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艺术教育工作计划

2024-06-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课外艺术教育工作计划(通用8篇)

课外艺术教育工作计划 篇1

为了认真实践“三个代表”,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实按照“两个务必”的要求,求真务实,真抓实干,进一步加快我校校园环境建设和艺术教育的发展步伐,按照学校《二OO年工作计划》,特制定计划如下:

一、进一步完善机制,建立健全各类兴趣小组

1、音乐类:分合唱、器乐兴趣小组,由冯芹老师负责.2、美术类:分书法、绘画等兴趣小组,其中,书法由邓涛老师负责,绘画由杨先强老师负责。

二、充分在课外时间发挥艺术课教师的才能,切实加强艺术教育

音乐、美术等课教师要积极配合第二课堂的开展,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音乐课要按照大纲要求,要培养学生视唱、识谱、使用简单乐器的能力。美术课要培养学生素描、绘画、写美术字、黑板报设计等方面的能力,以陶冶学生情操,丰富学生的生活。

课外艺术教育工作计划 篇2

一、课外活动的特点

从某种意义上讲, 一次成功的课外活动, 就好比一篇优秀的散文。它的内容广泛, 形式多样, 方法灵活, 教育总目标是它的“神”, 活动内容与形式是它的“形”, 要把一次次课外活动变成一篇篇精美的散文, 必须掌握课外活动的五个主要特点。

1. 活动主体的差异性。

课外活动的主体是学生。但“柴也愚, 参也鲁, 师也辟, 曲也谚”, 学生的性格、志趣、爱好、智能等等各不相同:有的性格外向、开朗、活泼、善交际, 有的性格内向、孤僻、沉静、好独处;有的学业成绩好, 但缺乏文艺、体育方面的特长;有的学业成绩差, 却有体育禀赋与文艺才能。要相信“天生其人必有才”, 尤其是班主任更是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并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 因材施教, 以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与特长。

2. 活动性质的自愿性。

课堂教学必须受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的制约, 学生必须按要求学习规定的必修课, 不能任其意而择之;而课外活动则完全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而自由选择, 自愿参加, 教师只能遵循“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内因是变化的根据, 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哲学原理进行引导, 而不能强迫。如果学生对某项活动不感兴趣, 而老师硬要“赶鸭子上架”, 就难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也不利于培养其个性, 发展其特长。

3. 活动内容的广泛性。

课外活动的内容十分广泛, 可以组织各种科学兴趣小组, 搞科技小发明, 举办科技讲座, 参观科技展览, 培养学生讲科学、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可以开展各种文艺活动,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可以开展各种体育活动, 培养学生坚韧的性格和顽强的毅力, 掌握各种运动技巧等等。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选择, 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 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 各显其能, 各长其善。

4. 活动形式的灵活性。

课外活动的规模可大可小, 形式灵活多样, 这就是课外活动的灵活性。从组织的规模看, 有全班、全年级乃至全校性的群众性活动;有各种小组的活动, 也可以是个人的活动;从具体的活动方式看, 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设备条件以及指导力量等, 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可以做模型、采标本、搞社会调查、办各种展览;也可以搞演讲、书评、讲座、报告会等。

5. 活动组织的独立性。

课外活动一般由学生自己动手组织, 角色意识很强, 教师只能指导而不能包办代替。让学生自己组织, 自己设计, 自己操作,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创造能力。学生通过独立活动, 向众人展示自己的才能、成就, 能使其获得心理满足, 从而进一步增强信心, 使其积极性、创造性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二、课外活动的基本环节

课外活动一般由计划、实施、检查和总结四个基本环节组成。

计划———课外活动过程的起始环节。它包含“活动名称”、“目的要求”、“形式”、“步骤”、“时间”、“地点”、“活动器材”、“各项具体活动的负责人”等内容。

实施———课外活动过程的中心环节。这是完成活动要求, 达到活动目的的基本手段, 是活动全过程中的关键, 教育活动要按照活动计划去展开, 并在计划实施过程中逐步修改完善。

检查———课外活动过程的中继环节。活动计划实施一段时间之后, 就要将实施情况与计划相比较, 看实施情况是否符合计划的预见要求, 了解实际效果。要发动活动参加者全员自觉参与检查, 在检查中要加强指导, 不断提高活动质量。

总结———课外活动过程的终结环节。要用科学的方法, 对已经做过的工作进行评价, 肯定成绩, 总结经验, 指出不足, 进而明确下一个活动应努力的方向。

课外活动的四个基本环节之间既相互联系, 又统一于教育活动过程之中。其中计划统帅着整个活动过程, 实施是为了计划的实现, 检查是对实施的监督和对计划的检验, 总结是对计划、实施、检查的总评价。这四个环节的有机结合, 形成了课外活动系统的全过程。

三、组织课外活动的艺术

组织和开展课外活动的艺术, 亦即富有创造性的组织课外活动的方式方法。离开了创造性, 便无艺术可言。这就要求教师在组织课外活动中,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因势利导, 不断把课外活动推上新的台阶。

1. 选题的艺术。

(1) 要为课外活动选择恰当的主题。活动主题的确定, 主要应讲究“新”与“实”。

(1) “新”, 即根据新的形势、新的任务, 结合“最新信息”, 聚焦热点, 确定活动主题。这样做, 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 增强活动的吸引力。例如:“周末新闻发布会”, 让学生利用周末时间, 把从报纸、广播、电视中看到、听到的国际、国内新闻进行综合述评, 锻炼学生的分析、综合及表达能力;“国家银行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的讨论会, 让学生各抒己见, “疑义相与析”;“跳蚤市场交易会”, 让学生进行图书、生活小百货、玩具的交易活动, 由学生自己充当物价员、公证员、经纪人, 亲自品尝参加经济实践活动的滋味。

(2) “实”, 即因时制宜, 因地制宜, 结合学生思想实际, 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开展活动。这样做, 能让学生感到实在、实用、实惠, 从而有效调动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实”还体现在活动有计划但不囿于计划, 不能为活动而活动的要求, 否则, “隔靴搔痒”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

(2) 要为课外活动选择合适的标题。首先, 标题要充满学生的生活气息, 例如“十六岁的花季———生日晚会”、“校花朵朵———女子健美比赛”、“青春之歌———校园歌手演唱会”;其次, 标题要能反映活动的主题, 例如:展示同学们课外小制作、小发明成果的“小发明专利发布会”, 旨在沟通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家长情感的“说句心里话”征文活动;再次, 标题要简炼、醒目、易记, 例如:“路在脚下”的远足活动, “开卷有益”的读书交流活动, “更高、更快、更强”的微型奥林匹克竞赛。

2. 组织的艺术。

(1) 课外活动形式的选择。课外活动的形式是为课外活动的内容服务的, 因此不能不受到活动内容的制约。但是, 同样的活动内容, 却可以选择不同的活动形式;不同的形式的相同活动, 其效果可能大相径庭。例如:同样是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 有的班主任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集古今中外惜时佳句、名人格言, 编纂《惜时篇》, 学生固然能从中受到一定的惜时教育, 但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过长过多, 反使学生抱怨, 也没有起到“惜时”的引导作用;有的班主任则以化妆晚会这一新颖的活动形式, 通过有趣的剧本情节和生动的人物形象, 使学生在“愉悦”中产生共鸣, 生发感悟, 获得教育, 同样是服务于珍惜时间的主题, 其效果却要好得多。

