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有什么学习方法

2024-08-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钢琴有什么学习方法(通用15篇)

钢琴有什么学习方法 篇1

它往往用在曲目的练习阶段。

慢练在钢琴教师的教学术语中也是脱口而出,因而学生听后常当耳边风甚至不予理睬。

但慢练能使弹奏在浮躁时得到静心,在疲惫时寻得休憩,在困难久攻不下时获得时机迂回。

波兰著名钢琴家、教育家和作曲家约瑟夫·霍夫曼曾指出:“在快速重复弹奏复杂的音型时,一些细小的失误和缺陷(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粗糙的弹奏)往往被我们忽略。

我们快速弹奏的次数越多,这些缺点的数量越多,它们最终将导致演奏者对音乐画面的完全扭曲。

还会使手指运动的神经冲动开始变得犹豫不决,然后越来越弱直到手指发黏为止。”霍夫曼的这番话决不是危言耸听,他是在警告一些一味追求快的琴手,勿为此而断送自己的前程。

其实在我们周围霍夫曼警告的那些人是大有人在,他们认为技巧就是弹快、弹强——图个过瘾,这样诸多毛病就会因快而滋生。

霍夫曼建议:“这些人应该立刻重新开始慢速弹奏,尤其是应该清楚地、仔细地、慢慢地弹奏那些不容易弹奏的片断,直到正确的重复弹奏的次数达到相当数量为止,以便从自己的头脑中清除那些被扭曲的音乐画面。”

德国著名钢琴教育家卡尔·莱默尔也在《现代钢琴演奏技巧》一书中指出:“如果在弹奏过程中出现错误,那么头脑中的画面自然会留下错误的烙印。

因此这一画面经过修正而使其完善,这一过程往往费时又费力。”

钢琴演奏是以形象思维为手段产生的艺术作品,它的特点是:在形象思维过程中,一切错误的弹奏和粗糙的弹奏都会加深错误的形象,也就是霍夫曼和莱默尔所描述的扭曲的画面在大脑中扎根。

要清除这扭曲的画面必须迅速重建正确的形象思维,进行正确地细致地弹奏。

此时被加深、加固的扭曲画面也不会断然消失,还会在一定时间在大脑中和正确形象发生矛盾、冲突。

如何在钢琴演奏中找到并坚持正确的形象思维及正确的钢琴弹奏呢?当然只有在“慢”字上做文章、下工夫了。

综上我们可以看到“慢练”是正确弹奏的源头,“慢练”是清扫弹奏中垃圾的良药。

苏联的钢琴教学中是非常强调慢练的。

如著名钢琴家雅科夫·弗莱尔认为:“慢速弹奏法犹如钟表匠手中的放大镜,它可以使练习一部作品的音乐家更仔细地看和听他们所弹的音乐,并能深入浸润作品中的每个细节和组成部分之中,从而完全知道并掌握这部作品。”另一位著名钢琴家格里高里·科岗指出:“缺乏慢练演奏法的支撑,就无法演奏技术和技巧艰难复杂的作品,就如同不打地基就无法建高楼一样。”他要求钢琴家们:“除了要用较慢的速度弹奏同一部作品(或弹奏其中的某些片段),同时还要一遍比一遍速度更慢,直到他们能以最慢的速度弹奏为止。”同时还认为:“钢琴家如果做不到这点,就相当于一枚假币(不是真正的钢琴家),不能相信他的演奏技术和技巧,因为他的技术和技巧实际上是建立在河滩上的。”

我认为:以上钢琴家的看法都有它的合理性和普遍性。

的确慢练就好比是放大镜,好比是盖楼的基础。

慢练不但在视谱阶段需要,在其他需要提高弹奏质量甚至在即将上台演出前都离不开它。

如意大利钢琴家布佐尼,波兰钢琴家戈多夫斯基在演出前一次又一次慢慢地又仔细地对演出曲目进行审查和校对。

但对“慢练”也不能强调过头,在钢琴弹奏上,毕竟还有一批钢琴天才、视谱能手,他们无需在慢练的辅佐下登上艺术的高峰,如奥地利著名钢琴家阿尔弗雷德·布伦德尔,他从不用慢练速度练一首乐曲,他认为练一首乐曲而不按照适合音乐的真正速度弹会酿成错误,为此在他着手练一首乐曲时总要按原速进行。

他觉得只有这样才能风格正确;又如世界上家喻户晓的钢琴大师鲁宾斯坦,当接受记者采访时,他竟说不出曲子是怎样练好的,他完全是按照自己的本能,在一种不知不觉的潜能状态下练就的;又如著名俄籍美国钢琴家亚历山大·斯洛波蒂亚尼克,他被人称为天才钢琴家,技巧对他来说已如同手中玩物一般。

在谈到如何练琴时,他说:“我练琴时多半是一遍一遍地从头到尾练,例如哪儿出点差错,我就在哪儿重复一下。”他们说的和弹的都是那么轻松,轻而易举,好在世界上钢琴天才毕竟是少数,不然钢琴练习大道可要大翻盘!让那些钟情、实在的练琴者无所适从。

还有更有趣的是美国著名钢琴家约翰·布朗宁,在他练琴的法典上既不提倡快速,也不要求慢速,而是主导中速。

乍看,他好像别出心裁走一条中庸之道,其实不然,布朗宁是认为中速最难控制,最难弹。

因为快速容易粗略、遗漏,慢速又易滞缓、乏味,而中速他觉得能以弥补二者缺失的面目出现,它更能使弹奏者的练琴思想保持高度集中。

过去,我曾带比赛学生在赛前请教中央音乐学院著名钢琴教育家李其芳,她总是让我的学生中速弹奏。

此时我的学生的弹奏缺点就会一一暴露无遗,学生也会时而回过头去朝我做个苦脸表示难弹和无奈,需要我给予援救。

其实中速弹奏也是一个好方法,可以尽可能地暴露缺点,我认为:随着学生学习钢琴的程度逐步提高,不妨用不同速度来练琴,这更能增加练琴的趣味及效果。

但慢练仍是练琴的基本功,弹琴者必须掌握它并时时运用它。

现在,大家都愿打起慢练的旗号,问题是真货有,水货也不少,有的练几小节慢速就缺乏耐性了,我们把这现象叫“蜻蜓点水”;有的开始弹慢速,往后就越弹越快了,我们把这现象叫“后来居上”;更有的根本就在弹快速,自喻却一直在慢练,我们把这现象叫“张冠李戴”。

