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专业课程(通用10篇)
其中环境艺术设计师专业针对建筑和家装行业以及相关职业发展设计,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综合的建筑装饰理论知识、良好的艺术素养、较强的建筑设计、室内效果设计能力和现代建筑艺术理念,能熟练运用建筑家装行业知识和各类艺术设计软件工具进行建筑效果、室内装饰、园林、装饰品等艺术设计人才。
环境艺术设计师就业六大优势:
1.就业面广
环境艺术设计的就业面很广,竞争压力小!原因在于我国快速发展的经济,市政建设项目和房地产项目如雨后春笋,无论是室内设计还是景观设计均需要大量的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环境艺术的专业涵盖从过去的室内设计发展到今天室外设计、广场设计、园林设计、街道设计、景观设计、城市道路桥梁设计等全方位、多范围的设计领域。
2.专业人才需求大
环境艺术设计,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飞跃发展过程。特别是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的社会需求度逐年提升,由此带来专业设计人才缺口突现,社会需求量每年突破近百万。
3.人才区域分布广
在人才区域分布上主要就业单位可以是,设计院、建筑公司、园林公司、装饰公司等,岗位一般刚进去是从设计员做起,两年后可胜任高级设计师职位,甚至以后有可能胜任公司领导级从事工程综合管理或自己开公司创业。
4.工资待遇好
在待遇和计薪方式上一般设计师就业转正后待遇在3000元左右,基本工资约元左右另加提成工资,提成是无封顶的。高级设计师或主任设计师月收入5000至8000元不等。
5.职业人才紧缺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所生活的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并且现在新建筑的增加和城市环境必须改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也将变得更为热门。
环境艺术设计是指经过艺术加工的环境。就环境而言,可分为自然环境、园林环境、建筑环境等。建筑环境又可分为室内环境和室外环境。环境艺术不只作为视觉艺术而存在,而且要在触觉、听觉,甚至嗅觉方面感染观者,把观者所处的整个空间环境作为艺术作品,它消灭了观者与作品的距离,从而突破了传统的审美范畴,打破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
6.职业优势对比
来自一些调查数据显示,环境艺术设计工程师职位成为今年IT企业的重点招聘对象,企业对环境艺术设计工程师的招聘数量增加最快。越来越多的国内IT企业正逐渐加大对环境艺术设计工程师的重视。
一、中等职校会计专业课程改革中应注意的专业特质
1. 会计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
会计专业属于文科类服务性专业, 其专业属性完全不同于理工类专业, 从事会计职业岗位的人员其工作对象表面上是一张张单据, 实际上其工作任务是处理单据背后的一系列经济业务, 以及处理好业务过程中人的交往活动, 与理工类职业岗位面对实物对象的工作任务具有很大的差异性, 决定了我们会计专业课程改革应立足于自身专业特点, 建立符合社会需求的、符合会计专业人才可持续成长的专业课程体系。
2. 会计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模式
德国的双元制教学模式和新加坡的教学工厂教学模式, 无疑是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的典范, 校企合作模式从法律制度上得到了保证, 职业学校和企业得到了双赢, 形成了持久的良性循环。
国内中等职校会计专业开展校企合作尤其艰难, 首先, 会计专业学生就业的主要方向就是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 其财务部门私密性很强, 一般不熟悉的人员根本不可能进入其财务部门进行对口专业实习;其次, 即使会计专业学生能够进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 合作企业接收实习学生数量也是十分有限的, 如何保证会计专业学生都能进入企业实习, 对职业学校来说压力很大;第三, 会计职业岗位受行业不同、企业文化差异等因素影响, 其工作内容、工作流程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差异, 这对中等职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中“教学工厂”的职业岗位情境创设、仿真实训材料准备等方面带来很大的难度, 使得职业岗位应用的效果大打折扣。
3. 会计专业“双师型”教师的职业岗位能力要求
在我省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和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中对中等职校专业课教师提出“双师型”的要求。会计专业中如“会计师”、“经济师”、“注册会计师”等职业技术 (资格) 证书都是参加全国统一的书面考试通过后得到的, 教师拥有了这些证书, 并不一定表示具备了相应的职业岗位能力。“德国师范教育之父”第斯多惠说过, “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 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
二、基于会计专业特质审视中等职校会计专业课程改革
1. 制订符合自身专业特点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 建立融合会计专业学科基础课程和会计专业技能课程的新课程体系。会计专业知识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综合性, 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岗位能力是相辅相承、协调发展的, 因而在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中要明确专业知识教学体系和专业技能训练体系, 重新制订专业基础课程标准和专业技能课程标准, 课改实践中“知识—能力”导向的专业基础课程可采用理实一体化模式, “能力—知识”导向的专业技能课程应采用项目化教学方法, 实现学生认知能力和岗位能力的融合。
(2) 结合地方经济特色, 明确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等职校的办学层次决定了只能是培养会计专业普及型应用人才, 应结合所在地区的经济特色, 选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专业技能课程应采用教学内容“模块化”方法, 形成不同的专业课程方向:如金融会计方向、商业会计方向、税务会计方向、材料会计方向、电算化会计方向等等。
2. 有计划地控制会计专业招生人数, 合理确
定班级建制, 保证会计专业稳定、协调、发展, 保证专业技能实践教学质量
会计专业投入少, 产出大, 很多中等职校纷纷开设会计专业, 且招生人数是多多益善, 这种没有规划性的、只要数量、不重质量的专业发展模式, 造成了会计专业发展的大起大落。经济越发展, 会计越重要, 因而中等职校会计专业发展应密切联系地方经济, 通过调研, 确立会计专业发展规模、发展方向, 保证本专业持续、健康地发展;同时, 会计专业班级建制应结合学校实训条件, 班级学生人数与实训工位数相匹配, 力争小班化教学, 从实训条件上保证专业技能实践课程的教学质量。
3. 多途径拓宽中等职校会计专业校企合作模式
(1) 选择规模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选择需要稳定、专业对口、管理规范的企业作为会计专业校外实训基地, 安排学生进入企业顶岗实习, 也给企业创造挑选满足其需求的人才的机会。
江苏赵健
(2) 邀请行业专家参与学校会计专业建设, 指导专业实践课程教学。邀请行业专家进入会计专业建设委员会, 充分听取并吸收他们关于会计专业建设和专业课程改革的意见, 定期邀请企业会计实务专家进班级为学生和教师开设专业讲座, 指导本专业技能课程的教学, 从而保证学校培养的专业人才质量和规格, 满足企业用工需求。
(3) 创新机制吸引会计服务公司设立校内工作场所。会计服务公司能接触到各种行业的会计业务, 如果职业学校能创新机制, 利用优惠条件吸引会计服务公司进入校内设立工作场所, 可以使我们会计专业学生和教师随时可以近距离地感受、学习会计岗位实务操作过程, 可以有计划地安排学生介入会计服务公司进行实训练习, 从而大拓展我们专业技能训练的知识范围。
