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我的战争》电影观后感心得400字(推荐10篇)
电影讲述抗美援朝四大战役:江面桥之战,五义亭战役,小城突围战,537高地之战。钢铁九连在孙北川的带领下,乘着火车奔向前线。意外的是,敌人的飞机突然袭击,遭遇了密集轰炸,当导弹不断地抛出,一股股巨大的冲击波向战士们袭来,整个战场都被火光包围着,一个巨大的火焰四射的蘑菇云升上天空,,孙北川带领部队奋勇冲锋,炸毁暗堡,夺取江面大桥战的胜利。随后接到上级命令,前往五义亭阻击敌军,到达五义亭,待敌军坦克接近后给予重击。大斧头等人的牺牲,给部队留下了时间,小神仙和老爹成功引爆了巨石,破坏了美军坦克,守住了五义亭。部队继续向敌人的师部推进,在进入城镇时,无意中进入了敌人布下的地雷阵。文工队队长孟三夏碰到了连环地雷,孙北川替她挡了一把雷,并成功除掉了它。然后被敌人包围,老爹腿部中弹,王文珺牺牲,老爹随后歌唱引敌,拉响弹雷,消灭阻击敌人。九连队在537高地北坡,经过激战,进入敌阵的坑洞里,进攻中的人数所剩无几,但他们为了完成任务毫不畏惧,坚持到了大部队的到来。
一个个鲜活的英雄人物让我肃然起敬。我敬爱他们的勇敢,敬爱他们的团结,敬爱他们的坚忍不拔,敬爱他们的舍我其谁,一幕幕场景再现了先辈们为胜利铺路的血泪历程。在孟三夏撕心力竭的让大家活着回来的时候,我的眼眶湿润了,活着是战友之间的深情,是最大的胜利;当小神仙不顾一切的将孙北川扑倒躲避炸弹的瞬间美丽而震撼,身后的火海让这一刻变得永恒;当天冷了,老爹和小神仙冒着生命危险,竭尽全力,历经苦难,满脸坚定的爬出碎石的时候,我感受到了他们的坚韧。
一切英勇献身的中国军人用他们的鲜血换来了今天的幸福,他们为当今14亿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作出了巨大贡献。每个快乐的人生之后都有前人的努力和汗水,艰难和坚持。
我发现冰激凌的包装上没有一个缺口,撕又撕不开。我拿起冰激凌左看右看,终于发现了一个“突破口”,那就是在包装的顶部有一个双层接口,我用手指使劲地戳了戳,出现了一个三角形的小孔,我再用大拇指和食指往两边用力地扯开。哈哈!
包装袋终于败在了我的手下,我兴奋地将冰激凌从里面“拖”了出来,准备美滋滋地享用它了。但冰激凌似乎不肯善罢甘休。
接下来,我和冰激凌的“大战”就拉开了帷幕!我第一口咬下去,冰激凌就像穿了盔甲似的,把我的牙齿又“打”了回来,似乎在对我说:我是不会轻易投降的!我非常气愤:一个小小的冰激凌也敢和我作对?好!我就陪你玩玩!
于是,我就朝着冰激凌发起了一阵猛攻,我张开大嘴,朝着冰激凌东咬一口,西咬一口,看他怎么办!但我的处境似乎更惨了,我每咬一口,外层的巧克力就像碎石一样砸了下来,我只得狠下心用纸巾把它们全部包了起来。但更糟的还在后头呢!
已经溶化的冰激凌就像一枚枚“导弹”一样射了下来,我原本想再一次用纸巾来抵挡住“敌人”的又一次攻击,可纸巾终究承受不住一波又一波“导弹”的“袭击”,最终被“打”垮了。顿时,“导弹”像猛虎一样朝我“扑”了过来
看着裤子上那一个又一个的“弹坑”,我又悲伤又害怕,悲伤的是,这可是妈妈给我新买的裤子啊,害怕的是,妈妈看到这等“战果”,肯定会对我说:“康康!这是我刚给你买的裤子,怎么变成这样了?”看来,我得使出我的“必杀技”了!
