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方法(精选9篇)
一、对,即对译法。
也就是用现代汉语中等值的词去对换被译文言文词的方法。如: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韩非子.说难》)可译为:“宋国有个富人,天下雨使墙倒塌了。”
二、增,即增添法。
古汉语的词大多数是单音词,翻译时,要把这些文言文单音词加以扩充,使之成为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例如:“齐师伐我。”(《曹刿论战》)
齐国攻打我国。
对于省略了某些句子成分或内容的句子,翻译时,要做必要的补充,意思才完整,语句才流畅。补充的部分应该用括号加以标注。如:“问:‘何以哉?’”(《曹刿论战》)“问”缺主语和直接宾语,应做补充。译文则为:“(曹刿)问(庄公): ‘凭借什么作战?’”
三、删,即删减法。
有些文言文虚词,现代汉语没有相当的词表示它,不能硬译。有些文言文虚词,现代汉语虽有同它相当的词,但如果勉强译出来,反而使句子累赘。属于这两种情况的文言文虚词,翻译时则删去。如:
①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夫,发语词;也,表示判断的语气词。现代汉语中不用,应删。
②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者,起提顿作用。也,表示判断的语气词。现代汉语中的判断句不用这两个虚词,应删。
四、移,即移位法。
将文言文句子按照现代汉语语法格式,调整语序。凡是与现代汉语的句法结构形式不一致的文言文句子,翻译时不能照原句的语序排列,必须将不合现代汉语的语序部分加以调整。例如:
①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于长勺”应作“战”的状语,应提到“战”前翻译。
②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涉江》)
“陆离”是修饰“长铗”的,“崔嵬”是修饰“切云”的,翻译时应移到被修饰的中心语前。
五、留,即保留法。
凡是古今意思相同的词,以及帝号、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度量衡单位等,可照录于译文中,不必另作翻译。如: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室谪守巴堕郡。(《岳阳楼记》)
②山东豪杰逆并起而亡秦族矣。(贾谊《过秦论》)
句中画横线的词照录不译。
六、换,即替换法。
不少文言文文所表示的意义,在现代汉语中不是用原词表示,翻译时可用现代汉语中意义相当的词去替换。
一、书读百遍, 其义自现
诵读对于学生理解文意、体味情感、感受作品的意境、提高语言感悟能力等均有裨益。一是诵读中译句解意。学生在读中品味文章形、意、情, 激发起学习兴趣后, 教师进一步利用其好奇心和求知欲, 引导他们展开研究性学习, 让学生主动利用注解和工具书, 读准字音, 读懂词义, 读准节奏, 读出语气, 读出句意、段意和文意。由学生自觉地在读中译句解意, 比教师逐字逐句讲解效果会好得多。二是诵读中析文悟旨。一篇文章通过其一定的表现形式, 表现一定的主题和思想感情, 教师要指导学生结合背景材料、作者简介, 在读中品析、体会和感悟。读出语气语调、语势语感、抑扬顿挫、轻重缓急, 才能很好地体会文章的感情、特色和主旨。教师点拨指导, 引发学生析文悟旨, 读出文章的意味、情调和意趣, 鉴赏文章的艺术手法, 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 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情操。三是诵读中积词攒句。在读中积词攒句犹如撷珠拾贝, 头脑中积累的佳词妙句, 是学生在学习文言文中的可持续性发展的条件。学生在读中举一反三, 融会贯通, 掌握语言规律, 从字、词、句、篇, 到语、修、逻、文的积累, 进而感悟人性的真善美。
二、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
初中教师在教授文言文时, 大多采用串讲的方式。即:每句先逐字训之, 然后通解一句之意, 又通解一章之意, 相机接续作业, 明理演文, 一举两得。这段话对传统串讲的具体步骤做了清楚的诠释, 即所谓“字字落实, 句句过关”。它能避免遗漏知识点, 增大教学密度, 便于形成较为完整的文言文知识结构。但这一方法产生的弊端很明显: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 大脑陷于抑制状态, 旺盛的求知欲被“串”走了, 学生的能力被“串”掉了, 阻碍了学生智力的开发。
其实, 对文言文的教学同样可放手让学生去学,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两个学生一组, 由一位学生根据书上注释和自己的理解, 串译课文大意;另一位学生订正或补充。没有注解的语句, 学生凭借学过的文言常识解决, 或查阅工具书解决。二人遇到不会解释或意见不一致的语句, 将它画下来, 不明白的地方, 同学间互相启发讨论, 教师只解决疑难, 只是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帮助, 给予点拨、解疑。这样, 让学生始终做学习的主人, 以此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读习惯和善于利用注释的习惯。让学生从自己的动脑、动口、动手中达到知识积累的目的。
三、教人未见意趣, 必不乐学
要使学生乐学, 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渗入“兴趣”这一因素。而目前许多教师的文言文教学却恰恰缺少了兴趣, 一味地让学生死记硬背, 背作者介绍、背注释、背译句、背课文。学生因为枯燥无味而厌学、厌背。那么应该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呢?一是可以通过降低难度, 调动学生学习兴趣。难度过大, 学生听而生畏, 失去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与信心, 也就无法谈及文言文能力的提高了。二是可以用导课激发兴趣。教师通过查阅有关资料, 找到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 诱导他们对要学的课文及其作者发生强烈的求知欲, 带着这种欲望去朗读, 去体会内容、体会作者的意图。然后以竞争的方式展开比赛, 看谁读得有味道, 谁讲得有道理, 在评比过程中, 学生的好胜心, 学生的荣誉感都被调动起来, 在学习中就会得到精神上的愉悦, 从而在学习中意识到自己的智慧力量, 体验到创造的快乐。三是可以通过写作练习,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练笔的方法有三种: (1) 译文练习, 即教师要选择一些比较浅显的古文, 把它译成现代文后发给学生, 让学生把它们译成文言文。学生对这种反方向练习特别感兴趣, 译时非常投入。最后再把原文展示给学生, 在比较中让学生将文言语感化生为熟。这样, 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培养了学生的写作欲望。 (2) 模仿练习。在这一练习中, 教师的指导作用非常重要。在平时的教学中, 对于一些常用的句式和至今仍有生命力的词语让学生多做一些造句训练, 练习一段时间后, 让学生在平时的写作中学习应用。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要求学生尝试用文言文练习写作。这时, 教师的文言小作文必不可少, 教师的下水文既可以指导盲目的学生如何去写作, 又可以促使自觉的学生再度升华。 (3) 创意练笔。前两种练笔方法, 多侧重于内容上的直译, 在思想的创新上略显不足, 在文体上也没有多少突破。其实, 将古体诗词改为现代诗歌, 并融入独特的心理体验, 也是不错的一个方法。例如:以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骤雨初歇》为例, 改写如下:“昨夜细雨淅沥, 点滴滴轻扣我寂寞的扉门。那风儿无手, 何由如此迫切推门?惊疑征人远游而归。闭门倦倚雕栏, 忆往昔珠泪垂垂, 鸿雁可否传书寄情, 骤雨疾风可知我心绪悲苦难自持。把酒三杯两盏, 已自混沌。然夜静更深, 锦衾寒冷, 辗转反侧, 难以成眠。静听夜雨滴答, 声声如泣如诉。待旭日东升, 问那卷帘的丫鬟, 门廊外的海棠是否灿烂依旧?可丫鬟不知我情, 道那海棠依旧。可她不知道啊, 不知道。昨夜那一场雨, 那一阵风, 吹瘦了海棠, 憔悴了离人。”
四、横看成岭侧成峰
