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古诗后25首(精选4篇)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江城子 密州出猎
宋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抵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破阵子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31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33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踟蹰,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34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35陌上桑
弃故乡。离室宅。远从军旅万里客。披荆棘。求阡陌。侧足独窘步。路局苲。虎豹嘷动。鸡惊禽失。羣鸣相索。登南山。奈何蹈盘石。树木丛生郁差错。寝蒿草。荫松柏。涕泣雨面沾枕席。伴旅单。稍稍日零落。惆怅窃自怜。相痛惜。
36龟虽寿
神龟虽寿,猷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37归园田居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38木兰诗
卿卿复卿卿,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
39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40渡荆门送别
李 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42黄鹤楼
崔 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43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 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惟馀钟磬音.44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 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45秋词
刘禹锡
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其二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46忆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萍洲!
47浣溪沙
晏 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浣溪沙
苏 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春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48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画,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49别云间
夏完淳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50论诗
赵 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鱼我所欲也》 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庄子》一则(节选)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逍遥游》
chú Hã 锄 禾 hàn dī 汗 滴 shuí zhī 谁 知 lì lì 粒 粒
chí rì 迟 日 chūn fēng 春 风 ní rïng 泥 融 shā nuǎn 沙 暖
rì dāng 日 当 hã xià 禾 下 pán zhōng 盘 中 jiē xīn 皆
辛
绝句 杜甫
shān 江 山 huā cǎo 花 草 fēi yàn 飞 燕 shuì yuān 睡
鸳
wǔ 午 tǔ 土 cān 餐 kǔ 苦
lì 丽 xiāng 香 zǐ 子 yāng 鸯
。。。
jiāng江 南(汉乐府)
jiāng nán 江
南
kě 可 hã cǎi 采
lián
莲,lián yâ tián tián
莲 叶 yú xì 鱼 戏 yú xì 鱼 戏 yú xì 鱼 戏 yú xì 鱼 戏 yú xì 鱼
戏
何
田
lián yâ 莲
叶
lián yâ 莲
叶 lián yâ 莲
叶
lián yâ 莲
叶
lián yâ 莲
叶
田!
jiān
间。
dōng
东,xī
西,nán
南,běi
北。
敕勒歌(北朝民歌)
