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教师的身教

2024-11-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谈教师的身教(共11篇)

谈教师的身教 篇1

说起教师,有人会说,教师好啊!工资高,一天就工作几个钟头,还有寒暑假几个月的假期。熟不知,身为教师,身上的任务艰巨,教书育人,祖国未来的栋梁要靠我们培养。

身为教师队伍中的一员,我总是很注重自己在公众的形象。做到让家长满意,学生满意的合格教师。孔夫子是我们教师的鼻祖,他有弟子成千上万人,为什么这么多人来向孔夫子求学,就是因为他非常注重言行,言传身教。孔夫子的儒学家喻户晓,连国外的文人也都在研究孔夫子。

由此可知,教师的言传身教有多重要。孩子们每天在学校里,跟我们相处的时间比家长还多,所以他们或多或少都会学习我们的言行举止,甚至模仿我们。记得我小时候就是因为喜欢我们的老师,所以才立志当一名教师。孩子们更多的是喜欢听老师的话。有个别家长管不住自己的孩子,甚至于打电话向我们老师求救,希望我们来教育孩子。

有句话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以对孩子们,也要同样如此。我们要多站在孩子们的角度,多替他们着想。孩子们有自己的思想,会明辨是非。你关爱他们,他们自然回报你,你责备甚至于体罚他们,他们也不理你,不听你的教育。他们的性格是温顺乖巧还是脾气暴躁,全在于你怎样教育他们。你心中有他们,他们心中也同样会有你。

我总是觉得对于孩子们,该严格的时候就要严格,无规矩不成方圆。其实每个人都有犯错的时候,都应该被原谅。更何况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我相信每个班级都有钉子户,是每个班主任的难题。对于他们,我们更需要一点耐心。我们班也有两个,家长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他们总是上课不认真听讲,回家作业完不成。偶尔一两次,我们会忍着,可每天都这样,真是让人窝火。但是你换个角度去想想他们的处境,又觉得实在是该被谅解。想想没有爸爸妈妈在身边的小孩子多么可怜,从小就要独立,回到家作业不会又没有人教。我猜他们上课不听讲是不是又想起了爸爸妈妈和爸爸妈妈买的好吃的。所以一想到这儿,我就消气了。利用课余时间帮他们补上了作业,改正了错题。越是宽容他们,他们也变懂事了,反而用心学习,成绩也提高了。我感觉的出来,他们是希望被老师关注和帮助的。

我的导师胡明超老师教导过我说,你的课堂要多一些掌声和赞美声,这样孩子们会更主动去上课。所以,我时常注意这一点,让课堂变轻松一点,让孩子们更活跃一点,让欢笑声充满课堂,孩子们上课更积极了,学习更上进了。很多孩子在日记中写到,我喜欢上语文课。这时的我总是感到特别欣慰。

讲到言传身教,我就想到我们班的这帮调皮鬼。每天中午,我都要求他们写字。我说i,你们每个人的字都要写得像王老师的字,这样王老师才会高兴。可是时间一长,他们就会感觉厌倦,没有动力。因此,我就陪他们一起练字,我也描红。最后大家互相评价一下谁写的最像?有了我的参与,孩子们的动力有了,写好的还有表彰,奖励免去一个家庭作业,孩子们可认真了。我们每周进行一次口算比赛,第一次孩子们兴趣很大,到了第二次,第三次,慢慢地,他们又感觉很累,失去了乐趣。我又想出了一个办法。我对孩子们说:你们在二十分钟内完成这张答题卷,老师在两分钟内完成这张卷子,而且我要做到准确无误。孩子们睁大了圆溜溜的眼睛,半信半疑。有的孩子们说,老师骗人。还有的孩子们不服气的说,老师吹牛。我二话不说,开始。我果真在两分钟内完成了任务。所有的孩子们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投来了敬佩,赞叹的目光。还不断的啧啧作响。

此后,我与孩子们的关系更融洽了,孩子们喜欢我,一刻也离不开我。早上习惯性的看到我来教室就大声响亮得读书。放学的时候都安静的坐在教室里等我过来布置作业,没有一个人先走。我们的教室总是时不时的传出阵阵笑声,游戏中学习。孩子们玩得高兴地时候,笑得人仰马翻。不用我说,大家的成绩也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谈教师的身教 篇2

一、为人师表

李岚清副总理曾经指出:“教师的一言一行无不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有的甚至影响学生一辈子。因此, 教师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 自觉率先垂范, 真正为人师表。”教师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率先做到;要求学生不能做的, 自己坚决不能做;要求学生不迟到, 预备铃一响, 教师就要提前到教室门口等待等等, 看似区区小事, 实则细微之处见精神做表率。学生的模仿力比较强, 教师的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对学生是一种无声的教育, 它爆发的内驱力不可估量, 可以和有声教育相媲美。因此, 为人师表是当好人民教师最基本的要求。

二、身教重于言教

学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 一所学校的校风校貌与教师的行为表现息息相关, 一个教师的师德好坏对教风、学风影响极大。应该承认, 目前, 敬业乐教、无私奉献于教坛的教师是绝大多数, 他们在工作台繁重, 生活清贫的情况下以自身高尚的师德与良好的师表行为影响与培育了大量德才兼备的学生, 的确令人可敬可贺, 然而, 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的存在, 也有少数教师在改革开放特定环境中表失师德和人格, 在学生中、社会上产生极为不良的影响。如有的工作消极, 纪律涣散;有的弄虚作假, 活名钓誉;有的赌博成性, 作风下劣;有的吃喝玩乐, 贪图享受;有的计得患失, 事必讲报酬。如此种种, 都玷污了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 有悖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本要求。因此, 提倡“身教重于言教”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敬业精神

具有敬业精神的教师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为人民的教育事业能呕心沥血对工作一丝不苟, 即使碰到这样和那样的困难也会想办法克服。为了学生的一切, 一切为了学生, 以学生满意不满意, 学生快乐不快乐, 启发没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作为教育教学工作台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尽管农村学校教育经费拮据, 敬业者仍能以积极因素的心态饱满的热情搞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台。

四、服务心态

教师身教点滴谈 篇3

一、身教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身教对于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有着特殊的意义。青少年作为教师的劳动对象,既不是死的自然材料,也不是一般的有生命的植物和动物,而是具有一定的思想、意志、情感、能力、性格和其他个性品质的活生生的人,其身心状况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这是个找道路问是非的年龄,从这个时期开始,他们不仅主动地去认识客观世界,而且还主动地认识和塑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在这个时期,能否不失时机地抓紧对其各方面素质的培养,对一个人的知识开拓,文明习惯的养成以及个性、道德观、人生观的形成,都有着重要的甚至决定性的作用。这个时期,教师的影响很大,真正起着言传身教的作用,而身教的影响并不亚于言教。

