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法竖式的教学反思

2024-07-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除法竖式的教学反思(精选9篇)

除法竖式的教学反思 篇1

根据上级领导的精神,我校开展精品课程建设,由我来跨年级执教三年级人教版的数学第三单元有“余数的除法”里的第一课时“除法竖式的认识”。在备这节课时,我做了很多课前准备的,也参考很多优秀教案和教学视频,并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好一份教案并制作好课件。这节课的教学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正确写除法竖式并计算,除法竖式的格式是最难列的竖式,步骤很复杂,如果单一机械的记忆,错误率非常高。

这堂课我采用从减法与除法的关系入手,将除法竖式的写法每一步细化,形象化,深化。通过一个个形象的`比喻使学生对除法竖式的各个部分有一种熟悉、亲切的感觉。要避免学生积不乘而直接把被除数抄下来的坏习惯,只有让学生搞清楚为什么有这个积才可以。通过减去“3个5是多少?”这个问题,从而使学生明白为什么乘,通过与减法算式结合知道在算出积后要减,那么竖式最后一步部分就是减法,这里的减号不用写明,因为算到这里就要算减法了,脑子中要知道这里相当于有个减号。

在练习设计上,我还特别安排一些改错题,如在写竖式时数位没有对齐,把一位数的商与被除数的十位对齐,把除数和商的位置写反了,于是我让同学们通过小组讨论,判断分析、订正,这样既对新知巩固练习,加深了同学的印象,能培养小组合作交流的能力,又能让同学知道学习能互相帮助的效果。在教学中,我设计的问题比较精当,教学方法能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学习积极性高,课堂气氛活跃。上完这节课后,我的总体感觉是自己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教学模式比较传统,各个环节细节的处理有待优化;在巩固练习中,学生虽然会列除法竖式,但不是每个学生都理解为什么要这么写,只是照搬老师板书的样子;我还是没有很好的关注到学生,特别是对后进生的学习情况的关注,各个教学环节的细节处理。

除法竖式的教学反思 篇2

师:生活中布置会场, 同学们已经用摆小花的方法和口算的方法解决了“15盆花, 每5盆摆一组, 可以摆3组。”现在, 假设花的数量很多, 既不好摆, 又不便于口算, 怎么办呢?

生:用竖式计算。

师:你真会动脑筋。原来, 我们已经学过加法竖式和减法竖式, 哪除法竖式怎么写呢?请大家大胆尝试, 自己创造一个竖式, 试着写一写。

(生创造性地书写除法竖式)

评析:本环节通过让学生提出问题, 在“尝试猜想、动手操作、提问思考”中解决问题, 激活学生原有的表内除法知识经验, 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在此基础上引发认知冲突, 产生疑惑, 自然将学生学过的加法竖式、减法竖式的活动经验迁移到除法竖式中, 更好地凸显学生创造的灵性。

师:在实物投影上投射图1, 这样写的请举手, 老师看了一下, 全班同学都写成像加减法竖式那样的形式。但是, 若不能平分时, 这种写法就不能较好地体现分东西的过程和结果。所以, 数学家规定除法竖式写成这种形式, 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如图2)

师:这就是数学家发明的除法竖式, 很奇怪吧!仔细观察, 你有什么疑问?

生1:为什么会有2个15?

生2:“0”是从哪里来的?

生3:在竖式里, 除号怎么没有了?

生4:横式中的名称, 竖式中在哪里?

师:同学们问得非常好, 除法竖式很神奇, 能记录我们分东西的过程和结果。怎么分呢?请看—— (课件演示老师讲解除法竖式的书写过程) 。

师:除法竖式在同学们脑海中有印象吗?抬起你的手跟老师一起写!

……

评析:除法竖式和加、减法以及乘法的竖式写法完全不同, 具有特殊性。教师通过课件准确而清晰、并富有启发性地讲解以及恰当的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在求知与求真中积极思考, 既有利于学生获得正确的除法竖式书写顺序, 又有利于学生理解除法竖式的含义、算理、算法以及数学模型的建立和除法竖式背后涵盖着学生生活中平均分的总数 (被除数15) , 分的过程 (下面的15一共摆出3个5, 三五15) 和分的结果 (分了3组, 小口袋里分完了, 是0, 没有剩余) 的除法竖式文化。

片段二:游离脱壳的体验, 亲历数学, 感悟生活

师:同学们学得非常认真, 老师奖励10下掌声, 每次拍5下, 可以拍几次? (师生共同拍手)

1.练一练。

师:我们把拍掌的声音记录如下:×××××, ×××××。除法算式是10÷5=2 (次) 。

你能写竖式吗? (学生练习, 教师巡回检查并小结)

2.竖式计算。 (先抢答说出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再算。)

(师生共同订正, 重点强调乘积是怎么算出来的。)

师:同学们学得这么好, 都可以当小老师了, 接下来就让你过一把当老师的瘾。 (点击课件)

评析:让学生对照模型进行练习, 即巩固了除法竖式的算理与算法, 又使除法竖式的计算模型清晰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中。教师纠正学生答题卡的书写问题, 也无声地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3.小老师考场。 (对的打“√”, 错的打“×”。)

师:请亮出你的手势, 大声说出你的答案。

评析:让学生在判断和改错中提升运算技能, 强化算法。

4.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师:来, 用12下掌声夸夸自己, 每次拍4下, 可以拍几次?12里面包含 () 个4。我们把拍掌的声音记录如下, 你能把拍掌的过程提炼成数学信息吗?

××××我一共拍了 () 下掌,

××××每次拍 () 下,

××××可以拍 () 次。

评析:生活中的拍掌现象经常出现, 然而如何让拍掌与生活学习结合起来, 则是一门学问。教师第二次让学生按照答题卡上的要求拍掌, 并且要求把拍掌的声音记录下来。看似相同而重复, 但是, 在让学生体验平均分, 体验几个几, 以及体验拍掌的快乐、享受成功与喜悦的同时, 却掌握了除法竖式的意义。在知识的应用层次上是在不断递进的。即:第一次奖励掌声的应用, 是让学生应用除法竖式数学模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属于巩固应用模型阶段;而第二次奖励掌声的应用, 是让学生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信息, 并按提供的数学信息模型来叙述生活中的数学。

片段三:点击数学的世界, 抽取信息, 回归生活

1.列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师:生活中像这样的数学问题还有很多, 你能仿照这样完整的数学语言说一些吗?

生1:我一共跺了15下脚, 每次跺3下, 可以跺几次?

生2:妈妈买了20个苹果, 每4个一份, 可以分成几份?

生3:我们班有48个同学, 做操时每8个人站一行, 可以站几行?

生4:西双版纳州有12个风景区, 每天玩3个, 可以玩几天?

