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入境管理工作的思考

2024-12-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出入境管理工作的思考(精选8篇)

出入境管理工作的思考 篇1

一、我国出入境管理制度的现状

我国出入境管理所遵循的法律依据种类繁多,主要包括国内法和国际法两大类。国内法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通过的法律; 国务院制定、批准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 公安部、外交部单独或会同国务院有关部委发布的部门规章,地方人民政府规章。其中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的出入境专门法律主要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严惩组织、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犯罪的补充规定》 等; 国务院制定或批准的出入境管理专门法规主要有: 《中国公民因私事往来香港地区或澳门地区管理暂行办法》、《中国公民往来台湾地区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边防检查条例》 等; 公安部与其它相关部委联合制定的 《因私出入境中介活动管理办法》、《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管理办法》、《外派劳务人员出国手续办法》 等等。这些法律法规都是出入境主管机关行政执法的具体法律依据。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 等诸多法律也同样适用于出入境管理领域。国际法是国家涉外行政管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我国缔结或加入的国际公约,如 《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 等; 我国与外国签订的条约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美利坚合众国领事条约》 及我国政府与外国政府签订的协定以及国际惯例。目前,我国的出入境管理机关在国内为公安部、公安部授权的地方公安机关、外交部和外交部授权的地方外事部门; 在国外,为中国驻外国的外交代表机关,领事机关或者外交部授权的其他驻外机关。依照法律规定,上述的中国驻外机关负责颁发中国公民在国外申请护照、证件和外国人申请来华的入境、过境签证; 外交部和地方外事部门负责颁发因公务出境的中国公民所使用的护照,负责外国驻中国的外交代表机关、领事机关成员以及享有外交特权与豁免的其他外国人入境后的管理; 交通部港务监督局或港务监督局授权的港务监督负责颁发海员出境使用的海员证。公安机关是我国出入境管理机关中担负任务最重、管理范围最广的。全国公安出入境管的机构设置与职责分工分别是: 在公安部设置出入境管理局,主管全国的公安出入境管理工作,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设出入境管理处(局)、负责本地区的公安出入境管理工作; 绝大多数的地市和工作量大、任务重的县级公安机关也成立了出入境管理专门机构,具体执行出入境各项任务。地方各级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在业务上接受上级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的指导,同时接受同级公安机关的领导。各级公安出入境管理机关的主要任务有: 公安部和经授权的地方公安机关依法管理外国人入出境、过境、居留等事务,受理、审批加入、退出、恢复中国国籍的申请; 公安部授权的口岸签证机关办理外国人入境签证; 口岸的边防检查站负责查验所有中外公民的出入境证件、行李物品、交通工具及载运的货物,对交通工具进行监护,对口岸限定区进行警戒; 各级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根据各自权限受理、审批、颁发外国人办理签证、居留证的申请,受理、审批、颁发中国公民使用的因私护照、内地居民赴港澳地区通行证件以及大陆居民赴台通行证件,查处外国人、中国公民违反出入境管理法律法规的案件和事件。

出入境管理工作的思考 篇2

一、非法出入境边检工作现状

当前, 非法出入境边检工作主要存在三点问题:一是缺乏专门针对境外转道非法移民的法律。就最近几年各个口岸出现的遣返案例可知, 通过境外转道的方式非法移民到第三国的情况很多, 在国内针对此类问题的法律规定仍没有界定明确的范围, 多数认为此类行为和偷渡类似, 但又没有明显违反已有的法律规定, 法律也不会给予任何追究, 仍在合乎法律的范畴。二是针对伪证或签证的鉴定缺乏明确条款规定。在边检工作中遇到伪证或签证情况的非法出入境情况较多, 在定案中如何确定护照、证件的真假是关键, 在国内现有法律中, 对签证、证照等的司法鉴定并没有明确的权利归属, 而公安机关在检验物证上又多是对一般物证的差异性与真实性鉴定, 对签证等的鉴别尚存在不足。三是各类证照及签证的多样性给出入境边检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通常来说, 各国的证件、签证都存在一定差异, 加之边检人员每天要面对数量庞大的各类证件和频繁的细节问题, 尤其是多样变换的情况下, 相关部门未能及时将变换信息传递给边检部门, 使得边检人员未能及时辨别出证件真假, 对非法出入境的人员放行, 影响边检工作质量。

二、非法出入境造成的影响

非法出入境造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一是使国际非法移民问题严重化。现目前国内针对境外转道非法移民情况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使得相关部门对边检工作的认知不能统一, 边检工作具体操作系统也缺乏统一标准, 遇到境外转道非法移民情况一般部门人员也不追究, 助长同类事件发生几率。二是为边检管理工作埋下隐患。由于针对非法出入境没有完善、严谨的法律规定, 使得各口岸边检工作执法使用短期里政策与规定的情况较多, 给非法出入境人员或其幕后组织提供拉拢贿赂边检人员的机会, 即便边检人员依法扣留非法出入境人员, 也因为取证难、执法认识不统一等问题而释放, 直接影响边检工作的管理。三是增加边检工作人员心理压力。出入境边检工作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全与利益, 边检工作人员本就承担着较大责任和压力, 非法出入境人员为了顺利出境或入境, 又会采取各种各样的应变手段, 让边检人员难以辨别, 如若边检人员扣留非法出入境人员又因取证难等原因而释放, 或是放行非法出入境人员后, 该人员又被他国查出, 则边检人员很可能承担买关卖关的嫌疑, 这些都给边检人员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四是容易造成边检执法行政诉讼出现败诉。受法律空白影响, 即便边检人员怀疑是非法出入境人员将其扣留, 也会因为取证难等原因而释放, 尤其是涉案人员提起行政诉讼或是行政复议的时候, 边检机关就会显得很被动, 极有可能承担败诉后的国家赔偿责任。

三、加强和改进出入境边检工作的措施

(一) 完善边检体制, 突出边检重点

受出入境人口数量增加以及国际恐怖分子的影响, 国内边检工作压力越来越大, 要有效解决问题, 可派遣人员专门到国外收集有价值的情报, 创建完善的国外公民签证信息数据库以及出入境人员资料库, 并创建专门的机构负责出入境人员信息以及资料库的调查与风险评估工作, 及时发现并预防风险问题。同时要突出边检工作的重点, 即外国公民出入境的边检以及网上追逃人员、偷渡人员的检查, 利用生物特征检查等多种先进方法, 并积极联系各国出入境边检单位, 有效开展边检工作。

(二) 改革边检机关设置, 实现边检工作统一

目前, 国内出入境边检机关主要分为两部分, 一是在1998年通过改制的北京、深圳等九个出入境边检总站由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管理, 其余边检站属于现役部队, 由各省的公安边防部队管理[1]。改革边检机关设置, 即要体现边检体系的中央属性, 具体改革为:在各省创建出入境管理分局, 由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统一管理;根据我国国情, 将边检、安检、警卫以及地面与空中安保能力综合在一起时难以实现的, 为此可强化各个口岸执法机关的协同工作, 实现有价值信息的及时共享。如2010年, 北京出入境边检总站、海关缉私分局以及首都机场公安局就联合签署了《加强首都口岸管控跨警种合作框架协议》, 充分发挥了边检工作中边检单位的优势, 实现了分局与总站的优势互补[2]。

(三) 完善法律制度, 指导边检工作

首先是对国外公民出入境管理检查的法律。随着国内经济的深入发展与开放, 很多国外公民都想移民到我国居住、工作和发展, 但我国本就是人口大国, 国家资源有限, 一直存在较大的就业压力, 如果一味鼓励外来移民, 无疑会增加国内人口压力问题。加之国际恐怖分子的长期存在以及不断扩张, 国家应尤为强化对国外公民出入境的检查和管理, 才能保障国内安全与国家利益。因此, 针对国外公民出入境的检查和管理应有一套完善、严谨的法律法规, 为边检工作人员提供法律支撑, 严厉打击非法出入境人员和团伙。

其次是针对本国国民出入境权利与程序的法律。边检工作应考虑到本国国民出入境的权利, 合理简化本国国民出入境手续。但目前国家对本国国民出入境的限制仍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各国护照、外签证等种类较多, 缺乏统一标准, 针对这些证照的审核应更加专业, 多花时间与精力。因此, 做好各国护照以及外签证的检查工作, 合理简化本国国民出入境检查工作是很有必要的, 国家应针对这一问题有配套的法律规定。

再次是边检工作技术性的提升。完善法律制度, 提升边检工作技术性, 是提升边检工作质量, 减少非法入境情况的有效措施之一。2008年2月13日, 公安部部长办公会议通过了《国际航班载运人员信息预报实施办法》, 并得到了民航总局的认可, 与同年5月1日正式实施。《国际航班载运人员信息预报实施办法》为边检工作提供有效地法律支撑, 也强化了边检的防控能力[3]。此外, 如自助查验通道、电子生物特征检查等先进防护措施, 也都应有完善的法律制度做支撑, 共同为边检工作人员开展工作提供执法依据。

四、结语

综上所述, 边检工作对国家的安全与利益有重要影响, 当前我国边检工作非法出入境问题较多, 威胁到了国家利益、国家及公民的安全。而导致非法出入境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法律空白、边检体制不完善以及边检机关设置不统一。为此, 国家应积极完善边检工作的法律制度和边检体制, 统一设置边检机关, 为边检人员开展工作提供法律基础和体制支撑, 实现各个口岸边检工作的统一管理和信息及时共享。

参考文献

[1]付鑫亮.我国出入境边防检查的现状与对策[J].法治与经济旬刊, 2014 (02) :112-113.

