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补天》教学设计 语文主题学习教案
大王庄小学孙宝锋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写“轰隆隆、塌下、燃烧、熊熊大火、围困、挣扎、熄灭、冶炼、金光四射”等词语。
2、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3、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
二、教学重难点:理解神话的神奇之处,并能自学丛书文章。
三、教学流程:
课前谈话:小朋友,我们的祖先非常爱动脑筋的,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面对天地万物、日月星辰的来历有过很多很多的猜测,也创造了一个个精彩神奇的,充满着智慧的神话故事,(板书:神话故事)小朋友一定看过很多神话故事吧,今天,老师也带来几个神话故事,你们想看看吗?出示课件,师生一起说说神话故事的名字。你还看过哪些神话故事呢?(如:《嫦娥奔月》、《牛郎织女》)
出示女娲图,你们知道这是谁吗?那你们对女娲有哪些了解呢?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女娲补天》,这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我们先自由读读课文,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并且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那我们赶快打开书本。
2、检查生字。
塌下
熄灭
冶炼
轰隆隆
熊熊大火 挣扎
窟窿
围困
燃烧
3、初读课文,概括小标题。
那么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我们来读读课文吧。
①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这一段讲了什么呢?(小结板书:天崩地裂)②指名读第二自然段,这一段讲了什么呢?(板书:灭火造船)③第3、4两个自然段在写女娲做了什么呢?默读课文,像老师这样用四个字来概括一下,写在自然段后面。(板书:找五彩石,炼石补天)
④齐读第5段。
4、看板书,借助小标题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小结板书:神奇)
(三)品读体验,感受可怕
1、故事一开头就告诉我们人类遭遇了一场可怕的大灾难,(幻灯出示第一段)你能从这一段中找到有关描写当时可怕情景的句子,自己先来读一读吗?(自由读,指名读,评价)
2、这可怕的情景到底是怎样的呢,咱们来想象一下,你在头脑中放放电影,来,闭上眼睛,可怕的情景开始了,(播放音乐)师范读
3、交流。看到了这幅可怕的情景了吗?你看到了什么?
4、朗读指导。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想到了可怕的景象,带着这份想象把这一段读一读,指名读。
5、引读。师:你看,远远的天空——,地——,山冈上——,田野里——,(幻灯点击),这世界多可怕啊!
6、过渡:看到人类遭遇了灾难,女娲立刻灭火造船,救出了挣扎在洪水中的人们。接着,女娲又——(学生接)找石补天,拯救了人类。这一幕幕的情景,多么神奇啊。让我们先走进女娲找五彩石的那一幕吧。
(四)放飞想象,感受神奇(ppt呈现第三段)
1、认真读一读这一段,你从哪里感受到故事的神奇呢?交流,随机朗读。
2、是呀,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纯青石,太神奇了。那么,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女娲又是怎么找到的呢?让我们也来展开想象的翅膀,编一编故事。
3、想象说话,师示范。
4、老师的故事编得怎么样?你想编吗?你也来编一个。(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说一说女娲是怎么找五彩石的。)
5、从刚才小朋友的故事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女娲?
6、小结:小朋友,刚才我们用自己的智慧,用我们丰富的想象看到了女娲找五彩石的画面,充满着艰辛和神奇,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一段。
(五)讲述补天,再现神奇
1、找齐了五彩石,看,女娲又在做什么呢?出示第4段,推荐一生朗读。
2、女娲又在做什么呢?你能说一说吗?看大屏幕自由练说。原来黑黑的大窟窿突然金光四射,这样的场面一定很壮观,咱们再一起来说一说。
3、找出描写女娲补天动作的词,并说说你的体会。
4、这看似简单的动作却是常人难以完成的,女娲太有神力了,你看,女娲这一泼,泼出了五彩的云霞,泼出了大地欢歌,泼出了人们的幸福生活,多么神奇的想象啊。我们把这特别神奇的地方再来读一读。(读最后一句)
(六)拓展延伸,推荐阅读
这个故事学完了,你觉得这个故事怎么样啊?
师:神话故事就是这么神奇,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凭着他们丰富的想象创造了这么多美丽的故事,我们的丛书中也有很多这样神奇的神话故事,又告诉了我们宇宙的何种神奇呢?读丛书《尧的故事》、《仓颉造字》。
(学生自由阅读两篇文章)阅读要求:
1、画出文中神奇的地方,并写出自己的体会。
2、你觉得尧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师生交流《尧的故事》中神奇的句子,让学生说出自己的体会。用同样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里交流《仓颉造字》。
(七)作业布置:
A:课文中有很多描写优美的句子,我要把它摘录下来。B:(任选一个完成)
1、我想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评一评我讲得怎么样。
2、我要上网看看《女娲补天》的动画片。
一、语文主题学习让师生自由呼吸。
语文主题学习倡导的是海量阅读, 自主阅读。让老师明确了语文课应该教什么, 怎样教, 学生怎么学的问题。改变了以往教师教的累, 学生学的累, 学生书读得少, 耗时多收益少, 付出多效果小的弊端。语文主题学习要求以单元主题学习为主, 增添与教材配套的《语文自主阅读丛书中》的内容, 增加课内阅读量, 按照一定的教学模式, 教师要少讲精讲, 让出更多的时间给学生进行自主阅读。语文主题学习在阅读中不要求学生全部的掌握和精通, 只要求学生在自己的知识水平上有所收获就行。关键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扩大阅读, 强化积累。当然, 它不是传统教学的回归, 更不能死记硬背, 把书读死。它提倡在阅读中思考, 并产生自主扩展阅读的兴趣和愿望。这是语文主题学习的着力点, 也是学生由学习阅读走向独立阅读的开始。这样上语文课:教师教的轻松, 学生学得快乐。
二、重视朗读感悟, 让课堂活起来。
语文主题学习注重感悟与运用的融合、精读与略读的融合、学文与学法的融合, 让语文课堂快乐、活跃起来, 将语文学习与学生生活体验紧密结合, 真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 其语境描述的美妙, 语言运用的精妙, 思想表达的深邃, 见解阐述的独到, 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而由于课堂时间有限, 课文中的出色之处不可能引导学生一一感悟, 为了使这些出色之处给学生留下整体印象, 笔者在阅读中抓重点, 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反复诵读, 以悟出语言丰富的形象内涵、意义内涵、情感内涵。同时, 在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品评, 在品评中深化理解, 升华认识, 填补空白。
三、加强知识积累, 提高语文素养。
在语文主题学习的实践教学中, 笔者充分利用每天早晨7:40———8:00 晨读时间, 选取《语文自主阅读丛书》中与单元主题学习相关的文章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 达到课内阅读到课外的延伸。对于低年级的孩子, 为了让阅读更有实效性, 笔者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指导作用, 从正确、流利朗读到找好词佳句, 从谈感悟到赏析点评都一一进行指导, 并让学生写好读书笔记, 真正做到了“不动笔墨不读书”。把语文主题学习的理念渗透在每个教学环节上。通过语文主题学习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学生的知识、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从而全面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实践成果展示, 激发阅读兴趣。
