实验1-3][ 实验1-4]

[观察现象]

[归纳]物质发生变化时生成其它物质,这种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讨论交流] 例举生活中常见的化学变化的例子。

生:洗净的铁锅出现锈斑,食物腐败,人和动物的呼吸,植物的光合作用等

[知识迁移] 观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环节。要了解物质发生的变化,必须从观察入手,在观察中思考,对观察到的变化条件、现象和结果进行科学地分析和归纳,我们就可以得出结论。

板书设计二:

(二)化学变化

1、概念: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2、特征:

①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②常伴随能量变化,常变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讨论]:

1、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应依据什么?

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有新物质生成2、灯泡发光是什么变化?上述变化可以分为哪几类?哪个是化学变化?为什么?

[阅读] 化学变化中伴随的现象。

[归纳] 化学反应中伴随的现象有:发光、发热、变色、产生气体、沉淀,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但有这些现象发生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师: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是相互联系的,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生:在化学变化中一定伴有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二者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注:现象只是判断的依据,不是根本,有发光、发热、生成气体现象的并非一定是化学变化。

师: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一门自然科学。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物质的性质。我们将物质在变化中变现出来的性质分别叫做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板书设计三:

二、物质的性质

(一)化学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

师:我们刚刚做的实验3、4、5中,纸片点燃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有氢氧化铜沉淀生成,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这里这些物质表现出来的性质都是化学性质。

师:请同学们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物质化学性质的例子。

生:蜡烛(纸张、木材等)能燃烧;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在干燥的空气中难生锈等

师:回答得很好,看来同学们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那化学变化和化学性质有什么联系呢?

生: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

师:在叙述物质的性质时,往往有下列字:能、会、可以、易、难等,例如:

1.汽油燃烧——化学变化 汽油能燃烧——化学性质

2.铁生锈——化学变化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铁(在干燥的空气中)难生锈——化学性质

3.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化学变化 胆矾溶液可以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化学性质

师: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化学性质有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

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板书设计四:

(二)物理性质

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

注:这里不需要化学变化有两层含义:一是不需要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二是在物理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味道、硬度、熔点、沸点、密度等,这些性质是可以被感知和测量。下面我们重点介绍几个重要的物理性质。

板书:1.熔点

师:当固体物质受热时,达到一定温度就会变为液态,这个过程叫熔化,物质的熔化温度叫熔点。一般来说固体变成液体和液体变成固体的温度是相同的。

板书:2.沸点

师:液体加热到一定温度就会沸腾变成气体,如我们做的第一个实验。同学们知道水的沸点是多少度?

生:100。C

师:对!100。C是水在常温下的沸点。同学们知道为什么高压锅做饭快吗?

生:温度高。

师:为什么温度高呢?

生:.......师:这是由于高压锅内水沸腾时的温度高,物质的沸点随着大气压强的增大而增大。

师:展示相同体积的铝块和铁块,大家如何分出哪块是铁,那块是铝?

生甲:看颜色,铁发黑

生乙:掂一下,重的是铁

师:为什么体积相同而质量不同呢?这是由于它们的密度不同。我们把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密度。

板书:3.密度 公式:密度=质量/体积

师:熔点、沸点、密度等都是物质的重要物理性质,在生产、生活和科研中,了解物质的物理性质是很重要的。物质的熔点、沸点和密度以及大气压强等数据,在物理、化学等手册上一般都能查到。我们学习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和“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在使用时我们如何区别呢?

师:性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是一种“能力”,而变化是一个过程,是性质的具体表现。就用举重运动员来打个比方,举重运动员在举重运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叫举重能力。同理,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

课堂练习:

1、有关物质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不需加热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B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C 物质燃烧时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D 伴有发光发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滴水成冰 B 汽油燃烧 C菜刀生锈 D 酒精挥发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和“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这是学习化学的基本概念。我们不仅要掌握这些概念,更重要是分清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等,这就需要我们多思考,多练习。

作业布置:

1、完成课本P10—11作业

2、预习提纲:

⑴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⑵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板书设计: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物质的变化

(一)物理变化

1.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2.特征: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只是形状、状态(气体、液体、固体)的变化。

(二)化学变化

1.概念: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2.特征:

①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②常伴随能量变化,常变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注:现象只是判断的依据,不是根本,有发光、发热、生成气体现象的并非一定是化学变化。

二、物质的性质

(一)化学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

(二)物理性质

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 1.熔点 2.沸点 3.密度 公式:密度=质量/体积 课后反思: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

第三单元 物质在变化 篇4

通过阅读获取信息、讨论交流加深理解,进一步深切体会社会日新月异的前进步伐。让学生动脑思考,动手实践,培养学生全面的语文素养。学生能够初步感受到家庭的变化,社会的发展,历史的变迁。

会为发现这些变化而感到喜悦与充实,这也将作为学生对社会、对历史的认识积淀而贮存。教学重点、难点:

诗歌《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以深圳特区这样一个“小村庄”作为中国大社会的缩影,歌颂了改革开放政策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而《中国一日》这则新闻,又用大量的事实数据,较全面、具体地说明了这一变化。《黄河象》从考古的角度,推想远古时期一头老象为了喝水而深陷淤泥最终送命的故事,科学合理地推断了黄河象骨骼化石形成的过程,发掘了二百万年间沧海桑田的变化。课时安排:

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 2课时;黄河象 2课时;楼兰之死 1课时;中国一日 1课时;综合活动 3课时

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 教学内容:

《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是第三单元中的第一课,是一首叙事性诗歌,以深圳特区这样一个“小村庄”作为中国大社会的缩影,用“我”的口吻,通过村庄昨天与今天的对比,讴歌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城市建设、人民生活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抒发了诗人对家乡变化的惊喜,对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变化的赞叹之情。

