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读后感
新近出版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10月18日至2020年1月13日期间的报告、讲话、谈话、演讲、批示、指示、贺信等92篇,分为19个专题。
“以人民为中心”是第三卷中的关键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为谋求人民利益而努力工作,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简而言之,即“为了人民,不负人民”。
人民就是江山,是变革社会的决定力量,是真正的英雄。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提到,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中国共产党成立近百年来,紧紧依靠人民,始终心系人民,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历史奇迹,始终坚守着“为了人民、不负人民”这个初心和使命。
为了人民,不负人民,就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并把它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与亿万人民一起,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奔向更美好的明天。今年是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要做到“为了人民”,就要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要重点紧盯扶贫工作中“两不愁”遗留问题和“三保障”薄弱环节,坚决纠治扶贫领域“一学了之、一发了之、一搬了之,一建了之、一种了之、一股了之、一摘了之、一改了之”等问题,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把群众的安居乐业和安危冷暖记在脑里、放在心上,把为老百姓做了多少好事、干了多少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如此才能对得起“人民公仆”这个赞誉,才能做到“不负人民”。
古有“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忧劳兴国,逸豫亡身”,今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黄文秀、杜富国、卢永根等,“为了人民,不负人民”的理念一直在传承弘扬,他们都把青春献给人民,把汗水和热血洒在了中国大地上,把美好的微笑和难忘的回忆留给了亿万中华儿女。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可回避的永恒课题。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强调:“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2018年6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提到,人民群众对我们拥护不拥护、支持不支持、满意不满意,不仅要看我们是怎么说的,更要看我们是怎么做的。作为当代党员领导干部,我们要怀着强烈的“爱民、忧民、为民和惠民”之心,心中始终装着父老乡亲,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想问题、干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像爱自己父母那样为老百姓谋利益,带着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为了人民”,最终是为了“不负人民”。一切不思进取、明哲保身、庸政怠政、得过且过的思想和行为都是同人民群众期盼、同新时代新要求相违背的。我们必须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自觉树立公仆意识,勇于刀刃向内,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和自我提高能力,练就过硬履职本领,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奋斗姿态投身到为人民服务中去,乘风破浪,勇往直前,兑现“不负人民”的庄严承诺。
【篇二】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新时代党的建设和党的组织路线》一文明确地提出了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近日,我结合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精神对此文进行再学习。正所谓“秉纲而目自张,执本而末自从”,组织路线是进行组织工作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针,要坚持组织路线服务政治路线,在组织体系、选人用人、工作机制等方面抓细抓实,推动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
要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提升组织力。“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党的力量来自组织,严密的组织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优势所在、力量所在。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要抓好中国和国家机关“最初一公里”,确保标准高、方向明;
要抓好地方党委“中间段”,做到有令即行、有禁即止,畅通无阻;
要抓好基层党组织“最后一公里”,切实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党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
要以忠诚干净担当为导向,提升战斗力。“为政之要,惟在得人。”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提出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的方针。寻觅人才要求贤若渴,要以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聚天下英才。要建立健全人才引进机制,实施“创新创业筑巢引凤工程”,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只有政策吸引人、留住人,才能广聚人才。举荐人才要不拘一格,要坚持好干部标准,打破身份、学历等制约,用“望远镜”“显微镜”,做到好中选优、优中选强。使用人才要各尽其能,要在实践中加强历练,让干部在风雨中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
要以制度机制落实为支撑,提升执行力。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再好的制度不执行也等于是一纸空文。十八大以来,党的组织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四梁八柱”的制度体系框架已基本建立。作为基层党组织,要落实好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切实抓好党组工作条例、支部工作条例等党内法规的执行。要增强执行制度的自觉性,做到令出必行,毫不动摇,不折不扣落实、落细、落地,推进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要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对违反规定、失职失责的行为要严肃处理,让制度成为“硬杠杠”。