(4) 引导学生, 拓展企业资源, 密切职业学校和企业的衔接。学校层面主导形成的具有协作关系的企业资源毕竟有限, 作为教学管理部门, 可以会计专业主题调研的方式, 如设计专业调查问卷、财务科长访谈等形式, 引导学生, 挖掘自身企业资源, 利用寒暑假等节假日, 深入关系企业进行专业调研和观察, 近距离熟悉会计专业岗位的工作过程, 教学管理部门可以根据学生调研反馈信息, 及时调整教学重点、教学方向, 从而更大范围内密切职业学校和企业的联系。
4. 培养具有全面的职业岗位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持有会计专业职业技术 (资格) 证书的专业教师, 并不表示其真正具备相应的会计职业岗位实践能力。因而推行专业教师深入企业进行专业实践, 进而鼓励教师企业兼职, 显得十分必要。专业教师在全面熟悉企业管理模式和业务流程的情况下, 利用自己的专业理论, 高屋建瓴, 针对企业管理中的问题, 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和方案, 从而实现职业学校和企业的互惠共赢, 形成恒久的校企协作关系。具有这样经历的“双师型”教师在专业课程改革中才能知晓“做什么”、“怎样做”, 才能引导学生“学什么”、“如何学”, 才能成为学生“学习导师”。
参考文献
[1]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2010年8月.
关键词:职业教育;电子电工;教学措施;教学尝试
电子电工类专业是传统产业的重要支柱,是众多中等职业学校大力发展的专业。电子电工专业的课程是一系列知识面广、理论性强的专业知识与实践性很强的技能。这一个专业需开设的相关课程也很多,电子电工类专业课程的这些特点再加上教学课时紧等客观原因,特别是现在的中职学生,文化基础普遍薄弱,综合素质普遍较低,学习自觉性较差,缺乏兴趣,缺乏动力。如果仍然继续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譬如用语言描述和粉笔描画等傳统手段授课,许多内容都是难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的。他们构成了教学过程中迫在眉睫、必须及时有效解决的难题。笔者作为电子电工专业的一名老师,经过几年教学实践,在教学方法方面做了不少尝试,积累了一些有效的经验。
一、重视学法研究,帮助学生有效掌握概念及规律
概念和规律是电子电工基础知识最重要的内容。在电子电工课程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牢固正确的概念和准确地掌握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过这些年的教学摸索,要使学生形成概念,掌握规律,决不是简单的,被动地从教科书上或教师那里接受一些概念和规律的条文,而是在学生头脑深处发生一系列极其深刻,极其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记住概念及规律不等于掌握运用,理解是运用的关键。例如,大部分学生常常对楞次定律的记忆感觉困难。我们可以对楞次定律进行分析:它包含一个目的(判定感应电流的方向)两个磁场(感应电流的磁场和引起感应电流的磁场),四个关键字(阻碍变化),结果就很容易理解和运用楞次定律。比较法也是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也是进行记忆的有效方法。例如:比较电阻(和电容)的串、并联特点,比较左手定则与右手定则等;通过明确概念、规律的前因后果达到理解记忆的方法。例如,只有了解了欧姆定律的来龙去脉,知道它只适用于导体,即纯电阻,才能明确在应用焦耳定律时,应首先考虑发热体是否为纯电阻,不能乱套公式Q=UIt及Q=U2t/R。因为此两式是实验定律Q=I2Rt与欧姆定律推导而来的,必须符合欧姆定律的条件,相应地这就从根本上记住了定律及应用条件。
二、重视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意识与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在完成教学大纲的实验项目外,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如电气设备安装、空调调试等,都可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在实验室独立操作。演示和实物教学,可结合实验课进行,如棱次定律,左、右手定则,旋转磁场,电磁继电器,单相、三相交流电动势的产生等采用演示教学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们都带着好奇心,头脑中不是产生一连串的问好,教师边演示、边提问、边解答,把抽象的理论变得具体、生动,使学生在愉悦的教学环境中,深深感受到学点有趣,学点有用。通过学生的课外实验和课外小制作,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培养兴趣态度,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搞好教学的基础条件就是兴趣,学生只有对学习有了兴趣,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去做。而教学要做的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实施各种办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被动转化为主动,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例如,《电子电工基础》是研究电磁现象及规律在工程技术领域中应用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在电工基础教学中要加强直观教学,采用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器官的互相协调作用。学习电容和电感时,在各种电路主板上让学生寻找各种电容和电感,并让他们记下型号。这样,不但可以使学生初步认识元器件的外型、型号,了解元器件的应用情况,也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多媒体技术带来的不仅是手段和方法的变革,而且是教学观念、教学模式的一场历史性变革。目前,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通过多媒体辅助、实验演示,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静止的内容动态化,理论的内容实践化,对教育思想、内容、方法和课程体系及学生学习方式产生巨大的影响。例如: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能,也就是说:对PN结加正向电压是会导通的,那么它的电阻就比较小;反之加反向电压时,不导通,反向电阻就比较大的。用FLASH制作动画效果,将整个实验过程通过模拟方法予以完成,这样不仅将抽象的东西形象化了,学生易于接受了,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用计算机仿真实验代替传统实物实验,能节省时间,节约财力、物力,避免不安全因素,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及创新思维能力。而借助电子仿真软件EWB开展教学,直观的形象显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教学重点和难点的讲解,更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在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实用型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要素和突破口,也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途径和方法。电子电工专业知识内容较深、较广,学习难度较大,为不断适应电子电工专业与学科的发展形势,采用何种方法才能更好地提高技能教学的质量,还需要电子电工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尝试、创新。
参考文献:
[1]张青锋.职校电子电工技能训练的创新教学[J].西北职教,2009(05).