因此,每位教师都应该注意到,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随时都在用自己那双敏锐的眼睛观察着老师的一举一动,如加里宁对此作了形象的比喻:“教师每天仿佛都蹲在一面镜子里,外面有几百双精敏的眼睛,即善于窥伺出教师优点和缺点的孩子的眼睛,在不断地注视着他。”因此,作为教师,比其他任何职业的人,更需要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的行为习惯、思想品德更加高尚美好。

二、身教有利于形成教师威信

威信,是一种精神感召力量。具有威信的教师,使学生感到值得尊敬,可以信赖,愿意听从教诲,使学生亲而信之。教师的威信是有效影响学生的重要条件,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一种推动力量。教师威信越高,对学生的心理影响越大,而且有威信的教师的教学效果也是最好的。那么,怎样才能在学生中树立起威信呢?这要由很多的因素来决定,而身教是教师获得威信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当威信通过教师的言行一致确立起来时,威信才能成为强大的教育力量。”凡是学生,都有尊重教师、乐意接受教师教育的一面,亦即教师对学生一般都具有一种自然的影响力。但这种影响力仅是建立在教师身份所赋予的权威、权力的基础上,是极不稳固的,它会随着学生对教师的逐渐了解而发生变化,或增长或下降甚至丧失,也可能会引起学生或硬或软的反抗行为。所以教师要获得真正可靠的威信,要具有真正的影响力,除了学识、能力等方面的因素外,身教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教师的身教是教育学生克服和改正说空话、大话、假话等弊病的最好办法。遗憾的是,我们有的教师在日常教育中对此往往不注意,他们要求学生做,自己却不做。他们头头是道地教育学生应该怎样怎样地努力学习,而自己却敷衍塞责,不认真教学;他们要求学生热爱劳动,自己却在一边指手画脚,怕累怕脏;他们教育学生忠诚老实,自己却搞名不副实的“观摩教学”,制造假的教学效果。如此种种,这怎么能说服教育学生,又怎么能树立起威信?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永远记住,要学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不说大话,不提自己做不到的诺言,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心悦诚服,自己也才能在学生中树立起威信。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为发展人民的教育事业,处处率先垂范,忘我奋斗。在南京晓庄师范学校时,为了让学生毕业后能尽心尽力地为人民服务,他身为“洋博士”却脱掉长袍,穿上草鞋和师生一起开荒种地,担水挑粪,他的模范行为教育和影响了广大学生,赢得了学生们的尊重和爱戴。

三、身教能产生巨大的教育力量

在平常的教学中,对一个教师的要求和评价,往往只局限于学识和业务两个方面。其实,教师的非智力因素,在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语文界的著名教师于漪、魏书生等并非都是科班出身,而且魏书生只有初中毕业,但他们都声名远扬。由此可见,教师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性。这里的非智力因素是一种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手段,它能在无形之中施加给学生深刻的影响,也就是身教,所谓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都说明了这种教育手段的作用之大。比如,当一个教师面对有损民族尊严、损害国家利益的事件时,视而不见,却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向学生讲爱国主义的道理,学生就会觉得老师的话是多么的苍白无力,他的课根本就不可能起到震撼人心的效果,甚至学生可能会无动于衷,这种教育就是失败的教育。

古人说得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要胜任教育这项艰巨而复杂的劳动,必须先“利其器”,即具有良好的教师素质,以利于对学生言传身教,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词语身教的经典造句 篇4

用自己的行动做榜样:言传身教。

二、身教造句

1、老工人对青年工人不仅言传而且身教。

2、“言传身教仅对一些学生管用,但是数据表明他们仍然有百分之十的人,”DRLABOV称。

3、象后来京剧界的著名演员李少春、马又良,都曾受过白玉珍的言传身教。

4、他们把这种现象解释为“言传身教”和“人权平等。”

5、老工人对青年工人不仅言传,而且身教。

6、孩子们相信身教胜于言传,确保你的孩子所见的行为正是你想让他们学的。

7、然而,他留给我们的最佳身教,就是他的谦卑。

8、他们使我明白身教重于言教的真义。

9、最好的教导离不开身教,所以,夫妻彼此相爱,互相祷告,享受对方,保持一体的关系,就能彰显神设计的美善。

10、在教与学的关系上,儒家持性善论,主张教师言传身教;

11、他们的言传身教给写作或将要写作的人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12、网络教学过去不能、现在不能、将来也永远不可能取代教师“言传身教”的基本作用。

13、他言传身教,以身作则,身体力行,把自己的思维和价值观传给团队;

14、孩子良好的习惯与行为规范,要通过言传身教来养成。

15、对于曼联的这些年轻球员来说,没有比得到生姜头这样的俱乐部传奇言传身教刚好的方式了。

16、再见,为我们授课的老师,你们的言传身教为我提供了可资效仿的典范,我会把它传授给我的学生。

17、我们要给予他们追求真理的激情:真理建立在言传身教的基础上,是一切美好事情的开始,是带来相互信任的力量和信念。

18、班主任鼓励我们学习,他让我们惜时如金,并言传身教说,自己长这么大,都把时间放在读书上了,连离家最近的香山也没去过。

19、如果父母自己不言传身教,不要指望孩子们能从教会青少年导师和教师那里学习。

20、许多年过去了,妈妈教会了我许多东西,但大多不是用言传,而是身教。

21、教育分言教和身教。领导特别要给人们树立好的榜样。

22、关于太极拳的起源与流传,许多史事轶闻仅见于拳术家的言传身教。

23、这一问题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得到解决:思想先行、措施多样、言传身教。

24、学生都很喜欢这为年轻老师,因为她不仅言传身教,而且说话温和而中肯。

25、父母的言传身教,以及他们各自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甚至每一句鼓励的话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

26、良好氛围;正确引导;言传身教。

言传身教给孩子一颗“感恩的心 篇5

2014年01月02日14:55中国妇女报我有话说(1人参与)

懂得感恩的孩子,犹如天使,能随时随地温暖他身边的人。感恩是一种情怀,是所有美德的基础。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是培养孩子情感、道德和人性的重要手段。孩子学感恩,需要从小开始。

致读者

不论什么样的家庭,都会有相似的家庭教育问题。它包括教育目标、亲子关系、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内在动机和外在条件、家长[微博]的道德和文化素质、家庭生活方式、家庭教育的效果等等。

所以,家庭教育是一门学问,它不仅可以服务你我的家庭、提升父母育人的素养、解决身边的具体问题,还可以改变彼此生存的现状。为此,让我们携手在学好家庭教育这门科学的路上不断前行。

这,就是编辑部同仁在新的一年里,最想对您说的一句话!

