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大自然的美

2024-09-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感受大自然的美(精选12篇)

感受大自然的美 篇1

早晨,我早早地起床了。

我想:好兴奋哪!不知道上海科技馆会是什么样子呢?盼了很久,我们终于到了科技馆。

我们先来到了动物世界,里面都是非洲大陆上的动物。

石头上站着一头大狮子,仿佛大声吼叫:“看我多威风,这里,我就是大王。

还有一头母豹带着自己的孩子正在休息,犹如正在对孩子说:“你们要乖,不要跑远了,要小心点。

这里有高大的大象;威武的狮子;可爱的梅花鹿……虽然它们只是标本,但个个目光炯炯,抓住了人们的心。

这恰好证明了人类与动.植物,甚至地球都有亲密,不可侵犯的关系。

人们千万不要任意侵犯它们的场所,生活的家,这是人与自然的根本所在。

接着,我们参观了模拟热带雨林,里面也有一些千奇百怪的动物。

有粗壮的蟒蛇,五彩缤纷的蝴蝶,凶猛无比的蝙蝠……虽然这些动物有的美丽.温柔,但未必令人印象深刻;虽然有些动物令人胆战心惊,但也未必满身缺点。

看问题不能只从一个方面去看,对待每个动物,都应该以一个崭新的好面貌去看待这些生命。

人与自然是和谐的。

我们还参观了人体结构,分有静脉和动脉,各部分的胀器都很重要,都有各自的用途,真有意思。

我们又来到了虚拟矿场,里面为我们展示了地底采矿和海底采矿。

地底采矿,首先要把采的矿装入一个箱内放在地底,然后,再用重型大钓车把这一个个箱子钓出来,就算成功了。

海底采矿就是把钻地机和钓车合为一体,变成一座铁塔。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正在不断地开采,如果这样下去,矿很可能从地球上消失,希望人们不要过多地采矿。

最后,我们来到一个影院内看一场大约二十分钟的短片。

主要写:上海的科技越来越发达,人类的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

科技在进步,但是同时也发生了许多灾难。

因为人类大量砍伐树木,造成了泥石流,水土流失。

我想:啊!没想到砍伐树木这么严重呀!国内引进了许多其他物种,也造成了生长速度太快,不断盖住了水面,使水资源减少,我想:难道环境还会继续恶化吗?

参观完科技馆后,回到了旅馆。

此时此刻,我想起了一个故事:在一九九七年的时候,在巴拉圭地带,举行了一次特殊的葬礼,是为塞特凯达斯大瀑布举行的。

人们再也见不到昔日那雄伟的景色了,再也听不见那震耳欲聋的声音了。

环保人士呼吁全世界的人们保护环境,不要让塞特凯达斯大瀑布的悲剧重演。

感受大自然的美 篇2

(1) 感受概念的逻辑美。数学概念是严谨的, 同时也是抽象的, 不仅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之间有严密的逻辑关系, 而且概念与概念之间时常充满着严密的包含、相交关系。学生对概念往往抓不住内涵, 概念与概念之间容易混淆, 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就要通过各种方法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概念的逻辑美, 克服对概念的畏难情绪。如在教学互质数的概念时, 可以让学生判断“有公约数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在教学梯形的概念时可以让学生判断“有一组对边平形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通过判断使学生理解在概念描述时“失之毫厘, 谬以千里”的逻辑美。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的包含关系时, 让学生讨论“所有的正方形都是长方形, 所有的长方形都是平行四边形”与“所有的平行四边形都是长方形, 所有的长方形都是正方形”, 在比较中发现三个概念之间的包含关系, 从而理解三个概念的异同点。

(2) 感受几何的形象美。在教学空间与图形这部分内容时, 教师应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首先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观察、发现各种图形的美, 并且抽象出来, 使学生明白自己的生活中处处蕴藏着数学知识。如可以从楼梯的护栏, 各种建筑的方形、圆柱形柱子, 圆锥形的塔顶等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物体中抽象出平行四边形、长方体、圆柱、圆锥等几何形体。其次教师还应引导学生用所学过的图形创造美, 用来装扮自己的生活。如在学完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和球等立体图形后, 可以让学生尝试用所学的知识为新农村建设设计一幢小洋楼, 在学完图形的旋转和平移后, 可以让学生大胆想象创作自己所喜欢的墙纸, 在学完圆的画法后, 引导学生思考中华民族传统图案八卦中的双鱼图是如何画出来的。

(3) 感受规律的探索美。新课程数学教学理念的最大特点在于不是让学生学会了什么, 而是如何让学生发现数学规律, 数学的学习应是富有个性的和充满挑战性的。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就要组织学生主动去探索、发现数学规律, 感受学习数学过程中的探索美。如在教学圆的面积公式时, 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动手去剪、拼, 动脑去比较、推理, 动口去讨论、归纳, 这样学生体会到的是自己探索到了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而不是教师教给自己的。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 教师也可以以分数与除法、小数三者的关系和小数的基本性质、商不变规律为铺垫, 组织学生主动推理分数的基本性质。这样的学习是主动的、深刻的, 也是充满情趣的。

(4) 感受知识的实用美。数学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工具性, 新课程理念也提出数学应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那么数学的课堂应是开放的, 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实践过程, 体会数学知识的价值, 感受数学知识的实用美。如在教学完利息后, 可以让学生去调查不同储蓄方法的利率, 学会不同的理财方法。在学到折扣的知识后, 让学生去各大商场调查商品的打折情况。在学会了面积、周长、体积有关知识之后, 走出课堂, 到校园里测量花圃、操场的周长和面积, 计算沙坑的占地面积、容积和用沙量。在这样充满实践过程的课堂中学生不知不觉体会到了数学是如此的实用, 数学的学习是如此的丰富多彩。

总之, 只要教师有一双洞察数学课程美的眼睛, 就会引导学生去感受数学知识的美, 就能激起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感受数学的美 篇3

数学是枯燥,乏味的,那么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呢?无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源泉,如何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满足学生尊重和温暖的需要激发学生热情,是教师的工作重点。本文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为主,使学生轻松,愉快的接受新知识。