【篇三】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引用了北宋文学家苏轼在《思治论》中的一句典故:“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大意是说,向最难之处攻坚,追求最远大的目标。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2020年有多么不寻常,我们的经历就有多么不平凡。有风有雨是常态,风雨无阻是心态,风雨兼程是状态。受疫情、洪水、中美贸易摩擦等多重影响,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我们每一步都走得很不容易,但是前进的脚步从来没有停止。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面对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发生的深刻复杂变化,既蕴含有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也潜藏着前所未有的困难风险。时间不等人,任务催人进,对于各级党员干部而言,只有敢于“犯其至难”才能“图其至远”。
“犯其至难”当有化压力为动力的“如磐初心”。“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何能识君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征程离不开改革创新,更需要一批又一批敢为天下先的闯将!有压力是事业心和责任感的体现。井无压力不喷油,人无压力轻飘飘,把压力转化为动力,可以促进工作,提高质量。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各级党员干部必须始终把为民服务作为最大的初心,经得起磨砺、顶得住压力、挑得起重担。强化自我调节能力,把压力转换成动力,克服浮躁情绪,抛弃私心杂念,吃苦不叫苦、干事不避事、负重不怕重,把心思用在干事上,精准发力,补齐短板,拿出更多的激情与热情,投入更多的精力与毅力,敢于向“高”的攀、跟“强”的比、与“快”的赛。
“犯其至难”当有化危机为生机的“戮力同心”。“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圆满收官之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完成既定目标任务带来巨大挑战。要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就必须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力争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此,各级党员干部,既要有创新创造能力,还要有统筹全局的战略思维、系统思维,善于从眼前的危机、困难中捕捉和创造生机。戮力同心,精诚团结,全力稳住经济基本盘,兜住民生底线,培育壮大新的增长点增长极,进而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犯其至难”当有化趋势为胜势的“顺应民心”。挑战中蕴含着机遇,危机中潜藏着转机。这既是哲学辩证法,也是实用方法论。风起则云涌,势起则事成。纵观世界,变革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是浩浩荡荡的历史潮流。实践深刻表明,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民生稳,人心就稳,社会就稳。危与机同生并存,克服了危即是机。各级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必须肩上有责任、心中有百姓,既要冷静看到发展“趋势”,又要努力赢得发展“胜势”,以穿越历史的宏大格局、放眼时代的战略眼光,结合自身条件和实际超前研判,伺机而动,真抓实干,在疾风烈火中检验“过得硬”,识别“靠得住”,始终坚持抓发展不动摇,以抓发展促进保民生、顺民心。
“十四条坚持”就是柱子,具体谋划了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评价,“这一思想似乎涵盖了中国继续发展面临的所有决策和涉及的所有挑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实践和时代提出的重要课题,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广阔的人类视野、超凡的政治智慧、卓越的战略眼光,也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治国理政新境界、管党治党新境界。
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不仅要有担当的宽肩膀,还得有成事的真本领。真本领从何而来?正是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来。江西井冈山市委书记刘洪曾这样总结井冈山市率先脱贫摘帽的经验:没有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指引,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顽强拼搏,就没有井冈山脱贫摘帽的伟大胜利。诚如斯言,过去5年的“极不平凡”,昭示新思想的磅礴伟力;
未来征程的开拓进取,更需将新思想落实到新实践。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实践的发展,这一科学理论的历史地位和实践意义必将更加充分地彰显。
党的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党的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毛泽东曾经指出:“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新征程上,不可能都是平坦的大道,我们将会面对许多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重大矛盾。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稳定之锚”,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存在;
1500多项改革举措挺进“深水区”,可“硬骨头”仍有很多待啃;
美丽中国的画卷不断铺展开来,生态短板依旧显著……面对追求更高质量发展的种.种难题,我们正需撸起袖子时刻准备搬石清障。只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凝聚力量,才能找寻到爬坡过坎的智慧、凝聚起攻坚克难的力量,不断打开事业发展新局面,以新作为让新时代呈现新气象。
要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就要担负起作为党员必须担负的责任和担当,勇于自我革命,只有不断地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和自我提高的能力,才能称为真正的强者。习近平总书记在以普通党员的身份参加所在支部专题生活会时告诉我们,“榜样是谁呢?张思德、白求恩、焦裕禄、麦贤德,有历史的楷模,也有时代的楷模。这些人都是在普通的岗位上,但他们有一颗金子般发光的心。”这些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是我们人生路上的标杆。我们要参照标杆检视自己,实事求是地认识和把握自己。经常自我反思、自我检视,不掩饰缺点、不回避问题,有缺点克服缺点,有错误承认错误,用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始终保持自我革命的勇气,不断反省自己,严守纪律和规矩,谨小慎微,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一名党员,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以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要以身作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同志们现在从事的是一项崇高的事业,在这里工作,升官发财请走别路,贪生怕死莫入此门。”并告诉大家,“要相信群众、相信党、相信组织。大家投身到伟大事业中来,在新时代“两个一百年”中无私奉献,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做出的贡献也一定不会比其他任何岗位上做出的贡献小,同样光荣、伟大。”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支部生活会时要求大家,一定要对党忠诚、知恩感恩报恩。忠诚是共产党人政治品质的本质和核心,入了党,就要一辈子一心一意地跟党走,对党就要知恩感恩报恩。要对党的事业忠诚,对履行的政治任务忠诚,对岗位职责忠诚,就像入党誓词中讲的那样,对党忠诚,永不叛党,特别是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势和繁重艰巨的任务,必须做到绝对忠诚,决不能对党三心二意,政治上要永远坚定。
