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档案建立和管理暂行办法

2024-08-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廉政档案建立和管理暂行办法(精选8篇)

廉政档案建立和管理暂行办法 篇1

第一条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健全完善领导干部监督管理机制,促进领导干部勤政廉政,根据中央、省和扬州市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领导干部,是指全市副镇(局)级以上在职领导干部。第三条 廉政档案的建立和管理工作应严格执行《保密法》和《档案法》的有关规定,做到规范、合法、真实、安全。

第四条 廉政档案的建立和管理工作由纪检监察机关和廉政办负责,市有关部门应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协作配合。

第五条 廉政档案的内容:

(一)领导干部基本情况;

(二)家庭成员及主要社会关系情况;

(三)民主评议、测评结果情况;

(四)执行个人收入申报制度情况;

(五)执行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情况;

(六)离任审计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情况;

(七)信访反映问题的核查结论、违规违纪问题的处理结论;

(八)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情况;

(九)制度执行问责情况及其他奖惩情况;

(十)其它方面的情况。第六条 廉政档案资料的要求:

(一)凡领导干部本人填写或提供的材料,必须由本人签名确认,并加盖所在单位印章。

(二)单位提供的相关材料,须在材料上载明出处和日期,并加盖单位印章。其中奖励、处罚、通报等有关资料,应为该单位的正式文件;非正式文件形式的有关资料,须经该单位主要领导签字并加盖印章。

第七条 廉政档案资料的收集、移交:

(一)组织、人事、审计、公安、检察、法院、信访等部门承担提供有关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情况信息的义务。组织人事部门负责提供领导干部的基本情况、家庭成员及主要社会关系情况、个人收入申报情况等;审计部门负责提供领导干部的离任审计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情况;公安、检察、法院和信访部门负责提供涉及领导干部的信访举报以及相关核查结论。有关材料每半年整理一次送交市廉政办,重要材料及时送交。

(二)各镇、各部门、各单位纪检监察组织(无纪检监察组织的由组织人事 部门负责)应将领导干部呈报、提供的个人廉政信息材料及时报送市廉政办。

(三)市纪委机关相关部门按照职能分工,及时整理职责范围内有关领导干部的廉政信息材料,每半年向市廉政办报送一次,重要信息应及时报送。

第八条 廉政档案的运用范围:

(一)为推荐、提拔、任用领导干部提供依据;

(二)为对领导干部实施提醒谈话、廉政谈话、诫勉谈话及采取组织措施等提供依据;

(三)为考核、业绩评定、评优评先、表彰奖励提供依据;

(四)为参加和指导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案件查处和责任追究提供依据;

(五)为开展党风廉政建设专项治理和监督检查提供依据;

(六)为其它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提供依据。第九条 廉政档案的管理:

(一)设立专门档案室,明确专人负责,按件整理归档,分类排列,实行一人一档管理。

(二)严禁擅自将廉政档案材料向外借阅;严禁擅自泄露档案内容;严禁发生涂改、抽换、伪造、隐匿、毁损档案资料等行为。

(三)依据廉政档案向有关方面提供建议和意见,须经市纪委分管领导审核批准。

(四)查阅、复制、摘录廉政档案内容,须持单位介绍信,并经市纪委分管领导批准。

(五)建立回避制度,任何人不得调阅自己或与自己有利害关系的领导干部的廉政档案。

(六)镇(局)级领导干部晋级、调出、退休、辞职、病故或被撤销党内职务、开除党籍,行政降级、撤职、开除公职,其廉政档案应继续保存三年。三年后经登记造册,报市纪委领导批准,按有关规定处理。

第十条 在廉政档案建立和管理过程中,有瞒报、不报、失密、泄密、弄虚作假、违规操作、失职渎职等行为的,按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第十一条 本办法由中共江都市纪委、市监察局、市廉政办商市委组织部、市档案局解释。

第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领导干部廉政档案的暂行办法

为进一步促进我院的党风廉政建设,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 和预防腐败体系,切实加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制订本暂行办法。

一、建立廉政档案的范围

在全院部门主要负责人(部门正副、职)中,建立个人廉政档案。

二、廉政档案的内容

廉政档案是纪检监察部门检查监督各级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在廉政方面所形成的具有查考价值的有关材料。其内容包括:

1、领导干部基本情况。包括个人简历、家庭成员及主要社会关系、住房情况、收入申报情况等;

2、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情况。包括本人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应承担的领导责任、履行党风廉政责任制情况、组织检查考核情况、受到责任追究情况等;

3、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情况。包括参加民主生活会自查自纠情况、个人重大事项报告情况、收受礼品登记上交情况、出国(境)活动情况、在廉洁自律专项清理中的表现情况等;

4、组织和群众监督情况:党组织对廉政工作的检查考核、廉政谈话的情况、以廉政通知书等形式提出的整改意见、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群众民主评议情况等;

5、在廉政方面受到奖惩的情况;

6、其他应收入廉政档案的有关内容。

三、廉政档案的建立

1、符合廉政档案内容的各种材料,要及时收集归入廉政档案。

2、归入廉政档案的文件材料,手续要齐全完备。卷内文件材料的整理要规范,书写要清楚,按照档案管理的规定编制类别、件号、起止页号。

3、对廉政档案实行动态管理。根据党风廉政建设的形势需要,尤其是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内容的拓展,及时充实档案内容。

每进行一次材料收集、整理。

四、廉政档案的使用

1、我院廉政档案的使用范围仅限于院党委、院纪委、监察审计室室、组织人事部门及上级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部门。

2、查阅廉政档案要经院纪委领导批准,进行查阅登记。

五、廉政档案的管理

1、监察审计室负责廉政档案的管理工作,确定专人负责廉政档案材料的收集、归档、保管和查阅。

2、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要按照有关规定,做好廉政档案的建立与管理,保证其完整与安全,便于利用。

3、对保管期限已满的档案材料,由管理部门进行鉴定。对确认无保存价值的,经院纪委领导批准,登记造册,送指定造纸厂销毁,由两人以上负责监销;需做文书档案或干部人事档案内容继续保存的,应剔出并移交有关部门保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关于印发《省建设厅干部廉政档案管理办法》的通知

黑建党纪[2006]5号

厅机关各处室、直属各单位:

现将《省建设厅干部廉政档案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OO六年三月三十日

省建设厅干部廉政档案管理办法

为了规范干部廉政档案管理,加强对厅机关和直属单位领导干部及公务员的监督,促进党风廉政建设,根据省纪委的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建立廉政档案的范围

建立厅机关公务员、行政支持类事业单位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直属单位领导班子成员的廉政档案。廉政档案由省纪委、监察厅驻建设厅纪检组、监察室建立并管理。

二、廉政档案的内容

干部廉政档案是真实、客观、公正地反映干部任期内廉政勤政以及遵纪守法等行为表现的记录材料和微机记录系统。其主要包括:(1)基本情况登记表。(2)个人工作简历情况登记表。(3)家庭主要成员及主要社会关系情况登记表。(4)房产变动情况登记表。(5)公务配车情况登记表。(6)个人收入情况登记表。(7)配偶子女从业情况登记表。(8)违反廉洁自律规定情况记录。(9)违纪违法情况记录。(10)述职述廉情况记录。(11)公务员测评情况记录。(12)奖励情况登记表。

三、档案材料的收集和整理

1、建立廉政档案材料收集制度。按照廉政档案的内容,属于廉政档案的材料应及时收集归档。各处室、各直属单位要积极配合,及时将廉政档案材料报送省纪委、监察厅驻建设厅纪检组、监察室。

2、收集的材料必须经过鉴别。属于归档的材料应真实,完整齐全,文字清楚,手续完备。所需材料由处室或单位负责人签字后,归入廉政档案管理系统。

3、不属于归档范围的材料不得擅自归档。凡属归档的材料,每年集中整理录入一次。对公务员录用或者调入人员,应及时建档。对于廉政档案内容事项发生变化的,由所在处室或单位负责人向纪检组、监察室报告,做出修改。

四、保管和利用

干部廉政档案是监督、管理、考察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必须按照安全、保密的要求,对干部廉政档案实行严格科学的保管。

1、建立廉政档案登记制度。每年检查核对一次,发现问题,及时修正。

2、严禁任何个人私自保存他人廉政档案。对利用廉政档案材料营私舞弊的,视情节轻重严肃处理。

3、任何人不得查阅本人和直系亲属的廉政档案。因工作需要查阅的要经主管部门领导批准,不得将档案借出查阅。对需要保密、不宜公开的内容,应事先向查阅者说明情况,提出要求。

