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爆炸物品运输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通用5篇)
应急救援预案
编制单位:同家梁矿 编 号:TKYN-16 签 发 人: 实施日期:2007年1月1日
第一部分总则
应急救援方针和原则就是优先营救人员,保护人员安全,控制事故扩大,尽可能降低事故损失。必须做到如下几方面工作:
1、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退或者采取其它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
2、迅速控制事态,并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检测、监测,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及危害程度。
3、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
4、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
一、编制目的
1、为了规范煤矿井下安全生产重大事故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及时有效地实施应急救援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
2、通过编制具有合理性、实用性、现实性、可操作性的应急预案来有效地指导应急救援行动,尽可能地降低事故后果。
3、宣传教育工作人员,相关辅助人员熟悉有关避灾路线和抢险避灾方法,加强安全监督,加强自保互保能力。
4、为各级管理人员制定工作目标,明确安全职责,做到超前预防,达到防患于未然。
5、为领导决策提供切实可靠、可行、可用的应急救援、事故处理方案和依据,达到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降低损失。
二、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
2、《煤矿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以及国务院第七十九次常务会议精神;
3、《煤矿安全规程》、《矿山救护规程》;
三、工作原则
(1)以人本为,安全第一;(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3)条块结合,属地为主;(4)依靠科学,依法规范;(5)预防为主,平战结合。
四、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压风机风包爆炸可能造成重大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事故的应急救援。
第二部分危险源辩识与评价
一、基本情况:
我矿压风机共4台(5L-40/8,其中2台1989年投运,1台1973年投运,1台1991年投运,配用电机型号TK250-14/1180,电机功率250KW),负责井下开拓用风,位于西三风井场区,压风机保护齐全。
二、危险源分析:
压风机危害最大的事故是,一旦压力表、安全阀、释压阀均失效的情况下,风包压力超限,导致风包爆炸,这种事故发生时间短,冲击波力量大,故会造成设备、建筑物的严重损坏或人员伤亡。
第三部分职责范围
一、应急救援机构与职责
1、应急救援指挥部 总指挥:马胜 电话:7063116 副总指挥:王庆水、李忠义 电话:7063057、7063061 成员:薛朝安、李明锁、禾润有、安雷、杨国仁、韩义、郭宏 职责:
(1)负责组织制定、修订煤矿井下可能发生的各类灾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负责组织应急救援预案的评审与发布;(3)负责预案的宣传、教育和培训;
(4)负责组织预案的演练,对演练中暴露的问题及时组织修订、补充和完善;
(5)负责应急资源的定期检查评估,并组织落实;(6)负责落实事故处理方案和营救遇险人员方案;
(7)负责按照《预案》程序,组织、指挥、协调各应急反应组织进行应急救援行动;
(8)负责选定井下救援基地,任命井下基地指挥;(9)负责清点井下被困人员数量和姓名;(10)负责签发下井许可证;(11)负责指导事故善后处理工作;(12)负责配合事故调查;、(13)宣布应急恢复、应急结束。
2、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办公室 办公室设在各矿总调度室 主任:禾润有
成员:安雷 张万明 刘振广 王兴乐 报警电话:7063162 办公室职责:(1)在接到报警信号后,保证迅速,准备地向报警人员询问事故现场的重要信息。
(2)事故发生后负责通知指挥部成员和各专业行动组成员。(3)及时传达指挥部的命令。
(4)掌握现场救援情况,并向指挥部报告。
二、应急资源
1、应急队伍 1)抢险救灾行动组 组长:张新成 副组长:赵生 成员:矿山救护队人员 职责:
(1)保养并维护好各类装备、仪器。
(2)经常组织本部人员搞好岗位练兵和事故应急救援的演练工作,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3)发生灾变事故时,根据事故性质的不同,进行具体的抢险救灾。(4)坚持24小时昼夜值班制度,坚守工作岗位,提高警惕,随时准备应对突发事件。2)医疗急救行动组 组长:许培银 副组长:徐利宝
成员:徐平玉、刘存久等医护人员 职责:
(1)备足抢险救灾过程中所需的各类药品、医疗器械。(2)建立与上级及外部医疗机构的联系与协调。(3)指定医疗指挥官,建立现场急救和医疗服务的统一指挥、协调系统。
(4)建立现场急救站,设置明显标志,保证现场急救站的安全以及空间、水、电等基本条件保障。
(5)建立对受伤人员进行分类急救、运送和转院的标准操作程序,建立受伤人员治疗跟踪卡,保证受伤人员都能得到及时的救治。
(6)保障现场急救和医疗人员的人身安全。3)治安保卫行动组 组长:管仲元 副组长:刘忠宝
成员:保卫科、经警队人员 职责:
(1)根据事故现场情况,设置警戒区,实施交通管制,对危害区外围的交通路口实施定向、定时封锁,严格控制进出事故现场的人员及车辆,避免出现意外的人员伤亡或引起现场的混乱;
(2)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疏散、撤离或者采取措施保护危险区域内的其他人员;
(3)负责事故现场的安全保卫,预防和制止各种破坏活动,看管好枪支、弹药仓库,维护社会治安,严防不法分子乘机破坏;
(4)必要时承担抢险救灾工作;
(5)搞好灾变期间,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水源、煤气管道的管理工作。
4)物资供应行动组 组长:安雷、杨国仁 副组长:张杰、李金龙 成员:材料、设备管理人员 职责:
(1)根据不同灾变分类备好相应的救灾物资;
(2)按规定及时为抢险救灾人员配齐救援装备,提高救援队伍的技术装备水平;
(3)组织人员和车辆,运送救灾物资,保证救援物资快速、及时供应到位。
5)后勤生活服务组 组长:王江印 副组长;冯永祥 成员:后勤服务人员 职责:
(1)负责维护正常的生活秩序;(2)妥善安排好受灾群众的生活;(3)做好抢险救灾的后勤保障工作;(4)负责安排增援人员的饮食和休息。6)宣传教育行动组 组长:姜懋堂 副组长:张彦文 成员:宣传部人员 职责:
(1)负责及时收集、掌握准确完整的事故信息;
(2)向新闻媒体、应急人员及其它相关机构和组织发布事故的有 关信息;
(3)负责谣言控制,澄清不实传言;
(4)做好灾区的思想政治工作,稳定灾民情绪,坚定信念,鼓舞士气;
(5)发动群众,战胜困难。7)善后处理行动组 组长:禾润庭 副组长:白润罗
成员:劳动组织工资科人员 职责:
(1)组织对伤亡人员的处置和身份确认;
(2)督促、指导事故单位及时通知伤亡人员家属;
(3)落实用于接待伤亡人员家属的车辆和住宿,做好相应的接待和安抚解释工作,并及时向指挥中心报告善后处理的动态。
8)资料组 组长:薛朝安 副组长:许进武
成员:李权、高智军、王海全、王德喜 职责:
(1)收集现场有关资料、记录事故处理情况;
(2)了解掌握事故的发展动向、综合分析各种数据,为事故的正确处理提供技术依据。
第四部分应急启动
一、危险报警:
当压风机风包发生爆炸事故时,现场人员在保护好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应及时检查事故部位,并立即向上级有关领导报告。有关人员接报后应立即向应急救援组报警,报警时讲明事故单位,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的性质,有无人员伤亡及联系电话等。
二、接警:
接警人员在接到报警后,必须迅速、准确地向报警人员了解事故的性质和规模等初始信息,并按预先确定的通报程序,迅速向值班领导和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发出事故通知,以采取相应的行动。
三、应急救援行动启动程序:
1、快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有关单位落实《应急预案》中的各项措施迅速开展抢险救灾工作,有效控制事故的扩大与蔓延,力争把事故的损失降到最低。
2、根据事故发生情况,接受集团公司应急救援公司调遣。
3、负责事故现场处置的技术支持。
4、组织参与事故调查。
四、指挥与控制
1、成立现场指挥部决策,统一指挥行动。
2、采取必要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防止事故损害的扩大和蔓延。
3、划定戒严区域,禁止任何车辆和无关人员进入。
4、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移动现场物件时,必须做出标志、拍照、详细书面记录和绘制事故现场图,并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等。
5、应迅速切断电源,以免引起火灾。如火灾已发,迅速启动现场消防器具,如火势难以控制,应立即请求外援。
6、对于飞散的设备碎片,应拣回保管,并对散落处做出标记。
7、为保证压风机风包爆炸事故抢险工作的有序进行,责任明确措施到 位,必须做到现场指挥及时果断,事故报告及时准备,处理得当,在抢险救援中,各部门要全力运行,相互配合,服从救援指挥部统一指挥、调遣。
8、根据事故对设备造成损害的特点制定确实可行的安全措施,确保抢险工作的顺利进行。
9、组织有关人员对现场设备进行检查,如供电部分确保事故抢险过程中的电力供应,特别是夜间抢险的照明用电。
五、风包爆炸应急救援预案:
1、值班司机及检修工当发现风包爆炸事故发生时,不应惊慌失措,必须与检修工一起立即关掉运转的压风机。应及时查看情况并向队、科值班及调度室作事故报告,主要呈报事故的影响范围及伤亡情况。
2、值班干部应尽快赶到事故现场,带领检修工及其它人员仔细检查设备及负伤同志,并及时向调度室汇报情况,尽最大努力做好救援人员到来前的准备工作,使救援人员一到就能尽快进行抢险。
3、调度室值班人员接到事故报告后,应采取以下措施:(1)通知救护队迅速赶到事故地点。(2)向领导汇报,启动应急救援预案。(3)通知所有受威胁区人员撤离危险区。
4、当指挥部的同志及领导赶到现场后,应遵从总指挥的布署,按救援程序执行,忙而不乱进行抢险。各位领导分工负责,在总指挥的带领下,积极行动,抢救伤员,检查设备损坏情况,保护其它设备部件,争取把事故危害降低到最低点。
第五部分保障措施
1、司机要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检修时严格执行检修制度,各种保护必须齐全可靠。
2、风包每年必须请有资质的单位进行一次压力容器检验,合格方可使 用。
3、必须坚持每班检查各趟电话线路及电话机的安全畅通,当一旦事故发生时,确保通讯的正常。
第六部分现场恢复
1、保护现场,协助上级部门调查事故原因。
2、协助有关部门对事故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并做好保险理赔的有关工作。
