淤泥开挖施工工法

2025-04-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淤泥开挖施工工法(共3篇)

淤泥开挖施工工法 篇1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黄海大道与花果山大道交叉口,工程名称为开发区创智街区休闲公园项目土石方工程施工,该工程主要施工任务是红线内堆放的大量淤泥质土进行清运、人工湖开挖及道路路基的土石方回填。

二、淤泥主要工程量

本项目场地以前作为连云港开发区一个专用弃土场地,各个项目工程中的淤泥质土、废弃土等全部被清运至本项目红线内,根据现场实际调查及收集的资料,挖淤泥主要的主要工程量占总挖土方的比例较大。

三、淤泥存在原因

经我部进场后,经调查和现场查看发现,该弃土场地经常年累月的雨水冲刷、沉积、浸泡及淹没,形成很厚的淤泥。

四、清除淤泥施工方案

1、放水、排水,放水结合机械挖沟槽引排、机械无法去的,采用人工挖沟槽引水;

2、经过放水后晾晒一段时间后,才能开始进行机械挖除(不排水,无法直接挖除淤泥,因淤泥自身的特性,饱水流动性大,粘性强);

3、在红线内靠近挖淤处铺设临时道路,使其操作机械及运输车辆进入挖淤位置;

4、采用双桥自卸汽车进行淤泥运输,由于淤泥流动量大,粘性强,在装车前,在自卸汽车车厢底部预装一层砂石质干土,以便淤泥能够顺利卸车;

5、采用挖掘机从边部往中部进行开挖,装车。一次性挖到设计高程;

6、对于淤泥较厚的部位,挖除挖掘机大臂能挖除的范围后,暂停开挖,对已经挖除淤泥的部位采用石渣进行回填,形成机械施工便道,以便挖掘机自卸汽车能进入淤泥中部继续进行后续开挖施工;

7、轮流进行挖淤和回填石渣的作业,直至挖除完影响施工的全部淤泥;

8、挖除运走回填部分的石渣,淤泥挖方工作全部结束。

五、安全、文明施工

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安全生产实行专 职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机械操作要坚持八字方针,即:调整、坚固、润滑、防腐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2、应挂上明显的标志牌和操作牌;

3、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职工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共创良好的企业形象;

4、做好现场文明施工工作,增强文明施工意识,自觉遵守文明施工规则,严格执行《文明施工管理规定》;

5、项目经理部设立一名专职施工员和一名兼职文明施工主管负责人,负责现场文明施工的监督和指导。

六、环境保护措施

1、环境保护保证体系建立由项目经理领导下,项目生产副经理具体管理、各职能部门参与管理的环境保护保证体系。工程技术部负责制定项目环保措施和分项工程的环保方案,解决施工中出现的污染环境的技术问题。其它各部门按其管辖范围,分别负责组织对施工人员的环境保护培训和考核,保证进场施工人员的文明和技术素质,加强对有毒有害气体预防,建立危险物品严格管理和领用制度,负责各种施工材料的节约和回收等;

2、环境保护的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及本合同的有关规定,做好施工区域的环境保护工作,对施工区域外的植物、树木、道路及保洁工作尽量做好,维持原状,防止由于工程施工造成施工区域附近地区的环境污染。积极开展尘、毒、噪音治理,合理排放废渣、生活污水和施工废水,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活动给周围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淤泥开挖施工工法 篇2

在特大断面导流洞开挖施工中, 施工程序比较繁琐, 导流洞每一层施工所采用的工艺都不相同, 并且对技术要求比较高, 企业在施工中不但要保证施工质量, 还要节约工程成本, 因此, 采用适合的技术, 严格控制质量是关键。

