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如何做到以学定教_先学后教

2024-09-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语文教学中如何做到以学定教_先学后教(共11篇)

语文教学中如何做到以学定教_先学后教 篇1

其中的几句话至今还印象深刻:‚教师总体讲得太多,但绝大部分教师并没有认识到自己讲得太多。‛自从听到这句话后,我就一直在反思:教学中我是否讲的太多了。后‘茶馆式’教学‛,简单地说就是‘读读、练练、议议、讲讲、做做’。‛多么平常、朴实的教学方式啊!却能高效轻负,轻松完成成绩之战。原因何在?因为他们注重‚平常‛。

深刻认识平常,在平常中见精彩。最为平常的‚读读‛‚议议‛‚练练‛‚讲讲‛为后茶馆式教学的主要方法,同时给读、议、练、讲确立‚责职‛,把‚议‛作为基本特征与核心环节,它的责职是将学生的差异看成资源,加以开发与利用。就是通过这些最为平常的教学形式达到教学的精彩。努力扎实平常,在平常中见精彩。平常的‚读读‛‚议议‛‚练练‛‚讲讲‛教学方式,以‚教学有法‛和‚教无定法‛进行扎实。具有明确的价值取向,规定教师该讲什么,不该讲什么,一定要暴露学生的潜意识,有对话。‚读读‛‚议议‛‚练练‛‚讲讲‛不规定用时、顺序和完整,练习不作规定要求。在扎实中让‚读读‛‚议议‛‚练练‛‚讲讲‛发挥最大效绩,完成教学精彩。

语文教学更应该注重‚读、练、议‛,语文中更应该体现以学定教,先学后教。

一、定‚位‛抓‚点‛—— 先学后教,顺学而导

先学后教后,我们可以通过导入教学,可调整学生学习状态、扩大学习需求、增强学习的内在驱动力,从而优化学习过程。‛学生的基点不同,所以,语文教师每教一篇课文前都需要自我追问:哪些是学生已知的,哪些是学生未知的,教学起点该如何确定‚对于学生未知的问题,教师也需要加以区分,哪些是这个年级的学生需要掌握的,是属于教学目标之内的,哪些是不属于教学目标的?对于属于教学目标之内的问题教师还需要加以细分,如这堂语文课学生应该学会什么。教师应依据学生实际能力抓准‚语文课文的教学起点‛这个‚点‛。

二、随文练笔、提问找‚落点‛——以学促教,以教导学

随文练笔‛是伴随着阅读教学进展,引导学生巧妙利用有关阅读内容进行的一种‚篇幅小、形式活、出手快‛的写作训练,它融读写为一体,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能较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但由于广大教师或因为练笔的时机、方法、难易度把握不当,或因为设计时缺少系列、整体性的训练目标,往往对文本中可用作练习的‚点‛找不准,致使训练低效甚至无效。前面我们已经说过‚先学‛的重要性,但是‚先学‛要有所效果,并且在‚后教‛之后能否更好地促进‚再学‛,其实我们可以凭借随文练笔、提问找准这个‚落点‛。

无论采取何种教学方式,都不要忘了语文课姓‚语‛,一切教学活动,都应该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亲近语言,感受语言的魅力,从而有效地运用语言。‚先学后教‛要求教师要针对学生在超前阅读和思考中存在和提出的问题进行教学。但实践中,我们发现,孩子的问题多种多样,有浅层次的,没多大思维价值,或偏离课文重点。如果一味解答孩子的问题,而忽视语言文字积累运用和朗读能力的训练,就容易肢解文本,丢失语文的‚根‛。

新课教学前,提前一天将孩子先学中的问题收集上来,发现问题可能会有很多共性,于是对这些问题进行梳理,比如不理解的词语、难懂的句子等,那么我们可以在课堂上将这些问题集中起来,重点教学,这也做到了真正的‚以学促教。

三、抓住学生这一‚重点‛——以学定教,高效课堂

认真落实备课、上课、作业设计、课后辅导、教学反馈等环节的有序衔接,努力构建以学生为发展中心,以学习为有效途径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把‚以生为本‛、‚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落实到每一位教师的实际教学工作中,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改革课堂教学结构,重建以学习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逐步建立完善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长效管理机制,提高课改实施能力,为学生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其中蕴含的却是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先学后教,以教导学,以学促教‛,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更体现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教育思想。

语文教学中如何做到以学定教_先学后教 篇2

一、确立教学是为学生发展服务的观念。

叶圣陶先生提出一个著名的观点 “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教师要确立以学为主、教为学服务的教学理念, 只有当教师内心真正确立学生第一、学习第一的观点后, 教才能真正为学服务。 例如“三角形面积的计算”一课中, 学习新知识一环节, 我没有采用以往教师“教”、学生“学”的单向的教学方法, 而是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 实践总结验证完成知识认识过程, 同时悟出学习知识的方法。 我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 分别拿出事先剪好的六个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锐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各两个) , 让学生拼一拼, 想一想, 但并没有提醒学生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 有的学生用割补平移法, 发现有很大的难度, 能拼成已学过的图形, 也有部分学生能根据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的经验, 选择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有的拼成了长方形或正方形, 教师及时点拨:长方形、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 这时, 我让学生在组内讨论, 为什么这么拼, 说给组内其他学生听听, 让学生教学生, 进行互动学习。 接下来我出示几个思考题让学生小组讨论研究, 通过讨论交流, 学生很快明白了三角形面积的推导过程, 并熟练应用公式计算。

二、备学生, 了解解学情。

老师备课习惯于备教案、备教材、备教法, 但常常不备学生。 因此, 我建议老师们在备课栏中增设“学情”一栏。 “学情”如何备? 可找好中差几位学生了解, 可在班上普遍问询。 其实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 就是凭经验也该知晓学生的大致情况。只有把准真实的学情, 才能恰当地确立教学起点。 这叫“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 “己”为教情, “彼”为学情。 老子曰:“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 ”我们应做个知己更知人的智慧高明的老师。

三、精心设计练习, 检测自学效果。

“ 先学后教” 教学模式的核心是自主学习,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贯穿课堂始终的主线是紧扣教材内容的习题, 即自学思考题、巩固练习题、课堂检测题。 教师在这些习题的依托下指导学生自学教材, 通过学生回答问题, 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对学生不能理解的疑难问题及时点拨指导。学生在这些题目的引导下, 读懂教材的知识结构层次, 理解所学内容, 掌握运用所学知识, 并找出自己自学的疏漏之处, 及时补缺。

四、充分利用教材资源, 帮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数学课本中的习题有“练习题”、“习题”、“复习题”不同层次的三类, 其中“练习题”大多只要运用一次“公式”、“法则”、“定理”即可做出。 我要求学生在预习时把练习题当成 “预习作业”主动完成, 这样做可以防止有些学生预习时不求甚解, 单纯模仿例题依样画葫芦。 第二天上课, 主要内容均由学生自己讲, 这在某种程度上强化了学生的预习意识。 在讨论阶段, 或由学生质疑问难, 或由师生提问、大家讨论。 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透彻理解预习时没有真正弄懂的内容, 教师则经常提醒学生:你在预习时, 有没有想到这些问题的存在? 你是否当时就已经能够自己解决?现在想一下自己当时为什么解决不了?多次反复强调之后, 学生就会意识到如果预习时不用心, 在学习上就很难有突破, 这样坚持一段时间, 学生就可以逐渐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五、合作分享, 实现优势互补。

