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管理文献综述

2024-09-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工程管理文献综述(精选8篇)

工程管理文献综述 篇1

1.引言

城市是人类群居生活的栖息地和群体心灵的归属地。一个没有归属感的城市是一个失败的城市,因此我们有必要探寻城市城市应该如何建立起其居民对于该城市的归属感。实质上,任何一个城市都由一个个相互联系而又相对独立的社区构成。城市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各社区的的均衡、良好发展。由各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单位,提供给居民最基本的生活服务,是城市与其居民产生联系的基本模式之一,通过对居民的归属感从而建立起对城市的归属感。在我国由于历史的原因,加之管理体制上的缺陷,我国城市归属感不高。【1】

以下,是我通过整合一些研究社区归属感的文献,总结出的目前城市社区归属感的现状和不足以及提高社区归属感的方法。

2.正文

2.1.什么是社区归属感?

通过对文献中的定义的概括,我认为社区归属感可被是社区居民对本社区地域和社会群体的认同、喜爱和依恋等心理感觉。在许多研究中,社区归属感、社区认同感和社区凝聚力经常被混淆,但是必须明确这是三个同一范畴的不同概念,它们的区别主要是在表达的程度和层次上,社区认同感层次最低,而社区归属感和凝聚力在层次上不断加强。通过心理学的解释我归纳出:归属感是一种主观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是建立在对本社区地域和社会群体的所有属性的连续性的辨识基础上,才有归属感的追寻和建构的可能。社区归属感的高低是度量城市“心理社区”是否消亡的重要指标,探讨影响现代都市居民社区归属感的因素,对于提高居民的社区归属感并重建和发展社区,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4】

2.2中国城市归属感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2.2.1单位制的解体造成从前有单位人本身归属感的下降

改革开放以前,单位具有很强的社会控制功能。不但职工的住房与伙食均、医疗、甚至子女幼儿园由单位提供,就连结婚与外出旅行等等也要单位批准。一个较大的单位往往就是一个完整的小社会。改革开放以后,单位的种种社会功能逐渐减弱消失。7这种小而全的社会,它对个人的生老病死、衣食住行无所不包,它充当凝结社会成员的全部情感和心灵归属的载体。因为单位情结的存在,使得居民很少和社区发生联系,社区意识淡薄。市场经济的到来,单位制逐渐解体,所有的人一下子由“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和“社区人”。这使得处在转型期的人们一时找不到心灵的归属,感到茫然所失。【2】

2.2.2农村城市化及居民的大规模迁居

中国的人口中大头是农民,目前我国城镇人口在36%左右,而这些人口转移至城市,或者农村所在地升级为城市,都会带给居民迁居从新组成新社区的结果,这些居民或远离了原来的旧社区来到了新社区;或是驻守原来的社区,原社区经过更新,大量外来居民迁入,导致原社区的变质,社区居民需要再磨合。【4】2.2.3我国社区先天发育不足,后天又存在管理体制的缺陷

社区的概念和实践均源于西方,实际上社区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是由一个地域的居民所组成的一个共同体,它是一个自治组织,他们参与社区事物,对社区表现出强烈的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而我国的社区目前的管理理念、手段和方式仍是自上而下传统行政管理性质,街道、居委会作为政府的派出机构,经常存在着追求政绩,对上而不对下负责的现象,这种思维指导下的社区建设只能是单一靠政府或社区管理者们来实施的管理和提供的服务,社区居民对社区活动的参与,更多的是被动的。【5】

2.2.4传统血缘文化对建立社区归属感的牵制

社区归属感是社区居民对社区地域和社区人群的情感认同,这种情感认同必须建立在社区居民互相信任、互惠和相互间合作基础上。而我国传统以来,社会是一种“熟人社会”,乡土文化中强调差序格局,即个体对他人的信任是依据是否与自己具有血缘、亲缘为依据的。这种以血缘而建立起来的关系才是最密切的,而社区的地域很难提供一种比血缘更为牢固的基础。因此在这种社区成员的邻里关系,我们无法给予其信任,这种互动模式极大地不利于居民发展社区内帮助互动关系,因而就不利于一种共同的情感认同,不利于社区归属感的形成。【5】

2.3.如何培养城市社区成员归属感

2.3.1提倡居民参与社区事务、自我管理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人是政治的动物。”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管理能够激发出居民对社区事务的关注度,从而积极的去关注自己社区的各项事务,并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影响社区事务的做出。这样的结果就能够使得居民把自己的情感融入社区。对社区的自我管理实现了居民的民主情节,对于自己同意的社区事务,也使得居民能够更容易接受社区事务处理的结果。【3】

2.3.2构建城市社区文化

社区文化指在一定地域内的社会共同体所反映出来的有关人的行为倾向、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文化品位、生存环境等文化现象的总和。它对人的精神状态、归属感及社区的凝聚力起着重要的影响。社区文化的目的是以其活泼生动、具有吸引力和容易为人所接受的文化表现形式来满足广大社区群众的精神需求。在现代社会,人们的工作、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工作紧张和精神压力随之加大,而社区文化恰恰满足了人们的精神和情感需要。增加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增强了个体与社会整体的融合性,不仅丰富了群众的精神世界,更形成了良好的社区人文环境【3】。

2.3.3搞好社区生活条件建设

包括三个方面:居民生活必需的基础设施建设(如配套的教育机构、文体设施、公共交通等);完善社区服务(如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援助低收入家庭等);整治社区环境(如拆除非法建筑、增加绿地面积等);【4】

2.3.4加强社区民主政治建设,提高社区成员参与度

包括三个方面:大力培养和增强社区成员的参与意识(如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宣传活动,普及居民参政议政的知识),加强社区民主建设(如建立业主委

员会等群体决议机构),提高社区自治能力,进一步健全与完善社区参与的组织体制。【4】

3.结论

影响居民社区归属感的因素有四点:社区满意度、社会关系、社区活动参与程度、居住年限;而培育社区归属感的方式有三点:一是提倡居民参与社区事务、自我管理,二是优化社区生活条件以提高社区成员满意度,三是加强社区民主建设以提高社区成员参与度提倡居民参与社区事务、自我管理,四是构建城市社区文化。【6】

4.参考文献

【1】单菁菁:《社区归属感与社区满意度论文》,湖南大学毕业论文,2001年

【2】李洪涛:《城市居民的社区满意度及其对社区归属感的影响——对武汉市城市居民的调查与分析》优秀硕士生论文,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3】安娟:《社区归属感与和谐城市社区的构建中国研究》四川大学,2007年

【4】张玲:《我国城市社区归属感的建设》中国政法大学本科毕业论文,2009年

【5】高翔:《城市化与社区归属感研究》 云南大学毕业论文,2012年

【6】凡路:《从归属感看中国社区建设》 苏州大学毕业论文,2006年

社区管理期末考试

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工程管理文献综述 篇2

关键词:盈余管理,文献综述

一、国外盈余管理文献综述

(一) 盈余管理动机的研究

企业盈余管理作为一种会计行为, 由于人的理性和信息不对称, 人们在寻求利益的过程中, 希望以最小的耗费获取某种利益的最大化或资源的最优化, 这是盈余管理的最原始的动机。Healy认为, 盈余管理是基于奖金计划假设下的会计行为。由于信息不对称, 在订有奖金计划的公司中, 其经营者会使当期盈利最大化。瓦茨和齐默尔曼为盈余管理动机提出了三个假设:奖金计划假设、债务契约假设和政治成本假设。