所以, 班主任在组织开展课外活动时, 必须努力使活动形式有趣、新颖、灵活、易于操作, 必须学会“拿来”、“翻新”和“创造”。

(2) 课外活动主持人的选择。课外活动主持人, 可以是老师, 也可以是班干部;可以是班级学生代表, 也可以是特邀嘉宾。到底选择谁为课外活动主持人, 则主要是看其是否具备下列基本素质:仪表端庄, 举止大方, 有主持好课外活动的热情与信心;有一定的口头表达能力, 且语言幽默、诙谐;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处事不惊的应变能力等。

(3) 课外活动管理方法的选择。教师对课外活动的管理, 通常有三种方式。

(1) 参与型———教师自始至终, 以主体的身份参与整个活动, 或吟诵, 或高歌, 或演讲, 或踢球。这样做, 有利于师生情感的沟通, 组织管理的协调, 亦有利于学生积极性的提高。然而, 参与型的管理方式, 固然有许多好处, 但不利于学生的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学生在老师面前, 总不免有些拘谨, 影响其创造力的发挥。

(2) 遥控型———即在活动时间内, 教师不到活动现场, 而是放手让学生干部组织管理。其恰恰可以弥补“参与型”管理之不足。但是, 这种管理方式又因其远离学生, 容易流于形式, 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又因为学生的自觉性是有限的, 教师不到场, 可能使部分学生产生老师不重视的误解。

(3) 舞台监督型———即教师因为担心学生的自律、自控能力, 怀疑学生干部的组织管理能力, 故虽不参与却必到现场, “正襟危坐”, 指指点点。这样做, 令行禁止, 活动纪律严明, 能确保计划完成;但学生始终在老师的“阴影”下活动, 无形中会产生压抑感, 且不利于学生的自控、自治能力的提高。

教师要善于通过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综合运用各种管理方法之长, 探索出更为完善、更为科学的、更适合学生的管理措施, 以提高课外活动的管理水平。

(4) 课外活动情境的创设。课外活动情境的创设, 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利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如游览名山大川, 参观历史博物馆, 祭扫革命烈士墓等;二是创造环境。例如搞模拟法庭、晚会现场布置等。但无论是利用或者是创造, 都必须精心设计、精心构思、精心组织、精心加工, 使之与教育内容相呼应, 与教育形式相映衬, 与时间空间相结合。

课外活动情境的创设, 可使学生在特定的时空, 感受到更真切、更形象、更深刻的教育。例如:有一位班主任在巡视班级时, 听到一些学生正在谈论公园内男女青年谈情说爱的情况, 津津乐道地归纳出七种姿势。这位班主任冷静地思考了好一会儿, 一言不发地走开了。第二天, 他向全班同学宣布, 班级将在星期日举行游园活动, 集合地点就在公园旁边的图书馆。到了星期日, 同学们都兴致勃勃地来到图书馆门口, 唯独不见班主任的身影。同学们左顾右盼, 无意间看到了图书馆门口排起的长长的队伍, 而且以青年男女居多, 好多人边看书报, 边等图书馆开门。这一幕正是班主任精心安排的“无声教育”。

半个小时后, 老师匆匆赶来, 他向同学们道歉后便开始游园。“不知不觉”间来到公园的“英语角”, 同学们看见不少男女青年正在用英语对话。当然, 这也是教师有意设计的。接着, 教师把学生带到新华书店, 学生们看见的仍然是不少男女青年勤奋学习的情景。所见所闻使学生们看到了当代青年积极进取的主流。没有长篇大论的说教, 却使学生深受教育。

3. 组织课外活动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一是处理好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关系, 既不能只抓课堂教学, 忽视课外活动的开展;又不能使课外活动时间过长、次数过多, 而冲击或影响课堂教学, 顾此失彼。二是要处理好普及与提高的关系。要注重提高, 培养尖子, 培养骨干, 更要注意普及, 提高参与率。三是处理好经常性与集中性的关系, 以经常性活动为主, 以集中指导培训为辅。

4. 组织课外活动要做到“四忌”、“四坚持”。

(1) 忌“拉郎配”, 坚持自主性原则。有的教师不考虑学生的个性、爱好、兴趣, 指令学生参加这个小组、那个活动, 其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难以发挥, 学生的特长亦无用武之地。课外活动的自主性原则, 就是要在学生自愿自由的前提下, 做活动的主人, 自己动手动脑, 自己管理自己, 自己教育自己, 使其主观能动性与专长、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2) 忌“无的放矢”, 坚持方向性原则。如果不考虑教育目的、不考虑学生实际、不考虑主客观条件, 活动无目的、无计划, 走一步看一步, 活动必然陷入盲目性。课外活动的方向性原则, 就是要求明确活动目标, 根据需要与可能, 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 并付诸实施。

(3) 忌“依葫芦画瓢”, 坚持创造性原则。如果不善于动脑筋, 将别人的课外活动方案原样照搬、克隆, 这就会使课外活动的主题、内容、形式难免面孔老、重复多, 机械、呆板且脱离实际。课外活动的创造性原则, 就是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作用, 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积极探索, 勇于开拓。即便要借鉴他人的做法, 也要以“借他山之石, 攻本班之玉”为目的, “拿来”为我所用, 努力使课外活动新颖、有趣、富有吸引力。

课外艺术教育工作计划 篇3

艺术教育的资源浩如烟海,艺术教育的途径多种多样,学校的艺术教育途径有两种。一是课内艺术教育、二是课外艺术教育。我认为提高学校艺术教育、教学质量的方法是课内艺术教育与课外艺术教育优势互补。以下是我在学校艺术教育、教学工作中对课内艺术与课外艺术教育有机结合的几点感悟。

一、课内发现挖掘、课外延伸拓展

音乐艺术的特点决定了音乐教学过程就是一个艺术实践的过程,无论是音乐创作,还是音乐表演与音乐欣赏,均与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密切相关。所以说参与学习音乐的过程就是学生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和接受音乐的实践过程,也是我们音乐教师通过艺术实践发现、挖掘学生的途径。在课内培养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利用课外艺术教育的平台延伸、拓展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如:课内的口风琴教学,由于受课堂时间的限制,学生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展示。为扩展课堂器乐教学的容量和空间,从课内的简单了解延伸到课外的军乐队演奏,让学生在实践中张扬个性,给有器乐特长的学生更广阔的空间和展示才华的平台。

二、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做中学

音乐美实质上就是一种情感表达方式,本质上就是一种情感审美,作为音乐教师要充分发现和挖掘教材中的审美因素。尽可能地提供给学生各种风格的音乐实践和音乐体验,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如:学习初一教材中的欣赏曲《二泉映月》我教学中设计了由介绍曲名的由来导入聆听二胡独奏《二泉映月》把学生带进了音乐描写的意境之中,在二胡独奏《二泉映月》的背景音乐声中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相互交流,展示自己深处搜集到的有关阿炳的资料,欣赏弦乐合奏《二泉映月》,通过不同的演奏形式,体会感受乐曲的内涵及风格。

