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形资产管理制度设计

2024-10-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无形资产管理制度设计(共8篇)

无形资产管理制度设计 篇1

固定资产是指使用限期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来物质形态的资产。

由于固定资产在企业资产总额中一般都占有较大的比例,确保企业资产安全、完整,意义重大。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组织工作,涉及基建部门、财务部门、后勤部门等,必须由这些部门共同联手参与管理。同时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较强的技术性工作,固定资产管理应配备有工作责任心,工作能力强,懂业务、会计算机操作,会讲肯干的专职人员。固定资产管理一旦失控,其所造成的损失将远远超过一般的商品存货等流动资产。

一、固定资产的确定标准

按照新《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对固定资产的定义,“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以下特征的有形资产:(一)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二)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同时,该准则还特别强调,固定资产符合定义,且“固定资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一)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二)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可见,固定资产不仅包括房屋建筑物,也包括机器设备、运输车辆、仪器仪表等各类大型劳动工具,同时也包括采购部门,技术部门买的照相机,也可能包括生产部门购买的办公桌。但新准则取消了价值标准,只要是具有上述所列特征的有形资产,同时满足固定资产2个确认条件的,都应确认固定资产。

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七条明确: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一条所称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时间超过12个月的非货币性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

由此可知,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也取消了固定资产的价值标准,凡是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时间超过12个月的非货币性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

活动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都界定为固定资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条的规定,购进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与购进固定资产的价款一同计入“固定资产”,但属于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地区除外。

新《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第八条规定,外购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

因此,固定资产应以含税价格界定。

二、固定资产的管理

1、固定资产管理的基本目标

正确进行固定资产投资,维护、保管好现有固定资产,保证公司固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提高固定资产利用率。

2、固定资产的购置管理

新增的固定资产要有可行性分析,在购置之前,要写请购报告,由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初审后,上报公司财务部,由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与财务部共同签署意见报东华理工大学财务处,经东华理工大学财务处批准再报国资委审批,只有经过国资委批准之后才可进行固定资产的采购。

3、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

对于生产设备的日常管理,坚持“谁使用、谁维护、谁保养”的原则,做到日保养、周保养、月保养、季保养和年保养,同时做好保养记录。

4、固定资产的交接管理

调离公司的员工无论其领用的固定资产是在哪个部门是领购的均需完整的交出所领用的固定资产,否则不予办理调动手续。未调出公司,同时又必须随调动人转移的固定资产应由本人提出申请,经主管固定资产的部门批准办理固定资产的转移手续。

三、固定资产的管理职责

公司主要行政负责人全面负责本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贯彻、落实政府相

关部门和公司固定资产管理的方针、政策,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机构,配备必要的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完成任期内本公司固定资产管理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

1、资产管理部门的职责

(1)负责编制固定资产购置、建设与改造计划,并组织实施。对报废固定资产进行审核并提出处理意见。

(2)负责固定资产技术管理工作,对固定资产进行技术鉴定和经济论证,制定固定资产操作规程和保养维修制度,监督并检查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

(3)组织办理固定资产的验收、交付、拆除、报废清理等工作,对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核销提出申请报告,对固定资产盘盈、盘亏和毁损事故进行调查并提出处理意见。

(4)负责固定资产的动态管理,参加固定资产清查,保证账、卡、物相符。

(5)负责建设改造项目的询价和招标工作,审核并经批准后签订采购(施工)合同。必要时会同财务部门、审计部门对工程造价进行审核。

2、财务部门的职责

(1)负责固定资产的财务管理工作。根据固定资产购置、建设与改造计划,编制财务预算,确保资金来源。

(2)负责固定资产的日常核算工作,及时办理固定资产的新增、调拨、出租、报废和计提折旧等账务处理事项。有效运用固定资产信息管理系统对各种动态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功能。

(3)参加固定资产资产的项目招标、验收、转让、出租、报废审批、评估等管理工作。组织固定资产的清查工作,会同有关部门保证账、卡、物相符。

(4)负责办理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核销工作。

3、使用部门的职责

(1)合理使用固定资产,严格遵守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与维修保养制度,确保本部门固定资产完好。

(2)设立固定资产管理员,建立“固定资产卡片”,加强固定资产的动态管理,做好固定资产的登记与统计工作。

(3)根据资产的使用状况和生产管理的需要,及时向资产管理部门提出增减、修理、调拨、废等意见,并经批准同意后办理相关手续。不得擅自调拨、转移、出售、变卖、拆除、报废固定资产。

(4)参加固定资产的验收、清查等工作。

4、审计部门的职责

(1)负责审查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各项制度执行情况,并进行审计评价,促进并明确相关部门和人员之间的职责分工,加强制约,纠正错弊。

(2)负责审查固定资产购置、调拨、报废、盘盈、盘亏;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核销等工作的合法性、真实性和正确性。(3)参与固定资产的清查工作。

四、科学的职责分工

企业应当建立固定资产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固定资产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同一部门或个人不得办理固定资产业务的全过程。

固定资产业务不相容岗位至少包括:(1)固定资产投资预算的编制与审批;(2)固定资产投资预算的审批与执行;(3)固定资产采购、验收与款项支付;(4)固定资产投保的申请与审批;(5)固定资产处置的审批与执行;

(6)固定资产取得与处置业务的执行与相关会计记录。

对于这六条规定,我们应当从以下方面理解:有关固定资产的主要业务有编制资本预算;购置固定资产;验收固定资产;保养和维修;折旧;盘点;报废与清理。为了加强控制,各业务必须有明确的职责分工。

(1)固定资产的需求应由使用部门提出。采购部门、企业内部的建筑或建设部门一般无权首先提出采购或承建的要求。

(2)资产请购或建造的审批人应与请购或建造要求提出者分离。(3)资本预算的复核审批人应独立于资本预算的编制人。(4)固定资产的验收人应同采购或承建人、款项支付人职务分离。(5)资产使用或保管人不能同时担任资产的记账工作。

(6)资产盘查工作不能只有使用、保管人员或只有负责记账的人员来进行,应由独立于这些人员的第三者共同参加。

(7)资产报废的审批人不能同时是资产报废通知单的编制人。

五、固定资产的范围与分类

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使用期限超过1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并且使用年限超过2年的,也应当作为固定资产。

1、经营相关的固定资产: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和其他与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

2、非经营相关的固定资产:不属于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并且使用期限超过2年的。

六、预算管理

企业应当建立固定资产预算管理制度,根据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生产经营发展目标等因素拟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对项目可行性进行研究、分析,编制固定资产投资预算,并按规定程序审批,确保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科学合理。对于重大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应当考虑聘请独立的中介机构或专业人士进行可行性研究与评价,并由企业实行集体决策和审批,防止出现决策失误而造成严重损失。

对于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有关部门应严格按照预算执行进度办理相关手续;对于超预算或预算外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应由固定资产相关责任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批后再办理相关手续。

就固定资产的预算控制,我们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和管理: 1.编制资本支出预算,应由工程技术、计划、财务、采购、生产等部门的人员共同参加,以便减少资本支出预算错误发生的可能性。

2.资本支出预算必须在考虑多种因素的基础上予以编制。这些因素包括:投资预算额、该投资的机会成本、投资的资本成本、预计现金净流入等。

3.对于投资额较大的专案,资本支出预算应有各分项投资预算额,以便日后对投资实际支出额的控制。而对于投资将对企业产生重大影响的资本支出预算则必须由董事会批准才能执行。