3、事故处理后,根据设备、设施的损坏程度,确定并提出修复或报废处理意见。对于可以修复的要提出具体的修理方案,并报请主管部门同意,委托具有修理资质的单位修理,对于已报废的要申请注销,并严禁再使用。
4、事故的主要原因查清后,对事故的责任者要给予严肃的处理。为了吸取教训,改进安全管理工作,并制定今后的防范措施及完成期限。
1.5.1以人为本、平急结合、科学应对、预防为主 1.5.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属地管理、联动协调
1.5.3职责明确、规范有序、部门协作、资源共享 2道路旅客运输应急组织体系 2.1应急领导小组 2.2应急工作组 2.3预测与预警 2.3.1 预警信息 2.3.2应急响应启动程序 2.3.3信息报送与处理 2.3.4指挥与协调
2.3.4.1部门间协调机制 2.3.4.2现场指挥协调机制 2.3.5应急响应终止程序 2.3.6奖励 2.3.7调查与评估 2.4信息发布与宣传 2.4.1新闻发布与宣传 3应急保障 3.1应急队伍 3.1.1组建原则
3.1.2应急运力的备案管理 3.1.3应急人员安全 3.2资金保障 3.3预案演练 3.4宣传与培训 3.5应急能力建设评估 3.6责任与奖惩 4附则
4.1预案管理与更新 4.2制定与解释部门
一、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切实加强我公司对道路旅客运输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工 作, 建立完善应急管理体制和机制, 提高突发事件预防和应对能 力, 控制、减轻和消除道路旅客运输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 害,及时恢复道路旅客运输正常运行,保障旅客正常输送,并指 导本公司各部门建立应急预案体系和组织体系, 增强应急保障能 力, 满足有效应对道路旅客运输突发事件的需要, 保障公司经营 生产工作正常运行,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 公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等法律法规, 《国家 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广西壮族自治区道路运输管理条 例》及国家相关专项预案和部门预案制订本预案。
1.3分类分级
本预案所称道路旅客运输突发事件是指由下列突发事件引 发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公路以及重要客运枢纽出现中断、阻塞、重大人员伤亡、大量人员需要疏散、重大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 坏和严重社会危害, 以及由于社会经济异常波动造成的旅客运输 紧张需要本站提供应急运输保障的紧急事件。
(1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
(2道路旅客运输生产事故。主要包括交通事故、场地事 故、其他人员伤亡事故。
(3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 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 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4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 件、涉外突发事件、治安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
(5客运运输事件。主要包括旅客滞留事件、客车停运罢 运事件、车辆抛锚事件。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公司道路旅客运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
一、工作原则 1.1.1 以人为本、平急结合、科学应对、预防为主
切实履行公司客运站作为社会窗口和公共服务职能, 把保障 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 高度重视道路旅客运输突 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提高应急科技水平, 增强预警预防和应急 处置能力,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提高 防范意识,做好预案演练、宣传和培训工作,做好有效应对道路 旅客运输突发事件的各项保障工作。
1.1.2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属地管理、联动协调
本预案确定的道路旅客运输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在人民政府 的统一领导下,由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具体指挥,分级响应、条块
结合、属地管理、上下联动,充分发挥公司客运站应急管理机构 的作用。1.1.3 职责明确、规范有序、部门协作、资源共享
明确应急管理机构职责,建立统一指挥、分工明确、反应灵 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工作机制和响应程序,实现应急 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加强与其他部门密切协作,形成优 势互补、资源共享的道路旅客运输突发事件联动处置机制。
二、道路旅客运输应急组织体系
2.1应急领导小组
道路旅客运输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 “ 应急 领导小组 ” 是道路旅客运输突发事件的指挥机构,由总经理任 组长, 分管安全副总经理任副组长, 公司内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 员。
日常状态下的职责如下:(1审定相关道路旅客运输应急预案及其政策、规划;(2审定应急经费预算;(3其他相关重大事项。应急状态下的职责如下:(1决定启动和终止道路旅客运输突发事件预警状态和应 急响应行动;(2 负责统一领导道路旅客运输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发布指挥调度命令,并督促检查执行情况;(3根据上级领导部门要求,或根据应急处置需要,指定 成立现场工作组,并派往突发事件现场开展应急处置工作;(4根据需要,会同上级有关部门,制定应对突发事件的 联合行动方案,并监督实施;(5当突发事件由上级领导部门统一指挥时,应急领导小 组按照领导部门的指令,执行相应的应急行动;(6其他相关重大事项。2.2应急工作组
应急工作组在应急领导小组决定启动道路旅客运输突发事 件预警状态和应急响应行动时自动成立, 由我公司内相关部门组 建, 在应急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具体承担应急处置工作。应急工 作组分为七个应急工作小组:(1综合协调小组:由综合办公室主任组长,综合办公室 相关科室人员组成。负责起草重要报告、综合类文件;根据应急 领导小组的要求, 统一向上级相关部门报送应急工作文件;承办 应急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2运输及信息保障小组:由主管经营副总经理任组长, 运输生产科科长任副组长、运输生产科与调度室相关科室人员组 成。负责收集道路旅客运输突发事件相关信息, 组织、协调人员、物资的应急运输保障工作;负责协调与其他运输方式的联运工 作;拟定应急运输征用补偿资金补助方案;承办应急领导小组交 办的其他工作。
(3秩序维护小组:由安全保卫科科长任组长,安全保卫 科副科长任副组长, 成员由安全保卫科和站务科稽查员等相关科 室人员组成,负责事件现场的警戒,维护现场秩序,将滋事人员 与一般围观群众隔离、划定警戒线;对首要闹事分子和企图制造 现场混乱分子,应及时制止,必要时可强行带离现场;承办应急 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4新闻宣传小组:由综合办公室主任任组长(兼 ,工会 相关科室人员组成。负责收集、处理相关新闻报道,及时消除不
实报道带来的负面影响;按照应急领导小组要求, 向社会通报突 发事件影响及应急处置工作进展情况;负责组织有关新闻媒体, 宣传报道应急处置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事迹与典型;承办应急领 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5后勤保障小组:由财务科科长任组长,物流快件部部 长任副组长, 财务科和物流快件部相关科室人员组成。负责应急 状态期间 24小时后勤服务保障工作;承办应急领导小组交办的 其他工作。
(6现场工作小组:由站务科科长任组长,站务科科室人 员组成。负责现场情况统计, 组织人员的引导和疏散并做好宣传、解释工作;承办应急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7总结评估小组:由主管安全副总经理任组长,安全保 卫科和值班站长等有关人员组成。负责编写应急处置工作大事 记;对突发事件情况、应急处置措施、取得的主要成绩、存在的 主要问题等进行总结和评估, 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议, 并向应急领 导小组提交总结评估报告;承办应急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2.3预测与预警 2.3.1 预警信息
涉及道路旅客运输突发事件的预警及相关信息包括:(1 气象监测、预测、预警信息
每日 24小时全区降水实况图及图示最严重区域降水、温度、湿度等监测天气要素平均值和最大值;72小时内短时天气预报(含图示 ,重大交通事件(包括黄 金周、大型活动等常规及各类突发交通事件 天气中期趋势预报(含图示 ,气象灾害集中时期(汛期、冬季等天气长期态势 预报;各类气象灾害周期预警信息专报(包括主要气象灾害周期的 天气类型、预计发生时间、预计持续时间、影响范围、预计强度 等和气象主管部门已发布的台风、暴雨、雪灾、大雾、道路积 冰、沙尘暴预警信息。
(2 强地震(烈度 5.0以上 监测信息
地震强度、震中位置、预计持续时间、已经和预计影响范围(含图示、预计受灾人口与直接经济损失数量、预计紧急救援 物资运输途经公路线路和需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配合的运力需求。(3 突发地质灾害监测、预测信息
突发地质灾害监测信息包括突发地质灾害发生时间、发生 地点、强度、预计持续时间、受影响道路名称与位置、受灾人口 数量、疏散(转移出发地、目的地、途经公路路线和需交通运 输主管部门配合的运力需求。
突发地质灾害预测信息包括突发地质灾害预报的等级、发 生时间、发生地点、预计持续时间、预计影响范围。
(4 洪水、堤防决口与库区垮坝信息
洪水的等级、发生流域、发生时间、洪峰高度和当前位置、泄洪区位置、已经和预计影响区域(含图示、预计受灾人口与 直接经济损失数量、需疏散(转移的人口数量、出发地、目的 地、途经路线、需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配合的运力需求。
堤防决口与库区垮坝的发生时间、发生地点、已经和预计影 响区域(含图示、预计受灾人口与直接经济损失数量、需疏散(转移的人口数量、出发地、目的地、途经路线、需要交通运 输主管部门配合的运力需求。
(5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
