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生活的小学生作文

2024-11-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乡村生活的小学生作文(推荐16篇)

乡村生活的小学生作文 篇1

有一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了外婆家的果园摘果实。远望去,外婆家的果园,到处都是红的,像一片红彤彤的地毯。我凑着头,定眼一看,风一吹来,果实就摇摆着,像给我们打招呼似的,我向四周望去,它们就像给我们微笑,我一下子被陶醉了。

接下来,我去果园摘果实,我摘的果实是-----草莓。草莓有两种颜色,一种是红的,一种是青的。我迫不及待地拿起篮子专心致志地挑选草莓。变挑选变被吗草莓馋得我垂涎三尺,我偷吃了几个青草莓,结果被酸得眼睛都睁不开了,立刻哇哇大叫起来,隔九条街也能听到我的声音。不一会儿,我又偷偷地吃了几个红草莓,真是太好吃了,甜甜蜜蜜的。不知不觉,一分钟后,我就吃了20个草莓。我仔细观察草莓,草莓的上头有绿色嫩叶挂着草莓,像吊风车似的,而且草莓像一个个红宝石似的,非常美丽,原来这才是熟透的草莓!我深深地记住了它的模样。我一下子知道了原来农村生活虽然简朴,但也非常快乐。我兴高采烈地回到池塘上,结果我被一只狗追着,草莓全部掉在地上,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啊!最后我垂头丧气的回到池塘里。

乡村生活的小学生作文 篇2

那么, 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少年宫”活动的开展对学生的课余生活起到了哪些作用?

第一, “乡村少年宫”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乡村少年宫”是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 它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教育资源和其他有用的资源, 给学生播放爱国主义影片和其他爱国主义宣传片, 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使学生有理想, 有道德, 有爱心, 懂得感恩, 热爱家乡, 热爱祖国, 热爱人民, 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少年宫”可以组织学生参加道德讲堂听课、学习、研讨, 到烈士陵园、敬老院、工厂等参观调查, 培养他们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少年宫”还可以开设图书馆、班级图书角, 加强墙文化建设, 精心设计校园文化, 可以围绕“中国梦”为主题办墙文化展, 让学生在书海中畅游, 在全校开展“国学诵读”活动, 让他们在书香环境中受到“国学经典”的熏陶。在“少年宫”里教师的角色是辅导员, 这角色的转变, 有利于和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学生沟通, 一些在原班级解决不了的问题, 可以在“少年宫”里通过活动的方式解决, 拉近了师生关系, 加深了教师对学生的了解。所以, “乡村少年宫”对转变后进生、教育后进生、提高后进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起到一定的作用。

第二, “乡村少年宫”是学生文体活动开展的基地。“乡村少年宫”是农村未成人艺术、体育活动开展的集中场所, 它不仅向农村未成人普及了艺术、体育方面的知识, 还开阔了他们的眼界, 发展了他们的兴趣爱好, 培养了他们勤动手、勤动脑的良好习惯, 使他们在体验中感悟道理, 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少年宫”可利用学校原有的场地开展篮球、乒乓球、跳绳等体育活动, 使每个学生在“少年宫”里至少掌握两种体育健身活动技巧, 全面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寄宿制学校还可向当地政府争取资金, 在“少年宫”开设舞蹈室、声乐室、美术室、书法室、手工制作室等, 并开设相应的艺术培训兴趣小组, 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有选择地参加活动。他们通过科学系统的舞蹈教学训练, 可以塑造美丽形体, 增添魅力, 增强体质, 磨炼毅力, 丰富想象力, 陶冶情操, 形成活泼、热情、开朗的性格。通过绘画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能赋予学生敏锐的眼睛、灵巧的双手、丰富的想象力和一颗善良的心。他们还会懂得如何去观察生活中的美, 如何去表现生活中的美, 从而提高审美能力。小学生在“少年宫”里通过电子琴、钢琴、手风琴、二胡、笛子等声乐的学习, 能提高音乐素质和艺术修养, 可以开发智力, 提高对音乐的鉴赏力, 还能形成严谨踏实的学习态度和自觉刻苦的学习精神。此外, 书法是我国历史悠久而又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的艺术, 它以汉字特有的线条和书写规律表现出丰富多彩的笔法、章法和笔势, 反映人们的气质、情趣。所以, 在小学开设书法课是十分必要的, 特别在寄宿制小学的“少年宫”开设书法兴趣小组更是必要的, 它是课堂书法教学的延伸, 通过长期的训练, 可以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和书写速度, 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成绩。另外, 通过手工制作、剪纸的训练, 可以使学生心灵手巧, 培养他们大胆尝试、手脑并用的能力, 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丰富的想象力。“少年宫”这些活动的开展, 为学生走进艺术之门提供了机会, 为他们美好的人生奠定了基础, 也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 丰富了他们的校园生活, 增强了他们学习的热情和自信心。

第三, “乡村少年宫”是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实习地。在“少年宫”可以开展一些适合小学生的科技创新实践活动, 即从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入手, 结合他们的兴趣爱好, 充分利用学校微机室, 开展电脑绘画等课外拓展延伸培训活动, 还可以利用科学实验器材, 开展实验操作和科学探究活动, 以及智力七巧板训练活动, 经常鼓励学生搞一些小发明、小创造活动, 并定期评比, 发奖鼓励, 以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实践能力。还可经常组织学生参观科技展, 对他们进行科普教育, 从小培养他们探究科学技术的能力。

第四, “乡村少年宫”是寄宿制学校学生间交流思想、发展友谊的平台, 也是师生间相互了解、增进情谊的平台。在“少年宫”里, 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学生在辅导员的指导下一起参加活动, 他们互相关心, 互相帮助, 跟原来的班级一样, 彼此信任, 他们没有感到陌生和孤独, 反而感到温暖、愉快和轻松, 因为他们在这里没有作业, 没有压力, 只有平等和关爱, 他们和辅导员一起活动, 一起切磋技艺, 一起克服训练中的困难, 一起分享活动中无穷的快乐, 所以“乡村少年宫”是学生的乐园, 是学生快乐生活的港湾。

快乐的乡村生活 篇3

记得三岁那年,第一次回老家,我就被那儿迷人的风光吸引住了。你看:蓝天白云下,葱郁的山峦,青青的水草,袅袅的炊烟,片片的农田,就像油画一样漂亮。当时,我就一再追问妈妈,这是不是老家的森林公园?因为在这之前,我曾多次去过城里的森林公园。经过对比,我发现城里那些人工造出来的森林公园比起老家的自然环境差远了,虽然这里没有高科技制作的假山和音乐喷泉等人造景观的华丽和高贵,但它却有城市森林公园没有的清新、宁静和自然。

