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生命的火炬

2024-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点燃生命的火炬(精选8篇)

点燃生命的火炬 篇1

你也许对“心理健康”这个词感到生疏。人们在日常生活里,经常谈论和使用“身体健康”这个词语,而很少说“心理健康”;长期以来,人们只注意到生理上存在着健康问题,而忽视了心理上同样也存在着健康问题。

其实,人的健康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因为人是生理与心理的统一体,身与心的健康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着的。随着人类精神生活的不断丰富和提高,怎样保持心理健康、预防心理疾病,势必会成为越来越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我相信,人们若是掌握了关于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就会有助于排除内心的干扰,避免心理冲突,从而有效地去解决困难,顺利地度过挫折和战胜逆境。

你也许会说,心理健康与否,只不过是个人的小事,和别人、和社会没有什么牵连,你说错了。比方说,如果一个人手脚不灵便,但心理健康,那么对于他的人格影响不大。因而,不论为了个人、家庭,还是为了民族的命运,我们每个人都应当保持心理健康。

点燃生命的火炬 篇2

所谓意象, 就是客观事物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 意象就是寓“意”之“象”, 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意象很难吗, 它距离我们很远吗?非。意象其实就在我们的情思里、印象里、记忆里。请看福建高一年级的陈彦君同学的《泥脚印》, 作者把对家乡的怀念与依恋熔铸到姨母不穿鞋的泥脚印上, 捕捉很独特。文章没有形容姨妈的容貌和乡间的泥泞, 烙印的却是姨妈那又大又深的泥脚印, 而脚印背后的辛苦劳作, 自然被读者深深地感悟与感知。“印象中的那段日子, 我在门口顽皮地张望, 总是期待姨母归来, 然后飞也似地跑过去将泥脚印踩乱。”———踩乱姨妈规则的泥脚印, 竟然成了作者儿时的乐趣, 写出了童趣的烂漫与天真。也正因为童心不泯, 所以作者才诗化了对姨妈朴实勤劳的记忆, 将其定格在隽永韵味的泥脚印上, 脱尽了平庸与俗气, 意象出了诗情与诗意。

在这里, 作者紧紧地抓住了“泥脚印”这一意象, 把童年, 家乡的故事色彩得如梦如幻。也正是由于意象事物的强烈、鲜明、独特, 所以文章把读者引入到一个温馨亲切的诗画境界里。有哪一个读者, 不想像作者一样, 踩踏在田园牧歌的音符上舞蹈雀跃呢?

去掉了一切繁冗与琐碎, 紧紧地抓住“泥脚印”这一“意象”不放, 文章才表达得这般地集中、凝练与诗意。

当代作家田中禾的文章就紧紧抓住生活中的意象不放, 为读者勾勒出一幅幅静谧的图画, 使我们久久地徜徉其间, 割舍不掉那一道道风景的诱惑。他的一篇《绿门》写的是两扇绿门里的故事。小说以两个孩子的眼睛, 爬在桑树上看绿门里的事情为视点, 委婉着故事的神秘:一个女人在院内后园拍粪饼, “阳光将她的额头和鼻子照得鲜明和谐, 她宁静而蓬勃。”每隔一两天, 有个男人从她家后门进来, 肩上担着畚箕, 盛满用青灰拌过的鲜大粪。这时院内的黑狗便显出异样的活泼和调皮, “先是陡然竖起耳朵, 很精神地听一听, 然后敏捷地跳起来, 扑向那人, 窜前窜后, 绕着他的腿, 发出呜呜的亲昵的呜咽。摇头摆尾地跑到女人身边, 再骤然折转, 绕回男人脚下, 再跑开, 再跑回。待男人放下担子, 立刻半直立地把前爪搭在他的胸前, 吐出宽大绵软的舌头, 喷着热气, 叽叽咛咛勾下头, 撕咬那人的裤腿。男人笑, 望着它, 温和地抚它的脊背, 它就静静地卧倒身边, 默默地听他们说话”。此处一笔也没有写女人对挑粪人的态度, 黑狗传递着男人和女人之间的温馨与甜蜜, 作为意象, 它成了故事的不可或缺。

但是, 在无数故人、故事、故地、故园的记叙里, 许多同学虽然也捕捉了老屋老树老院老井溪流漫坡鸡婆耕牛等事物, 尤其在写人的时候, 许多人会写奶奶的银发, 爷爷的皱纹, 爸爸的糙手……但是这些记叙大多泛泛。对于作者可能记忆犹新终生难忘, 但是你没有将感动你的事物意象化, 没有做到以少少许胜多多许, 没有使之成为火炬去点燃受众, 更没有创造出由意象构成的意境, 这就造成了我们写作的一种普遍现象:深刻的记忆只能感动自己, 大写特写出来却不能拨动读者的心弦, 更别提使之共鸣与感动了。

冰雪点燃的精神火炬 篇3

作为一位文学的专业读者,以冷静理性的眼光审视文本,既是专业训练的需求,亦是长期滥读的心理惯性,然而当展开《人民,只有人民》一书时,我的心时时随着作家澎湃的心潮而涌动,我的眼眶因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场面而湿润,2008年初湖南人民抗冰救灾的场面借着一本书铺天盖地地复活在我的眼前。

扣人心弦的故事、激荡热烈的情感、饱满华丽的语言、铿锵有力的叙述节奏,作家调动写作的一切才能,让人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救灾十万火急的紧迫性。随便翻看书中的哪页,我们都能被书中紧张的气氛所感染,跟随作家进入一个个众志成城的抗冰场景。从政府高层第一时间的果断决策,到地方各级政府部门火速坚决的执行;从人民解放军的除冰会战,到灾区群众的团结自救;从总理的一线指挥慰问,到民营商人的壮烈牺牲;作家的笔力触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展示了政府、电力、铁路、公安、医院、军队、工商、媒体、酒店、环卫、各行各业人们的协调一致、抗冰救灾的全景画。在抗击冰雪的过程中,作家的采访行程达2000多公里,足迹遍及两省、三市、近20个县镇,走访了30多个相关部门。她以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一个个平凡人在平凡岗位上可歌可泣的事迹,再现了湖南人民在严峻的雪灾前从不畏惧、敢办难事、敢打硬仗的湖湘文化的人文品格,歌颂了在大灾大难面前,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大仁大义的民族精神。

面对纷繁的叙述对象,作家是智慧的。她分别从“智”、“勇”、“责”、“义”、“情”五个方面入手,一层层地叙述人们在灾难来临之时的高尚情操。在她看来,这五字所代表的湖湘文化的精髓是湖南人民取得抗灾胜利的精神基础。结合抗冰救灾的现实,作家给湖湘文化的精髓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科学决策,沉着应对的务实精神(智);攻坚克难、坚忍不拔的拼搏精神(勇);万众一心、共赴危难的团结精神(责);奋勇担当、敢于牺牲的奉献精神(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友爱精神(情)。作品的每一章围绕这五种精神分头展开,纷繁的事例据此在各章中得以有序编排,这种大气、巧妙、紧凑的构思结构,将全书的精魂——抗冰精神——放在了最容易被读者直观把握的层面。一展开书页,读者的心就被作家歌颂的精神所深深揪住。