突发疾病的名称、发现事件、发现地点、传播渠道、当前死 亡和感染人数、预计受影响人数、需隔离、疏散(转移的人口 数量、该疾病对公路交通运输的特殊处理要求, 紧急卫生和救援 物资运输途经公路线路、需要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配合的公路干 线、枢纽交通管理手段和运力需求。
(6 重大恶性交通事故影响信息
重大恶性交通事故的原因、发生时间、发生地点、已造成道 路中断、阻塞情况、已造成道路设施直接损失情况,预计处理恢 复时间。
(7 公路损毁、中断、阻塞信息和重要客运枢纽旅客滞 留信息
公路损毁、中断、阻塞的原因、发生时间、起止位置和桩号、预计恢复时间、已造成道路基础设施直接损失、已滞留和积压的 车辆数量和排队长度、已采取的应急管理措施、绕行路线等。
客运站车辆积压、旅客滞留的原因、发生时间、当前滞留人 数和积压车辆数及其变化趋势、站内运力情况、应急运力储备与 使用情况、已采取的应急管理措施等。
(9火灾事件的信息
火灾类型、起火原因、火灾形式、发生时间、发生地点和位 置、影响范围、影响人口数量和经济损失、预计清理恢复时间, 应急救援车辆途经路线;火灾现场的扑救和现场秩序的维护, 现场车辆的紧急疏散区 域和线路。现场车辆的紧急疏散方法。
因火灾事件需疏散(转移群众事件的原因、疏散(转移 人员数量、疏散(转移时间、出发地、目的地、途经路线、需 要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配合的运力需求。
(10重大社会安全事件
社会安全事件发生的时间、起因、位置、影响范围、受影响 人员数量和经济损失、预计受控的时间,应急车辆的途经路线;社会安全事件发生现场的控制和维护, 现场车辆的紧急疏散 区域和线路。现场车辆的紧急疏散方法;应急人员、车辆、设备 进入的线路,需要政府、公安、安全、交通部门支援的需求。因社会安全事件需疏散(转移群众的原因、疏散(转移 人员的数量、疏散(转移时间、出发地、目的地、途经路线、需要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配合的运力需求。
2.3.2应急响应启动程序
当应急响应时,应急领导小组按下列程序和内容启动响应:(1应急领导小组在接到道路旅客运输突发事件情况报告 后, 如同意启动, 则正式签发道路旅客运输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启 动文件, 由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正式宣布启动应急响应, 并向各部 门公布应急响应文件;(3应急响应宣布后,应急领导小组根据赶赴现场指挥道 路旅客运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4 应急响应宣布后, 各应急工作组立即启动 24小时值班 制,根据本预案规定开展应急工作。
2.3.3信息报送与处理
建立信息快速通报与联动响应机制, 明确各应急小组相关人 员的联络方式, 确定不同类别预警与应急信息的通报部门, 建立 信息快速沟通渠道, 规定各类信息的通报与反馈时限, 形成较为 完善的突发事件信息快速沟通机制。
信息报告内容包括:事件的类型、发生时间、地点、影响范 围和程度、已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和成效。
公司各有关单位在发现或接到社会公众报告的道路旅客运 输突发事件后,经核实后,应依据职责分工,立即组织调集力量 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全力控制事态发展, 并在 2小时内向交通运 输主管部门或政府相关部门报告。
2.3.4指挥与协调 2.3.4.1部门间协调机制
当发生道路旅客运输突发事件时, 各部门建立协调机制, 按 照职责分工,加强协作,共同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2.3.4.2现场指挥协调机制
应急工作组负责指导、协调道路旅客运输突发事件现场的应 急处置工作,并及时收集、掌握相关信息,优化措施,研究备选 方案,及时上报最新事态和运输保障情况。
2.3.5应急响应终止程序
道路旅客运输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终止时, 应急工作组采取如 下终止程序:(1 运输及信息保障小组根据掌握的事件信息, 确认公路交 通恢复正常运行, 道路旅客运输突发事件平息, 向应急领导小组 提出应急响应状态终止建议;(2 应急领导小组决定是否终止应急响应状态,如同意终 止,签发应急响应终止文件,提出应急响应终止后续处理意见, 并在 24小时内向相关部门报送;(3 新闻宣传小组负责向社会宣布应急响应结束, 说明已经 采取的措施和效果以及应急响应终止后将采取的各项措施。
2.3.6奖励
应急响应终止后, 各科室部门应对参加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过 程中做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
2.3.7调查与评估
总结评估小组具体负责应急响应的调查与评估工作。按照国 家公路交通应急管理机构的要求上报总结评估材料, 包括突发事 件情况、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取得的成效、存在的主要问题、建议等。
2.3.8新闻发布与宣传
(1道路旅客运输突发事件的新闻发布与宣传工作由新闻 宣传小组负责, 承担新闻发布的具体工作。并按要求及时上报上 级公路交通应急管理机构备案。
(2新闻宣传小组负责组织发布道路旅客运输突发事件新 闻通稿、预案启动公告、预警启动与应急响应启动公告、预警终 止与应急响应终止公告, 传递事态进展的最新信息, 解释说明与 突发事件有关的问题、澄清和回应与突发事件有关的错误报道, 宣传公路交通应急管理工作动态,组织召开突发事件相关各单 位、部门参加的联席新闻发布会。
(3新闻发布主要媒体形式包括电视、报纸、广播、网站 等。(4道路旅客运输突发事件相关新闻发布材料包括新闻发
布词、新闻通稿、答问参考和其他发布材料,由其他应急工作小 组及时提供相关材料, 新闻宣传小组汇总审核, 其中道路旅客运 输突发事件相关新闻发布材料须经应急领导小组审定。
三、应急保障和应急队伍 3.1.1组建原则
各科室部门按照 “平急结合、因地制宜,分类建设、分级负 责,统一指挥、协调运转 ” 的原则建立道路旅客运输突发事件应 急队伍。
.3.1.2应急运力的备案管理
建立相应的应急运力档案, 包括运力单位、车辆及其座位数、类型及人员数量等, 每年针对储备运力的技术状况、单位及人员 变动情况进行审查,对运力及时进行调整、补充,及时上报上级 应急管理机构更新备案。
3.1.3应急人员安全
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应协调有关部门提供不同类型公共突发 事件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装备并发放使用说明, 采取必要的安全 防护措施。
应急管理机构应为应急处置过程中有安全风险的工作人员 投保人身意外险。
3.2资金保障
道路旅客运输应急保障所需的各项经费, 按规定程序列入年 度财政预算中。应急领导小组要根据每年开展宣传、教育、培训、演练等日
常工作所需经费编列预算, 报站领导审批, 并统一负责该项 工作经费的管理与使用。
3.3预案演练
应急领导小组制订应急演练计划并组织各科室部门联合应 急演练活动。要结合本单位实际,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预案演练。3.4宣传与培训 安全领导小组组织编写统一的道路旅客运输突发事件应急 处置大纲和教材, 编印各类通俗读本, 做到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携带方便、快速查询, 提高宣传与培训效果, 并通过广播、录像、板报、宣传画等多种渠道, 加强道路旅客运输应急保障的宣传工 作。
各科室各部门应将应急宣传教育培训工作纳入日常管理工 作并作为考核指标,定期开展应急培训工作。原则上,应急 保障相关人员每两年应至少接受一次相关知识的培训, 并依据培 训记录和考试成绩实施应急人员的动态管理, 提高道路旅客运输 应急保障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技能。
3.5应急能力建设评估
应急领导小组应定期开展道路旅客运输突发事件应急能力 评估工作,建立规范化的评估机制,综合运输线路规模、组织体 系、后勤保障、应急队伍数量、规模、等因素,制定客观、科学 的评价指标,提出评估方法和程序。
3.6责任与奖惩
道路旅客运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 和责任追究制。
对应急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要及时 地给予宣传、表彰和奖励。
对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重要信息或者应急管理工作有其 他失职、渎职行为的,依法对有关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 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附则
4.1预案管理与更新
应急领导小组定期对相关应急预案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发 现问题和提出改进意见, 并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 及时修订本预 案,上报有关部门。
下列情况,本预案应进行更新:(1本预案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做出调整或修改,或国家出 台新的应急管理相关法律法规;(2原则上每两年组织修订、完善应急预案;(3根据日常应急演练和特别重大道路旅客运输突发事件 应急行动结束后取得的经验,需对预案做出修改;(4因机构改革需要对应急管理机构进行调整;(5其他。
应急领导小组应根据形势变化和实际需要, 及时修订和更新 相关应急预案。4.2制定与解释部门
本预案由 应急领导小组制定 并负责解释与组织实施。下属各科室部门按照本预案的规定履行 职责,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1984年1月6日国务院发布 1984年1月6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严格管理民用爆炸物品,预防爆炸事故的发生,防止反革命分子和其他犯罪分子利用爆炸物品进行破坏活动,保障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民用爆炸物品,是指非军用的下列爆炸物品:
(一)爆破器材,包括各类炸药、雷管、导火索、导爆索、非电导爆系统、起爆药和爆破剂;
(二)黑火药、烟火剂、民用信号弹和烟花爆竹;
(三)公安部认为需要管理的其它爆炸物品。
民用爆炸物品名单,由公安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公布。
第三条 民用爆炸物品(以下简称爆炸物品)是一种危险物品。对爆炸物品的生产、储存、销售、购买、运输、使用,必须按照本条例的规定实行严格管理。
第四条 生产、储存爆炸物品的工厂、仓库,应当建在远离城市的独立地段,禁止设立在城市市区和其它居民聚居的地方及风景名胜区。厂、库建筑与周围的水利设施、交通要道、桥梁、隧道、高压输电线路、通迅线路、输油管道等重要设施的安全距离,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安全规范的规定。在规定的安全距离内,不准进行爆破作业,不准增建任何建筑物和其它设施。
现有生产、储存爆炸物品的工厂、仓库的设置不符合前款规定的,由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负责召集有关部门和单位,认真研究,限期解决。
第五条 生产、保管、使用和押运爆炸物品的职工,必须政治可靠、责任心强、熟悉爆炸物品性能和操作规程。新录用的人员,必须事先进行必要的技术训练和安全教育。