“先学后教”强调学生个体先学, 但重视群体共学, 因为学习本身就是一种交流, 一种互动, 一种共享。 为了让合作交流更有效, 首先要精心组建合作小组, 按学习层次的差异互补搭配, 再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能力等因素, 兼顾学生的意愿, 以三四人为一组;其次, 对小组合作方法进行指导, 包括组员如何介绍自己的特长, 如何进行组内合理分工, 如何有序发言等。 如写字快又好的负责记录本组的研究成果, 声音最响亮的负责介绍同组学习情况, 组长组织组员交流顺序, 交流中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 认真倾听, 不重复说别人说过的话, 等等。 “先学后教”的课堂中, 应注重为学生的合作创造机会, 要注意指导合作方法, 使学生都能想一想、说一说、试一试, 既展现个性智慧, 又凝聚集体力量。

语文教学中如何做到以学定教_先学后教 篇3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学模式设计有7个阶段:情境导入—确定目标—自主合作—交流展示—提问质疑—拓展延伸—达标检测。

情境导入是为了在学习新课前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用与文本有关的故事、音乐、视频、名句、诗词、成语等快速抓住学生思维,把学生散漫的心思收束到课堂上来,进入到文本的意绪中去。

确定目标是要为文本的学习指明方向,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注意:一是目标的确定必须依据新课程标准和新的考试大纲要求,契合学生年龄特征和学习实际,不宜面面俱到,不超越学生认知和能力范围;二是必须由师生共同确定,每位同学还可以根据自身实际确立属于个人的学习目标。

自主合作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学模式中最重要的环节,包括课堂上和课后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学生围绕学习目标,参照“导学案”,分小组进行探究式学习。各小组的同学在小组长的带领下,以课文后的“研讨与练习”和“导学案”上的题目为纲,分别突破学习目标,获得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赏析。

交流展示是学生互帮互学的环节,各小组在展示学习成果的同时,对其他小组的学习起到启发和补充的作用。另外,交流平台的提供,也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一旦发言得到认可,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就建立起来了。对于未发言的同学,正是锤炼倾听能力的好时机,边听边把自己认为有道理的记下来,个人的学习获得大量有益的补充,趋于完整充实。有不同见解的可以当场发表,只要持之有据、言之成理,也可以课后找同学讨论。教师在这里要做的就是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肯定学生说得有道理的地方,对于偏离教学目标,脱离文本,牵强附会或偏激之处,一一点拨导引指正。教师也要把自己的阅读心得拿来和学生分享,学生有不同意见的亦可立马诘问。最后由师生共同做出小结,形成对问题的全面正确的认识。

提问质疑的环节是对“自主合作”“交流展示”的有效补充,在前面几个环节中,都是以学生围绕学习目标自主探究为主,而且是以小组为单位作交流汇报。每个小组的成员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和小组合作程度是参差不齐的,为避免学生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学生一直存疑的地方,就可以在此发问。其他小组的同学能回答的由学生解答,学生不能作答的由老师来回答。

拓展延伸是对接新课程理念的重要一环。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之下,我们有必要把教材和生活以及其他资源结合起来,丰富和深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文本与文本、文本与生活的联系,从而认识到学习的真正意义,树立大语文观。

达标检测是直接针对以上学习进行的检查验收,一方面出于学生考试的需要,平时要做一些必要的练习;另外,每一篇文章学习完毕,应该进行及时的教学反馈,使学生知道自己究竟达到了学习目标没有,还需不需要采取什么补充措施。

下面以人教版必修3第二单元《杜甫诗三首》“交流展示”环节为例来展示“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情况。

“四叶草”组(个性化命名):关于《咏怀古迹》,我们组抓了“怨恨”二字,认为有三重含义——一是昭君对汉宫的怨恨(遭人算计,备受冷落);二是昭君对匈奴的怨恨(作为帝王巩固自身统治的工具);三是诗人才华不得施展,对当时制度的怨恨。

师:“四叶草”组的赏析紧紧围绕诗眼“怨恨”展开,迅速全面地深入到诗歌要表达的主观情感。

“树洞”组:我们组重点鉴赏的是《秋兴八首》。首联,“凋伤”“萧森”写出凋落萧条的景色,烘托出秋天的悲凉气氛,反映出杜甫内心的忧愁。这与“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有异曲同工之妙。颔联以壮景抒悲情,不禁让人联想到“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广袤的空间更显诗人的渺小和无法主宰自己命运的苦痛。颈联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可以看到作者是一个热爱家园的人,而这里诗人寄身他乡,有家难回,不禁悲从中来。

师:“树洞”组在读诗的过程中联想到诗人的其他作品来帮助理解本诗情旨,是非常值得借鉴的赏析方法。

“飞天小女警”组:叠音词“滚滚”“萧萧”的使用增添了《登高》雄壮开阔的气魄。动词“涌”和“接”形象生动,有力地表现出一幅壮丽的秋景图。“急暮砧”具有鲜明的画面感,让人有人生迟暮之感,仿佛诗人的人生也行将结束。“一去”“独留”用得痛切沉重,对比强烈。

师:从表现力强的动词、叠音词入手亦是诗词鉴赏的有效手段。

“无名”组:“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不仅上下两句对仗工稳,而且句内“风”对“天”、“急”对“高”、“渚”对“沙”、“清”对“白”,对偶也颇精妙。意象冷清凄凉,充溢悲怆之情。“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根据律诗要求,又是整齐的对仗,给人以旷远孤凄之感,境界辽阔,气象雄浑。

师:从律诗的特点出发,注意到出句与对句的严格对仗。这可以作为我们欣赏律诗的一个角度。

……

学生的赏析虽然看似不太完整,但我认为比老师在课堂上全面分析,学生一一记录在册的教学过程要有价值得多。任何文本的鉴赏在课堂上都不可能面面俱到,何况是语言高度凝炼的诗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学生完全可以进行个性化的阅读,去获取属于自己的独特体验。在学习过程中,有自主思考,有合作探究,有表达交流,有质疑问难,有强化训练,相信学生在诗歌鉴赏的方法以及语文能力的提升上都会有进步。如此“一课一得”,学生语文素养的积淀就有希望了。

在实施“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模式的教学过程中,我也遇到很多疑难和困惑。如怎样才能准确了解学生的“已知”,使课堂预设符合学生思维的实际,从而在课堂上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在学生交流展示时,如何保证其他学生专心倾听汇报员的发言,避免学生身在教室心在外?学生习惯被动接受,课后基本上不自主学习语文,课堂上的合作交流显得十分仓促。教师也常常不自觉地回到以讲为主的老路上,面对学生超出预设的说法,习惯把学生的答案引导到自己的思路上来,打击学生的创造性。但见难即止是不可取的,我们应争取早日达成教学相长的生命课堂,不辜负师生宝贵的成长时光。

语文教学中如何做到以学定教_先学后教 篇4

【摘要】新课程改革促使人们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传统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够适应实际的发展需求。时代的不断发展促使新型教学方式产生,作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教学方式,“先学后教”对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先学后教”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坚持以学生自学为主导,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以及团队意识,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本文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先学后教”模式的应用对策作了分析,为学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打下了基础。

【关键字】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先学后教;应用

一、前言

从建构主义相关理论来看,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探索知识和发展知识,实现对知识的主动构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先学后教”教学模式正是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发展的,具有有效性。作为小学基础学科,语文对培养学生学习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先学后教”并不存在着单一性,实际上的体系结构具有完整性,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需要转变传统教学理论以及教学模式等方面的限制,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教学,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借助“先学”作为重要引导,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先学后教”模式应用对策

