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经典片断赏析(精选11篇)
1、前世今生
在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在今世的相遇不是偶然的,而是由前世的因而有了今世的果。我们都知道:“木石前盟”。所以,“阆苑仙葩”指的是前身是绛珠仙草的林黛玉,“美玉无瑕”指的是前身是神瑛侍者的贾宝玉。因着前世的“奇缘”,他们在人间就演绎了一段以泪报恩的爱情故事。
在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在今世的相遇不是偶然的,而是由前世的因而有了今世的果。我们都知道:“木石前盟”。所以,“阆苑仙葩”指的是前身是绛珠仙草的林黛玉,“美玉无瑕”指的是前身是神瑛侍者的贾宝玉。因着前世的“奇缘”,他们在人间就演绎了一段以泪报恩的爱情故事。
宝黛爱情的重要片断:
为了使我们能对宝黛爱情的了解有一个连贯性,我们就按顺序来读吧。他们的爱情大致分来有这几个阶段,涉及到的主要回目有: 情窦初开
第三回 接外孙贾母惜孤女(宝黛初会)第十九回 意绵绵静日玉生香(青梅竹马)第二十三回 西厢记妙词通戏语(共读西厢)热 恋
第二十七回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黛玉葬花)第三十二回 诉肺腑心迷活宝玉(诉肺腑)心心相印
第三十四回 错里错以错劝哥哥(宝玉赠帕)第五十七回 慧紫鹃情辞试忙玉(紫鹃试玉)尾 声
第九十七回 林黛玉焚稿断痴情(黛玉焚稿)
第九十八回 苦绛珠魂归离恨天(黛玉之死)情 窦 初 开
(接外孙贾母惜孤女、意绵绵静日玉生香、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2、宝黛初会(接外孙贾母惜孤女)
让我们回忆先前学过的《林黛玉进贾府》,我们都知道:
宝黛第一次见面是一次不同寻常的相见。他们有一种奇妙的心灵感应。这就是“一见钟情”。
接着宝玉送给黛玉一个表字“颦颦”。“颦”是皱眉头的意思,“颦颦”,老皱眉头,心里总有化不开的心事,解不完的心结。这个表字非常符合林黛玉的性格,这表明宝玉在那种心灵感应的启示下,一下子就把握了黛玉性格的特点。一见面就显示出两人在情感上的契合。
接着,他们开始了两小无猜、青梅竹马的生活。
3、青梅竹马(意绵绵静日玉生香)
在《红楼梦》里,写到两人两小无猜、青梅竹马的生活片断不少,但“意绵绵静日玉生香”写得最为集中。大家记下回目,自己阅读。在这一回里,两小无猜、青梅竹马的他们已经不是平常的兄妹间亲情与友爱的关系了,爱情已经不知不觉在他们各自的心中萌生。
4、共读西厢(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西厢记妙词通戏语”是大家很熟悉的回目。贾宝玉和林黛玉偷偷阅读《西厢记》,贾宝玉大胆将自己与黛玉比作书中人物,来向黛玉表明心意。从此,宝黛二人的爱情在各自心里都明朗起来。通过偷偷阅读《西厢记》,他们都确定他们有着共同的价值取向,这就是他们爱情的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回目的后半回是“牡丹亭艳曲警芳心”。贾宝玉被袭人叫走了,黛玉独自走到梨香院墙角外,墙内传出戏文,特别是那句“只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触动了黛玉的心,让黛玉细嚼起来,想起古人诗中有“水流花谢两无情”之句;词中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之句;方才所见《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之句。一时间凑聚在一起,不觉心痛神驰,眼中落泪。
这些诗句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情感?为什么林黛玉听了暗自神伤?
明确:这些诗句都表达了怀春的人由自然界的春去花落而引发世事无情的愁思。
这里除了表现黛玉对自己不明朗的未来的担忧,怕因此耽误了自己的青春之外,还有,对宝玉的爱在黛玉心中渐渐明朗起来以后,黛玉开始担忧宝玉对自己的心不真、不专一。也就是说,黛玉在刚刚意识到情感的美丽动人之后,同时感受到它的短暂易逝,黛玉担心宝玉对自己的爱也像春去花落一样短暂而又无情。热 恋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诉肺腑心迷活宝玉)
5、黛玉葬花(埋香冢飞燕泣残红)
正是出于这种担忧,于是他们就有了一次次的生气、解释、重归于好,接着在一次次的生气、解释、重归于好中,他们的爱情思想原则逐渐明晰和自觉起来。写得最浓墨重彩也最完整的就是“埋香冢飞燕泣残红”,也就是“黛玉葬花”,这是宝黛爱情发展中的一次高潮。
黛玉担心宝玉受到贾政的责骂,晚饭后特意到怡红院来看看,却碰到晴雯在里面生气,不给开门;黛玉被关在门外,又听见宝钗和宝玉在里面说笑,且眼见着宝玉送宝钗出来,气得回去哭了一夜。第二天,黛玉来到花冢葬花,宝玉兜了一兜花,准备去葬花。宝玉来到花冢,发现黛玉在这里,一面悲戚一面吟诗。“宝玉听了不觉恸倒”。
我们来看看这首诗。
“葬花吟”是黛玉感叹身世遭遇的一个代表作,也是表现黛玉性格特征的重要作品。红学家从这首诗中还能看出了宝黛爱情的结局,甚至贾府最终的遭遇,我们今天不做这样的解读,只解读他们的爱情。这首诗中能看见他们的爱情吗?在这里老师给大家呈现一些比较关键的句子。
葬 花 吟
花谢花飞飞满天 红消香断有谁怜
……
一年三百六十日 风刀霜剑严相逼
虽然锦衣玉食也不能弥补心灵所受到的伤害以及内心对„„ 精神境界的渴求。
独把花锄偷洒泪 洒上空枝见血痕
这让我们想起“杜鹃啼血”,杜鹃是一个苦情的意象。说明她爱得苦。
未若锦囊收艳骨 一抔净土掩风流
如果得不到真爱,毋宁死。
质本洁来还洁去 不教污淖陷渠沟
„„
为什么贾宝玉不开门或者对宝钗好就让林黛玉想到死呢?