[2]张保华,郑伟.电子电工实验教学体系的建设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3).
[3]甄娟娟,郝文莉.浅谈中职电子电工专业教学改革[J].科技资讯,2011(12).
[4]马红宾.高职电子电工技术教学方法探讨.教育与职业,2009(17).
[5]刘立平,关于高职电工电子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07(8).
[6]隆平,高燕,汤光华.基于模块式的《电工电子技术》实验课教学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2008(17).
[7]谢迎春.项目教学法在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D].浙江:浙江师范大学,2007(44).
[8]李界华.提高电子电工教学效果有效途径的探讨.机电信息,2010(12).
[9]张宏,曹伟.浅谈电子电工教学中学习兴趣的激发[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0).
[10]杨颖,王昆.“电子电工”教学方法探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9(04).
[11]张群英.《电子电工学》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09(10).
李海霞
(晋城市中等专业学校,山西晋城 048000)
摘要:在德育课教学过程中,我们老师常常会遭遇这样的尴尬:老师辛辛苦苦地教育学生,想让学生成为一个有道德、有理想、有素养、品格高尚的新一代社会公民,而学生却往往不领情。有的学生上德育课逃课,有的学生上德育课看小说或做其它,有的甚至还会有抵触情绪。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老师们“一切为了学生”,但为什么得不到学生的回报与理解呢?追根溯源,主要是德育课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行为、评价方法需要认真的进行反思与改进。关键词:职校;德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77-01
一、德育课教学应该体现出人文情怀理念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
极性。学生是具有一定主体意识的人,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行动者,随着他们自我意识的形成和不断增强,迫切需要得到老师的尊重。这种尊重就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相互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不要一味的将教师的认识理解强加给学生。
(二)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差异,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十个指头长短不一,学
艺术类职校部分专业应施行免费政策
作者:吴祖强
来源:《教育与职业·综合版》2012年第03期
2009年开始实行的中职生免费政策,解决了部分职业院校和学生的实际困难,显示了国家和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和扶持力度。然而,“艺术类相关表演专业学生除外”的规定却使得这项政策无法惠及艺术类学生。
所谓“艺术类相关表演专业”在艺术职业学校中一般包含戏曲表演、影视戏剧表演、舞蹈表演、声乐表演、器乐演奏、曲艺表演等多个门类。这些表演专业的发展现状各不相同,甚至差异巨大,尤其是戏曲、部分民乐演奏、杂技等专业的学生普遍比较困难。为此,建议艺术类职业教育中的部分专业实行免费政策。
1.特殊专业需特殊对待。京剧、昆曲、粤剧、川剧、秦腔等戏曲表演专业,都是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剧、昆曲是联合国非遗项目),是我国传统艺术的精华。这些戏曲艺术的传承,很大部分依靠我们的艺术职业教育,需要国家进行财政、政策等多方面的保障。
2.学费问题导致招生困难。由于社会发展和转型,戏曲、曲艺、杂技等艺术的传承面临很多困难,其中一个主要问题就是生源的减少,而学费是很大的瓶颈,一些适合学习艺术但来自农村、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因为得不到学费上的支持而无法入学。因此,从生源角度来看免费是必要的。
3.涉农学生的比重较大。据了解,戏曲、杂技等专业来自农村的学生占60%以上,且这些学生毕业后,除一些非常优秀的继续升学深造外,其他大都服务于基层,成为当地文化活动的表演和组织人才。
4.在对待这些特殊专业的问题上,有些省份已经走在前列。北京、上海、江苏等省市,已经免除了部分艺术职业院校戏曲、杂技专业学生的学费。还有其他一些省份已开始调研,准备着手实施。如果能从中央政府这个层面直接解决,对于全国各地的传统艺术发展,相信是更有力的支持和推动。
政治课程具有高度的思想性与方向性,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要使政治课真正发挥教育作用,培养学生对其产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至关重要。
一、职校政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从当前职校政治课程教学现状来看,普遍存在下面几个问题。第一,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不合理。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职校教学提供了许多先进的技术,也为课堂注入了更多生机与活力。但随着其在课堂中应用的逐渐广泛,教师对多媒体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明显,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背景过于复杂,充斥着大量的图片、视频等,不仅干扰了学生学习注意力,也限制了学生的自主思考空间,最终与教学初衷背道而驰。第二,课程教学目标不明确。在传统教育中,教学课堂多以教师为中心,课堂采取“满堂灌”,教学模式单一且乏味,加上部分职校教师缺乏对政治课教学新理念的深入研究,无法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也缺乏对教学各环节及过渡部分的铺排与设计,使得政治课程教学目标模糊、教学环节设计亦不突出。第三,理论讲授与实践相脱节。“填鸭式”的教学在职校政治课堂中仍可觅踪迹,导致很多学生对政治课学习无兴趣,只是一味机械地死记硬背,无法将理论与实际结合,更不能“活学活用”,将政治素养体现于实际生活中,对政治学科的理解仅停留在课本上,相关政治课程的知识架构不完整。
二、培养职校生政治课程学习兴趣的教学思路
1.重视课堂教学评价和反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基于职校生的特点,在政治课教学上教师必须有意识地改变传统教育模式,调整自身角色,积极开发政治课程资源,并通过适当的方法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激发学生个体潜能。
