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第一次世界大战 教学设计 教案

2024-06-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7.2 第一次世界大战 教学设计 教案(推荐11篇)

7.2 第一次世界大战 教学设计 教案 篇1

1.教学目标

通过对凡尔登战役的学习,讨论战争给人类发展和进步带来的严重灾难,引导学生从具体历史事实得出结论,认识到热爱和平、远离战争是一种进步的现代意识。

通过对萨拉热窝事件主要过程的学习,了解其“导火线”的作用,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

通过学习帝国主义列强争霸世界和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史实,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经历了长时间矛盾与冲突的酝酿,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事件的意识和能力。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教学难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分析和评价。

3.教学用具

多媒体

4.标签

三国同盟,三国协约

教学过程

一、帝国主义争霸世界

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它们之间关系怎么样呢? 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和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表是那两个国家呢? 2.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

(出示地图,讲述)当时在欧洲,很多国家之间都存在因为利益不均衡而产生的矛盾,产生了很多矛盾。(教师结合地图讲述各国之间的矛盾冲突)其中最核心的是哪一个矛盾呢?(指导学生参看教材皮洛夫语和漫画,提问)这两个国家之间的矛盾体现在什么地方呢?

(回答)德国作为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要求拥有广大殖民地的英国以及其它老牌资本主义国家,重新划分殖民地。而这必然会损害英国的利益。(讲述)就是这个代表后起帝国主义国家的德国和代表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英国之间的矛盾,是众多矛盾的中心。从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尽管表现出来的形式不同,矛盾冲突点也不相同,但从根本上讲,都是源于每个国家的利益冲突。

(提问)矛盾的双方,争夺霸权的结果是什么呢?

(回答)形成了两大敌对的帝国主义侵略集团。德国、意大利、奥匈帝国组成的三国同盟和英国、法国、俄国组成的三国协约。

二、大战的爆发

(讲述)刚才我们已经说到当时的欧洲矛盾重重,那个火药桶已经在那里蠢蠢欲动,它终于被一个小小的火星点燃了。那么一大战爆发在哪里呢?是什么事件成为一战的导火线呢?

(回答)大战是源于发生在巴尔干半岛的萨拉热窝事件,引起了塞尔维亚的民族解放运动,导致了一战的爆发。

三、空前的灾难 1.大战的经过

(展示地图,补充讲述一战的过程,凡尔登战役、马恩河战役、日德兰海战的过程,马恩河战役视频。)讲述大战从1914年,一直持续到1918年。2.大战的结果

(讲述)4年的时间里,世界上多数国家不是在进行自己国家的发展,而是被卷入一场世界范围的战争,这在人类历史上是第一次。那么这场规模如此之大的战争,它的结果是什么呢? 3.大战的影响

①大战造成的损失和破坏。在整个战争中,在长达几千公里的战线上,大规模会战不下几十次,每次会战几乎都是一场大屠杀。战争所带来最直接、最明显的后果是人力、物力的巨大损失和破坏。②帝国主义列强力量的消弱。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重大后果之一是欧洲的衰落和美国、日本的兴起。③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潮。④国际关系新格局的出现。19世纪的国际格局是欧洲列强统治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从表面上看来,帝国主义列强仍然统治着世界,战胜国设计并建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似乎将维持很长一段时间。⑤第一次世界大战还带动了军事技术的大进步。(展示一战中的飞机、大炮、坦克等武器的图片)4.战争的性质

(讲述)通过参战双方,我们可以总结出战争的性质是一场帝国主义非正义的掠夺战争,尽管塞尔维亚人民是为了维护民族独立而战,带有民族解放战争的性质,但这改变不了一战的非正义性。

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一战的历史,包括这次战争爆发的背景、原因、经过、结果、影响及意义,还有对它性质的分析。我们充分认识到要热爱和平、远离战争。

课后习题

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止时间是()

A.1914~1917年 B.1914~1919年 C.1914~1918年 D.1912~1918年 2.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萨拉热窝事件 B.德、意、英卷入战争 C.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 D.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3.一战中先属于同盟国,后为自身利益加入协约国的是()A.意大利B.英国C.美国D.日本

4.下列有关美国参战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维护世界和平B.争夺世界霸权 C.援助协约国集团

D.时机已到,坐收渔人之利

5.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失败的原因不包括()A.美国参战增强了协约国的实力 B.长期战争导致国家的崩溃 C.协约国进行的战争是正义的 D.同盟国进行的战争是非正义的

二、材料解析题 6.阅读下面材料

德国和奥匈为了加强同俄国和法国的对抗,1879年缔结军事同盟条约。1882年,意大利同法国矛盾加剧,参加了这一军事集团,20世纪初,英德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英国协调了它同俄、法之间的关系,先后于1904年和1907年签订了英法协约和英俄协约。回答:

①德国结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②两大军事集团的名称是什么?他们分别以哪国为主? ③两大军事集团形成以后大搞什么活动?带来什么严重后果?

板书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背景及原因 1.垄断的形成

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3.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

二、大战的爆发 萨拉热窝事件

QQ音乐7.2新技巧三则 篇2

技巧一:换换听自动“换”

我们知道,QQ音乐提供了“换换听”的功能,不过你仍然需要单击相关的按钮进行手工切换,其实你完全可以将这个操作交给QQ音乐来自动完成。

在以前的版本中,各个设置选项都是被分散在各个角落,操作起来不是很方便。现在,我们可以从主界面或功能菜单下打开“QQ音乐设置”窗口(如图1)。这里以标签页的形式提供了相关的管理选项,包括基本设置、歌词设置、个性设置等都被集中起来进行管理,这样就方便多了。在这里勾选“随便听听列表自动换换听”复选框,确认后即可生效,你甚至还可以考虑在启动QQ音乐时自动播放歌曲、自动打开歌词,感兴趣的朋友不妨一试。

技巧二:绿钻贵族的享受

默认设置下,下载歌曲被自动保存在“C:QQMusic”的文件夹下,既占用宝贵的系统盘空间,又不利于管理。其实我们可以打开“QQ音乐设置/个性设置”窗口(如图2),绿钻贵族可以在这里重新指定下载歌曲的保存目录,默认设置下会采取类似于酷我音乐盒的设计,按照歌手名自动创建文件夹进行保存,至于歌曲的命名方式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决定,还可以实现播放列表与服务器的自动同步。

技巧三:共享你的音乐心情

现在你可以向QQ音乐推荐自己喜欢的音乐。切换到“乐库”的“音乐心情”选项卡,这里会即时滚动显示网友所推荐的最新歌曲,从中可以了解到目前最流行的乐坛趋势。“半小时推荐热榜”中显示了最近半个小时内所推荐的歌曲和朋友们所提交的“音乐心情”,推荐人数最多的当然排名在第一位了。