我从厨房拿来了一个小碗,拿起冰激凌往下一甩(危险动作,请勿模仿!)果然,就像我预想中的那样,冰激凌一下子就“瘫痪”了,我哈哈大笑:“在我的‘无敌核导弹’面前,你果然不行了吧!”这下,“战争”终于结束了!
战争就是战争,它在不经意之间猝然来临。敌机的轰炸、漫山遍野的枪炮,几乎让观众闻不到一丝生机的味道。太过于惨烈和悲壮的场面在不经意之间来临。第一站就是数不清的伤亡,在初入朝鲜之时就预示着战争的艰难。
但战争中却不乏温情,孟三夏和孙北川的爱情,轻轻几笔便让情感充裕在心间,久久不能逝去。片中用了极为浓重的篇幅描写了战争的残酷,让我们不禁想问:这场战争的意义在何处?孙北川最后问:会有人记住我们吗?我们记住的可能是那些大人物,而像电影中的那些小人物只有亲人能记住他们吧,其他人不会认识他们的。但战争带来的那种残酷、那种无力感会充斥在每个人的心头,让我们去思考是否应该参与到这场战争之中呢?我们献出了无数人的`生命,当初是保家卫国,但现在回头想想,真的应该参与吗?
我的战争是为数不多讲述朝鲜战争的影片,导演只是讲述了一个故事,后面的思考是我们每个人的。我没看影评,有些人跟我说这部片子不就是一部宣传中美必有一战的片子吗?但我并没有看出来,我感触更多的是对战争的恐惧,我根本不希望有这样的战争,更没看出这片子跟中美战争有任何的关系。影片见仁见智,希望大家都能走进电影院去看一看,有自己对片子的解读。
最后想说说演技,可能我对社长的要求较高,我觉得社长在人物的塑造上可以更加的刚强一点,孙北川太细腻了,社长更多的注重了在战争场面的诉说,但人物上面有些小瑕疵。我更喜欢黄志忠的演出,只有1个小时的戏份,但人物已经诠释的很到位,毕竟是戏骨,确实点赞。王珞丹和杨佑宁的表演也确实很好,给战争增添了一抹清新和温情。
胜利的列车驶来,但姑娘却等不到自己的爱情。我不愿战争,我的愿望是世界和平。
今天晚上六点,在锦绣会堂观看了《勇士》这一部电影,一开始我以为这部电影会和以前看过的相似的“抗日神剧”或是其他题材的抗战片类似,便没有抱着太大的期望去看,可是影片远比我想象中精彩得多。我们中的大多数只知道飞夺泸定桥这一历史事件,却很少有人知道在飞夺泸定桥前,红军战士们经历了1天徒步步行120KM的壮举,这也创造了历史,看到红军战士们在行程中不断地倒下,不由得感叹,我们现在的和平是多多少少的前辈以自己的鲜血与生命为代价才换来的。最后,以红军们刻在木板上的字勉励和警示自己:坚持、信念、未来、理想!
“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直视淋漓的鲜血”,而我今晚所看到的勇士们,更是火线上的英雄,红军中的模范。我看到了,一群坚守命令、视死如归的红战士一路披星戴月就雨水嚼生米、边跑边用餐在彼时山路崎岖的环境下“奔”到了泸定桥。240里路,一昼一夜不停歇,只为抓住远方的希望。影片浓墨重彩地强调“红军精神”、“信仰”,还原了历史本真,完整反映夺取泸定桥的过程,给观众带来了超棒的试听体验。作为纪念长征胜利的80周年革命大片,《勇士》的上映有着重大的意义,它无不充分展现了中国社会当下缺失的革命精神和爱国主义价值观,所以作为中华儿女的一员,无论在任何时代都不能忘掉血与火的岁月中勇士们的慷慨悲歌和他们所书写的伟大事迹。
愿坚韧不拔与艰苦奋斗的精神能在当代继续传承,与时俱进,熠熠生辉。也真诚祝愿我们亲爱的党和国家能更加繁荣昌盛!