钢琴有什么学习方法 篇2

一、我国儿童钢琴教育现状

随着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重视, 越来越多的孩子加入了琴童大军。在近几年的钢琴热背后, 有几方面的矛盾日益突出, 受到越来越多的家长和教育从业者的关注:填鸭式的讲课与师生互动、学生积极参与的矛盾;专业技能的训练和综合音乐素养的矛盾;对老师动作的模仿和学生的创造能力、思考能力的矛盾;教学结果和本应快乐的学习过程的矛盾。

大多数家长让孩子学习钢琴的初衷都是为了让孩子从小接受艺术的熏陶, 培养孩子高雅的情趣;而家长做出这个决定的原因也是发现孩子对音乐感兴趣, 喜欢音乐。可是为何学琴了一段时间, 孩子失去了原来的兴趣, 家长也改变了初衷, 形成了“家长强制孩子学琴”、家长逼着孩子练琴, 孩子带着抵触情绪完成任务的局面。为什么有的孩子本来对音乐对钢琴很有兴趣, 开始正式的学习后, 反而失去的兴趣?在这个过程中, 家长需要做些什么?

二、家长需要做些什么

(一) 明确孩子学琴的目的和初衷, 不改变

中国目前的音乐教育, 甚至文化课教育, 都呈现一种盲目追求成绩和结果的态势。家长急于得到回报, 看到显而易见的成绩, 在钢琴教育中, 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孩子学琴几年, 考了几级, 会弹哪些曲子。这甚至会在家长之间相互比较, 以此判断孩子的学习成果如何、教师的教学水平如何。这些家长大都忘记了当初让孩子学琴的初衷, 并不是要他考到多少级, 弹多少首作品, 而是希望通过学习, 能保持孩子对音乐的兴趣, 能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如果家长一味盯着学习的结果, 一味要求看到回报, 这无形中对老师和孩子都是一种逼迫。在这种指导思想下, 老师只好教授孩子考级的作品, 一切学习都为了拿到一纸考级证书, 或者给孩子布置好听的乐曲, 忽略了基本功训练和音乐综合素质的培养。孩子的学习范围变得相当狭窄, 甚至会变成一个“弹琴机器”, 除了弹, 其他素质很少具备, 这不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 违背了家长让孩子学琴的初衷。功利性过强的学习, 也会使孩子丧失学习的兴趣, 失去对音乐的喜爱。建议家长放缓对学习进度的要求, 使孩子在完成钢琴技能学习的同时, 还有多余精力了解基础的相关知识, 能保持对音乐的广泛兴趣, 而不是一架除了弹奏, 什么都不知道, 什么都不会的弹琴机器。

(二) 选择合适的钢琴教师

大多数家庭对钢琴教师的选择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培训机构推荐教师, 二是朋友介绍。培训机构如少年宫、琴行, 推荐老师, 大都是优先推荐有空余时间接收新学生的教师。至于教师的专业水平、综合素质, 很多家长不具备明确的考察意识。这位老师的教学方法是不适合自己的孩子、是否具备基本的教师素质、专业技能如何, 这些都是家长需要了解的。家长可以带孩子先看看老师如何给其他同学上课, 或者请老师为学生示范演奏一首作品等。有的家长可能会觉得, 孩子还小, 才开始学, 用不着请好老师, 差不多的就可以。这其实是不正确的, 孩子小, 才能需要一位好老师, 给孩子打下一个好的基础, 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会孩子一些基本方法, 以免孩子误入歧途, 日后再改, 苦不堪言。

(三) 家长的正确陪伴

这里的陪伴指陪伴学习和陪伴练习两个方面。

有相当一部分家长, 觉得教学是老师和孩子的事, 每次上课把孩子带到上课处, 自己就离开, 或者在教室外等候。在孩子学琴初期, 这种做法是钢琴教师们不提倡的。根据儿童心理学研究, 因为儿童的大脑发育不够成熟, 神经活动抑制和兴奋的过程还不能全面协调, 这些原因导致他们不能很好的控制和约束自己的意志力和责任感。这就会造成人们常说的“走神”;且由于儿童的思维方式是知觉思维和具象思维, 他们不能理解抽象的东西。这就需要家长和孩子一起听课, 记下老师上课讲授的内容和重难点, 孩子回家后如果忘记了, 家长可适时的提醒。由于钢琴学习的特殊性——多数为一周一次课——不明白的问题不能再第二天得到及时解决, 故家长的提醒显得尤为重要。

大多数家长对陪伴练习反而更重视。为了完成钢琴老师布置的作业, 孩子在两次课之间进行一定的练习。这个练习应该是每日坚持的, 不仅对完成回课有明显的帮助, 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坚持。在每日练习中, 家长需要注意的的, 练习时间、遍数和质量相结合, 不能单纯的规定练习时间或遍数。这样极易造成孩子交差了事的坏习惯。在练习中, 要以鼓励和表扬为主, 保持孩子学习的兴起并激发孩子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总之, 学习钢琴不仅仅是孩子和老师的事情, 家长的参与也一样重要。在参与的过程中, 家长需要注意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 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查晓乐.儿童钢琴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创新研究[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 2012.

学习古文有什么用? 篇3

近几年,我也装模做样招起了研究生,研究方向无非日本文学与翻译之类。为了不至于太误人子弟,我就处心积虑招“成品”进来——既是成品,进来后只要贴个“商标”即可送出,皆大欢喜。

于是我在出试题上面打主意。比如明明主攻外国文学,却要出一道古汉语题,年年如此。不过并非先秦两汉那样更古的古文,而大体是唐宋八大家的,尤以两宋名篇为主。去年出的是岳飞《五岳祠盟记》,要求译成白话文。全文不到二百字,其中有句云:“今又提一旅孤军,振起宜兴、建康之城,一鼓败虏,恨未能使匹马不回耳。”难吗?我看没多难,基本是白给的便宜。不料数十名考生,有不少人不愿意捡这个便宜。一名考生独辟蹊径,居然把最后一句译为“恨不能够让一匹马回过耳朵”。这无论如何也太幽默了,看得我不由偷着乐。不言而喻,此“耳”并非马耳牛耳猪耳之耳,乃常见文言虚词。

日本高考的“汉文”题

阅完硕士生试卷不久,无意中见到了日本“国文”高考试卷。其中有一道“汉文”题,选自刘向《说苑》。不长,照录如下:

车成,题金千镒,立之于殿下,令群臣得观焉。田差三过而不一顾。平公作色大怒,问田差:“尔三过而不一顾,何为也?”田差对曰:“臣闻说天下者以天下,说诸候者以国,说大夫者以官,说士者以事,说农夫者以食,说妇姑者以织。桀以奢亡,纣以淫败。是以不敢顾也。”平公曰:“善。”乃命左右曰:“去车。”