七、请购与审批

企业对于外购的固定资产应当建立请购与审批制度,明确请购部门(或人员)和审批部门(或人员)的职责权限及相应的请购与审批程序。固定资产采购过程应当规范、透明。对于一般固定资产采购,应由采购部门充分了解和掌握供应商情况,采取比质比价的办法确定供应商;对于重大的固定资产采购,应采取招标方式进行。

对一些专用固定资产如电脑、打印机等,由于其移动的方便性,管理上容易滋生漏洞。针对其管理上的薄弱环节,应制定特别的业务处理流程。如电脑等设备从确定采购时起就给出其“身份证”,定好使用人,确定责任人。

对重大工程建设项目,企业成立专门管理小组。成员应来自工程部,审计、财务,投资、专家及使用单位,共同参与项目论证、公开招标等环节的工作。既体现公平、公正原则,又通过招标等良性竞争手段,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

八、采购控制

虽然准则没有对固定资产的采购过程作出明文规定,但是固定资产的采购也是容易出现问题的一个环节,不可忽视。

采购部在执行固定资产采购程序时,应先向供货商询价,并取得厂商之报价单,进行比价,以报价较低且品质佳之核准厂商为采购对象,单批次5万以下(含)寻找至少2家以上的供应商进行询价比价;单批次5万以上至30万寻找至少3家以上的供应商进行招标采购,并报财务总监审批;单批次30万以上寻找至少3家以上的供应商进行招标采购并组织招标小组确定出最优方案,报财务总监、总经理审批。

依请购单填写订购单并与供货商联络订购事宜,按一般采购程序办理。重要固定资产或单台5万元以上或单批10万以上的采购,采购单位应与厂商签订购买合同。合同一式两份,由采购部与供货商分别留存一份;采购部应复印一份留存,原件与发票交财务作为付款入账的依据。

九、验收控制

通过各种渠道取得的固定资产的验收管理:

企业应当建立严格的固定资产交付使用验收制度,确保固定资产数量、质量等符合使用要求。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的验收工作由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使用部门及相关部门共同实施。

企业外购固定资产,应当根据合同协议、供应商发货单等对所购固定资产的品种、规格、数量、质量、技术要求及其他内容进行验收,出具验收单或验收报告。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企业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应由制造部门、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使用部门共同填制固定资产移交使用验收单,验收合格后移交使用部门投入使用。

企业对投资者投入、接受捐赠、债务重组、企业合并、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外企业无偿划拨转入以及其他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均应办理相应的验收手续。

企业对经营租赁、借用、代管的固定资产应设立登记簿记录备查,避免与本企业财产混淆,并应及时归还。

对验收合格的固定资产应及时办理入库、编号、建卡、调配等手续。对于验收控制,企业应当重点关注:

从外部购入的设备,采购人员应与厂商联系送货时间及地点。固定资产送达时,请购单位、采购人员、管理部门均应派员会同点收数量、检查品质及规格是否与请购单相符。其验收程式可按照存货验收程式进行,所不同的是固定资产一般要求有较高等级的技术人员来检查其质量或精密程式,故购入设备必须经过专职工程师的检查,并在收货报告单上签字同意。通过建筑或通过安装取得的设备在正式向承包商签发验收合格证书前,应作全面和综合性的测试验收验查工作。

各种监督和测试工作应当加以文字记录,并作为工程验收合格证书的附件妥善保管,验收合格证书必须由指定的授权人审核签字。

固定资产验收合格后,管理部门开具设备分配通知单并登记固定资产管理台账。采购人员将固定资产交请购单位使用。

十、固定资产的计量

固定资产按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外购的固定资产,以进价加运输、装卸、包装、保险等费用作为原则。需安装的固定资产,还应包括安装费用;

自行建造固定资产的成本,由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构成;

投资者投入固定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债务重组取得债务人用以抵债的固定资产,一该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其入账价值,并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该用以抵债的固定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在非货币性交换具备商业性质和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前提下,非货币性交易换入的固定资产通常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确定其入账价值,除非有确凿证据表明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更加可靠;不满足上述前提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换入固定资产的成本,不确认损益;

以同一控制下的公司吸收合并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按被合并方的账面价值确定其入账价值;以非同一控制下的公司吸收合并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按公允价值确定其入账价值。

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按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入账价值。

购建固定资产使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借款利息和外币借款利息及汇兑差额予以资本化。

固定资产的弃置费用按照现值计算确定入账金额。

十一、固定资产使用、维护环节的控制

(一)使用控制

企业应加强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授权具体部门或人员负责固定资产的日常使用与维修管理,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与完整。

企业应当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固定资产明细及标签,确保具备足够详细的信息,以便固定资产的有效识别与盘点。

固定资产移动应当得到授权。

对固定资产都应设立卡片,有条件的单位,应尽量选用合适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用电脑来管理固定资产数据。要及时对系统中的数据进行了一番清理,查错防漏。在科技发展、环境及其他因素发生变化时,应调整相关固定资产的净残值。

设立企业各职能部门内部的设备管理员或称作二级设备管理员,并加强对其进行固定资产管理知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对其所在部门设备使用和变动情况的监管力度。

加强对在建工程账户的检查和清理,对已经在用或已经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固定资产及时验收入账或暂估入账。

对精密贵重以及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仪器设备,归口管理部门应制定具体操作规程,指定专人进行操作。

做好固定资产的投保工作,并确保范围恰当,金额足够。杜绝“重采购,轻管理”的现象。

(二)固定资产的折旧控制

企业应依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企业实际,确定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范围、折旧方法、折旧年限、净残值率等折旧政策。折旧政策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按照规定程序审批。

折旧控制的主要作用在于保证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及残值估计的合理正确。为此,企业应广泛征求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会计人员的意见;收集类似设备的各种历史资料,参照税务部门规定、标准。

折旧方法一经选定,应一贯沿用。折旧方法的改变,事先应由相关部门审核批准并在财务报表上说明其理由。

1、根据财政部颁发的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结合本公司的具体情况,折旧方法采用直线折旧法。国产生产设备的折旧年限为10年,进口设备为15年。房屋和

建筑物的折旧年限为20年,运输I具的折旧年限为4年,电子设备的折旧年限为3年。

2.直线折旧法的固定资产折旧率和折旧额的计算公式如下:(1)年折旧率=(1-净残值率)÷折旧年限(2)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3)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月折旧率

3、固定资产折旧根据上述有关计算公式按月计提。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次月开始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从下月起不再计提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其净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不再补提折旧。

4、按照规定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分别按用途性质计入制造费用、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等。

因特殊原因需要采用其他折旧方法的,必须报公司批准。

(三)维护控制

企业应当建立固定资产的维修、保养制度,保证固定资产的正常运行,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

固定资产使用部门负责固定资产日常维修、保养,定期检查,及时消除风险。固定资产大修理应由固定资产使用部门提出申请,按规定程序报批后安排修理。

固定资产技术改造应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可行性论证,审批通过后予以实施。企业应设置专门管理固定资产的机构,加强固定资产的维修和保养工作。该机构的职责包括:每年制订出各类房屋设备等的维修计划与实施维修计划或根据使用中出现的应急情况采取修理措施;监督使用部门的使用情况;对使用、维修和保养的结果进行记录等。

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应对各种房屋和设备分别设置表单来记录使用、维修和保养情况,或者直接在替代房屋设备明细账的卡片或者表单上记录这些情况。记录应当定期检查。

(四)盘点控制

企业应当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

盘点前,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使用部门和财会部门应当进行固定资产账簿记录的核对,保证账账相符。

企业应组成固定资产盘点小组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根据盘点结果填写固定资产盘点表,并与账簿记录核对,对账实不符,固定资产盘盈、盘亏的,编制固定资产盘盈、盘亏表。

