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春耕的古诗

2024-10-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写春耕的古诗(精选12篇)

写春耕的古诗 篇1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描写春天春耕的古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描写春天春耕的古诗1

南浦春耕

明代:止庵法师

索索缲车谷口闻,鸟催农事日纷纷。

新生野水瓜藤绕,旧作田塍井字分。

耕雨每怜黄犊健,带经犹爱小儿勤。

晚风独立溪桥外,流水桃花一队云。

渔家傲·二月春耕昌杏密

宋代:欧阳修

二月春耕昌杏密。百花次第争先出。惟有海棠梨第一。深浅拂。天生红粉真无匹。画栋归来巢未失。双双款语怜飞乙。留客醉花迎晓日。金盏溢。却忧风雨飘零疾。

南溪春耕

唐代:钱起

荷蓑趣南径,戴胜鸣条枚。溪雨有馀润,土膏宁厌开。

沟塍落花尽,耒耜度云回。谁道耦耕倦,仍兼胜赏催。

日长农有暇,悔不带经来。

忆平泉杂咏。忆春耕

唐代:李德裕

郊外杏花坼,林间布谷鸣。原田春雨后,谿水夕流平。

野老荷蓑至,和风吹草轻。无因共沮溺,相与事岩耕。

春耕

宋代:陆游

去蜀归吴会,真成万里行。

穷通竟安在,恩怨两皆平。

文字妨求道,杯觞害养生。

余年犹有几?买犊事春耕。

春耕

宋代:陆游

今年液水满西畴,父老人人卜有秋。

只要耕犁及时节,裹茶买饼去租牛。

描写春天春耕的古诗2

1、《卜居》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归羡辽东鹤,吟同楚执珪。

未成游碧海,著处觅丹梯。

云障宽江左,春耕破瀼西。

桃红客若至,定似昔人迷。

2、《新城道中二首》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

身世悠悠我此行,溪边委辔听溪声。

散材畏见搜林斧,疲马思闻卷旆钲。

细雨足时茶户喜,乱山深处长官清。

人间岐路知多少,试向桑田问耦耕。

3、《北园杂咏》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鉏麦家家趁晚晴,筑陂处处待春耕。

小槽酒熟豚蹄美,剩与儿童乐太平。

4、《初春纪事》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窗棂无日影,庭树无风声,微云淡天宇,非阴亦非晴。

美哉丰年祥,入我屠苏觥。

父老亦共喜,驩言叩柴荆。

一饱已有期,惟当力春耕。

遣儿牧鸡豚,作社赛西成。

5、《出门与邻人笑谈久之戏作》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屋角时闻黄犊鸣,相逢但可说春耕。

写春耕的古诗 篇2

一、在“读”中体验情感

《课程标准》中指出:“加强诵读涵咏, 在诵读涵咏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 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有时候, 我们的讲解是苍白的, 就好像面对着一道美味佳肴, 我们首先应该去品尝, 感受其带给我们味觉的美好, 然后才有可能去关注它的烹制方法、营养成分。而诵读就是让我们充分品尝“诗词”这份大餐的最好方法, 它能实现学习者对作品的感知、理解和体验。在具体的教学中, 教师的指导至关重要。

(一) 创设情境, 走进诗词

唤醒学生主体意识是教育界经常的话题, 在古诗词诵读教学中, 首先要让学生产生“我”即诗人、诗人即“我”的感觉。如学习杜甫《登高》一课时, 正值秋风萧瑟之时, 这不正是一个创设情境的契机吗 ?“我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一千二百年前的秋天, 重阳节前后, 在夔州, 长江边上, 秋风凛冽地吹着, 吹得万木凋零, 漫山遍野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急剧地翻滚, 孤鸟在空中久久地盘旋, 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 有一位老人, 衣衫褴褛, 蓬头垢面, 步履蹒跚, 跌跌撞撞地朝山上走来……这不正是品味诗句情感的最好的开始吗 ? 良好的情境, 需要老师敏锐的观察、精心的设计。

(二) 寻觅“重读”, 悟出情感

所谓“重读”, 即在朗诵中加重语气, 增大音量, 以强调所读内容。诗句中哪些词语需强调 ? 为什么强调 ? 传统的做法是老师直接把自己认为需重读之处提出来, 让学生们照葫芦画瓢。毫无疑问, 这是对学生主体意识和创造力极大的抹杀。那么, 如何让学生自己“悟”呢 ? 这就需要老师设计启发式的问题了。如杜甫《登高》中“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我们可以设计几个层次的问题:a.概括这一句的主要内容。—描写了秋天长江边的景色;b.景色有什么特点?—悲凉、冷清;c.如何能看出景色的悲凉、冷清呢 ?—“急”“高”“哀”“清”“飞回”体现出来的。这三个问题思路清晰, 层次推进, 也绝无“为难”学生和牵强附会之感。到了第三个问题, 学生便能顿悟:哦, “急”“高”“哀”“清”“飞回”一重读, 悲凉的情感就表达出来了。

