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消防部队现役编制(精选7篇)
张福好
海南省公安消防总队司令部
海南省海口市龙昆南路110号
摘要: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应急预案的编制是应急体系建立的核心内容,是有效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前提条件,是部队应急救援行动成败的关键因素。本文结合笔者多年从事灭火救援工作的切身体会,针对当前消防部队综合灾害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就如何规范预案编制架构、确定预案编制对象、联合编制预案、科学调整编制内容等方面进行了思考和阐述。
关键词:综合灾害事故
应急预案
编制
Thinking on Emergency Preplan-making of Comprehensive Disasters for Police
Firefighting Army
ZHANG Fuhao Headquarters of the Staff of Fire Corps of Hainan Province
Abstract: Preparedness ensures success and unpreparedness spells failure.Emergency preplan-making is the core of the emergency scheme construction, the precondition of effective method to dispose disasters and the primary factor of emergency rescue.This paper deliberated and described on the standardization of preplan-making structure, identification of preplan objects, union preplan-making and adjustment of contents based on the outstanding problems on the comprehensive emergency preplan-making for firefighting forces.Keywords: comprehensive disaster;emergency preplan;preplan-making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化、工业化规模迅速扩大及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加快,生产、生活中各类安全问题和事故风险日趋凸现,自然灾害的威胁更是日趋严峻。然而,无数次事故的教训表明,当灾害事故来临之时,部队能在第一时间启动相应的预案,有序组织应急救援,可极大地降低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甚至可以将事故控制或消灭在发生的初始阶段,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危害。公安消防部队是一支承担社会应急救援的专业队伍,尤其是重新修订的《消防法》即将颁布实施,对消防部队参加火灾和综合灾害事故应急救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此,进一步推进应急预案编制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下面,就公安消防部队如何做好应急预案编制工作,谈几点粗浅看法: 1.明确标准,规范编制架构
公安消防部队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立足于城市功能分区,立足于辖区灭火应急救援对象,立足于消防部队人员和装备实际,在对重大危险源科学评估的基础上,本着“内容规范、体系完整、应用高效、管理优化”的原则,出台契合消防部队实际的预案编制标准,规范应急预案的分类、分级、形式、内容、结构、编制程序和应用管理等。明确灾害等级和灾害类型、不同灾害等级和灾害类型事故处置的力量编成、集结地点、集结时限、集结方式和战勤保障方法等内容。对作战行动要求进行细化,对预案的启动方式、响应等级、调动权限、调动程序做出明确规定,形成编制内容结构合理、图文音像并茂、查询操作快捷、应用管理高效的应急预案体系。在预案分类上,统称为执勤战斗预案,执勤战斗预案又分为灾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重点对象灭火作战预案和重大活动现场消防勤务预案。在预案分级上,执勤战斗预案按指挥层次分为Ⅰ、Ⅱ、Ⅲ、Ⅳ、Ⅴ级。Ⅰ级预案。即涉及跨省级行政区划的省际联合作战,由公安部消防局组织编制,包括总体预案、类型预案;Ⅱ级预案。即涉及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的跨区域作战,由总队编制,包括总体预案、类型预案、重点对象跨区域灭火救援预案、重大活动现场消防勤务预案;Ⅲ级预案。即涉及跨县(市)、区联合作战,由支队编制,包括总体预案、类型预案、重点对象联合灭火救援预案、重大活动现场消防勤务预案;Ⅳ级预案。即涉及县(市)、区大队辖区内2个以上中队协同作战,由大队编制,包括重大活动现场消防勤务预案、重点对象协同灭火救援预案;Ⅴ级预案。即单个中队独立作战的重点对象灭火救援预案,由中队编制。在预案内容上,总体预案主要包括区域概况、战区划分、响应机制、组织机构、力量调集、战斗行动等;类型预案主要包括,事故特点、组织机构、力量调集、处置程序、应急保障、注意事项、附件等;跨区域作战预案主要包括灾情设定、组织机构、预案启动、力量调集、处置程序、保障措施、注意事项等;重点对象灭火救援预案主要包括对象概况、灾情设定、组织机构、力量调集、力量部署、扑救措施、战勤保障、注意事项等;重大活动现场消防勤务预案主要包括基本概况、重点部位、组织机构、力量部署、应急保障、注意事项、附件等。在预案审批上,消防局编制的预案,经战训处审核,相关部门会审后,报本级军政主官审批;总、支队编制的预案,经本级司令部审核、相关部门会审后,报本级军政主官审批;大队编制的预案经本级主官审核后,报支队司令部审批(省直管县的报总队战训处审批);中队编制的预案经本级主官审核后,报大队军政主官审批。