……

师:同学们能够找到生活中那么多的数学问题, 真是太棒了!

2.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篮球场上有20个同学, 每5人分成一队, 可以分几队? (出示课件)

师:可以分几队?就是求20里面有 () 个5。怎样计算?

生:20÷5=4 (队) 。

3.课外延伸。 (出示课件)

师:这时候, 篮球场上又来了一个人 (又来的这个人在不断闪烁) , 现在有几个人?

生:21个人。

师:这时可以分几队?多几人?

生1:可以分4队。

生2:可以分4队, 多1人。

师:这就是我们下一节课即将学习的内容。

《除法竖式》教学反思 篇3

一、老师对小组交流的要求上不到位。

在小组交流上,教师没能提出针对这节课内容而独特的交流要求,而只是让学生别忘记了说想法,对每一节课都乱适用的要求,其实,课后反思,在小组交流上,应该有两点应该指出的,一是交流时,要说清除法竖式先写什么再写什么,也就是怎样写除法竖式,只有会说才能会写。二是交流时,课前小研究的四道题,只要关注1、2题就可,第3、4题不在全班展示交流,只在小组对答案就可以了,这样既有效节省了有限的教学时间,又能把重点突出,难点紧抓,我想,这样的课堂就不会出现,直到下课时,孩子们有一部分同学仍然是一种茫然的表情,一种不感兴趣的状态了,我们的课堂时间就那么一点点,而只有抓住学生的课堂才能真正地发挥其效用。

造成以上状况的原来在于教师认识不到位,安排就不可能到位。我们在备课时,常常考虑的东西不够多,没能充分估计到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在课前我只是估计到了对于除法竖式的写法是一个难点,然而,却没能更细节化的研究会出现的状况和可能需要解决的问题,虽然我们的生本课堂的关键在于小研究,而在生本课堂上的运筹帷幄也是一个极端重要的环节,其实,认真思考好我们每一次课前小研究的小组交流环节的具体要求才是我们成功的第二步。

二、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处理不得当。

在田字格中如何写除法竖式应该作为一个重点和难点,而我却作为一个辅助环节,内心里明知是难点,可却在行动上采取的是一种被动应对的态度,是一种遇到情况再解决的想法,而不是预先就考虑到,不是进行提前预设,这样的结果是孩子们总是因为教师的反应迟钝,行为滞后而带来不应有的不知所措,课堂中的主人是学生,而要想使课堂拥有灵魂,需要的却是一个智者般的教师,我们是参与者,更重要的是我们决定课堂是否真正地有效,决定课堂是否充满生命力的关键,不能因为生本就忽视了教师的作用,更不能因为生本我们就成为了思维的矮子和行动上的懒惰鬼。没有了教师也就没有了课堂,什么生本课堂、高效课堂就都成了一句空话而已。

考虑周全之处:

小研究的设计上不同内容区别对待。除法竖式给出了现成的格子,乘法竖式时不应该给出现成的格子,不同内容不同的要求,把重点放在关注学生怎么书写除法竖式上,无疑是让学生学会除法竖式的关键。记得在设计乘法竖式小研究时,我画出了现成的格子,致使学生展示时,无话可说,根源在于,乘法竖式除了在符号上与加减法不同外,写法是可以仿效的,所以现成的格子无异于多此一举,限制的不仅仅是学生的手脚更重要的是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而除法竖式的写法完全与前面不同,如果也采取那种让学生随意写的方法,必然让孩子们无从下手,我们的小研究也就失去了它实际的作用,因此,在此次小研究的设计上,我画出了格子,并且指出了被除数、除数、商、以及6乘4书写的位置,这样有效地让学生形成了一定的思路,学生必然会想,应该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呢?促进了学生的思考。

除法竖式的教学反思 篇4

设计说明

1.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学生学习新知做好准备。

认识有余数的除法和了解除法横式中各部分的名称是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因此,本设计注重通过有效复习,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首先通过复习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各部分名称,为理解除法竖式中每个数所表示的意义和每一步的运算做好准备;其次,通过完成教材65页4题,让学生初步了解如何找到一个合适的乘数,为学习试商的方法做好准备。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交流、探究,建立起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2.体现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根据知识的特点,在教学中采用合适的教学手段和方式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理解。本教学设计采用讨论交流和直观教学法,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以及合作交流。学生通过积极动手、动口、动脑,实现了多样化的学习,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 课件

学生准备 小棒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复习题:拿出13根小棒,动手摆正方形。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3.引导学生思考并组内交流:

(1)说一说摆的过程与结果。

(2)列出算式。

(3)说一说算式中每个数的名称和它所表示的意义。

4.小结导入:除法和我们学过的加法、减法、乘法一样,也可以写成竖式形式,那么怎么写除法的竖式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除法竖式的写法。(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学的知识引入,复习有余数除法横式中各数所表示的意义,为本节课的新授内容作铺垫,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有了初步的感知。

⊙动手实践,感受新知

(一)教学例3。

1.认识有余数的除法竖式。

(1)教师板书除法竖式。

(2)引导学生观察对比横式和竖式,想一想竖式中的各部分名称。

(3)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预设 生1:“”表示除号。

生2:3叫商,4叫除数,13叫被除数,1叫余数。

(4)引导学生对照横式,说一说竖式中每个数所表示的含义。

预设 生1:13表示一共有13根小棒,4表示每份有4根,3表示分成3份。

生2:12表示分掉的12根小棒,就是4和3的积,1表示余下的1根小棒。

(5)师总结。

除法竖式的一般写法分为三步:一除二乘三减。除号里面写被除数,一撇的左边写除数,商放在最上面,被除数下面写除数和商的积,横线表示相减,最后是余数。

2.学习表内除法竖式。

(1)课件出示:如果有16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竖式怎么写?