chì 敕 tiān 天 tiān 天 fēng lâ chuān
yīn 勒 川,阴 sì qiïng lú lǒng 似 穹 庐,笼 cāng cāng
yě 苍 苍,野 chuī cǎo dī xiàn shān
山 gài 盖 máng 茫 niú xià 下 sì 四 máng 茫 yáng
。yě
野。
,风 吹 草 低 见 牛 咏鹅(骆宾王)
ã
ã
ã
鹅,鹅,鹅 qū xiàng xiàng tiān gē
曲 项 向 天 歌 bái máo fú lǜ shuǐ白
毛
浮 绿 水 hōng zhǎng bō qīng bō
红
掌 拨
清
波 登鹳雀楼(王之涣)
bái rì yī shān jìn 白 日 依 山 尽 huáng hã rù hǎi liú 黄 河
入
海
流 yù qiïng qiān lǐ mù 欲
穷
千
里
目 gâng shàng yī cãng lïu 更
上
一
层
楼
羊。。
。。
。
春晓(孟浩然)
chūn mián 春 chù 处 yâ 眠 chù 处 lái bù 不 wãn 闻 juã 觉 tí 啼 xiǎo 晓 niǎo 鸟
。fēng yǔ shēng
夜 来 风
雨
声 huā luî zhī duō shǎo 花
落
知
多
少
静夜思【唐】李白 chuáng qián míng yuè guāng 床
前 明
月
光,yí shì dì shàng shuāng 疑 是 地
上
霜。jǔ tóu wàng míng yuè 举 头
望
明
月,dī
tóu sī
gù
xiāng 低
头
思
故
乡。。
古朗月行(节选)李白 xiǎo shí bù shí yuè
小 时 不 识 月,hū zuò bái yù pán 呼 作 白 玉 盘。
yòu yí yáo tái jìng 又 疑 瑶 台 境,fēi zài qīng yún duān 飞 在 青 云 端。
mù tïnɡ(lǚ
yán)
牧 童
(吕
严)
cǎo pū hãnɡ yě liù qī lǐ,dí nînɡ wǎn fēnɡ sān sì shēnɡ 草
铺 横
野 六
七 里,笛 弄
晚
风
三
四 声.ɡuī lái bǎo fàn huánɡ hūn hîu,bù tuō suō yī wî yuâ
.归
来
饱
饭
黄
昏
后,不 脱
蓑
衣 卧 月mínɡ.明
.长歌行 汉乐府
qīng 青 zhāo 朝 yáng 阳 wàn 万 cháng 常 kūn 焜 bǎi 百 hã 何 shào 少 lǎo 老 qīng 青 lù 露 chūn 春 wù 物 kǒng 恐 huáng 黄 chuān 川 shí 时 zhuàng 壮 dà 大
yuán 园 dài 待 bù 布
生 qiū 秋 huā 华 dōng 东 fù 复 bù 不 tú 徒
zhōng 中 rì 日 dã 德 guāng 光 jiã 节 yâ 叶 dào 到 xī 西 nǔ 努 shāng 伤
kuí
葵,xī
晞。zã
泽,huī
辉。zhì
至,衰。hǎi
海,guī
归 ? lì
力,bēi
悲。
shēngshuāi赠汪伦 李白
xiàng wǎn 向 晚 qū chē 驱 车 xī yáng 夕 阳 zhǐ shì 只 是
hǎo yǔ 好 雨 dāng chūn 当 春 suí fēng 随 风 rùn wù 润 物 yě jìng
yì bù 意 不 dēng gǔ 登 古 wú xiàn 无 限 jìn huāng近
黄
春夜喜雨 杜甫
zhī shí 知 时 nǎi fā 乃 发 qián rù 潜 入 xì wú 细 无 yún
jù
shì 适 yuán 原 hǎo 好 hūn 昏
jiã 节
生 yâ 夜
声 hēi
。,!
。。
shēngshēng 野 jiāng 江 xiǎo 晓 huā 花
qiáng 墙 líng 凌 yáo 遥 wâi 为 径 chuán 船 kàn 看 zhîng 重
jiǎo 角 hán 寒 zhí 知 yǒu 有
云 俱 huǒ dú 火 独 hïng shī 红 湿 jǐn guān 锦
官
梅花 王安石
shù zhī 树 枝 dú zì 独 自 bù shì 不 是 àn xiāng 暗
香
黑 míng 明 chù 处 chãng 城
mãi 梅 kāi 开 xuǎ 雪 lái 来。。
。。
杂诗(唐)王维
jūn
君
yīng
应
lái
来
hán
寒 láng 郎 rào 绕 tïng 同 liǎng 两 zì
自
zhī
知
rì
日
mãi
梅 qí 骑
chuáng 床 jū 居 xiǎo 小
gù
xiāng
故
乡
gù
xiāng
故
乡
qǐ
chuāng
绮
窗
zhuï
huā
著 花 长干行(唐)李白
zhú mǎ 竹
马 nîng qīng 弄 青 cháng gān 长 干 wú xián 无
嫌
lái
来
shì
事
qián
前
wâi
未 lái 来 mãi 梅 lǐ 里 cāi 猜。,?。。。。长歌行 汉乐府
qīng qīng yuán zhōng kuí
青 青 园 中 葵,zhāo lù dài rì xī
朝 露 待 日 晞。
yáng chūn bù dé zé 阳 春 布 德 泽,wàn wù shēng guāng huī
万 物 生 光 辉。
cháng kǒng qiū jié zhì
常 恐 秋 节 至,kūn huáng huā yè shuāi
焜 黄 华 叶 衰。
bǎi chuān dōng dào hǎi 百 川 东 到 海,hé shí fù xī guī
何 时 复 西 归 ?