笔者参加了语文主题学习卓越杯教学大赛, 选取的参赛课是《乌鸦和狐狸》, 本课在设计上, 笔者遵循了语文主题学习所倡导的教学理念———海量阅读、一课一得。在教学内容上, 除了要完成读懂课文内容, 明白这则寓言故事所讲的道理外, 还进行了拓展阅读, 在学完课文后还创设了“自从被狐狸骗走了到嘴的一片肉, 乌鸦一直很后悔。有一天, 乌鸦又得到了一片肉, 当它在大树上歇脚时, 碰巧又被出来寻找食物的狐狸看见了……”这一教学情境, 让同学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续编小故事。第三个教学内容是让学生根据学习指南进行独立阅读另一则寓言故事《乌鸦学艺》。评委们对本次授课给予了高度评价。
另外, 在举办的课本剧展演大赛中, 笔者授课班参赛剧本是《守株待兔》。根据每个孩子的特长合理安排角色, 剧中有农夫、兔子、大公鸡、大灰狼、大树、禾苗、小草。根据剧情加了音乐和街舞, 从表演效果看, 既有趣味性, 又有艺术性, 令观众耳目一新, 赞不绝口, 得到了评委的一致好评, 获得了最佳创意奖。孩子们受到鼓舞, 大大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
一、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在当前全国都在因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一致要求减负的背景下,我们提出开展“语文主题学习”活动,特别是其中的“课前预习”等若干要求,难免会被认为有“增负”之嫌。当然,如果我们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即课前预习,留到课前去做,的确加重了学生负担,因为有很多老师每天都给学生留大量的家庭作业,孩子们已经不堪重负了,而且预习的效率和效果也未必会如我们所愿。而“预习正课化”即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安排到正课上,正是解决这个矛盾的有效之策。有的老师可能会说,现在每学期的课时都是按进度排的,已经安排得够满了,如果把学生的自主学习也安排到正课上,如何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就小学语文的每个单元来说,一般都是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2篇精讲课文、2篇略讲课文,每个单元都有该单元的目标要求,各篇文章也都是教材编者根据单元目标进行编排,训练的角度和重点大体一致。因此,教师可精讲其中一篇或两篇课文,其他的让学生以同样的方法自学,进而拓展到“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上的文章,或延伸到整本书的阅读上。这样就节省了大量的课堂时间,教师只需要把该讲的讲好,把该训练的训练到位,争取都在课堂上完成,不留课下作业。如此,既节省了时间,拓展了空间,也减轻了学生负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学生的自主学习必须要有教师做指导。如果我们只让学生自己看书、自学,教师不提要求,那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学生一旦心里没底,学起来就会没有方向。因此,以导学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还是很有必要的。
二、教师如何建立学习小组
学习小组的建立,看似简单,其实里面大有学问。我建议每个学习小组以不超过6人为宜,这6个人的小组就是一个学习单元、一个学习集体,不仅在性别上要求男女搭配,而且要把学生的成绩、性格、爱好、兴趣、情感、态度等多种因素考虑进去,甚至可以把孩子的家庭环境等因素也考虑在内。综合考虑的目的,是要把那些学习成绩好的与差的、个性张扬的与性格内向的、兴趣广泛的与兴趣单一的、喜欢交际的与性格孤僻的、家庭条件好的与家庭条件差的学生,放到一个学习小组里。如此可以取长补短,形成一个相对完美的学习集体。
学习小组的作用非常大,选好小组长尤其重要。假如一个班里有8个学习小组长,教师就至少有了8个帮手,他们不仅在学习上,而且在班级管理、班级生活以及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是教师最得力的助手。当这些学习小组正常运转的时候,你会欣喜地发现,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没有了,心也贴得更近。各学习小组可以自主管理、自主学习,教师的工作量小了,但效率提高了,学生成绩也上去了。
三、实验的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
我们搞“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就是要改变教与学的关系,改变教师一人独大的课堂,改变学生上课不听讲的现象。有的教师为了显示比别人懂得多,一节课不给学生留一分钟发言的机会,自己侃侃而谈,把嗓子喊哑了,可还是教不会学生,于是就埋怨学生笨、基础差。其实教师真应该从自身找找原因,你那么不遗余力地讲课,可学生为什么听不进去呢?因为你讲得无趣,因为学生早已经会了,或者他们根本就听不懂。我们就是要改变这种现状,改变1/3学生不听课的现象,要让每个学生每天都有所收获、有所进步、有所发展,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整体素质。这就是我们搞“语文主题学习”的目的。
各实验学校千万不要以为,我们的实验是赶时髦、重形式,仅仅是把以前的排排坐变成现在的餐桌式坐法,或者认为“语文主题学习”就是为了增大孩子的阅读量,纯粹搞阅读教学,忽视语文教学的其他方面,以致连语文学习的双基训练也不要了,如果这样理解就大错特错了。其实,“语文主题学习”不仅是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而且也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背诵能力等。我们不能浮在面上,搞形式主义,而是要像崔峦老师所言: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只有这样,才不会误导“语文主题学习”,不会曲解其初衷和本意。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在我县是一个新生事物,在实验过程中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只有用妥善的方法处理改革中的问题,才能沿着正确的道路走下去,切不可遇到点挫折和困难,就灰心丧气,就妄自菲薄。鲁迅先生在《这个与那个》一文中指出:“孩子初学步的第一步,在成人看来,的确是幼稚、危险,不成样子,或者简直是可笑的。但无论怎样的愚妇人,却总以恳切的希望的心,看他跨出这第一步去,决不会因为他的走法幼稚,怕要阻碍阔人的路线而‘逼死他;也决不至于将他禁在床上,使他躺着研究到能够飞跑时再下地。因为她知道:假如这么办,即使长到一百岁也还是不会走路的。”
“语文主题学习”诸多实验成果已经表明:大量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我们选定的这条改革之路是正确的,前途是光明的。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我们课堂教学的整体水平一定会有一个大的提升,这是毋庸置疑的。
(作者系河北省临西县教育局教研室主任)
走进自然景观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主题设计
整个单元的教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教科书教学
模块一:预习课文。导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认字识词,初读感知课文内容。模块二:理解内容。熟读课文,以“奇”字为突破口,找出四处自然景观神奇的地方。
模块三:领悟表达。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了解作者是怎样写出四处自然景观的“奇”,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
模块四:口语交际与习作。通过学习课文和搜集资料,同学们了解了很多自然景观,愿意进行口语交际。再加上从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习作不再困难。第二部分:整本书阅读──《青少年自然百科探秘》 第三部分:语文实践活动──“走进自然景观的成语世界” 学习目标
1.认识27个生字,会写27个生字。正确读写相关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相关段落。