试题设问也有一定难度,如问“何为也”、“是以”作何解,如问平公何以“作色大怒”,如问“说诸候以国”等句之意。显然,无论文章本身的难度和设问的难度都在我出的岳飞文之上。何况人家是高中生考大学,我们是大学生考研究生,人家是外国人读解西汉刘向并非常见之文,我们是翻译自家的南宋岳飞相对浅近之章。日本高中生考的如何我不知道,结果无从比较。即使都考满分,也绝不能说他们比我们的大学生古文水平还高,但事情毕竟发人深省。

古文的功用

近年来关于高中语文课本中的古文比重问题有过争论。有人主张一篇古文也不收入,理由是古文没用,纯属浪费时间。那么我倒要问一问,日本人学“汉文”又有何用?而且此题占语文试卷总分的25%,我那道题才占10%。日本人傻吗?肯定不傻,他们知道日本文化源于中国文化即中国古籍(“汉文”),他们不愿意丢掉自己文化的根,以期保住文化底蕴,保住国民情怀和思想的纵深度。而对于国人,除了这种文化传承上的宏大功用,还有日常性实际功用。那就是对提高中文表达能力有用,对理解和翻译外国文学有用,这也正是我招日本文学研究生而要大致测试古汉语水准的用意所在。

我偏爱古文,课堂上也不时提醒年轻学子别只顾外来洋文而忘了家传古文。今天接新班,开学第一堂课我便乘机提起四部古典名著。“四部全读过的请举手!”结果在座四十人无一人举手。减至三部,有一人举手,减至两部,有三人举手,最后减至一部,約有十人举手。于是我想起余光中一句话:“当你的情人已改名玛丽,你怎能送她一首菩萨蛮?”而我想说:当你的学生只懂外文,你怎么教他翻译?

高效的学习方法有什么 篇4

1) 重复

我坚信重复是通向精通的必由之路。当我们学习一种新的技能,必须经常性地对这种技能加以练习。当我们学习一种新的知识或理论,也必须对尽可能多地对其加以应用。

李小龙曾经讲过一句非常经典的名言,『我从不畏惧一个知道一万种踢法的人,但是我害怕一个把一种踢法练习过一万次的对手。』

任何一种技能,只要经过连续不断地磨练和改进,最终效果都将变得异常惊人。

2) 专注

现代生活中的干扰因素太多 – 社交媒体、多任务、开放式学习与办公环境 – 我们总是能不断地收到来自外部的各种刺激信号。

我们已经丧失了专注的能力。然而专注是学习和掌握很多科目和专业必备的前提条件。

为了学习一种新的技能,我尽量让自己处于一个没有打扰的环境之中。当我阅读一些东西时,我会听一些没有歌词的纯音乐,这样的话,我的注意力就不会被分散了。

史蒂夫·乔布斯说过,『人们通常认为专注意味着,对你正在做的事情说 Yes,实际上根本不是这样。专注的真正含义在于,当你同时面对几百个好想法时,你必须精挑细选。』

3) 背景与细节

为了理解一门学科,我觉得首先你应该对这个学科的概貌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我自己就非常喜欢探求一些事物的背景以及来龙去脉。

所以,我在阅读一本书之前,总是先浏览一下这本书的目录。这样我就对这本书的内容有了一个基本印象。当我阅读内容细节时,我将对内容中一个主题与另一个主题之间的关系就更加清晰了。细节非常重要,但是要在合适的时机。

过早地开始关注细节,你很可能错失上下文或整体信息。当然,错失了细节,也会让你的理解仅仅停留在一些事物的表面。

所以,我会不停地在细节和上下文之间来回切换。这样我就能够在获取知识或技能的整体性概念的同时,又能学到具体内容及细节。

4) 关系

这种在上下文与细节之间来回切换的学习方式,向我充分展现了信息之间的关系。这一点对于学习与记忆的长期效果来说,非常非常重要。

这就是为什么当我们谈论某一局牌时,有人能够绘声绘色地回忆起每一个细节。其实诀窍就在于牌与牌之间的关系。

在不同主题之间构建一种有意义的关系或联系,就是加速学习和强化长期记忆的最有效手段。

5) 节奏

节奏是学习过程中最有趣的一个可变因素。

例如,如果你正在听一场在线视频讲座,你可以加速这个讲座的播放速度(如以两倍速率播放)。

节奏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它能够让我们置身于完全不同的环境和压力之下。为了适应这种变换,我们自身会自发地调节相应的学习方法。

戒烟有什么方法 篇5

把烟丝放在杯中,倒入开水,冷却后喝下,嘿嘿,当时可能会有些想要呕吐的感觉,可是对用来戒烟有奇效!

2、戒烟饮料:

取5片维生素C(剂量为100毫克)碾碎,将维生素C粉置入茶杯,同时加入少量白糖及凉开水,搅拌后饮下,可保两小时左右无烟瘾。待烟瘾再次发作,如法炮制再饮一次,可保三四个小时无烟瘾,第三次保持的时间更长。如此延续,一般第四天基本戒除。戒烟时辅以水果进食,效果更佳。

3、两种戒烟茶:

1.南瓜藤250克,洗净切碎,捣烂取汁,加红糖适量,开水冲后代茶饮。

2.地龙12克、鱼腥草12克、远志15克,加水500毫升,煎至250毫升,放凉。早晨空腹一次饮下。

4、牢记:

戒烟还是贵在毅力和坚持,药物只能起辅助作用。

5、远离吸烟的环境。

学习方法有什么重要性 篇6

2、最基本的学习方法有哪些?答:(1)、做好学习计划,科学安排学习时间。古人云:“预则立,不预则废”。“预”就是做好学习计划。进行有计划地学习,我们就能逐步实现自己的目标。(2)、集中注意力。只有比较长时间专注于学习,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习专注力,要力求做到学习时不分心,不想别的事;排除与学习无关的干扰;自我暗示保持较久的注意。(3)、培养记忆力。记忆力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培养记忆力的方法有:一是加强过度学习,以保持较长时间的记忆;二是归纳整理学习材料,以便记忆学习过的内容;三是练习自我追忆,以强化记忆。(4)、学会收集、整理、运用信息。现代社会的学习资源非常丰富,如互联网、报刊、影视、博物馆,社会实践、旅游等都是知识来源。我们应该学会自己收集、整理信息,并培养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技能。(5)、善于运用互联网进行学习。我们要培养网上学习的能力,提高学习的效率。