这说明林黛玉把爱情和整个生命联系起来,从爱来遭遇生命,又用整个生命来成就爱。她对爱情专一就要求贾宝玉对爱情也要专一。林黛玉所有的忧虑都来自于没有得到宝玉可靠的明确的回答。
所以,林黛玉的爱是以生命相许的爱,至上唯一的爱。以生命相许的爱就要求以生命相许的回答,至上唯一的爱就要求至上唯一的回答。
这是黛玉第一次清楚明白地让宝玉知道她的爱情理想。
6、诉肺腑(诉肺腑心迷活宝玉)
宝玉既然知道了黛玉把爱情和生命等同起来,那么是否就会有以生命相许的、至上唯一的回答呢。让我们一起解读“诉肺腑心迷活宝玉”。
“诉肺腑”的经过:
宝玉在湘云和袭人面前一片私心地赞扬黛玉,不想这些话被正要进屋的林黛玉听见了,她又惊又喜,又悲又叹。喜于自己眼力不错宝玉果然是个知己,惊于宝玉于众人面前一片私心颂扬自己。但又悲叹既是知己了,为何又来个“金玉”之说,且自己体弱多病恐不能久待„„想着想着又伤心了,正要转身,恰巧遇到宝玉出来看见,道:“怎么又哭了?”说着就要替黛玉擦去眼泪,黛玉忙道:“你要死了,动手动脚的。”宝玉笑道:“说话忘了情,也就顾不得死活了。”黛玉说:“你死了倒不值什么,只是丢了什么‘金’什么麒麟的,可怎么好?”宝玉急了,瞅了半天,才说出三个字:“你放心!”接着又解释:“你皆因总是不放心的原故,才弄了一身的病。但凡宽慰些,这病也不得一日重似一日。”黛玉一听,如轰雷掣电,细细思之,竟比自己肺腑中掏出来的还恳切,竟有千言万语却也半个字也不能吐。两人怔了半天,黛玉“咳”的一声,眼泪直流,转身便走。宝玉上前拉住道:“好妹妹,且略站住,我说一句话再走。”黛玉一面拭泪一面将手推开说到:“有什么可说的?你的话,我都知道了。”说完转身就走。宝玉呆立着,袭人来给他送扇子,他也并未看出是谁,拉着袭人说:“我为你,也弄了一身的病,又不敢告诉人,只好捱着,只等你的病好了,只怕我的病才得好呢!——睡里梦里也忘不了你。” 肺腑之言是从内心吐露的真实之言,我们来看看这几句话。
(1)你放心!你皆因总是不放心的原故,才弄了一身的病。但凡宽慰些,这病也不得一日重似一日。
黛玉“不放心”的是什么?黛玉虽与宝玉青梅竹马,但自从来了个宝姐姐,而且这个宝姐姐还带了个金锁,带来一段“金玉良缘”,现在史湘云有金麒麟,宝玉也拾得一个,黛玉担心宝玉因为这些小巧玩物上的撮合与别人又生出一段风流佳事。在封建社会,男子娶三妻四妾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但是黛玉却要求对感情要专一,她的“不放心”也就来自于宝玉对感情的不专一。
再看这两句话。这在我们看来是很平常的话,但黛玉为什么听了像“轰雷掣电”?说明宝玉的话说到她心里去了,说中了她的心思,因此,黛玉听了就像“轰雷掣电”。而且,黛玉平日总忍不住悲伤,总是那样敏感,都源于“不放心”,她并未向人提起,自己也没有把这些千丝万缕的愁思好好整理一番,更没有像宝玉一样把它上升到理论的高度,精确地总结:“不放心。”因此,觉得“比自己肺腑中掏出来的还恳切”。这些话道破了黛玉的病根,也可以说是说出了黛玉内心的隐秘。而且这样了解黛玉的话语,也只有像宝玉这样对她处处在意的人才能说得出的。那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宝玉能说出这样的话,也说明宝玉对黛玉处处在意,黛玉先前的用心他都知道。这番话实际上是他对黛玉的一种明确的爱情表白,“你放心”这三个字含义丰富,远比“我爱你”来的恳切、有分量。我们也来看看黛玉回答的这句话。
(2)有什么可说的?你的话,我都知道了。
黛玉的这句话,一方面含糊地透露出她也要让宝玉“放心”的意思,一方面我们不要忘记她的身份:贵族小姐。她有她一贯的矜持和骄傲,以及作为女孩子天生的羞涩。所以,初次听到明确的爱情表白时,她只想赶紧抽身走开。更重要的是这句话抵得过千言万语,像黛玉这样生性敏感的人一定能听得出这句话的丰富内涵,听到这样的话,其它不听也够了。黛玉的确放心了。
我们总是很惋惜黛玉没有听到后面的这两句话,也总是责怪宝玉为什么怔了这么久才说呢?我们来揣摩下面表达得更为热烈的句子:
(3)我为你,也弄了一身的病,又不敢告诉人,只好捱着,只等你的病好了,只怕我的病才得好呢!——睡里梦里也忘不了你。
宝玉的“病”是什么病?心病。不只是黛玉有心病,宝玉也有,而且宝玉的心病皆因黛玉的心病而起,黛玉的心病怎么治,宝玉的心病也应怎么治,黛玉的心病什么时候好,宝玉的心病也什么时候好。我们能不能这样说:他总是快乐着黛玉的快乐,担心着黛玉的担心。
“睡里梦里也忘不了你。”表明宝玉对黛玉的爱情已达到了炽热的程度,不再是青梅竹马时期朦朦胧胧的感情了。
我们怎么知道这就是宝玉的肺腑之言呢?我们看看他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说这些话的。林妹妹走了,他并未意识到,袭人来到面前,他以为是林妹妹说明他是在忘我的情况下说的,当他发现是袭人站在他的面前时,满脸“涨紫”,非常不好意思。可见这些话不是他随随便便就能说的,这些话都是宝玉在心里说了无数遍,现在终于鼓了莫大的勇气而且还是在忘我的情况下才吐露出来的肺腑之言啊。可见,宝玉对黛玉的爱不同于对其他任何人的喜爱,对黛玉的爱是真诚的、专一的、真正的爱情。心 心 相 印
(错里错以错劝哥哥、慧紫鹃情辞试忙玉)
7、宝玉赠帕(错里错以错劝哥哥)
得到宝玉的肺腑之言之后,黛玉的感情便趋于平静,从此她再也不跟宝玉提“金”啊“玉”啊之类。但这时,发生了一件大事:宝玉挨打。
宝玉挨打之后,宝钗和黛玉先后来探望。宝钗先至,亲自送来化瘀散毒的药丸给宝玉疗伤,并有一番说头。黛玉的表现则完全不同,眼睛“肿得桃儿一般,满脸泪光”“气噎喉堵”。病榻上的贾宝玉不顾自己的疼痛假装不疼软语安慰黛玉,还责怪黛玉不爱惜自己,暑气未退就往外跑,万一中暑了怎么办。黛玉却抽噎着劝宝玉:“你从此可都改了罢!”
