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常用

2024-10-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对外汉语教学常用(精选8篇)

对外汉语教学常用 篇1

我们大家认识一下(介绍一下中国的称呼习惯),我是刘……,大家叫我……或刘老师就可以了。(了解所赴国人姓名称呼的方法与习惯。这位是……(师长、同学、与朋友男性女性等,包括姓、名、父称、尊称与亲密称的习惯)这是……。)很高兴与你(们)一起学习工作,希望多多关照。(互相帮助)

Hello, everyone.Since this is the first time we meet each other, let me introduce myself first.My name is Liu… You can call me … or Ms.Liu.I am very happy to work and study here with you.I hope we could help each other in the coming semester.今天我们开始教授语音课(汉语拼音课)(汉字课)(词汇课)(语法课),请跟我读!请听录音!请看黑板!请阅读课文!……

Today, let’s begin to learn /with pronunciation(Chinese pin yin)(Chinese character)(Words and phrases)(Grammar).Read after me, please!Please listen to the tape recorder!Please look at the blackboard!Please read this passage.这是拼音的四声调,(音素、音调标注)句子的成分(词汇、语法、次序与规则……等汉语解读的常用注释方法)

These are the four tones of the Chinese pronunciation(phoneme, tone marks),the elements of the sentence(vocabulary, grammar, sequence and rule, frequently-used ways of interpretation in Chinese)请有问题的同学举手,(你回答我的问题、听我讲解、)都明白了吗?你的理解很正确。(有待商榷、完全不对、请详细阅读、观看、思考、模仿、)下次再谈。请等一会再回来讲这个问题。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please put up your hand.(Please answer my question, listen to me)Do you understand? You got it.(It could be discussed later.It is not correct.Please read/watch/think about/imitate it carefully)We can talk about it next time.Please wait a moment, and let me explain another point first.这是一个语音的问题(汉字书写、词汇理解、词组搭配、句子顺序、语法、成语、方言、修辞、习惯用法、专用词汇、……听我解释)请参阅书籍,(作者、编辑出版社 中文的,多少价钱,网购或书店)

It is a phonetic problem.(Chinese writing, comprehension of word meaning, collocation, sentence order, grammar, idiom, dialect, rhetoric, idiomatic usage, special vocabulary… Let me explain it for you)Please read relevant books for reference,(author, press, Chinese, price, online store or book shop)你(们)明白了吗?还有问题吗? 需要休息一下吗?(需要出去?需要重复一遍?需要做作业、复习、口头的笔头的和听力的练习。)太好了,请便!

Do you understand? Do you have any questions? Do you want a break?(You want to go out and stretch your legs? Do you want me to say it again? You need to finish your homework, review the oral, writing and listening exercises.)Great!Please.请回答一个简单的问题,很正确,有问题,需要讨论,再看一下注解,再读一遍课文,再想一想,很好

谢谢!Please answer a simple question.Very good.There are some problems we need to discuss.Let’s read the notes again.Let’s read the text again.You can think about it again.Very good.Thank you!没有问题了吗?都明白了吗?那你(们)来演示一下(读一下、讲一下、)有一点建议,请你慢一点说、连贯的说、快一点、高一点、轻一点,重复一遍,,轮流着,按顺序,反复地、背诵、朗读、默读、默写一遍、听写生词、生字)!Do you have any questions? Do you understand? Then, could you come and show it for us?(read it, talk about it)I have some suggestions.Could you slow down a bit? Link it up? Speak a little faster? Speak a little louder? Speak a little lighter/softer? Repeat it once more? Do it in turn? Do it in order? Again and again? Recite it? Read it loudly? Read it silently? Write it down from memory.Dictate the new words, new characters.)谁有兴趣来讲一下,(你愿意吗?没兴趣吗?很容易吗?太难了吗?没懂吗? 试一下。好的,没关系、下一次再来!)你太棒了!真的很不错,有一点建议、可以这样试试,还需要反复练习

应该这样理解。请坐下吧,站起来,(到教室前面、面对大家、表演一下动作、唱、跳)大家欢迎、鼓掌、鼓励一下!

Who would like to be volunteers to talk about it?(Do you want to have a try? No interest? Is it easy? Is it too hard? You didn’t get it? Have a try.OK.It doesn’t matter.Do it again next time!)You are great!Very good.I just have one suggestion.You could try to do it this way.You need more exercises.You could think about it in this way.Please sit down, stand up.(come to the front of the classroom, face your classmates, act out the action, sing, jump)Let’s encourage him by a big applause!本(汉语)课堂的主要内容是介绍中国文明习惯、文化传统、民俗礼仪、……)谢谢光临,请提宝贵意见。

This class mainly focuses on the introduction of Chinese culture, customs, traditions, folklore and ceremony.Thank you for coming.You are welcome to offer your valuable suggestions.今天的课程结束了,大家需要回去做笔头作业(第8页、第6题。口头作业、练习题,听力和录音。光盘和U盘作业,下载我的邮件附件,发电子文件,纸质文件,邮箱地址、修改文字、问卷调查、)完成的作业)请交给班长(组长、先生、女士、小姐、男生、女生及所赴国的人称呼习惯)。下次上课的时间、地点是……联系方法请拨打手机座机电话。

对外汉语教学常用 篇2

目前学界内对于离合词的界定标准始终未能达成共识, 因而关于离合词的数量也存在不一致的说法。本文主要采取吴道勤、李忠初两位学者的界定标准 ( 两位学者在文中提出了五条界定离合词的原则: 第一, 这种动名组合只能是双音节的; 第二, 它一般应具有统一的专门的词义, 并且这种词义由于逻辑上的或者结构上的原因一般都无法分割; 第三, 它可以而且必须能够按照动宾短语进行扩展、位移或重叠, 但在扩展、位移或重叠以后, 其词义及各种组合成分的语法性质则应保持不变; 第四, 如果它本来是一种双音节的非动宾式组合但却同时具有以上第一、第二两项的性能, 亦可被认定为“离合词”; 第五, 无论是哪一类“离合词”, 一般都不能再带宾语) 。二者从语音的双音节限制, 意义的专门化, 结构的可扩展性以及一般不能带宾语几个方面来界定离合词, 抓住了大多数离合词的共性, 比较严谨周密。同时本文比照《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 ( 以下简称《大纲》) 来标注上述几套教材中离合词的等级。下面是对上述各教材中离合词的统计:

《留学中国———中级汉语教程》: 度假吃惊 ( 乙) 洗澡 ( 甲) 拔丝结账聊天儿 ( 乙) 请假 ( 甲) 看病 ( 甲) 挂号 ( 乙) 打针 ( 乙) 吃药开药办事 ( 乙) 花钱打气没法赚钱 下岗上班 ( 乙) 招手 ( 丙) 出钱堵车付钱放假 ( 甲) 过节吃亏 ( 丙) 要价砍价降价 ( 丁) 进货排队 ( 丁)

《中国之路———中级汉语教程》: 刮风下雨着凉 ( 丙) 下海赚钱罚款 ( 丁) 认错认罚梳头唱歌 离婚 ( 乙) 敲门添乱扫地发火 ( 丁) 来劲儿找碴儿照相 ( 甲) 下岗招工投资 ( 丁) 下班 ( 乙) 怀孕 ( 丁) 出国上网聊天儿 ( 乙) 谈心放学 ( 丙) 说谎 ( 丁) 发愁 ( 丁) 贷款 ( 丁) 分房

《登攀———中级汉语教程》 ( 共两册) : 受苦撒谎 ( 丁) 超重发言 ( 乙) 打鼓谈话 ( 乙) 候机休假探亲 ( 丁) 上市费劲儿到场献花闭幕 ( 丙) 有味儿开花亏心通风 ( 丁) 起名下海动心唱歌 分家发病 ( 丁) 打井出土觅食慕名叫好 动手 ( 乙) 牧羊失踪 ( 丁) 纳闷 ( 丁) 翻身 ( 丙) 抓阄讨好扯皮吃亏 ( 丙) 转身1发疯入场帮忙 ( 乙) 上当 ( 乙) 伸手 ( 丁) 拍手拱手算数 ( 丙) 违约服气立功打水 引资投资 ( 丁) 交心签名 ( 丁) 检票结账升级挨边 开刀 ( 丁) 失业 ( 乙) 下岗赌气摆摊压价 出手破例提货涉案 归案保密 ( 丙) 违法 ( 丁) 就业 ( 丁) 退货跳槽加薪奔丧 谋事插嘴 ( 丁) 谋生谋食怕羞避难

《桥梁———实用汉语中级教程》 ( 共两册) : 失学 ( 丁) 出事 ( 丙) 打工倒霉 ( 丙) 帮忙 ( 乙) 多心开业让座打的转业 过头宰人交份儿开幕 ( 丙) 分手闭幕 ( 丙) 吃惊 ( 乙) 生气 ( 乙) 怀孕 ( 丁) 走调儿吃亏 ( 丙) 求职发愁 ( 丁) 发财 ( 丁) 道歉 ( 乙) 犯罪 ( 丙) 上市中毒消毒 ( 丙) 算卦开奖牧羊开庭 挑战 ( 丁) 签名 ( 丁) 返航着陆献身 ( 丁) 发疯发誓 ( 丁) 值班 ( 丁) 发车吵架 ( 丙) 沾光 ( 丁) 要命 ( 丁) 吭声受气享福 ( 丁) 当面 ( 丙) 骂街出勤带头 ( 丙) 致辞绝后叹气 ( 丙) 争气 ( 丁) 发火 ( 丁) 整容着迷丢丑解围属实 服刑上台 ( 丁) 愣神订婚 ( 丙) 定情打坐念经讨饭吸毒 ( 丁) 辞职 ( 丁) 免费 ( 丁) 出场受伤 ( 丁) 加班 ( 丁) 扶贫择偶当街散工 失职进学复原努嘴 着慌登场无主灭伦出名 ( 丁) 罢工 ( 丙)