坚持修身求知,乘良好“学风”,破思维惰性之浪。基层党员干部是影响基层建设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新时代的浪潮中面临着更多知识水平与本领能力的考验,学风正则事业兴,学风不正则事业败。第三卷共包含19个专题92篇文章,蕴含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智慧,闪耀着与时俱进的思想光芒,我们必须以第三卷为强化理论武装的权威著作、指导工作实践的行动指南,摒弃“不学”“空学”“浅学”“假学”,先学一步,深学一层,端正学风,以身作则,持续推动“最新教材”学习往心里走、往实里走、往深里走,联系基层岗位职责和发展需要进行深入思考,把学习所得切切实实转化为提升工作水平、推动治理能力的强大动力,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思想方法研究解决当下的问题,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好学才能上进,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坚持廉洁自律,乘优良“党风”,破腐化变质之浪。第三卷中明确提出,要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清正干部、清廉政府、清明政治就在身边、就在眼前。古往今来,善与恶、正与邪、廉洁与腐败的对决从未停止,颜伯焘的做官心得有曰,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基层发展的当前阶段,价值多元,诱惑多多,要求党员干部要正确处理公与私、义与利、苦与乐、清与亲等关系。干部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党的性质决定了所有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决不能被私有化、商业化,我们必须不断地防止和扫除自己身上的政治“灰尘”和“微生物”,杜绝盲目攀比物质享受,慎小事、拘小节,守戒尺、常自省,加强党性锻炼,传承优良党风,坚决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始终保持“清风明月不染尘”的清廉本色,做廉洁自律、廉洁用权、廉洁齐家的模范,做忠诚干净的好干部,做人民群众的好公仆。
面对触目惊心的餐饮浪费现象,“拒绝‘舌尖上的浪费’”再次刷屏,也再次掀起了崇俭戒奢的热潮。当前,全国各地正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尚俭之德,自古有之。舜曾赞赏禹“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墨家强调“其用财节,其自养俭,民富国治”,诸葛亮认为“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曹操感慨“世叹伯夷,欲以厉俗,侈恶之大,俭为共德”,李商隐一针见血点出“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杜甫更是亲历了穷奢极欲社会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惨绝人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脍炙人口、妇孺皆知的诗歌,形象生动地写出劳动的艰辛,浅显的语言却道出了深刻的道理:勤俭。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精神,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力保障。粮食浪费现象反映出来的不仅是对传统美德的淡忘,还有部分人贪图享受、未富先奢的浮躁心态。
俭以养德,俭能生廉。然而现实中,人前披着“节俭”的外衣、人后疯狂敛财的“葛朗台式”贪官屡见不鲜。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原副司长魏鹏远在落马前,经常骑一辆旧自行车上下班,日常穿的衬衣、裤子也都是便宜货,然而执法人员却在其家中搜查出现金2亿余元,从银行调去的16台点钞机当场烧坏了4台。贵阳市人民政府原市长助理樊中黔平时不抽烟,不喝酒,一双皮鞋底子换了3次还要修了再穿,受贿的赃款却塞满了整整5个保险柜。要做到真正的勤俭,首先是发自于内心的,心中要保持一颗勤俭心。要让节俭现于行、源于心,才能真正地使俭生廉。假装节俭、表面勤俭,只能一时蒙蔽他人,却无法让自己的内心认同。颜回的安贫乐道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颜回也不改其乐。荣启期的固穷守节,“九十行带索,饥寒况当年。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为什么贫穷困顿也能乐在其中?因为道胜无戚颜。保持着一颗勤俭的心,才能做到真正的勤俭,安于勤俭,乐于勤俭。
【篇一】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前行伟大实践的最新教材,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工作的最新教材,是我们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最新教材,是为世界谋大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新教材。党员干部要强化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持续推动“最新教材”学习往心里走、往实里走、往深里走,努力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本职岗位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形成生动实践。
提高政治站位,推动“最新教材”学习往“心”里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结晶,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全党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尤其在当前情况下,我国正经历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前进道路上形势环境变化之快、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前所未有。思想是时代的回声,时代受思想的引领。党员干部要把学习“最新教材”当作一项政治任务,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思想认识,做到学习跟
进、认识跟进、行动跟进,深入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加深对党的十九大以来科学理论新发展新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运用“最新教材”武装头脑,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争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忠实践行者。