我们总以为这两个人碰到一起,不知有多少话要互相倾诉;出乎意料的是,林黛玉哭了半天,仅仅向贾宝玉说一句话:“你从此可都改了罢!”
前头宝玉刚刚表扬过黛玉,说她“从不说”仕途经济这样的“混帐话”,现在“从不说”仕途经济这样的“混帐话”的黛玉为什么也劝宝玉“全都改了”呢?
如果不改会有什么后果呢?再次挨打!再次受苦!受更大的苦!黛玉眼睛“肿得桃儿一般,满脸泪光”,还不顾自己的形象来探望宝玉,说明黛玉太在乎宝玉了(挚爱),在她的心中,宝玉受苦,更甚于自己受苦。所以她违心地劝宝玉屈服。“我不忍心见着你受苦,如果你可以不受这样的苦,哪怕你变换一种行为,只要你的心还是这样,我也愿意接受。”这是汹涌的感情,冲破悲伤的阻塞而喷溅出来的一句话,这里面包含着沉痛、体贴、哀怨,同时也含着一种无可奈何的委屈和畏缩。这是一句只有林黛玉才能说得出来的话。
宝玉也完全理解黛玉的这种心情,所以这一晚才特意遣晴雯将自己用的两条“半新不旧”的手帕送去给黛玉,黛玉细心揣度体贴出其中的意思来,一时五内沸然,于是在帕上走笔写下以“泪”为主题的三绝句。
但是,为什么是送帕,不是别的?为什么送旧帕子不是新的?为什么送两块,不是一块?为什么让晴雯送?
明确:①送帕有相思之意,有宝玉思念黛玉也知道黛玉挂念他的意思。②同时,帕是用来拭泪的,黛玉先前落泪的时候,宝玉总要为她拭泪,现在,宝玉猜想黛玉必定又在房中垂泪。若是平日,自己定要打叠了千般百样的温柔去劝慰,直至回转过来方罢。可偏那一刻身子却动不得。所以送了帕子去,是一股缠绵体贴之意。仿佛在嘱咐颦儿:我在挂念你,我更知道你的眼泪是为我而流的。你哭了,自有我在一旁相伴,为你拭泪。即使我的身子不在,心神却时刻在左右的。
宝玉送帕,不送新,偏送旧;不送一,偏送二,更是大有深意之举。
①旧帕者,“就怕”也。就怕你总不放心,哭坏了身子!②不以新相赠还有一层意思。旧帕子用的日子久些;跟自己也近些。那些新的,不过是些个物件,是任谁都可以送的。而家常的旧手帕带着自己的气息,只有中意的人才可以给的。③且送旧帕暗示黛玉:东西还是旧的好,自己是个恋旧的人,“人不如故”,让黛玉绝了“如今又多了个宝姐姐、云妹妹”之虑。
两条者,一对儿也。暗指宝玉内心希望他们两人能够成双成对,永结同心。为什么让晴雯送呢?病榻上的宝玉惦记着黛玉,想了个办法把袭人支走。因为按袭人平日里的脾气,她很可能会拿大帽子压宝玉,一番冠冕堂皇的道理加上“我都是为你好”的苦口婆心,十有八九会噎得宝玉没话说。所以宝玉让心思相对单纯,不会另生枝节的晴雯到潇湘馆看看林妹妹。
尚在病榻上的宝玉能为安慰黛玉想得这样仔细,不能不让黛玉感动不已。只两方旧帕子,“却教你知道,我待你之心”。而再题上这三首诗,就更具有定情物之意,这个承诺远胜过“金玉良缘”,因为从意义上来讲,“金玉良缘”是物质上的,而这两方帕子是感情上的,是“金玉良缘”所不能换取的。
黛玉体会出这样的意思,会有怎样的回应呢?我们来读黛玉的诗,看看这三首诗中包含了怎样的情感?播放幻灯:
题 帕 三 绝
其 一
眼空蓄泪泪空垂,“空蓄”、“空垂”每日这样无端地哭是为什么?为 暗洒闲抛更向谁?
谁?下文作答:“为君”。尺幅鲛绡劳惠赠,为君那得不伤悲?
其 二
抛珠滚玉只偷潸,为君整日流泪,枕上袖边难拂拭,那就任由它流淌 镇日无心镇日闲。吧。眼泪是什么?绛珠仙草来人间是来还泪的。泪 枕上袖边难拂拭,就是情,至情:就任由我这样挥洒我的眼泪吧,也 任他点点与斑斑。就是说,就让我这样表达我对你的情感吧。其 三
彩线难收面上珠,“湘江旧迹”、“香痕”都指泪珠。典故:舜妃娥皇、湘江旧迹已模糊。女英哭夫而自投湘水,泪水洒上湘水边的竹子成斑 窗前亦有千竿竹,竹。天帝被她们感动,封“舜”为湘君,娥皇、女
不识香痕渍也无? 英为湘夫人(湘妃)。在这首诗里,黛玉不惜自比湘妃,在她的内心已将宝玉视同为丈夫,想象宝玉如遭不测,自己也会同娥皇、女英一样殉情。“来报答你对我的真心”。
黛玉体会到了这意思,因此在诗里不惜把自己比作湘妃,以生命作为承诺:“如果你遭遇不测,我也一定为你泪尽而亡,来报答你对我的真心。”
《红楼梦》里,有许多像“诉肺腑”这样的话语,“赠帕”这样的细节值得人一再咀嚼、揣摩。大家如果感兴趣可以自己选择一二玩味一下,一定会有许多乐趣。
8、紫鹃试玉(慧紫鹃情辞试忙玉)
如果说,这些交往都只是他们在私下表达爱意,那么,紫鹃试玉就是他们向所有的人宣布他们的爱情。这就是“慧紫鹃情辞试忙玉”,大家也记下回目,自己回去看。这一试不但试出了宝玉视黛玉为生命,也让人看到了黛玉也视宝玉为生命,从此他们不仅在感情上更是结为一体,也更让贾府上上下下的人感受到他们彼此在对方心目中的分量。尾 声
(林黛玉焚稿断痴情、苦绛珠魂归离恨天)
9、黛玉之死(林黛玉焚稿断痴情、苦绛珠魂归离恨天)
但是凤姐巧设调包计,让宝玉与宝钗结婚,黛玉得知消息,急得吐血,气息奄奄,魂归离恨天之际,焚稿、撕帕,这些诗稿是她视同为生命的爱情得见证,焚稿、撕帕就为了断了痴情,断了痴情就是断了生命。回答了她“质本洁来还洁去”的誓言。
■我们知道,整部《红楼梦》就是以宝黛爱情作为主线,牵出许多世间难得的人和难得的情。而最为难得的就是宝黛的爱情。这段爱情难得在哪里呢?