作家是诚挚的。在冰雪现场、在深入的采访中,作家经历了火热生活的洗礼,接受了真情大爱的净化,这是一次精神超越与自我蜕变。她灵魂的感动变成了喷薄而出的创作激情,然而此时,一个一个细致描摹的故事还不足以表达她的情怀。她巧动心思,专门开辟《本章综述》、《主编思想》等园地,分别从国家的、历史的、人性的、民族的高度,以滚烫炽热的文字直抒胸臆地议论、赞美人民的大爱和大美,从不同的角度彰显了抗冰精神的伟大意义。她丝毫不担心那些议论是否恰如其分、那些赞美是否夸大其辞,因为赞美来自她亲身的感受,发自她受到洗礼的心灵,她像一个抒情主人公,尽情地表白情难自抑的心灵震撼。她忘我的投入,诚挚的歌唱成就了一幅动人心魄的精神画卷。

作家又是巧妙的,作为一名网站主编,她第一次将网络带入报告文学,创造了报告文学的新形式。一方面,在每一章的开始,作家开辟《网上目击》栏目,专门集中载录抗击冰雪过程中网民的与本章主题相关的言论。另一方面,在某些章节的行文中,她又恰当地将网络上人们的冰雪日记作为叙述的线索,将民间视野与作家视野完美融合。正如有关学者在序中所指出的,这些网络资源“成为了作品价值的亮点和支点”,它们既是作为抗冰救灾的一个方面内容来呈现的,又是作为作家有关观点、叙述的证据而存在的。从这个角度讲,它们使得作家用心描绘的这幅全景画更加生动丰富、真实可信。

二、唱响“大人民”的英雄赞歌

在以《雪地阳关,共和国“大人民”概念》为题的主编思想中,作家真挚地写道:“好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军队是人民的子弟兵;总书记,总理,人民视他们为当家人。对他们的最高褒奖就是:他们是人民一员,他们——就是人民!”是什么让一个出入酒店吧厅,创作多为浪漫的时尚女作家改变浅斟低唱转而高亢的主旋律?如果说,人民是文学永恒的叙述主体,那么作家第一次言词振振地将政府官员纳入人民的范畴作为歌咏的重要对象。在笔者看来,这是本书一个值得仔细品评的亮点。

当然坚韧不屈、无私奉献的百姓同样是作家要歌颂的。那些身受重灾、却将救灾物资全部送到旅客手上的郴州人;那些冒着风雪深夜在高速路破冰,以人力推集装货车上陡坡的村民;那些倾尽自家年货,扶老携幼为滞留司机送去温暖的周边群众;那些为了早日通电而舍生忘死的电力工人,那些不远千里自费救灾的他乡义士,是他们奠定了胜利的群众基础。那个用手电筒无声照亮邻居前行的姑娘;那个过年挖菜、放弃团圆、让他人吃上新鲜蔬菜的老农;那个步行上百公里,寻找生病女友的小伙子;那个在冰冷夜晚为妻子温暖被窝的丈夫;是他们一点点滴滴的行动汇集成了融化坚冰的暖流。作家的目光既注视着影响抗灾胜利与否的宏大的决战场面,也不遗漏普通的生活细节,她描写的聚焦点始终是平凡人伟大的牺牲精神和可敬的人性光辉。

然而作家意识到,在面对毁灭性的大灾害时,“亲情、友情、爱情,冰雪中只是一段情。党情、国情、民族情,才是最有力量的情。”3900多万人受灾,基础设施重创,无水、无电、与外界的通讯、交通阻断,灾害的严重性出乎人们的想象。如果没有中央政府在第一时间吹响抗冰救灾的集结号;如果不是中央政府将民生问题摆到国家行动的首位,灾难的结果可能无人能想象!严寒之中,上至国家总理、省委书记,下到乡镇干部,地方各级大小领导以及无数共产党员、军人战士,他们彻夜辛勤,冒雪前行,无非就是为了让灾区的人们过上光明、温暖、平价、团圆的新年。看着一个个烈士的事迹,鄙陋如笔者,有时想:为了一线光明,需要或者值得那么多电力工人舍生忘死吗?可是一个国家政府,一个执政党,能将民生置于政治的首位并率先士卒、竭尽其力,其真诚确实令^敬佩。

作家的赞歌是一个灾区百姓发自肺腑的感激之情。就如作家所比附的灾情就是一场战斗,如果没有高屋建瓴的斗争战略,如果没有全盘考虑的整体协调,每个战区各自为阵,那将遗误战机,或者付出更大的代价。在抗冰救灾中,正是有了一个伟大的人民政府,一个为民的政党,百姓才有了主心骨,才做到全国上下一盘棋,齐心协力战胜困难。正是党和政府联合各方力量从人力、财力、物力、精神给予灾区多方支持,灾区人民才安全地、以最快速度取得了全面胜利。抗冰救灾无疑是一曲“党和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和谐乐章”。

作家的赞歌同时也是树立一杆精神标尺,为后来者的行动提供参考的依据。如作家所说,衡量官员的标准,自古就是“德”、“才”二字。在民众生死危难之际,官员能挺身而出,指挥若定,妥善安排,民众就能逃离灾难

的渊薮。历史的经验也无数次地证明,天灾无不包含着人祸的成分,一个政权的民主程度左右着灾情的严重程度。作家书写的英雄榜样,或将鼓励更多的后来者沿着前人的足迹奋勇前进,或令更多的为政者反省对民众的“用情程度”和对抗灾情的“应急能力”。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人民在文明演进的路上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面对困难,需要执政为民的党和政府带领人民团结一心、共赴危难,克敌制胜。

三、传扬民族精神的熊熊火炬

冰雪的肆虐让人民的财产遭受了巨大的损失,生活一度陷入惨烈的困境,然而民众的爱心、责任心、道德心却空前高涨。也许我们在常规的生活中会斤斤计较点滴的付出,会对某些需要帮助的人漠然视之,会对奉献、无私等词语嗤之以鼻。然而美好的情愫并没有被日常琐事所消磨,冰雪中一幕幕互助互爱、无私奉献的人间真情,让潜伏在人们心底的感动、爱心破冰而出,它们像春天里的小草一样快速生长,使越来越多的人汇入这一场爱心、奉献的大接力中。正如有评论指出,雪灾让我们看到:“人性中的光辉其实并未泯灭,而是深藏于人们内心,只有当某种特定的介质突然闯入我们的生活,并引起我们强烈的心灵共鸣和震颤之时,人性中的闪光点才会一发不可收地爆发,含着战无不克的能量。”(向迅《讴歌人民的大爱和大美》,《文艺报》2009年3月14日第二版)对于那些加入、关注抗冰救灾的人们来说,这一场战斗不啻是一次难能可贵的精神洗礼。

