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肺病现状分析与对策

2024-08-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尘肺病现状分析与对策(精选8篇)

尘肺病现状分析与对策 篇1

2011级预防医学

姓名:

学号: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厂的大量建设,燃料资源的过度开发,开发过程中存在各种职业伤害。其中尘肺病成为了重要的职业病之一,对人们带来巨大的健康危害以及财产损失。本文简要概述了尘肺病的概念与危害,同时描述了我国尘肺病的流行现状并提出相关防治建议。

【关键词】尘肺病 流行现状 防治

一、尘肺病的定义

尘肺病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目前在我国规定的职业病名单中有12种尘肺,它们是矽肺、煤工尘肺、石墨尘肺、碳黑尘肺、石棉尘肺、滑石尘肺、水泥尘肺、云母尘肺、陶工尘肺、铝尘肺、电焊尘肺和铸工尘肺,其中矽肺最为严重。许多工业生产都会产生粉尘,比如矿山开采、金属冶炼、建筑业、机械建造业等。因此,尘肺病是我国当前最广泛、危害最严重的职业病。

二、尘肺病的危害

生活中几乎人人都会接触尘肺,但是一般情况下人体的防御机制能够抵抗尘肺引起的病变,只有在特定作业环境下长时间大量吸入粉尘才会引起尘肺病,产生咳嗽、胸痛、咳痰等症状。生产性粉尘进入呼吸道之后,可通过撞击、截留、重力、及静电作用而沉降下来,躲过呼吸道防线后可引起各种病变。

1、局部刺激作用:粉尘首先在人体呼吸道逗留,早期引起毛细血管扩张,粘液分泌增加等反应,时间长后会造成鼻炎、咽喉炎等各种呼吸道炎症。

2、中毒作用:吸入的粉尘如果带有铅、锰、砷等有害金属,大量吸入会导致机体全身中毒反应。

3、变态反应:一些有机粉尘带有棉、大麻或其它过敏源会引起机体过敏反应。

4、致癌致骑作用:长期吸入带有致癌物质的粉尘会引起机体细胞癌变。

5、感染作用:带有破烂的布屑、谷物、兽毛等物质的粉尘会包含大量病原菌,引起机体炎症感染。

6、致纤维化作用:长期吸入矽尘、石棉尘等可引起进行性、弥漫性纤维细胞和胶原细胞增生为主的肺间质纤维化,从而发生尘肺

三、我国尘肺病的现状

1、流行现状

据资料统计,2014年6月底国家卫计委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除西藏外的30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13年共报告尘肺病23152例,占职业病报告总例数的87.72%。依据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大爱清尘基金发布的《中国尘肺农民工生存状况调查报告(2014)》,农民工在尘肺病患者中占比达90%,保守估计中国农民工尘肺病患者目前至少约600万人,死亡率高至22.04%,每年新增农民工尘肺病约2万多人。其发病年龄在30-50岁之间的占到总人数的90%以上,多是家庭的经济支柱,农民工依然是是尘肺病的主要受害群体。我国尘肺病的发生主要集中在煤炭产业、有色金属、石棉、水泥生产行业中。据研究资料统计,目前我国尘肺病最为严重的两种企业分别是煤矿企业和非煤矿山企业。同时,我国尘肺病具有明显的地区分布特征:山西、陕西主要以煤尘危害为主,广东宝石加工业粉尘危害特别突出,海南、陕西、湖南、河北、广西等省的有色金属行业都是粉尘危害的高发地区。

2、防治现状:

我国尘肺病的防治工作很早就开展了,但是由于相关体系力量薄弱,并没有起到很大的效果,其中在职工相关法律方面作出较大工作,我国为保护尘肺病职工的合法权益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社会保险法、职业病防治法、工伤保险条例、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劳动能力鉴定国家标准等,然而由于现有的救济和补偿制度覆盖面较小,职业病鉴定(工伤认定)程序复杂、索赔困难等原因,多数尘肺病患者获得救助的途径依然艰难。而且我国防治工作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一是企业在职业病防治方面的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对尘肺病认识不到位,一些企业不认真实施技术、个体防护和管理三位一体的尘肺病前期预防和劳动过程中的防护和管理。二是地方政府职业病监管不到位,导致大量劳动者接触职业病危害物质,职业病危害前期预防没有得到有效落实。三是监管体制尚未理顺,对尘肺病监督执法力度薄弱,对职业病危害严重的企业惩处不力,在安监系统上还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职业卫生监查体系,尤其在基层,职业卫生监查机构设置不到位,缺少职业卫生检测技术,执法部门缺乏有效协调配合。四是职业病防治机构力量薄弱,机构改革后,职业病防治机构建设受到冲击,原职防机构大多一分为三,分别进入疾病控制、监督和综合医院(职业病临床部分),职业卫生服务供需矛盾突出。五是劳动用工管理和社会保障尚不完善,尤其是在农民工的用工管理和社会保障问题上。

3、研究现状

目前,我国在尘肺病发病机制研究在许多方面都已处于先进地位。新的研究工具诸如RNA干扰等技术,可以为尘肺发病机制提供新的研究手段。因此,加快对尘肺发病机制的研究,可以找出更多尘肺病的治疗方法,有助于尘肺病的诊断、治疗和早期预防。

四、尘肺病的防治

针对上述我国尘肺病防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再根据我国现状,需要考虑一系列因素从而制定完善的防治措施来对抗尘肺病。以下提出一些尘肺病防治的建议:

1、预防手段

(1)法律手段:主要包括制定粉尘危害的各项卫生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特别是针对农民工的相关医疗保障问题,要把尘肺病纳入基本医疗保障,同时完善相关的工伤保险制度。(2)企业手段:企业要加强粉尘的管理制度,严格控制工厂的粉尘排放量,改善工人作业环境,与此同时改进工艺设备,采用先进的除尘通风设备,从源头抓起减少粉尘的排放量。同时,要加强卫生宣教,向员工相关卫生宣传资料,并定期为员工进行职业病健康检查。

(3)个人手段:员工自身要对尘肺病有足够的重视,工作时戴上相关防护工具,在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