3.在阅读中感受大自然的壮观、美丽、神奇,进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4.边读书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并能用自己的话介绍课文内。
5.养成认真默读、敢于质疑,积极思考、大胆发言的读书习惯。第一部分 教科书教学设计 模块一 预习教学流程
影视图片共享──确定单元主题──自主预习,感知课文内容──认识字词,书写字词 板块设计
板块一:影视图片共享 1.涨潮视频欣赏
(1)谈话:同学们,风起云涌,潮涨潮落,奇花异草,高山深谷,大自然就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她的杰作常常令人惊叹与震惊,今天就让我们随着作家走近这些自然奇观,感受自然的魅力。
(2)先闭上眼睛听听这是什么声音?再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播放部分视频资料:涨潮。)
(3)下面我们来欣赏画面,看一看和你想到的有什么异同?说一说你此时的感受。(再次播放。)2.自然奇观图片欣赏
(1)谈话:在本组课文中还写到了大自然中更多奇妙的现象,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播放图片)
(2)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幅图? 板块二:确定单元主题
1.浏览本组课文和图片内容一一对应。2.解读单元导语确定主题
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单元导语,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本组课文以什么主题编排,小组讨论,汇报。
预设:自然景观、大自然美景、自然奇观等。板块三:自主预习,感知课文内容
想欣赏作家笔下的神奇景观的吗?那就让我们来读读课文吧!1.小组合作学习,填写预习单
附:
________________小组预习汇报单
单元主题
题目与作者
有认读困难的生字
不懂的词语
不懂或感兴趣问题
课文主要内容
你喜欢哪些景色?说说喜欢的理由
2.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3.梳理交流中不懂的问题。(准备下节课进行进一步的探究。)板块四:认识字词,书写字词
1.边读课文边认读生字,同桌交流识字方法。2.分类书写。
(1)指导学生读贴,交流写字时应注意的问题。(2)教师范写。(3)写生临帖。3.互评。
小组内交换书写的生字,提出优点与不足。模块二 理解内容 教学流程
整体回顾──探究解疑──研读“奇”景──感悟“环保”──质疑延伸 一:整体回顾
1.回顾课文单元主题及主要内容。
2.历数本单元的自然奇观。(“鸟的天堂”、钱塘江大潮、雅鲁藏布大峡谷、火烧云)
板块二:探究解疑 小组活动:
1.组内探究梳理后的不懂问题。鼓励学生结合课文插图、资料袋以及自己搜集的相关材料解疑。2.全班交流讨论。
交流中,鼓励小组之间智慧共享,互相解疑。对全班存在的问题,重点点拨。相机补充学生未搜集到的必要资料,丰富感知。
【设计说明:让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讨论交流解决疑难问题,可以使质疑解疑成 3 为理解内化的学习过程。】
三:研读“奇”景
1.典型示教──大榕树之“奇”(1)合作探究:
①默读课文,想想作者从哪些方面写了大榕树的“奇”
②画出相关的精彩描写,边读边想象画面,感悟大榕树的“奇”。(2)研读感悟:
小组交流的基础上,班内汇报。过程中引导学生从大榕树的生命之美和鸟飞鸟鸣的热闹情景两方面进行感悟。2.自主探究──景观之“奇”
(1)过渡:那棵美丽的南国的树,撑开它浓密的枝叶,给了鸟儿们一个美妙的天堂,我们不得不赞叹大自然的杰作,现在我们走进文本,继续欣赏美丽的自然奇观。(2)回顾学法
①想想作者从哪些方面写了景观的“奇”
②画出相关的精彩描写,边读边想象画面,感悟景观的“奇”。(3)自主探究
从其他景观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处,自主研读。(4)小组研读。
根据景观的选择分组,小组抓住重点语句交流所选景观之“奇”。(5)班内汇报。
《观潮》景观之奇可从大潮的声音、形态和观潮者的神态、动作两方面进行感受“奇”。
《雅鲁藏布大峡谷》景观之奇可从地理位置、峡谷比较、生物多样等方面进行感受“奇”。
《火烧云》景观之奇可从色彩绚丽和形态多变两方面进行感受“奇”。四:感悟“环保”
思考:什么原因使这棵大榕树成为了“鸟的天堂”呢?阅读课文找出自己的依据。五:质疑延伸
1.质疑深入学习后产生的问题,合作释疑。2.交流收获。3.拓展延伸:
教师出示以下三组不同形式的练习,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长任选其中一项,可以小组合作完成。
(1)画“奇观”:根据文中描写的情景来画本组课文你喜欢的奇观,可插入简短的文字说明。
(2)结合课文,参考课前搜集到的资料卡片,设计导游词,可以小组合作实地当一回导游演习一下。
(3)搜集你游览过的自然奇观资料(包括对联)和相关图片,准备在口语交际课上交流。
4.推荐阅读:《神奇的自然景观》《青少年自然百科探秘》等。模块三 领悟表达 教学流程
抓住景物特点进行表达──赏析与背诵 板块设计
一:抓住景物特点进行表达 1.自主探究:
充满魅力的自然奇观是作家生动描绘出来的,下面我们就来探究作家是怎样写出来的。请同学们画出文中写描写奇观的句子,用心读一读,仔细体会。2.小组交流。每小组选择喜欢的一篇展开交流。3.小组汇报,集体交流。预设:
(1)探究钱塘潮的“奇”
①交流描写大潮来时声音的词句。说说这些词句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②比较句子。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战马飞奔而来。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飞奔而来。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你觉得哪一句好?为什么?
评价:第一句把意思说完整了,第二句写出了颜色和数量,第三句更具体地写出了大潮发出的巨响和浩大的声势。(2)探究雅鲁藏布大峡谷之“奇”
①作者写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运用什么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选出一句全班体会。②作者怎样说明大峡谷景观奇异?
运用了“从„„到„„”的排比句式,气势非凡,让人感到大峡谷的自然景观真如神来之笔。
(3)探究大榕树之“奇” ①作者怎样说明榕树奇?
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近处先写枝干,再写绿叶。②作者怎样说明鸟奇?
先写各种鸟儿的形态(大、小、花、黑),又写鸟儿的姿态(叫、飞、扑),最后专门写一只画眉鸟。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了鸟的可爱。(4)怎样写出火烧云之“奇”?
①作者连用7个“„„了”的句子,不仅展示了栩栩如生的美景,也渲染了人们欢乐的心境。
②“烧”字准确、形象,写出了火烧云的特点,以“着火”作喻,言其鲜艳无比,光亮耀眼。
③作者以多个不同构词形式的词语描述了颜色变化,如红彤彤、金灿灿、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
④形态奇妙多变:由小到大,由清楚到模糊,最后不见。4.当堂仿写
找出课外搜集的自己嘴喜欢的一幅风景图片,抓住景物的特点练习片段的仿写。二:赏析与背诵
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说说为什么喜欢,美读成诵。摘抄自己喜欢的语句,分类整理。模块四 口语交际与习作
教学流程
交流各自了解的自然奇观──写一处自然景观 一:口语交际──交流各自了解的自然奇观 1.课前观察、搜集有关自然奇观的资料。
2.启发谈话:有人说,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峭壁深渊、怪石云海当然神奇,风雨雷电、花鸟虫鱼等平常的事物也有令人称奇的地方。让我们交流了解到的自然景观吧!
3.小组交流:交流自己了解到的情况,要求:讲清楚景观的奇特之处,还可以说说这样的奇观是这样形成的,要言之有序。4.全班交流:每个小组推荐一名代表说一说。5.教师总结所掌握的情况。
6.延伸拓展:把我们交流的情况讲给父母听。二:习作教学──写一处自然景观
1.作前指导:这一段时间,我们一直在美丽、神奇的大自然中旅游。学了这一组课文,又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们知道美就在身边,今天来写一写我们寻找到的美景。
2.搜索你的记忆,哪一处自然景观令你印象深刻?