4、借用、查阅廉政档案的部门和个人,不得复制档案材料的内容。确因工作需要的,必须经主管部门领导批准。

五、管理和职责

1、干部廉政档案应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省纪委、监察厅驻建设厅纪检组、监察室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副厅级以上领导干部廉政档案需报省纪委管理。

2、干部调出、退休、辞职的,其干部廉政档案仍由纪检组、监察室保管。保管期一般为3年。保管期满后,经纪检组长批准后予以销毁。

3、廉政档案应指定专人负责保管。

4、廉政档案管理人员职责:

(1)认真执行有关廉政档案管理的制度和办法,确保廉政档案的完整与安全。

(2)做好廉政档案的保管和保密工作。

(3)办理廉政档案的查阅、借阅工作,为有关领导和部门提供干部廉政情况及相关材料。

(4)定期收集和整理廉政档案材料,并按规定程序及时输入廉政档案管理系统。

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领导干部廉政档案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全辖各级领导干部廉政档案管理工作,客观公正地记载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和遵纪守法情况,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管理、教育和监督,提 高领导干部廉政勤政意识,进一步推动全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结合辖区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领导干部廉政档案(以下简称廉政档案),是真实、客观、公正记录和反映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重要资料和依据,是党委分析和掌握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情况的基本素材和监督、管理、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第三条 按照干部管理权限,领导干部的廉政档案,由各级纪检监察部门负责建立和管理,实行分级集中统一管理。分行机关副处级以上,各地、市中心支行行级领导(含非领导职务),营业管理部、省会中心支行行级领导(含非领导职务)的廉政档案,由西安分行纪委建立。各省会中心支行、分行营业管理部副处级以上干部的廉政档案,由各省会中心支行、分行营业管理部纪委建立。各县支行领导班子成员和中心支行机关副科级以上干部的廉政档案,由各地、市、州中心支行纪委建立。各县支行负责建立股级干部的廉政档案。廉政档案均应一人一档。

第四条 各行纪委负责监督同级领导干部廉政档案的收集上报工作。

第五条 本办法适用于西安分行辖区各级人民银行廉政档案的管理。

第二章 组织领导和职责分工

第六条 领导干部廉政档案的建立实行党委统一领导,纪检监察部门组织实施,人事、内审部门参与协助的组织领导机制。

第七条 廉政档案由各级行纪检监察部门负责管理,同时接受上级行纪检监察部门的指导和监督。按照廉政档案管理的权限,各级行纪检监察部门,对本行领导干部的廉政档案材料,一般应在当年12月底前整理后逐级报送上级行纪委,个人重大事项情况应随时上报。

第八条 廉政档案必须按照安全保密制度,确保廉政档案的完整与安全,各级廉政档案管理部门要指定专人、专柜保管,做好廉政档案的管理工作。

第九条 各级行组织、人事部门要及时将领导干部任免、交流、处理、离退休等有关个人情况的正式文件抄送纪检监察部门,以便及时建立、补充、更新干部廉政档案。

第十条 各级行内审部门要将对领导干部的离任审计结论、专项审计涉及到某一领导干部的审计结论于审计工作完成后及时抄送纪检监察部门,以便廉政档案的完整。

第三章 内容和分类

第十一条 廉政档案由能够反映领导干部廉政、勤政以及遵纪守法等方面的有关材料组成。除按规定应归入干部人事档案的材料可以复印外,复印件应有出处记载,其他材料一律装入原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领导干部廉政档案基本情况表(表一);

2、个人重大事项报告情况表(表二)及有关材料;

3、个人住房情况表(表三);

4、廉政建设方面有关奖励情况以及先进事迹材料;

5、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领导干部廉政谈话实施办法(试行)》,廉政谈话全部工作程序完毕后,应将谈话记录及相关资料等装入被谈话人廉政档案。

6、本个人述职述廉的材料。个人述职述廉材料需经本行纪委书记(纪检组长)签署意见后报上一级廉政档案管理部门,归入本人廉政档案。

7、廉政档案需要的其他材料。

根据中纪委、总行纪委关于廉政建设的有关规定将及时更新或增加新表。第四章 收集和整理

第十二条 填写要求。上述第十一条表一、二、三内容由本人填写,其他情况由组织填写。

第十三条 按照廉政档案归档范围,个人向组织提供的有关材料经组织人事部门审查后一周内应当归档;由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内审等部门在工作中形成的有关建档对象的廉政档案材料,一般在工作完成之后半个月内将材料归入本人廉政档案。有关部门送交的归入廉政档案的材料,必须经廉政档案专管员审核后,归入廉政档案。其他需归入廉政档案的材料由廉政档案专管员审核后,送廉政档案主管领导审查签字后,归入廉政档案。

第十四条 廉政档案的归档材料必须遵守真实合规合法的原则。属于归档的材料应真实,完整齐全,文字清楚,手续完备。需经组织审查盖章和本人签字的,盖章签字后方能归入档案。

第十五条 凡属归档的材料,均应按照本办法要求,整理立卷,案卷封面、目录应填写清楚、整洁,装订整齐。一年集中整理一次,条件许可的可随时整理。

第十六条 廉政档案材料统一使用A4规格的办公用纸,使用蓝黑颜色墨水填写,不得使用圆珠笔、铅笔、红色墨水和纯蓝色墨水及复写纸填写。

第五章 保管和使用

第十七条 领导干部在本系统内的调动,其廉政档案转至领导干部所在管理部门。领导干部因调离或退休等原因,不再列入建档对象后,其廉政档案由原管 理单位至少保管一年,特殊情况,经主管领导批准,可适当延长保管期限。保管期满后,经主管领导批准,登记后,按照销毁密级文件的要求进行销毁。

第十八条 按照安全、保密、便利的要求,对干部廉政档案实行严密、科学地管理。要配备专柜保管,并要做到“八防”:即防火、防盗、防潮、防高温、防虫、防光、防尘、防霉;实现“三无”:即无虫、无霉、无污染。

第十九条 建立廉政档案登记制度,必须每年核对一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严禁任何个人私自保存他人廉政材料,对利用廉政档案营私舞弊的,依据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第二十条 使用廉政档案必须严格履行审批手续。查阅领导干部的廉政档案,必须经廉政档案管理行纪委书记或纪检组长批准;廉政档案一般供内部参阅,不外借。如必须借出使用时,要说明理由,经主管部门领导批准,并严格登记,限期归还,不得转借他人,严禁涂改、抽取、撤换档案材料和擅自公布、泄露档案内容。

第二十一条 借用、查阅廉政档案的单位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得拍摄、复印档案材料的内容。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由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纪委负责解释、修订。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河南科技大学廉政档案管理办法

第一条 建立廉政档案旨在掌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廉洁从政的情况,为领导班子的考核评价和领导干部的业绩评定、选拔任用、奖励惩处提供重要依据。

第二条 廉政档案是指记载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的情况和廉洁自律表现的、具有保存价值并经过整理立卷建档的文字、图表、音像等材料。

第三条 廉政档案建设的原则是:客观、准确、全面、内容具体;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服务。

第四条 廉政档案分为领导班子廉政档案和领导干部个人廉政档案两类。领导班子廉政档案主要收集、记载分党委、党总支及同级行政班子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考核、换届考核、自查报告、自评档次(结果)的材料及上级党委、纪委专门组织检查(抽查)的考核报告及档次(结果)认定的材料;上级组织对其进行民主评议时涉及党风廉政建设情况的材料;领导班子及其成员不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有关规定或违反规定被追究责任情况的材料;召开廉 洁自律专题民主生活会自查自纠情况的材料;群众反映或上级发现的问题的材料;其他有关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的材料。

领导干部个人廉政档案收集记载的内容包括,上款涉及领导干部本人的内容;《河南科技大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办法》第三条涉及本人的材料;按照《河南科技大学对违反〈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行为实施责任追究的办法》有关规定受到追究的材料;配偶、子女及子女配偶工作情况审查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材料、收入申报材料、礼品礼金上缴登记的材料、离任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的结论材料、考核、自查报告、奖励、处罚、通报等重要材料及其他有关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材料。

第五条 归入廉政档案的材料一般应是有关部门(单位)的正式文件或原始材料。提供原件确有困难的可提供复印(复制)件,但应注明出处、复印(复制)人姓名、职务及时间,并由经办人、负责人签名且加盖公章。