固定资产发生盘盈、盘亏,应由固定资产使用部门和管理部门逐笔查明原因,共同编制盘盈、盘亏处理意见,经企业授权部门或人员批准后由财会部门及时调整有关账簿记录,使其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

固定资产同存货相比,遗失或被盗的可能性较小,但他们长期地存在,物质实体同账面记录不一致,或者物质实体已处于不正常使用的状态,或者被遗忘的可能性也较大。定期盘查固定资产是保护财产的必要控制手段。

企业应定期(视财产的性质不同而不同,通常至少每年一次)组织盘点固定资产实存情况。盘点工作应由负责保管、记账等不同职能的人员以及厂房设备无关的其他局外人共同担任。盘点结果记录在盘点清单上,清单内容包括:固定资产的名称、类别、编号、存放地点、目前使用状况和所处状态等。盘点人员(一般要求2人以上)应在盘点清单上签字。实地盘点结束后,应将盘点清单内容同固定资产卡片相核对,如发现差异或固定资产已处于不能正常使用状态,应由固定资产保管部门负责审查其原因,经过一定的批准程式,才能进行账面调整。每次盘点的清点单应归档保存。

十二、固定资产的清查

1、为保证固定资产的完整和年度会计决算报告的真实、完整、正确,公司必须每年实地盘点一次,认真面价值。清查工作应由公司行政负责人亲自负责,成立由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审计部门、资产使用部门等组成的资产清查小组全面清点实物,查清固定资产的数量、质量、技术状况。

2、财务部门应提供各使用部门的固定资产清单。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审计部门、资产使用部门按照“以物对账,以账查物”的原则,共同进行现场盘

点。盘点完毕后:

3、由资产清查小组向董事会或经理办公会提交清查报告,说明资产盘点情况、资产运行状况;对盘盈、盘亏毁损等问题,资产管理部门会同审计部门、财务部门进行调查并提出相应处理意见。

4、财务部门按照批准后的处理意见进行账务处理。

十三、固定资产的减少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固定资产,可申请报废:

(1)已满使用年限,磨损程度严重,无继续使用价值的。

(2)虽未满使用年限,但主要结构和部件损坏严重,技术落后,无修理改造价值的。

(3)因改造、扩建工程及城市规划需要拆除的。

(4)根据国家规定需要更新换代或应予淘汰的。

(5)捐赠出去的固定资产

1、各单位大型装卸机械的报废处理必须上报财务部门审批。

2、固定资产的报废清理由使用部门提出,经资产管理部门进行技术鉴定后,填写“固定资产报废申请表”,按规定审批权限,办理报批、报备手续。财务部门据此填制“固定资产动态单”,同时,办理账务处理手续并注销“固定资产卡片”。

3、各单位应制定报废资产处理流程、方法。处置收入必须及时交本单位财务部门进行账务处理。

4、各单位应建立“固定资产处置登记簿”,记录被处置资产的名称、型号、原值、净值、批准处置日期、处置方式、存放地点、处置日期,以及处置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变价收入和接受单位等内容。

5、对外出租的固定资产,必须签订租赁合同、协议。各单位资产管理部门会同财务部门按期办理租费结算手续,到期必须收回或重新签订合同、协议。

6、固定资产对外投资必须进行评估。

7、凡对外捐赠固定资产,必须报财务部门审批。

8、固定资产的调拨、出租、对外投资、捐赠,由资产处置单位资产管理部

门负责填制“固定资产有(无)偿交接记录”,经双方签证盖章后,由财务部门填制“固定资产动态单”,同时,办理账务处理和销卡手续。各单位固定资产内部使用部门变动时,由资产管理部门填制“固定资产内部转移单”,经双方交接签收后,由财务部门办理转账转卡手续。

十四、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

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并且终止确认

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十五、固定资产的报废处理

所有的固定资产的报废处理均需报国资委审批。

企业出售、转让、报废固定资产或发生固定资产毁损,将处置收入扣除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固定资产盘亏造成的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固定资产报废通知单至少一式三联,一联由审批人留底备案;一联作为执行报废工作的授权证明;一联交财务部门。财务部门收到执行完毕的报废通知单后,应审查通知单是否经执行部门主管的签字认可,并应及时注销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

十六、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

各部门的固定资产统一由公司财务部门建账管理。财务部门根据固定资产的购置发票,领用单据及时登记固定资产账,建立固定资产卡片或台账,固定资产卡片一式两份,一份留在公司财务部,一份给使用部门。

十七、违规责任

1、对于固定资产管理混乱、账实不符,设备严重失修而影响经营生产的,应追究企业领导人或有关责任人的行政责任。

无形资产管理制度设计 篇2

媒体资产管理系统是为数字电视、移动电视、多媒体内容发布等业务需求而开发的内容管理平台,主要是对各种类型的视频资料、音频资料、文字、图片等媒体资料的数字化存储,编目管理,检索查询,非编素材转码,信息发布,以及设备和固定资产等进行全面管理的系统。本文将从电视台的需求出发,介绍如何设构建一个适合电视台需求的媒体资产管理系统。

一、系统总体架构和组成

媒体资产管理系统一般由存储管理子系统、内容管理子系统、媒体处理与服务子系统、网络管理子系统、资料上载子系统、资料编目子系统、资料下载子系统和资料检索子系统组成。系统内部采用基于FC和以太网的双网结构,FC网络用于连接上下载工作站、转码服务器、迁移服务器、磁盘阵列、数据流磁带库、FC交换机等设备;以太网络用于连接编目工作站、检索工作站、流媒体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等设备。

二、系统功能实现

整个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以数据库为纽带,软件负责整个系统的自动运行。下面将对八个子系统进行介绍。

1. 存储管理子系统

存储管理子系统采用HSM数据分级存储体系,将存储系统划分为在线、近线与离线三个存储区,适应媒体节目存储不同数据及对象的存储要求。各存储区将根据实际应用要求,配置相应的存储设备。三个存储区应使用完备合理的存储迁移调度策略,共同完成数据对象的存储、交换和维护任务。

(1)迁移管理服务器。它是数据迁移管理体系的核心,统一调度所有的数据迁移任务,迁移任务由生产系统的非编工作站或者媒资编目工作站发出。在全局迁移策略的控制下,迁移管理服务器协调网关和迁移服务器完成实际的数据迁移。

(2)迁移服务器。它是实际完成数据在近线与在线存储之间迁移的设备,受迁移管理服务器的调度和管理。

(3) MDS服务器。该服务器与存储管理软件协同工作,实现对在线存储磁盘进行访问管理。

(4)离线管理工作站。存储管理子系统内部近线和离线之间的数据迁移表现为磁带的上线与下线,实际上是离线管理业务。离线管理工作站对离线业务进行管理和维护。

2. 内容管理子系统

内容管理子系统提供内容管理所需的元数据体系建立、对象关联定义、元数据访问服务、内容检索服务、版权与权限管理、应用级存储对象与迁移管理等核心功能、配置管理界面、针对行业典型应用封装的基础业务中间件及二次开发API接口等。

内容管理子系统是一个信息平台产品,其主体面向数字音视频资料的存档、管理、交换、发布等业务,并提供电视台节目制作流程业务支持。同时,内容管理又是一个宽口径的资料系统,可面向多种数字化后的资料管理需求,如图片、电子图书等,并提供相应的业务支持。

(1)应用服务器。它主要负责编目、检索、业务流程管理、用户权限管理等业务中间件服务,以及数据库中间件服务。其主要负荷是大量的I/O请求处理,与数据库系统密切配合。