(三) 比较韵脚, 体会转变

在一些乐府诗和词中, 常常通过韵脚的转变来改变情感。以李白《蜀道难》为例。第一段用“噫吁嚱, 危乎高哉!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一句领起, 以“天”字起韵, 至“连”字结束, 连压五韵 (iαn) 。第一句总写蜀道的高危, 突出蜀道的难行, 奠定了全诗豪迈狂放的情感基调, 接着用四韵八句写了蜀道的来历;然后换韵, 以“川”字起韵, 至“叹”字结束, 连压四韵 (uαn/αn) , 写蜀道的难行。一般说来, 韵字开口度越大, 越容易表现昂扬之情, 韵字开口度小、音阻大的易于表现凄婉之意;平声韵合于慷慨之意, 仄声韵 (含入声) 合于悲抑之情。我们看到, 这一段所压韵脚不单开口度较大, 而且都是平声韵, 所以要读出豪迈狂放之意、昂扬激越之情。在诵读教学中, 这样的“点”很重要。学生一旦用转韵的规律找到这样的“点”, 便能拥有一份成就感, 对诗词的投入便又自然多了一分, 前后部分的诵读自然也能更有意识地表现出感情的变化了。这样的“奖励”正是学生自己给自己的。

二、在“思”中加深领悟

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早在20世纪40年代, 罗农父先生在《国文教学经验谈》中指出:“只能了解, 不能欣赏, 那么读人家的作品, 就只能懂得它的意义, 还不能辨出它的风格的高卑和雅俗;自己写起来, 也只能做到通的一步, 还不能做到好的一步。”如果说“读”是走进文学作品的一个起点的话, 那么“思”就是“荡开来”的一个关键步骤。能否在色彩绚丽的花儿中看见五颜六色的美, “思考”是加深领悟的原动力。

按照张炳隅先生的说法, 在文学鉴赏过程中, “思考”指的是“思考”过程中接受美感的审美活动,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此一层面的工作可简言为“对话”。如何构建富有张力的课堂空间, 引领学生在学习中完成思想的碰撞和心灵的交流?三种对话必不可少。

(一) 构建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诗歌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 教学过程最首要的是让学生独立、充分、深入地与文本对话, 收集处理信息, 建构意义。而诗歌教学应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读课文, 通过对话, 进而领会课文内涵。如在教学《蝶恋花》一诗时, 我提出:“明月不谙离别苦”这里为什么写“明月”而不是“残月”呢?于无疑处点疑, 组织学生讨论, 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学生进一步研读文本的时候, 好多同学都抓住了“不谙”这个关键词, 正是因为“明月”明亮、饱满, 它才不会明白离别的悲凉和伤感。因此, 适时、巧妙引导学生感悟隐藏其中的情感, 让学生和文本再一次的“亲密接触”, 会大大深化阅读体验, 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也会更加透彻。

(二) 构建老师和学生的对话

在课堂教学中, 老师和学生的对话最为重要, 它不仅能促进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也会带动学生与学生的对话, 让课堂在动态美中生成。而现实中, 很多无效提问不仅会框定学生的思维, 有时也会让学生无所适从。如一位教师在讲《声声慢》时发问:“词人为什么寻觅?她丢失了什么?”“丈夫!”一位同学的大声抢答让教室里哗然一片。很显然这样的提问所引起的不假思索的回答破坏了整首诗的意境, 也破坏了学习氛围。所以, 想让课堂真正成为对话的场所, 就要让课堂对话具有挑战性。只有富有挑战性的话题, 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 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如在教学《渔歌子》这首词时, 我提出:“这个钓鱼的老者在斜风细雨中为什么不回家?” (学生合作交流)

师:同学们讨论结果怎么样?这位老者为什么“不须归”?

生:因为这里的景色太美了, 所以他不想回家。

师:是啊, 这里的景色太美了, 坐在小船上垂钓老者看到了——

生:西塞山前白鹭飞

师:看到了——

生:桃花流水鳜鱼肥,

师:看到了——

生:斜风细雨。

师:如此迷人的景色, 怪不得他不想回家。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吗?

生:因为他看到了河里的鳜鱼太肥美了, 他想多钓一些回家, 而且他还准备了箬笠和蓑衣, 下雨天他也用不着急着回家。

新的课程期待老师的角色转换成导演, 组织课堂教学, 提示学生演好自己的角色, 唤醒学生的学习潜能。老师不是放音机, 学生也不是答录机。老师不是解惑人, 而是摆渡人。构建好师生之间的对话, 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学会思考、学会质疑、学会批判、学会表达。

(三) 构建学生与学生的对话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 每个人都以自己不同方式去建构对新事物的理解。因此, 学生对文本意义思想感情的多元性必然会引起学生间认知经验、情感、智慧、灵性的碰撞, 形成“矛盾”。让他们对话, 让感性的同学尽情讲理, 让感性的同学痛快的描绘。

例如在教读《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诗时, 学生就对结尾一句“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中的诗人情感产生了争论。有的认为这是一种旷达的人生观, 有的认为这是一种消极的人生态度。双方各执一词, 据理力争。在“激烈”的“对话”中不仅认识到了一个血肉丰满的诗人形象, 也完成了作品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解读。

一个鸡蛋从外部打开是食物, 从内部打开是生命。而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对话, 无疑是年轻的心灵所进行的一次次关于文本体悟、关于生命体验的对话, 哪怕幼稚也无关紧要, 他们定会慢慢成长, 走向成熟。