首先,要根据政治课堂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确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过程性和体验性目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开拓思维。其次,应善于利用身边有效资源以及恰当的方法,提高学生收集信息、总结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并及时收集、整理与分析课堂评价。将传统的“以教为本”转向“以学为本”,侧重于激发学生的思考,激起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探索精神。如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模式,将时间交给小组,让学生在看完视频之后就某个点进行讨论,并结合社会热点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通过合作,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还能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中实现深层次交流,更为准确地体会并把握政治知识。
2.准确把握课前的导入环节,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课堂导入是每节新课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导入环节,学生可以对新知识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或者对新知识产生期待,如此教师便可以顺利过渡到新课教学中。同时,导入也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可以使学生之前学过的旧知识与即将学习的新知识之间搭建起桥梁,使学生能够温故知新。
政治学科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有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内容,有社交礼仪方面的内容,有社会经济、政治方面的内容,也有就业、创业方面的内容。这些丰富多彩的内容虽然是以理论的形式展示出来的,却都可以以案例阐释。为此,教师可以在每次新课教学设计时都安排一些教学案例,在课堂一开始便将教学案例展示出来,引导学生分析案例、发现案例体现出的问题,形成一种解决问题的思维,再告诉学生该节课将会学习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论,势必会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或是设置疑问导入,所谓“疑是思之始,学之端”,设置疑问可以引发学生思考,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不断寻求新知。为此,教师可以设置疑问来导入新课。此外,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特定的“形、声、色”情境,借助这些情境的直观性、形象性,对学生感官产生强烈刺激,使之融入氛围中,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需要注意的是,导入应时间控制得当,切忌长篇大论,也不可浅尝辄止。同时,应遵循既定程序,即集中注意—引发兴趣—激发思维—明确目的—进入学习课题。
3.推动政治课程与实践结合,在体验中实现知识内化
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各种实践性活动相结合,能够有效提高职校生综合能力,使其在体验活动中实现思想政治相关知识的内化,同时培养与提高自我教育能力、自控能力、自我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如以社会实践活动为主题。
常见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志愿者活动,组织者既可以是学校或班级开展的有组织性的实践活动,也可以是学生自行组织或参加的实践活动。其活动范围是在课堂之外、校园之外的学生群体性活动,形式多元化,与现有学科教学存在明显差异。通常,学校或年级都会对实践活动进行思想性与政治性的把关,在追求自身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同时,实现不同角色实践体验下的教育意义。或以公益实践活动为主题。公益对于当下社会体系构成而言,不仅是高尚的道德意识,也是一种无私奉献的高尚行为。通过各种事件本身去全面地认识社会,可以充分激发职校学生服务社会、创造价值的激情。目前常见的公益活动主要有困难帮扶活动和公益服务活动。其中,公益服务活动主要是以不特定的人或群体为对象,且一般以某种特定的服务为主,为他人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如维持交通秩序、清除小广告等等。而困难帮扶类活动则是面向有特殊困难、无法依靠自身力量来解决的群体,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或由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组织的针对具有某种特定宗旨与功能的社团组织,如向老年福利机构提供慰问、关怀等。
三、小结
创业教育课程的现状
从全国范围来看, 确有一些在创业教育课程设计方面开展得较好的职业院校。如安徽职业技术学院便借鉴了美国BABSON学院的创业教育模式来开展创业教育:第一, 使100%的毕业生接受创业普及教育;第二, 使10%的毕业生获得创业精英培训;第三, 使5%的毕业生自主创业。通过几年的教育实践, 该种模式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 并有了自己的一套较为完整的课程体系。虽然如此, 我们还是不得不承认, 在整个职教领域, 与就业教育相比, 创业教育始终处于从属地位。与这一现实相对应的, 大多数职校的创业课程设置也就出现了“从简、从泛”的特征, 将创业知识浓缩在一本教材中, 期望以概论的方式让学生对创业有初步的认识, 最终导致创业教育淹没在众多的为素质教育开设的选修课中, 其重要地位无从体现。
暂且抛开创业教育“应然”的状况不谈, 从实然的角度出发, 创业教育课程浓缩为概论性质的教材本也无可厚非, 毕竟职校还是以“就业导向”为主, 要求他们建设一个系统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并安排大量教师来进行传授是不现实的。然而, 问题就在于如今这种概论性质的课程, 其内容组织体系是否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一些创业相关的实用知识和技能?笔者对此持怀疑态度。我们不妨以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国家级精品课程教材《创业教育》为例。该书共分七章, 分别为创业概论、创业者的个人素质、创业计划、创业融资、创业申办程序、创业管理、创业风险, 在七章之后还有一个附录, 包括一份创业计划书样本、一套创业品质测试题, 另有一份公司章程。通读全书之后, 感觉该教材起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 教材中陈述性知识过多。随意翻开其中一章, 满眼净是概念、定义及分类。以第二章“创业者的个人素质”为例。作者将创业者的个人素质分为决断能力、用人之道、善于应变、敢于创新和社会交往。其中, 决断能力又细分为决策的基本原则、决策程序和决策能力的培养, 而决策的基本原则又进一步划分为经济性原则等七大原则, 如此层层叠叠的结构恐怕会让学生学得不胜其烦, 而且学完之后还会产生这样的疑问:难道背下这些定义和分类的人就具备了创业者应有的个人素质?答案无疑是否定的。