——周刊编辑部

祖辈的细心照料、父母的日夜辛劳成为理所当然;老师的耐心辅导、循循善诱变得无足轻重;别人的倾力相助、雪中送炭也无须感激涕零„„如今的孩子,被动地将自己的时间和心思花在了潜能开发和知识学习上,家长忽视了对孩子的感恩教育,以致不少孩子从小只知道被爱,却很少关心别人,以自我为中心。

多少孩子不懂感恩

近日,记者在北京的一所中学门口随机采访了一些学生,其中,多数学生不知道父母的生日。在听到“针对父母的付出,你会如何回报?”的提问时,学生的回答出现了惊人的相似,在绝大多数孩子看来“努力学习、提高成绩,考上好大学、将来多挣钱”就是对父母最好的回报;仅有少数同学表示,在家多帮父母分忧,孝敬父母是感恩。

家长吴女士对记者说起了亲身经历的一件事:一次吴女士感冒发烧,正赶上丈夫出差,她不得不去学校接10岁的儿子,回到家,她硬撑着给儿子煮了一碗鸡蛋西红柿面,然后就去休息了。儿子不但没有关心妈妈的病情,反而冲她发起了脾气:“妈妈,你早上不是答应我做红烧鱼的吗?你病了,可我也得吃饭呀,我不吃面!”事情虽然已经过去一年多了,但记者看得出,吴女士至今依然伤心。

初二学生程楠14岁生日那天,爸爸特意买了一个电子词典送给她做礼物。程楠先是很喜悦,可当她打开包装,脸上的笑容顿时凝固了,随后,很不高兴地说:“你怎么买的是这种呀,这个太不好用了,我要卡西欧的!”然后随手就把它扔在了沙发上。程爸爸满心的欢喜也在瞬间转变为失落,他答应女儿,过几天一定给她买个卡西欧的。

感恩心理的缺失,在如今的孩子中并不少见。小学放学,孩子一出校门,书包便往等待

已久的爷爷奶奶手中一扔,自己则轻轻松松、大步流星地往前走,丝毫没有考虑到身后的老人追不上自己的步伐;在中学门口,早上送学生的车排成了长队,孩子们一个个走下车,“砰”的一声关上车门,急匆匆地跑进学校,没有想到要跟爸妈说一声“再见”;饭桌上,面对丰盛的晚餐,孩子们往往忽略了爸爸妈妈一天工作的辛劳,即便“饭来张口”也总是习惯于挑毛病:“今天的虾不好吃”“这个茄子油放多了”,却很少夸奖爸妈的厨艺,更体会不到父母变着花样准备晚餐的那份苦心。

张芳是北京某医院的一位护士,去年9月,儿子到外地去上大学,张芳说:“儿子上大学以后,很少给家里打电话,多数情况是缺钱了才跟父母联系。如今,张芳夫妇对儿子的电话已经形成了“条件反射”。这样的情形在学生中也并非少数。曾有媒体报道,武汉一初中生给父亲发短信要钱,内容只有三个字: “爸:钱。儿。”父亲看罢心酸不已,他感叹:在“爸”和“儿”之间夹了一个“钱”,也许在儿子的眼里,维系父子关系的纽带就是这个“钱”字,要是没有了“钱”,父子之间可能也就没有什么联系了。

子女为何“知恩不报”

自古以来,我国就形成“羊跪乳,鸦反哺”“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投之以桃,报之以李”这样浓厚的感恩文化,然而,在社会日益发展的今天,感恩之心为何却逐渐远离孩子?

孩子不懂得感恩,与家庭环境不无关系。俗话说“知恩图报”,只有知道了别人对自己的付出和关爱,才会产生报恩意识。如果意识不到别人的付出,也就难以产生感恩之心。在一些家庭,过多的溺爱使孩子们心中只有自己,没有别人,他们权利无限,想要什么很快就能得到,逐渐对物质的欲望就会变得无休无止。同时,他们也将失去生活中最美好的一样东西——期望,而期望之情往往就会带来感恩之心。很多东西,孩子得到的越快,厌倦得同样越快。相反,如果孩子想要得到一件东西时,等待的时间越长,付出的努力越多,他得到之后的欣喜就越多,感恩之心就会越强烈。

孩子感恩的想法和做法是否受到家长的认可和鼓励,对于孩子能否将感恩的行为持续下去起着很大的作用。由于孩子学习的内容多、节奏快、压力大,在家庭中,家长往往包揽了一切,孩子的义务几乎是零,他们的唯一任务就是好好学习。

比如,不少孩子曾向父母或长辈表示“我来帮您、我给您削个苹果”等意愿,家长往往会说“我自己来,管好你的学习就行了”“多大点儿事啊,不用你操心”„„就是这样简单的一句话,很可能把孩子感恩之心给扼杀了,他们会因此逐渐形成一个观念:“家里的事与我无关。”

孩子们所获得的“爱”太泛滥、使他们对“被爱”的感觉逐渐麻木。这样长大的孩子,没有机会学会为他人着想、去关心他人。长此以往,孩子就会把父母家人为自己所做的一切看作是理所当然,受人恩惠不懂得感激和珍惜,也不愿用自己的付出回馈他人。因此,家长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多关注孩子的感恩情结,及时把握住教育的契机,让孩子怀有一颗感恩之心。

感恩从说“谢谢”开始

孩子的好品质、好行为是不断培养出来的,要从细微处入手,从小事做起。感恩教育也是如此,将感恩教育与爱心教育、礼貌教育结合起来效果会更好。首先,要让他们学会表达,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经常受到别人的帮助,要懂得说“谢谢”。大人递给他一杯水、别人送给他一件礼物,我们都需要教会孩子说“谢谢”。孩子天生爱模仿,大人的以身作则是最好的示范。如果我们经常在生活中表示感谢,孩子就会耳濡目染。比如,到饭店用餐,我们可以对服务员说“谢谢”;遇到别人帮忙时,我们可以通过言行表达感谢,对别人的感谢,家长可以让孩子参与其中。这些,都是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意味着在孩子内心播下一颗感恩的种子。

其次,告诉孩子,若自己有能力,要懂得付出和服务,尽自己的能力帮助别人,比如:给父母盛一碗饭,外出购物帮长辈提东西,而我们成人,也需要对孩子表达的感恩给予愉快的接受和积极的回应。