教育不是知者带动无知, 而是师生共同追求真理, 对话是发现真理、展示与把握意义的过程。教学实践证明, 只有对话才有创新。只有在对话中, 在理解中, 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完整精神境遇的整合与共享中, 才能超越功利性教育, 才能扎根于人的生活境遇, 追寻人生的意义, 使精神获得有价值的生长, 使受教育者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三、在“写”中提升能力

如果说前面的两个阶段算是“入得去”的话, 那么这个过程就是“走得出”了, 在这一阶段, 学生的思维发展要经历由感悟、思考, 到深入思考, 甚至到研究、批判的变化, 以思维促写作, 用文字来表达情思。

(一) 艺术改写, 锤炼语言

如在教《雨霖铃》时, 让学生将诗歌改写成散文, 用散文的笔法描绘诗歌所描写的优美意境, 演绎诗歌的情感。教《邶风?静女》时, 让学生发挥想象, 在原诗基础上加以创新, 把《邶风 ? 静女》改写成白话诗或小故事, 然后发表在班级博客上, 全班一起分享几十个不同版本的爱情故事, 有至纯唯美的爱情故事, 也有故事新编搞笑版的爱情故事。

(二) 多角探究, 质疑批判

如在《念奴娇·赤壁怀古》, 提炼出“自由探究”的小话题:美在动静结合, 美在选词炼句, 美在语言的豪迈, 美在情感的奔放, 美在侧面烘托, 美在视点变化……在教李商隐的《锦瑟》时, 可以让学生就诗歌的主旨展开探究, 你倾向于“爱情悼亡”和“自伤身世”哪种说法呢?也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 言之成理即可。

(三) 横纵联系, 对比激趣

如在教完柳永的《雨霖铃》和晏殊的《蝶恋花》之后, 我引导学生比较两首离别词在表现手法上的异同。教完李清照的《声声慢》, 引导学生阅读李清照少女时代的作品, 例如《如梦令》《一剪梅》等, 让学生自主比较不同时期的诗歌风格特点。

(四) 巧用诗词, 连缀美文

作文中适当引用古诗词, 会使文章语句意蕴十足, 文采飞扬, 既能体现考生的文化底蕴和作文潜能, 也能体现考生炼字达意的能力。因此, 教学中尝试着让学生将不同诗歌中的内容和情感大致一致的诗句放在一起表达一个话题, 不失是一个有效的训练。如高考作文《打一场母语保卫战》开头:“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试问, 哪一种语言有这样灵动的气韵?“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试问, 哪一种语言有这样绚丽的色彩?“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试问, 哪一种语言有这样恢宏的气势?

在这一开头巧用杜甫《绝句》以及《诗经·卫风·硕人》和曹操《观沧海》的诗句构筑反问及排比句式, 指出汉语的灵动的气韵、绚丽的色彩和恢宏的气势, 一气呵成, 入题神速, 引人注目。

新课标指出, 语文教学是大语文活动, 应突出语文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功能。而这样的“读、思、写”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读”中开启体验的大门, 在“写”中提升思维的火花, 让学生在所读、所思、所写中逐渐领悟古代诗词的魅力, 在探究中形成自己的创新认识, 并在写作中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想象力、思辨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这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满足于学生长远需求的教学模式, 这样的教学模式也必将会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逐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张秋玲.语文教学设计:优化与重构[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2.

[2]朱月明.我怎样朗诵古诗词——古诗词朗诵技巧探究[J].语文建设, 2009 (11) .

“三步法”扩写古诗词名句 篇3

例将“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扩写成100字左右的短文。要求不改变原词意境。

答题分析:

1. 还原情境

“杨柳岸,晓风残月”一共才七个字,乍一看,给人无从下手的感觉。其实,要求扩写的诗词名句一般都出自同学们非常熟悉的课本,题目本身已经给了同学们解题的隐性已知条件——诗句的情境因素。

做题时首先应该还原诗句的情境,通过回忆全诗或全词弄清该情境包含的三项内容:时间、地点、人物,然后就可以确定解题的切入点,根据自身的爱好和特长扩写了。

此外,还原情境还可以避免张冠李戴、自相矛盾的错误出现。比如,有的同学把“杨柳岸”扩写得春光旖旎、春意盎然,如果在还原情境时,想到词中写的是深秋清晨的景物,就能避免这样的失误了。

本题在还原情境后可得出如下结果:时间——深秋清晨;地点——某个泊船的渡口;人物——离别情人的“愁人”。

2. 构设画境

古诗词中的很多名句,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等都具有强烈的画面感。“杨柳岸,晓风残月”虽仅七字,但七字中包含一近一远两个画面,极有层次,且符合情理。作者由近及远,先描摹岸边“杨柳”,后绘写天际“残月”,完全符合人视物的顺序及习惯。

扩写时,应充分尊重作者的构设,将画面一个个有序展开,突出景物描写的顺序感、方位感、画面感。依据作者思路来布设写景的顺序和画面,不仅可以减少答题构思的时间,而且能使答题更准确更到位。