“我最快乐的回忆是长征,最痛苦的回忆也是长征。”这句话正是黄瑞伯伯流着泪说的。他17岁的时候就当上了红军,他爹和娘也是红军,在一次战斗中,他的父亲被子弹打伤了,满身是血,最后牺牲了,黄瑞很伤心,为了帮爹报仇,和姐姐拼命地战斗,可不久,有一次悲剧发生了,他的姐姐被国民党抓去,杀死了,全家只剩下黄瑞一人,他拼命地斗争,直到长征胜利为止。
看了这场电影,我最愤怒的是国民党居然狠下心用炮弹、手枪……亲手杀死自己的同胞,捉到的人把他们的手脚用铁链锁住,放在水池里淹着,有的吊在木板上,有的……看到这里,我的眼泪已经在眼眶里打转了,你说过国民党是多么地残忍呀!这样来污辱自己的同胞。
但也有另我自豪的,那就是我们的红军是多么地舍己为人,多么地勇于奋斗,多么地团结……,就是因为有了这些,红军才能胜利,我们才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抗美援朝恰恰是在我国的国家安全面临严重威胁的时刻打响的,是堂堂正正的正义之战。在朝鲜战场上,无数志愿军官兵用简陋的武器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把用飞机、坦克武装到牙齿的对手打回到谈判桌前,让世界重新认识了新中国和人民军队。朝鲜战争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仅从这一点上看,抗美援朝战争居功至伟。
习主席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6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中国人民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毅然派出志愿军抗美援朝,完全是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之举。”为了保卫共和国的和平和人民安宁的生活,无数像邱少云、黄继光、杨根思一样的志愿军官兵舍生取义、壮烈牺牲,他们身上体现的是伟大的精神。
战争是维护国家利益的一种暴力方式,用所谓“人性”去判读战争则是掩耳盗铃。恰恰是成天把人性挂在口头上的国家发动了一系列不讲人性的战争:至今仍战火纷飞的伊拉克战争、贻害无穷的利比亚战争、导致百万难民流离失所的叙利亚战争……
欲亡其国,必先亡其史。现在,有些别有用心的人打着还原历史、揭秘真相的旗号,以所谓一些史料去质疑历史事件,以一些低俗段子去抹黑革命英雄。这种历史虚无主义的行径多是以点概面、以偏概全,并善于玩弄偷换概念、模糊标准的手法,具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根本不足以全面深入地剖析历史,是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中的一个“毒瘤”。
必须要说,我是怀着对那段历史无上的敬畏和对“最可爱的人”无比崇敬的心情走进电影院的,以下说的,只是电影的事儿。
整部电影镜头感太强烈了,以至于让我感觉导演在这方面投入了过多的精力和心思,更像是一部摄影作品展,而非战争题材影片。光影运用在仓库排雷那一幕体现的比较集中,将紧张气氛揉进被光照亮的半张脸,令我印象深刻,如果没有那么多台词就更好了。第一人称持枪视角和枪的视角多次运用,晃动的镜头伴随着弹壳的飞出和战士的倒下,给人比较强的视觉冲击。这在最后537高地一战尤为突出。在清理战壕那一幕,从枪的视角听连长粗重的呼吸声,强烈的镜头感直接把我带回了《兄弟连》第二集温特斯清理炮阵地那幕(我对这部作品评价很高)。而战役尾声张洛东背着连长一起突出重围那一幕,又把我带回了《风语者》(对这部评价一般)凯奇背着纳瓦霍人那幕。当然,如果没有那么多台词就更像了。还有很多特写镜头过于考究,很容易让观众出戏,难以全身心投入影片本身。比如影片结尾给孟三夏的特写,彩片飞落划过女主的高光的脸庞,让人感觉导演是想通过极致唯美的画面来与残酷的战争形成激烈的反差?问题是画面太美,以致于相比之下影片中的“战争”却没有那么的残酷了,这就很尴尬。