三、面向全体学生评中学

音乐学习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求我们教师用“学生的眼光”去思考,去评价不同的学生,以教学出发去制定评价标准,真正做到符合学习者的實际需要,实现“学以致用”。

如:在学习七年纪上册歌曲《青春舞曲》时,根据不同的学情,设计不同的教学手段解决歌曲“二度创作”的问题。能力强的同学可为歌曲伴舞,做维吾尔族“动脖子”的动作,能力弱的同学可为歌曲拍手打节奏或做简单肢体语言,教师根据学生的能力适当点评,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四、鼓励音乐创造帮中学

能者为师,共同学习,合作学习,在“问题”面前只有互相帮助,才能高效率、高质量地体现生命化教育下的高效课堂。

如:要教会学生与人相处,与人合作,引导学生在民之平等的氛围中进行良好的交往合作。通过乐队合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在分谱演奏时采用一帮一的学习方法,给学生能者为师的机会。让学生知道合奏过程中各声部之间只有“我们”没有“我”。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发展他们的特长。

五、以兴趣爱好为动力乐中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关系、享受音乐的前提。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所以课堂氛围要宽松,课堂讨论要活跃,合作探究要自主,学习内容要新颖,为学者所喜欢接受,组织形式灵活多变,使学者觉得学习不是负担而是一种享受。

如:我在讲初中音乐八年级上册的歌曲《踏雪寻梅》时,歌中有一个弱起的八分休止符,是这一课中的教学难点,学生很难准确的应用八分休止符,我设计了一个吸气闻花香的小动作,因为此小节之前的歌词是“腊梅处处香”,到底有多香自己闻一下。

六、提倡学科综合主动学

浅谈重视课外语文教育 篇4

【摘 要】 “取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要求我们语文老师要不断努力,积极探索课外语文教育的规律,重视课外语文教育,把课外语文教育置于语文教育整体中通盘考虑,扩大语文教育阵地,使课内与课外教育相辅相成,和谐发展。

【关键词】 课外语文教育 原则

语文教育是个复杂而完整的系统工程,这是由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思想性、综合性、社会性等特点所决定的。在语文教育这个复杂而完整的大系统中,课内语文教育和课外语文教育是这个大系统的不可分割的两个子系统。

但是长期以来,在对待课内与课外的关系上,我们常常重视课内,而忽略了课外语文教育,当今社会进步又带来了对人才素质的各种新的要求,这就呼吁我们语文老师不能再因循守旧,死守课内教育的那块狭窄的阵地,必须重视开展课外语文教育,充分利用课外各种渠道和各种有利因素,让学生多学习,多实践,多思考,从中锻炼和培养学习能力,运用能力和组织活动能力,进而发展他们的聪明才智。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觉得要使课外语文教育收到全效,必须根据课外语文教育的特点,遵循以下必要的原则。

一、课外与课内相结合课外语文教育,不能狭隘地理解为只是为巩固课内所学的各种作业练习,也不能简单地把它看作只是课内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它必须尽可能与课内语文教育密切配合。我们在确定语文课外教育的内容、分量、难度、形式等问题时,要顾及小学语文新课标中所规定的目的任务和各年段的教学要求,还要考虑课内已进行过的各种教育内容和形式。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切中要害,不会造成学生的过重负担,才能使他们学得活泼、主动。如在课内语文教育中通过学习古诗词掌握学习方法以后,结合新课标要求的必背古诗词展开古诗词知识竞赛、古诗词诵读、绘画古诗词等系列活动,这样,既将课内所学迁移延伸到课外,又以多种形式让学生完成背诵第二学段必背古诗词的任务;既实现了知识向技能的迁移,又让学生在活泼、自主、多样的氛围中拓宽知识面,发挥特长。

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普及,指的是面向全体学生层次较低的课外语文教育活动,例如在一定时间内向全体学生推荐课外阅读书目,提示阅读的方法,并规定其中必读的几本;每个同学每周一练笔;定期举办以全体学生为对象的课外语文知识讲座等。如在本学年,我推荐并指导学生阅读《爱的教育》这本书,让他们写好读书笔记,轮流进行交流,这就是普及。

提高,指的是组织层次较高的各种语文兴趣小组,分别吸收有某种语文专长的学生参加,以发展其专长。本学年,在普及阅读的同时,我让学生根据自己不同的特长和爱好,围绕《爱的教育》这本书,成立了摄影小组,用相机拍摄身边的爱的教育;成立了朗诵组,歌颂爱;成立了小记者团,发现身边爱的教育并进行报导,这些就是在普及基础上进行提高。

三、尊重志愿与积极引导相结合课内语文教育和课外语文教育虽然在教育目标上是一致的,但两者在施教的方法上却有着明显的差异。前者带有较多的强制性,也更强调集中、统一;而后者则强调尊重学生的自主和志愿。我们在组织学生参加课外语文学习的各种实践活动时,不宜过多地干预,更不能包办代替,应尊重学生的兴趣专长,鼓励他们自主地选择,让他们心情舒畅地参加自己所喜爱的学习活动,发挥他们的主创精神。但是,鼓励自主,尊重志愿,不等于放任其自流,要提出必要的要求,并进行积极的引导。比如,在引导他们进行与《爱的教育》相关的一系列课外语文教育活动时,我首先对这本书做了介绍,着重突出书中的主人公是和他们一样的四年级孩子,从年龄上引发他们的兴趣和共鸣,先规定好每个人都必须进行阅读并写好读书笔

记进行交流,再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选择参加相关各类课外语文学习活动,进一步提高。此外,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我们要毫不含糊地要求他们阅读那些思想内容健康的、能激励他们积极向上的书籍,而具体内容和文字风格,则可以让其自主选择。如果发现有些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只爱看一些卡通书籍,教师不能置之不理,应积极加以引导。

四、知识传授与能力训练相结合学习理论知识要与实际运用紧密结合,这是人们要牢固掌握知识,获得能力必须依循的一条原则。课外语文教育更应熟练贯彻这一原则。要注意引导学生在课外多实践,让他们在课外语文的实践中,自觉获取知识,巩固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智力。如教学完古诗词之后,我就古诗词高度精练的语言结合课外古诗词给学生开了一个主题为“言——画——情”的小讲座,让学生从诗歌语言中看到画面,理解情感,并鼓励他们诵诗,画诗,诉情。这样,就以多种方式将学生课内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课外,进行能力的训练,达到能力的提高。“取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要求我们语文老师要不断努力,积极探索课外语文教育的规律,重视课外语文教育,把课外语文教育置于语文教育整体中通盘考虑,扩大语文教育阵地,使课内与课外教育相辅相成,和谐发展,这样才能更加完美地实现语文教育的总任务,使语文学科更充分地发挥教育功能,更好地为造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所需要的“四有”的新型人才而服务!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3]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浅谈语文教育理想化的出路