本课一共有8个小节,写了三方面的内容。第1、2小节由概括到具体叙述了“昨天”一座小村庄贫穷与落后的状况以及带给人们的困扰。第3—7小节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改革开放以来这座村庄的可喜变化,抒发了诗人惊喜、赞叹的情感。第8小节总结全诗,讴歌改革开放、党的富民政策给村庄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而人民的生活将来会更加美好。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掌握并会写“灶、庞、焕”等生字。

引导学生找一找是各种对比的句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为后面的习作做准备。借助课题,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画出重点词语,体会诗人对村庄变化的惊喜、赞叹的情感。

理解课文中的词语,找出文中运用的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方法。反复诵读诗歌,了解诗中描绘的一座村庄、人民生活及其变化,体会作者对这一变化的欣喜、赞叹之情,进而理解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可喜变化的重大意义。教学重点、难点:

抓“昨天、超出、只不过、奇迹般”等重点词句,品味语言。通过品味语言,可以促进学生对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感情。

能进一步训练学生语感及其它语文能力。这样做能逐步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继而达到入情入境的境界,同时也对课文语言进行了二度创造。教具:PPT课件 第1课时 教学步骤: 导入

同学们,你们有谁对深圳这个城市有了解?(课件)看,这就是深圳,一个繁华的城市,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著名的经济特区。而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板书: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新课讲授

这是一首现代诗,一共有几小节?(8)好,那我要找8个人来读,在他们读的过程中,其他人要认真听,看谁读得又正确又流利。

下面我出几个词考考大家,谁来念念?全班一起,一个词读两遍。(课件)

那我要问问你们了,渺茫是什么意思?(因遥远而模糊不清;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测)劳作的意思呢?(劳动,多指体力劳动)边陲呢?(边疆)

翩翩起舞的“翩翩”是什么意思?(轻快地飞舞的样子)那这个词的意思呢?(形容轻快地跳舞)

焕然一新的意思呢?(新面貌,使人觉得到处都是亮堂堂的)

那面向黄土背朝天是形容什么呀?(形容(农民)长时间辛苦耕种的样子)

我们再看看课后生字表,在你预习的时候,有什么需要注意的提示给大家吗?(灶、庞的读音;庞不要少写一点)

形近字:灶、肚、杜,庞、宠,焕、换、唤、涣;画词(扰、渺、曦、舞的字型)下面请大家小声地把这首诗再速读一遍,思考这首诗主要写的是什么。(一座村庄昨天与今天的对比)那你能试着给这首诗分分层吗?(1—2,3—7,8)自己放开声,把这首诗歌再读一遍。作业

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这篇课文,完成生字,积累本上写形近字。第2课时 教学步骤: 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这篇课文。(板书: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

在学习之前,谁来回忆一下儿这首诗主要写的是什么?(一座村庄昨天与今天的对比)(板书:昨天——今天)

好,那我们就来看看这座村庄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精读课文

我们一起把第一部分一、二小节读一遍,在读的过程中思考:这座村庄原来是什么样子的? 你怎么理解“姑娘从溪边挑回一担担摇晃的夕阳„„”这句话?省略号起到了什么作用? 原来的村庄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昨天”一座村庄贫穷与落后的状况以及带给人们的困扰)

就是这样一座贫穷落后的村庄,今天又是什么样子呢?看到今天村庄这个样子的作者,心情又是怎样的呢?谁来读读第三小节?(通过“呵、超出、只不过、奇迹般”等词语,体会诗人对村庄变化的惊喜、赞叹之情)这一节在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过渡,引领下文)诗人为什么会如此惊叹?到底原来的村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大家看大屏幕,谁来读一读?(课件:四个人一组朗读4—7小节,思考:文中从哪些方面写了村庄的变化?你能感受到什么?画出相关的语句,并在书旁做简单的批注。)第四小节:第1、2句以对比的方式写出村庄的道路、房屋的变化。

第五小节:设问,由上节村庄的城市建设引到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人——还是故乡人。第六小节:具体写如今“乡亲们”所从事的工作(不仅仅是种地)以及丰富的业余文化生活。第七小节:概括上节,农民的生活由物质到精神都“焕然一新”。是呀,农民的生活由物质到精神都“焕然一新”。(板书:焕然一新)“这就是昔日„„”(学生跟读)

这一小节中有一个比喻句,你能找出来吗?(改革开放„„美好春光)

为什么把今天的农民喻作“春燕”?为什么说他们在“描画着美好春光”?(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其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讴歌改革开放、党的富民政策给村庄带来了巨大变化而人民的生活将来会更加美好)那么我们再回到诗歌的开篇,诗人为什么要说“昨天”,而不说过去呢?(体会“变化”的时间之快,变化之大,以及社会日新月异的前进步伐)这座村庄——也就是今天的深圳特区,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变化的呢?(改革开放)(板书:改革开放)那么我们再回到诗歌的开篇,诗人为什么要说“昨天”,而不说过去呢?(体会“变化”的时间之快,变化之大,以及社会日新月异的前进步伐)原来的村庄发生的这些变化,这变化之大又如此之快,给你什么体会?可以结合你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没有改革开放,也许深圳甚至其它城市,还停留在贫穷落后的阶段,(课件)正是邓小平同志改革开放的政策给我们带来了这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们也一起来唱这首歌。作业

完成练习册。在我们的身边也有很多的变化,比如你的玩具、你的学校等等,去观察搜集这些变化,为我们下次的习作做准备。板书:

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 改革开放

昨天——————今天 焕然一新 黄河象 教学内容:

课文通过介绍北京自然博物馆陈列的古代黄河象骨骼的化石,推想了它的形成过程,以及被发现、发掘、命名的过程。说明二百万年间,大地发生了沧海桑田般巨大的变化。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理解“骨骼、昂首阔步、炙烤、椭圆、有气无力、挣扎、惊恐、腐烂、挖掘、一瞬间”等词的意思。

2.理解科学家是怎样想象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来历的以及他们这样假想的根据。3.体会文章的记叙顺序。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理解能力。

6.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奥秘,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黄河象化石高大完整的特点及形成原因。2.理解科学家想象黄河象骨骼化石来历的经过。3.弄清课文的叙述顺序。教具:PPT课件 第1课时 教学步骤: 导入

请大家看大屏幕,这是什么动物的骨架呀?(大象)对,这就是古代黄河象的骨骼化石,这是通过化石所推想出的黄河象的外形。(课件)那么这具象化石是在什么地方发现的?它的来历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黄河象”。(板书:黄河象)新课讲授

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9)好,那我要找9个人来读,在他们读的过程中,其他人要认真听,看谁读得又正确又流利。

下面我出几个词考考大家,谁来念念?全班一起,一个词读两遍。(课件)

那我要问问你们了,炙烤的“炙”是什么意思?(烤)那这个词的意思呢?(烤)发现是什么意思?(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发掘的意思呢?(把埋藏的东西挖掘出来)那挖掘呢?(挖)

有气无力的意思呢?(形容无精打采的样子)

我们再看看课后生字表,在你预习的时候,有什么需要注意的提示给大家吗?(蒿、砾的读音;簇是上下结构,椭是左中右结构)

形近字:骼、胳,椎、稚,砾、烁;画词(颌、趾、炙、栎、淤的读音)

下面请大家用我们学过的快速阅读法,把文章浏览一遍,并试着给课文分分段。(1,2—7,8—9)好,四个人一组把课文再读一遍,边读边思考,每一部分主要写了什么。(第一段:介绍古代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样子;第二段:推想化石形成过程;第三段:化石被发现)每一部分的主要意思都有了,那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陈列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古生物大厅里的一具古代黄河象的骨骼化石,科学家依据象化石推想了它的来历,它是一九七三年被发现的)

这也是一种总结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就是段意总结法。作业

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这篇课文,完成生字,积累本上写形近字。第2课时 教学步骤: 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黄河象”,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这篇课文。(板书:黄河象)在学习之前,谁来回忆一下儿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陈列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古生物大厅里的一具古代黄河象的骨骼化石,科学家依据象化石推想了它的来历,它是一九七三年被发现的)那么下面我们就具体来看看它的形成过程。精读课文

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在读的过程中思考:从这段描写中你体会出这具大象骨骼化石具有什么特点?把使你产生这种感受的词句画出来。(完整)(课件:下列内容)

这具大象骨架高4米,长8米,除了尾椎以外,全部是由骨骼化石安装起来的。前端是三米多长的大象牙,接着是头骨和下颌,甚至连很难发现的舌骨也保存着。在一百多块脚趾骨中,连三四厘米长的末端趾骨也没有失掉。

古代黄河象的骨架能够这样完整地保存下来,在象化石的发现史上是很少见的。这些语句给你什么感受?谁再来读读?(用具体数字介绍古代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样子,说明这样完整的象化石在历史上是少见的)

那如此完整的黄河象的化石又是怎样形成的呢?请大家快速阅读第2—7自然段。(板书:一群黄河象来到河边→老象陷进淤泥→变成化石推想)那这个形成过程是如何得来的?(根据化石推想得来的)那么作者在推想的过程中有很多合理的细节,请大家看大屏幕,谁来读读这句话?(课件)作者是看到那条小河了吗?(没有)那这推想的细节从何而来?(生活经验)那给你什么感觉?(真实)那两人一组在课文的第二部分边读边画出这样的推想细节。(一群大象,在一头老年公象的带领下,扑踏扑踏地从远处走来了。)通过这些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

对,正是对生活细致入微地观察,才带给我们如此生动真实的推想故事。

那么这具距今有二百年历史的象化石又是如何被发现、发掘的呢?我们一起把第8—9自然段读一遍。(板书:发现、发掘)(1973年,甘肃)

从这个自然段中,你能找到作者推想化石形成过程的根据吗?(一是从它站立的姿势,推断是失足落水;二是从骨头关联的情况,推断它死后一直没被移动过)给你什么感觉?(推想的科学性、合理性)

二百万年呀,大地„„黄河,从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时间的久远,变化的巨大)那第九自然段在讲什么?(命名)(板书:命名)

大家看,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叙述的?(推想—发现—发掘—命名)那你还能按另外的顺序重新叙述这篇故事吗?(发现—发掘—推想—命名)

对,所以呀,以后我们在阅读这样的文章时,就可以问问自己:如果不是这样的,还可能是什么样的?