可以是著名的大型风景区,如黄山、杭州西湖、雁荡山、天河风景区。也可以是身边的微型景观,如海边沙滩、公园(校园的)一角。还可以是一次偶遇,如海边日出、荷塘月色、都市夜景等。
3.你准备怎样去写呢?回忆我们学过的课文,以及上节课同学们的介绍,对你有何帮助?可以用方位、时间等顺序来构成文章,让人读来视野清新。也可以把笔墨多花在所写的自然景观的特色上。还可以联系“我的发现”,把画面呈现于脑海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它写出来。
4.要写一手好文章,离不开平时的词汇语句的积累,复习本单元学习的词句。5.学生作文,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解决学生的难题。
6.学生作后修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修改作文(可以朗读自己的大作,默读皆可)。
7.作文讲评。
第二部分 读整本书教学设计 《青少年自然百科探秘》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读整本书教学设计 阅读目标
1.了解更多的自然奇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2.培养学生概括、复述、重整的能力。3.阅读中展开想象,培养学生合理的想象力。
4.阅读主要采取略读的方式,锻炼学生浏览、搜集信息的能力。活动准备 1.图书准备。
2.搜集有关的自然奇观图片,感兴趣的资料。3.略读的相关知识。活动过程 1.活动设计:
(1)你知道了哪些自然奇观?(2)这些自然景观有哪些神奇之处?(3)哪一个自然景观给你留下深刻印象?(4)你想对大自然说些什么? 2.话题交流:
(1)畅所欲言。因为本套图书有十五册,为了保护学生阅读的兴趣,每个同学选择一册自己喜欢的图书进行阅读。读同一册书的同学自成一组,交流读后感受。并推荐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介绍,说一说哪些自然奇观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2)自然奇观图片展。搜集与本书内容相关的图片,一边展示一边讲解。(3)小导游。把自己当成一个导游,介绍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个自然景观。活动拓展
外出旅游中,搜集风光图片和风土人情等资料,整理成册。第三部分 语文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走进自然景观的成语世界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及时总结本单元综合性学习的经验。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之情。2.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分类整理、书写、设计以及审美等能力。活动准备
(搜集有关自然景观的文章、书籍;成语词典;写景古诗)活动过程 一:搜集资料
通过网络、书籍、古诗或向周围人询问等途径,搜集有关自然景观的成语。二:交流资料
1.小组交流:小组成员交流各自找到的成语并分类。
2.全班交流:小组推荐代表汇报本组搜集的成语。老师结合成语播放相关图片,加深学生的认识和理解。三:创办手抄报
1.出示样报,欣赏评价。2.交流创意
小组内交流设计手抄报的创意。3.交流要求。
教师总结板书。版面:符合主题,精心构思,布局合理,色彩协调,图文并茂。内容:成语配画,分类成语,成语故事。4.制作。5.师生共评。四:总结提升
1.交流本节课的收获。2.总结。
想下载全部教案请加球$群: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2、学习女娲冒着生命危险拯救人类的勇敢精神和高贵品质。
3、通过读文,让学生对阅读神话故事产生兴趣,并从中感受我国古代人民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了解女娲怎样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
教学难点:在阅读中体会女娲的勇敢精神和乐于助人的高贵品德,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丰富想象力。教学过程:
一、谈神话传说,激阅读兴趣
1、同学们,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一些英雄人物,你知道他们的故事吗?点击出现(神话故事的题目)。学生交流、齐读神话故事题目。
2、在我们悠久灿烂的文化历史长河中,神话故事是一朵美丽的浪花。它语言优美,故事生动,感情丰富,寄托人民美好的愿望和追求,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优美动人的《女娲补天》这个神话故事。板书课题:22 女娲补天
3、读了这个课题,你心中有什么疑问吗?(学生质疑)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自由读。那赶快打开书22课读课文吧!请大家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难读的词语、句子多读几遍,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教师巡视学生的合作学习情况,待学生读完之后及时地提出表扬。
2、检查学生读书情况,(出示词语)顺势正音。指名读-齐读强调:“轰隆
第 1 页 隆、挣扎”的读音、区分冶与治的字形。
3、交流: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故事?用简短的话说一说。
师:是啊,女娲为了拯救处于危险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炼石补天。同学们已经学会了把长文读短,抓住了文章的中心内容。
二、学习第一部分,感受危险。
1、师:同学们,自从女娲创造了人类,大地上到处是欢歌笑语,人们过着快乐幸福的生活。不知过了多少年,一天夜里,女娲突然被一阵轰隆隆的巨大响声震醒了。(播放巨大声响),天啊,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情,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找出句子画下来。
2、学生读文找句子。
3、把你找到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4、(出示句子)发挥想象,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情?人们遭受什么苦难?(概括板书:天塌地裂)借助图片与上下文理解“围困”“挣扎”。想象说话:这时候,你听到了(),看到孩子在熊熊大火中哭喊着()。面对这样的场面,你的感受是什么?(学生谈感受)谁能用朗读再现这可怕的一幕?
先自己练习--指名展示-----配乐朗读。
5、面对如此悲惨的场面,(出示)女娲难过极了,她做了什么?(学生借助文中的句子回答),从这一举动,你看到了什么样的女娲?
学生回答:善良的女娲,勇敢的女娲……
三、学习找石、炼石补天部分
师:不久,天火熄灭了,洪水中的人们被救上来了。可是,天上的大窟窿还在喷火,善良的女娲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
第 2 页
1、为了补天,女娲做了什么?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第3、4自然段,说一说女娲补天的过程,把你感受最什么的句子画下来,多读几遍,体会到什么?把感受写在句子旁边。
2、学生读文,找句子,写感受。
3、全班交流。
根据提示,理清故事脉络:女娲为了补天,她先,接着,最后。
板书 找石-炼石-补天 预设句子:
(1)到山上一看,全是一些零零星星的碎块。(“零零星星”一词体会到五彩石难找)
(2)她忙了几天几夜,找到了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还缺少了一种纯情石。于是,她又找啊找啊,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体会:①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从哪个词语看出找石的艰苦? ②通过“找啊找啊”一词,想象女娲会到什么地方找五彩石,会遇到什么危险?
③学生根据老师的提示,想象说话。
④寻找五彩石如此困难,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读句子。
⑤师:女娲为了找齐五彩石,翻山越岭,踏遍悬崖峭壁,此时,女娲的全身(伤痕累累),双手(满是伤痕),可她没有放弃。她找啊,找啊,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此时,你什么感受?(替女娲高兴)
⑥此时,女娲又给你留下什么印象?通过朗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师:同学们读得如此动情,看来都被女娲战胜困难的精神深深感动了。要把
第 3 页 五彩石炼成液体,难度就更大了。你找到了哪些句子?
指名读句子。
出示句子:五彩石找齐了,女娲在地上挖个圆坑,把五彩石放在里面,用神火进行冶炼。炼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体。女娲把它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泼,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补好了。
① 女娲炼石真不容易啊,看看这个“端”字,体会到什么? ② 女娲不畏艰险,对准大窟窿一泼,天就补好了。“泼”又体会到什么?
③(动词变红),这些词语把女娲炼石补天的部分写得生动极了,带着体会再读着段话。
四、感悟女娲精神,升华情感。
师:天那么高,地那么远,女娲找石忙了几天几夜,又炼了五天五夜,她对准大黑窟窿一泼,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补好了。你体会到的是什么?(神奇)
你还想怎样夸夸女娲? 学生回答。
师:怀着对女娲的赞美、感激之情,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师:女娲的精神就像这天边的云霞,把爱的阳光洒满人间,让我们记住这个勇敢、善良的女神(女娲),记住这个美丽的神话故事(女娲补天)。
推荐阅读《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古代神话故事》《希腊神话故事》…… 板书设计:
第 4 页 31 女娲补天
天塌地裂
找石 善良 勇敢
炼石补天 无私奉献
之前我跟大家分享了初中地理《日本》的说课稿,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下教师招聘的面试中另一种重要的存在——试讲教案。
试讲教案就是教学的内容文本,是教师依据课题所作的教学设计和设想。教案是考察教师备课的一个依据,是教学设计最核心的部分。试讲教案一般有表格式、课堂实录式、普通文本式等。主要是对教学目标、内容、环节进行备课。
下面就是今天跟大家分享的学信教师考试v中的一篇试讲教案——初中语文《女娲造人》,希望可以对于要考教师的小伙伴们有一点帮助。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神话的文学常识。
2.理解文中联想和想象的运用,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3.学习文章对原有故事的人性化演绎与扩充,培养改写神话故事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比较《风俗通》和本文中“女娲造人”的文字内容。2.小组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3.通过阅读富有想象力的文字,激发学生的灵感,发挥想象力改写《女娲造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女娲伟大的母亲形象以及文中对于人类诞生所表现的喜悦之情。2.激发学生探求未知领域的强烈欲望。
二、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1.体会文中大胆而新奇的想象。
2.学习文章对原有故事的人性化演绎与扩充,培养改写神话故事的能力。
(二)难点:
1.初步掌握阅读古书的科学态度和思考方法。2.思考神话的现实意义并形成个性看法。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师出示图片,猜一猜故事的名字。(盘古开天辟地、夸父逐日、嫦娥奔月、女娲补天。)
这些故事都是中国古代神话。古人为什么要创作神话呢?