奖金计划假设认为,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与企业签定了奖金计划的管理者更倾向于通过会计政策的选择将未来的盈余调节到当期, 而绝大多数的奖金计划是与某种形式的会计盈余变量挂钩的。

在债务契约中, 债权人通常会规定一些保护性条款, 以保证债务人的偿债能力。

政治成本假设认为, 如果其他条件不变, 企业面临的政治成本越大, 管理者越有可能通过选择会计政策将当期的盈余调节到将来。Jones对寻求政府援助的美国公司进行研究, 发现申请减免税的公司有意在申请减免税当年将收益递延。戴求和斯隆 (Dechow and Sloan) 认为公司执行总裁在其任期的最后几年, 为了增加报告盈余, 有意减少研发费用开支。安爵和罗伦斯 (Andrew and Lawrence, 1998) 对非盈利组织管理人员变更进行研究, 发现了非盈利组织管理人员在变更前后对报告盈余进行了人为调整。

(二) 盈余管理方法的研究

通过文献梳理, 国外盈余管理的方法要包括:应计利润管理、会计政策变更、采用特定会计政策的时机和构建特定交易等。

应计利润管理一方面与权责发生制会计不相违背;另一方面还具有不容易被外部信息使用者觉察的优点。因此, 这种方法通常被视为一种简便而且形式正当的盈余管理工具, 对于可能用来进行盈余管理的项目, 研究重点主要在非预期应计项目上。比弗 (Beaveretal, 1989) 、莫叶 (Moyer, 1990) 、瓦伦 (wahlen, 1994) 等人对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进行研究, 发现银行主要是通过操纵证券收益或损失实现的时间来进行盈余管理。会计方法的多样性和可变更性是财务报告制度的两个主要特征, 企业使用不同的会计方法 (如直线折旧法或加速折旧法) 会对会计盈余的水平产生不同的影响。作为盈余管理的手段, 会计政策变更不如应计项目管理那样隐蔽。因为会计政策的调整必须在附注中予以披露, 与操纵应计项目比较, 其更容易为人察觉。FASB对一些较为复杂的会计准则允许有一个较长的适应期, 但这却可能成为企业盈余管理的工具。

(三) 盈余管理概念的研究

关于盈余管理的概念, 国外研究者分别给出了不同的定义, 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以斯考特 (William Scott, 1997) 为代表。Scott认为, 盈余管理是“在公认会计原则允许的范围内, 通过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他认为, 只要企业的管理人员有选择不同会计政策的自由时, 他们必定会选择使其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会计政策。因此, 盈余管理行为被认为是一种企业行为。

第二种观点是雪普 (Katherine Shipper) 1989年在信息观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这种观点认为, 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层 (包括董事会、经理、部门负责人) 为获取一定的私人利益, 在对外进行披露时, 有目的地对财务报告进行控制的过程。因此, 这种观点被称为“信息观”下的盈余管理。

第三种观点由保罗·M·希利 (Paul·M·Healy) 和詹姆斯·M·瓦伦 (James·M·Wahlen) 1999年在《会计瞭望》中共同提出来的, 他们指出, 从与会计准则制定者相关的目的研究盈余管理, 盈余管理发生在管理当局运用职业判断编制财务报告和通过规划交易以变更财务报告时, 目的在于误导那些以公司的经营业绩为基础的利益关系人的决策或者影响那些以会计报告数字为基础的契约的后果。

二、国内盈余管理文献综述

(一) 盈余管理动机的研究

在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中, 迎合政府监管的动机是最为主要的。陈致平综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 将盈余管理的动机分为中介动机和终极动机。中介动机包括筹资动机、避税动机和债务契约动机。盈余管理的终极动机是获取私人利益, 即基于会计数据契约的报酬最大化动机。惠小兵和陈方正1999年结合有关调查结果, 总结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八个动机, 具体包括:报酬契约动机、IPO、配股动机、保牌动机、银行借款动机、高级管理人员的变动、市场动机和税收动机, 比较全面地描述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 缺点是没有对盈余管理的动机进行分类和层次上的划分, 忽视了盈余管理动机本身具有的层次性。宋建峰 (1998) 提出了盈余管理的三个动机假设:公司管理当局自身效用最大化假设, 违规假设和社会成本假设。蒋义宏 (1998) 提出了上市公司进行利润操纵的动机是:在发行市盈率受到限制时为提高发行价格而进行财务包装;为获得配股资格而进行财务包装;为避免连续三年亏损公司股票被摘牌而进行财务包装。陆建桥 (1999) 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对我国亏损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进行了研究, 认为亏损上市公司在出现亏损年份及其前后年份存在盈余管理行为。刘峰 (2001) 对会计信息失真, 特别是违法造假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进行了分析, 分析认为, 现有的制度安排本身排斥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吴联生等 (2007) 研究了避免亏损的盈余管理程度, 指出非上市公司尽管不存在资本市场的压力, 但仍然存在避免亏损的动机, 而上市公司避免亏损的盈余管理的频率和幅度均大于非上市公司。

(二) 盈余管理方法的研究

盈余管理的手段多种多样, 但其主要手段还是利用应计利润项目和非经常性损益项目、资产重组、关联交易等。

陆建桥 (1999) 验证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主要是通过管理应计利润项目。陈晓、李静 (2001) 发现很多上市公司的主管机关地方政府也参与了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 政府以大量的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帮助上市公司扭亏为盈及取得配股资格。蒋义宏 (2002) 选择2000年首次亏损、扭亏和摘帽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 验证亏损上市公司不仅通过应计项目也通过非经常性损益项目调节盈余。陈晓 (2003) 研究分析了上市公司扭亏为盈现象, 结果显示出除了操纵性应计利润, 关联交易、重组活动和亏损类型也对其扭亏起到了显著影响。赵春光 (2006) 研究了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后指出:减值前亏损公司会以转回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来避免亏损, 减值前亏损并且无法以转回资产减值避免亏损的公司会继续计提资产减值进行, 为下一年度做准备;减值前盈利的公司会以资产减值转回进行盈余管理来避免盈余下降。孟焰、张秀梅 (2006) 以2001—2004年因关联交易获得非标准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 通过实证研究证实了关联交易的主要目的和结果是关联方从上市公司转移利益, 关联交易盈余管理程度越高, 上市公司的所得越小, 关联方从上市公司转移的利益越多。

(三) 盈余管理概念的研究

我国的会计学者对盈余管理的一般定义是: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当局通过选择会计政策或其他方法, 寻求对自身有利的利润结果。对盈余管理的定义也还存在着一些分歧, 主要表现为两点:一是盈余管理是否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之内, 也即盈余管理是否合法合规;二是盈余管理的方法是仅指会计方法还是包括非会计方法, 如交易的构建和交易时点的安排等。孙铮、王跃堂认为, 盈余管理是企业利用会计管制的空间操纵会计数据的合法行为。秦荣生认为, 盈余管理是指企业有选择会计政策和变更会计估计的自由时, 选择其自身效用最大化或使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的一种行为。魏明海认为, 盈余管理又称利润操纵, 是指有目的地干预对外财务报告过程, 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上述定义反映了目前我国对盈余管理研究的特点。首先, 大部分学者都认为盈余管理以遵循相关会计法律、法规和制度为前提, 离开会计准则的约束, 就超出了盈余管理研究的范畴, 盈余管理就会成为利润操纵;其次, 从大多的盈余管理定义看, 追求私人利益最大化或实现组织目标最大化是盈余管理最为主要的动机, 这种动机产生的盈余管理行为会造成不同利益集团受益或受损, 具有经济后果;第三, 部分学者也从“信息观”的角度分析盈余管理问题, 提出导致会计数据信号作用减弱的会计行为, 均属于盈余管理行为。可见, 对我国盈余管理的定义可以归为三类:“制度观”下的盈余管理、“经济后果观”下的盈余管理和“信息观”下的盈余管理。从“制度观”的角度来看, 企业管理层利用了权责发生制和会计准则的缺陷, 通过选择会计方法、变更会计估计在不同会计期间的变化来进行盈余管理;从“信息观”的角度来看, 盈余管理会增加或减少会计数据上的收益 (即报告收益) , 影响相关利益人的决策;从“经济后果观”的角度来看, 盈余管理虽然不会改变企业的经济收益和企业的现金流量, 但会通过会计盈余数据的调整, 完成利益调整的过程。

三、未来盈余管理的研究方向

将来盈余管理的研究应侧重于:证明企业管理具体应计项目的范围和程度, 盈余管理对资源配置影响的研究, 确定盈余管理的制约因素以及具体的案例研究。

参考文献

[1]刘伟.新准则下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探析 (D)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 2008 (3) .