(4)国家手段:国家应投入更多资金用于尘肺病防治体系的完善。

(5)社会手段:发挥相关尘肺病防治私立组织的作用,特别有助于农民工的就医问题,建立尘肺病患者救助基金。

2、治疗手段

(1)西药治疗:克矽平、哌喳、羟基磷酸哌喳、铝制剂等药物对尘肺病都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2)中药治疗:中医采用清肺润燥、通气活血、宣肺平喘、清热解毒、益气养阴等治疗原则对尘肺病进行相关治疗,药物有汉防己甲素、尘肺宁、霜桑叶等,目前还在研究进展中。

(3)抗氧化剂治疗:茶多酚、维生素E等抗氧化剂具有一定的延缓肺纤维化进展。

(4)尘肺病灌洗治疗:目前较热的治疗手段,包括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和大容量肺灌洗治疗。(5)尘肺病基因干细胞治疗技术

(6)康复支持治疗:包括有氧运动、胸部物理疗法、氧疗和理疗、营养支持治疗、心理支持治疗、并发症治疗等。

五、总结

在当今经济发展迅猛的社会,尘肺病已成为职业病中最广泛的一员,因此,全社会都要一起行动起来重视尘肺病。根据我国的现状,国家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并联合全人民一起行动起来与尘肺病作斗争。尘肺病的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尘肺病现状分析与对策 篇2

关键词:尘肺病,粉尘,煤矿

煤炭是我国最主要的能源之一, 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 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国的煤炭企业非常多, 从事煤炭工作的工作人员数量也十分庞大。近年来, 尘肺病的发病病率不仅没有降低, 反而有增加的趋势, 而且尘肺病的发病率分布非常的广泛。

1 我国煤炭行业尘肺病现状分析

尘肺病是我国较为高发的职业病之一, 每年新增的尘肺病患者有10000人以上, 其中, 从事煤炭行业的尘肺病病例占比例较大, 病例占约占全国总比例的50%。煤炭行业中尘肺病引发的矿工伤亡人数要高于因工伤事故伤亡的人数总和, 尘肺病不仅影响了矿工的身体健康以及生命财产安全, 还影响到了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以及社会的和谐发展。据调查显示, 我国的煤矿尘肺病的现状令人堪忧[1]。

1.1 尘肺病发病率高, 且居高不下

目前, 我国工业企业的尘肺病发病病例居世界首位, 我国的尘肺病诊断病例目前已经超过60万人, 患有尘肺病存活下来的人数有48万人左右。据调查显示, 2010年我国共报告尘肺病的新生病例约有23 812例, 死亡人数为679人。这23 812例尘肺病新生病例中, 有95%左右的病例属于煤工尘肺、矽肺。由于这些劳动职业在职业健康方面的检查率偏低, 再加上尘肺病具备迟发性和隐匿性的特点, 我国的调查数据实际上远远低于已经报告出的数据。

1.2 尘肺病的分布广泛, 并开始向中小型煤矿转移

随着我国煤矿企业的迅速发展、煤炭市场需求量的日益增大以及煤炭资源对于私有经济方面的政策放宽。煤炭市场逐渐涌现出一大批中小型煤矿企业。尘肺病的发病趋势正在向我国的中西及西南区域的中小型煤矿企业转移, 这直接导致我国煤矿尘肺病的发病分布更加广泛。尘肺病的病例还有工龄缩短、年龄偏低等特点。中小型企业尘肺病的发病形势越发严峻, 目前, 我国有超过半数的尘肺病病例分布在中、小型煤矿企业中。

1.3 受害群体以农民为主

农民的流动性强, 且自身对疾病防治方面的防范意识较差, 属于煤炭行业的主要从业群体, 因此在从事煤炭的生产工作时容易受到尘肺病的危害。农民在劳动保护待遇、健康检查监督以及工伤保险方面难以得到企业的保障, 无法获得与企业职工相同的待遇。因此, 农民工在尘肺病方面表现出尘肺病发病几率较高, 发病工龄短等特点。

1.4 尘肺病源头难根治

尘肺病的发病具有滞后性, 因此我国对于尘肺病的防治工作也相对滞后。在煤炭的生产过程中对于防尘抑尘等方面缺乏重视, 矿工没有完善的防护用品以及相关设备, 或者矿工使用的护具不合格。

2 煤矿行业尘肺病的预防对策

1) 政府方面要做好相关法规、规章、标准的及时颁布, 根据相关环境进行实时修订, 深入到煤矿行业的一线进行调查, 向民众广泛地征求意见后完善相关的职业病健康法规等体系, 对于惩处方面的细则要加以明确, 并在惩罚力度方面加强管理。

2) 要深入开展相关职业病危害的专项整治工作, 要加强职业危害源头管控, 对煤炭企业进行不定期突击检查工作, 对于不符合职业安全生产条件的煤矿企业进行停产整顿, 严重者勒令其关闭。对煤炭企业进行督促, 要求其改善员工工作环境的卫生条件。

3) 国家要积极地鼓励科研机构在粉尘领域开展研究工作, 在粉尘研究的基础上对产品进行研发, 同时也要加强资金投入, 制定相应的经济保障制度和技术保障制度, 并鼓励煤炭企业积极地向粉尘防治方面投资。

4) 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 政府相关部门要建立一个职业病健康维权的独立机构, 坚持从职工的利益角度出发, 由政府职能机构对职业病预防、确诊以及维权方面进行指导。

5) 政府的安全监管部门要将监管作用发挥出来, 要加快其办事效率、加强职业病健康方面的监督执法工作以及自身队伍的建设, 完善政府职能部门的分工协作, 形成一支既熟悉法律法规, 又对专业十分了解的专家队伍。

6) 政府要实现公开化、透明化, 要落实群众的举报奖励制度, 对于举报不受理的现象要进行严惩, 要对社会公众举报渠道进行全面的疏通。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 煤炭行业的职业危害比较严重, 其中以粉尘危害较为突出, 尘肺病最常见。我国的煤矿尘肺病形势十分严峻, 只有政府加强监管力度, 严格执法, 才能让煤矿企业有法可依, 违法必究, 从根本上保证员工健康的身体, 从源头上改变尘肺病的现状, 保障国家经济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通防)尘肺病防治工作经验材料 篇3