论文关键词: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章语言文化语言文章文学

论文摘要:语文教育要塑造创造性人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就必须而且应当谋求语文教育理想化的出路,也就是克服“语文即语言文字说”的历史局限,超越“语文即语言文学说”的传统偏见,提升“语文即语言文章说”的科学品位,吸收“语文即语言文化说”的人文内涵,高扬“语文即语言文章文学说”的现代观念。

语文学科自1903年独立以来,无论是晚清的“纲要”、辛亥革命后的“细则”、“五四”时期的“标准”,还是建国后的“文件”、“大纲”、“课标”等,虽然都曾对其定位有过一些说法或做过一些规定,但总的来说还是有些模糊而且笼统。由于定位不明确,导致中学教师在讲授课文时多带有个人的一些偏好,有的把语文课教成“纯语言课”,有的教成了“纯政治课”,还有的教成了“纯欣赏课”,似乎都未能真正找到语文教育的科学规律,未能真正解决语文教育的高耗低效问题。

语文教育要塑造创造性的人才和“健全的人格”,〔’〕’使受教育者达成创新品质的养成、道德意识的觉醒和自由心灵的建构,(zJsz就必须而且应当谋求语文教育理想化的出路,即克服“语文即语言文字说”的历史局限,超越“语文即语言文学说”的传统偏见,提升“语文即语言文章说”的科学品位,吸收“语文即语言文化说”的人文内涵,高扬“语文即语言文章文学说”的现代观念。笔者试从五个方面分别论述。

一、克服“语文即语言文字说”的历史局限

我国语文学科长期以来未能克服“语文即语言文字说”的历史局限,这是导致语文教育陷人高耗低效困境的首要问题。语文教育要谋求语文教育理想化的出路,就必须克服“语文即语言文字说”的历史局限。

“语文即语言文字说”的观点以偏概全,但一些语言学家却长期主张这种语文观,它已成为20世纪语文界的一个世纪性的错误。“语文即语言文字说”的内容仅限于语言本体发展及语言文字应用的研究,却极少涉及汉语文章、汉语文学所综合体现的深邃的思想和鲜活的意境,肢解了文章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存在,这是极不符合“语文教育的科学发展观”〔’]吕的。有些语言学家高唱所谓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实为“语言文字”引者注)的水平,实则把语文教育停留在字词的解读上。可是,识字和写字只是母语学习的起步,还谈不上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真正理解和运用,因为,单个的文字是无法进行个体思维和社会交际的,只有组成篇章结构的文字团体(文章作品或文学作品)才能完整地表达思维成果,实现人际交流。所以,语文教育实际要求达到的是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章和文学”147373的水平。因此,“语文即语言文字说”以“文字”囊括“文章、文学”是极不科学的,这种排斥“文章、文学”的观点不仅没有促进语文教育的发展,相反,它窒息了语文教育的灵魂,让“语文”只在语言文字上兜圈子,因而暗淡了语文德育的光彩和语文美育的魅力,使语文教育变成了一棵畸形的侏儒树。语文教师应该对其出现的弊病多加反思,并做出细致的分析和深人的探讨,从而大胆地起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章和文学的水平”这个新概念或新提法。

二、超越“语文即语言文学说”的传统偏见

语文教育还有一种观点,即“语文即语言文学说”,这是导致语文教育高耗低效的另一个问题。

“语文即语言文学说”的观点也是以偏概全。这种偏狭的语文观是从大学熏陶出来的。我国大学中文系长期以来其全称称为“汉语言文学系”,中文系的学生学的就是语言与文学。到了中学,似乎“语文”当然就应该是语言和文学。这其实是一个沿袭已久的常识性错误。因为文学作品除了以非写实为主的文学,即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文学作品之外,还有更为广泛的以写实为主的文章即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普通文章以及多种变体文章。〔’J’历史悠久的中国语文本来以文章作品为“正统”,古代的文章概念包括文学。自20世纪初,“五四”运动以来,文学的空前繁荣使文学作品逐渐上升为文体的“正宗”,后来转而出现了“文学侵吞文章”的怪现象,突出地表现在把带有文学性的“文章”统统归人文学中的“散文”家族,于是“语文”中的“文”只剩下“文学”霸主,“文章”从语文理论中被排斥掉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央语文教学委员会于 1954年2月在《关于改进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报告》中干脆将“语文”界定为“语言文学”,因而也就引来了不少学者地进一步阐发:“语文课是进行语言教育和文学教育的语言文学课”。[6]J0,如今,专门培养语文教师的师范院校中文系也纷纷升格为“文学院”(如果理解为“文”之“学院”倒是对的,实际上却是“文学”之“院”),自然所开设的语文专业课也基本上是“语言学”和“文艺学”两类课程,而“文章学”在语文理论中的应有地位被取消了。从世界发达的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来看,“语文”也不只是“语言”和“文学”两项内容,“文章”(普通文章、专业文章、变体文章等)占有相当的比重;从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时代虽需要“文学”人才,但更加需要和普遍需要的仍然是能写“文章”的人才。所以,文章作品的读写听说能力,应该是每个普通公民和专业人才的基本语文素养之一。这种“语文即语言文学说”的霸主地位导致“文章观”的正义呼声遭到歧视,因而把“语文”的发展引向了歧途。

三、提升“语文即语言文章说”的科学品位

语文教育要谋求语文教育理想化的出路,就必须提升“语文即语言文章”说的科学品位。“语文即语言文章说”的观点以叶圣陶为代表。他多次写道:“‘语文’一名,始用于1949年之中小学语文课本。当时想法,口头为语,笔下为文,合成一词,就称‘语文’。自此推想,似以语言文章为较切。文谓文字,似指一个个的字,不甚惬当。文谓文学,又不能包容文学以外之文章。”[’J,他还十分明确地指出,建国后有人将“语文”释为“语言文字”,有人释为“语言文学”,两种说法“皆非立此名之原意”。叶圣陶继承中国古代传统的广义文章观,一方面用“成篇之书面语”即“文章”来囊括“文字”,一方面用广义的文章概念来包容“文学”。因为书面之“文”既不局限于单个的“文字”,也不尽属于虚构的各类“文学”,还有实用的各体“文章”。如果要对“语文”内涵做出总体概括,则’‘似以语言文章为较切”。这种“语文即语言文章说”的观点,纠正了“语文即语言文字说”和“语文即语言文学说”的偏颇,融文字、文章、文学于一体,概括性强,颇为全面。但是,这种学说未能彻底完成“文章”和“文学”的分野,未能科学地将文章本体、文章客体、文章主体等文章知识和文章阅读、文章写作、文章听说、文章思维等文章智能及文章智育、文章德育、文章美育等文章情志等三个层面作为文章素养的有机成分。因此,“包容文学的广义文章观”与“侵吞文章的文学正统观”二者在理论上是各有偏颇,在语言教学实践上必然彼此牵制、互碍发展。需要说明的是,许多学者兼有“文学正统观”和“广义文章观”,因而他们的宏文或专着中的“文章”、“文学”的概念是相互姐龄的。如果我们在承认中介性“两栖文体”存在的条件下,坚持文章和文学的分野,就可以使文章和文学相对独立,彼此平等,携手共进。所以,“语文即语言文章说”的观点虽然较为科学,但是还不尽完善,没有把“文学”的内涵显示在定义上,还需要进一步提炼,并力争使其更加科学化。