为什么影片中的战争没有感觉那么残酷呢?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首先,我认为是女人戏处理的非常拖泥带水。中国导演不喜欢让女人远离战争,总要把爱情掺和进来,而往往又不能很细腻和内敛地处理感情戏份,结果就是让整部影片的节奏被撕裂,给人明显的段落感。仿佛情感戏墨迹一会就预示着接下来就要有一段战争戏了,战争戏一结束,就知道女主人公又要出来了似的(即使可能不是这样)。其次,朝鲜战争独特性缺失。我总感觉,如果把美军装备和制服换掉,整部影片就完全可以说是在表现另外一场战争,比如解放战争或者对越反击战。从影片开头入朝列车遭遇美军空袭一幕可以明显感受到这一点。刚刚入朝的战士,之前经历的是解放战争,他们对美军的联合作战体系并没有直观认识,而他们跳下火车没有丝毫迟疑,在缺乏对空火力支援的情况下,就能笃定朝坚固工事后的美军发起冲锋,我认为这不客观。战士是人,不是机器,他们会害怕,即使是老兵,也没经历过美军倾泻的弹雨和密集的炮火,更别提随叫随到的空中支援和从天而降的凝固汽油弹。当然,这是国产战争电影的通病,中国军人不会害怕,这个问题就不说了。为了体现抗美援朝的独特性,可以考虑加入朝鲜人民军的桥段,或者加入一些阿玛尼头顶物资支援前线的镜头,他们真实存在于那段历史。更可以把“滚动的原木”(不好描述,请自行百度)和“冰雕连”(志愿军战士俯卧在摄氏零下40度的阵地上,手握钢枪、手榴弹,保持着整齐的战斗队形和战斗姿态,成建制被冻死的壮烈场面,仿佛是跃然而起的“冰雕”群像)搬上银幕,那将是多么可歌可泣的画面,让观众知道他们为什么是“最可爱的人”。再次,老派国产战争片烙印浓重,台词过多导致战争残酷性稀释。很难相信这是一部由香港商业片导演拍出来的电影,反而更像是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的那种感觉(别以为我看不起老电影,相反,我看着董存瑞和地道战长大,抗美援朝我更能接受《英雄儿女》,因为它很纯粹)。台词长篇大套,很多情景让人感觉有些刻意想要触动观众内心柔软的部分,结果却适得其反。年轻人不喜欢看中枪后说一些矫情的话(何况是说起来没完,仿佛整个战事都因为一个人的牺牲而停滞了),如果主人公在冲锋的路上中弹,没有被人注意而沉重、孤独地倒下,我想一个慢镜头特写就足够“拿”住观众,这样处理悲情、合理,而且真实。
看电影的时候,泪目了好几回,前夜、相遇、夺冠、回归、白昼流星、北京你好、护航,我经历过的最有感受的是回归,前阵子看到有人说为什么不直接放历史片段,看完电影我懂了!薛晓路导演希望传达给观众的,是我们所有人对香港回归这个事情的重视,三军仪仗队的升旗手和护旗手更是直到交接仪式的最后十二秒,都是他们全身心战斗的时刻。隔着荧幕,跨越历史,我感受到了当时的三军仪仗队的紧张和激动,所以当音乐响起,我真的哭了!东方之珠,从此,永远是我们中国的东方之珠!
白昼流星是点映之后截止现在,被差评最多的部分,但我依然要夸赞昊然弟弟的演技,叛逆少年的眼神表情都很到位,飞宇弟弟的演技也有进步,这个部分其实要表达的意义,并不仅仅是我们以为的航天科技,这部分的意义层次要更深一些,不言传不剧透,希望还没看的小伙伴用心去看。
星期天中午,我和刘谨一起到电影院看最近的一个很火的电影——《寻梦环游记》。
《寻梦环游记》这部电影,先不说看这部电影看哭的有多少人,光是在网上的评分就高达9。3分,比上半年火爆的电影《摔跤吧,爸爸》9。0分高了0。2,就是连一些平时一向严格的影评者,都对《寻梦环游记》伸出大拇指。
《寻梦环游记》主要讲了一个小男孩米格,他想成为像他的偶像:歌神一样的音乐家,可是在这个家中,音乐,是禁事,谁也不能碰。可米格是一个执着的热血少年,一定要学音乐。直到有一天,米格在亡灵节的时候偷了在歌神墓地的一个吉它,并发现歌神有可能是他的曾曾祖父,可当偷了其它后被莫名其妙到了亡灵世界,然后在艾克特的帮助下,知道了一个惊天动地的秘密……
在我们亲人去世的时候,难道他们在这世上只留下在墓碑上刻着的冰冷的名字吗?当然不是,他们也曾在这世上留下足迹,也曾在这世上哭过,也曾在这世上笑过。那又有谁能证明呢?当然是时常在这些亲人旁边的我们,只有我们可以在他们去世后,向子女描述他的往事,只要我们记住他们,那么他们就不会消失;只要这份记忆还在,那么他们的魂魄就不会消散!