一、领导牵头,有序开展。

1.成立了以副总经理牵头的威达公司职业健康活动小组,由安全监察部为主,会同党工部、通风防灾部、人力资源部共同开展了威达公司职业健康活动工作。

2.发出了《川煤集团威达公司关于开展职业健康活动的通知》,从而明确了此次活动开展的重点,从而保证了活动在各单位的有序开展。

二、全面覆盖,活动多样。

1.此次活动不仅包括所有矿山,对地面的建筑单位、维修车间等也进行了全面覆盖,使职业健康活动开展不留死角。此次活动在公司所有单位均大量开展,大约有2000余人参加,基本实现了职业健康活动宣传目标。

2.活动多样,各有不同。公司机关和叙永煤矿从网络上宣传了职业健康开展情况,威远煤矿重点在井上下开展广播宣传和电视普及,蓉兴公司重在现场警示牌悬挂,威鑫煤业从制作永久的宣传窗进行职业病防治制度宣传。全公司共制作宣传标语23幅,各种宣传单500份。

3.在5 月10 日的“职业病防治”宣传咨询日由各单位副矿长(副总经理)牵头进行。活动主要从宣传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责任、常见职业病防治科普知识、职工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等有关职业病防治内容展开,同时在威远矿还对现场参加职业病防治的人员发

放了宣传单。当天参加全公司参加“职业病防治”宣传咨询日的人员达1000余人。

4.加大了现场职业健康安全的排查治理。由公司副总经理带队,对威达公司各单位现场的职业健康安全开展进行全面排查。此次排查,除重点对采掘工作面、转载、运输环节、洗煤厂、芒硝车间等重点部位进行排查外,还对各单位职业健康档案等进行了检查。

5.除组织了120人参与网上答题活动,还通过班前会等参与网上答题,做到每个单位均有人参加活动。

三、建立尘肺病防治机构,明确职责。

四、大力宣传尘肺病防治知识。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板报、标语、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职业病防治法》,普及职业病防治知识,提高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职业病防治法律意识。

五、开展好综合防尘工作。主要做了做了以下工作:一是湿式打眼,减少粉尘产生。二是使用水炮泥,减少爆破过程中的粉尘量。

三、喷雾洒水(爆破、转载);四是采面回风巷风流净化水幕;五是通风除尘;六是个体防护。

六、认真做好个体防护工作。一是在井下作业时必须偑戴好口罩,减少粉尘进入人体。二是做好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档案。

七、认真开展职业安全健康排查治理行动,抓好职业病防治工作。我公司认真开展了职业安全健康排查治理活动,重点排查煤矿采掘工作面、转载、运输环节、洗煤厂等重点

部位。共排查出隐患12条,均进行了整改。

八、基建矿井认真落实职业危害防护设施“三同时”制度。积极采用先进综合防尘技术,开展技术公关,从源头上控制粉尘危害。

九、矿井防尘情况

1、综掘机、割煤机运行时必须同时开启内喷雾和喷雾用以降尘;

2、每月对主要进回风巷进行一次扫尘工作,分三旬对采面机、风巷进行扫尘;

3、所有掘进平巷每隔100m安设一组防尘喷雾,距碛头不超过50m安设一组防尘喷雾;采煤工作面机尾30m范围内安设一组防尘喷雾。所有防尘喷雾能覆盖巷道全断面,并能雾化,在作业时开启所有防尘喷雾用作降尘;

4、在皮带、溜子等运行设备的机头安装了防尘喷雾,在运煤、运矸时开启,强化降尘效果;

5、炮掘工作面在放炮前后、出矸前均进行人工洒水,降低产尘量;

6、每月对全矿井各产尘点进行测尘工作,及时掌握各点产尘情况,针对各点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降尘措施;

7、所有井下作业职工配备防尘口罩并严格配戴;

8、每年开展防尘专业培训活动,增强员工对防尘工作的认识与防尘意识;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个别单位对职业健康安全重视不足,机构不齐。主要有:个别单位无领导机构不齐,单位无专职人员来管理,管理制度的宣传不到位,甚至员工不知道有这样一个机构现象。

2.各单位分别存在不同程度档案管理差问题,未做到每人建档。

3.岗中体检开展较差,未做到按规定体检;个别单位对离岗未做到100%,存在漏检现象。

4.个别单位职业病防治责任制不齐,执行较差。5.三个煤矿及地面单位均存在现场警示牌未挂现象,芒硝矿虽悬挂但仍存在数量不足现象。

6.各单位的粉尘防治效果较差,特别是芒硝矿和威鑫煤业较差。

7.个体防护设施质量较差,职工防尘口罩效果差。8.个别单位未开展职业危害作业场所检测。9.各单位均缺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0.单位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接受职业卫生培训开展较差,基本未进行培训。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治疗尘肺病的好方法有哪些 篇4

、按摩法:以按摩肾俞穴(两侧腰眼)为主,每日两次。按摩到腰部有酸痛感并这种酸痛感有向下肢扩散的感觉为度。中医认为,肾俞穴属肾经,常按摩此穴位既能壮肾又能祛腰痛。

2、弯腰法:转腰锻炼法。它包括前后大弯腰、左右侧弯腰、左右转腰等锻炼,每日早、晚各做1次。匀速、稍用力方式进行,同时要循序渐进。要做好日常的护理工作,特别是腰椎间盘突出治疗之后要注意保健。

3、悬垂法:利用门框或单杠等物进行悬垂锻炼。每日早晚各1次。悬垂锻炼实际上是牵引治疗的继续,它不仅使腰等部位得到放松,而且还增强了局部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所以在生活中我们要做好腰椎间盘突出预防的工作。

尘肺病的特点和护理对策 篇5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0~2012年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6例尘肺患者为调查对象, 所有患者经高千伏胸片检查确诊符合G B Z 7 0-2009《尘肺病诊断标准》[2]。其中Ⅰ期7例, Ⅱ期18例, Ⅲ期11例, 均为男性, 年龄45~8 7岁, 平均年龄 (5 5.22±4.16) 岁, 分别有15~30年井下接尘工作史。

1.2 方法

采取回顾性调查分析, 对36例调查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收集、整理, 总结其临床特点和护理对策, 并展开针对性护理临床意义的讨论分析。