shào zhuàng bù nǔ lì
少 壮 不 努 力,lǎo dà tú shāng bēi
老 大 徒 伤 悲。
chì rì yán yán sì huǒ shāo(sînɡ cháo mín ɡē)
赤
日 炎
炎
似 火
烧
(宋
朝
民
歌)
chì rì yán yán sì huǒ shāo, yě tián hã dào bàn kū jiāo。
赤
日 炎
炎
似 火
烧, 野 田
禾 稻
半
枯 焦。
nïnɡ fū xīn nâi rú tānɡ zhǔ, ɡōnɡ zǐ wánɡ sūn bǎ shàn yáo。
农
夫 心
内
如 汤
煮 , 公
子 王
孙
把 扇
摇。
zǎo chūn(hán
yù)
早
春
(韩
愈)
tiān jiē xiǎo yǔ rùn rú sū,cǎo sâ yáo kàn jìn quâ wú
天
街
小
雨 润
如 酥,草
色 遥
看
近
却
无
。zuì shì yì nián chūn hǎo chu,juã shânɡ yān liǔ mǎn huánɡ
。最
是
一 年
春
好
处,绝
胜
烟
柳
满
皇
dōu。
都。
ān nínɡ dào zhōnɡ jí shì(wánɡ wãn zhì)
安 宁
道
中
即 事
(王
文
治)
yâ lái chūn yǔ rùn chuí yánɡ, chūn shuǐ xīn shēnɡ bù mǎn tánɡ。
夜 来
春
雨 润
垂
杨, 春
水
新
生
不 满
塘
。rì mù pínɡ yuán fēnɡ ɡuî chù, chá huā xiānɡ zá dîu huā xiānɡ。
日 暮平
原
风
过
处 , 茶
花
香
杂 豆
花
香。
qiū pǔ ɡē(lǐ
bái)
秋
浦 歌(李
白)
bái
fā
sān
qiān zhànɡ,yuán
chïu
sì
ɡâ
chánɡ
白
发
三
千
丈,缘
愁
似
个
长
。bú
zhī
mínɡ
jìnɡ lǐ
,hã
chù
dã
qiū
。不
知
明
镜
里
,何
处
得
秋
shuānɡ。
霜。
huà mãi niǎo(ōu yánɡ xiū)
画
眉
鸟
(欧 阳
修)
bǎi zhuàn qiān shēnɡ suí yì yí, shān huā hïnɡ zǐ shù ɡāo dī
百
啭
千
声
随
意 移, 山
花
红
紫 树
高
低
。shǐ zhī suǒ xiànɡ jīn lïnɡ tīnɡ, bù jí lín jiān zì zɑi
。始
知
锁
向
金
笼
听, 不 及 林
间
自 在 tí。
啼。
遗爱寺 唐 白居易 nînɡ shí lín xī zuî,弄 石 临 溪 坐,xún huā rào sì xínɡ。寻 花 绕 寺 行。shí shí wãn niǎo yǔ,时 时 闻 鸟 语,chù chù shì quán shēn。处 处 是 泉 声。
niǎo mínɡ jiàn(wánɡ
wãi)鸟
鸣
涧
(王
维rãn xián ɡuì huā luî, yâ jìnɡ chūn shān kōnɡ。人
闲
桂
花
落 , 夜 静
春
山
空
shān niǎo, shí mínɡ chūn jiàn zhōnɡ。
山
鸟, 时
鸣
春
涧
中。
yuâ chū jīnɡ
月
出
惊)
暮春 清 翁格 莫怨春归早,花余几点红。留将根蒂在, 岁岁有东风
新晴刘攽 青苔满地初晴后, 唯有南风旧相识, 13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2、锄禾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3、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4、草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5、春 晓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6、所 见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7、古 风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8、蚕妇
昨日入城市,
归 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
不是养蚕人!