在大妈家的院子里,像鸡鸭鹅、猪狗猫这样的动物样样齐全。最有意思的要数那只叫“馋嘴”的小狗和“懒汉”的老猫了,为了讨得主人欢心,它俩一天到晚总是打闹不停。有时虽然也有休兵罢战的时候,但短暂的和平常常会因为半根吃剩的骨头被打搅得鸡犬不宁。要是碰上大妈心烦了,这俩倒霉蛋还会被双双轰出院门,甚至罚饿半天饭。

院子里的鸡呀鸭呀对我非常友好,有的下蛋给我吃,有的主动和我交朋友。尤其是那只花母鸡,只要我想抱抱它的小鸡,它就会站在一旁用胖嘟嘟的身子蹭着我的裤腿,“咯咯咯”地叫个不停,似乎在说:“抱吧抱吧,没关系的,想抱多久就抱多久吧!”而那只高傲的大公鸡,对我却充满了敌意,总是虎视眈眈地盯着我,只要一见到我抱它的孩子,它就会扑楞着翅膀,怒气冲冲地追过来,瞪着一双红红的眼睛,似乎要一口吃了我。每次要是没有哥哥姐姐们的保护,我是不敢随意碰小鸡的。

最让我留恋的是老家门前的那条河了。夏日每天吃过午饭,我和小伙伴们就要下河去玩了。大家在河边抓小鱼、捉螃蟹、堆沙子、打水仗,玩耍着、嬉闹着,笑声伴着水声在对岸的山涧回荡着。因为我从小在城里长大,是只“旱鸭子”,每当看到哥哥姐姐们像泥鳅一样钻进河里,在水下憋上好一阵子才探出头来时,总感到既好奇又羡慕,盼望着自己有一天也能像他们那样,当个“浪里白条”。

除了在湖边玩泥巴,最让我喜爱的是在河里洗头了。在城里的美发店洗头时,我的头常被服务员抓得又疼又痒,而在清澈见底的河水里洗头,简直是一种享受——特别清凉和舒坦,就像一位慈爱的妈妈,用手在轻轻地抚摸着我。

晚上,阵阵山风吹来,伴着蛐蛐的鸣唱,人们在不知不觉中进入甜美的梦乡……

啊!乡村生活是多么纯朴、多么美好,虽然它没有城市的富有和繁华,但却有城市所没有的欣喜和欢乐!

乡村生活小学作文 篇4

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晨起,拿着锄头,哼着小调,走在蜿蜒曲折的小路上,一边呼吸着新鲜空气,一边寻找着笋芽儿的身影。突然,一条小溪出现在我面前,溪水清澈见底,小虾闷正成群结队地游来游去,小鱼自由自在地在水草间穿梭。于是,我忍不住拿出一个塑料袋,想把鱼虾装到大袋里。可是,小家伙们机灵得很,稍有动静就四处逃窜,好不容易抓住了两只小虾米装进袋里,跳过小溪,穿过树荫,终于来到我们的竹林。我捡起锄头奋力地挖起来,挖了两株大笋,便抱起大笋,兴高采烈地回到小屋,交给奶奶。中午,农场竹笋“满汉全席”,想不到光是竹笋就能烧出这么多好吃的菜肴。

午饭过后,爷爷带我来到田地,当然,可以适当进行采摘。我拎着竹篮,下到地里,先采了一些不同品种的蘑菇,然后收了可爱的小白菜,最后是色彩鲜嫩的辣椒。可有一种蔬菜让我很疑惑,它跟其他菜一样也是绿色的,但它的周围有红红的一圈,经过一阵遐想,我终于向前走了几步,用手拔了起来,可它牢牢地扎在地里,拔不动。“嘿——嘿——”好半天才拔了出来,一看是一个又大有肥的红萝卜,它萌萌的样子逗得我哈哈直笑,我无奈地说:“咱晚饭间!”

乡村生活小学作文 篇5

早晨,勤劳的公鸡叫咱们起床。吃完早饭,咱们来到田里播撒种子──播撒今日的种子,收成明日的期望。

上午,咱们来到大树下游玩。翻跟头,摔跤,竖蜻蜓……玩累了,就坐在大树下讲故事,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展现在咱们的眼前。这时,河水通知咱们:“快下来呀,河里可好玩了。”“扑通扑通”咱们跳进了河里。

下午,火辣辣的太阳阻挠不住咱们游玩的脚步。冲出家门,来到森林里。老规矩——爬树。灵敏的动作使人目不暇接。

黄昏,一切都显得那么安静,那么调和。咱们躺在草地上,仰视天空,看着一闪一闪的星星,脑中充满了美丽的神话。

小学作文:关于乡村生活作文 篇6

去年寒假,我在老家“享受”了一个假期。而且有一天还钓了鱼。那天天气晴朗,下午太阳很猛,我和哥哥一起去钓鱼。来到了一个池塘,哥哥和我就马上专心致志的摆弄起鱼竿来了,我们捉了几只肥肥的蚯蚓,把它们当成鱼饵,让鱼儿上钩,把它们吃了。

把蚯蚓绑好,放进水中,慢慢等鱼儿上钩。大概等了15分钟,浮标动了,我连忙拿起鱼竿,却发现鱼儿已经“逃之夭夭”了,我的妈呀!浪费了我15分钟啊!

我必须要钓到鱼,哪怕是一条小小的鱼也行,因为哥哥已经钓了好几条鱼了,我不能让他们看我的笑话!

没办法,我再次把鱼钩放进水里,耐心的等待鱼儿上钩。不一会,浮标又动了,我急忙把鱼竿收回来,哈哈,让我逮了个正着,鱼儿还来不及要逃走,就被我捉住了。这鱼儿像顽皮的小孩,活蹦乱跳个不停。我跟哥哥说:“今天晚上加菜喽!”