宝黛爱情的光彩不只是以生命作为承诺,还在于他们有着共同的价值取向(这在他们初次相会时就已经隐约感觉到了,在读西厢时就证实了)。还有(在以娶三妻四妾为荣的封建社会,他们却要求)对爱情执着、用情专一。这样的爱情观不要说在当时就是在今天都是很难得的。
总结:
我们知道,整部《红楼梦》就是以宝黛爱情作为主线,牵出许多世间难得的人和难得的情。而最为难得的就是宝黛的爱情。这段爱情难得在哪里呢?(师生一起总结)
宝黛爱情的光彩不只是以生命作为承诺,还在于他们有着共同的价值取向(这在他们初次相会时就已经隐约感觉到了,在读西厢时就证实了)。还有(在以娶三妻四妾为荣的封建社会,他们却要求)对爱情执着、用情专一。这样的爱情观不要说在当时就是在今天都是很难得的。
[关键词]创设情境 角色扮演 个性朗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4-069
一、创设情境:突出词语教学的体验性
重点词语:“嘱咐”
师:兔妈妈要去森林里采蘑菇了,临走的时候还不忘嘱咐两个孩子要好好练习跑步。“嘱咐”这两个字有什么特点?
生1:两个字都是“口”字旁。
师:“口”字旁表示跟什么有关呢?
生2:“口”字旁的字大都跟嘴巴有关。
师:现在你们就是兔妈妈,你们临走时会嘱咐两个孩子什么事情呢?
生3:我会嘱咐他们要好好练习跑步,不要偷懒,不要贪玩。
师:在你们的生活中,妈妈或爸爸有没有嘱咐过你们什么呢?
生4:放假了,妈妈嘱咐我在家少看电视。
师:快开学了,妈妈又会嘱咐你们什么呢?
生5:妈妈嘱咐我,要好好学习,上课不能走神,要专心致志地听老师讲课。
师:过完年又大了一岁,妈妈会嘱咐你们什么?
生6:妈妈嘱咐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要孝敬长辈,做懂事的好孩子。
评:教师在教学情境性比较强的童话故事的时候,可以抓住重点词语,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轻轻松松地理解课文。
二、角色扮演:突出词语教学的灵活性
重点词语:“得意、难为情、落在后面”
师:兔妈妈采蘑菇回来,要奖励大蘑菇给跑得最快的孩子。小黑兔,你跑得怎么样啊?
生(小黑兔):(竖起大拇指,昂着头,得意)今天我参加跑步比赛,得了第一名!
师:难怪你这么得意!小白兔,你跑得怎么样啊?
生(小白兔):(害羞地低下了头,难为情)今天我参加跑步比赛,落在后面了。
师:什么叫“落在后面”啊?我不要你们说,我要你们来表演,老师就是骏马,谁来做小白兔?(师生共同表演,“骏马”在前面跑,“小白兔”被“骏马”远远地甩在后面。)
师:像“小白兔”这样被“骏马”远远地甩在后面就叫“落在后面”。“小白兔”你落在后面,感觉怎么样啊?
生(小白兔):(低下头,声音低得听不见,羞红了脸)我觉得实在太难为情了。
评:语文老师要有灵活处理教材的能力,引导学生进入词语描绘的童话世界,借助角色扮演,用心感受词语表现的不同含义,这样词语教学才会一改呆板机械,充满灵性。
三、个性朗读:突出词语教学的独特性
重点词语:“所有的、都”
师:知道了比赛结果,兔妈妈还是问一句“你们都跟谁比赛啦”,小黑兔是怎么说的?
生1:“我跟乌龟赛跑,所有的乌龟都跑不过我。”
师:这个同学读得怎么样?能让我们体会出小黑兔当时的心情吗?
生2:“所有的”读得不好,应该读重一些。
师:为什么?
生3:因为小黑兔看到乌龟比不过它,它很高兴。
师:对啊!得了冠军,谁不高兴?不是一两只乌龟跑不过它,而是所有的乌龟都跑不过它,所以“所有的”应该加重语气。还有吗?
生4:“都”也应该加重语气。
师:说得不错。同学们再读一读这句话,体会一下小黑兔的心情,想想它是怎样说这句话的。(生齐读)
师:同学们通过朗读体会到了小黑兔的心情,大家能不能加上动作、表情来朗读这句话?(生表演朗读)
师:小黑兔的情况,兔妈妈已经了解了。(出示课件)那小白兔跟谁比赛?
生5:“我跟骏马赛跑,他们都跑得比我快。”
师:读得不错,我体会出了小白兔难过的心情。谁再来读一读?(生再读小白兔的话)
师:你怎么低着头?声音为什么这么低啊?
生6:因为我得了倒数第一,很难为情。
师:你读得特别有感情。让我们把这两句话连起来读一读,注意读出重点词语在表达感情方面的作用。
评:在这一教学片段中,我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朗读。学生读出各自独特的体验,释放内心的情感,个性在自由诵读中飞扬。通过个性化的朗读,学生对词义的感悟、体验更加具体、深刻了。
词语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句、段、篇的教学都是在准确理解词语意思的基础上展开的。因此,低年级的语文教师应该从整体出发,抓住重点词语,让词语教学成为学生独特体验的过程,呈现出灵活多样的风貌。
新课程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中要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能过对一些看起来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事物进行新的审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特见解,培养学生能过对那些似是而非的说话予以纠正,不能人云亦云,要张扬自己的个性,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在教学《称象》一文时,同学们正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还有什么更好的称象办法?”我巡视指导,发现有一组的一个女同学没有加入小组讨论,当全班交流时,大家议论纷纷,兴致勃勃。唯独她置身事外似的坐在那里。我强压心里的火气,尽量放柔声音对她说:“许媚媚同学,说说你的想法好吗?”她不情愿地站起来说:“为什么一定要称出大象的.体重呢?有什么关系?(注:有什么必要)。一语警醒梦中人,同学们也都感觉刚刚的问题是没必要的。
“一本书,一张嘴,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也能上出精彩的课,这个观点我非常赞成。在硬件设备还没有达到完善的农村小学,大部分老师都靠着“四个一”走进课堂,凭着这“四个一”上出精彩的课。就拿我校蔡家爱教师今天的课来说吧。
《松鼠》(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这篇课文介绍了松鼠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培育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在学习这篇课文时,要求学生学习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自然段的方法,体会一段话是如何写具体的,并积累词汇。
文本中有一段内容是这样:“松鼠喜欢在树枝上跳来跳去,十分机灵。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树干,它们就躲在树枝底下,或者连蹦带跳地逃到别的树上去。晴朗的夏夜,松鼠在树上高兴地跳着叫着,互相追逐嬉戏。它们好像怕强烈的日光,白天常常躲在窝里歇凉,只在树枝被风刮得乱摇晃的时候,它们才到地面上来。”对这段话,蔡教师是这样安排教学的:
师:同学们自由读这段话想一想这段话围绕哪句话来写的?抓住松鼠的什么特点来描写?