强化责任担当,推动“最新教材”学习往“实”里走。当前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到了最后冲刺阶段,更需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励志加油鼓劲。党员干部要紧密结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紧密结合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改革发展稳定等工作任务,自觉强化责任担当,坚持在学中干、干中学,不断推动学习“最新教材”往“实”里走,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积极主动为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作贡献。要注重强化系统思维,坚持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与先期出版的第一卷、第二卷联系起来,同正在做的工作结合起来,努力将“最新教材”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社会治理、开展为民服务、完成重大任务的能力和水平,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本职岗位上体现,在实际工作中展现。
注重学以致用,推动“最新教材”学习往“深”里走。当今时代最为鲜明的时代特色,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交汇,“两个大局”交汇时刻必然包含着各种挑战和风险、阻力和矛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两个大局”历史交汇中推进民族复兴伟业的“定盘星”和“指南针”。党员干部要坚持知行合一、学以致用,扎实推动“最新教材”学习往“深”里走,善于从中汲取政治力量、思想力量和实践力量,善于从党的创新理论宝库中找到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化解重大矛盾、解决重大问题的“钥匙”,真正在学习“最新教材”过程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壮筋骨”,在贯彻“最新教材”实践中练就“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时刻保持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气神和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好作风,以奋勇当先、实干担当的姿态谱写干事创业的新篇章。
【篇二】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关于认真组织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通知》,并发出通知,要求基层机关单位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学习。
学懂《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要严防“走过场、凑热闹”。理论学习最大的忌讳,就是搞“走过场、凑热闹”的形式主义。少数人嘴上讲学了,却少动手动笔;看上去学了,却只浏览个标题;名义上学了,却挑三拣四、随意取舍等,给人的感觉尽是假惺惺、不真实。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贵在从思想深处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从学习安排上注重经常学、系统学、全面学,从理解要义上讲求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理论学习惟有真学,克服“走马观花”式的形式主义,才能端正学习态度。理论学习的过程,是淬炼思想的过程,也是净化心灵的过程。对待理论学习说一套做一套,表里不一;要求别人一副严肃面孔,对自己尽显嬉笑神态;谈体会言不由衷,具体落实知行不一,学践分离等,是对学习的理论不真信。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既要入眼入耳,又要入脑入心;既要融合于思想,又要融入于血液;既要用以净化灵魂,又要用于规范言行。理论学习惟有真信,杜绝“走过场、凑热闹”,才能转化为坚定的崇高理想信念。
学懂《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要弘扬“硬精神、硬道理”。不搞“一知半解”是真正掌握理论的前提。在理论学习上只懂字面字义,望文生义;只知死背硬记,不理解内涵要义;只识其一不知其二,以偏概全,甚
至强加其义等,都是对理论装懂、假懂,不是真懂。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既要掌握其理论渊源,又要把握其指导实践意义;既要全面牢记其论述内容,又要理解其内涵要义;既要懂其文字上的简约平凡,又要知其精神上的深邃伟大。理论学习惟有真懂,少些“一知半解”,才能收获学习成果。“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理论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把理论转化为指导实践成果。那些在理论学习上仰望天空,不脚踏实地;善于空谈阔论,不善于联系实际;一味强调条条框框,而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把理论架空了,成了“纸上谈兵”。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要用以武装头脑,坚定理想信念;要学用结合,做到学以致用;要推进工作,做到联系实际,走出“纸上谈兵”误区,才能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力量。
【篇三】
中央宣传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会同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外文局,编辑出版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当代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发展要求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借鉴其他国家现代化发展的经验做法,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和提炼具有
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这就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所展现的新时代国家治理逻辑。从该书中可以看到:
新时代国家治理,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全面加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包括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可以看出,这“五大建设”更加关注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更加聚焦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