2.科学评估,确定编制对象
在编制预案前,要充分利用重大危险源火灾风险及危害评估系统,对区域内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企业及人员聚集场所的状况,以及应急能力情况进行科学评估研判,主要考虑以下因素:一是历史情况。以往发生过的紧急情况,包括火灾、危险物质泄漏、极端天气、交通事故等;二是地理因素。所处地理位置,如邻近洪水区域,地震断裂带和大坝;邻近危险化学品的生产、贮存、使用和运输企业;邻近重大交通干线和机场,邻近核电厂等;三是技术问题。因工艺或系统出现故障可能产生的后果,包括火灾、爆炸和危险品事故,安全系统失灵,通讯系统失灵,计算机系统失灵,电力故障,加热和冷却系统故障等;四是物理因素。考虑设施建设的物理条件,分布、功能及使用情况,危险工艺和副产品,易燃品的贮存,设备的布置、照明、紧急通道与出口、避难场所邻近区域等;五是管制因素。彻底分析紧急情况,考虑如下情况的后果:出入禁区,电力故障,通讯电缆中断,燃气管道破裂;水害,烟害,结构受损,空气或水污染,爆炸,建筑物倒塌,化学品泄漏等;六是应急能力。包括所需要的资源与能力是否配备齐全,外部资源能否在需要时及时到位,是否还有其他可以优先利用的资源。在评估系统编程中,应当综合描述这些危险源,提供便捷的查询操作,并能利用缓冲区分析、最佳路径分析等功能辅助风险分析。在此基础上,严格依据一定区域内单位、场所和设施等发生灾害事故的危险性质、人员伤亡、政治影响、财产损失、处置难度、环境污染等六大方面风险程度评估,确定灭火救援重点对象。
3.依据需求,联合编制预案
实践证明,仅仅依靠某一部门或一个地区的应急力量和资源,难以满足重特大灾害事故,尤其是难以应对涉及多种灾害或跨地区、跨行业、跨省际的重特大灾害事故处置需要。在编制重大灾害事故处置预案中,除明确公安消防部队专业骨干力量外,还要充分考虑政府职能部门、行业之间联动和跨区增援的组织实施,建立统一的应急协调联动预案,使各种资源得到快速有效的整合。在部门联动方面,公安消防部队的应急预案应当在“政府领导、部门参与、统一指挥、协调配合”的社会应急救援联动机制的基础上,与政府联合编制灾害事故总体预案,与各职能部门预案实现对接。在预案中明确同相关部门和应急专业救援力量的职责任务,针对不同等级灾害,建立具体的、操作性强的启动权限、程序、要求及保障运行方式;明确运用何种手段、通过何种途径实现日常管理和应急处置下的部门间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建立综合、统一、畅通、高效的联动平台。在组织跨区增援上。各总队应当按照部局应对大型灾害事故总体预案的指挥关系、启动权限和组织程序等,编制子预案,明确应对特大灾害应急救援力量的快速集结、科学组合、装备携行等方面的内容和要求,例如如何调动力量、调动哪些力量、调动多少力量、预留多少力量等相关内容都应在预案编制时体现,以适应实战需要,确保救援组织和参战力量按等级响应预案有计划、有步骤地投入灾害事故救援工作。
4.结合灾情,调整编制内容
重点对象的实际情况和部队的执勤实力是在不断变化的,灾害现场的各种意外突发情况更是瞬息万变。预案编制应视为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特别是对不确定因素,要在预案编制完成之后,经过严格的审核、审批和检验,并通过熟悉、演练和实战发现预案与实际不符之处,适时进行修改调整,既考虑不变因素,又考虑可变因素,坚持按“编制预案-演练检验-修改完善-生成预案”这一修订过程推进,使预案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同时,预案修订应坚持“即时修订与定期修订相结合”的原则,即时修订是指重点对象的实际情况和部队的执勤实力发生变化或通过熟悉、演练、实战发现预案与实际不符的时候,及时对预案进行局部修订和完善。定期修订,是指预案修订单位每季度或半年组织一次预案修订或重新编制,主要是对预案的灾情设定、组织机构、力量调集、力量部署、扑救措施、战勤保障、注意事项等重新进行评估,并进行相应的调整,确保各项应急措施更加符合应急救援的规律和要求。
关键词:信息化,信息安全,网络安全,保密意识
21世纪以来,人类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近几年,全国公安现役部队深入贯彻公安部"科技强警"的指示方针,伴随着公安现役部队信息化工程的建设与发展,为全体官兵搭上"信息快车"提供了一个平台。不可否认,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公安现役部队信息化建设也不例外。公安现役部队的信息化建设极大地提高了部队的工作效率,但同时也给我们工作人员提出一个新课题,即在操作和使用的过程中如何保证信息的安全。
1. 信息安全概念
公安现役部队信息安全是公安现役部队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性工程, 与一般意义上的信息安全相比, 公安现役部队信息安全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公安现役部队信息安全是指保密信息必须只能够被一组预先限定的人员存取。对这类信息的未经授权的传输和使用应该被严格限制。是指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因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受到破坏、更改、泄密,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