生:围绕第一句“松鼠喜欢在树枝上跳来跳去,十分机灵。”
生:抓住松鼠行动很机灵。
师:松鼠是怎样活动的?它的机灵表现在哪里?
采用不同形式的读,读评结合,体会松鼠的机灵可爱。(跳来跳去、连蹦带跳、跳着叫着、互相追逐嬉戏)
师:请同学们读出松鼠的机灵可爱。(个人读,齐读)还有没有其它词也能说明它机灵?
生:“我觉得‘触动’这词最能表现松鼠的机灵、敏捷,它们住在高大的老树上,只要有一点动静,它们都知道,如果它们不机灵,这种‘触动树干它能听到吗?’作者为什么不用摇晃呢?我想‘触动’比‘摇晃’来得更好,更能体现松鼠的机灵敏捷。所以我认为作者用词非常准确。”
师:“太精彩了!”(课堂响起了一片掌声)
(评析:正所谓老师的点拨,要点在点子上、点在关键处。在本教学片断中抓住重点词语是理解自然段的关键。)
师(指着板书:活动--机灵(只要……就、举小例子):“小作者又是如何把它写具体的呢?”
(有个男生大声说):像数学公式一样。
师(很惊讶!)怎么会说像数学公式呢?
(老师有点生气,认为他不认真听,随口说的。)师:“你能不能把你的‘数学公式’给大家说一说?”
生:(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第一步先总的说一下某个特点;第二步用上‘只要……就……’;最后举了一个事例。这样不就写具体。”
师:“能不能按照你刚才的想法说一段话?”
(评析:教师的“一张嘴”太重要了!试想一下,如果此时教师不是满怀信心地鼓励,而是不分清红皂白地泼凉水,结果又会是怎样的呢?这位学生可贵的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会不会被无情地浇灭呢?可见老师的“一张嘴”不但要“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而且要“能够点燃学生的希望和梦想”。)
生:“我们班的黄卓同学特别爱画画。只要一有空,就拿出彩笔在纸上画个不停,没过一会儿,那些可爱的小鸡,小鸭就像活的一样在纸上走来走去。记得冬天时,天气十分寒冷,老师叫我们都去活动活动,唯独她独个儿在教室里画画,手冻得通红。班上人称她‘画迷。’”
(班级又一次响起热烈的掌声。)
另一个小女生(林洁同学)站起来说:“老师,我觉得他举的例子还不够具体,如果能把当时老师和黄卓同学之间的语言,以及她聚精会神画画的动作、表情等进行描写,文章更具体。”
师:林洁同学真棒!你能不能帮他补充完整?
林洁同学:“我们班的黄卓同学特爱画画。只要一有空,就拿出彩笔在纸上画个不停,没过一会儿,那些可爱的小鸡,小鸭就像活的一样在纸上走来走去。记得去年冬天的一个中午,天气十分寒冷,老师叫我们都去活动活动。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往操场跑去,唯独她一个人在教室里聚精会神地画画,手冻得通红。老师走到她跟前,摸着她的头亲切地说:“林洁,你怎么不出去活动活动,热热身子呢?”林洁抬起头笑着对老师说:“我的画还没画完呢。”老师微笑着说:“你将来一定能成为一个画家!”从此,班上的同学都称她为“小画家”。
师:“谁能不能也按照这样的方法说一段话?”
生1:我们班的闽晨同学特爱劳动,不怕脏,不怕累。不管卫生角有多脏,多恶心,他都挽起袖子,伸手去清扫。记得有一次,……。
蔡老师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拓展学生的思路……
接下来她让学生的拿出本子来动笔写写。就按刚才的方法来写。
我巡视一下,发现大部分同学都能围绕一个意思写具体。
这真是我的意外惊喜,意外收获。这种“数学公式”真管用。
(评析: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着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金波先生也说:“对于课文的理解,不只是理解字、词、句、段和篇章结构以及中心思想,还要从课文中学到写作方法。”本节课,蔡家爱教师就很好地实践了这一点。不仅如此,蔡老师还很好地实践了“简简单单教语文”的理念。)
[教例]一年级《乌鸦喝水》
师:许多同学不明白,“瓶子里的水为什么会渐渐升高?”我们来研究一下。
(出示句子: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地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乌鸦就喝着水了。)
师:同学们读一读句子,想想乌鸦是怎样把石子放进瓶里的?
(生读句子)
生:乌鸦是一个一个地把石子放进瓶子里的。
师:“一个一个地放”是怎样放?
生:一个一个地放就是放完一个再放一个。
生:一个一个地放就是放完一个再放一个,放了许多个。
师:(示意第二位发言的同学)请你来放给大家看一看。
(拿出预先准备的装有半瓶多水的窄口瓶和一包石子,生上台,拿起石子一个一个放进瓶里,放三个后,师示意生暂停)
师(问同学):这样是一个一个地放吗?
生(齐):是。
师:把石子一个一个地放进瓶里,瓶里的水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请大家要注意看,认真想。
(师示意学生继续一个一个地放石子直至水将升至瓶口)
师:瓶子里的水怎么样?
生:升高了。
师:很快升高吗?
生:是慢慢升高。
生:是一点一点地升高。
生:放进一个石子,水就升高一点点,再放进一个石子,水又升高一点点。
师:因为石子是一个一个地放,所以水是一点一点地升高,慢慢升高,书上用哪个词来说?
生(齐):渐渐。
师:为什么放进石子,水就会升高?
生:石子放进水里,沉到水里去了。
生:石子沉下去,水就升上来了。
生:石子沉下水,占了水的位置,水没地方住,就跑上来,升高了。
师:想得好,也说得好。那乌鸦是怎么想出这个办法来的?