1、注重教学准备工作

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情况等制定更加具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目标。在新课导入过程中,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针对性教学情境,利用课堂内容来设置情境,并且利用板书来突出重点和难点。考虑到学生年龄相对较小,在新课导入过程中,可以更加注重导入方式的趣味性,诸如,利用谜语来导入、利用故事来导入或者是利用游戏导入等等,这样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在更加欢乐的氛围中学习。例如,在进行《两只小狮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设置针对性的课堂导入,提升教学的可操作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消化知识,为学生提供更加有效的指导。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课堂结构的合理性,让学生先联系认读,之后教师检测纠正,注意指令的明确性,提升实际的操作性,提升实际的教学效率。

2、开展小组式教学

在学生自学之后,可能会存在着问题,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合作讨论,鼓励学生交流,实现学生之间的优势互补,提升实际的课堂教学效率。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积极的讨论条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在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来进行讨论小组的划分,根据学生自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计划性以及选择性分配,鼓励小组讨论解决问题。在讨论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互相学习,展示自身特长,在更加轻松的氛围中了解教学思想以及教学内容,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学生呈现出多元化的课程发展。总之,小组讨论教学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扩大课堂容量,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在小组讨论的同时,教师需要鼓励小组内和小组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鼓励学生互相合作,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分享快乐。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坚持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小组内、小组之间的合作,重视培养学生人文素质,鼓励学生学习中积极的部分,对不足和缺陷进行修正和补充,坚持以理服人,鼓励学生的交流,加深对问题的了解。

3、培养学生质疑探究能力

传统教学理念认为,教师将的愈加详细,那么学生接受效果更高,课堂教学效率更加高,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大部分学生只是按照教师预设来接受知识,久而久之,学生的创新能力受到限制,不爱动脑筋,在课堂学习中一直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抵制主动性学习。“先学后教”教学模式中,教师需要认识到学生自学的重要作用,让学生对教学内容具备一定的了解,之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自学情况以及小组合作等进行有效的引导,纠正学生不准确的表达、解决学生自学中存在的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质疑能力,让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判断问题,引导学生针对质疑的内容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质疑能力以及思想探究能力,等等。

三、结语

先学后教教学设计 篇5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设计示例(三年级下)

发布:胡明 时间:2011-4-1 10:25:06 来源:吴忠教育信息网 点击:227 讨论:1 认识位置与方向中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教学内容:

课本2、3、4页,例1和例2。

教学目标:

1.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别其余三个方向。2.知道地图上的方向。

教学用具:

投影仪(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位置与方向中的东、南、西、北(板书课题)。

二、揭示目标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出示投影,生齐读)。

过渡:要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还要靠大家认真自学,怎样自学呢?请看自学指导。

三、自学指导

1.认真看课本第3页的例1,重点看黄色云彩里的话,并根据黄色云彩里的内容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标到图上,然后再根据你标的方向将下面的横线补充完整。思考:

()与()相对,()与()相对。

2.根据例1中的图,将例2中校园示意图补充完整。思考:

(1)地图通常是按上()下(),左()右()绘制的。

(2)小精灵下面的示意图中,如何确定方向? 5分钟后比谁填得最准确。

四、先学

过渡:现在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最认真,坐姿最端正!

1、看一看:

生看书自学,师用眼观察督促学生紧张自学。(师不能辅导)

过渡:看完的请举手,指一名生(后进生)说答案。(错了让其他同学更正)

下面,老师来检测一下同学们自学的效果怎么样?

2、做一做:(课本第6、7页的第1、2、4题)

(1)指名生口答第1、2题,其余同学认真听,发现错误举手更正。

(要求:声音响亮,小老师要听完别人的回答后,再举手纠错)

口述小结:在做和方向有关的问题时,第一步应该先确定其中一个方向,然后根据这个方向再辨别出其余三个方向。

(2)请2名生板书第7页的第4题。

(要求:字体工整,板演的同学把字写得大一些,坐姿端正)

(3)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搜集出现的问题,进行第二次备课,以备后教。

五、后教

1、更正:

写完的同学检查,检查完了以后观察堂上板演的内容,有不同意见的请举手,上堂更正。(用红粉笔把出错的部分用斜线划掉,在旁边更正,保留原有答案。)

过渡:下面我们一起来看堂上板演的内容。

2、议一议:

第7页的做一做

(1)同时看第一个空,认为正确的请举手,为什么?错的说出错在哪里。

(2)第一步应该先干什么?然后再怎么样?

(3)同时看第二个空,第三个空。认为正确的请举手,为什么?错的说出错在哪里。

板书: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4)评议板书,全对得100,字漂亮得小红旗。堂下全对的举手,帮助错的同学更正。

(5)拓展练习

太阳早上从()方升起,下午从()方落下。

我的前面是北方,我的背后是(),我的左边是(),我的右边是()。

六、全课小结

口述小结:先找到其中的一个方向,然后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将其余三个方向标出来。

七、练一练

过渡:今天的知识你学会了吗?下面,大家就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

作业:练习册第1页

八、板书设计

认识位置与方向中的东、南、西、北

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

简单的路线图

教学内容:

课本5页,例3 教学目标:

1.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会描述行走的路线。

教学用具:投影仪(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位置与方向中简单的路线图(板书课题)。

二、揭示目标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出示投影,生齐读)。

过渡:要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还要靠大家认真自学,怎样自学呢?请看自学指导。

三、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 5页的例3,重点看黄色云彩里的对话。想一想: 1.怎样确定图中的方向?在图中标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如果要去体育场,可以怎么走? 你会用语言描述出行走的路线吗?说给你的同桌听听。5分钟后比谁填得最准确。

四、先学

过渡:现在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最认真,坐姿最端正!

1、看一看:

生看书自学,师用眼观察督促学生紧张自学。(师不能辅导)

过渡:看完的请举手,指一名生(后进生)说答案。(错了让其他同学更正)

下面,老师来检测一下同学们自学的效果怎么样?

2、做一做:(课本第5页的“做一做”)

(1)指2名后进生上台板演,其余学生写书上。

(要求:字体工整,板演的同学把字写得大一些,坐姿端正)

(2)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搜集出现的问题,进行第二次备课,以备后教。

五、后教

1、更正:

写完的同学检查,检查完了以后观察堂上板演的内容,有不同意见的请举手,上堂更正。(用红粉笔把出错的部分用斜线划掉,在旁边更正,保留原有答案。)

过渡:下面我们一起来看堂上板演的内容。

2、议一议:

第5页的做一做

(1)遇到有关方向的题目,第一步应该先干什么?然后再怎么样?

口述:先找到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板书: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同时看第一个空,认为正确的请举手,为什么?错的说出错在哪里。

(3)指名生回答小红、小兰、小明上学的路线。(一定要看着图来说,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上下左右和东南西北的关系)

(4)让学生根据图再来提问题,然后请别的同学来回答。

(5)评议板书,全对得100,字漂亮得小红旗。堂下全对的举手,帮助错的同学更正。

(6)拓展练习

咱们学校的大门朝(),从大门口走向我们小学部,该怎样走?

