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的认识教案

2024-08-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变压器的认识教案(共9篇)

变压器的认识教案 篇1

浅谈变压器负载率与节电的认识误区

作者:田磊磊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3年第02期

摘要:作者通过理论分析与实例,指出变压器负载率与节电的认识误区,并阐明了负载率与变压器运行效率的关系,从而达到择优选择最佳负载率来实现节电的目的。

关键词:变压器 负载率 效率 节电

中图分类号:TM4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1(b)-00-01

变压器的认识教案 篇2

面对电炉市场呈现的活跃态势, 电炉变压器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加大。为了迎合市场需要, 各个变压器制造厂家纷纷开发出110KV直降式电炉变压器、单相电炉变压器、110KV单相多等级跳级调压直降式变压器新产品。直降式电炉变压器可将66-220KV高电压直接降到电炉需要的百级伏工作电压, 节约了一台中间调压变压器, 广泛应用于冶金, 炼钢, 硅铁等行业。由于能节省一台中间调压变压器, 用户一次性投资少, 电能总的损耗水平降低, 市场前景广阔。相对常规电炉变压器产品, 无论是从设计开发上, 还是生产制造工艺都具有挑战性, 尤其变压器线圈制造工艺更是重中之重。

1 基础理论

变压器线圈是变压器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改变电压得到两种或几种不同的电压。线圈与铁心一起构成变压器器身。变压器线圈是由导线绕成的, 也就是导线直接与各种绝缘件组合成一个整体。不同容量和电压的变压器线圈, 其绕制形式、匝数、导线截面、并绕根数、绕向、线圈连接及绝缘结构亦不相同。

对变压器线圈的要求是:要具有高的电气性能和机械强度、耐热、防潮, 便于制造等。随着变压器的电压和容量升高, 这些要求趋于更加严格, 线圈和绝缘件结构更加复杂, 制造难度加大。在满足变压器各种性能指标的前提下, 制造出质量优良的变压器产品, 其优良的的变压器线圈制造工艺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2 线圈的绕制工艺及线圈的压装和干燥

在变压器线圈的绕制过程中, 主要依靠绕线工人的操作来保证线圈尺寸和各种绝缘零件的就位。因此, 绕线工人必须熟练掌握其绕制线圈的结构和技术要求, 明确图纸要求、按相应的工艺规程进行操作, 多数线圈制造 (工艺过程) 是相同的。在绕制前做好准备工作, 根据线圈结构、外形尺寸、重量, 准备工装模具。把所需的导线、撑条、垫块等送到绕制线圈的工作地点。在线圈绕制完毕后, 为了使线圈高度达到计算尺寸, 还要经过线圈压装、干燥, 以便线圈紧实和从绝缘中排出水分。

在变压器运行中的线圈要受到电动力的作用, 尤其发生短路时, 绕制内通过的电流将超过额定电流的好多倍, 辐向力和轴向力很大, 会使线圈失稳变形损坏。因此线圈绕制时要保证辐向绕制紧实, 轴向尺寸需要通过线圈的压装工艺加以保证。

对于变压器线圈绝缘干燥处理对稳定线圈轴向尺寸极其重要, 因为线圈是由导线和绝缘件材料制成的, 绝缘纸板和电缆纸是由纤维材料制成的, 具有多孔性, 有较高的吸潮和吸油率。当干燥后的绝缘材料吸油后, 其电气性能显著提高。干燥彻底程度决定了线圈定型尺寸、对压紧器身、线圈尺寸调整和控制安匝平衡有直接影响。干燥处理的好坏不仅影响线圈的轴向尺寸和质量, 还影响变压器装配质量和生产效率。

3 实例

前不久, 我厂生产的HKSSPZ-12600/110电炉变, 通过其线圈制造过程中, 需要注意的事项做以详细的介绍。

它是一种直降式电炉变压器, 就是采用增加串联变压器的调压方式, 其结构复杂对线圈的主、纵绝缘要求更严, 绝缘结构更复杂。主、串变低压线圈串连在一起, 分接开关的电流可大大降低, 调压范围广, 一次电压不受分接开关绝缘水平的限制, 可由高压直接降低到电炉所需的低压, 省去了中间变电站, 调压线圈经特殊设计可接补偿电容器, 以补偿电网的功率因数。

由于要提高高压线圈及器身的绝缘水平, 该台变压器线圈采用全绝缘结构形式, 不同于一般的110KV直降式电炉变压器高压侧接线Y接方法, 全绝缘产品要求D接, 这样就大大增加了变压器高压线圈在设计制造上的难度。主变的高压线圈为纠结连续式, 其纠结式线圈是连续式线圈段间线匝纠绕而成。线匝不以自然数列顺序排列。而是在数列相邻的两个线匝中插入一个数字不相邻线匝, 在双段纠结中, 实际上它是连续的线圈两段两段相互交换, 然后串接而成, 这种方法并绕导线比实际并联导线长度增加一倍。并且是两根不同导线始末端串接, 方能形成电气通路而没有短路线匝。它的绕制是在立式绕线机上完成的。因为高压线圈D相电压大, 匝数多, 饼间电压差大, 对线圈纵绝缘要求高, 油道要求高, 垫块采用高密度纸板并进行密化处理, 高压线圈首末端电压高, 绕制时要在线圈的首末端的绝缘均需做加强处理, 放置静电板和角环, 线圈端部打把绑扎, 同时静电板焊接处做好圆整及屏蔽处理。

辅变的高压线圈为单根并绕连续式, 绕制连续式线圈可以用卧式绕线机和立式绕线机。它的绕制特点是一段一段地绕制, 绕制时保证线圈的各种尺寸。

低压线圈为8字双饼式, 采用8字形线圈。采用8字形线圈的好处就是可以免去串变低压线圈和主变低压线圈繁琐的焊接工序, 使它们的距离缩小。每个8字形双饼为一个单元, 每相就是由这样的若干个双饼单元并联而成。这台变压器低压线圈是由6根导线并绕, 每相线圈3匝, 在卧式绕线机, 8字线圈绕线模上绕制。要求要整理好模具, 注意线圈出头位置。线圈绕完后需要带压进行干燥。

调压线圈为四螺旋20根导线并绕的螺旋式结构, 用大型卧式绕线机, 注意防止线圈反弹, 要求线圈端部打把绑扎, 并在线段间用收缩带纵向收紧, 线圈在绕完后卸下绕线机前就将上下绝缘端圈上好固定住。把线圈出头单根先固定好, 然后几根出头一起统包。用无纬玻璃丝粘带在线圈端部均匀绑扎2道, 并在玻璃丝粘带下部垫0.5mm纸板, 纸板宽度要超过粘带宽度10mm。线圈出头垫0.5mm纸板分包再统包。并要求线圈辐相尺寸做到零工差或负公差, 以满足装配要求。线圈绕完后需要带压进行干燥。