乡村生活的小学生作文 篇7

如何让乡村学生喜欢作文,提高写作水平呢? 笔者作了一些尝试。

一、增强自信,激发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 ,对学生要“激发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养成写作的良好习惯”。针对他们阅读面和阅读量明显不如城里孩子的现状,我让他们明白,一是作文就是用自己的手写自己的心,写出真情实感;二是他们的人生经历比城里孩子更丰富更有表现力,从而树立作文自信感。

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只能是一种内驱力,写作的合作和交流才能产生成就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要重视发挥交流欣赏在写作中的作用。印象最深的是学生陆之超的一篇习作《国庆里的新鲜事》,选材、构思都很不错 ,打印分发给学生后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作了很高的评价, 我看到陆之超同学脸微微有点泛红,眉目间透着喜气。当然,在同学们的赞扬后,我不失时机地提出本文是否可以作些润色? 人物的刻画上是否单调和肤浅了些?怎样使人物形象丰满呢? 是否增加一些人物的描写? 加在哪里更合适? ……过后陆之超经常找我问问题看得出他对语文尤其是写作有了浓厚的兴趣。

二、贴近生活,写出特色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多角度观察生活 ,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叶圣陶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流,源泉丰富,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这番话充分说明了生活对于写作的重要性。要想让学生有内容可写,有兴趣写,就要让学生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让孩子们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大自然,用自己的心聆听大自然。

如一次习作《我的家乡》,很多同学觉得无话可说,无从下手,就是写了也泛泛而谈,自己感到平淡乏味。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当然是学生对生活观察得不够,脱离了生活就成了无米之炊。我让学生走进田野,走进村庄,走进农舍,看早晚的景,听农家的话,辨家乡的味,选取细小的事物表现家乡的美家乡的变化, 尤其不能忽视农村这样一个充满自然气息的特定环境。学生在这样的指导下纷纷给了我一些惊喜。

三、加强阅读,重视积累

写作离不开积累,厚积才能薄发。当前中学生的学习任务较重,平时只是忙于应付老师布置的各项作业,根本无暇顾及阅读。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量,拓宽阅读面呢?

首先要用好教材,其次要求学生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规定课外阅读量。建议并引导学生利用双休日、节假日,把自己的阅读心得写下来,“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四、巧用技巧,增彩添色

如何让乡村孩子在考场上短时间内写出一篇500字以上的优秀作文? 除了平时的训练和积累外,让他们掌握一些考场作文技巧也是十分重要的。

1.注重书写

近年来,卷面整洁、写字工整已经成为中考作文的一项重要评价标准,“字如其人”的古训至今仍在每个老师的心中根深蒂固。乡村学生由于种种因素,字迹优美的极少,工整清晰的也不多。如何创造一个清楚整洁的文面,增加评卷老师对作文的印象分? 作文的书写要注重几点:1用颜色比较深的水笔书写;2不要出现涂改,笔画端正;3杜绝空格、拼音;4尽量把字写得大一点。

2.巧拟题目

“题好一半文”。文章的标题就好比一篇文章的眼睛 ,题目拟得如何,不但存在给阅卷老师第一印象差的问题,而且直接影响到阅卷老师对文章的评分。例如中考满分作文《为何小偷这么多》,初看以为是作者在抱怨社会风气不好,其实作者采用设问句巧妙设下了悬念,引人入胜。开篇的“我一直生活在一群小偷之中”,更是下笔不凡,它在吸引你往下读,这些“小偷”是那些关爱我的妈妈、同学、老师。这样的题目新颖别致起到以奇句夺目、先声引人的功效。

3.炼好头 、尾

古人说“凤头豹尾”,就是说开头要写得有姿有彩,像凤凰的头那样,出色的开头能一下子就打动评卷老师的心。如满分作文《把黎明的美丽带给曾失落的我》的开头用了题记提示了文章的主旨:就在蔚蓝变得紫红的那一刹那,也预示着无情的黑夜即将代替这片漂亮,但我仍然坚信:无情的黑夜也是慷慨的! ———题记。这类开头直抒胸臆,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自然会给阅卷老师留下一个好印象。

结尾应该是文章的圆满收束,是文章的压轴部分,结尾巧妙,收束自然得体,不仅能使读者感到余音缭绕,回味无穷,而且能给阅卷者“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惊喜。

4.安排结构

考生们往往只注重作文内容、立意、语言等方面的“出巧”其实好的作品如果有了漂亮的包装,就定会带给阅卷老师新与美的视野与享受。如:满分作文《打造蓝天》就用了三个十分抢眼的小标题:“起风了”、“下雨了”、“云散了”,从表面上看,它们是自然界天气变化的写照,深入文章,你会发现它们更是“我心理变化的形象表述,通过小标题,文章情节一气贯通。

5.锤炼语言

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意即文章要讲究文采讲究美。优秀作文语言生动活泼、魅力深厚的奥秘有:(1)妙用动词、形容词,修饰语,叠字等;(2)句式灵活多样,长短变化,整散结合;(3)巧用修辞格一直都是增添文采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当然模仿、借鉴优秀作文,对于一些写作水平一般的乡村学生来说,虽然是一种捷径,但一定要遵循“手中有范文,心中有类型”的原则。

美好的乡村生活 篇8

肖然哥哥,你从太原回到咱小王庄,陪我度过了两周时光,我也很开心。特别是你送给我一部手机,教我学会了上网、发微信,我从心底里感谢你。

一部手机不算什么,哥哥送给妹妹理所应当。我才应该感谢你,忘不了你在屋后的小池塘里给我采摘莲蓬,剥出的莲子又香又甜。

哥哥,莲子是好吃。等秋后荷塘里挖出莲藕了,我给你寄去一些,那才叫真正的美味呢。

你会挖莲藕吗?

当然。爸爸妈妈不在家,每年的莲藕都是我和爷爷一起挖的,然后再到集市上卖掉,换些钱来补贴生活。

你真了不起,都会挣钱了。而我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有时不高兴还要耍性子。

以后不要在长辈面前耍性子了,他们养活我们不容易。

好的,妹妹,我听你的。你每天早上都是天一亮就起床,先是打扫院子,喂鸡喂鸭。完了搬张小桌子,在桐树下看书写字,真是好样的。

哥哥别夸我,爸妈不在家,爷爷年纪大了,我得有一点自觉性呀。再说了,老师不是经常说要我们学会独立吗?可是,肖然哥哥,我还是觉得比不上你,你生活在大城市里,见多识广,知识面比我宽。你给我讲的那些文学故事,我一个都没听过呢。

假期里,山西太原市的肖然同学跟随爷爷回到河南老家的小王庄(一个民风淳朴的小村庄)生活了一段时间,认识了与他年纪相仿、坚强、独立的荷花妹妹,他们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可是,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离开小王庄的前一天晚上,肖然同学在微信上与荷花妹妹道别,表达他对老家这段生活的不舍。后来,他把与荷花妹妹的临别对话晒到了班级微信群里,与同学们分享他美好的乡村生活。经杨秀生老师推荐,我们将这些对话记录下来,分享给同龄的你们。