这篇课文我们就学完了,给你什么感受呢?谁来说说? 作业

课间跟同伴用新的叙述顺序复述这个故事,完成练习册,继续搜集有关变化的材料。板书: 黄河象

一群黄河象来到河边→老象陷进淤泥→变成化石 推想—发现—发掘—命名 楼兰之死 教学内容:

这是一篇饱含着强烈情感的说明文。作者通过描述楼兰古城被沙漠吞噬,以及塔克拉玛干由绿洲变成沙漠的触目惊心的史实;国际国内土地沙漠化的严重状况,强有力地说明了土地沙漠化,是人类面临的重要生活环境问题。并通过科学分析,翔实的例证,得出“人类对植被的破坏,加速了这种自然灾害的进程”的结论。警示人们:不能听任这种历史悲剧重演。教学目标:

通过本文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生态植被被破坏的严重性,从而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紧迫感。

通过阅读,使学生了解引用、举例、诠释等说明事物的方法。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本文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生态植被被破坏的严重性,从而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紧迫感。

教具:PPT课件 教学步骤: 质疑揭题

我们这个第三单元的单元题目是什么?(变化)

对,所以我们学过的《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是从一座村庄、一个城市的角度说“变化”;《黄河象》则是从考古的角度说“变化”。那我们今天要学的《楼兰之死》又是从一个怎样的角度说的“变化”呢?(板书:楼兰之死)在示意图上指出楼兰的位置。(课件)看今昔对比图。(课件)你有什么感受?

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些感受来看看楼兰有如此变化的过程。阅读升华

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7)好,那我要找7个人来读,在他们读的过程中,其他人要认真听,看谁读得又正确又流利。

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一想:楼兰从过去到现在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画出相关的语句,并在书旁做批注。(繁荣到消亡)

楼兰消亡了,死了,那它为什么会死呢?四人一组学习课文第2—5自然段,概括出“楼兰死了”的原因。(土地沙漠化)那土地沙漠化怎么形成的?你身边有这样的例子吗? 那我们看看文中,作者用了什么方法来说明土地沙漠化的?(诠释、举例)那么作者还举了什么例子呢?请大家快速阅读第六自然段。

1983年策勒县一天上市的柴车不超过500辆,但现在一天高达1000辆,那大家可以试想一下,如果像课文列的数据那样,10年,100年以后,柴车一天有多少辆?要破坏多少植被? 回想着历史上曾经辉煌一时的楼兰古城,再看看今天人们依然在肆无忌惮地破坏着我们的生存环境,楼兰已死„„悲剧重演吗?对,就是不能让悲剧重演,那我们应该怎么做? 作业

保护我们的环境,就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楼兰之死》是从历史和环保的角度在说“变化”。回家阅读《楼兰古国为何失踪?》,完成练习册,听写本上写这个单元的词语。中国一日 教学内容:

这是一则新闻,作者运用列数字与作比较的方法,说明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这种现象,是“奇迹中的奇迹”。教学目标:

了解新闻稿的体裁特点。

把握课文结构,了解课文内容,理解“崛起与沉重同步,希望与困顿同在”这句话的含义。学习本文大量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崛起与沉重同步,希望与困顿同在”这句话的含义。学习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教具:PPT课件 教学步骤: 导入

在这个单元我们曾学过一篇课文叫《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讲的是什么呀?(改革开放给深圳市带来的巨大变化)

对,今天我们同样要学习一篇关于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巨大变化的文章,题目是什么?(中国一日)可它的体裁不是诗歌,而是新闻。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则新闻。新授

这则新闻一共有几个自然段?(11)好,那我要找11个人来读,在他们读的过程中,其他人要认真听,看谁读得又正确又流利。

新闻稿的写法包括三部分内容:导语、主体和结尾。根据这个提示,请大家给这则新闻分分段。(1,2—9,10—11)

我们一起把导语部分读一遍,边读边思考:这则新闻的时间和主要话题是什么。(1994年9月20日;中国一日,道出“发现”的是“串串生动而又令人惊讶的数字”。)

那么哪些数字令人惊讶?新闻又是从哪些方面来统计这些数字的呢?四个人一组边读边学习主体部分,解决这两个问题。(从中国的消费、市场、住宅、交通运输、人口、国内生产总值等方方面面)

[“仅仅是一天,中国就会买下近6万台电视机、12万只手表。”“仅仅是一天,中国城乡就会开通一万门电话。”„„] 这许多数字令人惊讶,但文章除了列数字之外还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呢?好,老师给你们一把金钥匙,请大家看大屏幕,谁来读读?(课件:金钥匙的内容)那你能找出这一部分作比较的句子吗?(“中国每天各种交通运输工具运送旅客1800万人次,相当于瑞典、芬兰、挪威、冰岛4国人口的总和。”„„)(课件)[澳大利亚总人口2000万左右] 5.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现在和49年相比你又知道了什么?

6.从这些数字和比较中,你们感受到中国是一个怎样的国家?请用文章中的一句话概括。(崛起与沉重同步,希望与困顿同在)

为什么要用这句话来概括?(与过去的中国相比,中国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中国还很落后)

7.所以联合国人口问题专家„„的人口。你会用什么来形容这个现象?(奇迹、自豪)那我们就带着这奇迹这自豪一起把第11自然段读一遍。

三、作业

虽然中国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还很落后,但是它的发展是有“中国特色”的,我们应该看到崛起的希望,增强承受沉重,克服“困顿”的信念。崛起与沉重同步,希望与困顿同在!这则新闻写于十几年前,文中列举的很多数字都已发生了变化,请你查找并核实几项最新的数据,比如我国现在还有大约多少贫困人口等等。回家阅读《中国贫困人口知多少统计差异使扶贫战略不确定》,完成练习册,继续搜集身边的变化。综合活动 教学内容:

本次主题活动,要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发现社会的变化;用自己的笔去记录,反映社会的变化。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科学的调查、统计能力以及与人交流、文字表达能力。加深对社会日新月异的前进步伐的认识和理解,树立与时俱进的信念。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发现“变化”,及时记录、整理,写出反映“变化”的习作。引导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关心社会的发展变化,培养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关心社会的发展变化,培养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教学步骤: 看一看