[2]陈汉文等译著.财务会计理论 (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

[3]孙铮, 王跃堂.资源配置与盈余操纵之实证研究 (J) .财经研究, 1999 (4) .

[4]秦荣生.财务会计新课题:盈余管理 (J) .当代财经, 2001 (2) .

盈余管理定义研究:一个文献综述 篇3

关键词:盈余管理 定义

盈余管理是当下会计理论界的热点问题。已有的文献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什么是盈余管理,为什么管理层要管理盈余,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哪些手段和途径),盈余管理的程度,制约因素等。盈余管理的定义仍然存在争议和分歧,而一个准确而可操作性强的定义可能是进行盈余管理研究的必要前提。有关动机研究的成果可能是最为丰硕的,因为关注动机有助于研究者完整地了解盈余管理行为。因此本文通过对有关盈余管理定义和动机的文献进行回顾与梳理,以期从现有研究不足中的给出未来的研究空间。

一﹑盈余管理的定义

什么是盈余管理?国内外理论界,实务界仍莫衷一是,即使在学者之间,关于盈余管理的定义也是众说纷纭。比较著名的至少有以下几类:

第一类:Healy ,Wahlen(1999)认为:盈余管理发生在企业管理当局运用职业判断编制财务报告或者通过规划交易变更财务报告时,旨在误导利益相关者对公司业绩表现的理解或者影响以会计报告盈余为基础的签约的结果[1]。与之类似的定义是由(Schipper,1989)作出的:所谓的盈余管理事实上是一种“披露管理”:在对外报告财务报表的过程中有目的地进行干预,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而不是保持中立原则[2]。

第一个定义使用了误导(Mislead)一词,事实上将通过职业判断使财务报告更具信息含量的活动排除在所定义的盈余管理范围之外。作者这样做的目的可能是出于其研究的目的:对以往的文献进行回顾的基础上给出对会计准则建设的启示。现有很多研究者均使用此定义而不考虑自己的研究主题,预先在心里给盈余管理戴上“不道德”的帽子,因此可能存在误用之嫌。Schipper的定义也将盈余管理的范围限定在对外报告的过程中,而将诸如发生在内部管理会计报告过程中的活动排除在外。Schipper的定义是在比较“经济收益观”和“信息观”的基础上作出的。她强调盈余管理扭曲真实收益,但是应计制会计和公认会计原则同样扭曲了真实收益(True Income)。因此在经济收益观下,面对已经扭曲的报告收益我们可能不能区分该扭曲是由于盈余管理还是应计制会计和公认会计原则造成的,或者说将未加管理的盈余作为衡量报告收益与真实收益误差的基准以考量是否发生了盈余管理,是不准确的,因为这个基准是存在噪音的。但是信息观下,会计数字具有信息含量的属性就不存在上述问题,因此从信息观角度定义盈余管理更准确更具意义。值得一提的是雪珀还将盈余管理的范围拓展到了真实活动的盈余管理,比如改变融资或投资决策的时点,这给理论研究带来的困难是如何区分管理层的决策是正常的融资或投资行为还是真实活动的盈余管理?Dechow和Skinner(2000)认为这两个定义的主要缺点是它们很难直接通过会计报告数字对盈余管理进行界定而这些定义侧重于管理层的意图,管理层的意图是无法观察得到的[3]。Dechow等人的看法可能与其文章的研究目的有关。

第二类:是在与财务欺诈(Fraud),财务操纵(Manipulation)的比较中给出盈余管理的定义。

Dechow和Skinner(2000)将企业对盈余的做法分为四个方面:保守会计(Conservative),中立盈余(Neutral),激进会计(Aggressive),财务欺诈(Fraudulent)。前三项都属于在公认的会计准则范围内,而财务欺诈属于违背了公认会计准则[3]。可以这样认为:Dechow和Skinner是将合乎会计准则范围的做法分为两类:其他、盈余管理(可能包括保守与激进会计)。两者的区分标准是管理者的意图:是否是为了掩盖或者模糊真实的经济业绩。严格地说他们没有给出盈余管理的定义,但至少可以做出如下判断:盈余管理的空间因素是公认的会计准则,一旦超出便是财务欺诈;盈余管理包括了真实活动的盈余管理,判断是否为盈余管理的标准是管理者的意图。Dechow和Skinner的观点事实上没有超出Healy和Schipper界定的范畴,而且他们做出的区分标准—管理者意图亦是难以观察的。

Davidson,Stickney and wei(1987)①认为盈余管理是是在公认会计准则范围内采取一定的手段将报告收益拉向期望水平的过程。Goel和Thakor(2003)认为盈余管理是指操纵报告收益,使它们不能准确地反映在每个时间点的经济收益[4]。这两个定义该均失之过简,属于从经济收益观做出的界定。

我国的宁亚平(2000)认为盈余管理应有别于盈余操纵(Manipulation)和盈余做假(Fraud) 盈余操纵是指管理层使用会计手段或通过采取实际行动努力使企业的账面盈余达到所期望的水平,而盈余管理是指管理层在会计准则和公司法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盈余操纵;或通过重组经营活动或交易达到盈余操纵的目的,但这些经营活动和交易的重组增加或至少不损害公司价值[5]。笔者认为宁亚平给出的定义巧妙地避开了管理层的动机或者目的,这可能是为了说明作者所下的定义便于界定管理层是否实施了盈余管理。但是该定义并没有超越Schipper界定的范围,该定义同样包含了真实活动的盈余管理,它只是通过拓展我们常识中的盈余操纵概念,并运用了类似穷举的方法给出了盈余管理的定义。

此外章永奎,刘峰(2002)给出定义是盈余管理是上市公司为特定目的而对盈利进行操纵的行为[6]。他们认为从对应计额的影响看,非会计方法或违反公认会计原则的方法都可能对应计额产生影响,所以强调盈余管理并非限制在公认会计准则与会计方法的范围内。此定义与Goel和Thakor(2003)的定义类似。

二﹑结论

通过对有关盈余管理定义的文献的回顾,至少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可能并不存在一个放之四海皆准具有普遍意义的盈余管理定义,因为这可能因理论研究者的研究角度和主题而异。即使有,在实践中这样的定义也是无意义的,因为它并不能帮助我们界定哪些企业和管理者实施了盈余管理。定义的多样性也反映了盈余管理动机的多样性和研究者对实证证据的不同理解。第二,理论上,盈余管理应该是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实务界与学术界对此的不同看法与他们采取的研究方法以及对盈余管理的态度不同有关。第三:盈余管理的最终落脚点还是会计数字本身,从信息观来界定盈余管理可能更加合适,这是因为对利润表数字的管理必然会影响到资产负债表中的数字。

