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犬八公》四年级观后感500字作文

2025-02-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忠犬八公》四年级观后感500字作文(精选10篇)

《忠犬八公》四年级观后感500字作文 篇1

《忠犬八公的故事》讲了一条日本秋田犬在火车站走失了,帕克便把它带回了家。从此,在小八的生活里,帕克成了最重要、最不能少的。小八总是去火车站接送帕克,天天如此,这成了小八的习惯。直到有一天,帕克突然去世,小八依然在火车站等着,等着……再也没有等到。可它不甘心,从此,火车站边的广场成了它的家。

这是一条狗与一个人的故事,故事十分感人,让我看到了动物的那种忠诚。许多人将忠诚的宠物当成玩物,认为它们只是为了衣食而忠于人类,可小八,却是另一种,它为的,是一种神圣的力量——爱!

其实动物也有感情和情感的,他们很忠诚。是的,一条狗,死守火车站十年,一直在等着已逝的主人,它用短暂的一生,去等那再也回不来的主人,无论天气恶劣到风雨交加,都无法阻止它对主人的爱,它如此之执着,怀着美好的愿望,要一直一直与主人在一起。现实如此残酷,将忠诚的小八与主人拉开,无情拆开,可它有一种信念,所以死守着,等待着,从未离去。

为什么呢?小八为何要如此执着?

因为“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因为帕克对小八的收养、关心和爱,让小八学会并领悟了“回报”,它要用一生来回报和感恩这个施恩与它的帕克。

别人帮助你,你说谢谢了吗?在他需要帮助时,你帮他了吗?你懂得回报和感恩吗?

不懂?

那你就应该向小八学习。

忠犬八公电影观后感500字 篇2

林宥嘉的歌曲《浪费》里面说有一个人能去爱,多珍贵。这句话真的非常适用于这个电影,甚至给我的感觉就是可以贯穿整个电影。

八公跟教授的感情让我震撼,刚开始觉得他们好像热恋中的情侣,特别期待每时每刻都可以在一起,教授可以包容八公所有的缺点,八公也是一刻都离不开教授,甚至不惜代价挖洞去见他~

后来他们熟悉了,他们相互离不开了,然后就有八公每天上下班接送教授的场景,就连火车站的工作人员都觉得震惊,怎么会有这么听话忠诚的狗,每天都可以准时出现在火车站门口?

教授说“如同生命,流逝无情。如同心灵,捉摸不定”。所以就在八公第一次学会玩捡球游戏的那天,教授无情的去世了,没有一丝预兆,没有一点铺垫,就好像现实中的很多事情,从来都是没有丝毫给我们准备的时间就发生了。

八公还是一如既往的在火车站门口等待着,它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我也不清楚对于它来讲,在连续几天,几个月,甚至的漫长等待中它会不会明白些什么,或许它不知道教授去哪儿了,只觉得这是我们的约定,我得等你回家!

八公把教授当做自己生命的唯一价值和期待,正因为有了每天接送他上下班,正因为每天有他的陪伴,这或许就是它活着的意义。然而在突然失去教授的时候它并没有失去活着的信念,它没有选择去教授的女儿家过那种“享受”的生活,它的期待变成了等待教授回家!不论白天黑夜,只要听到有火车经过,就马上出来在门口等待,等待那个它熟悉的人影。

“它教会了我忠诚的意义,那就是不该忘记所有你爱过的人”。这句话一直在我的脑海中回荡,这个世界上每一份感情都是值得被尊重和爱戴的,人与人的相处亦是如此,我们应该为可以爱一个人而感到欣慰,因为爱他的时候我是幸福的。

忠犬八公的启示作文500字 篇3

《忠犬八公的故事》是一部电影。电影中,八公走失,在火车站被帕奇教授收养。帕奇教授十分喜爱八公,每天在它身上花大把时间,甚至有时为了八公而迟到了。八公也信赖帕奇教授,每天在他下班前就去火车站等他。在一次演出中,帕奇教授意外身亡。八公无论什么人劝说也劝不动,一直在等待帕奇教授,一直到死去。

这是为什么?