关键词:兴趣 尊重 表扬 感受数学的美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数学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是个大难题,怎么才能使学生喜欢上数学,成了我们思考的问题,兴趣无疑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积极认识,或趋近的意识倾向。它是一种学习动机,是学习积极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成分。当一个学生对某种学科产生兴趣时,他总是心情愉快的学习,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否则,学生就会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但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他们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更别说这么复杂的数学题,日积月累知识越落越多,造成对学习数学畏惧的心理。怎样消除学生畏惧心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成了关键问题。要想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就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专业思想教育,提高自我认识,满足学生尊重和温暖的需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一.教学模式的体现

1.导入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导入是关键一环,学生对本节课是否有兴趣,就要看导入导的好不好。新授课的导入方式很多,如实例式导入,新旧知识类比导入,引趣式导入,设疑式导入,实验式导入等。例如,在讲指数函数的时候用印度棋盘问题(在印度有一个古老的传说:舍罕王打算奖赏国际象棋的发明人——宰相西萨•班•达依尔。国王问他想要什么,他对国王说:“陛下,请您在这张棋盘的第1个小格里,赏给我1粒麦子,在第2个小格里给2粒,第3小格给4粒,以后每一小格都比前一小格加一倍。请您把这样摆满棋盘上所有的64格的麦粒,都赏给您的仆人吧!”国王觉得这要求太容易满足了,就命令给他这些麦粒。当人们把一袋一袋的麦子搬来开始计数时,国王才发现:就是把全印度甚至全世界的麦粒全拿来,也满足不了那位宰相的要求。 那么,宰相要求得到的麦粒到底有多少呢?人们估计,全世界两千年也难以生产这么多麦子! )拿来真正的棋盘让学生小试身手找出答案,学生对此就会很感兴趣;或用抻面问题(拉面师傅在做拉面的时候,由一根面条拉开后对折一次变成2根,之后再对折变成4根……,依次下去。问折n次后有多少根?对折x次后面条的根数y与x有什么关系呢?),喻数学于娱乐;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将数学与生活紧密的联系到一起,学生就会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了。在引入正弦型函数的时候,可以采取实验导入的方式,请一位同学做弹簧振子的实验:小球处于平衡位置时设为点O,在O点两边分别设两个与O点距离相等的两个点A、B,把小球拉至点A,松手观察小球的运动。这样就提起了学生学习兴趣在告诉他们满足 以及在电工学正弦交流电中电压满足 。利用专业课的小实验导入新课,使学生轻松,愉快,自觉的接受新知识。更加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学生会提很高的兴趣学习本节内容。

2.多一些參与,多一点关爱

很多学生是因为不喜欢这个老师,而不学习老师所教的学科。相反的学生也会因为喜欢你,而喜欢你教的学科。所以要用教师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多走近学生,走进学生的心里,和学生做朋友,了解他们的需要,掌握他们的喜好,从而调整教学,收到更好的效果。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多一点参与,活跃课堂气氛。例如:在讲授指数函数时拿来国际棋盘,让学生动手实验;在教授正弦型函数的时候,首先让学生画出函数图像,再观察函数图像总结函数的变换规律,这样做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参与意识。

3.注重数学对学生的应用价值

经常会有学生问我们:老师我们学习数学到底有什么用。我们也经常在思考职业学校的学生学数学有没有用。答案是肯定的。数学是为专业课服务的,在专业课比如电工,机械制图中就有很多三角函数的应用,使学生在巩固所学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把所学的专业知识很好的与专业知识相结合,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4.感受数学的美

在日常买卖中我们要计算;在建筑行业中要体现对称的美;车轮要用圆形的;支架三角形最牢固。可见数学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

二.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满足学生尊重和温暖的需要

没有差生,只有差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职业学校学生.由于有着较为严重的自卑心理,也就有着更为强烈的自尊心。他们需要人们的理解和同情,更需要得到人们的尊重。因此,教师应放大他们的优点,肯定他们的成绩,不吝惜的表扬他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从而学好数学。

三.加强要渗透德育教育,激发学习热情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德育为本。”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渗透学校德育教育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职业学校德育教育走进课堂尤为重要,帮助懵懂的青少年指引正确的人生方向,为人师者是责无旁贷的。很多学生认为来到职校是逼不得已,不能上大学出路会很少.其实,他们恰恰想反了,上职校出入更多,现今社会学一门技术更为重要,“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无论选择哪种职业,只要经过努力.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得学好专业课,首先要学好数学。

感受香山红叶的美 篇4

《香山的红叶》微案例

在闫校长的带领下,四段式主题教研活动在我校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多次的研课、磨课、评课,每一次的活动大家都能做到课上认真聆听,课下热烈讨论,对教案反复修改,直到满意为止。参与教研使我们知道每节课要根据《课程标准》对不同学段的要求、文本特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可行的教学目标与有效的教学流程,提高了我们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下面让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微案例《感受香山红叶的美》。我想通过这个案例和大家交流探讨,在课堂中如何抓住重点句子,引导学生进行理解课文,达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香山红叶》是小学六年级上册第3课课文。是叶君健的一篇散文,文章以清新的笔触,描写了香山红叶的美丽与可爱,通过对香山红叶与众不同的美的一再描写,处处表现了秋天勃勃生机,学生学起来兴趣盎然。

在引入课题后,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在文本中寻找“香山红叶与众不同”的句段,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我巡视并作适当提示,很快孩子们通过研读,圈画,批注等方式,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通过回答,孩子们个个沉浸于自己发现的兴奋中,我不失时机的提出让各小组之间相互交流想法,并提出交流要求;有顺序地说,有层次地说;在作者眼中香山红叶美得与众不同,那么它的美不同在哪里?下面让我们再一次仔细读课文,去寻找香山红叶与众不同的美,你从文中哪句,体会到香山红叶的与众不同找出来读一读,品一品,孩子们感到自己的发现有人与他们分享,兴高采烈的交流自己所找到的句子,我针对学生认识上的偏差和说话中的错误及时指导。香山红叶如此之美,你能用你的朗读把它表现出来吗?我把下面的几个句子出示在屏幕上:

“秋天已到,天气变凉了,再打几次霜,树叶就变了颜色;起初变得有点发黄,然后由黄逐渐变红,远远看去像一朵朵盛开的红花。”

“这确实是一种不同寻常的变化,给人的感官带来一种惊奇和快感,这种惊奇和快感是别的地方得不到的”。

“在这种季节,这景象大概是世界其他地方都很难看到的”。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去读一读,我不失时机的借助图片范读、领读、最后配乐齐读的方式,让学生充分去读,读出情感,读出赞美之情。