本台电炉变压器线圈所用绝缘件都必须经过特殊处理, 每个线圈的油隙垫块、撑条都要进行密压、去毛、倒角处理, 提高绝缘强度。器身绝缘垫块要用特硬纸板热压粘制作。线圈在绕制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图纸和工艺守则的要求, 线圈出头位置及出头处绝缘包扎牢固紧实, 要防止线圈反弹。导线换位及接头处焊接要求平整无毛刺, 包扎到所要求的绝缘尺寸。

由于该台器身为不吊芯结构, 干燥采用最先进的煤油气相干燥法严格执行工艺守则。线圈加工好后对单个线圈进行带压干燥, 测量出线圈压缩后高度, 因为使用同一压板对高、中、低压线圈进行压装, 要将高、低、调压线圈调整到同一高度, 再用一个压板进行压装, 误差小于2mm, 并且内层线圈不得高于外层线圈, 并施加相性的压力, 最终达到设计要求的高度。以满足该台电炉变压器对线圈主绝缘和纵绝缘的更高要求。

在HKSSPZ-12600/110变压器线圈制造过程中, 加强工艺管理, 控制生产过程中每个线圈的绕制质量以及保证线圈绕制后装配尺寸的配合, 生产出合格优质的产品。

4 总结

通过以上对线圈制造工艺的简单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制造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电炉变压器产品的质量也将会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变压器手册》编写组.电力变压器手册[S].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9.

[2]谢毓成.电力变压器手册[S].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变压器教案 篇3

●本节教材分析

变压器是交变电路中常见的一种电器设备,也是远距离输送交流电不可缺少的装置.在讲解变压器的原理时,要积极引导学生从电磁感应的角度说明:原线圈上加交流电压产生交流电流,铁芯中产生交变磁通量,副线圈中产生交变电动势,副线圈相当于交流电源对外界负载供电.要向学生强调,从能量转换的角度看,变压器是把电能通过磁场能转换成电能的装置,经过转换后一般电压、电流都发生了变化.有的学生认为变压器铁芯是带电的.针对这种错误认识,可让学生根据电磁感应原理,经过独立思考了解到变压器铁芯并不带电,铁芯内部有磁场(铁芯外部磁场很弱).要让学生明白,互感现象是变压器工作的基础.要让学生在学习电磁感应的基础上理解互感现象.这里的关键是明白原线圈和副线圈有共同的铁芯,穿过它们的磁通量和磁通量变化时刻都是相同的.因而,其中的感应电动势之比只与匝数有关.这样,原副线圈的匝数不同,就可以改变电压了.要使学生明白,理想变压器是忽略了变压器中的能量损耗,它的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相等,这样才得出原、副线圈的电压、电流与匝数的关系.在解决有两个副线圈的变压器的问题时,不做统一的要求,不必急于去分析这类问题,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引导他们进行分析讨论.变压器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十分广泛的应用.课本中介绍了一些,教学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向学生进行介绍,或看挂图、照片、实物或参观,以开阔学生眼界,增加实际知识.●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变压器的构造及几种常见的变压器,理解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2.通过实验,探究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电压与匝数的关系,电流与匝数的关系,了解理想化模型在物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性。.3了解变压器在生活中的应用。.二、技能目标

1.用电磁感应去理解变压的工作原理,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2.讲解理想变压器使学生了解建立物理模型的意义.(抓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排除无关因素)

三、情感态度目标

1.使学生体会到能量守恒定律是普遍适用的.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

变压器工作原理.●教学难点

变压器是如何将原线圈的电能传输给副线圈的.●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演绎推理.●教学用具

可拆变压器、交流电压表、交流电流表、灯泡、自耦变压器、调压器、导线等.●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在实际应用中,常常需要改变交流的电压.大型发电机发出的交流,电压有几万伏,而远距离输电却需要高达几十万伏的电压.各种用电设备所需的电压也各不相同.电灯、电饭煲、洗衣机等家用电器需要220 V的电压,机床上的照明灯需要36 V的安全电压.一般半导体收音机的电源电压不超过10 V,而电视机显像管却需要10000 V以上的高电压.交流便于改变电压,以适应各种不同需要.变压器就是改变交流电压的设备.这节课我们学习变压器的有关知识.二、新课教学 1.变压器原理

[师]出示可拆变压器,引导学生观察,变压器主要由哪几部分构成?

[生]变压器是由闭合铁芯和绕在铁芯上的两个线圈组成.一个线圈跟电源连接,叫原线圈(初级线圈),另一个线圈跟负载连接,叫副线圈(次级线圈).两个线圈都是绝缘导线绕制成的.铁芯由涂有绝缘漆的硅钢片叠合而成.[师]画出变压器的结构示意图和符号,如下图所示:

[演示]将原线圈接照明电源,交流电压表接到不同的副线圈上,观察交流电压表是否有示数?

[生]电压表有示数且示数不同.[师]变压器原、副线圈的电路并不相同,副线圈两端的交流电压是如何产生的?请同学们从电磁感应的角度去思考.[生]在原线圈上加交变电压U1,原线圈中就有交变电流,它在铁芯中产生交变的磁通量.这个交变磁通量既穿过原线圈,也穿过副线圈,在原、副线圈中都要引起感应电动势.如副线圈是闭合的,在副线圈中就产生交变电流,它也在铁芯中产生交变的磁通量,在原、副线圈中同样引起感应电动势.副线圈两端的电压就是这样产生的.[师]物理上把原副线圈中由于有交变电流而发生的互相感应现象,叫做互感现象.互感现象是变压器工作的基础.[生]变压器的铁芯起什么作用?

[师]如果无铁芯,并排放置的原副线圈也发生互感现象,但原副线圈所激发的交变磁场的磁感线只有一小部分穿过对方,漏失的磁感线不会在原副线圈中传送电能.如有铁芯,由于磁化,绝大部分磁感线集中在铁芯内部,大大提高了变压器的效率.[生]原副线圈中,感应电动势大小跟什么有关系? [师]与线圈中磁通量变化率及线圈匝数成正比.师生共同活动:

1. 实验探究得出理想变压器得变比关系 2. 推导理想变压器的变压比公式.设原线圈的匝数为N1,副线圈的匝数为N2,穿过铁芯的磁通量为Φ,则原副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分别为

E1=N1Δ

1ΔtΔ2 ΔtE2=N2在忽略漏磁的情况下,ΔΦ1=ΔΦ2,由此可得

E1N1 E2N2在忽略线圈电阻的情况下,原线圈两端的电压U1与感应电动势E1相等,则有U1=E1;副线圈两端的电压U2与感应电动势E2相等,则有U2=E2.于是得到

U1N1 U2N2[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叫理想变压器?(2)什么叫升压变压器?(3)什么叫降压变压器?