文言文都具有很强的文学性, 其中所蕴含的人物的思想、性格, 作者的人生态度、理想追求、思想情感, 以及课文的结构、语言、意境之美等等, 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艺术修养、审美情趣的形成是很有影响的。因此, 确立文言文教学是文学教学的观念, 指导学生对文言作品作适当的鉴赏、评析, 让学生认识文言作品的整体美感, 体味文中之情, 想象文中之景, 领悟文中之道, 感受文中之雅, 理应成为文言文教学追求的最高境界。作为教师, 在提高学生鉴赏能力方面, 可以用如下方法:一是探明课文作者真实的写作意图, 深挖教材内在的审美因素, 引导学生把作品同作家的人格结合起来, 从人性的角度去领悟作品无穷的精神魅力, 从而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 陶冶学生的情操, 完善学生的人格。二是把握住学生学习该课文的真实的需要。如教《木兰诗》, 如能淡化作者本已淡化了的某些背景因素, 将教学立意的焦点定在敢于承担责任这一点上, 对今天的学生会有更大的感召力和警喻力, 从而导之入境, 使学生产生感情上的共鸣。
关键词:文言文;初中语文;教学方法
G633.3
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语文始终伴随着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在学生十数年的求学生涯中,语文可谓是贯穿始终。语文的学习可谓是难度逐渐加大的,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后教材内容出现了调整,文言文占据了一定比例,这无疑使得语文的学习出现了难度的增加。为了取得教学实效,语文教师历来投入大量的精力尽心教学,但是却一直没有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学生也普遍存在着严重的厌学情绪。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开发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以改善教学效果不理想的现状。
一、文言文教学现状
一直以来,初中文言文教育都存在着许多弊端,其中最为明显的一点便是教学方法过于单一,给人以明显的枯燥感。这是因为传统的文言文教学采用了比较极端的教学模式,课堂上除了理解词句代表的含义,便是对文章内容进行机械化梳理,固然文言文在学习时需要掌握字、词、句的含义和用法,但是片面的“精讲”却会给人以枯燥感,再加上串讲课文带来的时间消耗,使得课堂时间完全被浪费在不重要的分析之上。可以说,这种教学方法将充满灵性与趣味的文言文课文肢解成毫无美感的碎片,课堂上缺少想象与趣味,给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除了教学方法单一之外,教学手段的不合理应用也是最为明显的弊端之一。固然机械式的知识灌输教育存在很大的弊端,当前语文教师通常使用多媒体手段给予学生以直观形象的教育,但是多媒体手段的应用也为教学效果带来了不良影响。教师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致力于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多媒体课件中美轮美奂的声、光影像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但是令人眼花缭乱的多媒体课件却会“喧宾夺主”,使教师的精彩讲解被遮掩起来,学生自然也失去了巩固基础知識的机会。
另外,中考导向也对文言文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可以说,中考内容间接决定了语文教育中各种知识点的分布,由于中考中文言文的考试内容主要是对词句等基础知识的考察,关于文言文内容及其内容延伸的考察比例仅有1/3,所以教师主要在课堂上进行词句基础知识的讲解,关于文言文中沉淀的审美情趣与文化价值,以及文言文中蕴含的人文精神,教师通常不作深入分析。而对于文言文内涵缺少深入理解,其教学效果自然得不到提高。
二、教学方法
(一)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无论是哪一门学科的教学,其重点目标都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文言文也不会例外。事实上,从文言文的语言形式可以发现,其本质上是古代语言的书面用语,所记载的内容更是成百上千年之前发生的事件,无论是其语句表达形式还是其中蕴含的深刻含义都不是伸出现代、使用现代汉语的初中生们所能轻松理解的。在初中生们看来,文言文无疑是晦涩难懂的,传统的教学方式无疑是枯燥无味的,部分学生甚至因文言文的枯燥晦涩而对文言文教学采取抗拒、抵触态度,这实际上都是非常正常的现象,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来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使其对文言文产生学习兴趣。
以《桃花源记》为例,其作者为陶渊明,该文言文在语言上比较简单,大部分学生可以轻松理解。由于该篇古文中有较大的篇幅描写了优美的景色,所以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创设情境来进行直观教学。教师可以使用贴画等物品将教室布置成“桃花源”一样的场景,其本身扮演陶渊明这一角色,在课堂上教师根据文言文中的描述来模仿主人公的所有言行,在扮演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针对一些布置的景观念出文言文中的句子,如“屋舍俨然”、“土地平整”等,必要时可以指定一些学生扮演桃花源中的原住民,如同课文中一样与教师对话,这样无疑会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与深入参与程度,大大提高学生对于文言文学习的兴趣。
(二)巧设提问,激发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
文言文课堂需要师生互动,而教师提问便是一种师生互动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还能激发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使其在文言文学习中举一反三,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一般而言,教师可以通过随机抽签的方式向学生提问,这种方法具有非常高的随机性,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课堂教学状况进行实施思考,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切实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由于是随机抽签,所以学生可以保持轻松的心态回答问题,答案也会带有一定的趣味性。
以《鱼我所欲也》为例,教师可以提出如下几个问题:①“鱼”和“熊掌”分别代表了什么?②现实生活中你最想得到的东西是什么?得到的难度高不高?③该文言文具有怎样的具体思想?其中蕴含了怎样的人生哲理?④这篇文章有何优点与缺点,其中最大的优点、缺点各自都是什么?教师可以制作好写有①~④的小纸条由学生抽签,学生按照纸条上的序号回答对应的问题。
(三)举办小组竞赛
如何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小组比赛就是最佳的选择。事实上,初中生正好处于争强好胜的年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心理特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确保学生的充分参与,教师可以把学生分为数个小组,并为每个小组安排适量的任务,随后按照各组的表现进行评分。而为了更好地完成任务,学生之间必然会努力协同合作,其默契性将会得到明显提高,文言文的学习效果自然也会向着更好的方向变化。
以《出师表》为例,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就三国的影视作品和故事进行交流,随后对出师表中的人物进行提问,由学生抢答,并根据回答结果进行打分,这一过程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文言文教学一直难以取得理想效果,初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巧设提问、举办分组竞赛等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在兴趣的支持下主动学习文言文,提高文言文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陆离.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文言文教学方法浅谈[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8(10).