这节课,学生们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整节课是在琅琅的读书中完成的,学习效果比老师泛泛的讲解好得多了。

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学生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课文,理解了香山红叶不同层次的美,产生了对大自然的爱。本节课之所以有如此的教学效果,是因为我能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实现自主探究学习。在教学中适当组织自学交流,在指导学生读文时,我做到了读与理解相结合,并且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状态,并且运用多媒体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所描述的意境,课外资料的补充对指导学生形象理解香山红叶的美与众不同有很好的作用,这能更好的让学生在朗读时读出感情,再加上富有激情的范读、领读很有感染力,对学生有感情朗读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在识字教学中感受中华汉字的美 篇5

吴小卿

2006。6

识字是阅读的基础,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低年级的识字量明显增多,学生每天要识记十几个不同结构、不同意义的生字。因此,让学生识记生字已成为教师教学的难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是一门重要的交际工具,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而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重要内容之一。如何帮助学生突破之一识字难点呢?我的教学方法是:在识字教学中,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在识字中感受汉字所包含的人文精神和字体之美,达到“识字、记字、写好字”的目的。

一.在联想汉字的形象中,感受汉字的人文精神。

在中华汉字中,有许多是象形字。这些字有个有趣的特点,就是字是描摹事物的形状而产生的。

在语文新教材第四册(二年级下)中,生字中,有的字就是象形字,如:煮、臼、盆、盒、桌,这类字很容易让学生由字联想到它所表示的形象;还有一些字虽然不是象形字,但它的笔画组合在一起往往是一幅图画。因此,教学中,我利用这象形字的特点,在识字过程中帮助学生用联想形象的方法识记汉字。如:学习“鼠”字,“鼠”它像只小老鼠,上面的“臼”是老鼠的脸,下面的是小老鼠的牙齿。这样一想,这个字就会深深地印在他们的脑子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得到了发展,使他们更主动地去学汉字。

二、在比较汉字的相形中,感受汉字的变化无穷。

在生字中有许多相近的字,在学习时,我不让学生单独去认字,而是把相近的字一并出现,在比较中识字,在联系中区别。如:学习“竿”字时,我将它与“杆”字相比较,“竿”指竿子,它与细长的竹子有关,所以是“竹”字头; “杆”指细长的杆子,与木头有关,所以是“木”字旁。

又如:教识字“安”、“妻”、“群”、“独”、“乳”字时,我是这样教的:“安”是女子在家最安全(教师略讲古代抢婚制);“妻”即是女子被人一手抓住,抢为老婆;羊因喜欢众聚,所以为“群”;狗善争斗,只好“独”处;“乳”字是母亲怀抱哺养着幼儿……学生表现出强烈的识字兴趣。

这样,学生通过比较它们的偏旁及其表示的意义,便不会混淆了。同时,在比较中,学生能从识认“一个字”到识认“一串字”,这不仅大大提高了识字效率,而且,学生在比较识字中感受到中华汉字的变化无穷,更激发了他们的识字兴趣,调动他们主动识字欲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自己独特的学习体验,从而达到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

三、在表演汉字的意境中,感受汉字的丰富的内涵。

根据心理学研究表明:复现形式越多越新,识记的效果越好。因此,教学中,我开展形式多样的训练,让生字多次复现,促使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其中:有给生

——1—— 字组词或用生字说词说句;有同桌互相听写,有相同结构,相同偏旁的字归集起来等等。

例如,我教“青”字时,对学生说“青”是小草的颜色,是人们形容大自然美丽时常用的字,所以我们有许多字利用“青”来造的,比如人的眼睛就是“目青为睛”,形容天气好有太阳就是“日青为晴”等。如说为人有礼貌,“言青是请”,水干净为“清”,不争不吵为“静”等等。

在教学过程中,我常常将“口”,“扌”、“讠”、“足”的字,用肢体动作演示字的形义联系。在所学生字中,有一部分是动词,学动词时可以想一想动作,再做一做动作。如:学习“看”字,把手放在眼睛(目)上,像孙悟空一样可以看到很远的地方。如:学习“跑”字,先想一想跑的动作,然后再做一下,这样学生就会明白“跑”是用(足)跑,所以是足字旁。

汉字是最富有生命力的文字,识记汉字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如教“眺”时,可以联系以前学过的形声字“逃、桃、跳、挑”等让学生去思考——“逃”是要用脚的,所以是“走之儿”,“桃”为果树,故是“木”旁,依此类推。

中华汉字有许多形声字,它一边表义,一边表音,运用这一方法教学,不但让学生记清“字形”,而且还弄懂了“字义”,学起来不费力气,学生还很踊跃。

四、在游戏识字中,感受汉字的丰富多彩。

低年级的学生虽然有意注意在发展,但占优势的还是无意注意。他们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易被新鲜的刺激吸引,常受兴趣和情绪支配。因此在进行识字教学时,要时时保持教学内容丰富且有新意。另外,教学方式、方法要有灵活性和多样性。

学生学过的字很快会忘记,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利用游戏,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乐学,喜欢学,有主动学习的意愿,能够主动识字,快乐识字,从而达到巩固识字的目的。

学习了合体字后,学生常常会把字音相近或相同的字混在一起,分不清楚。教学中,我常常设计“摘苹果,找朋友”,把所学字的“偏旁”与“部首”分别写在半个苹果上,随后打乱贴于一棵苹果树上,要求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思考、判断把偏旁和部首组成字,并读,读对。谁把字组合正确了,有将字读准、读对了,我就把“苹果”送给他。这样学生不仅学习情绪高涨,而且也培养了学生快速思考、判断的能力。另外,在游戏活动中,学生感受到了汉字的丰富多彩,再多、再难的汉字也不那么难认、难记了。

有时,在黑板上画好巨大的田字格,按正确的笔画顺序,请几个同学合作(一人写一个笔画)把生字写出来。若是用彩色粉笔写,那么按同学们的话说,这个字就像一个穿着鲜艳衣裳的漂亮女孩。学生在活动和游戏中识字比较轻松愉快,学生的潜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