3、什么是过度学习?答:过度学习是指在学过某一内容的基础上集中一定的时间继续对这一内容进行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

4、我们不能照搬别人的方法,而应根据自己的性格特征、思维特点去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所谓“学习有法,学无定法,贵在得法”,只有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不会从天而降,要靠我们在不断探索,不断思考,苦苦寻求解决方法的过程中成型。我们在每一个学习阶段之后,只要认真总结自己学习方法上存在的问题,很快就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四手联弹对钢琴教学有哪些帮助 篇7

一、四手联弹能激发学生学习钢琴的兴趣

兴趣是是人们执着于某种事物的要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常规钢琴教学中我们发现:练琴对于钢琴专业的学生来说是相当枯燥的, 但是钢琴的学习就是需要长期不断的练习和积累才能有所提高。这就提出了问题:学生如何在枯燥的练习中寻找使他们感兴趣的, 能始终坚持, 多年如一日地练习的学习兴趣呢?如果学生对钢琴感兴趣, 他就会在弹琴时感觉放松、愉悦, 就会主动寻找机会去学习去练琴, 这样学习起来也会事半功倍。而四手联弹这种演奏形式相对传统教学模式显得更加灵活和生动。它由先前的单人练习变为两人合作弹奏。消除了枯燥情绪, 取而代之的是极具趣味性的学习氛围。另外, 四手联弹的音乐旋律变化生动, 诱人。节奏感强, 这种新颖的教学形式使学习变的轻松, 随着学习者自信心的不断增强, 弹奏兴趣越来越浓厚, 弹奏水平也会随之提高。

二、四手联弹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手联弹的最大特点就是两人配合弹奏, 一方一旦出现失误就会破坏音乐的完整性协调性和统一性。这就要求弹奏者二人不只是要表现好自己声部的音乐情绪, 还要关注到合作者地音乐情绪。包括:速度、力度、表情等等。只有二人四手相互协调, 互相配合才能很好地表现作品。如果一味地以自我为中心, 不重视合作, 我行我素地进行弹奏, 这对于团体的合作是很不利的。在合奏前, 双方要各自练习好自己的声部, 同时也要熟悉对方的声部, 比如, 旋律伴奏互换, 音量高低对比, 呼应对答等方面。要做到既能发挥自己的实力, 又不能过分炫技, 该当绿叶时要积极配合, 展现协作精神。只有多次合作, 形成默契, 做到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才能层次分明地演绎作品。

三、四手联弹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听觉能力

听觉能力分为:外在听觉和内在听觉。外在听觉是指用耳朵听到的音乐。包括作品各声部的协调能力, 力度的强弱等。内在听觉指, 自己在内心感知到的音乐与当下手上正在表现的音乐是否是和谐的, 统一的。这就是所谓的“内在听觉”。相比之下内在听觉更为重要。在钢琴独奏时, 如果教师没有要求学生大量练习多声部作品, 那么学生就会对多声部和声部色彩及音乐织体缺少正确的认知。而四手联弹则不然。它要求演奏者在两个声部音乐共同演奏时, 能够准确无误的分辨出自己的声部, 及声部中存在的问题。不止如此, 还要聆听对方的演奏声部, 随时对自己声部的不足进行调整。这就无疑是对演奏者听觉能力的一个重大考验。随着演奏作品的逐渐成熟, 演奏者的听觉能力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很大的提升。

四、四手联弹可以提升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演奏音乐作品实际上是演奏者对作品本身的二次创作。是把曲作者的创作意图通过演奏者地再理解从而表现出来的表现形式。这绝非是单纯的演奏技巧的体现, 而是将技巧融合到音乐表现当中去。通过恰当的演奏技巧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演奏出来, 来充分表现音乐的内涵。而四手联弹可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感受, 促进音乐表现力的提高。在四手联弹中两个声部分主次, 不同声部力度也不相同, 因此学生在弹奏时, 也会有意识的注意弹奏中的力度问题。这也就无形中提高了音乐的力度表现力。另一方面, 舞台是最容易激发人类表现力的地方。人们向往舞台的辉煌及万人瞩目, 却又惧怕舞台的孤独。四手联弹正好可以使人们摆脱这种孤独感。两个演奏者地同时表演可以使演奏者消除舞台紧张感, 是肌体和心理都达到一定程度的放松, 从而恢复自信。这对于更好地投入到音乐中表达作品无疑是取得了更好的效果, 演奏者对音乐的表现能力也会大幅提高。

五、四手联弹可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音乐的节奏是指音乐运动中音的长短及强弱, 是音乐的骨架。准确感知音乐的节奏在钢琴弹奏中有重要作用。由于学琴者各方面差异不同, 对音乐中节奏的把握也不尽相同。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出现节奏不准、不稳等现象。这些因素势必会影响钢琴学习的效率。而四手联弹这种演奏形式使演奏双方互相制约互相牵制。因为合奏时, 两个声部就要十分准确。两人中有一人节奏不稳都会使弹奏出的作品产生支离破碎的不和谐感。如《拉德斯基进行曲》开始时的管弦乐队齐奏的乐段就必须有完全一致的稳定速度, 学生弹奏时要想象着乐队效果, 在旋律与伴奏处于弱奏时, 演奏双方要仔细倾听, 默契配合。是旋律与伴奏完全融合, 这样才能体现该曲明快的风格。这也就要求双方演奏者必须在节奏上下大功夫。以期待能和合作的一方达到节奏上的高度和谐统一。通过对这种演奏形式的学习促使自觉自愿的重视节奏, 从而加大练习更好的掌握节奏。

为什么音乐课大都用钢琴上课? 篇8

老实说,我想看到音乐老师用二胡,因为比较复古。

寂寞de格子:有么?我们音乐课从来都是用嘴的。(小正飘过:你们好穷。)

千鹤八折:可能因为摆教室里不容易被偷?毕竟那么大个儿不是?(小正飘过:此话有理。)

饭呢:我们幼儿园的老师弹奏的就是风琴,还有用手风琴的。钢琴比较适合班级教学,因为声音大,你试试弹吉他让一个班的同学合唱。(小正飘过:声音一响,排山倒海~)

James.Raynor:一天音乐课弹一天吉他试试?爪子部烂了……(小正飘过:立白钢琴,不伤手的钢琴。)