新时代国家治理,要积极营造良好的国内外环境。例如,国防和军队建设侧重于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港澳台工作聚焦维护香港和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外交工作方面要深入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又如,党的建设主要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党的自我革命继续推向深入等等。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主持讲话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与第一、二卷,是一脉相承、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是集中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典籍。要提高认识、在“真学”中体现政治态度,全x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作为加强政治淬炼、强化政治理论、履行政治责任的首要任务和基本要求,带着感情学,带着责任学,带着使命学,以上率下,以身作则,以“关键少数”示范带动各级党员干部深入开展学习贯彻,全力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xx大地开花结果、枝繁叶茂。要把握重点、在“真懂”中体现政治觉悟,全x各级各部门要聚焦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完善和发展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防范化解风险挑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把党的自我革命推向深入等重点篇章,通过个人自学、支部学习、专题讲座、专家辅导、分批轮训、集中研讨、交流发言、撰写心得等方式,利用党委常委会会议、理论中心组会议、党支部会议、领导班子会议等平台,系统领会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
要抓住要义、在“真信”中体现政治信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收入的党的十九大之后的所有文稿,都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理论结晶,全x各级各部门要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重中之重,深刻领会十九大确立的重要理念、重大原则、重大方针、重大工作及其在实践中的新进展新认识,把学习贯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与学习贯彻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相结合,准确把握党中央面临的事关全局、事关根本的重大问题,全面掌握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最新特点。要知行合一、在“真用”中体现政治担当,全x各级各部门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准确把握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始终把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作为一切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始终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准方向、冲刺目标,明晰路径、攀登高峰,朝着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xx的宏伟目标奋力前行,提高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努力把xx打造成全国生态文明的高地。
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续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带领党和人民开拓进取、持续奋斗,在实践上又有许多新创造,在理论上又有许多新发展。这些创新和发展,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有清晰的记录和体现。比如: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提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优势;系统概括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13个显著优势”;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三步走”总体目标;把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项根本制度,等等。此外,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卷中,还在外交思想、强军思想,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忧患意识,维护港澳台长期繁荣稳定、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所有这些,都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宝库增加了新成果新内容。
这部著作通篇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是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加强理论武装,基础在于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关键在于掌握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习近平总书记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创立者,其著作是这一思想最基本、最重要、最权威的载体。只有读通原著、学懂原文,才能悟透原理。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就不能不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著作;学习毛泽东思想,就离不开毛泽东同志的著作。同样的道理,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首先必须在精读习近平总书记著作上下大功夫。
古人讲,治天下者先治己,治己者先治心。治心养性,一个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学习。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领导干部要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经受住各种考验,就要坚持在学习中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素养、锤炼道德操守、提升思想境界,坚持在读书学习中把握人生道理、领悟人生真谛、体会人生价值、实践人生追求。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
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统筹推进重点工作按时保质完成,是我们当前必须正视的重大现实问题。学好用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就是以紧跟紧随推动真学真信,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以理论自觉增强内化转化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要做到坚持学思践悟、学通弄懂、学以致用,真正用创新理论和先进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学习所得切切实实转化为提升工作水平、推动治理能力的强大动力。下面,结合学习感悟,与大家交流几点学习心得。
一、提高思想自觉,进一步筑牢政治根基、提升改革底气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与第一、二卷一脉相承、有机统一,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权威著作,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旗帜,是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根本指针,我们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与第一卷、第二卷有机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系统学、一体学,与学习贯彻“三篇光辉文献”紧密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结合起来贯通学、深入学,做到融会贯通、学深悟透,把握精神实质和思想内涵,真正转化为精神力量,变为行动指南。