第六条 廉政档案实行一人一档和一单位一档,三年一卷制。

廉政档案的保管期限为长期保存。对确无保存价值的档案材料应登记造册,经纪委主管领导审查批准后销毁。监销人、经办人应在销毁清册上签名。严禁将销毁的档案材料出售或转给任何部门或个人。

第七条 廉政档案主要用于在奖励、处罚、选拔任用干部前,考察其党风廉政建设和个人廉洁自律的当年表现和一贯表现。

中共中央、国务院及中共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情况进行考核,其结果应作为对领导干部业绩评定、选拔任用、奖励惩处的重要依据。所以,在有关部门对干部进行业绩评定、选拔任用、奖励惩处时,应了解廉政档案的有关资料。

按规定借阅廉政档案,应确保档案安全,防止丢失和泄密。经批准抄录、复印档案资料,经档案管理人员核对并注明抄录、复印无误,注明出处,加盖公章,视为与档案原件具有同等效力。

第八条 档案资料保管,应采取以下措施:

1、完善管理制度,逐步实现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现代化;

2、设置适宜安全保存档案的专门设施;

3、对破损、虫蛀、变质、字迹褪色的档案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抢救、修复;

4、随卷归档的录音、录像、照片、胶片等音像资料,应标注制作时间、年代、文字说明、承办单位、制作人、物卷号,并按其特殊要求单独存放。

第九条 纪委办公室负责廉政档案的管理,并设兼职或条件具备时设专职档案管理人员。档案管理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根据情节轻重,依照《档案法》、《纪律处分条例》有关规定,追究其相应的法纪、党纪、政纪责任:

1、丢失、故意损毁或擅自销毁廉政档案资料的;

2、擅自提供、抄录、公布廉政档案资料的;

3、篡改、伪造廉政档案资料的;

4、拒不提供经办(经管)的档案材料;故意阻碍有关材料归入廉政档案的。第十条 有关单位、部门和个人按本办法第四条、第五条的规定应报送档案材料而不及时报送的,对有关单位、部门及有关责任人、经办人给予批评教育或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给予组织处理或纪律处分。

廉政档案建立和管理暂行办法 篇2

1 制定本办法的背景和必要性

2001年4月, 随着《国务院关于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的通知》出台, 拉开了我国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制度重大变革的序幕。由于过去我国国有土地资产通过市场配置的比例不够高, 透明度较低, 划拨土地非法入市并隐形交易, 随意减免地价、挤占国有土地收益的现象严重, 不仅影响了对土地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 而且滋生了许多腐败现象。为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 防止国有土地资产流失, 《通知》明确要求为体现市场经济原则, 确保土地使用权交易的公开、公平、公正, 各地要大力推行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公开招标、拍卖, 并成为我国推行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拍挂出让的纲领性文件。

2001年, 在襄樊市委、市政府的主导和各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 襄樊市建成了全省一流的土地交易市场并正式投入使用, 襄樊市国土资源局当年成功组织了多次土地拍卖活动。2002年7月1日, 国土资源部第11号令《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正式实施。同年8月26日, 监察部、国土资源部发布了《关于严格实行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的通知》, 明确要求将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全部实行招拍挂出让作为国土资源管理的重要制度和行政纪律。为此, 襄樊市人民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规范土地交易市场积极推行经营性用地招标拍卖的通知》等多个规范性文件, 市国土资源局、监察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土地市场监督检查规范土地交易秩序的通知》, 使襄樊市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拍挂程序更加规范, 制度逐步完善。2002年7月以来, 全市经营性用地招拍挂方式出让已连续多年达到100%。2002年7月, 全省土地市场建设现场会在襄樊召开, 重点推广了襄樊市加强土地市场建设的经验。襄樊市国土资源局先后被国土资源部、省国土资源厅授予土地资产管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襄樊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多次受到中纪委、省纪委的肯定和赞扬。

但是, 随着我市土地市场的日益发展, 存在的问题也逐步暴露出来, 主要表现在土地交易纠纷多, 交易不规范, 私下交易, 偷漏税、费现象严重等方面。针对这些问题, 襄樊市国土资源局做了大量工作, 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有必要以市政府的名义出台一个规范的交易管理办法, 从而促进我市土地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2007年以来, 襄樊市政府、市纪委有关负责同志就提出我市土地交易工作虽然在全国和全省走在前列, 但是目前还没有一个相应的交易管理办法, 必须把土地交易市场的发展建立在法制轨道上, 以增强我市土地交易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根据市领导要求, 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 我们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 参考外地的作法和经验, 代拟了本《办法》。

2 主要措施和目的

《办法》共六章二十四条, 对土地交易的范围、土地交易的方式、土地交易的程序、土地交易中的税费及监督管理等作了全面规定。

2.1 建立集中统一的国土资源交易市场

土地交易全部在市国土资源交易中心进行。《国务院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通知》 (国发[2001]15号) 规定, 土地使用权交易要在有形土地市场公开进行, 并依法办理土地登记。因此, 《办法》规定由市政府设立市区国土资源交易市场, 作为市区土地交易的有形市场, 土地使用权交易要按有关规定在有形土地市场公开进行。

2.2 构建三大平台

(1) 为社会提供从信息发布、政策咨询到土地交易、结算、办证一条龙、全方位、全过程的专项服务, 构建硬件平台。

(2) 从供地机制、供地方式、市场监管等方面构建政策平台。

(3) 加强政策规范、监督检查、违法查处等三个力度, 构建公平有序竞争平台。

2.3 拓宽土地使用权招拍挂范围

七种情况应当在土地交易场所公开进行土地交易。《办法》规定下列土地交易应当在土地交易场所公开进行: (1) 房地产开发、商业、旅游、娱乐等经营性项目和工业项目用地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出让; (2) 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 (3)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和集体所有制企业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 (4) 因法院判决以实现土地抵押权用于清偿债务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转让; (5) 已出让的工业、仓储、采矿、公用设施等国有建设用地, 需改变为经营性用地的, 政府可依法收回重新进入市场公开交易; (6) 依法可进行交易的集体建设用地的出让、转让; (7) 依法应当进入土地交易场所进行的其他土地交易。

2.4 明确规定了出让土地改变用地性质后的具体操作办法

国有建设用地改变为经营性用地要重新进入市国土资源交易中心公开交易。对已出让土地改变用途的具体情形做出了明确规定。过去, 在我市的土地交易管理工作中, 对于哪些已出让的国有土地改变性质应纳入土地交易市场进行公开交易, 一直没有明文规定。为了在实践中便于操作, 确保《办法》中所涉概念准确清楚, 对“改变用途”的具体情形进行了界定, 即:已出让的工业、仓储、采矿、公用设施等国有建设用地, 需改变为经营性用地的, 政府可依法收回重新进入市场公开交易。

2.5 强化了税收管理

土地交易中应缴纳所得税、土地增值税、营业税、契税等税收。对以转让股权名义转让房地产, 且股权形式表现的资产主要是土地使用权、地上建筑物及附着物, 应依照国家税法和国家税务总局的有关规定征收企业或个人所得税和土地增值税;对于以土地 (房地产) 作价入股进行投资或联营的, 凡所投资、联营的企业从事房地产开发的, 或者房地产开发企业以其建造的商品房进行投资和联营的, 应依法缴纳土地增值税;土地使用者转让、抵押或置换土地, 无论其是否取得了该土地的使用权属证书, 无论其在转让、抵押或置换土地过程中是否与对方当事人办理了土地使用权属证书变更登记手续, 只要土地使用者享有占有、使用、收益或处分该土地的权利, 且有合同等证据表明其实质转让、抵押或置换了土地并取得了相应的经济利益, 土地使用者及其对方当事人应当依照税法规定缴纳营业税、土地增值税和契税等相关税收。

2.6 加强了监督管理

对于依法应当进场交易而未进场交易的;依法应当采用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公开交易而未采用的;投标人或者竞买人互相恶意串通压价的;未依法缴纳土地增值税等税收的以及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不得办理土地变更登记手续。依法不能办理产权变更登记手续, 有关部门仍为其办理产权变更登记手续的, 由监察机关依法对有关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办法》的实施, 将对我市的土地交易市场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摘要:分析了制定《襄樊市市区土地交易管理暂行办法》的背景和必要性, 阐述了《襄樊市市区土地交易管理暂行办法》的主要内容, 以及出台该“办法”的目的。

廉政档案建立和管理暂行办法 篇3

第一章

第一条

为切实加强内部监督,规范权力运行,根椐《惩防体系2008-2012年实施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及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中所称廉政风险点主要是指全市国土资源系统易发生廉政隐患的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