等回到太原,我给你寄些书,让你开开眼界。你写家乡生活的作文,特别优美。我尤其喜欢你的《屋后荷塘》里的一段:“仲夏的荷塘,一池碧叶在阳光下舒展着,如盖如伞,高低不等,大小有别,你挨着我,我依着你,相互簇拥着,风儿吹过,绿痕涌动,沙沙作响,恰似一篇美妙的乐章。荷叶的正面绿中带墨,反面绿中泛白,都有细细的茸毛覆其上,我们管它叫作‘利水毛’。用指尖撩起清水,洒向荷叶叶面,叮咚叮咚,银珠串串,不一会儿,荷叶中间便汇聚出一个小小的‘银海’。‘银海’随荷叶的摇摆而流动。叶子倾了、斜了,银珠滑落在荷塘里,又发出一串叮咚响。掐一片硕大的荷叶,支起来能当避雨的伞,倒扣在头上能当遮阳的帽。”

哥哥见笑了,我那是乱写的,看到啥就写啥。不过屋后的那片荷塘,确实给我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心烦了,意乱了,想爸爸妈妈了,我都会到屋后的荷塘边走一走、坐一坐。说来也怪,站在荷塘边,看看荷叶,聞闻荷香,与荷塘里的小鱼儿说说话,就不会感到孤独和寂寞了。

以前只听说,农村生活多么差,特别是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关爱,心里很苦。可是从妹妹身上一点也看不出来,你总是那么的阳光和自信。

哥哥,有些时候,我也会失落难过。但是,爸爸妈妈外出打工,年迈的爷爷在家照顾我,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我们家将来能够过得更好?想到这些,我就不会抱怨他们了。相反,我应该感恩他们。怎么感恩?乖乖听话,尽早学会独立,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让大人操更多的心。不怨天尤人,不自暴自弃,把目前的境遇,当作锻炼自己的机会,一切就都OK了。

把不好的境遇当作锻炼自己的机会,把留守在家的生活过得那么有意义,妹妹真是了不起,当哥哥的佩服你。

肖然哥哥,告诉你个秘密,咱们小王庄,马上要搞美丽乡村建设了。到时候,村里铺上柏油路,还要装上路灯,晚上出来再也不用摸黑了。各家的房前屋后、道路两旁都要栽花种草,听说连垃圾都要集中处理。村里要设立图书室,村委会旁边的小广场上,还要放置各式各样的健身器材。说不定,你明年再来时,小王庄就大变样了呢。

那太好了,明年暑假我一定再次回到咱的小王庄,和妹妹一起欣赏欣赏咱美丽的乡村,一起下到屋后的小荷塘里,采莲蓬,吃莲子。

乡村生活的小学生作文 篇9

我擦亮我那熟睡的眼睛,开始新一天的生活。打开大门,一阵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我吃完早饭来到了小溪旁,丁丁东东,这是小溪为我演奏的乐曲。我们这条小溪还有个名字,叫“旁田溪”,因为这条小溪靠近稻田,稻田里的水都是从小溪里流进去的。旁边的.田都靠这条小溪,所以叫旁田溪。这条小溪清澈见底,有许多人都在这溪里嬉戏。这条溪不远处有一座山叫“门前山”,因为这座山在我们村与黄村的交接处,那些黄村的人一打开门就能看见,所以叫“门前山”,这座山上有很多野兔,所以一些人到山上去打猎。那座山上还有许多的南瓜藤,鸡爪菜……是兔子最喜欢吃的。“门前山”的旁边还有一座“马鞍山”马鞍山上原来一片翠绿,上面种满了树。而如今,因为要造电视塔,马鞍山一边已经塌了,露出了狰狞的岩石。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中午,各家从烟囱里升起了烟,不用猜,大家都在做饭吃,香喷喷的菜香味扑鼻而来。吃完了中饭,乡村小道上空无一人,阳光碳烤着大地,整个村现的格外寂静,原来大家都在睡午觉。

晚上吃过晚饭,大家来到了旁田溪旁,走在小路上,手里拿着个芭蕉扇,在月亮的照耀下,聊聊天,说说话,别提有多快乐了。

乡村生活初体验小学生作文 篇10

起初我是很高兴的,但一回到家乡,看到周围都没有商店,小路旁边布满了牛粪、鸡粪,我真的想马上飞回家去。但没有办法,百般无奈之下,还是要住下来。

等我一一跟家乡里的亲人都打了招呼后,一位跟我年龄差不多的堂妹说要带我去玩。我听到了可以玩就又重新振作起来,真想知道田园中有什么好玩的。但出乎我意料的是,堂妹竟然跟我说要跟我玩比赛插秧,在妈妈的监督下,我不敢不与堂妹“玩”了。我拿起一棵嫩绿的小秧苗,小心翼翼地插在泥土里。“啊?怎么小秧苗倒进水里了呢?”之后又插了很多都未能成功,但堂妹已经插了一排了。当时我的腰已经直不来了,堂妹见我一副辛苦的样子,就带我回祖屋吃饭了。

在吃饭的时候,真的非常“热闹”,一大班人围着桌子来吃饭,我在吃饭时,免不了把饭掉在桌子上,但堂妹竟然要我拾起来吃了,在那么多人面前,我不敢不吃,只好勉为其难地吃了。终于可以睡觉了,但床很硬,加上蚊子又多,我一整夜也没有睡好,到了第二天,还要去插秧,真是辛苦啊!

鲁朗扎西岗村的乡村生活 篇11

怀揣着各自西藏情结的同学们,农场是他们“在路上”开始青春和人生旅途的驿站。也是他们走向生活的开始。

西安西京大学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的冉尚华第一次来农场时,还是个大三的在校生,正赶上农场七八月最忙碌的锄草季节。因为有机种植的要求严格,除了垄沟可以用锄草机械,玛卡叶茎周边的杂草全部得手工摘除。这个平日话不多的西北汉子,下地没几天跟村里的老百姓就打得火热,跟村里的阿佳、布姆们展开了田间劳动竞赛,枯燥乏味的锄草工作,八个小时的活儿竟是让他四、五个钟点搞掂。可姑娘们一跟他开玩笑,这个酷爱甜食,西北面食更是百吃不厌的男生脸还会变的通红。在学校时小冉就是体育骨干,一有空闲他会约上农场的男生去村里的空场打篮球。夏天夜长时,常常会打到天黑。连同村里与他们同龄的藏族男孩子也加入了他们的篮球队伍。这个西北来的男生踏实、质朴。西北人的粗狂也是淋漓尽致。村里的康珠老阿妈最是格外的喜欢这个西北来的大学生,收了工总要邀小冉到她家喝茶,还要把孙女桑吉卓玛拽上,一定要他做上门孙女婿。而小冉总像个情窦未开的大姑娘,腼腆的笑笑说老康珠在拿他取笑。