[2]马素芳.初中文言文教学方法与手段探讨[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3,754(10).
第一、导。
导,指教师指导学生进入每篇古文学习的情境。这里具体包括三个层面,即趣味性的导入、激情式的导入学习佳境、用正确学习理念的导读。文言文对学生来说,都有一种枯燥的感觉,所以教学这样的新课时,为了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必须站在新的时代,用巧妙的“趣材”引入课文,才比较贴近学生心理,超越时代,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从而营造活跃而积极的学习氛围。在这的教学行为中,教师要调动自己的浑身的激情和人格魅力,抑扬顿挫讲述或背诵或朗读,把情感的力量发挥到极致,让师生合拍共同走进课文。走进了课文,教师要提纲挈领对创作的情景及创作主旨作火山喷发式的导向式讲述,告诉学生在该篇课文中应学习什么重点内容,应该理解课文到怎样的思想深度。
第二、读。
读,是学习和理解课文的主要帮手。在这儿,我要说的是读的样式是多种多样的,读的角度也是多种多样的,读的效果也是多项的。教师首先激情诵读,然后指出其中陌生字的读音,而后教师指导学生多样读,可以声如海浪澎湃齐读,可以群鸟鸣春自由读,可以静若寒蝉默默读,可以像李阳英语学习法一样疯狂读,亦可以男女生二重唱混合读。通过这样的读,就会让学生粗知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情感,真正感知课文排山倒海的逻辑力量与情感力量,而无需老师多费口舌。我教授杜牧的《阿房宫赋》时就采用这样的以读促解的教学方法,读后学生对作者写“阿房宫”初衷,秦亡之因,秦亡之速,便可略知一二。
第三、讲。
讲,指精讲背景与作者,力求为课文的理解服务;精讲课文中新出现的重点词及用法,力求准确而有趣味的延伸;精讲课文内容(依这样的思路进行比较好:老师读,学生大声读,学生自由读,学生自主翻译课文,教师强调重点文言知识,精括每段思想。)及写作技巧,力求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和写作水平。这一环节,应在夯实文言基础和熟悉课文内容之后进行。我在教授《师说》时就采用这种教法,然学生夯实了语言知识,体会了课文多角度和多层次的论证艺术,让学生从中感悟到了议论文的逻辑美及写法,给学生注入了从“多师”学习的新求学品格和思想。
第四、熟。
熟,指学生对字词的理解准确而烂熟于心,对课文写作手法和思想内容了如指掌。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文言知识时,除过老师讲的重点词外,还应细看注释和勤查工具书,把不懂的弄清楚,把不熟悉的弄熟悉,为了使学习的效果更明显,应紧跟其后的是做相应的练习。对课文写作手法和思想内容的熟悉,可以用片段作文训练或模仿练习式的随笔,以巩固,以致用。
第五、背。
上面说的是,“熟”,下面说紧承其后的“背”。“熟”是“背”的前提,“背”是“熟”的加强。古代先生教古文,总是先让其背一段,然后在串讲一段,足见“背”在学习古文中的重要性。我们能不能也在学古文时,先让学生背,然后在讲解呢?比较短些的文章,也可以尝试一下。但对于长些的文章此法就不可以了。因为现在的学生课业负担比较重,课外学习语文的时间比较少,且有些古文本身就比较难而长。所以,一般情况
下,还是读讲而后“背”的为好。因为“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这样,学生对课文也有自己的理解,老师讲起来也轻松。那么,老师讲之后,教师怎样指导学生背就是一个关键。在“背”的方法上,老师要对重点背诵课文在课堂上师生共同归纳出“明晰的板书”,以此促“背”,或老师激情示范背,或相互考问背,或过电影式背,或边抄边写背;在“背”的时间上要合理安排课程进度,力求在每周的两个早读时间,让学生“背”,或让其在吃过晚饭,或临睡前背,或学生根据自己的记忆时间去背。老师为了督促学生把课文背得滚瓜烂熟要勤抽查,以求学生在“背”吃透课文思想,牢固积累文言知识。
第六、查。
查,是巩固古文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这里的查,包括每节课课前检查字词,课前或语文早读时间检查背诵,晚自习检查练习,学生自主查,也可以通过出单元复习题检测并促使其带着问题学习。在具体检查教学情况时,教师既要做到教学内容与检查内容的延续性,又要做到检查旧学与新学的及时性,让学生扎实、牢固、有效的夯实古文基础,让学生在检查中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检查中养成自我督促学习的习惯。
第七、写。
写,指既包括学生在课堂 上把老师讲的重点内容写于书的空白处,或段落的空隙处,又指学生自查与教师督查默写背诵内容(让学生通过默写对照课文自查,发现常错的重点字,反复写会,提高默写题质量),主要让学生在默写中深刻体会课文内容,把不会写的难写字写会,更指教师指导学生深挖古文课文所可能涉及的作文题材,让学生进行这方面的作文写作。这样的做法,可以让学生掌握清楚文言基础知识,可以培养学生记笔记的良好学习习惯,可以培养学生勤诵记与勤默写的良好学习品质,可以培养学生从课本挖掘写作题材的能力,可以让学生提高全方外的古文学习能力。
第八、迁。
初中文言文是同学们学习中的难点。老师在教学中不是过于死抠字、词、句而显得呆板、缺乏生机,就是流于形式而显得浮夸、不扎实;同学们在学习中对于这些“之乎者也”的文字兴趣也不大,甚至感到头疼。这样一来,往往课内文言文最终以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的需要。如此,也势必影响了同学们们对课外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因此,如何走出这样一个困境,真正体会古人的思想情感,领悟文章的时代意义和指导意义,感受中国古文化的博大精深呢?