第三条 廉政风险的防范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预防和惩处相结合的原则;

(二)教育与惩处相结合的原则;

(三)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

(四)监督检查与促进工作的原则。

第四条

纪检监察机构负责对同级和下级廉政风险点的防范管理。

第二章 廉政风险管理范围

第五条

行政审批环节下列行为纳入廉政风险管理:

(一)提供有偿咨询服务;

(二)对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不予受理;

(三)不按法定条件办理行政审批事项;

(四)对行政审批事项故意拖延不办;

—1—

(五)超出承诺期限办理行政许可事项;

(六)违法委托、准许中介机构、下属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代行行政许可权;

(七)在行政审批中牟取不当得利;

(八)其他违反《行政许可法》规定,损害许可申请人合法权益的行为。第六条

行政执法环节下列行为纳入廉政风险管理:

(一)超越法定权限实施检查;

(二)放弃、推诿、拒绝履行法定检查职责,对违法行为隐瞒、包庇等不依法查处,应立案而不立案或擅自销案;

(三)泄露举报人信息,串通当事人,阻挠行政执法工作的开展;

(四)没有违法事实或法定依据而实施行政处罚,擅自设立处罚种类或者改变处罚额度,滥用自由裁量权,导致处罚显失公正;

(五)使用、丢失、损毁扣押的财物,丢失、损毁案卷材料给单位造成损失或不良影响,弄虚作假,串通当事人仿造或销毁证据,减轻违法事实,减轻行政处罚,违法采取行政强制措施;

(六)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财产采取异地扣押、封存强制措施而不出具正式法律文书或出具正式法律文书填写内容与实际封存、扣押内容不符;擅自动用、调换、私分、私售扣押、封存财物及没收物资;

(七)擅自减免罚没款或对应予没收的物资不没收;

(八)截留、挪用罚没收入;

(九)行政处罚过程中存在其他徇私舞弊或者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第七条

行政征收环节下列行为纳入廉政风险管理:

—2—

(一)擅自改变行政征收范围、标准,或应收不收;

(二)不按规定使用票据或票据使用不规范;

(三)截留、挪用行政性规费;

(四)在行政征收过程中违规代收代扣。第八条

行政决策环节中下列行为纳入风险管理:

(一)违背法律、法规及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决定和实施决策;

(二)对上级做出的重大决定,拒不执行或者擅自改变;

(三)对应做出重大决策推诿、无故拖延或超越法定职权实施重大决策;

(四)明知重大事项决策失误,不及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

(五)大额资金支出、领导职务任免、工程安排等重大事项违反民主决策程序,造成失误;

(六)不按政府采购或有关采购规定购置大宗公物;

(七)违规处置国有资产。

第三章

廉政风险管理实施

第九条

实施廉政风险动态排查管理和经常性教育制度。局党委及纪检监察机构定期或不定期对廉政风险点、廉政风险表现进行查找,及时通报、预警,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党风廉政教育。

第十条

实施廉政风险周期管理制度。以年为周期,实行定期自查与阶段性检查、动态考核与综合评估相结合,全面系统考核评估风险防范各项措施落实情况,形成全年考核报告,并将廉政风险防范管理考核纳入党

—3—

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领导班子任期目标责任制检查考评,作为干部评价、选拔、任用、考核的重要依据。

第十一条

实施廉政风险定期报告和民主测评制度。风险点工作人员每年就自身廉洁自律和依法行政情况写出书面报告,纪检监察机构公开组织民主测评。民主测评分为廉洁、基本廉洁和不廉洁三个等次。对测评结果进行客观公正分析,适时进行提醒诫勉谈话。对违规违纪经调查属实的单位和个人,根椐相关规定给予处理,并取消当年评优评先资格。第十二条

实行廉政风险点管理的工作人员按照有关人事规定进行定期轮岗交流制度。

第十三条

实行廉政风险点执纪执法查访制度。对廉政风险点工作人员执法执纪情况每年进行一次查访,查访对象以行政相对人、义务监督员和地方党政负责人为主,查访方式以暗访为主,对查访情况进行通报。

第十四条

实行行政执法评议检查制度。每年开展一次以上行政执法评议检查,依照有关规定,追究直接责任人责任。

第十五条

实行廉政风险点过错责任“双向追究制”。按照“一岗双责”要求,对廉政风险点发生的违纪违规行为,除追究直接责任人员责任外,同时追究领导责任。

第十六条

实行廉政风险防范措施督察制度。上级党委及监察机构对下级单位执行落实风险防范措施的情况进行适时督察。督察结果经集体研究后给予通报。

第四章

责任追究

—4—

第十七条

廉政风险点工作人员违规违纪行为,按如下种类进行处置:

1、诫勉提醒谈话;

2、责令做出书面检查;

3、通报批评;

4、取消当年评先评优资格;

5、扣减当年目标考核得分;

6、调离工作岗位或停职待岗培训;

7、情节严重者给予纪律处分;

8、造成行政赔偿的,根椐情节轻重按比例承担经济赔偿。以上追究种类可单处也可并处(法律、法规、规章有明文规定的从其规定);视情节追究受处理人员所在单位分管领导或主要领导的责任。第十八条

对违纪人员的责任追究,由各单位纪检监察机构提出处理意见,报局长办公会或党委会研究决定。

第十九条

对违纪人员的处理决定,依照人事管理权限,报同级人事机构备案。对实名检举人和投诉人,还应告知其处理意见。

第五章

第二十条

本办法由市局监察室负责解释。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行。

廉政档案建立和管理暂行办法 篇4

一、总则

为加强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保障公司档案资料的安全、完整、有序存放,特制订本暂行办法。

二、档案管理机构的设置及基本要求

1、公司设立档案室,隶属于办公室,并设置档案管理员,负责档案资料的日常管理工作。

2、公司各部门应当根据工作需要安排专人负责部门档案管理工作,并建立符合本部门的档案管理办法。

3、档案应按标准规范进行分类,有规范的档案编号和标签,并建立电子版与纸质版的分类目录。

4、办公室负责档案管理的检查工作,以维护公司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办公室每季度一次对各部门档案资料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和督促。

三、档案分类

1、办公室档案包括以下几类:

(1)公司设立、变更的所有文件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公司股东会、董事会决议、公司章程等;

(2)公司的规章制度;

(3)公司人事任命和调整;

(4)集团来文;

(5)公司内部发文、公司内部审批文件;

(6)公司会议纪要;

(7)项目合同、公司后勤合同等各类合同;

(8)公司用款申请等财务文件资料;

(9)公司项目资料;

(10)其他。

2、财务部档案包括以下几类:

(1)会计凭证(包括原始凭证);

(2)会计账簿;

(3)财务报告;

(4)税务资料;

(5)公司合同;

(6)银行对账单;

(7)验资证明;

(8)其他财务资料。

3、工程部档案包括以下几类:

(1)图纸资料:包括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文本方案、施工图和设计变更、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方案设计、审定设计方案以及图纸审查意见、图纸会审意见、计算书、政府部门对施工图设计文件的审批意见等。

(2)工程合同协议;

(3)请款单;

(4)文件审批单;

(5)往来函件,包括工程签证单、服务类请款单、竣工验收单、工

2作联系单、报价单等;

(6)项目周报、月报;

(7)会议纪要;

(8)监理文件;

(9)公司文件。

4、成本管理部档案包含以下几类:

4.1 预决算部分:

(1)合同资料;

(2)施工图和设计变更资料;

(3)竣工图;

(4)工程进度款资料,包括施工单位报送的工程进度款预算书、预算书附带计算依据资料、审对定稿双方签字确认的审核成果资料、按公司流程审批凭证等;

(5)签证单;

(6)往来函件(含定价单);

(7)开工令、竣工报告、施工组织设计等资料;

(8)其他资料。

4.2 招投标部分:

(1)招投标文件资料:招标文件、招标控制价、价格对比分析表、投标文件、评标报告、中标通知书等;

(2)项目合同;

(3)往来函件:定价函、甲指分包工程联系函、工程联系函等;