因为帕奇教授是八公的主人,他们之间建立了信赖!如果人类是一座座岛屿,那么,连接岛屿的,就是信任和信赖的桥梁!八公信赖帕奇,于是一直等待,它坚信帕奇会回来。

信赖,可以拉近人与人的关系。就拿《珍珠鸟》举例:冯骥才精心准备珍珠鸟的家,为珍珠鸟创造好的生活环境,给珍珠鸟自由这些是什么?是关心。信赖的桥梁是用一点一滴的.关心搭建的!如果冯骥才对小鸟进行恐吓或是开玩笑,会怎样?小鸟就不会再信任冯骥才,就会远走高飞,离开他。

也许,在你看来的一个小小的玩笑,对他(它)人有巨大的伤害。在桥梁还没完成之时,若是有人进行破坏,会怎样?虽然逗乐了自己,可伤害了别人,这样的行为可取吗?再看,一点小小的关心,会对他(它)人起到多大的鼓励!也许,你的小关心,对人是个大帮助,可对自己呢?不会造成损失,同时能让信赖的桥梁进行加固。八公正是这样。它感动了全日本,日本人为纪念它还特地建造了雕像。

忠犬八公观后感作文800字 篇4

随即,画面切换到一位正在寺院敲钟的和尚,敲完钟后他走进寺院,从一个木制的狗窝里抱出了一只小狗。小狗的眼神里充满了疑惑,戴上狗链后被放进了另一个笼子系上了标签,送上了邮车,这只小狗就是八公,看身形应该还未满半岁,黄色的毛,黑亮的圆眼睛,瘦小的身材,竖起来的尖尖耳朵。看到这儿我不禁一怔,我曾经也养过一只和八公一样耳朵尖尖的小狗,不到一岁时就丢了…… 路上,八公在车斗里凝视着这喧闹的周围,它穿过繁华的商业街,来到了机场,经过了安检传送带上了飞机,它一定不知道新生活就这样开始了。

下飞机后,搬运工人弄破了它的寄送标签,在运送货物时它又从手推车上连笼子滚了下来,巧的是,笼子被摔坏了,八公的小爪子轻轻一推就开了,它走了出来,此时已是天黑,它踩着小碎步茫然地在路上徘徊,不时昂着头,舔了舔嘴巴,好像是饿了。就在这时,一位着装绅士推着行李箱的老人停了下来,温暖的眼神和八公无助的眼神交会在了一起,“嗨,小家伙,你迷路了吗?”他说,顺势抱起了八公,又亲了一下八公的头,把它带去了一位朋友家,但朋友拒绝收留八公,无奈之际,老人抱着八公推着皮箱踏着夜色回到了自己家。这位老人就是本片的另一位主人公帕克维森,也就是小男孩罗尼的外公,一位音乐学校教授。他悄悄开了家门,把八公轻轻地放在了一间小屋的床上,并嘱咐它不要叫,帕克并没有立刻告诉妻子凯特,他带回了一只流浪狗。事实上,八公根本呆不住,弄出了些声响,聪明地找到了门缝钻了出来,顺着帕克的声音上了楼梯,来到了帕克与妻子的卧室。它好奇地望着高大的床上正在亲热的两人,趴在床边,啃了一下凯特的脚趾,“哇哦,”妻子惊叫的同时也发现了这个秘密,随即与帕克争吵起来。可怜的八公只好在院子里的一间破屋暂时栖身,这个屋子以前也住过一只狗,名叫路克,但后来死了。帕克为他做了一个简易的窝,又用布给他保暖,怕它害怕,留了小灯才安心出去,八公不舍地看着帕克离去,爪子在门缝上蹭,嘴里哼哼着,饿了?渴了?想家了?可能只有它自己知道……

第二天清晨,帕克的女儿安蒂发现了八公便立刻喜欢上了它,这也更加坚定了帕克收养它的愿望。一整天,他都抱着八公为它寻找新家,结果是遭到了所有朋友的拒绝,无奈之下,只好带着八公上了火车去上班,这应该是八公第一次坐火车吧。之后,帕克又带着八公来到了一位研究狗的专家住处,通过仅剩的一点标签和八公脖子上的项圈,知道了八公是只名贵的秋田犬,其他就一无所知了,这也让帕克觉得他与八公的相遇是上天注定的。

一夜,狂风大作,帕克担心八公就把它抱回了大屋里,又怕它寂寞,就留下来陪它,一人,一狗,一同吃着同一桶爆米花,看着球赛,呀,画面真是超有爱,不一会儿,帕克睡着了,凯特看到眼前的场景,心渐渐软了下来,此后,帕克每天与八公在一起,教它捡球,八公不会,他就亲自趴在地上用嘴叼着作示范,不久后,八公长大了,它的叫声已经由哼哼唧唧变得洪亮,身形也大到跳起来和帕克一样高,威武挺拔,肚子上的毛也变成了油亮的白色,唯一没有变的就是它那黑亮的眼睛。