9、小 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10、小儿垂钓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11、查慎行
舟夜书所见
月黑见渔灯,
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
散作满河星。
12、江上渔者
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
出没**里。
13、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14、绝 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15、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16、山 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17、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18、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19、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20、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诗词曲五首》教案
设计:王立民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兴趣。
2.了解各位诗人的生平,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形式上的特点,探究古代诗歌的分类常识,诗、词、曲的特点。
教学过程: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赤壁》《过零丁洋》。
一、导入:
诗歌是最高的语言艺术。诗歌常常用最精练的语言来展示世界的万千气象,形象而含蓄地抒发复杂的思想感情。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五首诗词曲都是名家作品,这些作品通过精练的语言要表达怎样的内涵呢?现在就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走进诗歌优美的意境,来品味我国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吧!1.“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唐诗、宋词、元曲,明 清小说,作为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遗产,受到人们深深的喜爱。
2.我国古代诗、词、曲三种体裁,习惯统称为古代诗歌。古诗从形式来分为:古体诗、近体诗。
3.学生朗读以前学过的绝句、律诗、如:李白《秋蒲歌》、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无限辛酸、愤懑不平以及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1.朗读全诗,注意读出节奏、感情。
2.作家作品背景简介。
⑴这首诗选自《全唐诗》,作者刘禹锡(772—846),字梦得,洛阳(现河南省洛阳)人,唐代诗人。他曾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改革,失败后,一再遭贬。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被罢去和州刺史,北归京师,途经扬州,遇到白居易。在酒宴上自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长期遭受贬谪表示同情。刘禹锡写了这首诗答谢他。酬,答诗。使君,是对刺史的称呼。
⑵背景:唐敬宗宝历二年,诗人刘禹锡被罢和州刺史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罢苏州刺史白居易相会,在酒席上白居易吟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相赠,诗中白居易对刘禹锡被贬的遭遇,表示同情和不平。刘禹锡写此诗回赠。白居易《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为我行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磋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3.阅读理解要求参照注解,解释诗歌内容:
“巴山蜀水”本是一片荒僻的地方,二十三年被贬到这里,如同被弃一样,痛苦与孤独。想到 常常怀念亡友,重返京城好似隔世之人。沉船侧畔有千艘船只竞相进发,病树前头有万棵树木萌春。今天听您吟罢这首诗,举酒干杯振作了我的精神。
4.师生共同读品诗句研读赏析:
①首联:交代了什么?体会“凄凉地”和“弃置身”这些富有感情色彩的语句。
明确:诗人在二十余年的贬谪生活中,多次迁徙边远地区,这里用“巴山楚水”泛指朗州、连州、夔州、和州等边远地区。表达痛苦、孤寂、愤激之情。
首联:刘禹锡因为参加顺宗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而被贬到郎州,连州,夔州,和
州,郎州在战国是时是楚地,夔州在秦,汉时属巴郡,楚地多水,巴郡多山,“巴山楚水”泛
指贬地,作者没有直率倾诉自己无罪而长期遭贬的强烈不平,而是通过“凄凉地”和“弃置身”
这些富有感情色彩的语句,让读者体会作者长期谪居的痛苦经历,感觉到诗人抑制以久的愤激
心情。
②颔联:此联用了什么手法?意在传达什么心情?
明确:用典。“闻笛赋”典故表达诗人对受害的战友的悼念,“烂柯人” 典故抒发诗人对
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人事俱非,恍如隔世,百感交集,不胜感慨。
颔联:“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当时掌
握政权的司马氏集团而被杀。一次向秀经过亡友嵇康的旧居,听见邻人吹笛,不胜悲叹,于是
写了《思旧赋》。意思为想起当年因政治改革失败被杀被贬的朋友,不胜怀念。“烂柯人”指晋
人王质。据《述异记》,王质人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便停下来观看。等到棋局终了,手
中的斧炳已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此处作者以王质自比,写自己被贬离京虽
然只有二十余年,但心里却有隔世之感。这两句活用典故抒发自己长期被贬的心境。
③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如何理解?