(2)学生动手分小棒,列出除法横式、竖式,然后集体交流。

预设 生1:16根小棒正好分完,没有剩余。

生2:算式是16÷4=4(组)。

生3:它的竖式可以仿照前面的方法来写,被除数换成16,除数不变,商是4,除数和商的积是16,这里没有余数,相当于余数是0。

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篇5

1、没有余数的除法;

2、有余数的除法。

例3的第(1)题讲的是没有余数的除法,在学生读题后首先判断这题是不是解决平均分的问题,如果是,又是什么样的平均分,由题目的第2条信息“每4个放一盘”,明确这一题的确是解决平均分,说详细点就是知道总数和每份数,要求份数,应该用除法解决。确定了方法,学生就可以列式了,然后借由学生列出的横式引出:除法也可以用竖式计算,介绍竖式的知识,首先,竖式的运算步骤,第二,确认被除数、除数和商的位置。第三,知道竖式中第2个12是怎么来的,具体表示的.是怎样的数量。第四,0是怎样得来的?它有表示什么?结合题意,竖式中第2个12不是总数,而是在每盘放4个苹果的情况下得出3(商)盘可以放12个。0则是总共的12个苹果与分掉的12个苹果的差,表示12个苹果正好分完,没有剩余

有了第(1)题做铺垫,我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完成第(2)题,让学生自己探求的竖式,再想一想竖式中每个数的意思。学生汇报后,比较(1)(2)两题的竖式,看看没有余数的除法算式和有余数的除法算式有什么不同。其中第(2)题小萝卜的话给出了一种求商的方法,思考12里最多有2个5,所以商2。这题还要注意的一点是算式中商和余数的单位不一样,具体说说为什么不一样。

做练习时,学生刚学习除法的竖式,还不太熟练,尤其在做完第1题,紧接着做第2题时,有很多同学不知道4÷2的竖式怎么算,是因为过于死板的记忆知识,将没有余数的竖式当做有余数的竖式计算。通过第2题可以知道在有余数的除法竖式中求商的第二个方法――看除数想乘法算式,找和被除数最接近的积,再和总数相减求余数。第4、5两题先明确题目的已知信息和所求的问题,能列出算式和竖式,知道竖式中每一个数的是怎么得来的,根据情境说一说数量关系式。

认识除法竖式 篇6

教学目标:

1、掌握用竖式书写表内除法和有余数除法的方法和要求。

2、结合具体操作,理解竖式中每一步的含义,能对除法竖式作出合理的解释。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教学重点]:掌握除法竖式的正确书写方法。[教学难点:理解竖式中各个部分的含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用小棒摆正方形,今天我们继续摆一摆,请同学们拿出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看看结果怎样?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1)能分几组,有剩余吗?(能分3组,剩1根)(2)怎样列式表示? 13÷4=3(组)„„1(根)

(3)回忆一下,我们在学习加法、减法和乘法的时候,除了列横式之外,还可以怎么列式?(竖式)

没错,除法和它们一样,也可以写成竖式的,那么,怎么写除法的竖式呢?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3,出示除法竖式。

1、这道除法算式可以写成这样的竖式。(结合教材图片)像汉字“厂”的符号表示除号,除号里面的是被除数,一撇的左边写除数,商放在最上面,被除数下面写除数和商的积,横线表示相减,最后是余数。

也就是: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竖式,你知道竖式中的每个数的含义吗? 预设:(1)13表示一共有13根小棒,4表示每份分成几根,3表示13根小棒 每份分4根最终分成的份数。

(2)12表示分掉的12根小棒,就是4和3的乘积,1表示余下的一根小棒。师生总结:除法竖式的一般写法分为三步:一除二乘三减。

2、指导学生练习书写竖式,师巡视订正。

师:同学们,我们刚刚学的除法竖式,大家会写了吗,我们是怎样写除法竖式的?我们回顾一下。(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说一说写竖式的步骤以及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

3、师:如果有16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竖式怎么写? 学生动手分小棒,然后集体讨论,反馈信息。预设:(1)16根小棒正好分完,没有剩余。(2)可以写算式16÷4=4(组)

(3)它的竖式可以仿照前面的方法来写,被除数换成16,除数不变,商是4,除数和商的积是16,这里没有余数,相当于余数是0,表示没有余数。

4 1 6 1 6 0

三、巩固练习

1、完成“做一做”第1、2题。

指导学生分别拿出11、12根小棒,每3根一组分一分,根据分得的结果,确定商和余数,然后书写除法横式和相应的除法竖式,先写在书本上,然后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2、完成“练习十四”第3题。

用小棒代替棒棒糖,分一分,写一写竖式,师根据学生反馈板书,然后指名说说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的收获是什么?X k B 1.c o m [板书设计] 认识除法竖式 4 „„商

小学二年级数学除法竖式教案 篇7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师:孩子们,今天数字6也来到了我们班。课件演示:动画数字6,话外音:我是小小数字6,最喜欢和小朋友们玩数学游戏了,敢接受我的挑战吗?师:数学游戏啊,你们敢吗?课件演示:数字6走进了加号屋,6+2 =数字6走进了减号屋,6-2 =数字6走进了乘号屋,62 =用竖式计算,在作业本上分组计算6+2,6-2,6 2。请3位小朋友在座位上板演。展示学生板演,全班评价。师:在用竖式计算加、减、乘法时要注意什么呢?学生小结竖式计算要注意的地方。2.课件演示:6个小朋友站成一排游戏,再平均分成2组。(音乐:娃哈哈)出示儿歌:6个好朋友,开心做游戏,平均分成2大组,每组可以分几个?师:这个问题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板书:62 = 36是什么数?表示什么呢?2呢?表示? 3呢?表示?3.师:加法、减法和乘法可以用竖式计算,除法也可以用竖式计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除法竖式。(板书课题)