第二, 教材虽也有案例提供, 但仍没有脱离“名人名事”的窠臼, 让人读过感到一时振奋, 可又觉得和自身情况相距较远, 实际获得的启示有限。同样是第二章, 在“善于应变”一节, 作者举了艾柯卡策“野马”扶福特的案例, 虽然其应变力确实令人起敬, 然而这样的大企业家的大手笔与我们现实生活的情况似乎差得太远, 指望学生从这种案例中获得可迁移的应变力也是不现实的。
创业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活动, 创业者要想创业成功, 关键在于培养创业相关的意识和品质, 并且拥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 而这些是从书本的纯理论知识中学不到的。创业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 其中需要的能力多种多样并且交织在一起, 而这一点也与书本中将不同能力割裂开来分不同章节讲解的情况有着很大的不同。如此看来, 体现在具体的课程编排上, 创业教育课程显然是不适合以学科课程体系的知识组织方式来进行编排。相比而言, 目前职教课程改革中兴起的项目课程或称任务引领型课程倒是更加适合于它。
创业教育项目课程化的理论依据
目前, 以学科课程体系的知识组织方式进行编排的创业教育课程, 其开发的基本理论依据仍然是传统的基础论。基础论的核心观点是“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其基本理念可概括为两点:一是理论知识是实践能力形成的充要条件;二是能力发展应遵循从一般到特殊的顺序。传统创业课程的开发恐怕也是遵循着这么一个类似的逻辑, 即创业能力是一项充满变数的实践性很强的能力, 既然限于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可能开出一个课程群, 而案例教学在短时间又不可能穷尽多变的创业问题, 还不如介绍点概念性的东西来激发一下学生的创业意识和“一般能力”, 至于具体某个行业的创业能力, 在将来的实际创业中应该能自然生发出来的。这个观点似乎很有道理, 但是与实际不符。因为许多成功的创业者在创业前并没有掌握系统的创业理论。认知心理学中的领域特殊性理论为此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支持。该理论认为, 所谓的认知能力, 是专门用于处理特定类型的信息的。从创业教育的角度通俗一点讲就是, 抽象的“一般”创业能力是不存在的, 实际创业能力来自于创业实践中一个个具体问题的处理而培养起来的经验累积。
现代职业教育课程的实践论认为, 职业教育课程不仅要关注学生获得哪些工作知识, 而且要关注学生以什么结构来获得这些知识, 要看到课程结构也是影响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重要变量。如果我们把创业也看作是一种职业, 创业课程也可整合进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的话, 则以上的观点完全适用于创业教育的课程开发。要有效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 就必须明确地把知识和任务之间的联系作为重要的课程内容。然而, 目前的现实是, 学生仍然在学习着以学科课程思想为指导而编写的创业课程, 这些知识由于是在与具体创业任务 (抑或是仿真任务) 相剥离的条件下学习的, 因此, 学生并不能建构其实际工作意义, 从而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能力。
于是,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没有创业理论知识的储备, 创业实践教学不仅可以直接进行, 还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因此, 我们不妨可以抛开创业理论知识的传授, 在课程教学中直接以具体创业任务来引领学生, 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和能力。
创业教育项目课程化的具体建议
创业教育的目的无非有二, 一“实”一“虚”:实的是具体创业能力, 如编制创业计划书, 熟悉财务报表, 懂得企业申办程序等;虚的则是创业精神和风险意识。鉴于目前创业教育在职校中的地位, 两者不必分开教授, 可融入具体的创业项目中一并传递。具体可视情况采用以下两种方案之一:
第一, 创业概论课程的项目课程化。课程开发的过程应该严格遵循项目课程开发的过程, 首先进行工作任务分析, 筛选出通识教育中学生最需要的创业知识, 然后再进行课程结构的设计。目前, 项目课程的结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递进式、网络式、套筒式、分解式、并列式。个人以为运用套筒式的结构比较合适, 因为创业的核心知识比较固定, 而套筒式项目由小及大, 逐级包含, 既符合由易而难的学习规律, 也做到了不停重复核心知识而巩固学习的目的。项目的选取方面应注意精心挑选贴近学生生活的小项目。企业初创时往往规模较小, 创业之初的理想也未必宏大, 较易实现的小项目符合这一创业规律。除此之外, 只有贴近学生生活的项目才会给学生以深刻的感性认识, 并使其有更高的热情参与其中。具体内容选择可从学生生活中寻找素材, 可以是一些开拓性的创业项目。例如, 如何开办一个家教中心, 如何针对学生需求开设一些便民小店等;也可以是现有的校内经营机构的管理项目, 比如, 一些类似“如果我是学校体育馆负责人, 我将如何增加创收”等换位思考的项目。另外, 每个项目的设置不宜过大, 以免支撑的理论知识太多, 导致教学组织困难。也不应期望一个项目能实现该项目涉及的所有能力的培养, 而应使每个项目都有其能力培养的侧重点。
第二, 创业项目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渗透和整合。在有一些根本没有开设专门创业课程的学校, 可考虑将创业项目融合至其他尽可能多的课程当中, 让学生不知不觉中掌握一些创业基础知识并培养创业意识。这样做的好处是省去了开发专门课程的投入, 但同时也需要各科教师的积极配合。第三产业专业的课程中要整合创业项目比较容易, 因为诸如美容美发、烹饪等专业本身相关的创业项目的规模比较小, 以本专业实训条件较容易创造仿真环境。制造业专业课程中的创业教育整合则不宜以开办本专业相关企业为项目, 因为企业规模较大, 实践起来有较大的难度。比较适合的项目当属企业管理类的任务, 让学生不以普通员工而以管理者的身份进行换位思考, 在了解一些管理技巧的同时也可加深对专业知识的认识。最后, 一些普通文化课程, 只要开发项目者有心, 也是可以融合进一些创业教育内容的。比如, 笔者在英语教学中就曾设计过“租用学校大礼堂放映电影进行创收”的口语活动, 在锻炼了学生口语的同时, 也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创业意识, 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教学效果。
摘要:就创业课程的设置而言, 多数职校的创业课程设计还不够理想。本文从职校创业教育课程设计的角度出发, 探讨创业教育项目课程化的可行性, 并提出具体的设计建议。
关键词:职校,创业教育,项目课程化
参考文献
[1]徐国庆.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研究[OL].http://www.tech.net.cn/y-jxgg/kcgg/10125.shtml.