1 特大断面导流洞开挖施工工法分析

1.1 工艺流程分析

在特大断面导流洞开挖施工中, 施工人员首先要掌握工程的大概情况, 分析工程的特点, 采用适合的施工工艺, 进行总体施工工艺安排, 保证工程施工之后有条不紊的开展。施工安排分为上、中、下层开挖施工, 上层开挖施工又分为上层中导洞开挖施工与上层两侧扩挖施工, 中层开挖施工中值得注意的是, 中间垂直梯段爆破工作、两侧预裂爆破工作, 这两项工作可以一次性完成, 提高工程效率。每一层的导流洞施工, 根据上一层工程施工的情况而定, 当上一层开挖施工准备进入竣工阶段时, 便可准备下一层的开挖施工。在特大断面导流洞开挖施工当中, 中层两侧预裂爆破施工是重要的一个施工项目, 其工艺流程较为复杂, 首先需要进行生产性试验工作, 试验的内容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即钻机架设试验、上层扩挖试验以及爆破参数试验, 每一个试验都要一一完成之后才可进行到下一个施工流程[1]。其次是爆破参数设计、完成参数设计工作之后, 需要对基岩面进行清理, 将基岩面上的杂物去除之后, 接下来进行放线测量、布孔、进行样架的校核、钻机架设、造孔施工工作, 最后, 钻孔结束之后, 进行孔的验收、爆破以及查看爆破的效果, 是否达到施工要求。

1.2 施工重点分析

(1) 上层与中层开挖施工分析。上层与中层开挖是特大断面导流孔施工中重要的施工项目, 若是这两项工作出现问题, 则影响到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上层开挖工作时, 分析工程情况, 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开挖, 上层开挖分为三个步骤进行, 首先开挖的是中导洞, 其次开挖两侧, 两侧开挖仅可滞后施工。完成爆破工作之后, 观察围岩的实际情况, 是否可以开展系统安全支护。在上层两侧开挖的过程当中, 需要对开挖范围做规定控制, 控制在中层接触阶段, 高度为2.5m的这一个区域内进行开挖工作, 不需要支护[2]。在中层开挖中, 一般情况下, 使用两种开挖方法, 一种是中间垂直梯段爆破法, 另外一种是两侧预裂爆破法, 在预裂爆破当中, 使用YQ100B来完成钻设工作, 梯段爆破的孔布置使用斜孔的方式, 这样可有效避免出现废渣堆积现象。斜孔布置倾斜度与水平面控制在85°角即可, 不宜过大或过小。钻设工作中, 要把握好孔的大小, 要求机器要从设计边线部位向下进行钻设, 而一般的钻机并不能达到此要求, 需要对钻机做改装, 达到预裂钻孔超挖减少到10cm之内。 (2) 清理基岩面、测量放线、造孔等工艺分析。基岩面的清理在特大断面导流洞开挖施工当中常常得不到施工人员的重视, 但是若是基岩面清理不干净, 则会影响到钻孔的质量, 因此, 施工人员对基岩面上存在的杂质清除掉, 在边墙设计轮廓线上, 使用反铲清理, 制作一个宽度为1.5米的条带, 将其用于排放污水, 避免污水积压。测量放线时, 测量人员先确定孔的具体位置、高程, 并在侧墙部位上打上标记, 对于每一个孔的测量数据都一一进行记录, 记录的信息纳入到导流孔导流洞下层开挖预裂孔施工信息记录当中, 便于进行技术交接。造孔时, 按照施工要求开展造孔工作, 所造出的孔直径为90mm, 孔与孔中间的距离为80cm, 对孔的深度要求比较严格, 孔深要根据测量放样方面的信息进行计算, 才可得到孔的深度。而钻孔精度的把握, 则是钻孔成功的关键, 因此, 首先要使用良好的技术进行钻孔, 一般施工人员多选用定位样架导向技术, 该技术可确保钻孔后的倾斜度、位置等达到设计要求。在开孔阶段、钻进过程中, 落实好三次校钻工作, 此外, 还要注意钻进的速度, 开始钻进时, 使用小风压慢慢钻进, 当钻孔的深度达到0.5cm左右时, 可加快内钻的速度, 将其增加至40min/m, 孔深达到1-8m时, 内钻速度改变为17min/m, 这样才可保证所打造出来的孔符合要求。 (3) 爆破分析。进行预裂孔爆破时, 从装药开始把握好各项工作, 根据设计装药结构进行装药, 把导爆索、药卷固定在竹片上, 将其送至孔中, 孔口阶段的药量适当减少, 在底部大约1.0m的区域内, 加重药量。若是发现堵塞现象, 将纸团堵在药卷的顶端位置, 再进行钻孔岩屑的填塞工作, 填塞时要注意, 不但要控制好填塞的长度, 而且不可将块石混入其中一起进行填塞。当完成预裂爆破之后, 每次都要检查爆破的效果, 将爆破之后的石渣清理干净, 便于质检人员的检查, 质检人员检查爆破之后的情况, 质量是否达到相关标准, 收集爆破中的各种数据, 为日后爆破提供重要的信息[3]。进行梯段爆破, 需要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开展爆破工作, 完成每一次爆破工作, 都要检查爆破块度等情况, 并记录相关信息数据, 而在下层开挖施工当中, 先控制开挖的高度, 将其控制在2.0-4.1米这段范围之内, 然后钻孔、开挖, 最后进行爆破。