第六条 爆炸物品的安全管理,由各生产、储存、销售、运输、使用爆炸物品单位的主管领导人负责。
生产、储存、销售、运输、使用爆炸物品的单位,必须制定爆炸物品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建立安全岗位责任制,教育职工群众严格遵守,并根据需要设置安全管理部门或安全员。
第七条 各级公安机关依照本条例规定,对管辖地区内爆炸物品的安全管理实施监督检查。
第二章 爆破器材的生产
第八条 国家对爆破器材的生产实行严格管制。在国家的统一规划下,合理布局,归口管理,按照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有计划地组织生产。
第九条 建立民用爆破器材的工厂,必须由其主管部门提请所在地省、市、自治区主管爆破器材生产的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同意,由兵器工业部根椐国家计划审查批准,持批准文件和设计图纸,向所在地县、市公安局申请许可。经审查,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发给《爆炸物品安全生产许可证》,并向所在地县、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办理登记手续,领取营业执照,方准生产。
生产爆破器材的工厂进行改建、扩建时,必须事先经兵器工业部批准和所在地县、市公安局以及有关部门许可,方可施工。竣工后,经其主管部门会同所在地省、市、自治区主管爆破器材生产的部门和公安机关以及有关部门检查验收。符合本条例规定的,方准投入生产。
任何单位未按照前款规定办理批准手续的,一律不准生产爆破器材。严禁个人制造爆破器材。
第十条 生产爆破器材工厂的厂房建筑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安全规范的规定,并根据所生产爆破器材的种类和性能,设置相应的通风、降温、防潮、防火、防爆、避雷等安全设施,车间内必须设有适当的太平出口。易于发生危险的各生产工序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对拌药、碾药、烘药、晾药等特别容易发生危险的工序,应建立严格的操作制度,认真执行。生产成品必须随时入库,不得在生产车间存放。
第十一条 生产爆破器材的工厂,必须建立严格的检验制度,保证产品质量合格。不合格的产品,不准出厂。
第十二条 试验或试制爆破器材,必须在专门场地或专门试验室进行。严禁在生产车间或仓库内试验或试制。在生产爆破器材工厂外设置试验场地时,必须经所在地县、市公安局批准。
新产品必须经省、市、自治区主管爆破器材生产的部门技术鉴定合格,由兵器工业部批准,并向公安部备案后,才能正式生产。
氯酸盐类混合炸药,除经兵器工业部和公安部共同批准者外,严格禁止生产。
第三章 爆破器材的储存
第十三条 爆破器材必须储存在专用的仓库、储存室内,并设专人管理,不准任意存放。严禁将爆破器材分发给承包户或个人保存。
第十四条 储存、销售、运输、使用爆破器材的单位,设立专用爆破器材仓库、储存室时,必须凭县、市以上主管部门批准的文件及设计图纸和专职保管人员登记表,向所在地县、市公安局申请许可。经审查,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发给《爆炸物品储存许可证》,方准储存。
第十五条 使用爆破器材的单位,临时存放爆破器材时,要选择安全可靠的地方单独存放,指定专人看管,并报所在地县、市公安局批准。临时小量存放的,向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备案。没有公安派出所的地方,向乡人民政府备案。
第十六条 储存爆破器材的仓库、储存室,必须做到:
(一)建立出入库检查、登记制度。收存和发放爆破器材必须进行登记,做到帐目清楚,帐物相符。
(二)库房内储存的爆破器材数量不得超过设计容量。性质相抵触的爆破器材,必须分库储存。库房内严禁存放其它物品。
(三)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库区。严禁在库区吸烟和用火。严禁把其它容易引起燃烧、爆炸的物品带入仓库。严禁在库房内住宿和进行其它活动。
(四)发现爆破器材丢失、被盗,必须及时报告所在地公安机关。
第十七条 变质和过期失效的爆破器材,应及时清理出库,予以销毁。在销毁前要登记造册,提出实施方案,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并向所在地县、市公安局备案,在县、市公安局指定的适当地点妥善销毁。
第四章 爆破器材的销售和购买
第十八条 爆破器材属于国家计划分配物资。县级以上(包括县级,下同)厂矿企业单位需用爆破器材时,应当报经上级主管部门同意,向物资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由物资主管部门按计划调拨分配和组织供应。按照国家分配计划签订的爆破器材供销合同,必须经物资主管部门签证盖章,方为有效。合同副本应及时送所在地县、市公安局,以备查验。
严禁自由买卖,严禁企业自销,严禁用爆破器材换取其它物品。第十九条 县级以下厂矿企业和农村基层生产单位以及科研、文艺、医疗等单位需用爆破器材时,应当报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向所在地县、市公安局申请领取《爆炸物品购买证》,凭证向指定的供应点购买。
第二十条 经销爆破器材的供应点,由物资主管部门、公安机关和有关单位协商定点,由所在地县、市公安局核发《爆炸物品销售许可证》,向所在地县、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办理登记手续,领取营业执照,方准销售。出售爆破器材时,必须验收公安机关签发的《爆炸物品购买证》。
第二十一条 进口或出口爆破器材,必须经兵器工业部审核批准和所在地省、市、自治区公安厅(局)同意,向外贸部门申领进口或出口货物许可证,海关依法实行监管,凭进口或出口货物许可证查验放行。
第五章 爆破器材的运输
第二十二条 运输爆破器材,由收货单位凭物资主管部门签证盖章的爆破器材供销合同,写明运输爆破器材的品名、数量和起运及运达地点,向所在地县、市公安局申请领取《爆炸物品运输证》,方准运输。
按照本条例第十九条规定购买爆破器材,需要运输的,应当在申请领取《爆炸物品购买证》的同时,申请领取《爆炸物品运输证》,凭证办理运输。
货物运达目的地后,收货单位或购买单位应当在运输证上签注物品到达情况,将运输证交回原发证公安机关。
在市内短途运输爆破器材时,可以免办《爆炸物品运输证》,但必须事先通知市公安局,并严格执行本条例第二十五条的规定。
第二十三条 进口或出口爆破器材的运输,托运单位应当凭兵器工业部批准的文件和外贸部门签发的进口或出口货物许可证,向收货地或出境口岸所在地县、市公安局申请领取《爆炸物品运输证》,方准运输。
第二十四条 承运单位凭《爆炸物品运输证》,按照运输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办理运输。需要派人押运的,托运单位应当派熟悉所运爆破器材性能的人负责押运。
第二十五条 运输爆破器材时,必须严格遵守下列规定:
(一)运载车、船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运输规则的安全要求。
(二)货物包装应牢固、严密。性质相抵触的爆破器材不准混装在同一车厢、船舱内。装载爆破器材的车厢、船舱内,不准同时载运旅客和其它易燃、易爆物品。
(三)爆破器材应当在远离城市中心区和人烟稠密地区的车站、码头装卸。装卸爆破器材的车站、码头,由当地公安机关会同铁路、交通部门协商确定。
(四)装卸爆破器材,应当尽量在白天进行,要有专人负责组织和指导安全操作。装卸人员必须懂得装卸爆破器材安全常识;不懂安全常识的人,必须事先经过教育。装卸现场,应当设置警戒岗哨,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五)在公路上运输爆破器材时,车辆必须限速行驶,前后车辆应当保持避免引起殉爆的距离。经过人烟稠密的城镇,必须事先通知当地公安机关,按公安机关指定的路线和时间通行。
(六)运输爆破器材在途中停歇时,要远离建筑设施和人烟稠密的地方,并有专人看管,严禁在爆破器材附近吸烟和用火。
第二十六条 严禁个人随身携带爆破器材搭乘公共汽车、电车、火车、轮船、飞机。严禁在托运的行李包裹和邮寄的邮件中夹带爆破器材。第六章 爆破器材的使用
第二十七条 使用爆破器材的单位,必须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并持说明使用爆破器材的地点、品名、数量、用途、四邻距离的文件和安全操作规程,向所在地县、市公安局申请领取《爆炸物品使用许可证》,方准使用。
第二十八条 爆破作业,必须由经过考核合格的爆破员担任。
厂矿企业的爆破员,由所在单位负责审查和专业训练,所在地县、市公安局进行考核。考核合格的,由县、市公安局发给《爆破员作业证》。
对爆破员应进行定期考察,发现不适合继续从事爆破作业的,应收回《爆破员作业证》,停止其从事爆破作业的权利。爆破员因工作变动,不再从事爆破作业时,应将《爆破员作业证》交回原发证单位。
第二十九条 进行爆破作业时,必须遵守爆破安全操作规程。要有专人负责指挥;在危险区的边界,设置警戒岗哨和标志;在爆破前发出信号,待危险区的人员撤至安全地点后,始准爆破。爆破后,必须对现场进行检查,确认安全后,才能发出解除警戒信号。
第三十条 进行大型爆破作业,或在城镇与其他居民聚居的地方、风景名胜区和重要工程设施附近进行控制爆破作业,施工单位必须事先将爆破作业方案,报县、市以上主管部门批准,并征得所在地县、市公安局同意,方准爆破作业。
第三十一条 使用爆破器材,必须建立严格的领取、清退制度。爆破员领取爆破器材,必须经班组长或现场负责人批准,领取数量不得超过当班使用量,剩余的要当天退回。
第三十二条 禁止非爆破员进行爆破作业。农民如因盖房或其它用途确需进行爆破时,由本人提出申请,经村民委员会审核同意,报乡、镇人民政府或公安派出所批准,委派爆破员代行购买爆破器材进行爆破。
第三十三条 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私拿、私用、私藏、赠送、转让、转卖、转借爆破器材。严禁使用爆破器材炸鱼、炸兽。
第七章 黑火药、烟火剂、民用信号弹和烟花爆竹
第三十四条 生产黑火药、烟火剂、民用信号弹和烟花爆竹的企业,必须按照隶属关系报经省、市、自治区主管部门批准,季节性生产烟花爆竹的作坊,必须经所在地县、市主管部门批准;凭批准文件,向所在地县、市公安局申请许可,经审查,符合国家有关安全规定的,发给《爆炸物品安全生产许可证》;然后向所在地县、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办理登记手续,领取营业执照,方准生产。
第三十五条 严格控制用氯酸盐配制烟火剂。需用氯酸盐配制烟火剂和文艺、体育、狩猎、外贸出口等特需制品时,应当由省、市、自治区主管部门审查同意,经省、市、自治区公安厅(局)批准,指定专门工厂定量生产。
未经批准,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制造拉炮、摔炮、砸炮、打火纸等危险品。
第三十六条 厂矿企业和农村基层生产单位需用黑火药、烟火剂时,海上运输、捕捞及其他作业船需用民用信号弹时,应当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向所在地县、市公安局申请领取《爆炸物品购买证》,向指定的供应点购买。
第三十七条 经销黑火药、烟火剂的供应点,由商业部门和公安机关协商定点,由所在地县、市公安局核发《爆炸物品销售许可证》,并向所在地县、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办理登记手续,领取营业执照,方准销售。出售黑火药、烟火剂时,必须验收《爆炸物品购买证》。
销售烟花爆竹的供应点,由商业部门的公安机关协商定点,由县、市公安局发给《爆炸物品销售许可证》,方准销售。
未经批准,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贩运和销售拉炮、摔炮、砸炮、打火纸等危险品。