(4)电视机里的变压器和复读机里的变压器各属于哪一类变压器?

[生1]忽略原、副线圈的电阻和各种电磁能量损失的变压器,叫做理想变压器.[生2]当N2>N1时,U2>U1,这样的变压器叫升压变压器.[生3]当N2<N1时,U2<U1,这样的变压器叫降压变压器.[生4]电视机里的变压器将220 V电压升高到10000 V以上属升压变压器;复读机的变压器将220 V电压降到6 V,属于降压变压器.[师]理想变压器原线圈的输入功率与副线圈的输出功率有什么关系? [生]P出=P入

[师]若理想变压器只有一个副线圈,则原副线圈中的电流I1与I2有什么关系? [生]据P出=U2I2,P入=U1I1及P出=P入得: U2I2=U1I1

则:I1U2N2 I2U1N1[师]绕制原副线圈的导线粗细一样吗?

[生]粗细不一样.高压线圈匝数多而通过的电流小,用较细的导线;低压线圈匝数少而通过的电流大,用较粗的导线.2.几种常见的变压器

[师]变压器的种类很多,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了解几种常见的变压器,并回答下列问题:

(1)自耦变压器有何特点?

(2)自耦变压器如何作升压变压器?又如何作降压变压器?(3)互感器分为哪几类?

(4)电压互感器的作用是什么?(5)电流互感器的作用是什么?

[生1]自耦变压器只有一个线圈,滑动头位置变化时,输出电压会连续发生变化.[生2]若把整个线圈作副线圈,线圈的一部分作原线圈,为升压变压器;若把线圈的一部分作副线圈,整个线圈作原线圈,为降压变压器.[生3]互感器分为两类,即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生4]电压互感器用来把高电压变成低电压.它的原线圈并联在高压电路中,副线圈上接入交流电压表,根据电压表测得的电压U2和变压比,就可以算出高压电路中的电压.[生5]电流互感器用来把大电流变成小电流.它的原线圈串联在被测电路中,副线圈上接入交流电流表.根据电流表测得的电流I2和变流比,可以算出被测电路中的电流.三、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以下内容: 1.变压器主要由铁芯和线圈组成.2.变压器可改变交变电的电压和电流,利用了原副线圈的互感现象.3.理想变压器:忽略一切电磁损耗,有 P输出=P输入

U1N1IN

12 U2N2I2N14.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使用各种类型的变压器,但它们遵循同样的原理.四、作业(略)

五、板书设计

六、本节优化训练设计

1.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n1∶n2=10∶1, 如图所示.在原线圈中输入交变电压,其瞬时表达式为U1=2202sin(100πt)V,在副线圈两端接入一灯泡和一只交流电压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电压表的示数220 V B.电压表的指针周期性左右偏转 C.输出交变电压频率减为5 Hz D.灯泡承受电压的最大值是220 V 2.(1993年全国)如图所示,一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分别由双线ab和cd(匝数都为n1),ef和gh(匝数都为n2)组成,用I1和U1表示输入电流和电压,I2和U2表示输出电流和电压.在下列四种连接中,符合U1nIn112的是 U2n2,I2n1

A.b与c连接,以a、d为输入端;f与g相连,以e、h为输出端 B.b与c相连,以a、d为输入端;e与g相连,f与h相连为输出端 C.a与c相连,b与d相连为输入端;f与g相连,以e、h为输出端 D.a与c相连,b与d相连为输入端;e与g相连,f、h相连为输出端

3.如图所示的理想变压器供电线路中,若将开关S闭合,电流表A1的示数将_______,电流表A2的示数将_______,电流表A3的示数将_______,电压表V1的示数将_______,电压表V2将_______.(不考虑输电线电压损耗)

4.如图,在a、b两端与e、f两端分别加上220 V交流电压时,测得c、d间与g、h间电压均为110 V,若分别在c、d间与g、h间加110 V电压,则a、b间与e、f间电压分别为

A.220 V,220 V

B.220 V,110 V C.110 V,110 V

D.220 V,0 5.在绕制变压器时,将两个线圈绕在如图变压器铁芯的左右两臂上,当通以交流电时,每个线圈产生的磁通量都只有一半通过另一个线圈,另一半通过中间的臂.已知线圈1、2的匝数比N1∶N2=2∶1,在不接负载情况下

A.当线圈1输入电压220 V时,线圈2输出110 V B.当线圈1输入电压220 V时,线圈2输出电压55 V C.当线圈2输入电压110 V时,线圈1输出电压220 V D.当线圈2输入电压110 V时,线圈1输出电压110 V 参考答案: 1.A 2.AD

3.V1、V2均不变,A1变大,A2不变,A3变大 4.B 5.D

●备课资料

理想变压器与实际变压器

理想变压器是对实际变压器作理想化处理后得到的结果.中学物理教材对变压器的讨论,都是在理想化基础上进行的,即认为变压器线圈电阻为零,磁通量全部集中在铁芯中以及变压器运行时内部损耗忽略不计.由此导出原、副绕组的电压平衡方程:U1=E1,U2=E2;电压关系:U1N1IN;电流关系:12和功率传输关系:P1=P2.U2N2I2N1上述关系基本上反映了变压器的运行规律,但理想变压器与实际变压器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某些条件下,这种差距还相当大,以致个别公式并不适用.下面从四个方面作进一步分析.(1)原、副绕组的电压平衡方程

实际变压器考虑了线圈电阻以及漏磁通的影响,因此其电压平衡方程为:

时;

.式中R1、X1和R2、X2分别为原副绕组的电阻和漏电抗,I0为空载电流,U20为副边开路电压.