3. 表现意境

古诗词非常强调意境。要使诗歌有意境,就要在诗中的景物描写中融入或明或暗、或隐或显的感情。而扩写题往往都有“不得改变原诗(词)意境”的要求,因而首先要体会原诗所蕴涵的感情,然后将这种感情融入扩写中。原诗感情为悲;扩写文字感情即定调为悲;原诗感情为喜,扩写即定调为喜,二者绝对不能冲突、矛盾。

对例题,同学们应该细心体会“残”字所蕴涵的丰富情感,挖掘出作者借此表达的情愫,并在扩写中表现出来。

参考答案: 秋日清晨的寒意,唤醒了因畅饮离情而酩酊的词人。渡口已不是昨日的渡口,情人的身影也早已不见。杨柳依旧是昨日的杨柳,只是少了被柳枝牵萦的裙裾。飘零的衰黄柳叶,带着如泪的清露,沾上词人的衣襟,也沾上词人的心魂。晓风微起,似纤纤玉手分开密密的柳烟,一弓残月映入词人的眼帘。那是离人苍白的面容和孤寂的眼?

写春天的古诗 篇4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赏析】创作此诗时,诗人已在成都草堂定居两年,他亲自耕作,种菜养花,对春雨之情很深,因而写下了这首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诗作。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赏析】全诗以“春”字为着眼点,景中寄情,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喜悦轻松地情绪,以及对西湖春色细腻新鲜的感受。

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赏析】这是一首哲理诗,诗中的“泗水”暗喻孔门,“寻芳”暗喻求圣人之道,“东风”暗喻教化,不露说理的痕迹。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赏析】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诗,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乡的深切感情,同时也蕴含他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的强烈欲望。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赏析】此诗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她是美的创造者,赞美她裁出了春天。诗中洋溢着人逢早春的欣喜之情。《咏柳》是咏物诗的典范之作。

春江花月夜

【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是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偏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赏析】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的《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赏析】这首诗是王维山水诗中的代表作品之一。这首诗的精妙之处在于“动”、“静”对比衬托的诗情画意,静到极处的自然在诗人笔下有声有色,生意盎然。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赏析】杜牧在这首七绝中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光更加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赏析】《村居》描写出了一幅春天孩子们在村旁的芳草地上放风筝的图片,是一幅充满生机、生意盎然的农村生活图画。

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赏析】新生事物一定会冲破重重困难,脱颖而出,蓬勃地发展起来。读者将诗的最后两句赋予生活的哲理,诗也因此获得了新的生命,流传不绝。

绝句

【唐】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偏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赏析】清人陶虞开称杜甫笔法高妙,能“以诗为画”,此诗可谓印证。

晚春

【唐】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唯解漫天作雪飞。

【赏析】诗人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万春的繁丽景色,寄寓着人们应该乘时而进,抓紧时机去创造有价值的东西的思考。

早春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译】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酥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春末。

忆江南词三首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译】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春天到来时,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江南的回忆,最能唤起追思的是像天堂一样的杭州:游玩灵隐寺寻找皎洁月亮中的桂子,登上郡亭,枕卧其上,欣赏那起落的钱塘江大潮。什么时候能够再次去游玩?

江南的回忆,再来就是回忆苏州的吴宫,喝一喝吴宫的美酒春竹叶,看一看吴宫的歌女双双起舞像朵朵迷人的芙蓉。不知何时会再次相逢。

春雪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译】新年都已来到,但还看不到芬芳的鲜花,到二月,才惊喜地发现有小草冒出了新芽。白雪也嫌春色来得太晚了,所以有意化作花儿在庭院树间穿飞。

月夜 / 夜月

【唐】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译】夜静更深,月光只照亮了人家房屋的一半,另一半隐藏在黑夜里。北斗星倾斜了,南斗星也倾斜了。今夜才知春天的来临,因为你听那被树叶映绿的窗纱外,唧唧的虫鸣,头一遭儿传到了屋子里来了。

临安春雨妆霁

【宋】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赏析】“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是陆游的名句,语言清新隽永。

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宋】李清照

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酒意诗情谁与共?

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镂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

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赏析】“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翦灯花弄。”愁本无形,却言“抱”,可见此愁对其来说有多浓,多重,清词论家贺裳评这两句为“入神之句”。

天净沙·春

【元】白朴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写秋天的古诗 篇5

随着秋天的深入大部分树种的树叶一片金黄,辉煌璀璨,在阵阵秋风扫荡下,片片黄叶也开始纷纷飘落大地,颇为壮观。乡村小道上,泥土气息渐渐浓郁起来,晨练和傍晚散步时,习习吹来的`风带有丝丝的凉意。

1、《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2、《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3、《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难望王师又一年。

4、《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5、《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6、《秋登兰山寄张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7、《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8、《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9、《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0、《中秋月》

唐·白居易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11、《苏幕遮》

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2、《渔家傲》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3、《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宋·陆游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

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

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14、《秋月》

宋·程颢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15、《秋夜曲》

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16、《秋风引》

唐·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17、《秋词》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18、《秋雨中赠元九》

唐·白居易

不堪红叶青苔地,又是凉风暮雨天。

莫怪独吟秋思苦,比君校近二毛年。

19、《初秋》

唐·孟浩然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

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20、《秋晚江上遣怀》

唐·杜牧

孤舟天际外,去路望中赊。

贫病远行客,梦魂多在家。

蝉吟秋色树,鸦噪夕阳沙。

不拟彻双鬓,他方掷岁华。

21、《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2、《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23、《河西送李十七》