帕克出门准备上班,八公十分舍不得,在门缝中望着他远去后,它飞奔到栅栏底下,发挥狗的本性,刨出了一个狗洞,艰难地钻出了院子,弄了一身土,一路跟着帕克来到了火车站,帕克透过车窗看到了站台上四处张望的八公后十分惊讶立即下了车;他试图让八公自己回家,但八公不肯,于是害的帕克只能等下一班火车,估摸着帕克快要下班回来了,八公一个飞身跳出了院子,来到了车站外,周围卖热狗、卖咖啡的小贩都跟它打招呼。听到了火车的汽笛声,它坐在了一个花坛上静静等着,眼睛不停地张望着,看见帕克出来,立刻扑了上去。帕克又惊又喜,带它回了家,享受着周围人惊奇又羡慕的目光。

一次家庭聚会,帕克介绍安蒂的男朋友给八公认识,也因此对八公从不捡球的习惯产生了疑惑,为此,帕克询问了专家,专家说日本犬不像美国犬,它们不捡球,也不太与人亲近,之所以会对帕克如此依赖是因为他俩有很深的羁绊。

这样一天天过去,八公俨然成了帕克家不可或缺的一员,不论天热,冰冻,它都每天坚持送帕克上下班,清晨与八公一起走路上班,天黑时再与八公一起散步回家也是每天帕克的必修课。突然有一天,八公没有送帕克上班,却在帕克走后,叼起了平时玩的球去车站找帕克,这次它居然主动捡球,这可让帕克兴奋不已,不停地向周围人炫耀八公会捡球,但此时,八公却生气地叫着不让帕克去上班,但帕克还是没有理会八公的怪异举止,上了火车。在给学生讲课时,帕克突然晕倒……

八公一直在花坛等,一直等到瞌睡,等到最后一班火车到站,它一直趴在花坛的边边,即使,花坛上是厚厚的雪。最后,帕克的女婿把它带回了家,整晚,它都透过小屋的门缝观察大屋里的灯光和声响……

清晨,女儿推开小屋的门,眼中满是泪水地抚摸着八公,八公很是不屑,因为它没有看到帕克,但它不知道的是帕克已经因为突发心脏病死亡,葬礼已经在举行了。八公依旧按时等在车站边的花坛上,望着站台里出来的每一个人,希望能看到一个熟悉的眼神,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Hi ,comeboy!”家里人没有告诉它,也不知怎么跟一只狗说这件事,卖热狗的小贩看它在雪地里等的可怜就告诉它帕克再也不会回来了,它不用等了,但看到八公哀怨忧伤的眼睛,又叹叹气说:“好吧,八公,做你想做的吧!”

帕克走后,八公一直住在安蒂的新家但一直闷闷不乐,心中的疑惑一直困扰着它,趁他们不注意,它溜了出去,没有回家,却去了铁道,在铁道上徘徊了一会后,它钻进了一辆报废的火车头下面呆了一夜,在清晨第一列火车的轰鸣中它被吵醒,一路跑回了家,院门没有锁,却发现房子已经换了主人,无奈之下,它又去了花坛,直到安蒂和丈夫找到它把它带了回来,安蒂拗不过它只好放了它,八公又回到了花坛,每天等到天黑后,它会去敲开经常给它吃的的热狗店的门要点吃的,然后回到火车下面睡觉,头枕在铁轨上……

一来二去,八公的故事传开了,有位记者为它写了一篇忠犬等待逝主回归的专栏,不断有好心人给它寄来钱……

此时,电影已接近尾声,镜头中不停的切换着四季的变换,八公一直在等,等了十年,十年后,凯特回来探望帕克,八公依然是等待着帕克的八公,但它已经老了,走不动了,平时一跃而上的花坛,现在都很吃力,眼睛里再也没有光亮,代之的是绝望与无助。凯特见到了八公,感动地说不出话来,不停地抚摸着它……,八公还在等,可能每天的梦里帕克都会出现,可醒来却发现是个梦,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八公再也没有醒来,不要伤心,那一定是它与帕克团聚了……