由于电流I1(I0)在R1、X1上的压降与主磁感应电动势E1相比数值很小,可以忽略,故有U1=-E1.同理,如将I2在R2和X2上产生的压降忽略,则在空载和负载下,均有U2=E2.仅考虑数值大小,我们就得到了理想变压器的电压平衡方程:U1=E1,U2=E2.不过从下面的分析可知,U2=E2的处理是近似的.(2)原、副绕组的电压关系式



对于实际变压器,空载时有U

1E1,U20=E2,因此

U1U20E1N1=.负载时从图所示E2N2的外特性曲线可知,当负载为电阻性及电感性时,U2随I2的增大而下降,并且功率因数cosφ2愈小,U2下降愈厉害;当负载为电容性时,U2随I2的增大而升高,U2≠E2,故

U1≠U2E1N1UN.不过由于电压变动率一般在5%左右,所以近似认为1=1,即理想变压器的E2N2U2N2电压关系成立.(3)原、副绕组的电流关系

N2由磁势平衡方程,可得到实际变压器原、副绕组的电流关系:I1I0I2.因为变

N1N2压器运行在额定负载时,I0只占I1的百分之几,故可略去,即有I1I2.如只考虑数

N1值关系,则有I1N2,这就是理想变压器的电流关系式.I2N1这里我们要指出,当变压器运行在轻载或空载状态时,I1/I2=N2/N1不成立,原因是此时I0与I1相比,绝对不可以忽略.(4)功率传输关系及效率 

效率曲线

吨的认识教案 篇4

河头镇中心校

朱冰芬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 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能进行重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估计重量的能力和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计算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建立吨的观念。教学过程:

一、直接揭题

我们已经认识了哪几个质量单位?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个质量单位“吨”。(板书)

二、结合实践

学习新知

1、研究问题

(一):1吨到底有多重呢?(1)水

引导学生回忆课前提一桶水的感受,指名说一说。再猜重量(10千克)。然后提问:10桶水能提得动吗?是几千克?100捅呢?从而引出1吨=1000千克。如果每个学生一天节约1千克的水,那么全班同学一天大约能节约(50千克的水),几天就能节约1吨的水呢?(20天)渗透思想教育。(2)小朋友的体重

同桌互相背一背,感受对方的体重。并指名说一说背的感受。然后根据同桌的体重推算一下几个同桌的体重大约是1吨。

我们班最中的那个同学的体重是50千克,10个这样的同学共重多少千克?20个呢?(让几个同学背一背50千克重的同学感受一下,其他同学下课再来感受一下。)(3)分组活动。体验1吨很多

分组提供材料:①一袋面粉的质量是25千克。②大约2千克的砖头。③大约50千克重的水泥。④一头485千克重的牛。

各小组根据老师提供的材料,小组合作算一算,要几个这样的东西大约是1吨。教师巡视,帮助小组计算、估算、推导。

小组汇报

感受。通过同学们的合作计算,你对这些数有什么感受?可见,1吨是——很多的(4)举例

让学生举例说明还有哪些东西的重量大约是“1吨”或说说多少个什么东西的重量约是“1吨” 师可适当引导

2、解决问题

(二):什么情况下用“吨”做单位?

根据学生回答师小结: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体的重量,通常用吨(t)作单位。练习:认识了“吨”后再来给下面物体填上适当的单位

3、解决问题

(三):“吨”与“千克”之间的换算

从上面练习题中引入,重在指导学生说出化聚的思考过程。

三、巩固应用 解决实际问题

1.口答。

一台拖拉机可以装货物1()

一个乒乓球重3()

一袋面粉重50()

2、比较下面数量的大小

1吨60千克

600千克

6000千克

1吨6千克 这些数量能直接比较吗? 怎样就能比较了?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口答,集体点评。

2、小小检查员

一座桥,上面写着“限重13吨”,你能让下面这些车都通过吗?为什么? A、王叔叔的车装载5500千克的煤。

B、杨大哥的车装载3头大象,每头大约重5吨。C、李师傅的车装载6吨大米和7000千克的面粉。

D、张大伯开着一辆限载4吨的卡车装载着10头牛,每头大约重500千克。

你想对超载的叔叔说什么?假如你的亲戚中有人是司机,你今天回去会对他们说些什么?

4、小明的日记

今天早上,我吃了一根重45千克的火腿肠,喝了一袋重225千克的牛奶,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坐上了大约重1克的出租车,来到了动物园。我们先看了大约重80吨的熊猫,又看了大约重8千克的大象。我说:“这么大的象,大概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吧?”爸爸说:“不对,世界上最重的动物是蓝鲸,一头蓝鲸的重量大约是150-200千克呢。”我想:那一头蓝鲸的重量就相当于二十几头大象的重量,二十几头大象挤在一块该有多大呀?蓝鲸可真大﹗ 看了小明的日记,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你要向他学习什么?

四、课堂总结

拓展延伸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说说你们知道了有关“吨”哪些知识?说给同桌听一听。

圆柱的认识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圆柱的特征,能正确判断圆柱体;认识圆柱的侧面及展开图,理解和掌握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进一步让学生体验自主探究,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判断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一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精神,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圆柱的基本特征,掌握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

圆柱的侧面与它的展开图之间的关系,圆柱侧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

四、教学准备

圆柱体、硬纸、剪刀、胶带、圆规、多媒体课件等圆柱体实物

五、设计思路

(1)指导思想:教师要以导为主,学生要以思为主,多给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注意课堂上动静搭配,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课程中提高自我意识、自我调节、达到自我完善。

(2)教材分析:对圆柱的认识,教材均通过列举大量现实生活中具有圆柱体特征的实物直观引入,让学生观察思考这些物体形状的共同的特点,并从实物中抽象出它们的几何图形。

(3)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如:骑过自行车,有一些学生可能还用过圆柱,对圆柱有一些了解,而且他们在一年级认识过圆柱,但只是直观的认识,本课将在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之上,进一步认识圆柱的特征及其内在联系,使学生深切体会圆柱的特征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孩子们,上数学课我们常与直尺打交道,如果我们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它是什么图形? 生1:长方形

师:如果绕着直尺的一条边旋转一周,得到的是什么图形? 生2:圆柱

师:(用多媒体演示)这是一面长方形的小旗,如果也绕着它的一条边旋转一周,得到的又是什么图形? 生3:圆柱

师:(用多媒体演示)今天这节课就来认识圆柱。(板书课题:圆柱的认识)。[设计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创造一个充满活力和生机的课堂。通过多媒体直观演示,学生观察由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的转变,感知二者的不同,从而激发兴趣,产生学习欲望。]

(二)、自主探究,建立模型。

(1)、整体感知圆柱。

师:在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圆柱体的? 生4:树桩 生5:茶叶桶 生6:水杯

师:老师也搜集了一些圆柱体实物,如铅笔、罐头盒、茶叶盒。如果把它们画下来是怎样的呢?(多媒体演示由实物到几何图形的抽象过程)

师:我们所学的圆柱都是直直的,上下粗细相同的直圆柱。[设计理念:从生活中提取材料,由具体到抽象,引导学生探索新知,让学生真正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2)、认识圆柱的各部分名称