观察表1, 仅从数量上看, 各教材中离合词的数量相差较大, 少至十来个, 多至数十个, 可见这一阶段的教材在离合词的选取上具有相对的随意性, 这受编者意向的影响, 同时与课文内容有密切关系。本文只统计了各教材生词表中的离合词, 而有的教材如《登攀———中级汉语教程》 ( 以下简称《登攀》) 、《桥梁———实用汉语中级教程》 ( 以下简称《桥梁》) 将在练习或副课文中出现的一些离合词处理为补充生词, 它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限于课文内容而出现的离合词的不足, 有利于扩大学生的词汇量。从等级上来看, 各教材中都出现了一部分《大纲》中的离合词, 且离合词的选取基本上遵从了由易到难的习得规律, 但其中也有较多不在《大纲》范围内, 有些甚至缺乏实用性, 因而也给离合词的教学带来困难, 这就要求编者在编写课文时应注意所选词语的实用性。

二、关于离合词编排情况的统计与分析

据统计, 离合词主要出现在教材的“New Words”版块, 而不同教材对于离合词的处理方式不尽相同。其中《留学中国———中级汉语教程》 ( 以下简称《留学中国》) 、《中国之路———中级汉语教程》 ( 以下简称《中国之路》) 对于离合词的处理采取拼音分写、标注构词的方式 ( VO. ) 、后附有英文注释的方式 ( 如: 照相zhào xiàng VO. to takepictures) ; 《桥梁》、《登攀》两套教材对于离合词的处理采取拼音分写、未标注词性或构词方式, 后附有英文注释的方式 ( 如: 发愁fāchóu worry; be anxious) 。相比之下, 前种标注方式更易引起教师和学生的注意。《留学中国》、《中国之路》这两套教材对于一些词的处理也存在问题, 如教材对于“担心、发烧、毕业”等一般意义的离合词采取拼音分写, 标注为动词词性的方式。“拼音分写”似乎是注意到了这些词用法上的特殊性, 但却异于教材对于其他离合词的处理方式, 这样易造成学生理解上的混乱。《中国之路》生词表中将“生气、打工、结婚”这样一般意义上的离合词处理成动词短语 ( vp. ) , 而对于一些动宾结构的短语如“练琴、卖菜”等却采取与离合词同样的处理方式, 这也易造成学生的混淆。因而, 教材中对于离合词的标注应准确、合理, 同时应具有明确的区分性。

在编写教材时是否注意在课文和练习中重现所学的生词也是一项重要内容。因而, 我们在统计各教材对于离合词的编排情况时也对此内容进行了统计。这里需说明本文所依据的重现标准。据统计, 课文和练习重现的离合词包括本课所学的离合词和学过的离合词。在统计重现情况时, 我们不把生词表中出现的离合词算作一次。因而, 本课所学离合词需在课文中出现大于等于两次, 或在练习中出现大于等于一次才是课文或练习对它的重现; 学过的离合词在课文或练习中出现大于等于一次便是课文或练习对它的重现。依据上述标准, 我们主要统计了教材中课文和练习重现离合词的情况。具体统计结果见表2:

观察以上几个表我们发现, 各套教材中课文和练习重现离合词的数量并不多, 相比之下, 练习重现离合词的比率相对较高, 但尚有可提升的空间。因而, 在教材编写时应注意加强对于离合词的重现。值得借鉴的是《桥梁》这套教材, 除正课文外, 每课都配有阅读、会话、听力副课文各一篇, 副课文是对正课文的补充、拓宽和深化。据统计, 《桥梁》这套教材中正课文对于离合词的重现率并不高, 但副课文也重现了一些离合词, 有利于提升教材对于离合词的重现率。各教材也可根据自身的特点对离合词进行多种形式的灵活重现。

我们在统计各教材练习重现离合词的情况时也观察了重现离合词的练习形式。教材所涉及的练习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我们将其重现离合词的情况大体分为以下几种: 一是在练习其他语言点或词语的同时重现离合词; 二是在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训练时重现离合词; 三是以练习离合词为主。但前两种情况占多数, 第三种情况所涉及的练习形式有限, 同时所练习的离合词也较少。可见, 本阶段的教材仍缺乏对于离合词的专项练习。

离合词的用法特别是其扩展用法极其复杂, 具体到每个离合词更是不尽相同, 因而中级教材应根据该阶段的教学要求对离合词的用法进行介绍。据统计, 除《登攀》外, 其他三套教材在相应的版块都对一些具体离合词的用法做了介绍, 只是涉及到的离合词的数量极为有限。值得注意的是《桥梁》这套教材中设置了“词语搭配与扩展”版块, 其中也将一些离合词列入其中。如: “帮忙[动 ~]想~ / 答应 ~[状 ~]常常 ~ / 应该 ~ [~ 中]~ 的目的 / ~ 的方式[帮 ~ 忙]帮不上忙/帮了我的忙/帮起忙来/帮帮忙/帮倒忙/帮一下忙。”其中既有离合词“合”的用法, 也有其“离”的用法, 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值得借鉴。

三、存在的问题及关于离合词教材编写的建议

以上我们主要对各教材中离合词的数量、等级及相应的编排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 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概括如下: ( 1) 本阶段教材中离合词的数量相差较大, 对于离合词的选取具有一定的随意性, 有些所选离合词缺乏实用性; ( 2) 生词表中对于离合词的处理方式不够明确, 不易引起教师和学生的注意; ( 3) 教材的课文和练习中离合词的重现率较低, 不利于学生在反复的记忆中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 ( 4) 教材对于离合词的用法 ( 尤其是扩展用法) 不够重视。这主要体现在: ( 1) 课文和练习中出现的离合词主要以“合”的形式为主。我们在统计上述各教材的课文和练习重现离合词的情况时发现, 虽然其中也出现了一些离合词的扩展形式, 但仍以“合”的形式为主。 ( 2) 缺乏离合词的专项练习。多数练习都是在训练其他词语或语法点的同时重现了离合词, 并不以练习离合词为主, 因而不利于学生在练习中掌握离合词的用法。 ( 3) 除《桥梁》外, 其他教材要么未对离合词的用法进行专门的介绍, 要么虽然有涉及, 但只是简要地说明, 不利于学生对于离合词用法的积累。

针对上述问题, 我们仅就编教材时对离合词的处理提出几点建议: ( 1) 生词表中应对离合词做出准确合理的标注, 使其易于区分。如除拼音分写外, 可在拼音的后面明确标注出[离合] ( 如上课shàng kè[离合]to go to class; tattend class) 或其相应的构词方式, 但如果标注构词方式 ( 如vo) , 则一定要注意与其类似的结构区分开, 以免造成学生的混淆。 ( 2) 教材应加强对于离合词的重现。如《桥梁》这套教材, 每课除正课文外同时配有阅读、会话、听力副课文各一篇。这一内容不仅有助于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 也有利于重现生词, 可谓一举两得, 值得借鉴。各教材也可根据自身的特点对离合词进行多种形式的灵活重现。 ( 3) 应重视离合词的用法 ( 尤其是其扩展用法) 。离合词的用法特别是其扩展用法极其复杂, 具体到每个离合词更是不尽相同, 因而, 在教材编写时应注意对一些用法较复杂、扩展能力较强的离合词的用法进行专门的介绍, 以便于学生的积累和复习。 ( 4) 设计离合词的专项练习。通过统计我们发现, 教材中的练习多数并不以练习离合词为主, 这也与教材中对于离合词的用法重视不够有关。因而教材在注意介绍离合词用法的同时也应设计专门的练习, 使学生在练习中进一步巩固相应的用法。

四、结语

以上我们对各常用中级对外汉语教材中的离合词从数量、等级、教材对其编排情况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了解了教材对于离合词处理的现状, 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教材处理离合词的建议, 希望能够为之后的教材编写提供一定的参考。

摘要:选取《留学中国———中级汉语教程》、《中国之路———中级汉语教程》、《桥梁———实用汉语中级教程》、《登攀———中级汉语教程》, 对这四套目前比较常用的对外汉语中级综合课教材中的离合词从数量、等级、相应的编排情况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 找出各教材在离合词处理上的优势与不足, 针对存在的问题, 对教材中的离合词编写提出设想, 以期为今后的教材编写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离合词,数量,等级,教材编写

参考文献

[1]吴道勤, 李忠初.“离合词”的语法性质及其界定原则[J].湘潭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3) .

[2]国家汉语水平考试委员会办公室考试中心制定.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 (修订本) [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01.

[3]靳洪刚, 许德宝.留学中国——中级汉语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4]靳洪刚, 许德宝.中国之路——中级汉语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5]杨寄洲.登攀——中级汉语教程[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05.