师:神话是远古先民表现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它并非是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以远古先民贫乏的生活为基础,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
师:你还知道哪些神话?(引出女娲造人)
设计意图:了解神话的定义和特点,增强对中国古代神话的认识,同时激发学生阅读学习神话的兴趣。
2.新课讲授
看动画和文字,听朗读。快速阅读,思考相关问题:
(1)文章写了有关女娲造人的哪些内容?文章又是按照什么顺序叙述的?(2)你认为动画中的女娲形象跟文中的女娲形象一致吗?你喜欢哪一个?请说说你的看法。
教师总结(1):女娲为什么造人,怎样造人,怎样造更多的人,怎样让人自己繁衍生息。
天地无人──黄泥捏人──创造许多人──分为男女,延续后代。引导学生(2):动画中的女娲年青有活力,富有创造力;文中的女娲吃苦耐劳有智慧,像慈爱的妈妈。(答案不唯一)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章内容以及女娲的形象。女娲造人的故事在中国古代的《风俗通》中就已经出现。
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絙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贫贱凡庸者,引縆人也。
译文:民间传说,天地开辟之初,大地上并没有人类,是女娲抟捏黄土造了人。她干得又忙又累,竭尽全力干还赶不上供应。于是她就拿了绳子把它投入泥浆中,举起绳子一甩,泥浆洒落在地上,就变成了一个个人。后人说,富贵的人是女娲亲手抟黄土造的,而贫贱平庸的人只是女娲用绳子沾泥浆,把泥浆洒落在地上变成的。
女娲祷神祠祈而为女媒,因置婚姻。
译文:女娲在神祠里祷告,祈求神任命她做女媒,于是女娲就安排男女婚配。袁珂写的《女娲造人》比《风俗通》对女娲造人的描述丰富许多,作者补充了哪些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
课文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1)女娲为什么造人;(2)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3)人造出来之后欢欣喜悦场面;
(4)女娲像人一样具有心理活动和喜怒哀乐等情绪…… 3.师生互动
师:你最喜欢作者补充的哪一部分?说说为什么。举例:
(1)女娲造出小人之后欢欣鼓舞的场面。(2)对女娲的人性化描写。
学生圈点勾画细节描写,具体分析女娲形象。
设计意图:比较阅读培养初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对喜欢内容加以评说,帮助学生理解作者塑造的女娲形象以及人类被造出来之后的欢乐喜悦之情。
神话是古人创造的。本文的作者袁珂补充了女娲造人的原因和方法,并作了丰富精彩的描写,这都源于他的想象力。同学们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改写《女娲造人》。请同学们从以下两个角度任选其一,摆脱袁珂想象的情节,重新描述你想象中女娲造人的原因或方法:
(1)女娲为什么造人?
(2)女娲怎样造人?怎样造更多的人?
《风俗通》中说:“故富贵者,黄土人;凡庸贫贱者,引縆人也。”你如何理解?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风俗通》──理解封建社会的局限性──读古书要有批判的精神: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神话是古人因当时的局限性不能科学地解释人类起源、自然现象等的产物,如今人类对这些问题已经有了更科学的探索和结论,为什么这些神话依然流传并得到人们的喜爱?
教师引导学生:
(1)神话中构想的世界是古代人真实世界的反映,蕴藏着历史的真相,表现着精神的追求,让人们能看到祖先的影子。例如神话中有人们对历史和英雄人物的幻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
(2)神话本身容易引起人的兴趣,蕴含着瑰丽的想象、丰富的文化等,给人艺术的审美享受与深刻的启迪。
(3)神话是文学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较为鲜明,读来亲切感人。例如盘古的英雄形象,女娲的母亲形象,精卫填海的斗士形象等。
4.布置作业
(1)请同学们发挥大胆新奇的想象,进行人性化的扩写。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之奔月宫。(《淮南子·姮娥奔月》)
(3)拓展阅读。课外阅读:袁珂《盘古开天辟地》,鲁迅《故事新编·奔月》。
四、板书设计
五、反思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能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神话故事,激发学生大胆新奇的想象,并且让学生理解封建社会的局限性,读古书要有批判的精神: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一、主题阅读概述
主题阅读就是通过明确的阅读主题, 围绕学生的阅读特点、教学内容等因素开展的阅读活动。 主题阅读在实践教学过程中, 最初通过对文章关键词进行提取的静态形式开展, 在不断发展过程中逐渐发展为根据课堂具体内容开展的动态形式。 学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通过对书本、同学及教师的沟通自主选择阅读的主题。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结构有针对性地选取合适的主题阅读, 在进行主题选择的过程中要充分遵循开放性的基础原则, 不断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二、提高小学语文主题阅读的具体方法
1.整合课堂教学主要内容, 提高学生的主题阅读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主要把教材作为基础的内容, 因此在开展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把教材作为基础材料, 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发展学生的文章阅读能力, 通过特定主题的设定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能力。 如教师在教授《称象》一文的时候, 可以把曹冲作为阅读的主题, 通过对其相关资料的阅读, 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能力。 通过对文章内容的引导,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开阔学生的视野, 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2. 结合教学单元主题, 开展主题阅读内容。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 可以把单元主题作为阅读主题, 通过对相同类别的文章进行总结, 为学生的阅读提供一定的思路。 如在进行《汤姆·索亚历险记》 (小学生人教版六年级的第四单元) 的课程教授过程中, 可以以单元主题为单位, 开展课外名著的主题阅读活动。 例如通过“名著世界”的主题阅读活动, 组织学生通过校园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及同学之间的互相借阅等形式进行名著阅读。 学生在阅读之后可以对自己阅读的名著进行总结, 表达自己阅读名著之后的感受, 自己最喜欢哪本名著、哪个作者等, 通过学生的交流沟通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与能力。
3.创设情境, 加强学生的情感共鸣。 在实际教学过中, 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有效的情景, 加强学生的情感共鸣, 增强学生对文章的感受能力。 教师在进行情境创设的过程中, 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生活经验及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相关的音频资料等方法, 点明主题, 提高学生的感染能力。 例如在教授《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一文时, 教师要先让学生了解比萨斜塔的具体状况、倾斜角度等实际状况, 通过将其图片悬挂在教室中, 引起学生的注意。 在学生阅读课文之后, 教师通过视频播放“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视频, 让学生真切地了解这一物理现象。 这种情景带入的模式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主题阅读兴趣。
4.通过朗读技巧的训练, 提高学生对主题阅读内涵的理解能力。 主题阅读主要是通过对文章进行阅读, 了解文章的主要思想与内涵。 教师在实际阅读课堂中, 要通过朗读技巧的训练,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实践能力。 在实际阅读过程中, 要根据不同的文章采取不同的阅读模式, 通过有效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与认知能力。 如在进行《触摸春天》的学习过程中, 教师在朗读课文的同时, 让学生闭着眼睛感受文章中要传达的思想与感受, 通过朗读的抑扬顿挫让学生深切地感觉到盲童的内心情感。
5.根据生活情景, 设置阅读主题。 教师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通过教学资源与生活案例进行总结,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如教师可以根据我国传统民俗、假日等生活元素开展主题阅读。 以端午节为例, 教师可以开展“端午”主题阅读, 让学生通过对端午节追根溯源, 了解其历史知识、关键人物、相关诗词及端午民俗等, 加深对端午节的了解。 学生通过收集整理资料可以得出端午节的关键人物是屈原, 有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 屈原著有《离骚》等经典诗词等相关知识。 这样具有民族性质的主题阅读间接地起到文化传承的教育意义, 为培养学生的精神面貌有重要的作用。
三、结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主题阅读活动, 可以通过特定的主体改善学生的精神面貌, 提高学生的知识累积程度, 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同时主题阅读模式可以通过优美的文字、浓重的民族精神、高质量的文学表现手法培养学生的语文手写能力,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为学生的今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摘要:主题阅读模式将课内外阅读充分结合, 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主题阅读模式, 可以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提高学生的知识存储能力。
关键词:主题阅读,小学语文,阅读学习
参考文献
[1]朱琳.小学语文主题性阅读教学的实践与思想[J].教师博览 (科研版) , 2011 (10) :12.13.