本书不吝笔墨的讴歌最终能转化成一股动人心魄的力量,源于作家抓住了人性升华的那些美好契机,呈现了这场精神壮举如何从丝丝缕缕的感动发展成为普遍的爱心奉献。在大灾大难面前,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英雄,但是平常人在英雄的榜样作用下,能迈出不平常的步伐;不是每个人都急他人之所急,痛他人之所痛,但是很多人都有知恩图报的心理;关爱理解他人,必然也得到他人的理解关爱。在军队与人民,政府与百姓、上司与员工、党员与群众、英雄与常人的种种故事中,作家正是从人们相互关爱、相互鼓舞、相互理解的细节,写出了一个个普通人精神升华的朴实故事。无非是对员工的一个关爱的问候;无非是为路人送去一杯热水,一碗热饭;无非是坚守岗位,做好自己的工作,然而在非常情况下,这些平常的生活场景都闪烁着人性的光辉。

采访,给予作家走出个人小圈子,贴近冰灾前沿的机会;也给予作家接受真情大爱净化的机会。在艰难的采访路途中,无数次的感动中,作家完成了自我的精神洗礼,她将坚韧、无私、奋勇的抗冰精神内化为自己的精神实质,“我相信,这会是我一生不可磨灭的记忆。我深知,这会是我今后创作的巨大改变……跨越之后,是自我超越!”她清醒地认识到,一个文学工作者的责任是“传诵美的传诵,互动温暖的互动”,她要“将这些真情故事一轮一轮的传播开去”。灾难时期,余艳借助自己主持的湖南作家网在6万网民中做了一次“冰雪大爱的传诵接力”的活动,全天候立体报道灾情和灾区的动人事迹。灾难过后,她放弃所有内务外事,潜心思索,闭门创作,将满腔真情凝结成这部35万字的长篇报告文学,完成了对中华民族精神高度的一次记载,将发生在三湘大地上的精神传奇传播给了更广大的人民。

点燃兴趣的火炬,照亮成功的道路 篇4

点燃兴趣的火炬,照亮成功的道路

江苏省徐州邳州市戴庄中学王红

【摘要】

笔者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多年,在新课改形势下,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针对语文教学中后进生的学习情况,激发其学习兴趣,为他们点燃兴趣的火炬,照亮成功的道路,从情境创、自主合作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初中语文 后进生 兴趣

后进生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弱势群体,他们由于思维、语言表达及自制力等方面低下,对课堂表现的有些冷漠,略显寡言少语,往往被老师们所遗弃。《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素养。”提升后进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这就要从培养他们学习兴趣入手,激发其求知欲。

一、创设教学情境,点燃兴趣之火

教学情境的创设,是通向成功的桥梁和纽带,它可以唤醒学生沉睡的求知欲,使学习兴趣之火被点燃,燃烧激情;调动他们参与课堂自主学习的热情,为新授活动的顺利进行增添了行之有效的催化剂。例如:在教学《背影》一课时,让同学们课前搜集孟郊的《游子吟》这首诗,启发谈话时,特意请后进生背(或读)给大家听,懂得父爱、母爱的伟大,培养他们尊重长辈的思想感情。然后导入新课,经过悬念的巧设,给学生创设了阅读期待的教学情境,激发了后进生迫切阅读课文的欲望,渴求知识的心灵被撞击出希望的火花。

二、自主合作交流,培养兴趣之火

合作交流是培养学生交往能力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基本理念中指出: “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不仅可以扬长避短,促进师生知识的丰富和能力的提高,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为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原动力。”由此可看出合作学习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在教学《背影》一课时,让学生思考文中几次写到流泪?每次流泪的原因是什么?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学生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教师按好、中、差层次把全班分成五组,然后讨论交流,小组长负责记录讨论情况。发言人侧重于后进生,对于后进生的观点,不急于肯定或否定,采取延迟评判的方法,讨论记录订正回答的内容,最后难以确定的答案,由教师给予归纳总结。这样,经过反复讨论交流,后进生从中得到了锻炼,明白了自己学习中的不足,弥补了不懂的知识,提高了学习的自信心,保护了后进生激昂的学习士气,促进了课堂气氛的和谐,也体现了对后进生的关心和爱护。为了提高合作交流的兴趣,我通常还采用游戏或小娱乐活动的形式来开展。

1.写答案,采访交流

针对问题,每人在自己的作业本上写出自己的观点,由组长进行自由采访,选一名优生和一名后进生的观点,让他们读出自己的答案,大家讨论交流,对于还有争论的地方,由教师引导答疑解惑,再由后进生说出订正后的答案。经过反复讨论交流,后进生对问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掌握了新知,学会了学习。

2.写展板,讨论交流

把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写在投影片上,通过投影,展示给大家看。重点展示后进生的观点,因为他们的错误率较高,以此作为讨论交流的资源,既可以使全班学生对问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又能使后进生产生的错误得到了改正的机会,磨练了后进生的受挫能力。这种活动比较形象具体,易于观察,易于对问题产生好奇心,对后进生理解问题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3.演讲赛,评比总结

对文中涉及的问题,先分组进行辩论,发言者尽量选派后进生,然后进行演讲比赛,激发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大家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归纳,多用带有激励性的语言表扬后进生,使其保持旺盛的求知欲。通过比赛,满足了后进生的自我表现欲望和乐观争胜的心理,()还训练了后进生的语言交际的能力,有效地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4.分角色,品味感情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往往靠细细熟读品味,咀嚼其中所蕴藏的深刻道理。为了激起后进生参与学习的兴趣,采用分角色朗读课文,让后进生得到了锻炼,磨砺了他们的学习毅力,提升他们的.思想感情。例如,在教学《海燕》一课时,我让后进生扮演海燕,再找三名学生分别扮演海鸥、海鸭、企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其他学生作为裁判员,评选出朗读出色的,由老师进行表彰。通过朗读比赛,表彰后进生勇于参与学习的精神,鼓励他们再接再厉,永不言败,为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打下牢固的基础。

三、练习、反馈、交流,巩固兴趣之火

美国的T.布罗菲指出:在给全班布置完作业后,要尽快地注意那些低成就者,确保他们明白要做什么,并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不要让他们在那儿“操练错误”或者最后交上来一份“全错”的答案。如果他们还没有能力独立完成纸笔工作,要通过不断地接近来达到。(1)所以,我们在教学中根据后进生的特点,化难为易,巧设巩固练习题,以小练笔的形式出现,让学生自由地完成小练笔,接着由小记者去采访每个学生,重点摘录后进生的答案,评议交流,有争议的地方,老师引导作答,最后让后进生把正确的答案读给大家听。经过多次训练,后进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巩固了新知,学习兴趣就更加浓厚。