对外汉语教学常用 篇3

【关 键 词】对外汉语;教师素质;教学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2-0101-02

近年来,中国良好的政治环境和经济实力为汉语走向世界创设了有利条件。随着汉语学习者数量的不断增加,国内外对对外汉语教师的需求量也显著增加。我国原有的对外汉语教师队伍已经远远无法满足目前庞大的需求量,因此许多非专业教师也加入到对外汉语教学行列。但是人们目前对对外汉语教师职业的认识仍有很多误区,很多人认为只要能说上一口普通话的中国人就可以从事这个职业,尤其是许多非专业教师对该职业也缺乏应有的认识。殊不知,对外汉语作为一门学科教学,教师素质对教学效果有着直接影响,因此为保障对外汉语教学持续高效的发展,提高对外汉语教师素质已然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优化知识结构促教学

优化知识结构是必需的,也是必要的。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知识结构,但任何学科、专业又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各门学科、专业之间彼此互相渗透、互为依存、相辅相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对外汉语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与时俱进,对已有的知识结构进行优化、迁移、整合是必需的。

对外汉语教师必须具有人文学科的基本素质,除掌握对外汉语专业本体知识以外,还要掌握有关平行学科的基础知识,在纵横交错的知识网中奠定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框架,注重加深诸如教育学、心理学等交叉,边缘学科的学习。在这个信息时代,信息量的膨胀激增,加快了知识更新速度,对外汉语教师要不断学习钻研,不断调整已有的知识结构。

对外汉语教师在具备语言本体知识这个教学基础上,还必须具备将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实践知识。实践知识主要源于教师的教学经验,在实际教学中尤显重要。对外汉语教学经验对于一名合格的对外汉语教师是不可或缺的条件。尤其教学对象又是非中国本土文化下成长的特殊群体,留学生来自于不同国家,拥有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家庭背景。其个体差异也相当大,对外汉语教师如果缺乏教学经验,势必造成教学中知识信息的误解。要成为一个成熟的对外汉语教师,教学实践知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外,对外汉语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外语水平。外语不仅可以增加教师同留学生的交流与沟通,同时它可以帮助对外汉语教师进行汉语同外语两种语言的比较研究,从而实现教学中知识正迁移的有效引导,负迁移某种程度的避免。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任何语言都承载着本民族的文化。对外汉语教师凭借掌握的外语,可以更好地了解留学生,同时也能在教学中因地制宜地创设情境,因情因境地进行中国文化的渗透性教学。

(二)夯实专业知识促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第二语言教学,语言各要素的知识和言语技能两个方面是教学的主要内容。语言各要素的教学主要是语音、词汇、语法几大方面的教学;言语技能教学则主要是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很多留学生都是零起点的汉语学习者,所以要求对外汉语教师的汉语专业基础知识必须扎实、准确无误。

语音学习是汉语学习的起点,对外汉语教师准确的发音、正确的语音知识、标准的普通话不仅为教学提供了前提条件,也为纠正学生语音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错误提供了有力保障。汉语是一种有质感的美丽语言,词汇丰富、义项颇多、语义复杂,语用功能差异巨大,承载的文化内涵深厚,对外汉语教师必须充分灵活地掌握汉语词汇知识,才能具备有效迅速解释词义、辨析词义的能力。留学生受母语影响,语法错误无法根除,因此课上往往不敢发言、课下畏惧说话,“聋哑汉语”现象屡屡出现。对外汉语教师只有充分掌握了汉语语法知识,才能有的放矢、敏锐地发现学生的语病,更正错误,帮助学生找到问题的症结,解决难点,把握重点。留学生在教师正确传授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加深巩固、熟练掌握基础知识,才能领会汉语语言的内在逻辑,正确使用汉语,逐步具备听、说、读、写能力。

另外,规范化的汉字书写是对外汉语教师必备的能力。汉字这种方块表意文字,对于非汉文化圈的西方留学生来讲,既难写,又非常有意思,他们有着浓厚的书写汉字的兴趣,但笔画、笔顺、规范化的书写过程对留学生尤为重要,否则他们将无从下笔,宛若作画。教师正确的书写示范对留学生极为重要,同时教师丰富的文字知识可以帮助学生丰富汉字的内涵、了解汉字、记忆汉字。

(三)改进教学方法促教学

教学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创造性实践,教学方法可谓多种多样。对外汉语教学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法,秉持由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都是重要且必要的。

当下汉语课堂的分班,大部分都是由留学生的汉语水平决定的。很多年龄差异很大的留学生被分配在一个班级的现象并不罕见,同时留学生来自文化背景不同的各个国家,个体差异也很大。在一个年龄差异、个体差异都悬殊的班级,使用同版教材进行教学,已经意味着一种“难”。语言学习,特别是初期的语言学习,反反复复的训练、记忆过程,辛苦而枯燥,机械而疲惫。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教学方法不当,极易引发学生的厌倦情绪,导致严重的受挫感。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汉字本身又带有一定的难写难记性,因此对外汉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至关重要。教师不要拘泥于某种单一的教学方法、模式,要灵活多变,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化繁杂为简单,由简入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启发引导,努力创设直观形象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语感。此外,要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现代教育手段打破了传统的讲授法教学模式,将视听引进课堂,同时也提供了身临其境般的模拟情景,加深了学生的感知,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教学活动因此更生动活泼。师生在宽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教学效率得以提高。

(四)增强教学能力促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驾驭知识的能力固然重要,但是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同样重要。留学生课堂成员组成复杂,年龄迥异,国别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因此对外汉语课堂有其特殊性。教师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与人交往能力、处理突发事件等能力在留学生课堂更显重要。

对外汉语教师要具备调控能力,协调好留学生之间的关系,营造一种和谐友好的学习氛围。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情况,如冷场或由于某种意料之外的原因导致的课堂失控状况要有必要的应对措施,具备相应的应对能力。对外汉语课堂相对政治敏感性强,不同国家的留学生对中国的关注,对彼此国家的关注,引发课堂上可能对老师提出某种意想不到的政治问题,教师不可忽视对这些问题的巧妙回答。信口开河或极为自我的回答可能招致学生的不满与抗议,因此教师要把握课堂大局,以授课为主,认真对待学生的非课堂问题,智慧地避免影响课堂教学的不利因素,尊重学生、尊重个性、尊重异国文化,建立理解信任的情感关系,相互尊重包容。

另外,教学反思能力对促进教学也尤为重要。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实践过程,教学中的失误乃至错误都是难免的,教师要敢于反思,敢于质疑,敢于批评与自我批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步全方位地提升自身素质。特别是对外汉语教师,要在不断的教学反思中,树立起中国教育工作者执着认真的工作形象。

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专业学科的教学,目前对外汉语教师队伍的素质亟待提高。知识与能力互为影响,对外汉语教师要不断强化知识学习,有意识地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有高质量的教育,对外汉语教师的修为直接影响着对外汉语教学事业未来的发展,因此只有真正了解了这门学科,才能更好地完成对外汉语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张蓓.试论现代对外汉语教师应具备的素质[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8,(6).

[2]刘殉.对外汉语教学概论[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1.

对外汉语教学常用 篇4

国、菲律宾、越南、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还由于华侨人数多,近年来学习汉语 的热潮更是空前。

目前,我国已有300多所高等院校接收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每年来华学习汉语的人

数超过15000人。全世界有如此多的人学习汉语,表明越来越多的人想要借助于汉语这一 交际工具来进一步了解中国,研究中国。这同时也有助于我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的交 往,无疑对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为了推动世界范围内的汉语教学事业的发展,在组织机构上,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 教委、国务院侨办、外交部、文化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等机构的负责人组成了 “

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由该领导小组负责中国的对外汉语教学工作.成立了对外 汉语教学的专业学术团体,如“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世界汉语教学学会”等,“世界汉

语教学学会”已经拥有36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名学员,他们是世界范围内的热心于汉语 教学的教师和研究人员。对外汉语教学有专业出版社,出版的刊物如《世界汉语教学》、《语言教学与研究》、《学汉语》等,在国内外均有较大影响。教材的编写方面,除了国外编写的一部分汉语教材外,国内已出版了200余种汉语教 材,教材包括了读本、口语、听力、文选、写作、报刊、古汉语、翻译、文化、科技、经 济、贸易、旅游、历史、课外读物等多种门类。这些教材在教学的不同阶段发挥着重要的 作用,产生了较大影响。

对外汉语教学的检测手段,从1990年起由中国国家教委组织专家鉴定,被称为中国 “

托福”的汉语水平考试(HsK),已在世界一些国家及国内一些城市开始试点。“中国汉语 水平考试是为测试母语非汉语者(包括外国人、华侨和中国国内少数民族学员)的汉语水平而设立的国家级标准化考试。”“凡考试成绩达到规定标准者,可获得相应等级的《汉语 水平证书》.”昆明现已被列为国内考点(西南地区唯一考点).为提高对外汉语教师的教学水平,保证教师质量,国家教委还制定了《对外汉语教师 资格审定办法》,“从1991年起连续三年在全国2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分期分批开展了 对外汉语教师资格审查工作„„经过审委会认真、严格的考试、考核和审定,到目前为 止,全国已有1051名教师获得了对外汉语教师任职资格证书。”“这批获得证书的教师多年 从事对外汉语教学,政治、业务素质和知识水平较高,具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既能从事 基础汉语教学,又能从事汉文化教学。”“为专业教师颁发任职资格证书在我国教育界尚无 先例.”(《世界汉语教学》1994年第2期)为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专业层次和学科层次,使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在国内国际发挥

更大作用,对外汉语教学专业已在我国一些大学招收本科生,专门培养从事对外汉语教学 的教师,并已招收硕士研究生,目前正积极准备培养该专业博士研究生。

二、云南民族学院的对外汉语教学

云南民族学院是我省最早开始接收外国留学生的学校之一。80年代初期开始接收外 国留学生学习汉语,学习少数民族文化及民族语言。截止1995年,已经接收了20多个国 对外汉语教学方兴未艾

—兼谈云南民族学院对外汉语教学 李恕仁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它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艺术等精神 文明成果.改革开放的中国需要了解世界,世界也需要认识中国,汉语走向世界已成为世 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顺应这一要求,在中国和世界范围内兴起了汉语教学热潮,1993 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要大力加强对外汉语教 学工作,我们理应在推动对外汉语教学,促进云南发展进程中作出自己的贡献。

一、世界汉语教学欣欣向荣

世界汉语教学源远流长。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很久远的时代,亚洲国家 由于地理条件、文化交往等原因,学习汉语的年代最早,如朝鲜、日本等国早在公元3世 纪就开始了。而西方人学习汉语是从13世纪意大利商人马可·波罗的《东方见闻录》的 问世才开始引起欧洲人对中国的兴趣,16世纪西欧国家开始学习汉语,1742年法国皇家 学院正式教授汉语。北美洲的汉语教学最早于美国,1871年耶鲁大学率先在美国高等学 校教授汉语,非洲、拉丁美洲的汉语教学大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世界范围内学习汉 语的发展形势与中国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兴衰有着密切关系.一般来说,18世纪以前,外 国人对古老的中国文化产生了兴趣,希望通过学习汉语认识中国,学习汉语的形势发展较 快.18世纪以后一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世界各国学习汉语处于低潮。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世界汉语教学在国际上形成了热潮。汉语已成为联合国的 工作语言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际地位的提高,汉语正成为国际上的热门语言.现在,世界上已有60多个国家的1000多所学校开设了汉语课程,许多大学设立了中文 系。日本的汉语教学无论是规模之大还是人数之多都堪称世界第一。目前,日本国内学汉 语的在校生达10万人,通过电视、广播、业余学校等其他途径学汉语的人数达到100 万。美国目前有486所大专院校开设了中文课,其中35所创办了中文专业.汉语教学在 中学也逐渐得到推广.美国大学委员会和教育测量中心从1994年起已将汉语列为外语测 验的语种之一,学生可以把汉语成绩作为申请大学入学资格的凭据之一在欧洲,德、法、意、西班牙等国学习汉语的人数都在不断增加。仅以法国的东方语言文化学院为例,作者单位:云南民族学院