由周围某一事物的“变化”说起,引发议题。小组合作,根据感兴趣的内容确定一个主题。通过实地观察、了解、访问等,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耳朵去听,自己动手搜集资料。找一找

采用各种不同的形式与方法搜集资料,记录“变化”。回顾学过的四篇课文。写一写 将收集的资料进行筛选、整理,选择一种表达形式,反映其“变化”过程。评价习作。说一说

结合“写一写”评价习作。作业

完成练习册和习作。课后小结:

第三单元的单元题目是变化,所选编的四篇课文可以说跟孩子的生活实际贴得很近,讲起来让孩子充满兴趣,课堂气氛也比较活跃。《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主要讲改革开放给深圳市带来的巨大变化。改革开放这个大背景,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很遥远,很生疏,所以我先没把过多的时间放在这个大背景上,而是就课文的诗歌本身去讨论变化,现代诗歌的特点是浅显易懂,孩子通过诗歌就能比较出深圳市过去和现在的变化,到底是变在哪里,通过诗歌很明显的语句,可以了解到变化的巨大和变化速度之快,但最后作者实际是在歌颂改革开放,歌颂党的福民政策,孩子就答不出来,只是一味地在说是农民们辛勤的劳动得来的,这可能跟我先前没有让孩子去体会这变化之中有党、有国家的政策在支撑着、在带动着有关系,我太就诗歌本身去讨论变化了,而忽略了作者真正的情感,再者,对于改革开放孩子的理解也很困难,他们不明白怎么就改革开放使贫穷的村庄变成了繁华的城市,但最后讨论对于变化的体会时,孩子说得都很好,尤其是对于北京的变化,我感觉到孩子对于贴和切身实际的,感受会很深刻。像以后再碰到这类课文,就先把这个大背景一点点带到每一部分的体会中,这样,孩子就不会偏离作者真正的写作意图。最后我给他们讲了我小时候的学习生活,和他们现在的生活进行比较,孩子听得津津有味,我就趁机鼓励他们要更努力学习,得到很好的应答。

第三单元教案(祖国在我心中) 篇5

国徽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国徽,尊重国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国徽、尊重国徽。(重点)

2.理解“我看见警察叔叔甜甜的微笑,把他帽子上的国徽映照的更美丽。”“国徽和太阳在一起,照耀着我,也照耀着祖国辽阔的大地。”两句的意思。(难点)

教具准备:

1.实物投影

2.国徽的图片

3.课件(时间为一分钟的题为国歌的纪录片)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课前,教师引导学生充分预习课文,鼓励他们到图书馆查阅纸质或电子资料,了解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文件下载、手写采蜜集等等)记录下来。

点评:教师本着大语文的教育观点,把课内、外阅读融为一体,注意学生在知识广度上的积累。

二、激情导入:

每周一升旗的时候,庄严的国歌声总会在校园上空回荡。人们还把国歌拍成了纪录片,(播放课件,在画面合成出国徽图案时定格)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以国徽为题的小诗。

板书课题:国徽

点评:国歌是学生最熟悉的,从此引入比较自然。以国歌为题的纪录片,内容紧凑,画面、音响激动人心,特别是片尾国旗、天安门、麦穗、齿轮等组合成国徽图案,在此定格可以很自然地导入课文的学习。

三、了解学生情况:

(一)读读这首小诗,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可以从这些方面回答:

1.拾到钱要交给老师。

2.钱币脏了要擦洗干净。

3.要帮助别人,小弟弟不小心摔倒了要主动把他扶起来。

4.当我主动把小弟弟扶起来时,我看见警察叔叔甜甜的微笑,把他帽子上的国徽映照的 更美丽。

5.国徽和太阳在一起,照耀着我,也照耀着祖国辽阔的大地。……

点评:通过这一问题,教师可以预测和诊断出学生已经了解了哪些知识。以便

调整下一步的教学策略。

(二)再读这首诗你还想知道什么?把它们写在问题卡上。

点评: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及时记下阅读中的问题,认真思考,是一种值得培养的阅读习惯,也便于教师了解学生还想知道哪些,及时梳理学生提出的问题,以学生为中心,师生共携手确定教学目标,也为教师下一步要采取的教学策略提供了依据。

四、互动探究:

(一)问题预测

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问题

1.国徽图案里有什么?我们在哪里可以看见国徽?

安海西边小学

安海西边小学

2.我们做什么可以使国徽更美丽?

3.为什么国徽和太阳在一起,照耀着我,也照耀着祖国辽阔的大地?

4.为什么当我把小弟弟扶起来,我看见警察叔叔会露出甜甜的微笑,把他帽子上的 国徽映照的更美丽?

5.为什么要把钱币擦洗干净?

„„

(二)梳理质疑

在学生质疑时,教师及时收集学生的问题卡,放在实物投影上师生一起去梳理:

1.按诗的内容顺序梳理:

(1)为什么要把钱币擦洗干净?

(2)为什么当我把小弟弟扶起来,我看见警察叔叔会露出甜甜的微笑,把他帽子上的 国徽映照的更美丽?

(3)为什么国徽和太阳在一起,照耀着我,也照耀着祖国辽阔的大地?

„„

2.对和国徽有关系的问题进行梳理:

(1)国徽图案里有什么?

(2)在那里可以看见国徽?

(3)做什么可以使国徽更美丽?