师:以小组为单位,每人拿一个圆柱,摸一摸它的面,互相交流,有什么发现?(师巡视)

师:小组汇报 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师:你是怎样知道两个底面相等的? 生7:观察

生8:画剪把两个底面分别画在纸上,然后剪下来比较;

生9:量直径:测量两个底面的直径,再通过计算,判断底面是否相同;生10:

把茶叶盒的两个底面拆下来比较。

师:你们真是太聪明了。刚才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发现圆柱体的两个底面是完全相同的圆。请看多媒体是怎样演示的。(多媒体把上下两个圆完全重合)

师:(出示两个高低不同的圆柱)同学们请看,这两个圆柱高低不同,那么圆柱的高低和和什么有关?(圆柱的高低和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有关)

生11: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就叫圆柱的高。师板书:高 画在图上连接圆心之间的距离就是圆柱的高。师:圆柱的高有多少条?生12:无数条

师:(板书:无数条)这无数条高的长度怎么样?(板书:都相等)请看多媒体怎样演示高有无数条且都相等的。

师:在日常生活中,硬币的高叫什么?(厚)钢管横着放高叫什么?(长)圆柱形水井的高叫什么?(深)这是高的不同的说法。[设计理念:通过摸一摸、量一量、做一做等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变被动学习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同时结合多媒体演示,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轻松,让学生直观的获取知识,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数学素养的目的。](3)研究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师:圆柱的侧面是个曲面,你们想不想知道侧面展开图是什么形状的? 生:想

师:请同学们拿出圆柱模型、剪刀、尺子,把圆柱的侧面剪开后再打开,观察它的形状。并完成下发的实验报告单。

①把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一个()形、()形或()形。②如果是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宽等于圆柱的()。③因为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所以圆柱的侧面面积等于()。

小组展示实验结果。多媒体演示侧面展开图可能是长方形、正方形或平行四边形,但侧面积都是底面周长乘高。师:(板书)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师:要求圆柱的侧面积必须知道什么条件? 生14:底面周长和高

师:如果底面周长没有直接告诉我们怎么办? 生15:先求出圆柱的底面的周长

尝试解决例1:一个圆柱底面的直径是5厘米,高是12厘米,求它的侧面积?

(师板书)3.14×5×12=188.4(平方厘米)答:它的侧面积是188.4平方厘米。[设计理念:圆柱的侧面原本是一个曲面,通过沿高剪开、打开展开成一个长方形、正方形或平行四边形,渗透了化曲为直的数学思路。不仅给了学生自由想象的空间,促使学生勇于探索,有所收获,而且使所有学生都不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同时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科学的、一丝不苟的学习品质。]

(三)、巩固新知,拓展应用。

1、指出下列哪些是圆柱?是的打√

()()()()

2、指出下面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

3、折一折,想一想,能得到什么图形,写到括号中

4、判断:对的打“√”,错的打“×”。①圆柱体的高只有一条。()

②上下两个底面相等的圆形物体一定是园柱体()

③圆柱体底面周长和高相等时,沿着它的一条高剪开,侧面是一个正方形.()

[设计理念:设计了多种形式的练习,如判断题、计算题、动手操作题等。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知,从而提高各方面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提升理念。

师:刚才孩子们表现都非常好,通过大家的研究探索,我们初步认识了圆柱,谁能告诉老师,对于圆柱你都知道了什么?学生回答。师:圆柱体在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在建筑、日常用具、工艺美术等方面给我们增添了许多情趣。希望孩子们把这节课学到的知识能更好的加以利用。

(五)、教学反思

圆柱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立体图形。在实际生活中,圆柱形的物体很多,学生对圆柱都有初步的感性认识。所以在教学《圆柱的认识》时,我注重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打下了基础。本节课的重点是圆柱的特征和圆柱侧面积的计算。

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一、导入阶段 导入时我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圆柱形物体,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初步感受圆柱行物体的特征。然后直接告诉学生像这样的物体就叫做圆柱。

二、学习圆柱的特征 这一环节我采取分步进行:

1、先让学生说说对圆柱的感觉;

2、出示圆柱体实物,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亲自感受体验。

3、同学之间互相交流

4、在学生感知、操作、交流的基础上小结出圆柱的基本特征。

三、圆柱侧面积的计算 在整体地感知圆柱的特征后,我设置悬念,先让学生猜一猜:“这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可能会是一个什么图形呢?”通过猜测再进行验证,学生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学习、互相交流。认识到了圆柱的底面周长相当于长方形的长,高相当于长方形的宽。接着又问,要想知道老师手里圆柱的侧面积,你会算吗?学生自然而然的想到了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把教学重难点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并把“观察、猜想、操作、发现”的方法贯穿始终,既加深了学生对圆柱各部分名称和特征的认识,又有效的培养了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倍的认识》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情境,利用旧知迁移,理解“倍”的意义,建立“倍”的概念;

(二)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比较、变化、抽象中,让学生经历建构倍的直观模型学习过程,把握理解“倍”的本质。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生操作、推理、迁移及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基本数学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教学难点:初步建立“倍”的模型,理解“倍”的含义。

三、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图片

四、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探究新知。

师:今天我们一起去菜园看一看,你看到了什么? 课件出示:“小兔子拔萝卜”主题图

(1)看一看

师:胡萝卜、红萝卜分别有多少?

引出:胡萝卜2根,红萝卜6根,(黑板贴图)胡萝卜

红萝卜

师: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下,红萝卜的根数与胡萝卜有怎样的关系?

(预设一:如果说不出倍数关系:其实,红萝卜的根数与胡萝卜之间,除了小朋友们刚才所说的多与少的关系,还有“倍”的关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有关“倍”的知识。)(预设二:学生说到倍数关系:你是怎么看出3倍的?

(引导:如果把2根胡萝卜看成1份,(圈一圈)红萝卜就有这样的几份?(2)圈一圈

师:怎么做就能明显的看出红萝卜有这样的3份?

引出“圈一圈”,谁愿意到黑板上圈一圈?(请生圈)为什么这样圈?大家一起数数是3个2吗?一起数一数:1个2,2个2,3个2。板书:3个2根(3)找准关系,用“倍”进行语言表征。

师:刚刚我们说是把什么(胡萝卜)看成一份?红萝卜有这样的几份(3份),也就是几个几?(3个2)所以我们就说: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 板书: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

师:把2根胡萝卜看成一份,红萝卜有这样的3份,也就是3个2根,我们就说:“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

师:谁也能这样说一说?(指名说(4个学生),同桌互说,再集体说。)(4)巩固练习(标准量一份,几个几)

胡萝卜和白萝卜之间存在着的倍的关系(练习纸)1,学生自主练习,反馈,说一说

(5)通过比较,每份数不变,份数变化 学生自主练习2题,(练习纸)

师:从萝卜、花、柳树这几题中,你发现了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

二、.在变化中,加深对倍的概念的理解(每份数变化,份数不变)1.改变萝卜根数

(1)如果胡萝卜3根,红萝卜9根,有怎样的关系? 你是怎么知道的?