一、“读”文本
“读书千遍,其义自见”,可见读书的重要性,对于课外文言文更是离不了“读”,通过不同方式的“读”,由易到难,由整体到局部,由现象到本质地把握文本,领悟主旨,并从中获得启示。.1、速读全文,整体感知
许多同学们在阅读中急急忙忙,囫囵吞枣,抓到题目,再回头看文本,找答案。事实上这样做只能是事倍功半,既浪费时间,又抓不到要点。所以,拿到一篇课外文言文,可以先进行整体的速读,感知全文内容。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都是一些短小、精悍的小故事,可采用默读或散读的方式,快速了解短文的几个要素,如:时间、地点、人物、人物之间的关系、故事的基本情节和结局等,从而达到初步整体感知故事内容的目的。
2、精读语句,正确停顿
面对一篇陌生的文言课文,许多同学们缺乏耐心来疏通文本内容。尤其是一些语句内的停顿往往被忽略了,从而造成阅读的障碍或歧义。如何正确处理停顿?当然首推朗读。采用一定的朗读方法反复朗读,感受恰当而必要的句读,理清句子内部的层次和关系,从而深入了解文意。
3、品读细节,把握人物
课外文言文以故事取胜,了解了文章的主要情节内容后,要想进一步体会文章主旨,自然离不了人物,而把握人物形象则要关注人物描写,尤其是一些细节的描写往往能传达出人物的本质和用心。同学们要注意品读这些细节,如:揣摩人物语言的语气,关注神态的变化,注意动作的指向等,从而明白人物的真正意图。例如语段1:
有白日入人家偷画者,方卷出门,主人自外归。贼窘,持画而跪曰:“此小人家祖宗像也,穷极无赖,愿以易米数斗。”主人大笑,嗤其愚妄,挥叱之去,竟不取视。登堂,则所悬赵子昂画失矣。
这则短文中主人的“大笑”“嗤”“挥叱”“竟不取视”等神态、语气,仔细品读,就可发现主人是一个自以为是、易被假象蒙蔽的人。如此,再结合结局,短文的启示意义就凸显而出了。因此,品读人物言行,人物的性格、为人也就了然于心,对文章主旨的把握也必然顺理成章了。
二、“圈划”文本
前面提到阅读中要整体把握,这是针对短文的大致意思,要准确理解人物形象和文章主旨,局部和细节也是不容忽视的,甚至一些看似平淡的叙述性语句也不能马虎,否则会出现理解的偏差。基于此,同学们们在短文中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圈划工作,可使阅读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关注注释,圈划适当
课外文言文一般会给予同学们以下几类注释:人名注释、地名介绍、时间提示、疑难字、词、句解释等,通过这些来帮助同学们疏通文意,理解主旨。但同学们往往在阅读中迅速浏览,一晃而过,等到语意理解不清,再返回重新参照注释。这样一来,时间也浪费了。与其这样,不如及早圈划,为疏通文意、理清人物关系早作准备。
如人名,古文中往往只用名或官职名等来指称,同学们如果不参照注释在短文中将之圈划出来以示区别,极易造成混淆,形成理解的偏差。例如语段2:
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母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
文中 “起之为将”“ 起为吮之”的“起”是人名“吴起”,注释中解释了,但有些同学们不关注的话,会将“起”解释为“起用”“起身”等,这就形成了错误的理解。对地名、时间的圈划也如此。
对于疑难字词句的解释,则更需要在短文中圈划和注明,以帮助自己更快、更好地疏通文意。如语段3:
景公赐晏子狐之白裘,元豹之茈,其赀千金,使梁丘据致之。晏子辞而不受,三反。公曰:“寡人有此二,将欲服之。今夫子不受,寡人不敢服。与其闭藏之,岂如弊之身乎?”晏子曰:“君就赐,使婴修百官之政。君服之上,而使婴服之于下,不可以为教。”固辞而不受。
文中的“茈”注释为价值,“弊”注释为“破旧”,“ 不可以为教”注释为“不能教化百官”,如果没有以上注释,同学们很难理解句子的意思,甚至影响到对主旨的感悟。而如果将这些字词句圈划而出,并在语段中作相应的标记,同学们就能快速有效地疏通文意,而不用一而再,再而三地于注释和语段间来回搜寻。
2、关注人物,圈划言行
课外文言文中人物不多,关系也较简单,但由于是文言,所以存在一定的理解困难;而且文虽短,意却深,主旨的揭示往往比较含蓄。因此,在默读、朗读等的基础上,要注意理清人物关系,分清主次人物。然后,针对主要人物的言行举止进行适当的圈划;并且针对圈划内容思考人物发出言行的理由、目的以及所产生的影响或后果,从而把握人物的性格、为人。如语段4:
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一日与棐论文及坡,公叹曰:“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也!”崇宁、大观间,海外诗盛行,后生不复有言欧公者。是时朝廷虽尝禁止,赏钱增至八十万,禁愈严而传愈多,往往以多相夸。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而人或谓之不韵。
同学们先圈划出文中欧阳修的言行,再加以分析。如:欧阳修面对苏东坡的文章表现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通过圈划思考明白了欧阳修对苏东坡的欣赏 ;又通过对他的语言描写的圈划弄清了欧阳修对苏东坡的赞叹之情,如此一位胸襟开阔的大文豪的形象就活在同学们心中了。
另外,也不要忽视对次要人物的言行和表现进行圈划,因为次要人物往往对主要人物起到衬托的作用。如:《东坡诗文》中“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而人或谓之不韵。”这句话如果能够圈划分析的话,就不难发现是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赞扬了苏东坡的文学造诣。
3、关注议论,圈划中心
有些短文在故事情节结束后会出现一些议论性的语句,有反问语气的,有感叹语气的,有评论语气的,等等。圈划这样的语句,可以更好地帮助同学们感悟文章中心和作者的写作意图。如语段5:
有盲子道涸溪,桥上失坠,两手攀楯,兢兢握固,自分失手,必坠深渊矣。过者告曰:“毋怖,第放下即实地也。”盲子不信,握木盾号。久之,力惫,失手坠地,乃自哂曰:“嘻!蚤知即实地,何久自苦耶!”夫大道甚夷,沈空守寂,执一隅以自矜严者,视此省哉!