(2)数据库服务器。它负责元数据信息管理,保存了大量的记录信息。其业务特点在于:并发访问量大、实时性要求较高、可用性、扩展性、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高,其数据库规模与容量属中等级别,因此,在服务器的选型时主要考虑选用企业级服务器的中档产品。

3. 媒体处理与服务子系统

媒体处理与服务子系统主要功能是对指定的资料集进行转码/处理,可根据任务请求情况进行任务分配,将源音视频文件转成目标格式;该模块根据任务中描述的入点出点信息,可实现资料片段的剪辑合并,并对转码/处理完成的视频文件进行质量审核。同时为其他子系统提供编目、检索等支持服务。

(1)转码调度服务器。它处于分布式转码结构的中间层,统一调度各种转码请求和任务解析。

(2)转码服务器。它以模块化方式,提供内置的专用或通用处理器,以超实时速度完成各种格式之间的互转。

(3) WEB服务器。它主要负责提供节目素材的检索和下载服务,为远程编辑、编目站点提供检索、下载和数据回传服务,同时,提供网页浏览的服务,为台内和台外提供网页方式的资料浏览。其主要负荷是大量的数据吞吐,I/O请求多。

(4)全文检索服务器及网关。全文检索网关实现从关系数据库提取全文检索信息的功能,一般采用定时更新机制。全文检索服务器实现对索引数据库的管理,以及处理检索请求信息。

4. 网络管理子系统

网络管理子系统负责媒资系统的权限认证、系统工作流程定制、基础数据管理、系统日常运行维护、各种运行数据的统计分析以及关键数据备份与恢复等工作。

(1)数据库/域服务器。其中域功能为系统内各应用站点提供统一的域服务,同时实现DNS和DHCP服务。

(2)网络管理服务器。为各种应用定制多样化的工作流程,统计和分析系统中各种应用数据(资源、用户、资料、业务处理过程)的使用状况,提供统一的权限认证服务,为台内和台外用户提供完整可靠的认证机制,负责对硬件设备和网络的运行状态、性能和故障等做统一监控和管理,同时提供分布式防病毒处理系统。

5. 资料上载子系统

资料上载完成传统介质资料数字化到系统中的过程和已存在数字资料的导入过程。上载过程也可能包括同步的自动编目(如关键帧识别,从磁带上的电子芯片或光盘上获取拍摄时设置的元数据)和一定的同步手动编目操作。

6. 资料编目子系统

资料编目子系统将遵循《国家广播电视音像资料编目规范》对节目/素材的内容层次属性做详细描述,使其符合资料长期保存、再利用和交换的要求。编目过程中可配置不同权限用户实现不同编目层次的编目控制,还可进行多次审查以控制编目质量。通过编目审查的元数据可作为全文检索数据库的基础数据。编目模块包括:任务管理、初/高级编目、编目审核和离线编目。

7. 资料下载子系统

资料下载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完成向现有网络系统提供所需资料,另一方面完成将数字资料反向发布到传统介质上的过程。

资料下载子系统主要完成向新闻制作子系统和制作网提供素材,为办公网提供资料检索和查询服务,为录像带或光盘下载提供输出,为今后的数字电视平台、网站、(VoD,Internet)和节目交换平台提供扩展接口。

8. 资料检索子系统

资料检索系统负责为应用端用户提供各种资料检索界面,并能够支持多样化的资料检索手段。资料库检索系统的核心设备是检索软件和检索工作站。

资料检索完成终端用户对资料的查询和再利用过程。按检索的方式划分,可分为参量检索(根据资料分类、具体的关键字/标注属性等内容)、全文检索(通过编目后内容生成的全文检索库)和未来的内容检索(根据关键帧图片、音视频资料内容)。检索得到的结果是用户所需要的资料索引,用户可根据此索引对资料直接引用或发起迁移请求,或跳转到其他业务处理环节。

三、结束语

无形资产管理制度设计 篇3

一、资产评估机构现有薪酬制度存在问题解析

薪酬,是维持和促进资产评估机构人才满意度并因此提高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的最重要的激励手段之一,也是能否吸引和留住人才的关键。据调查,在导致资产评估人才流动的因素中,薪酬因素位居第一。虽然在薪酬制度上已做出调整,但许多员工仍频繁“跳槽”。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哪里,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原因主要有三:

1.重业务轻管理,老板盲目决定员工薪酬水平

许多资产评估机构因為没有专业的HR部门对市场进行了解,仅由老板根据招募人员原先工资水平及“行规”的加薪幅度制定薪资的行为导致资产评估人才薪资节节攀升。同时,对于一些职位,老板不了解市场行情,给出过低的薪酬,这些都造成了人才为追求高薪而不断跳槽的状况。

2.员工之间薪酬等级、薪幅和间距没有合理差别,收入分配缺乏公平和层次

资产评估机构规模的扩大必定会增加新的职位和相应的职位,但许多公司各职位的报酬没有根据该职位的职位评估来确定和调整,高级管理人员和优秀研发人员拿高报酬不能让其他员工感到拿得有理有据,拿低报酬又不能留住人才。员工之间的薪酬级别和间距没有科学合理的依据。

3.薪酬水平市场定位偏低

公司的工资水平合理,相比整个市场和同行业的薪酬状况具有吸引力,公司才具备竞争力,才能吸引优秀的人才。但如果公司薪酬较市场水平明显偏低,一方面会造成人员严重流失,不利于公司内部的稳定。那些教育水平较高,素质相对较好的员工如果得不到期望的更高薪酬,则很容易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后跳槽到其他公司。另一方面也不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加入。其结果形成公司不断招聘新雇员以满足运作需求的同时,老雇员又不断离职的恶性循环,这对人力资源是一种很大的浪费。

二、薪酬制度再设计的理论依据:波特——劳勒综合激励理论模型

该模型是美国心理学家、管理学家波特(L•W•Porter)和劳勒(E•E•Lawler)在弗罗姆期望的理论基础上发展出的一个更全面的激励模型。这种模型的具体内容是,一个人在做出了成绩后,得到两类报酬。一是外在报酬,包括工资、地位、提升、安全感等。另一种报酬是内在报酬,即一个人由于工作成绩良好而给予自己的报酬。它对应的是一些高层次的需要的满足,而且与工作成绩是直接相关的。“内在报酬”与“外在报酬”不能决定是否“满足”。我们注意到,在其间必然要经过“所理解的公正报酬”来调节。也就是说,一个人要把自己所得到的报酬同自己认为应该得到的报酬相比较。如果他认为相符合,他就会感到满足,并激励他以后更好地努力。如果他认为自己得到的报酬低于“所理解的公正报酬”,那么,即使他得到的报酬量并不少,他也会感到不满足,甚至失落,从而影响他以后的努力。这一理论模型对于资产评估机构薪酬制度的再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三、资产评估机构薪酬制度的再设计

1.建立团队奖励计划 

资产评估是项协作性很强的工作。因此,基于团队的奖励对组织的绩效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使人们意识到只有团队协作,自己也才能获益。尽管从激励效果来看,奖励团队比奖励个人的效果要弱,但为了促使团队成员之间相互合作,同时防止上下级之间由于工资差距过大导致出现低层人员心态不平衡的现象,所以有必要建立团队奖励计划。对优秀团队的考核标准和奖励标准,要事先定义清楚并保证团队成员都能理解。

2.注重“内在薪酬”

内在薪酬较之外在薪酬,虽然激励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但一经激励,不仅可以提高效果,更主要的是具有持久性。对于在资产评估机构中占有重要地位的高层次人才和知识型员工,内在的心理报酬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工作满意度和工作成绩。因此,企业组织可以通过工作制度、员工影响力和人力资本流动政策来执行内在报酬,让员工从工作本身中得到最大的满足。这样,企业减少了对好的薪资制度的依赖,转而满足和推动员工,使员工更多地依靠内在激励,也使这类资产评估机构从仅靠金钱激励员工,加薪再加薪的恶性循环中摆脱出来。 