未脱尽学生气的小冉,内心的真实与自我似乎已超越的同龄的90后,也许在家里是长子、哥哥的缘故,凡是场里交代的事情,都会竭力完成。无论是田间地头还是篮球场上都是风风火火,风生水起。一次拉萨开会,一时抽调不开人手,便派了小冉和另外一个北京政法学院的在校硕士生令铎去参会,恰巧席间的首长是小冉的老乡,初生牛犊不畏虎的秉性自然让小冉闪亮全场。给每位在场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有个藏族名字诺布晋美,翻译过来是坚忍不拔的宝贝。健康、阳光、进取加冕在这个年轻人身上毋庸置疑。

从大四毕业到农场工作,两年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小冉现在已是西藏玛卡农场种植部的主管。成长的历程对这些刚出校门不久的男生来说并非一帆风顺,挫折、沮丧也会时常伴随着他们。随着玛卡种植标准化、规模化的不断升级,机械化种植替代了繁重的体力劳动,农机械维修成了种植部的重中之重。在这道难关面前小冉着实吃了不少苦头。场长老张手把手的带,从一把工具、一个配件开始。对机械一窍不通的他起色乏乏,始终无法开窍。被训得沮丧不已的小冉也泛起想要放弃的念头。但责任、坚韧让他支撑了下来。每次谈起这事他总会笑道挨训没什么,是自己不用心,只要用心,没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每往前走一步,每取得一次成绩,那种感觉犹如雨后彩虹。

西藏玛卡农场现在成了小冉的第二故乡,黝黑健康的肤色、对传统藏餐的热衷、收藏星月菩提的嗜好,让他成了村里最受欢迎的大学生。村里的小伙子们常常调侃说他现在已然就是他们藏族小伙了。常常有游客也会误以为他就是这村里的一员。好奇他的普通话说得这么好。镇上和村里的藏族老乡都知道,他是西藏玛卡农场的大学生。

农场里最能干的姑娘是西安外国语学院主修德语的福建妹,苏晓云。她极赋条理性和整洁的作风,把整个场部收拾得井井有条。做饭菜的手艺和花样也是同龄妹子所望尘莫及的。因为做事麻利、有条理,每天她会有大把的时间一个人坐在回廊上看书听音乐,傍晚的最爱是牵着农场的大狗在坝子上漫步。小苏个头像个北方的姑娘,身材丰满、非常细腻的脸上,一双迷离朦胧的眼睛,永远遮挡在齐齐的留海下。与她孤独、内敛的个性极其协调。语言上的沟通也似乎有着同代人的缺陷。她极少与同学们聊天。农场的狗狗常陪伴她左右,几乎形影不离。常常会见到她趴在狗狗的耳边低声细语。

不经意登录到她空间的个人日志,才瞠目这个表面上有些孤僻的女孩,内心世界却是个色彩反差强烈、文笔犀利、深邃的才女。慢慢的才知道她的故事,与她同校的师兄已远走德国的恋人,给这个处女座妹子感情上带来了重创。一封封书写排列齐整、永远不会发出的书信静静的摆放在她宿舍的床头。加之母亲的逼婚,让她选择来到农场,悄悄疗伤。也许是不想沉沦、也许是机缘,更多的是对西安情愫的纠结。小她三岁的小冉悄然走进的她的内心,但不屑风情有些木讷的冉弟弟有些不知如何面对,更不懂得如何读懂这个内心和情感极其敏感复杂的姑娘。除了傍晚陪着小苏一起遛狗散步,平日里的面对便是缄默不语。

时间是最好的医生,慢慢的笑容回归了小苏的脸上。她开始去大田跟男生一起劳动,跟大家一起爬山。回归到阳光灿烂的日子里。

暖男皮哥是这些同学中年龄较大的,名字叫陈志强,外号陈皮,福建泉州人。就读中山电子工程学院自动化专业,精通计算机。毕业多年,同学们都亲切地叫他皮哥。苏晓云是他的老乡。陈皮多年来一直游走在世界各地,是资深驴友兼职业旅行者,因为皮肤黝黑,又长着一副典型的马来人种的模样,游走东南亚,没有人说他是中国公民。

玛卡农场是他每年必驻足的地方,有时半年,有时一年,最短也要几个月,根据他的计划行程而定。陈皮性格底调、沉稳、温和,从他嘴里听不到任何激烈的言辞,也很少自己拍照留影。能见到他身影的照片里肯定是在角落。在农场的工作从来都是任劳任怨。他是农场的大管家,农场所有琐碎的事情都要劳神。狗狗有没有喂、煤气有没有关、来农场报道的同学有没有按时到,农场里的柴米油盐缺不缺,即使每天跟其他同学一样出工,没有一样会漏掉。早晨也是起得最早的一个,给大家劈柴生火。哪个男生、女生感冒、着凉,细心的皮哥会煮上姜糖水,嘘寒问暖。村里刚有网络时,忙得他东家走、西家走,给大家安装wifi,再耐心的教他们使用。但二十七八了还没有女友。现在的女生放着这样的暖男不嫁,肯定是脑袋进了水。陈皮的嗜好是炒股,可能是性格使然,从来不做短线。赚多赔少是个颇有主见的人。明年的计划是走南疆经红其拉甫口岸穿越巴基斯坦的克什米尔地区一直到印度。每次问起他的下一段旅程和回农场的时间,他都会沉默不语,我明白他跟我们一样知道农场永远都是他在西藏的家。随时等候着浪子的归来。

每年必来农场的同学里要数绰号叫和尚的湖北理工大机械工程系的学生王宏鑫,湖北荆州人。在农场是个颇受争议的人。聪明、爱吹牛、不拘小节。骑行、徒步过川藏线,但都半途而废。处女座的和尚是农场的邋遢之最,处女座的奇葩。但只要是与机械沾边的事情一学就会,颇受场长的赏识。干起活来更是不知脏和累。改装农机械、维修拖拉机,手到擒来。无论几时看到这个皮肤细腻颇有女生面相的湖北佬,都是一身油腻。两只手上也是沾满了油污。

和尚的最爱是肥猪肉,从不吝惜血脂是否高低,好吃跟农场的狗狗有的一拼。有时馋的不行会趁场长不在,偷偷的撒米架竹筐抓鸡吃,且有好刀工,做的一手好菜。最大的缺点是不靠谱,说过的话许过的愿,大家得远着听。每次返回农场从来不会准时。更有甚者相约农场的同学准备从荆州漂长江到上海,场长很是关心问要不要培训一下,我们长漂队的朋友妖哥正好在大峡谷搞漂流培训。和尚竟然嘻嘻哈哈说不用。再问两个准备漂流的人更是吓出一身冷汗,且不说专业的训练与经验,两个人中竟没有一个会水,漂流用的皮筏还不知在哪里招募,最后还是以计划流产告终。对远道前来看他的女友也是不冷不热,引来女生们一致的强烈声讨。每年的虫草季节,和尚就会全村挨家的搜罗虫草,十元一根从藏族老乡那收来的虫草一转手就能净赚十元。农场里最快乐、最没有忧愁的要数和尚,但家却是他内心深处最柔软最不能触碰的地方。春节临近,归家心切的和尚结束了农场三年的生活工作,回到了湖北老家开始了他新的生活。