六、全课小结

口述小结:先找到其中的一个方向,然后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将其余三个方向标出来。在描述路线时,往上就是北,往下就是南,往左就是西,往右就是东。

七、练一练

过渡:今天的知识你学会了吗?下面,大家就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 篇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案模版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案模版

教学内容:

课本„页的内容。

目标要求: 1.知识目标 2.能力目标 3.情感目标

教学用具:投影仪(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引入新课(温故知新、故事引入、生活情景、开门见山等)。今天我们来学习„„(板书课题)。

二、揭示目标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出示投影,生齐读)。

过渡:要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还要靠大家认真自学,怎样自学呢?请看自学指导。

三、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 „页的内容,重点看„„。

想一想: 1.2.5分钟后比谁学得快、理解的透彻,能够解答以上问题。

四、先学

过渡:现在自学竞赛开始,比一比谁看得认真,坐姿端正、精力集中,效率高。

1、看一看:

生看书自学,师用眼观察督促学生紧张自学。(师不能辅导)

过渡:看完的请举手,指一名生(后进生)说答案。(错了让其他同学更正)下面,老师来检测一下同学们自学的效果怎么样?

2、做一做:

(1)让后进生上台板演,其余学生写书上。

(要求:字体工整,板演的同学把字写得大一些,坐姿端正)

(2)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搜集出现的问题,进行第二次备课,以备后教。

五、后教

1、更正:

写完的同学检查,检查完了以后观察堂上板演的内容,有不同意见的请举手,上堂更正。(用红粉笔把出错的部分用斜线划掉,在旁边更正,保留原有答案。)过渡:下面我们一起来看堂上板演的内容。

2、议一议:

(1)遇到„„的题目,第一步应该先干什么?然后再怎么样?

(2)第„题,认为正确的请举手,为什么?错的说出错在哪里。

(3)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然后请别的同学来回答。

(4)拓展练习

六、全课小结

生口述小结:

七、练一练

过渡:今天的知识你学会了吗?下面,大家就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

作业:课本第„页第„题。

八、板书设计

篇三:最新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设计(五年级下)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学内容包括:轴对称、旋转、欣赏设计和一节数学游戏“设计镶嵌图案。内容安排是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初步认识了轴对称图形,也能砸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或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学习在方格纸上话出一个轴对称图形和化成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教材先设计了话对称轴,观察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的活动,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认识,从而在学生拥有的纸上基础上探索新知识;再联系具体情境,让学生观察钟表的指针好风车旋转的过程,分别认识这些实物怎样按照顺时针和逆时针分析旋转,明确旋转的含义,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让学生学会在方格纸上吧简单图形旋转90°;教材不仅设计了看一看、画一画、剪一剪等操作活动,还设计了让学生进行想象、猜测和推理探究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学习目标:

知识和技能: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轴对称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能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变换过程,发展空间观念。经历运用平移、旋转或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过程与方法:在经历图案变换的认知和探究过程,感知图形变换的现象,体验过程、想象、推理和分析的想象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结合欣赏和设计美丽图案,感觉图形世界的神奇。

三、教法和学法:

在教学中要切实组织好学生的课堂活动,为学生创造充分的进行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人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动手操作、体验思考和讨论交流的活动张来,使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得到锻炼,空间观念得到发展。

四、教学重点、难点:在操作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五、准备教具:

1、挂图;

2、方格纸;

3、七巧板;

4、作图工具

六、授课时数:3课时

第1课时轴对称 2月24日星期一

教学内容:教材p2---4的例

1、例2及练习题。

学习目标:

1、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掌握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

2、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过渡语:同学们,这节课一起来观察图形的对称美,《轴对称图形》。

二、揭示目标:

过渡语: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出示学习目标,生齐读),有信心实现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

三、自学指导:

过渡语:下面,请大家打开书翻到第2页,我们请自学指导来引领我们达到目标。请看自学指导(投影出示:师读)。

认真看课本p2-3页的例

1、例2,看图看文字重点看黄底色部分的内容,思考: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是什么?

(5分钟后,比谁会 做与例题相类似的题!)

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

1、看一看: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确保每一名学生都在紧张地自学。

2、做一做:

过渡语:(4分钟后)师问:“看完的请举手?”“看懂的把手放下”如全部放下,师:我先让一个同学说说他画的重点是什么?下面老师就来检测一下同学们的自学效果。请看检测题:

检测题:将例2补充完整

要求:看谁画得又好又快!

3、生独立做题,教师巡视,关注后进生,了解学情,收集错例,在头脑中进行第二次备课。

五、后教:

1、更正:

师:做完的请举手?(全班都做完后),请大家一起观察堂上同学做的,如有不同答案,可以举手上堂补充或发现堂上同学做的有错,也可以上台订正,订正时用不同颜色的粉笔。

2、讨论(议一议):

过渡语:大家肯动脑,帮助更正,很好!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看看到底哪种结果是对的,比谁最肯动脑筋,发言最积极。

追问1:你认为这两个同学谁画的对?为什么?

追问2:若对让学生说说画的方法?

追问3:若错让学生说说错在哪?

小结画图的方法:

(1)找关键点

(2)数格

(3)描对称点

(4)连线

轴对称的性质: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轴对称的特征:沿对称轴对折,对应点、对应线段、对应角都重合。

3、评议板书和正确率。

4、同桌交换互改,还要改例题中的题,有误订正,统计正确率及时表扬。

5、拓展练习:

《学习与巩固》提高与创新

六、全课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哪些知识?

七、当堂训练(练一练)

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必做题:练习一 1、2题

选做题:《学习与巩固》配套题

八、板书设计

关键点,选关键,点轴距离数格算。

细心找准对称点,有序连点图形线。

第2课时 旋 转 2月25日星期二

教学内容:教材p5--6的例

3、例4及练习题。

学习目标:

1、了解旋转的方向,明确旋转的含义和旋转三要素,掌握图形旋转的特征和特性。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90度后的图形。

教具:多媒体课件、钟面、风车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过渡语:同学们:你们玩过风车吗?风车的转动属于什么现象?(生:旋转),这节课咱们一起来学习《旋转》。

二、揭示目标:

过渡语: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出示学习目标,生齐读),有信心实现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

三、自学指导:

过渡语:下面,请大家打开书翻到第5页,我们请自学指导来帮助咱们自学吧。请看自学指导(投影出示:师读)。

认真看课本第5页的例

3、例4的内容,看图看文字并填空,重点看黄底色部分的内容。

1、看例3,思考:风车旋转后,每个三角形有什么变化?

2、看例4,思考:怎样画旋转后的图形? 5分钟后,比谁会做与例题相类似的题!

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

1、看一看:

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确保每一名学生都在紧张地自学。

2、做一做:

过渡语:(4分钟后)师问:“看完的请举手?”“看懂的把手放下”如全部放下 讲述:下面老师就来检测一下同学们的自学效果。请看检测题第6页做一做: 要求:

1、认真审题,细心做题。

2、坐姿端正,仔细检查。

3、教师巡视,关注后进生,了解学情,收集错例,在头脑中进行第二次备课。

五、后教:

1、更正:

师:做完的请举手?(全班都做完后),请大家一起观察堂上同学做的,如有不同答案,可以举手上堂补充或发现堂上同学做的有错,也可以上来订正,订正时用黄色粉笔。

2、讨论(议一议):

过渡语:大家肯动脑,帮助更正,很好!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看看到底哪种结果是对的,比谁最肯动脑筋,发言最积极。

追问1:你认为这两个同学谁画的对?为什么?

追问2:若对让学生说说画的方法?

追问3:若错让学生说说错在哪?

小结:

(1)旋转的三要素:点、方向、角度。

(2)图形旋转的特征:图形旋转后,形状大小都没有发生变化,只是位置变了。

(3)总结方法:

图形旋转位置变,形状大小如从前,对应点、线随图转,对应角度永不变。

追问4:谁能说说你的例3是怎样填的?为什么这样填?