二、教学写除法竖式。1.师:(指板书62)6 2 等于几你们都会算了,用竖式怎样计算呢?课件演示: 6 2 = 332)660这就是除法竖式,很奇怪吧!仔细观察,同桌互相说说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学生质疑:①为什么会有2个6?②0是从哪里来的 ?③在竖式里,除号怎么没有了?④竖式中的2横表示什么?师:孩子们,你们的问题提的非常好。等你们学完除法竖式后就会明白了。除法的竖式比较难写,想不想学啊?2.教师讲解并板书。①6除以2按读除法算式的顺序,在第二行先写被除数6,第一行要留着写其它数呢。6除以,再写除数2。指着再读一遍2)6 等于几呢?师:你们看清楚了吗?再写一遍:空一行写被除数6,2)6 等于,为了美观,这条横线要用直尺画,不能画的太长哦!师生边说边书空。生在作业本上练写,教师巡视。写好的同桌互相看看。师:(指板书)都是这样写的吧?会了吗?再来一道8 2 =,象刚才那样写一写,学生在作业本上练习。师在学生的指导下板书 2)8。在第二行先写被除数8,)8再写除数2,8除以2等于。②这一步写好,我们就该求商了。6个好朋友,平均分成2组,6除以2等于几?商是3,就在第一行对齐被除数6写上商3。第一行就是留着写商的,商要和谁对齐写呢?为什么?板书:32)6提问:6是什么数?(贴板书:被除数)还表示什么?2呢?(贴板书:除数)表示?3呢?(贴板书:商)表示?③每组3个,2组一共分掉了几个?(板书6)这个6怎么算出来的?(23=6)(贴板书:2和3相乘的积)也就是分掉的6个。板书如下:32)66④一共有6个好朋友,分组分掉了6个,分完了吗?(分完了)可以算一算,这里还藏着一个减号呢,用一共有的6人减去分掉的6人,6-6得0,就在横线的下面写0。板书如下:3 商除数 2)6 被除数6 2和3相乘的积00表示分过后一个也没剩下,正好分完了,强调:这个0不是随便写的,6减6得0,所以在横线下面写0。别忘了把横式等于号后的商写上。到这里这道题的竖式才算做完。3.小结:小朋友,你们清楚了吗?2)6 写好后,该写什么呢?第一个6是什么数?表示?第二个6呢?0又表示什么呢?4.师:现在你们会写除法竖式了吗?学生在作业本上把62和82的竖式写完整,同桌互相检查。再请一位学生上来板演,师生共同讲述除法竖式的书写步骤:第一步写好后,要先写商4,再算出2乘4等于8,8减8等于0,这里别忘了把横式的商写上。你们都是这样写的吗?5.竖式卡片游戏: 63 71 5563竖式完整地写在一张纸上,沿虚线折好。展示第①部分,提问:6除以2商几?展示第②部分,提问:二三得几?展示第③部分6减6得多少?展示第④部分:这里写0表示什么?6除以2等于几?6.师:孩子们,刚才学的真不错!这还有一道难的,估计你们做不出,怕不怕?(不怕)123 = 在作业本上用竖式计算。只给你们半分钟,开始。教师巡视,选择学生作业展示。4 4 43)1 2 3)1 2 3)1 21 2 1 2 1 20 0 0这样写的小朋友举手,哪些小朋友和他做的一样?3种写法,老师也为难了。123商是4,被除数是2位数了,商该对着哪一位呢?同桌互相说说。全班交流汇报。学生得出结论:商应该对着被除数的个位写。师:刚才做对的小朋友,老师要表扬,你们真是太棒了!没有做对的不要紧,刚才还没学呢。现在你们都知道商应该对着被除数的哪一位了?学生订正。7.师:还想不想做?真是勇敢的孩子们。427会吗?实物投影数学书P67试一试学生打开数学书P67,独立完成试一试。教师巡视。写好的同桌互相检查,看看商的位置写的对不对。展示学生作业。追问:商应该对着被除数的哪一位?8.全课小结刚才我们学习了(除法竖式)。写好2)6 以后,要先写(商),再算(23得6),6-6等于0,正好分完我们就在(横线下写0)。除法竖式难不难?(不难)真有信心,只要细心就能写对。

三、综合练习。师:聪明勇敢的孩子们,听!(课件出示大风车及歌曲,话外音:胜利的号角已经吹响,数学王国的大风车也转起来了)一起喊3、2、1停,风车里藏着什么呢?(任意点击)1.会用竖式算一算吗?84 = 357 =这次男生和女生来赛一赛,是男生细心呢还是女生做的好。老师也想和你们比一比,我写3道竖式计算。拿出作业纸,完成第一题的2道竖式计算,开始。展示学生作业,师生评价。女生做对的举手,男生呢?都不错,加油!哦!师:大风车转转转,还藏着什么呢?。2.找出正确的竖式用线连一连。30 5 = 6① 6 ② 6 ③ 65)3 0 5)3 0 5)3 03 0 3 00 0 0学生在作业纸第2题上连一连。师:连好了吗?第几道竖式是正确的?(指①)这题为什么不对?(指②)它错在哪了?3.师:老师的3道竖式也写好了,(实物投影展示)写的很漂亮吧?做的对吗?21 7 = 3 5 5 = 0 6 3 = 183 1 27)2 1 5)5 3)62 1 5 60 0 0学生发现老师作业的错误,指出后师直接用红笔在作业纸上订正。师:看来写作业时一定要看清题目,竖式计算更是要细心哦!4.师:大风车转转转,(课件出示3个气球)气球里有什么呢?(气球炸开出现3个数6、24、4)6,24,4,你会用这3个数写出2道除法算式,再用竖式算一算吗?学生完成作业第3题。教师巡视,收集学生作业。师:写好1道的举手,不错。有2道都做好的吗?真了不起!展示学生作业,师生评价。

除法竖式的教学反思 篇8

(三),其实内容是增加的,与上学期的竖式计算没什么区别,只是多加一次竖式计算而已。有必要增加这样的单元吗?上完了第一课时,连加、连减的竖式计算,才发现,真是有必要。

首先,在例1教学的时候,出现连加算式,学生分步计算,先算前面两个数相加,再用得数与后面的数相加,这样学生会列出两道加法竖式,这样的竖式上学期做过很多次,孩子们根本没问题,这个环节我给孩子们的时间预留的不长,可是,我在孩子们书写,巡视的时候,就发现了,各种状况都出现了,加号忘记写的,忘了进位的,计算出现错误的,横式上没写得数的,甚至有个学生,连横式、竖式都分不清是什么意思了,我额头开始冒汗,看来我没有很好的预计孩子们暑假后开学第一天的状况,于是这节课被我临时机动的分成了两课时,先纠正和复习竖式计算的知识,再教授连加的竖式计算。相信,以后我就会认识到这样的问题,下次上学期的第一节课,我会先布置孩子们回家好好的复习与第一单元有关的上学期知识,在新课之前,花几分钟的时间带孩子一起复习,这样磨刀不误砍柴工,相信新课部分就能顺利进行。

除法验算教学反思 篇9

除法验算教学反思1

除法验算教学我认为比较简单,因为在上学期学生已经学过去时除法各部分的关系,被除数除以除数等于商余余数,商乘除数加余数等于被除数。所以,在教学本节课的知识时,我并没有把它当成新授课,而是把它当成了一节练习课来上,让孩子们把昨天晚做的家庭作业写到了黑板上:149÷6= 284÷4= 351÷3= 462÷7= 905÷5= 746-248= 239+671= 指名板演自己的计算过程,针对两道学过的加、减法试题,我问学生:“746-248= 239+671=结果对不对呢?我们数学上有它自己的检验方法。”学生们马上抢答道验算,然后,我问孩子们,谁敢来帮助这两个小朋友验算一下结果对不对?孩子们马上举起了自己的小手,接下来,我很自然的引到了除法的验算。

我先请孩子们猜一猜:你认为除法可以怎样去验算?有反应快的孩子马上说到:“加法可以用减法验算,减法用加法验算,那么除法可以用乘法验算,乘法可以用除法验算。”孩子们为自己这一伟大发现很自豪。我接着提问:“可以怎样用乘法来检验呢?”大家都立刻安静了下来,都开动自己的小脑筋去思考。想到答案的小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并开始动起了笔。