文末的“夫大道甚夷,沈空守寂,执一隅以自矜严者,视此省哉!”就是一句感叹语气的议论性语句,在阅读中圈划,就可以概括出“为人处事不要固执己见,作茧自缚,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勇于探索创新”的启示。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效率。
三、疏通文本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本思想内容,对于短文中出现(注释中未出现)的关键字词句的理解,也要学会适当的方法,从而更好地疏通文意,为把握人物,感悟中心服务。
1、掌握关键字词的含义
文言文中需要初中同学们掌握的字词并不特别疑难,只是有些同学会由于缺乏正确的方法而缺少自信,还未尝试,首先就畏难而退了。实际上掌握一定的方法,理解并非难事。
首先,平时要注意进行课内到课外的迁移,也就是将课内所学的关键实词的含义充分掌握,然后熟练地运用到课外文言文中。如:常见的“使”、“为”、“去”“易”等的几种常用意义熟记于心,碰到具体语句选择适合的意义。还比如常见的一些通假字,也要了然于心。
其次,要学会采用双音节词来解释单音节词。这种方法可能会出现一个单音节词可用多个不同意义的双音节词来解释,并结合具体语境或前后文关系,选择一个合适的词。如语段3中:“晏子辞而不受”的“辞”有“告辞”、“推辞”、“辞退”等多种解释,结合具体语境,应为“推辞”。
再次,注意文中词性的转换。虽然初中阶段并不强调同学们掌握文言文的词性,同学们要对此有意识。如:名词转换为动词,形容词转换为动词,名词转换为状语等,了解词性的转换,对于更好地疏通文意还是很有必要的。
2、积累特殊的文言句式
字词的含义理解了,并不代表同学们能顺畅地疏通文意了,还进行句子解释的指导。文言文中的许多句子有固定的句式或句型,只要同学们熟练掌握,句意的疏通问题将迎刃而解。
首先,同学们要熟悉熟悉一些常见的固定句式,了解几种常见的文言句式标志。如:
判断句:用于表示判断的词常有“...者,...也”、“...者”、“...也”等
疑问句:疑问代词(谁、何、安、焉)等,疑问语气词(乎、耶、邪)等
被动句:被动词(于、为、为...所)等
否定句:否定词(不、未、非、无、否)等
其它还有“乃”“为”“非”“悉”等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
其次,学会调整倒装的成份。如:宾语前置、状语后置、数量词后置等,让同学们学会调整语序,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
再次,养成主动补充省略成份的习惯。如有些语句主语省略、宾语省略、量词省略,等等,教师要指导同学们联系上下文,作出恰当的补充,使句子意思完整。
随着课改的推行与实施,现在的初中语文新教材以全新的面目展现在我们面前:现代文中一些沿用多年的陈腐篇目多被删除,取而代之的是贴近时代、贴近生活的时文佳作。在整套教材中文言文就占了三分之一的篇幅,毫无疑问新教材中所选的诗文都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华,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学好这些诗文对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至关重要。长期以来,怎样才能教好文言文,一直是语文教师的困惑。在传统教学中,有的教师把文言文教成了古汉语,把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分解得支离破碎,一段一段地读,一句一句地讲,一字一字地解,整堂课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他们自然会感到枯燥无味,毫无兴趣。而今,在如火如荼的教改活动中,有的教师又脱离了双基,大讲特讲其艺术特色、人物形象。这样以来,学生虽然听得津津有味。但是,当他们合起书本之后,却是一片茫然。针对这些情况,我尝试采用以下几个环节进行文言文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读”: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这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要求,古人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言文的字、词、句的组合与现代汉语有很大差异,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能增强其语感,从而获得初步的感性知识。
诵读的初始阶段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可以就某一段或整篇进行诵读,在读的过程中一定要正确断句。《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诵读的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言文的诵读若能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的程度,对于下一步的“译”有很大帮助。
二、“点”:教师适当的“点拨”。在学生熟读之后,由教师点拨文中的重要知识点,特别是古今差异较大的词义或一些特殊的文言句式。例如:《愚公移山》中的“虽有之死,有子存焉”,“虽”古义为“即使”表示假设关系,它不同于现代汉语中的“虽然”;“智叟亡以应”中的“亡”是通假字,它通“无(W%26Uacute;)”,“没有”的意思;《晏子故事二篇》中“自取其病”的“病”,课文中的意思是“侮辱、没趣”;《闲情记趣》中“鞭数十,驱之别院”中的“鞭”,古义是“用鞭子抽打”的意思;又如:《陋室铭》中的“何陋之有”,是一个典型的倒装句式,按现代汉语的习惯,应为“有何陋”。像这些例子,对于中学生来说,不宜过多地讲语法特点,只要让学生掌握该词在中怎么理解就行了。另外,同一个字在不同的文章中,甚至在同一篇文章中,它的意义和用法也不同。这就是所说的不同于现代汉语的一词多义现象和词类活用现象。那么,教师应先告诉学生那个词在中的理解,再将它与前面学过的用法加以比较,进而弄清它们的不同之处。如《亡羊补牢》中的“亡”在中是“丢失”的意思;在《扁鹊见蔡桓公》中“使人索扁鹊,已亡秦矣”中的“亡”是“逃跑”的意思。这样一比较,学生就明白了。在文言文中,一个词有多种用法。如: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动用,形容词动用等,这些需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分析,才能更准确地理解其含义和用法。