3、评议板书和正确率。

先学后教教学设计案例 篇6

——《十八岁出门远行》“先学后教”课堂教学设计

“先学”:不是让学生自由地、泛泛地、单纯地看书。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学。在课堂结构中,学生自学,是一堂课中的大环节,而自学成功与否又是上好这堂课的基础。要加强学生自学的目的性和实效性,自学就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学生自学前,教师要抓住知识点靠船下篙,提出问题,突出重点,确定学生自学思考的方向。

教师先提出学习目标和自学要求,进行学前指导,然后学生带着思考题,在规定的时间内自学相关内容,完成检测性练习。教师让学生自学的形式多样,灵活多变,可以是读课文、看注释、发现疑难做记号、提出自己的独到的见解等等。学生自学时,教师巡视、不讲话、发现问题记下来,尽量不干扰学生的自学。

“后教”: 在课堂结构中,学生自学结束后,就进入了“教”这个环节,这是课堂教学的高潮。但“后教”不是教师漫无目的地教,也不是将学生自学已会的内容再做机械简单的重复。“教”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解决疑难问题,而此环节的时间也只有10分钟左右,这就决定了教的内容要少而精。教师只须教教材内容的20%,即重点、难点;只教学生不会的,即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解决疑难问题。

教的过程,是学生自学环节的延续和深化,是学生在进入最后一个环节——“当堂作业”中不出错或少出错的保证。在“教”这一环节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充分发挥。

“先学后教”,看起来主要是学生自学,但教师的引导也很重要,教师要像教练一样对学生给及时的的引导、指正。如果教师指导自学不得法,精讲中抓不着要领,先学后教的效果就成问题。

根据上述的理论基础,本人如下设计了《十八岁出门远行》(第二课时)的课堂教学:

一、明确学习目标,教师给出学案:(2分)

(由学生的感受和困惑提出,师生共同讨论完善问题制定学习目标)

1、小说中的“我”为什么要出门远行?一直在寻找什么,寻找的过程及结果怎样?

2、主人公在寻找旅店的过程中,情绪的不断变化,构成了小说的一条线索,情绪是怎样变化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3、旅店”一词在小说中出现多次,主人公在文中不断重复要寻找“旅店”,这个“旅店”到底有什么含义或寓意?

4、本文有些情节很不符合现实生活实际,有哪些荒诞的情节?这些荒诞的情节有什么寓意?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5、类似“我还没走进一家旅店”的句子竟在小说中出现了好几次,结尾部分的“我一直在寻找旅店,没想到旅店你竟在这里”和它们遥相呼应,这句话为什么不断出现?与文章主旨有什么关系?

6、本文部分情节具有象征意义,请找出来,并揣摩品味。(如漫无目标地前行后,搭上汽车又原路返回和后来被抢走背包等)

7、本文的主题是什么?我们也已经十七八岁了,学习本文对我们有哪些启发意义?

8、小说的语言很别致,不同于一般常见的语言形式,这就是先锋派小说的特点吗?哪些语句能体现?

二、学生根据学案朗读课文,思考并解决问题:(10分)

三、讨论并交流学习成果:(20分)

(教师就上述问题逐条引出,学生自愿举手回答,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依据问题在文中找相关的语句揣摩分析,学生通过揣摩语句来解决问题,难以理解的句子和问题可以讨论。学生之间可以相互补充看法,各抒己见,并交流意见,师生讨论补充。教师做出客观的评价,并适时进行恰当的补充,总结,概括。)

1、小说中的“我”为什么要出门远行?一直在寻找什么,寻找的过程及结果怎样?

(引导学生进一步熟悉文本内容,梳理小说思路,培养整体把握能力。)

2、主人公在寻找旅店的过程中,情绪的不断变化,构成了小说的一条线索,情绪是怎样变化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本文的心理描写非常成功,而且对于挖掘小说主题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3、旅店”一词在小说中出现多次,主人公在文中不断重复要寻找“旅店”,这个“旅店”到底有什么含义或寓意?(引导学生理解小说的象征寓意,把握主题。)

4、本文有些情节很不符合现实生活实际,有哪些荒诞的情节?这些荒诞的情节有什么寓意?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培养学生抓住情节对表现小说主题的重要作用分析小说情节和主题的能力。)

5、类似“我还没走进一家旅店”的句子竟在小说中出现了好几次,结尾部分的“我一直在寻找旅店,没想到旅店你竟在这里”和它们遥相呼应,这句话为什么不断出现?与文章主旨有什么关系?(教给学生文章重点语句对文章主题的点睛作用。让学生学会点面结合的方法。)

6、本文部分情节具有象征意义,请找出来,并揣摩品味。(如漫无目标地前行后,搭上汽车又原路返回和后来被抢走背包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细心。)

7、本文的主题是什么?我们也已经十七八岁了,学习本文对我们有哪些启发意义?(审视主题,学则能思,学以致用。)

8、小说的语言很别致,不同于一般常见的语言形式,这就是先锋派小说的特点吗?哪些语句能体现?(学习语言表达方法,熟悉先锋文学特点,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这一部分是需要教师重点讲解的内容,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补充。)

四、当堂训练(7分)

a、你觉得哪些地方写得好?好在哪里?(激发学生的阅读与思考兴趣,尊重学生的体验。)

b、哪些语句写得精彩?为什么?并把它读出来。(主要是形象有趣)

(读和品味是语言学习的重要方法。学生的喜欢才是课堂的真正需要。)

[ 如:(1)我在这条马路上走了整整一天,已经看了很多的山和云。所有的山和云,都让我联想起了熟悉的人。我就朝着它们呼唤他们的绰号。

(2)那时我的脑袋没有了,脑袋的地方长出了一个旅店。

(3)我知道自己的心窝也是暖和的。我一直在寻找旅店,没想到旅店你竟在这里。]

c、哪些符合十八岁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哪些不符合?(联系学生思想实际,增强体验,提高认识。)

五、归纳总结(1分)

(反思:学生只要把握住了先锋派小说的特点以及文中的“旅店”和故事情节的象征意义,就能理解文章的主旨。除了个别学生总钻牛角尖,大多数学生都掌握了先锋派小说的语言特点及荒诞情节的作用。)

荒诞的情节与人生的哲理

——《十八岁出门远行》“先学后教”教学设计

高二学年

语文教学中如何做到以学定教_先学后教 篇7

一、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随着中国教育教学制度的改革, 学校的教学方法也随之发生变化, 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 各种教学活动均围绕着学生进行。在新课改下, 传统的教学方法, 已经无法适于当前学生能力培养的教学, 在新课改下, 学生的探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成为教学的重点, 为了实现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需要实施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方法。

在当前的教学环境中,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方法, 逐渐地被认可, 在教学中, 先让学生自主学习, 探究知识, 然后再进行教学, 先学后教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并提高教学质量。以学定教主要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规律, 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当前的素质教学中, 学生能力的培养与学生知识的教学同等重要,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方法, 可以实现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同时也是实现了适应性教学。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方法, 是中国教育制度发展下的产物, 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是中国教育教学研究的成果。教育教学活动的本质是从教育中获得感悟和认识, 在对学生进行教学前, 让学生先进行学生书籍、学习技能等的感知、了解, 然后再进行教学, 可以降低学生学习知识的难度, 增加学生对知识的认识, 并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 只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教材中的知识, 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规律、学习情况, 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确定, 进而更好地教学。