到了某个时刻,为了抑制哽咽的泪水,浑身颤抖。
走出电影院,走进拥挤的午夜人流,感受两天。
稍微平复一下情绪,可以客观地说:
这是一部从西方人的角度看南京大灾难的美国电影,但毕竟为西方打开了一扇了解奇异历史的窗户。
中国历史要被西方理解,就必须用西方的叙事语言来代替。
这些语言包括西方人作为积极的主角和叙述者,依靠人道主义、国际法和宗教精神。讲一个西方人得救的故事。这样,西方人在感受到救世主般的满足感的同时,也会关注和保护自己的人民。
然而,我们还是要感谢这部电影的制片人。
我们也应该毫无保留地感谢那些在战争中挺身而出的人道主义者。他们确实是上帝的儿子,他们确实是救世主。面对待宰的羔羊。
我不想夸大苦难和仇恨,但我仍然对信息的缺乏感到遗憾。
单纯截取第三方的叙述比被告和原告的控诉和证言更可信。但是,因为这些西方人毕竟是安全的人,是旁观者,他们从来没有进入过最危险、最血腥的时空,所以无意中留下的记述只能一瞥。
令人震惊的是,有两个中国人,当时,他们是孩子对他们个人经历的描述。其中一个看着日本兵戳妈妈三下,躺在地上。正在喂奶不哭的孩子倒在地上,然后另一个日本兵用刺刀从后面捅了进去,捡起来扔了出去。九岁的男人跟我说他妈妈口吐白沫,说不出话来看他,就去找弟弟。他看见那个吃奶的孩子在一个背上有血的土堆上爬行。他叫他小法,孩子转头看哥哥哭着爬过去。他抱住母亲,看到母亲正在拼命扯开衣服给孩子喂奶,母亲的胸口却布满了流血的伤口。他说她哥哥不懂事。但是过了一段时间,我的母亲和哥哥去世了。他说,怎么办?
我相信在那个黑色的1937年有无数这样的案例,但是历史正在被遮蔽和遗忘。正如一个当时留在南京的美国人写的,他在美国展示当时的照片时,一个日本人说不会是真的,因为日本人不会做这种事。如果事情不是亲自发生的,谁会相信这样的残忍?有多少经历过战争的中国人的故事还是不能被西方人相信,不是吗?还是说服不了日本人?
可怕的是,这绝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还好有拉贝先生和华群小姐这样勇敢的人。
1940年,国际安全区主要负责人金陵女子学院华群小姐回国后病倒。
安全区主席拉贝先生是德国纳粹商人,在返回德国后立即被逮捕。苏联征服柏林后,他再次被捕。后来中国人听说他过着艰苦的生活,当时的南京市长给他带了几千块钱,都是在安全区被救的中国人自发捐给他的。
南京大屠杀会让人想起一个民族的痛苦,另一个民族的邪恶,人性的邪恶。
他是心脏病和脑科医生雷文·约瑟夫。他在25年前开始关注西方这个鲜为人知的历史,花了十年时间搜集资料,收集当事人口述,自己筹款,完成了这部历史巨片的拍摄。
自始至终几乎都是黑白图像,伴随着中日民间音乐。这部电影的中文版由中国学生吴海燕解释。没有任何渲染,也没有任何花里胡哨的电影手法,吴海燕也是在没有民族感情的情况下努力保持语气的平稳。但是,不管你是谁,所有能在华丽的场面和曲折面前打哈欠的观众,看这部电影都不会动摇,也不会流泪。
那是一段血淋淋的历史,曾经在这个时候存在于空气中。但是,就是这段历史,太真实而不可信,残酷而不正常,超乎虚构和想象。到处都是尸体,血流成河。受不了的国际组织请求帮助处理这些尸体,但是被拒绝了。学了很多年精神病学的人都理解不了。他们每天都要在尸体中穿行,每天都要在血河中游荡,每天都要看到人头高悬,才能感到快乐和满足。在那些日子里,对他们来说,杀人强奸不是满足快感,不是吸毒成瘾,也不是一种娱乐或消遣,而是他们日常生活的意义,他们的工作,他们证明自己价值的方式,他们正常的本来面目!他们不都是疯子,被恶魔附身,或者精神错乱。是压抑在他们心中几十万年的民族天性,是他们真实的心态。他们一直渴望这样的生活!历史上有很多一座城市被占领的例子,关于大屠杀的史实数不胜数。但是像这个民族,杀人越多,手段越变态,越光荣,越受民族追捧,这是第二种?更不可思议的是,拍摄这部电影的工作人员在搜寻当年的凶手时,得到的唯一遗憾就是:“进南京那天太热了,我没带足够的水。”