四、吸收“语文即语言文化说”的人文内涵

我国语文教育长期以来未能吸收“语文即语言文化说”的人文内涵,这是语文教育长期存在的问题之一。语文教育要谋求语文教育理想化的出路,必须吸收“语文即语言文化”说的人文内涵。

“语文即语言文化说”的观点以文化语言学的勃兴为其重要标志。它承继“文便是道’s[8]7719的传统,突出了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以后,大批学者根据语文教育的人文性,把“语文”视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看作一种文化代码,认为文化载体性就是语文的客体性能,掌握一种语文,就是接受一种文化价值,从而判定语文教育就是具有先导性的人文品格。所以,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规定:“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0当我们站在文化学的高度来审视语文教育的时候,绝大多数人热衷于谈论“语言文化”和“文学文化”,却极少有人提及“文章文化”,这也正反映出“书面文化”观念的极度偏颇。纵览中国文化史,无论从历史年代、作品数量,或是从社会影响、文化主流等方面看,文章才是中国文化的主流;横看当今世界文化的大撞击、大对流,也主要不是文学的大撞击、大对流,而是文章的大撞击、大对流。有学者认为,如果语文教育主要不是熏陶我们的民族文化,那么它就永远没有出路。因此,我们只有高举“语文”的文化大旗,正本

清源,才能真正找到语文教育改革的路向。而要找到语文教育改革的路向,就必须彻底打破现行语文教育的框架,把历史和哲学吸纳进来,让文、史、哲“破镜重圆”,使“语文”上升到文化的高度,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必须立足中国传统,面向世界先进,大胆融合,从更广阔的文化背景上去熏陶学生,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做出贡献。“语文即语言文化说”的观点是认识“语文”特性的一大进步,但是这种观点不具有独立的实体性内涵,它总是通过语言文字、语言文章、语言文学等具体的语文形态体现出来的。况且,对于“语文”所折射出来的人文内涵,至今尚未得到充分而又系统的发掘。鉴于文章作品和文学作品均属于观念性的软文化形态,仅仅是民族文化的一小部分,难以涵盖活文化和硬文化的形态,因而用“语文即语言文化”说的观点来概括“语文”的内涵,就仍然显得过于宽泛,有失笼统。

五、高扬“语文即语言文章文学说”现代观念

我国语文学科的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长期以来未能高扬“语文即语言文章文学”说的现代观念,这是导致语文教育陷人高耗低效困境的核心问题。

“语文即语言文章文学”说的观点较为圆通,以曾祥芹的“一语(语言)双文(文章、文学)}.yolzz _ zs为旨归,即“语文即语言文章文学说”坚持了对“语文”逐层“一分为二”的辩证法。语文学习内容的心理发展顺序是语言、文章、文学,即文章是语言发展的产物,文学又是文章发展的产物。因此,语文课程的安排,语文课本的编写,语文教法的运用,都要遵循这一规律。可是,现行的语文课程标准在理论上只承认“语言学”和“文艺学”,却不大认可“文章学”,然而在实践上并没有取消“文章”和“文章读写听说教学”,这说明“文章学”不管你承认不承认,它都是客观存在。“语文即语言文章文学说”既包容着“文字”(文章作品和文学作品均为组成篇章的书面语言),又渗透着“文化”(文章作品是软文化的第一载体,文学作品是软文化的第二载体),它融文字、文章、文学、文化于一体,全面兼顾,最有概括力。“语文即语言文章文学说”解决了“侵吞文章的文学正统观”和“包容文学的广义文章观”的矛盾,从而使文章和文学各自独立,协同发展。w7zs但是,浸透“文学正统观”的人习惯地把带有文学性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文章”归人“散文”,当大批实用文章包容不进“散文”大家族时,又只能用“非文学作品”来指称它们;坚持“广义文章观”的人在进行文体分类时又常常把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划为“文章”的一大类,似乎是叫大家都看得起“文章”,但是当文学作品划人文章类时,则会又出现“文学侵吞文章”现象。因此,高扬“语文即语言文章文学”说的现代观念,把“语言”、“文章”、“文学”三项内容显露在“语文”的内涵里,并使之得到语文界、学术界乃至社会的全局性认可,让语文教育达到“语言学”、“文章学”、“文艺学”各领风骚和“语言教育”、“文章教育”、“文学教育”并驾齐驱的理想目标。

《爱的教育》课外阅读教学设计 篇5

六(2)林少平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更加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学习读书笔记的方法,慢慢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2、通过交流《爱的教育》,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使学生了解读书方法。

3、在交流中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受到爱的教育。教学重点:

1、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重点品读《佛罗伦萨小抄写员》,受到爱的教育。

2、使学生了解读书方法,学会做读书笔记。教学准备:《爱的教育》阅读指导课件ppt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读书名言。

1、音乐渲染: 师:(播放《致爱丽丝》)爱是无私的,爱是博大的。是爱,使我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是爱,给予了我们内心的温暖。多感受一份爱,就多一份温暖;多奉献一份爱,就多一份快乐。

爱贯穿于每个人的生命中,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作品——《爱的教育》,亲自去感受书中的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

2、课件出示亚米契斯的读书名言。

凡是读这部书的人都将无法抗拒它的魅力„„它所饱含的教益和激荡的情愫无不使所有的人流下动情的眼泪。——亚米契斯

3、出示课件、简介作者。

4、出示课件,介绍作品。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著名儿童文学家亚米契斯的代表作,成为一代又一代读者爱不释手的读物。书的原名翻译是“心”。我国最早由夏丏尊先生翻译,并定名为《爱的教育》,作品以一个孩子记日记的形式来讲述一则则小故事。《爱的教育》,是一本写给儿童懂得做人的教科书。

二、交流读书方法。

1、读了什么,怎样读?

2、师生交流后出示课件。a、看封面 读作者简介 b、读前言 浏览目录 c、读文章 品句子谈感受

三、知识小擂台。(走进人物角色,了解人物特点,体会人物的丰富情感。)课件出示:

1、《爱的教育》作者是(),他的国籍是()。

2、学习成绩好,每次都获得头等奖的男孩是()。

3、()为了救一年级的学生,脚被马车碾断了。

4、()的家里来了小偷,他为了救奶奶,被小偷杀死了。

5、可怜又坚强的铁匠之子是()。

6、半夜起来帮爸爸抄写封条的是()。

7、这本书的主人公是(),他的家庭成员有()。

8、驼背奈里被人欺负时,是()救了他,卡隆是一个()的人。

9、()从一个别人眼中的笨孩子变成了二等奖的获得者。

10、生性活泼快乐的可莱谛爱穿()色的裤子,戴一顶()皮帽。

四、小故事,我做主。

1、学生自由品读《佛罗伦萨小抄写员》。

2、课件出示:星级大冲浪。

★我会找好词佳句,我能体会着读。

★ ★我会找好词佳句,还能说说我读懂了什么。

★ ★ ★我会找好词佳句读懂内容,还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呢!