旅游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篇4

旅游管理专业 0701班 李艳楠

指导教师:贾渝彬

摘要:随着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女性消费,特别是女性旅游消费,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女性旅游市场,作为一个新兴的、极具潜力的市场,也逐渐成为旅游业的新宠。目前一些旅游企业正在探索适应女性需求的特色旅游项目。本文在分析女性旅游消费特征的基础上讨论了女性旅游市场的细分和女性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开发策略。

关键词:她世纪,女性旅游者,女性旅游市场

1.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女性的社会地位、受教育程度和就业人数不断提高,家庭可支配收入明显增加,鉴于女性在经济领域和消费领域的重要作用更加突出,人们已经开始称21世纪为“她世纪”。面对日益蓬勃的“她市场”,各行各业都在关注女性消费,旅游消费作为女性消费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对于女性市场的发展前景,业界普遍看好。结合女性消费的特点和习惯,度身定做一些女性旅游产品,这对培育新兴的女性旅游市场以及推动整个旅游市场的发展无疑都具有重要意义。

2.国内外研究进展与现状

(1)国外

Witan等编的《旅游与妇女》是关于旅游与女 性研究的最早研 究专集之一。它从旅游发展的角度论证了性别区分在旅游研究中的必要性和适时性,强调在旅游发展中形成的性别关系是随着时间的进展而发生变化的。早期对女性比较关注的应该是女性主义研究者,他们发现:职业女性尽管在时间上受的限制比家庭主妇要多,但她们却有更多的休闲活动,也有更多的休闲机会。较高的文化程度与有酬工作也使女性有较强的自信去追求自己的兴趣。

美国女性人类学家斯韦从人类学的角度也提出了女性旅游研究方向,包括女性游客的心理趋向、女性游客的工作休闲情况、女性旅游动机以及社会性别间的关系行为和社会性别间的关系交易等。最近几年旅游人类学的研究成果,特别是一些女性研究者的研究成果越来越表现出对旅游中的女性性别和女性社会地位的特殊关注,但以这些角度进行的研究基本上是描述性的、定性的,没有进行实证方面的调查分析。

(2)国内

在国内 ,对女性旅游消费市场的引导和细分还处于萌芽状态 ,理论界的一些学者已开始研究女性旅游市场。许秋红等研究了女性旅游者的行为特征;邓敏研究了女性旅游市场的前景及经营对策;郑昌江研究了女性旅游者的动机。一

些学者开始翻译国外的关于女性旅游的研究成果,如苗学玲翻译了加拿大学者 Antoine Zalatan 关于妻子参与旅游决策的研究。国内的研究资料主要来自一些统计年鉴,缺乏第一手的资料,习惯于描述性的研究方法,侧重于理论上的论证和阐述,实际案例研究较少。

(3)国内外研究比较

总的来看,近十年来,国外、国内关于女性旅游研究的文献偏少,国内旅游学研究领域核心期刊,此类文章的发表较少。研究内容上,国外、国内存在一些异同。旅游者行为及旅游市场研究是当前国内外旅游界研究的热点。国内外女性旅游研究有出现多新的视角,如女性浪漫旅游、女性对危险的感知、对适合研究女性旅游方法的探索,角度选择微观且新颖。

3.未来展望

在“她世纪”,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女性旅游已经成为当今旅游市场的热点。她们经济独立、思想解放、感情丰富细致、追求浪漫与情调,是一块发展潜力巨大的市场 ,理应受到旅游界的重视,也正受到人们的重视。今后,我国女性旅游研究有必要学习国外的技术路线,借鉴国外开阔的研究视野,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辅助以实际案例,以期收到更好的效果,为国内女性旅游市场开发及营销提供借鉴。

4.参考文献

[1] 丁雨莲,陆林.中国女性旅游 市场的现状及潜力[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6,22(1):72-75.[2] Smith, J.&C lurman, A.Rocking the Ages: The Yanke lovich Report on Generatinal Marketing[M ].New York: HarperCollins, 1997.[3]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年鉴 2003 年 —2007 年[M].北京 :中国旅游出版社.[4]Gibson,K.Restructuring Difference: Social Polarization and the City[M].M e l b o u r n e:Australia Housing and Urban Research Institute,1996.[5]来逢波,中国女性旅游市场发展前景与经营对策[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3。

城市社区管理研究的文献综述 篇5

社区管理文献综述

标题:城市社区管理研究的文献综述

城市社区管理研究的文献综述

摘要:社区是现代文明发展的必然产物,社区管理伴随着社区的形成而存在,而其在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城市社区管理的重要性尤为突出。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政府和企业、事业单位的一部分社会福利、社会服务及社会管理的职能逐步并转交给社区。新时期,社区是居民栖息的港湾,生活的家园,同时也是社会管理的基本单元,社区管理服务的质量与效率直接关系到亿万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目前,城市社区管理在我国还处于创新和完善阶段,必然会产生一些问题,重视这些问题并进行研究提出相关对策,对于改善我国城市社区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字:社区,社区管理,城市

正文:

一、前言

社区管理伴随着社区的形成而存在。社区和社区管理的研究始于国外,现已积累了比较完备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基础。社区管理在中国还是一门新兴学科,它包括了城市社区管理和农村社区管理两大类。中国的城市社区建设和管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兴起的,在20世纪的80年代的中后期中国社会学者才开始逐步对城市社区建设和管理进行理论探讨。这是我国社会整合模式转换的要求,并且还是社会转型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从建设和谐社区入手,加强和完善社区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和谐社区建设是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和内容。

本文研究的对象是城市社区管理,城市社区管理的基本要素包括城市社区管理的基本理论、城市社区管理的主要内容与功能,以及城市社区管理的主要方法与模式。城市社区基本理论涵盖了城市社区的概述、主体和体制。我国城市社区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六个方面,即对社区人口的管理、社区环境的管理、社区治安的管理、社区服务的管理、社区文化的管理和社区保障的管理。目前,城市社区管理在我国还处于创新和完善阶段,许多的管理方法正在不断地探索和完善之中,所以我们只有立足现实,从实际情况出发才能做到创新和发展。

因此,本文对城市社区管理的基本理论、城市社区管理的主要内容、城市社区管理的方法和城市社区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的梳理和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分析和措施建议。

二、城市社区管理的分析

(一)城市社区管理的基本理论

1、城市社区管理概述

“社区”是社会学中的基本概念,最早是在德国社会学家斐迪·滕尼斯的《社区与社会》一书中提出。参照西方社会学家的定义,我们将社区定义为:区域性的社会,换言之,就是人们生活于其中的具体化的区域性社会。在我国,社区内涵具有一定的特性。所谓中国特色社区是指在党的领导下,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建构具有一定数量居民组成的、具有内在互动关系和文化维系力且具有一定认同感的地域性的生活共同体。[1]此外,学界还有多种解释:

根据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的解释,我国目前所称的社区,在城市一般是指经过社区体制改革后做了规模调整的居民委员会辖区;[2] 中国城市社区党建课题组编《中国城市社区党建》中写到,一个街道办事处所辖的范围大致就是社区的地域空间,为了淡化其行政区划的色彩而突出社区特征,许多学者称之为街区;[3] 雷洁琼(2001)指出城市社区就是以街道和居委会为单元的基层社区;[4] 桂勇、崔之余(2001)认为,在很大程度上社区已成为街道办事处以及居委会这些基层管理机构的代名词;[5] 而国家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司长张明亮(2001)曾撰文指出“要按照便于服务管理、便于开发社区资源、便于社区自治的原则和地域性认同感等社区构成要素,对原有的街道、居委会规模作适当的调整,以调整后的居委会辖区作为城市社区的主导形式,形成社区地域”。[6] 据统计,全国大约有6.7亿的城镇居民和2.6亿的流动人口生活在城市社区,其中包括数以千万计的低保人口、下岗失业人员、残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等特殊群体都需要纳入社区管理与服务的范围。[7]截至2010年底,我国共有8.7万城市社区,平均每个社区的居民人数已超过1万人。

同样,对于社区管理以及城市社区管理的内涵,也有多种认识和分析: 于显洋(2006)认为所谓“社区管理”,是指政府和社区组织依据相关的法律对社区居民的公共行为和社区中的公共事务实施管理;[8] 郭学贤(2010)认为社区管理是以街道党工委和街道办事处为主,由社区职能部门、社区内所有单位和全体居民共同参与的区域性、全方位的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行为;[9] 张兴杰(2007)认为社区管理是指在社区范围内,由社区内的基层政权组织、企事业单位和社区群众为维护社区整体利益、推进社区全方位发展而对社区的各项公共事务和公益事

业进行的自我管理;[10]罗璐瑶(2011)认为城市社区的管理, 是城市基层工作的基础, 但这种管理, 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管理, 不是政府行政管理的延伸, 而是一种自我管理, 属自治型管理模式;[11] 顾建健、刘中起(2007)认为城市社区管理就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社区基层政权组织与社会居民、社区单位等,为维护社区整体利益、推进社区全方位发展,采取一定的方式,对社区的各项事务进行有效调控的过程;[12]陆云飞(2006)认为城市社区管理是指城市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动员和依靠社区各方面的力量, 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对社区内的各项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进行规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的过程;[13] 由于当前学术界对城市社区管理的涵义众说纷纭,但众多学者普遍认为,城市社区管理

是城市中一项基层的管理,是为了推进公共事业的发展,进行有效调控的自我管理模式。

2、城市社区管理的主体

社区管理主体包括社区党政管理主体、社区自治管理主体和社区物业管理主体,其中社区党政管理主体主要包括社区党组织和社区政府组织,社区自治管理主体主要是群众性自治组织。社区党组织主要是社区党支部,它在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街道办事处则是城市社区最基层的政府机构。而居民委员会是我国城市覆盖面最广的代表社区居民利益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业主委员会则是在物业管理区域内代表业主利益的群众性自治组织。[14]至于物业管理公司的定义,汪大海和魏娜(2009)认为是指具备相应资质条件并按

照法定程序成立的从事物业管理服务的经营性企业法人。[15]

3、城市社区管理的体制

社区管理的体制是社区管理是否有效和合理的关键性问题之一,也是社区管理研究中的核心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讲,社区管理体制的实质是在社区中管理各类组织的关系,其中核心问题是政府与社区组织的关系,以及政府、社区自治组织和其他各类组织在社区管理中的责任及权利分配,以及各类组织功能定位的问题。

我国的社区建设是为适应体制转轨和社会结构变迁的需要,解决由此导致的种种社会问题,由政府自上而下地推动而开展起来的。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社区管理体制的最主要特征就是政府在社区建设中占据主导地位,发挥重要的领导作用;社区居民委员会处于附属地位,负责协助政府及其派出机构实施社区发展规划。这一体制的基本架构是,党委政府主导、民政部门牵头、社区居民委员会主办,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共同推进社区建设。[16] 正如汪大海、魏娜总结的,城市社区管理的权责体系是各类社区管理组织间的权责的划分,是城市社区管理体制的重中之重。因此界定和确定社区内部各组织的职责和权力很迫切,若权责不相当会出现“管得到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管不到”的现象。[15]

(二)城市社区管理的主要内容与功能 城市社区作为城市建设与管理的基础、城市经济发展的载体,对于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适应新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城市社区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六个方面,即对社区人口的管理、社区环境的管理、社区治安的管理、社区服务的管理、社区文化的管理和社区保障的管理。[17] 社区管理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对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保障社区居民身体健康、对提高居民文明素质、满足社会居民精神生活需求、密切社区成员关系、发展社区经济、救助社区中弱势人群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18]社区管理中的社区居民自治是一种管理成本较低的体制创新,是社区建设的内在要求,有利于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19]有学者指出,进行社区管理建设,有助于培育社区文明意识,整合社区资源,发挥社区桥梁纽带的作用。[20]

(三)城市社区的管理方法与模式

1、城市社区的管理方法

城市社区管理方法是一种具体的具有操作性的实物手段,一般我们对社区管理方法的定义大致趋同于张兴杰(2007)的观点:社区管理主体为了正确贯彻社区管理理念,依法履行社区管理职能,顺利实现社区管理目标和有效提高社区管理功用,在一定的客观规律、原则的指导下所采用的一系列管理与服务方式、手段、程序和步骤的总称。[10] 城市社区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头绪多、任务重,因此城市社区管理的方法是一个包罗万象的综合体系。

目前,我国的城市社区管理方法主要有三个方向:城市社区管理行政方法、城市社区管理专业方法和城市社区信息化管理方法。娄成武、孙萍(2003)认为城市社区管理行政方法按性质来分类,可划分为定性的社区管理行政方法和定性的社区管理行政方法。定性的社区管理方法有四大类方法,即行政指令方法、经济诱导方法、法律规制方法和心理行为方法。定量的社区管理方法具体包括数学规划、随即理论、决策分析理论系统理论等。[21]朱眉华、文军(2006)指出城市社区管理专业方法有其特有的理论,即社区工作五阶段划分理论,这理论具体从五大方面来探讨具体的城市社区管理专业方法。这五方面具体指建立工作关系、收集与分析社区资料、制定社区发展计划、采取社区活动和评估社区项目。至于城市社区管理的信息化管理方法有三大具体类型:社区政务信息化、社区管理信息化、社区服务信息化和小区与家庭信息化。[22]

2、城市社区的管理模式

在以上基础上,为了达到社区管理的目的而采取的各种管理体制、机制、手段、方法的有机结合体即是社区管理模式。根据目前社区管理的现状,从社区管理活动的主体差异出发,可将社区管理模式分为政府导向型、市场导向型、社会导向型三种类型。

政府导向型管理模式是以政府为核心,在现阶段主要是以城市区人民政府下派的街道办事处为主体,在居委会、中介组织、社会团体等各种社区主体的共同参与配合下对社区的公共事务、社会事务等进行管理,其实质是为强化基层政府的行政职能,通过对政治、社会资源的控制实现自上而下的社会整合,其社区管理范围一般为原街道行政区域;

市场导向型管理模式即通常所说的“物业管理模式”。自1981年3月全国第一家物业管理公司——深圳物业公司成立至今,物业管理行业在中国从无到有,并迅速成长壮大起来。虽然这一管理模式还不够成熟,其结构体制和运行机制还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但从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它已经成为城市社区居民日常生活中一种重要依托;

社会导向型管理模式可称为社区居民自治模式,主要是指以社区居民为核心,联合社区内各种主体组织、机构,共同参与社区事务的管理,实行真正的民主自治管理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以沈阳市社区体制创新——自治性模式为代表。