„„

点评:对质疑进行梳理既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训练又是师生共同确立教学目标必不可少的环节。

(三)解决策略:

1.和内容有关系的问题解决策略;

(1)第一个问题当时解决。

(2)第二、三个问题采用如下方法:

①择法自学: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通过默读、圈画、思考、旁批来感知重点内容。

②四人一组讨论: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在小组中交流、提高。

③全班汇报:大家各抒己见,组内外成员可以互相补充、充分交流,教师适时点播。

点评:这一环节达到对诗的主要内容的理解。第二、三个问题是全诗的重点和难点,采取的策略不是教师讲解,而是学生分组互学,通过阅读、讨论,寻找自己满意的答案。同时又使得师生分享彼此的思考,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

2.和国徽有关系的问题解决策略:

(1)学生可以在投影上展示他搜集到的资料:国徽图案、介绍国徽中有什么?代表什么?

读一读诗中相关的内容。

(2)教师还可以适时地再放前面使用过的课件。

师生一起朗读这首诗。

(3)学生可以结合《采蜜集》等记录平时观察、收集的资料,说说在哪里可以看见国徽?

(4)同桌同学讨论:我们做什么可以使国徽更美丽?

学生自己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诗。

点评:教师在阅读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搜集、整理文字及观察资料的能力。师与生、生与生共同交流学习情况、互议互读,共同完成教学目标。从而使教学真正成为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五、拓展练习:

(一)完成下列活动之一即可:

1.个人:读读你喜欢的诗句。

画画你喜欢的情节。

安海西边小学

安海西边小学

2.同桌之间:背诵这首诗。

3.四人活动: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4.自由组合:根据课文内容再试着写几句诗,可添加在课文中的任何地方。

(二)把这首诗背给爸爸、妈妈听。

点评:拓展练习活动有层次,针对不同程度、不同爱好的学生学习及提高并注意了家校联系。

板书设计:

爱护——→

国徽

←——争光

点评:板书设计一是体现了文章的主旨;二是在形式上象征着国徽和太阳一样,照耀着祖国辽阔的大地。

课后总评:

本课从大语文的教育观点出发,把课内、外阅读融为一体,注意学生在知识广度上的积累。在教学过程中着力体现教与学的交往与互动。师生分享彼此的思考,交流学习情况、互议互读,共同完成教学目标。努力使教学成为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策略的选择、环节的设计关注了学生的差异性和独立性,努力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

回自己的祖国去

教学要求:

1、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华罗庚热爱祖国,愿意把自己的知识奉献给祖国的动人故事,教育学生树立为祖国服务的志向。

2、运用自学结合老师指导的方法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默读听读,思考并理解课文内容。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华罗庚为什么要回到祖国去。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华罗庚热爱祖国,愿意把自己的知识奉献给祖国的动人故事。

安海西边小学

安海西边小学

2、教育学生树立为祖国服务的志向。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华罗庚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出画像,介绍人物

1、(出示画像)提问:同学们,这是我国一位伟大的数学家,你认识他吗?(华罗庚)

2、介绍华罗庚。

华罗庚是中国著名的数学家。1910年11月12日生于江苏金坛,1936年赴英国留学,1946年赴美国,1950年回国。他主要从事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研究,为祖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3、板书课题:回自己的祖国去。

4、根据题目质疑。

问题:华罗庚为什么要回自己的祖国?

(二)初学课文,认识生字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能适当停顿。

2、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读音情况。

提醒注意:华是多音字,当姓讲的时候读作“hua”。

3、同桌互相读课文,纠正错误读音,标出自然段。(十四个自然段)

4、指名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意思。

(三)学习课文内容,体会情感

1、学习第一至九自然段。

(1)默读第一至九自然段,边读边想“这一天总算盼到了”,“这一天”是哪一天?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学生:“这一天”指的是“祖国解放的那一天。”

学生:从这话句中可以看出来。“我们的祖国解放了。”华罗庚扬了扬手中的报纸,“这一天总算盼到了!”

板书:祖国解放

(2)在国外突然听到祖国解放的消息,你能想像华罗庚当时是什么心情吗?

学生:我想华罗庚一定很激动。

他一定很高兴。

(3)从哪儿看出他高兴、激动的心情呢?请你从书中找出相关的词语,用“——”画出来,再读一读。

学生:从“急步”一词可以看出他激动。“急步”就是很着急地走,他一定按捺不住心中的情绪了。

从“扬了扬手中的报纸”可以看出他很高兴。

从“斩钉截铁”一词可以看出他的决心。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2、学习第十至十三自然段。

(1)过渡:华罗庚为什么要回到自己当时贫穷落后的祖国,而不在繁华的美国待着呢?

(2)默读第十至十三自然段,边读边想,他为什么要回到自己的祖国去?

(3)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其他同学思考;他们两个人各自的想法是什么?

学生:美国教授瞧不起我们中国,他想留住华罗庚为美国作贡献。

华罗庚想把自己的一切献给自己的祖国,因为他热爱自己的祖国。

(4)自由读华罗庚说的话,讨论:他为什么要回自己的祖国去?

板书:献给——不会遗憾——为祖国尽力

美国教授认为华罗庚回到自己的祖国是把学识抛掉了,而华罗庚认为不是这样;美国教授认为他这样做太可惜了,而华罗庚认为自己这样做才不会遗憾。这一切都说明华罗庚是一个热爱祖国的人。

安海西边小学

安海西边小学

板书:热爱祖国

(5)齐读华罗庚说的话。

3、学习第十四自然段。

齐读

(四)总结扩展

你还知道哪些科学家爱国的故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

2、指导学生在田字格里正确书写生字。

教具准备:

生字、新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文

1、师生配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一读。

“不!把学识献给自己的祖国,永远不会遗憾。我是一个中国人,我要为祖国尽力!”