7.2正确把握宽容友善 教案 篇3

7.2正确把握宽容友善 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生活中宽容友善的重要性;懂得宽容他人,就是善待自己。 2.正确认识宽容与软弱、宽容与严格、宽容与维权的界限。 [过程与方法] 学会正确运用宽容、友爱的心态和情感,与同学、与老师、与他人相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宽容、与人为善是交往的品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个人有修养的体现乐于宽容待人,与人为善 【教学重难点】 1、际生活中践行宽容友善这一交往品质这是本课的重点 2、确把握宽容与软弱、宽容与纵容的界限这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俗语说:“得饶人处且饶人”、“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你对此有何看法? 学生:小组讨论研究(问题提示:在实际生活中,家庭和社会教育可能使学生在思想上容易引起混乱。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掌握好宽容的尺度。) 教师过渡:宽容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可贵的精神境界。但宽容并不意味着不分是非曲直,不讲原则;宽容也不意味着麻木不仁,熟视无睹。当然,宽容也不是理亏的表现,更不是软弱无能。 小组讨论: 1、阅读思考教材P65―66“颜回打赌”讨论: (1)怎样理解孔子的评判? (2)宽容忍让就是软弱无能吗? 2、阅读思考教材P66,讨论: (1)老师批评我们就是不宽容吗? (2)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老师和父母的批评教育? 3、阅读思考教材P67,讨论: (1)卫民的母亲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2)对此,卫民的父亲说:“干脆去把超市砸了。”他的话对吗?为什么? (3)卫民坚持“讨个公道”,是否没有宽容之心?为什么? (4)卫民一家“讨个公道”的法律依据是什么?他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讨回公道”? 4、总结全课:怎样正确把握宽容友善? 5、阅读教材P68拓展天地――生命的邮件: 读了文中父亲写给自己初生儿子的短文,说说自己的感想。 精讲释疑: 1.宽容与软弱 (1)怎样理解孔子的评判? (2)宽容忍让就是软弱无能吗? 问题提示:(1)俗话说,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孔子的评判并不在于颜回说错了,买布的人说对了,而在于人要有一颗宽厚仁爱之心,非原则性的问题不要斤斤计较,不必当真。 (2)对这一问题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当别人无意伤害了你的时候,当别人对你的伤害未造成严重后果时,宽容忍让不是软弱无能的表现,而是一种可贵的精神境界;如果面对别人一次次的侵害而忍气吞声,这种宽容忍让就是软弱无能,应该依靠老师、学校、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尊严。 教师小结:宽容不是软弱,做一个宽容友善的人,要重大义而轻小是非,对人有宽容之心。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在宽容别人的同时,会赢得别人的尊敬。 2.宽容与严格 (1)老师批评我们就是不宽容吗? (2)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老师和父母的批评教育? 问题提示:(1)回答是否定的。宽容不是纵容,宽容并不排斥严格要求和善意的批评。当一个学生违背了学校规章制度、基本的道德规范、法律法规时,老师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是正确的,是对一个称职的教师的基本要求,这种批评恰恰是对学生最大的爱护和关怀。 (2)个人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老师和家长的教育。老师、家长的批评和教育,是对我们的.关爱,是为了我们的健康成长。我们要正确对待老师、家长的批评和教育。 首先应该以诚恳的态度对待老师的批评教育,充分认识到这种批评教育是老师有责任心、爱心的表现;其次,对待老师的批评教育,要认真加以改正,老师的要求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去。再次,对老师可能出现的不正确的批评,要心平气和地向老师解释清楚,并向老师提出自己的想法。)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宽容不等于是纵容。当我们的行为偏离纪律、道德、法律要求时,父母和老师对我们的批评教育是爱的表现。因此,一要正确理解;二要正确对待。而这一问题,在学生中普遍存在,这也是造成代沟的主要原因之一。 教师小结:宽容不是纵容,做一个宽容友善的人,要正确对待老师、家长的批评和教育。 3.宽容与维权 请回答:(1)卫民的母亲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问题提示:错误,不讲原则的宽容,就是纵容违法犯罪。不仅不能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还会使更多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2)卫民的父亲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问题提示:错误,讨公道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之内,不得超越宪法和法律,不能以暴制暴。这不仅不能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还会侵害到他人的合法权益。 (3)卫民坚持“讨个公道”,是否没有宽容之心?为什么? 问题提示:不是。卫民坚持“讨个公道”并非没有宽容之心,而是对社会的真正的宽容。 (4)卫民一家“讨个公道”的法律依据是什么?他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讨个公道”? 问题提示:法律依据见教材P67“信息点击”; 维权途径:与经营者协商;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反映;向消费者协会投诉;向当地人民法院起诉等。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宽容不是不讲原则。如果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要敢于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知道宽容的原则就是道德和法律的要求,不讲原则的宽容不仅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也是对社会、对他人的不负责任;知道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能侵害到他人的合法权益;学会通过正确的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师小结:宽容不是不讲原则。做一个宽容友善的人,要坚持原则,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总结全课:怎样正确把握宽容友善? (1)宽容并不意味着部分是非曲直,不讲原则;宽容也不意味着麻木不仁,熟视无睹。当然,宽容也不是理亏的表现,更不是软弱无能。 (2)宽容不是纵容。宽容与严格两者是一致的。 (3)宽容不能丧失原则,依法“讨回公道”,正是对社会、对他人最大的友善。 5.活动内容:拓展天地――生命的邮件(见教材P68) 读了上面一位父亲写给自己初生儿子的短文,说说自己的感想。 .问题提示:这一问题比较开放。学生要感悟到一位父亲对儿子的爱,也能使学生认识到必须用宽厚仁爱之心报答父母、老师和社会。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感悟到人生活在社会中,宽容友善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要正确理解宽容,学会宽容,做一个宽容友善的人。 课堂小结:本课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宽容不是软弱,是宽大有气量,是一种理解和体谅。宽容不是纵容,宽容与严格是一致的。宽容要与社会主义法律和道德规范相一致,是有原则的。 【我的困惑】 【课后作业】 讨论“拓展天地” 【板书设计】 正确把握宽容友善 (1)宽容不是软弱,是宽大有气量,是一种理解和体谅。 (2)宽容不是纵容,宽容与严格是一致的。 (3)宽容要与社会主义法律和道德规范相一致,是有原则的。 【教学后记】

7.2 第一次世界大战 教学设计 教案 篇4

一、教学内容分析

《垂线的认识》是冀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一课时。它是学生在低年级认识感知一部分几何图形的基础上,通过教材提供的素材与教师组织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的实例,让学生感悟知识,使学生建立直观与抽象能相互转化的有效思维,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为今后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后继知识奠定较好的基础。