1.3 临床特点

尘肺患者的临床特点总结如下:36例患者中, 咳嗽、咳痰、胸痛32例 (8 8.8 7%) , 呼吸困难9例 (25.00%) , 并发慢性支气管炎18例 (5 0.00%) , 合并肺结核11例 (30.5 6%) , 合并肺心病6例 (16.67%) , 并发性气胸3例 (8.33%) , 情绪异常28例 (7 7.7 8%) 。

1.4 结果

在本次调查中, 对患者均采取了相应的治疗护理措施, 改善了临床症状, 有效地减少或推迟了并发症的发生, 延缓了疾病发展, 提高了生活质量。

2 护理对策

2.1 心理护理

2.1.1 尘肺病患者的心理特点

尘肺患者病程长, 目前还没有特效的治疗药物, 大多丧失了一定的工作和生活能力, 普遍存在情绪忧郁、焦虑、恐惧和自卑等心理特点。

2.1.2 护理措施

(1) 针对患者的心理状况,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是护理环节中重要的一环。医务工作者对待患者应做到耐心, 细心、用心, 时常鼓励患者, 帮助其正确认识自身疾病的特点, 使患者能有积极的心态来配合医生治疗。 (2) 向患者介绍尘肺病预防知识, 告知平时要加强个体保健和适当的体育活动, 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 不吸烟, 预防感冒和呼吸系统感染;早期发现并发症等有关知识, 消除焦虑、恐惧的心理。 (3) 向患者宣传《劳动法》、《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等与职业病相关的政策及法规, 让患者知道自己享有的健康保障权益, 必要时懂得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2用药观察

尘肺患者临床治疗的主要方法是采取综合治疗, 以预防并积极治疗并发症、改善临床症状为目的。在用药过程中, 要密切观察药物的疗效, 详细询问患者用药后的反应, 有无胸闷、心慌、气促加重、皮疹等表现, 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2.3 合理氧疗

尘肺病患者多数有胸闷、咳嗽、气短等呼吸困难症状, 存在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 氧疗原则为低流量 (1~2 L/m in) 、低浓度 (<3 5%) 、持续给氧, 每天>1 5 h。用氧时要经常巡视, 保持鼻导管通畅, 以达到有效吸氧;注意防火、防震、防油、防热, 室内禁止吸烟。在吸氧过程中, 注意观察患者的胸闷、咳嗽、气短等症状是否减轻, 口唇、指端末梢血液循环等情况有无改善, 及时调整用氧浓度。

2.4 有效排痰

(1) 鼓励患者进行有效咳嗽, 把痰咳出。有效咳嗽的步骤: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 屈膝, 上身前倾, 双手抱膝或在胸部和膝盖上置一枕头并用两肋夹紧, 深吸气后屏气3s, 然后患者腹肌用力, 两手抓紧支持物 (脚和枕) , 用力做爆破性咳嗽, 将痰液咳出。 (2) 指导家属帮助患者叩背, 叩背时要注意手法, 操作者将手固定成背隆掌空状, 即手背隆起, 手掌中空, 手指弯曲, 拇指紧靠食指, 有节奏地从肺底自下而上, 由外向内轻轻叩打, 边叩边鼓励患者咳嗽[3]。对痰液粘稠不易咳出的可用雾化吸入, 无力咳嗽者, 采用吸痰器吸痰。

2.5 饮食指导

指导患者合理的饮食, 选择富有营养的高热量、高蛋白、高纤维素、易消化的清淡饮食;少量多餐, 忌辛辣刺激食物,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2.6 康复训练

尘肺患者一般在劳累和过度活动后出现症状加重, 应根据病情和患者身体状况, 制定个体化康复训练计划。指导患者学会缩唇呼吸, 即鼻吸气, 口缩唇呼气;进行呼吸功能的锻炼, 提高呼吸道免疫力。鼓励患者进行适当锻炼, 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做气功等, 增加活动能力, 提高生命质量。

3 小结

尘肺病是慢性病, 病程长, 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 对尘肺病患者提供科学有效和针对性的护理, 进行正确的心理疏导、饮食指导、合理氧疗、有效排痰和康复训练, 可有效地减少或推迟并发症的发生, 改善临床症状, 延缓疾病进展, 提高生活质量, 延长寿命。

摘要:目的 探讨尘肺病的临床特点和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20102012年在我院治疗的36例尘肺患者的临床资料, 根据尘肺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措施, 探讨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意义。结果 尘肺病的临床特点: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并且常有并发性疾病。护理措施包含有心理护理, 呼吸道护理、康复训练等。结论 对尘肺病患者提供科学有效和针对性的护理, 进行正确的心理疏导和康复训练, 可有效地减少或推迟并发症的发生, 延缓疾病的发展, 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尘肺病,临床特点,护理

参考文献

[1]卢雪梅, 黄坚芳.尘肺病的治疗及康复护理现状[J].内科, 2012, 7 (2) :171-173.

[2]卫生部.GBZ70-2009《尘肺病诊断标准》[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

尘肺病现状分析与对策 篇6

关键词:尘肺病,发病年龄,发病工龄,肺结核

闽西矿产资源丰富。从事煤炭、有色金属、铁矿开采、水泥生产等工人达到数万人。而从事矿山开采、道路建设、水泥制造等均要接触粉尘作业,长期从事接触粉尘作业的工作人员可能罹患职业性尘肺病,影响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2010年的统计,全国累计报告职业病749 970例,其中尘肺病676 541例,占职业病90.21%[1]。较2003年的统计数字[2],全国尘肺病累积病例增加了14.72%。为实现WHO提出的“2010年基本控制尘肺,2030年消灭尘肺”的目标[2],掌握尘肺病现状、分布和发病规律,为闽西矿区职业健康监护体系制定尘肺病预防策略提供依据,笔者对2005年1月-2011年12月龙岩市网络直报的尘肺报告卡进行统计分析。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5-2011年龙岩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587例尘肺病例。

1.2 研究方法

资料来源: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报告系统》中《健康危害因素监测系统》,将2005 年1月-2011年12月龙岩市确诊并上报的尘肺病例,导出Excel并进行汇总、 统计。其中包括省、地、县、卡片序号、性别、报告类别、行业、统计工种、尘肺种类、实际接尘工龄、各期诊断时间、合并肺TB等。

资料处理:共收集报告卡901张,选择与课题相关的报告卡587张。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 一般情况