一是要深学深悟,学出绝对忠诚。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蕴含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智慧,闪耀着与时俱进的思想光芒,具有高度的战略性、前瞻性和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为我们应对新形势、新变化、新挑战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近年来山西之所以发生重大变化、实现重大转折、迈上实现“四为四高两同步”新征程,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我们要切实把思想行动统一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所蕴含的创新理论上来,要坚持原原本本学、融会贯通学、联系实际学,全面系统领会其精神实质,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金光大道奋勇前进。二是要对标对表,学出坚定信念。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视野宏阔、思想深邃,为我们做好机构编制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学习好贯彻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就要主动从政治责任、政治要求和政治标准上对标对表,从中坚定政治方向、汲取政治营养,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要勇于扛起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走在前列这一重大政治责任,坚决贯彻党对机构编制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落实编办归口组织部管理的工作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委对机构编制工作的决策部署,从更高站位、更高层次、更高标准上扎实做好机构改革“后半篇”文章,统筹推进好各项重点改革任务。三是要笃信笃行,学出使命担当。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充分展现了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彰显了旗帜鲜明讲政治的根本要求、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定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担当、决战脱贫攻坚的必胜信念、以人民为中心的坚定立场、勇于自我革命的鲜明品格。抓好学习贯彻,就要深入掌握其中蕴含的丰富的方法论,找准和机构编制工作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将核心要义和思想精髓真正贯彻到工作中、落实到岗位上、体现在行动上,转化为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转化为造福群众的务实举措,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履行好配置党的执政资源的职责使命。二、突出学深悟透,进一步强化理论武装、提升思想认识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必须把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中,我们党在学习理论方面,形成了许多优良传统,积累了丰富经验,总结出许多有效方法,这些对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仍然具有深刻启迪。
一是要主动真学。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在参加大课辅导、专题学习之余,我们还要积极发扬“挤”和“钻”的精神。特别是面对千头万绪的繁重任务,巨大的工作压力,和突出的工学矛盾,真正克服“忙得很”“看不懂”的思想认知障碍,用“挤”来对付忙,用“钻”来解决读不懂的问题。任何时候,“工作太忙”绝不是放松学习的理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学才能上进。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在新时代,“挤”“钻”仍然是真学方法。我们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少一点无谓的应酬、少一点形式主义的东西,沉下心来,持之以恒。二是要全面系统学。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博大精深、系统完备、逻辑严密、内在统一的科学体系。首先,我们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就要全面学,要与统揽“四个伟大”,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伟大实践结合起来,不能零敲碎打、断章取义。其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与发展,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脉相承,因此,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要与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贯通起来,追本溯源、准确理解、完整把握。三是要准确把握精髓要义。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抓好学习就要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要原原本本、原汁原味地学,认认真真逐篇研读、深入领会,把厚书读薄,把精髓抓准、抓牢,真正学出坚定信仰、学出本领才干、学出责任担当、学出为民情怀、学出清正廉洁,推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学习宣传贯彻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三、坚持知行合一,进一步提升能力水平、推动工作落实
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运用对学习产生直接推动力。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指出:“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我们要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带着工作中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学习、思考、应用。要把学习贯彻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融入到机构编制各项工作,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切实解决好当前制约服务改革发展大局的各种体制机制手难点问题,做到见人、见事、见政策、见效果,推动学习贯彻转化为做好机构编制各方面工作的具体行动。