明确:“沉舟”“病树”为诗人自喻。这两句针对白居易赠诗中“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
官职独蹉跎”两句而发。白诗的意思是您是个这么有才能的人长期被贬边远地区。寂寞地闲望
山水风光,而朝廷的重要官职将由谁来承担呢?而刘诗答的意思是虽然我一人被贬远迁,但后继
者仍大有人在。何必为我一人可惜?显示了诗人开朗的胸怀。
“沉舟”、“病树” 自喻,“千帆过”,“万木春”比喻被贬后新贵们仕途得意。用这些具
体的景物形象地表达对现实的愤懑一洗伤感低沉情调,尽显慷慨激昂气概。在客观上饱含新陈
代谢的自然规律,充满哲理。
颈联:沉舟和病树是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而千帆和万木则比喻在他贬谪之后,那些
仕途得意的新贵们。表达自己遭贬的愤激之情。但这句包含着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说明了“新
生的事物必然要代替没落的事物” 这一哲理。
④尾联:结尾有什么用意?
明确:今日在酒宴上听到您(指自居易)诗歌《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真是高山流水遇知音,我喝着酒听着歌不禁觉得精神振作。
尾联:是点睛之笔。“长精神”含义深刻表现诗人意志不衰和乐观精神。
5.背诵这首诗。
三、《赤壁》:流露出的抑郁不平之气
1.朗读全诗。
2.作者简介:
杜牧:字牧之,唐代诗人。在诗歌创作上与另一位晚唐诗人“李商隐”齐名,并称“小
李杜”。
赤壁,是东吴大将周瑜打胜曹操的地方,在湖北赤壁市长江南岸。此“赤壁”是湖北
黄冈的赤鼻矶,只是借题发挥。
3.思考探究: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①《赤壁》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明确:这一把折戟与古代战争有联系,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
这两句的作用主要不在于作为诗的引导,它本身也蕴含着强烈的意念活动。沙里沉埋着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又发岁月流逝物存人非的感慨。凡是在历史上留下过踪迹的人物、事件,常会被无情的时光销蚀掉,也易从人们的记忆中消逝,但又常因偶然机会被人记起。正由于发现了这把铁戟,使诗人无法平静,因此他要磨洗并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前朝”——三国赤壁之战时的遗物。从而为下文铺垫。
②诗人怎样评价赤壁之战的?
明确:不以成败论英雄。赤壁之战的胜利,不过是借助东风而已,有很大的偶然性。③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二句议论感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7 .
明确:这二句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它似乎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3.齐读背诵这首诗。
四、《过零丁洋》:忧国之痛和愿死国难的冲天豪情。1.朗读古诗
2.简介作者及背景:
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一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1256年(理宗宝佑四年)中榜上第一名。在贾似道当权时受排挤。1275年,元军进攻临安,宋朝廷下诏征勤王兵。任赣州知州的文天祥组成万人的义军,北上守卫。1276年任右丞相,被派往元军营谈判,被扣留。押解中在镇江逃出,得到人民的帮助,流亡至通州(今江苏南通),从海道到福建,与张世杰、陆秀夫等在福州拥生赵呈为帝,坚持抗元。1277年进兵江西收复了几个县城,使抗元形势大力好转。但不久为元军所败,退入广东。1278年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被俘。元将张弘范叫他写信招张世杰投降,遭拒绝,书《过零丁洋》诗以明志。1279年被送到大都(今北京),囚3年,途经威胁利诱,始终不屈。1283年1月9日(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日)在柴市被害,从容就义。
此诗是文天祥的代表作,作与作者被俘后第二年。后来元军统率张弘范再逼他写信招降南宋在海上抵抗的将领张世杰等人,文天祥出此诗以明志节。3.讨论探究:
①此诗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哪两件大事?
明确:一是在他21岁时,因科举走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勤王抗元。4.颔联用了什么修辞?两句有何联系?