3(4)其他文件资料。

5、其他部门也应当建立适合自己部门的档案分类执行标准。

四、档案管理

(一)档案编号存放

1、档案分类后,应编制档案编号,将所有分类名称进行编号,装订成册,并按顺序依次排列,以便查阅。

2、档案分类名称及其代表数字一经确定,不宜任意修改,如确有修改必要,应事先审查讨论,并拟定新旧档案分类编号对照表,以免混淆。

3、档案应当按归档要求进行装订、编号、填写卷内目录表。全部档案组成后,要对档案做统一排列并编写档号。

4、档案管理员应将接收的文件资料分项目分类别收集、整理并设立台账,保持文件材料之间的来源、时间、内容等方面的对应,以便查阅。

5、归档的文件资料应当齐全、完整。文件资料应当存放在装有锁具的档案柜里,以保证文件资料的安全存放,做好保密工作。

6、档案管理员应做好档案室的防盗、防潮、防虫蛀、防鼠害等工作,保证档案存放的干净、安全、有序。

(二)借阅

1、借阅手续

(1)各部门经办人员因业务需要借阅档案时,应向档案管理员出示经部门负责人签字(重要文件档案须经公司领导签字)的文件借阅申请单,同时,经办人必须在公司借阅登记表上签字。

(2)档案管理员接到借阅申请单,经核查无误后,借出该项档案,并在借阅登记表上注明借出日期和归还日期,以备及时催还。

(3)档案归还时,经档案员核查无异后,档案即归入档夹,填写归还日期,完成借阅流程。

2、借阅人不得转借、拆卸、调换、污损所借的档案,不得在文件上圈点、画线和涂改,未经批准不得复印和摘抄档案。

3、借阅人应于规定期限内归还。如有其他人借阅同一档案时,应变更借阅登记,不得私自授受。

(三)保密

1、档案管理员应忠于职守,遵守纪律,保守秘密,能做到主动,准确,迅速地为利用者提供档案资料。

2、爱护档案资料,任何人未经许可不得使用及随意翻动。

五、附则

1、附件:档案管理员职责。

2、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3、各分、子公司参照本暂行办法执行。

附件 档案管理员职责

1、负责收集、统计、整理、立卷、鉴定、保管公司档案;积极开展档案的提供利用工作;

2、认真学习档案管理的相关规定、技术和业务知识,掌握归档的基本方法,保证档案质量。

3、保持档案清洁,以防虫蛀腐朽,如有破损或褪色的资料,应当及时进行修补和复制,装订部分过窄或有字迹的资料,要用纸加以衬边。纸面过大的书写材料,要按宗卷大小折叠整齐,对字迹难以辨认的资料,应当附上抄件。

4、归档要注意整洁,归档前要先对文件资料进行分类,再把文件资料按类别分组后分别装入卷宗,以便归档时所有资料都能随手而得,避免盲目查找。

自贡市信用档案管理暂行办法 篇5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级各部门:

《自贡市信用档案管理暂行办法》已经自贡市第十四届人民政府第33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四年十一月十九日

自贡市信用档案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信用档案的收集、管理和利用工作,营造健康有序的市场经济环境,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社会文明进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信用档案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在经济、社会活动中形成的反映信用状况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载体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记录。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自贡市机关(含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管理机关)、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信用档案的收集、管理和利用工作。

第四条 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信用档案工作,依法实施指导、监督、检查。

第五条 各单位要加强对信用档案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相关的工作制度,保证信用档案收集完整、管理科学,维护信用档案的齐全、完整与安全,便于社会各方面有效利用,并对负责收集的信用信息承担责任。

第六条 信用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第二章 信用档案的收集

第七条 法人信用档案的归档范围。

(一)证明法人资格的各类登记注册申报的文件、证件;核准、验审、年检等文件、证件。

(二)证明法人资质能力的包括资质等级、管理体系标准达标的申报与认定的文件、证件、证物。

(三)证明法人资信水平的资产、资金、资本营运评估确认文件、证件、表册。

(四)证明法人产品品质的商标注册、检验。商标品牌的评价确认,产品质量、安全与市场准入认证、验审,专利申报与确认,产品与服务评优等方面的文件、证件、证物。

(五)证明法人有关银行、税务、会计信用等级与商业信用等级的申报与确认的文件、证件、证物。

(六)证明法人市场行为的各类合同、协议履约状况的文件、证件、证物。

(七)证明法人经营管理水平、社会活动所获得各类荣誉的文件、证件、证物。

(八)对法人有关产品、服务、环保、价格、社会承诺等方面的投诉及处理的结论性文件材料。

(九)法人控诉和应诉案件的查处结论文件,法人受各类处罚的通报和结论文件材料。

(十)法人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结论性文件材料、整改结果文件材料。

(十一)社会舆论、新闻媒体对法人评价报道的文章、照片和其他音像材料。(十二)其他记录和反映法人信用状况的文件材料。第八条 各类中介机构信用档案的归档范围。

(一)中介机构(组织)及法人代表资格认定的注册登记、年检、机构代码、业务范围设定等方面申报、确认的文件、证件、证物。

(二)证明中介机构(组织)资质能力的资质等级申报、确认,从业人员构成、法人代表社会兼职等方面的文件、证件、证物。

(三)证明中介机构(组织)履约能力的有关物质资源、智力资源评估、验证、登记等方面的文件、表册、证件以及履约情况的记录。

(四)中介机构(组织)信用等级评估的申报与确认的文件、证件、证物。

(五)中介机构(组织)获得的各类荣誉、优良信用记录等方面的文件、证件、证物。

(六)中介机构(组织)被审计、投诉、处罚等方面的结论性文件。

(七)中介机构(组织)对从业人员管理、考核、聘用、淘汰、奖罚等方面的文件材料。

(八)媒介对中介机构(组织)信用状况的评价、服务对象的反馈等方面的文章、照片和其他音像材料。

(九)其他有关信用状况的材料。第九条 自然人信用档案的归档范围。

(一)证明个人身份和自然状况的相关证件、登记表册。

(二)证明个人履约能力的有关财产、收入和智力资源等方面的登记表册、评估验证和担保的文件、证明。

(三)证明个人还贷、纳税、守约等商业记录的文件材料。

(四)有关个人荣誉、不良信用记录和违法、违规处罚结论等文件材料。

(五)其他有关信用记录材料。

第十条 信用文件材料分别由产生单位档案管理机构收集并集中统一保管,随时产生随时归档。收集必须保持信用记录的完整性、连续性和真实性,除了采用接收、征集等一般方法外,还要采取定向征收或跟踪收集以及购买等手段进行收集。第三章 信用档案的整理、鉴定、保管 第十一条 信用档案的整理要完整、系统,编排有序,查找方便。以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为单位,按形成年度结合信用材料类别进行整理,作为专门档案单独管理。具体整理编排参照《归档文件整理规则》执行。

第十二条 信用档案产生单位应成立信用档案鉴定组织,对信用档案的完整性、真实性进行鉴定。鉴定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和科学的精神,客观公正地记录和反映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信用的历史面貌和现实状况。

剔除不属于信用档案范围的、不属于特定信用主体的信用材料,对已经失效的信用记录,要及时在信用档案中作出标注性说明。对已经变更的信用记录,要及时在信用档案中作出相应的记载,为信用评估提供依据。

信用档案可长期保存,但涉及行政诉讼、行政处罚和行政复议等方面的信用记录保存期限最长不得超过7年,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信用档案销毁的程序和办法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三条 各单位要建立严格的信用档案管理安全责任制和保密责任制,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擅自改动和增删信用档案文件和数据。实行计算机管理的,应将电子文件随时备份,并一式三套存于脱机保存的耐久性载体上。同时,设置高质量的“防火墙”。第四章 信用档案的利用与发布

第十四条 信用档案产生单位要建立信用档案数据库,编制信用档案检索工具,便于信用档案的查询和利用。

第十五条 信用档案产生单位可按有关规定,在职能范围内提供所收集的有关信用记录的查询服务。

第十六条 信用档案产生单位在各类信用记录归档时,应同时向同级国家综合档案馆移交备份。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要及时对接收的信用记录进行分类整理,建立综合信用档案数据库,形成社会共享的信用信息网络平台。信用档案移交传递办法由市档案局另行制定。

第十七条 信用档案信息由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负责对外发布,发布办法由市档案局另行制定。第十八条 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在对外发布信用信息以及信用档案产生单位在提供相关信用记录查询服务时,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保护好国家利益、个人隐私与商业秘密。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十九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整改;情节严重的,对其相关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一)将公务活动中形成的应当归档的信用文件、资料据为己有,拒绝交档案机构、档案工作人员归档的;

(二)拒不按照国家规定向档案馆移交信用档案的;

(三)擅自扩大或缩小信用档案积累、归档、接收、移交范围的;