来农场的女生里最乖巧的万典是四川师范大学的大二学生,面庞娟秀、身材纤小。姣好的皮肤加之就读在成都,初来都以为是个川妹子,其实是小冉的老乡。说起话来细声细语。一双笑眯眯的眼睛颇受男生的喜欢。可是厨艺糟糕到极致,常常会叫男同学们叫苦连天,鲁朗的水电站常常故障频繁,停电在这里是家常便饭。遇到停电最是万典发蒙的时候,电饭煲煲不了米饭,急的愣是没有想出用普通的高压锅煲饭,急中生智竟然用菜与面粉乱混一气,煮了一大锅面糊,送到大田,害的男生们恨不得连锅底都添了个干净。每次说起这事,连她自己也忍不住大笑。万典是个单亲家庭长大的女孩,母亲再嫁后,一直跟着外婆。父亲也少来看她。日子很拮据,平日精打细算很是节俭,从不浪费东西。每天的工作除了整理场部的内务,做饭对她来说就是最艰巨的任务了,她最擅长的一道菜是用胡萝卜与木耳凉拌,本是一道很清爽、色彩搭配有佳的凉菜,到了她的手里,却变了怪怪的味道,一盘菜从早到晚上无人捧场,又舍不得扔掉。男同学们一看到万典不停的吃这盘菜都忍不住取笑。可她还是笑眯眯的说好吃!

像个小姑娘的万典,每次听说要出去采蘑菇她就会欢天喜地的准备背篓、竹筐。快步如飞冲向山间、坝子。花丛中、坝子上留下的那个纤细的身影,也留给了草原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让作文教学融入学生的生活 篇12

一、从关注作文专教法向关注儿童生活转变

作文教学只有抓住生活与儿童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 真正把作文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生活的涓涓细流才会在学生笔下汩汩地流淌。我努力怀着一颗童心去认识, 去了解学生的生活, 进行心理换位, 用儿童的眼光去审视他们的喜怒哀乐, 用学生已有的基础及实际的表达能力去看待那一篇篇稚嫩的习作。如:有的孩子说要用自己的压岁钱给奶奶盖幢大别墅, 里面的设施有的几乎不可能实现, 他的压岁钱远远不够支付这笔费用, 可在他们的大胆想象中, 我看到了小孩子的一份孝心。有的孩子作文能力差, 偶尔写出一两句生动的句子, 我也能毫不吝啬地打个高分, 我知道这对他来讲已经很不容易了, 教师要了解儿童所在意的, 了解他们的态度、习惯, 才能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的训练内容。

二、创设生活情境实现有感而发

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特征, 已发生过的事不会铭记在心, 常常事过境迁就不会叙述了。可给学生创设生活情境, 如把小品搬上课堂, 让学生依照具体的情境进行叙述, 发表议论, 也可以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微机进行动画演示, 生活再现。也可以让学生自己画一画, 说自己的内容, 学生会更加有的放矢。例如, 在讲第四册口语交际《在家里》一课时, 我找两个学生把他们在家里做事的情境表演给大家看, 每演一小段就喊“定格”, 让同学们观察他们的动作神情, 听他们说的, 猜他们想的, 情境就在眼前, 就连平时作文能力差的学生也能说出好几句话。

三、重视生活信息的收集交流

在低年级作文教学中, 我注重拓宽学生的生活领域, 引导学生从“我”的世界走向“周围”的世界, 从作文课堂走向社会大课堂。引导学生进入生活领域看书、上网、看电视, 了解家长, 去寻找习作的材料, 收集信息、资料, 为写话提供丰富的、更有说服力的材料。例如, 在讲《保护有益的动物》习作时, 我让学生事先查找哪些动物对人类有好处。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 启用了生活的能源, 开发了课程资源。有的把不常看的科教读物翻出来, 有的丢下平日迷恋的动画片, 去看神秘的动物世界, 有的去问家长。他们把亲自查到的资料带入课堂, 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通过作文, 学生了解到青蛙一年能吃多少害虫, 知道了蜻蜓是怎样吃蚊子的, 甚至了解到恐龙是怎样灭绝的。在交流信息的同时, 同学们由了解到喜欢动物, 促使学生去想办法保护小动物。有的说要通过保护环境来保护动物, 有的说要从自己做起, 不伤害动物, 还有的说要上网呼吁人们保护动物, 出报搞宣传, 等等。

四、鼓励作文语言风格的个性化

孩子的作文语言, 应该是打上孩子个性化的烙印的符合孩子的个性的并带有童真的语言。我曾看过一个资料, 说有位作家家长不允许女儿在作文里面使用成语, 在能够用成语的地方都必须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我为这位高明的家长的做法拍手叫绝, 现在有多少孩子得了“成语依赖症”。个性化的习作必然有创新的火花, 需要我们教师积极鼓励, 努力探索孩子们心灵深处的东西和不同孩子的个性;可以肯定孩子们的语言是不成熟的, 但是我觉得也正是这种不成熟才能体现出一个“真”字。因此我感觉孩子在语言学习、运用的过程中, 会形成一套只属于他们的独特的表达方式, 他们用这种表达方式来表情达意。这种表达方式的最大特点就是“孩子化”, 虽然没有什么精彩的修辞和华丽的词藻, 但却十分生动;有些语句甚至不够规范, 但很有创意;有些表达不够精确, 但足以表述他们的生活。我们班里有个叫高钰菲的孩子因为星期天的作业太多, 除了学校布置的之外, 还有家长的安排。他在作文中写道“我觉得我的妈妈像一把无形的大锁, 锁住了我的星期天, 我真想像鸟儿一样在天空中自由地飞翔”;高咏特在观察了下雨的过程后在作文中写道“因为我们不注意卫生, 天空伤心地流下了眼泪……”;我们班有个叫张启威的学生看到爸爸在星期天打了一夜的牌, 直到早晨才回来, 在作文中写道“我真恨我的爸爸, 为什么要这么拼命地打牌呢!”看着孩子们的这些鲜活的语言, 我渐渐地找到了该提倡学生怎么想怎么写, 如何引导孩子“写真”, 在这些教学实践中我充分认识到条条框框越少, 孩子的个性越能得到充分表现。因此我想如果能把孩子看成一个与教师平等的主体, 充分尊重他们的表达方式, 鼓励和欣赏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作文, 那么, 孩子们的作文距离真话与自己话也就不远了。