3.员工参与薪酬设计

就薪酬而言,个人和企业组织都有各自的薪酬目标。作为员工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就希望通过获取高的报酬来加以体现,而企业组织为了有效利用资源和降低运转成本希望以“较小的投入”换取较大的回报。结果,两个薪酬目标之间没有合适的接口,企业付出的薪酬没有能激励员工更不能换回高的回报,而员工的愿望和目标同样被压制,产生怠工心理。造成单位对员工不满,员工对单位抱怨的局面。所以,管理层在制订薪酬制度时,有必要上下相互沟通和协调,让员工参与薪酬制度的制订,找到劳资双方都满意的结合点。让员工参与薪酬设计的显著优点是:与没有员工参加的绩效付酬制度相比,让员工参与设计和管理的报酬制度非常令人满意且具有长期激励的效果,同时,企业的投入达到最有效和最优化。

综上所述,我认为,中国资产评估机构薪酬制度虽然是中国评估业发展的真实写照,有一定的合理性。不过不可否认的是,现行的薪酬体系存在着许多不足,必须结合企业管理系统的进一步完善进行再设计。在这一方面,我们的资产评估机构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周成刚:现代企业薪酬激励研究.中国科技信息,2005

[2]肖嘉:合理的薪酬体系对企业成败至关重要.科学决策,2005

[3]加里•德斯勒:人力资源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第一版

[4]彭湘玉:国有企业薪酬分配问题探析[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7~3

[5]张玉霞.如何设计合理的薪酬体系[J].HR世界,2004(8).

作者简介: 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管理制度 篇4

为进一步加强医院国有资产管理,保证医院资产的安全性与完整性,根据财政部、卫生部颁发的《医院财务制度》和天津市财政局、天津市卫生局制定的《天津市医院财务制度实施办法》,特制定《环湖医院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管理办法》。

1、固定资产的购置审批 1.1、购建万元以上固定资产

医院购建单价万元以上或单价在万元以下但一次批量购置在十万元以上的固定资产,必须按照规模适度、科学决策的原则,根据有关程序,组织专家进行可行性论证,涉及大型专业设备、一般设备配置问题的,要按照准入规定履行报批手续。最终由医院党政联席会议集体决定,以此加强医院购置固定资产在立项、预算、审批等环节的控制。1.2、购建万元以下固定资产

购建万元以下的固定资产,一般由使用科室或归口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经主管院长、纪检书记签字批准后,方可购买。

2、购置

固定资产购建应由归口管理部门、使用部门、财务部门、审计监督部门及专业人员等共同参与,并根据有关规定履行必要的招标、签订经济合同以及必要的社会审计等程序,确保购建过程公开、透明,降低购建成本。

3、验收以及入账

取得固定资产时,归口管理部门以及使用部门人员应根据合同规定内容严格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同时,应按照财务制度规定及时登记入账,登记固定资产帐卡,防止账外资产的存在。

4、使用

4.1、医院建全三账一卡制度,即:财务部门负责总帐和一级明细分类账,财产管理部门负责二级明细分类账及建立使用部门卡片(台账一式二份),财产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各执一联。

4.2、大型贵重设备实行责任制,指定专人管理,制定操作规程,建立设备技术档案和使用情况报告制度。

4.3、财产物资管理部门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清点、核实、按期报废,并与财会部门核对,做到账账相符、账卡相符、账实相符。

5、处置

根据〈天津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处置管理办法〉规定,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是指事业单位对其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进行资产转让等行为,包括无偿调出、出售、报废、报损等。5.1、无偿调出固定资产的处置程序及审批权限

无偿调出是指在不变更所有权的前提下,以无偿转让的方式变更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权的处置行为;

5.1.1、医院无偿调出占有使用的房屋建筑物、土地、机动车辆(不含轻骑、摩托车)及单位价值在10万元(含10万元)以上的各种设备,首先由设备归口管理部门向医院提交申请无偿调出固定资产的报告,报医院党政联席会议通过后,填报《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申请表》以及《固定资产调拨单》,报卫生局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后,再报市国有资产管理局会同市财政局审批。医院财务部门根据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财政部门出具的《批复书》调整医院有关资产、资金账目。

5.1.2、医院无偿调出单位价值在10万元以下万元(含1万元)以上的各种设备或单价在1万元以下但一次性批量无偿调出在万元以上的各种设备,由设备归口管理部门向医院提交申请无偿调出固定资产的报告,报医院党政联席会议通过后,填报《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申请表》以及《固定资产调拨单》,报卫生局主管部门审批。

医院财务部门根据主管部门出具的书面批复调整医院有关资产、资金账目。

5.1.3、医院无偿调出单位价值或批量无偿调拨价值在万元以下的固定资产,应由设备归口管理部门向医院提交申请无偿调出固定资产的报告,报医院党政联席会议通过后,填报《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申请表》以及《固定资产调拨单》,财务部门据此调整医院有关资产、资金账目。5.2、出售固定资产

出售是指亦有偿转让的方式变更国有资产所有权或占有、使用权,并收取相应处置收益的处置行为;

5.2.1、出售固定资产的处置程序及审批权限

医院出售占有使用的房屋建筑物、土地、机动车辆(不含轻骑、摩托车)及单位价值在10万元(含10万元)以上的各种设备,首先由设备归口管理部门向医院提交申请出售固定资产的报告,报医院党政联席会议通过后,填报《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申请表》,报卫生局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后,再报市国有资产管理局会同市财政局审批。医院财务部门根据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财政部门出具的《批复书》调整医院有关资产、资金账目。

5.2.2、医院出售单位价值在10万元以下、万元(含1万元)以上的各种设备或单价在1万元以下但一次性批量出售在万元以上的各种设备,由设备归口管理部门向医院提交申请出售固定资产的报告以及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资产评估确认文件,报医院党政联席会议通过后,填报《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申请表》,报卫生局主管部门审批。

医院财务部门根据主管部门出具的书面批复调整医院有关资产、资金账目。

5.2.3、医院出售单位价值或批量出售价值在万元以下的固定资产,应由设备归口管理部门向医院提交申请出售固定资产的报告以及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资产评估确认文件,报医院党政联席会议通过后,填报《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申请表》,财务部门据此调整医院有关资产、资金账目。5.3、报废固定资产的处置程序及审批权限

报废是指经技术鉴定或按有关规定使用期满,已不能继续使用的资产,必须进行报废的处置行为;

5.3.1、医院报废占有使用的房屋建筑物、土地、机动车辆(不含轻骑、摩托车)及单位价值在10万元(含10万元)以上的各种设备,首先由设备归口管理部门向医院提交申请报废固定资产的报告以及由专家或技术鉴定部门出具的技术鉴定意见书,报医院党政联席会议通过后,填报《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申请表》和《固定资产报废单》,报卫生局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后,再报市国有资产管理局会同市财政局审批。医院财务部门根据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财政部门出具的《批复书》调整医院有关资产、资金账目。

5.3.2、医院报废单位价值在10万元以下、万元(含1万元)以上的各种设备或单价在1万元以下但一次性批量报废在万元以上的各种设备,由设备归口管理部门向医院提交申请报废固定资产的报告以及由专家或技术鉴定部门出具的技术鉴定意见书,报医院党政联席会议通过后,填报《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申请表》和《固定资产报废单》,报卫生局主管部门审批。