长大后的罗尼也养了一只和八公一模一样的秋田犬,也叫八公……

这部电影叫作忠犬八公的故事,改编自1935年发生在日本的真实的故事,1987年拍成日本电影,由仲达代矢主演,该片当年曾在日本引起轰动。12月,该片的美国版本上映,由导演莱塞霍尔斯道姆执导。

从预告片看,忠犬八公的故事虽然全好莱坞班底制作,取景也在美国本土,却拍出了日本电影独有的温馨与隽永。与美式人狗情的电影马利和我的欢闹作风相比,忠犬八公的故事则更具催泪效果。导演莱塞霍尔斯道姆笑着这么说:“希望电影温馨但不滥情,因此避开许多洒狗血的桥段。因为我希望它是一部喜剧,不应过于强调悲伤,而是单纯呈现人与狗之间的情谊。”尽管如此,理察基尔拿到剧本时,还是因为故事中的情节感动落泪,而且一哭再哭。他说:“原本以为自己太过情绪化才哭,但隔几天再看一次,还是哭了。”帕克的扮演者理查基尔也是一位爱狗人士,他表示:“这是一部我希望我的孩子们也能看的电影,这是一部跨越语言障碍,全世界观众都能看懂的影片。”

最喜欢影片的配乐,恰到好处,配合这画面像是在诉说也像是在哭泣,还有影片的色调,每次从八公的视角看周围的景物,总是黑白色,好像代表着八公眼里的世界是那样的纯洁简单,它只知道怎样忠诚于一个人,一只狗比许多人更加懂得承诺的意义。我曾经养过一只黄色的博美犬,在它生下两个狗宝宝后就患上了产后疯,一直吊水都不见好,尽管我很舍不得,但最后它还是死了,为此我难过很久,经常在看到别人家的小狗时想到它,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有一次天冷,我窝在床上看电视,它一直在旁边玩,突然有一会我听不到它的动静了,下床一看,它可能因为地板比较凉就趴在我掉在地上的一点被角上睡着了,我非常心疼,但又不忍心叫醒它,直到它醒来才把它抱回窝里。人与狗的关系真的很微妙,你对它好,它就会跟你亲近,记得你每天的回家时间,分辨得出你的脚步声,察言观色更是它们的本能,我们永远要珍惜我们所拥有的,等到失去后再叹息就毫无意义了,八公望着一节节远去的车厢,帕克离它越来越远,其实是我们人与人之间的亲情越来越远,在外上学时,总在需要钱的时候才想起妈妈,给妈妈打一个电话,电话里还是在说自己的牢骚,妈妈生病了,我却是最后一个知道;许多朋友平时懒得联系,并不是因为不喜欢这个朋友,而是懒,但这样一来,朋友之间的关系就会疏远,渐渐地,连朋友的面容也记不清了。

以前每次在街上见到流浪狗,我们都会躲得远远地,因为觉得它们脏得很,说不定还是生了病被遗弃的呢,看了这部电影后,我会想也许这流浪狗和八公的境遇相似,是一直忠犬呢。有很多时候,我们的忠诚度都不如狗,却还是觉得自己比狗要更加高贵,比如地震时的那些训练有素的搜救犬,只要士兵们一声令下,它们会义无返顾的冲进废墟里寻找生命,哪怕自己身上鲜血淋淋。如果大家看了这部影片后会更加珍惜亲情、友情、爱情,做许多事时之前多考虑考虑别人的想法;在家人、朋友生病或者失意时,可以倒上一杯温水,送上一个拥抱;看到小动物流浪在街边时,不再只当个看客,给它们送点吃的,或者考虑把它们带回来抚养。有时候,关心就是嘴边上的一句话,只要开口说出来,你会觉得周围的空气都变得温馨。

六年级学生《忠犬八公》观后感 篇5

里面讲的是:一只小狗迷路了,被人送上了火车,摆摆晃晃得的走了一段路,最后终于被一个善良的教授给抱走了,教授对他的妻子说,“咱家能不能养一条狗呀?”“不能,我不想养狗。”经过教授的苦苦哀求,他的妻子终于同意了。教授想把他训练成一只能接住球的狗。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有一天,教授终于把那只狗训练成一只能接住球的狗。

但是,有一次教授在教学生音乐时,突然脑溢血死亡了。那只忠诚的狗每天都站在火车站上等他,过了十年,他不在哪里,那个教授的妻子找到了它,并对他说:“我们走吧,我的好伙计。”那只狗没有走,而是继续在那里等着教授。