五、淡化作文概念, 轻松作文教学

《新课程标准》中回避了作文二字, 而把它在低年级称之为写话, 明确学生的写作就是练笔, 倾吐所感, 并非作什么文章。作文正和“聊天”节目一样是个表情达意的工具, 能起到与他人交流、沟通的作用。作文教学也可以尝试打破那种审题、选材、构思、成文的框架, 完全可以使作文课堂轻松起来。老师和学生拉拉家常, 谈谈“山海经”, 说说心里话。学生把多姿多彩的生活向老师倾诉, 老师分享学生的喜怒哀乐, 这不是很好吗?学生在宽松的气氛中表真意、抒真情、说真话, 写作的火花自然会迸发。此时, 教师再恰当地点拨一定的写作技巧, 让学生捕捉生活的亮点。

小学四年级作文:乡村生活 篇13

在暑假时,我和全家人去乡下体验乡村生活。一路上瓜果飘香,果园里有红红的苹果,雪白的梨。随处可见金黄色的田野,有时还可以到一些人在割稻谷呢!

大约行了两三个小时吧,就到了老家。在家门口,姨夫对我和表弟说:“明天我带你俩去田里掰玉米吧。”我俩极其爽快的答应了。晚上我和表弟兴奋的怎么也睡不着,心里总是想着掰玉米的事。

第二天早上,我和表弟怀着几分好奇心坐着姨夫的摩托车去玉米田,一路上看到了许多农民,今年肯定是个丰收年。不到十五分钟就来到了一片辽阔无垠的玉米田。那里的玉米齐刷刷的,玉米杆有的枯黄了,有的还是嫩绿的。玉米杆上有的结了一个玉米,有的借了两个玉米,有的甚至结了三个!它们一个个衣着绿黄色“迷彩服”,大约有一米多高,像一个个炯炯有神的军人。这些玉米不可计数,让我看的眼花缭乱,不是掰哪个好,我瞄了一会,终于发现了一个体积大的玉米,我赶快跑过去,表弟也锁定了一个玉米。我俩掰呀掰,就是掰不下来,姨夫看见我们遇到了麻烦,就走过来说:“掰玉米要使劲往下掰,不信你试试。”我俩恍然大悟,迫不及待的按姨夫说的要领一掰,玉米果然掰下来了,我们就把玉米放进了筐里。我俩忙了一天,最终把筐子装满了。我和弟弟汗流浃背,气喘吁吁,虽然很累,但是看着自己一天的劳动成果,心里美滋滋的。

小学五年级作文:乡村生活 篇14

早晨,蝉鸣伴随着清晨的雨露把我叫醒,在家被闷坏的我,来不及吃外婆做的早餐,就跑到外边闲逛了。我发现这里已经不是小时候的样子了。屋后的小河岸已经重新维修了,还插上了两排整齐的小杨柳。漫步河边,一阵清爽的凉风迎面吹来,河面上泛起了层层涟漪。感觉自己好像身在水乡,如在画中。唯一不变的是那棵屹立在桥头的大榕树,它仍是那么茂盛,树下也仍是那么阴凉,仍然会有人在树下聊天……

中午,外婆照例要给我吃许多有营养的饭菜,她说多吃能变得聪明。饭后,我就一直呆在楼上看电视、吃零食,外婆说我是个大闲人,一点也不懂乡村生活的辛苦。

下午,艳阳高照,我看田里有许多农民在忙着插秧,就好奇地叫外婆让我也试试。下地喽!我戴着一顶草帽,穿着一双雨靴,迫不及待地踩到田里;田里的泥土特别软,一脚踩下去,就陷下去,而提起脚时要费很大的力气。我学着几位伯伯的样子,弯腰,在软泥里插秧苗。忙活了大半天,一大片秧苗就像一块绿色的翡翠呈现在眼前。望着眼前自己的劳动成果,我开心极了!

乡村生活的小学生作文 篇15

一、帮学生树立一个信念:作文是正常人的正常行为

如今, 一说话就脸红的孩子不多了;一写作文就耷头的却并不减少。为什么活蹦乱跳能说会道的小朋友, 一遇到作文就“偃旗息鼓”了呢?口语与书面语有区别是一个方面, 但不是主要原因。问题出在我们老师揠苗助长、急功近利, 对小学生的作文提出脱离实际的要求, 评估失当, 给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写作压力。

作文是正常人的正常行为。“正常人”, 这里指与学生时期身心发展和状态的基本吻合的人;“正常行为”, 指特定学段的学生应具有的需要驱动的行为, 说话作文就是其中之一。识字不多的高玉宝写出了《半夜鸡叫》, 农民作家陈登科写出了《破壁记》, 许多人从板报和短讯的写作成长起来。作文是训练的生活, 只要写出自己的感觉就可以, 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 老师千万不能要求这要求那的。有写了, 再适度指导, 还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从作文课堂教学来看, 农村小学普遍忽视“说”的训练。学生到大自然去看了, 听了, 有很多的话要说, 要尽量给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说话的能力靠培养, 语言能力的训练是别人代替不了的。学生所写的作文都是自己亲身体验, 作文就是把自己刚刚说的话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特别是低年级学生, 在他们还未掌握足够的文字时, 就应当不失时机地发展口头语言, 到了中、高年级, 可采取先说后写、以说促写的办法, 使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同步发展, 提高作文指导课的质量。

二、盼老师走离一个误区:农村的天空比城市小

相比于城市, 农村闭塞, 学生视野局限。但我们有的, 城市学生还真不能真切体会和感受到。目前我们要做的是走进生活, 深耕自然, 开拓作文教学的源泉。

叶圣陶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 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 才会做成什么文章。”农村天地广阔, 生活丰富多彩, 山川田野, 自然风光, 风土人情, 农家生活皆为农村学生作文提供了丰盈不竭的源泉。如: (1) 欣赏广袤的自然风光。农村孩子常年与山水、田园为伴, 眼中少不了花木瓜果, 最贴近于自然, 也最能得到大自然的丰厚回报。只要留心, 不难发现多样的自然风光为我们农村小学作文素材注入了鲜活的源头活水。 (2) 感受淳朴的民风民俗。相对于城镇生活而言, 农村生活更注重于对传统风俗习惯、古老文化的继承。如果在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因时制宜, 结合特殊的日子进行以传统风俗为题材的作文教学, 将之作为作文的一类素材, 也不失为写作教学中的一大亮点。 (3) 注目农村特有的劳动场景。相对于城镇孩子, 农村的学生亲身经历的劳动场景会更多, 也更有感触。劳动对孩子们来说如数家珍, 而每一种场面都会让他们历历在目, 印象深刻。教师在指导写作时, 就应牢牢抓住这些, 让学生有话可写的题材, 让孩子们有展示自己实践风采的舞台。比如, 可结合春秋时的农忙时节, 一方面让学生帮助家人分担劳动重担, 一方面结合亲身经历的劳动实践来写相应的作文。这样的习作训练, 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更培养了学生的优秀品质, 可谓“一举多得”。