明确:“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用了比喻的修辞。国家山河支离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历经艰辛危苦。,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子。嘉佑进士。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等,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南宋时追谥文忠。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苏轼才情奔放,为宋代最杰出的作家,诗、词、文、书、画、文艺理论均有
5.颈联用了什么修辞?
明确:“双关”。上句追忆当年兵败福建时,忧念国事的心情,下句写目前不幸被俘的孤独处境。诗歌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可见,诗中“惶恐”、“零丁”具有双层含义。
6.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作者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他的舍身取义的民族气节。7.文天祥拒绝降元“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个有骨气的人,你能举出类似的事例吗?
明确:蔺相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苏武执汉节牧羊十九年;民族英雄岳飞精忠报国最终死在**亭上;邓世昌勇撞日舰;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刘胡兰在敌人铡刀下慷慨就义。
8.你还能写出哪些透着铮铮骨气的名句?
明确:“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明 于谦《石灰吟》);“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 郑思肖《画菊》);“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 李清照《乌江》);“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徐悲鸿)
四、小结:
背诵这些精品,犹如在诗海的沙滩拾到美丽的贝壳,把它放进你的箱箧吧,终身受益。
五、板书设计: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赤壁》
《过零丁洋》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诗人
杜牧:牧之 唐代诗人
文天祥:履善 号文山
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水调歌头》、《山坡羊潼关怀古》。
一、导入:
齐背、复习巩固。
二、《水调歌头》:缠绵悱恻与乐观旷达。
我们先来看看后人对这首词的评价。清朝的词评家胡仔曾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余词尽废”是什么意思呢?就好像这首词是一朵特别美丽的奇花,当它开放后,其他的花朵都失去了光彩。从“余词尽废”,可见后人对这首词的评价之高。那就让我们一起去欣赏这首词。先了解作者。
1.朗读全词,扫除文障:宫阙(què)绮户(qǐ)婵娟(chán)。2.作者背景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
独到成就。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少数诗篇也能反映民间疾苦,指责统治者的奢侈骄纵。其词于风格、体制上皆有创变,清雄旷放之作尤新人耳目,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著《东坡乐府》。
我们再了解一下这首词的写作背景。哪一句话提示了我们作者写作的背景?(小序)总结:中秋时,大醉时。“中秋”“兼怀子由”告诉了做词的时间和目的。那么农历中秋大家吃什么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有什么寓意呀?——团圆。要点提示:当时子由被贬谪到离苏轼约数百公里的山东济南,兄弟七年没有见面了。这是一首中秋咏月兼怀人的抒情之作。是中秋词中最著名的一首,向来脍炙人口,作于丙辰(1076)年秋节。当时作者41岁,为密州(现在的山东诸城)太守,政治上很不得意,与其弟子由已六七年不见,心情抑郁不欢。作者并未因此幻想超脱尘世,而是热爱着人间的现实生活。他认为,一个人一生很难十全十美,只要大家都能在月光下过得很好,也就可以了
3.介绍“词”的体裁:《水调歌头》四字,它是词牌名,它的作用是规定了一首词的每句的字数平仄等。
4.整体感悟:
①对照注释你认为词的上下阕主要写了什么?两者联系何在?
明确:上阕——望月写景;下阕——怀人抒情。两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②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
明确:实景:明月、酒、青天、“我”、风、清影、朱阁、绮户;虚景:宫阙、琼楼玉宇。
思考讨论
①首3句流露了作者怎样的向往?为什么会有?
明确: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皎洁的明月何时出现?我端起酒杯询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不知道月宫中的宫殿,今晚该是哪一年?诗人问月问年,发挥了奇特的想象。表达了对天上宫阙的向往。为什么向往呢?因为作者政治失意,内心激烈的矛盾。
②“又恐”暗示作者怎样的心情?
明确: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我想驾着长风回到天上,但又恐怕经不起那月中宫殿的高寒。诗人为什么想要乘风归去?想要离开现实,幻想忘掉一切,使精神有所寄托。但“又恐”,说明他又有所顾虑,未能忘情于现实。这里,天上和人间,幻想和现实,两方面都吸引着他,使他处在矛盾之中。
③“天上”好,还是“人间”好?