中国的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中心, 教师只需要在限定的时间内, 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化, 传统的教学模式, 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教学, 为此需要进行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改革。

二、先学后教, 以学定教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是学生思想、素质、价值观等形成和发展的关键阶段,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 在学生素质、价值观等形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当前的教学模式进行分析, 先学后教, 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 在各个学科教学中已经得到应用, 为此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 可以实施先学后教, 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

第一,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

在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需要采用合适的方法, 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教师需要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让学生运用自己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等进行知识的学习, 针对学生在学习中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规律, 组织学习小组进行研究探讨, 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 积极地参与到有效的学习中。

第二, 先学后教。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 因为教学内容的特性, 以及学生的课堂教学的主体等因素, 教师需要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思想品德的学习中, 只有这样才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此, 教师要让学生先自行学习, 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进行培养。其次, 建立问题研究小组, 针对学生自学中无法解决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再次, 点拨教学,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方式等进行点拨, 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知识的学习中去。并通过对学生进行点拨, 了解学生的基本能力, 为后面的教学制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第三, 以学定教。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 教师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期间, 并不是对学生放任不管, 教师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 需要加强指导, 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思维。教师可以建立学习小组, 完成自学后, 展示自学成果, 教师对其学习成果进行点拨。学生完成自学后, 教师根据学生反映的问题, 制定教学内容, 并在教学中, 加强对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解决能力、思考能力等的培养。

也谈“以学定教,先学后教” 篇8

在教学《登上地球之巅》一课时,笔者先做了学情调查,请学生谈谈读了本课后的感受,说说精彩的地方,提提有什么疑问。

课堂上,学生读到了文中许多描写,可以了解登山队员遇见困难时所表现出来的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个性。再比如他们在登山时所闪烁着的团队合作、爱国精神以及集体意识、牺牲品质等等,但问题似乎没有人提出来。

经过这样的调查,笔者发现,学生能够读到的这几点,基本在我们没调查前的判断之内。因而可以说,这次学情调查价值不大。问题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教学该怎么进行呢?我们如何以他们的“学”来定我们的“教”呢?

还是以《登上地球之巅》为例,笔者觉得,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应该以“教”定“教”,也就是我们教师自己应该重读文本,去发现新的教学内容。

在重读文本时,笔者发现,这篇文章从“高度”这个关键词入手,能读出另一番味道。文章写的是四个登山队员历经千难万苦登上世界最高峰的事。可我们发现,这个最高峰最后到底是几个人登上了呢?粗心的学生认为是四个,“细心”的学生认为是三个,因为刘连满没有登上最高峰,这是事实。

但是,当所有的学生或者大部分学生认定这个事实时,笔者觉得,真正的教学价值却出来了。此时,我们的教学应该让学生认识到,刘连满虽然没有登上珠峰的最高峰,但他却登上了另一个高峰。这个高峰在他的心里,他比谁都做出了更大的牺牲,因为他宁愿放弃自己的生命来成全其他登山队员;他比谁都来得惋惜,因为他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却离顶峰还有段距离;他比谁都来得坚强,因为他比谁都需要有勇气战胜失败、战胜荣誉、战胜自己。

显然,把深入理解刘连满精神的“高度”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这种教学内容的确定只是有价值教学内容的一种选取。但当我们找不到其他的理解,当我们没有能力确定更多更好的教学内容时,我们的教学内容就应该这样定位:让学生读懂我们教师所认定的教学内容。正如于漪老师所说:教师一要研究教材,二要研究学生,做到胸中有书,目中有人。所以接下来的问题是,我们如何用智慧的教学手段,用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的方法,让学生读懂文章。

正因为这样,从文本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好好体会刘连满放弃登山时的心里活动。文中有一句话可以作为教学的切入口:“大家一致决定刘连满留下来,其余三人以最快的速度奔向顶峰。”我们可以挖掘这里的空白点,当时刘连满想不想留下来,在作出决定时他的心里是怎么想的。这里,对人物真实心灵世界的挖掘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刘连满这个人物。此时,可以想象,刘连满在最后的距离中,是多么渴望登上珠峰。因为为了这最后的冲刺,他付出的代价已经太多太多了。现在要他放弃显然太残酷了。这不但是对自己之前所有努力的否定,更意味着对“承认失败”与“放弃荣誉”的双重接受。但刘连满的放弃又是不得已的:为了登上珠峰,刘连满可以置生命于不顾,但他不能不顾队员们对他生命危险的担心,更不能不顾自己将成为队员的负担这个后果。可以说,此时刘连满一方面渴望登山,另一方面又要说服自己留下来,这两种愿望都极其强烈,本身又互相矛盾。此时,经历过千难万苦的刘连满内心有着太多的感慨和纠结。

但最后他还是留了下来,这种纠结背后做出的决定让我们体会到的是:在人生的道路上,没有比信念更高的山,没有比心更宽的海。当我们无法左右外在的高度时,我们需要确立自己心里的高度。同时,征服自己心里的高度更需要勇气,更需要强大的心灵选择的力量。最后文中说,“现在,他们三个人的头顶,只有闪闪发光的星斗,再也找不到任何可以攀登的山岩了。”看似极其简单的句子,如果学生没有疑问,我们教师是否要问一问,这三个队员真的找不到可以攀登的山岩了吗?此时,我们是否可以问问学生,你想对这三位队员说些什么?正如胡明道老师所说,课堂教学要于无疑处设疑,于无趣中引趣,于点拨中探胜,于比较中鉴赏,于揣摩中获知,于辨析中识误,于发散中思维。笔者认为,在学生已知的基础上,这篇课文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是可以如上进行确定与选择的。

如果这样做是科学的,我们是否可以考虑这样一个问题:“以学定教”不主张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对立的。恰恰相反,成熟的教师,在很大程度上(虽然不是全部)应该知道学生需要学什么。“教什么”和“学什么”是有很大程度上的交集的。这种交集的范围随着教学的成熟,其自然融合性应该越来越大。这正如有高超专业能力的医生,他不需要询问病人得了什么病(事实上很多时候病人也不知道自己得了什么病,因为他不是医生),却能很快诊断出病人得了什么病,需要吃什么药一样。同理,只有在不能确定的情况下,我们才需要去调查学生想学什么,需要学什么。

但当前的生本教育,却出现了这样的趋势,好像教师所教的都是学生不想学的,不需要学的。所以教学一再强调“以学定教,先学后教”。笔者觉得,上面提到的这种教学情况和案例,如果我们教师不主动定好教学内容,必然会出现学生和教师都不知道要学什么的局面。不要说中学,就是小学也会出现。如著名小学语文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提到的现象:有一次,一位老师在上柳宗元的诗歌《江雪》时,其中一学生提到“独钓寒江雪”一句不能理解。这位学生说,这么冷的天,水都结冰了,还怎么钓鱼。这时另一位“机灵”的学生帮老师解围说:“可以在冰块上打开一个洞钓鱼”。结果,有同学又反问了:“这么冷的天,即使打开一个洞,鱼也不肯来吃,根本钓不到鱼。”就这样纠缠在学生的问题中,老师傻眼了。

其实,学生提到的问题是一个很好的教学内容。但很多时候,教师的问题恰恰不在“以学定教”,而是“学了不能教”,学生想学的我们却不知道教或没办法教,因为我们没有能力随学生的“以学”动态形成相应的“需教”,也就是我们无法根据学生想学的内容而形成相应的教学内容。正如李镇西老师所说: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带领学生学,决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弃自己的教育责任,只做学生思想的“尾巴”。以《登上地球之巅》为例,有的教师上完课后,学生学到的和没上课前几乎没多大差别。可以说,现在的“生本教育”严重扭曲了它的本来面目,“教”与“学”出现了严重的错位,这绝对是有问题的。而更可怕的是,我们现在的一线教育工作者还一直以为我们缺少的是教学理念的转变。他们没有真正认识到:问题的关键是我们教师没有能力和智慧形成动态的教学内容。

笔者觉得,以学定教的前提是我们教师应该有相当的智慧。首先,我们要知道学生需要学什么。不知道的话,通过调查,我们可以很快收集到信息。其次,我们能根据学生的学情调查来确定教学内容。但问题是,语文是以文选型呈现教学内容的,所以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学情调查,根据学生提出或教师发现的问题,重新解读文本。最后,在确定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教师还应该有足够的教学手段和智慧以“学生好学”而不是以“教师好教”来设计教学,这是不是意味更大的难度呢?