[2]黄侃.对加快推进“智慧边检”建设的几点思考[J].公安海警学院学报, 2014 (03) :18-20.

出入境管理工作的思考 篇3

一、成都航空运输业与四川入境旅游现状

(一)成都航空枢纽建设前景

近年来,成都航空运输业发展迅速。根据双流机场和双流政府网站的资料,2012年成都机场旅客吞吐量3159.5人次,增长率高于前面的北京、上海、广州等机场,而且与后面的深圳、昆明机场的差距进一步拉大。2013年旅客吞吐量3344.6万人次,客运量居中国中西部机场第一位,稳居中国大陆第四大航空城。截止2014年8月,双流机场国内通航城市113个,覆盖率居中西部首位。截止2013年12月,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已开通151条国内定期航线和71条国际(地区)航线。2013 年成都成为了继北京、上海、广州之后,中国第四个内陆第一个实施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的城市。

国家高度重视成都机场的枢纽作用,成都正致力于打造国家级航空枢纽和创建世界十佳机场。《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指出:“强化成都、重庆、昆明机场的区域枢纽功能”。相比较其他中西部机场,成都建设航空枢纽准备充分,前景广阔。成都地理位置位于亚欧航路中的重要节点,是中国港澳、东南亚到欧洲、中亚的直航线路与中东地区到中国东部、东亚地区的黄金交叉点。

四川省已将成都航空业发展提上日程。《四川省“十二五”综合交通建设规划》确定将开工建设成都新机场,基本形成以成都国家级国际航空枢纽和西部地区门户枢纽为中心,干支结合的民用机场布局网络体系和较为完善的省际、国内干线和国际客货运航线网络。巩固和强化现有双流机场区域性枢纽机场优势,全力推进成都国家级国际航空枢纽和西部地区门户枢纽建设,充分发挥国家重要航空枢纽和西部地区门户枢纽功能。预计到2015年,成都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5000万人次。

(二)四川入境旅游现状

四川入境旅游基本呈增长态势。2011年接待入境旅游者164万人次,实现旅游外汇收入5.94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5.9%和67.8%。2012年接待入境旅游者227.34万人次,实现旅游外汇收入7.98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5.1%和26.5%。但由于受地震影响,2013年接待入境旅游者209.56万人次,同比下降7.8%,外汇收入7.64亿美元,同比下降4.3%。

将四川与全国入境旅游调查对比发现,四川入境旅游者的特征与全国平均数值某些方面差异较大。2011年全国28%入境游客的目的为观光,而来川的52.5%游客为观光目的;在出游方式方面,全国37.47%的游客为团体游客,而来川团体游客占63.41%;全国第一次来旅游的游客占32.5%,四次以上的占38.4%,而来川游客第一次来的比例占73.6%,四次以上的只占12.3%;入境游客停留时间全国为6.7天,四川仅为1-3天。这些说明来四川的游客中主要还是为观光游客,并以团体观光客为主,回头游客较少,旅游产品还停留在比较初级的阶段,对入境旅游者的吸引力还不够。

四川入境旅游创汇收入虽逐年递增,但对旅游总收入的贡献却逐渐递减,旅游创汇收入2012年在全国的排名仅为19。这与入境旅游者在川消费不多,停留时间较短有关。四川入境旅游的发展现状与四川旅游大省的地位不符,还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二、成都航空运输业对四川入境旅游的作用

(一)航空运输业在四川入境旅游中的地位

航空运输始终是外国旅游者来华的主要方式,尤其是对于非邻邦国家。目前境外旅游者来华旅游主要通过北京、上海和广州入境。四川地处内陆,较沿海省份入境旅游者更多地需要通过航空方式来川。四川距离最常入境的口岸北京、上海、广州都较远,境外旅游者通过公路和铁路到达四川的距离和时间普遍较长,来川长途旅行主要依靠火车和飞机这两种交通工具。研究表明,成都相对于国内多数城市,对民航运输依赖很强,属于强依赖型。与中东部城市相比,成都的铁路通达性程度不高。虽然高速铁路在我国的发展将改变现有的交通格局,但高速铁路并不能取代航空。从欧洲高速铁路的发展历程看,短距离运输市场(500公里以内)基本上是高铁的绝对优势领域,在中等距离范围内高铁与其它交通运输方式展开竞争,在竞争过程中铁路的市场份额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而远距离运输市场还是民航运输占据主要市场份额。成都的高速铁路在至京、沪、穗的线路上与民航相比并没有明显的优势。在未来,航空运输仍将是来川入境旅游者的主要交通方式。

(二)成都在四川旅游交通格局中的集散作用

四川48.5万平方公里,面积宽广,且山地众多。如表3所示,高级别的资源中多数位于成都以外其他地区,但这些区域所占旅游人数和收入的比重远不及资源的比例。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提高其交通的可进入性是重要的一步。

由于四川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等原因,尤其是四川盆地封闭的的地形结构,导致地区发展不平衡。成都市一直是四川唯一的一级客源集散地。成都既是四川省最大的旅游城市,也是游客到四川旅游的集散地,形成了很高的首位度,是四川省旅游发展的核心区域。四川省边缘城市的旅游业发展对成都市的区位具有很高程度的依赖性。从区位来看, 游客入川后的空间流向呈现出以成都为辐射点和聚集点的单中心射发散型和收敛集聚型模式。无论从公路、铁路还是航空,成都都占据四川省游客集散中心的绝对重要地位。通过到达成都后中转其他省内各景点,是多数入境旅游者的必然路径。

从2013年的数据看,成都的航空旅客与全省其他机场的对比极为悬殊,成都机场占了全省航空客流的89.39%。九黄机场的数据也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一点。以2012年数据为例,九寨沟机场起降架次16632,其中成都——九寨沟的班次为9363;九寨沟机场旅客总人数为1752937人,其中成都——九寨沟的航段运输量为1031162人。可见九黄机场的对外交通很大程度上也是依赖于与成都的通航,大多数航空旅客依然是从成都出发或中转至九寨沟。endprint

(三)航空运输可成为西部入境旅游发展的交通基础

成都航空枢纽的建设将不仅带动四川国际旅游的发展,还为四川成为西部国际旅游中心奠定了良好的交通基础。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2012年度的抽样调查资料显示,从入境游客以成都为节点向其他城市扩散的数量份额看,成都扩散到西安、重庆两市的较多,分别占扩散总人数的17.09%和13.29%。同时分析重庆、西安、昆明的游客数量,重庆扩散至成都的最多,占其总扩散人次的29.45%,昆明扩散至成都的占其扩散总人次的12.82%,西安的占其扩散总人次的18.10%。可见,入境旅游者在成都与这几个城市之间相互流动的态势很明显。成都航空业的迅速发展,必将有助于四川成为西部旅游的核心区域,为四川在西部地区入境旅游的地位凸显提供交通枢纽条件。目前,西部地区虽然旅游资源丰富,但缺乏一个旅游中心,未能形成适合当今国际旅游潮流的优质旅游产品和精品的旅游线路。成都、重庆、昆明、西安都具备一定的成为区域旅游中心的条件,但成都位于西南地区中间,北连西北地区,有良好的区位条件,更有适应当今旅游者追求休闲文化趋势的特色和依靠四川旅游资源类型丰富、世界遗产较多的优势,应当在成都航空运输业兴盛的背景下,最有利于发展成为西部入境旅游的一大集散中心。

三、航空运输发展背景下四川入境旅游发展策略

(一)与航空企业联合推出旅游产品

旅游企业与航空企业的合作甚至一体化,是当今旅游业发展的趋势,许多航空企业都朝集团化的方向发展,业务早已开始向旅游延伸,一些航空企业也已拥有自己的旅游公司、酒店。四川旅游企业应积极与航空运输企业联合设计开发旅游产品,组织包机旅游。根据统计,观光旅游的入境游客只占我国入境旅游游客的三分之一左右,因此发展入境旅游还应关注其他目的的旅游者,开发适合不同旅行目的人群的航空旅游产品。近两年四川的主要客源国是日本、英国、韩国、美国和新加坡。在日本、韩国等市场上需要深入调查主要客源国游客新的心理需求,推出新的旅游产品, 进一步开发市场;而美国等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应积极研究美国等欧美市场,由于文化差异较大,需要更有针对性地面向普通大众提供他们乐于欣赏、易于理解的旅游产品。