(2)如果胡萝卜1根,红萝卜3根,又有怎样的关系? 你是怎么知道的?

你发现了什么?(预设:都是3倍)为什么都是3倍?

(把上面看成1份,下面有这样的3份,我们就说——)

2.提炼倍的概念

下面一行的数量是上面一行的()倍。

师:如果上面一段表示4个圆,请问下面表示几?(为什么)

师:如果上面一段表示6,请问下面表示几?(为什么)师:上面还可以表示什么?下面是?

谁也愿意当小老师,给大家出1题(上面表示(),下面表示几的题目)师:你发现了什么? 3.揭题

今天我们用到了一个什么字?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课题:倍的认识

(三)巩固练习,运用新知

1.操作

(1)现在,张老师把这里的萝卜拿掉了,你还看的出这里的关系吗?为什么?(2)圈里面,你能用具体的东西或数来表示吗? 我现在给你们准备了两种吸铁石,谁上面摆摆看?

圈里还可以摆其它的东西或数吗?(请你表示在练习纸上)(3)反馈。2.现在下面一行变成这样了,你还知道有什么关系吗?为什么?

3、圈一圈,填一填

思考:咦,老师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的个数是○的2倍,☆的个数是△的2倍,都是2倍,怎么△和☆的个数并不一样呢? 4.画一画

师:你们想自己设计一个倍数关系吗? 请在练习纸的框里,画出你想研究的倍数关系。反馈交流

5.有关“倍”的小故事:“成倍增长”

提问:你想说什么?(感受钱增长速度之快。)

①列数据,摆事实:如果这个月是二十八天,智者的工钱是(一百三十万元);如果这个月是三十一天,就是一千零四十万元。(最后三天多出了多少?(900多万元)你能想象这么多钱这你面前的情景吗?这么多钱对于我们来说无疑是一个天大的数。

②明道理:所以当一个事物到了成倍增长的时候,越是到最后,其威力是非常非常大的

③好习惯,倍成长:其实当我们已经养成 一种好的习惯,(比如:上课坐姿端正、认真听讲、积极思考等等)而这种好的习惯可以带给我们的好处是源源不断的!从你们的行动中张老师能感受到了(大拇指表扬)

(四)回顾反思,梳理全课

师:一节课过得真快,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线的认识》教案 篇7

兴化学校 杨红维

一、教学目标:

1、借助实际情境,认识线段、射线、与直线,并知道他们的区别和联系。

2、会用字母正确表示线段、射线和直线。

3、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二、教学过程:

(一)感受线是由无数的点组成的:

(1)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上有一些排成一排的点,想象一下,如果像这样的点越来越多,不断的增加,会形成什么?在数学中,线都是由无数的点组成的,请看大屏幕:

(2)如果把上面的这些线,分成两类,你认为可以怎么分?(分成直直的线和弯曲的线)

(3)线有直直的线,也有弯弯的线,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重点就是像这样一些直直的线。

(板书:直直的线、课题:线的认识)(4)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线是直直的? 指名说,后教师介绍

(课件介绍:斑马线、探照灯光线、铁路轨道等)

(二)认识线段、直线和射线:

1、出示金箍棒,在比较中认识线段、直线。

(1)这是孙悟空的法宝金箍棒,我们也可以把它看做是一条直直的线(课件抽象出线)

(2)孙悟空的金箍棒会变长、变短

(3)现在孙悟空想让它变长,长、长、长„„

(课件演示两端不停地长)想象一下,金箍棒不停地长,向上穿过天花板,穿过房顶,穿过天空,穿过宇宙„„向下穿过地板,地面,穿过地球(4)比较一下,这两条金箍棒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预设:一条短一些,一条很长很长一条可以看到他的两头,一条在无限延长,看不到两头„„

(5)怎样用两条不同的线来表示这两根金箍棒呢?同桌之间可以讨论一下,或者也可以拿出尺子画一画。

预设:一条短一些,一条很长很长,和黑板一样长,直到画不下,(6)第一根金箍棒可以看到两头,我们就用两个点表示金箍棒的两头。我们把这两个点叫作“端点”(板书,并跟老师读一读)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第一种线,叫做线段(跟老师读一读:线段)。(7)第2根金箍棒呢?想一想,要不要画上端点呢?(两端无限延长、两端没有端点)

像这样两端没有端点,可以像两端无限延长的线,我们把这样的线叫做“直线”。

2、认识射线:

(1)孙悟空的金箍棒除了会向两个方向不断变长,还会怎么变?(向一个方向延长)

(2)这条线又该怎么画?在草稿本上画画?(3)师在黑板上画:和老师这样画的小朋友举手。

你为什么这么画?一头有端点,一头为什么没有端点?(因为他是从这一端向着另一端无限延长的,另一边看不到头)像这样只有一个端点,像一端无限延长的线,叫作“射线”。谁来说说射线的特点?(一个端点,一端无限延长)

(三)教学用字母表示直线、线段和射线认识了这三种线,接下去老师要教大家怎么读这些线。

(1)为了表示方便,我们通常用大写字母来表示这些不同的线,在线段两个端点上标上A、B,(读作线段AB或线段B A、)

(2)直线呢?怎么表示,它可没有端点?(在直线上任意的两点表示A、B)可以读作直线AB,或直线BA另一种方法,可以在在直线旁边用一个字母表示L,读作直线L(3)谁来说说射线呢,该怎样表示?(4)射线呢?

提醒你射线的读法和前面两种线的读法不一样,它只有一种 读法,想一想,你认为该怎么读?

(射线只有一种读法,它的读法是从端点读起。)(5)思考:为什么读“射线AB”而不读成“射线BA(射线AB:端点是A,向B点无限延伸,射线BA:端点是B,向A点无限延伸)

3、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区别:

(1)认识了这三种线,想一想,这三种线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它们有什么联系呢?(同桌互相讨论,完成表格)相同点 不同点 端点 延伸 长度 线段

直的线2个不能有限,能测量射线1个向一端延伸无限,不能测量直线0个向两端延伸无限,不能测量

(四)练习

看来大家都了解了这三种线各自的特点,下面看你会不会判断?

1、下面哪些是线段?哪些是直线?哪些是射线?说明理由。

2、你能读出下面各条线吗?