2. 信息安全现状分析
2.1 网络信息安全威胁严重
网络信息安全事关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等各个领域, 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根据瑞星"云安全"数据中心最新统计数据表明,2009年上半年,瑞星"云安全"系统拦截到的挂马网页数累计达2.9亿个,共有11.2亿人次网民遭木马攻击;其中大型网站、流行软件被挂马的有35万个(以域名计算),比去年同期有大幅度增长[1]。目前的互联网非常脆弱,各种热点新闻、流行软件、社交(SNS)网站、浏览器插件的漏洞层出不穷,为黑客提供了大量入侵和攻击的机会。政府机关网站、各大中型企业网站,由于专业性技术人员缺乏,网站大多由第三方公司外包开发,存在缺陷较多,也最容易被挂马。据统计,2009年1月份受感染型病毒侵袭的网民为106万,而6月份则达到了395万,上升了近4倍。
2.2 公安现役部队信息人才缺失
信息安全建设,人才是关键。一方面任何信息安全技术方面的成果都是人创造的;另一方面,任何危害信息安全的事件同样也是人为的。因此,培养大量优秀的信息安全人才成为当前我公安现役部队信息安全领域的头等大事。公安现役部队需要大量信息安全的专门人才,边、消、警部队实现电子警务应用系统的发展也需要大量信息安全的专门人才。然而,目前我国只有少数大学能够培养信息安全方向的研究生,部分院校培养本科生,其数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目前我国从事信息安全研究的专业人才 (副高职称以上) 仅有3000人[2],从事信息安全工作的人员也比较少,且多是"半路出家", 即由网络管理人员通过有关信息安全知识的自学或短期培训后从事这项工作的。此外,即使一些信息安全领域的公司也存在人才短缺或流失的问题,而公安部门同样存在着较大的信息安全人才缺口。
2.3 官兵信息安全意识薄弱
有些官兵保信息安全意识不强,擅自将涉密便携式电脑、硬盘、优盘和光盘带出办公室,极易造成涉及部队政治工作策略、国家安全和军事利益的文字、图片或录像资料的外泄;在连接国际互联网的计算机上使用涉密储存介质不经意造成的泄密问题比较突出,"一机跨两网"、"一盘跨两网"等行为屡禁不止,给部队计算机网络和信息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教训极其深刻。此外,有些官兵管不住自己的嘴,通过语言威胁到大局信息安全的事件时有发生。有些同志不分对象、场所,为了炫耀自己"卓越"的见解,在不知不觉中随口泄露机密。有些同志在接受大众传媒采访,以及在进行新闻宣传报道时,随口说出涉密的重大任务和军事活动,造成严重泄密。
3. 公安现役部队应对策略分析
公安现役部队信息安全建设不是各部门信息安全建设成果的简单叠加,而是要通过技术防范与管理相结合,注重整个系统的信息安全建设。
3.1 增强安全防范,做到制度技术到位
实现公安现役信息安全,必须建立自己的信息安全技术保障体系。技术是信息发展的基础,如果没有信息安全技术作为支撑,信息安全就无法持久。安全保密设备是公安现役部队信息安全的重要技术和物质基础,在选择设备上应使用国产的,如某设备无国产可选,使用进口设备须经相关部门检测批准。在软件建设方面针对系统的弱点和不足,加强新型防火墙、安全路游器、安全网关、入侵检测系统等信息安全技术的研究和产品开发,改变目前我方在技术方面的易守难攻的局面,变被动为主动。在信息安全防范中, 加紧对安全防护、安全监控、跟踪警报等方面的关键技术进行突破, 不失时机地对网络信息系统进行检测、模拟攻击与评估工作, 切实从技术手段上筑牢防止安全失泄密的阀门。
3.2 建立信息安全技术人才保障体系,完备技术人才支撑系统
实现公安现役信息安全,必须建立自己的信息安全技术保障体系。技术是信息发展的基础,如果没有信息安全技术作为支撑,信息安全就无法持久。公安现役部队只有配备大批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提高从业人员的信息安全水平,公安现役部队在现有的体制、编制上,通过政策的调整可把有志向为公安现役事业奉献的专业性人才吸纳到队伍中来。同时还可以与有关院校达成协议定向培养信息安全方面的本科生、研究生,减小供求矛盾,可使公安现役信息安全专项人才不断补充,焕发生机。
3.3 加强信息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
官兵信息安全意识是信息安全建设的基础,是数字化安全生存的必要保证。要加大信息技术的攻关和信息安全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力度。构建信息安全培训体系,进行全员的培训和普及教育,从根本上消除"信息安全事不关己"的错误思想,使官兵意识到泄密事件可能通过个人的言行随时可能引发,牢固树立信息安全靠大家的思想,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全体官兵的信息安全素质和意识。
3.4 提供部队信息安全下的执法效率
针对失泄密事件血的教训, 我们一方面要加快完善我军保密法规制度建设, 使制度更具有操作性;另一方面要加大对这些法规制度的执行力度。严格落实《国家安全法》、《保守国家秘密法》、《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管理暂行规定》、《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军队《保密条例》等制度规定, 切实做到落实制度、堵塞漏洞, 按章办事、减少失误, 加强管理,消除隐患。
4. 公安现役部队信息安全建设发展趋势