最后终于不行了,倒地而死了,在场的人都为这只狗的死而惋惜。

看了这个电影,我想起了我奶奶家的一条狗——乐乐。

我每次到我奶奶家他都会跳起来迎接我,并在我身上吻来吻去,所以我天天都想去我奶奶家。但是,那天,悲惨的事情发生了, 乐乐被偷了,据说是被人吃了。我为这件事就痛恨那个小偷,因为乐乐和我玩了四年了,与我差不多都快成一个人了。我既痛恨他有憎恨他,真希望能抓住那个小偷。

《忠犬八公》观后感350字 篇6

这只狗就是这部电影的主角——八公,它是一条秋田犬。讲述的是小八和主人走散了,一位教师在火车站看见并收养了它。一开始,教授的妻子不同意养小八,可是,当她看见教授和小八变成形影不离的亲人时,她的.想法改变了,不仅收养了小八,而且和他们一起玩乐。

一部好的电影总会有些情节让我们印象深刻:那一天,小八好像深知主人不会回来,可它不知道,死亡意味着人将永远地离开这个世界,永不回来。就因为小八不知道,所以它决定用自己的余生来等待主人的到来,不管是寒冬腊月,还是暑气重重,都在等待、不停地等待……

这部电影让我感受到了教授和小八那永恒不变的情感,这种爱,超越了时间,超越了世间的一切阻碍。小八的等待,牵动了所有人的心,也让我们终身难忘!

《忠犬八公》观后感1200字 篇7

等待是最没有把握的事,因为没有预见,就不知道等的人是否能来,尽管如此,也总有人义无反顾,只为一个等待。

黄景仁的《绮怀》中写到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不知为谁而风露,却依旧不改初心。

为什么要等一个不归的人呢?

在我一生的岁月里,只有你,给了我一个家。这是最直白的问答,却也是最触动人心的故事。

在漫长的岁月里你是否也愿等一不归人?我想,很多人的答案是否定的,没有希望的等待终究是无望。

可是《忠犬八公》里就讲述了一个等待的故事,说是故事,其实不然,因为它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

最初的遇见

在朗读者节目上,董卿老师有这样一段念白

从某种意义来看,世间一切,都是遇见,就像,冷遇见暖,就有了雨;春遇见冬,有了岁月;天遇见地,有了永恒;人遇见人,有了生命。

就像小八遇见教授便有了羁绊。

深夜的涩谷车站,小八遇见了大学音乐教授帕克维森,有人说是因为小八运气好,遇见了一个好教授。

可是,小八原来是被关在笼子里的,要不是它挣脱牢笼,自己走了出来,或许就遇不到教授了,它会流浪到哪里无人可知。

勇于挣脱束缚,才会遇见美好。

在为小八找寻主人时,福治健说不管是你找到它,还是它找到你,天晓得,这是命中注定。也许从他们遇见的那一刻起便是注定了。

就像我们的人生一样,在时间的长河中总会遇见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陪你前行,有的人出现,只是为了教会你什么。

不管,你遇见什么样的人,都是一种财富,他们终是教会了你面对离别时,要微笑着告别。

或许,这一次的离别,只是为了下次更好的相遇。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教授带小八回家,只因它无处可归,想要为它寻找主人,可是,不曾想小八便和教授同属一个家,从此小八有了归属,教授又有了童趣。

往后的岁月里,小八等待教授上课归来,教授陪小八练习捡球,为小八按摩,生活在小院里的一家人其乐融融。

在生活中我们或许也会遇见像教授一样温暖的人,他们也许会陪伴我们一生,也许会半路离去,不管是哪种结果,我们都应坦然接受,看淡所有的离别,珍惜所有的相遇。

就像宫崎骏的《千与千寻》里所说人生就是一列开往坟墓的列车,路途上会有很多站,很难有人可以自始至终陪着走完。

当陪你的人要下车时,即使不舍也该心存感激,然后挥手道别。

等一不归人

谁都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会先来,

那一天本该是值得教授骄傲的,因为小八学会了捡球,电影里福治健曾说秋田犬是血统最尊贵的,是人类的第一批伙伴,它是不会捡球的。

也许是小八早已预见了教授的离世一样,在那一天,小八第一次捡起了那个球。

不管教授怎样教,小八都学不会捡球,却在教授没有刻意的教导下,捡起了那个绿色的小球。

可是,那一天小八再也没有等到教授归来。

就像我们的日常生活一样,有时候你千方百计的刻意,还不如你随心所欲的试试。

常言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在五月二十一的那一天,教授因中风突然离世,教授在最后的讲授中曾说艺术,如同生命,流逝无情;如同心灵,捉摸不定。谁又能想到教授一语成谶,自己的生命流逝无情的太过突然。