(二)通过航空渠道营销四川旅游

由于入境旅游大多采用航空运输方式,从航空旅客入手是营销四川入境旅游的一条路径。四川入境旅游市场中散客所占比例还较小,回头客也较少,除传统营销渠道外,应重视新兴网络传播方式和旅游者的口碑传播。旅游企业和政府部门与机场和航空公司需要加强合作,利用旅客在机场和机上的时间,获取更多的旅游信息;在这些场所提供更便利的旅游咨询服务,设立旅游服务信息站,用多语种宣传四川旅游形象,推广四川旅游。如在机上可通过空乘人员组织丰富的活动宣传四川旅游资源,或拍摄趣味性强的专题片介绍四川等。只有给旅客留下深刻印象的场景才能激发其兴趣,并广为传播,提升四川在海外市场的知名度。机场作为航空游客到达目的地的第一站,也是目的地的形象窗口,服务质量影响着旅客对四川的第一印象。

(三)提高四川旅游的航空通达性

由于入境旅游者主要采用航空作为旅行方式,开拓航线网络能带动区域入境旅游业。成都机场的国际航线发展以及与国内三大枢纽机场的航班密度同四川的国际旅游关系密切,两者需要协同发展,相互促进。增加境外通航城市数量和航班数量能降低入境旅游者的时间、精力、经济成本,减少心理感知距离,有助于增强四川对境外游客的吸引力,应加密重点旅游客源地航班,对未开通航线的重要客源国应增加新的航线。成都机场通航的城市中日本有3个,韩国2个,英国1个且非每日都有的航班,美国1个且非每日都有的航班。其中美国、日本市场人口较多,消费力较强,应大力开发。对于我国重要的客源市场俄罗斯、加拿大、德国等欧美国家市场应该成为四川发展入境旅游的增长突破点,除各种营销方式外,配合加强航空的通达性也是一条重要途径。由于北京、广州、上海的独特地理位置和经济条件,增加与这些城市的航班密度也能提高四川入境旅游者的交通可进入程度。

(四)确立成都在区域旅游的枢纽地位

中国西部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强大的旅游吸引力,但目前该区域尚未形成一个具有带动整个区域入境旅游业发展的核心,成都无论从区域位置、经济发展水平、旅游基础设施状况等各方面都具备成为西部旅游中心枢纽的条件。西部各省区大多离北京、上海、广州这三大入境口岸也较远,将来西部的入境旅游者部分转移直接从成都入境,通过成都再到西部各省区可以降低旅游者出行成本,也可以减小三大枢纽机场的入境压力。成都航空运输业枢纽地位的确立将推动以成都为中心的盆地内其他区域的旅游业,并辐射更广的西部区域,如陕西、西藏、云南、重庆、贵州、甘肃等地区,当然,从其他途径进入这些地区的境外旅游者,也可能因成都航空枢纽提供的方便、快捷的航空服务而大量涌入四川省旅游。为此,四川主动寻求与西部各省区的旅游合作,积极整合本省与西部地区的旅游资源,联合形成旅游产品与线路,如民族风情游、自然山水游、文物古迹游西部的风情特色,组织联合推出西部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城市生活文化来吸引境外旅游者。endprint

(三)航空运输可成为西部入境旅游发展的交通基础

成都航空枢纽的建设将不仅带动四川国际旅游的发展,还为四川成为西部国际旅游中心奠定了良好的交通基础。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2012年度的抽样调查资料显示,从入境游客以成都为节点向其他城市扩散的数量份额看,成都扩散到西安、重庆两市的较多,分别占扩散总人数的17.09%和13.29%。同时分析重庆、西安、昆明的游客数量,重庆扩散至成都的最多,占其总扩散人次的29.45%,昆明扩散至成都的占其扩散总人次的12.82%,西安的占其扩散总人次的18.10%。可见,入境旅游者在成都与这几个城市之间相互流动的态势很明显。成都航空业的迅速发展,必将有助于四川成为西部旅游的核心区域,为四川在西部地区入境旅游的地位凸显提供交通枢纽条件。目前,西部地区虽然旅游资源丰富,但缺乏一个旅游中心,未能形成适合当今国际旅游潮流的优质旅游产品和精品的旅游线路。成都、重庆、昆明、西安都具备一定的成为区域旅游中心的条件,但成都位于西南地区中间,北连西北地区,有良好的区位条件,更有适应当今旅游者追求休闲文化趋势的特色和依靠四川旅游资源类型丰富、世界遗产较多的优势,应当在成都航空运输业兴盛的背景下,最有利于发展成为西部入境旅游的一大集散中心。

三、航空运输发展背景下四川入境旅游发展策略

(一)与航空企业联合推出旅游产品

旅游企业与航空企业的合作甚至一体化,是当今旅游业发展的趋势,许多航空企业都朝集团化的方向发展,业务早已开始向旅游延伸,一些航空企业也已拥有自己的旅游公司、酒店。四川旅游企业应积极与航空运输企业联合设计开发旅游产品,组织包机旅游。根据统计,观光旅游的入境游客只占我国入境旅游游客的三分之一左右,因此发展入境旅游还应关注其他目的的旅游者,开发适合不同旅行目的人群的航空旅游产品。近两年四川的主要客源国是日本、英国、韩国、美国和新加坡。在日本、韩国等市场上需要深入调查主要客源国游客新的心理需求,推出新的旅游产品, 进一步开发市场;而美国等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应积极研究美国等欧美市场,由于文化差异较大,需要更有针对性地面向普通大众提供他们乐于欣赏、易于理解的旅游产品。

(二)通过航空渠道营销四川旅游

由于入境旅游大多采用航空运输方式,从航空旅客入手是营销四川入境旅游的一条路径。四川入境旅游市场中散客所占比例还较小,回头客也较少,除传统营销渠道外,应重视新兴网络传播方式和旅游者的口碑传播。旅游企业和政府部门与机场和航空公司需要加强合作,利用旅客在机场和机上的时间,获取更多的旅游信息;在这些场所提供更便利的旅游咨询服务,设立旅游服务信息站,用多语种宣传四川旅游形象,推广四川旅游。如在机上可通过空乘人员组织丰富的活动宣传四川旅游资源,或拍摄趣味性强的专题片介绍四川等。只有给旅客留下深刻印象的场景才能激发其兴趣,并广为传播,提升四川在海外市场的知名度。机场作为航空游客到达目的地的第一站,也是目的地的形象窗口,服务质量影响着旅客对四川的第一印象。

(三)提高四川旅游的航空通达性

由于入境旅游者主要采用航空作为旅行方式,开拓航线网络能带动区域入境旅游业。成都机场的国际航线发展以及与国内三大枢纽机场的航班密度同四川的国际旅游关系密切,两者需要协同发展,相互促进。增加境外通航城市数量和航班数量能降低入境旅游者的时间、精力、经济成本,减少心理感知距离,有助于增强四川对境外游客的吸引力,应加密重点旅游客源地航班,对未开通航线的重要客源国应增加新的航线。成都机场通航的城市中日本有3个,韩国2个,英国1个且非每日都有的航班,美国1个且非每日都有的航班。其中美国、日本市场人口较多,消费力较强,应大力开发。对于我国重要的客源市场俄罗斯、加拿大、德国等欧美国家市场应该成为四川发展入境旅游的增长突破点,除各种营销方式外,配合加强航空的通达性也是一条重要途径。由于北京、广州、上海的独特地理位置和经济条件,增加与这些城市的航班密度也能提高四川入境旅游者的交通可进入程度。

(四)确立成都在区域旅游的枢纽地位

中国西部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强大的旅游吸引力,但目前该区域尚未形成一个具有带动整个区域入境旅游业发展的核心,成都无论从区域位置、经济发展水平、旅游基础设施状况等各方面都具备成为西部旅游中心枢纽的条件。西部各省区大多离北京、上海、广州这三大入境口岸也较远,将来西部的入境旅游者部分转移直接从成都入境,通过成都再到西部各省区可以降低旅游者出行成本,也可以减小三大枢纽机场的入境压力。成都航空运输业枢纽地位的确立将推动以成都为中心的盆地内其他区域的旅游业,并辐射更广的西部区域,如陕西、西藏、云南、重庆、贵州、甘肃等地区,当然,从其他途径进入这些地区的境外旅游者,也可能因成都航空枢纽提供的方便、快捷的航空服务而大量涌入四川省旅游。为此,四川主动寻求与西部各省区的旅游合作,积极整合本省与西部地区的旅游资源,联合形成旅游产品与线路,如民族风情游、自然山水游、文物古迹游西部的风情特色,组织联合推出西部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城市生活文化来吸引境外旅游者。endprint