生:乌鸦看见旁边有许多石子,就想出办法来了。
生:乌鸦看到瓶子旁边有许多小石子,就想,把石子放进瓶子里,水就会渐渐升高,我就可以喝到水了。
师:乌鸦真聪明,注意看,积极想,就想出办法来了。我们同学更聪明,认真读书,积极动脑筋,弄明白了乌鸦是怎么喝着水的。
【执教者阐述】
这个教学片断。我以新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促进了学生的发展:1.关注学生的发展状态,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我抓住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瓶子里的水为什么会渐渐升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往瓶子里放石子的实验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研究问题的`情景,让学生观察、思考,多方交流,解决了问题,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学生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得到了发展。2.开发语文教学的多种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教例抓“一个一个”“渐渐”的理解,强化语文基本功训练;引导学生观察瓶中水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创设情景让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最后的小结,又自然地进行了德育渗透。语文教学多种功能的开发,满足了学生生命成长的多方面需求。
一、复习
1、运用生字卡片做找朋友的游戏巩固识字。
2、自由选择朗读课文,给学生创造一个成功展示的机会。用多种形式进行评价。
(1)你喜欢读哪里?请大家展示。
(2)你觉得他哪里读得好?哪个读得好?说说理由。
(3)你哪里读得比他还好。能和他比试着读吗?
(4)谁还想谈,站起来一起谈。
二、体验交流,展示评比
1、在四人小级小组
组中说说放学中后隋父母去市场尝试买蔬菜爪果的体验,把自已的画展示给大家。
2、各组把参展的作品贴在各组的墙报上,并由讲解员把各组的墙报向大家介绍。
3、全班同学与评价,评出优秀板报。
三、练习写字,重点指导。
1、重点指导写好心、风。
2、学生练习写字,老师巡视个别指导。
3、《请到我家来》导学设计及评析
创造情境,指导学生表演
(敲门声)
师:小亮在家吗?
生:老师你请坐。
师:还没开门,我怎么去呢?
(生笑,开门让座。生拿茶杯倒水)
生:老师,请喝水。(单手递给老师)
师:(笑)我不敢喝,诚心不足。
(生赶快双手捧杯,递到老师面前。)
师:谢谢你。
(生拿香蕉剥开皮双手递给老师。)
生:老师,请吃香蕉。
师:你真有礼貌,谢谢你。
(同桌练习演说。)
师:(总结)通过这课的练习,我们学会了邀请别人,学会了招待客人,还学会了与人交往,真是好样的.。在交流中,我又发现了咱们班小朋友更多优点,你们不仅热情,友好,而且聪明、勇敢。感谢小朋友们的真诚相邀,有时间我一定去小朋友家做客,谢谢孩子们。
生:元宵节的时候。
生:中秋节的时候月儿最圆。
师:是呀,中秋节、元宵节的月儿最圆了,那样的晚上我们都与家人在一起过节呢。谁来说说你们是怎么度过的?
生:中秋节的晚上,我们一家人在一起一边看电视一边吃月饼,很开心啊!
生:元宵节的晚上我会与爸爸妈妈一起到街上去逛街,看兔子灯,到商店里去猜谜语,好热闹!
生:中秋节的晚上爸爸妈妈带我回到乡下,与爷爷奶奶一起吃晚饭,看月亮吃月饼,一家人聚在一起说说笑笑,不知有多高兴呢。
师:月圆之时是我们与家人团聚的日子。假如此时你独自一人远在外地,身边没有一个亲人,你会怎么想呢?
生:我会非常想念家里的爸爸妈妈,想他们在干什么。
生:我会很难过的,别人都与亲人在一起,而我只有孤单一人。
生:我会怀念以前与家人在一起的日子,说不定我会忍不住哭的。
师:是呀,别人团聚,自己却孤单一人,心中肯定很难受。(指图)想一想,说一说,此时的诗人站在窗前,仰望明月,会想些什么呢?(生讨论交流)
【教学片段】
师:现在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自读自悟第四自然段这部分内容,你喜欢哪句话就和小组同学读一读,说一说,还可以演一演。
(小组合作、讨论)
(学生边读边展开想象,体会作者的感受)
师:请汇报一下你的学习成果。
(学生畅所欲言,有的说喜欢第一句,有的说喜欢第三句,有的说喜欢第二、三、四句,还说明了为什么喜欢,还说知道“仿佛”、“翩翩起舞”词语的意思 )
师:你们都说得很好,看来大家已经理解这些句子了。体会到了荷花的美。那么这几句话怎么读呢?大家练一练。
(师给以指导)
师:谁愿意给大家读读这几句话?
(学生自由读,小组合作读,起读。在读中更加感受到荷花的美)
师:荷花真是美极了,那么你能根据你们的理解表演一下吗?
(学生表演,师加以指点)
师:真的很美。你的表演很精彩,看来你已理解了“翩翩起舞”这个词了。
【评析】
学生对文本的`感受是通过朗读来实现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这教学片断中,教师能充分信任学生,把读的权利还给学生,自由读,小组合作读,齐读,让学生读一读、说一说、演一演是本课教学的一个特色。教师相信学生能读懂课文,鼓励学生不断探索,寻找自信的力量,在自悟自得中感受朗读的乐趣,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乐趣。
在此教师努力创设了一种民主、平等、宽容、和谐的教学气氛,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了不同的感情色彩,品味出不同的思想内涵。请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想。在教学中想象荷花翩翩起舞的美丽姿态以及荷花和蜻蜓小鱼蜜蜂等聚会时欢快的情景,达到语言内容,语言形象,语言情感的有机融 合。
读悟表达,释放学生的主体功能。给学生提供读悟表达的空间和自由,让学生自己去读,自己去悟;悟了就说,悟了就演,让学生先把感悟到的读出来,说出来,演出来,教师给以点拨启导,以培养学生读完了就有话要说的表达习惯。也体现了课堂上让学生手脑口眼耳等多中感官并用。教师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体现了审美价值的个性化、多元化。
教学内容
湘教版教科书四年级下册
教学案例一
师:诸葛亮在什么情况下想到用计的?
生:司马懿刚刚占领街亭打了胜仗,士气正旺,而诸葛亮有一半的是运粮草的兵,不能打仗。这些兵听说司马懿的大军来了,都吓得心惊胆战,不知怎么对付才好。思量的结果:只能智取,不能强攻。于是就上演了空城计。
师:空城计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生:诸葛亮吩咐部下:把所有的旗子都藏起来,城里的人不许随便出入,也不许大声说话,把四面城门全都打开,每个城门口用二十个兵卒扮成老百姓的模样,拿着扫帚打扫街道,即使魏兵到了,也不许慌乱。
师:表现了诸葛亮怎么样?
生:临危不惧。
师:他自己是怎么做的?
生:诸葛亮吩咐完毕,自己把鹤毛大衣一披,戴上丝织的头巾,领着两个小童儿上了城头,坐在城头上喝酒弹琴。
师:说明他遇到事情怎么样?