Luyerk:钢琴获得全音阶是最容易的,比如我有个音乐老师是学地理的,照样能弹一个声部。小提琴、吉他什么的比较难,蓝调口琴就更别提了,我学这个的,低八度的6都要练一年。(小正飘过:有道理,感觉音乐课好随便,语文老师、英语老师随便兼,幸好体育老师的身影从来没看到,体育老师都去上数学课了。)

科学有态度

因为钢琴具有的一些基本特征,恰恰是音乐教学和示范当中最需要的特征,而这些特征,在其它声学乐器上都不具备,完全、一点都不具备:

1.从声乐伴奏、示范的角度来说,钢琴天生具有固定音高和可以任意转调的特性。标准的钢琴,中央A4的音高被约定在国际标准音高440hz,其它的87个键按照12平均律进行严格分律。而所有的调性都可以在钢琴上找到标准的音准和进行任意的调性转换。

奏出标准固定的音高,在其它很多乐器并不是容易的事。任意转调,对于很多乐器来说就更是痛苦,比如古筝,转一次调就得完全重新调一次律。

2.从独奏的角度来讲,钢琴是除了管风琴以外(管风琴主要是太笨重了,很难移动,很多时候,管风琴都是作为建筑物的一部分而存在的,例如教堂),具有最宽广音域的乐器。通过+个手指,再配合踏板,使得一个人在钢琴上同时演奏出3个甚至4个以上的声部变成可能,再加上钢琴从音量上能奏出从最弱PPP到最强fff的层次丰富的音响,只用一台钢琴,就能演奏出一首交响乐里所谱写的全部音色层次和所有声部。而这一切,用其它乐器是不可能完成的。这就是很多交响乐都有对应的钢琴改编版本的原因。

因此,音乐课上的乐器,无论是给学生讲解乐理,分析作品结构,生动丰富呈现完整的音乐,还是配合声乐作品进行练习,钢琴都具有无法比拟的便捷性和优越性。

下期预告

空调为什么不能多弄一个微调的设置?

有什么方法去胎记 篇9

同位素疗法:有人曾经采用同位素的方法来去除胎记,但是效果并没有想象的那样好,虽然开始的时候有抑制的作用,但是后面多多少少会带来一些后遗症。比如说:色素沉着等等。

具体操作:同位素贴敷在胎记即可。

植皮法:如果是大规模的烧伤等情况,可以考虑使用,但是相对来说美容效果也不理想,这种方法不推荐使用。

具体操作:植皮手术者以优势手握住刀柄,将取皮刀压在皮肤上,宽度根据需要而定。植皮手术下刀时刀片和皮肤表面呈40角,然后角度可调小到20左右,也可根据情况进行调整。植皮手术将滚轴作拉锯式、前后幅度不大的移动,由一端向另一端滑动,直至取得所需要大小的皮片,然后将皮片切取下。

然后将取下的皮覆盖到胎记的位子即可。具体操作是医生要做的事情,这方面我们并不能自己操作。

3激光扫描法:利用激光的光热作用,深入肌肤使胎记中色素气化或者粉碎,从而达到去除胎记的目的,效果非常好,这种激光根据不同的色素采用不同的波长,可以说是现在去除胎记最好的方法。

具体操作:麻醉,用激光仪器,针对自己胎记的颜色选择适当的长度的光波和探头,进行激光照射即可。

去胎记方法二:

一:金戒指擦拭:民间有一种说法,说对于胎记,可以使用金戒指擦拭来治疗的说法,专家这种说法是无任何科学依据的,在医学书籍中也并无金戒指去除胎记的记载。血管瘤本身就是血管的畸形发展,日常护理中最重要的就是保持患处清洁干燥,禁止抓挠,特别小心。因为患处皮质较薄,损伤磨破抓破极易感染,出血不止,严重者甚至会大出血,易留下疤痕。金戒指擦掉血管瘤就是一种非常错误的做法,建议大家最好不要尝试。

二:纹身:使用纹身的方法来去除胎记,实际上是在胎记的周围进行纹身,用纹身来遮蔽胎记的方法。对于胎记来讲,虽然胎记是良性肿瘤,生长较为缓慢,但不代表胎记不生长,当人体内雌激素含量增高时,胎记的生长速度会明显的增快。而且在日后想治疗胎记,还需要对纹身进行激光治疗,一旦清洗不干净,便会造成不必要的疤痕出现。所以一般对于这种去除胎记的偏方是不建议使用的。

三、冷冻疗法:很多江湖走卒会用此方法来帮助人们去除胎记,尽管方法有效,但是会留下明显疤痕。

四、激光扫描法:利用激光的热作用,可以使胎记漂白脱皮即时效果比较理想。

激光去胎记后的护理:

1、激光去胎记后,时有痒感发生,甚至剧痒,切不可搔抓或用其他物品擦拭,可外涂新氢松软膏,每天2次或3次,连涂3天即可。

2、激光去胎记后,小面积胎记治疗局部发生轻微的肿胀;大面积治疗后,特别是在眼周治疗后,会出现显的肿胀,1-2天肿胀达到高峰。这是正常反应,不必害怕,也不必处理,3-5天后即可自行消退。

3、激光去胎记后,局部会留下不同程度的色素沉着,无自觉不适,这均不需要作特殊处理,数月后可自行恢复正常。

4、激光去胎记后,少数求美者会有表浅的瘢痕,也不需要特殊治疗,大多经一年左右可恢复正常。极个别患者因护理不当,局部严重感染,可留下瘢痕。采取正确的护理方法,可以预防这些情况的发生。

5、激光去胎记后,不要搔抓创面。洗脸时,不要把治疗部位打湿;万一打湿,用毛巾轻轻揩干,并在创面上涂上四环素软膏或金霉素眼膏加以保护,直至结痂脱落。

6、激光去胎记后,皮损处会结一层褐色或灰色的薄痂,一般10天左右即可自行脱落。若痂皮下面有黄色渗液或脓疱,痂皮四周有红晕,表明有轻度感染,应高度重视,及时请医生诊治。

预习有什么方法策略 篇10

一、认识预习的意义,形成自觉行为

1.预习可以提高课堂注意力,有效听课,使学习形成良性循环。

(1)提前预习,对学习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有备而学,为听课做好铺垫。

没有预习的听课,往往让人摸不着头脑,分不清重点、要点,抓不住听课的要领,一堂课听下来,往往是一头雾水,不得要领。预习虽然多用了一些时间,却为下一节课打好了基础,可听得明白,联系也就好做,效率也高,节省了时间,还可以预习下面的课。这样以来,就可以形成预习、听课、复习、作业、自测的良性循环,使学习有头绪,有感觉,既不累,又有成绩。