(四)涂改、伪造信用档案的;

(五)擅自提供、抄录、公布、转让、倒卖、销毁信用档案或不按规定开放利用信用档案的;

(六)明知所保存的信用档案面临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信用档案损失的。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条 市档案局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

晋中市城乡建设档案管理暂行办法 篇6

第一条 为加强本市城乡建设档案管理工作,有效保护和利用城乡建设档案,充分发挥城乡建设档案在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活动中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城市建设档案管理规定》、《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办法》、《山西省城市建设档案管理办法》《山西省档案管理条例》、《山西省城乡规划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包括城市各类开发区)的城乡建设档案的形成、报送、接收、收集、整理、保管、利用和管理工作。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城乡建设档案,是指在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纸、图表、声像、电子文件等各种载体的文件材料。

第四条 各县(区、市)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等派出机关应当加强对城乡建设档案工作的领导,把城乡建设档案事业的发展和城建档案管理机构的建设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建设事业发展规划,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保障城建档案管理机构、人员编制和经费适应城乡建设档案事业发展的需要。

第五条 城乡建设档案管理实行集中统一领导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保证城乡建设档案信息的完整、准确、系统、安全和有效利用。

第六条 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城乡建设档案的管理工作,业务上受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指导。

市城建档案管理机构具体负责市城区(市城区派出机关除外)内城乡建设档案的接收、收集、整理、保管和利用等日常管理工作,并对建设单位城建档案工作进行监督、指导。

县(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开发区管委会等派出机关应当设立城建档案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城建档案管理人员,负责本辖区内城乡建设档案接收、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等日常管理工作。

各县(区、市)城建档案管理机构负责对本辖区内的城建档案业务工作进行监督、指导。

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镇建设档案的管理工作。

第七条 建设单位应当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配备专(兼)职档案管理人员,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收集、保管本单位的城乡建设档案,并按规定向城建档案管理机构移交。

第八条 城乡建设档案管理人员应当忠于职守,遵纪守法,具备城乡建设档案专业知识,并按照规定取得档案岗位资格证书。

第九条 城建档案管理机构负责接收下列城乡建设档案:

(一)各类城乡建设工程档案:

1.工业、民用建筑工程;

2.市政基础设施工程;

3.公用基础设施工程;

4.交通基础设施工程;

5.园林建设、风景名胜建设工程;

6.市容环境卫生设施建设工程;

7.城市防洪、抗震工程;

8.军事工程档案资料中,除军事禁区和军事管理区以外的穿越市区的地下管线走向和有关隐蔽工程的位置图。

(二)各类地下管线(包括城乡供水、排水、燃气、热力、电力、电信、工业等地下管线)以及相关的人防工程档案。

(三)建设系统各专业管理部门形成的业务管理档案和业务技术档案。

(四)城乡规划、建设、管理过程中形成的业务管理档案和业务技术档案。

(五)反映城乡建设的科学研究成果、城市历史、自然、经济等方面的基础资料。

(六)其他具有保存价值的城乡建设档案。

第十条 由城建档案管理机构接收的城乡建设档案,其形成单位按照下列时限移交:

(一)各类城乡建设工程档案在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后3个月内移交;

(二)各类地下管线工程档案在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后3个月内移交;

(三)建设、规划各专业管理部门的业务管理档案和业务技术档案,具有永久和长期保存价值的,在本单位保管使用1至5年后及时移交;

停建、缓建工程的档案,暂由建设单位保管。

建设单位被撤销的,应当及时整理城乡建设档案,通知并移交城建档案管理机构保管。

(四)县(区、市)城建档案管理机构应当定期向市城建档案管理机构移交城乡建设档案总目录;

(五)供水、排水、燃气、热力、电力、通信、地下交通、人防等专业管理单位,应当每年向城建档案管理机构移交更改、报废、漏测部分的地下管线现状图和资料;

(六)其它城建档案的管理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一条 移交的建设工程档案必须符合下列规定要求:

(一)档案材料应当是原件,内容真实、完整、准确、系统;

(二)建设工程竣工图应当与工程实体相符,并加盖竣工图章,签字手续完备;

(三)建设工程在移交纸质档案的同时,还应当按规定移交相关的电子档案和声像档案;

(四)技术整理符合本市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要求。

第十二条 列入城建档案管理机构接收范围的工程档案,建设单位在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

同时城建档案管理机构应当将工程竣工后需移交的工程档案内容和要求书面告知建设单位,并根据工程进度情况对工程档案进行业务指导。

建设、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时应当查验《建设工程档案移交责任书》。

第十三条 建设单位在组织工程竣工验收前,应向城建档案管理机构提出预验申请,城建档案管理机构在收到建设单位预验申请后,对建设工程纸质档案、声像档案、电子档案进行专项预验收,且在10个工作日内出具预验收审核意见书。对建设工程档案符合要求的,出具《建设工程档案认可文件》;对不符合要求的,建设单位应当按照规定要求进行编制、补充、完善。

建设单位在取得《建设工程档案认可文件》后,方可组织工程竣工验收。

建设、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办理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建设工程竣工规划认可证时,应当查验城建档案管理机构核发的《建设工程档案认可文件》。

重大建设项目档案的验收由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组织验收。

第十四条 建设单位在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3个月内,向城建档案管理机构移交一套符合规范要求的建设工程竣工档案原件。

城建档案管理机构在收到符合规范要求的建设工程档案后,向移交单位核发《建设工程档案移交合格证》。

第十五条 地下管线工程建设单位在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前,应当到城建档案管理机构查询施工地段的地下管线、设施等隐蔽工程档案,取得该施工地段地下管线、设施等隐蔽工程现状资料。

第十六条 地下管线工程覆土前,建设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工程测绘单位进行竣工测绘,形成准确的竣工测绘数据文件和管线工程测绘图,并符合相关技术标准和城乡建设档案管理的要求。

第十七条 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发现未建档的地下管线,应当及时通过建设单位向建设、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建设、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查明未建档的管线性质、权属,责令地下管线产权单位进行补测补绘,并在15日内向城建档案管理机构报送。

第十八条 建设单位应当在地下管线工程跟踪测绘或者补测补绘竣工验收后15日内,向城建档案管理机构移交其测绘成果。

地下管线专业管理单位应当将更改、漏测、废弃部分的地下管线工程档案及时修改补充,并在15日内向城建档案管理机构报送。

未移交以及未按时移交测绘成果,或者移交的测绘成果资料不齐全、不准确,致使其他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因无法查阅有关资料或者查阅的资料内容不准确造成施工损坏地下管线工程的,地下管线工程的建设单位应当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地下管线普查结束后15日内,普查单位应当向城建档案管理机构移交其普查成果。

第十九条 建设单位应当在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合同中向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提出编制、报送建设工程档案的要求,明确档案套数,明确专人负责工程档案的管理工作,做到建设工程档案的收集、编制与工程建设同步,保证建设工程档案的完整。

第二十条 城建档案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城乡建设档案的各项管理制度。对接收进馆的城乡建设档案及时登记、整理,编制检索工具,实行科学规范管理;配置适宜保管、利用城乡建设档案的专门库房和必要设施;采用先进技术,防治有害物质,及时消除不安全因素,确保档案的完整与安全;对破损或者变质的档案,应当及时抢救、修复;需要永久保存的城乡建设档案,应当转换为电子档案或利用其它现代化技术手段备份保存。

第二十一条 城建档案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城乡建设档案管理系统,对城乡建设档案进行动态管理,实现城乡建设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现代化。

第二十二条 城建档案管理机构应当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档案用品和装具。

第二十三条 保管城乡建设档案必须有专用库房。库房内应当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有防盗、防火、防水、防强光、防潮、防尘、防污染、防有害气体和有害生物等措施,并具有相应的抗震和抵御其他自然灾害的能力。库房面积应当符合有关部门制定的城建档案工作业务规范的要求。

新建或者改建的城建档案库房,应当执行《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

第二十四条 城建档案管理机构应当充分利用城乡建设档案信息资源,建立城乡建设档案资料信息库、目录库,汇编城乡建设档案综合信息,为社会提供城乡建设基础数据、信息服务和技术咨询,并按照有关规定实行有偿服务。

第二十五条 城建档案管理机构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有关规定,向社会公开馆藏结构、案卷目录信息,以方便社会公众利用;对涉及秘密或者公开后危害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的城乡建设档案信息,应当执行国家有关保密的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