分重要的。首先,要研究语言中所包含的文化因素。学习一种第二语言或外语时,如果不 同时学习这种语言中所包含的文化因素,就无法准确理解这种语言的丰富内涵,当然也就 不可能进行正确的理解和表达。其次,要根据汉语特点,找准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和难 点:

1、语音:汉语的声调有区别词义的作用。如“老板”和“老伴”这两个词的后一音节声 调不一样,词义当然不同。另外,有的学生的母语中没有某个音素,而汉语中却有,学生 在学习时也会感到困难。如,瑞士学生(母语为德语的)常把不送气音发成送气音,如 “

知道”读作“。hit。”,“大家”读作“toqio”,“劳动”读作“l如tong”,“看见”读作“kon qi如”。而日本学生又往往把送气音发成不送气音,如“他们”读成“damen”“白菜”读成 “b创zOi’’,“跑步”读成“b加b。”,“错误”读成“zuow。”。所以,声调和汉外语音的比较成为

语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2、词汇:着重帮助学生掌握汉语词汇的特点。如,汉语语素 以单音节为基本形式;构词方式主要为复合法;双音节词占优势.另外,由于汉字的特

点,汉语的词不实行词的连写,故造成词与词的界限较难分辨。近年来大量新词语的出现 也应及时补充到教学中。

3、语法:汉语是分析性的语言,缺乏词类标志和词形变化,这 就使得汉语的语法体系呈现了一系列特点,比如语序和虚词是最重要的语法手段,汉语有 极其丰富的量词和语气词,另外汉语中的一些特殊句式“把”字句,“被”字句等等都成为外

国人学汉语语法的困难之处。

4、汉字结构和书写方法:要提高汉语的交际能力,听、说、读、写缺一不可。汉字比起表音文字是更难一些,这正是表意文字的特殊性。外国人 写汉字,常常出现“缺胳膊少腿”的情况,究其原因是不懂得汉字结构的特点,不了解汉字 的造字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是要花大力气的。

在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中,我们的教师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教学风格,掌握了教外 国人学汉语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法。如已经发表和总结的一些论文:《初级班教学琐 议》、《词汇教学点滴》、《洋学生学熟语》、《中外文化比较》、《如何讲好报刊课》等.这些 科研成果是教学实践的总结,它又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为了提高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我们还带领初级班同学到实地进行会话练习,如去市

场上、商店里学习购物会话,配合教学,教师和中级班、高级班学生一起看录相、电影,如《雷雨》、《骆驼祥子》、《家》、《芙蓉镇》,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能力。开展丰富的课外活 动,组织参观民族博物馆、郊游、观看民族体育运动会、组织汉语晚会„„从多渠道去培 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语言测试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检验教与学的重要手段。每年,我们都组织学 生参加国家教委主考的汉语水平考试。考前对应考生做一些测试方法和内容方面的辅导。平时我们的测试手段也是多样化,有听写、默写、朗读、会话、造句、写作训练.时间安 排上有阶段(单元)考,期中考,期末考。

十余年来的对外汉语教学,我们付出了心血,取得了一些成绩,得到了国家汉办的肯

对外汉语教学之初级汉语语言项目 篇5

一.第一阶段

(1)基本语序:主语+谓语+宾语:我学习汉语。/ 我很忙。(2)“是”字句

(一):我是学生,我不是老师。

(3)“是”字句

(二):这本书是我的。/ 这本书是新的。

(4)“有”字句:我有汉语书,没有英语书。

(5)形容词谓语句:我很忙,他不忙。

(6)动词谓语句:我学习汉语,不学习英语。

(7)名词谓语句:我北京人,他不是北京人。/ 现在八点十分,不是九点十分。(8)主谓谓语句:我身体很好。/ 他学习很努力。

(9)双宾语动词谓语句:老师教我们汉语。/ 我问老师一个问题。(10)用“吗”的疑问句:你是学生吗?/ 你忙吗?(11)用疑问代词的疑问句(不能用“吗”):他是谁?/ 这是什么书?/ 你去哪儿?(12)正反疑问句:1。你是不是中国人?/ 你去不去商店?/ 你忙不忙?

2.你是中国人不是?/ 你有没有词典?/ 你有词典没有?

(13)用“还是”的选择疑问句:你喝咖啡还是啤酒?/ 你去商店还是(去)书店?(14)用“几”和“多少”的疑问句:你有几本书?/ 这本书多少钱?(15)用“------,好吗?”提问:我们去商店,好吗?

(16)定语:1.的+名词:

这是我的书,那是王老师的书。(领属关系)

2.不用“的”:这是中文书。/ 他是汉语老师。(说明性质)

他是我爸爸。/ 那是我们学校。(亲属或单位)

3. 数量词、指示代词作定语:他有一个中国朋友。/ 这本词典很好。/(17)状语:1.副词作状语:我常去商店。

2.双音节形容词作状语(常用“地”):我们努力(地)学习汉语。3.单音节形容词作状语(不用“地”):你快走!/ 我要多听多说。4.介词短语作状语:我在中国学习。/ 我在他那儿看电视。/

我从美国来。/ 我跟他一起去商店。/

(18)表示存在的“在”、“有”、“是”:

1.人 / 事物+在+处所:他在学校。/ 我的本子在老师那儿。

2.处所+有+人 / 事物:教室里有三个人。/ 教室前边有一个图书馆。3.处所+是+人 / 事物:教室里是留学生。/ 教室前边是一个图书馆(19)程度补语:动词+得 / 不 + 形容词

1.动词后没有宾语:他学汉语,他学得很好。你学得好不好? 2.动词后有宾语的三种形式:他学汉语学得很好。(重复动词)

汉语他学得很好。(宾语提前)

他汉语学得很好。(宾语提前)(20)称数法:1。十进法

2。钱的计算

(21)年、月、日、星期、时的顺序

(22)能愿动词:想、要;会、能、可以;应该、必须

(23)方位词:上、下、里、外、前、后、左、右、东、西、南、北(边、面)(24)量词:个、本、张、把、件、节、口、篇、位、些、公里;

元(块)、角(毛)、分;

点(钟)、刻、分

(25)连词:和、跟、或者、还是----// 介词:在、从、跟、给、往、向、对 二.第二阶段(1)动态助词“了”:动词+了(表示动作完成):

1.昨天我去了书店,他没有去书店。(过去:动作已经完成)

2.明天我吃了早饭去书店。

(将来:动作1完成后将会出现动作2)3.每天我吃了早饭就去学校。

(平时:动作1完成后出现动作2)

(2)语气助词“了”

(一):句子+了(“了”在句尾,表示事情已经发生):

1.现在他去书店买书了。

2.昨天你去书店了没有?(正反问)

(3)语气助词“了”

(二):名词 / 形容词 / 句子+了(表示变化):

1.春天了,天气暖和了。

2.他现在是大学生了,可以独立生活了。(4)表示很快会发生:“要---了、就要---了、快---了、快要---了”:

1.要下雨了。/ 新年快到了。/ 汽车快要开了。2.我明天就要(*快要)回国了。(“快要”前不能用时间词语)

(5)动态助词“了”+ 数量词 + 语气助词“了”(可能继续,或不再继续):

1.我学汉语学了一年了,我还要学一年。

2.我学汉语学了一年了,现在不学了。// 我已经写了回信了。

(6)动态助词“着”:动词+着(表示动作或状态的持续):

1.外边下着雨,刮着风。

(动作的持续)

2.教室里的窗开着,门关着。(状态的持续)

(7)动态助词“过”:动词+过(表示过去的经历):

我去过日本,没有去过美国。/ 你去过北京没有?(正反问)(8)表示动作的进行:“在、正、呢、在---呢、正(在)---呢、---着---呢”:

他在看书(呢)。/ 他正看书呢。/ 他看书呢。/ 外边(在/正)下着雨(呢)。(9)连动句(有两个以上的动词):

昨天他去书店买了一本书。(“了”在最后一个动词的后面)

(10)兼语句:第一个动词是表示要求、命令的“请、让、叫”等:

A请 / 让 / 叫 B + 动词

我请他来。/ 老师让学生写作文。/ 爸爸叫儿子去买东西。

动词:懂、见、完、到、开、上、给、在、成

(11)结果补语:动词+<

形容词:对、错、好、清楚------

1.这篇课文我看懂了,那篇课文我没看懂。(动词)

2.这个字我写对了,那个字我没写对。

(形容词)(12)简单趋向补语:

由一个趋向动词充当:上、下、进、出、回、过、起、来、去。动词后有宾语,趋向补语是“来 / 去”:

1.宾语是处所词语:动词+处所词语+来 / 去。

明天他回北京来。// 刚才他进图书馆去了。2.宾语是事物词语,有两种形式:

* 表示完成:动词+来 / 去+事物词语。昨天我借来一本书。// 他拿去了那支笔。

* 表示将来或要求:动词+事物词语+来 / 去。

明天去他家,我会带礼物去。// 客人已经来了,你快倒茶来!

(13)复合趋向补语:动词+上、下、进、出、回、过、起 + 来/去: 1.处所宾语应该在“来/去”前:他走回家去了。

2.表示完成,事物宾语前有数量词,一般有两种形式:

他拿出来(了)一本书。//

他拿出(了)一本书来。

3.表示完成,事物宾语前没有数量词:他拿出书来(了)。

4.表示将来或要求:明天他会买回(一斤)米来。// 你拿出书来!