人都是在经历中长大及懂事,泛泛地对孩子说,要孝敬父母长辈,他们根本无从理解,家长要为孩子做好表率:家中有老人,有好吃的要先给老人吃,逢年过节给老人送礼物,要让孩子看到父母不仅对自己有爱,对长辈也有爱。要想孩子懂得感恩,父母理当身体力行,自觉去做孝敬父母长辈的楷模。

可以借助生日引导孩子懂得回报。比如,当老人过生日的时候,家长和孩子一起动手做个小礼物,一起给老人祝寿,让孩子为老人献上亲手制作的“礼物”,让孩子和老人亲热亲热,说说心里话。当孩子过生日的时候,我们可以征求孩子的意见,请他想办法给家长一份惊喜,这份惊喜可以是一个甜甜的吻、一句甜蜜的悄悄话、一个拥抱、一次服务如捶捶背、也可以是自己的爱心小制作。同样,在父亲节、母亲节、重阳节、中秋节等节日,也可以延续类似的活动,让孩子意识到亲情的珍贵,对家人心存感激。

身教重于言教 篇6

踏上幼教工作岗位都有四年的时间了,在这几年的实践中:使我深深体会到:身教重于言教。

记得有一天,在准备幼儿午睡的时候,我边帮孩子们脱衣服,边和班上陈老师说起我们英语考核的事情,有几个小捣蛋就乘机说话了,我见状后很生气地说:“睡觉不许说话!”顿时,睡室变得鸦雀无声,孩子们都安静下来了。我和陈老师又继续说回考核的问题,这时,突然听到胡子恒大声地说:“老师,睡觉时间不许说话啊!”我和陈老师听后都一时语塞了。午睡过后,我主动向小朋友承认我的过错,并和孩子们约好午睡的时候不大声说话,不影响孩子的睡觉,他们都很高兴地答应了。

通过这件事后,使我深深体会到身教重于言教的道理,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幼儿的.心目中都会留下深刻的印记。教师应当做幼儿的榜样,要求幼儿做到的,首先自己要做到并做好。你要求小朋友有良好的午睡习惯,教师就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如果自己在午睡时经常说话,孩子就会有样学样的。

身教重于言传——浅议教师情商 篇7

一、 情商教育是素质教育 的重要组成部分

情商是指感知、体验、评估、调节和调控自己和他人情感的能力,包括认识自身、妥善管理情绪、自我激励、认识他人情绪、处理人际关系等五个方面的能力。 情商通常可以概括地分为内省情商和人际情商。具有较高内省情商的人具有较强的自省和反思能力,喜欢沉思默想,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他们一般都性格独立,责任感强,且严以律己。高人际情商的人善解人意, 能与人和谐相处,具有察言观色的本领,能从别人的角度思考和理解问题。他们往往具有较高的组织能力、领导能力、交际能力、解 决纠纷的能力、分析社交生态的能力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各组成要素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这就对社会的人才提出了更全面、更综合的要求。据调查,那些智商高、组织能力强、人际关系融洽的人,才是当前最受欢迎且能很好工作的人。卡耐基指出, 一个人的事业成功, 只有15%取决于智力素质,85%取决于机遇、意志、人际协调能力和社会组织能力 等,而这些大多是情商因素。

然而,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的教育实践中, 从学校到家庭乃至整个社会, 更多关注的是对学生智商的开发和培养,没有把情商教育摆到应有的高度来加以落实,这造成了所培养的学生在智商和情商发展上的不平衡。现在在工作和生活中, 经常会碰到一些年轻人,他们知识丰富,思维敏捷,表现出很高的智商, 但情商却较低, 表现为自私、任性、固执、冷漠、脾气暴躁、缺乏自信、不会善待别人、人际关系差、抗挫折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弱等,这些缺点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工作、生活甚至是身心健康, 如造成不同程度的强迫、焦虑、抑郁、神经衰弱、失眠等症状。可见,情商发展的滞后将会对学生的人生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形成所谓的“短板效应”:一个周边高矮不等的木桶,其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板。

综上所述,为了更加深入地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进一步纠正仍一定程度存在的“重智轻德”的教育误区,培养能适应社会多层面、多样化需要的高素质新型人才, 应该大力加强情商教育。

二、 教师的情商素质是开 展情商教育的关键

情商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 它是从日常生活和教育过程中潜移默化而来的。与智商教育相比,情商教育在教育方法上具有截然不同的特点。智商的开发和培养重点关注的是学生的逻辑 思维能力,可以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得到较好的培养和训练,往往伴随着知识的增长而自然得到提高。因此,用于进行智商教育的素材具有一定的确定性,例如一道数学题,问题和答案都是唯一的、可明确表述的,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比较容易掌控和实施。情商教育中关注的是学生的情绪、 性格、感受、心理等内容,与社会环境、家庭背景、日常生活甚至天气变化都息息相 关,呈现出很强的不确定性,其解决方法可以多种多样, 没有明确的优劣、是非、对错。因此在操作层面上,情商的教育很大程度依赖于教育者自身的情商素质。另外,情商教育在内容和程度上不便于进行明确具体的规定,往往需要通过观察、感受、交流来了解相关信息并个别解决, 学生也需要通过模仿、体验、感悟等方式甚至是潜移默化、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因此, 情商教育中, “身教”更为重要。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在情商教育中,教师应具备优良的情感意志品质、合理的智能结构、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个体内在行为倾向。 这样,教师才能在提高学生智商的同时,并用自己的人格力量去感染学生,成为学生的向导、顾问、教练、学习与他人共处的中介和桥梁。因此,只有高情商的教师才能在教学、教育过程中起“润物细无声”的渗透和指导教育作用; 才能使学生愿意亲近教师而形成“向师性”,这种“向师性”对于培养学生情商具有暗示性、自我教育性和潜移默 化性。

据调查,目前中小学教师在情商方面已经逐渐暴露出来一些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有些教师教学效果差, 不受学生欢迎, 并不是他们的知识不丰富,组织教学能力差,而是他们冷漠,在课堂上没有激情,未能与学生进行情感和心理沟通,不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些自恃聪明绝顶的教师,知识水平很高,教学能力很强,却整天郁郁寡欢,悲叹怀才不遇,与同事也格格不入, 更是无心研究学生, 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情商。相反,很多智商平平的教师,业务能力并非十分突出,却能得到领导的赏识和重用,赢得同事和学生的尊敬,培养出大批高素质的人才,获得桃李满天下的美誉。更有甚者,有的教师教育学生的方式简单、粗暴,轻者动辄批评训斥学生,不信任学生,重者体罚、讽刺、挖苦、辱骂学生,这可能导致学生轻者产生沮丧,缺乏自信,丧失进取心,甚至会撒谎骗人、厌学逃学等;重者甚至会产生心理障碍,行为失控。由此可见,教师的情商高低,不仅直接影响到教育工作的成败,更会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关系到祖国的未来。提高教师的情商是开展情商教育的关键所在。