第三十八条 狩猎者需要的黑火药和火帽(底火),凭《猎枪证》和所在单位保卫部门或常住地公安派出所的证明,到指定供应点限量购买。销售单位应当将购买人姓名、住址、工作单位、《猎枪证》号码、销售数量及日期登记造册,以备公安机关查验。
第三十九条 运输黑火药、烟火剂和民用信号弹,由购买单位向所在地县、市公安局申请领取《爆炸物品运输证》,方准运输。货物到达目的地后,购买单位应当在运输证上签注物品到达情况,将运输证交回原发证公安机关。
] 第八章 惩 处
第四十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在生产、储存、销售、运输、使用爆炸物品中,存在不安全隐患,经指出仍不改正的,公安机关有权责令限期进行整改或停业整顿。对屡教不改的,县、市公安局有权吊销其许可证,工商行政管理局同时吊销其营业执照。
第四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非法制造、贩运、销售爆炸物品和私藏、私带、滥用、盗窃爆炸物品的,公安机关除没收其爆炸物品外,应视情节轻重,属于个人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予以警告、罚款、拘留处罚,或者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属于单位的,追究单位领导人的责任,直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在生产、储存、销售、运输和使用爆炸物品中,发生爆炸物品丢失、被盗和其他事故,应视情节轻重,给予纪律处分,直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由于领导人不负责任,忽视安全,造成爆炸物品大量丢失、被盗和发生重大事故的,除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外,还应追究单位领导人的责任,直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九章 附 则
第四十三条 在本条例公布前,已经从事生产、储存、销售、使用爆炸物品的单位,没有办理或者没有按照本条例的规定办理批准手续的,均应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办理批准手续。
第四十四条 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委可以根据本条例,制定实施细则和管理规定,并向公安部备案。
第四十五条 本条例自发布之日起施行。一九五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国务院批准、同年十二月九日公安部发布的《爆炸物品管理规则》同时废止。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
(1989年10月24日国务院令第44号发布)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许可登记
第三章 放射防护管理
第四章 放射事故管理 第五章 放射防护监督
第六章 处 罚
第七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的监督管理,保障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和公众的健康与安全,保护环境,促进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制订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生产、使用、销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 国务院卫生、环境保护和公安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能和本条例的有关规定,对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生产、使用、销售中的放射防护(简称放射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第四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违反本条例的行为有权检举和控告。返 回
第二章 许可登记
第五条 国家对放射工作实行许可登记制度,许可登记证由卫生、公安部门办理。
第六条 新建、改建、扩建放射工作场所的放射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审批,同时施工,同时验收投产。放射防护设施的设计,必须经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公安等部门审查同意,竣工后须经卫生、公安、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验收同意,获得许可登记证后方可启用。
涉及放射性废水、废气、固体废物治理的工程项目,必须在申请审查的同时,提交经环境保护部门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竣工后必须经卫生、公安、环境保护等部门验收同意。
第七条 任何单位在从事生产、使用、销售射线装置前,必须向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卫生行政部门申请许可;在从事生产、使用、销售放射性同位素和含放射源的射线装置前,必须向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卫生行政部门申请许可,并向同级公安部门登记。涉及到放射性废水、废气、固体废物排放的,还必须先向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环境保护部门递交环境影响报告表(书),经批准后方可申请许可登记,领得许可登记证后方可从事许可登记范围内的放射工作。
第八条 凡申请许可、登记的放射工作单位,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具有与所从事的放射工作相适应的场所、设施和装备,并提供相应的资料;
(二)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相适应的专业及防护知识和健康条件,并提供相应的证明资料;
(三)有专职、兼职放射防护管理机构或者人员以及必要的防护用品和监测仪器,并提交人员名单和设备清单;
(四)提交严格的有关安全防护管理规章制度的文件。
第九条 放射工作许可登记证每1至2年进行1次核查,核查情况由原审批部门记录在许可登记证上。
从事放射工作的单位在需要改变许可登记的内容时,需持许可登记证件到原审批部门办理变更手续。终止放射工作时必须向原审批部门办理注销许可登记手续。
返 回
第三章 放射防护管理
第十条 从事放射工作单位的上级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管理本系统的放射防护工作,并应定期对本系统执行国家放射防护法规和标准进行检查。
从事放射工作单位的负责人,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使本单位的放射防护工作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
第十一条 放射性同位素的生产、使用、贮存场所和射线装置的生产、使用场所必须设置防护设施。其入口处必须设置放射性标志和必要的防护安全联锁、报警装置或者工作信号。
在室外、野外从事放射工作时,必须划出安全防护区域,并设置危险标志,必要时设专人警戒。
在地面水和地下水中进行放射性同位素试验时,必须事先经所在省级环境保护、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第十二条 放射性同位素不得与易燃、易爆、腐蚀性物品放在一起,其贮存场所必须采取有效的防火、防盗、防泄漏的安全防护措施,并指定专人负责保管。贮存、领取、使用、归还放射性同位素时必须进行登记、检查,做到帐物相符。
第十三条 从事放射性同位素的订购、销售、转让、调拨和借用的单位或者个人,必须持有许可登记证并只限于在许可登记的范围内从事上述活动,并向同级卫生、公安部门备案。严禁非经许可或者在许可登记范围之外从事上述活动。
第十四条 进口装备有放射性同位素的仪表的单位或者个人,必须向当地卫生、公安、环境保护部门登记备案;进口含有超过放射性豁免水平的矿品、成品、消费品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向口岸所在地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放射性监测检查。
凡从事含有放射性的来料加工工作的单位和个人,涉及到放射性废水、废气、固体废物排放的,必须事先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环境保护部门递交环境影响报告表(书),经批准后,到所在县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办理许可证,并向公安部门登记。
第十五条 托运、承运和自行运输放射性同位素或者装过放射性同位素的空容器,必须按国家有关运输规定进行包装和剂量检测,经县以上运输和卫生行政部门核查后方可运输。
第十六条 生产装有放射性同位素的设备、射线装置、放射防护器材,必须符合放射防护要求,不合格的产品不得出厂。
第十七条 生产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消费品、物料和伴有产生X射线的电器产品,必须符合放射防护要求,不合格的产品不得销售。
第十八条 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辐照食品、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材和其他应用于人体的制品,必须符合国家卫生法规和标准的规定。
第十九条 对受检者和患者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或者射线进行诊断、治疗、检查时,必须严格控制受照剂量,避免一切不必要的照射。
第二十条 放射工作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对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和健康管理的规定。
第二十一条 对已从事和准备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必须接受体格检查,并接受放射防护知识培训和法规教育,合格者方可从事放射工作。返 回
第四章 放射事故管理
第二十二条 国家对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事故(简称放射事故),实行分级管理和报告、立案制度。
第二十三条 发生放射事故的单位,必须立即采取防护措施,控制事故影响,保护事故现场,并向县以上卫生、公安部门报告。对可能造成环境污染事故的,必须同时向所在地环境保护部门报告。
第二十四条 发生放射事故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赔偿受害者的经济损失及医学检查治疗费用,并支付处理放射事故的各种费用。但如果能够证明该损害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不承担赔偿责任。返 回
第五章 放射防护监督
第二十五条 县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辖区内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放射防护监督,其主要职责是:
(一)负责对放射工作监督检查;
(二)组织实施放射防护法规;
(三)会同有关部门调查处理放射事故;