二、教学对象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了直线、角等知识,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看到一些垂直的现象,具备一些简单的分类思想,能够从实际的操作活动中分析、思考的基础上学习的。受图形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技能的影响,部分学生学起来还感到吃力,动手操作的灵活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教学策略

教法上:结合本课的知识特点,在“认识垂直”这个重点环节,采用“启发引导”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抽象化过程。另外,点到直线的距离的认识是本课的一个难点。所以在教学时,采用“直观演示法”,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课件示范比较,给他们直观的方法指导;最后让学生自己练习,同时指名汇报,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反馈小结。

学法上:数学课标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本节课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的学习方式,目的是突出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学生通过实践活动,理解相交与垂直的基本概念,掌握互相垂直、垂足、垂线等内容,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线段最短的知识要点,掌握作垂线的基本技能。

2.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领悟相交与垂直的内涵,建立相交与垂直的抽象概念。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感知数学的趣味性,感受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就在自己的生活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平面上两条直线相交确定一个点;了解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垂直关系,认识垂线和点到直线的距离。

教学难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线段最短。

(三)教具学具

直尺、多媒体课件、量角器、三角板。两根小棒。画有图形的纸片。

五、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提出疑问。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拼摆图形吗?好,下面请同学们拿出你准备好的两根小棒,摆出你喜欢的图形,看看哪组摆出的样式多?

1.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摆出各种各样的图形。

2.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摆出的图形,说说构成的是什么样的图形。从发现的问题中揭示课题:相交与垂直。

师:同学们都摆出了自己喜欢的图形,我选了几个代表摆放到了前面,下面就让这些图形的作者介绍一下他拼摆的是什么图形?(学生介绍)

师:那构成这些图形的两根小棒又有什么位置关系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问题。(黑板一侧板书:相交与垂直)

3.同学设疑。

师:关于“相交”和“垂直”的知识,你们都想知道什么?

学生质疑。

(二)解疑合探,学习新知。

1.初步感知,认识相交

课件展示课本例一图片。让生观察图,说一说图中有什么?

师:找出图中哪些可以看作是相交直线?注意让学生把能观察到的都说出来。

(预设:两根交叉的小棒可以看作两条直线相交;两根相交的竹篱笆可以看作两条直线相交、十字路口的两条路可以看作两条直线相交。)

师:下面,老师就用直线画出这些图形。(课件出示)

(1)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三幅图形,这些图形都有几个角,都相交于几个点?

(预设:1.都相交于一点;2.都有4个角)

(2)当学生说出相交于一点时,教师指着说:都有一个相交的点,我们把这个点叫做两条直线的交点。

教师强调: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可以组成四个角。

(3)师:(课件出示)观察这三个图形,看看两条直线相交组成的角,你能想到什么问题?

请同学们拿出老师发给你们的纸片(有三组相交的直线),先自己观察或测量,然后在小组里讨论交流你的发现。

学生活动后汇报。

(预设:1.∠1和∠2组成180°……

2.角1和角3相等,角2和角4相等

3、图3中的4个角都是直角)

(4)当学生说出预设3时教师引导:你们的发现很有价值,那我们就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验证一下图3的4个角是不是直角。

学生动手测量验证(量角器或三角板)自己的想法。(教师画出图3)

汇报:图3的4个角都是直角。

(指两名同学一个用三角板,一个用量角器)要求:边演示边叙述方法。

(当学生验证结束后,教师板书垂直符号)师:注意,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要用这个符号标记。

2.教学互相垂直、垂线

师: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

(板书: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

师: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个交点叫做垂足(板书:垂足)。

再次理解“互相垂直”。教师可以给两条直线取名字,便于学生理解。

(1)让学生指着图3说一说谁是谁的垂线。

(2)图1图2中的两条线是不是互相垂直?为什么?

(3)提问: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关键是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关键是直线相交成直角,这两条直线就叫互相垂直,与两条直线放置的方向没有关系。

(4)师:生活中有很多垂直现象,你能从教室中找出哪些?

学生汇报。(重点指出谁和谁互相垂直,谁叫谁的垂线,垂足在哪里)

(5)课件:指出下面图形中互相垂直的线。(练一练第一题)

3.认识距离

师:刚才我们研究了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下面我们在研究研究点和直线的关系。

(1)

从直线外一点向这条直线画线段能画多少条?(动手画一画)

(预设:无数条)

(2)下面老师画了4条(P79)请同学们观察一下,猜一猜哪条线段最短,为什么?

(预设:AC最短,AC是直线的垂线)

(3)学生动手测量,验证猜想。(说出哪条最短

位置关系)

(4)引导学生总结“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教师指出“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垂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同时出示课件)

(5)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

说说上图中的四条线段哪一条线段的长度是点A到直线的距离。

(6)

练一练:第二题。(课件)

(三)解决问题

让学生应用所学的内容,解决上课诱入的问题,拼摆的图形中哪两条相交的直线是互相垂直的。

(四)巩固练习

1.我会填

(1)两条直线相交成()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

(2)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垂直线段的长度,叫做()。

2.用心辨真假

(1)相交的两条直线一定互相垂直。()

(2)过直线外一点和已知直线的垂线,只能做一条。()

(3)两条直线成四个角,如果其中一个角是直角,那么另外三个角也一定都是直角。()

(五)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六)作业

用一张长方形的纸,将其对折,再对折,两条折痕是不是垂直的?

附:板书设计

垂线的认识

A

垂足

B

7.2 第一次世界大战 教学设计 教案 篇5

7.2 自由平等的追求 教案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权利意识,珍惜、尊重和维护自己的权利;具有义务观念,不损害国家、社会、集体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和自由。

能力目标:增强自护意识,培养辨别是非的能力,提高珍视权利、践行平等的能力。知识目标:理解法治视角下如何追求自由和平等,知道珍视自由、践行平等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珍视自由就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难点:践行平等,反对特权。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PPT出示图片:非法拘禁、歧视同学 请同学们说说两幅图片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引入今天要学习的自由与平等的追求。

二、新课教学 目标探究一:珍视自由 活动一:P95运用你的经验

八年级学生田某经常上学迟到,不按时完成作业,老师督促他,他却说:“什么时间上学、做不做作业是我的自由。”田某有时抽烟喝酒,强行向同学索要财物,老师批评教育他,他振振有词: “这是我在校外的活动,是我的自由。” 提问:(1)田某的这些行为真的是他自由吗?