生:处变不惊。遇事冷静。
师:结果怎样?
生:司马懿中计了。
师:当司马昭怀疑时,司马懿怎么说?
生:你小小年纪懂什么,赶快后退40里。
师:这说明司马懿什么性格?
生:多疑。自负。
师:诸葛亮见了司马懿退兵撤退后,才觉得怎么样?
生:冷汗湿透了衣背。
教学案例二
师:面对司马懿的袭击,诸葛亮急中生智,使用了一个什么计策?
生:空城计。
师:空城计是什么?
生:诸葛亮吩咐部下:把所有的旗子都藏起来,城里的人不许随便出入,也不许大声说话,把四面城门全都打开,每个城门口用二十个兵卒扮成老百姓的模样,拿着扫帚打扫街道,即使魏兵到了,也不许慌乱。
师: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空城计中的哪一个字?
生:空字。
师:对,城里只有5000兵卒,与司马懿的150000相比较,简直是空城一座。
师:一座空城不足以吓到司马懿,诸葛亮自己是怎么做的?
生:诸葛亮吩咐完毕,自己把鹤毛大衣一披,戴上丝织的头巾,领着两个小童儿上了城头,坐在城头上喝酒弹琴。
师:能找出描写诸葛亮动作的词吗?
生:吩咐披戴领上坐喝弹
师:心慌则手忙脚乱,心静则轻松自然,这些动作说明诸葛亮什么品质?
生:临危不乱。
师:空城计原来是这么回事,你觉得险吗?表现在哪?
生:险。冷汗湿透了衣背。
师:哪个字要重读?
生:透。
师:汗都湿透了,他怕什么?
生:司马懿冲进去。
师:诸葛亮为什么要设空城计这个迷局?
生:诸葛亮的兵力不足,只有2500兵卒。而司马懿有15万大军。当时诸葛亮的兵卒吓得心惊胆战,情况非常危急。
师:如果你是诸葛亮,你准备怎么做?
生:挖地洞,设埋伏
师:来得及吗?
生:来不及了。
师:看来空城计是最好的办法。
如果实施这个计策的是司马昭,空城计有用吗?
生:没有用。
师:说明诸葛亮对司马懿怎么样?
生:非常了解司马懿,识别他的心。
师:对,叫知己知彼,这也是险中取胜呀,显示了诸葛亮的才能。
分析
以上教学片段分别是两位老师执教《空城计》一文的中间部分分析过程,两位老师都从提问的角度入手,但由于提问的方式不一样,所以效果也不一样。
第一个案例中问题的设计比较简单,主要是分析故事情节,后一个案例问题的设计由课题入手,到关键句子,再到人物的形象分析的提问都很经典,指向明确,思路清晰,而且环环相扣,形成了一个联系紧密的问题链,真正体现了疑。新的特点。这样的提问才是高效的提问。
对于同一个问题,第一个案例是这样提问的.:诸葛亮见了司马懿退兵撤退后,才觉得怎么样?第二个案例则是空城计险吗?体现在哪里?前者是对故事情节的一般回答,后者的问题更有深度,是对这种险招的分析,说明是险计,奇招,也是妙招。
第一个案例中当司马昭表示怀疑的时候,司马懿是怎么说的?这个问题的提出,分析司马懿的多疑的性格,而第二个案例中如果实施这个计策的是司马昭,空城计有用吗?而这个问题的提出,更直观的体现司马懿过于谨慎,多疑自负的特点,凸显诸葛亮的知己知彼的性格,显现出他卓越的军事才能。
如果你是诸葛亮,你准备怎么做?这个问题通过学生自己的讨论分析,想出很多的办法一比较,来表现空城计是最好的计策,诸葛亮是急中生智,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同时激起了学生的想象空间,学习热情高涨,气氛非常活跃,为下面的学习创设了良好的氛围。而前者没有设计这个问题。
第一个案例的提问基本是按课文内容来的,主要是分析故事情节,提问比较细,第二个案例的提问的答案就像一首诗:
急中生智施妙计
临危不乱设迷局
知己知彼识人心
险中取胜显才能
生:(有感情地齐读课题)
师:春雨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我觉得春雨很有趣儿,那细细的雨丝,一根一根的,有趣极了。
生:我也觉得春雨挺有趣儿,春雨过后,大地像洒了一层油一样,空气新鲜了,树也绿了。
生:春雨过后,万物复苏了,大地的一切更精神了,而且农民伯伯也下地干活了。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那么,这节课你想学会什么呢?先看看书,想一想。
生:(学生打开书,同桌间小声交流)
生:我想学会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生:我想巩固这篇课文的生字和词语。
生:我想知道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生:我想知道这篇课文有几句话?
生:我想背诵这篇课文。
师:好,还有补充吗?
生:我想知道课文的哪些句子是写春雨的?
师:问的好。
生:我想知道哪些句子写雨中的物?与春雨有关吗?
生:我想知道哪些句子写雨中的人?与春雨有关吗?
师:好。同学提的问题真全面,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小声读课文,然后讨论交流。
二、分析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本课教学,改变了由教师规定学习目标的教学方式,主张学习内容、学习方法、评价方式,由学生自主选择,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课堂教学要由教师构建转变为学生自主构建,教师参与指导的过程。教师要放下权威,平等对待学生,以相信和尊重学生为前提。学生是具有生命的个体,他们有认知、思考、构建的能力的,教师有应该把主动权和选择权交给学生呢?虽然学生对问题的认识不够全面和深刻,但毕竟是他们自我感知的,自我提出的。自己提问题还要靠自己解决,这才回归了教学的主体。语文是综合性学科,具有很强的人文性,学生对语文的理解、感悟、体验应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本教学片断,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提出了那么多问题,看来学生是有自我挖潜能力的,他们提出的问题也不正是教师想要学生解决的问题吗?过去教师把自己的意识强加给学生的做法要彻底的改变了。
三、问题
如何以学生为主体自我构建学习过程?