第二十六条 凡需要利用城乡建设档案的单位和个人,需持单位介绍信或其它有效证件,方可按规定到城建档案管理部门办理查询手续,城建档案管理机构要为单位和个人查找利用城乡建设档案创造条件,并及时做好城乡建设档案利用效果的统计、分析和编研工作。

第二十七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已开放的城乡建设档案,须持有介绍信、身份证等合法证件。外国人或者外国组织利用开放的城乡建设档案,应当按规定报经有关部门批准。第二十八条 任何组织和个人利用档案,应当遵守查阅档案的有关规定,不得涂改、摧毁、丢失、伪造。利用未开放的档案,不得擅自抄录和复制。

第二十九条 城建档案管理机构出具的载有本单位法定代表人的签名或者印章标记的缩微品以及其他复制形式的城乡建设档案,具有与城乡建设档案原件同等的效力。

第三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本单位给予表彰奖励:

(一)在城乡建设档案管理工作或者理论研究中成绩显著的;

(二)抢救或者捐赠珍贵城乡建设档案资料的;

(三)同违反档案法律法规的行为作斗争,表现突出的。

第三十一条 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后,建设单位未在规定期限内向城建档案管理机构移交建设工程档案的,依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五十九条规定,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改正,并依据规定予以处罚。

第三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据《城市建设档案管理规定》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无故延期或者不按照规定归档、报送的;

(二)涂改、伪造、损毁、丢失城乡建设档案的;

(三)档案人员玩忽职守,造成档案损失的。

第三十三条 在利用城乡建设档案过程中,损毁、丢失、涂改、仿造或擅自抄录、复制城乡建设档案的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理。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施行前的城乡建设工程档案,工程已竣工验收的,由建设单位在本办法施行之日起3个月内向城建档案管理机构移交。

廉政档案建立和管理暂行办法 篇7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和加强各级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维护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真实、完整和安全,有效利用和保护社会保险业务档案,为社会保险事业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规定(试行)》、《山西省档案管理条例》,结合我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社会保险业务档案,是指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在办理社会保险业务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和利用价值的专业性文字材料、电子文档、图表、声像等不同载体的历史记录。

第三条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管理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包括:省、市、县(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第四条社会保险业务档案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的原则,维护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的完整、准确与安全,积极开展档案的利用工作,实现档案管理的标准化和现代化,为社会保险事业服务,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将其据为己有。

第二章 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第五条

省社会保险局负责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业 务档案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业务档案工作应当接受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及上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业务指导。

第六条

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设置业务档案工作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并且要配置业务档案工作人员,健全业务档案工作制度,提供必要条件,保证业务档案工作健康发展。

第七条

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建立本单位综合档案室,集中管理本单位各种门类及各种载体的档案。

第八条

综合档案室的工作任务:

1、指导、监督、规范本单位文件材料的组成、积累、格式及归档等工作;

2、负责管理本单位的全部档案资料;

3、认真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积极提供利用,为本单位各项工作提供有效服务。第九条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业务档案工作人员应当忠于职守,遵守纪律,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履行业务档案工作职责,圆满完成业务档案工作任务。业务档案工作人员对本单位各部门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和归档工作进行指导,并参与对业务档案工作的考核工作。

第三章 业务档案的管理

第十条

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根据本单位实际情 况,参照《山西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规定》(附件1),制定适合本单位工作实际的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及保管期限。

第十一条

反映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工作活动,具有查考保存价值的各种文件材料都应归档保存,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据为己有或擅自销毁。

第十二条

反映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各种门类、各种载体的档案应按时归档。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建立文件材料档案立卷归档制度(附件2.1)。

1、文书档案和社会保险业务档案应当在形成的下一年6月份以前归档。

2、基本建设项目档案应在项目竣工验收后的30日内归档;未竣工验收而投入使用的基本建设项目档案应在投入使用后的60日内归档。

3、设备购置过程中形成的文件材料及随机文件材料应在开箱验收后归档。

4、财务会计档案在财务工作终结后,由财务部门暂保管一年,到期后编制移交清册,移交本单位综合档案室统一保管,出纳不得监管会计档案。

5、声像档案、实物档案应及时归档。

6、电子文档,每年年底归档一次或任务完成后随时归档。第十三条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业务档案的分类:

1、文书类:以分二级类,以保管期限分三级类。包括党群工作、行政后勤管理、文秘、机要、档案、人事、劳资、综合治理、安全保卫、计划生育等。

2、社会保险业务类:以各业务环节分二级类,包括社会保险登记管理类、社会保险费征缴管理类、社会保险待遇核定类、社会保险审计稽核类、社会保险个人账户管理类、社会保险业务信息统计类。以保管期限分三级类,包括永久、100年、50年、30年、10年。

3、会计类:分帐簿、凭证、财务报告、其它四个二级类。

4、声像电子类:分录音、录像、照片、光盘、磁盘、磁带等若干个二级类。

5、实物类:分奖杯、奖状、奖旗、奖牌、证书、印章、其它等若干个二级类。

6、科技类:以基本建设档案、设备档案分二级类。基本建设档案以具体工程项目分三级类,设备档案总数量少可不设三级类目。

第十四条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业务档案的收集: 一是要按照本单位制定的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及保管期限的内容,由本单位综合档案室对单位内部各部门各工作岗位应归档的文件材料进行接收; 二是征集散失在社会或个人手中的,但对本单位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

第十五条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业务档案的整理:各种门类、载体的档案,规范整理应依据相关标准,做到分类合理,排列有序,编目科学。

1、社会保险业务档案依据《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规定(试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档案局第3号令)进行整理。

2、文书档案依据《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国家档案局第8号令)进行整理。

3、会计档案依据国家财政部和国家档案局《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进行整理。

4、电子档案依据国家档案局颁布的《电子公文归档管理暂行办法》进行整理。

5、其他档案依据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档案管理规定进行整理。

第十六条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业务档案工作应建立全宗卷,建立业务档案统计制度,对档案的收进、移出、保管、利用等情况进行管理。

第十七条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定期对已超过保管期限的业务档案进行鉴定。销毁档案要逐件登记于销毁清册,经本单位鉴定小组审核签字后,报上级主管领导批准后销毁; 会计档案的销毁应按《会计档案管理办法》执行。销毁清册要永久保存。

第十八条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积极采用先进的现代化技术设备,实现业务档案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第四章业务档案的保管和利用

第十九条

档案保管应配备专门的库房及相应的符合国家标准的档案装具和设备,并符合防火、防盗、防光、防尘、防潮、防水、防虫鼠、防高温、防震等要求。

第二十条

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编制归档文件目录、案卷目录、全引目录、人名索引等检索工具,编写大事记、组织沿革、基础数字汇集、专题概要、利用效果实例汇编、发文汇集等编研材料,满足利用工作需要。

第二十一条

业务档案工作人员调动工作时,应在离岗前办好交接手续。

第二十二条

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制定业务档案保管制度、保密制度、查(借)阅制度,规范提供利用工作,确保业务档案安全。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三条

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积极开展业务档案管理工作,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档案局以及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档案局有关规定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国家社会保险业务档案达标验收工作标 准。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由山西省社会保险局和山西省档案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五条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执行。附件:

1、山西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规定。

2、山西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业务档案管理各项制度。

3、山西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业务档案分类编号方案。

4、山西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业务档案材料移交清单。

5、山西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业务档案销毁清册。

6、山西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业务档案借阅登记表。

山西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规定

第一条 为便于本单位各内设机构及全体职工正确界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准确划分档案保管期限,使所保存的档案既能反映本单位主要职能活动情况,维护其历史面貌,又便于保管和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国家档案局8号令》、《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规定(试行)》,制定本规定。第二条

本规定中的本单位文件材料是指本单位各内设机构及全体职工在其工作活动中形成的各种门类和载体的历史记录。第三条

本单位文件材料归档范围是:

(一)反映本单位主要职能活动和基本历史面貌的,对本单位工作和历史研究具有利用价值的文件材料;

(二)本单位工作活动中形成的在维护国家、集体和公民权益等方面具有凭证价值的文件材料;

(三)本单位需要贯彻执行的上级机关和同级机关的文件材料;下级机关报送的重要文件材料;

(四)其他对本单位工作具有考查价值的文件材料。

第四条

本单位文件材料不归档范围是:

(一)上级机关的文件材料中,普发性不需要本单位办理的文件材料,任免、奖惩非本单位工作人员的文件材料,供工作参考的抄件等;