三“译”:就是翻译课文。这是学习文言文最关键的一环。在初中阶段,翻译文言文一般都以直译为主。第一步是用现代汉语词来替代文言词语,这就形成了一一对应的形式。如“以虫蚁为兽”可初步译作“把虫子蚂蚁当作野兽”。再如:“见二虫斗草间”,对译后为“看见两个小虫争斗草间”。很显然,这个句子不仅意思不明确,而且还缺少成份,不通顺,读着也拗口。这时,就要采用第二步了,该补充成分的要补充,该补足音节的要补齐,该调整语序的要调整,上面列举的“看见二个小虫争斗草间”,整理之后应为“(我)看见两个小虫(在)草间争斗”。此外,但还应注意,把译句放到文原中去,看看它与上下文是否连贯顺畅,如不连贯顺畅,就在与其相连的句首或句末,添加一个词或者一句话,使其全篇通畅连贯。如“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译作“让它们冲着烟雾飞鸣(我把这个景象)
比作„青云白鹤‟的景观。”在整个翻译过程中,要以学生活动为主,不能由教师一人唱独角戏。那样,即不符合新的《语文标准》中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四、“议”:即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议一议文章所叙之事、所绘之景、所抒之情。例如:教学《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时,我就从标题入手,告诉学生:“记”表明是“记叙文”;“承天寺”表明地点;“夜”表明时间;“游”就是“游玩”。学生就会说:“这个标题就是„记叙夜晚到承天寺游玩‟的意思”。有的同学又会问:“为什么夜晚去承天寺游玩呢”,“他看到了什么景物”,“他的心情怎样”?……此时,教师只要结合背景稍加点拨学生就明白了:“写于苏轼被贬官,谪居湖北黄州之时”,被贬官意味着政治生活上遭受了很大挫折,但并不悲观,看到窗外美丽的月色,便起身去寻张怀民一同赏月。他看到“(月光)照在庭院里好象积水清澈透明,水中仿佛有藻、荇交错”,给人一种清新、空灵的感觉。最后由衷地发出了“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也”的感慨。其中,有被贬谪的悲凉落寞,也有自我排遣的达观,还有悠闲赏月的欣喜。对美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和达观处世的态度,无不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讲到这里,对于奇特的想象,新颖奇妙的比喻,稍加点拨学生便心领神会了。
以上活动,宜采用边读边议的形式进行。当然,也可能有些学生会提一些无关紧要或毫无意义的问题。此时,教师要把握住文章的记叙线索和全文的主旨,不能让学生扯得太远,也不可因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争论不休。既要放手让学生自主的去探讨,又要有原则性、有重点地指导,目的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也”。学生学会了读书的方法将会终身受益。
五、“引”:把所学的知识向课外延伸,把学生引向更高的层次。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了前面四个环节的学习,却不能满足,而应对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进行拓展。教改后,新编中学语文教材中选入的文言文都是古典文学的精品,其深刻的思想、精妙的构思、优美的语言,都是我们学习的典范,都值得我们去揣摩。因此,仅仅解决了语言文字关,了解了其中的大意是远远不够的。在文言文教学中,应有一个“读懂--提升--拓展”的过程。由粗知文章的内容,到了解文章的结构,到懂得语言运用的技巧,再到能复述文章的大意,最终能够感悟到透过作品中人物的“喜”“怒”“哀”“乐”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而受到文章的情感熏陶和感染。随后,说出自已的心得、看法或疑问,作出自已独到的评价,提高自已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并借鉴古人的精美语言和构思技巧,用以指导自已的写作实践。
由于采用以上五个环节进行了文言文教学,所以不仅使学生增长了知识,也培养了他们的能力,同时还使他们受到了美的熏陶。这样以来,学生爱学、乐学。成绩自然会稳步提高。
一、导出兴趣,让学生想学
有位名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话的确不错。文言文对初中学生, 特别对初一学生来讲,是一个新课题,其学习的兴趣对学好文言文显得尤为重要。而要让学生对文言文产生兴趣,第一关就是引入新课,要导出兴趣, 让学生想学、愿学。
1.故事导入法。在初中文言文中,有些课文,故事性很强,对这类文言文的教学, 教师可采用故事导入法。例如我在教《狼》一课时, 先讲了古代一个屠户卖完肉傍晚回家时遇狼、惧狼、御狼、杀狼的故事,然后借机引导学生:这个故事在《聊斋志异》里是怎么讲的? 它告诉给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就能主动地去研读课文了。其他的如《愚公移 山》、《智子疑邻》等都可采用此法。
2.成语导入法。成语大多都有来源, 有些成语就出自初中文言文中,对这类文章,若采取文中成语来导入,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如何引入呢? 在教《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时,我先要学生说出或查出“门庭若市”这个成语的本意和引申义, 然后告诉学生:“这个成语就出自我们今天要学的《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接着,我就范读课文,让学生反复读课文,学生结合注释熟悉课文, 其成语的来龙去脉就会很清楚了。初中语文教材中还有不少篇目可采用这 一方法,如《岳阳楼记》可用成语“先忧后乐”导入,用“不耻下问”、“温故知新 ”引入《〈论语 〉十则》等。
3.讨论导入法。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像《爱莲说》、《出师表》等说理性很强的文章, 可以采用讨论导入法。例如,在学《爱莲说》一文时,我先引导学生讨论:你对莲花有哪些了解? 你喜欢莲花吗? 你喜欢莲花的原因是什么? ……我并不急于下结论, 只是顺势引入课文:“大家的分析都有一定道理, 那么宋朝文学家周敦颐又是怎样评价莲花的呢? 今天我们就学习他的《爱莲说》。”