四、总结、归纳、探究,延伸兴趣之火

例如,让学生以《海燕》这一课或与此相关联的内容自办小报,有困难的后进生,可以邀请老师为小报记者,由教师引导他们排忧解难。后进生把自己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写在自己的小报上,邀请同学或老师投稿解疑。通过自办小报,激发后进生探究疑难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探究问题的激情,巩固了新授,拓展了知识视野,使课堂上点燃起来的兴趣之火得以延伸。

点燃生命的希望 篇5

--------学习汪海丰老师事迹有感

汪海丰老师是渔山乡中心小学的一名普通教师,他为人师表,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他乐于奉献,热心公益,利用业余时间和自身特长,为社会大众服务。特别是2011年11月,他为一位广州4岁血液病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先进事迹,更是为人称道。汪海丰老师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善举为当代青年树立了榜样,展示了青年教师敢于担当、奉献社会和服务人民、献身公益的责任意识。

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是一项造福社会,挽救白血病患者生命的公益事业。只有动员尽可能多的社会公众志愿加入非血缘性骨髓移植事业,才能给白血病患者带来再生的福音。发扬互助奉献、团结友爱的社会新风是时代对当代青年的呼唤,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象征,也是每一位当代青年应尽的责任。而汪海丰老师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善举正是创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具体体现,是携手共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楷模,是我们广大青年朋友们学习的榜样。

我们当代青年要站在掌握科学知识、投身社会公益事业的前列,通过学习骨髓移植方面的基本常识,了解骨髓移植的方法、移植的安全性等知识,提高对建立中华骨髓库意义的认识,进而以科学的态度和自觉的行动参与“青年骨髓捐献志愿者行动”。要奉献爱心,尽己所能参与建设中华骨髓库,为中华骨髓库建设贡献绵薄之力,身体力行并带动身边的亲朋好友尽己所能为中华骨髓库建设和“青年骨髓捐献志愿者行动”提供爱心资助。要开风气之先,让全社会共同倡导时代新风尚。当代青年要以宣传、支持和参与中华骨髓库建设和“青年骨髓捐献志愿者行动”为契机,为全社会共同形成“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和具有时代特征的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

只要献出一点爱,生命因你而精彩。新时代的青年们,让我们积极投身“为了生命的希望工程-青年骨髓捐献志愿者行动”,以我们的共同努力,为新世纪中华精神文明建设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点燃生命的火光(主题班会课) 篇6

(团体心理辅导 主题班会课)

活动目的:

1、让学生在适当的环境中把自己心中的负面情绪表达和释放出来。并学习和应

对处理他们现在可能遇到的问题。

2、创设一个让孩子安心和释放心中的负面情绪的环境,让他们感受相互之间的关怀,支持和信任的力量,教授一些简单易行的自我放松的训练技巧。

3、运用适合的心理辅导方法,让学生能回到正常的生活中,燃点对生活,对生

活的热爱之情,战胜内心的负面情绪,建立阳光的人生态度。

活动准备材料:

红蜡烛若干(每人一根),写有“热爱自己的生命”和“丢弃悲观、绝望……”等的标语,一个纸箱子,一个铁桶子,坐垫若干(每人一块),彩色纸片许多,笔,相关音乐曲几首,海伦 凯勒、杏林子和一些残疾运动员的故事组成的多媒体。

活动对象:

班上的全体学生,特别目睹事件的有关学生。

活动前准备:桌椅清空,地上只摆着呈现花朵形状的坐垫。

活动步骤:

一、开场白:

(放着一些让学生心情放松的背景音乐,如:柴可夫斯基的第六号交响曲《悲怆》)老师:孩子们,老师和大家都一样的感到心理特别的难过,不久前,我们学校发生了一件让大家都无法接受又特别感到不安事。有些同学觉得十分害怕,不愿意呆在学校,直说着想回家。事情已经发生了,我们要做的是放松自己,特别把心中那些让我们感觉不安、害怕、悲伤或者绝望的负面想法或负面情绪放弃,让自己心中充满平静、阳光。

(示意学生自己选择的位置就座,面对老师,放松坐下。)

二、直陈事实,抒发情感。

1、PPT出现关于自杀学生的一些情况及照片。(当然是本人开心的生活照片)

老师:她是一位活泼可爱的同学,我们班上也有几位同学与她关系比较好的。她的离去,让我们真的很难受,心中很不舒服,特别是与她关系不错的同学,更舍不得她这样这离开我们了。但是,人走了,这是事实,我们舍不得也改变不了。我们对于其中的原因,谁也不能完全清楚,都只是在猜测。请同学说说自己说说自己的一些感受?(背景音乐换成:巴赫的《幻想曲和赋曲》)

2、学生各自表达自己心中的感受或想法,老师边聆听边给予一些辅导、鼓励的评价。

3、老师:刚才老师静静地听大家说出自己心中的感受时,看到我们中还些同学心情还是十分悲伤与难过,请你上前来。

(学生上前,老师抱住她)孩子,你想念好朋友了,老师知道你心中真的伤心与无法忘记她。想哭就大声哭出来,把心中隐藏的伤痛都哭出来。(背景音乐:莫扎特《D小调第十四交响曲》。)现在能把你心中的想法告诉老师吗?老师很乐意做你的听众。

(等学生哭过了,情绪逐渐平静了。)因为这件事,你睡不好,食之无味,学习

也受到到了影响,老师看到你的情况,心中多难过了。(面对全体学生)相信大家也有过与她一样的情况,我们不能改变事情,但我们可以让自己学会放下心中的害怕、悲伤、难过或者绝望等让我们无法睡好,食得安心的不好的情绪。

三、放松,自我调节:

(示意学生归位)我们都静静地坐下来,听老师教大家一些让自己放松、静心的活动。

(背景音乐:莫扎特《D小调第十四交响曲》。)老师和着音乐缓缓地说出活动的步骤:

现在,请你在内心世界里找一找,有没有一个安全的地方,在这里,你能够感受到绝对的安全和舒适。它应该在你的想象世界里――也许它就在你的附近,也可能它离你很远,无论它在这个世界或者这个宇宙的什么地方„

这个地方只有你一个人能够造访,你也可以随时离开,可以带上友善的、可爱的陪伴你、为你提供帮助的东西„

你可以给这个地方设置一个你所选择的界限,让你能够单独决定哪些有用的东西允许被带进来,真实的人不能被带到这里来„

别着急,慢慢考虑,找一找这么一个神奇、安全、惬意的地方„

或许你看见某个画面,或许你感觉到了什么,或许你首先只是在想着这么一个地方„让它出现,无论出现的是什么,就是它啦„

如果在你寻找安全岛的过程中,出现了不舒服的画面或者感受,别太在意这些,而是告诉自己,现在你只是想发现好的、内在的画面――(处理不舒服的感受可以等到下次再说。)现在,你只是想找一个只有美好的、使你感到舒服的、有利于你康复的地方„

你可以肯定,肯定有一个这地方,你只需要花一点时间、有一点耐心„

有时候,要找一个这样的安全岛还有些困难,因为还缺少一些有用的东西。但你要知道,为找到和装备你的内心的安全岛,你可以动用一切你想得到的器具,比如交通工具、日用工具,各种材料、当然还有魔力、一切有用的东西„