[2]徐国庆.论职教课程中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结合点[J].职业技术教育, 2004, (13) .
[3]张炜.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模式与实践之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 2006.
关键词:职业教育 创新改革 策略思考
专业设置是职业教育面向市场,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等一线人才的一个关键环节,因此,专业设置成为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个重要前提。专业一经设置,这一专业如何进行招生,如何进行教学改革是关键的问题。笔者根据职业教育形势和专业教学管理的经验,就专业教学改革的策略与方法,谈一谈自己的看法与思考。
一、专业教学改革的保证——抓好三条总纲
专业教学改革的基本保证有三个因素,专业教学人员、专业教学管理方式、专业教学所需的硬件设施,简称“人员、管理、设施”,可称之为“三条总纲”。
1.高标准培养专业教学人员抓好师资队伍建设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要求:“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根据这一要求,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不仅仅是学历水平的提高和“双师型”素质的具备,更重要的是培养既有深厚理论功底,又有创新研究素质的专家型、能工巧匠型、学者型教师。其次,在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中,必须贯彻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思想,进一步提高专业化水平,学校应该为教师提供能获得高学历进修的机会。专业教师学历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高,动手能力强,就为专业教学改革提供了最有力的保证,这是专业教学改革必须抓好的第一条总纲。
2.吸取职业教育办学经验抓好办学体制改革
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是教师的综合素质,而促使这一核心竞争力发挥作用的是学校管理,《决定》指出:要“推动公办职业学校办学体制改革与创新”。那么,职业学校的体制与制度创新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借鉴经验呢?一是要关注时代,明确职业教育面临什么样的发展环境;二是要关注未来,我们应该办什么样的职业教育?三是要关注民办学校,有些民办职业学校,无论是学历教育还是短期培训,都办得红红火火,他们的产业化运作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四是要关注历史和国外发展情况,黄炎培先生的“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为个体谋生、为社会服务的职业教育宗旨,蕴涵了极为丰富的职业教育办学思想;德国的“双重职业训练制度”,美国的“合作职业教育”,日本的“产学合作”等都为职业教育提供了办学经验。面对时代与未来,职业教育必须创造出适应时代要求和社会发展的办学体制,这是专业教学改革必须抓好的第二条总纲。
3.用新的技术强化专业实践训练抓好硬件设施配备
加强专业所需要的实践教学基地等硬件设施的建设,以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硬件配备方面,力争不落后于企业生产实际,但硬件设施配备不要追求高档次,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少花钱多办事,注重成本,提高效益。这是专业教学改革必须抓好的第三条总纲。
在抓好上述三条总纲,为专业教学改革提供保证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更新教育观念。
二、专业教学改革的关键—更新四个观念
1.“产品”的观念
教育的产品是什么?按多数人的习惯思维,自然说是“学生”,这种认识不太恰当,有这样的认识,就难以准确把握和处理教育与社会、教育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就会阻碍教育教学改革的进行。我们不能把“毕业生”当成自己的产品,而要认识到“学习者”是“教育服务”这种产品直接服务的“对象”。笔者认为,职业教育的“产品”应该是职业学校根据社会需求开设的专业、课程及实现专业、课程目标的各个教育教学环节,是职业教育向社会提供的教育和培训的“服务”。为了提高教育“产品”本身的质量和生产效益,我们还必须树立三个观念,以确保教育的信誉。
2.“服务”的观念
职业教育要想提高自身产品的销售量与吸引力,就必须把“服务意识”深人贯彻到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首要的服务意识有两点:一是“顾客就是上帝”。职业学校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企业、家长和学生。职业学校要正确分析和把握政府、企业、家长和学生等顾客的需求,并为满足这些需求做出努力。二是“服务即本质”。职业教育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向社会提供“服务”来获得社会认可和支持。国家对职业教育向社会提供“服务”提出了明确和迫切的要求指出:“职业教育要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服务;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为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是职业能力服务。”这“四个服务”的提出,既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的现实需求,又是职业教育的发展任务。
3.“质量”的观念
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育服务的优劣,决定着学校的生死存亡。我们要从两个方面理解其本质:一方面要注意教育服务质量的全面性,我们不仅要从掌握知识的程度上衡量,而且还要从行为、态度和技能等其他方面来衡量。对职业教育而言,就是按照《决定》的要求,“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环节教学,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另一方面,不仅要注意教育服务质量的过程性,而且还要关注受教育者各方面的进步。
4.“效益”的观念
职业教育的效益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教育的经济效益中自然含有把部分教育资源进行产业化运作,直接对教育本身带来现实经济收益成分。职业教育的效益还要用毕业生的就业率、工资收入水平、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程度等外在指标来衡量。要争取更多的教育资源,为更多的顾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就达到了“双赢”,这样的办学就有效益了。
三、专业招生,专业推荐就业
1.发挥源动力——订单学生,订单教育
在专业教学改革中,首先进行市场调查,然后根据自身实际和企业需要确定招生计划,纳入校企双方的联合办学之中,并通过联合办学协议,明确校企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要有实习工资。通过校企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通过校企双方的合作,使学生成为“订单学生”,教育成为“订单教育”,使专业教学改革有了源头活水,具有蓬勃生机的动力。
2.提升力——多证离姣,就业灵活多样
在专业教学改革中,要强化学生在校的专业学习多元化的目标取向,强化对学生的职业技能鉴定和通用技能考核。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学生考取多种证书。例如机电专业的学生除必须考取电工证、车工证、焊工证等其中一种专业证书之外,还要求他们拿到相应的操作证、普通话等级证等通用技能证书。学生毕业时,手拿多证离校,不但提升了他们的就业能力,而且也提升了学校的办学信誉和影响力。为学校增加生源,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2]校长建设年优秀征文集.《广西教育》,2007.