医院财务部门根据主管部门出具的书面批复调整医院有关资产、资金账目。

5.3.3、医院报废单位价值或批量报废价值在万元以下的固定资产,应由设备归口管理部门向医院提交申请报废固定资产的报告以及院内相关部门出具的鉴定结果,报医院党政联席会议通过后,填报《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申请表》和《固定资产报废单》,财务部门据此调整医院有关资产、资金账目。

5.4、报损固定资产的处置程序以审批权限

报损是指对发生的国有资产呆帐损失、非正常损失等,必须进行核销的国有资产处置行为。

5.4.1、医院报损占有使用的房屋建筑物、土地、机动车辆(不含轻骑、摩托车)及单位价值在10万元(含10万元)以上的各种设备,首先由设备归口管理部门向医院提交申请报损固定资产的报告、报损资产的损失价值清册、鉴定资料和非正常损失的原因及对责任者的处理意见,报医院党政联席会议通过后,填报《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申请表》,报卫生局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后,再报市国有资产管理局会同市财政局审批。

医院财务部门根据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财政部门出具的《批复书》调整医院有关资产、资金账目。

5.4.2、医院报损单位价值在10万元以下、万元(含1万元)以上的各种设备或单价在1万元以下但一次性批量报损在万元以上的各种设备,由设备归口管理部门向医院提交申请报损固定资产的报告、报损资产的损失价值清册、鉴定资料和非正常损失的原因及对责任者的处理意见,报医院党政联席会议通过后,填报《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申请表》,报卫生局主管部门审批。

医院财务部门根据主管部门出具的书面批复调整医院有关资产、资金账目。

5.4.3、医院报损单位价值或批量报损价值在万元以下的固定资产,应由设备归口管理部门向医院提交申请报损固定资产的报告、报损资产的损失价值清册、院内相关部门出具的鉴定结果和非正常损失的原因及对责任者的处理意见,报医院党政联席会议通过后,填报《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申请表》,财务部门据此调整医院有关资产、资金账目。

医院审计部门对处置固定资产全过程予以监控并出具院内审计报告。5.5、购入的无形资产,按照实际支付的价款计价;自行开发并依法申请取得的无形资产,按依法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聘请律师费等支出计价;接受捐赠的无形资产,按捐赠方提供的资料或同类无形资产估价计价;商誉除合作外,不得作价入账。5.5.1、无形资产从取得当月起,在法律规定的有效使用期内平均摊入管理费用,法律没有规定使用年限的按照合同或单位申请书的受益年限摊销,法律和合同或单位申请书都没有规定使用年限的,按照不少于十年的期限摊销。

无形资产管理制度 篇5

(二)无形资产管理部门负责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需注销的无形资产进行技术鉴定,并出具鉴定报告,对于重大的无形资产处置,应当委托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资产评估。

(三)注销无形资产应按照无形资产处置审批权限批准后执行。

第十七条?无形资产对外处置

(一)由无形资产使用部门或无形资产管理部门提出对外处置申请,并提出处置方案。

(二)无形资产处置方案应按无形资产处置审批权限批准后执行。

(三)财务部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及时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第七章??????监督检查

第十八条?公司审计部对公司无形资产购置、管理、处置的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各环节执行的合规性和有效性。

第十九条?对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无形资产内部控制中的薄弱环节,审计部应当提请有关部门采取措施加以纠正和完善。未按照本办法规定购置、验收、管理、处置无形资产,给公司造成损失的,按照损失程度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

第八章?????附则

第二十条?本制度未尽事宜,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以及《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执行。本制度与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以及《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不一致的,以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以及《公司章程》的规定为准。

第二十一条?本制度由公司董事会负责解释。

无形资产管理制度 篇6

第十五条无形资产的处置应当严格履行校内申报、审批以及省教育厅、财政厅规定的报批手续,按照依法合规、公开公正、平等合理的原则进行,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处置。

第十六条处置无形资产应符合以下程序:

(一)使用部门根据论证和考察情况提出处置申请。

(二)国有资产管理处组织论证、技术鉴定。

(三)国有资产管理处组织资产评估。

(四)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的`,报相关校领导或省教育厅、财政厅审批;

(五)根据批复处置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管理制度设计 篇7

国有存续资产主要是指未纳入国有企业整体改制范围的企业和资产, 主要分三类:第一类是不满足改制要求的主业类、成建制生产经营企业 (以下简称存续企业) 。第二类是不能纳入改制范围 (如住宅等) , 以及部分权属不明、存在争议或其他法律瑕疵的土地、房屋资产 (以下简称房地资产) , 这类房地资产都留存在纳入改制范围的企业 (以下统称原主体单位) , 由原主体企业实际占用和管理。第三类是承担企业办社会职能的、成建制非经营性单位, 或与主业关联性不大辅业 (非核心) 单位 (如医院、幼儿园等) (以下简称业务单元) 。

国有存续资产的管理机构设置方式

目前, 国有企业集团对存续资产通常的管理方式主要有三种:第一种, 不成立专门机构, 由集团公司直接履行相应职责或通过签订协议的方式委托原主体企业管理。第二种, 在集团公司设立分公司或事业部, 代表集团公司履行对存续资产的管理职能。第三种, 设立独立法人性质的存续资产管理机构, 将存续资产划转至其中。

国有存续资产管理的总体设计

1.工作原则

(1) “先划转”是确保国有企业整体改制工作进程的客观需要。从整体上确定改制资产与存续资产边界, 明确管理责任和范围, 不因为存续资产问题, 影响整体改制工作推进。

(2) “后清理”是存续资产管理的基础。由存续资产管理机构联合存续资产原主体企业, 对相关资产进行全面清理, 摸清资产状况, 分类建档建账, 明确管理重点。

(3) “再管理”是存续资产全过程管理工作的着力点。在接收和清理的基础上, 研究存续资产的管理工作, 确定有关政策, 针对不同资产状况, 明确工作目标和措施。按照整体改制规范要求, 区别情况, 采取直接管理、共同管理或委托管理等多种方式进行有效管理。

2.基本要求

(1) 集中管理, 就是对国有企业整体改制中的存续资产, 由资产管理机构牵头实行专业化的归口管理。

(2) 分步实施, 就是按照“先划转、后清理、再管理”的原则, 实现存续资产划转和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确保整体改制工作顺利完成。

(3) 规范操作, 就是要体现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要求, 严格遵循改制规范, 依法办事, 严明纪律, 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 生产经营活动不受影响, 后续管理符合整体改制规范要求。

(4) 维护稳定, 就是要统一思想, 提高认识, 毫不动摇坚持维护改革大局, 毫不动摇加强存续资产管理, 妥善处理相关问题, 确保企业和职工队伍稳定。

3.工作目标

(1) “接得住”就是合理确定存续资产范围, 做好存续资产的分离与划转接收工作, 实现平稳过渡。

(2) “管得好”就是发挥各方面积极作用, 采取切实有效措施, 通过专业化、集约化、市场化的方式, 针对存续资产不同情况, 分类分项实施差异化管理, 确保存续资产管理工作有力, 管理有效。

(3) “有发展”就是进一步深化改革, 做好改制后续工作, 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 积极寻求解决之道, 以改革求发展, 实现资源合理配置, 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国有存续资产的分类管理

1.存续企业产权管理

存续资产管理机构通常是“小机关”设置, 通常只对存续企业进行产权管理。这类企业宜采取委托管理方式, 由存续资产管理机构委托给改制后的股份公司及其所属有关企业进行管理, 签订委托管理协议, 原有管理方式保持不变。

(1) 立足企业“自我发展”, 继续过渡、观察、培育一段时间。

(2) 实施具有改革意义的“整体托管”, 在委托股份公司管理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托管主体, 引入优势企业的支持。