唐·高适

边城多远别,此去莫徒然。

问礼知才子,登科及少年。

出门看落日,驱马向秋天。

写春天的古诗 篇6

《春日》【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绝句》【宋】僧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游园不值》【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玉楼春》【宋】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早春南征寄洛中诸友》【宋】欧阳修

楚色穷千里,行人何苦赊。芳林逢旅雁,候馆噪山鸦。 春入河边草,花开水上槎。东风一樽酒,新岁独思家。

《玉楼春》【宋】辛弃疾

风前欲劝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 未随流落水边花,且作飘零泥上絮。 镜中已觉星星误,人不负春春自负。 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

【唐】 王涯《春游曲》 万树江边杏, 新开一夜风。 满园深浅色, 照在绿波中

【唐】 杜甫《春运》 肃肃花絮晚, 菲菲红素轻。 日长雄鸟雀, 春远独柴荆

【北宋】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消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北宋】王令《送春》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元】薛昂夫《楚天遥带过清江引》有意送春归,无计留春住。 明年又着来,何似休归去。 桃花也解愁,点点飘红玉。 目断楚天遥,不见春归路。 春若有情春更苦,暗里韶光度。夕阳山外山,春水渡旁渡, 不知那答儿是春住处?

【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春雪(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晚春(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鸟鸣涧(王维)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清明(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万树江边杏, 新开一夜风。 满园深浅色, 照在绿波中

《江南春绝句》【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春思》【唐】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春望》【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宿左省》【唐】杜甫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相思》【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词》【唐】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春思》【唐】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春耕拖拉机的使用与保养 篇7

(1) 禁止起步猛抬离合器。应缓慢地松开离合器踏板, 同时适当加大油门, 避免造成对离合器及传动件的冲击。

(2) 拖拉机严禁挂空挡或踏下离合器滑行下坡。

(3) 换挡及作业速度选择。正确选择拖拉机作业速度, 不但可以获得最佳生产率和经济性, 并可以延长拖拉机使用寿命。拖拉机作业时, 不应经常超负荷, 要使发动机具有一定的功率储备。拖拉机田间作业速度的选择应使发动机处于80%左右负荷下工作。

(4) 一般情况下, 应先减小发动机油门, 再踩下主离合器踏板, 然后逐渐踩下行驶制动器操纵踏板, 使拖拉机平稳停住。紧急制动时, 应同时踩下主离合器踏板和行驶制动器操纵踏板。行进中, 不允许驾驶员将脚放在制动器踏板或离合器踏板上。特别提醒:拖拉机在道路上行驶时, 一定要把左右制动器踏板联锁起来。拖拉机在坡上停车, 应等发动机熄火后, 在松开行驶制动踏板前先挂上挡, 上坡时挂前进挡, 下坡时挂到挡。

(5) 当拖拉机进行田间大负荷作业或在潮湿松软土壤上作业时, 通常挂接前驱动桥作业, 实现四轮驱动作业。拖拉机在硬路面作一般的运输作业时, 不允许接合前驱动桥, 否则将会引起前轮早期磨损。

2 维护保养的误区

(1) 油底壳机油只看数量, 不看质量。有些驾驶员对机油只知补充, 而忽视质量检查。殊不知, 长期使用的机油中含有大量的氧化物和金属屑, 会造成润滑性能降低, 零件磨损加剧。因此, 发动机要按照规定的周期定期更换机油。

(2) 只保养空气滤清器, 不保养排气管和消声器。有的驾驶员从不清除排气管及消声器积炭, 致使积炭过厚, 排气截面积减小, 造成废气排不净、新鲜空气进不足, 使燃烧恶化。

(3) 冷却水只管添加, 不管冷却效果。有些驾驶员从不清除水垢, 虽然冷却水很足, 但冷却效果却很差, 从而引发多种故障。

(4) 只注意柱塞偶件和喷油嘴针阀偶件的质量, 不注意出油阀偶件的质量。出油阀的作用, 一是密封, 即将柱塞油腔与高压油管隔开, 以免回流。二是停止供油时迅速减压, 保证喷油嘴断油干脆。出油阀偶件质量不好或磨损后, 会造成柴油机许多故障。

春耕时期耕牛的饲养管理 篇8

首先,应抓好春膘,严防春寒。耕牛过冬常因饲料不足,膘情下跌,体质虚弱,而需加草补料,很促春膘。“春牛早出门”,逐步增加放牧时间,便于耕牛吃到适量青草,同时补加适量的精料,例如,每日每头补喂玉米(或稻谷)粉1~2公斤,菜(棉)籽饼200~300克,这样有利于增膘复壮。但不能让牛采食过多,以免其肠胃不适应,引起拉稀或发生臌胀病。此外,早春寒潮甚多,体弱役畜易受寒感冒。为此,应尽量避免役畜淋雨,必要时可用石菖蒲和生姜切细,再加适量酒浸泡数天,每日使役或放牧后喂150~300毫升,以使役畜免受风寒外感。