2 质量控制与安全对策

在特大断面导流洞开挖施工中, 要提高工程质量, 要求施工工艺严格按照要求进行之外, 还要做好质量控制工作, 首先技术人员对每项工作做好监督, 确定测量放线工作完毕之后, 再进行定位架搭建, 此时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上的交流与沟通。保证样架搭设符合标准, 验收确定没有问题之后才投入使用。严格检查预裂孔的情况, 例如, 孔的深度, 孔与孔之间的距离等, 都要进行严格的检查, 在检查中一旦发现存在问题的孔, 立马处理, 处理完毕之后保护每一个孔。提高工程质量, 除了从监督的角度进行质量控制, 还要从技术的角度出发, 在特大断面导流孔施工中, 对技术的要求较高, 因此, 施工时施工单位要组织一个技术小组, 专门负责施工指导工作, 及时解决施工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对施工中收集到的数据信息做分析, 确保工程质量。

在我国建筑施工当中, 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 就是安全工作落实不到位, 很多施工单位为了提高施工进度, 不顾施工人员的安危常常超时施工, 施工人员常因劳累过度, 影响工作。特大断面导流洞施工, 工程量大, 危险性大, 施工企业要在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的前提下施工, 以安全第一, 施工第二为工作方针。施工单位制定安全规章制度, 对现有的安全管理制度, 进行完善, 部分施工人员由于不具有安全意识, 在施工当中频频出现错误, 落下安全隐患。因此, 施工企业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知识培训, 提高施工人员专业技能的同时, 提高其对安全施工的认识度, 设置奖惩制度, 奖励在施工中严格遵守制度开展工作的施工人员, 对违纪人员给予惩罚, 另外, 特大断面导流洞施工中, 爆破工作危险系数较大, 负责爆破的施工人员一定都要持有证件才上岗工作, 在完成爆破之后, 第一时间处理碎石块, 避免留下安全隐患。

3 结束语

随着我国建筑技术的提高, 在特大断面导流洞施工中, 施工工艺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但是, 依然需要技术人员在施工中进行技术指导, 提高施工质量与进度, 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打造出质量保证的工程。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在建筑施工上取得了新的突破。在特大断面导流洞开挖施工中, 采用了新的工艺, 大大提高了施工质量与施工速度。文章对特大断面导流洞开挖施工工艺特点进行分析, 并探讨质量控制与安全对策。

关键词:特大断面,导流洞,开挖

参考文献

[1]张勇, 等.安全监测技术在导流洞施工过程中的应用[J].铁道建筑技术, 2012, 5 (21) :550-551.

[2]孟祥义, 等.软弱围岩特大断面导流洞施工技术[J].铁道建筑技术, 2010, 16 (12) :122-124.

淤泥开挖施工工法 篇3

此外,由于淤泥质黏土的黏性较大,钻斗卸渣困难的现象也非常普遍。并且,由于淤泥地层承载力低,施工时也容易出现地层的不均匀沉降,存在大型钻机发生倾覆的隐患,因此钻机就位之前尽量对地表进行处理,用回填碎石土或者使用厚钢板垫平,以增加地表承载力,确保钻机能在平稳的状态下施工。

典型案例

2010年10月,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桩基工程,采用三一SR250R型旋挖钻机,配套Φ445—4×13机锁式钻杆,钻头为双开门嵌岩捞砂斗。钻孔孔径0.8m、1.0 m,孔深30~37 m不等。地质分层大致为:0~8 m为人工填土;8~23 m为淤泥质土;23~25 m为卵石;25~32 m为黏土;32~37 m为强风化红砂岩。