当前的生本教育好像认为:我们教师是白痴,什么都要由学生牵着鼻子走,大有学生走到哪里算哪里的味道。同时,尴尬的是,因为课堂空前开放了,当教师意识到自己角色的价值是想给学生以恰当的引导和点拨时,由于教师自己没有进行深入的文本解读和教学设计研究,以致教师的引导相当生硬。最终,教师甚至放弃了专业价值努力,还美其名曰还给学生自主的学习空间,这种以“尊重学生”的方式掩饰自己“放逐专业追求”的做法是可怕的。可以说,对教师真正“教”的放逐是生本教育埋下的最大祸根。正如钱梦龙老师所说:“真正成功的语文老师,靠的是其自身的文化品格和内在功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全方位的辐射和渗透。”

应该说,“生”本教育相对于严重压抑学生生命能量与学习天性的“师”本教育来说是一种解放,他们激情的释放是必然的,但能持续多久是值得怀疑的。在中国最可怕的是一刀切,一刀切容易走极端。师本教育,是经常压迫性的灌输教育。而生本教育如果走向另一个极端,那同样很容易成为教育的另一种倒退。教育的智慧与中国所有的智慧一样,在于“度”的控制,只要过度了,再好的东西都将以打折的方式实现它的价值。

再回到刚才的课例《登上地球之巅》,我们有了教学内容的确定,又考虑了选择适合的教学手段。有人认为,这不是教师自己设计圈套让学生走入自己的教学内容吗?

笔者觉得,这篇文章教学内容的确定,是在学生已知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笔者自己确定的,问题确实不是学生提出来的。但不是学生提出问题,不是学生主动呈现学习内容,就不能构成生本教育的教学内容了吗?显然不是。

在上面的案例中,如果学生能提出其他值得探究的问题和教学内容,我们当然可以根据学生的疑问来进行文本解读,确定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但有时限于学生阅读能力的低下和文本钻研肤浅的局限,学生很难提出值得学习的教学内容,这也是合乎教育现实的。而此时,我们教师就可以在学生已知的教学内容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教”来提升学生的“学”。这难道不也是一种“生本”吗?难道就不是“以学定教”了吗?

如果这叫设计圈套,我们是否也可以这样理解这个圈套:我们是在选择符合学生认识规律和心理规律的内容来“教”学生“学懂”他们应该知道的学习内容。

我想,通过以上的引导,学生应该对文章读得更深了。我们觉得,生本教育不是一切由学生自己说了算,更不是学生学到哪里就是哪里。我们教师“教”的价值永远在于:学生以后知道的事情,学生以后读懂的东西,由于我们智慧的引领,他们提前真正知道了,提前真正读懂了。在这篇课文中,学生起码懂得了,这个世界还有比珠峰更高的高峰,这个世界失败与成功的内涵还有新的理解和新的拓展。

笔者始终认为,我们现在谈以学定教,先学后教,更多的是新瓶装旧酒,以学定教,简单说不就是教学前要充分了解学情吗?先学后教,难道不就是先让学生充分展示预习成果后我们再教吗?而学情分析、预习成果的展示不就是伴随我们教育的诞生而诞生的吗?老是拿些醒目的新名词来进行教学改革,总有隔靴搔痒的感觉。其实,我们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教师即使知道学生需要学什么,我们也没办法教好。要知道学生学什么是不难的,做个调查,我们马上就知道学生要学什么了。现在的问题是我们知道学生需要学什么后,我们不知道教什么,或者我们不知道该怎么教。比如郑振铎的《猫》一课,很多学生都想知道,文中最后说“我家永不养猫”这是为什么?教师要知道这个,还真需要我们好好读文章,真正读出为什么永不养猫。

现在我们的问题是,我们也不怎么清楚的,恰恰是学生很想知道的。而同时另一方面,学生找不到有价值的问题,或许是找到了有价值的问题,却由于我们自身水平的局限而没有能力和办法去利用。所以,当学生不知道学什么时,我们就需要教给学生我们知道而且学生需要知道的东西。

有时,学生不知道学什么而我们知道教什么,但我们知道了以后,却不知道用什么巧妙的方法教学生学。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我们教师找到有价值的教学内容后,通过巧妙的方式进行点拨,这算不算一种“教”与“学”的有机融合呢?

其实,话无论怎么说都可以,只是我们的生本教育如果没有真正认识到真正的问题,那无论什么改革也不会有实质性、长久性的进展,而且说到底,教学中最根本的问题,我们仍然没有解决。问题的关键在我们一线教师是否愿意去做一个个案例,去做一些细碎而永恒的事。

《日月明》先学后教教学设计 篇9

当堂训练 《日月明》教学设计

中山小学

吴小娟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会认 13 个会意字,正确书写生字“力”。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重点难点] 认识生字,正确、流利地读韵文。【课时】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一、导入新课、激发情趣

1、你们还记得《阳光》这篇课文吗,太阳光芒四射,洒遍了大地,太阳也叫──日(学生回答),月亮呢?太阳和月亮手拉手好朋友就组成了一个新字──明。

2.你能给“明”组个词吗?(明亮,光明)

3.这节课我们就要学习许多像“明”这样有趣的汉字!4.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四课日月明(板书课题)

二、出示目标1.师:我们的学习目标是——(出示目标),同学们,有信心完成吗?(生:有)声音真响亮。这节课我们要进行四场比赛,首先比谁会读课文。

三、比会读课文(第一次“先学后教”)

(一)自学指导(出示)

1.打开书,翻到第 97 页,自己自由大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生自由读。

2、会读了吗?咱们分大组开火车读。(一个同学读一句,有错就停,没错换人)请其他同学纠正。板出读错的字。3集体读。所板出的内容。

四,比会认字(第二次“先学后教”)自学指导(二)。

师:同学们读得可真棒,在课文里藏着一些生字宝宝。你们想认识它们吗?接下来我们要进行第二场比赛,比谁最先把“我会认”的字读准,读牢。

1.读一读(出示)加拼音的字 ①指名读。②其他同学更正。

③带拼音的字你们能读这么准确,那去掉拼音呢,还能读准确吗?

2、出示去掉拼音音节后的字词。①指名读 ②其他同学更正。

过渡语:去掉拼音的字难不倒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游戏

3、摘星星游戏(读生字)

4、齐读(我会认的生字)

五、比流利读课文(第三次“先学后教”)自学指导

(三)“我会认”的字读得这么准确。接下来,我们进行第三场比赛:看谁课文读得最流利。

1、自由读

2、指名读

3.同桌用对口令的方式读一读。

4、师生合作读

5、男女赛读

6、齐读,边拍手边读。

六、比会写字(第四次“先学后教”)自学指导

(四)师:同学们把课文读得真流利。现在我们来进行最后的一次比赛:比谁写的字最漂亮。

(一)先学

1.出示生字“力”齐读。2.师范写,一边说笔画。

3.问:你知道力是由几笔组成?第2笔是什么?