其次,应添草加料,注意营养。使役时,耕牛物质代谢增强,能量消耗增加,极需营养物质和能量的补充,因此,必须充分保证碳水化合物的供应和补充适量的蛋白质饲料。如每日每头牛喂棉籽饼或糟谷2.5~3公斤,麦麸或糠饼1~2公斤,青贮玉米或氨化稻谷10~20公斤,并注意供足饮水。同时,每日要在饲料中添加5~60克食盐。

最后,应注意劳役定额,合理使役。按役畜的体格、体重、膘度、年龄、性别和土地的土质、地形以及农活的种类来规定每类役畜的工作量,做到定人、定畜、定时定田和养用结合的使役办法。下田使役时,开始要慢,中间要走得匀,不走急弯,不可使役过度。怀孕母牛,产前2个月减轻使役,产后1个月才能开始使役,以利产后体质的恢复。每次使役完毕,应清洗役畜身上的泥浆,用稻草擦擦四肢,剔除蹄叉和中蹄上的泥土、杂物,以促进牛体的血液循环,易于恢复疲劳,保持四肢健康。(湖南长沙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邢廷铣 邮编:410125)

写七夕的古诗 篇9

2)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折桂令》

3)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顾敻《诉衷情》

4)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

5) 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着相思。——况周颐《减字浣溪沙》

6)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7)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卢照邻《长安古意》

8) 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乐婉《卜算子》

9) 人生自古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欧杨修《玉楼春》

10)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辛弃疾《摸鱼儿》

11)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二首其二》

12)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

13)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14)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

15) 今夕何夕,见此良人。——佚名《诗经·唐风·绸缪》

16)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晏殊《玉楼春》

17)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佚名《涉江采芙蓉》

历年春耕节回顾 篇10

在社区大学的牵头之下开展的首届培田春耕节,是“爱故乡计划”的一部分。设置了牵牛比赛、插秧、春耕节晚会等活动,也第一次实现了“春耕祭祖”的形式。

2013第二届

从2013年开始,明确了春耕节的目的与宗旨,是“通过挖掘乡土文化,恢复和创新春耕庆典传统,活跃村庄公共文化,增进村民乡土认同,重拾人类对土地和自然的尊重。”同时举办了培田乡土影像展,希望通过影像记忆唤起人们对于家乡的情感。同时举办首届“海峡乡村文明发展论坛”。林生祥、钟永丰等民谣歌手也来到培田进行表演。

2014第三届

举办“社会建设论坛”,探讨乡村建设的发展经验,同时举办当代乡土影像展,展出福建本土摄影师、导演所拍摄的纪录片;举办“影像与乡土论坛”,以内地、台湾、香港影响作者的不同视角,探讨乡村问题的思考与实践;同年,南山书院揭牌。

2015第四届

在古民居内举办“海峡乡村文明论坛”,来自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对于“乡村建设的在地化实践”进行探讨;举办“大地民谣音乐节”;引入“百万游客V游清新福建体验活动”等旅游配套活动。

2016第五届

以“慢慢玩”为主题,增加了春耕节的旅行和娱乐属性,设置剪纸、竹编、扎染等等互动体验项目,春耕节的体验变得更为多元。首次在村中主干道上举办“连城小吃美食节”。

写春耕的古诗 篇1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现代化农业发展越来越需要农村金融的资金供给, 而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相对滞后,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 农村资金外流严重, 加剧了农业资金的供需矛盾, 导致我国农业资金缺口问题严峻。

黑龙江省作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粮食战略后备基地和现代农业的示范基地, 资金缺口问题表现得尤为严重, 尤其在春耕生产资金需求逐年增加的情况下, 春耕资金缺口逐年加大, 成为制约黑龙江省农业发展, 提高农民收入的极大瓶颈。2005年, 黑龙江省的春耕资金需求为240亿, 缺口达20亿, 春耕资金缺口率为8%, 而2009年, 春耕资金缺口则高达35亿, 缺口率达9%, 四年间春耕资金缺口扩大了15亿!由于春耕资金不足, 导致农民种田无法有效地投入农机、化肥、农药等基本生产资料, 进一步导致农田减产, 制约农民收入增加, 来年又没有足够资金准备春耕, 陷入“贫困”陷阱。

二、春耕资金的需求分析

(一) 农业生产的高成本

以黑龙江省的普通农户为例, 按玉米亩产1100斤计算, 2008年玉米的价格是0.7元/斤, 而其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田间管理、玉米收获等成本就高达480元, 农民平均每亩地约能净赚290元。

虽然国家早已减免农业税, 对购买大中型农机具进行补贴, 对种粮农民进行直接补贴, 2008年种粮补贴金额更是达到每亩40元, 但目前高涨的农业生产资料“冲销”了部分惠农政策给农民带来的实惠, 难以降低农业成产成本。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 2005-2008年黑龙江省的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年均增长率高达10%, 尤其是2008年, 黑龙江省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比上年增长23%, 其中农业生产急需的化学肥料价格高涨了31%。居高不下的农业生产资料价格, 提高了农民的种地成本, 黑龙江省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农业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从2005年的30%增加到2008年的34%, 黑龙江省春耕资金需求亦随之增加。