再者可以进行“猜谜语”游戏来识字。如“一口咬掉牛尾巴”是什么字?(告),“八只脚”是什么字?(趴),“十八张嘴”是什么字?(杏、束、呆、困),“王老师和白老师坐在石头上猜谜语”是什么字?(碧)……许许多多的汉字都可以用来做谜语猜。学生猜谜语的过程就是识记字形的过程,这种识记不同于机械识记,是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记忆,印象深刻。此时,学生无论猜得出或猜不出,常会开怀大笑,感受到一种成功的喜悦。

——2——

五、在生活识字中,感受汉字的博大神奇。

有妙言道:学习的外延就等于生活的外延。因此,识字教学应该紧密地联系生活,从生活中汲取营养,多多识字。汉字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让学生养成留意周围事物,主动学习生字的习惯。

如学习“编”字,我拿一些小绳子或小藤条让学生做自己喜欢的小人、玩具、小箩筐等,随后告诉学生:大家刚才做这些小东西的过程就叫“编”,请看这个字的左边是“绞丝旁”,表示用细线、藤条等来做东西才叫“编”,再看它的右上部是“户”,说明古时候人们家家户户都要编一些生活用品或工具,“编” 的右下部则很像一个编好的箩筐。这样,借助学生自己已有的生活劳动经验来识字,使学生识字的兴趣大增,促进了识字的效率,拓展了思维的深度。

我们的校园本身就是一个识字的智慧宝库,也许是太过熟悉反而不在意了,校园里的校名、小学生守则、班级名、课程表、值日表、墙报、宣传栏、标语„„如此都是学生识字的好素材和好途径。

如:我让学生午餐排队时,读读学校操场上的电子屏幕上的信息,扩大识字量。我还创设识字环境,如:通过“每日一句话”、“每周两首古诗”诵读活动,让学生巩固学过的生字,认识新字,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同时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

通过各种教法,各种途径,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熟练地掌握所学的生字,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识字学习由枯燥变为有趣。让他们独立探索、大胆想象,去想各种各样的巧妙办法,这样,识字教学会变的很容易。

总而言之,人生聪明识字始。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其学习重要性不言而喻。识字教学首先应是对人的教学,应渗透人文精神,关注学生的发展。

感受大自然的美 篇6

一、教会学生感受律动,在音乐中自由舞动

所谓律动,主要指的是身体对于音乐来临时的基础反应。在欣赏音乐的时候,能够通过身体产生的韵律,利用想象、创造对乐感、律动感进行培养,这是提高学生感受音乐的方式之一,也是中学鉴赏教学中需要采用的教学方式之一。在生活中,审美应当是无处不在的,这是生活的必要环节,更是发展的必然要素。因此,审美能力的提高,需要教师的帮助。教师应让学生欣赏各种各样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形成一种正确的、高尚的、自由的审美情操。在音乐作品中,能够感受到丰富的情感以及优美的韵律,但是,音乐自身还存在着一定的抽象性与想象性,每一个学生在鉴赏的时候,需要发挥自身的想象力,让音乐在心中留下独特的烙印。

在中学的音乐鉴赏中,需要引入舞蹈元素,让学生感受舞蹈的律动,随着节拍自由舞动,这样能够将音乐自身的抽象性更为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能够更为深刻的了解音乐、掌握音乐,懂得音乐背后的故事。其实,每个人自身都会有自己的感受,当听到一首歌曲的时候,肢体会不受控制的自由摆动,这是人体最自然的条件反射,因此,在中学的音乐鉴赏教学中必须要利用这种规律,提高教学的效率,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

二、将舞蹈与音乐有机结合,提高学生对于音乐本身的视听能力

在中学的音乐鉴赏课上,音乐教师需要将舞蹈当作一种特殊的审美载体,利用舞蹈将音乐的魅力展现出来,教师在组织学生跳舞时,可以让学生自由地把握音乐、欣赏音乐,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提高音乐鉴赏教学的效率。学生在自由舞动的过程中,可以结合音乐旋律、律动节奏,不断挖掘出自身的舞蹈天赋,利用自己对于音乐的特殊理解,将自己的感受通过舞蹈表现出来。

不仅如此,学生在跳舞时,脑子需要不停地运转,不停地去分析,对听到的音乐的节拍、律动、情感或者音速的变化等进行理解,让思维能够更为主动的融入到音乐当中。例如,在欣赏非洲音乐的时候,为了让学生能够随着音乐摆动,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根据听到的音乐自由模仿各种舞蹈动作,曲子可以选南非世界杯的主体曲Waka Waka。这个曲子比较容易理解,并且律动性非常强,全班的学生可以利用肢体动作体会非洲的音乐特色,感受非洲的当地文化,提高鉴赏的效率。同时,在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搭建一个舞台,让学生可以自由的在舞台上展现自己,结合舞蹈动作去分析音乐作品,将自己的真实体会利用舞蹈动作去表现,这样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对舞蹈的感知能力。

三、实现自由舞动,需要做足准备活动

在中学的音乐鉴赏课上,想要有效地结合舞蹈律动,发挥出舞蹈的真实作用,需要教师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这一点非常重要,主要的工作在于:

( 一) 打破传统教学的束缚,让学生离开自己的座位

在鉴赏课上,可以重新给学生排座位,将座位围成一个大圆,中间留出足够的表演空间,让学生更为放松,拉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教师在示范的过程中,学生看得更为清楚。例如,在鉴赏藏族民歌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在圆圈中自由跳舞,感受藏族舞蹈、藏族音乐的魅力。当学生融入音乐、舞蹈中的时候,可以真正感受到藏族文化的那种吸引力。

( 二) 营造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

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无论是音乐鉴赏课还是其他的文化课,教学环境的营造至关重要。如果学生在一个压抑,充满束缚的环境中学习,相信学习效率一定不高,而且对于一些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讲,还会导致厌学心态的产生。在音乐鉴赏课上,环境的营造更为重要,需要给学生们一个自由、轻松的环境,提高他们的参与兴趣度,吸引学生参加课堂上举行的各类活动。同时,教师在教学时还要观察每一个学生的动态,看看是否有不愿参与,或者一些性格过于内向的学生,这些都是观察的重点。对于这类学生,教师需要下一番功夫,了解他们的兴趣点,在下节课上,争取将他们喜欢的元素融进音乐中,融进舞蹈中。这样可以让所有的学生感受到教师的良苦用心,提高教学效率。