[2]陈霞.小学语文主题式阅读教学研穴[J].小学教学参考, 2011 (36) :45.46.
伴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综合性学习已渐渐地进入人们的视野,成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热点和难点话题。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主题的开发与设计是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前提和关键,是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灵魂。没有主题,活动就会失去方向,就会影响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那么如何发掘和设计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主题呢?
一、依托文本,生发主题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要求教师既要依据语文教材,又要跳出语文教材去教学生学语文。要以课文为“经”,以相近主题的优秀课外读物为“纬”,引导学生构建经纬交错的阅读网络,将课堂延伸到社会,将课内知识迁移到课外。学生在学语文中用语文,在用语文中学语文,这样才能提高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现行的人教版实验教材基本上是每单元一个专题。除了教材本身结合单元专题安排的两次综合性学习外,我们可以根据文本内容和学生的兴趣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从中生发综合性学习的主题。如:学习《月球之谜》一文后,学生对月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是依托文本进行综合性学习的良好契机。何况,月球的文化色彩浓厚,古往今来,留下了许多关于月亮的神话传说、诗词歌赋。于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以“神秘的月球,多彩的文化”为主题,设计了这样的综合性学习:
1、了解月球。让学生先搜集月球的资料,再向同学们介绍月球的有关知识,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与热情。
2、感受丰富多彩的月亮文化。(1)说一说“月之神话”。(2)吟一吟“月之诗文”。(3)对一对“月之对联”。(4)猜一猜“月之谜语”。(5)听一听“月之名曲”。
3、写一写“月之畅想”。引导学生放飞想象,写一写未来人类将如何改造和利用月球,对未来的月球进行展望。
这样的专题性课外阅读综合性活动,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让同学们感受到博大多彩的中华文化,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其语文素养。
二、关注生活,挖掘主题
“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书本学习应与生活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倡导学生关注生活,能提出生活中的问题;提倡在生活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在对传统课程的审视与反思中,众多专家、学者提出语文学习要“回归生活”。回归生活世界是我国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追求的目标之一,也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目标之一。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从生活中提炼综合性学习主题,让学生学习鲜活的语文。
1、触摸时代脉搏,学习鲜活语文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在鲜活的生活语文的学习中,要让学生倾听到时代的声音,触摸到时代的脉搏,感受到时代的气息。例如:现今社会,手机越来越普及,短信也随之走入了千家万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交流手段。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不难发现那些创意新颖、构思巧妙、语言生动、特点鲜明的短信中,蕴含着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一条好的短信息往往就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则隽永的散文,或一篇情真意切的小品文。我们可以紧扣这一学生喜闻乐见的时代特征,以“享受短信文化”为主题开展生动活泼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可设计如下:
(1)话说短信。让学生初步了解短信的特点、作用及类型。
(2)搜集短信。在充分搜集短信的基础上,可引导学生将其分门别类整理、打印成短信小册子,或制作成短信书签、短信手抄报等进行展示。
(3)欣赏短信。让每个小组推荐最佳短信并说说理由,从中发现短信短小精悍、主题突出、语言精练、构思独特、富有文采等特点。
(4)创编短信。让学生根据短信的语言特点创编短信,学以致用。
(5)赠送短信。把自己创编的短信赠送给亲朋好友,既可增进情谊,又能体验到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快乐。
通过以上各环节的综合性学习,让学生感受异彩纷呈的短信文化的魅力。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在品味、鉴赏短信语言中体味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再如:而今铺天盖地的广告伴随着我们的生活,创意新颖、语言生动的广告语也深受学生喜爱。为此,我们还可设计以“走进广告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生活是语文应用的天地,鲜活的语言总是植根于鲜活的生活中。以上两个主题都源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扣住了学生学习、活动的兴奋点,并与时代特征有机融合,有利于学生从中习得鲜活的语言,提高语文素养。
2、留心地方资源,享受精彩语文
语文作为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当地的自然风光、名胜古迹、风俗民情、名贵特产、传统文化、校园文化等都是非常宝贵的地方资源,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特色资源,从中挖掘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主题。
三、融合学科,提炼主题
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与其他学科总是息息相通的。《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综合性学习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提倡跨领域学习”。语文综合性学习可以从音乐、美术、品德与生活(社会)、科学、数学等学科与语文相通的内容入手,提炼活动主题。如:数学课学习《分、秒、时的认识》,语文课上《和时间赛跑》一文,我们可以此为契机,安排一个主题为“我是时间的小主人”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科学课中有“新的生命”专题,语文课上《生命、生命》一文,我们可就此开展以“生命”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 了解课文内容,弄清女娲补天的艰辛,从中受到教育。
2 指导复述故事。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弄清女娲补天的艰辛,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检查生字。
2回忆上节课提出的问题。(为什么补天,怎样补天,补天后的情形)
二、初步合作学习。
1出示合作学习的要求,默读课文,然后进行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
(一)解决“为什么补天?”
1归纳得出“天崩地裂”。
2出示图片和录像,学生补充:“到处是的情景。”
3引导学生找出文中表现情景可怕的句子,并找出关键词句进行体会。
4指导朗读。
(二)解决“怎样补天?”
1引导学生用精炼的词语归纳出补天救人的过程。
2出示提示,引导学生简单复述补天救人的过程。
(三)解决“补天后的情形”。
交流归纳。
三、在次进行合作学习,深入理解女娲身上的精神品质。
1出示问题:女娲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要求学生再次默读课文,找到相关句子进行说明,然后在小组中进行讨论。
2全班交流。
(1)女娲善良的特点。
引导学生找到有关句子,如“女娲难过极了……好救出挣扎在洪水中的人们。”然后,找出关键词句进行体会,并指导朗读,评价。
(2)女娲勇敢的特点。
如“可是,天上的大窟窿……把天补上。”,“女娲把它……立刻被补好了。”
指导朗读。
(3)女娲不怕困难的特点。
引导学生抓住句子,并找出自己认为特别关键的词。体会后指导朗读和进
行评价。
“她跑到山上……泉水中找到了。”,“五彩石找齐了……很稠的液体。”
(4)女娲的力量神奇。
女娲能请雨神,能造船救人,能炼石补天等。
四、朗读最后一段,把女娲给自己留下的印象转化为对她的赞叹。
那天边的五彩云霞是女娲冒着生命危险,不怕艰辛换来的,所以显得格外美,那么你认为该怎样读好最后一段?
齐读。
复述故事。
五、谈启发。
读完这篇优美的神话故事,你有什么启发?
六、联系实际,拓展思维。
1 女娲补天是个神话故事,在现实生活中,会不会因为人类的行为,而使天破了呢?(例举破坏大气层的例子)
2 如果天真的破了,我们人类可以运用什么科学方法来补救?