3师:同学们,知道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人喜欢阅读吗?知道为什么一些作品会拥有那么多的读者吗?因为书中有知识,书中有智慧,书中有哲理,书中有你思想的影子。许多读者读着读着,会不由自主地跟主人公同喜共悲。他们在书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从书中读出了自我,这又是读书的一种境界。

我们可以再次回头,看看手中的文章,找找看,什么地方的文字,让你的心随之“咯噔”一下,有了共鸣,有了想倾诉的愿望。

学生默读,划下句子,指名朗读:

教师随机引导,课件准备一些材料,以供学生卡壳时学习:

1、叙利奥虽然不说什么,心里很快活。他想:“爸爸不知道我在替他写,还以为自己没有老呢。好!就这样做下去吧!”

从“心里很快活”体会出他默默帮父亲工作,看到成果,他很高兴。“就这样做下去吧!”说明他要帮父亲抄下去的决心很大。

2、每天晚上到了十二点,叙利奥就起来工作。

从“每天十二点”体会到为了帮助父亲,他是可以克服一切困难的。

3、叙利奥出世以来第一次挨骂,心里很难受„„叙利奥重新振作起来,心里暗暗对自己说:“唉,还是继续做下去。白天多用点功,夜里仍旧工作吧!”

从“心里很难受,继续做下去,仍旧工作”去体会。叙利奥长这么大,第一次受到父亲的责骂,心里真是很难受,可看到父亲和一家人高兴的样子,他坚定了继续做下去的决心。

4、叙利奥一声不响地受着责备,忍住了就要流出来的眼泪,心里却很欢喜。从这句话中我们能体会到他怕父亲知道,就不会让他做了,所以他没有告诉父亲。

5、“啊,不是这样!您不要这样说,爸爸!”叙利奥含着眼泪恳求说。他真想把经过的一切说个明白,可是话到了嘴边又咽了下去,心里反复说:“哎呀,不能说,还是一直瞒下去,帮爸爸做事吧。学校的功课是非学好不可的,但是更重要的是帮助父亲养活一家人,稍微减轻父亲的疲劳。对,这样做对!”

6、从“恳求”体会出叙利奥的心里非常难受,委屈.从“更重要,对,这样做对!”体会到叙利奥把帮助爸爸做事,减轻父亲的疲劳看成是最重要的事情,而且心中还十分肯定自己的做法是对的。说明他很体谅父亲的辛苦。

7、又过了两个月,叙利奥继续夜夜工作,白天疲倦不堪;父亲见了儿子,仍旧动怒。最伤心的是父亲对儿子渐渐冷淡了„„叙利奥看到这个样子,伤心得不得了。

从“夜夜”体会到叙利奥这样工作,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难以忍受的。从这句话中我们还能体会到父亲的冷淡,使他伤心到了极点,可为了帮父亲,他仍旧没有为自己辩解。

8、叙利奥听了心里像刀割一样„„父亲确实不爱他了,眼里已经没有他这个人了。“啊,爸爸!没有您的爱,我是活不下去的!——无论怎样,请您不

要这样说。

请你想象体会,什么是刀割一样?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4、学生自由交流这本书其它精彩片段。

a、学生讲述最感动自己的故事。

b、书中还有哪个故事打动了你,四人小组交流。

5、读出自己感受。

a、书中100多个故事,每个故事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这些人和事中,你受到什么启发?

b、总结读书方法:随着人物的思想感情的变化读出自己感受。c、《爱的教育》教给我们用一颗宽容的、真诚的、进取的、善良的心,去爱祖国、爱家长、爱老师,爱同学、爱弱小,我们在爱中受到了教育。

五、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

1、学生交流自己做读书笔记的方法。

2、师出示规范的读书笔记课件,并指导学生正确的方法。

六、情感升华,引起共鸣。

1、课件出示配乐小诗:

《爱是什么》 爱的教育,那是一把爱的钥匙,打开了人们的心扉。

真情,让你我心灵相通;

真情,使世界不再孤单。

献给他人一份爱心,留给自己一个春天。

爱是宽恕的,爱是包容的,爱是教育的源泉。

《教育的细节》课外书读书心得 篇6

虽然我们每天都在喊着“细节决定成败”、“教育无小事,细节见本心”,然而,真正能做到精细教育的,却少之又少。教育与细节,无非两个方面,一是,教育深陷琐事的泥潭,不能自拔,不断丧失教育的本心;二是,教育脱离生活的琐细,成为摇摇欲坠的空中楼阁。朱永通教授的《教育的细节》一书,如当头棒喝般敲打众人,让我们醍醐灌顶,在教育这块“硬骨头”上不敢半点松懈。

教育处处在,处处皆教育,所有的教育都隐藏在每个不起眼的角落。把小事做到每个孩子的心坎上,用细节体贴每个学生细密的心思——这或许就是我们教育的大事。这让我想到朱教授曾讲到的一个真实的教学故事,它讲到:龙岩一中有一个姓林的语文老师,个子很矮,在某次堂课上,有三个男生搞恶作剧,把两个黑板擦都放到林老师看得到却够不到的地方。但是林老师整堂课和往常一样仍在黑板上写满了板书却没有提黑板擦的事。临下课在回顾这节课的内容时拿出手帕把黑板擦得干干净净,然后告诉他的学生们,知识只有留在心中的才有价值,因为留在心中的知识是不用擦,也永远擦不掉的。下课后三1 / 3

名男生主动跟林老师承认了错误。这个故事不仅让我们见识了这位矮个子林老师的伟岸,也让我们看见“美好的教育背后迷人的东西——教师个人的功底和修养”。林老师这种以柔克刚的教育方式值得我们每一位老师学习。教育的高明之处是,于无声处让“危险”无处遁形。

学校是讲爱的地方,因此在学校里,最重要的是要给学生安全感和爱的示范,教师要学会在严厉与关爱之间寻找平衡点。对于迟到这种在学校司空见惯的行为,一般的老师会采取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比如让学生在班级内当义工,为班级做贡献,以此“将功补过”;而河南的艾瑞德学校,迟到的学生会悄悄进入班级,一声不响地坐到自己的位子上,而正在上课的老师和其他学生也只是报以微笑,给迟到的学生留有充分的爱和尊严。这样的效果远远要好于个别极端教师的处理方式:那位因学生军训迟到而不得不体罚学生的、被开除的老师,我们在唏嘘不已的同时,也难免感叹当下的教育教学方式。这位教师的教育方式固然有所瑕疵,但我们不得不回过头来反思我们的教育:如果这名老师能从爱出发,以爱化解学生迟到后的不安,效果会不会更好?这种极端的处理方式不仅不能保证这名学生改掉迟到的习惯,而且还提前结束了了自己的教育生涯;如果此前的学校对这名学生的教育有所成效的话,学生的迟到问题压根不会出现,正是之前教育的纰漏,使这位教师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罚,显得爱不够,难免遭人重议;不罚,则责任心不足,同样会被诟病。这名教师的“不幸”就在于,在严和爱之间错失了分寸。无论我们的教育方式如何转变,我们都不能忘记教育的本心——爱。