(2)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相关规定,对田某的言行进行评价。

法律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四条 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四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

(四)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第十五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吸烟、酗酒。任何经营场所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田某对自由的认识是错误的。法律是自由的保障,自由是在法律保障下的自由,只有在法制体制下人民才能够充分享有自由;而法律是自由的体现。自由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人们做任何事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

1、珍视自由要珍惜权利

自由和法律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所以我们要做到珍视自由,就必须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同时,我们要知晓自己的权利,正确认识权利的价值,积极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

过渡:除了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外,我们还应该怎样珍视自由呢? 活动二:唐某“微博骂人”事件

阅读教材第96页“探究与分享”,思考提出的两个问题。(1)请你评论唐某的言行。(2)如果你是关某,你会怎么做? 小组探讨交流各自观点。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发言。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作出小结。

2、珍视自由依法行使权利

珍视自由,必须依法行使权利,作为公民,应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意识。小结:公民如何珍视自由?

①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为您的权利; ②依法行使权利。

过渡:珍视自由要求我们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为您的权利,要依法行使权利。那践行平等应该怎么做呢?让我们通过下面的学习来寻找答案。目标探究二:践行平等 活动三:陈云的言行

阅读教材第97页上面的“探究与分享”,思考:陈云的言行对于我们践行平等有什么教育意义?

学生举手回答。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作出小结。

1、践行平等,就要反对特权

践行平等就要反对特权,使每个人的人格尊严、合法权益等都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体现。(1)特权的含义及表现

所谓特权,就是法律、制度规定之外的特殊权利。特权是平等的大敌。现实生活中,有的人或只享受权利不承担义务,或利用手中的权力以权谋私,或利用社会关系追逐一己之利,并想方设法逃避法律制裁。然而,法律的尊严和权威不容侵犯,任何践踏法律的行为必将受到制裁和惩罚。

(2)如何反对特权

每个公民都应平等地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不得享有不受法律约束的特权。知识拓展:认识身边的特权现象:

①福利享受型代表:公款吃喝、旅游,奢华接待,超标办公室、超标车,额外福利…… ②破坏规则型代表:交规无奈特权车。③抢占资源型代表:特权房、特权医疗。④安全堡垒型代表:某些特供食品基地。⑤思想意识型代表:我是××、我爸是××。吉林一环保局长:“领导就得骑马坐轿,老百姓想要公平?臭不要脸!”方大国夫妇:“如果没有我们,你连饭都没得吃。” ⑥大树乘凉型代表:跋扈官二代、领导亲属吃空饷、子女凭领导特权就业经商等。活动四:就业歧视

教师安排学生阅读教材第97页下面的“探究与分享”,分小组讨论问题:结合三幅图片,与同学交流生活中存在的就业歧视的事例。

提示: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就业歧视现象,户籍歧视、学历歧视、残疾歧视、乙肝歧视、相貌歧视、属相歧视、酒量歧视等等常见诸报端。

2、践行平等,就要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益

践行平等,就要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每个人都有平等的生存权利、发展权利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我们要以法律为基本的行为准则,平等地对待所有成员,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活动五:阅读感悟

阅读98页阅读感悟,分析材料。

提问:案例告诉我们了什么道理?给我们什么启示?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

3、践行平等,就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1)生活中不平等现象及危害

在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着就业歧视等不平等现象,损害了公民的人格尊严,违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2)抵制不平等的行为

面对这些不平等现象,我们不能听之任之,应据理力争,必要时依法维权。小结:如何践行平等? ①反对特权;

②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 ③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

三、课堂小结

7.2《一天的时间》教学设计 篇6

《一天的时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主 备 教 师:闫国萍 二次备课教师:马晓 上 课 时 间:2016.11.7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70—71页。【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认识24时记时法,能够对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所表示的时刻相互换算。

2、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

3、通过观察思考,讨论交流,运用情境、设疑和推算等多种方法来认识和学会计时法和时长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

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认识24时记时法,能够对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所表示的时刻进行相互换算。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会看时间吗?知道一天的时间到底有多长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自主学习

(一)出示自学目标:

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认识24时记时法,能够对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所表示的时刻相互换算。

2、经历展示、观察发现过程,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

(二)自学指导:

自学课本第70页“练一练”上内容,解决以下问题:

1、结合实际经验说一说:一天有几时?在一天的时间里时针正好走几圈?(二次备课:一天有24时,在一天的时间里时针正好走2圈。)

2、出示课件,图上有什么。

3、组内交流,说说18:30;19:00;19:33等表示晚上什么时刻。

4、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操作学具,研究24时记时法与12时记时法所表示的时间关系。

三、反馈交流

得出12时记时法所表示的时刻和24时记时法所表示的时刻进行相互转化的方法。(二次备课:中午12时以后的时间用24时计时法怎样表示,即在钟面显示的时刻上加12。)

四、当堂训练

1、完成课本71页第1题,并与同伴交流

(二次备课:进一步巩固两种记时法所表示的时刻的关系,掌握互化的方法。练习时,对于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借助实物钟面来帮助他们得出结果,逐步掌握方法。)

2、完成课本71页第4题,并与同伴交流(二次备课:巩固推算经过时间的基本方法。)

3、用24时记时法表示出下列的时刻。

凌晨5时 晚上9时 上午9时 下午4时 中午12时 晚上12时

4、用普通记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6时 11时 14时 16时 19时 23时

五、课堂小结:

在这节课中,你学会了什么?要注意什么问题? 【作业】

完成课本74页练一练1、2、3题

【板书设计】

一天的时间

24时计时法---------------12时计时法

两次(起止)时刻的差=经过的时间

教学反思:

由于教学内容多,预测不足,导致这节课出现了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1、教学效果没有达到最佳。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都应该是两种记时法的转换,但仍有一大部分学生没有弄清楚转换的方法。

2、我没有利用好课堂的生成资源。在重点内容的讲解部分,学生发言非常精彩,这时老师可以利用学生的发言接着往下讲,没必要再次小结,这样就不会显得重复和罗嗦。

3、教学语言不够精炼、明了。

4、在本堂课教学中,进度有点快,导致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无法完全掌握,在今后将进一步的改进,配合学生的接受水平。

平陆县实验小学东校区三年级数学备课组

《一天的时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主 备 教 师:闫国萍 二次备课教师:马晓 上 课 时 间:2016.11.8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70—71页。【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认识24时记时法,能够对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所表示的时刻相互换算。

2、通过练习,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

【教学重点】

通过练习,认识24时记时法,能够对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所表示的时刻相互换算。

【教学难点】

通过练习,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流程】

1.用24时计时法表示出下列的时刻。

凌晨5时 晚上9时 上午9时 下午4时 中午12时 5:00 21:00 9:00 16:00 12:00 2.用普通计时法表示下列的时刻。6时 11时 14时 16时 19时 凌晨6:00 中午11:00 下午2:00 下午4:00 晚上7:00 3.根据箭头所指时刻,填出经过时间。(1)6:00→12:00→14:00(6)小时(2)小时(2)15:00→18:00→20:00→24:00(3)小时(2)小时(4)小时

4.一艘轮船上午7时30分从甲港出发,下午2时30分到达乙港,轮 船行驶了多长时间? 7小时

5.一电台的播音时间表如下: 第一次:5:30——10:30 第二次:11:30——14:30 第三次:16:30——23:00 全天一共播音多少时间?