此外,在城市社区管理中,就政府与社区居民自治组织之间的关系而言,可以将城市社区管理分为“政府负责模式”、“居民自治模式”以及“政府与社区分工配合模式”。这三种模式都有其优点和缺点。政府负责模式强调更多地发挥政府的作用,政府通过其行政系统而直接干预各种社区中的社会实践。居民自治模式主要强调更多地体现居民的意愿,发挥居民和社区组织的作用,将政府的干预降低到最低水平。而政府与社区分工配合模式则介于其间,强调政府机构与社区组织的合作。目前我国城市社区中大部分都遵循第三种模式,即政府与社区组织分工合作,共同承担并完成社区管理的工作。[8]

三、当前我国城市社区管理存在的问题举例及相应对策

(一)问题举例

1、城市社区管理体制不健全 我国众多学者普遍认为,当前我国社区管理体制不够健全,制度上存在很大的问题和弊端。例如:王青(2010)在《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文里指出:我国的社区治理主体单一, 政府组织依靠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垄断社区所有的资源, 这一问题在大多数城市社区的管理体制中都普遍存在着, 其特征为行政主导、政府干预过多。[23]方盛举(2005)直接提出:现阶段的城市社区管理体制不能有效地促进政府职能部门、群众自治

组织、驻地单位按照社区服务的要求履行好各自的职能。[24]尽管这些年各地城市在改革以政府为主导的社区管理体制方面已经做出了不少努力, 但社区管理的行政色彩仍然很浓, 缺乏公众参与机制。可见,管理体制存在着很大问题。

2、城市社区管理工作非职业化

城市社区管理工作非职业化包含两方面,一是社区服务管理人员素质有待加强,二是服务与管理的专业化程度较低。许多学者认普遍为社区服务管理人员素质低,正如陈晏(2010)在《我国城市社区服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一文中提出:服务管理队伍整体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社区服务管理的水平和质量。工作人员大部分是待业、失业人员以及家庭妇女、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他们没有相应的学科背景,对专业化的工作方法并不熟悉,缺乏专业的管理知识和现代化信息管理的技能。[25]此外,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需求趋向多元化和复杂化,对社区服务与管理的专业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我国城市社区服务主体主要还是社区居民委员会,而且提供的也仅仅是一些简单的行政上的服务,例如开证明、开准生证、办理低保等,而对于居民日常的文化生活需求基本上无法满足。[26]

3、城市社区居民参与意识淡薄 很多学者和实践者都认为,城市社区管理离不开居民参与,然而社区居民缺乏参与意识是现阶段我国城市社区管理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例如陈洁(2011)在调查中发现:“目前我国大多数社区居民居民对社区的了解仅仅是办低保、开证明时有个社区居委会。”[27]而学者何海兵(2007)则认为:“目前城市社区是‘没有公民的社区’,无论是社区精英还是普通居民, 都比较缺乏公民意识。现代公民是以关心公共事务、参与公益事业、承担社会责任为基本标志的。”[28] 因此,公民意识淡薄,对社区的冷漠,也给城市社区管理带来诸多问题。

(二)相应对策

1、推进体制改革,发展社区管理的多元主体

在城市社区管理体制问题上,首先要做到“政社分离”,政府应推进体制改革,发展社区管理的多元主体。例如弱化社区管理的行政性,减少政府对于社区管理的直接干预,将居民委员会承担的行政、自治和服务三种功能分化。另外,加强第三部门对社区的支持力度。[29]

2、吸收和培养高素质人员,加强社区服务与管理的专业化 在社区人员培养上,政府应加以引导,并适当提高社区工作人员待遇,吸引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才俊投入到社区工作中来。除此之外,也可以吸收社区居民中高素质的人员参与到社区具体的公共事务中。政府对社区服务管理进行总体规划时, 应明确把握社区发展的方向、规模、速度,做到制定的政策目标明确、科学合理;引进专业化、职业化的现代社会工作制度、理念和方法。[30]

3、拓宽民主参与的渠道,增强社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建立协商民主的决策机制、畅通的民意表达机制和意见反馈机制对于扩大社区居民参与、了解社区居民需求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居民群众通过对公共活动的参与,可以培育起社区公共文化,形成社区公共精神,增强居民群众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有利于推进社区管理,进而把社区建设成为居民生活的乐园、心灵的港湾。

四、总结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的计划经济背景下的单位本位体制正逐渐冰释,社会保障的载体从单位过渡到了一个个微型的社区。社区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的地位不断提升,社区管理也由此应运而生。城市社区管理的起点在社区,落脚点亦在社区,其最终受益群体仍是在社区,是在生活居住的亿万居民。因此,城市社区管理在当今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上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虽然我国的城市社区起步晚,管理上存在许多的弊端,但是只要有针对性地去解决,城市社区管理一定会有光明的前途。

参考文献: [1] 谢建社:《社区工作教程》,江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21。

[2] 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组织编《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创建工作读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版,64。

[3] 中国城市社区党建课题组编《中国城市社区党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14。[4] 雷洁琼主编《转型中的城市基层社区组织》,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2。[5] 桂勇,崔之余著《行政化进程中的城市居委会体制变迁》,载人大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01年第一期,38-42。

[6] 张明亮著《城市社区建设的探索和推进》,载《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一期,1-3。

[7] 陈圣龙著《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应从社区起步》,载《学习月刊》,2011年8期。[8] 于显洋主编《社区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210,216。[9] 郭学贤著《城市社区建设与管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60。[10] 张兴杰主编《社区管理》,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55,301。[11] 罗璐瑶著《我国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探讨》,载《现代商贸工业》,2011(5)。[12] 顾建健,刘中起主编《现代社区管理概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19-20。[13] 陆云飞著《城市社区管理及其问题与对策》,载《社区建设》,2006,(8)。[14] 汪大海主编《社区管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63。

[15] 汪大海,魏娜主编《社区管理》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62。[16] 潘小娟著《中国基层社会重构—社区治理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65。[17] 徐雪梅著《中国城市社区管理探论》,载《社会科学辑刊》,2001,(2)。[18] 陶铁胜主编《社区管理概论》,三联书店,2000。

[19] 张立荣 ,李莉著《当代中国城市社区组织管理体制:模式分析与改革探索》,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5)。[20] 金竹心著《社区建设的能力、作用和策略》,载《社会》,2001(1)。[21] 娄成武,孙萍主编《社区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230-232。[22] 朱眉华,文军主编《社会工作实物手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117。[23] 王青著《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载《管理学刊》,2010,23(2)。[24] 方盛举著《对当前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载《楚雄师范学院学

报》,2005,18(2)。

[25] 陈晏著《我国城市社区服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载《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9(5)。

[26] 李春玲著《我国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载《城市探索》,2011(3)。[27] 陈洁著《我国现阶段城市社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路径》,载《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14(14)。

[28] 何海兵著《我国城市社区管理体制的主要问题及其改革走向》,载《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7,8(2)。

[29] 马军涛,周剑著《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载《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4。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文献综述 篇6

一、财务管理目标发展述评

根据现有资料,对于财务管理目标的表述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利润最大化。这一目标是从19世纪初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渊源是亚当斯密的企业利润最大化理论。有学者明确提出“用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理财总目标是一种客观的选择”(何清波、邢建平,),“国有企业管理目标的完整表述应该是:在履行足够的社会责任的基础上追求利润最大化”(祁怀锦,)。以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有其合理性。一方面,利润是企业积累的源泉,利润最大化使企业经营资本有了可靠的来源;另一方面,利润最大化在满足业主增加私人财富的同时,也使社会财富达到最大化。然而,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业主经营逐渐被职工经理经营代替,企业利益主体呈现多元化,在这种情况下,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