( 三) 找寻网络流行元素,让学生爱上舞蹈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真正地爱上舞蹈,喜欢音乐,才能更好地进行鉴赏教学。作为现代社会的音乐教师,需要做到与时俱进,了解现阶段的流行趋势,从学生的兴趣点入手,挖掘一些优秀的舞蹈、音乐。例如,风靡全国的《小苹果》,这个曲子欢快、自由,并且舞蹈动作奔放,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学生们都能够很快的掌握舞蹈动作。学生在舞曲中可以自由的舞动,利用肢体的摆动将压力释放出来,这样不仅能够实现鉴赏教育的目的,还能够满足学生们的基础性要求。

同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鼓励,因为很多学生都认为自己缺乏艺术细胞,跳舞、唱歌对自己来讲很难,害怕自己在同学面前出丑,这个问题需要教师重视起来。让学生知道,课堂上只需要自由的释放,只需要在舞蹈的律动中对音乐的魅力进行感受,享受音乐带来的这种美,这就足够了。相信舞蹈与音乐的结合,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们的音乐鉴赏能力,让学生真正喜爱音乐、喜爱舞蹈、喜爱艺术。

四、结语

浅谈感受数学中的美 篇7

【关键词】数学 美 感受

毕达哥拉斯将自然界的和谐统一于数。他认为,数本身就是世界的秩序。他的名言是:凡物皆数。但在一次集会上,一位学者提出了他的疑问:在我结交朋友时,也存在着数的作用吗?“朋友是你灵魂的倩影,要像220与284一样亲密。”望着困惑不解的人们,毕达哥拉斯解释道:神暗示我们,220的全部真因子1、2、4、5、10、11、20、22、44、55、110之和为284;而284的全部真因子1、2、4、71、142之和又恰为220。这就是亲密无间的亲和数。真正的朋友也像它们那样。学者们为毕达哥拉斯的妙喻折服了,更为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美妙的亲和数惊呆了,震撼了。人们惊叹道:亲和数的关系太微妙了。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又发现了更奥妙的高阶亲和数——联谊数。于是狭隘的两人的天地扩展为多人的世界。似乎它们也懂得“再完美的两人世界也不能代表人世间所有的美丽”的道理呢。另外,勾股数、质数……所具有的美妙性质,也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审美实践告诉我们,人们对美的感受都是直接由形式引起的。但数学的形式美还不单纯表现在自然数所玩弄的这些许花样上,和谐的比例与优美的曲线或图形,都能给人以强烈的形式美的享受。和谐的比例中最负盛名的是被开普勒称为欧氏几何学两颗明珠之一的黄金分割。它成为人们普遍喜爱的美的比例,并为广泛应用。艺术家利用它塑造了令人赞叹的艺术珍品,科学家利用它创造了丰硕的科技成果。象征黄金分割的五角星在欧洲也成为一种巫术的标志。这神圣的比例值也被抬高了身价,而被称为黄金数了,成了宇宙的美神。人体最优美的身段遵循着这个黄金分割比;令人心旷神怡的花凭借的也是这个美的密码,就连芭蕾舞艺术的魅力也离不开它。真是:哪里有黄金数,哪里就有美的闪光。优美的曲线同样带给人们美的享受。如得之于自然界的四叶玫瑰线、对数螺线及应用于建筑中人为设计的超椭圆曲线等。更有那久负盛名的茂比乌斯曲线。华盛顿一座博物馆的门口,有一座奇特的数学纪念碑,碑上是一个八英尺高的不锈钢制的茂比乌斯圈。它日夜不停缓缓地旋转着,带给人们美感享受的同时,又昭示出人类正如它一样永无休止地前进着。

罗丹说:自然总是美的。伽利略则宣称道:自然这本书是用数学语言写成的。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数学总是美的,数学是美的科学。数学中的美,不是以艺术家所用的色彩、线条、旋律等形象语言表现出来,而是把自然规律抽象成一些概念、定理或公式,并通过演绎而构成一幅现实世界与理想空间的完美图象。只有数学内在结构的美,才更令人心驰神往与陶醉。它的博大精深与简明透彻都给观赏者以巨大的美的感染。

数学内在美的标准在于它的真实、准确、简洁、和谐与普遍。

真中见美,是数学内在美的重要特征之一。真与美总是紧密相连的,而数学堪称真的楷模。正确性是数学中绝对的准则。这种真,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如从实践中得到的点、线、面,就是高于生活的完美的、理想化的图形——理想直线只具有长度,两条理想的、完美的,准直的理想直线,相交于一个理想的、完美的点,而这个点除了位置以外竟压根儿就没有大小;数学中所定义的圆,比任何画家和文学家所能描绘的都更加完美无缺。正是这种真实与正确,使数学显示出它特有的美的魅力,使它能延续几千年乃至永久。

简洁性、和谐性与普遍性三者的统一,是数学内在美的另一重要特征。简洁是数学中引人注目的美感之一。通行世界的符号可算是最简洁的文字,精炼准确的数学概念和定理的表述,可算是最简洁的语言。数学以其简洁的形式,从一组简洁明了的公理、概念出发推证出各种令人惊叹的定理和公式,使人们洞察到其内在的和谐性和秩序性,从中产生一种崇高、博大、妙不可言的审美感受。正如绘图时用三种原色绘制出各种色彩缤纷的图画或简谱中凭借七个音符谱写出各种令人心醉的乐章所带给人们的艺术美的享受一样。从这一组定义、公理出发,演绎出一套逻辑体系,从而建成一座巍峨的数学大厦,这是众多数学家乐意玩的游戏。而欧几里德正是玩弄这种游戏的第一位大家。当他把欧氏几何的逻辑体系呈现在世人面前时,世人为这一壮举所折服了、迷住了。爱因斯坦感叹道:这是人类一个可赞叹性的胜利。更有人断言:能觊觎美神真面目的,唯欧几里德一人而已。

无数实践证明,数学美对于人们进行数学创造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对数学美感的追求是人们进行数学创造的动力来源之一。其次,数学美感是数学创造能力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第三,数学美的方法也是数学创造的一种有效方法。数学教材中的正方形的对称、圆的和谐、曲的变化、数和形的协调无不给人以美的感受。

总而言之,数学本身处处充满了美的韵律,教师应充分展示教材的数学美,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同时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教师应认真体会教材中美的内涵,引导学生去发现、欣赏、创造数学美,培养学生的美感和良好情操,促进学生创新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易南轩.《数学美拾趣》,科学出版社.