(二) 农业生产的低回报

农业成产的低回报主要表现为农产品市场的高风险及低附加值。早在二十世纪, 萨缪尔森就提出了农业生产丰产不丰收的“丰收悖论”, 即大宗农产品差异性较小, 进入壁垒很低, 生产者众多且比较分散, 为此供给弹性较大, 而其作为一种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却较小。由于农产品需求弹性不足, 当农产品丰收供过于求时, 会出现增产不增收现象。另外, 在农产品市场, 农产品的价格和产量无法自动实现均衡, 大起大落的价格使农民的回报难以保证。而且农产品的附加值极低, 受工农产品的“剪刀差”影响, 农产品价格低廉, 农民的种田回报极低, 春耕时农民无法积累足够的资金购入生产资料, 只能靠外部资金供给来解决。

(三) 农业无法有效规避自然风险

农业是一种以自然为基础的产业, 一旦遇到洪涝、干旱、冰雹、冰冻以及病虫害等自然灾害时, 则减产减收甚至颗粒无收。由于人类始终无法有效控制和避免自然环境的变化及自然灾害的发生, 致使农业生产面临巨大的自然风险。以2007年为例, 黑龙江省受农业自然灾害影响较大, 受灾面积为6653千公顷, 而同期黑龙江省的耕地面积为11838.4千公顷, 耕地受灾比例高达56%, 粮食减产近111.9亿斤。如果再考虑冰冻、冰雹以及病虫害等自然灾害的影响, 农业的受灾面积会更大。

虽然近年随着现代科技在农业上的应用, 如农业气象预警机制的建立, 良种及优质农药的应用, 但是面对突发的自然灾害, “弱质”的农业仍无法面对。自然灾害发生后, 农田减产严重, 农民的投入无法回收, 导致第二年春耕资金缺乏, 形成巨大资金需求。

三、春耕资金的供给分析

(一) 政策性补贴资金不足

近年, 国家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 减免农业税, 对购买大中型农机具进行补贴, 对种粮农民进行直接补贴, 作为农业大省的黑龙江是国家农业政策的直接受惠者。2008年全省农民领到的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四项补贴资金达到了97.8亿元, 总额比上年增加了40多亿元。但是黑龙江全省有农村居民1763万, 耕地11838.4千公顷, 补贴金额平均每人只有550多元, 每公顷826元, 即每亩平均只有55元, 而黑龙江省平均每亩地的种地成本为500元左右, 政策性补贴资金对于弥补春耕资金缺口来说相对不足。

(二) 商业性贷款投放萎缩

近年来, 农业银行虽然在经济较发达农村保留了一些营业网点, 但其主要功能是吸收存款, 信贷业务向现代银行演变, 对农村的信贷投放极少, 重点向城市倾斜。截至2008年末, 黑龙江省共有金融机构营业网点5560个, 比2005年减少营业网点505个。以佳木斯市桦川县为例, 县农业银行对乡镇金融机构网点进行撤并, 由原来的18个骤减到3个, 乡镇以下撤了10个机构, 目前农业银行只有两个营业网点。国有商业银行从黑龙江农村金融市场的逐步退出, 大大削弱了金融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 使黑龙江省的春耕资金缺口更难以填补。

(三) 农村信用社支农能力有限

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配置日益远离三农经济而流向其他领域, 农村信用社孤军作战。但是支农业务不但存在市场风险、信用风险、自然灾害, 而且成本高、收益率低、管理难度大, 加上历史包袱, 信用社的发展障碍重重。作为支农的主要金融力量, 黑龙江农信社曾经是一个亏损大户。2005年之前, 黑龙江各级农信社的亏损连年位居全国第二名, 不良资产和亏损挂账达100多亿元, 案件频发, 乱象环生。

目前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资金来源主要靠央行支农再贷款、吸收存款、同业拆借, 融资渠道单一, 特别是低成本存款比率比较低, 仅占全部存款的44.6%, 资金成本率在5%以上, 超过本地区金融机构平均成本1个百分点。以农村信用社目前的实力、经营方式和资金运作模式, 已经很难独立承担填补春耕资金缺口的重任。

(四) 农民自身筹集资金能力较差

农民在我国作为相对弱势的群体, 其自身筹集资金能力很差, 当面临春耕资金缺口时, 首先是变卖家产, 或是求助于亲戚朋友, 但是农民有限的财产和狭窄的关系网根本无法解决春耕资金缺口。而在农民无法通过正规金融渠道获取贷款时, 只好求助于地下金融。据2006年, 中央财经大学课题组的统计, 黑龙江省成为地下金融的重灾区, 在其调查的20个省内, 黑龙江的地下金融规模居首, 规模指数为53.4, 已经超过了正规信贷的一半。

(五) 涉农小额信贷公司发展不成熟

2008年年底, 黑龙江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的通知》, 标志着黑龙江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正式启动。近一年来, 黑龙江省小额信贷的发展很快, 全省已经批准筹建93家小额贷款公司, 目前已经有63家被批准开业。93家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总额23.32亿元, 其中注册资本在5000万元以上的有14家, 注册资本在1000万至2000万元的有64家。

黑龙江省的小额信贷公司主要是面向农村地区, 通过开展小额信贷业务, 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农村地区, 缓解农村地区金融供给主体不足、竞争不充分问题, 促进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但是, 由于黑龙江省的涉农小额贷款公司成立时间较短, 发展还不成熟, 农民借款手续繁杂, 贷款期限不甚合理, 导致尚未形成对农民的巨大资金供给, 无法有效填补农民春耕资金缺口。