当我们看电影时,我们不能时不时地看。那一排排的头颅,被折磨致死的尸体,堆积如山的短命婴儿,只有不清晰的影像,才足以让我们感到窒息和恶心。而他们,在一个有血腥味的城市里生活了几个月,连做噩梦都不会,甚至不会觉得不舒服。也许他们会认为那是他们一生中最幸福最骄傲的一天。人的命都在他们手里,猫狗不如,整个世界似乎都臣服在他们脚下。多舒服啊!
暗杀,枪击,焚烧,活埋...人类想象力到极致的杀人方式都被他们一一演示过,连你都想象不出各种慢慢折磨人到死的方式。中国古代的各种酷刑,都被他们的创造力黯然失色。就连臭名昭著的纳粹也成了无助的南京居民的保护者。他们也很震惊。他们是怎样一群生物?动物在它们面前充满良知和善良!
在连续杀人比赛中,汽油浇在人的头上然后点燃看着他尖叫着满大街跑,一起戴着头炫耀成绩。年龄在10岁到80岁之间的妇女被拖去施暴,几十名军士轮奸一名妇女,直到她不忍死去。割下女人的乳房,将电线插入女人的私处,让母亲们看着自己的孩子慢慢被折磨致死...你想不到恶行,一个个黑白照片视频。都是历史!!
阴云密布的南京,70年来忍受了许多鬼哭个不停!不仅仅是南京。南京大屠杀遇难的30万人,只因为时空密集而备受关注。为什么其他城市没有受到创伤?在上海,只有松江被十万人屠戮;东北,黑太阳731还在变色;山东、江苏、浙江...这些日本奴隶在中国的土地上留下了许多难以愈合的伤口,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刻骨铭心的痛苦!罪深罪重,难以计数!绰绰有余!
这个民族义愤填膺地说:“这些都是不真实的,是被篡改的历史!”
安倍不耐烦地说:“我们已经正式道歉不下二十次了,中国不应该无理取闹!”
留在南京的纳粹约翰·拉贝留下了《拉贝日记》,日本青木书店出版了董的《日记》,著名华裔作家在撰写《南京暴行》时因抑郁症自杀,雷文·约瑟夫拍摄了《南京大屠杀》……中国人念念不忘,第三方终于因为正义和良知挺身而出,将这段历史传遍全世界。让我们不要被逼着道歉,让我们不要有廉价的怜悯,曾经的血海深仇怎么能因为几句对不起就一笔勾销呢?我们在日本杀了几十万人。再次说声抱歉。你同意这件事,就这样算了吗?现在连拒不承认,把罪人当神,这是道歉犯错的态度吗?
越来越多的人知道,越来越多的人承认,越来越多的人做出了努力,我们感激,我们记得,但我们绝不能放弃。凶手不低头,不悔改,继续逍遥法外。再多的同情和努力都是徒劳。
【观《我的战争》电影观后感心得400字】推荐阅读:
《我的战争》电影优秀观后感800字07-08
电影鸦片战争观后感作文10-09
我的战争观后感40011-05
拒绝战争作文400字09-27
真爱电影观后感400字07-09
长征电影观后感400字09-06
我的战争中学生观后感10-13
《长津湖》电影观后感400字10-19
观电影《集结号》观后有感10-13
电影《让生命充满爱》观后感400字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