(还对关着个别学生描述):“当你到达了自己内心的安全岛时,就请告诉我。如果你愿意,你可以向我描述这个地方的样子,如果你希望我对此一言不发,对我也没问题。”

当你来到这个地方,请你环顾左右,看看是否真的感到非常舒服、非常安全,可以让自己完全放松。请你用自己的心智检查一下„

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你应该感到完全放松、绝对安全、非常惬意。请把你的安全岛规划成这个样子„ 在(学生)描述其内心活动过程中应伴随其左右,通过多次提问而使(画面)更加清晰起来:

你的眼睛所看见的让你感到舒服吗?如果是,就留在那里;如果不是,就变换一下,直到你真的觉得很舒服为止„

你能听见什么,舒服吗?如果是,就留在那里;如果不是,就变换一下,直到你的眼睛真的觉得很舒服为止„

气温是不是很适宜?如果是,那就这样;如果不是,就调整一下气温,直到你真的觉得很舒服为止„

你能不能闻到什么气味?舒服吗?如果是,就保留原样;如果不是,就变换一下,直到你真的觉得很舒服为止„

如果你在这个属于你的地方还是不能感到非常安全和十分惬意的话,这个地方还应该作哪些调整?请仔细观察,在这里还需要些什么,能使你感到更加安全和舒适„

把你的小岛装备好了以后,请你仔细体会,你的身体在这样一个安全的地方,都有哪些感受?你看见了什么?你听见了什么?你闻见了什么?你的皮肤感觉到了什么?你的肌肉有什么感觉?呼吸怎么样?腹部感觉怎么样?

请你尽量仔细地体会现在的感受,这样你就知道,到这个地方的感受是什么样的„

如果你在你的小岛上感觉到绝对的安全,就请你用自己的躯体设计一个特殊的姿势或动作,用这个姿势或者动作,你可以随时回到这个安全岛来。以后,只要你一摆出这个姿势或者一做这个动作,它就能帮你在你的想象中迅速地回到你的这个地方来,并且感觉到舒适。你可以握拳,或者把手摊开。这个动作可以设计成别人一看就明白的样子,也可以设计成只有你自己才明白的样子。

请你带着这个姿势或者动作,全身心地体会一下,在这个安全岛的感受有多好„

撤掉你的这个动作,回到我们教室里来。

(过程中,让学生自由地做,边想边说,表达自己的情绪出来。)

(鼓励学生自己有时间练习练习,学会自我放松)

四、寻找心理支持。

(1)、老师:当我们心目中有各种的不好情绪时,怎样把它们释放出来,不让自己心情、情绪变坏?

(学生发表自己的做法或方式。)

对的,当我们心中有难过或不安。害怕等情绪时,把学会把它放下,释放出来,让自己心情回愎平静。你想对那些负面情绪说些什么?对自己说些什么?(学生自主宣泄)

(2)、现在请大家把自己心中的负面情绪写在彩纸上,再把它揉成一团,丢进这个贴有“丢弃悲观、绝望……”的一个铁桶子里,表示自己现在已经把不良的负面情绪全都丢弃了。

(学生写好了就丢起进铁桶里,大声告诉自己:“我已经成功丢弃了负面情绪,心情会变得开朗,阳光的。”)

(3)、当你心中有这些负面情绪时,记得找好伙伴诉说;当伙伴想向我们诉说他们的负面情绪时,我们都来帮助他们丢弃负面情绪。

请同学给我们一同学习的好友一个信心的鼓励和信任的动作或话语。

(学生相互给同伙信任与支持,有的还会热情拥抱对方,鼓励同伴)

(4)我们共同思考:如何让自己的生命活得光彩夺目?

五、鼓励积极生活:

(背景音乐:博克里尼的大提琴《A大调查第六奏鸣曲》,学生与自己的好伙伴坐在一起)

1、老师:哪位同学能说说自己知道的热爱生命,让生命活得光彩夺目的人或故事?

(学生讲述自己了解的关于热爱生命的人或故事。老师出示PPT)

2、老师讲述一些名人热爱生命的故事:如海伦.凯勒、杏林子和一些残疾运动员的故事。

老师:海伦.凯勒、杏林子他们都是一些身体不健全的人,但他们身上闪烁着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品质。同学们,我们有着健全的身体,更应该要热爱我们的生命,热爱我们的生活。生活中,有时会有阴天雨天,更多的是晴天,晴空万里的阳光日子。相信生活,相信人生。对于有限的生命,面对多变的生活,我们想对它说什么?写在彩色纸上,放在这个写有“热爱自己的生命”的箱子里,好好保存着。

3、学生写自己对待生命,对待生活的话,老师把箱子放在教室的中央,学生写好了让放在箱子中,并做了个鼓励自己的动作。

4、请大家点燃我们手上的红蜡烛,它代表着我们对自己生命的态度,代表着我们面对生活的心态。(师生共同点燃手中的红蜡烛)

5、(师生一同朗诵普希金的诗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背景音乐:莫扎特《D小调第十四交响曲》。)

六、活动小结:

今天的活动让大家认识到,在丰富多彩的人生中,我们的生命就像一个多变的万花筒,展现了我们丰富的内心世界。无论我们面对怎样的生活,请大家记住:生命是宝贵的,生活是美好的。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要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做一个快乐的人,热爱我们的生命,拥抱我们的美好生活。

七、观察、评估效果:

当活动结束后,老师还要仔细观察有关学生的表现,密切联系家长,家长、学校共同合作,了解交流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和在家的表现。从学生的表现中了解这次心理辅导活动的效果,特别是针对目睹事件的那些学生,有必要时,还要

点燃生命的火炬 篇7

她是一位舞者。她是信诺传播顾问集团的领舞者,当信诺公关事业的的七色彩练传递到曹秀华手中的时候,她舞出了别样的风采。

她是一位火炬手。她担当了北京奥运会的火炬手,当经过曹秀华之手将奥运圣火传递到中国大江南北的时候,这轮烈焰照亮了她自己的人生轨迹,也照亮了整个世界。

她是一个美丽传说。她是中国第一批职业公关经理人,从当初的懵懂“误入”公关行业,到海外归来掌舵中国公关的“航母”,她不仅是角色的转变,更给中国公关界带来了一缕清新的空气。

她就是中国著名公关企业信诺传播顾问集团总裁曹秀华。

她是一位优雅美丽的职业女性,一位睿智执着的理想主义者,一位把东西方文化完美融合在一起的文化使者,也是把世界先进的公关理念带入中国公关业界的探索者。许多人是在把公关作为一项生意来做,曹秀华却把公关作为一种诗意的人生来诠释。的确,当她把一种生命的智慧、一种文化的浸润、一种审美的追求溶入到公关行业中来的时候,公关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经营,更是一种富有审美意趣的生命的境界。