(三)航空运输可成为西部入境旅游发展的交通基础

成都航空枢纽的建设将不仅带动四川国际旅游的发展,还为四川成为西部国际旅游中心奠定了良好的交通基础。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2012年度的抽样调查资料显示,从入境游客以成都为节点向其他城市扩散的数量份额看,成都扩散到西安、重庆两市的较多,分别占扩散总人数的17.09%和13.29%。同时分析重庆、西安、昆明的游客数量,重庆扩散至成都的最多,占其总扩散人次的29.45%,昆明扩散至成都的占其扩散总人次的12.82%,西安的占其扩散总人次的18.10%。可见,入境旅游者在成都与这几个城市之间相互流动的态势很明显。成都航空业的迅速发展,必将有助于四川成为西部旅游的核心区域,为四川在西部地区入境旅游的地位凸显提供交通枢纽条件。目前,西部地区虽然旅游资源丰富,但缺乏一个旅游中心,未能形成适合当今国际旅游潮流的优质旅游产品和精品的旅游线路。成都、重庆、昆明、西安都具备一定的成为区域旅游中心的条件,但成都位于西南地区中间,北连西北地区,有良好的区位条件,更有适应当今旅游者追求休闲文化趋势的特色和依靠四川旅游资源类型丰富、世界遗产较多的优势,应当在成都航空运输业兴盛的背景下,最有利于发展成为西部入境旅游的一大集散中心。

三、航空运输发展背景下四川入境旅游发展策略

(一)与航空企业联合推出旅游产品

旅游企业与航空企业的合作甚至一体化,是当今旅游业发展的趋势,许多航空企业都朝集团化的方向发展,业务早已开始向旅游延伸,一些航空企业也已拥有自己的旅游公司、酒店。四川旅游企业应积极与航空运输企业联合设计开发旅游产品,组织包机旅游。根据统计,观光旅游的入境游客只占我国入境旅游游客的三分之一左右,因此发展入境旅游还应关注其他目的的旅游者,开发适合不同旅行目的人群的航空旅游产品。近两年四川的主要客源国是日本、英国、韩国、美国和新加坡。在日本、韩国等市场上需要深入调查主要客源国游客新的心理需求,推出新的旅游产品, 进一步开发市场;而美国等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应积极研究美国等欧美市场,由于文化差异较大,需要更有针对性地面向普通大众提供他们乐于欣赏、易于理解的旅游产品。

(二)通过航空渠道营销四川旅游

由于入境旅游大多采用航空运输方式,从航空旅客入手是营销四川入境旅游的一条路径。四川入境旅游市场中散客所占比例还较小,回头客也较少,除传统营销渠道外,应重视新兴网络传播方式和旅游者的口碑传播。旅游企业和政府部门与机场和航空公司需要加强合作,利用旅客在机场和机上的时间,获取更多的旅游信息;在这些场所提供更便利的旅游咨询服务,设立旅游服务信息站,用多语种宣传四川旅游形象,推广四川旅游。如在机上可通过空乘人员组织丰富的活动宣传四川旅游资源,或拍摄趣味性强的专题片介绍四川等。只有给旅客留下深刻印象的场景才能激发其兴趣,并广为传播,提升四川在海外市场的知名度。机场作为航空游客到达目的地的第一站,也是目的地的形象窗口,服务质量影响着旅客对四川的第一印象。

(三)提高四川旅游的航空通达性

由于入境旅游者主要采用航空作为旅行方式,开拓航线网络能带动区域入境旅游业。成都机场的国际航线发展以及与国内三大枢纽机场的航班密度同四川的国际旅游关系密切,两者需要协同发展,相互促进。增加境外通航城市数量和航班数量能降低入境旅游者的时间、精力、经济成本,减少心理感知距离,有助于增强四川对境外游客的吸引力,应加密重点旅游客源地航班,对未开通航线的重要客源国应增加新的航线。成都机场通航的城市中日本有3个,韩国2个,英国1个且非每日都有的航班,美国1个且非每日都有的航班。其中美国、日本市场人口较多,消费力较强,应大力开发。对于我国重要的客源市场俄罗斯、加拿大、德国等欧美国家市场应该成为四川发展入境旅游的增长突破点,除各种营销方式外,配合加强航空的通达性也是一条重要途径。由于北京、广州、上海的独特地理位置和经济条件,增加与这些城市的航班密度也能提高四川入境旅游者的交通可进入程度。

(四)确立成都在区域旅游的枢纽地位

出入境管理工作典型经验汇报 篇4

近年来,出入境管理局在市局党委的坚强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思想,牢固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鲜明导向,切实提高出入境队伍的理想信念、组织生活、纪律作风和业务本领,连续*年获得”荣誉称号。

一、学*悟*、补钙铸魂,思想认识统一。

抓好理论武装,筑牢思想基础,以学习贯彻思想为主线,推动学习走深走实。

一是理论武装重精细。

坚持不懈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做到“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深化巩固“第一议题”制度,把深入学习贯彻思想作为首课、主课、必修课,结合学习教育,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围绕荣获省委组织部“抗疫榜样”,认真学习省公安厅副厅长、副市长等领导同志的批示精神,做到典型引领、见贤思齐。

二是业务比拼争一流。

按照*副市长提出的“单项工作争第一,全面工作创一流”总体目标和*副局长练就过硬队伍的指示要求,将政治理论学习融合到业务练兵中,每月固定一天开展窗口业务比武,在全省公安出入境实战大练兵比武竞赛中*出入境代表队获得“团体第一”和“个人第一”双冠佳绩。

三是集中培训促规范。

集中开展两次学习教育读书班;组织两批政治轮训暨窗口能力提升培训班,对全市出入境管理系统民警辅警进行集中培训;邀请省委党校教授解读思想,进一步把握思想精髓和核心要义;邀请省公安厅出入境管理局*政委讲授专题党课,分享党建带队建的丰富经验和典型做法。

二、强基固本,凝心聚力,组织标准规范。

通过规范化建设,推动基层党支部建设的科学化、标准化和制度化。

一是核心作用充分发挥。

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集体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做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班子成员在积极参与集体领导的同时,认真抓好所在支部的队伍和业务工作,保证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二是党内生活严肃落实。

以基层党组织为锻炼主阵地,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开展特色鲜明、丰富多样的主题党日,先后组织党员民警开展演讲比赛庆祝党的生日、庆七一迎国庆升国旗仪式、到*革命教育基地参观等活动。完善灯塔党建录入工作,强化党组织领导功能,把组织生活融入到日常工作之中,强化对党员民警的教育、管理,激发爱国主义情怀和忠诚履职的责任担当。

三是组织结构规范设立。

以党总支下设五个党支部成立为契机,对照市局党委《关于在全市公安机关实施党支部建设规范提升行动的工作方案》要求,从支部建设、教育管理工作保障等方面,高标准开展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三、心齐气足、风清气正,纪律严管不懈。

坚持管党治警,涵养风清气正、崇洁尚廉的政治生态,整个出入境管理队伍多年来未发生任何违法违纪问题。

一是抓好“*”。

党支部书记切实承担起管党治警“第一责任人”职责,严格落实全面从严管党治警主体责任,扎实履行“一岗2责”。将党风廉政建设作为理论中心组学习的必修课,充分发挥“头雁效应”,领导班子从我做起、率先垂范,引导带动全体民警辅警树立依法履责的观念。

二是打造“纪律部队”。

落实“正风气、重执行、保安全”纪律作风专项治理,扎实开展“创建无违纪违法科所队”活动,注重从广大民警的一言一行抓起、从公安队伍的警容警风管起、从公安工作的基本运行严起,建立健全日常养成机制。以市委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为契机,举一反三、标本兼治,推动作风转变、整改成果运用。

三是开展“廉政教育”。

结合教育整顿工作,持续加强政治教育、警示教育、英模教育,“一把手”带头讲授教育整顿专题党课,及时传达“警钟送达”“警钟长鸣”典型案例、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通过观看职务犯罪典型案例,引导民警照镜子、找差距、改问题。组织部分民警辅警到市检察院廉政教育基地实地、*警察博物馆、*战役纪念馆接受革命教育,让民警辅警思想受到深刻洗礼,深化红色教育,筑牢忠诚警魂。

四、坚守一线、回应关切,工作创先争优。

党建、队建和业务深度融合、共同发展,不断提高窗口服务、疫情防控和涉外面管控能力,切实维护出入境人员健康安全和良好秩序,形成一套体现出入境特色、融合出入境业务的党建带队建工作体系,在疫情防控阻击、创城迎评、优化营商环境中走在前、站排头。