(14)可能补语(表示能力或可能):动词+得/不+结果补语 / 趋向补语:

1.这本书我看得懂 // 这个字我看不清楚 // 这个包放得下10本书吗?

2.他们明天回得来,我们明天回不来。

你病了,不能出去。(禁止)

// 我知道,但是不能说出来。

比较<

外边在下大雨,我没有伞,出不去。// 我知道,但是说不出来。(15)时量补语:动词+时量补语(动作持续多长时间):

1.持续性动词有三种形式:我学汉语学了一年。

(重复动词)

我学了一年(的)汉语。(动词+时间+宾语)

汉语≒我学了一年。

(宾语提前)

2.非持续性动词的形式:

他离开中国一年了。

(动词+宾语+时间)3.宾语是人称代词的形式:我等他等了十分钟。/ 我等了他十分钟。4.副词或能愿动词在重复的动词前:我学汉语只(要)学一年。

(16)动量补语:动词+动量词“次、遍、下---”:

1.动词+动量词+事物宾语:我看了一次电影。/ 他看了一遍课文。2.动词+人称代词宾语+动量词:昨天,我找了他三次。

(17)用“比”字句表示比较:

1.A比B+形容词:我比他高。/ 我不比他高。

2.A比B更 / 还+形容词 / 心理、认知类动词(喜欢、觉得、认识---): 我很高,他比我更 / 还高。

我喜欢锻炼,他比我更 / 还喜欢锻炼。

3.A比B+形容词+数量 // 一点/一些 // 得多/多了: 我比他高五公分 //一点/一些 //得多/多了。

4.A比B早 / 晚 // 多 / 少+动词+数量:

我比他早来五分钟。/ 我比他多学了三篇课文。

5.A比B+动词+程度补语,有两种形式:

我比他来得早(一点/一些 //得多/多了)。

我来得比他早(一点/一些 //得多/多了)。

(18)用“A跟B(不)一样+(形容词)”表示比较:我跟他(不)一样高。(19)用“A有(没有)B这么/那么+形容词”表示比较:

他有我这么高。/ 我没有他(那么)高。

(20)“把”字句:

1.形式:主语+把+宾语(受事)+动词+其他成分

2.语义(致使):说明移动、变化、产生的结果

例:我关了门——我把门关了。

3.动词+“了”、“结果补语”、“趋向补语”、“宾语”等,不能用可能补语。

我把门关了。/ 我把作业做完了。/ 你把箱子拿上来。/ 你把这本书给他。

4.宾语一般是确指的、双方都知道的:你把这本书(*一本书)给他。

5.能愿动词 / 否定词 / 时间副词在“把”的前边:

我要(没)(已经)把这本书给他。

6.动词后有结果补语“在、到、给、成、作”,一般要用“把”字句:

我把汽车停在学校门口。/ 我把汽车停到学校门口。/ 我把书还给老师。

我把这本英文书翻译成中文。/ 王老师把学生看作是自己的孩子。(21)被动句:

1.“被”字句:主语(受事)+被 / 让 / 叫 +宾语(施事)+动词+其他成分

我的词典被(他)借走了。

(有时施事可以不出现)

我的词典被人借走了。

(有时用“人”,表示不易或无法说明的施事者)

2.意义上的被动句(无标志):

信写好了。// 练习做完了。(22)存现句:处所+动词+名词

1.表示存在:墙上有(挂着)一幅画。

2.表示出现:前边来了一个人。

3.表示消失:停车场上开走了一辆车。(23)结构助词“的”

(二)作定语:动词 / 动词词组 / 主谓词组+的+名词:

这是我买的书。/ 看电影的人很多。/ 这是我们学习的教室。(24)结构助词“地”:

1.双音节形容词作状语,一般要用“地”:他高兴地说:“小王要来北京了。” 2.单音节形容词作状语,一般不用“地”:你快走!3.形容词前有程度副词,一般要用“地”:他们很认真地学习。(25)“是---的”

(一):

强调已经发生的动作的时间、地点、方式等:

他是昨天来的。/ 他是从北京来的。/ 他是坐飞机来的。(26)动词重叠:

1.形式:单音节:AA

双音节:ABAB

2.语义:短时、尝试、反复、轻松

3.还没有发生,单音节动词之间可用“一”:这个问题,我要想

(一)想。

4.已经发生,单 / 双音节动词之间要用“了”:这个问题,我昨天想了想。

5.双音节动词之间不能用“一”:这个问题,我们要研究(*一)研究。

6.表示“正在”的意思,动词不能重叠:他正在听(*听听)音乐。(27)形容词重叠:

1.单音节:AA

// 双音节:ABAB 2.双音节形容词重叠作状语,后边常用“地”:你应该认认真真地学习。3.单音节形容词重叠作状语,“地”可有可无:你慢慢(地)说。4.重叠的形容词前不能用“很”:他把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很干干净净)。5.单 / 双音节形容词重叠作定语,或单独作谓语,后边要用“的”:

一双大大的眼睛 / 一本干干净净的书 / 他的脸红红的 /他们都高高兴兴的。(28)名词重叠:我年年都来中国。// 家家都有电视机。

(29)量词重叠:个个学生都很努力。// 他次次都骑自行车来。(30)数量词重叠:

1.ABAB(表示方式):老师把生词一个一个写在黑板上。2.一BB(表示很多):一辆辆汽车开过去。

(31)指示代词“每”:

1.常用“每---都---”的说法:我每天都锻炼。

2.“每”+量词+名词(人、家、年、月、日、天等除外):每个学校 / 每张纸

(32)序数:第一 / 第二次 / 第十课 / 第六教学大楼

(33)概数:

1.相邻的数目:我有三、四本词典。

2.用“几”表示不确定的数目:他有几十本词典。

3.用“多”表示不确定的零数: 数词后是“0”:---多+量词:三十多斤

数词是“1~9”:---量词+多:三斤多(34)分数和百分数:二分之一

// 百分之八十

(35)倍数:三的五倍是十五

// 十五是三的五倍

(一倍、两倍)(36)“就”和“才”的区别:

1.“就”表示早、快:学校八点钟上课,他七点半就来了。

2.“才”表示晚、慢:学校八点钟上课,他八点半才来。

(37)“又”和“再”的区别:

1.表示“过去”重复用“又”:他前天来了,昨天又来了。

2,表示“将来”重复用“再”:今天我来了,明天我要再来。(还要来)

3.表示“有规律”地重复:明天又是星期天了。// 明天他又要来。

(38)副词“就”强调正是如此:

A:你是王华吗?B:我就是。//

A:你住在哪儿?B:我就住在这个宾馆。(39)“有一点儿”和“一点儿”的区别:

1.有一点儿+形容词(有“不如意”的意思):这本书很好,可是有一点儿贵。2.有一点儿+动词:他们想去公园,我也有一点儿想去。3.动词+一点儿(宾语):明天我要去商店买一点儿东西。4.形容词+一点儿(比较):昨天20度,今天冷一点儿。

(40)一A比一A + 形容词/动词:天气一天比一天热了。/ 他一次比一次说得好。(41)“从---起”和“从---到---”,表示时间或地点:

1.从今天起,我们学习第十课。// 从下一站起,还有两站就是上海图书馆。

2.从六月到八月是夏天。// 从这儿到那儿很远。(42)越---越---:

1.同一个主语:风越刮越大。

2.主语不同:

老师越说,我越不明白。(43)越来越---:

1.冬天到了,天气越来越冷了。

2.我越来越喜欢音乐了。(心理、认知类动词)

(44)一---就---(第一个动作发生后,第二个动作马上发生):

1.同一个主语:我一下课就回家。

2.主语不同:

老师一说,我就明白了。(45)除了---以外:

1.表示加合:他除了学汉语以外,还学英语。/ 除了他以外,我们也去过北京。2.表示排除:除了他以外,我们都去过北京。

(46)量词:包、杯、倍、遍、层、场、次、袋、度、封、辆、米、亩、匹、片、瓶、圈、台、条、下(儿)、只、种、座(47)复句:

因为---所以---

虽然---但是---

一---就---

对外汉语语音教学 篇6

语音教学是汉语教学的“门面”,我校老一辈汉语教师秉承此念,多年身体力行,耕耘不止。赵元任先生在说到语音教学的重要性时曾说,“起头儿这个目标人人得要以百分之百为目标”。林焘先生也表示赞同:“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基础,只要发音准确流利,即使词汇量有限,掌握的语法点也不多,本地人听起来也会觉得相当地道”。语音教学在汉语教学特别是初级汉语教学中应占有独特的位置,而语音教学又是公认的难点,需要有正确的观念、科学的方法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古人云,“法乎其上,得乎其中”,即使尽了百分百的努力,结果也不一定合乎人意。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各方的积极努力,教学单位在教学设计、课程设置等方面尤其要拿出一定的措施。此次教务处与校报合作,首推一期语音教学的专题讨论,汇贤聚能,共商应对之策,希望引起各单位、各相关人士对语音教学的重视,对提升语音教学的质量提供实质性的帮助。语音教学中的几个问题 校教学督导组刘希明

现在学汉语的人多了,但是发音好的人少了。本学期督导组共听了48节汉语课,对此问题颇有同感。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有:

一、对语音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的老师对学生的发音错误听之任之,有的纠正了,也是轻描淡写。可能受了某种教学法的影响,认为听懂了,不影响交际就行了,至于留学生的发音要达到一个什么程度,很难有一个具体的标准。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没有这个物质外壳,所谓的语言交际能力是不可能存在的。特别是汉语是一种有声调的语言,声调又有区别意义的作用,所以语音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再说,语音教学是我们汉语教学的“面子”工程。其重要性,怎么强调也不过分。

二、偏重于语流教学法而淡化了音素教学法语流教学法和音素教学法是教授语音的主要方法,两种方法各有利弊。经验告诉我们,只有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实行两法有效结合,取长补短,教学效果才会比较理想。而目前在课堂上有的老师偏重练习句子,而很少就某个声母、韵母、声调,某个音节进行严格的单项操练,或者单项的操练还没有达到教学的要求,就匆忙进入练习句子的环节,其结果可想而知。音素教学的枯燥乏味大家都知道,但练不好单音,句子也说不好的道理也是大家都明白的。