走近她,你会感受到她犹如浸润着江南水乡的茉莉花,温婉而馨香;走近她,你也会感受到她犹如纽约自由岛的自由女神塑像,深邃而宁静。她的办公室就是对曹秀华本人的最好注释:浓郁的中国文化元素,遍布每一个角落,但简洁明快,没有丝毫的刻意布置,在随意中是自然真情的流露,方寸之间充满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气息,让你感到这不是一间现代化的SOHO办公室,而是徜徉在江南的小桥流水的乡间。

她的英文名字叫Hersey,名字中暗含了她的两个偶像的名字:奥黛丽赫本和三毛。一个是西方贵族式的优雅端庄,具有高贵善良的人格之美;一个是理想主义者,真情毕现,个性张扬。这两种特质也正是Hersey性格中两个侧面的写照。她,就是这样一个把知性与理性、现实与理想、东方与西方都能完美结合到一起的人。

的确,在曹秀华的身上融合了中国文化的自然、平和与西方文化的理性、浪漫。这是因为她出身于人文荟萃的江苏无锡,那方诞生了钱钟书、荣毅仁等当代中国精英的土地,自然给了她深厚的人文熏陶;同时,她所经历的西方著名企业首席代表以及在美国知名学府严谨的学术训练,使她具有了现代的知识与智慧。当她把这一切都溶入公关事业的时候,不仅带来的是跨文化的碰撞,更带来了宽阔的国际性的视野。这就是曹秀华在中国公关业成功的秘诀,也是她带领信诺传播集团能够在公关业界脱颖而出的密码。

英文主持变身公关经理光杆司令执行力大提升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奏响改革开放序曲的时候,曹秀华从北京外国语学院毕业了。由于出众的综合素质与语言能力,她得到了一个令许多人羡慕的工作,去文化部担任对外联络活动的英文主持。这份工作使她有了经常向外国人传播中华文化的机会,也使她对中华文化有了更深切的理解,这为她后来从事公关事业积累了厚实的基础。至今,她都坚持认为,公关的背后其实最重要的是文化。

一年后,对于这份令许多人羡慕的在文化部工作的“铁饭碗”,曹秀华决定放弃,因为虽然这份工作四平八稳,但她看不到自己的成长空间,不能实现自己的“野心”。当她看到了一家著名的五星级酒店在招聘公关经理,促成她最后下定决心,去尝试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公共关系。公关究竟为何物?在当时,公关对许多人来说还是一个陌生的词语,更不知道公关具体是做什么的。曹秀华决定从这个陌生的事业开始,去追逐属于自己的梦想。

当初的抉择,与其说是冲动,毋宁说是执着。曹秀华自己清楚,她是一个不甘于平淡的人。而第一次踏入公关行业,更多的是一种偶然。但是,正是这样的偶然,改变了曹秀华的一生的人生轨迹。

如果说对于公关究竟是做什么的,普通的老百姓还不了解,还有情可原的话;那么,招聘公关经理的这店,也不知道公关是做什么的,确实就有些奇怪了。而这样奇怪的事情恰恰都让曹秀华碰上了。当时酒店设立公关经理这个职位,其实更多地是一种概念的包装和新闻的炒作。曹秀华就这样误打误撞地报名应考了公关经理的职位。至于应聘公关经理的职位,到底考什么内容,曹秀华心里没数,主考官也不知道怎么考。于是,酒店临时安排了一位业务经理做主考官。但是就凭公关这个时尚的名称,就吸引了许多美女来报名。曹秀华凭借出众的外貌、流利的英语和优异的综合素质,成为了最后的胜出者。她稀里糊涂地成为了中国第一代公关职业经理人。

当曹秀华进入公关业的时候,在许多关心她的熟人中引起了轩然大波,他们都误以为公关就是陪客人喝酒、吃饭。家乡的一些好心人也对她的母亲提出了这样的疑问,这对曹秀华的母亲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因为这种事情越说越说不清,好在不久电视台播出了连续剧《公关小姐》,当初那些质疑的朋友开始了解和认同了公关业。父母也松了一口气,更为女儿从事如此前沿而时尚的职业骄傲。

到酒店上班后,她才发现公关部只有她“一个光杆司令”,凡是其他部门解决不了的问题,全部推到公关部来,公关部几乎成了“打杂部”,什么事情都要管。曹秀华一个人单枪匹马、左右开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365天没有星期天,每天从早晨6:30忙到晚上11:30,近18小时连轴转,身体一向很好的曹秀华终于被累倒了。她住进医院躺在病床上的时候在想:难道这就是我所追求的事业吗?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公关事业吗?她陷入了困惑于迷茫之中。她决定离开这个岗位,去寻找新的发展机遇。从酒店公关经理的岗位上辞职下来,曹秀华在家整整休整了半年,过度的透支体力和精力,几乎使她垮了下来,以致她一看到加班,就有要呕吐的本能反应。

但是,不管怎么说,酒店公关经理的职业生涯,使曹秀华第一次接触和体验了公关业,也使她对公关业有了最初的感性了解,更使她的能力尤其是执行力有了极大的提升,为以后的公关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天赐机缘法国大师亲授领悟道法成就公关专家

从酒店辞职后,曹秀华加入了澳大利亚最大的集团——AWA集团。“我一直试图挑战可以挖掘我内在潜力的工作。”AWA集团是澳大利亚最大的高科技设备制造商及整合方案供应商,主要经营通讯设备、交通控制系统、航空导航系统、通讯解决方案等业务,并以其尖端的技术领域成为中国最大的设备供应商之一。由于出色的业绩和全面的工作能力,从1991年到2000年,凭借着良好的综合素质和敬业精神,曹秀华实现了从首席代表助理到项目经理,再到AWA首席代表的跨越,成为同龄年轻人的成功典范。十年的坚持与努力,为曹秀华创造了丰厚的工作经验、专业背景与人生阅历。

非常巧合的是,在AWA的办公室的邻居,是20世纪80年代最早把公关引入中国的法国公关大师杜孟的办公室。毗邻杜孟,AWA也自然成为了杜孟公司的客户。这样曹秀华有了第二次与公关结缘的机会。但这次她的身份有了变化,她是作为客户方接受公关公司的服务,从而也有了经常与国内知名的公关大师杜孟等一起探讨问题的机会。这对曹秀华来说,她不仅学会了从更高的理论层面去分析研究问题,也学会了如何从客户的角度来看问题。这对以后做专业的公关咨询,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学习机会。因此,曹秀华是具有从公关职业经理人,到公关客户,再到公关咨询公司全面从业背景的资深专家,这在整个中国公关行业中也是极其难得的经历。

在曹秀华看来,人生是不断需要新的高度来激励和提升自己的,唯有如此,人才能不断进步。而达到这一目标的方式有两种,一是不断学习,充实自己;一是把握时机,善于抉择。当有更高的目标在召唤的时候,曹秀华往往对于名利得失是不去计较的。1999年,她有了去美国加州州立大学读EMBA学位的机会,这对她来说就意味着要放弃打拼十年得来的AWA首席代表的职位。要知道,走到这一步是多么地不容易。这十年中,她自己付出了多少的汗水,只有她自己最清楚。但是,她更想得到一个充电提升的机会。于是,她再次选择了离开,远赴重洋,去美国开始了留学生活。