三、 怎样才算是一名高情 商的教师

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唤。拥有“爱心”是教师首先应具备的最重要的情商素质。只有对学生倾注热爱之情, 把无私的爱奉献给学生, 才能真正做到全面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做学生的贴心人;才能“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此外,教师的爱还是打开学生心灵、启迪学生智慧、唤起学生自尊、促进学生自强的钥匙;是消除师生之间的情感障碍, 促进学生满怀信心、积极向上的内在动因。

半个多世纪以来, 有关教师人格特征的研究表明,有两种特征对教育有显著的影响: 一是教师的热情和同情心, 二是教师富有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热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情心则使教师能敏锐地观察学生的内心世界,给学生更多情绪上的支持,平等地对待学生,为良好的师生关系打下基础。而教师善于鼓励和富于想象也对学生的教育有重要作用。 当教师把握教育时机, 对学生多方鼓励时,学生的认知动机和自我提高动机就得到增强,其行为也更具有创造性,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良好的沟通能力是高情商教师应该具备的另一种优秀素质。教师教书育人,每天都要和学生打交道,教师的教育和教学成果也是通过学生表现来衡量的。教师良好的沟通能力是实现教育 目标的重要保证。此外,教师还需要具备崇高的职业理想, 执着的奉献精神, 坚强的毅力, 以及真诚、正直、公正、宽容、耐心等优良品格。

四、 提高教师情商素质的 有效途径

宽广的知识基础和良好的认知能力是提高教师情商素质的基础。现代教育集中体现了人类智慧和制度文明,教师从其中获得教养,形成对人类智慧和制度文明的深刻理解,并把知识内化为自身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此提升自己的人格品味,然后传授给学生,并影响学生的情商发展。要达到这样的教育水准, 没有宽厚的知识基础是不可想象的。教育界有句行话,叫做“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如果教师的知识量和学生在一个平台上, 怎能教好学生? 又如何能陶冶学生、令学生信服? 因此,教师自身应该勤奋好学,不能满足于对所教授内容的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还要广泛学习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很多背景知识,更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行为学和信息科学等多方面的知识,不断充实和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和领悟教育智慧和教学艺术,才能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给学生以深刻的启迪, 并激发其自觉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创造流淌着情感和涌动着生命活力的课堂。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有意识地针对自身职业需要的情商要素进行自我培养和锻炼,做到知识和情商的相增相长。另一方面, 在当今信息时代,教师即使有“一桶水”也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活水源”, 才能不断地滋润自己、滋养学生。教师的认知能力就是这个“活水源”。

拥有“教师爱”是提高教师情商素质的前提条件。学校不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场所,也是学生体验人生、发展情商的地方。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一方面折射出了教师的人格修养,同时也对学生的情商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并影响着学生对社会的认识, 进而影响其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教育爱是以教育为重心而发挥爱的真谛,重视教育原则与方法, 追求全面的进步和谐, 显露着前瞻性与整体性的爱。“教育爱”意味着责任。一些学生学习品质差, 甚至有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更需要教师用更多的关爱去感化他们, 任何轻视、嫌弃将可能导致他们自暴自弃。把一个智商优秀、学习品质良好、家庭背 景好的学生培养成一个全面的、和谐发展的人这也许并不困难;而要把一个家庭背景一般、学习品质差、有恶习的学生培养成一个乐观的、文明的、好学上进、学业优秀的学生是很不容易的。 也正因为不容易,才更显示出我们工作的难得可贵, 才显示出“教育爱”的博大和无私。

谈班主任言传身教的作用 篇8

一、以品德为榜样

中学生正处在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的可塑造性和可变性大,模仿性强,老师的言行举止对他们具有很强的示范性。特别是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其个人的政治素质、品德修养、思想作风、仪表举止、行为习惯等都为学生耳闻目睹,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成为学生效仿的榜样。

孔子说得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确,我认为,班主任的模范带头作用是非常明显的。一个举止文明的班主任,一个公正无私的班主任,一个品德优秀的班主任,他本身就是活的教材。当学生面对这样的班主任时,他们的言行必然会有所收敛,他们首先是在班主任的面前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言行,其次是在班主任的面前自然流露出应有的举止,再次是在离开班主任的时候也能够主动约束自己的行为,最后则是将这种约束转化成为内在习惯。

因此,二十一世纪的班主任,应当体现自己的崇高人格,即职业要求和时代要求的有机统一。只有具有了如此内涵的班主任,才有资格让学生以其为榜样。

二、用深情来感化

教育家赞可夫说过:“就教育工作效果来说,很重要的一点要看师生之间的关系如何。”职业中学的学生有其自身的特点,相对于普通中学来说,他们比较独立、早熟、喜欢思考、不太爱听教导,希望做一些能引起别人注意的事。对于这样的学生,表面上的泛泛而谈是起不了什么作用的。学生往往是装作在听,等离开了班主任的视线,又我行我素了。作为教育的管理者,我认为,班主任首先要做的就是与学生交心,与学生建立起深厚的感情,这是至关重要的。这样做可以缩短师生的心理距离,融洽师生关系。让学生信任你,你可以少走很多弯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只有当他信任你时,他才会愿意听你的教导。

那么,怎样让学生信任你呢?那就要发自内心地爱学生,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用真挚的情感温暖学生。我们可以从朋友的角度帮他摆脱困境;从情感的角度为他分忧解难 。

当然,作为班主任,不应当等到事情发生后才来与学生谈心,才来忙着融化师生的隔阂,这些工作都是应该在平时做的。在与学生的日常交往中,我们就应该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的爱,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的关心是发自内心的,是真心实意地为了他们好,让学生知道班主任就是站在他们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的,班主任的日常工作不是为了管他们,而是为了帮助他们,帮助他们处理问题,帮助他们成长。如果你的学生能明了这点,他们就可以接受你,把你看作他们的一员,愿意告诉你一些他们的小秘密。