(二)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新词卡片,指名认读。

解放

斩钉截铁

敬佩

尽力

2、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识记字形。

3、全班交流汇报。

封:左右结构。左边两土撂在一起,最后一笔是“”,右边是“寸”/

借:左右结构。左边是“”,右边是“昔”。

初:左右结构。左边是“”,不要写成“”,右边是“刀”。

渊:左右结构。左边是“”,右边的笔顺是:

博:左右结构。左边是“十”,右边是“”,第三笔不出钩。

令:上下结构。“今”字加一笔就是“令”。

敬:左右结构。左边是“苟”,右边是“攵”。

佩:左右结构。左边是“”,右边是“”,第三笔是“一”,不要写成“”。

遗:半包围结构。里面是“贵”,外边是“”。

憾:左右结构。左边是“”,右边是“感”。

(三)扩词练习(开火车比赛)

封:封锁 封建 封闭

借:借口 借用 借钱

初:初中 初升 当初

渊:深渊 渊博

敬:尊敬 敬爱 敬礼

憾:震憾 遗憾

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 综合练习

安海西边小学

安海西边小学

教学过程:

一、比一比,组词语。

萝()今()借()

罗()令()措()

二、填上合适的内容。

()

()

一座

一个

一辆

三、补充表示时间、地点的词语,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具体。

例:老师批改作业。

下班以后,老师还在办公室里批改作业。

(1)同学们看电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爸爸带我看展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用“斩钉截铁”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爷爷的故事

2001年2月19日,党中央、国务院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了国家科技奖励大会,最高奖得主之一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水稻专家袁隆平。

袁隆平爷爷出生在大城市,怎么会去学农,研究水稻呢?有两件事激励了他。

6岁时,他来到武汉郊区的一个园艺场郊游。啊,多漂亮的花儿,多诱人的水果,他被深深吸引住了,缠着园丁问这问那,并立下“我一定要去学农”的志愿。

20世纪60年代,中国遭遇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好多人没有饭吃,袁隆平下定决心要在农学上有所作为。“让所有的人不再挨饿”成为他终身追求的目标。

为了培育出优良的稻种,他几乎天天泡在稻田里,一片田,一株稻地去寻找可以用来杂交的稻穗,最后终于从14000株稻穗中找到了36株,培育出了大量杂交水稻,使水稻的产量大大地提高。

他研究的杂交水稻被世界科学组织称赞为“东方魔稻”,他也受聘担任了联合国粮农组织的首席顾问。

(1)写出句中加点词的近义词。

1)多漂亮的花儿!()

2)多诱人的水果!()

3)“让所有的人不再挨饿”成为他终身追求的目标。()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小时候()和()激励袁隆平爷爷研究水稻,他培育出了()水稻,大大地提高了()。

安海西边小学

安海西边小学

意大利的爱国少年

教学要求:

1、了解热那亚少年身在异国他乡,穷困潦倒却不忘维护祖国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懂得应时时刻刻把祖国的尊严放在第一位。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在理解热那亚少年当时的处境和心情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热那亚少年需要钱,为什么又把那些钱扔回去?

教学难点:

通过理解“热那亚少年需要钱,但又把那些钱扔回去”这个问题,体会热那亚少年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课时: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师生一起讨论交流,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了解《爱的教育》这本书。

3、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

书籍《爱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一)介绍《爱的教育》

1、出示《爱的教育》一书:同学们,你们看过这本书吗?

2、请同学介绍这本书或说说其中的故事。

《爱的教育》也可以叫做“一个小学生一学年的故事”,是由意大利某市立小学一位四年级学生阿米琪斯写的。他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写他在校内外的所见所闻。从10月份四年级开学第一天开始写起,一直写到第二年7月份。全书共100篇文章,包括发生在阿米琪斯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以及10则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故事”。本文就源于其中一个故事。

3、板书课题:意大利的爱国少年。

4、齐读课题,找出课题中的关键词。

(爱国)

5、质疑:围绕关键词,你都想了解什么?

疏疑:从哪儿看出少年爱国?

(二)学习生字、新词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按要求读课文。

(1)读准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利用工具书解决。

(3)独立识字,掌握字形。

2、指名读课文。

(1)读准字音。

热那亚(ya)虐(nue)待可恶(wu)侮(wu)辱愚(yu)蠢

安海西边小学

安海西边小学

(2)掌握字形:运用自己已有识字方法自学生字。

重点指导:

卖:与“买”进行区分。上面有“十”的,是“卖”。

遇:半包围结构。第七笔是“”,不能写成“”。

(3)理解词义。

大义凛然:严峻不可侵犯的样子。形容为了正义事业坚强不屈。

(三)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写了一个十一岁的热那亚少年,在一艘从西班牙开往意大利热那亚的轮船上,用自己大义凛然的行为,维护祖国尊严的感人故事)

2、理清课文脉络。

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文章可分几段?

全文共九个自然段,可分三部分。

第一段(第1、2自然段):介绍船上的乘客和意大利少年的身世。

第二段(第3、4自然段):乘客们询问了少年的身世后,扔给他一些硬币,少年太需要钱了,就捡起了硬币。

第三段(第5至9自然段):少年听到有人侮辱自己的祖国时,毅然把硬币砸在这些人的身上,大义凛然地维护祖国的尊严。

3、再次读课文。

板书设计:

意大利的爱国少年

《爱的教育》为什么?

身世——给硬币——扔硬币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热那亚少年需要钱,为什么又把那些钱扔回去”这个问题,体会热那亚少年的爱国主义精神。

2、在理解热那亚少年当时的处境和心情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一)质疑问难,直奔中心

1、指名读课文,提出问题。

从哪些地方能看出这是一个爱国少年?