(2)预习可以为听课作出预见,为听课清除障碍。

有预见的听课是效率最高的听课。通过预习,不仅能知道学什么,也会知道自己会学的怎么样,通过学习自己更掌握哪些新的知识和方法。这样学习动机会更强一些,听课的效果就会更好一些。

预习为听课做好了铺垫。每节课都有学习的重点,也都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自己的弱势学科,自己先学一些自己能够学会的内容,听起课来,重点就突出了,也就容易得多了。预习其实也增加了学习的次数。学习次数多一些,学习的效果当然就会好一些。

(3)预习可以理清知识脉络,形成知识框架,有利于自己的认知结构的构建,便于在听课过程中及时跟踪老师讲课,前挂后联,形成知识体系。

2.预习是一种超越式的学习,是培养自学能力的有效途径。

(1)预习是超越自己学习能力和已有知识的活动。通过预习超越老师、超越课堂。

学习不是必须听老师讲课才能学习。预习是使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的主要方法。通过预习,提前了解内容(三点)重、难、疑、打好基础、变难为易。提前介入,可以更好地熟悉课堂听讲内容,形成知识的结构,打好听课的基础,是提高听课效率的重要环节。真正的学习在课外。

(2)通过预习过程中的自我尝试,为跟老师学打下基础,使自己的学习能力不断完善和提高。

预习是一种学习的自我尝试。自己预习了以后,可以在课堂上与老师的讲课进行验证和对照,发现自己学的问题,然后进行改正。这样可以跟老师学到真正的学习能力,不断地发现和解决自己在阅读、理解、分析、综合等学习活动中的具体问题,学习能力才能得到不断地发展。通过预习、听课、纠正,然后再预习,学习能力就会不断地有所改善和提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时间长了,自己的学习能力就会成长起来。

二、放松练习:

使自己尽量舒适,坐在椅子上,将过紧的衣服放松,闭上眼睛,进行几次缓慢、深沉、平缓的呼吸。

呼吸时,想像自己在一座楼房的七层上。四面的墙壁都是鲜艳的、温暖的红色,穿过红色的大厅,来到一座标有“下”的自动扶梯旁,这是一个银白色的自动扶梯,踏上去后,感受到自己开始向下滑动,手搭在扶手上,无声无息,保持放松状态继续下降,感到自己在伸展和放松继续放松地下降时,鲜红的颜色似乎在自己身边飘过,走下自动扶梯到六梯,看到橘黄色的墙壁上印着“六”。

穿过橘黄色的世界,走到另一座标有“下”的自动扶梯旁,踏上去缓缓下降,平缓地下降到一个更安静、更愉快的地方,这时会感到自己正在解脱和放松,看到了五楼的标记,并发现这里墙壁的颜色是淡淡的金黄色。

走出自动电梯,穿过黄色的走廊来到另一座写着“下”的自动扶梯旁,继续向下漂去,安详自在,欣赏着美丽的颜色,非常舒适、非常轻松地来到了翠绿色的四楼,空过这淡淡的绿宝石来到另一座自动楼梯旁。在这奇妙的绿色中,向着更愉快、轻松的领域平静地滑去。

三楼的墙壁是美丽的蓝色,平静安详的蓝色,渗透了全身,使得自己能完全轻松,好象置身于一个蓝色的世界,这时又体会到了协调的感觉;接着是深深的放松,更愉快、松驰地滑下,向着更柔和,更具有字根表色彩的领域慢慢地滑去,经过浓郁的紫色二楼,来到了淡紫色的一楼,会感受到非常安静、健康和放松已经到了心灵的底层。继续休息和享受着完全的放松,并深深地呼吸。

三.掌握预习方法、形成学科预习模式

1.预习的一般方法

(1)通读。

通读分课前通读和全书通读两种。全书通读一般是在假期进行,课前通读则是在上课前的一两天内进行。

通读的目的主要是掌握新课知识结构、条理基本内容、建立结构框架、明确本课性质,以便上课时做到心中有数。

通读时,要列出读书提纲或本课知识结构。通读适合于所有的学科,是预习功课的最简单和最必要的方法,这也是同学们经常采用的预习方法。

(2)研读。

研读也叫精读。说研读,就是说,读的时候要有研究的读。研读是在通读的基础上进行精细的阅读,主要抓住要学习内容的新概念、新规律和新方法,认真领会其新的地方、新的特点。读的时间要划出学习内容的要点。

研读也适合于各科的学习。这是一般学生难以做到的,但却是最重要的预习方法。

研读是自学的重要方式,是提高学习能力的关键。各科的学习都需要对课本的阅读和理解。这是目前学生最缺的,往往都把课本当成了练习册,老师讲完后,随手翻一翻,看不扎实,看不透彻,影响了学习能力的持续发展。

(3)笔记。

写预习笔记也是预习的重要方法。写笔记是固化思想的必要方法。写笔记可以把一闪即过的想方法和体会固定下来,也可以引导把心沉下去,把书看深看透。“不动笔墨不看书。”这是古人的学习经验之谈。

写预习笔记,主要把预习的重点、要点和知识结构记录下来,内容和课堂笔记一样。写了预习笔记,上课时,就可以少写多听和重点理解了,知识把预习笔记中没有的内容补充一下。补充的内容主要是自己没有作为重点记录的和老师讲课中补充的内容。注重听和思考,听课的效果就会好多了。

写预习笔记,要注意留有余地,不要写得太密集,可以只写2/3的地方,行与行之间也要宽敞一些,以便补记和整理。

大多同学预习是没有笔记的。这要注意形成习惯。

(4)背诵。

把一些简单的概念、公式、法则和优美的语句背过,也是提高预习效果的好方法。

预习中经常可以预见一些老师经常要求背诵的内容,如果有时间,不妨就把它背过,这样不仅有利于听课,而且课后的任务也就少多了。

文科、理科都有需要背诵的内容,主要看是否有时间。

(5)复习。

预习之中也有复习。因为预习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扫除障碍,把以前学过的但现在不太熟悉的内容复习一下,以便上课时能够接上茬,使新学的内容和旧有知识能尽快的发生联接。