4.写横折勾时应该注意什么?跟师写横折勾。第2笔撇应该注意些什么?

5.跟师书空“力”。师在田字格里范写,6.师小结:横折勾要斜一点,撇和勾一样平,撇是放笔要比横稍长。

7.生在书上描一个写一个

七、比当堂完成作业

1、出示巩固生字习题,(我会连)

“先学后教_当堂训练”教学反思 篇10

本学期,我校全面进行了课堂教学改革,掀起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在学习、模仿并运用这种教学模式过程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也有一些体会。

(一)“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的优势

“先学”的优点:可以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因为通过“先学”,学生至少要将本书的内容看一遍,先熟悉,然后才能要求掌握。“后教”的优点:有利于老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也有利于老师点拨。“当堂训练”的优点:(1)促使学生学习态度端正起来,使学生自学、听课都认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紧张程度。(2)给学生提供了实践操作,动手训练的机会,关键是减少了作业的抄袭。

(二)老师应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呢?

1、在“先学”阶段,教师要注意三点:

(1)要求教师备课时要认真细致,不但要备教材、备学生,还要备对学生学习的引导,对学生学法的指导,以及怎么样在课堂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进度,实现因材施教。明确提出“先学”要求,使学生带着任务、带着问题去学习、读书;

(2)适时指导学生,使学生不仅愿学而且会学,在自学过程中,逐步积累学习方法,这一点在起步时尤为重要。

(3)要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先学”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教师进行教学调查的过程,要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并迅速把问题分清主次,概括归类,为“后教”作好准备。

2、在“后教”阶段,也要注意三点:

(1)要知道教什么——教学生不会的地方。

(2)要讲清规律或道理。学生遇到问题,关键是对道理、原理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因此要针对学生自学中存在的问题,讲清道理和规律,使个别上升为普遍,在揭示规律中让学生举一反三。这时最能体现教师的水平,尽管教学语言不多,只是三言两语,但要能揭示规律,道破原理。(——功夫在课前)

(3)要指导如何运用(授之以渔),即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学生掌握的是活的知识。

3、当堂训练阶段

这是课堂教学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确保课堂教学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确保课堂教学信息及时得到反馈的重要操作环节。简单地说就是教师要让所有学生当堂完成作业,教师带抽查面批。这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有很大的促进。关键在于课前教师的选题是否有代表性。

语文教学中如何做到以学定教_先学后教 篇11

自2010年4月以来,我们黄桥实验小学在市教科院、区教研室的周密部署和精心指导下,开展了“指导学生自学教学改革实验”的研究。研究过程中,我校把“指导学生自学教学改革实验”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相结合,与深入推进学校新课程改革实验相结合,与继承和发展叶圣陶教育思想相结合,坚持“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研究思路,选取了本部2008级三年级的全体学生为研究对象,以指导学生自学为切入点,积极探索“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导学式课堂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通过公开教学观摩活动”、教研活动、课题组活动等形式,逐步推广,如期完成了第一轮的实验任务。

然而,三年来的研究,课题组的全体老师也发现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在践行叶老“教是为了不教”这个教育理念,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过程中,我们离理想中的高效课堂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如何通过研究来真正改进教学方式,转变学习方式,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能读书,大有文章可做。为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我校结合苏叶研所〔2013〕1号《关于组织首批苏州市“教是为了不教”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学校设计和申报第二轮实验的通知》要求,我们结合学校的实际,确立了“‘先学后教 以学定教 学导结合导学式课堂教学研究”的课题。

二、课题的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

(一)研究目标 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深化对基本学法指导、学科思维方法指导、针对具体学习内容的学科学习学法指导和记忆方法指导的“四个板块,十四种方法”的学法指导序列研究与实践,以改进课堂教学为突破口,构建出以小学语文、数学、英语为主的且具有推广价值的“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学导结合”的“导学式”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造就出一批教学骨干,进而有力地提升我校的办学水平,并为其他兄弟学校提供借鉴,不断丰富叶圣陶“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思想。

(二)主要内容

1.学情调查 对学生学习情况开展综合调查,是对学生“学习素质”的全面了解,也是教育的起点和归宿。只有了解了学生的思维特点、认知风格、非智力因素等各方面的差异,才能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因材施教,以学定教。学情调查主要可从学生的认知倾向、思维类型、学习快乐度几个方面入手。其中认知倾向和思维类型,既表现了学生先天遗传的因素,也反映了学生后天习得的结果。学生的学习快乐度则是从学生的身体状况、家庭状况、社会交往状况、学习课程环境、课堂教学氛围和学习习惯、过程及结果6个维度反映学生的身体、智力和情感状况,了解学生“乐学”或“厌学”的原因所在,以便帮助学生调整提高。

2.学导结合:就是提倡学生自学、教师的指导贯穿其中。把教学重心从教移到学上,学生自主地直接地快速地参与教学全过程,课堂上几乎三分之二的时间是由学生主动进行的自学、解疑、精讲、演练活动,个体和群体相结合,变讲堂为学堂。

三、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1.先学后教 是江苏泰兴洋思中学独创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对传统的“先教后学、课后作业”教学模式的颠覆性改革,一堂课总要从“先学后教”的“学”字开头,这个“学”是自学的意思,“学”是学生带着教师布置的任务、有既定目标的自学,学生的自学成为一堂课的起点,是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的最大特色和亮点。

2.学导结合 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自学、自练的一种方法。它把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认知活动视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让学生用自己的智慧主动地去获取知识 ,发展各自的智能 ,从而达到在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基础上 ,渗入教师的正确引导 ,使教学双方各尽其能、 各得其所。

学导结合既是一种教学法,同时也体现一种教学组织模式,是一种充分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的因素的教学。在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基础上,教师采用各种教学手段创造条件、积极引导,为使学生主动探索,开发智力,发展体能,成为学习的真正的主人。 “导学式” 教学法没有固定的模式 ,不能生搬硬套 ,而应根据学科教学任务、 课程性质、 学习对象和学生自学能力等不同情况 ,采用不同的方式。

四、课题的主要理论依据

1.叶老关于“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思想。

叶圣陶先生的“凡为教,目的在于达到不需要教。” 、“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善教善导,主动发展”等精辟论述对于当今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教师除了要教给学生知识、技能,还应教给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教会学生学习,使他们能够不断地获取新知识。使他们离开了老师,离开了课堂还能自主学习,成长,满足自身的发展需要。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五、课题的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准实验法及行动研究法,还包括文献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等。

本研究为常态下的准实验研究。选取黄桥实验小学本部2011级四年级4个班级为实验班,辅导区6个班为对照班作为实验对象,以2011级三年级学生各科期末考试及综合素质测试成绩为前测数据,对实验对象按照实验设计的程序实施“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学导结合”的导学式课堂教学,通过操纵自变量变化,观察实验对象反应,并和实验前数据比较。通过收集学情分析、导学案、作业设计、教学反思、教学案例等资料,在汇总、分析的基础上提炼出有效的自学指导方法,形成实验报告。

六、课题研究的对象

黄桥实验小学2011级四年级全体学生。

上一篇:秋天的伤感句子下一篇:愚公移山获奖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