三、没有处理好纵向和横向的关系。

纵向的关系也就是阶段性和连贯性的关系。在听课中我们发现,随着学生的年级的增长,老师在课堂上纠音的时间更少了。中高年级的老师在课堂上很少纠正留学生的发音错误,尽管学生洋腔洋调,老师也较少纠正。可能有的老师认为每个教学阶段有每个教学阶段的任务,既然语音阶段早就过去了,纠音和我关系不大;另外就是每个阶段的教学任务都很繁重,如果纠音占时太多,教学任务就完不成了。我觉得只要留学生在北语学习,不管什么阶段,老师都有纠正发音的责任,只靠语音阶段的教学来解决学生的发音问题是远远不够的(当然语音的主要问题应该在语音阶段解决)。横向关系是指教一个班的各位老师的关系。教一个班的几位老师应该要经常通气,确定总攻目标,一齐发力,这样才会事半功倍。

四、教学的针对性有待进一步加强在听课过程中发现,很多班都是齐唱多,单兵操练少。当然齐唱能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生的开口率,但另一方面却很难发现留学生的个别问题,另外在齐唱过程中我们发现,有的学生根本就不跟着说或者念,有的只嘴动,但听不到声音。齐唱后,当学生个别读时,效果都不太理想。所以在语音教学阶段应该适当控制齐唱的时间而增加单兵操练的时间。通过单个的操练发现每个学生的重点问题,最好再把每个学生的重点问题做成卡片,老师留一份,发给学生一份,这样师生都会心中有数,老师在课堂提问、留作业时都会有较强的针对性,问题解决得会快一些。

五、对发音错误抓得不准,纠得不狠,方法比较单一有的老师对留学生的发音错误比较敏感,一般都能抓住,并给予纠正。但我们发现:第一,抓得不准。大家都知道学生的发音错误一般都发生在声、韵、调上,当我们发现学生的一个发音错误时,应该马上能分辨出是声母、韵母还是声调出了问题,哪儿出了问题纠哪儿,不要整个音节一起纠,这样不明确。例如学生把“荔枝”(lìzhī)念成(lìchī)时,其实学生错的是声母,把不送气的zh念成了送气的ch,这时老师把这两个声母写在黑板上,有的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自己就会改过来,如果自己改不过来,老师再用演示法,演示送气不送气,效果会比较明显,学生的印象也比较深。不要lìzhī念错了,就带读几遍lìzhī完事。

第二,纠得不狠。在纠音过程中不要手软,要有矫枉过正的精神。让学生跟读几遍正确的发音,这样做是很不够的。应该让学生明白错在什么地方,为什么错,直到会单独正确地发出这个音为止。当然,有的学生在课上实在发不出来,也不能揪住不放,可过几分钟再让他试一次,课堂上实在解决不了,那就课下帮助,争取尽快解决。

第三,纠音的方法可多一些。目前,课堂上有的老师的纠音方法基本上是让学生跟自己读几遍正确的就完事了,尤其是初级阶段,这样显得既单调,效果也不理想。学习语音,主要是靠模仿,为了更好地模仿,降低模仿的难度,以前常用的演示法、夸张法、对比法等都是被实践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教学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采用。还可以让发音好的同学帮助发音不好的同学,这种学生互学方法也非常有效。

以上看法望同仁指正。

刘希明,1974年来校任教,主要教授综合课、口语课等课程。曾参与留学生进修教材《语法篇》、《精读篇》及其教师参考用书的编写。发表过《编写高级汉语的思想与原则》等论文。2000年至今在汉语学院上课并负责新教师的培训工作。

纠音时要把握好宽与严的尺度 校教学督导组组长 杨惠元

我们不主张有错必纠,也不主张对学生的错误抓住不放。我们主张对待学生的语音错误要有选择有重点地纠正,在适当的时候采用适当的方法纠正。所谓有选择有重点是说,要选择那些影响交际的、典型的、顽固的、普遍的错误进行纠正;所谓适当的时候是说,在学生练习活动进行当中不要纠正,以免干扰他们的思维。教师要记录学生的错误,待他们活动结束以后进行纠正;所谓采用适当的方法是说,教师针对学生的错误能够开出有效的药方,帮助学生自我纠正。如果学生的发音部位错了,要让学生知道正确的发音部位在哪儿,并且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部位,如果学生的发音方法不对,要让学生知道自己的发音方法为什么错了,正确的发音方法是什么,并且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

教师在纠正个别学生的错误时要面向全班,尽量减少个别学生的压力。学生音调方面的错误反映在词语上,在纠正时不能只是就词纠词,而是要放在句子中纠正,在语流中纠正。学生说对词语不是目的,说对句子才是目的。在听课时发现不少老师对这一点缺乏认识。往往费力纠正了一个词,以后说句子时还照样出错。正确的做法是“音不离词,词不离句”。

在纠正时教师要善于运用启发式,对有能力自我纠正错音错调的学生,教师不要越俎代庖,代替学生纠正。只有让学生经过自己思考,知道哪儿错、为什么错、怎样说才对,才能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避免重犯过去的错误。

教师不要重复学生的错音错调。特别是初学者,他们分不清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教师重复他们的错误,学生往往认为是教师做示范,跟着模仿,以误为正,造成混乱。在纠正学生的错音错调时,对个别人的错误不要揪住不放,要掌握分寸,适可而止,以免一方面使得出现错误的学生难堪,一方面又置多数学生于不顾。不过在学生自行改正错误以后倒可抓住不放,令其重复正确的,并给予肯定鼓励。

杨惠元,男,1945年生,北京语言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对外汉语教学法。出版专著《听力训练81法》、《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等,发表论文30多篇。语音教学缺什么 汉语速成学院 金晓达

林焘先生讲“语音教学滑坡”至今已近十年,滑坡的趋势未得到有效遏制。语音教学怎么了?近十年来我一直教正音课,一边教书,一边思考,感到滑坡的原因之一是:语音教学的内容存在缺失,缺少指导性的教学大纲,缺少新的科研成果。

我刚开始教正音课时,四处找资料,发现对外汉语教学有语法大纲、词汇大纲,除此还有功能大纲、情景大纲、考试大纲等,唯独没有语音大纲。八年前我和曹文老师想合作编写语音教学大纲,写了一个科研立项报告,不知什么原因,未获批准。现在绝大多数对外汉语教材中的语音教学内容,基本沿用“黄皮书”的内容,近五十年来没有什么变化。而此期间大量的语音科研成果未能走进对外汉语教学的课堂,实在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

语音教学应分为发音教学(音质教学)和韵律教学(超音质教学)。目前的语音教学是以发音教学为主,即所有的声韵母发音、“啊”的音变和儿化,而以音高、音长和音强为要素的韵律教学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教学纲目要点存在缺失。

以声调教学为例,绝大多数教材中有关声调的内容如下:字调、上声变调、“一”“不”变调,再加轻声。有的课本有停延,但侧重点是停顿,没有讲节律,也没有讲延音;有的还有重音,但侧重点是哪个词应承负重音,而没有讲那个词应该怎么读,也就是说忽略了汉语重音表现方式与学生母语中重音表现方式上的区别,而这正是最应该讲授的地方。至于语调,这是目前学术界研讨的热点问题,许多问题还没有定论,但是各家各派都认同的是,汉语语调的特点是———声调不变调域变,这恰恰是汉语语调区别于学生母语语调最显著的特点,也是形成“洋腔洋调”的重要原因。少数课本谈及这一点,多数课本缺失或回避。

从中不难看出,我们的声调教学基本上停滞在静止的、孤立的字调教学上,而在实际口语中的声调是动态的,鲜活的。要想让我们所教的的声调“活”起来,“动”起来,声调教学思路就要突破原有的理念,要从静止的、孤立的字调教学开始,继而讲授节律中的声调(又称短语连调,是字调向语调过渡的中间环节),最后是句中声调。这样才能针对“洋腔洋调”的病根实施对症治疗。

近五十年来,在普通话韵律研究方面有许多科研成果,应该引入对外汉语教学的课堂,填补语音教学的缺失和空白,例如:节奏单元(音步)的概念,普通话节律的特点(侧重与非汉语言的区别),普通话二字组、三字组、四字组轻重音格式,停延(停顿和延音),停延段的划分及读法,普通话的句重音应怎么读,其表现方式与学生母语的区别,承负重音的词如果是双音节或三音节时应该怎么读,调域的概念,不同调域中各类声调的读法等。尽管在语调方面一些问题还没有定论,但是初中级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音教学是以语言技能训练为主的,以培养语言的听辨能力、模仿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语音的能力为重点,而能用不同调域读准各类声调正是听辨、模仿语调的核心技能。学生掌握这种技能,就能正确地听辨、模仿各种语调。人有多少种情感,就会有多少种语气语调,在教学中不可能一一讲述。学生学习语调的最基本的方法还是通过听辨,体会语境并加以模仿。

当然,引入新的科研成果,还需要二次开发,在教学上要创新与之相配套的教学方法、设计相应的训练项目、选编例词例句等,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总之,希望大家都能关心语音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多一些语音意识,备课时不仅要考虑词汇语法,还应考虑语音。学习语音,可以说是在学习培养一种新的发音发声习惯,需要反复练习才能习得。这种反复练习的过程,更多地体现在学习其他语言要素的课堂中,是与其他语言要素的学习同步进行的。遏制语音滑坡需要“综合治理”。作为汉语教师,只要你教的是汉语课,就应有语音意识。评价语音的好坏可分为可懂度、清晰度、准确度三个层级。汉语水平从初级升到中级、高级,语音不能总停留在可懂度上,也应有相应提高。学生错误的发音发声方法一旦“化石化”,将很难纠正,成为终生的遗憾。我校不应成为学生留有“终生遗憾”的学校。