三、让知识来熏陶

在当今的社会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知识的更新,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身负重任的班主任老师,更应该适应时代的要求,不仅要系统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理论和自己所任科目的专业知识,还要掌握广博的基础知识。更应具备观察能力、识别能力、组织能力、谈话能力、管理能力、协调能力、创造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自我控制能力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完成老师的基本职责,并且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让你的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阅历发挥作用,再凭借你的个人能力,使学生在与你交流的过程中,时时感受到知识的存在,感受到知识的无所不在。这是一种熏陶方式,即通过你的影响,让学生懂得知识的伟大,懂得知识的作用。这样做,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有了这个做基础,班主任就可以试用第二种熏陶方式,就是让学生直接获取知识。但仅仅靠课堂的知识传授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使学生学会怎样做人。

我认为,首先,要教学生做一个具有良好品德的人,而一个具有良好品德的人,是靠知识熏陶出来的。中外文化博大精深,我们只要激发出了他们的求知欲,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们就会像海绵一样从知识的海洋中汲取营养。

第二,要教学生做一个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人。想达到这一点,靠的也是知识的熏陶。现代中学教育是以人文为基础,以培养人的个性充分发展为特征的素质教育。所以,加强心理素质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实在是没有什么比心理健康更重要了。

如何增进心理健康呢?一是要求学生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掌握身心发展的规律,主动克服弱点。二是要求学生注重实践,主动解决心理上出现的问题。要做到第一点,就是要让学生多多阅读相关的书籍、文章,在个人的知识库里储备一些相关的心理知识,所谓未雨绸缪,先接受一下心理知识的熏陶当然是大有好处的。要做到第二点,班主任老师本人的知识又派上了大用场。当你的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你应该进入心理医生的角色,充分运用心理学知识为学生排忧解难,帮助学生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是他们保持最佳学习状态的基础。

常言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知识的熏陶可以使我们的学生健康地成长,长成一棵直立的“树”,最终成长为一个“人”。

育儿路上身教重于言传 篇9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大的,如果爸爸妈妈希望明明成为什么样的人,那么就应该以身作则,给明明一个示范的榜样。不希望明明做的事情,那么爸爸妈妈自己就先不要去做;希望明明怎么样,那么爸爸妈妈就要先从自身做起。身教重于言传,并不是要摒弃言传,与其苦心婆心地唠叨,不如做出个榜样给明明看吧!

【物归原处的习惯】用完的东西、玩完的玩具,什么地方拿的,都要送回到什么地方去,想必这是每位爸爸妈妈都希望小朋友有的好习惯。对于明明来说,自从开始玩玩具、看书的第一天起(6周大吧),每天晚上爸爸都会带着小朋友一起收玩具、整理图书,这个习惯一直延续至今。而平时的生活呢,不管妈妈带着小朋友做什么,做完后,所使用的工具,一定还会带着明明物归原处。

【放弃电视来看书】爸爸自小是伴着电视长大的,没有电视感觉生活就无法继续,直接影响到学习和休息,因此非常不希望明明也有这个坏习惯。于是这也是爸爸和妈妈在小朋友出生之前的决定,放弃电视来看书,至少在小朋友三岁前都这样。也是鉴于此,家中的电视成了摆设品,自从明明出生以来,近三年的时间里,只打开了屈指可数的几次,家庭时光都用来读书了,哪怕明明不愿意看书、想玩玩具,爸爸妈妈也还是会坐在沙发上自己看书,相信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力量,明明自小就是个非常喜欢看书和听故事的小朋友。

【树立不挑食榜样】每每吃饭之时,爸爸妈妈都要苦口婆心地说,“明明不能挑食,挑食不是好孩子,不挑食的小朋友身体才棒棒;与其这么辛苦地唠叨,不如爸爸妈妈(尤其是爸爸)先做出榜样吧!摆上餐桌的饭菜都要吃,不喜欢吃可以少吃;而且对于每种食物、每样菜品,不可以挑三拣四、只挑选自己喜欢的东西、而挑出或剩下不喜欢的食物。

【从尊重孩子做起】如果想要明明是个尊重他人的小朋友,那么爸爸妈妈先从尊重明明做起吧!只有明明受到尊重了,那么小朋友才会有样学样地去尊重他人,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给明明自己选择的权利、不将妈妈的观点强加于明明、尊重明明的隐私、在外人面前给足明明面子等等。妈妈在“请以平等和尊重的态度对待小朋友”一文中有详细写道,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借鉴。

【说到做到不撒谎】相信普天下的爸爸妈妈都不喜欢说话不算话或撒谎的.小朋友,其实很简单,从自我做起,给小朋友树立个好榜样吧!也是自从明明出生的第一天起,爸爸妈妈就非常注意这个问题,不认为明明不懂事就可以欺骗其,或以一些善意的谎言让小朋友束手就擒。爸爸妈妈对明明的原则便是:1.说到就一定要做到,如果明知做不到,就不要说;2.许下的诺言一定要实现;3.如果忘记或确实无法按时实现的事情,一定要向明明说清原因,并且道歉;4.自己先做到不撒谎(尤其是明明在场之时),善意的谎言也不行。

【礼貌待人及用语】与其教明明要使用礼貌用语,不如爸爸妈妈先做出样子给明明看。路遇友人,与其说“明明叫阿姨”,不如妈妈与阿姨先打招呼;受到他人的帮助,与其让明明说“谢谢”,不如妈妈主动先说“谢谢”......小朋友就是在一点一滴中学习的,而且当爸爸或妈妈做不到之时,也将会受到小朋友的“惩罚”,如截屏中妈妈的记录:

【为自己错误道歉】人无完人,谁都会犯错误的,爸爸妈妈在小朋友面前也不例外。如果想让小朋友对自己的所做所为负责,对自己的错误知错就改、及时道歉,那么爸爸妈妈就应该先以身作则。爸爸冤枉了明明,要先说“对不起”;妈妈因为耐心耗尽而对明明发脾气了,也要向小朋友道歉,并且解释事情的原委。这样一来,妈妈对于明明的批评,小朋友才会认真接受、虚心认错。

【耐心听孩子说话】妈妈身边的很多朋友都抱怨小朋友越大越不懂事了,大人说话他们都是充耳不闻,或者中途打断不再愿意听下去,对于这样的抱怨,妈妈一般都会反问朋友一句,“那您每次耐心听完孩子说话了吗”?也许小朋友们所讲述的很多事情,对于妈妈们来说并没有什么意思,因此妈妈们根本没有耐心继续听完;孰不知,久而久之,在小朋友们心目中,就会产生这样一种概念,“你都不愿意听我说话,我为什么要听你的”?妈妈对于明明的做法则是,不管自己在做什么,也不管自己多忙,一旦小朋友想告诉妈妈什么,妈妈都会停下手中的事情,蹲下或坐下,耐心地听明明说完,并且给明明一个答复或认可。