明确: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月下起舞,清影随人,清冷的月宫哪比得上人间?月下起舞令词人陶醉,这里没有天上的高寒,却有人间生活的美好。作者的思想由天上的幻境回到了现实。
④“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那几句在暗示什么?
明确:月光从朱红色楼阁的一面转到另一面,低低地挂在雕花窗户上,照着不眠之人。这三句写月光的转移。“转、低”表示夜深,“无眠”表示离情正浓。这就过渡到了下面的怀人。
⑤作者问月亮带着怎样的心情?
明确: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月亮对人不应该有什么怨恨,可是为什么它老是在人们离别时圆呢?用埋怨的口吻对月亮无可奈何的发问。
⑥面对这样的无奈诗人如何顿悟的?
明确: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间有离别的痛苦、团聚的欢欣,月亮也会有阴藏晴出,团圆残缺。这些事自古以来难得圆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只希望人人年年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作者的内心矛盾有没有得到解脱呢?解脱了,通过自我安慰。人事无常,有聚有散,自古如此。人的悲欢离合也同月的阴晴圆缺一样,两者都是自然的常理,是人生无法克服的遗憾。既然如此,就不必为此悲伤,只要大家都能在月光下过得很好,就可以了。“人不能选择天气,但可以选择心情。”
作者由幻想超然物外,到重新认识到现实的美好,认识到现实总有不完美的地方,战胜了自己消极地想要离开现实的念头,表现了作者的乐观、旷达的胸怀。
5.总结:学完了这首词,我们深刻地认识了这位伟大的文学家。他的一生时常处在坎坷之中,他的心里,有那么多的矛盾和斗争。但他却始终有着那么乐观的精神,那么宽阔的胸襟。不因为宦海的沉浮而自暴自弃,不因为生活的境遇而怨天尤人。让我们油然而生敬佩之情。6.译文:
皎洁的明月何时出现?我端起酒杯询问青天。不知道月中宫殿,今晚该是哪一年。我想驾着长风回到天上,又恐怕经不起那月中宫殿的高寒。月下起舞,清影随人,清冷的月宫怎比得上人间。月光转过朱红色楼阁,贴近雕花的窗户,照着离人不能成眠。它跟人不应该有什么怨恨,为什么总是在别离时又亮又圆?人间有离别的痛苦、团聚的欢欣,月亮也会阴藏晴出,团圆残缺。这些事自古以来难得圆全。但愿我们岁岁平安,远隔千里,共对这明月互相祝福。
7.音乐欣赏
听音乐可放声跟唱。加强背诵。听完一遍,回到首页齐读课文。(或背诵)
*8.欣赏诗词的方法
明确:第一步:初读全诗,感知内容。第二步:驱遣想象,再现情景。第三步:诵读品味,领会诗情。
三、《山坡羊·潼关怀古》:对国计民生的忧虑等。
1.朗读全诗。2.作者简介:
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人,元代著名散曲家。曾任监察御史,因批评时政而免官,复官至礼部尚书,又辞官隐居济南云庄,天历二年(1329年),征拜陕西行台中丞,到官四月病卒。张养浩自幼好学,上自儒家经典,下至诸子百家,唐诗、宋词、笔记小说,无所不读,又诗赋、文章无所不能,尤长于散曲。他隐居济南云庄8年期间,登华不注,游大明湖,览龙洞,赏泉水,“寄傲山林,纵情诗酒”,创作了大量诗文散曲。其作品流传下来的有散曲小令160多首,诗近400首,各类文近百篇。3.简介“曲”和背景: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宋朝不仅继承了唐朝的诗而形成了宋诗独具的特点,而且又有词的兴起。到了元代,另一种新兴的体裁是曲。曲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戏曲,另一种是散曲。散曲没有动作、说白,便于清唱,包括套曲和小令。套曲由若干曲子组成,小令以一支曲子为独立单位。小令以一支为限,如果两三支合为一个单位,叫做带过曲。课题的《天净沙》《山坡羊》都是标有题目的小令。