7.2 第一次世界大战 教学设计 教案 篇7

一、课标要求

1.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地区的地理位置。

2.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区域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3.举例说出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4.以某区域为例,说明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5.结合有关资料说明我国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运用地图简要评价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3.举例说明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对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4.结合图片和文字等资料,说明长江三角洲地区独特的地方文化特色对当地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根据实例说出河流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中的作用,并能迁移运用到其他区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和谐发展的人地观念。

2.通过乡土地理的渗透,培养学生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之情和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运用地图评价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说出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3.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说明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4.结合有关资料说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二)教学难点

1.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的影响。

四、教学策略

创设情境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小组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搜集卤汀河对港口村发展影响的相关材料,搜集上海城市发展的资料,搜集泰州“水乡”文化特色的例子。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新闻材料摘选:

日前,2014中国城市群排名和2014世界六大城市群分别出炉,引发人们的关注。在国内,六个城市群综合指数水平的排名依次为: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山东半岛、中原经济区、成渝经济区。而在世界六大城市群中,中国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上榜。教师:同学们,在这则新闻材料中,最值得关注的城市群是哪一个? 学生: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教师: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什么能够位居2014年中国城市群首位和入选世界六大城市群之一 1

呢?这与我们泰州的发展有关系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领略它的与众不同!

设计意图:通过时事新闻材料,让学生学习与生活有关的地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课堂氛围。讲授新课

一、优势篇──江海交汇之地

教师:读“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形图”,小组合作,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范围。

2.在图中找出泰州、姜堰的位置,并描述与长江三角洲的关系。3.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有哪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1.长江三角洲的范围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等地区。2.泰州、姜堰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

3.长江三角洲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河网密集、湖泊众多,土壤肥沃。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小结: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气候温和湿润,土壤肥沃,是我国传统的粮食产区;同时河网密集、湖泊众多,又是我国重要的淡水鱼产区。因此这里自古就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教师:读“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形图”,简要评价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学生:小组成员之间合作完成,最后由小组代表交流展示。

教师小结:长江三角洲位于长江下游,东临黄海、东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该地区可以依托长江的水运条件,沟通我国东西部地区;依靠沿海航运,联结南北方地区;通过远洋航线,加强对外经济交流。探究一:河流对区域发展有什么影响?

1.结合学过的有关长江的知识,说说长江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有哪些有利或不利的影响。

2.阅读相关资料和图片,以岷江对成都平原的影响为例,探究河流对农业发展的利弊;以

都江堰为例,探讨人类对河流的合理改造,以兴利除害。

3.议一议长江上游地区和下游地区河流对区域发展影响的差异。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回答问题。教师总结:

1.长江三角洲地区

利:塑造肥沃的平原、提供充足的水源、便利的水路交通、发展水产养殖等。弊:洪涝灾害、水体污染等。2.岷江对成都平原的影响

利:冲积平原、提供灌溉、水产养殖、水运交通等;弊:洪涝灾害等。都江堰有效分流岷江水量,保障灌溉,避免水患。

3.长江上游多流经高原、山地、盆地地形区,落差大,水流急,宜于开发水电,发展林牧业、旅游业等;下游地区地势低平,江阔流稳,宜于发展航运、水产养殖业、种植业等。教师: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究,你对河流与区域发展的关系有哪些认识? 学生:各抒己见、发言展示、师生点评总结。

总结:河流给人类的区域发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会给人类带来灾害。不同的河段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又存在明显的差异。人类在利用河流发展经济的时候,要遵循自然规律,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合理开发,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赢。乡土知识拓展:卤汀河对港口地区发展的影响 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进行交流展示。

二、影响篇──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教师:“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长江三角洲地区能够位居2014年中国城市群首位和入选世界六大城市群之一,这与它的富饶、发达是分不开的。下面让我们一起领略富有“水乡”特色的城市景观。学生:欣赏图片

教师:长江三角洲地区有很多历史文化名城,而且发展也很迅速。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读教材中的图7.19(下图),找出该地区的历史文化名城、重要功能城市及核心城市。学生:

1.找出南京、扬州、苏州等城市。

2.发现最大的城市是上海。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也是我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是我国乃至世界的金融、贸易中心。活动:上海的印象。

自主阅读课本第54页,各小组将课前准备的有关上海城市发展的资料到讲台前进行交流。(主要从介绍浦东新区、浦东新区发展的巨大变化及其给长江三角洲地区所带来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资料展示)

探究二: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有哪些影响? 1.认识区域发展与“同城效应”。

读“上海与杭州‘同城效应’示意”图,探究下列问题。

(1)根据图示,说说你对“同城效应”的理解。

(2)据图分析,产生“同城效应”的重要条件是什么? 2.阅读资料,认识区域发展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

资料:张予墨的家住在昆山,爸爸在上海工作,妈妈在苏州工作。张予墨的爸爸、妈妈每天晚上都要回到昆山的家。下表列出了昆山到上海和苏州的不同交通方式所需的时间。

(1)与传统生活方式相比,张予墨一家人的生活方式有什么不同?这样的生活方式有哪些利弊?

(2)人们的生活方式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变化?

教师小结: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人们创业的机会更多、选择就业的空间更广阔,走出家门到其他城市创业就成为可能,而发达的交通运输使这种新的生活方式成为现实。

三、特色篇──水乡的文化特色与旅游 教师:同学们,我们身处“水乡”,这里的文化特色我们可以通过身边的事例略举一二,谁能说说我们“水乡”的美。学生1:提到“水乡”,我们姜堰的溱湖湿地公园,可以说得上富有“水乡”特色;每年的会船节享誉世界;溱潼古镇的建筑别具一格,最具“小桥流水人家”的感觉;“溱湖八鲜” 6

那是水产品的代表„„

学生2:泰州的饮食和生活也离不开“水乡”。“早晨皮包水,晚上水包皮”就是泰州人生活的写照,丰富多样的早茶文化,吃一顿早茶,品一顿好茶,听一段小曲,体现了“水乡人”慢节奏的文化。

„„

教师:同学们说得都非常好!长江三角洲其他地区的文化特色我们也一起来欣赏一下!