[2] 张楚迁.《数学文化》,高等教育出版社.

[3] 高隆昌.《数学及其认识》,高等教育出版社.

描写自然现象的美句 篇8

1、大雪纷纷扬扬落下,那一片雪花在空中舞动着各种姿势,或飞翔,或盘旋,或直直地快速坠落,铺落在地上,在这一刻,一切都是美好的,一都是寂静的,站在窗前,那片片雪花的欢声笑语却在我耳边响起。它们的欢乐,我听得到。

2、夏天宛如一个顽皮而活泼的孩子,脸说变就变。刚才还是晴空万里,转眼间变成倾盆大雨。俗话说“雨后见彩虹”,我等待着下雨过后,看那美丽的彩虹。终于,大雨过后,夏天又恢复了原来的灿烂笑容,只是不同的是这次的笑容更加灿烂,更加甜蜜,那,那是彩虹!

3、门口的那几棵桃树已经开花,粉红的花瓣,橘黄色的花蕊。雨滴落在花瓣上,还没有来得及停留,就不得不无情的滑落。而那花蕊似乎本着处处留情的想法,偷偷的沾上几丝露水,生机昂然。桃树的绿芽,发满了整棵树。配合着那清艳的桃花,在雨丝的映衬下,清脆多姿。

4、关着窗,我听见“哗啦哗啦”的声音,原来我以为是狂风,可是一打开窗子,听见的声音可不是“哗啦哗啦”而是“撕里撕里”的声音,原来是从北面吹来的微风掠过树捎的声音。这里我起了2003年1月下的一场大雪,雪花飘落在地上,轻得没有声音,那时候我才两岁,四周一片宁静,宁静得就边雪花落在地上都听得见一丝微弱的声音。

5、春天到了,鸟语花香,花儿们争奇斗艳,鸟儿们“叽叽喳喳”唱着动听的歌,像是在赞美春姑娘。春雨也“沙沙”的下了起来,在这迷人的仙境中,怎么能少了他呢?小河弟弟也“哗啦啦”的流着,看来他也在欣赏春姑娘布置的一切呢!

6、夏天到了,天气总是那么闷热,人们多么希望风儿快些到来。而风儿却变得格外的淘气,总在跟人们捉迷藏。好不容易出现了一丝风,可还没来得及高兴呢,它又跑得无影无踪了,无论怎么都找不到它。嗨,真是拿它没办法!

7、空气似乎变凉了,再也闻不到前些天那些暖和的味道。我的胳膊在冰冷中似乎也有一丝的麻木,好似在一瞬间失去了知觉。好想,努力伸直自己的身子,去抓住那空中飘忽不定的雨滴。像自己的爱情一样,自己努力去争取,伸开双手,抓住的却只有丝丝残酷的空气。

8、草木华荣,田野纵横,极目眺望是一片绿色大洲,绿得发亮,绿得香醇,绿得饱满,绿得无际。春日的田地格外诱人,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这片无尽美丽的绿地上,显得光濯耀眼,峻山屹立,姿态千百,一座座崎岖不平的鬼斧神工,令人交口称许,山上怪石嶙峋,山顶无限风光,好比一程奇妙趣味的旅程,在攀登中体验,直到最美的顶峰。山峰直插云霄,岿然不动,气势雄壮威腾;江水滚滚,波涛澎湃,似乎在讲述着人间的浩瀚历程。

9、在秋天来临之季,金风也赶来了。它带着丰收的喜悦,带着神奇的色彩,带着清爽的空气,拿着一支大画笔,把树叶染得黄黄的,把田野、果园染上了金黄色。一切都变得金灿灿的,给人一种全新的感觉,再加上风儿那优美的舞姿,更是让人快乐无比。

10、你向远处望去,能看见 一道道稻田。它似乎笑弯了腰,又像一个个文人雅士,都在向大地鞠躬呢!一阵轻风吹过,一棵棵禾苗抬起了 头,在清风中摇摇摆摆着,煞是好看。

11、天灰蒙蒙的,几朵淡粉色的荷花像连体儿童一样,紧紧地夹在大片绿色之中。数片绿油油的荷叶伴随着丝丝凉意尽情的跳起了迪斯科。这时,一连串的晶光闪耀的雨水从天而降,滋润着花,滋润着草,滋润着大地,滋润着人们的心田。我倚靠在藤木椅上,雨中荷田映入眼帘。雨渐渐大了,风愈显得烦躁不安,把荷叶吹得一张张翻起来,就像姑娘们转开着的舞裙。

12、雨水带来的天空是灰色,是阴沉的色调。我眯起眼睛仰望天空,看不到一丝的生机。灰灰的天幕也只有在滴滴哒哒落下雨水的衬托下,才能显示出一丝的生气。像一个正在发脾气的孩子一样,雨中的天空有着几多的神秘,天空中云层浓厚,根本看不到深处,看不到它那本来明亮透彻的眼睛。

13、春天,微风缓缓地吹过田野,吹过山岭。嫩绿的小草在地里睡了一觉醒来,慢慢地把脑袋伸出地面,小树发芽了,它们随着风儿翩翩起舞。小鸟快活地在天空飞翔,在尽情地歌唱。风儿用手轻轻地抚摸着我的脸,软绵绵的,舒服极了。