(1)这里有4组不同的线,同桌之间任意找一组互相读一读(2)指名读,第1组谁先来读?

(3)根据线的不同特点,找一找,哪一组的两条线通过延伸后会交叉 预设如:第1组,哪条线会延伸,延伸后,他们会交叉吗?

3、他们谁说对了?

1、小明说:我画的线段长4厘米。()

2、小红说:我画的射线长1米。()

3、小丽说:我画的直线长2分米。()

4、想一想,画一画:

(1)过一点可以画几条直线?几条射线?(2)过两点又可以画几条直线呢? 动手画一画。

1、同桌互相交流

2、画一画(教师巡视)

3、展示汇报。你有什么发现?

认为过一点可以画出无数条直线,无数条射线。

过两点只可以画出一条直线。

4、在直线上加一点B,数一数在这条直线上有几条线段,想一想:线段和直线有什么关系?射线呢? 小结: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

5、哪条线路最近?

(1)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出示家到学校的线路图。

(2)你认为哪条路线最近,为什么?

(3)c线路在我们今天学的知识里,可以把它看做是一条什么线?(4)家和学校可以看做是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除了这5条连线外,我们可以

画出无数条像这样的连线。

(5)小结:两点间无数条连线中,线段的距离最短。

(六)课堂总结:

比例的认识教案 篇8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计算,能说出比例的意义。

2、能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构成比例。

3、通过观察、比较、小组讨论说出比和比例的区别。教学重点:

比例的意义,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是否能构成比例。教学难点:

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是否能构成比例。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同学们,以前我们学习了比,现在大家想一想,什么是比?比有几项?比有什么性质?并给我们举出实例。

二、比较分析,探究新知

1、出示情景图,问题:1:你能说一说这几幅图中哪些像,哪些图片不像吗? 2:小组交流。

3:请同学们观察、计算一下,图片的长和长、宽与宽的比值是多少?

4、探求共性,概括意义

师:比较一下,你什么发现? 师:那既然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请你想想用什么符号把这种关系表示出来!生:用等号(师把左右两个中间板书=)

师:同学们现在用了等号表示出这样一个式子,(板书:式子)谁来说一说这个式子就表示了什么?

生:表示相等的两个比。生:表示两个比值相等的比

(师板书:比相等)

师: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板书 同桌互相说说

这个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比例的意义(板书:比例的意义)

三、合作探究,进一步理解比例。

1、探索组成比例的条件

师:请同学们再默读一遍比例的意义,思考:想要组成比例必须要具备哪些条件?

(教师再强调:一定是比值相等的两个比才能组成比例。)

2、寻找比例

师:你还能从图片中找出哪些比例?(学生写在练习本上,然后汇报。教师板书6∶4=3∶2

12∶8=6∶4

3、介绍比例的第二种表示方法

师:我们在学习比的时候,可以把比写成分数的形式,那比例也能写成分数的形式吗?怎么写?(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4、区分比和比例

师:我们刚才一直在强调比和比例的联系,那么比就是比例吗?(小组交流)

从形式上区分:比由两个数组成;比例由四个数组成。

比例的认识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比例各部分名称。2.进一步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3.能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教学重点】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发现并概括出比例的基本性质。

一、填空。

姓名

成绩

(1)()叫做比例。

(2)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中间的两个数叫做比例的(),两端的两个数叫做比例的()。

3(3)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分别是12和8,两个比的比值是,写出这个比例

4().(4)从24的因数中选出四个因数,组成两个比的比值都是2的比例式是().(5)在12、8、16 这三个数中添上一个数组成比例,这个数可以是()、()或()。

(6)把1.6、6.4、2和0.5四个数组成比例()

(7)9:3=():2

(8)在3:

15、9:

45、4:3三个比中,选择其中两个比组成比例是()

(9)把1.6、6.4、2和0.5四个数组成比例()

(10)在2∶5、12∶0.2、310∶15 三个比中,与5.6∶14 能组成比例的一个比是()。

二、选择题。

1.比例5∶3=15∶9的内项3增加6,要使比例成立,外项9应该增加()。a.6 b.18 c.27 2.把2千克盐加入15千克水中,盐与盐水重量的比是()。a.2∶15 b.15∶17 c.2∶17 3.下面的比中能与3∶8组成比例的是()。a.3.5∶6 b.1.5∶4 c.6∶1.5 4.下面的数中,能与6、9、10组成比例的是()。a.7 b.5.4 c.1.5

三、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下面哪一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写出判断过程)

6∶10和9∶15 20∶5和4∶1 5∶1和6∶2

四、按要求写比例。

0的认识教案 篇9

《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

赣县城关三小

刘桂香

课题: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

教学内容:书上第29页的内容及做一做的练习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观察与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理解“0”的两种含义,规范“0”的写法,会口算0的有关加减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合作,探究能力及认真书写的好习惯。情感目标:通过紧密联系学生生活的活动,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初步体会“0”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体会“0”的两种含义,能正确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盒子,各种水果及图片,算式卡片等。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激情导入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盒子,它里面装的全部是老师的宝贝呢?瞧!这是什么?(生:笔)有几个?用数字几表示?(生:用数字5表示)这又是什么?(生:乒乓球)有几个?用数字几表示呢?(生:可以用数字2表示)哎哟!盒子里的机器人也想出来呢?有几个?用数字几表示?(生:用数字1表示)最后看看还有什么呢?我的盒子里一个东西也没有了,该用什么数字来表示呢?(生:0)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0的知识(板书课题:0的认识)

二、在生活中体会“0”的含义

(一)理解“0”表示“没有”的意思 1.观察发现

师:小朋友知道小猴子最喜欢吃什么?(生:桃子)今天,它发现了一盘桃子(课件出示主题图(1))可高兴了!看,盘子里有几个桃子?(2个)用数字几表示呢?(生:2)接着发生了什么事?(分别点击课件出示主题图(2)(3))。

小猴子吃了一个,盘子里还剩下一个桃子,用数字几表示?(1)最后小猴子把剩下的一个也吃光了,盘子里一个桃子也没有了,想一想,用什么数表示呢?(用0表示)。

2.小结

当盘子里一个桃子也没有时,可以用0表示,“0”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数字1、2、3、4、5一样,0也是一个数,它表示没有的意思。(板书:没有),老师手里有几跟粉笔?(2根)(把老师手里的粉笔放进粉笔盒)我现在手里还有粉笔吗?用几表示?