一是*,当好“科技战疫”守境人。

立足“*、服务复工复产”主责主业,打造“1+1+4”涉外疫情防控体系,建立健全疫情应对工作机制,组建情况控制、警力执勤两个小组,集结应急机动梯队,强化情报信息、应急处突、口岸执勤、窗口服务等各项重点工作任务,搭建“共同战疫”平台,主动与中外航空公司、*边检站建立乘客信息互通共享机制,第一时间开展*籍入境人员数据身份信息回填和登记,累计核查出入境信息*余万人次。在疫情防控中取得了显著成绩,被省委组织部评为省级“抗议榜样”先进集体并参加了省委组织部“榜样讲党课”活动。

二是主动作为,当好“经济发展”护航员。

树牢“经济发展到哪里,公安出入境就服务保障到哪里”理念,深入开展“万警进万企业”、“双报到”等活动,主动对接全市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双创”升级和自贸区服务,贯彻落实12项移民出入境便利政策,出台便利外国人来*创业、申请永久居留等*项务实措施,常态化开展“助企、援企、暖企”行动,推出“企业集中办证”“延期不限次数”“材料存档复用”等便利服务。外籍高层次人才签证、居留证件办理时限分别由7个、15个工作日缩短至3个、5个工作日,倾力打造外籍人才创新创业、投资兴业、安居乐业的“全周期管理服务”。

出入境管理工作的思考 篇5

2011年上半年,我大队根据全市出入境管理工作的总体部署和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深入结合绍兴县境外人员基础情况和居民出境各类事务的总体需求,以队伍建设、境外人员实有人口业务建设、窗口建设为核心,狠抓各项外管工作的落实,大力开展了‚外国人接待单位登记备案制度‛、‚办理签证外国人实地核查‛、‚清理‘三非’外国人‛ 等专项行动,并全力推广本地居民赴港澳旅游再次签注自助受理机的使用,进一步强化和提升了大队的出入境管理工作能力水平,现将上半年年出入境工作开展及完成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上半年主要出入境数据统计情况

(一)我县居民出国(境)证件情况。截至2011年5月20日,绍兴县出入境管理大队上半年共办理公民出国(境)证件7116件,比去年同期同比增加10.91 %。其中,办理护照96818件,同比下降38.86%;办理内地居民往来港澳证件及签注105755件,同比增加25.57%;办理大陆居民赴台湾通行证及签注584件,同比减少39.03%。

(二)我县境外人员情况。截至2011年5月20日,根据外国人住宿登记管理信息系统显示,临时来我县境外国人共17999人次,来自168个国家和地区,同比减少7.3%。其中印度、巴基斯坦、韩国、阿富汗、印度尼西亚、也门、土耳其、俄罗斯等国等国临时来华人数共10086人次,占总数的56.03%。

截至2011年5月20日,出入境管理大队办理境外人员1905人次。其中受理外国人F临时签证756人次,比去年同期增加61.88%(印度、韩国、也门、土耳其等国共计384人次,占总数的50.79%);初审外国人居留许可共计1080人次,比去年增加42.86%;受理台胞业务69人次,同比增加43.75%。

(三)查处违法犯罪情况。上半年,全县共查处‚三非‛案件75起,查处78人,其中非法居留74起,查处74人;非法就业3起,查处4人。查处的78人中,警告50人次,罚款 26人次,累计罚款47750元,拘留及拘留审查2人次。

二、上半年重点工作

(一)境外人员管控工作开拓新思路

1、推行外国人接待单位备案制度。经过10年下半年的准备,今年初,我大队正式推行了外国人接待单位登记备案制度,要求接待外国客户或聘有外国人(包括法人代表、普通员工等)的营业性单位,政府部门、学校医院等非营业性

单位以及其他涉外单位准备相关材料进行登记备案。大队对涉外单位提供的材料进行审核后,根据实际情况发给相应的登记证书,并为登记后的各单位分别配备了用户名权限,以便单位联络员在互联网上的境外人员社会采集系统上及时录入相关境外人员信息。对于具备一定规模,外管工作到位的单位,大队还适当调整等级权限。此举推行以来,又为我大队进一步掌握涉外单位的情况,联合外管联络员的力量,更好的开展境外人员管理提供了有力帮助,同时简化了涉外单位为境外人员申请签证时的手续。

上半年大队总计共登记外国人接待单位备案269家,电话和实地核查269家,并为经营规模较大的10家企业扩大了申请权限。

2、与柯桥派出所协作招聘培训一批境外人员专业管理工作人员。今年初在大队和柯桥派出所共同协作努力下,第一批境外人员专管员在柯桥上岗,专门负责做好柯桥街道的境外人员人动态管控工作,进行辖区内境外人员临时住宿登记工作,协助民警走访、登记辖区内涉外旅业、涉外出租屋、涉外企事业机构情况。这个举措细化了部门职责,使得境外人员实有人口管理朝专业化方向发展,极大地有助于强化境外人员管理基层基础工作。从三月份起我大队还协助柯桥派出所分批对这批工作人员,专门进行了护照知识,签证知识、境外人员管理工作等相关的培训。

3、全面开展实地核查工作。为进一步完善境外人员实有人口管理机制,大队除了在窗口加强对签证材料的审核外,还重点加强对中东、南亚、北非国家地区,尤其是首次办理签证的外国人的实地核查。一是开展对外国人住宿地的实地核查;对提交申请材料的外国人有疑问的,大队即时开展住宿地实地核查,对于外国人住宿地及商务事实存在弄虚作假的情况,给予签发了短期签证让其离境;二是开展对外国人商务接待单位的实地核查。推行外国人接待单位备案制以来,大队已对其中102家接待单位开展了实地核查,进一步确保了材料的真实性;三是开展对外国常驻代表机构的实地核查。对于申请地址新设、变更,或者首席代表首次申请延期的,大队落实人员即时开展实地核查,在核查无误基础上通知相关部门准予签发证书;对于其他的代表处,分时段集中进行不定期的抽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二)本地居民出境事务申请和境外人员服务推出新举措

1、港澳再次签注自助受理。2011年上半年,我大队在省出入境管理局的支持下,在全省率先推出港澳个人游再次签注自助受理业务,采用自助受理机代替窗口民警完成受理工作,具有以下特点:自助受理无需填写申请表,不用提供照片,无需交验身份证件等纸质材料,只需持符合条件的五年期有效的港澳通行证即可;减少了申请人排队申请、排队

交费和排队领证的环节;通过自助受理机办理的签注申请,30秒内即可完成申请过程,及极大方便了申请人,简化了手续,同时也减轻窗口工作负担,减少警力支出。

2、申请出境自助填表。为节省居民办证时间,上半年,大队在受理大厅中安臵了出国境证件办理自助填表机。这种自助填表机将以往群众办理出国境证件手工填写申请表格的传统方式,改为计算机自助填写,由计算机自动读取办证群众二代身份证中的个人基本信息。居民可根据自身出国境的需求填写申请表格。自助填表机可节省填表时间,使出国境申请表格的填写进一步规范,避免手工填表填写不规范和错误率高等问题。

3、出入境工作信息网上发布。县局成立网上公安局以来,我大队协同县局科技部门做好网上公安办事大厅的具体事宜,向科技科提供各项工作流程、资料的电子数据,公开政务,发布信息,同时作为与申请人互动交流的平台。网上业务开展以来,大队已把‚网上境外人员社会采集系统‛在互联网进行推广,并通过涉外单位专管员培训会议指导在出入境登记备案的绍兴县单位按要求使用采集系统。

(三)查处各类出入境违法案件成效显著。

1、查处多起违法时间长、情节严重的非法居留案件。上半年,我大队通过与网监部门协作,秘密力量等方式,查处了多起情节严重的非法居留案件,3月出入境管理大队查

获一名非法居留从2005年7月20日起长达2068日的巴基斯坦籍男子叙尔默罕默德并将其拘留审查。同月,查处一名从2007年12月12日至2011年03月07日非法居留共1182日的美国籍男子钱平并做了相应的处罚,5月份又查处一名从2010年02月06日至2011年05月25日案发,非法居留共474日的巴基斯坦籍男子法泽利并将其拘留审查。

2、提高对工商新政后外国人非法居留案件的关注。从今年03月份起,工商管理部门出台新的政策,要求外国人(主要指在新设代表处工作的、工作单位变动的外国人)在办理《外国(地区)企业常驻代表机构工作证》等证件时,除需提交以前所需材料外,另需交验公司任命书、公司法人代表签名授权书和本人的护照或者身份证等材料,并需经本国相关部门公证和中国使领馆认证等步骤,这一新政增加了外国人申请居留签证的难度,使得近期到期的外国人因难以及时提供材料而导致非法居留,仅四月中旬,绍兴县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队连续查处八名非法居留的外国人,五月份又查处四名违法人员,大队分别对上述人员处以行政罚款的处罚。但对引起非法居留的客观原因,大队也专门做了相关调查并反映给上级和相关部门以求得协同合作。