此后的岁月里,小八在涩谷的车站守候了九年,只为等一不归人。

九年里小八不惧风雨,不怕风霜。搭车的人换了一波又一波,唯有小八,不论世事变迁,一到火车的鸣笛想起,都会在车站等候。

九年的不间断,九年的等待,只是那一扇门里再也没有教授的身影。

我们人会懂,不会回来了,可是对于狗来说,生与死的距离,它无法参透。

十年后的雪夜里,趴在花园边的小八,在快要闭眼时,它似乎看见一列金色的火车缓缓驶来,看到教授在向它招手。

我想,那一刻的小八圆了它的等待梦,给自己长达九年的等待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它和教授会在另一个时空里相遇。

最后的逝去,便是小八最好的归途吧!

走过半生的`我们,是否也曾遇见过如教授一般温暖的人?是否也曾为了自己想要的未来,努力成为这样的人?

新植的昙花三年才能花开两小时,可它从未放弃绽放的机会,哪怕花开一时辰,它也以最美的姿态绽放。

希望我们生命中,都能有一个值得我们守候的人,都能遇到值得我们等待的事。

简单就是幸福

漫长的岁月里,简单的陪伴最暖人,要说什么样的幸福最易得?我想,莫过于珍惜当下了。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等待,是因为又所希翼。

或许,我们都希望人生中能遇到一个像教授一样温暖的人,能遇到一段教授和小八一样的感情,空时有伴侣,忙时有人待你归。

但是啊!幸福是需要自己去争取的,就像小八一样,如果不是它挣脱牢笼,或许它便遇不到教授,也不会有人与之相伴了。

世间的事,就是这样,因为你给了我一个家,我便愿意等你一生。

多一点时间陪父母,因为有种遗憾叫子欲养而亲不待

多一点时间陪孩子,因为他们的童年,你或许来不及参与。

多一点时间陪朋友,因为他们若离去,便不会回头。

小八的等待不仅成为了人们饭后的美谈,更是温暖了那些漂泊者的心。

看完电影总是要流那么几次泪的,人的一生也没有几个九年,更不用说狗的一生了,可是,

小八却用了九年做着同一件事。能做到如此深情的人又有几个呢?这份真情小八却诠释的如此美满。

或许事态虽炎凉,但也愿你历遍山河仍觉人间值得。

忠犬八公观后感350字 篇8

一个凉风习习的晚上,我和妈妈、妹妹一起去《小荞小生活》参加了一次观影会。这次观影会的.电影叫《忠犬八公》,讲的是一条日本秋田犬和它主人之间关于“爱”的故事。

《忠犬八公》这部电影让我觉得: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

小八日日夜夜地等待它的主人从火车站里出来接它回家,因为它并不认为它的主人已经死了,于是就整整等了十年~

爱让小八眼中只有教授一人,所以它看见的所有事物都是黑白的,纯粹的。

爱能胜过一切。

小八在教授有危险的那一天,一心想拦住教授不去工作,应该就是因为爱才让小八感受到了教授有心脏病。

所以,向来不爱捡球的小八和教授玩捡球,它希望教授即便是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也能够陪伴着主人。

爱是一朵插在内心深处的鲜花,时时刻刻散发“香气”。

忠犬八公电影观后感800字 篇9

本文为忠犬八公电影观后感800字范文,让我们通过以下的文章来了解。

第二次看忠犬八公的故事,眼泪还是毫无征兆的落了下来。帕克教授对hachi儿子般的关心与爱和hachi的忠诚不知道赚取了多少人的眼泪,他两之间的情感像是细水长流的亲情,平平淡淡却深藏暗涌。

整个电影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安排,没有煽情的对白,在轻柔音乐中将完整故事娓娓道来。被人丢弃在车站无人领养的小狗,被帕克教授带回了家,在努力征得夫人同意收养后,小小狗被取名为hachi,又名八公。春去秋来,八公由憨厚可爱的小小秋田犬成长为壮壮实实的“专职司机”,每天早上他都在家门口目送教授上班,下午又会准点的出现在车站接教授下班,一起回家。有一天八公在车站没能等来教授,从此它一直守在那里,在它和教授相遇的车站等他回来。