欣赏自然界的美诗歌 篇9

一、四季的思考

春天

满眼的绿色

醉了天地

醉了沉思的梦

睁开眼睛

蝴蝶翩翩

欣欣向荣

春光艳阳

夏天

花香缭绕身边

沁入人的心扉

不经意的呼吸间

馨香溢满了屋中

蝉鸣惊扰了

夜海中的月亮

星星也不停地眨眼

秋天

金色装饰群山

望不到尽头的果树

延绵在起伏的峰峦

一排一排的大雁

在蓝色的天中

炫耀丰收的`喜悦

由北方飞向南方

冬天

藏不住美丽

小雪花总把圣洁

在高高的空中抛洒

中华的江山

在银色的世界里

傲然起舞

昭示自强不息的哲学

二、世间绝妙的风情

太阳躲得太远

担心把冰雪融化

高空的阳光

在大地上游戏溜滑

冬天的美丽

只有置身其中

才能感受到

那铭心刻骨的靓宫

冰柱在山泉边矗立

直插入云霄

白云缱绻着玉菱

向浩宇宣扬勇敢与顽强

雾凇过于庄重

把晶莹的冰花

挂满了树枝

到中午就唱起恋歌

乖巧的小鸟

飞行在林海

每来到一处

响起动人的音乐

思想在这里放飞

享受安静的环境

同时欣赏迷人的

世间绝妙的风情

三、时间追赶月光

月亮悄悄地

绽放出甜蜜的笑脸

一天的青辉

洒满了街道的中间

灯光燃亮了夜空

星星不停地跳跃

徜徉在人群里

体味空气的凛冽

冰雕闪烁着霓虹的梦幻

变动着玄妙的色彩

音乐在地上流淌

冬天踏着夏天的弦律

冰糖葫芦

勾引汩汩的口水

不吃不快乐

咬一口永远地刻在记忆里

冰城的冰棍

在游客手中挥扬

很快就储蓄在腹腔

凉爽的笑声在周围荡漾

时间追赶月光

打开手机把光荫摄入

闲暇时品味咖啡

诗意的栖居——感受诗歌中的美 篇10

关键词:诗歌;美;语言;意象;意境

“诗歌教学过程就是学生对作品创造的艺术形象,艺术意境进行感受、理解得到赏心悦目、颐养性情的审美感受和思想认识、道德情操等方面的教育的过程。”因此,语文审美化教学要求在诗歌教学中通过诗歌特有的美学语言对其进行诗性解读,继而完善

人生。

一、鉴赏诗歌语言之美

诗词是语言的艺术,朱光潜说:“诗比别的类文学谨严,较纯粹,较精微。”诗歌是语言艺术的精髓,在许多古诗词作品中往往因为一字一词的独特运用而使境界顿生,因此在诗歌教学中要把握诗歌的语言美。在具体的操作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把握诗歌中的关键词,因为这个关键词往往是诗歌表情达意的诗眼。例如在《定风波》中,“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是诗眼,教学中就要让学生分析作者都从哪些角度表现“归去”“晴”的含义。其次要对关键字加以分析推敲,即通常所说的“炼字”。我们需要炼的字往往是一些动词、形容词、虚词等,这些字的使用常使诗歌达到一种令人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让人回味无穷。李泽厚曾说:“中国诗话词话中经常讲究字句的推敲,一字之差,境界顿异。”例如可提问学生《赤壁怀古》中“惊涛拍岸,乱石穿空,卷起千堆雪”是否可以换做“惊涛裂岸,乱石崩云,卷起千堆雪”。也可以采用迁移方法,如李清照的《醉花阴》最后一句“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瘦”是诗眼,为什么会“瘦”,可以让学生参照柳永的《蝶恋花》“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来理解。

二、感悟诗歌意象与意境之美

意象与意境是理解诗歌的关键切入点,恰当的理解与把握诗歌的意象与意境是解决一切与诗歌相关问题的关键所在。所谓意象,属中国古典美学范畴,是融入了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换句话说就是指经过主体创作的具有艺术性的客观物象,是主客观的一种融合。

关于意境的概念,最早王昌龄在《诗格》中称诗歌中有三境:物境、情境、意境。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沧浪所谓兴趣,阮亭所谓神韵,犹不过道其面目,不若鄙人拈出‘境界二字,为探其本也。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气质、神韵,末也。有境界而二者随之矣。”简单地说是指诗人的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交融而形成的诗意空间,诗歌的意境之美是一种整体的艺术之美,它能唤起读者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身处其中会让读者产生一种心灵的释放,从而得到美的享受。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以我观物,万物皆着我之色彩。”因此,把握诗歌的意境是诗歌教学的重要途径。

由于受历史文化和民族心理的影响,一些事物所包含的主观情感和象征意义被固定下来,在教学中要结合具体诗篇让学生对此有所了解。诗歌的意象是诗歌创作的核心,也是它的本质特征。可以这样说,没有意象也就没有诗歌,因此诗歌教学必须建立在对意象解读的基础上,有了意象的组合学生才会体会到诗歌的意境,继而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去体会诗歌的主旨和情感的表达。

在读到柳永的《雨霖铃》时,寒蝉、长亭、骤雨、兰舟、烟波、柳树、晓风残月这些充满愁绪的意象组合在一起,激发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理解其中浓重的离愁别绪。同样是离别的题材,《再别康桥》虽然抒发的是对康桥的留恋、不舍,但是所形成的意境却与前者大大不同,云彩、金柳、夕阳、青荇、彩虹、星辉斑斓组合在一起形成的是静谧清幽的意境,从中也可以分析出作者飘逸、缠绵而又富有灵性的人格魅力,而这又都源于其一生对爱、美、自由的追求。同一个意象的解读往往也可以是丰富的,在《琵琶行》中“月”就有了多元化的表现,诗歌中出现了多次月的意象:“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这是在听曲之前,诗人经历宦海沉浮,心情低落,此时月色营造的是一片凄凉愁苦的意境;“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琵琶女用自己高超的琴艺,融进自己半坐生活的深刻感受,弹出了一曲叩问生活、质问生命的悲凉之曲。一个“白”字,突出了月色的明亮,江水的平静,夜色的静谧,更表达了诗人心境的空白、迷惘;“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这一句则写出了时间流逝之快,琵琶女年华流逝,青春不再,内心的孤寂和落寞之情;“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一个“寒”字,写出夜之深,江面景色之冷,更写出琵琶女心境之寒;“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这是作者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悲叹之后,这样的美景其实衬托的是作者的哀叹之情,为作者借酒浇愁提供了一个背景。这首诗中可以说作者将“月”的意象发挥到极致,并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集成和发展。

综上,诗歌的美意蕴无穷,读诗、品诗不仅是为了应试,更可以指导人生,所以我们要让学生感受其中的美,继而学会诗意

的生活。

参考文献:

[1]金卫芬.让诗性的教化培育人性的诗意:高中诗歌审美化教学初探[J].语文学刊,2008.3.51-52.

[2]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三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361.

[3]李泽厚.美学三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1).

[4]王国维.人间词话[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4).