四、填补黑龙江省春耕资金缺口的思路与实现路径

(一) 稳定农产品价格, 提高农民收入

2005-2008年来, 黑龙江省农民的农业收入占其纯收入的比重高达80%左右。因此, 稳定提高农产品价格对于提高农民收入, 进而填补春耕资金缺口, 实现农民自身资金的循环意义重大。目前市场力量在一定程度上使农副产品供求关系和价格体系发生了扭曲, 政府应强化对农副产品的政策调控机制建设, 纠正市场导向的偏差, 稳定农产品价格, 保证农民的春耕资金充足。

(二) 降低农民生产成本

农业生产成本偏高降低了农民的收益率, 不断上涨的农资价格使农民难堪重负。一方面, 应完善化肥、农药市场调控机制, 适当扩大化肥、农药商业储备规模, 保证化肥、农药供应和市场价格基本稳定。另一方面, 可以建立化肥、农药等农资价格上涨与提高农资综合直补联动机制, 扩大补贴范围, 提高补贴标准, 规范补贴渠道, 提高补贴效率, 保证农民的再生产得以顺利进行。

(三) 继续增加财政对农民的直接投入和补贴

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无论从保证农民维持和扩大再生产的角度, 还是保证国家的粮食供给角度, 国家都应该加大对黑龙江省农业的直接投入和补贴力度, 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农村防旱涝灾害、防病虫害制度体系。同时, 在保证财政支农稳定增长的前提下, 积极调整财政支农投入结构, 强化支农资金的整合, 提高财政资金的运行管理效率。

(四) 加大农贷扶持, 引导金融机构服务“三农”

农贷扶持政策的实质是政府对农村金融活动进行风险 (费用) 的补偿。黑龙江省地域广袤, 应在黑龙江省的广大农村地区构建多层次的金融组织体系, 充分发挥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和其他金融组织的作用, 形成政府主导、多元投入的春耕资金供给格局和灵活便捷的供给模式, 使农民可以获得所需的金融服务, 帮助解决春耕资金不足问题。加强对农民资金供给模式的创新, 普及农业保险, 开发适宜的小额信贷技术。

参考文献

[1]宋雪莲.黑龙江省金融学会会长周逢民:黑龙江春耕资金缺口高达35亿[J].中国经济周刊, 2009 (13) :42-43

[2]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 (2004-2009) [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9

[3]萨缪尔森, 等.经济学 (18版) [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8:62-63

[4]孙英威.“北大仓”今年粮食直补等四项种粮补贴资金近百亿.[EB/OL].www.gov.cn/jrzg/2008-04/29/content_957296.htm.2009-11-19

[5]李建军.中国地下金融调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310

写思乡的诗句古诗 篇12

客中寒食

唐代诗人:李中

旅次经寒食,思乡泪湿巾。

音书天外断,桃李雨中春。

欲饮都无绪,唯吟似有因。

输他郊郭外,多少踏青人。

李中五代南唐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920-974年在世。字有中,江西九江人。仕南唐为淦阳宰。有《碧云集》三卷,今编诗四卷。《郡斋读书志》卷四著录《李中诗》二卷。另《唐才子传校笺》卷十有其简介。《全唐诗》编为四卷。人毕生有志于诗,成痴成魔,勤奋写作,自谓“诗魔”,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佳作。与诗人沈彬、孟宾于、左偃、刘钧、韩熙载、张泊、徐铉友好往来,多有唱酬之作。他还与僧人道侣关系密切,尤其是与庐山东林寺僧人谈诗论句。与庐山道人听琴下棋。反映了当时崇尚佛道的社会风气。

阴雨

唐代诗人:白居易

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

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阴。

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

将何慰幽独?赖此北窗琴。

诗人白居易(772年~846年),汉族,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座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琵琶峰。

江岸秋思

唐代诗人:杜荀鹤

驱马傍江行,乡愁步步生。

举鞭挥柳色,随手失蝉声。

秋稼缘长道,寒云约古城。

家贫遇丰岁,无地可归耕。

杜荀鹤(846~904),唐代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汉族,唐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出身寒微。曾数次上长安应考,不第还山。当黄巢起义军席卷山东、河南一带时,他又从长安回家。从此“一入烟萝十五年”(《乱后出山逢高员外》),过着“文章甘世薄,耕种喜山肥”(《乱后山中作》)的生活。后来游大梁(今河南开封),献《时世行》10首于朱温,希望他省徭役,薄赋敛,不合温意。他旅寄僧寺中,朱温部下敬翔,劝说他“稍削古风,即可进身”,因此上颂德诗三十章取悦于温。

九月九日登高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诗人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诗人王维出身河东王氏,于开元十九年(731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诗人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秋思

陆游

利欲驱人万火牛,江湖浪迹一沙鸥。

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天醉亦休。

砧杵敲残深巷月,井梧摇落故园秋。

欲舒老眼无高处,安得元龙百尺楼。

昔人已乘白云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诗人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诗人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诗人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诗人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

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诗人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上一篇:冬天里的温暖-六年级作文下一篇:五年级读后感350字: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