(3) 采取“人资分离”改革。若以是否成建制保留原企业为标志, 前两者为保留或暂保留, 而“人资分离”改革更为彻底, 不再以成建制保留为目的。

2.房地资产产权和价值管理

房地、土地往往是国有企业最“值钱”的资产, 要发挥存续资产管理机构与原主体企业的“两个积极性”、“两个作用”, 对房地类存续资产实施规范管理。

(1) 原主体企业生产经营需要的土地房产, 由存续资产管理机构委托原主体企业使用管理, 与原主体企业依法合规签订有关合同与协议。原主体企业作为使用人, 应做好实物形态管理和有关土地房屋确权办证、盘活等工作。

(2) 存续资产管理机构要不断强化对房地、土地类存续资产的管理和工作指导, 推进重点项目开发工作, 推进存续房产土地资产实现信息化管理;规范房产土地类存续资产处置管理, 特别是对外出租及租金的规范管理, 严格执行财经纪律, 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3.业务单元归口统一管理

业务单元的归口统一管理, 更多是体现在“规范化”和“专业化”上。

(1) 将业务单元作为集团公司的一个独立业务板块, 结合国家促进产业发展的政策, 发挥社会资源优势, 积极探索独立发展的可行性。

(2) 探索与政府、外部单位合作, 共同发展。通过合作实现双赢, 全面提升业务单元的实力和能力, 促进共同发展。

(3) 按照国家政策和国有企业改革要求, 实现相关业务单元无偿划转、移交社会等有序退出。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关于存续资产课题研究

存续资产管理伴随改革改制而生, 课题研究工作需要持续推进。要进一步重点研究:如何建立既科学高效又符合企业实际的存续资产管理体制机制, 存续资产的最终改革去向和发展归宿, 如何促进存续资产合理流动、实现最终回归等。

2.关于存续企业深化改革

存续企业没有进入股份公司, 但改革改制不能停。推进存续企业深化改革, 重点是要逐步化解历史问题。历史问题解决需要资金量庞大, 迫切需要争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中央财政专项资金的支持和帮助。企业改革中人员安置分流、债务处置和企业办社会职能改革移交均需要上级主管单位、各级政府的政策支持。

3.关于房地资产规范管理

房地资产规范管理工作涉及集团公司与股份公司关联交易问题, 相关物业有偿使用收费定价复杂而敏感, 必须要规范, 且符合上市监管。与生产经营相关、职工住宅、对外出租三类房地资产取费标准确定, 税费和财务处理等工作需拿出细致稳妥, 获各方认同的方案。

4.关于业务单元发展方向

在对业务单元实施归口统一的集中管理后, 下一步要结合国家产业改革有关政策要求和国有企业改革方向, 按照上级单位的总体部署, 通盘考虑业务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规划和发展方向, 合理选择发展途径, 以改革求发展, 在更好地服务企业和社会的同时, 实现自身的发展。

国有存续资产管理需要解决的一系列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 这些问题有些原来就存在, 有的是随着深化改革的进程而新出现的。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要努力避免、积极解决这些问题。如何做好国有存续资产管理就是一个重大的问题, 坚持国有存续资产规范管理和深化改革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白英姿, 马正武.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研究与案例[M].北京:中国财富出版社, 2013.

[2]黄速建.国有存续企业改革:问题与建议[J].经济管理, 2004 (15) :6-11.

[3]黄速建.国有存续企业与国有企业改革[J].新视野, 2005 (5) :29-32.

[4]沈冰.国有存续企业问题探讨[J].商业研究, 2006 (12) :45-48.

无形资产管理制度设计 篇8

【关键词】发电厂;设备资产管理系统;开发;设计

发展至今,发电厂的设备资产管理也经历了几个主要的过程。第一个阶段是手写记录阶段。这一阶段主要采取了人工记录的方式对设备资产管理的各项内容进行登记和整理。第二个阶段是电子文件记录阶段。从这一阶段开始,电子设备开始应用到了发电厂设备资产的管理过程中。第三个阶段是信息化管理阶段。通过应用信息化技术和设备,发电厂设备资产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有了显著的提高。当前我国发电厂的设备资产管理就处于信息化管理的阶段,但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尚不完善,需要在未来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

1.系统功能需求

发电厂设备资产管理的原始数据都是由一线的生产员工采用纸质记录的方式保存下来的,这类数据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但纸质化的记录方式不利于保存,并且容易丢失,当部门需要调取资料时流程也叫为复杂。此外,纸质化的管理方式还不利于数据管理人员对数据进行有效的分类和整理,在数据的使用上也存在较多的不规范之处。为了提高设备资产管理数据的管理水平,本文对系统功能上的需求和数据管理过程中的困难环节进行了总结。发电厂设备资产管理系统功能的基本需求包括:设备维护与季度维修;设备信息的查询;资料的更新;设备检修的计划控制;检修工程的总结;帐台管理;检修申请;设备异动申请;设备评级。

为了实现系统的这些功能,发电厂需要有一些专门的部分负责这些工作。其中包括系统管理部门、各项职能部门、检修生产部门;检修生产班组等。系统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负责管理整个发电厂的系统维护和监控,拥有最高的管理權限;各职能部门则是专门负责各项具体的系统功能执行,其中包括数据的录入和查询、生产资源的分配、数据统计和调查、计划审批等工作流程;检修生产部门则负责一些生产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如电气、汽机、化学试剂等;检修生产班组负责生产过程的监控和相关数据的录入,具有查看文件和填写信息的权限。

2.系统设计背景综述

发电厂在生产运行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多种设备,无论是设备的种类还是性能都十分的复杂。实现发电厂设备资产高效管理的关键就是对这些生产设备进行良好的管理和控制,确保机组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这不仅能够确保整个发电厂的生产质量,还是决定发电厂生产安全的关键环节。发电厂对设备的传统管理方式是人工管理。这种管理模式有其自身的优势和缺陷。人工管理的方式是对每一个机组都设置一个专门的管理小组,并为每一个管理小组分配一本设备记录手册,操作人员在日常的工作和管理过程中随时将观察和检测到的数据记录在这个手册上,并每隔一段时间就对记录下来的设备数量、运行时间、可用小时数等进行统计。管理人员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和研究能够及时的掌握设备运行的状况,并发现设备中可能存在的故障隐患,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维护和检修。这种管理方式的针对性和灵活性较强,但随着发电厂规模的不断扩大,机组数量的不断增加,要完成整个发电厂的机组管理就需要投入十分庞大的人力物力,管理人员的工作量也十分沉重,不符合现代化管理的要求。因此,在当前形势下,实现对发电厂设备资产的信息化和自动化管理是十分必要的。通过信息技术和数据库资源的应用,能够设计出简洁、直观的操作界面,管理的流程更加的简单,数据共享性高,工作效率也能得到显著的提升。

发电厂运行过程中涉及到的设备种类繁多,不同的机组都有不同的管理要求。在进行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也需要对机组进行分类和编号,并对机组的生产厂家、性能、规格、管理要求、设备等级等进行全面的了解。在设备运行的过程中,也应当对设备中产生的相关数据进行及时的记录,例如设备的用电量、设备的使用年限、停运时间、累计运行时长等。在设备使用后都需要对设备的损坏情况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一般的设备出现较为严重的磨损时可以立即指派相应的检修人员进行检修。检修完成后要对设备的状况、检修的负责人、检修时间等也要进行再一次的确认。通过这样的管理过程,可以对设备的运行、检修、调整等环节进行综合的控制和优化,并建立完善的帐台记录,从而极大的方便日后的管理。管理人员随时都能查询机组的相关记录和信息,管理所需要的人力和物力也有了明显的减少,通常一个小组就能管理多个机组,还能对日常管理和故障检修的过程进行综合。