教师:长三角地区文化沉淀如此深厚,我们该如何开发利用它呢? 学生:发展旅游业。

教师: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旅游业有哪些有利条件? 学生相互讨论,回答问题。教师总结:长江三角洲地区优美的水乡风光和深厚的历史积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吸引着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游览,再加上发达的交通和完善的服务设施,使长江三角洲地区成为我国旅游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课堂反馈:略

七、教学反思

王红梅 7.2学习心得 篇8

——《教师的魅力修炼》学习心得

王红梅 2014.7.2

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平时说起教师的素质,我们讲的最多,议论最多的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专业修养。今天,我听了季应朗校长的讲座《教师的魅力修炼》,才意识到原来教师的魅力也是评价一个教师不可或缺的指标,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还要优先于教师师德和专业技能。手捧书卷心养内,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是我学习了季校长的讲座之后,对教师魅力的修炼和表现的一个认识和体会。

怎样在教师的身体里植养魅力,总结季校长的话可以用两个字概括“捧读!”。书是人类的朋友,作为教师更离不开好书的熏陶。教师需要与时俱进,就需要注入新的时代气息,开卷有益,书是理想的选择。季校长说的书,不是电子信息网,不是电子书,是纸质书,是铅字印刷的书。只有捧读纸质书才能养心提气,把书中内涵和文化信息发散、内化、吸收。读的是书,养的是心,显的是气。

教师的魅力如何体现?热情、整洁、有品位;端庄、优雅、有内涵。一个有魅力的教师必须是注重内在修养和外在表现的。怎样修养?读书!怎样修炼?读书!用知识武装外表,充实内心。“魅力”形成最重要的因素:品格和能力。“积极向上,大气包容,„„公正坦荡,负责任”,这是人格的魅力。一个胸无点墨的人会知道什么是魅力吗?他不知道,只有读书习文的人才会修养身心。受人尊重,受人信任,这也是人格的魅力。人格魅力是教师魅力的重要组成。怎样形成人格魅力,提升自己的个人能力?多学习,怎样学习,书是最好的老师。

车的世界 教案教学设计 篇9

4、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5、培养学生识字、写字能力

教学重点:识字和写字

教学难点:认识交通工具,了解他们的功能,并对学生进行交通工具的安全教育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挂图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1、创设乘车情境,

2、构建角色意识

1、师设悬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今天这节课,老师想带你们到一个奇妙的世界去玩,那儿藏着许多的知识和秘密,你们想去吗?

2、解除悬念,揭示课题:这个地方叫“车的世界”(板书课题)。“车的世界”在“车城”(贴出卡片,教读两遍)。

3、构建角色意识:

(1)想办法:怎样去车城(出示“乘车”卡片,(2)贴出“公共汽车”图片);到哪儿去乘车(认识“站牌”,(3)并了解其作用)。

(4)分配角色:老师当司机,(5)学生当乘客(分别出示“司机”、“乘客”卡片,(6)并认识它们)。

(7)司机解说去车城的路线:第一站“说一说”;第二站“看一看”。(贴出站名(8))

(引入下一个环节)渗透礼貌乘车教育:各位乘客你们好!这里是去汽车城的26路公共汽车,欢迎你们乘坐!请依次排队上车,主动买票,请坐稳了,站着的乘客请拉好扶手,汽车马上就要启动了,谢谢合作。(配乐)

二、第一站“说一说”

1、司机解说:我们现在已到第一站“说一说”,请各位乘客说一说旅途中看到了哪些车?(生说车名,教师逐一贴出图片和车名)

2、让学生认一认这些车的名字,看看能记住哪些车的名字,教大家读一读。

3、学生识记字形:根据自己的情况先找出难记的字,再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识它们,然后在全班交流。(重点指导“轿”、“救护”、“拖”、“摩托”的字形)

4、检测学生识字情况。(先认读单张生字卡片,再指读车名)

5、在小组内汇报交流收集的有关车的图片和模型:先介绍资料的来源,再说说该车的名字和用途,然后教小组其他成员认识这种车的名字,最后把自己喜欢的车名写在黑板上,教大家读一读,说说为什么喜欢它。(黑板上没有的车名)

6、教师巡视各小组交流情况,随机启发引导。

7、抽个别学生在全班交流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作一定的补充。

(引入下一个环节)各位乘客你们好!欢迎你们乘坐去车城的26路公共汽车!请坐稳了,站着的乘客请拉好扶手,汽车马上就要启动了,谢谢合作。(配乐)

三、第二站“看一看”

1、创设情境,认识交通信号灯:咦,车怎么停了?(贴出信号灯图及名字)谁知道车为什么停了?(生答)你在什么地方见过红绿灯?(路口)你在行走时遇见了它会怎么做?为什么要这样做?(生发表看法)

2、司机解说:绿灯亮了,各位乘客我们的汽车又开始继续前进了。请各位乘客仔细看看车厢内的标语,请按要求去做。

(1)车厢(教室墙壁)里面贴有一些字,请大家找一找。(“老弱病残孕专座”等标语)

(2)请大家想办法认一认这些字。(学生展开自学活动)

(3)学生汇报自学情况(教师相机进行公民道德行为规范的教育)

3、创设情境,认识人行横道线:车到站了。各位乘客请拉好扶手依次下车。汽车城在马路的对面,我们怎么过去呢?(贴出人行横道线的图及名字)过马路为什么要走这条线呢?你记住它的名字了吗?读给同桌听一听。

四、复习总结

我们终于来到了汽车城,哇!这儿的车可真多呀!有……(引读黑板上出示的车名)

说说今天玩得怎么样?你有什么收获?

记住去车城的路线了吗?能不能自己去?(看板书复述乘车路线)

五、拓展思维训练

今天我们到车城去了解了各种各样的车,还学会了怎样有礼貌的乘车。现在老师想知道小朋友们最想干什么?(学生汇报)

师小结:有的孩子想当设计师设计出新型的汽车,为我们人类造福;有的孩子想当书法家,把我们祖国的汉字发扬光大……老师满足你们的愿望,现在就开始干自己喜欢干的事情吧。(学生活动:设计新车、书写车名……)

世界地理教学教案 篇10

【考纲考点】

世界海陆分布。海底地形。陆地地形。

【知识总结】

一.世界海陆分布

(一).世界海陆分布大势:海陆相间分布,

“三分陆地,七分海洋”,陆地占29%,海洋占71%。陆地集中分布在北半球,南半球陆地面积较小。

(二).陆地:

1.陆地、大陆、岛屿、半岛、大洲的概念:大陆(6块):

全部在北半球的:2跨南北半球的:2全部在南半球的:2

最大的是,最小的是。岛屿(15个):地理图册P121

成因:

大陆岛:原来是大陆是一部分后来分离出来,台湾岛,海南岛火山岛:火山喷发冷却凝固夏威夷群岛,澎湖列岛

珊瑚岛:珊瑚礁出露海面澳大利亚,我国南海诸岛

冲积岛:河流冲积作用形成崇明岛

半岛(15个):地理图册P120

地峡:两端连接大块陆地,两侧濒临海洋的狭窄陆地

中美地峡,克拉地峡

2.大洲:

(1).七大洲的轮廓图:

(2).七大洲的面积(单位:平方千米)由大到小依次是:亚非(北)美(南)美,南极欧洋。(3).七大洲的平均海拔高度排序(单位:m)由高到低依次是:南极洲(2350)、亚洲(720)、非洲(650)、南美洲(590)、大洋洲(澳大利亚大陆350)、欧洲(340)(4).七大洲的半球位置:

①.完全分布在东半球的大洲:无。②.完全分布在西半球的大洲:南美洲。

③.地跨东、西两半球的大洲:亚洲(西伯利亚西端)、欧洲(冰岛)、非洲(佛得角群岛)、大洋洲(太平洋岛屿)、北美洲(格陵兰岛)。

④.完全分布在北半球的大洲:欧洲、北美洲。⑤.完全分布在南半球的大洲:南极洲。

⑥.地跨南、北两半球的大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非洲。(5).地跨热带、温带、寒带三带的大洲:亚洲、北美洲。(6).七大洲之间的分界线:

亚、欧洲――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非洲――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南、北美洲――巴拿马运河亚、北美洲――白令海峡

南美、南极洲――德雷克海峡欧、非洲――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7).地跨两大洲的国家(9个)

①.地跨亚欧两洲的国家:俄罗斯(欧洲国家)、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土耳其(亚洲国家)。

②.地跨亚非两洲的国家:埃及(非洲国家)。③.地跨南北美洲的国家:巴拿马(南美洲)。

④.地跨亚洲、大洋洲的国家:印度尼西亚(亚洲国家)。⑤.地跨北美洲、大洋洲的国家:美国(北美洲国家)。

【例1】下列各组大洲中大陆均为北回归线穿过的是

A.亚洲欧洲南美洲B.亚洲欧洲北美洲C.非洲亚洲北美洲D.非洲大洋洲北美洲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世界七大洲分布的掌握情况。依据初中所学区域地理知识可知:南极洲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完全在南半球,故D是错误的。A中南美洲虽有小部分位于北半球,

但南美洲与北美洲分界线巴拿马运河在10oN,故北回归线没有穿过南美大陆。在B、C中关键

看欧洲和非洲,欧洲位于亚欧大陆西北部,纬度位置较高,在30oN以北,而非洲虽有部分在南半球但北回归线穿过非洲大陆北部撒哈拉大沙漠。【答案】C(三)海洋:(一).概念:

1.海:一般面积较小,靠近大陆由半岛和岛屿同大洋大致隔开(陆间海――地中海,内海――渤海,边缘海――东海、南海)

巴伦支海,北海,波罗地海,挪威海,地中海,黑海,红海,波斯湾,亚丁湾,阿拉伯海,几内亚湾,孟加拉湾,珊瑚海,南海,东海,黄海,渤海,日本海,鄂霍次克海,哈德孙湾,墨西哥湾,威德尔海,罗斯海海峡(略):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重要的海上通道2.内海:三面被陆地包围

渤海和琼洲海峡;波罗地海,黑海3.海峡: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世界主要海峡:(附好望角)

两大洲之间的海峡:①.白令海峡(亚洲、北美洲)、②.丹麦海峡(欧洲冰岛、北美洲格陵兰岛)、③.直布罗陀海峡(欧洲、非洲)、④.曼德海峡(亚洲、非洲)、⑤.德雷克海峡(南美洲、南极洲)、⑥.土耳其海峡(亚洲、欧洲)。

附注:部分海峡的密度流流向

表层洋流流向底层洋流流向①.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波斯湾②.朝鲜海峡:东海、黄海日本海③.曼德海峡:亚丁湾红海④.土耳其海峡:黑海地中海⑤.⑥.卡特加特海峡:波罗的海大西洋

【例3】读“世界著名海峡图”,下列选项中,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

A.①白令海峡②霍尔木兹海峡③多佛尔海峡④马六甲海峡B.①霍尔木兹海峡②马六甲海峡③白令海峡④多佛尔海峡C.①多佛尔海峡②马六甲海峡③霍尔木兹海峡④白令海峡D.①多佛尔海峡②霍尔木兹海峡③白令海峡④马六甲海峡

【解析】从选项中的.四个海峡来看,多佛尔海峡和白令海峡均处在连接南北水域的位置上,霍尔木兹海峡和马六甲海峡均处于在沟通东西海上交通的位置,而马六甲海峡的水域由西北斜向东南,特点明显。【答案】D

世界主要的运河

附注:部分运河的密度流流向

表层洋流流向底层洋流流向①.苏伊士运河:地中海

【例4】读“四条世界著名运河图”,下列选项中,排序与图序相符的

A.巴拿马运河、莱茵河一多瑙河运河、苏伊士运河、基尔运河B.基尔运河、莱茵河一多瑙河运河、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C.莱茵河一多瑙河运河、基尔运河、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D.基尔运河、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莱茵河一多瑙河运河【解析】此题考查世界著名运河的分布【答案】B

(二).四大洋的分界线:

1.印度洋与大西洋的分界线:通过非洲最南端厄加勒斯角的20°E经线。

2.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分界线:通过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岛的146°51′E经线。3.太平洋与大西洋的分界线:通过南美洲火地岛南端合恩角的67°W经线。4.北冰洋与大西洋、太平洋的分界线:66°34′N纬线(北极圈)。

7.2 第一次世界大战 教学设计 教案 篇11

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目标:

1、识记:莫斯科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美军空袭东京;中途岛战役和阿拉曼战役。

2、理解:苏军在莫斯科战役和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获胜的原因以及美军在中途岛战役中获胜的原因。

3、运用:通过对二战的转折,反法西斯战争走向胜利过程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发展的观点认识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综合归纳:综合归纳二战中各大战场如欧洲战场、亚太战场和非洲战场的转折性战役,剖析这些战役对二战胜利的影响。

2、问题探究:结合本课和前课内容,探究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打开胜利之门的原因。

3、论从史出:引用相关材料,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进一步弘扬世界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不畏强敌、不怕牺牲献身精神。

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转折是由世界各国人民在不同战场上完成的。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斯大林格勒战役。