这就是教育的细节,这就是细节里的教育。

也许我们一个关爱的眼神,就能唤醒孩子求知的本能和欲望;也许我们一句鼓励的话语,就能抚慰孩子忐忑不安的心灵;也许我们一个真心的示意,就能让孩子们彼此“一笑泯恩仇”;也许作业本上的一个笑脸,就能让孩子爱上我们的课堂;也许我们偶尔的“视而不见”,就能让孩子喜欢上我们的学校;也许我们那些“爱的纵容”,就能挽救一颗无处安放的心;只有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爱如潮水”,学生才会爱上我们的人,爱上我们的科目,进而爱上我们的教育。

只有爱和尊重,才是教育得以生根萌芽的肥沃土壤;只有爱和尊2 / 3重,才是教育最纯的底色;只有爱和尊重,才能保证教育朝着更人性化的方向发展;只有爱和尊重,才能触摸、感受到教育的真谛;也只有爱和尊重,才能使我们的教育永葆生机和活力。

浅析艺术类课外活动 篇7

个别教学被课堂教学取代, 是历史的必然, 课堂教学虽能够大批培养人才, 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但其弊端在于不利于因材施教, 不能很好地发展受教育者的个人天性。课外活动的出现弥补了这一不足, 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形式, 在漫长的社会发展中, 逐步丰富完善。

根据对当下学生课余时间活动的相关调查 (初二年级) , 看电视的约29.3%, 到处玩耍的约12.3%, 上网的约37.4%, 体育运动的约12.2%, 看书的约13.8%, 其他约8.8%。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 学生对课余时间的利用有以下特点:首先是不利于健康, 上网看电视对视力影响很大且所占比例较大;其次是内容和形式的单调, 不能很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对学生生命成长有负面影响;最后是课外活动没有得到学校、社会、家长足够的重视, 尚属自发和散漫阶段。

如何把学生的课余时间有效地利用, 课外活动是一个较好的选择。课外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具有自主性、灵活性、趣味性、开放性、创新性等特点。首先是自主性和灵活性, 课外活动的主体是学生, 教师只是引导者, 初中高年级以上阶段都可以由学生自己组织、实施。教师可以从更高的角度去把握活动的方向、内容和进程, 这样学生自主性就能得到发挥和锻炼,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优势和发展目标选择性参加各种活动。课外活动在形式和内容上不像课堂教学有较固定的内容和规范的形式, 学生可以采用竞赛、评论、演讲等形式。地点可以在教室, 也可以在校园, 也可以到校外体验参观;其次是它的趣味性, 课外活动的内容较课堂教学更轻松, 难度也较小, 没有固定的目标, 主要依据学生兴趣而定, 贴近学生生活, 着重解决生活问题;再次是它的开放性, 课外活动内容不受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限制, 以学生生命成长为皈依, 寓教于乐。另外, 课外活动的成员是全体学生, 不分年级, 同时也体现了参与的开放性;还有它的创新性, 新奇的内容是吸引学生参与的动力源泉。

一、艺术类课外活动的内容

关于课外活动的内容, 可分为思想修养和道德素养类、社会服务和社会实践类、技能培养为主的艺术类三大类。

艺术类课外活动依据内容大体又分为音乐类 (歌唱、舞蹈、表演等) 、美术类 (书法、绘画、手工、摄影等) 、文学类 (朗诵、写作等) 三大类, 不同类的活动目标又有所不同, 音乐类课外活动以培养学生唱、跳、演等基本素养为目标, 加强学生形体训练, 使学生在姿态、心理、身体素质、自信心等方面有所提高;美术类课外活动以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为目标, 以书法、绘画、手工制作、摄影等为手段, 提高审美水平, 使眼、手、脑三者相互协调, 所谓“心灵手巧”是也;文学类课外活动主要进行诗歌朗诵、文学写作, 使学生在写作水平、情感水平上有所增强。活动内容有四方面的取向, 这也是艺术课程标准所希望的目标, 即“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文化”“艺术与情感”“艺术与科学”。

艺术与生活方面, 主要着眼于学生对生活和大自然的积极感受, 并从感受中总结规律, 培养一双审美的眼睛。一方面探索发现生活中的艺术规律及其组合方式, 即提炼、概括;另一方面, 从已有的艺术作品中发现其与生活的关联, 在艺术作品中发现生活的情趣和美, 从而提高对生活的热爱度。

艺术与情感方面, 注重用身心感受艺术作品中的情感成分, 从艺术作品中的喜怒悲伤去体验、去升华, 从而能用艺术的形式去表达自我的情感, 并且以艺术特有的方式方法去调整自我的情感世界。

艺术与文化方面, 重点引导学生对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艺术作品进行解读, 了解它、鉴赏它、学习它, 从而对它认同、欣赏和尊重。特别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艺术作品, 要认真挖掘它内在的文化信息、文化内涵, 用包容的态度对待不同民族的艺术形式, 同时对学校的艺术文化活动有自己的认知并能积极参与。

艺术与科学方面, 主要了解科学和艺术的关系。艺术与科学看似有距离, 其实质是相通的, 现代科学的发展, 也必然带来艺术观念的变化。

二、艺术类课外活动的特点

首先是注重学生整体发展。艺术类课外活动不仅是对学生艺术知识和艺术技能的训练提高, 更注重内在素养的提高, 还要特别注重通过这种学习方式的艺术化, 在文化修养以及个人世界观、价值观、情感态度等方面均能获得发展。

以艺术作品的鉴赏活动为例, 对其活动目标的评价标准主要有:能否精力集中地去仔细欣赏艺术作品、能否有兴趣探索艺术作品的材料、质地和制作方法、能否正确理解艺术作品的创作目的以及所表现的人物关系、场景特点、能否分辨不同艺术家的艺术风格和特质、能否对艺术作品中的人物风情有自我感受、在活动中是否认真尽责, 愿意承担活动义务、是否能坚持不懈、中途不退场、自己创作的艺术作品能否表达出自我的情感、自己的作品是否有自我的风格或个人的特质、自己的作品是否是自我生活经验的升华。

其次是关注艺术学习的过程。艺术类课外活动相比较其它内容的课外活动, 更具有自身的特质, 个性化、创造性是艺术类课外活动的灵魂。因此, 艺术类课外活动不注重结果的一致性, 相比较结果而言, 更注重活动过程中的情感的投入、思维的个性化以及制作的创造性。其实, 过程更能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进步程度, 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对生活和艺术的理解、情感的投入更接近生活目标, 有时即便没有完成艺术作品的创作, 其过程已足以达到活动目标。

艺术类课外活动又不同于传统的艺术教育, 在传统的艺术教育中对“结果”的注重是必然的, “结果”的好坏决定艺术教育的成败。不看手段如何, 最后能有好的作品就是“成功”, 在这样的理念下, 教学情境与评价是分离的。而艺术类课外活动并不以最后的作品为唯一标准的, 而是关注活动过程中的真实性和体验性, 抹去考试的印迹。这种不带考试性质的活动, 也使得指导教师放下包袱, 轻装上阵, 活动过程的乐趣和生机成为可能。艺术类课外活动也呈现其独特的优势, “不拘一格”正好弥补“程式化”的课堂教学的不足。在活动中涌现人才、发现人才, 为开拓型人才搭建舞台, 所以无论从培养合格公民的社会角度、还是从奠基幸福生活的个人角度出发, 艺术类课外活动的开展都是有效的。