【得到帮助要感谢】爸爸妈妈希望明明成为懂得感恩的小朋友,从小做起的一个表现则是,凡事得到了帮助,一定要说“谢谢”。光凭言传,明明是学不会的,于是在日常生活中,爸爸妈妈之间受到了相互的帮助,要对彼此说“谢谢”;而明明帮了爸爸或妈妈,拿东西或扔垃圾之类的简单之事,爸爸和妈妈也是要向明明说“谢谢”的。真可谓是全家人“谢谢”和“请”不离口,在小朋友的概念中就形成了一种惯性,这就是应该的,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言传身教成语简短谜语 篇10

一、言传身教成语谜语

田头训子 …… 打一成语

二、言传身教成语解释

言传:用言语讲解、传授;身教:以行动示范。既用言语来教导,又用行动来示范。庄子·天道》:“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

三、言传身教成语造句

1.好的领导干部,只有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才能领导大家共同奋斗。

2.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影响很大。

3.郭连长言传身教,带兵有方。

4.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言传身教,为人师表。

5.老师的言传身教,我永远难忘。

6.老父亲的言传身教让我在潜移默化中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7.是家长对孩子的言传身教,重点应以品德教育为主,养成孩子的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8.三十年的太子生涯,不管是皇阿玛言传身教还是在被人挤兑中悟出经验教训,雍正这点基本素质还是有的。

9.可是,如果没有蔡母的言传身教,就不能相信蔡元培会想到这样做。

10.风夜也知道说教并没有太大的效果,只盼从此以后言传身教,能让林天慢慢学会。

11.这样,孩子才能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中真正地学会节约资源。

12.正是在父母言传身教中,正是在日常生活的点滴行为中,孩子接受着父母的金钱和财富观念以及支配财富的方式和方法。

13.日军暴行的野心,再加上几个莫逆之交的言传身教,让他彻底明白了,想要指望自己的知识来救国,看来短时间内是不可能了。

14.布鲁诺在小胖子言传身教的熏陶下,不过一天,已然变得牙尖嘴利,之前“超哥”。

15.他把工作做到班里,对每个班长言传身教,每天找“哭鼻子”。

16.并以言传身教,历下子辈万万不可破土山寺,堵放此兽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17.要不是燕喻大神的言传身教,李思进自然不会那么利索地区分,萧芸玉是萝莉,而徐美丽是熟女。

18.,这句话在众多老师的言传身教、谆谆教诲下,在同学们心目中已经根深蒂固,还是起到了一定程度的激励作用。

19.拓拔野言传身教,就拿今天买到的宝物,一一给夏雨萱讲解,让她收获颇丰。

20.在前进的路上,刘毅和马六甲分别对另外两人言传身教,如何打开手枪保险,如何进行射击等。

21.曹真也因此得到曹操言传身教,受益匪浅。

22.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下,齐白石从小养成了勤劳吃苦的习惯。

23.17K小说网提供言传身教最新章节在线阅读,每天更新言传身教最新章节以及自动生成言传身教txt全集下载地址。

24.她超越了男权社会中的男性,担负起领导全家的重任,并以她的言传身教教导着下一代女性罗撒香。

25.说起这些经书,倒不是说这些书上的字有多生僻,只是那个意思,玄之又玄,很难理解,一般要是没师傅带着言传身教,一般人一辈子也甭想琢磨透其中一本。

26.在曾国藩的眼里,勤劳既是兴家立业的奠基石,又是修养身心的必修课,因此,在不断教育子女的过程中,他总是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27.或许这是很简单的问题,但是眼前的士兵没有概念,一点不懂,必须要言传身教。

28.他的传奇特工经历不仅为人们所传颂和津津乐道,也成为各国开展情报教学工作的经典案例,对情报人员进行言传身教。

29.于是他便把老大和老三都打发到美国去留学,要他们学专一行,将来自立于社会;而把老二带在身边,言传身教,让他学习商务。

30.而也是在那时,柳霸天也是用这种充满欣赏与厚爱的眼神看着他,甚至有的时候,还天天把他带在身边,俨然他的影子,言传身教,形影不离。

31.这位贝勒就是尚还年幼的皇太极,时年十四岁,自小聪颖,深为努尔哈赤喜爱,一般出行,除去恶战努尔哈赤都会将他带在身边,言传身教,让他长些见识增些计谋。

32.六郎继续苦着脸问道,萧风说的每一样东西他都是闻所未闻,虽然看过的书大多都有提到灵者的,只是这些基本的东西,就靠言传身教了。

重新认识身教的重要意义 篇11

关键词:身教 言传 职业教育

2013年,两则校园新闻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其一是央视新闻联播播出的“烟台大学餐厅保洁员吃学生剩饭,提醒学生节约粮食”的新闻报道。(2013年11月19日人民网)第二则是21日在人民网上出现了一则“湖南5名学生被老师罚吃垃圾,因未及时清理卫生”的报道。(2013年11月21日人民网)“吃剩饭”本不是什么稀奇事,之所以能引起如此反响,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地点特殊。这事发生在大学食堂,发生在公共空间里,发生在众目睽睽之下。其二,身份特殊。保洁员是学校食堂雇员,与学生没有私人关系(在中国,每一位做父母的恐怕都吃过自己子女的剩饭。)。保洁是其本职工作,“吃剩饭”属分外行为。其三,时间特殊。现在全国上下都在提倡节约,推行“光盘行动”,但奢靡浪费现象仍屡禁不止。其四,效果明显。在新闻媒体的后续报道中也提到广大同学都深受感动,纷纷以各种形式参与到“光盘行动”中去。烟台其它高校餐厅、单位食堂、酒店等也纷纷响应,全市餐饮行业都掀起了节俭之风。第二件事则因老师的行为与其作为教育者的身份形成的强烈反差让人震惊!