营运资金管理国外文献综述 篇7

一、营运资金管理的内容

20世纪70年代以前, 国外营运资金管理理论研究文献并不多, 而且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对营运资金各组成项目 (应收账款、存货等流动资产) 如何进行优化, 对营运资金内涵的认识不够深入。例如, Fess (1966) 指出过去营运资金仅仅被用来衡量企业发生清算时短期资产对短期债务的偿付能力, 而他认为营运资金的关注重点应该从“清算观”转移到“经营周期观”, 即营运资金被用于衡量在公司经营周期内产生的资金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但这实际上仍将营运资金限定为流动资产总额, 而且没有对营运资金各组成项目进行综合考虑。

Knight (1972) 指出, 由于不确定性和复杂的相互关系的存在, 分析和最优化应该被模拟和满意化而取代。单独研究每项流动资产的最优化是不恰当的, 应当将投放到各项流动资产上的投资综合起来进行研究, 而其决策的性质不应当是最优化, 而应该是满意化。研究在EOQ (经济订货量模型) 的基础上, 放宽了确定性和独立性的假设前提, 设计了考虑保险储备的订货模型, 还设计了模拟的存货-应收账款模型和考虑了保险储备的现金模型。

John J.Hampton和Cecilia L.Wagner于1989年出版了《营运资金管理》一书, 其内容已经不仅包括存货、应收款项等流动资产管理, 而且拓展到了信用评级、短期融资、消费者信贷等内容, 为之后的营运资金管理理论提供了基本研究框架。

Etiennot et al. (2012) 对营运资金概念进行了新的阐述, 认为“营运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长期负债+所有者权益) -非流动资产”, 将营运资金理解为企业的一个筹资选择, 即长期资本对经营性融资需求的满足。这样一来, 营运资金管理也就成了企业资本结构决策的一部分。此外, 他还提出了与营运资金筹资概念相对应的投资概念, 即经营性融资需求 (FNO) , 并指出营运资金作为一种筹资选择应该与FNO融资需求综合起来进行考虑。

二、营运资金管理的绩效评价

总体上, 国外对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衡量与评价方法的选择与营运资金管理内容的变迁相适应, 从孤立地考察营运资金各组成部分的管理绩效, 逐步向注重营运资金各项目之间的联系、综合地评价营运资金的整体绩效转变。

早期对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衡量主要使用流动资产周转指标。如应收账款周转期 (周转率) 、存货周转期 (周转率) 等。但孤立的绩效评价指标容易引导财务管理者片面地注重某一要素的管理水平和绩效, 并不能促进营运资金管理的整体优化。

Richards V D.和Eugene J.Laughlin (1980) 首次提出现金周转期 (CCC) 分析营运资金管理绩效, 将其定义为:现金周转期=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Gentry et al. (1990) 在CCC的基础上, 提出了加权现金周转期 (WCCC) 指标, 不仅考虑了现金周期各个阶段的占用天数, 也考虑了现金周期各个阶段的资金占用量。Hofmann et al. (2010) 提出基于供应链的现金周转期模型, 加入股东价值增加 (SVA) 作为主要绩效衡量指标。

自1997年始, 美国REL咨询公司和CFO杂志开始对美国最大的1000家企业开展营运资金调查, 最初采用营运资金周转期 (DWC) 和变现效率 (CCE) 两个指标的等权平均对企业进行排名。营运资金周转期指标实质上与现金周期指标相同, 变现效率指标则被定义为经营现金流量除以销售收入。2003年后, 营运资金周转期成为该营运资金管理调查采用的唯一绩效评价指标 (王竹泉等, 2007) 。

Azhagaiah et al. (2009) 和Chinta et al. (2010) 结合绩效指标 (PI) 、利用指标 (UI) 和效率指标 (EI) 三个指标, 分析不同规模的企业对营运资金利用的趋势和模式。其中, 绩效指标衡量营运资金的平均管理水平;利用指标衡量利用营运资金增加销售收入的能力;效率指标是前两者的乘积, 衡量营运资金的综合管理利用效率。

三、营运资金管理的影响因素

研究营运资金管理的影响因素, 其主要目的是识别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核心驱动因素, 以促进企业更好地提高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和更准确地预测营运资金持有水平。目前, 国外关于营运资金管理影响因素的研究多以实证研究为主, 从宏观和微观两大层面展开。

第一, 宏观层面影响因素。Guthmann (1934) 分析了1929~1932年经济大萧条发生前后西方国家主要工业企业的存货、应收账款、货币资金等短期资产和短期负债的变化, 发现经济周期等宏观经济环境的会对营运资金管理产生重要影响;Harrison Dvid D.et al. (1983) 通过分析某公司在1982年通货膨胀形势下的营运资金管理案例, 探讨通货膨胀对营运资金的影响。Baum et al. (2006) 研究发现由于宏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日益加大, 干扰了管理者准确评估公司特定信息的能力, 使得现金持有量的横截面离差缩小了。Sathyamoorthi et al. (2008) 调查发现在经济波动比较大的环境下, 企业倾向于选择保守的营运资金管理模式。Duggal et al. (2012) 探讨了金融危机对营运资金管理的影响, 研究发现:企业在2010年持有比2007年更多的现金和短期投资;大多数行业都增加了净营运资金投资。Etiennot et al. (2012) 通过对亚、欧、北美和拉丁美洲2000-2007年20, 515个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发现不同区域、行业、国家的企业营运资金管理水平和模式差异很大。

第二, 微观层面的影响因素。Nunn et al. (1981) 用实证方法分析了企业的五大主要战略因素对营运资金管理的影响:生产因素中的生产模式、资本密集度和生产线宽度等都会影响营运资金管理, 销售因素中的广告费用/销售额与营运资金负相关, 存货计价等会计方法的选择也对营运资金管理产生影响, 竞争地位因素中市场份额与营运资金负相关, 外向型企业以及行业集中度高的企业, 营运资金持有量较多。Moss et al. (1993) 研究发现, 企业规模和营运资金管理绩效显著正相关。Jeng-Ren et al. (2006) 研究发现, 企业规模和企业的现金结余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企业的成长性和净现金结余呈正相关关系。Salawu et al. (2007) 研究发现资本运作的行业惯例会影响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策略。Nazir et al. (2009) 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企业经营周期、ROA、托宾Q值、杠杆水平等因素与营运资金需求量显著相关;Hill M.et al. (2010) 研究发现, 销售的不确定性, 高成本的外部融资以及财务困境促使企业追求更加激进的营运资金管理策略。Kamal et al. (2012) 的研究结果表明, 销售增长率、企业规模和杠杆水平与营运资金周转期显著相关。

四、营运资金管理的方法

Keith V.Smith (1973) 在回顾前人文献的基础上, 总结了八个有代表性的营运资金管理方法:总体推断法、约束条件法和成本平衡法都是局部模型;概率模型法和组合理论法则更多地考虑未来的不确定性和要素间的相互依赖性对营运资金的影响;而数学规划法、多重目标法和财务模拟法则从一个更广泛和系统的角度来对营运资金进行管理。这八种方法对之后的营运资金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 基于供应链优化的营运资金管理成为理论界与实务界关注的重点。REL咨询公司和CFO杂志自2001年起就一直倡导将供应链企业关系作为营运资金管理的重点, 认为企业需要加强与客户和供应商的协作与配合, 实现供应链企业的共赢。根据营运资金解决方案提供商Demica的调查报告 (2010) , 欧洲公司正面临无法获得应付账款展期、供应商失败的潜在危险、信贷成本上升等一系列困难, 供应链金融 (SCF) 作为释放营运资金的替代性融资方式而得到青睐, SCF不仅可以缓解企业目前信贷条件紧缩的压力, 更重要的是可以提前筹集资金。Lind.L et al. (2012) 指出, 当前的市场竞争已经从企业之间的竞争发展为价值链之间的竞争, 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提升需要通过价值链优化, 企业利用财务价值链分析法可以从价值链全盘视角来进行营运资金管理:一方面可以通过与竞争对手的比较认清自身的优势与不足, 另一方面还可以找寻价值链上最有效率的合作伙伴。