2、课文第三段交代了这一问题。

(二)学习第一段

1、自由读第一段,思考:这个男孩子的身世如何?

(这个男孩子十一岁,是意大利的热那亚人。两年前,他被拐卖给一个马戏班,戏班的人将他带到了国外,他们打他,骂他,欺负他,逼他干重活,还不让他吃饱饭,他实在受不了这些人的虐待。在西班牙,他终于找到了一个逃跑的机会。他找到意大利驻西班牙的领事馆寻求帮助,在领事馆的安排下,他搭上了这艘船,回热那亚老家。)

2、什么是“虐待”?课文中的“虐待”指什么?

(“虐待”指用残酷凶狠的手段对待。本课指“打他。骂他,欺负他,逼他干重活,不让他吃饱饭”。)

安海西边小学

安海西边小学

3、在读小男孩身世时,你有什么体会?

学生:我觉得他太可怜了。

学生:我觉得他的命运太悲惨了,我们比他幸福多了„„

4、有感情地读一读。

过渡:是啊,船上的乘客在看到这个男孩时,有什么反应?

(三)学习第二段

1、自由读第二段,说说船上的乘客在看到这个男孩时,有什么反应。

学生:先是奇怪,然后主动询问他的情况。

学生:在听完他的诉说之后,乘客们有的叹息,有的议论,还有一些人乘着酒兴,拿出一些硬币扔给他。

想像这些乘客可能在叹息、议论什么?

学生:有的叹息说:“这个孩子可真可怜哪!”

学生:有的议论说:“这么个小男孩遭遇这么多事,真不容易!”„„

2、男孩为什么捡起了硬币?

(国为他太需要钱了)

3、他想拿这些钱做些什么?

学生:他想给自己换件衣服。

学生:他想给父母买点礼物。

学生:他想吃一顿饱饭。

总结:是啊,他太需要这些钱了!„„

4、自由读第二段。

(四)学习第三段。

1、思考并与同桌讨论:少年这么需要钱,为什么又把那些钱扔回去?

2、互相交流讨论。

3、小组汇报。

学生:因为男孩子听到了那些人侮辱自己的国家。

学生:因为男孩是意大利人,他不允许别人辱骂自己的祖国„„

你从哪些词语能看出热那亚少年很爱国?

(拉、扔、砸、跳、站直)

4、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少年?

学生:他是一个爱国的少年。

学生:他是一个不为金钱而活着的少年。

学生:他是一个维护祖国尊严、大义凛然的少年„„

5、分角色朗读最后一段。

(五)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总结:男孩的行为令我们敬佩,在他最需要钱的时候,他没有向金钱低头,而是维护了祖国的尊严,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2、你还知道哪些关于热爱祖国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板书设计:

意大利的爱国少年

第三课时 综合练习。

教学过程:

一、给多音字组词。

安海西边小学

安海西边小学

chai()

cha()

pu()

ci()

pu()

cha()

二、比一比,组词语。

买()海()偶()

卖()侮()遇()

三、选字填空。

()路

()歉

()谢

迟()

()()艺

收()

叫()

四、摘抄课文中表现少年爱国精神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请你读读《爱的教育》这本书,然后把感受最深的故事讲给同学听。

语文天地三

教学要求:

1、通过训练积累本单元相关词句以及与爱国有关的名言和古诗。

2、通过指导学生搜集有关国旗、国歌、国徽的资料,提高学生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阅读《四盘礼品》,提高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比较形近字。

1、认读生字。

2、游戏:大家轮流当医生,把四组形近字分别写在不同的卡片上,让同学比较她们的不同。

3、分别组词。

4、医生再把组词中的错别字挑出来纠正。

二、抄写词语

1、认读并理解这些词的意思。

2、从课文中再抄些词下来。如:斩钉截铁、大义凛然

3、开展积词竞赛,看哪组的同学积累的词语多。

三、有感情地读句子

在学习课文时,重点指导朗读这些句子,注意体会带电词语所表达的情感。

安海西边小学

安海西边小学

第二课时

一、读背名句、名对、名诗。

1、自由读名言,边读边想这些名言的意思。

2、交流名言的意思,并练习背诵。

3、读《示儿》,理解诗句意思。

4、背诵《示儿》。

二、自读课文

1、课前组织学生查找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资料。

2、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了解郑成功的生平,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3、读短文,说说短文主要写什么?

4、郑成功为何选择了黄土作为礼物。

5、齐读短文。

第三课时

一、口语表达

1、小组交流收集的关于国歌、国徽、国旗的资料。

2、分别说说国旗、国歌、国徽的含义,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3、派代表上台边展示资料边解说。

4、唱以唱国歌。

5、画一画国旗和国徽。

6、围绕“神州五号”成功载人飞行这件大事谈谈自己心中的感想

7、你还知道国家最近发生了哪些大事吗?(自由交流)

8、小结,激发学生身为炎黄子孙的自豪感。

二、金钥匙,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与D3结合,在读句子后,想象当时的情景,说说对词语的理解。

2、看“自渎课文”尝试理解“将信将疑”。

3、小结:有很多词语,当我们不知道它们的意思时,我们可以把它们放到句子中反复朗读,联系句子上下文弄明白她们的意思。

教学后记:

学生收集了很多国旗、国歌、国徽的资料,但普遍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资料繁多,没有经过处理,有的学生在网上下载了一大摞资料,其实他自己并没有认真去阅读这些资料,因为太多,不知怎么读才好,造成了“为收集而收集”的错误倾向。以后我应指导学生怎么处理信息,资料应宁少勿滥。

上一篇:电子信息顶岗实习报告下一篇:公司与设备管理部安全目标责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