金晓达,汉语速成学院副研究员,长期开设面向全校留学生的 “汉语正音”课,针对不同母语学生经常出现的语音问题,运用现代教育手段纠音正调,效果显著。著有《汉语普通话语音图解课本》等。要重视语调教学 汉语进修学院 王瑞

声调是汉语语音教学的最大难点,学生的“洋腔洋调”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以往的语音教学着眼于单音节声调的操练和听辨。近年来,很多教材中又增加了双音节组合的定调练习。然而,无论是单音节还是双音节的声调教学,都没有涉及到语调。留学生的“洋腔洋调”不只是声调的问题,还包括更重要的语调问题。我们常常发现留学生读单个字的时候声调很准,但是一说起句子,就完全不在“调”上。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学生只接受过声调训练,没有接受过语调训练。

要解决语调问题,除了强调声调语调的重要性,对学生的声调语调偏误严格纠正以外,更重要的是,将新的语音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中。为此,我们将对双音节句重音语调的实验研究成果加以运用,从最简单的双音节句入手,进行语调教学的初步尝试。

所谓双音节句的“重音语调”,具体地说,一个双音节句的语义焦点可能出现在前音节,或者后音节,也可能整个句子都是焦点。所以,一个双音节句可以表现为重音在前音节、重音在后音节和两音节都是重音三种情况。而实验证明,重音在后的双音节句与两音节都是重音的双音节句的声学表现是相同的,因此,单纯的双音节词的定调练习,实际上只教给了学生两音节都是重音以及后音节重的语调模式,如果遇到需要强调前音节的语义环境时,学生就很难准确表达。在教学中,我们着重让学生比较16种双音节组合的重音在前和重音在后两种重音模式,并利用展示音高示意图的方法,让学生直观地看到两种模式的不同,从而学会表达不同的语调。

下面以双音节陈述句“开灯”为例来具体说明。句中两个音节都是阴平,实验结果表明:重音在后时,两个音节的平均音高几乎相同;重音在前时,后音节的平均音高较前音节降低8.8个半音左右。在教学中,我们分别问学生两个问题:1.你让我开门还是开灯?2.你让我开灯还是关灯?要求学生都用“开灯”来回答,学生很容易发现两个“开灯”是不一样的。

回答第一个问题时,“灯”应该重读;回答第二个问题时,“开”

应该重读。这时我们可以利用两个句子的音高示意图向学生展示音高变化:重音在后时,这两个音节应该读得一样高;重音在前时,前音节读得较高,后音节明显低于前音节。然后让学生看着示意图,比较和练习这两种语调。

16种双音节组合的重音模式各有其特点规律,在此不一一赘述,总结起来有两点:一,在句子中,无论重读与否,每个音节都保持原有的声调特征,如阴平总是平调,阳平始终保持上升走势,去声总是下降走势,上声虽有全上、半上的变化,但其“低”的特征始终不变。二,表示一个音节重读的手段主要不在于音量或时长,而在于这个音节与前后音节的音高对比。概括地说,阴平重读时较前后音节整体调形抬高,阳平重读时升得更高,上声重读时降得更低且常伴有“吱嘎声”,去声则起点较高,即从更高的地方下降。也可以这么说,重读一个音节,就是把这个音节的声调特征放大。此外,这些音高变化不是一定表现为绝对的音高提高或降低,而是相对于句中其他音节的音高而言的。在教学中,我们分别操练了16种双音节组合的前重和后重的语调模式,最后引导学生去发现每种声调重读时的特点,从而让学生掌握重读一个音节的正确方法。

用双音节句进行重音语调教学,还只是语调教学的一个初步尝试。今后还应该扩展到多音节句的重音语调,以及不同语气的语调教学。重视和加强语调教学,对改变学生“洋腔洋调”的语音面貌有重要作用,我们既需要更多实验研究的支持,更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和尝试。

王瑞,2008年毕业于北京语言大学,硕士学历。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专业,语音学研究方向。现在汉语进修学院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论文《汉语普通话双音节句实验研究》2009年发表在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上。发音联系,有进步就是成功——泰国师资班语音教学有感 汉语学院 王安红

去年八月的一天,泰国19名汉语教师来到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学院开始了为期一年的汉语进修学习,我有幸承担了他们的语音教学工作,第一学期的“汉语语音”课程侧重于汉语语音知识的介绍和国际音标的读写,第二学期的“汉语语音教学”课程侧重于汉泰语音对比、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另外,贯穿两个学期的一个主线就是纠音。

在承担这一教学任务的同时,我查阅了泰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的有关文献,了解到泰国学生声母方面最大的发音问题就是擦音x和塞擦音z、c、zh、ch、q,h和r的问题也很严重;韵母方面的最大问题是ie、ü和er,另外还经常把汉语里的元音发成长元音;声调方面主要的问题是第一声不够高,第四声不够低。了解到这些语音偏误之后,第二个学期上课时,我常常跟同学们在课堂上讨论这些偏误产生的原因,大家踊跃发言,各抒己见,说出很多有价值的看法,比如关于泰语中两个塞擦音(j,ch)发音部位的讨论(已有文献对这一点看法不一),比如关于泰国味儿很浓的词末重音问题,比如普通话第四声泰国学生为何很难掌握的问题。两次的语音考试,19位学生都很认真地准备,考试成绩也都很优秀,几乎每个同学都能在黑板上迅速画出发音器官示意图,标出每个辅音的发音部位,说起每个声韵母的教学方法时也都头头是道,既然如此,他们的汉语语音面貌是不是就很理想了呢?答案是否定的。虽然通过一年的学习,每个学生的汉语水平进步都很大,但是自由表达时,不少学生的汉语发音还是泰国味儿十足。

比如有个泰国女生,刚来时汉语发音就不错,但就是分不清楚q和x。她在考试时能够很准确地说出q是舌面前送气清塞擦音,x是舌面前擦音,但在实际发音时,还是搞不清楚两者有何不同,听辨练习时也不能分辨这两个音。面对面模仿教师发音,有时候也能模仿正确,但是转过头就忘记怎么正确发出q和x来。在一次私下交流时,我再次强调了q是塞擦音,所以发音的开头儿要有“塞”的过程,也就是碰一下,x是擦音,舌面前跟硬腭只是接近,这句话让她恍然大悟,她终于记住“q是碰一下,x是不碰的音”。等她自己能按照教师要求准确发出q和x后,再让她听辨教师发出的q和x,竟然听辨成功。到这个地步,这个泰国女生就算完全掌握了q和x的发音了吗?回答仍然是否定的。她在说话时,还是常常会犯q和x不分的错误。

其实,这正是语音学习的正常规律,短期的集中教学要跟长期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每到这时,我对泰国学生强调的就是,发音问题着急不得,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能说出没有语音偏误的地道汉语,因为,你即便能正确发出每个声韵母,但之前学过的汉字哪个是q,哪个是x,你还得一个个去记忆,你即便能正确发出每个声韵母,但“大脑里的警察”工作稍一松懈,错误的发音就会出现,所以要想真正掌握汉语语音,只会发这些音是远远不够的,你得准确记住每个汉字的正确读音,你得随时让“大脑里的警察”处于忙碌工作状态,注意自己表达中的发音是否正确,语法以及词汇是否使用合适。那“大脑里的警察”要一直这么忙碌吗?回答也是否定的,当你度过了最艰难的一段纠正偏误时期,正确的汉语表达就慢慢成为了一种习惯,也可以说此时学习者逐渐获得了所谓的汉语语感。

声韵母如此,声调、重音问题更是如此,由于受母语语调以及文化心理的影响,解决汉语声调、重音的问题得克服自己的心理关,而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在遇到学生出现语音偏误时,作为教师,我想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多鼓励他们:慢慢来,出错是正常的,重要的是要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只要能感觉到每天有进步就是成功。

论对外汉语声调教学 篇7

一、声调难的原因:

( 一) 缺乏对声调的感知

很多学生的母语都是没有声调的,如英语、韩语等,有的学生的母语虽然也是声调语言,却与普通话的四个声调截然不同,声调对他们来说仍然是全新而陌生的东西。而这样的语言经验必然导致学生无法准确感知汉语声调的相对音高进而无法正确模仿,可以说,这是学生音调不准确的最主要的原因。

( 二) 教师教学方法不系统不够有效

其次,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领路人也起到很大的作用,然而事实是现在汉语教师的质量依旧良莠不齐,很多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训练或进行过专业的学习,问题主要有: 自身的普通话不好,影响学生声调的学习; 对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不了解; 教学质量不够好,没有经验或者没有摸索更有效的教学方式,以及照本宣科从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革新。最后一个问题很普遍。现在的汉语课本上的声调部分一般有: 汉语四声的调值,三声及 “一”、 “不”变调等,但这些并不能满足教学要求。后面我们对于教学内容、重点和方法都会进行讨论。

( 三) 声调理论教学充分而与口语或语流结合不足。

在声调教学中,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是声调和语流结合的不充分,虽然已经有部分老师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但仍有更多的没有重视起来。单个词会读,在句子中却不会读是很多学生反映的问题。 如何克服这个问题也是我们应该考虑的。

二、应对的方法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去克服:

(一)调值教学部分:

这一部分是声调学习的基础,让学生先知道这一部分可以给他们的声调学习提供一个标准,以方便以后的学习中进行自我纠正。包括以下部分:一声55,二声35,三声214,四声51(轻声和“一”、“不”的变调也是需要学习的部分,教材中一般都有专门的部分进行详细讲解,本文对此不多阐述)。但这部分只是理论讲解,尤其是三声的学习,214全三声的调值练习必须控制在一定的量之内,本部分是声调的基础但操练却不可以此为重点。至于四声的教学顺序,余蔼芹提出外国人学习汉语声调的难度顺序,阴平最容易掌握,其次是去声和阳平,上声最难。[1]同样是考察美国学生,沈晓楠认为美国学生学习声调的难度顺序是阴平和去声要难于阳平、上声和轻声。[2]王韫佳则通过实验研究认为美国学生学习声调的难度顺序是阳平和上声要显著难于去声和阴平。[3]根据由易到难的教学原则,研究者提出了汉语声调教学的顺序。如对日韩学生,可以采用一、四、二、三的声调教学顺序。针对欧美学生,则采用一、四、三、二的教学顺序。针对有声调语言的汉语学习者如泰国、越南的学生,也可以根据其声调偏误的类型,确定先教什么,后教什么。目前大多数教师倾向于一、四、二、三的声调教学顺序,本文倾向于一、四、二、三的顺序。