3 与其到时想尽办法去补,倒不如从现在开始,从我做起,去保护地球。
七、总结。
1 梳理知识结构。
2 布置作业。
然后和学生一起议议主题。本文通过写女娲为造福于人,不顾危险,克服重重困难终于把天洞补好的故事。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企盼幸福美满的情感,同时也表现了古代人民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在这个环节可以引导学生也来写写神话,以此为兴趣激发,从学生兴趣中激起写作的欲望。本人也现场编了些神话如“月亮的寂寞”“嫦娥的梦”等。还别说,学生可有兴趣了,有好几个学生让我别说话,他们想写点东西。就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进行入了写作状态,我巡视了一下,题材不少,什么“与星星作伴”“月亮和太阳”“嫦娥很后悔”“星星知我心”“梦游月宫”……我给足了学生时间写,直到全部完成为止。再抽取一部分学生的习作,结合本文的写作特点进行综合点评。
再次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从阅读中感悟写法。用词准确,生动不仅能把作者要写的人事物逼真地描述出来,而且还可以把细微的感情生动地表达出来。本课就做到了用词准确,生动这一点。如描写天塌的情景,通过一连串叠词的运用,“轰隆隆、黑黑的”等逼真地表现出人间的悲惨状况。那么,如何做到用词准确,生动呢?这就要把工夫花在对意思相近的词语的“比较、推敲——寻找、选择”上。要学会连续想到几个意思相近的词语,然后通过反复地推敲比较,最后从中选择出一个最符合事实,最能恰当地反映客观事物特点,最能贴切地表达自己心理感受,最能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词语。
比如:有一学生写“一个我喜欢的人”对象写的是我,她在开笔写了我一段外貌及神态描写。中间有好几个优美的词,本人认为很符合,并且也用了一个重复的词,本人也认为符合。因为那样的重合可以增强人物的人格魅力及品质。文本如下:新学期开始了,轻轻推门而入的是王老师,合体的西服棱角分明,充满力度;整齐的长发上有两面三刀三个大波浪,显得落落大方;和蔼可亲的脸上神采奕奕,笑容可掬。她还未开口,那双戴着深度近视眼镜的眼睛就仿佛和我们交谈起来了,似乎一下子把我们的目光都吸引到了讲台上,使你无法离开她的眼神。短短的两面三刀三分钟,老师给我们的感觉是:整洁端庄,精力充沛,目光深邃,和蔼可亲。”(可见本人还没有说,学生装已经根据本人的衣着,神情形成了对一个老师人格的推陈出新断,作为老师,也仅自己的动作,形象对学生进行“无言之教”)这就是用词准确,生动的效应。又如:写一段自然景物描写。(每当天空渐渐撩去那黑色的面纱时,东方便飘起了一朵朵红色的云霞。随着红霞的出现,太阳慢慢地,慢慢地透过云霞,露出了早已涨得通红的脸庞……)
同时也少不了积累。学好语文,首要目标是积累,本文生动传神。如:描写天塌的情景,通过一连串的叠词“轰隆隆、黑黑的、一道道、熊熊大火”等。逼真地传达出人间惨状。又如课文结尾,看似随意,实则抒情,文笔流畅,余味深长,值得好好朗读与积累。让学生的练习落到实处,抄写文中美词,美句并仿写或写出同结构的词、句等。
【关键词】小学语文 主题学习 指导
【中图分类号】G4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6)02-0147-01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教学,倡导阅读教育,让名著走进学生的生活,让经典伴随学生成长。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参与“语文主题学习”,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独立思考,使学生敢想、敢说,不受约束地去探究、思考,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在无拘无束的争论中让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给语文教学注入生机?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以下经验:
一、给学生一份快乐,引导学生成长
“语文主题学习”就是在语文课程学习中,让学生把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写作融为一体的综合性学习,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要以阅读文章为主,尽可能地增加读书的机会,创设各种读书的情境,保证学生读书、思考、讨论、练习的时间,放飞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自由争论中学好语文。做好“语文主题学习”要努力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阅读指导
对学生進行切实可行的阅读指导,既完成了《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小学阶段最基本的阅读数量,又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培养阅读习惯,把学生引入到阅读的自由王国之中。因此,“语文主题学习”深受学生的喜欢,用阅读的方式,给学生一份快乐,给学生一条自我成长的路径。“语文主题学习”所选书目都是适合学生阅读的中外古今的精美篇章,能使学生从小就接受到高雅文化的熏陶。
(二)“语文主题学习”
开展班级“语文主题学习”读书会、校园读书会、亲子读书活动、师生读书会等多种阅读的方式,让学生亲近文字、亲近文学、亲近文化,营造了一个自由阅读的空间,使学生在快乐、自由阅读的同时提高了文学素养。
(三)以阅读为主要方式
以阅读为主要方式,打造书香校园,倡导书香家庭,建设书香社会。学校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积极策划和举办各种适合学生阅读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在这样一个黄金时期学到最优秀的人类文化精品,让学生与最杰出的人物对话,使学生通过“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奠定下良好的基础。
二、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在“语文主题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只有掌握了科学的阅读方法,才能事半功倍地提高阅读的效率。“语文主题学习”具有科学性、针对性、时效性和前瞻性,有力地推动了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使学生得到了知识的拓展与延伸。“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的每篇文章都具有汉语言文学的典型性,富有民族特点和时代气息,有利于学生在朗读、诵读和默读中学会学习。选取的文章彰显了经典文化和人类精神的魅力,蕴涵着生命与心灵的智慧。如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后,引导学生去阅读《经典故事屋》丛书,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逐步掌握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语文主题学习”承载着重要的教育责任,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途径,学生可以在“语文主题学习”中深深地感知世界、认识人生、感悟生活和提高审美情趣。如在五年级下学期,可结合课本内容,教学生学习《真爱无声》一书中的文章,这些文章彰显的是尊老爱幼、孝敬父母、诚实守信的中华传统美德。通过学习指导,教学生学会感恩,培养孝心,使学生从文中受到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从而也为学生成长为一名品德高尚、道德优秀的好公民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师生共同参与学习,重建语文课堂文化
常言道:“处处留心皆学问,悟性就在你脚下。”“语文主题学习”就是让师生共同参与语文课堂教学,重建语文课堂文化,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师生在平等对话中学习语文,师生在充满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中自主参与、共同学习、相互创新。我们在“语文主题学习”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指导学生学会阅读方式,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在阅读中注重搞好多重对话关系;强调学生学会与文本对话、师生与文本对话,为学生的个性阅读提供良好的条件,让学生直接地去接触文本;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特性,充分阅读、潜心阅读、体验感悟,通过阅读汲取智慧,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学习中的成功之处。
“语文主题学习”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教师是智慧人生的引路人。我们语文教师要想提高文化素养,首先要勤读书、多读书、读好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要学习毛泽东的读书方法,博览群书,笔不离手,圈划批注。如学了《三顾茅庐》这个历史故事,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文内容,我在指导学生学习时,充分利用“语文主题学习”时间,鼓励学生广泛阅读课外书《三国演义》。在课内与课外的阅读中,我设计了部分有趣的思考题,让学生在阅读中寻找答案,以此把学生带进《三国演义》之中去,从而激发了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这些题比较简单,只要学生能细心一些,就很容易找到答案,通过简单的回答,给学生带来了兴趣。其次是教师让学生在“语文主题学习”中自读自悟,把不理解的字词通过查阅字典、资料解决,把读懂的文章、段落写出自己的体会、感悟和收获,读不懂的句子标上问号,进行集体讨论。再次是开展师生同读一本书活动,进一步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这项实验跟以往所有课改实验不同的地方在于:它更强调通过‘课内阅读, 课内学习’, 来学好语文。它的特点是:课内进行大量阅读, 又称为‘海量阅读’就是让学生在用三分之一的课堂时间学完教材和基础上, 其余三分之二的时间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自由地阅读配套的《语文主题学习丛书》, 从而达到学习目标, 让语文教学回寻简约化, 实现‘简简单单’教语文。”
一、改变常规, 整合内容, 简单教学