在学生胜利的喜悦中,我及时总结除法的验算方法:商乘除数加余数看等不等于被除数。学生们很快的掌握了方法。针对乘法验算,我做为拓展知识,让学生尝试着做了做。

本节课不足之处是,没有补充除法算式中的另一个关系式:被除数与余数的差除以商等于除数。

除法验算教学反思2

整节课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以下特点: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思维为主线的思想;充分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练习体现了层次性,知识技能得以落实与发展。在整个课堂预设时,想的比较完美,事实上在真正上这堂课的时候有很多的缺憾、很多教学环节还有待完善。

本节课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学生学习的怎样直接体现教师教的如何,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应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的怎样,能力得到了怎样的锻炼,思想方法是否有所提升。这节课我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很多,但关注学习结果却很少,学生对知识从感性理解到理性掌握,再到抽象的数学思维的培养还不够。学生在做练习时出现了书写不规范,格式不正确的现象,如果练习中加入一些判断题型,就会引起学生注意,避免出现这种问题。另外,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增加评价意识,尤其是学生之间的评价。没有评价就没有交流,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注意这些问题。我想只有一次次积累、一次次思考,才能上出真正平实而有效的数学课。

除法验算教学反思3

能整除的除法是用乘法来验算的,不能整除的除法,要用两步计算来解决,首先用商乘除数,再用所得的积加余数。验算的方法学生是会的,按理说,关于除法的计算是不会有错误的,但是,学生在计算过程中,仍然存在着错误,那么原因是什么呢?原因是学生没有进行验算。

究其原因,是学生没有养成验算的习惯,总认为,验算太麻烦,每道题都去验算花费时间,作业的效率差。可是,为了保证计算的正确率,必须要去培养学生良好的验算习惯。其实,验算有两种,一种大约的验算,也就是估算,一种是准备的验算。那么在什么情况下用估算,在什么情况下用验算呢?如果觉得自己计算还是比较细心的,那些个时候可以用估算,如果,觉得对自己的计算不是很放心,那么就再认真的验算一遍。

验算,可以做一题验算一题,也可以,全部做完了一起验算。在没有时间的限制下,可以用前一种方法,如果,有时间限制就用后一种方法,这样,可以保证所有的题必须都要做。如果,是平时的作业,我则倾向于做一题验算一题。我们的学生在作业时,做完了,就觉得任务完成了,很少有主动去进行检查、验算的,所以,作业时,一定要养成验算的习惯。怎么样才能养成这样的习惯呢?

首先,教师让学生了解验算的好处。其次,教师要向学生讲清要求。第三,教师要检查学生草稿纸上的验算过程,如果学生没有验算,就让他去重新完成。这样的检查要实,要坚持一段时间,直到学生养成了验算的习惯为止。以后,有时间还要搞一些突然检查,让学生明白,老师对计算的验算是很在意。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知道验算的重要性,并养成验算的习惯。

除法验算教学反思4

课讲完了,反思整堂课,既有满意的地方,也有不尽意的方面:

一、用教材而不死守教材

除法的验算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点上展开教学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将旧知与难点巧妙的结合,成了我这节课要思考的一个问题。上课时,我从简单的口算入手,让学生自己来寻找规律,很快,孩子们就发现“被除数&pide;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因为规律是学生自己找出来的,所以兴致特别高。接下来,我便创设一个情景:请学生帮老师买笔记本,根据我出示的情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然后学生自己根据问题列出算式并计算。计算完后让学生思考怎么知道算的对还是错?有的学生马上回答除法的验算。接下来,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讨论验算的方法。看到学生积极的探讨,在本子上写出方法我的预期目标即将实现,看得出,学生的数感还是很强的,抓住了要点,列竖式计算得心应手。上到这,我抵制不住心中的那份激动,互动时的那份碰撞让我和孩子的心贴得更近了!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等因素之间的不同的影响关系,可使课堂处于不同的运行状态,学生不再是”工具”和”容器”而成了学习的真正的主人。

二、应发挥集体优势,适时突破难点

在解决了第一个难点的基础上,我又引导学生以同样的方式来进行有余数除法的验算,尽管这课上得较顺利,可课后想想第二个难点教学时处理得不妥,在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有余数的除法口算后,应在小组交流、讨论中,会出现两种验算的方法。我再把两种结果引导学生加以比较,学生们会纷纷说出自己的见解。最后,我加以规范验算有余数的除法,要把商和除数相乘,再加上余数。我想若这样,教学效果会更好些。

三、要弄清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调节教学策略

在上这节课时,我认为学生在二年级已掌握了演算的格式,因此教学中,我只注重了验算方法的引导,格式没强调,做题时有的学生的演算格式不太规范。在今后的教学中,既要走进文本,又要弄清学生的知识基础,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既愉快又高效。

除法验算教学反思5

除法的验算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计算的基础上学习的。教材注意从解决实际问题引出验算的需要,并启发学生自己探索验算的方法,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验算过程和结果的实际意义,从而真正理解并掌握验算的方法。引入部分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以“过生日买蛋糕”的话题导入新课,将一节课的数学学习置于解决现实问题的情境中,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让学生体会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新授环节结合买蛋糕的事例,由“检查小朋友的计算对不对”的话题引起学生探究除法验算方法的欲望。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探究,体现了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接着启发学生结合所进行的学习活动,依据自己对问题的理解以及获得的经验,通过同学间的交流,归纳出来。这样结合具体的实际问题学习除法的验算,有利于学生体会验算过程和结果的实际意义,整整理解并掌握除法的验算,同时让学生在计算的基础上感受到验算的必要性,能够在今后做计算题时主动进行验算。

从作业反馈来看,学生对验算掌握较好,但还有一些小细节要注意纠正,有的学生在写横式答案时会写成验算的结果,或忘记写余数,做解决问题时会忘记写单位名称和答,在后面的课中还要反复提醒学生多加注意。

除法验算教学反思6

这一节课,我开始用生活当中最常见的情境引入,降低了学生认知的难度,让学生在模拟解决问题中感受验算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除法验算的兴趣:使学生知道学习除法验算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来导入新课。

教学例题4时,我先创设让同学帮老师购买笔记本的情境,引导学生列出100÷5=20(本),他算得对吗?你可以用什么方法说明他的计算是正确的?接着让学生通过小组交流活动概括出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的方法。教学时要求学生把例4这道题的竖式列出来,按照除法的法则一步一步地计算,在教学的过程中,对题中要求验算的除法算式做了统一的要求:在除法竖式的右边写出相应的乘法竖式.对于题中没要求的除法算式的验算,则想用什么方法就用什么方法.教到有余数的除法,100元可以买几本大的笔记本?100÷7 = 14??2,像这样有余数的除法该如何验算呢?给足学生探索思考的时间,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然后让学生通过探索、交流、汇报、质疑,明白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会用乘法验算除法。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出现了多种验算有余除法的方法,如1、14×7+2=100 2、100-2=14×7,3、100-2=98 14×7=98 98=98??学生在你一言我一语的交流过程中明确验算有余数的除法要用:商和除数相乘还要加上余数才等于被除数。这一结论的得出是学生自主探究的结果。在教学新课以后还应引导学生对有余数除法的验算加以概括,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