第一件事无疑是在传递正能量,对扭转社会风气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而第二件事当然是负面典型,据说当事老师极其后悔,表示要“深刻反省”。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却都让人揪心,发人深思。“保洁员坚无声的行动和个别老师“残暴”的行为及其教育效果产生了强烈的反差。他们用最朴实、最直白的方式为我们上了一堂最生动的课。我们整个社会,尤其是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刻反思并重新认识言传与身教的关系:知易行难,要言传,更需要身教,我们必须重新认识身教的重要意义。

第一,身教是言传的来源和基础。

言传身教出自《庄子·天道》:“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言传身教概括了古今中外教育的两个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言传,是指用言语讲解传授;身教,就是用行动来示范,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总的说来,就是强调教育者要用自己的语言去教育别人,用自己的行动去带动别人,感染别人,启发别人。当然,言传身教不仅仅局限于教师教育学生,同时还包含很多方面,例如父母教育子女,长辈教导晚辈,上级训诫下属等等。

言传的道理来自我们前辈的生活实践,来自于他们一次次的经验教训的总结与升华。这些经验教训往往具有真理性,例如游牧部落代代相传的狩猎本领,农业社会的耕作技巧等等。一般说来,言传的内容包括思想、知识以及做人做事的道理等等。这些理论知识和技能技巧都是在对前人行为不断的学习模仿的基础上加以总结概括,逐渐成为行为规范和法则,“言传”给后人。由此不难看出,“言传”是来源于“身教”的,是“身教”经验的的升华和概括。

我们说言传来源于身教还有另一层意思,也就是经过亲身经历过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在言传中才能更鲜活生动,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言传的教育效果才会更明显、更强烈。古语所说“名师出高徒”便是极好的例子。

第二,言传接受身教的检验。

言传与身教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实际上,言传和身教是有区别的,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是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一方面,言教与身教是对立的。首先,它们各自的涵义不同。言传主要是通过口头或书面的语言对教育对象灌输教育内容,而身教更侧重于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模范行为给受教育者做出表率,根据教育内容身体力行,通过实际行动影响和感化受教育者,从而引导他们按照教育者的要求进行实践;再者,二者的教育方式不同。言传主要依靠的是真理的力量,更多的是侧重于摆事实、讲道理,大多是理论性方向性的东西。身教则需要人格的魅力,所谓人格的魅力,就是教育者必须身先示范、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带头践行自己所提倡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影响和教育别人。

另一方面,言传与身教又是统一的。首先,身教离不开言传。言传为身教指引方向,是身教的内涵、纲领和路标。没有言教这一旗帜的引导,身教就会失去目标和方向;其次,言传也离不开身教,身教是言传在实际中的运用、是言传的最终目的。身教比言教来得具体、生动、形象,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是最具有说服力和感召力的教育方式。古人所倡导的的言传与身教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是知与行的统一,二者必须紧密结合,不可偏废。几千年来,我们的民族就是在无数先贤们的言传身教中逐渐强盛起来,创造了如今繁荣昌盛的大好盛世。

第三,身教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方面,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知行合一,身教重于言传。传统启蒙教育书籍《三字经》在开篇里便指出“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便是在说,人在婴幼儿时期处于懵懂状态,没有太大的差别,正是后天的教育使人与人之间的差别越来越大。古人在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的同时,也已经意识到榜样的力量,意识到知与行必须统一起来,身教在很多时候往往更重于言传。被后世尊为“万世师表”的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明确提出“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也就是说,教导者只要能以身作则,即使不说,人们也会向他学习;反之,教导着如果不能以身作则,即使说了,也不会有人听从。相对于说教,人们往往更看重你是怎么做的,你在实际生活中的表现是什么样子的。人们对说教内容的接受程度,更多取决于施教者自身对说教内容的执行程度。如果施教者自己都做不到,又如何去要求别人做到呢?

第四,身教与言传发挥作用的途径方式也有所差异,身教时时处处都在发挥着作用,不受时间地点的制约。

言传往往是施教者有意识的对受众的传导,具有一定的主动性和目的性,施教者往往会事先有所准备,有一定的针对性,也会因时间地点受众的不同而有所侧重。例如就同一主题对普通社会大众的演说与对高校大学生的演说肯定就有所不同,施教者必然会因受众与场合等的差异而有所调整,所讲授的内容也一定是经过筛选,具有一定的可控性。而身教与此恰好相反,施教者往往是无意识的本能行为——他们未必意识到了自己施教者的身份,展现出来的是更真实更直观的行为习惯模式,当这些行为被潜在的受教者注意到,并加以模仿,就会形成施教者与受教者的关系。这时施教者是无意识的,而受教者是在有意识的有所选择的学习与借鉴。这种状态下受教者处于主动地位,自主选择所接收的信息,施教者不能主动控制施教内容,而且身教在理论上说是无时无处不在的。因而,相对于言传,身教的影响更直接、更广泛、也更持久。我国近代著名大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就曾经说过:“身教最为贵,知行不可分。”李克强总理也多次强调“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他们都意识到身教的力量,强调知行合一,主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要求施教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做表率,去感召别人,让人产生见贤思齐的效果。

第五,身教在职业教育中具有特殊意义。

我国高职教育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这种发展思路就决定了高职教育的实践性、职业性的特征。其核心就是要把能力培养作为根本目标,把技术传授作为主要内容,通过实践教学和顶岗实训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熟练的专业技能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和上岗技能证书的“复合型”人才。要实现这样的培养目标,一方面,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需要有一桶水。要教会学生某项技能,教师首先必须熟练掌握这种技能。职业技能的实践性很强,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并不是绝对的正比例关系,滚瓜烂熟的理论知识未必代表高超的实际技能。另一方面,很多微妙的职业技能技巧是无法用言语表达清楚的,需要施教者亲自做示范加以演示。人们通过观摩运动健将的动作、音乐大师的演奏、书画名家等行业高手的示范,往往能领悟到很多理论知识无法传递的信息。当下我国正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规划将全国半数高校发展为高等职业教育学校。发展职业教育,首先就要解决教师的身教问题,只有施教者自身掌握了实际操作技能,才能对学生进行身教示范。否则,职业教育仍旧会是新瓶装旧酒,与教改初衷相悖,与社会需求相左。

总之,我们强调身教的重要性并不是在否定言传的作用。二者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一方面,身教的内涵需要言传加以引导和深化,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另一方面,言传的内容需要身教的积累与检验,言传在身教的过程中变得更加生动具体,彰显鲜活的生命力!在资讯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信息传播的速度越来越便捷,教师和领导者作为真理化身、权威符号的资本和时代背景已经不复存在了,人们不但在“听其言”,更在“观其行”,苍白空洞的说教甚至表里不一的“表演”只会让受教者口服心不服,让人不再相信生活中的“真、善、美”,进而使“假、恶、丑”盛行,败坏社会风气!坚持身教重于言传,施教者就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这样才能更好的起到身先示范的作用;坚持身教重于言传,施教者就必须具有人人平等的民主精神,破除特权思想,形成健康的人际关系;坚持身教重于言传,施教者就必须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每一位在社会生活中充当施教者角色的人都要深刻认识到身教的重要性,时时处处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引导人、教育人、感化人。

上一篇:《祖国,母亲》演讲稿下一篇:移动实习工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