在美国留学的两年,曹秀华不仅接触到了世界著名的营销、广告、公关等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也看到了中国公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于是,她一方面积极建立具有国际背景的人脉关系,一方面她白天考察美国的企业,晚上继续博览群书,从而积累了丰富的学术资源。因此,曹秀华在美国的留学本身也成了一次成功的公关活动。

应邀履任信诺担当总裁风生水起粲然舞潮公关

2003年,曹秀华从海外归来,应邀担任信诺传播顾问集团总裁。当时的信诺公司,正遇到一个发展的瓶颈,即规模难以拓展、经营方式僵化、客户资源在不断流失。虽然信诺是1992年国内最早成立的公关公司之一,也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客户资源。但是,无论从业务范围,还是业务量来看,始终是停滞不前,难以有新的突破。这也是困扰着国内许多公关公司带有共性的问题。接手信诺公司后,曹秀华面对严峻的挑战,打出了三张牌,即重塑企业文化、创新经营模式、拓展业务领域。

曹秀华从对中国公关事业的使命感、责任感和价值观的高度,来重新界定信诺的使命与愿景。从企业来说,欲立则信、诺定责成,正人者先正己,公关公司要为客户树立好形象,则要首先从树立好自己的形象开始,并要以兼容并蓄的心态去主导公关行业的发展。尤其在中国全面走向世界的背景下,更要以国际化的视野来审视公关发展的最新态势,力求在国际化与本土化的联接点上,厘清信诺的自身定位。她说:“在国际化和本土化结盟的路上,许多东西都尚处在萌芽。我们特别希望借助自己的力量,把中国的公关业推向世界前列。”

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传统媒体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许多国际著名公司的客户都有要把网络融合进公关计划的诉求。于是,曹秀华带领公司的创意团队研究如何充分利用与创新网络资源,为客户实现传播价值的最大化和最优化。2009年,信诺为诺基亚酷6手机策划整合营销传播,曹秀华提出了现场音乐会与网络实时音乐会联动的娱乐营销,实现线上线下同时互动,演员的出场次序、歌曲的选择都交给受众来决定,充分调动、激发他们的参与和分享。这种独特的娱乐营销方式,是信诺人的首创。这一大胆的创新带来了巨大的轰动效应,当天的音乐会,线上线下创造了600万受众参与的奇迹。

曹秀华领导信诺为李宁公司策划的FUN-RUN的策划,则是体育营销创新的又一经典案例。FNU-RUN是信诺为李宁公司量身打造的一种营销理念,即当把跑步当成一种娱乐的时候,李宁品牌的体育产品市场会产生巨大的市场购买效应。为此,信诺在2009年在首都体育场策划了FNU-RUN的“越夜越跑,越夜越快”的体育营销活动,把经销商、体育俱乐部、大学生、网络等资源统统整合到一起,吸引了超过一万人的参与。当信诺为客户创造了价值的同时,则自然会有更多的客户选择信诺。

点燃孩子心中那把明亮的火炬 篇8

1998年,小女儿婷婷榜中清华;

2001年,娉娉被录取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2002年,婷婷直读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

2003年,娉娉被录取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有人说:一个幸福女人莫过于有一个好孩子,而我有两个好女儿,我的幸福是双倍的。基于这样一种心情,我愿意以女儿们的成长过程为主线,对两个女儿健康成长的全过程做一番认真回顾与总结,把我这许多年来教育子女的一点切身体会,以及我对现行教育尤其家庭教育的一些思考和理解毫无保留地说出来,与广大的家长朋友们做一次推心置腹的交流,或许对您教育孩子有一点启发,有一点帮助,那将是我最大的快慰。

用心点亮心

大女儿娉娉小时候常常犯牛脾气。任性起来,让你哭笑不得,她头天晚上生了气,到第二天早上还消不了,接着生;一睁开眼就这也不对那也不是,变着法儿赌气。我心里一急,自然也没了好脾气。这样恶性循环常为了一点小事,母女俩能怄上一个星期。

渐渐地,我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这种情况若再不改变,会不利用于孩子的成长。一天,趁娉娉特别高兴,我和颜悦色地对她说:“娉娉,咱俩和平相处,再也不闹别扭好么?”她疑惑地看着我。我赶紧说:“下次,你再有什么不高兴的时候,能不能忍三天。妈妈不生气,你也不生气,只三天,怎么样?” 娉娉天真地笑了笑,问我:“就三天?”然后,高兴地伸出小手,和我“拉钩上吊,一百年不变,谁变谁小狗。”

不久,娉娉就因为一件小事又要犯牛脾气了。可是,看到我伸出的小指勾勾,她立即把火压了下去。母女口头协定生效了——我心里一阵暗喜。整整一天,她都没有生气,我赶紧鼓励道:“娉娉说到做到,不放空炮,好样的!”在我不断鼓励下,娉娉的“高兴日”越来越多,越来越长,我们母女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直至她彻底改变了自己,很少再犯牛脾气了。

娉娉由特别任性到基本上克服了这个毛病,学会与人和谐相处,整个过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体会到:对比较任性的孩子,施行短期目标教育很有作用。更重要的是,你要把自己放在和孩子同等的位置上,打开她内心的那扇小门,找到小“火种”的藏身之处,再加以正确引导。

以爱引发爱

成功的家庭教育是将爱的教育入耳、入脑、入心,努力让孩子成为一个享受爱、理解爱、又会爱别人的人。家教的根本任务就是爱的教育,用爱心点燃孩子心中爱的光焰。完整的爱不只是父母亲对儿女的爱,也包括儿女对父母的爱,单向的爱是不成功的。

娉娉八岁、婷婷不足七岁那年春节,家里来了几位好友。为了畅叙友情,谈话方便,我和孩子们商量,另外弄一点菜让她们在小屋里吃。想不到两个孩子一起向我发火,说:“就让大人们吃好的,我们就不能吃么!”“让我们吃剩饭,没门儿。”两个小家伙还摆出一副“罢食”样子。我没想到她们会有这么大的反应,可转念一想,孩子一定是以为我忽略了她们,心里不好过。于是,我耐着性子,和颜悦色地给孩子们讲大人之间的友谊,以及孩子们在场不利于大人们交流,请她们理解爸爸妈妈,给爸爸妈妈一些属于自己的空间。最后,我把她们喜欢吃的菜,每样都拨了一些留在小碗里。结果,她们愉快地接受了我的“恳求”。

这件小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孩子们是很希望被尊重的。遇到难题,与其强迫他们去做,不如让他们“施爱”于你;在孩子们“给予”的过程中,难题便迎刃而解了。