教师指出:今后做除法题时,凡是题目要求验算的,要写出验算的竖式;没有要求验算的,也要用口算或在草纸上用笔算进行验算,养成验算的好习惯。 查看本站更多关于数

练习的设计,注意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应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练习时通过多层分散练习加深对除法验算方法的理解,并能灵活运用除法验算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学习除法的作用,在练习中感受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生对有余数除法的验算和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通过练习进一步比较得出有余数除法与没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让学生全面的掌握和运用除法的验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明确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欲望。

整节课,教师能够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对内容处理的经验来设计教学环节,处理教材层次清楚,解决问题策略多样性,通过各宗方法解决问题,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培养,教师提供了足够的空间来展示学生的个性,学生完全处于自主地学习过程中。

本节课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学生学习的怎样直接体现教师教的如何,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应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的怎样,能力得到了怎样的锻炼,思想方法是否有所提升。这节课我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很多,但关注学习结果却很少,学生对知识从感性理解到理性掌握,再到抽象的数学思维的培养还不够。学生在做练习时出现了书写不规范,格式不正确的现象,如果联系中加入一些判断题型,就会引起学生注意,避免出现这种问题。另外,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增加评价意识,尤其是学生之间的评价。没有评价就没有交流,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注意这些问题。

除法的验算是使学生知道商和除数相乘,结果等于被除数,会用乘法验算除法。凡是题中有要求验算的,一定要写出验算的竖式,没有要求验算的,也应该用口算或在草稿上用笔算进行验算。要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验算习惯,使学生逐步学会自己判断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发现错误的及时纠正,以减少计算错误。教学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时,验算在将商和除数相乘后还要将余数加上。

这一节课,我开始用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模拟解决问题中感受验算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除法验算的兴趣:使学生知道学习除法验算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来导入新课。教学例题4时,我先创设让小明帮老师购买笔记本的情境,引导学生列出100÷5=20(本),他算得对吗?你可以用什么方法说明他的计算是正确的?接着让学生通过小组交流活动概括出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的方法,教学时要求学生把例4这道题的竖式列出来,按照除法的法则一步一步地计算,在教学的过程中,对题中要求验算的除法算式做了统一的要求:在除法竖式的右边写出相应的乘法竖式.对于题中没要求的除法算式的验算,则想用什么方法就用什么方法.教到有余数的除法,100元可以买几本红色的笔记本?100÷7 = 14??2,像这样有余数的除法该如何验算呢?给足学生探索思考的时间,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然后让学生通过探索、交流、汇报、质疑,明白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会用乘法验算除法,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出现了多种验算有余除法的方法,如1、14×7+2=100 2、100-2=14×7,学生在你一言我一语的交流过程中明确验算有余数的除法要用:商和除数相乘还要加上余数才等于被除数。这一结论的得出是学生自主探究的结果。

练习的设计,注意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应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练习时通过多层分散练习加深对除法验算方法的理解,并能灵活运用除法验算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学习除法的作用,在练习中感受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学教育重点是培养习惯,我想习惯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这也是我们数学教师必须具有这种培养良好习惯的教学目标理念,而且在教学设计中能够让其内化为学生的一种需要,一种方法。让良好习惯的种子来改变我们的孩子,成就其成功的一生。

除法的验算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习的是除法的验算,除法的验算是在学习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计算的基础上学习的。不仅要让学生经历除法验算方法的探索过程,学会用乘法验算除法,而且通过情景的创设及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验算的方法和意义,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验算意识和习惯。

对于学生的验算意识和习惯的培养,我在以往的教学中采用的是“要求”或“命令”式的被动方式,学生往往产生不了验算的心理需要,体验不到验算所带来的意义,因此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境图,进一步让学生体验验算的意义和功能,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自然而然的学会验算,体会验算的实际意义,真正理解并掌握除法的验算。

由于除法计算的结果可能有余数,也可能没有余数,所以除法的验算相应地也有两种情况。本课教材分两段:第一段教学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第二段教学有余数除法的验算。而由于除法的验算是教学的难点。

在教学除法验算这一环节,我先让学生看情境图,没有用书上给出的问题,而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100元能买多少本练习本?”然后让学生自己列算式解决。学生算出得数后,我接着以:“你怎样才能知道你算的结果对不对呢?有什么办法验证?”的话题引起学生探究验算方法的欲望。验算的方法,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但学生都能很快地想到用商乘除数这一方法进行验算,因为学生对乘除法的关系已经有一定的了解,具备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能将新旧知识相联系。但是对有余数的除法该如何验算呢?对学生来书有点困难,我给了学生充分的探索思考的时间,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有余数的除法验算。然后让学生通过探索、交流、汇报、质疑,明白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会用乘法验算除法。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出现了多种验算有余数除法的方法,个别学生能进行口头检验,但用竖式进行验算很不够理解,对验算的意义和方法还不明确,总忘了加上余数,虽然商乘除数的结果非常明显与被除数不一致,但他们也认为自己进行了验算,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任务的进行除法的验算。我让学生在你一言我一语的交流过程中明确:验算没有余数的除法要用:商和除数相乘等于被除数;验算有余数的除法要用:商和除数相乘还要加上余数才等于被除数。这一结论的得出是学生自主探究的结果。

除法验算教学反思7

除法的验算是使学生知道商和除数相乘,结果等于被除数,会用乘法验算除法。凡是题中有要求验算的,一定要写出验算的竖式,没有要求验算的,也应该用口算或在草稿上用笔算进行验算。要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验算习惯,使学生逐步学会自己判断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发现错误的计算及时纠正,以减少计算错误。教学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时,验算在将商和除数相乘后还要将余数加上。

本节课,我觉得做的好的方面:从教学的导入到教授新课都能创设情境,够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培养;提供了足够的空间来展示学生的个性,学生完全处于自主地学习过程中。本节课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教学中让学生动脑解决问题时,没有让他们进行小组的的合作与探讨,智慧的火花没有充分点燃,思想的灵光在优等生身上得到体现,一些学困生没有充分的思考;学生在做练习时出现了书写不规范,格式不正确的现象,如果联系中加入一些判断题型,就会引起学生注意,避免出现这种问题;另外,在教学中评价方式过于单调,要注意增加评价意识,尤其是学生之间的评价。没有评价就没有交流,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注意这些问题。