电子商务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推动下日益发展, 为营运资金管理提供了新途径。Bauer et al. (2007) 指出EIPP系统 (电子票据展示和支付系统) 使得票据处理流程化, 促进企业在获得供应商付款折扣方面处于更有利的地位, 还可以为企业提供一个更广泛的供应商基础, 以战略性地选择谈判供应商。Denise Bedell (2011) 指出, ERP (企业资源规划系统) 和TMSs (资金管理系统) 等先进系统的应用可以将营运资金管理置于业务发展的大背景下, 为资金管理提供业务数据, 以提高业务-财务一体化管理水平。Yen-Sen Ni et al. (2012) 分析了电子商务对台湾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影响, 发现实施B2B电子金流C计划 (即在已有的电子供应链基础上, 整合银行等金融机构向价值链核心企业和节点企业提供账单管理、全球存货管理、融资支持等服务) , 可以提高供应链现金流的效率、效果。

五、结论

营运资金管理具有较强的实务性, 从国外营运资金管理的相关研究来看, 学术界与实务界均对营运资金管理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探讨, 理论创新与实务发展相辅相成。营运资金管理的内容和绩效评价, 都经历了从孤立地考察营运资金各要素管理向综合地考虑营运资金协同管理转变;营运资金管理的影响因素研究多以实证研究为主, 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展开, 经济危机影响下, 营运资金的宏观经济后果等新课题也逐步开展, 但各因素对营运资金管理的内在影响机制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营运资金管理的方法日益多样和创新, 最初以封闭的数学规划、局部模型为主, 后来逐步实现与供应链优化、供应链金融相结合, 实现协同效应, 近年来, 电子商务的推广又为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提升开辟了新的途径。国外营运资金管理的先进理论和方法, 可以为我国开展营运资金管理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第一, 界定营运资金基本内涵和内容。对企业营运资金基本内涵的分析和探讨是营运资金管理的源头和基础。关于营运资金基本内涵的理解集中于以下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营运资金是企业的流动资产总额;另一种观点则从资金需求净额 (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差) 的角度来理解营运资金。在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 对营运资金的理解应与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的开展相适应, 区分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和投资活动营运资金;应从资金需求和资金融通两个角度探讨其基本内涵, 营运资金作为企业的一个筹资选择, 需要与企业经营性资金净需求起来进行考虑。在此基础上, 应系统地考虑营运资金各要素之间的联系, 从封闭的营运资金要素管理向开放的营运资金渠道协同管理转变。

第二, 完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是提高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重要前提。与营运资金管理的基本内涵和内容相适应, 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应系统地评价营运资金供应链和渠道管理的整体绩效, 对企业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营运资金管理水平进行综合考察, 以体现业务-财务一体化的管理理念;引导企业关注营运资金融资结构及其对经营性资金净需求的满足情况。在此基础上, 将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体系与激励措施挂钩, 明确各部门责任, 提高供应链管理人员的财务技能, 以从根本上促进营业资金管理绩效的提升。

第三, 探索营运资金管理的驱动因素及影响机制。研究营运资金管理的宏观和微观影响因素, 可以更好地识别营运资金管理绩效提升的核心驱动因素, 引导企业在选择营运资金管理模式时, 除了考虑所处行业、自身规模、生产模式、杠杆水平、销售增长率等微观层面的影响因素外, 更注重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因素等经营环境动态, 以使营运资金管理策略顺应经济发展环境变化。在此基础上, 应更深入地研究各因素对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影响机制, 以促进企业更有针对性地调整营运资金管理策略和更准确地预测营运资金持有水平。

工程管理文献综述 篇8

1文献统计分析

从数量上看,自1992年到2012年共发表了22篇提及“档案行政管理主体”的文献,仅占同期全文中涉及“档案行政管理”的14633篇文献的 0.15%。

文献涉及16种期刊,其中,档案学期刊13种,占81.25%;发表文献19篇,占全部文献的83.36%。在13种档案学期刊中,核心期刊7种,发表文献13篇,占档案学期刊发表文献的68.42%。发表文献2篇以上的3种期刊,均为档案学核心期刊(《档案与建设》5篇、《中国档案》2篇、《档案学通讯》2篇)。档案学期刊是对这一研究关注度高且发表文章数量比最高的杂志群。

22篇文献分布在21年间,年均发表文献只1篇多一点。具体情况见下图:

·从图中可以看到,研究一直呈时断时续,不甚活跃的状态。其中,只有1999年到2002年的4年,研究相对活跃。

22篇文献中,署名文献有20篇,共涉及20名作者。发表文章2篇以上的2人(李建芳、袁光),占全部作者的10%。20篇署名文献中合著2篇,均为2人合著,合作率为10%。没有核心作者出现。22篇文献中,署明单位的有17篇,涉及14个单位。其中,发表文献在2篇以上的有3个(江苏省档案局3篇、中国人民大学2篇、南通医学院附属医院2篇)。在14个单位中,档案行政管理部门6个,占42.86%;高校4个,占28.57%;其他单位4个,占28.57%。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对此的关注度高于高校与其他单位,但差距并不大。

2文献内容分析

22篇文献从题目中可取的主要关键词有15个,主要分为“档案行政”、“档案法制”与“档案事业”三个大类。其中,“档案行政”11个,涉及文献19篇。主要集中在:依法行政(5篇)、行政执法(3篇)、行政行为(2篇)、行政效率(2篇)和行政指导、行政奖励、行政管理、行政复议、行政处罚、行政相对人、行政不作为(各1篇)等方面。档案法制3个,涉及文献9篇。包括:依法行政(5篇)、行政执法(3篇)和档案法制建设(1篇)。其中,有两项8篇文献与“档案行政”的文献存在重叠。“档案事业”3个,涉及文献3篇,涉及档案事业、档案管理体制和档案馆(各1篇)。

在22篇文献的全文中,在提及“档案行政管理主体”时,强调“档案行政管理主体严重缺失”和“档案行政管理主体不适应”的最多,有7篇,时间跨度从1992年到2006年。其次,是强调:“档案行政管理主体是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有4篇文献,时间为2001年至2009年。再次,是“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既是档案行政管理主体,又是档案行政执法主体”、“档案行政管理主体与档案行政相对人的法律地位”和“管理者(行政管理主体)与被管理者(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关系”,各2篇。其他还有“档案行政管理主体的形象”、“行政管理主体应当对其行使的行政管辖权负法律责任”、“行政管理主体应当具备相同的法律主体资格”等。

3结语

档案行政管理主体研究整体上还相当薄弱和不成熟,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都与档案学其他研究领域有很大的差距。但随着档案工作依法行政的不断推进,对档案行政管理主体的研究势必会成为一个热点,为档案行政管理提供有益的经验与成果。

上一篇:学规范争做文明少年主题队会下一篇:2024年道路交通管理工作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