我的孩子是夸出来的

平时,我从不舍得说孩子一个“不”字,总是乐于发现他们身上每一个小小闪光点,然后扩大,再给予由衷赞美,从而鼓励她们做得更好。夸赞能激发孩子的兴趣和热情,使她将本来可能不喜欢的事也做得有滋有味。我要告诉每一位家长:好好珍爱自己的孩子,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婷婷两周岁、娉娉三岁多的那一段日子里,我曾经想在孩子身上搞一点早期教育。娉娉还好,婷婷却坚决不合作,不说认字怎么都行,一说教认字,那张小脸马上耷拉下来,头也不抬一下,看也不看一眼。

后来,我买了一副“中国地图塑料块拼图”,拼图是按各省的形状,用五颜六色的塑料块制作而成的,两个孩子特别喜欢,一有空儿就拿出来玩。

突然有一天,婷婷兴奋地对我说:“妈妈,我能背下好多省名呢。”“是吗?背背看。”“北京、上海、山西……”整整20个,不简单,那时她才四岁多。娉娉不甘落后地告诉我:“妈妈,好多省名我都会认!”“是吗?”我十分惊喜。“会写吗?”她于是一笔一画写了起来,最后一数:写对15个省名,我连连夸奖:“了不起,会认、会写这么多。”

婷婷有点坐不住了,她也拿过一支铅笔,照着拼图上的字一笔一画地写起来。“我们婷婷也会写字了!”我禁不住夸奖她几句,孩子很兴奋,认字、写字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从那以后,不再是“要她学”,而是“她要学”。一吃完饭,小姐儿俩一人坐一只小板凳,婷婷就拿着儿童画报,指着上面的字问姐姐:“姐姐,这是什么字?怎么念?”小姐姐成了小老师了,她们还一起学写字,看谁写得多,写得好。

原谅孩子做下的“傻事”、“蠢事”

至今,我仍记得那个让我感动万分的傍晚。那天,因为办公室有事,我回到家已经很晚了。推开门一看,天啊!家里怎么成“工地”了。只见娉娉两手是面,地上到处撒着面粉,满地是水,婷婷撅着小屁股拖着拖把地,想把姐姐撒下的面拖干净,不想却因为力气太小拖不干净,地板越拖越花,成了用面和水“和泥”。

见我回来,两个孩子红着脸告诉我——原来,见我下班晚了,两个孩子想替我分担点家务,可她们又做不好,反而“添乱”。孩子们低着头准备挨我批评,而我此时,心里却充满感激。我不仅没有责备孩子们,相反对她们积极主动做家务大大表扬了一番,两个孩子高兴地围着我又说又笑。

小孩子有小孩子的思维,他们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不能用大人的标准去衡量他们做得对还是错,看起来有些冒傻气的事,其实动机好着呢!

对于孩子做错的事,家长一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首先要弄明白孩子的动机是什么。如果他的动机是好的,只因为能力不够没有做好,那就要原谅他;如果动机不纯,一定要给他及时指出来,不能姑息迁就,要把孩子的不良行为纠正在萌芽状态中,这是家长必须坚持的基本态度。

“望子成龙”不如“克己成龙”

孩子的教育问题,历来是每一个家庭举足轻重的大事。“望子成龙”几乎是每一位家长头脑中根深蒂固的期盼。

“望子成龙”本无错,但我觉得,一味地把“成龙”的期望“一推六二五”到孩子身上,自己却始终不肯埋下头来出点力气,花点功夫,下点辛苦,做出一份切切实实的努力,而喜欢用冠冕堂皇的词汇掩饰自己的不思进取,为自己的惰性与无能找借口,这实在有失为人父母的尊严和天职。最终还有可能是两代人同时毁掉。

孩子最吃劲最叫苦的中学时代,也是我人生“爬大坡”的岁月。每天早上5点30分,我准时起床,每天晚上我一定要写完当天的日记才睡觉。忙不完的工作,沉重的家务,还想见缝插针地搞点文学创作,我一副肩膀扛着“三个工作日”一走就是整整八年。虽然苦,却乐在苦中。玩命地冲了几年,终于在文学上小有成就。当一张张稿费单“飞”到桌上时,还真让昔日亲朋故友们羡慕不已。

那时候我们娘儿仨天天忙得昏天黑地,母女交流并不是很多,女儿们用突飞猛进的成绩鼓舞我,我不断发表的文章又反过来激励了女儿们。这种良性的互馈互动,形成了极好的态势。后来我和娉娉交流,认为那一段日子自己拼得太凶,为对女儿们照顾不周深表歉意,可娉娉却说:“不,妈妈,我们都有一样的性格,我们同样崇尚奋斗,相信努力,人就得拼,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我喜欢这样!”

“望子成龙”到底不如“教子成龙”更奏效,“克己成龙”远比“望子成龙”有意义得多,孩子在父母“成龙”的艰辛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受到极大的鼓舞与鞭策,不望成龙也成龙。

把孩子送到孩子们中间

把孩子送到孩子中间去,让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燃起希望之火。

婷婷最好的朋友宋玮也是个非常出色的孩子,现在复旦大学读研究生。因为她是独生子女,她的爸爸妈妈别出心裁,每年冬天都要储备好多水果,让上小学的女儿搞“水果外交”,用红红的大苹果、黄黄的雪梨去“吸引”别人家的孩子到家里来玩。

她们家常常是“小朋满座”,三个、五个不等。一次,她妈妈到外地出差,爸爸有事临时要出门,粗中有细的爸爸洗了两大盘苹果作“诱饵”,“教唆”女儿“诚招天下客”。几个小朋友欢欣而至,边吃边玩,捎带做作业,叽叽喳喳,七嘴八舌,乐不可支。从下午4点一直闹到晚上7点,小宋玮以种种优质服务款待众多小宾客。

宋玮父母的这笔费用没有白花,在与同学们的广泛交往中,她学会了和同学们和睦相处。长大后的宋玮落落大方,热情奔放,性格开朗,在同学中如鱼得水,人缘极好,威信也很高。

闲暇时,我也常想:同样是我的女儿,同样考上了国内数一数二的名牌大学,婷婷的学习为什么比姐姐显得轻松很多?是婷婷的智商真的高出姐姐很多吗?诚然,婷婷聪慧过人,但娉娉的思维质量也很好呀。

最后,我得出这样的结论:两个女儿能够同步发展共同进步,完全在于她们年龄相仿,成长环境一样,心理特征相近,她们的课程也仅仅相差一年,相互的影响和感染无所不在。娉娉的刻苦上进自成风格,学习自觉性已经养成,妹妹试图和姐姐较劲,比着上,双双互动,形成一个很好的竞技场,她们争先恐后,各不相让,才有了今天的姐姐北大妹妹清华。

身为家长怎样才能使自己更优秀呢?去点亮孩子们的心吧!孩子不只是一个盛放知识的器皿,还是一把承接先人、创造未来的火炬。

上一篇: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论文下一篇:圆的面积复习课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