闽西矿区2005-2011年累计尘肺病587例。其中新发尘肺病449例,占总病例数的76.49%;晋期病例138例,占总病例数的23.51%。壹期尘肺402例,占总病例数的68.48%,贰期尘肺141例,占总病例数的24.02%;叁期尘肺44例,占总病例数的7.50%。矽肺124例,占总病例数的21.12%;煤工尘肺463例,占总病例数的78.88%。纯掘进及主掘进工种的尘肺病人数226例,占总病例数的38.50%;纯采煤及主采煤工种的尘肺病人数251例,占总病例数的42.76%;其他工种患尘肺病人数110例,占总病例数的18.74%。

2.2 不同行业尘肺类别发病工龄、发病年龄及各期发病年龄情况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平均发病年龄为(50.48±11.06)岁,平均发病工龄(27.28±11.69)年;其他行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等)平均发病年龄为(45.05±6.52)岁,平均发病工龄(10.27±5.85)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不同行业尘肺壹期、贰期、叁期平均发病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不同尘肺种类尘肺接尘年龄、发病年龄及发病工龄情况

矽肺124例,平均开始接尘年龄(24.77±6.89)岁,平均发病年龄(53.52±12.25)岁,平均发病工龄为(28.76±13.70)年。煤工尘肺463例,平均开始接尘年龄(23.23±5.72)岁,平均发病年龄为(49.50±10.45)岁,平均发病工龄为(26.26±11.35)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548、3.672、2.081,P<0.05或0.01)。见表2。

2.4 不同报告类别、行业、尘肺种类的尘肺病合并肺TB情况

在587例尘肺病例中,肺TB的合并数为18例,合并率为3.07%。不同报告类型、尘肺种类的尘肺病与肺TB合并率之间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188、0.583,P>0.05)。不同行业与肺TB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952,P<0.05)见表3。

3讨论

闽西矿区资源丰富,煤矿、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等开采已有多年的历史,原永定矿务局、苏邦煤矿、龙岩矿务局、漳平煤矿、连城铅锌矿、潘络铁矿等都是省属大矿,从业人员众多。丰富的资源给龙岩市的经济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同时形成了职业病危害的严峻形势。

本文针对闽西矿区2005-2011年尘肺病报告进行分析。病例总数587例,其中新发尘肺病449例,晋期病例138例,煤炭行业占总发病数的97.10%。相比于过去几年来发病人数有所减少。龙岩市1999-2003年4年期间共诊断尘肺病1 434例,其中新发病例为1 170例,晋期病例263例,煤炭行业占总发病95.38%[3]。说明本市开展的综合防尘措施对尘肺病的发病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

由于闽西煤矿主要为井下开采,井下开采主要工序为掘进和采煤。岩石掘进可产生大量岩石粉尘,故以纯掘进及主掘进工种得尘肺病人数226例(38.50%);然而现阶段主要采用半机械化采煤,导致煤的粉碎程度提高,使得粉尘产生量及分散度增大,纯采煤及主采煤工种得尘肺病人数251例(42.76%)。

不同行业尘肺平均发病年龄及平均发病工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平均发病年龄为(45.05±6.52)岁,平均发病工龄(10.27±5.85)年,小于(或短于)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平均发病年龄和平均发病工龄。提示其他行业的尘肺病也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建议进行现场职业卫生调查,必要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不同行业壹期、贰期、叁期平均发病年龄比较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原因是:①叁期病例数太少,没有足够的代表性;②闽西矿区主要以农民工为主,这些工人极其缺乏个人防护的意识,没有进行入岗前及离岗时体检,亦没有进行在岗期间的体检,导致很多矿区工人不能及时进行职业诊断、及时进行治疗,因而很多病人直到有明显的症状才前来就诊等;③农民工流动性强,未能进行严格完整的职业健康监护。

矽肺124例,平均发病年龄(53.52±12.25)岁,平均发病工龄为(28.76±13.70)年;煤工尘肺463例,平均发病年龄为(49.50±10.45)岁,平均发病工龄为(26.26±11.35)年。与2003年全国尘肺病发病情况分析结果(矽肺的平均发病年龄和平均发病工龄为50.82岁和19.14年[2],煤工尘肺的平均发病年龄和平均发病工龄为52.12岁和21.27年)比较,矽肺的平均发病年龄推迟,煤工尘肺的平均发病年龄提前,平均发病工龄均延长。其原因可能是:①煤矿工人在务工过程中未能完全进行湿式作业,个人防护措施落实不够到位;②煤矿虽有推广并开展粉尘防护措施,但仍有部分煤矿通风设备、防尘设施设备较简陋,生产性粉尘浓度偏高(据文献,煤矿工作场所空气中煤尘合格率为82.8%[4]);③许多的煤矿现属承包制,即承包给私人老板,为了提高经济效益,节省开支,招收临时工、合同工,不组织接尘作业工人进行职业性体检,不能及时进行诊断治疗,因此导致发病工龄延长。

闽西矿区尘肺病合并肺TB的合并率为3.07%,与2003年全国尘肺病报告发病情况分析结果肺TB合并率9.70%相比下降了6.63%[2]。原因可能是:①我国肺TB的发病率呈缓缓下降趋势。治疗有效及病人的依从性较前提高,也使得结核病的传染源减少;②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卫生条件及医疗水平的提高使得尘肺病合并肺TB的合并率降低。从尘肺报告类型、尘肺种类、行业与肺TB的合并率情况比较来看,不同报告类别、尘肺种类与肺TB的合并率无统计学意义;不同行业的尘肺病与肺TB的合并率情况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显示其他行业肺TB的合并率明显高于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建议有关部门必须要对所有接触粉尘作业的工人进行相关的职业健康监护,保护易感人群。分析原因可能是:①病例数太少,不具有代表性;②在进行尘肺病诊断过程中没有进行PPD试验或痰涂片等结核病的检查,导致一些病人漏诊的情况;③有些就诊病人对合并TB的情况有所隐瞒。尘肺病合并肺TB的情况有待进一步研究。

对于粉尘危害及尘肺病防治的建议有以下几点。①大力宣传、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②由政府牵头,建立多部门参与和综合协调管理机制,有效地提高和改进企业的职业卫生条件;③企业内应有专人负责,建立防尘设备维护制度,对防尘工作定期检查等;④采用先进的工程技术措施消除或降低粉尘,例如革新生产设备、改革工艺过程,全面做到湿式作业,摒除放炮后半小时内进入工作面的习惯;⑤做好卫生保健措施,以及工人的防护、佩戴防尘口罩等;⑥进一步加强工人的职业健康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李强,蒋承林,翟果红.我国煤炭行业尘肺病现状分析及防治对策(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7(4):251-253.