涛涛说,她看完这个电影哭得稀里哗啦的,然后在空间里发了“帕克,小八心里的未亡人”。我很喜欢小八这个称呼,姑且借用一下吧!帕克教授对小八的宠溺我们不难看出,为小八安新家,和小八共享爆米花、看球赛,甚至自己用嘴叼球教小八捡球,小八将院子里的篱笆刨开时他都不忍责备它……每天下午车站门打开一刹那,小八立即扑进帕克的怀抱,从车站到家的时光是他和小八最亲密的时刻。

我喜欢小八,特别喜欢它的眼神,无辜的,卖萌的,不舍的……小八对谁都好,对谁都没有恶意,可是它对帕克教授与对其他人是不一样的。在帕克教授去世后,小八一直守在车站,虽然它被帕克教授的女儿带到了另一个地方生活,可是它不快乐。在找到一个机会逃脱后,它凭着自己的记忆找到了帕克教授的家,物是人非,它又跑到车站,在那里等帕克回家。当车站的柳树绿了一春又一春,小八依旧守在那里,不离不弃。小八老了,腿脚不利落了,眼睛已不再炯炯有神了,可它还守着一个未完成的、不可能完成的承诺。

十年后,帕克教授的妻子回来祭奠帕克时,无意中发现了守在车站暮气沉沉的小八,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你发现有人和你在缅怀同一个人,你不是孤独的。小八在梦中终于看见了帕克,它微笑的在车站闭上了双眼,这是他们约定的地方,帕克,小八一直在这里等你,你知道吗?

朋友推荐了《忠犬八公的故事》,开始看的时候漫不经心,到结尾时已泪流满面。一只小狗居然在教授死后十年间风雨无阻的出现在同一时间同一地方等候他。连教授的妻子也难以置信:八公,你居然还在这里!连人都难以做到的事一只狗却用它一生来实践了,狗尚如此,人何以堪?

很多人都为这忠诚的狗感动,动物最美的地方正是它们的善良和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有句古话说“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无论美丑,不分贫富,只要它们认准了你,就会忠心相待,不离不弃。这样的故事比比皆是:《聊斋志异》中就有一只义犬以死相护主人钱财的故事。在九江市贺家山陵园一座墓前,也有一尊舍身尝毒救30余人的狗的雕像。

想起小时侯爸爸也曾拣回一只的小狗,全身白得无一点杂质,尤其是尾巴上的毛特别长,卷起时竟像一朵软软的鸡冠花。这么漂亮的小狗被遗弃是因为多却长了一个据说是不吉利的脚趾,一向沉默少言的爸爸却坚持把它带回家。每天上学时它会紧紧的跟着我直到校门口,回家后它会冲着我摇头晃脑,用嘴轻轻咬我的裤脚,把脑袋往我身上不停的蹭。晚上看电视也总喜欢窝在我的脚前。那只狗慰藉了少年时叛逆寂寞的我,给家人也带来了不少欢乐。

教授的妻子告诉外孙说“其实是八公找到了你外公。”冥冥中的相遇是偶然,也是必然。当我们看到教授陪着八公看电视,学着八公在地上爬一起嬉戏,和八公一起抓臭鼬,给八公按摩,我们还会认为八公对教授的忠诚是本性如此吗?这种至死的守候来自于对爱的回报,在教授眼里,八公如同他的好友,在八公的世界里,教授亦如它。在他们彼此的心理已无人与狗的区别。这种万物平等生命如一的观念在我国先秦道家的著作中曾有过论述:“天地既位,阴阳炁(qì同气)交,于是裸虫、鳞虫、毛虫、羽虫、甲虫生焉。人者,裸虫也,与夫鳞、毛、羽、甲虫俱焉,同生天地,交炁而已。”只是脑袋越来越充实的人类早已将这抛弃了,不仅自私残暴对待这些生灵,而且在自己的世界里也是冷眼观之,否则又怎么会“犀利哥”这样的事件呢?

八公不是宠物,我们亦不是主人。在这个世界里,付出忠诚才会收获忠诚,奉献爱才会享受爱!记住这只曾令我们泪流满面的狗,提醒我们蒙灰的善与爱吧!