3、通过窗口业务平台查获限制出境人员。我县居民在境外违法案件近年来渐呈上升趋势,其中多数为在澳门参与赌博导致非法居留并受到澳门治安警察局的处罚,2011年上

半年,我大队在窗口接收居民出境申请时共发现3名因在澳门多次非法居留而被澳门治安警察局限制入境并被公安部列入限制出境人员,另发现1名在境外进行卖淫活动而被处罚的人员,大队根据相关法律撤销了这些人员申请,并将其出境证件予以暂扣或提请上级机关注销。

(四)严把基础工作,落实常规管理

1、境外人员临时住宿登记常抓不懈。为继续提高境外人员临时住宿登记正确率,大队一方面继续坚持每天专人检查,发现错误立即通知更改;另一方面针对绍兴县部分中小宾馆、酒店前台人员流动频繁、素质参差不齐,境外人员住宿登记错误显著增多的现状,、联系相关派出所加强上门指导,对登记人员进行现场培训,对前台负责人进行教育沟通。同时对一些登记出错严重的宾馆、酒店也加大了相应处罚。境外人员登记住宿正确率逐月提高,五月份达到了98.8%,基本完成年初目标。

2、两库建设动态更新。大队连续在三、四月份集中补录2010年不准出境人员信息,督促各派出所将2010年属于不准出境人员的五类监管对象名单上报,并对出入境系统的控制平台相关信息进行清理、修改和补录工作,共补登漏报相关信息176条。大队还协同县地税局对12名2010列入不准出境人员的欠税人员名单进行了整理登记手续;四月

份还协同中国银行绍兴县支行登记28名新增金融系统的国家工作人员。

3、涉外培训工作开展有序。根据年初计划,大队在一月份和三月份分别召开了全县外国人接待单位的外管联络员召开了会议,并对涉外单位的外管工作做了相应要求,为三月份还召开了旅馆业外管业务培训会议。全县50余家宾馆、160余名宾馆从业人员参加了会议,通过以会代训,进一步提升旅馆业登记人员业务水平,提高境外人员数据录入的正确率。

(五)队伍建设多措并举

1、坚持素质强警察,提高民警业务素养。一是大队始终贯彻每星期的民警轮岗换岗制度,通过岗位交流,不断拓宽民警的业务知识和工作视野,二是加强与兄弟出入境部门的学习交流,上半,大队多次与义乌市出入境、嘉兴市出入境、嵊州市出入境相互访问,交流经验,拓宽了工作思路,促进了各方面工作水平的提升。

2、积极开展大走访和开门评警活动。

大队在对涉外单位的实地检查和外管联络员培训期间,还向各单位分发了出入境‚大走访‛开门评警意见/建议表,欢迎大家通过邮寄、发送电子邮箱等多种方式对出入境工作提出宝贵建议;三月份日本发生大地震,五月份本拉登被美军击毙以及上半年叙利亚安全局势发生动荡的期间,我大队

都积极走访相关人员,及时掌握境外人员的心理动态状况,并上报相关的情报信息。

下半年工作计划:(1)继续对柯桥派出所境外人员专管员进行培训。指导专管员全面搜集境外人员住宿和工作信息,强化境外人员实有人口管理。

(2)开展三非案件集中整治工作,根据上级业务部门的要求,强化对三非案件的集中整治工作,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收集三非案件线索。集中开展一次三非案件的整治行动。

(3)做好电子护照实施前软硬件的筹备工作。(4)继续开展大走访和开门评警活动。

出入境管理工作的思考 篇6

2006年市公安出入境管理工作总结

2006年,我科出入境管理工作在xx市局党委的直接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用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结合“大学法”及“执政为民、服务发展”整改活动的开展,以“三基”工作为主线,进一步强化执政为民的思想,从出入境管理工作的实际出发,充分认识新时期公安出入境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在维护好国家安全及正常出入境管理秩序的同时,切实增强服好范文版权所有!务经济发展、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做到严格执法和文明服务并重、坚持突出重点和整体推进兼顾、坚持内强素质和外树形象一起抓,从切实改进和加强出入境管理工作入手,进一步提高涉外管理工作水平和控制能力,在管理好正常出入境秩序的同时,维护申请人的合法权益,为服务全市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作出积极的贡献,圆满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务。现将全科工作总结如下:

一、解放思想,增强公仆意识

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的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如何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适应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必须时时思考的问题;如何提高科学管理和依法行政水平,是我们面临的一项迫切任务,如何充分运用科技手段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突出问题。在全面开放的环境下,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的管理能力面临更大的挑战,非法移民活动仍未得到有效遏制,涉外突发事件及案件屡有发生,防范、打击和处置的任务艰巨,难度加大。与面临的复杂的形势和艰巨任务相比,我们的工作还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因此,我们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出入境管理工作,充分认识到出入境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增强做好出入境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牢固树立文明古国泱泱大国的“国门”意识,“窗口”意识,内强素质,外树形象。

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日益发展,中外人员交流日益频繁,出入境管理工作量的不断攀升,出入境管理政策的不断放宽,手续更加简化,要求我们在严格执法的同时,不但要维护好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还要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通过“执政为民、服务发展”的整改活动,让我们每个民警充分认识到“发展是第一要务”,我们要解放思想,增强公仆意识、服务意识,提高我们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和效能,对清理查找出来的差距和不足,逐条逐项进行认真梳理和修订,着眼全局和长远,并结合我科工作实际制定出一批有利于服务发展的新举措,形成服务发展的长效机制,为xx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二、加强“窗口”建设,认真做好前台受理及审核工作

作为出入境管理系统的一线单位,我们直接面向社会,服务群众,服务企业,我们应当将“执政为民,服务发展”与创建“文明窗口”相结合,不断强化公仆意思和服务意识,切实做到一切工作为了人民群众,依靠群众,服务人民群众,做到管理和服务人性化。我们增强有形的服务,要于心于形着手,做到内化于心,把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内化为民警的人文品格,进而转化为具体的行为准则;外化于形,就是大力推进服务有形化,可见化,具体化,让每一位民警认识到自身就是公安机关面向人民群众的活“窗口”,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起“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形象。

在出入境日常前台受理及审核工作中我科将窗口内部分工负责制为首接负责制,对于前来办事、咨询的群众,不论是否属于自己职责范围的事,都必须热情接待,并及时说明、移交办理。其二,变被动应付服务为主动提醒服务、跟踪服务。不但向社会公开咨询电话,还将办理护照需知和前往港澳台需知等办事指南制版上墙,并印制成宣传资料发放到企事业单位和办证人员手中。第三,变坐堂式办事为上门主动服务。凡遇企业人员组团出游或开展商务活动的,为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我科主动上门为企业提供相关的咨询解答及指导填写表格等前期办证预备工作。第四,在时效性上加强服务。对所有办证事项,明确办理期限,手续齐全、符合规定的,随到随办,一次办成,对手续不齐、需要补办的,力争第二次办成,决不让申请人往返第三次。

中国出入境管理体制改革之我见 篇7

1948 年的《世界人权宣言》第13 条第2 款规定, “人人有权离开任何国家, 包括其本国在内, 并有权返回他的国家。”中国政府于1998年10月5日在联合国总部签署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十二条规定: (一) 合法处在一国领土内的每一个人在该领土内有权享受迁徙自由和选择住所的自由。 (二) 人人有自由离开任何国家, 包括其本国在内。 (三) 上述权利, 除法律所规定并为保护国家安全、公共秩序、公共卫生或道德、或他人的权利和自由所必需且与本公约所承认的其他权利不抵触的限制外, 应不受任何其他限制。 (四) 任何人进入其本国权利, 不得任意加以剥夺。

中国于1982年1月28日加入的《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第五条中规定公民有在国境内自由迁徙及居住的权利, 有权离去任何国家, 连其本国在内, 并有权归返其本国。综合以上国际公约和其他有关的国际文件, 可以对出入境权做如下概括:公民有自由离开任何国家, 包括其本国在内, 并返回其本国的权利。

2.我国现行出入境管理立法上的缺陷

2.1.出入境权需要宪法保护。

中国的“五四”年宪法虽然明文规定公民享有迁徙自由权, 然而以后的宪法却取消了这个规定。我国2004年的宪法修正案, 终于增加重要的一款:“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这是一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进步。然而, 中西方对于人权的理解有所不同,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 更注重从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利益的角度考虑人权问题。

尽管“人权”一词已经进入我国的宪法, 但关于人权的内涵和外延, 人权受侵害后的具有救济方法等都没有做出具体的解释, 以致在实际操作中带来许多疑问和难题。如我国法律中对于出入境权的定义和权限范围模糊不清。“截至目前, 我国还没有颁布过一部法律、法规、规章或者一个政策, 界定‘出入境权’的含义”。①出入境权是否属于人权, 并未在立法上得到确认。