(四)组织放射防护知识的宣传、培训和法规教育;
(五)处理放射防护监督中的纠纷。
第二十六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环境保护部门对放射性同位素和含有放射源的射线装置在应用中排放放射性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实施监督,其主要职责是:
(一)审批环境影响报告表(书);
(二)对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处理进行审查和验收;
(三)对废水、废气、固体废物排放实施监督监测;
(四)会同有关部门处理放射性环境污染事故。
第二十七条 县以上公安部门对放射性同位素应用中的安全保卫实施监督管理,主要职责是:
(一)登记放射性同位素和放射源;
(二)检查放射性同位素及放射源保存、保管的安全性;
(三)参与放射事故处理。
第二十八条 县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设放射防护监督员。放射防护监督员由从事放射防护工作,并具有一定资格的专业人员担任,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任命。
第二十九条 放射防护监督员有权按照规定对本辖区内放射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并可以按照规定采样和索取有关资料,有关单位不得拒绝和隐瞒,对涉及保密的资料应当按照国家保密规定执行,并负有保密责任。
第三十条 放射防护监督员必须严守法纪、秉公执法,不得玩忽职守、徇私舞弊。
返 回
第六章 处 罚
第三十一条 对违反本条例的单位或者个人,县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可以视其情节轻重,给予警告并限期改进、停工或者停业整顿,或者处以罚款和没收违法所得,直至会同公安部门吊销其许可登记证的行政处罚。
在放射性废水、废气、固体废物排放中造成环境污染事故的单位和个人,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环境保护部门,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法规的有关规定执行处罚。
第三十二条 当事人对卫生、环境保护部门给予的行政处罚不服的,在接到通知书之日起15日内,可以向决定处罚的行政部门的上一级行政部门申请复议,但对放射防护控制措施的决定,应当立即执行。对复议结果不服的,在收到复议书之日起15日内,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对行政处罚不履行又逾期不起诉的,由决定处罚的行政部门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三十三条 由于违反本条例而发生放射事故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可以由公安机关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予以处罚;对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或者射线装置进行破坏活动或者有意伤害他人,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返 回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四条 本条例中下列用语的含义:
放射性同位素--指不包括作为核燃料、核原料、核材料的其他放射性物质。
射线装置--指X线机、加速器及中子发生器。
伴有产生x线的电器产品指不以产生X线为目的,但在生产或使用过程中产生X线的电器产品。
第三十五条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环境保护、公安部门根据本条例制定实施细则。
第三十六条 本条例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环境保护、公安部门负责解释。
第三十七条 本条例自发布之日起施行。1979年2月24日卫生部、公安部、国家科委发布的《放射性同位素工作卫生防护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标 题】 放射性药品管理办法
【颁布单位】 国务院
【颁布日期】 1989-01-13
【实施日期】 1989-01-13
【有 效 性】 有效
放射性药品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25号)
现发布《放射性药品管理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总理 李鹏
1989年1月13日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放射性药品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以下称《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放射性药品是指用于临床诊断或者治疗的放射性核素制剂或者其标记药物。
第三条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进行放射性药品的研究、生产、经营、运输、使用、检验、监督管理的单位和个人都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四条 卫生部主管全国放射性药品监督管理工作。能源部主管放射性药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
第二章 放射性新药的研制、临床研究和审批
第五条 放射性新药是指我国首次生产的放射性药品。药品研制单位的放射性新药研制计划,应当报送能源部备案,并报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经卫生行政部门汇总后,报卫生部备案。
第六条 放射性新药的研制内容,包括工艺路线、质量标准、临床前药理及临床研究。研制单位在制订新药工艺路线的同时,必须研究该药的理化性能、纯度(包括核素纯度)及检验方法、药理、毒理、动物药代动力学、放射性比活度、剂量、剂型、稳定性等。
研制单位对放射免疫分析药盒必须进行可测限度、范围、特异性、准确度、精密度、稳定性等方法的研究。
放射性新药的分类,按新药审批办法的规定办理。
第七条 研制单位研制的放射性新药,在进行临床试验或者验证前,应当向卫生部提出申请,按新药审批办法的规定报送资料及样品,经卫生部审批同意后,在卫生部指定的医院进行临床研究。
第八条 研制单位在放射性新药临床研究结束后,向卫生部提出申请,经卫生部审核批准,发给新药证书。卫生部在审核批准时,应当征求能源部的意见。
第九条 放射性新药投入生产,需由生产单位或者取得放射性药品生产许可证的研制单位,凭新药证书(副本)向卫生部提出生产该药的申请,并提供样品,由卫生部审核发给批准文号。
第三章 放射性药品的生产、经营和进出口
第十条 放射性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必须向能源部报送生产、经营计划,并抄报卫生部。
第十一条 国家根据需要,对放射性药品实行合理布局,定点生产。申请开办放射性药品生产、经营的企业,应征得能源部的同意后,方可按照有关规定办理筹建手续。
第十二条 开办放射性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必须具备《药品管理法》第五条规定的条件,符合国家的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并履行环境影响报告的审批手续,经能源部审查同意,卫生部审核批准后,由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发给《放射性药品生产企业许可证》、《放射性药品经营企业许可证》。无许可证的生产、经营企业,一律不准生产、销售放射性药品。
第十三条 《放射性药品生产企业许可证》、《放射性药品经营企业许可证》的有效期为五年,期满前六个月,放射性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分别向原发证的卫生行政部门重新提出申请,按第十二条审批程序批准后,换发新证。
第十四条 放射性药品生产企业生产已有国家标准的放射性药品,必须经卫生部征求能源部意见后审核批准,并发给批准文号。凡是改变卫生部已批准的生产工艺路线和药品标准的,生产单位必须按原报批程序经卫生部批准后方能生产。
第十五条 放射性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必须配备与生产、经营放射性药品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具有安全、防护和废气、废物、废水处理等设施,并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
第十六条 放射性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必须建立质量检验机构,严格实行生产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和检验。产品出厂前,须经质量检验。符合国家药品标准的产品方可出厂,不符合标准的产品一律不准出厂。
经卫生部审核批准的含有短半衰期放射性核素的药品,可以边检验边出厂,但发现质量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时,该药品的生产企业应当立即停止生产、销售,并立即通知使用单位停止使用,同时报告卫生部和能源部。
第十七条 放射性药品的生产、供销业务由能源部统一管理。放射性药品的生产、经营单位和医疗单位凭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发给的《放射性药品生产企业许可证》、《放射性药品经营企业许可证》,医疗单位凭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环保和卫生行政部门联合发给的《放射性药品使用许可证》,申请办理订货。
第十八条 放射性药品的进出口业务,由对外经济贸易部指定的单位,按照国家有关对外贸易的规定办理。
进出口放射性药品,应当报卫生部审批同意后,方得办理进出口手续。
进口的放射性药品品种,必须符合我国的药品标准或者其他药用要求。
第十九条 进口放射性药品,必须经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或者卫生部授权的药品检验所抽样检验;检验合格的,方准进口。
对于经卫生部审核批准的短半衰期放射性核素的药品,在保证安全使用的情况下,可以采取边进口检验,边投入使用的办法。进口检验单位发现药品质量不符合要求时,应当立即通知使用单位停止使用,并报告卫生部和能源部。
第四章 放射性药品的包装和运输
第二十条 放射性药品的包装必须安全实用,符合放射性药品质量要求,具有与放射性剂量相适应的防护装置。包装必须分内包装和外包装两部分,外包装必须贴有商标、标签、说明书和放射性药品标志,内包装必须贴有标签。
标签必须注明药品品名、放射性比活度、装量。
说明书除注明前款内容外,还须注明生产单位、批准文号、批号、主要成份、出厂日期、放射性核素半衰期、适应症、用法、用量、禁忌症、有效期和注意事项等。
第二十一条 放射性药品的运输,按国家运输、邮政等部门制订的有关规定执行。
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随身携带放射性药品乘坐公共交通运输工具。
第五章 放射性药品的使用
第二十二条 医疗单位设置核医学科、室(同位素室),必须配备与其医疗任务相适应的并经核医学技术培训的技术人员。非核医学专业技术人员未经培训,不得从事放射性药品使用工作。