在召请工法支持之前,钻机在该场地连续4次钻孔都失败了,肇因在于钻进至8~22 m淤泥层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塌孔事故,即便最终成孔,但灌注超方严淤泥钻渣卸渣重(超方率达到1.40以上)。以上重重困难无法解决,以致于施工方要更改设计,准备放弃旋挖钻孔灌注桩,改用打击管桩来代替。

问题分析

在有淤泥质地层进行旋挖施工时,以下3点需要特别留意;首先,在钻机的操作方式上要慢速钻进,提钻和下钻均要缓慢、均匀,且每次钻深不宜过大,以每次下钻“少进尺、勤提钻”为原则。在钻斗到达上次进尺深度之前就要开始慢速正钻,将上次受扰动的淤泥缓慢的吃入钻斗内。然后将下钻速度和旋转速度都维持在较慢的范围内,防止下钻过快来不及进入钻斗的淤泥受到较大扰动充斥到钻体与孔壁之间变为流态,同时慢压慢钻也可以防止偏钻。此外,下钻和提钻时的动作也不要过猛,以防孔壁淤泥坍落而埋住钻头,同时也可防止由于提放钻过快时,钻头对孔周已形成的泥皮造成破坏,从而释放出孔壁上流塑状淤泥,增大塌孔概率。同时还要避免一次进尺过深,否则容易造成过量的黏土在钻斗内互相挤压,形成整体,增加卸渣难度。可在进尺20~30 cm后暂停加压和旋转,使泥浆可以进入黏土和钻体之间起到润滑作用,之后再循环加压钻进。

其次,若是水下钻进,则应适当加大护壁泥浆的黏稠度,或直接向桩孔内投掷适量黏土块,然后下钻在软土段,不进尺研磨一段时间再继续钻进,这样利用黏土将孔壁挤密,增大孔壁泥皮的厚度。

最后,若采用加长护筒或跟管钻进的办法维护孔壁稳定,则须加快后续工序(吊装钢筋笼、灌注混凝土)的施工速度,并要及时拔出护筒,以防时间过长或桩孔内灌满混凝土后起拔护筒困难。

解决措施

一方面,由于现场观察泥浆的黏度不够,泥浆护壁的效果并不好。为提高泥浆的护壁能力,就地取材,使用挖掘机在现场挖了3斗黏土倒入泥浆池再充分搅拌以提高泥浆黏度和比重。

另一方面,在钻具选型方面,三一工程师现场指导换掉不带流水孔的钻头,而改用带内流水孔的钻斗,以使提钻时泥浆实现上下流通,避免产生的“活塞效应”对孔壁产生压力,阻止淤泥流动,取得了明显效果。

此外,现场指导操作手调整操作方式,在淤泥层钻进过程中要遵循“三降”和“三减”原则。所谓“三降”,是指降低放钻速度、降低旋转速度、降低提钻速度;“三减”是指减少单斗进尺、减少钻压、减少合斗门时的旋转速度和圈数。

通过综合采取以上措施,较好地保持了淤泥的初始状态,频频出现的塌孔现象从而得到明显抑制,相应地钻进速度也有了明显提高。

解决效果

经过三一工法工程师进行现场改善,该工地在此后的施工过程中再无塌孔现象出现,并且超方率也由原来的1.40降低到1.15左右,使超方问题也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施工方和甲方对改进后的施工效果很满意,打消了更改设计的念头。此外,施工方表示SR250R型旋挖钻机的桅杆可后倾,给他们转场带来了不少便利;而且厂家不断的技术改进、及时的服务,这些都是三一旋挖的优势。

工法小结

在淤泥质地层的钻进过程中,能否解决好吸钻、塌孔、超方和卸渣困难等问题的关键是能否正确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施工工法。

具体讲,在淤泥层施工,对于中大直径的桩孔,钻头选用土层双底捞砂斗即可;对于直径小的孔,可采用单开门双底土层捞砂斗,对于钻进具有一定黏性的淤泥质土也可选择体开式钻头或者带有流水孔的直螺旋钻头。但是不论选择何种钻具在淤泥层施工,都应该尽量增加或加大钻头的流水孔,以防止钻进过程中由于钻头上、下液面不流通而导致钻底负压过大,形成吸钻。

上一篇:2024工作总结(工程施工方面)下一篇:关于行政文员上半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