( 二) 声调特点的学习。这个特点不应该只是一声高平,二声上扬,三声先降后升,四声降这些,而必须是更加形象的。这里及不辞严格要求调值了,如林焘认为 “学习声调,主要应该是学会分清调类,至于调值,不必过于严格要求,一定要和标准调值说得完全一致。”[4]具体为:

1. 一声高平并且教师可全身向右移动并且声音夸张延伸,只是说高平很多时候在教学中达不到理想中的效果,这样夸张的肢体动作和夸张的延伸更便于学生记忆( 以a为例即可) ;

2. 二声,可以通过教学生学习中国人接电话时上扬的 “喂” 让他们感受二声( 相较于用声母来进行理论般的刻板的练习,这样实用的学生更加印象深刻更易于学会) ,二声很多学生都有高不上去的问题,因而这里需要反复练习;

3,三声,又是声调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很多研究者曾提出应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上声的变调,特别是半上的教学上。即在对外汉语声调教学中引入 “半上调”的概念,这是非常有见地的。赵金铭也提出了先教半上,再教全上。并提出了阴平、半上、去声、 阳平、全上的声调教学顺序。[5]如果不先学好半上,以后发全上时, 就容易与阳平混淆。[1]王韫佳也认为应该先教半上较为合适,先教半上可以避免阳、上相混的问题,还有助于发准全上和阳平。[3]

在第一点中说过,调值214的三声不可太多练习,因为学生学会三声214以后容易之至全上不知半上,汉语中的三声变化的时候很多,应该分为两部分进行教学和操练: 双三声时第一个变二声( 本部分按照二声的方法来练习) ,但更多的时候是半三声,如 “我们”、“酒店”、 “请问”中的 “我” “酒” “请”,若是读全三声的话我们会觉得很奇怪,不自然,这里学生最大的问题是低不下去, 这是需要强调的地方( 可通过音乐高低音让学生来理解这里的 “低”,) 只需强调能多低就多低即可。这是三声教学最难的地方。 至于三声的汉字在末尾的,只读半三声也是很地道的,所以,我们在此归入此类不另作说明。三声的教学应该集中在半三声的教学上。

4. 四声,学生的问题是降不下去。我们需要做的依旧是加强学生印象,四声的特点应该是 “有力的下降”。要使学生对这个特点更深刻也要形象具体,我们可以借助跺脚或者拍桌子这样能和四声感觉相通的让学生去感受。当然这是在声调教学初期的办法,尽量给学生提供更为形象具体的参照,让学生在清楚明白和愉快新奇中学习。

(三)声调和语流的结合

在实际的话语交流中,音节不是单一独立的,因而许多研究者都曾强调在语流中学习声调。王韫佳、蒋已亮、关键也提倡声调教学要由单字、词语过渡到语流。只有这样才能让学习者掌握好汉语的声调,避免洋腔洋调现象。[3,6,7]

声调教学作为汉语教学的重难点,需要集中的学习,即在两节或者更多一点的课中进行系统学习,同时更要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只是学习几天远远不够,教师需要带学生反复练习纠正,至于内容的选择上,必须是有针对性的、合理系统安排的,比如两节课进行主要进行一四声练习,下次主要进行一三声练习……另外,声调练习之后必须与听力紧密结合,引导学生认真听,用心鉴别老师所教的声调知识,教学必然不能只单方面的输入,更重要的还是学生自身的领悟,教师在这一部分能做的只有指导和强调,安排时间进行这样的环节。正确的教学方法加上反复和循环式的操练,才能攻克声调难题。

参考文献

[1]余蔼芹.声调教法的商榷[A].第一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6.

[2]沈晓楠.关于美国人学习汉语声调[J].世界汉语教学,1989,(3).

[3]王韫佳.也谈美国人学习汉语声调[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5,(3).

[4]林焘.语音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J].世界汉语教学,1996,(3).

[5]赵金铭.从一些声调语言的声调说到汉语声调[A].第二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组织委员会.第二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8.

[6]蒋以亮.语流教学初探[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8,(4).

对外汉语教学常用 篇8

摘要:古代汉语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同时也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在古代汉语教学中,教授怎样的内容,教授这类知识的意义以及怎样使留学生更好地学习古代汉语,这是关键。本文从古代汉语的汉字与词汇,语法,文选阅读这三方面来出发,对古代汉语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分析介绍。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 古代汉语 教学内容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提高,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越来越多。在学习并掌握一些基础汉语之后,他们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他们希望更进一步的了解中国的文化,提高自己的口语以及书面语的能力。且现代汉语是由古代汉语发展而来的,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就是源与流,具有传承的关系。要想在一定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学习者的汉语口语能力以及书面语能力,具备一定的古代汉语的基础是很必要的。古代汉语的教学内容主要分为通论和文选两个部分,通论主要包括语音、词汇及语法等。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编的《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教学大纲》中提到:“提高学生的文言阅读水平,使学生扩大文言词汇量,初步了解文言的句法结构,使学生能读懂选注本和借助工具书读懂比较浅显的中国古代作品”。所以,针对留学生的古代汉语教学,要与中国学生的古代汉语教学有所区别,主要讲授汉字与词汇、语法以及一些短小精悍的文选作品。一、古代汉语的汉字与词汇知识汉字与词汇的教学是留学生古代汉语教学的重点。现今,留学生最常使用的古代汉语教材主要有两本,即徐宗才的《古代汉语课本》以及王海棻的《古代汉语简明读本》。在古代汉语汉字与词汇讲解方面,徐宗才的《古代汉语课本》关于汉字与词汇的讲解不是很详细,每课除了课文,课后基本都是讲解古代汉语语法,汉字与词汇只是在课文中稍有涉及。而王海棻的《古代汉语简明读本》在这方面比徐宗才的《古代汉语课本》详尽,王海棻的《古代汉语简明读本》不仅讲解了汉字的结构,且运用了大量的有译文的例句来帮助学生理解分析古今字的异同。汉字是汉文化的载体。汉字是音义文字,讲解汉字主要讲解字的结构和字的形音义。而古汉字多为单音词,一个字便是一个词,只要理解了字义,相应地词义就容易理解了。留学生学习古汉字主要是为了能正确的认读和理解字义,以达到能正确使用汉字的地步。古汉字的书写是不要求留学生掌握的,只是適当的学习古汉字,可以让他们更好地理解以及记忆汉字。古代汉语的词汇主要由单纯词与合成词构成,单纯词分为单音词和多音词两类。古代汉语词汇多数为单音词,而现代汉语词汇多数为双音词,现在的双音词大多代替了古汉语中的单音词,所以,留学生学习好古汉语词汇中的单音词,对他现代汉语词汇的学习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古代汉语的语法知识对留学生而言,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在语法上的差別不大。留学生学习古代汉语语法,不仅仅只是学习古代汉语语法,同时在学习中还能再次复习现代汉语的语法知识,以达到对整个汉语语法知识的学习。而且留学生学习了古代汉语语法知识,也可以让他们在阅读古文时能够更全面的理解文章的内容以及寓意。古代汉语语法知识一般包括古代汉语虚词、特殊句式、固定格式以及词类活用等。虚词包含代词、介词、连词、语气词、副词以及助词,特殊句式包含省略句、判断句、被动句以及倒装句,词类活用包含名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以及形容词的活用。徐宗才的《古代汉语课本》关于古代汉语语法的介绍就很详细,其第一册主要就是介绍古代汉语语法。该书在每课的课文之后都会有比如常用虚词、固定格式、特殊句式以及词类活用等语法知识的讲解,虽有些课后的语法只是会出现知识讲解的重复现象,但总体而言,《古代汉语课本》关于古代汉语语法知识的讲解是很好的。三、文选阅读的内容讲授黄爱华在《谈留学生的古代汉语教学》中提出:“从留学生的现代汉语水平出发,以至今还活跃在现代汉语书面语中的词语、成语、句式的篇章,从短小精悍的神话传说、成语故事和一些篇幅不太长的散文为主。”说明在选材的时候,要以选文为主,并对文章的题材、文体、长度以及难度加以限制,且最好要与现代汉语密切相结合,同时,还要注重其文化价值。留学生学习古汉语文学作品时,最开始的几篇课文最好是成语故事或者是神话故事,这样可以吸引学生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然后逐渐地讲解一些在现代汉语书面语中仍在使用的词语、成语及句式的文章,培养且巩固留学生古代汉语的基础知识。古汉语文学作品应该以散文为主,每篇文章的字数最好在三百字到六百字之间,使得文章不会太短也不会太长,难易程度也要适中。徐宗才的《古代汉语课本》所编选的基本上都是内涵丰富的历代佳作,文章的难易程度也是循序渐进的,最开始先讲解一些成语、俗语故事以及一些古代的笑话,让学生弄清楚这些成语、俗语的比喻义及象征义,然后可以正确运用这些成语或俗语。随着学习的深入,难度也会逐渐的加深,会讲解一些历代散文名篇、诗、词、赋、戏曲以及小说。如:《论语》、《周易》、《爱莲说》、《阿房宫赋》等等。讲解这些中国的传统文化知识,一方面是加深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另一方面则是让留学生更加的融入到中国文化中来。参考文献:[1]苏瑞卿.谈留学生古代汉语教材的革新.世界汉语教学,2003年02期.[2]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高等学院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教学大纲,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2年.[3]徐宗才.古代汉语课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年.[4]王海棻.古代汉语简明读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5]朱瑞平.关于对外汉语教学中“古代汉语”教学及教材建设的几点考虑.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6]胡安顺.古代汉语(修订版).中华书局,2007年.

上一篇:论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论文下一篇:武侯祠的游玩导游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