3.说一说

师:那么,你能想办法用桌子上的文具,书包里的书或其它东西表示0吗? 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教案

(和你的同桌互相说一说,做一做)(再说给老师听)。

(二)理解“0”表示“起点”的意思

师:请看!小狗和小兔正在举行100米跑步比赛(课件出示)

1. 跑步比赛,体会“起点”

课件出示(1)第一次,小狗从“0”度线开始跑,小兔则从中间开始跑。(仔细观察,谁跑第一得冠军了?)

师:(故意大声说:“哦!小兔第一得冠军了)它们这样比赛对吗?公平吗?你觉得它们怎样跑才公平呢?(生说„)哦!也就是说小狗和小兔应该从0度线开始跑才公平。

课件出示(2)第二次:小狗和小兔都从“0”度线开始跑。(师:原来小狗才是冠军)

师:(指着“0”度线)刚刚小朋友们说从“0”开始跑才公平。那么这条“0”度线表示什么意思呢?(生:„)从0开始跑,也就是“0”表示“起点”的意思。(师板书:起点)

2. 观察直尺,加深认识

师:跑步比赛时,0 表示“起点”的意思,直尺上也有“0”看看“0”在哪儿?(课件出示直尺图)(指着尺子)观察尺子上的数字,你发现0在尺子的哪里?(生说„)

师:直尺上的数从0开始,0在尺子的最前面也表示起点的意思。

3. 联系实际,体会起点

师:你还见过哪些地方也用0表示起点吗?(生说:„)(师说:老师还发现了0可以表示游泳,跳远,登山的起点)

三、教学“0”的写法

师:0有这么多的作用,我们应该学好0,写好0,你觉得0像什么?(生说„)

师:0像这么多东西,到底“0”该怎么写呢?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0”的写法),师边总结:噢!原来要这样写0,从上到下,从左往右写,起笔和收笔要相连,成椭圆形)你会写吗?(学生手指书空两个0)

四、情境中体验0—学习有关0的加减法 1.探索有关0的减法

师:(指着一名学生说:“你的0学得真棒!这两个苹果送给你吧!请问老师手中还有几个苹果?(生:0个)

师:能列一个数学算式吗?生:2-2=0(板书:2-2=0)

师:接着还有更好玩的事儿,请看大屏幕(多媒体课件出示:3只小鸟从鸟窝里飞走的画面)

师:从动画中你看到了什么?全部飞走了就是飞走了几只?你能提出一个数 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教案

学问题考考大家吗?怎样列式?(生:3-3=0)板书:3-3=0 师:你还能说几个这样(几减几等于0)的算式吗?(生说:„)师板书„ 师:反复问,你还知道吗? 师:写了这么多,一起读一读吧!

师: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吗?(生:„)为什么结果都是0呢? 师:(指到3-3=0)说,如果将3-3中后面的3换成2,得数还是0吗?为什么不是呢?(生:说)

师:原来一个数减去它自己就等于0,也就是说,相同的两个数相减结果是0。

2.探索有关0的加法

师:小朋友们的表现真棒!2个橘子奖给你们,放在这个盘子里。请注意----(老师先把2个橘子放在1个盘子里,稍后,又从桌子上拿了一个橘子,慢慢地放入盘子里)

师:你能把刚刚老师放橘子的过程说一说吗?盘子里一共有几个橘子? 师:几个呢?怎样列式?(生:2+1=3)

师:看看现在你又看到了什么?(老师左手端着放有3个橘子的盘子。右手举着一个空盘子,两只手慢慢地靠拢合并。能提一个数学问题吗?(生:略)

师:一共有几个橘子?(生:3个)怎么计算的?(生:3+0=3)板书:3+0=3 师:看到这个算式,你还能想到哪个算式?(板书:0+3=3)师:说的真好!现在你还敢不敢接受老师的挑战.师: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左边的荷叶上有4只青蛙,右边的荷叶上1只青蛙也没有。

师:仔细观察: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能提一个数学问题考考大家吗? 师:谁能列一个数学算式?你知道等于几吗?(生:4+0=4)还可以怎样列式呢?(生:0+4=4)(师板书)

师:老师的左手有5支笔,右手1支也没有,猜一猜老师两只手中一共有几支笔?你能列出什么算式?(生:5+0=5 0+5=5)(师板书)

师:你还能说出这样的算式吗?(生:„)师:观察这些算式,你又有什么发现呢?

师:观察这些算式,你又有什么发现呢?(生:„)师:一个数加上0或者0加上一个数还得这个数。3.自主探索减0的规律

师:一个数加上0还得这个数,一个数减0怎么算呢?谁知道5-0=?(师板书)

师:能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吗?

师:那你还知道2-0=?3-0=?0-0=?(生回答师板书)

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教案

师:仔细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一个数减去0等于多少? 师小结:原来一个数减去0还得这个数。

4.师指着0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说,这也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有关0的加法和减法(把课题板书完整)

五、巩固提高,加深理解

1.师:这节课小朋友们的表现真不错,老师准备带你们去参加智力比赛,你们有信心吗?智力比赛第一关:数一数:看!多美的金鱼啊!你知道每个鱼缸里的金鱼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吗?(指名回答)

2.师:第一关你们已经胜利过关了,恭喜你们!第二关:排一排(这些数字宝宝的队伍不整齐,你能把它们按要求排整齐吗?

3.师:接下来,我们要进入最难的第三关了,(课件出示:看一看,说一说,写一写)你能像编故事一样说说图意吗?怎样列式?(指名回答)

4.师:最难的第三关你们已经过关了,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猜”的能力了?(课件出示:猜一猜)(指名回答)

5.师:智力比赛的四关你们都胜利过关了,老师准备了一些小礼物要送给你们,谁要是能把这些小礼物后面的算式得数算出来,小礼物就归你了。

6.师:小朋友们收到礼物可开心了!可是我们的算式卡片就不高兴了,他们不知道该回哪座房子了,让我们一起帮帮它们吧!(指名举数字房子,指名送)

算式卡片都被送回家 了,它们夸我们真是一群乐于助人的孩子!最后发现“0”号房没有算式卡片,你能帮它设计几张吗?(指名回答)

六、总结质疑,延伸课外

师: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这节课我们学得是书上第29页的内容,你还想了解其它有关0的知识吗?下了课自己和爸爸妈妈去找一找好吗?下课!

七、板书设计

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

没有 起点

2-2=0 2+0=2 0+2=2 5-0=5 4-4=0 3+0=3 0+3=3 1-0=1 5-5=0 4+0=4 0+4=4 2-0=2 0-0=0 1+0=1 0+1=1 4-0=4 1-1=0 5+0=5 0+5=5 3-0=3

上一篇:公司人文关怀方案下一篇: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课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