二、授之技法,让学生会学
(一)读。“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读的精妙,不用多言。读的方法有多种多样: 可以有教师的范读、领读、评读(在读中插入精要的评点, 以揭示文章的精妙处), 可以有学生的朗读、默读、个人读、小组读、集体读等。
(二)释。读了以后,学生产生了研究课文的兴趣。这时,老师要借势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 结合注释,理解文章内容。在这个过程中,一容许学生合作探究,二要求学生有疑难问题随时请教老师。完成这一步骤后,再选几名学生, 对照课文,复述文章大意,其他同学听后, 把自己理解不同的或理解错了的地方提出来, 再与大家讨论,然后教师明确。这样的教学流程跟简单划一的串讲相比,既省时省力, 又较好地锻炼了学生自学的能力。
(三)说。疏通词句之后,就是研究文章的内容了, 由于学生对课文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 这个时候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地说了,可以说课文写什么,可以说某一段写得怎样精彩, 可以说某一句说得如何精妙, 也可以说课文给自己的启迪, 甚至可以分析课文的不足。总之,教师要尽量把展示的机会让给学生, 让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阐述自己的观点。
(四)背。文言文 ,光读不行 , 一定要熟记于心。短文章背全篇, 长文章选背精彩段落。在背的过程中, 教师要发挥其主导作用。我是这样指导学生背诵的, 一是要把握文章思路,感情要投入,要化整为零,再化零为整,头脑中有整体,也要分清层次;二是寻找支撑点,在把握脉络的基础上,首先找出关键的词语、句子、段落层次的起止衔接句等, 这样背起来就会快许多。
三、品评内涵,让学生乐学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 不亦乐乎? ”由此可见复习的重要性。传统的文言文复习,重记忆,轻诵读;重知识积累,轻能力提高,方法陈旧效率低,枯燥无味学生烦。本人认为,文言文的复习,要重视读的功能,要注意知识归纳,注意学法指导,重视课内外联系,树立“大语文”的观念 , 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设计导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语很重要。精彩的导语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以《陈太丘与友期》为例,我让学生讲我国古代少年儿童聪明、智慧的故事。学生讲了“孔融让梨”的故事,我接着追问:这个故事出自哪本书?学生回答:出自《世说新语》。我由此引出《陈太丘与友期》也出自这本书,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课文,我们将通过这篇课文认识一位讲信用、有礼貌、懂道理的少年——陈元方。
二、反复朗读课文以至成诵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础,也是主线
宋代朱熹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为此,每教一篇文言文,我都采用教师范读(或听录音)、学生仿读,背诵竞赛等多种诵读方式结合起来,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积累语言材料,从而扩大了知识面,提高了阅读能力、说话能力,又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学生通过反复诵读,不断揣摩着速度的快慢,语调的高低,感情的变化,长期潜移默化,培养了较强的语感。只有在诵读的基础上,才能准确地理解文章的意思和文章的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读课文时应注意断句,把握节奏,切不可把句子读破,以免影响表情达意。如:《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中“行拂乱其所为”应读成“行/拂乱其所为”。朗读时还要注意语气、语调、语势、语感,以读促理解,以读促感情发展,以读促进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粗读(识字词)—细读(疏文意)—品读(理思路、明内容、品特色)—背读(强积累)是文言文教学的基本规律,也是基本流程。
三、积累文言文基础知识,培养学生掌握文言文学习的基本方法
文言基础知识大概有以下几点:1. 通假字。2. 实词。3. 虚词。4. 一词多义。5. 古今异义。6. 词类活用。7. 文言句式。8. 翻译的方法。
通假字是古汉语的一种语言现象,一般指同音通假,即音同本字,临时代替。教学时要求学生弄清通假字的本字,并知道这个本字的意思。如《木兰诗》中的“对镜帖花黄”句子的“帖”同“贴”。“贴”字的意思就是“粘贴”。再如“项为之强”中“强”同“僵”,“僵硬”的意思。初中语文教材中共有五十九个通假字,提醒学生应注意平时的积累。
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学习应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实词重在掌握词意,虚词重在掌握词性
一词多义,就是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下有不同的意思。如“间”这个词,在《口技》“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中是“夹杂”的意思,在《曹刿论战》“又何间焉”中是“参与”的意思;在《出师表》“奉命于危难之间”中是“时”的意思。学习这类知识,要引导学生善于归纳新旧词语,便于记忆。
古今异义,是指同一个词在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中意思不相同的现象。如《桃花源记》“阡陌交通”中的“交通”一词,文中(古义)指道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现在(今义)指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两个意思有明显的不同。掌握古今异义,有助于准确把握文言句子的含义,提高对文言文的整体理解能力。