除法验算教学反思8

要想学生学会除法的验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验算习惯,达到使学生逐步学会自己判断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发现计算错误及时纠正,以减少计算错误的教学目的。就要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学习除法验算方法的必要性,调动他们的学习源动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样,教师的课堂教学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原来的教案,课始安排了一组基础练习,以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与技能,当我发现学生出错较多时,就及时调整了教学方案。学生的错误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是马虎,抄错题目;

二是没有掌握计算方法;

三是余数大于除数。

展示学生的作业,暴露以上的种种错误,学生自然而然的感受到了,计算时必须要养成认真、仔细的阅题习惯,更产生了要学习除法验算方法的迫切需求。

“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教材中的主题图就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购物情境,采用这样的主题图,可以促进学生了解学习除法验算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教学例题4时,直接观察主题图,“从中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引导学生列出100÷5=20(本),和100÷7 = 14(本)……2(元)他们算得对吗?你可以用什么方法说明他的计算是正确的?接着让学生通过小组交流活动概括出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的方法。教到有余数的除法,100元可以买几本大的笔记本?100÷7 = 14(本)……2(元),像这样有余数的除法该如何验算呢?给足学生探索思考的时间,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然后让学生通过探索、交流、汇报、质疑,明白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会用乘法验算除法。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出现了多种验算有余数除法的方法,如1、14×7+2=100 2、100-2=14×7,3、100-2=98 14×7=98 98=98……学生在你一言我一语的交流过程中明确验算有余数的除法要用:商和除数相乘还要加上余数才等于被除数。教学时要求学生把例4这道题的竖式列出来,按照除法的法则一步一步地计算,同时明确:对题中要求验算的除法算式,在除法竖式的右边写出相应的乘法竖式;对于题中没要求的除法算式的验算,则要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在草稿纸上验算。

设计练习时,注意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应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多层分散练习加深对除法验算方法的理解,并促进学生灵活运用除法验算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学习除法的作用,在练习中感受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对有余数除法的验算和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通过练习进一步比较得出有余数除法与没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让学生全面的掌握和运用除法的验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明确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欲望。

整节课,教师能够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培养,教师提供了足够的空间来展示学生的个性,学生完全处于自主地学习过程中。本节课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学生学习的怎样直接体现教师教的如何,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应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的程度,能力得到了怎样的锻炼,思想方法是否有所提升。这节课我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很多,但关注学习结果却很少,学生对知识从感性理解到理性掌握,再到抽象的数学思维的培养还不够。尤其是当学生在做练习时出现了书写不规范,格式不正确的现象,如果练习中加入一些判断题型,就会引起学生注意,避免出现这种问题。另外,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增加评价意识,尤其是学生之间的评价,没有评价就没有交流,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注意这些问题。

除法验算教学反思9

除法的验算是使学生知道商和除数相乘,结果等于被除数,会用乘法验算除法。凡是题中有要求验算的,一定要写出验算的竖式,没有要求验算的,也应该用口算或在草稿上用笔算进行验算。要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验算习惯,使学生逐步学会自己判断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发现错误的及时纠正,以减少计算错误。教学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时,验算在将商和除数相乘后还要将余数加上。

这一节课,我开始用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模拟解决问题中感受验算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除法验算的兴趣:使学生知道学习除法验算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来导入新课。教学例题4时,我先创设让小明帮老师购买笔记本的情境,引导学生列出100÷5=20(本),他算得对吗?你可以用什么方法说明他的计算是正确的?接着让学生通过小组交流活动概括出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的方法,教学时要求学生把例4这道题的竖式列出来,按照除法的法则一步一步地计算,在教学的过程中,对题中要求验算的除法算式做了统一的要求:在除法竖式的右边写出相应的乘法竖式。对于题中没要求的除法算式的验算,则想用什么方法就用什么方法。教到有余数的除法,100元可以买几本红色的笔记本?100÷7=14……2,像这样有余数的除法该如何验算呢?给足学生探索思考的时间,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然后让学生通过探索、交流、汇报、质疑,明白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会用乘法验算除法,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出现了多种验算有余除法的方法,如1、14×7+2=1002、100-2=14×7,学生在你一言我一语的交流过程中明确验算有余数的除法要用:商和除数相乘还要加上余数才等于被除数。这一结论的得出是学生自主探究的结果。

练习的设计,注意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应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练习时通过多层分散练习加深对除法验算方法的理解,并能灵活运用除法验算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学习除法的作用,在练习中感受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学教育重点是培养习惯,我想习惯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这也是我们数学教师必须具有这种培养良好习惯的教学目标理念,而且在教学设计中能够让其内化为学生的一种需要,一种方法。让良好习惯的种子来改变我们的孩子,成就其成功的一生。

除法验算教学反思10

除法的验算是在学生初步掌握了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为了让学生在现实中感受验算的作用,创设了购物的活动情境,让学生体会到在实际生活中经常要对一些计算进行验算。

教材安排了两个例题,一个是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一个是有余数的除法验算。教材简化了教学的步骤,以提示语的新式引出验算,给学生提供了探索的空间。

验算是一种习惯,是一种学习的态度。验算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经历除法验算方法的探索过程,学会用乘法验算除法,而且通过情景的创设及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验算的方法和意义,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验算意识和习惯。

除法的计算是本学期的教学重点,学生利用竖式计算除法的能力是一项基本的学习能力。每一节课上课之前,我都要要求学生进行竖式计算的练习。本节课的教学,我也是直接中学生的计算入手开始了新知的学习。学生计算后,我适时组织学生开展点评。对于错误的计算,我引导学生说一说可以怎样来检验,直接的导入到课题的学习。

怎样进行检验,学生想出了很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我引导学生注意除法验算方法和书写的一般的格式。可以说对于除法的验算知识性教学是比较顺畅和自然的。在要求数学格式的时候,我结合了教材上的例题,从数量关系入手,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化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认识。

随后,我引导学生说除法计算过程中为什么进行验算?有的说验算是为了保证计算的正确;有的说是验算是题目的要求,有要求的一定要进行验算等,借着学生的话,我提问学生如果题目中没有要求验算,我们是不是就不要进行验算了呢?学生纷纷表示可以在草稿纸上验算,也可以进行口头验算等。希望验算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

除法验算教学反思11

首先通过三组口算题和一组笔算题使学生初步感知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复习沟通,建立与新知识间的联系,引出课题。当学生知道用商和除数相乘的方法可以验算除法后,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然后让学生通过探索、交流、汇报、质疑,明白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教师重点强调商和除数相乘还要加上余数才等于被除数。

通过观察、计算、验证,使学生明确“商和除数相乘等于被除数”,理解除法验算的算理,掌握除法验算的方法。通过新旧知识的类比,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新知,提高迁移类推的能力。培养了学生验算的好习惯。