[摘要]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有效的思维技术,在对个人知识框架构建时有帮助,同时也有助于知识信息在个体间的交流、传播。要将思维导读运用于多方面,如在职校英语课程的教学中,在此我们将详细介绍思维导图是如何运用其中的。这种教学方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就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总之,思维导图对于英语课程教学是一个实用的工具。[关键词]思维导图;职校;英语阅读
英语阅读课程是英语专业最重要也最基础的一门,它注重阅读技能的培养。英语教学分五个环节:听、说、读、写和译,其中读是最为关键的环节。英语阅读教学不仅是学生们积累词汇量、掌握语法、了解句式的依据,同时也是学生能够用英语交流、获得英语信息的保障。我国的学者朱纯曾指出英语阅读要求读者有很强的阅读能力。美国心理学家古德曼(Goodman)认为阅读是一场心理猜测游戏,是思想与语言的互动过程。大家都知道,将语言符号转换为思维符号是一个复杂过程,所以读者的阅读行为不是被动、机械的,它是一个认知过程融合了人的思想与心理过程。
1、思维导图的含义及其它的作用原理思维导图又被称为“心智图”,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是一种有效的思维模式,应用于记忆、学习、思考等的思维“地图”,对于人脑的扩散思维功能有促进作用。思维导图已经在全球范围得到广泛应用,包括大量的500强企业。思维导图最早是在20世纪60年代由有“大脑先生”著称的东尼巴赞(Tony Buzan)先生提出来的。我国应用思维导图也经历了20多年时间。思维导图能够应用是以人脑的发散性思维方式为前提的,发散性思维,又称扩散性思维、辐射性思维、求异思维。它是一种从不同的方向、途径和角度去设想,探求多种答案,最终使问题获得圆满解决的思维方法。而人脑的发散性思维方式运行机制是将进入大脑层的信息作为一个中心体,然后散发出无数与其他信息有关联的联想,使得所有信息都能建立起一定的关系。思维导图在运行时是将左脑显现的词汇语法、逻辑顺序等与右脑反应的图像和色彩等联系起来,是一种全脑思维方式,其具有色彩性、多维性和散发性,且拥有人类思维的强大功能。思维导图利用图文并用的技巧,将各级关系用相互隶属关系以及相关的图形表现出来;将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再充分利用人的左右脑的机能,以及记忆、阅读和思维规律,建立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的关系,开启了人类大脑的无限机能。思维导图并不是凭空显现,它是有一定的理论支撑和科学保障。思维http:///导图已成为一种默认的可视化工具,它顺应了人类大脑的自然思维模式,可以将我们的主观意图和想要表达的意图在图上表现出来。思维导图在帮助人类进行自身思考以及知识构建的时候,另一方面在潜意识里它已成为我们人类交流与沟通的工具。思维导图能够清晰的反应一个问题的多面,利用形象具体的表达方式体现了线性、面型以及立体式各元素之间的关系,有利用学者学习效率的提高,以及学者理解和记忆力的加强。
2、影响职校英语阅读的主要因素阅读成功的关键在于人脑组织的语言知识能够与其他各种知识对接起来,能够起到共同作用,另外阅读能否成功还取决于以下几点因素。2.1语言因素。
2.1.1词汇障碍因素。词汇有广度和深度之分,广度指的是读者的词汇量,而深度是指单词的各方面,包括发音、拼写、搭配、词义等。当词汇量缺乏时,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生僻字、词时就不能自动解读理解,对阅读造成了困难。英国的语言教育学家威金斯曾经指出,缺少了语法,很多无法表达,但是缺少了词汇,就什么也不能表达了。词汇与阅读的关系就像砖瓦与高楼大厦的关系,若我们将阅读比作一座大厦,那么词汇就是垒砌大厦的块块方砖。2.1.2语法障碍因素。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对语法知识和句型结构掌握多少的影响,扎实的语法知识是进行阅读的前提。当阅读中并没有生僻的词汇,但他们无法读懂句子的意思,尤其遇到复杂句型时更是不知所措,他们弄不清哪句是主句,哪句是从句,主从不会,这些都大大影响了阅读效率。不能完全掌握英语的语法规则和句型结构就会在句子的理解上造成一定的障碍,影响文章的阅读程度。因此语法掌握不全面是确保英语阅读进程的障碍。
2.1.3语篇障碍因素。实际中,语篇就是将许多句子联系起来,使它们在形式上衔接,在意义上连贯,它属于语言的整体。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角度看语篇,它是社会交际中的意义单位,它必须依赖于一定的语境。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通常是以语篇为基本单位的,联系自己的语言文化知识,根据上下文语境来识别语篇的语类和语域,获得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和意境。往往大数阅读者都不能把握理解语篇的真实意义,这就对英语阅读造成了一定的障碍。2.2非语言因素。阅读是一个阅读者对于书面文字材料认知了解的过程,阅读时英语教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阅读效率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一定的词汇量、积累的语法知识等语言因素,是能够阅读的前提条件,影http:///chuzhongjiaoxue/响阅读效率和阅读能力的还包含有其他一些非语言因素。2.2.1心理因素障碍。人是一种高等动物,他们具有情感和高级意识,会在信息处理的过程中加以对读者的兴趣、态度、动机等因素的考虑,极大地影响了在阅读理解过程中,读者的心理。
2.2.2阅读策略及阅读习惯。阅读策略对阅读效果有一定的影响,它是能够阅读的前提。只有具备有有效的阅读策略,才会提高阅读效率,提高阅读能力。另外,不良的阅读习惯也会对英语阅读造成一定的影响,它会降低英语的阅读效率。
3、思维导图在职校英语阅读课程教学中的功用分析思维导图不仅能够对思维过程进行引导和扩展,还有利于个人知识的积累构建,还有利于将信息与知识的传播,可以说它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