(2)尹萸.2003年全国尘肺病报告发病情况分析(J).中国职业医学,2005,32(5):20-23.

(3)连理云,王桂华.龙岩市1999-2003年尘肺病发病情况分析(J).职业与健康,2005,21(3):360-361.

尘肺病现状分析与对策 篇7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本组3 689例尘肺病例,为某市1956—2010年12月确诊的全部尘肺病例。病例个案资料的构成见表1。

1.2 方法

1.2.1 尘肺病种类判定

根据劳动者粉尘接触史、职业卫生学调查和检测资料,以接尘统计工种和工龄最长的粉尘性质判定尘肺病的种类。

1.2.2 尘肺期别统计

为减少误差,按国家最新诊断标准[2]以技术质量合格的HKV X射线后前位胸片,对照尘肺标准片,核定后确定尘肺分期。

1.2.3 小阴影形态判定

小阴影为肺野内直径或宽度≤10 mm的阴影,圆形小阴影以字母p、q、r表示,不规则形小阴影以字母s、t、u表示,阅片时对照诊断标准和组合标准片来判定小阴影的形态、密集度及其肺区分布[2],分别记录小阴影的主要和次要形态,统计时分别计算其形态和肺区分布出现的频率。

1.2.4 主要分析指标

设计尘肺病X射线胸片阅片分析表格,记录HKV胸片影像学改变:①小阴影形态、密集度、总体密集度和肺区分布;②大阴影形态和大小及分布;③胸膜、肺门、肺纹理等X线影像学改变;④其他:肺大泡、小阴影钙化、肺心病、空洞、胸腔积液、肺气肿、淋巴结蛋壳样钙化、气胸、活动性肺结核等。

1.3 统计分析方法

将分析结果输入计算机,建立尘肺病X射线征象数据库,经Excel导出,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分析病例构成

本组累计分析尘肺病3 689例,其中男性3 128人(84.79%),女性561人(15.21%)。经统计,平均发病年龄50.64岁,最小发病年龄23.16岁,最大87.24岁;平均接尘工龄18.16 a,最短接尘工龄0.42 a,最长58.33 a。从诊断年代分析,1986年12月前诊断1 851例(50.18%),1987年1月后诊断1 838例(49.82%)。从尘肺期别分析,Ⅰ期尘肺2 536例(68.74%),Ⅱ期尘肺872例(23.64%),Ⅲ期尘肺281例(7.62%);从尘肺种类分析,矽肺(57.50%)、陶工尘肺(14.90%)和煤工尘肺(14.50%)居前3位。见表1。

2.2 尘肺病HKV胸片主要形态分析

通过对3 689例尘肺病HKV胸片分析,不同尘肺种类其X射线表现形态和出现率不一样,与矽肺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矽肺病主要表现为圆形小阴影q影,996例(46.9%),其次为不规则阴影t影,738例(34.8%)。煤工尘肺以q影287例(53.7%)和t影121例(22.7%)为主,陶工尘肺以t影241例(43.9%)和q影157例(28.6%)为主,铸工尘肺以t影124例(68.1%)和P影12例(25.5%),水泥尘肺t影25例(53.2%)和P影12例(25.5%)。从形态学分析,p影主要是出现在含硅量相对较低的工种,如石墨尘肺、炭黑尘肺、滑石尘肺和其他尘肺,q影主要是出现在矽肺、陶工尘肺和煤工尘肺,f影则主要是出现在矽肺病。而不规则小阴影s和t影,是尘肺病早期而且普遍的X线表现,可出现在任何一种尘肺病中,特别是接触含硅量相对较低的粉尘尤为明显。见表2。

2.3 尘肺病其他影像学特征

分析发现,尘肺病人常常伴随肺纹理、肺门、胸膜病变,常常并发肺气肿和肺结核等疾病。本组有2 223例(60.3%)表现为肺纹理增多、增粗,出现网织状阴影和磨玻璃样浑浊,有1 313例(35.5%)的患者出现肺门结构紊乱、轮廓不清,肺门影增大、增浓等肺门病变;胸膜病变421例(11.4%),合并肺气肿617例(16.7%),并发肺结核916例(24.8%)。见表3。

2.4 小阴影肺区分布

从表4可见,各期尘肺小阴影的肺区分布以两肺中、下肺区分布为主(P<0.01),特别是右肺中、下肺区分布较常见,而两上肺区分布相对较低。

3 讨论

我国尘肺病诊断标准经历过多次修订,但基本保持了标准的连续性和分级基准[5],目前仍采用HKV胸片作为尘肺诊断和分期的主要依据。通过对3 689例尘肺病患者HKV胸片影像学征象的分析发现,大阴影的大小和小阴影形态以及小阴影密集度等影像学特征,在尘肺病诊断中至关重要。而胸膜、肺门、肺纹理、肺气肿、肺结核等X射线影像学改变,在尘肺病诊断分级标准中未作详细的明确和强调,但对尘肺影像学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在尘肺诊断过程中,往往难以鉴别这些疾病与尘肺病相互影响的关系,X线平片仍然有其缺陷,因此,影像学诊断可引入医学数字成像摄影技术[6,7]作为鉴别诊断的依据。