2.2. 有关出入境权的立法表述不清。

现行《护照法》规定, 有下述情形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 应当受理而不予受理的; (二) 无正当理由不在法定期限内签发的; (三) 超出国家规定标准收取费用的; (四) 向申请人索取和收受贿赂的; (五) 泄露因制作、签发护照而知悉的公民个人信息, 侵害公民合法权益的; (六) 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其他行为。其中第二款“无正当理由”是指哪些情况, 何为“正当理由”没有限定范围。第三条, 超出国家规定标准多少, 应给予行政处分或者刑事处罚, 没有明确的规定和界限, 刑法中也没有相关的规定。又如《外国人出入境管理法实施细则》在有关责任认定的规定方面, 虽然规定了有关责任者的条款, 但规定不够明确具体, 有的甚至含糊不清, 也没有相关的解释, 使具体执法存在一定的难度。

2.3.现有法律法规之间存在冲突。

中国已经加入WTO, 但是出入境管理的行政立法并未符合WTO的基本要求。我国现行的国内立法必须符合WTO的最低标准, 所以国务院制定出入境领域大量的行政法规、其所属部门制定的部门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应当进行整合清理, 否则无法应对WTO对于成员国的要求。

从国内立法来看, 随着2007年1月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法》的正式实施, 必然造成《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部分条款的不再使用, 根据后法优于前法原则, “《护照法》出台以后, 《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具有实际法律效力的内容所剩无几, 却又不能完全废止。如何处理好现行《公民出入境法》中未与《护照法》冲突的内容, 成为新一轮出入境立法工作必须重点解决的一个问题。”②

3.我国现行出入境管理体制上存在的问题

3.1.中央事权的原则性与地方执行的随意性。

“出入境管理属于中央事权, 体现着国家的涉外管辖, 它在促进国家间政治、经济、文化交往, 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利益, 反恐防暴和保障中外公民合法权益等方面, 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③我国现阶段出入境管理实行由中央政府授权各级公安机关代为管理 (港澳台地区例外) , 一方面虽然没有改变中央管理的性质, “但客观上存在事权与管理权分离, 事权与人事权脱离, 事权与财权脱节, 集权不集中, 多头管理不统一的问题。”④

专属中央管理的出入境事务与公安部门的分层管理、属地管辖越来越不协调。有些地方受到地方人事权、财权等制约, 出现执法不严, 有令不行, 甚至徇私枉法的现象;另一方面, 少数地方受地方利益、部门利益影响对出入境管理进行行政干预, 也影响了工作的正常开展。

步入上世纪九十年代后, 出入境人员数量呈大幅增长态势。“据统计, 1978 年中国公民出境人数只有20 万人次, 到2003 年则有两千多万中国人走出国门, 是25 年前的100 倍。”⑤一些地方违反出入境管理中央事权, 办理异地证照的问题也越来越频繁地发生, 不但干扰了出入境管理的正常运作秩序, 而且损害了国家和出入境管理部门的声誉。如2003年4月到11月底, 广西三名民警利用职务之便, 通过更改户籍地址的办法, 违法为他人办理护照87本, 非法牟利超过100万元。又如2004年湖南岳阳民警护照批发案, 受岳阳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科原科长刘湘建 (在逃) 指使, 该科民警何强在明知他人企图偷越国境的情况下, 仍为其非法办理护照64本;另一民警王献涓在明知自己没有护照申请初步录入职权、且该科又违规收取一定数额赞助费的情况下, 仍利用所学专业知识, 共办理98份护照申请的电脑初步录入。

3.2.宽进严出的管理制度。

基于中国的现实国情考虑, 中国对于国内人员出境的管理相对于国外人员入境的管理更加严格, 限制条件更多, 分类也更细致。中国公民的出境证件种类繁多, 如外交护照、公务护照、普通护照、中国香港护照、中国澳门护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旅行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员证等。这里以因私护照申请手续为例。

(1) 申办人要携带身份证或户口本到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公安分 (县) 局外事科 (处) 或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机关领取《中国公民因私出国 (境) 申请》。 (2) 填写申请审批表。 (3) 提交申请。提交时必须携带下列资料:本人身份证或者户口簿原件和户口簿首页、本人资料页、变更页及身份证的复印件。填写完整的申请表原件。申请表中有简历一项, 简历需从小学至申请出境之日。 (4) 提交出国事由证明。在出境事由一项中须写明外国邀请人或单位的有关资料, 结识与交往经历, 照片, 邀请信, 身份证, 户口本等。翻译材料必须由公安部门指定的翻译公司来做。办理护照均需本人送件和取件。公安机关发照时附有出境登记卡, 有A卡和B卡之分, B卡系公安部门认定出境事由尚不完全充分, 须在外国使馆取得入境签证, 再回到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更换A卡方能出境。而A卡获得签证, 无须换卡即可出境。如果第一次出境时, 目的地变更, 也需要重新填表申请更换出境卡。 (5) 申请被受理后将取得《因私出境证件申请回执》。申请人持《回执》和身份证当即拍摄护照专用照。 (6) 领取护照。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受理申请后, 审批、制作和签发护照的时间是7-14个工作日。领取护照时, 须携带本人身份证或者户口簿、领取护照回执和护照工本费。

自1997年7月1日《中国公民自费出国旅游管理暂行办法》出台以后, 想自费参加旅行社组团出国旅游的公民, 须本人到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提出申请。参游人员应先到经国家旅游局特许经营中国公民自费出国旅游业务的旅行社 (简称组团社或授权代办点) , 领取一式二份表格 (该表在各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 , 并由所在单位或派出所签署对申请人出国的意见。单位或派出所必须在表上明确写明“同意自费出国旅游”。

在申请护照时, 要提交户口本, 身份证, 工作证 (或退休证和待业证) , 申请表, 照片, 发票。上述三证要求原件和复印件。发票是由组团社开具, 并注明全额旅游费用还要加盖“自费出国旅游, 不作报销凭证”字样章。

而签证种类主要包括旅游签证、访问签证、职业签证等八种, 其申请流程和限制条件也简单许多。对于入境的外国人管理也比较宽松, 如外国留学生在华做兼职, 或者外国人申请旅游签证, 却在国内工作, 这些不符合法律规定的现象已经愈来愈多, 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有效的规制。

造成这种宽进严出的现象有多方面的考量因素, 如平衡人才流向, 吸引外资等, 但客观上, 使得中国出入境管理存在许多遭人诟病的地方。

4.改革我国出入境管理体制的思考

4.1.转变立法观念, 尽快与国际惯例接轨

按照国际上有关出入境权的通用惯例和发展趋势, 将出入境权纳入人权范围。“众所周知, 1966 年《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对出入境权作出了最明确、全面的规定, 可以被视为国际法保护出入境权的标准。”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于1998年10月5日在联合国总部签署了《公约》, 并多次宣布将实施该公约, 但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至今仍没有批准该公约。

2008年3月,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闭幕时温家宝在记者会上回答记者有关胡佳受审一案时回应, “中国是法治国家, 这些问题都会依法加以处理”, 并承诺尽快施行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中国已经加入了许多有关出入境权的国际公约, 而这些公约均要求成员国认可出入境权是人权之一, 如我国于1982年加入的《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 1988年加入《禁止酷刑公约》。从我国法治的长远发展来看, 将出入境权纳入人权范围加以规范应当成为我国立法改革的一个趋势。

4.2.协调整合现有法律规范

笔者建议, 尽快制定一部专门的有关出入境管理的法律, 明确出入境权的概念和范围。对于立法中有关出入境权的含糊表述加以解释。正如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边防系副主任张保平教授所言“从现有法律本身来看, 出入境法律虽然体系健全, 但内容庞杂, 几乎每一个具体事项都有相应的法律文件。每个部门根据自己的事权制定规范, 造成了散乱的局面。”我国现行的出入境管理立法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和新颁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法》为核心, 诸法并立的模式。

对于出入境管理这一个事项的规定分散在不同法律法规中。“从分散模式到法典模式, 这是立法发展的一般规律”, ⑦一部完整的法典式的“出入境法”不但能够完善现行的出入境法, 解决新旧法律规范的冲突, 弥补现有法律法规的漏洞和不足, 也更具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便于统一管理。

4.3.简化出境证件种类, 细化入境签证种类

建议将目前通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行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通行证》等出入境证件的申请手续和申请条件简化, 尤其是对属于非公务员, 非机关干部的普通公民的出国申请限制应当放宽。合并 (因公) 普通护照, (因私) 普通护照和公务护照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 畅通部门间信息或统一部门管理。