一是要转化为持续完善党政机构职能体系,助力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具体行动。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三专题《完善和发展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中强调,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要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顺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完善和发展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上下更大功夫,更好把我国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作为机构编制系统工作人员,我们肩负着构建现代化治理体系的光荣使命,就要注重在学习中强本领,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坚定服务转型不动摇,聚焦创新不散光,深化改革不惧难,进一步以机构改革新成效为助力转型发展贡献机构编制力量。要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优化协同高效原则,加强党政机构职能统筹,推动理顺归口领导、归口管理的工作机制,持续健全机构职能体系,做好机构改革“后半篇文章”,巩固深化机构改革成果,确保“物理整合”与“化学融合”有机统一;要加强对各部门“三定”规定贯彻落实情况的跟踪调研和分析研判,及时研究解决部门运行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二是要转化为突出精准对接民生需求,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的具体行动。
洋溢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92篇著述字里行间的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是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是对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深沉热爱,体现着领袖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使命感、责任感,也无不体现着大国领袖一以贯之的人民立场、真挚深厚的为民情怀。我们要搞好学习践行就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机构编制工作导向,围绕人民群众所盼所急所忧,找准背后的体制机制症结,通过体制调整、职能配置、机构设置、编制配备,提出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的体制机制改革方案,推动重大民生工程、民心工程,解决好改善民生的深层次、根本性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三是要转化为宣传贯彻落实《条例》,推进机构编制法定化的具体行动。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手段和基本方略,习近平总书记法治思想处处透射着他的治国理政思想,在几次审议《条例》时,都强调编制就是法制,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护机构编制的严肃性、权威性。《条例》的颁布实施,是推进机构编制工作法定化的重要举措,是加快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制度成果。推进机构编制法定化,就要继续推行“送《条例》上门、宣传《条例》到家”的经验做法,推动各级党委(党组)把学习宣传条例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纳入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纳入干部教育培训、纳入党校课堂,通过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推动《条例》学习落地落实,不断提高运用《条例》做好机构编制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推进机构编制法定化,还要在全面把握新时代机构编制工作必须遵循的政治原则、工作导向、基本规律、科学方法,在贯彻执行《条例》上把住关口,当好“守门员”,进一步强化机构编制刚性约束,不打折扣、有禁必止,为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最近几天,我在灯塔大课堂上认真收看了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这一课程。现将收获和大家分享。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结晶。认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重大政治任务。我们要认真学、刻苦学,做到学以致用、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国家领导人在这本书中系统论述了怎样治理国家,那么,结合我自己的工作实际,怎样把这一精神落实到班级管理中呢?我做了以下几点的努力。
第一,在班级管理中要注意细节。治国理政,事无巨细。管理班级,细节也尤为重要。在平常的班级生活中,我会提醒学生尤其要注意美术课之后的课堂卫生,也专门培养了检查课间卫生的小组长。冬季校服下发以后,学生的校服摆放凌乱,造成了秩序混乱,我们第一时间给学生们配置了衣橱,使得班级秩序井然,干净整洁。
第二,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21世纪人才最重要。国与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管理班级更是如此。我们响应学校“人人都是管理员”的号召,发展了一批头脑灵活、在孩子中有威望的小管理员,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小管理员制度的实行,不仅锻炼了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更是给老师减轻了负担,使得老师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区钻研教学。
第三,坚持家校共育,携手同行。在班级的工作中,我注重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孩子的学习状态不好时,我会第一时间联系到孩子的家长,询问孩子最近的状况,分析原因。孩子在学校难免有磕磕碰碰,我也会在第一时间联系到家长,做好解释工作。家校共育,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家长对学校的满意度尤为重要。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我们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时刻不能忘记人民群众始终是我们党的坚实执政基础。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习近平在书中写道,如果忽视了这一条,“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
不管是治理国家还是管理班级,我们都要运用科学的、先进的思想去武装自己的头脑。只有这样,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02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读后感】推荐阅读:
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有感11-24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心得体会07-27
中心组学习治国理政第三卷研讨发言材料10-20
谈治国理政心得09-25
治国理政二心得体会09-20
治国理政第二章有感01-14
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06-03
小学教师学习治国理政心得体会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