三、艺术类课外活动的意义

首先是有利于建设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所有成员共同创造的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在狭义的认识上, 校园文化更是指教育目标、校风学风、文化活动所体现的一种学校特质, 显然艺术类课外活动在校园文化中扮演主要角色。一个学校开展的艺术类课外活动的内容和质量往往成为一个学校的办学特色, 艺术化的校园文化, 凝练的是全体师生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高层次的艺术化的校园文化, 能营造浓厚的人文环境, 本身就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载体。

其次是有利于学生“生命”的成长。学生“生命”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德、智、体”全面发展, 当下教育偏重知识的学习, 造成了太多的悲剧, 更显得“完全”教育的弥足珍贵。艺术类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用艺术的方法和思维去看待问题, 更全面、更辩证, 避免因人格缺陷带来的悲剧再次发生。艺术的最高原则是“和谐”, 在这一原则下进行艺术类课外活动, 学生也会变得“和谐”, 不极端、不暴力。同时, 活动为学生提供人际交往的舞台, 增强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 不同类别的活动又使他们和不同的人接触, 从而了解和会, 为走向社会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小明.《社会转型期高校德语工作创新研究》[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用课外阅读来成就语文教育 篇8

关键词:课外阅读 语文教育 兴趣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4(a)-0162-01

“教育作为文化心理过程,所关注的是理想个体的生成与发展。”即受教育者的认知世界是由受教育者自主能动的生成、建构起来,尤其语文教育更是这样,它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在不断实践中逐渐习得,逐渐提高语文素养,使个性逐渐丰满起来。

学习语文,固然要靠课内,但课外阅读也十分重要。课外阅读,也是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语文教学中学生通过阅读可以增加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习惯,陶冶学生的情操,迅速提高学生语文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搞好阅读教学,对于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也形象凝练地道出了关于阅读的重要性。

语文是一门有别于其它学科的课程,它的许多能力因素不是靠直接的传播和简单的模仿来获得,而是在长年累月的语文实践中慢慢地领悟,一点点积累而得。而单单靠语文课堂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求知的需要。学生因不能很好地阅读课外书籍,阅读面太窄,以致营养不良。语文素养难以提高,具体看来,对课外阅读的忽视直接导致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两大硬伤:无趣和贫乏。很显然,要治愈语文的这两大硬伤,唯一的药方就是让学生走进课外阅读。要使学生真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文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语文教育就该注重阅读教学。尤其是重视课外阅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和前提。

然而现今的语文教育中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忽视课外阅读汲取,忽视人格和个性的培养,忽视心灵的陶冶和责任感的启迪,压抑了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导致人文性和语文素养的缺失,因此,教师应该意识到学生真正大幅度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真正大幅度提高文学素养和精神品质,主要得益于大量的课外阅读。除了教材,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从丰富多彩的大语文世界里汲取养料,丰富自己,提高自己,以课外阅读来成就语文教育。

如何组织开展课外阅读,既让学生乐于接受,又能获得良好的效果,语文教师应认真做好指导工作。即语文教学的重心要定位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的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

1 想方设法培养阅读兴趣,让学生主动阅读,养成阅读习惯

兴趣,应该说它是一种对智力活动有重要影响的非智力因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乐之者不如好之者”。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了兴趣,他就会对该事物表现出特别的关注。那么作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阅读的实际情况,有目的地向学生介绍一些思想内容健康、具有科学性、艺术性的书籍,来激发学生读某本书、某篇文章的兴趣。这种指导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和强烈的鼓动性,使他们认识到除了教科书以外,还有一个丰富多彩的书世界,从而激发学生读书欲望,能够使学生欣然地甚至迫不及待地读某类书,因为有了先入的印象,所以读起来比较顺畅,目的性强,印象深刻,效率也高。学生有了阅读的兴趣的前提,自然而然地就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有了阅读兴趣,课外阅读的开展就成功了一半。

2 每周拿出一定课时进行阅读指导,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生的阅读缺乏指导,就永远达不到阅读的理想彼岸。阅读指导可以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从思想上引起学生对课外阅读的高度重视,因此在具体指导中就应有意无意的灌输课外阅读的重要意义;

(2)传授阅读方法。阅读方法的正确运用是提高阅读能力,增进阅读效果的关键。方法得当,事半功倍。学生虽有自己的读书方法,但大多零星不成系统,停留于经验感觉,而且不够稳定。因此,教师应对此及时作相应的指导,使学生按照规范去阅读,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阅读效果。如教师应指导学生根据不同阅读需要,可以有意识的采取精读和略读的方式,也可以针对不同的文体采用相应侧重的读法,并用传授的方法进行适当阅读训练;

(3)认真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阅读书籍。

“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的书籍,比不读书还要坏”,浩瀚的书海中,要精心选择有价值、适合阅读的书籍。比如可选经典著作,因为这是前人留下的丰富遗产,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文化主食,对增强学生分文化底蕴有着显著效果。还可以选择当代作家的优秀作品。当代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更贴近我们的现实,这些书籍对于丰富学生阅历,了解我们所处的时代,发挥着重要作用。当然还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报刊杂志,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在书的海洋里充实自己、陶冶自己。

3 指导学生对阅读内容的记录进行整理和加工,并写读书笔记和读书心得

有研究显示,一个人光读书不做笔记,其效果远远比不上边读边记,因此要求学生在阅读时不能光读不记,阅读能促进写作,没有写作的课外阅读是肤浅的阅读,是消极的阅读,是收效甚微的阅读。因此,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必须辅之以相应的写作。这包括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和写好读书心得。应让学生懂得,“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课外阅读时教师应要求学生注意圈、点、勾、画,以加深印象。另外,为了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使阅读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教师应重视指导学生写好读书心得,要求学生怎样写作以及达到什么样的水准,教师应作通盘考虑。这样学生经过有计划的历练,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将不是空话。

4 适当进行写作训练。

多读有助于提高写作水平,反过来,写作又促进阅读,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书到用时方很少”,因写然后知不足,这就促使人又目的地去读,形成读写的良性循环。

5 注重量的积累

课外阅读主要是利用课余时间,一点一滴积累所成,“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口也吃不成胖子。教师应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学习期间的边角料时间来阅读。鲁迅先生早就说过时间如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其次范围要广,阅读视野要开阔。记得有一位教育家曾这样说过“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书报杂志、电视广播、电脑网络都蕴藏着丰富的阅读资源,学生通过广泛阅读,既拓宽了视野,又增加了知识积累。当然量的积累是有选择性的。

综上所述,语文是一门充滿感受与实践的学科,语文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质,教师需要有效地开展课外阅读,通过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广泛阅读,增强语感,建立知识储备的仓库,“活水”自然涌出,厚积薄发,达到下笔如有神的境界。

参考文献

[1]“新基础教育”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2]王本陆.课程与教学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邓崇文.大学生阅读的现状与对策.四川教育学报,2006(16).

上一篇:三3“三爱三节”主题班会下一篇:问说 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