难点:中途岛战役美军获胜的原因。

3.教学用具

幻灯片。图片

4.标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940年12月,希特勒发布21号训令——“巴巴罗莎计划”企图动用规模空前的兵力对苏联实行“闪电战”,希特勒狂妄的叫嚣“当‘巴巴罗莎计划’开始时,全世界将大惊失色,难置一言”。与此同时,日本也妄图利用德国的胜利抓紧时间南进,两个法西斯国家无止境的扩张野心,把置身事外的两个最后的大国苏联和美国最终拖入战争二战达到最大规模。那么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怎样实现转折的?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历史意义是什么?日军为什么败于中途岛战役? 【讲授新课】

一、从莫斯科战役到斯大林格勒战役 ㈠莫斯科战役 :1941.9---12

1、概况:

⑴对阵双方:苏军:朱可夫

德军:包克 ⑵德军初战告捷

⑶结果:德军被歼50万,仓皇后退。

2、胜利原因: ⑴从苏军看:①苏联军民的顽强抵抗

②苏军情报准确,及时东兵西调,加强莫斯科防御 ③有利的自然环境(俄国的严寒)⑵从德军看:①缺乏冬季作战准备 ②德军骄傲、狂妄,对形势估计不足。③进攻南欧延误了向莫斯科进攻的时间

3、影响:

①第一次重大失败,打破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宣告闪电战破产(平型关战役: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②以后德军无力在东线发动全面进攻 ③鼓舞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决心 ㈡斯大林格勒战役: 1942年7月~1943年2月

1、德军进攻斯大林格勒的原因:

①莫斯科战役后,德军无力全线进攻(改为重点进攻)②斯大林格勒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工业城市 ③夺取苏联战略物资产地高加索(粮食、石油、煤炭)④以斯大林命名的城市,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

⑤希特勒企图占领斯大林格勒,北取莫斯科,南出波斯湾。

2、概况: ⑴苏军的战略防御阶段:1942.7---11 与德军展开激烈巷战,苏军死死钉在斯大林格勒

⑵苏军的战略反攻阶段:1942.12---1943.2 全歼德第六集团军

3、意义: ①是苏德战争中最激烈的战役,极大地改变了苏德战场的形势(德军被迫从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②大量歼灭了法西斯德军的有生力量,促使法西斯集团内部发生瓦解 ③鼓舞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斗志,巩固并发展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④因此不仅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而且是二战的转折点。(原因?)

4、德军失败的原因:

⑴苏联:①苏联军民士气高昂,本土作战。

②有盟国的支持。

③苏军最高统帅部对反攻的周密安排;

④苏军的兵力优势。

⑵德国: ①战线太长,补给困难,又面对严寒。

②德国是非正义战争,士气低落,缺乏外援。

③巷战的特点使德军的坦克和航空部队的优势无从发挥;

④德军制空权的丧失;

二、中途岛海战

1、背景: ⑴美国太平洋舰队的航空母舰仍对日本构成威胁 ⑵诱出美国舰队加以歼灭

2、概况:

⑴美军破译日军密码,精心准备 ⑵双方在中途岛展开海战,日军惨败

3、影响: 美军掌握了太平洋战场的主动权,是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

4、美军取胜的原因:

⑴从美方:①事先破译日军密码,掌握战场主动权 ②集中兵力,抓住战机,指挥果断 ⑵从日方:①分散兵力 ②战术陈旧,航母舰队任务复杂

三、阿拉曼战役(1942.7---1942.10)⑴时间:1942年秋

⑵结果:德意军队大败,被迫西撤

⑶原因:①德意由于战线过长,给养出现困难 ②英军给养充分,同时有兵力优势 ⑷意义:是北非战场的转折点

探究一:1943年, 反法西斯战争形势有哪些根本变化? ①苏联红军于1943年2月取得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苏军转入反攻; ②1943年5月,美、英盟军取得北非战役的胜利,北非战事结束; ③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 ④中途岛海战后,美军掌握了主动权;

⑤1943年,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渡过了严重困难的时期。

疑难解析

1、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如何打开胜利之门的?苏德战场、太平洋战场、北非战场的转折都在1942年到来,有什么必然原因呢? ⑴打开胜利之门:

①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奠定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基础; ②盟国在各大战场上协调步骤,广大军民浴血奋战,实现了各战场的转折。⑵必然原因:政治形势的根本转折---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才迎来了军事形势的转折。

2、二战的几个主要时间

二战全面爆发: 1939.9.1;德军突袭波兰 苏德战争爆发: 1941.6.22;二战进一步扩大 太平洋战争爆发:1941.12.7;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反法西斯联盟: 1942.1,<联合国家宣言> 太平洋战场转折:1942.6,中途岛海战

苏德战争转折点:1942.7-1943.2,斯大林格勒战役二战的转折点: 1942.7-1943.2,斯大林格勒战役

北非战场转折点:1942.10,阿拉曼战役

课堂小结 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奠定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基础;盟国在各大战场上协调步骤,广大军民浴血奋战,实现了各战场的转折。政治形势的根本转折---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才迎来了军事形势的转折。

课后习题

1.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的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A、改变了苏德战场的形势

B.巩固并发展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C、促使法西斯集团内部瓦解

D、是第二次世界大战重要转折点 2.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各个战场中,反法西斯力量最先转入战略进攻的是

A、苏德战场

B.太平洋战场

C.北非战场

D.西欧战场 3.对1943年二战形势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蒙哥马利率军赢得阿拉曼战役的胜利,扭转了北非战场的形势

B.斯大林格勒战役取得胜利,成为二战转折点

C.北非战场以盟军的胜利而告结束

D.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

4.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出现在苏德战场上的主要原因是 A.它是欧洲最主要战场,抗击着德军绝大部分兵力

B.苏联的参战改变了战争的性质

C.苏德战场面积最大,时间最长

D.德国在该战场遭到第一次重创

5、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与中国平型关大捷具有相似意义的是: A、斯大林格勒战役

B、莫斯科战役 C、中途岛战役

D、阿拉曼战役

6、二战爆发后,丘吉尔曾说:“我们愿意看到德国人躺在坟墓里,更愿看到俄国人躺在手术台上”这说明丘吉尔: ①既痛恨资本主义也痛恨社会主义②既反法西斯德国也反对苏联③对德国人和俄国人同样仇恨,毫无二致④站在英国资产阶级立场上,维护本国利益 A ① ② B ② ③ C ①③ D ② ④

7、当中途岛战役进行激战时

A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

B北非阿拉曼战役战事正激 C美英盟军完成西西岛登陆 D欧洲第二战场已开辟

8、下列二战期间的战役中,与斯大林格勒战役的作用一样的是: ①中途岛战役②阿拉曼战役 ③不列颠之战④淞沪会战

A ① ③ B ① ②

C ③ ④

D ② ④

板书

上一篇:不跟陌生人走小班教案下一篇:赞美老公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