“山坡羊”,曲牌名,“潼关怀古”是标题。这首小令是元文宗天历年间,关中大旱,张养浩被征召任陕西行台中丞,在他赴任途中经过潼关时触发了追念古代情怀而作的,表现了作者对民间疾苦的关心和同情。4.结合课文小注,翻译本文。
像是群峰众峦在这里会合,像是大浪巨涛在这里震怒。华山在腹,黄河守门,好一条潼关路。遥望长安古西部,思绪沉郁又起伏。途经秦汉故地,引出伤感无数。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泥土。唉!一朝兴起,百姓受苦;一朝败亡,百姓还受苦。
5.分析结构特点。(学生讨论后回答)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第一层(头三句):写潼关雄伟险要的形势。第一句写重重叠叠的峰峦,第二句写怒涛汹涌的黄河,第三句写渲关位于群山重重包围、黄河寒流其间那除隘之处。山本是静止的,“如聚”化静为动,一个“聚”字表现了峰峦的众多和动感。黄河水是无生命的,而“如怒”则赋予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志,一个“怒”字,写出了波涛的汹涌澎湃。本层描写潼关壮景,生动形象。
第二层(四一七句):写从关中长安万间宫阙化为废墟而产生的深沉的感慨。第四、五句点出作者遥望古都长安,凭吊古迹,思绪万千,激愤难平。第六、七句点出无限伤感的原因。“官阙万间都做了土”,概括了历代帝业盛衰兴亡的沧桑变化。秦汉的一宫一阙都凝聚了天下无数百姓的血和汗,像秦王朝的阿房宫,但它却随着秦王朝的灭亡而化为焦土。王朝的兴替固然令人伤感,但作者最伤心的却是百姓之苦。
第三层(末四句):指出历代王朝的或兴或亡,带给百姓的都是灾祸和苦难。这是作者从历代帝王的兴亡史中概括出来的一个结论。三层意思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思想越来越显豁,感情越来越强烈,浑然形成一体。全曲景中藏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6.作者心情不愉快(意踌躇)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作者行经潼关时所见所感:望西都意踌躇,感慨万千。西都即长安,曾经是好几个朝代的都城,它繁荣昌盛过。而如今眼前只剩下一片荒凉,当年万间宫阙都做了土。这是何等令人伤心!灾难频繁,百姓受苦。
7.怎样理解“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句话?
明确:“亡,百姓苦”好理解。王朝灭亡之际战乱频仍,民不聊生。“兴”,怎么也“百姓苦”呢?王朝之“兴”必大兴土木,搜刮民脂民膏,百姓不堪其苦。像秦王朝兴起时,筑长城,开驰道,造官室,劳役繁重,百姓受尽了苦。“兴,百姓苦”一句,发人所未发,深刻而警策。兴则大兴土木,亡则兵祸连结,不论“兴”、“亡”受苦的都是百姓。表现作者忧虑国计民生的思想感情。
8.归纳总结:这首小令语言精练,形象鲜明且富有人民性,是整个元散曲中的优秀作品。
四、板书设计:
《水调歌头》
《山坡羊潼关怀古》 上阕:望月(景)
第一层:写潼关雄伟险要的形势。
下阕:怀人(情)
第二层:写从关中长安万间宫阙化为废墟而产生的深沉的感慨。
第三层:指出历代王朝的或兴或亡,带给百姓的都是灾祸和苦难。
【初中古诗后25首】推荐阅读:
初中必备古诗40首09-27
25年后初中同学聚会后的感言01-31
免费初中古诗教案01-28
初中古诗词综合05-23
描写夏天的古诗初中05-24
初中语文古诗赏析题目06-06
小学初中古诗词09-20
初中语文古诗理解默写10-09
初中语文古诗的鉴赏10-19
初中古诗名句赏析集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