(二)本单位文件材料中的重份文件,无查考利用价值的事务性、临时性文件,一般性文件的历史修改稿,各次校对稿,无特殊保存价值的信封,不需办理的一般性电话记录,内部互相抄送的文件材料,本单位负责人兼任外单位职务形成的与本单位无关的文件材料,有关工作参考的文件材料;

(三)同级机关的文件中,不需贯彻执行的文件材料,不需办理的抄送文件材料;

(四)下级机关的文件材料,供参阅的简报、情况反映,抄报或越级抄报的文件材料。

第五条

凡属本单位归档范围的文件材料,必须按有关规定向本单位档案工作部门移交,实行统一集中管理,任何人不得据为己有或拒绝归档。

第六条

本单位文书档案的保管期限定为永久、定期两 种。定期一般分为30年、10年。第七条永久保管的文书档案主要包括:

(一)本单位制定的法规政策性文件材料;

(二)本单位召开重要会议、举办重大活动等形成的主要--10文件材料;

(三)本单位职能活动中形成的重要业务文件材料;

(四)本单位关于重要问题的请示与上级机关的批复、批示、重要的报告、总结、综合统计报表等;

(五)本单位机构演变、人事任免等文件材料;

(六)本单位房屋买卖、土地征用、重要的合同协议、资产登记等凭证性文件材料;

(七)上级机关制发的属于本单位主管业务的重要文件材料;

(八)同级机关、下级机关关于重要业务问题的来函、请示与本单位的复函、批复等文件材料。

第八条

定期保管的文书档案主要包括:

(一)本单位职能活动中形成的一般性业务文件材料;

(二)本单位召开会议、举办活动等形成的一般性文件材料;

(三)本单位人事管理工作形成的一般性文件材料;

(四)本单位一般性事务管理文件材料;

(五)本单位关于一般性问题的请示与上级机关的批复、批示,一般性工作报告、总结、人事、统计报表等;

(六)上级机关制发的属于本单位主管业务的一般性文件材料;

(七)上级机关和同级机关制发的非单位主管业务但要贯彻执行的文件材料;

(八)同级机关、下级机关关于一般性业务问题的来函、请示与本单位的复函、批复等文件材料。第九条

本单位形成的人事、基建、财务、会计及其他专门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条

对应归档的电子文件的原数据、背景信息等要进行相应归档。

第十一条

廉政档案建立和管理暂行办法 篇8

吉劳社薪字〔2004〕13号

各市州、县(市、区)劳动保障局,档案局:

为适应当前劳动用工多样化的发展趋势,进一步规范和加强企业职工档案管理工作,经认真研究,制定了《吉林省企业职工档案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吉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吉 林 省 档 案 局

二○○四年一月十三日

吉林省企业职工档案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企业职工档案管理,推动我省企业职工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进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劳动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中所称企业职工档案管理系指:本行政区域内的国有企业、股份制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集体及私营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城镇个体工商户(以下称用人单位)中,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职工档案管理,及非全日制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与原用人单位终止(解除)劳动关系的失业人员、自费出国等人员的档案管理。

第三条 用人单位、就业服务机构、劳动代理服务机构,为职工档案具体管理机构。档案管理机构要接受同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及档案行政综合管理部门的监督、指导。

第四条 经劳动保障和档案管理行政部门认定,具备保管职工档案条件的用人单位,保管与其形成劳动关系的职工档案。不得代管其他人员的档案,严禁职工个人保管档案。

第五条 不具备保管职工档案条件的用人单位,其职工档案交由经同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档案管理行政部门批准的具备保管职工档案条件的劳动代理服务机构代保管。

第六条 就业服务机构负责辖区内与用人单位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的失业人员的档案管理。

第七条 劳动代理服务机构经劳动保障和档案管理行政部门认定可开展代理档案保管业务。负责受用人单位委托职工档案的管理及职工自动离职、开除、终止(解除)劳动关系人员、非全日制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自费出国等人员的档案管理。

第八条 退休职工的档案,可交由户口所在地的社区保管,社区暂不具备保管职工档案条件的可由原档案保管部门保管。

第九条 死亡职工档案在原档案保管部门保管满十五年以上,可以按规定进行销毁。特殊贡献的获省级以上模范人物称号的职工死亡以后,其档案按管理权限向所在地档案馆移交。

第十条 职工档案具体管理机构的职责:

1、收集、整理、立卷、鉴别、保管、查阅、转递职工档案;

2、登记职工工作变动、签订、履行劳动合同等情况;

3、为有关部门提供职工情况;

4、做好职工档案的安全、保密、保护工作;

5、定期向本单位或相关的档案管理部门移交档案;

第十一条 就业服务机构、劳动代理服务机构应严格按照本规定要求,与档案保管单位或个人签订委托协议(式样附后),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及违约责任,为委托方出具调档、转移档案等手续,接到托管的档案后要进行审查登记,无误后方可归档。

第十二条 职工档案的内容包括(式样附后):

1、职工登记表;

2、劳动调配材料;

3、晋级、增资材料;

4、考核、考察材料;

5、学历记载材料;

6、参加中国共产党、共青团及民主党派的材料;

7、奖惩材料;

8、政审材料;

9、个人诚信材料。

第十三条 档案具体管理机构要将职工工作中形成的材料及时收集、整理、立卷、归档,保持档案的完整。

第十四条 立卷归档的材料必须经过认真鉴别,以保证材料的真实性。第十五条 企业职工档案使用统一规格标准用纸,档案卷盒、卷皮、目录等样式、规格实行统一的制作标准,并用钢笔或碳素笔填写,字迹要端正、清晰。不得使用圆珠笔、铅笔、红色墨水及复写纸书写。

第十六条 实行职工登记制度,《职工登记表》(样式附后)将作为职工档案的一项内容,所有用人单位职工应重新如实填写《职工登记表》放入本人档案,职工工作变动后,到新的用人单位应重新填写《职工登记表》。

第十七条 档案具体管理机构在做好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和内容的充实工作的同时,要建立档案管理台账,防止丢失档案材料和擅自泄露档案内容,不得擅自涂改、抽取、销毁或伪造档案材料。

第十八条 用人单位及档案管理机构要建立健全档案查阅借阅制度,明确档案查阅条件及利用范围。档案管理部门对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和涉及国家秘密的职工档案要严格保管,严格查阅手续。

第十九条 除特殊情况外职工档案一般不得借出查阅。如必须借出查阅时,应事先提交报告,说明理由,经主管档案工作的领导批准后,方可办理,严格履行登记手续,并按期归还。

第二十条 任何个人不得查阅或借用本人及亲属(包括父母、配偶、子女及兄弟姐妹等)的档案。

第二十一条 查阅档案必须严格遵守保密规定和查档规定,严禁涂改、圈划、抽取、撤换档案材料,查阅者不得泄露或擅自向外公布档案内容。

第二十二条 因工作需要从档案中取证的,须经主管档案工作的领导批准后,方可办理。

第二十三条 职工档案保管应具备以下条件:

1、要建立坚固的专用档案库房,配备铁质的档案柜;

2、库房要具备防火、防虫、防盗、防潮、防光、防高温、防尘等条件;

3、温度控制在14℃一24℃,相对湿度控制在45%一60%;

4、档案库房和档案工作人员办公室要二室分开;

5、档案保管人员应具有中专(或相当中专)以上学历,经过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

要不断研究和改进档案的保管方法和保护技术,并要逐步实行微机管理,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

第二十四条 转递档案应遵守下列规定:

1、对转出的档案,必须按省劳动和保障厅统一印制的《职工档案转递通知单》(式样附后)进行登记,并密封包装。

2、对转出的材料,不得扣留或分批转出。

3、用人单位、就业服务机构、劳动代理服务机构收到档案经核对无误后,在回执上签名盖章,并将回执立即退回。转出单位逾期30日未收到回

执的,应及时追查,以防丢失。《职工档案转递通知单》回执由原档案管理部门保存15年以上。

第二十五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根据情节轻重,县以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档案管理行政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吉林省档案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给予处罚,造成经济损失的,应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不按本《办法》规定集中管理档案的;

2、擅自涂改档案内容或伪造档案材料的;

3、无故扣押职工档案的;

4、职工档案整理、保管、利用、转递过程中出现违反本办法,造成档案丢失或其它严重后果的;

5、拒不按本《办法》归档或按期移交或接收档案的;

6、档案保管部门明知所保存的档案面临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档案损失的;

7、损毁丢失或者擅自销毁档案的。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由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负责解释。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上一篇:大学衣服搭配礼仪下一篇: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