在练习的设计上,本节课主要是为了让学生理解除法的验算的方法。

一、复习沟通,建立与新知识间的联系。

教学开始首先出示三组题目,通过计算一是起到复习的目的,另外让学生初步感知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从而引出课题,让学生知道用商和除数相乘的方法可以验算除法。

二、自主探索,悟出方法。

学生知道怎样验算的方法后,其他的知识基本上是已学过的知识,比较容易掌握,所以例题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进行归纳总结,特别是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这是这节课的难点,所以在教学过程 中让学生通过探索、交流、汇报、质疑,明白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教师重点强调商和除数相乘还要加上余数才等于被除数。

三、应用练习,巩固提高。

在练习的设计上,注意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应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应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要从情境中引入,从情境中体会,让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前面的口算题可以省略,直接看图引入,让学生经历一个除法验算的过程。而不是记住“商和除数相乘等于被除数”,不断的运用,计算。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记住从情境中引入,从情境中体会,让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除法验算教学反思12

除法的验算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点上展开教学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将旧知与难点巧妙的结合,是这节课要思考的一个问题。设计时,从简单的口算入手,让学生自己来寻找规律。很快,孩子们就发现“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因为是学生自己找出来的,所以兴致特别高。接下来,就是如何解答的问题,同桌两人一人计算,一人验算,学生做起来出十分流畅,看得出,学生的数感还是很强的,抓住了要点,列竖式计算得心应手。

在解决了第一个难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有余数除法的验算,在小组交流、讨论中,出现了两种验算方法。当教师把两种结果放在展台上以后,学生们纷纷说出了自己的见解。最后,教师加以规范即验算有余数的除法,就是: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练习的设计,注意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应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练习时通过多层分散练习加深对除法验算方法的理解,并能灵活运用除法验算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学习除法的作用,在练习中感受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生对有余数除法的验算和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通过练习进一步比较得出有余数除法与没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让学生全面的掌握和运用除法的验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明确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欲望。

除法验算教学反思13

本堂课在教学前对例题做了重新的设计,把书上的小男孩带36元去买蛋糕,每3元一块可以买多少块?还有是小女孩带了65元买蛋糕,每6元一块可以买多少块?从而解决有余数与没余数的除法验算的方法。我在教学时把这两个例题做了重新的修改,该成了我们班老师和同学一共44人,如果每4人一块蛋糕,可以买多少块?还有一个例题时全班43人,每2人一组学习,可以分成多少组?还剩几人?虽然觉得教学更生活化了,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可是在教学时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让本来觉得精心设计的我觉得让设计失去了价值。

1.问题的争对性

我在教学中经常会遇到问题问下去,学生无法理解没有反应,这问题可能是我的问题还不够精确,这就导致了课堂上时间的浪费。在教学除法验算的时候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在学生得出,一共44人全班4人一块蛋糕时全班要买11块蛋糕?当全班得出11块蛋糕的时候,我问学生你认为这11块蛋糕够不够我们全班小朋友吃呢,全班都回答我够?你怎么知道够呢?我怎么也引导不出让他们想到验算。后来我仔细想了一下,我干嘛问够不够呢?我问他们对不对不就行了,他们马上想到对?那你怎么知道对的呢?验算。怎么来验算?用乘法验算。马上就可以进入今天的课的主题了。所以在教学中的每一个问题都应该有他的目的性,所以在教学前应对每一个问题做有价值的设计,设计时仔细想想,你想得到怎样的回答,然后反复推敲出最精准的提问。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知识。

2.过分高估了我的学生

我本想通过两个例题的教学,让学生对于验算有初步的概念,然后再安排了学生通过看书上的例题,最后概括出除法的验算的方法。可结果是这一段安排只是在浪费时间。三年级学生的看书概括能力还不强,让他们看书,他们也只是毫无目的的看,更不要说概括内容了。最后只得回到例题,再经过我的引导,再全班概括出验算的基本方法。在这过程中基本浪费了有5、6分钟。所以课前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任何教学设计都应该是在学生有能力范围的前提下才能实施的完美。所以备课才说要要备教材,备学生,不要高估你学生的能力,也不要低估你学生的能力。

3、课堂时间的把握

因为上两个因素的导致,最后致使课堂练习题的无法完成。所以备课时应在每个阶段的时间安排做足够的估计。当严重超出安排的时间时,就应该对课堂做最及时有效的调整,例如当我发现第一阶段例题教学时时间超出时,我马上就应该节省第二步骤的时间,这样才能让课堂节奏紧俏,也才能更好的提高课堂效率,所以课前一定要对课堂预设情景做最好的估计。

所以要上一堂成功的课需要教师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样才能在课堂上发挥最好的效果,让学生学的扎实,也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总结自己的不足,只为了下一次的更好。

除法验算教学反思14

能整除的除法是用乘法来验算的,不能整除的,要用两步计算来解决,首先用商乘除数,再用所得的积加余数验算的方法。验算的方法学生是会的,按理说关于除法的计算是不会有错误的,但是学生在计算过程中仍然存在着错误,那么原因是什么呢?原因是学生没有进行验算。

究其原因是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总认为验算太麻烦,每道题都去验算花费时间,导致作业的效率差。可是为了保证正确的计算率,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验算习惯。其实验算有两种,一种大约的验算也就是估算,一种是整个的验算,那么在什么情况下验算呢?如果觉得自己计算还是比较细心,那就可以用估算,如果觉得自己不放心,就可以用验算算一遍。

平时可以做一题验算一题,也可以全部做完了一起验算。但没有时间的限制下可以用前一种方法,如果有时间限制就用后一种方法,这样可以保证所有的题必须都要做。如果是平时的作业,我们则倾向于做一题验算一题。我们的学生在做作业时做完了就觉得任务完成了,很少主动去检查,所以如何培养学生养成好的验算习惯呢?

首先老师让学生了解验算的好处,其次教师要让学生明确要求与方法,最后教师要检查学生的验算过程。如果没有验算,让他自己去验算一遍,这样子坚持一段时间,学生就能够慢慢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

除法验算教学反思15

本节课学习的是除法的验算,除法的验算是在学习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计算的基础上学习的。不仅要让学生经历除法验算方法的探索过程,学会用乘法验算除法,而且通过情景的创设及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验算的方法和意义,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验算意识和习惯。

除法的验算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点上展开教学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旧知与难点巧妙的结合,又成了我这节课要思考的一个问题。由于除法计算的结果可能有余数,也可能没有余数,所以除法的验算相应地也有两种情况。本课教材分两段:第一段教学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第二段教学有余数除法的验算。而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是教学的难点。

上一篇:歌颂教师的下一篇:代理证券买卖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