文言文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在句中充当其他词类的语法功能,这就是词类活用现象。文言文中词类活用主要有;①名词活用为动词。如《爱莲说》“不蔓(长蔓蔓)不枝(长枝枝)”。②动词活用为名词。如《捕蛇者说》“殚其地之出(出产的东西),竭其庐之入(收入的东西)”。③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或名词。如《出师表》“亲(亲近)贤臣,远(疏远)小人”。④使动用法。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必先苦(使……苦恼)其心志”。⑤意动用法。如《伤仲永》“父利(认为……有利)其然也”。此外,名词作状语的现象在古汉语中也很常见。如《狼》“其一犬(像狗那样)坐于前”。词类活用,学生不易掌握,应慢慢渗透,日积月累。
古汉语中的文言句式有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壮语后置、定于后置)、被动句。认识了这些句式的特点后,按现代汉语的习惯去翻译就没有什么困难了。
翻译的方法有直译和意译。翻译时以直译为主,直译难以实现的句子可以用意译。翻译的具体方法有:①保留法。即文言文中的人名、地名、年号、谥号、官名、书名等不必译出,保留在译文中。②加字法。即在单音节词前或后加字,使之成为双音节词。如《童趣》“必细(仔细)察(观察)其纹理” 。③换字法。即用换字的方法解释。如《童趣》“昂(抬)首(头)观之”。④补充法。即对句子省略的成分补出来后翻译。如《曹刿论战》“必以(之)分(于)人”,译文为“一定把(它)分(给)别人”。⑤调序法。即把文言文中的倒装句译成非倒装句,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如《陋室铭》“何陋之有?”等于是“有何陋?”,译文为“有什么简陋的呢?”掌握了这些基本方法,加上自己的语感,文言翻译就得心应手了。
黄琬巧对
黄琬从小就聪明,祖父黄琼担任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发生日食。京城里看不到那次日食情况,黄琼把他听到的情况告诉皇上,皇太后召见他问他日食的情况。黄琼思考该如何回答太后的询问但又不知道当时的情况。黄琬7岁,在旁边,说:“为什么不说日食剩下的像刚出来的月亮?”黄琼恍然大悟,立即按照黄琬说的回答诏书,认为黄琬十分特别,十分喜爱他。
神童庄有恭
粤中部的庄有恭,幼年既有神童的名声。(他的)家在镇粤将军署旁边,有一次放风筝玩耍,(风筝)恰好落到将军署的内院中,庄有恭直接进入要求归还。所有衙役都认为他岁数小而忽略了他,没有来得及阻挡他进入。将军正好和客人下棋,看到他精神状态与众不同,急促喝问他说:“小孩从哪来的?”庄有恭实话回答。将军说:“你读书了没有?可以对对子吗?”庄有恭回答说:“对子,小意思了,那有什么难的!” 将军问:“能对几个字的对子?”庄有恭回答:“一个字能对,一百个字也能对。”将军认为他大气夸奖他,于是就指着厅里张贴的画让他做对子,说:“旧画一堂,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庄有恭说:“就是这里一盘棋,便可以对呀。”应声对道:“惨棋半局,车无轮,马无鞍,炮无烟火卒无粮,喝声将军堤防堤防。”
曹植聪慧
曹植十多岁的时候,就可以背诵《诗经》、《论语》及其他诗词歌赋几十万字的文章,善于文章写作。太祖曹操曾经看他的文章,对曹植说:“你请人代笔写的吗?”曹植跪下回答:“我的言论是自己的观点,写出来就成文章了,您可以当面考我,为什么还要请老师呢?”当时邺城铜雀台刚刚建成,曹操让所有的儿子都到台上,让他们以铜雀台为题写一篇文章。曹植挥笔马上就完成了,而且文章很有文采。曹操感到十分惊异。
鲍子难客
齐国贵族田氏,一次在庭院里祭祀路神。祭礼完毕,应邀参加宴饮的宾客竟有上千人。席间,有人献上鱼雁,他看了感慨地说:“天帝对人类的恩德多么深厚啊!繁殖了五谷,生育了鱼鸟,供我们享用。”他刚说完,赴宴的众宾客随声附和,一致赞同。这时,在座的一个姓鲍的十二岁小孩,走上前来说: “事情并非如您所说啊!天地之间的万物,和我们共同生存在自然界,都是物类。物类本身,并无贵贱之分,而仅仅以智慧大小,力量强弱,相互制约,得以生存,并非谁为谁而生。人类获取能吃的东西食用,哪里是上天专门为人降生的呢?比如,蚊、蚋吸人的血,虎狼吃人的肉,难道能说上天生出人类是为蚊蚋和虎狼制造食品吗?”
曹绍夔捉怪
唐朝时,洛阳有座寺庙。屋里的铜磬,每天自己会发出低沉的声音。和尚以声响为妖怪。时间一长,老和尚吓得生病了。找来有法术的人用许多方法禁止它鸣响,最终也不能使它停止。曹绍夔与和尚是好朋友,来看望他.正好那个时候前殿的斋钟响了,磬也跟着自鸣。曹绍夔笑着对和尚说:“明天你请我喝酒吃饭,我帮你捉妖。”和尚不相信他,仍希望它有效,准备了丰盛的酒菜。曹公毫不客气,把好酒好菜吃光。酒足饭饱之后,从袖中抽出一把锉刀,锉了几下,磬果然不再自鸣了。和尚一再追问其道理,曹绍夔说:“此磬和前殿斋钟的音调相同,发生了共鸣。”和尚非常高兴,他的病也好了。
杨亿巧对
寇准在中书省。和同事们嬉戏做对子,他说:“水底日为天上日。(水底中的太阳是天空中的太阳)”没有谁能对初,恰好杨亿来报告事情,因为别人请他对对子。杨亿紧接着(对方)刚停的话音说:“眼中人是面前人。(眼睛里面的人是面前的人)”旁边的人都称这是好对子。
解缙敏对
解缙曾跟皇上游御花园。皇上登上桥,问解缙:“这该怎么讲?”解缙答道:“这叫一步高一步。”等到皇上下了桥,皇上又问他同样的问题,解缙答道:“这叫后边总比前边高。”皇上十分高兴。一天,皇上对解缙说:“你知道宫中夜里有喜事吗?(你)能否作一首诗。”解缙就说:“君王昨夜降金龙?”于是皇上说:“是个女儿。”解缙忙说:“化作嫦娥下九重。”皇上说道:“她已经死了。”解缙又说:“料是世间留不住。”皇上说:“已把她投水里了。”解缙又说道:“翻身跳入水晶宫。”皇上本想用假话难住他。解缙已说出了诗,皇上不禁深深感叹解缙的才思敏捷。
承宫樵薪苦学
【初中文言文方法】推荐阅读:
初中文言文初级07-03
初中文言文人物07-14
初中语文文言文09-17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浅谈初中文言文教学07-24
初中文言文与翻译05-27
初中语文文言文虚词07-08
初中文言文阅读点击09-26
初中课外文言文练习09-26
初中文言文教学对策12-17
初中文言文 古今异义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