【摘 要】舞蹈课是学前教育专业主干课程之一,为了突破传统的“口传身授”教学方法,笔者认为需要采用特色的舞蹈教学方法“趣味游戏教学法”、“独立主体教学法”、“鼓励自信表演”、“唱、跳相结合表演教学”,让学生享受舞蹈带来的乐趣,提升艺术修养、内涵,才能更好地达到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学前教育;舞蹈教学法;表演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3-0221-01
学前教育有着它特有的研究对象,并具有其鲜明的学科特色。舞蹈课是学前教育专业主干课程之一,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要求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掌握幼儿教学和表演,为以后在幼儿教学工作中有着更好的表现。如何有效地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舞蹈教学法和表演运用,这是目前我们所面临重要课题。
在舞蹈界“口传身授”这一传统的舞蹈教学方法仍是主要的教学方法。教学中,理论永远跟着实践走,手不舞,足不蹈,不能算作舞蹈,只说不做或只做不说也不可能是舞蹈,所以,我们可以肯定这种教学方法是符合教学规定的。但这一方法是否就能适合所有舞蹈专业的学生呢?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来调动他们的表演欲望,让他们学会学习舞蹈,表演舞蹈。具体教学方法有:
一、趣味游戏教学法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是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游戏是调节人们紧张的生活节奏,改变枯燥生活的一种享乐方式。游戏教学法在幼儿舞蹈教学中是很重要的,无论是幼儿还是成人都喜欢游戏,幼儿常见的游戏活动中许多动作都可以作为游戏教学编舞的素材,将游戏素材和舞蹈动作相融合,不仅提高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还能激发学生想象力和表演欲望,增加自信。例如:笔者在舞蹈课中以游戏“动物模仿”为切入口,让学生在游戏中随着音乐视频的变换来模仿各种动物(如孔雀、鸟、猴子、兔子等),使学生通过这个游戏学会观察,模仿,提高反应能力以及“蹦跳”这一动作的各种发展等等。
二、独立主体教学法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使学生掌握能够独立学习的能力。在教学中要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新性和积极性,实施独立主体性教育,让学生的思维、想象、情感主动发挥出来,达到独立主体的教学效果。在此过程中,老师也要引导学生学习,借助互联网、图书馆等途径获取相关学习信息,但是学生始终是主体,通过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了知识,而且提高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综合素质。
三、鼓励自信表演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且从未接受过任何舞蹈培训训练,哪怕是学校的文艺演出也只是个别的学生有经验,大都很缺乏自信,更缺乏表演意识,但是他们都有一个舞蹈表演梦,都梦想站上舞台展示自己。同一个动作有的同学做出来很美,自己做出来就总觉着不一样,比别人的动作丑,不到位,动作没感觉等等,对比之后自尊心受伤害,开始抵触舞蹈课,上课不认真甚至旷课,在这个关键时刻老师就要帮助引导学生,鼓励学生相互学习交流,不要吝啬你的赞扬,当学生感受到老师的鼓励后会更积极地学习,所以,得到老师的肯定才是对学生最大的帮助。
四、唱、跳相结合表演教学
幼儿舞蹈具有直观性、模仿性、童趣性,在表演教学过程中,老师不仅会跳还要会唱,既能加深学生对动作的记忆还能锻炼学生唱歌。例如:笔者在两个舞蹈班中采用了两种教学方式试验,以舞蹈组合手位练习《寻胡隐君》为切入口,一班采用的唱、跳相结合方式,学生能在一节课记住所有动作和歌词且每个动作做到位;二班采用的常规教学方式――单一的动作教学,他们需要两节课或三节课才能记住所有动作,还经常把动作记混,当我意识到这个问题后,马上调整教学方式才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了手位练习。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是从事幼儿教师的工作,良好的舞蹈表演能力能为小孩子做更好的示范,对他们的工作会有很好的帮助,因此,学生需要提升舞蹈表演能力,培养舞蹈表演意?R,唱、跳相结合的表演教学就是很好的方法。
社会对幼儿教师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对幼儿教师的素质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经调查了解到,各个幼儿园都渴求拥有技能全面,教学能力强,心态好的优秀教师,因此提高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质量,培养优秀教师是我们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冷英嘉.浅谈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表演意识的培养[J].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2]周炳元.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法初探[J].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3.[3]百度百科.作者简介:
李莉文(1989-),女,汉族,重庆奉节县人,单位: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研究方向:舞蹈表演与教育。
【职校专业课程】推荐阅读:
利用信息技术 更新教学理念 优化职校文秘专业课的教学12-02
对职校德育课程教学的反思与认识10-10
职校生总结09-26
职校学生奖惩制度06-21
职校教师期末总结09-12
职校期末学习总结12-15
职校毕业自我鉴定06-01
职校开学典礼校长讲话06-18
职校教育信息化10-31
职校老师年度工作总结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