3.1 小阴影形态分析

从3 689例尘肺病HKV胸片影像学分析发现,在尘肺病诊断中圆形和不规则小阴影是尘肺病共同的表现。这些影像与肺内粉尘的聚集、纤维化程度有着量的相关关系。X线胸片动态分析发现,从尘肺病发展的早期,首先是出现不规则阴影,一般在网状肺纹理的基础上,出现以s和t阴影为主,通常最早出现于两肺中、下野,以肺内中带多见,小阴影密度多较淡,分布稀少,逐渐散布到肺野的其他肺区。随病情发展,中晚期胸部X线显示的矽结节病变表现出p、q、r圆形阴影,阴影由小到大,由淡到浓,此时胸部X线显示q、r小阴影逐渐增多,还可出现小阴影聚集现象。进一步对本组病例构成进行分析,发现影响尘肺病X射线影像学改变的因素主要与接触粉尘的性质即游离SiO2含量有关。本组资料中矽肺病2 123例,占57.55%,大多是矿石开采加工以及造型材料加工,接触高浓度游离粉尘,这些粉尘中SiO2含量高,致肺纤维化的作用强、病程进展快。结果显示,小阴影形态和密集度是一个连续的渐变的过程,病变严重程度与接触水平以及SiO2粉尘细胞毒性和致纤维化作用程度密切相关。同时发现不规则阴影s和t以及p、q、r圆形小阴影在尘肺病诊断中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重复性,而不规则u影很少,几乎没有出现,其诊断意义值得商榷。

3.2 小阴影聚集

分析发现,矽肺、陶工尘肺和煤工尘肺易发现小阴影聚集病例,与接触游离SiO2粉尘的性质有关。本组3 689例尘肺病中有196例(5.3%)出现小阴影聚集,而2 123例矽肺病例中有157例(7.4%)出现小阴影聚集。本组病例主要发生在矿石粉加工的行业,这些病例小阴影聚集主要特征是,在两肺中上肺野,小阴影数量逐渐增多,增大,聚集,浓度逐步增高,界限隐约可辨,周边肺气肿不太明显。系列片分析,其病变转归一部分病人趋向融合发展为Ⅲ期矽肺病,也有部分病例出现为密度增高、边缘清晰的矽肺结节钙化,这时病情趋于稳定,多年不变。

3.3 大阴影变化特征

大阴影是诊断Ⅲ期矽肺的基本影像学特征。本组病例有281例出现大小范围超过20 mm×10 mm的大阴影而诊断为Ⅲ期矽肺。其中双侧出现大阴影241例(85.76%),单侧出现大阴影40例(14.24%)。大阴影大都对称分布在两中上肺野的中外带,随着病变的进展,周边肺气肿带明显,团块密度均匀,边缘清楚。大阴影也可以出现在单侧肺野中,常以右中上肺野居多。若病变继续发展,大阴影可向上、向下延伸扩展,纵贯全肺。单个大阴影面积超过右上肺区面积66例(23.48%),多个大阴影面积的总和超过右上肺区面积112例(39.86%),阴影逐渐融合,密度增高,常常伴有肺门以及胸膜的改变。

3.4 肺纹理改变

肺纹理改变是尘肺病最常见的影像学特征,对尘肺病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由于尘肺病易并发粉尘性支气管疾患、肺结核、肺气肿、肺部感染等疾病,因此,肺纹理的改变是最早最直接的X线征象。本组病例中有2 223例(60.3%)出现肺纹理改变,主要表现为肺纹理增多、增粗,并延伸至肺野外带,同时伴有纹理扭曲变形呈条状、网织状阴影,严重者肺透亮度降低呈磨玻璃样浑浊。Ⅲ期矽肺合并肺气肿时,肺纹理表现为稀疏、粗乱,正常肺纹理分辨不清楚,常常掩盖小阴影密集度。

3.5 肺门阴影改变

尘肺病肺门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8]。尘肺病患者由于肺门纤维组织增生、收缩、牵拉等病变,在HKV胸片上比较常见的是出现肺门结构紊乱、轮廓不清,肺门影增大、增浓等表现,本研究发现有1 310例(35.5%)病例出现肺门病变,矽肺病人中有227例(10.7%)出现肺门蛋壳样钙化,主要发生在接触石英粉尘的患者,在HKV胸片上首先引起肺门阴影增大、增浓,肺门可见淋巴结肿大。由于淋巴结纤维增生和坏死,钙盐沉积于淋巴结,较易出现肺门蛋壳状钙化,特别是在接触高浓度游离SiO2粉尘者中最为常见,矽肺晚期可形成肺门残根现象。

3.6 肺气肿

肺气肿是尘肺病常见的并发症。分析发现有617例(16.7%)合并肺气肿,其中有223例出现肺大泡。肺气肿在矽肺的各期均可见到,是一个逐步演变的过程,在Ⅰ期矽肺不明显,在Ⅱ期矽肺可有轻度表现,在Ⅲ期矽肺时肺气肿明显。在HKV胸片上主要表现为呼吸性细小支气管扩张和肺小叶中心性肺气肿,大多为阻塞性肺气肿或代偿性肺气肿,随着病变的发展而加重,则表现为弥漫性、疤痕旁性、泡性肺气肿等,晚期肺气肿更为明显可形成肺大泡。肺气肿常常掩盖肺组织的小阴影而影响尘肺诊断。

3.7 肺结核

粉尘暴露和尘肺病患者容易罹患肺结核,肺结核也是影响尘肺诊断最常见的因素。本研究显示尘肺合并肺结核916例(24.8%),其X线胸片上表现形态多样,大多发生在两上肺区,其病灶基本征象呈斑片状、云絮状、索条状,中心密度较高,周边可见纤维条索状阴影。尘肺合并肺结核时,其结核结节与尘肺小阴影极为相似,相互混杂,极易造成误诊。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尘肺病高千伏(HKV)胸片X线形态学特征,为修订尘肺病诊断标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按照最新尘肺病诊断标准,对3 689例尘肺病胸片X线形态学进行分析,并将结果建立数据库,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基于3 689例尘肺病X线形态学改变结果分析,圆形小阴影表现为:p影508例(13.8%),q影1 501例(40.7%),r影279例(7.6%);不规则小阴影表现为:s影246例(6.7%),t影1 414例(38.3%);大阴影280例(7.6%),小阴影聚集196例(5.3%)。小阴影肺区分布主要在两肺中下肺区;各种尘肺病同时伴有肺纹理(60.3%)、肺门(35.5%)、胸膜(11.4%)、肺气肿(16.7%)等X线异常征象。结论 HKV胸片大阴影、小阴影形态、分布以及小阴影密集度的判定等,在尘肺病诊断分期中至关重要,分析发现,胸膜、肺门、肺纹理、肺气肿、肺结核等X射线影像学特征,与尘肺诊断密切相关,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尘肺病,HKV胸片,影像学特征,分析

参考文献

[1]邹伟明,廖分石,黄桂雄,等.数字X射线摄影技术在矽肺病诊断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职业医学,2008,35(5):402-4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70-2009.尘肺病诊断标准[S].2009-03-16.