复习对巩固以前的学习内容也有好处。这样的复习是有针对性的,而且用是很短,理解效过也好。

复习是数理学科非常需要的,尤其是弱势学科,效果比单纯的补课要好得多。

(6)练习

预习时只是看看书,学得不深,如果能够把有关习题也做一做,对知识的理解,对疑点的发现就会更深一些,这样才会在听课时集中注意力,解决自己要解决的问题。

做习题既有利于对公式、法则和例题的理解,而且还能够减轻课后的作业和练习的压力。

2.预习中的基本策略

(1)从一科入手,从弱科突破

刚开始预习时,不要全部启动,最好从单科做起,随着良性循环的形成,时间和经验逐渐成熟后,可以扩大到其他学科。

预习最好从弱科开始。预习弱科,可以突破难点,容易见效,可以找到成功感觉。预习弱科要有信心,不要认为自己本来就不会,自己更看不懂,或更不爱看,只要下决心,就能解决问题。

(2)由粗到细,由慢到快

开始预习可能粗一些,慢一些,随着时间的延长和预习水平的提高,会逐步细化和快捷,预习的效果就会更好一些。不能一开始就要求过细,过快,这样是很难有效果的,也很难坚持下来的。良好预习习惯的养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可分为五级目标:

一级目标是简要预习。一是通过阅读课本,熟悉将要学习的具体内容。二是及时补习一下需要的旧知识以及其中的薄弱五一节。

二级目标是重点预习。一是初步理解所学内容的重点、难点。用不同的符号把课本中的重点、难点标记出来,把不懂的地方标记出来。二是初步理解所学内容的基本思路。

三级目标是问题预习。一是提出问题,将问题系统化。二是对重点问题进行初步探索。

四级目标是解析预习。一是分析能力。其实就是“抠书”的过程,二是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运用工具书和参考书。三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思路,可以把自己的看法、体会,用简练的文字在书上做些批注。

五级目标是探究预习。一是形成学习专题,二是能对个别问题发表自己的新见解、新思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三是善于和老师、同学讨论,善于合作学习。

(3)掌握好预习时间的长短

预习的时间要根据实际可能来安排,不要因预习占用过多的时间而打乱整体的学习计划。时间多时可多预习一点;时间少时,可少预习一点,钻研得浅一点。有些疑难问题暂解决不了是正常现象,预习不可能将全部新内容都钻研透。

没有时间,使大多数同学在预习中的困难。这就需要同学能够自觉地加强自己的时间管理。时间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是要提高做事效率。可以通过提速1/4、不磨不蹭,寻找最佳方法等,让自己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做尽量多的事情;

二是利用好自己浪费的短小时间。像鲁迅那样,“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来学习;

三是要逐步改掉不良习惯。做事速度慢,浪费时间,大多是习惯性问题,以前在小学、初中,学习任务不多,玩中就可以完成学习任务,进了高中后,事情多了,任务复杂了,要求也高了,必须有一个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这也是一个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可以借高中的学习来锻炼自己。

四是不断体验时间的价值。阿基米德曾经说过:“时间可以是无价之宝,也可以一钱不值----如果你不能充分地利用时间,把时间用在最宝贵的地方的话。”时间是生命的体现,时间利用的好,生命才能精彩。要多用正面积极的态度去体验自己时间利用的收获,不用负面消极的态度去感受自己的忙碌和劳累。每天晚上临睡之前,都可以想一想,今天又有哪些收获?

(4)善于总结规律,提高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包括: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也包括: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判断能力、想象能力。学习能力不是短时间就能获得的,也不是口口相传的,只有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和亲身实践,才能获得和提高。学习能力也只有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反复、修正和提高,才能不断的完善。预习是自学的初级阶段,是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的,我们可以通过听课和预习的对比,来找到自己和老师之间在思考问题上的差距,可以通过自己的预习来训练自己的学习能力。高中三年能够坚持下来,就一定有所收获

钢琴有什么学习方法 篇11

链接:http://www.eduol.cn/web-ia/bbs/list.asp?boardid=39&page=1

唐晓勇: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如何有效地运用资源,已经成为教育信息化继续推进的瓶颈。在资源运用中你有什么困惑?有什么好经验?让我们一起来分享吧!

寒山寺:教育资源的应用涉及许多问题,比如许多学校建立自己的教学资源的目的并不明确,因而,目标设定不准确。实际上资源的运用中为什么应用的问题比怎样使用更重要,我去过许多学校的主题网站,那里有非常不错的教学资源,但很少用,为什么?

黄利锋:要讨论资源应用,首先要问资源从何来,由谁来建设。

清风散人:资源运用理想的状态是“网络资源的有效性应用”。现状呢?要么是有资源不用,觉得麻烦;要么是资源滥用,整堂课视频完了再动画,投影完了再幻灯,搞得不亦乐乎,特别是赛课,简直成了课件大比拼……

唐晓勇:真正把资源运用起来,让资源真正作用于我们的课堂,让我们因为有了资源而让课堂变得更精彩。我们的一些做法:建立与学生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导入平台,搭建数字资源与运用的桥梁,盘活数字资源。

wocats:我觉得关键还是要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选择地使用,不要把时间浪费在制作上,有这些时间还不如好好再钻研一下教材呢!

叶子若为:寒山寺老师提的问题十分重要,首先我们得弄清楚,为什么要运用资源?资源的运用,是为了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拓展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它是和信息时代的新型学习方式联系在一起的。没有学习模式的转变,资源就不能有效地发挥它应有的教育价值,资源的运用不能游离于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之外。

梅呆呆:资源运用,首先应该是教师要有这种意识,然而,很多教师怕麻烦,就一本教科书、一本教参足已,没有“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要有源源不断的活水”的教育理念。

再则,就是如何调动学生运用资源的能力。收集资料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而处理并运用资料就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一个过程了,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调动学生运用资源,是一个好方法。

Qever:要充分利用网上现有的资源。我认为这是最重要的。首先要能够搜索这些资源。然后,根据教学主题内容进行分类。最后形成适合教学应用的活的资源。并且不同的资源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例如:互动教学资源、视频资源等等。如果说仅仅按照课本的进度制作的资源,我认为不算是活的资源,如果课本变化了,是不是资源就死了?但是按照课程标准所要求的知识、能力等的主题划分的资源则是活的资源。

有什么方法治脚气 篇12

2、要选用正确的药物治疗脚气,脚气是由真菌引起的,应该的使用抗真菌药。外用肤轻松,皮炎平软膏等药物有时会适得其反,帮助脚气扩展。

3、不要自行停止用药。不能以是否瘙痒减轻作为治愈标准,要用药到杀死真菌为标准。

4、治疗期间,患者换下来的袜子、内衣和床上用品应用热水(60℃以上)烫洗,以减少传染可能。

除痘痕有什么好方法有哪些 篇13

对于红色痘印,可以外涂芦荟胶,有一定的修复作用;若是有条件,可以买一个叫积雪苷霜软膏的外用药,对皮肤的修复效果不错;