另一方面,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化程度的提高, 外国人在华人数不断增加, 有关外国人的纠纷, 刑事犯罪、非法入境、非法居留、非法就业呈上升趋势。如外国留学生在华就读期间兼职工作, 外国人在华境内的投资, 外国人在华偷窃, 抢劫, 诈骗等现象, 因此有必要细化对于外国人入境签证, 对于外国人在华活动及停留时间需要加强监督管理。

4.4.维护出入境管理事务的中央事权属性

出入境管理事务属于中央事权, 应由中央政府机关统一行使。我国现阶段出入境管理实行由中央政府授权各级公安机关代为管理 (港澳台地区例外) , 使出入境管理的中央事权属性客观上处于有名无实的尴尬境地。对此, 笔者建议不妨借鉴国外的出入境管理制度, 遵循“中央为主地方为辅、部门主管与相关部门有机协作”的原则, 在国务院设立一个出入境主管部门, 在地方将出入境管理职能从公安机关分离出来, 由国务院出入境主管部门设立各级地方分支机构, 进行垂直统一领导, 各地公安机关, 海关等相关部门作为辅助机关予以协调配合。将出入境管理收归中央, 同时将中央主管与地方部门积极配合有机结合。

4.5.增强出入境管理机关的相对独立性

鉴于有些地方的出入境管理部门受地方利益、部门利益影响, 或者受到地方人事, 财政等因素制约, 出现执法不严, 有令不行, 甚至徇私枉法的现象, 有必要加强出入境管理机关的独立性。出入境管理机关的相对独立性集中体现在机构设置, 职能配属, 财政分配等方面。机构设置和职能配属的相对独立性集中表现为与公安, 海关等机构的并列设置, 如前文所述, 在中央设一专属主管部门, 地方设各级分支机构专职出入境管理, 与公安机关, 海关共存并立, 相互配合。在财政上从地方财政上分离出来, 由其直属上级单位拨款, 以摆脱地方利益的干预。考虑到目前我国有公安机关承担大量出入境管理职务的实际情况和设立出入境管理专职部门的难度和负担, 笔者建议可先进行初步的改革, 即在各级公安机关内部分设出入境管理部门, 其财政和人事安排由当地政府或者人大进行调度。这样的改革既能保障出入境管理的独立性, 又比较符合现有的实际情况。

结束语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现有的我国出入境管理制度已越来越难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国际化的需要, 各种问题也日渐凸显。为应对我国出入境人数逐年大幅增长, 国际交流和协作的不断深入, 出入境管理难度越来越大, 任务也越来越重。中国应尽快改革现有的出入境管理体制, 整合完善分散的法律法规为统一的法典或法律, 改革协调管理机构, 增强其独立性, 维护出入境管理的中央事权属性。以加快我国的法治化进程, 接轨国际社会, 规范出入境管理, 为出入境人员提供更好的服务。

摘要:出入境管理历来是中国政府所重视的一项中央事权。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全球化趋势的发展, 我国的出入境管理制度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原有的管理体制已越来越难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国际化的需要。笔者在整合现有学术观点的基础上, 通过分析出入境权, 现行的出入境管理体制和出入境立法及管理上的若干问题, 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改革我国出入境管理体制的若干建议, 希望有助于推动我国出入境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发展。

关键词:中央事权,出入境权,基本人权

参考文献

[1]翁里.国际移民法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0.92-93.

[2]刘国福.出入境权与中国出入境管理法[J].法治研究, 2009, (3) :15-23.

[3]王雪蕾.对完善我国出入境管理制度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 2009, (9) :56-69.

加强出入管理 建设平安校园 篇8

关键词:中小学;安全管理;行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0-0080-02

一、背景与问题

洛阳中心小学于1919年建校,2003年迁入新校址,学校周边环境优美文明,恬静典雅。学校现有教学班72个,学生3396人,教职工210人。多年来,在市、区各级政府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历届领导班子精诚团结,励精图治,全体教师无私奉献,教书育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改善办学条件。学校各项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校发展也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近几年,洛阳中心小学按照省、市、区关于平安校园建设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坚持“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的方针,大力提升安保系数,精心打造平安校园,不但全面巩固和有效扩大了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成果,而且建立健全了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的长效机制,确保了师生安全和学校稳定,从而促进学校持续、健康、和谐发展。然而,学校办学规模大,学生多,给学校安全管理带来了很大压力。特别是学校地处洛阳镇西南角,学校西面、北面各有一条主干道,从早到晚路面上的车辆都很多,在学生上学、放学时段,交通情况更加复杂,致使学生上学、放学交通出入很不安全。如何加强三千多名学生的出入管理,克服学校门襟管理压力,妥善解决学校门口的道路交通困难,势必成为学校安全工作的新课题。

二、反馈与思考

针对学校出入安全管理中的问题,学校校长室会同总务处召开了专题会议,进行了认真的现场调研与对策讨论,并把加强学生出入管理确定学校的重点工作。形成了以下三方面的思考:

(一)加强学生出入管理,必须突出安全教育的有效性,真正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能力;

(二)加强学生出入管理,必须注重管理措施的有效性,切实提高学校安全防范水平;

(三)加强学生出入管理,必须重视综合治理的有效性,形成学校安全工作的合力。

三、行动与落实

为加强出入管理,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学校根据现实情况,主动与镇、区有关部门联系,寻求各方支持。学校健全了相关出入制度,制订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并严格落实整改,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优化出入制度,加强门禁管理。

1.学校根据学校学生人数超多这一情况,改变放学制度,实行错时放学,即一、二年级学生提前10分钟放学。其他年级学生照常放学。

2.学校实行人车分流出入的管理制度,校车和教师车辆从东校门进出,其他人员从北校门进出。

3.学校根据现实情况,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积极为学生的进、出校门安全谋划,经过反复论证,统一思想后,在学校校门口用不锈钢栏杆围成了半封闭等候区域(见图片),确保学生出入安全。自实施以来,此举得到了政府领导和家长们的一致认可。学生家长也能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有序在围栏外等候自己的孩子。

4.严格执行访客登记和治安巡查制度,在上学、放学及课间休息时段安排3名保安加强学校出入口值守;在非上学、放学时段锁闭学校大门,防止社会闲散人员混入学校。

5.提高校园警务工作能力,及时发现各类治安隐患。全面开展防非法侵入、防劫持人质应急演练,增强师生自防自救能力。

6.在学校明显位置设立宣传报警电话号码,以有效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二)提升安全防护,加强行政值日。

1.在学生上学、放学时段,学校安排值日教师和带班领导提前10分钟在校门口实时守护,并即时与派出所、交警中队、镇城管同志进行交流沟通,通报学校周边交通及治安状况,准确掌握学生上学、放学时的情况,落实校园“必到点”巡逻防控措施。并积极与镇交警中队配合,成立首批“护学岗”,有效加强了学生进出校门的安全防护。

2.校门外,每天至少有3名校级领导在校门口值班,值班领导在学生上学、放学时段要扩大值日范围,跨前一步在校园门口及周边值守,并与现场守护的巡逻警力互通情况,注意发现可疑人员和情况,并做好工作记录。校园内,每天每学区必须有3名教师对本学区进行安全巡逻,特别是在学生上学、放学时段,更要加强重点部位的巡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除正常的巡逻警力外,校领导、值日教师必须在校门口维持秩序,实现时间、人员上无缝对接。

(三)创新宣传形式,加强安全教育。

1.加强学生交通安全知识教育。通过安全知识讲座、国旗下演讲、班队活动、板报、宣传栏、手抄报等多种形式强化师生安全教育,增强了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实施放学前一分钟温馨提示。每当放学前一分钟,利用校园广播系统,向学生提醒放学注意事项。如途中的交通安全,过马路要做到一看、二停、三通过;放学后不在学校逗留,不在途中玩耍,不跟随陌生人离校,要按时回家等等。

3.发挥法制副校长作用,深入宣传、教育师生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四)促进多方协作,加强家校联系。

1. 学校还积极与区、镇协商,在区政府的协调下,与“区心连心校车服务公司”签订协议,让他们安排国标校车接送学生上学、放学。据统计,本学期乘车人数已将近2000人,学校也在人员紧张的情况下安排2名保安及1名校级领导和3名教师在学生乘车放学时配合校车服务公司进行管理,确保学生安全乘车。平时,学校也不定期的对校车驾驶员及随车人员进行安全教育。

2.在夏令和冬令作息时间转换时,学校通过校讯通告知学生家长,家长和教师共同关注学生离校、离家及到家、到校时间;一旦出现学生没有按时到校或回家,家长和学校及时沟通,及时交流,迅速查清学生去向,在第一时间找到学生。

目前,洛阳中心小学学生上学放学环境有了很大改善,学生出入校园的安全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今后,学校将会坚持把保平安、保稳定、保和谐当作头等任务来抓,继续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做好学校安全工作,切实保障校园安全,努力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

创设防护栏,强化校园出入管理

上一篇:数学分析3期末练习题下一篇:《槐乡五月》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