3.系统的具体目标和任务

发电厂设备和资产管理是建立在软件功能的基础上的,设备的使用周期是管理的重点,其中包括设备的台账、检修计划、检修历史、检修效果、检修总结、设备级别、设备检修申请等多项内容。系统的设计完成后能够实现发电厂管理的升级和优化,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提高发电厂生产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降低发电厂生产的成本,增加其经济效益。

发电厂设备资产管理的具体任务包括:建立一套完善的软件系统,以及相应的服务器和操作系统。系统中应当包括管理咨询、管理流程、具体实施计划、软硬件调试等功能,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高效的信息平台和管理体系,引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建立起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发电厂应当充分利用这一系统的功能,实现信息化管理的目标。

4.系统设计概述

4.1系统设计原则

系统的设计首先要符合发电厂生产管理的基本要求,并符合整体的发展计划。在系统的建设过程中,应当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从根本上保障系统设计的质量,同时还可以采取一定的辅助工具,有效利用现有的信息资源,增强设计的实用性和可靠性,便于日后的维修和升级。

4.2数据库建模及设计

系统的核心部分就是数据库。由于发电厂工作过程中涉及到的数据量十分庞大,这就要求数据库有较高的工作效率,这样才能满足日常工作的需要。发电厂设备资产管理的数据库属于关系型数据库,在应用的过程中涉及到参数关系之间的运算和转换。数据库的信息共享性是衡量数据库工作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信息的共享性越高,数据的重复率就越低,这就极大的提高了数据处理的效率和质量。

4.3面向对象分析

面向对象分析分为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功能分解方法。功能分解就是讲系统的功能分为几个步骤和流程。功能分解的前提是将问题映射到子功能中,并对功能界面进行一定的处理。其次是数据元素定义。数据元素是信息的原始来源,只有收集到充足的数据元素,才能构建出所需要的信息。数据元素还是定义对象的属性依据,在完成对象的定义后就会自动形成数据词典。对数据元素进行合理的命名可以增加信息的可读性,从而方便了管理人员对数据的读取。

5.发电厂设备管理系统测试与说明

在发电厂设备管理系统设计完成后,还需要对软件功能、硬件设备等进行一定的测试,只有经过深入全面的测试后,才能及时发现程序中存在的错误和故障,从而实现对系统功能的完善和升级。在进行软件测试时,需要遵循一些特定的原则和要求,如应当以用户的需求为主、预先制定测试计划、先进行小范围内的测试等。

5.1测试方法

对系统的测试方法主要有两种,分别是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白盒测试的目的是发现系统中的编码错误,而黑盒测试是为了发现系统功能上的错误和缺陷等。通过这两种测试方法,都能从不同程度上完善界面功能,改善数据结构上的错误,对一些错误的程序和命令进行及时的终止。

5.2测试步骤

除了极少数结构简单、功能较少的系统外,大多数系统在测试时都需要将其分为几个部分,进行分别的测试。大型的软件系统都是由多个子系统组成的,每个子系统下又包含着多个模块。因此,大型系统的测试也分为几个步骤,依次为模块的测试、子系统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运行测试。

5.3典型用例测试

典型的用例测试包括用户测试、管理员测试、模块测试、功能测试等几个部分。首先从用户测试上来看,模块菜单中已经包括了测试的基本步骤,屏幕上有图标按钮,对应着相应的命令。用户通过点击屏幕上的快捷按钮就可以快速的执行操作。管理系统中包括工程管理和设备管理这两个部分。具体的测试步骤是:通过口令进入用户界面;选择需要测试的模块类型;进入一级子模块界面;查看信息内容;选择模块名称。

其次是管理员测试。管理员具有对系统内容进行增加、删除、修改的权限。管理员在登录系统后,可以通过快捷图标进入主界面。主界面中显示一定的树状结构,每个子系统下包含一定的功能模块。工程管理的内容则包括设备管理、设备检修台账、设备检修申请、辅助设备评级等。具体的操作步骤为:通过口令进入主界面;。主界面中选择适合的模块;选择模块名;进入模块的具体操作界面。

最后是功能测试。与上面两种测试方式相比,功能测试的过程要更加的复杂,流程也更多。具体的操作过程为:登录进入子模块中;逐步展开树状结构;在申请窗口选择需要查询的数据;在窗口中检索对应的信息;若用户的测试权限只限于测试本模块的内容,那么在完成上述三个步骤后,测试就完成了,用户只需要在窗口中找到打印的按钮,对数据进行打印即可。但多数情况下,用户的测试权限是不会局限于对当前模块的测试的,因此在完成上述步骤后,还有一些后续的步骤需要完成。用户可以在弹出的窗口中进行数据的添加、插入、删除等。在操作完成后,只需要按“保存”按钮,就可以对当前的数据进行保存。在进行功能测试时,有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注意。首先,在进入模块时,界面上的保存、插入和删除这几个按钮是不能使用的。要完成上述的操作,用户要先在主窗口中点击修改记录,在这之后,上述的三个按钮才能进行使用。如果用户没有其他的操作权限,模块会自动拒绝用户对这三个按钮的操作。其次,需要审核的数据是由各级领导进行逐层的审核的。已经审核完毕的数据会在页面上进行显示,当处于这种状态时,数据就不能进行再次的修改,用户只拥有对数据的查阅权。第三,窗口中显示为灰色的部分是不允许修改的,白色的部分则是用户可以修改的,用户可以对这一部分的内容实行添加或删除的操作。第四,在填写设备的名称时,需要双击文本框,打开设备名称输入的窗口后选择设备,完成后可以按返回按钮返回到上一层。第五,在填写日期是既可以直接填写,也可以双击需要填写的文本框,填写完日期后也可以按返回键返回上一层。

6.系统功能模块的组成

6.1設备台账

设备是发电厂生产的基本要素,也是管理的重点内容。设备台账中包含着与设备相关的所有信息,如设备的生产商、保修信息、状态检测条件、设备的型号规格、维修费用等。设备台账的完善与否直接决定着设备最终的管理效果。设备的台账管理分为静态台账和动态台账两种类型。静态台账包括设备的装机配件数量、安装日期、保修信息等。动态台账则包括设备的安装、运行、停运等环节的管理。在进行设备台账管理的过程中,还要建立一定的文件档案,其中包括采购合同、检修报告、产品说明书、检修计划等内容。

6.2工单管理

工单主要涉及到资产管理方面的内容。工单是维护人员到现场进行维修的主要凭证。在检修的过程中,系统是以工单为单位的,检修人员对维修过程中产生的人工费用、物资费用等进行全面的管理。工单管理的内容包括资源管理、设备缺陷管理、维修管理等。其中资源管理又可以细分为排程管理、人员管理、人员资格管理等几个部分。设备缺陷管理则分为缺陷处理、缺陷解决、缺陷登记等内容。做好系统的工单管理能够帮助维修人员从日常工作过程中积累起一定的维修经验,进一步完善数据库中的故障类型,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最终实现发电厂生产效率的提高。

7.结语

发电厂属于资源和资产密集型的产业,建立完善、高效的设备和资产管理系统能够帮助管理人员及时的掌握设备资产的动态变化状态,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效率,降低故障的发生率,确保发电厂的生产效益。

参考文献

[1]赵正光.“零故障”模式在发电厂设备管理中的应用[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4(01):11-13.

[2]渠红昌.发电厂机械设备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9):33-36.

上一篇: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19谈创造性思维习题下一篇:欧阳修《蝶恋花》古诗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