这部电影根据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发生在日本的真实故事改编。这是一部跨越语言障碍,全世界都能看懂的影片。

八公是一条谜一样的犬,因为没有人知道它是从哪里来。

帕克教授在小镇的火车站捡到一条走失的小狗,冥冥中似乎注定小狗和帕克教授有着某种缘分,帕克一抱起这小狗就再也放不下来。帕克对八公的疼爱感化了起初反对养狗的妻子卡特,八公在帕克教授和家人朋友的呵护下慢慢长大。帕克教授上班时八公会一直把他送到车站,下班时八公也会提前到车站等候,八公的忠诚让小镇的人们对它更加喜爱。主人和八公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令人温暖,令人开怀。然而,就是这样,笑着笑着,就哭了。

有一天,八公在帕克教授要上班时表现异常,居然玩起了以往从来不玩的捡球游戏,八公的表现让帕克教授非常满意,可是就是在那天,帕克教授在课上因病猝死。帕克教授的妻子、女儿和女婿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埋葬了帕克教授,可是不明就里的八公依然每天傍晚五点准时守候在小镇车站的门前,等待、凝视……从夏季到秋季,叶子绿了又黄,一直等到自己变老变弱,等了整整十年。十年时间里,风雨无阻,直到它最后死去,它始终如一。

十年对我们人来说也许很短也许很长,十年对我们而言会发生很多事情,在十年时间里随着时间的流逝将冲淡我们对人、事、物的执着,我们会慢慢放下,甚至遗忘……很难想像我们会为了一个人十年如一日地等待,无论春夏秋冬,无论风霜雨雪,都默默地守候。这样的情景似乎只有在爱情小说里才会出现。然而就是这样一只普通的狗,却演绎了这段真实而感人至深的故事。

十年对于人来说也许只是生命的几分之一,但对八公来说,那是它的一生!它用它的一生来诠释对主人的爱。

八公每天都抱着希望等待,即使希望一次又一次的落空,也许换成谁都会失望的吧。可是,在八公眼里,没有失望,它要做的只是等待,等待,再等待,不管主人会不会来,它都要等待,因为这是它对主人的忠诚,对主人无言的爱。

十年后,帕克教授的妻子重回小镇。看到八公的那一刻,她哭着说:“你怎么还在这里?你居然还在等……”这一刻,许多人哭了,车站旁卖早餐的人哭了,帕克教授的老友们都哭了,而观众,也哭了……

许多人会觉得八公真傻,去等待一个永远不可能再出现的人,去憧憬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梦。人们很多时候注重的都是结果,掺杂了太多的功利,所以忽略了过程。

忠犬八公影片观后感作文 篇10

相信每一个曾经经历过欺骗和背叛的人,都会对“八公”的忠诚而感动不已,我也不例外。因为在物欲横流的现实中,“忠诚”越来越难能可贵,所以才会显得如此感人。“八公”让我落泪,是因为忠诚这一质朴的情感和片中男主人公教授的钢琴声一样深深打动了我心,“八公”的身影和教授的琴声与我内心深处对“忠诚”的企盼产生了共鸣。但感动之后,静下心来回味之时,却又是另一种感悟。倘若“八公”不是条狗,“八公”是个女人,你会怎么想?又会怎么看?你是否还会和电影里那个曾经试图劝“八公”不要再等待教授的男子一样,看着“痴情”等待的“八公”,感慨万千地说“好吧、好吧,我想也许你做得对”?

尤其是在二十世纪末的美国,如果有一个女人在他的爱人逝去后十年如一日,天天去车站等待她的丈夫归来,那人们会怎么看这样如“八公”一样忠诚的女子?或者再人性化一点,不需要天天去车站等,只是因为对前夫的爱而守寡终生,这样的故事还会和电影《忠犬八公》一样感动你吗?还会引起你如此强烈的情感上的共鸣吗?我想在美国,人们多半会抱着关心和同情的心态劝这个女子去做心理治疗,寻找新的生活,而不会为她树碑立传。而在我们中国,如果故事发生在几百年前,那国人对于这样的“忠诚”,社会是有其固定的评价及表彰模式的,那就是立“贞节牌坊”。而如果在当今,我想至少应该是不值得提倡的事情吧。

想到了东西方文明的融合,在视自由为人性人权之本的美国,人们在寻找着儒家文化里的“忠诚”;而受儒家文化中“忠诚”理念确熏陶了数千年历史的中国人,在我们向往着“自由”的国度里,但无论是“自由”还是“忠诚”,都不能违反一些最基本的人性。

上一篇:征集活动新闻稿下一篇:单病种管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