根据实验的要求“一般每两周就要学习完一个单元的教材和一本配套的《语文主题学习丛书》, 这就需要教师打破常规, 合理安排教学课时”。在备课时, 教师可以从内容、情感、语言特点等方面将本单元课文和《语文主题学习丛书》进行有机整合。放下以往的繁琐分析, 抛弃面面俱到的讲解, 力求一课一得。这样, 我基本上“用一周时间学完教材上的一个单元内容, 一周时间阅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
比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共有4篇文章, 《古诗三首》《桂林山水》《记金华的双龙洞》《七月的天山》。开篇导语有这样一段话:“阅读下面的课文, 与作者一起做一次愉快的旅行, 去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 去体会作者对山山水水的热爱之情, 并体会作者是怎样用优美词句表达情感的。”由此可见, 本组课文的情感主题是“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语言训练点是“体会作者是怎样用优美词句表达情感的”。细读4篇课文之后, 我们发现, 从内容上看, 《古诗三首》《桂林山水》都是与介绍祖国名山胜地的特点, 《记金华的双龙洞》《七月的天山》是按游览顺序描写景物的特点。针对本组课文的特点, 用两课时就能完成教学任务。第一课时:精读《桂林山水》, 略读《古诗三首》, 体会作者是怎样用优美词句表达情感的, 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第二课时:略读《记金华的双龙洞》《七月的天山》, 学习作者按游览顺序描写景物特点的方法。第三课时:指导阅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相关的文章, 检测学生的阅读情况, 用所学方法学习课文, 体会情感。
二、多种课型, 自主阅读
“将课堂三分之二的时间留给学生自主阅读, 才能保障一个学年课内阅读200万字的实验目标落到实处”, 在实验中主要采用的几种教学课型:
“1”是教材上一个单元的精读课文的教学;“3”是教材上一个单元的若干篇略读课文的教学;“X”指的是《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的教学。
1.“1+X”模式———“一课带多课的辐射式教学方法”
“‘1+X’以一篇必修教材的文章为点, 向面上辐射, 把从必修教材一篇课文中学习到的知识, 尝试运用到多篇《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的文章的学习中, 解决阅读中遇到的问题, 或者扩大学生的阅读面, 从而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阅读能力。”
2.“X+1”模式———“反三归一”
先选择《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与教材内容相近的文章学习, 学完之后再让学生根据之前的所学方法学习教材中的1篇精读课文。
3.“3+X”模式
学完教材中一个单元的几篇文章, 用所学方法再学习《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的几篇类似的文章。
三、传授方法, 培养习惯
好的学习方式和习惯能使学生终身受益。“《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的到来, 使我们的“语文主题学习”阅读如虎添翼”, 因此, 教师必须教给学生好的阅读方法,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学习方式和习惯上, 应该“强调多读———诵读, 多看, 博览;强调感悟———悟其意, 悟其情, 悟其法;强调积累———语言积累, 情感积累;强调不动笔墨不读书, 学会做批注, 写读书笔记, 养成习惯”。
四、开展读书活动, 促进成长
为了将教材与《语文主题学习丛书》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 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快乐成长:
(1) 每学期中, 低年级举行“读故事, 讲故事”比赛, 中高年级举行美文欣赏、诗歌朗诵会。
(2) 班级设立“读书节” (每个月的第一个星期一的下午设定为班级读书节) :可以介绍度过的一本好书;可以开展“同读一本书”交流活动;可以是《语文主题学习丛书》读书笔记展评等等。活动形式和内容孩子们自主选择。
(3) 经典诵读:每节语文课前进行5分钟的诵读, 低年级诵读好词佳句, 高年级诵读古诗文、名人名言、美文。
(4) 亲子共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低年级可以是孩子与家长一起大声朗读, 简单了解课文内容;高年级可以让孩子和父母共读一本书, 读后共谈感受, 读书形式可以根据内容来定。
五、结语
通过开展这些活动, 可以提高孩子们的朗读水平和写作能力。海量的阅读可以开阔孩子们的视野, 陶冶孩子们的情操, 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了坚定的基础。“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路是漫长的、艰辛的, 同时也充满着幸福与快乐!我与我的学生们一起正行走在这条道路上, 希望我们能越走越远!
摘要:语文主题学习实验跟以往所有课改实验不同的地方在于:它更强调的是通过“课内阅读, 课内学习”, 来学好语文。它的特点是:课内进行大量阅读, 又称为“海量阅读”, 就是让学生在用三分之一的课堂时间学完教材的基础上, 其余三分之二的时间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自由地阅读配套的《语文主题学习丛书》, 从而达到学习目标, 让语文教学回归简约化, 实现“简简单单”教语文。
关键词:语文主题学习,课内大量阅读,回归简约
参考文献
[1]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手册[J].北京新学校研究院出版, 2013:1, 6, 8
[2]语文主题学习课题组.小学语文主题学习教师用书[D].中国青年出版社2013:8, 207
[3]课程教材研究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语文[D].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1)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创造、轰隆隆”等词语。
2.复述故事,积累优美生动的词语。
3.学习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了解女娲是怎样补天的;
2、引导学生通过文中作者运用的生动语言和丰富奇丽的想像,体会人们的愿望和寄托。
课前准备
课文挂图;课文生字课件。
第一课时
一、设疑导入,谈话激趣
1. 小朋友,我们每天抬头看着蓝蓝的天空,广阔无比,博大的宇宙,深不可测,你们会想到些什么呢?出示《女娲补天》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说说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想说的?
2.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富有智慧,他们凭借丰富、大胆的想象,创造出了许多瑰丽、多彩、优美的神话故事,创造出一个个离奇的神的形象,女娲就是其中的一个。(板书:女娲)传说中的女娲长着蛇的身子,人的头,她见大地上没有人类,就用黄泥捏成了小人,创造了人类,她为了人类的生存,不顾辛劳,不怕凶险,不停地工作,为人类造福,创造出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女娲补天》就是其中的一个。(板书:补天)看到这个课题,你想了解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自由读。
同学们喜欢这个故事吗?赶快读读吧!(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边读边标记课文自然段。
2.同桌互读。
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流利,如果对方有读得不准确的地方,请你帮他指出来。
3.默读。
a.要求学生不指读,不动唇,不出声,养成一边默读、一边思考的习惯。
b.想一想,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能用几句话说一说吗?
c. 思考你或他人提出的问题,相互补充、评议、订正,然后再派代表汇报。
三、自主学习、走进文本
1.选择你喜欢的部分阅读,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部分,你从阅读中获取了哪些信息?
2. 汇报阅读情况,由学生评议、补充、订正。感情朗读。
3.全班交流,释疑解难。
四、合作交流、体会文意
1.讨论、交流:女娲是一个什么样的神?
2.(出示女娲图片),现在女娲来到了我们的面前,你想对她说点什么呢?
3.默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谈谈你对这一自然段的理解。
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的练读、评读、再读,在读中体会情感、积累语言。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 有感情朗读课文,巩固认读生词。
2.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读懂了什么?
二、互相合作,练讲故事
1. 自主练习讲故事。(可用上表示顺序的词语:先……然后……接着……最后)
2.小组合作讲故事,可以独立完整地讲给同学听;可以几个人合作,各讲某些情节,连成一个完整故事;也可以讲自己最感兴趣或最精彩的情节;还可以创造性地改编、续编故事。
3.自愿讲故事,可独立完成,也可合作完成。
4.组织评议。
评议要点:仪态是否端庄大方,故事情节是否完整生动,语言表达是否流畅、有感染力。
三、识记生字,书写生字
1.自主识记生字,同桌交流识记小窍门。
2.观察字形,指导书写。
四、总结全文
1.学了课文,女娲的哪一点精神打动了你?由此,你想到了什么人?你想说些什么?
2.指读全文。
五、课外拓展
1. 把今天学到的故事讲给你的亲人听,让他们评评你讲得如何?
2. 收集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在班内开展“神话故事会”,评选“神话故事之星”。
板书设计
为什么 大火、大水
女娲补天 取石
怎么补 炼石 不畏艰险
泼液
【《女娲补天》教学设计 语文主题学习教案】推荐阅读:
小学语文《女娲补天》说课稿及教学设计10-02
《女娲补天》的教案设计10-01
女娲补天教学实录06-08
女娲补天教学设计第二课时06-16
《女娲造人》语文七年级上册新课标教案06-27
女娲造人的教案10-02
《女娲造人》(第4课时)教案10-02
女娲补天优秀课件11-18
《女娲补天》评课稿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