感受大自然之美 篇11

(一)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感受大自然无尽的美中更加亲近大自然,更加热爱大自然。能力:本节课通过观看视频资料和学生自主感受两种方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大自然的美之所在,懂得如何欣赏大自然的美,学会亲近大自然。

知识:通过教学,帮助学生认识到大自然的美,提高学生认识、感受和亲近大自然的意识和能力,学会走近大自然。

教学重点:怎样鉴赏大自然之美 教学难点:怎样鉴赏大自然之美

(二)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约1分钟)

1、导入语:(详见教材P32引言)

2、板书课题: 第十二课 感受大自然之美 2.自学目标(约1分钟)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感受大自然无尽的美中更加亲近大自然,更加热爱大自然。能力:本节课通过观看视频资料和学生自主感受两种方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大自然的美之所在,懂得如何欣赏大自然的美,学会亲近大自然。

知识:通过教学,帮助学生认识到大自然的美,提高学生认识、感受和亲近大自然的意识和能力,学会走近大自然。

3.自学指导(约3分钟)搜集与交流:

以“美在大自然”为主题,搜集有关资料,包括图片、诗歌、散文、歌曲等。分组交流搜集到的资料,感受大自然之美,并精选资料在全班展示。

4.学生自学(约15分钟)

育聪察强毅之才 养正直中和之德

1、美丽的大自然 情境活动一:(见教材P32页)图片1:草原秀色 图片2:黄果树瀑布 图片3:三峡风光 图片4:泰山雄姿 谈一谈:

每个人都有自己眼中的大自然,自己认为大自然美在哪里?(1)美丽的大自然(大自然之美的内容)①神秘的宇宙使大自然美丽无穷

(学生朗读教材,从中感受其无穷的魅力)②奇妙的生物世界精彩纷呈 ③大自然风光秀丽,美景如画

(学生朗读教材,去感受领略其中之美)④美丽的大自然对我们的益处 美丽的大自然对我们有哪些益处呢? 美丽的大自然给我们以无穷的精神享受,带给我们欢乐,陶冶我们的情操,丰富我们精神生活。

5.教师导学(约10分钟)(有微课的可渗透微课助学)怎样鉴赏自然美(P35页)

鉴赏自然风景,要注意观赏的距离、角度、时间,还要发挥人们的想象力

①观赏的距离:(P35—36页)观赏风景时,如果我们要观赏全景,就需要有一定的距离,才能见其全貌和整体的美。如果要观赏局部的美,距离要近些。

②观赏的角度:(P36页)观赏风景的角度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观赏效果。比如,“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③观赏的时间:(P36页)观赏风景还有一定的时间性。(3)自然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P36页)(按教材简述)

由此可见,我们中学生应该走进大自然,在感受大自然无尽的美中更加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

审美交流

图1:泰山远景 图2:泰山日出 谈一谈:泰山美在哪里? 泰山——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 本节课应掌握得知识点:

①大自然之美的内容:神秘的宇宙使大自然魅力无穷;奇妙的生物世界精彩纷呈;大自然风景秀丽,美景如画。

②美丽的大自然对我们益处:给我们无穷的精神享受,带给我们欢乐,陶冶我们的情操,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③自然美的分类:一种是经过人们直接改造加工、利用的对象;另一种是未经直接改造的自然。

④怎样鉴赏自然美:要注意观赏的距离、角度、时间,还要发挥人们的想象力。

6.训练检测(约10--15分钟)

1、“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种景象属于()A、宇宙之美 B、生物世界之美 C、自然风光之美 D、劳动之美

2、美的自然对象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经过人们直接改造加工、利用的对象,另一种是未经直接改造的自然。下列属于后者的是()

①设计精巧的园林②美丽的西湖 ③浩瀚的星空④起伏的山川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3、同样是面对梅花,失意的陆游写出的诗句是“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而意气风发的革命领袖毛泽东写出的却是“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这说明()

①对自然美的欣赏与人的思想观点密切相关 ②陆游不会欣赏自然美 ③自然美总是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④面对同样的自然景观,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感受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自幼爱鹅,成年后喜欢饲养鹅,每当他写字劳累时,就到鹅池边观赏鹅在水中嬉戏、畅游的情形。渐渐的,他还从鹅从容自然的神态中受到启迪,融入到自己的书法艺术当中。这告诉我们()

①提高艺术修养,主要欣赏自然美 ②学会欣赏自然美可以提高人们的艺术修养③欣赏自然美能陶冶人的情操④生物世界也包含着丰富的自然美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三)教学反思

感受大自然作文 篇12

这次旅游以组为单位,在我们的小组里我是组长,队员是江鑫、唐立鸿、郭泳龙四个人。盼望已久的旅游车到了。我们组“打头阵”走向了那辆标着大大的“六一班”的空调大巴,我们四个人好不容易挤到了一起,车子“哐当哐当”地上了路。车上,我们班的“四大天王”开始唱歌。不一会儿,就到了泉林山庄了。我们蹦蹦跳跳地下了车,老师和导游说完了安全规则,我们全班就“散”了,一小组一小组地走开了。我们“就地取材”,先去玩了附近的游乐设施:“滑翔飞翼”。那是用结实的钢丝吊着一个飞机模样的东西,里面可以做上四个人。“哈!我们人数‘相符’呀!”然后倒着拉倒高的地方,再冲下来。看着别人玩得那么高兴,我们也不甘落后。到我们坐在“飞机”里了,“飞机”慢慢后退。冲下来那一刻我幻想着自己是一只小鸟,在天空中快速飞翔;幻想自己是一只轻快的小猴子,再树藤中飞快地穿越着。呀!实在舒服极了。这时真想变成一位“原始人”,在大森林中自由自在地大叫,那一定很好玩。随后我们又去玩了游艇。好是好玩,但是发动机吵死人了。真想让耳朵聋了可能还好受一点。真不明白我们几个当时是怎么吵着要来坐的。我们还玩了很多东西,开心极了。

中午吃完了饭,感觉还不错,一根香肠、一片火腿、一只鸡翅,还有一些大白菜和好多饭,吃得我饱饱的。只剩下20分钟了,我们又去玩了单轨自行车,这是饭后的最好去处。在自行车上,我和江鑫都昏昏欲睡了。说实话,不困就怪了,除非你没眼睛或者是金鱼眼(没眼皮)。我们在树梢上慢慢地走;头顶上还挂着一块遮阳的布;偶尔有小鸟“吱”地一声掠过;四周连大狗也在打呼噜;我都要睡着了。我们又开始集合,然后又上了车,车又“哐当哐当”地回到了学校……

上一篇:四年级作文写人作文下一篇:集团财务管理存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