三、由师生共构一个课堂:学好书本 领悟生活

鼓励阅读, 开发书角, 在阅读中做好积累。叶老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古人云:“博观而约取, 厚积而薄发”“操千曲而后晓声, 观千剑而后识器”, “多读”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基础, 是学生汲取人类思想精华, 提高思想认识的有效途径。“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虽然农村小学条件有限, 图书室不健全, 但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料进行阅读。学校可充分发动教师、同学捐书, 开展人人每月捐献一本书的活动, 充实班级图书角, 这样, 就能保证农村孩子的阅读量, 为学生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 开拓他们的视野。

开展活动, 亲身体验, 在活动中积累素材。广阔的天地是农村孩子们的乐园, 也是他们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天然写作素材。教师应结合农村特点, 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 特别是要利用好综合实践活动 , 组织参观、访问、游览等活动, 让孩子们去爬山、野炊、摘野果、捉鱼;也可根据季节的变换, 选择不同的场地, 让孩子们去亲身体验。如收割季节, 让他们到田野去拾麦穗, 秋天到了, 到果园去摘果子;还可让学生观察一种动、植物或一处景物, 如鸡、鸭、毛竹、杉树等, 看它一年四季的变化过程, 由此让学生知道它们也会随着时间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从而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素材。

陶行知先生讲过:“社会即学校。到处是生活, 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 亦即教育的场所。”的确, 作为充分体现认识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作文来说, 更应该把社会当作课堂。教师要指导学生到现实生活中去追求人性美, 即培养学生对社会的关心, 对国家的热爱, 对他人的关注, 对假丑恶、腐败行为的憎恨。我们组织学生对本地的市场进行考察, 参观游览当地的名胜, 开展摄影、野外活动、专题研究、社会调查等活动, 采访社会各线先进人物, 了解社会关注的热点, 引导学生分清真善美, 明辨假恶丑, 增强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摘要:作文是正常人的正常行为, 作文教学要尊重写作主体个性, 要让学生把作文当作自己的生活, 充分地利用乡土资源, 师生共构一个读书和生活交融的课堂。

乡村生活体验记 篇16

周末,我来到了乡下的外婆家,顺带体验了一天的乡村生活。

西红柿、茄子、大青椒,我摘呀摘

一到外婆家,外婆就带我去菜园摘菜。乡村生活都是原生态的,外婆家的菜都是现摘现做现吃。一般上午会摘好一天需要食用的菜,中午吃掉

一些,剩余的放进冰箱。为确保菜蔬的新鲜,所以不会摘太多,而且每餐炒的菜

都会吃完,尽可能不浪费。

我和外婆率先来到了卷心菜菜地。按照外婆的说法,卷心菜最外面的那一层不管是什么颜色,都要割掉,因为那一层最容易滋生虫子和病菌。我把最外面的那一层叶子用脚踩断,然后用镰刀把菜叶和根分开,最后用手把埋在土里的根拔起,一棵卷心菜就采集完成了。

摘了卷心菜,外婆带我又摘了十几个灯笼似的大青椒,还摘了两根茄子、三个西红柿,捞了一些折耳根,拔了一头大蒜、三根葱。

制作“秘密武器”赶鸭回圈

“酒足饭饱”后,中午小“酣”了一会儿后,我被外婆委以重任——去小溪边把外婆养的那群鸭子赶回鸭圈里。

接到任务,我如大侠一般,带着一根长长的竹棍上路了。

来到鸭群处,本大侠“以棍为剑”,对着它们一阵乱挥。不料“剑气”太重,鸭子像练过轻功水上漂一般,在水面狂掠,漾起了一层层水波,还溅起了一朵朵小浪花。

我觉得这样十分有意思,就一直赶、一直赶……直到我手臂酸到都挥不动了,鸭子们依然在小溪里畅游。休息了一会儿,我突发奇想,制作一个秘密武器,来个音波攻击。我找来一把锯子,开始向竹棍“开刀”。在我千方百计,锲而不舍地“摧残”下,竹棍终于成了两截。

我一手拿一截,重返了“战场”。此刻,鸭子们正悠闲地在树荫下纳凉。因为上一场败北,恼羞成怒的我二话不说,就开始了“战斗”。

一上场,我就放出大招:紧握竹棍,然后将竹棍不停的在地上敲击。在震耳欲聋的音波噪音攻击下,受惊的鸭群飞速逃跑。

我步步紧逼,鸭群被我逼上岸、逼上路、逼上外婆家,最后逼进鸭圈。哈哈,大获全胜!

烧火做饭,“硝烟”再起

要做晚饭了,外婆叫我来灶台帮着烧火。从柴间抓来一大把茅草,我用左手横抓着,右手拿起打火机,“咔嚓”一声,茅草前端被点着了。可放进灶台,没过十秒钟,火就熄灭了。

我觉得很奇怪,把茅草抓出来,再次点着,再放进去。可结局依然和前面一样,又熄灭了。我不甘心,又拿出来点着,又放进去,反复几次,不但火没有点着,反而把一大把茅草烧光了。

我可不会轻易认输,拿了更大一把茅草,继续点。虽然这次烧得更久,可最后还是惨遭失败——熄灭了。琢磨了一会,我灵机一动,换了一种方法——把茅草竖过来,打火机对着最底下的茅草中间点燃……

这样一改变战术,茅草就大面积烧起来。我赶忙把茅草扔进灶膛,要是再晚一步,我的手就要遭殃了。这把茅草点着后,我抓紧又点着了一把,并在它们的上面放了几根细竹片,然后不停加茅草,使火越来越旺,然后填上几根粗木柴……

就在我继续添加竹片时,一小段竹签插进了指甲盖里。我只好暂停一下,用指甲剪将竹签硬生生的拔了出来。伤势已除,我继续在灶台烧火,和外婆一起,为大家做了一顿可口的饭菜。

乡村的生活多么有趣!可惜一天的时间太短,我只体验了一部分。下一回,我还要去外婆家,还要继续体验那新奇有趣的乡村生活!

(江西省赣州市文清路小学环城校区 指导老师:钟华奇)

上一篇:大学生励志小短句下一篇:对自己严格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