四、策略
转变学习方式是课改研究的主题。有人说:“现在是变地球中心说向太阳中心说的彻底改变,是语文教学的一次真正的革命。”我觉得说的非常形象,师道尊严的教学理念应该彻底的抛弃了。学生是学习的人,他们有强烈的主体意识,为什么做事都有教师支配呢?学习是自我实践的过程,教师是不能代替的,试想:一个婴儿学走路的时候,是父母教会的,还是自己经过无数次的摔倒、体验学会的呢?孩子一天一天长大了,我们却对孩子越来越不放心了,越来越认为孩子教师“不教”就什么也学不会,这种认识一直是我们教育发展的霹雷。我认为教师的教是必要的,但代替不了学生发展的全部。最好的教学方式是变“教学”为“学教”。也就是学生的自我尝试在先,教师的指导、传授在后,这才符合现代教学需要。
学生自我构建学习过程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1)自主选择学习内容
小学语文教材选编的课文多是浅显易懂的,当学生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础以后,大部分自己能读懂,所以,教师不必要把课文分割成大大小小的无数个问题,然后让学生来解答问题。教学还要从整体入手,在学生自我感知的基础上,由学生自我选定学习内容,因为自我选定是学生最需要的,最感兴趣的。它避免了教师重复性的劳动,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有人会问:“孩子那么小,会知道学什么?”我也感觉到起初孩子是不知道的,但随着阅历的增长,经验的积累,训练意识的加强,孩子是完全可做到的。如果教师总不这样做,那孩子永远也不会自我学习。
(2)自主选择学习方式
提倡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就是改变过去教师“教”学生“学”(让学生怎么做学生就怎么做)的学习方式,把主动权给学生,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学生有没有自己的学习方式呢?我认为是有的,例如,学生读课文的方式就有好多种,有的学生喜欢朗读,也有喜欢默读的,快速浏览的。学习方式的选择不一定是实效的,或许走了弯路,但毕竟是学生自我选择的,应让他们在自我实践中去比较、分析、完善、总结、优化,逐步的积累学习策略。当然,不能否定教师教策略、教方法,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策略方法之后,教师必须放手,鼓励学生创新自己的学习方法。
(3)自主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课堂教学缺乏活力就是教师的问代替了学生的问,教师的思维代替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学得枯燥无味。外国专家评价中国的课堂教学,说教师讲的透彻,学生听的明白,可就是学生没有问题。中国的家长常这样问自己的孩子:“今天,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老师的问题你回答出来了吗?”美国的家长常这样问孩子:“你几天的课有兴趣吗?你提出了哪些问题?”两种教育的观念,培养出来的人才所反应出的能力也不同吧!孩子在学习中是有问题的,为什么要扼杀他们的积极性呢?为什么不能以学生的问题展开教学活动呢?课改后,教师注重了学生的问,但有几位教师真正的把教学活动指向了学生的问题呢?绕来绕去,还是要回到教师事先设计好的问题,因为教师觉得这个问题不解决就是对学生不负责任。另外的一个原因是,教师对学生的问题估计不够,一但学生发问,弄得教师不知所措,课堂教学无法按计划进行。可见,现代的教学要求教师的素质是多么的重要。
(4)自主合作、自主探究、自主体验
人类社会是一个交往的社会,有交往就得有合作。一个国家不会合作是孤立的、落后的;一个企业不会合作是不会有发展的;一个人不会合作是不完整的,是一个充满自我矛盾的人。我们的教学必须由单一的传授走向合作交流,重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形成健全的人格。合作学习也是学习活动的最佳方式。合作学习还要由学生自主构建,自主选择学习伙伴,自主和他人交流对话。(自主选择学习伙伴,在实际的教学中有一定的难度,因为我国的班级特点是大班型,人多,学习空间差,真正让学生活动起来还处于理想阶段,但教师应树立这样的意识,能做到的尽量要做到。)
自主探究就是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又不断的生成新的问题。解决什么问题,怎么解决应是学生自主的行为,教师不可包办代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点拨引导、提供条件、补充资料、创设氛围。
从电视上,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大赛直播,我们欣赏着选手们的精彩表演,其实更期待着评委打出的分数。《陶校长的演讲》这篇课文是陶行知讲给学生听了,虽然不是比赛的演讲,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我决定把评委的意识引入到这一课堂,结果在课堂上就有了我与学生们下面的对话:
师:请同学们做一次评委,为“陶校长的演讲”打分,并说出你打分的理由。
(学生认真地听朗读)
生1:我给陶校长的演讲打100分,因为他的演讲太精彩了!
生2:我给陶校长的演讲打100分,因为他演讲的内容特别好!
生3:我也给陶校长的演讲打100分,因为听完后陶校长说的“健康是生命之本”、“学问是一切前进活力的源泉”、“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我一下记住了,感觉到这些话能让我们进步起来!
生4:我也给陶校长的演讲打100分,因为我把陶行知的演讲与我以前校长在会上说的内容对比一下,发现陶校长比我们的校长水平高多了!
生5:我也给陶校长的.演讲打100分,因为在以前我从来没有“每天四问”,甚至一问都没有做过,如果我们每位同学都能每天四问,肯定会进步很大!
……
师:从同学们的打分上,我看得出大家被陶校长的这个演讲征服,其实我也是特别喜欢这个演讲的,我也给陶校长的演讲打……(话音没落,熊一威把手举了起来)
熊一威:高老师!我给陶校长打99分。
师:为什么?为什么舍不得那1分?
熊一威:因为陶校长的演讲太精彩了,所以我给他打99分。为什么不把那1分加上去呢?因为我想从明天开始每天四问,如果几个月后,我真的进步了,我就把这1分加上。
(全班同学不由自主的为熊一威的回答鼓起了掌)
师:你说得太精彩了!你说得比陶校长说得更精彩!我想陶校长也想不到今天我们班的熊一威会提出这个“1分”,今天我就把这一节课命名为“1分课堂”。是的!我们只有通过天天四问,才能把这1分送给陶校长;我们只有通过每天四问,才能理解陶校长所说的进步;我们只有通过努力,才能清楚陶校长的话是箴言,还是欺骗。这1分真的应该留到一段时间后再加上,这一分真的不能轻意的加上去,看来我给与同学们打上100分的想法真的有点太急噪了!同学们!我们为这“1分”努力吧!为熊一威为我们提出的1分尝试“每天四问”吧!
(全班同学再次响起掌声)
反思:
真的没有想到,这节课会出现这一场面!真的想不到“一位学生的精彩,再次创造了我与同学们共同拥有的财富”!真的想不到,学生创造性的说法,激发了我的灵感,让我说了许多学生听不懂的话(回想课堂,我感觉到好多话真的好难理解!),但从学生们不由自主的掌声中,我听出他们是懂了!不是假的,是真的!
【红楼梦经典片断赏析】推荐阅读:
红楼梦章回赏析09-10
《红楼梦》优秀赏析11-26
红楼梦43回赏析07-08
读《红楼梦》有感:红楼三悲11-26
关于四大名著红楼梦读后感-红楼梦读书心得10-29
红楼梦 导读10-05
红楼梦结局11-05
解读红楼梦11-12
续写红楼梦作文07-12
高中红楼梦阅读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