[3]李德鸿,余晨.阅读尘肺病X射线胸片能力评价方法的探讨[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04,22(5):399-400.

[4]张敏,李涛,周安寿,等.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进展与控制对策[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08,26(8):509-513.

[5]李德鸿.浅谈对国家标准《尘肺病诊断》的认识[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01,27(2):193-195.

[6]岳振华.矽肺病人的胸部X线平片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08,16(5):76.

[7]李仁战,刘锦鹏,洪杰,等.矽肺患者450例胸部X线片及CT分析[J].实用医学,2009,25(7):1122-1123.

尘肺病现状分析与对策 篇8

关键词:尘肺病,大容量双肺灌洗术,护理干预,并发症

尘肺病是一种严重的职业病, 对我国工人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大容量双肺灌洗术可对吞尘巨噬细胞、毛细支气管、致纤维化、炎症因子和肺泡腔内的粉尘进行有效清除, 对患者血气指标和呼吸功能进行改善, 缓解患者胸闷、咳嗽和气喘等症状,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1]。我院对40例尘肺病患者应用大容量双肺灌洗术进行治疗, 并给予护理干预, 明显改善了临床症状,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5月收治的40例尘肺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为男性, 年龄24岁~46岁, 平均年龄 (28.6±5.2) 岁。患者均经职业病防治诊断[2], 确诊为尘肺, 主要为Ⅰ期尘肺和Ⅱ期尘肺, 分别为30和10例;接尘工龄为1年~20年;疾病类型主要为煤工尘肺、采石尘肺、电焊尘肺, 分别为20例、18例和2例。所有患者均排除重要脏器明显疾病。

1.2 方法

1.2.1 术前护理

尘肺患者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2方面的内容, 分别是心理护理和术前准备。患者发病后, 临床表现为咳嗽和胸闷等, 长期不愈, 活动后会出现气短症状, 应用传统治疗, 需反复实施, 效果较差。患者和家属对大容量双肺灌洗术治疗方法了解较少, 手术过程中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 出现不良情绪。因此, 护理人员需做好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护理工作, 对其进行健康宣教, 详细讲解相关的疾病知识和治疗方法, 告知同等病例中的成功案例, 消除患者不安情绪, 提高治疗信心。术前, 护理人员应完善详细的体格和辅助检查, 并让患者进行为期2周的戒烟, 减少烟雾对呼吸道的刺激, 保证充足的睡眠等。同时, 准备好手术过程中需要的设备和仪器等。

1.2.2 术中护理

入室后, 取平卧位, 给予患者氧气吸入, 建立静脉通道。连接心电监护仪, 严密监测患者手术过程中的血氧饱和度 (Sp O) 2。完成麻醉后, 固定患者避免坠床, 并进行留置导尿。对灌洗液的温度进行严格掌握, 控制灌注时间为1 min~2 min, 对回收液的颜色和量进行密切观察和准确记录, 并及时向医生报告。同时, 对患者手术过程中的血气变化和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和分析, 准确记录出入量。

1.2.3 术后护理

术后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进行密切观察, 可让患者暂时留置于监护室, 给予针对性护理, 持续24 h的心电监护, 每隔30 min对患者的血氧饱和度、血压、心律和心率进行1次记录;4 h后, 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可改为每小时进行1次记录。患者的术后护理中, 需重视呼吸道护理, 因为患者手术过程中, 为实施大容量双肺灌洗术, 选择的麻醉方式为全身麻醉, 术后, 患者双肺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液体残留, 对呼吸造成影响。因此, 护理人员需采取有效的呼吸道护理干预措施, 保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呼吸道护理过程中, 需要做好体位护理、吸氧护理。术后可给予患者氧气吸入, 2 h后可酌情减少, 维持血氧饱和度大于95%, 在吸氧6 h后, 患者血氧饱和度大于97%时, 可遵医嘱停氧。

2 结果

40例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 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减轻。其中, 1例患者出现静脉炎症状, 2例患者出现暂时性嗝逆, 1例患者术后出现呼吸急促现象, 并发症发生率为10%。静脉炎症患者应用50%硫酸镁溶液进行局部湿敷后, 得到好转;暂时性嗝逆患者, 给予1 d~3 d的治疗后恢复;呼吸急促患者, 护理人员给予呼吸方法指导, 并进行吸痰处理, 对血氧饱和度进行监测, 为95%, 5 min后患者呼吸逐渐平稳。

3 讨论

尘肺病是严重的职业病, 具有进行性和不可逆性特点, 发病率和致残率较高。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胸闷、咳嗽、劳力性呼吸困难、胸痛、咳痰、呼吸功能下降等, 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 而且随着病情逐渐加重, 很容易发生合并感染, 最后造成肺心病或者呼吸衰竭而死亡[3]。目前, 临床上对该类疾病的治疗, 尚无特效药。应用大容量双肺灌洗术治疗, 可对大量脓性痰液进行清除, 并且可清除患者支气管肺泡内的异物、吞噬巨噬细胞和粉尘, 实现治疗目的[4]。本组应用大容量双肺灌洗术治疗慢性尘肺患者40例, 在治疗过程中给予护理干预, 分别在术前、术中和术后实施护理, 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患者活动后气促、咳嗽和胸闷等症状得到明显减轻, 低氧血症患者1例, 给予有效的治疗后护理后, 其缺氧症状很快得到纠正。4例患者发生并发症, 并发症发生率为10%。由此表明, 大容量双肺灌洗术治疗慢性尘肺患者, 给予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 具有较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 尘肺病患者行大容量双肺灌洗术治疗过程中, 给予护理干预, 可实现对并发症的预防, 具有较好的效果,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彭文玲, 邓向阳, 何剑莉, 等.高频振荡器在大容量全肺灌洗治疗尘肺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 2011, 25 (19) :1724-1726.

[2]陈志远, 张志浩, 车审言.大容量全肺灌洗术医疗护理常规及操作规程[M].北京:北京科技出版社, 2004:1-12.

[3]李慧琴.全麻下大容量全肺灌洗术后的监护[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1, 14 (8) :1230.

上一篇: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情感散文下一篇:建筑施工项目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