第二十三条 医疗单位使用放射性药品,必须符合国家放射性同位素卫生防护管理的有关规定。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公安、环保和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根据医疗单位核医疗技术人员的水平、设备条件,核发相应等级的《放射性药品使用许可证》,无许可证的医疗单位不得临床使用放射性药品。
《放射性药品使用许可证》有效期为五年,期满前六个月,医疗单位应当向原发证的行政部门重新提出申请,经审核批准后,换发新证。
第二十四条 持有《放射性药品使用许可证》的医疗单位,在研究配制放射性制剂并进行临床验证前,应当根据放射性药品的特点,提出该制剂的药理、毒性等资料,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并报卫生部备案。该制剂只限本单位内使用。
第二十五条 持有《放射性药品使用许可证》的医疗单位,必须负责对使用的放射性药品进行临床质量检验,收集药品不良反应等项工作,并定期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汇总后报卫生部。
第二十六条 放射性药品使用后的废物(包括患者排出物),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妥善处置。
第六章 放射性药品标准和检验
第二十七条 放射性药品的国家标准,由卫生部药典委员会负责制定和修订,报卫生部审批颁发。
第二十八条 放射性药品的检验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或者卫生部授权的药品检验所承担。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九条 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单位或者个人,由县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按照《药品管理法》和有关法规的规定处罚。
第三十条 本办法由卫生部负责解释。
出租方:湘乡湘安爆破工程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甲方)租用方:湘潭双马爆破工程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乙方)
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规定,甲、乙双方就甲方合法拥有的民用爆炸物品存储库及附属设施租用给乙方使用事宜协商达成一致,并达成以下合同条款,以资共同遵守。
第一条 租用库房的基本情况
1.1 租用库房名称。本合同所租用的仓库为湘乡湘安爆破工程有限公司民用 爆炸物品储存仓库。
1.2 租用库房位置。位于湘乡市梅桥镇土桥村。
1.3 租用库房用途。乙方租用甲方仓库存放经合法手续购买的炸药、雷管、导爆管等民用爆炸物品。
第二条 租用方式
2.1 租用方式为乙方租用部分库房存放民用爆炸物品,甲方实施全面管理。
2.2 乙方租用库房存放数量:炸药不超过2吨、雷管不超过10000枚。
第三条 租用费用
3.1 本合同租用费用由基本租用费用和单价费用两部分构成。
3.2 基本租用费用为年租用费用,价格另议。
3.3 单价租用费用以存放炸药数量和时间为计费依据,炸药按每公斤每天0.1元计费,雷管按每100枚每天1元计算。
第四条 租用期限
4.1 租用期限为三年,即从2014年2月1日起至2017年2月1日止。
4.2 租用期限届满后如乙方需要继续租用应在届满前提出,经甲方同意后,甲乙双方将对有关租用事项重新签订租赁合同。
第五条 甲方权利和义务
5.1 甲方应向乙方提供所出租的民用爆炸物品仓库具有符合安全评价和主管部门验收合格等相关资料。
5.2甲方负责提供符合国家有关安全规范的库房,确保乙方存放的火工品的安全,做好防火、防盗等安全工作,如因甲方管理不善原因导致的安全及其他责任事故,引发的各种刑事,行政责任由甲方负责全部责任。
5.3甲方负责对乙方存放物品进行有效的监护,按照相关规定做好物品的入库、存放、出库等登记手续。
5.4在乙方提取货物时,甲方必须认真核实,确认无误后经乙方签字确认后方可提取。
5.5甲方有权对乙方存放的物品实施检查,对不符合存放规定的物品禁止存放。
第六条 乙方的权利和义务
6.1乙方按照本合同约定的用途使用租用库房,所存放的爆炸物品必须具有相关的许可审批手续。
6.2乙方严禁将违法或不合格的爆炸物品存放在租用的仓库内,否则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由乙方负责。
6.3乙方应按合同约定及时支付租用费用。
6.4乙方如提前终止本合同,需提前30天通知甲方。第七条
租用费用的支付
7.1基本租用费用为每年提前预支,在当年7月10日前一次性将该的租用费用以转账形式支付。
7.2单价租用费用按月支付,在每月10日前将上月所发生的租用等费用一次性结算,并以转账形式支付。
第八条
其它条款
8.1本合同未尽事宜,经双方协商一致后,可另行签订补充协议。8.2本合同一式肆份,甲、乙双方各执贰份。8.3本合同自签订之日起生效。
甲方(印章):湘乡湘安爆破工程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签字):
乙方(印章):湘潭双马爆破工程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签字):
签订时间:
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安全监督检查制度
消防管理制度
库区安全保卫制度
定员定量制度
装卸管理制度
库房管理制度
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民用爆炸物品流向管理制度 生产安全事故管理制度
废品销毁制度
出入库检查制度
案(事)件管理制度
交接班制度
安全例会制度
为了更好的学习、贯彻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上级主管部门有关安全生产的文件、会议精神,制定本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政策、规定,有针对性的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不断改进和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根据本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安全例会制度。
一、安全例会召开时间安排
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安全例会由总经理或矿长主持,安全部门和工队负责任人、有关部门负责人以及各专(兼)职安全员参加。学习传达上级安全文件和会议精神。布置下个月的安全工作,提出安全工作意见。协调各成员对天安全隐患整改过程中的矛盾。
每季度召开一次安全专题会议,分析、研究、总结本季度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不断总结安全经验,分析安全形势。
每年年终召开一次安全生产经营工作总结表彰会议,表彰奖励安全生产经营中的先进人物和事迹。
二、安全例会主要内容有 及时贯彻党的安全方针,传达并研究落实上级有关安全生产工作的批示,以及有关会议文件精神。
通报本月的安全生产情况,总结本月内安全生产的经验教训,提出隐患和整改方案,并限期加以落实整改和排除。
开展安全生产工作的经验交流,表彰、奖励安全生产中的典型人物和事迹,批评、处罚安全工作较差的部门和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的“三违”人员。布置下月安全生产内容和目标。
三、会议管理
每次会议应填写会议签到表,统计到会人数。
按时参加会议,遇有紧急情况不能参加会议或中途需要处理的,必须得到主持人的同意,不得无故缺席。
凡通知到的人员必须确保参加,除有特殊情况经批准请假外,无故一次未参加者,罚款10元。
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公司主要负责人及安全主管和专(兼)职安全员必须取得相关部门的安全培训证书,获得安全管理资格。积极参加行业和主管部门组织各项专业对口的法律、法规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学习,不断补充吸收新的安全管理理念,提高企业安全水平和员工安全意识。
凡新进或调离工种的人员都必须进行培训和教育,经考核合格后,持证方可上岗。每季度对从事危险岗位作业的一线员工进行安全培训,通过考核合格的继续上岗工作,不合格采取待岗再教育直至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每年开展一至二次全员安全教育。各部门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对本部门员工进行业务知识和公司各种规章制度学习,从而不断提高本部门员工的安全素质,增强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按计划有步骤地落实培训内容和组织考试。培训内容:
安全方面法律法规、爆炸物品管理条例、安全防范救援常识、岗位技能专业知识、安全设施的维护及正确使用方法、行业和主管部门的安全规定,本企业的安全要求和规章制度; 公司各种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爆炸物品事故应急救援及应急处置措施; 有关事故案例及其他有关内容。
每次安全教育培训应认真记录,实行签到,建立培训档案。公司组织的专门安全培训应组织考核。安全监督检查制度 安全监督检查的目的
及时发现和纠正不安全状况、不安全行为,发现和弥补管理缺陷;采取防范措施,改善劳动条件,提高本质安全化程度,确保安全生产。安全监督检查的组织、领导
安全检查在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坚持“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公司安全检查,由主要负责人、主管安全领导负责组织,安全员负责落实。岗位日常安全检查,由安全员或岗位操作人员负责进行。安全监督检查时间
安全检查可分为定期检查和临时检查。定期检查包括:日查、周查、月查、季节性检查、节日性检查;临时性检查是指公司结合安全实际随时进行的检查。日查:岗位操作人员负责检查,安全员每日对重要部位进行巡查。周查:由安全员负责组织。
月查:由公司主要负责人、主管安全领导负责组织。节假日检查:“五一”、“十一”、元旦、春节前后的检查,由公司主要负责人、主管安全领导负责组织。
季节性检查:根据季节特点,对危险因素进行专项检查,如防火、防冻、防静电、防雷、防汛等,由公司主要负责人、主管安全领导负责组织。临时性检查:根据需要组织。安全监督检查的内容与要求
安全员必须每天跟班检查上班职工的劳动防护用品的佩带及作业场所的安全状况,检查监督各类违章,确保人员、机械的安全。公司领导定期与不定期地对火工品库、运输车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提出整改意见。
每次检查必须记录,发现安全隐患必须落实整改措施,下达整改要求,并指定专人负责,整改结束后通过自检与公司安全员复检合格,并形成书面材料存档。消防管理制度
民用爆炸物品储存仓库周围规定范围内严禁使用明火。
严禁携带任何明火和火种或穿铁钉鞋出入民用爆炸物品储库。民用爆炸物品储存仓库内禁止安装普通灯具照明,确需要照明时安装防爆灯,且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强制性技术规范的规定要求。
库区内应设置醒目的“严禁烟火”等防火标志,按规定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并指定专人保管,及时更换药剂和维修,冬季应采取措施,确保其完整好用。