对于痘消除后超过三个月的,已经形成的痘印,涂一般的外用产品无效,现代医学上能改善痘坑的,只须有脉冲激光;只是激光比较贵,可以去当地医院皮肤美容科咨询一下;

当然,痘印重在预防,对于已长出的痤疮痘痘,可以外涂阿达帕林凝胶,以疏通毛孔促进痘的消除;若是局部发红,化脓等,可以配合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效果会更好;

另外,对于痘印,效果更好的办法是去专业皮肤科,请医生配些中药打成粉,做面膜用;很多专业皮肤科有这样的中药配方的;

当然,治痘印,最核心的办法是去当中医院皮肤科配中药调理内分泌,这样才能完全治好痘,预防新的痘印形成;

吃什么水果,有什么性格 篇14

如果你喜欢吃:

苹果:女士——好妻子、好母亲、男士——办事小心,特别是对待爱情不愿冒风险,直到有成功的把握才表露心迹。

梨:女士——希望有个强大可信、能够依靠的丈夫;男士——既通情达理,又不易狂热。

香蕉:女士——首先愿做出自我牺牲;男士——表面正经心里坏。

橙子:女士——温顺细心,但不善于生活;男士——不爱出门,可以信任。

草莓:女士——热情奔放,富有诗人般的想象力;男士——吵吵闹闹,爱惹是生非。

胡萝卜:女士——在疾驰中敢把马勒住;男士——随和谦虚,听从女人发号施令。

花心萝卜:女士——脾气暴躁,语言尖刻;男士——魅力十足,感情外露。

大蒜:女士——待人接物直率;男士——向往美好生活,活得潇洒。

生菜:女士——乐观主义者,总有新思路;男士——热爱劳动,兴趣广泛。

西红柿:女士——惹人厌烦;男士——一心地善良温和,经常当替罪羊。

干发技巧

如何干发关系到一头靓丽动人的头发能否最大限度地避免伤害。

1用干净的干毛巾覆盖在湿发上,用手轻拍毛巾,小心地把湿发吸干,千万不要用毛巾磨擦头发抹干,因为这样容易引起头发损伤。

2当头发仍然潮湿时,用阔齿梳子或刷子小心地解开纠缠的头发。解开纠缠时,用梳子自上而下梳理,自发端部位解起,然后解发根部位的纠缠,以避免引起头发分叉和扯断发丝。

传统的让头发自然风干的方法是干发的好办法。但是,如果您喜欢用风筒吹干头发,以下是一些有用且重要的启示,帮助您把因过量的热而造成头发损伤降低至最小程度。

锻炼大脑思维有什么方法 篇15

锻炼大脑思维的方法(一)

(1)激发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是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主要环节。影响人的创造力的强弱,起码有三种因素:一是创新意识,即创新的意图、愿望和动机;二是创造思维能力;三是各种创造方法和解题策略的掌握。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造思维能力和掌握创造方法与策略的推动力。实验研究表明,一个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人,往往勤奋自信,善于钻研,勇于创新。因此,有人说:“好奇心是学者的第一美德。”

(2)培养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这是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方面。在人的创造活动中,既要重视聚合思维的培养,更要重视发散思维的培养。当前,各级学校比较重视求同思维的培养而忽视求异思维的训练。如有的教师往往按照一张标准答卷给分,而学生也往往按照固有的一个答案回答问题。这样,无形之中使学生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思维模式,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观察力、好奇心、想象力及主动性的发展。通过这种办法培养出来的只能是知识积累型的学生。发散思维本身有不依常规,寻求变异,探索多种答案的特点。具有良好发散思维的人,一般对新事物都很敏感,而且具有回避老一套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所以应重视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3)培养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这是培养创造性思维不可缺少的环节。所谓直觉思维,是指未经逐步分析而迅速地对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答案做出合理反映的思维。如猜测、预感、设想、顿悟等。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就具有极强的直觉能力。他非常重视实验。大学时,他用大部分时间在实验室里操作,迷恋于获得的直接经验。这些经验使他从马赫、休谟等人的著作中吸取合理的思想,抛弃其唯心论、不可知论的错误观点,从而形成自己一整套相对论的体系。一般来说,知识结构只是一种“间架”,其中存在着很多“缺口”。这些“缺口”对于非常熟悉这个问题的人,就是一个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因素,他不仅有熟悉之感,而且能够对它“似有灵犀一点通”。这是过去长期积累的知识和辛勤劳动逐渐在头脑中搭起的一座从已知到未知的桥梁。因此,在当前情境启发下,才会表现出一瞬间的直觉反应。但是直觉思维往往不完善、不明确,有时是错误的。要使直觉思维达到完善,逻辑思维可认为是它的一个必要的检验、修改和订正的完善过程。因此,应把两者结合起来培养,会更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锻炼大脑思维的方法(二)

1、灵活使用逻辑。有逻辑思维能力不等于能解决较难的问题,仅就逻辑而言,有使用技巧问题。何来?熟能生巧。学数学可知,解题多了,你就知道必须出现怎样的情况才能解决问题,可叫数学哲学。总的来说,文科生与理科生差异在此,不在逻辑思维的有无。同时,现实中人们认为逻辑思维能力强的,实际上是思想能力强,并无分文理。而且思想也不是逻辑地得到,而是逻辑地说明。

2、参与辩论。思想在辩论中产生,包括自己和自己辩论。例如关于是主权高于人权还是相反,我认为是保护人权的主权大于人权,不能包括导致国王享用婴儿宴的主权,既必须界定主权,前者有条件成立。导致该认识的原因是有该问题辩论,否则不会去想。

3、坚守常识。其实我很轻松得到关于人权的个人结论,原因是不论大牌专家怎么宏论,我不认同的道理只有一个,我坚守谁都不愿意自己的正当权利被侵犯,除非不得已这样的常识。因为坚守这个常识,就要具体分析主权比如国家保有军队的权利,该权利会在不同情况下要求国民承担不同义务,战时似乎侵犯人权,但这是为每个人安全需要的一种付出,主权必须具有正当性。可见坚守常识及逻辑地得到的结论的重要性。要注意的是,归纳得到的结论不能固守,因为归纳永远是归纳事物的一部分,不可能是全部,它违反部分怎样不等于全部怎样的常识,例如哲学。中国人常常用哲学说明问题,总是从一个一般到另一个一般,所以说而不明,好象不会逻辑思维,谬矣。

上一篇:高三生期末评语下一篇:利润中心考核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