民用爆炸物品储存仓库所有门窗必须符合防盗要求,且保持完好无损,如有损坏,应及时维修或更换,维修更换时,警卫人员应加强警戒。民用爆炸物品储存仓库周围严禁闲人游逛或逗留。仓库警卫人员应每半小时对仓库周围进行巡查,并做好记录,发现无关人员应责令其立即离开。民用爆炸物品储存仓库值班室应设在库区外,并应安装电话、防盗报警系统,并与110联网。库区安全保卫制度
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条例”、遵守各级政府的法律和规定。
炸药库保卫、看护及值班人员需进行经常性安全常识学习,增加安全意识和责任感。昼夜二人值班看守,不准睡觉,不准借故擅离岗位,要认真巡逻查看,发现问题及时报告解决,切实做好防盗、防火、防破坏等安全保卫工作。
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库区,不准在警卫室饮酒会客,不准留外人在库区住宿,对因公进入库区的人员要认真检查证件,填写进库登记簿,并亲自陪同进入药库做好安全工作。
保卫人员发现不安全隐患要及时处理,对知情不处理,不报告,造成后果者,要给予罚款处理,后果严重者,交公安部门处理。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对进入库区的车辆要认真的检查,严禁烟火,不准无关人员进入库区。
保持库区无杂草及其他易燃物品,进出库区的道路要平整。做到安全设备齐全有效,如有损坏及时修复。定员定量制度
民用爆炸物品的储存、运输、拆箱、分发等作业实行定员定量管理,不得超员超量。按照相关要求,公司炸药库定量 3000 kg,定员 人;雷管库定量
2万发,定员 人;雷管发放间定量
1000
发,定员
人。存放、作业过程中产品实际存量和现场实际人员数量不得超过本规定数量。危险品库房管理人员对贯彻执行本岗位的安全定员定量负责,公司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监督执行责任。
各库房严格执行定员定量管理,在危险品库房醒目位置设置标牌,标明定员定量。
当定员定量需要调整时,需上报公司安全主管领导,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程序进行,任何人不得私自对其更改。
库存危险品定量管理,不得超过行业主管部门核定的最大存量规定。
外来人员参观学习,检查人员到达危险场所时,必须严格奠定安全定员的管理规定。临时性作业需进入库区的人员,经公司领导批准后,由公司安全保卫人员陪同并做好现场监督。装卸管理制度
装卸民用爆炸物品应在白天进行,且有专人在场负责、组织和指导安全操作。装卸人员必须清楚了解民用爆炸物品的安全常识,装卸现场设置警戒岗哨,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禁止爆破器材与其它货物混装。
认真检查运输工具的安全性能,清除运输工具内的一切杂物。严禁摩擦、撞击、抛掷爆破器材。硝化甘油类炸药或雷管的装运量,不准超过运输工具额定载重量的三分之二;其它爆破器材的装运量不准超过运输工具的额定载重量。
爆破器材的装载高度不得超过车厢边缘,雷管或硝化甘油类炸药的装载高度不得超过两层。分层装载爆破器材时,不准站在下层箱(袋)上去上一层。
用吊车装卸爆破器材时,一次起吊的重量不得超过设备能力的50%。遇雷雨或暴雨时,禁止装卸爆破器材。库房管理制度
民爆储存系国家重点防火,涉爆单位,为确保国家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防止种类事故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民用爆破器材的仓库应符合国家有关仓储设计安全规范。民用爆破器材的仓库应设仓库负责人,并配备相应的仓库管理人员和足够的保卫人员。保卫人员按公安部门规定,配备必要的警用器具,设置固定的岗哨和流动岗哨,门卫设立严格的民用爆破器材进出库检查制度。
仓库管理人员应熟悉掌握产品安全性能,防火、防爆等知识,熟悉仓库各项安全规定并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外来人员进入仓库应经本单位保卫部门审查批准,在了解仓库安全管理有关规定的前提下由仓库工作人员带领进入,并按规定办理出入库登记。
民爆器材必须严格执行“双人保管、双人收发、双人领料、双账本、双锁”的“五双”管理规定。对出入库产品严格检查验收产品合格证,坚决杜绝付印合格证产品出入库。
各类民用爆破器材宜单独品种专库存放,仓库内严禁储存无关物品,当受条件限制,需在同一仓库内存放两种以上民用爆破器材时,应按WJ9049规范要求执行,包装完整无损进行存放。
民用爆破器材仓库宜根据产品特性做到防潮、防热、防冻、防雷、防洪、防火、防鼠、防虫、防盗、防破坏(十防)和库内无尘土、无禁物、无渗水、无事故差划、无锈蚀、无霉烂、无鼠咬、无虫蛀、库边无杂草、库区周围范围内无针叶树或竹林、水沟无阻塞(十二无),库内设置干湿温度计表。
维修库房时,应采取可靠的安全防范措施,小修移至指定地点进行,库房大修应将仓库内的产品全部搬出,清扫后方可进行。要做到库存产品账物相符、账票相符、账卡相符,出入库产品必须进行登记并做到日清月结。产品出入库必须做到审批手续齐全,准确无误,认真填写出入库记录,按先进先出的原则发放民爆器材产品。
库房应经常保持整洁,堆垛距离库房内墙面不得少于0.2m,炸药堆垛高度不得超过1.8m,雷管堆垛高度不得超过1.6m。
严禁在库房内存放其它无关的物品,严禁在库房内住宿和进行其他活动。
对库区的消防设备、通讯设备、报警装置和防雷装置定期检查、保养、防护犬要定期体检。坚持每日巡查制度,发现民爆器材丢失、被盗,必须立即向公司主管领导和公安机关报告,并做好相关记录,保护好现场。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库房劳动防护用品的管理,保障职工人身安全和健康,特制定本制度。我库采购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必须具备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颁发的安全标志、产品检验合格证和安全鉴定证,一般劳动防护用品必须具备生产许可证和产品检验合格证。不得以货币或其他物品代替应当配备的劳动防护用品发放。
建立和健全劳动防护用品的采购、验收、保管、发放、使用、报废等管理制度。安全部门应对购进的劳动防护用品进行品种、数量和质量验收。
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实行报废制度,失去防护功能的一律不准使用。
职工上班必须穿戴统一标准(式样、颜色等)的个人劳动防护用品。职工有权拒领无标识、无产品合格证及质量不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职工不得转卖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管理人员根据国家标准和上级有关规定,负责检查监督职工个人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执行情况。民用爆炸物品流向管理制度
建立出入库检查、登记制度,收存和发放民用爆炸物品必须进行登记,做到账目清楚,帐物相符。
存储的民用爆炸物品数量不得超过储存设计容量,对性质相抵触的民用爆炸物品必须分库储存,严禁在库房内存放其他物品。专用仓库应当指定专人管理、看护,严禁无关人员进入仓库区内,严禁在仓库内吸烟和用火,严禁把其他容易引起燃烧、爆炸的物品带人仓库区内,严禁在库房内住宿和进行其他活动。民用爆炸物品丢失、被盗、被抢,应当立即报告当地公安机关。安全生产事故管理制度 事故发生后,负伤者或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直接或逐级报告企业负责人、安全部门和其他职能部门。
事故发生后应急处置的基本原则:及时、有序、正确地处置,保护人的生命,减少伤痛和死亡,保护事故现场,防止发和事故蔓延和二次事故。由相关部门组成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进行全面调查,找出事故的真正原因,汲取事故教训,并针对事故原因采取防范措施,防止类似的事故重复发生。工作事故的认定按《工伤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执行。
做好事故受难者善后工作,安抚受难者家属,确保社会稳定。安全管理部门应进行事故登记,建立事故档案。
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统计、调查和处理工作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
伤亡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应在60日内结案,特殊情况下不得超过100天,结案后,应公开宣布调查处理结果。废品销毁制度
变质失效的火工品要单独存放,要妥善保管。
每班退回的残管、瞎管,按管号认真登记入账,分开存放管理。
对失效的火工品不得乱丢乱扔,不得私自处理,不得卖给废品收购站,更不准卖给个体收购人员。
对失效的火工品应认真登记,集中统一后上交给公安机关销毁。出入库检查制度
民用爆炸物品入库检查制度
库房管理员要根据采购计划单的项目认真清点所要入库民用爆炸物品的数量,并检查好物品的规格、质量,做到数量规格、品种、价格准确无误,质量完好、配套齐全,并在接受单签字(或在入库登记簿上共同签字确认)。物品验收合格后,应及时入库。民用爆炸物品出库检查制度
民用爆炸物品出库时,仓库保管员应做好记录,领用人员需签字。民用爆炸物品出库时,数量要准确。
对于退回的民用爆炸物品应做好登记,做到准确无误。案(事)件管理制度
公司实行案(事)件登记、报告制度,其案(事)件登记报告情况包括民用爆炸物品丢失、被盗、被抢、品种规格差错、数量差错。购买或运输手续不符合要求等。
公司任何人员发现发生本制度所规定的案(事)件时,或接到案(事)件报告时,必须立即逐级向上一级领导汇报,直至报告给公司主要负责人。若情况紧急,可直接向公司主要负责人或当地派出所报告。
公司主要负责人接到案(事)件报告后,应在按要求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的同时,立即报告当地派出所和上级有关部门。
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的内容应包括:案(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涉及的产品品质、规格、数量、编码信息,初步原因分析及其他情况。
公司安全保卫部门负责本公司的案(事)件登记管理和上报工作。案(事)件第一发现人应在逐级上报的同时,将其初步情况报告给公司安全保卫部门。
公司安全保卫部门应及时做好案(事)件的登记建档工作,并按照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及时上报有关资料。
突发案(事)件的上报可采用电话、传真等形式,一般案(事)件的上报和补报应采用书面形式。交接班制度
工作人员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交接双方必须在现场交接班,交接人向接班人讲清本班出入库情况、库存情况、存在问题,注意事项,工具及备件交清接明。
交接班中出现的问题,接班人应及时向值班室汇报,值班室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解决。
在交接班过程中,半路交接视为当班无事,交接人负全部责任。不交接班或未交接班出现问题罚款30元。
接班人无理要求,根据情况罚款10-30元。
【民用爆炸物品运输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推荐阅读:
爆炸物品演练总结07-23
民用爆破物品管理规定06-17
爆炸事故应急演练方案10-19
制粉系统爆炸和煤尘爆炸事故的预防07-10
民用建筑简历06-20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06-07
中国民用航空旅客规定07-07
民用建筑监理验收报告09-06
煤尘爆炸预防措施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