公安现役部队在信息安全建设上,我们一定能取得更多可观的成绩,我们要有"世界上没有直路,要准备走曲折的路"的心态去面对,坚信我们一定会成功的。首先从观念上,用更广阔的视野审视信息安全,安全的内涵正不在扩大。然后从法律上在不断搜集归纳案例的基础上尽快制定出适应公安现役部队的规章制度用来维护国家、公民的切身利益,保证社会安定团结。最后从学术上,鼓励院校参与与此有关的学术活动,集思广益,力求在涉及到与信息安全相关的各个相关的各个方面的研究都有所突破并赋予实用性。
参考文献
[1]瑞星公司.2009年上半年中国大陆地区互联网安全报告, http://www.rising.com.cn/about/news/rising/2009-08-27/3942.html, 2009-08-27
[2]褚峻.关于信息管理专业中的信息安全问题教育问题[J].图书情报工作, 2003 (5)
关键词:社会阶层分化;先进典型;激励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加速期,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得到了持续发展,客观上提高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利于现代社会的建立。但社会成员的利益追求多元化,贫富差距日益扩大,不同阶层的利益冲突加剧,阶层分化趋于加快。部分社会成员的意识形态也发生了变化,导致了理想信仰、道德标准、生活方式的多元化格局,一些功利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思潮一定程度上淡化和消解了主流意识形态,这些负面影响给公安现役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影响和挑战。先进典型高度的政治觉悟、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精神境界,可以激励着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意识,实施正确的职业行为,作出正确的价值取向。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发挥先进典型的激励作用,对于激励广大公安现役部队官兵增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培养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一、社会阶层分化引起的负面影响
1.贫富差距加深了社会矛盾
社会各阶层贫富差距扩大,两极分化严重,各阶层在利益追求、政治参与、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冲突日益严峻和激化,社会矛盾与社会问题日趋上升。社会财富向居于社会上层的极少数人手中集中,新的社会阶层出现,收入差距不断加大,特别是新社会阶层中部分素质较低的私营企业主和个体户,依靠偷税漏税,利用产权关系不明确的漏洞聚敛国家财富,走私贩私,制假贩假,投机诈骗,聚敛了大量不义之财。而以城市贫困人口、经济结构调整进程中出现的失业和下岗职工等为代表的城市弱势群体,收入微薄,整体社会地位下降。他们对分配不公、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高收入、高消费等社会问题极为不满,有时甚至达到相当激烈的程度,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安定。
2.社会意识的多样化影响了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
部分富有阶层的主体价值取向更贴近于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追求享受、追求奢侈和物质的占有,重现实功利,轻理想信念,缺乏社会责任感,对共同理想的认识逐渐淡化,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发生动摇,不但自身削弱了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忠诚与认同,而且对其他阶层造成了不良影响。
而弱势群体在政治上趋于边缘,文化上明显落后,极易产生相对剥夺感和被整个社会抛弃的感觉,对转型时期所存在的各种各样的困难、失误和问题不能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待,极易产生强烈的社会不公正感,对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价值观产生质疑。他们既受部分富有阶层的价值观念、行为取向、政治心理的不良影响,又容易因对社会某些现象的不满而萌生一些不利于社会安定的群体意识和群体行为。
3.党政官员的腐败削弱了人们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和接受
在新的社会背景和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政领导干部贪污腐败的滋长蔓延使党的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着严重的考验和挑战。党员来源的多样化使得部分党员的思想观念、理想信念更容易受各种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实用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落后的非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主流意识形态的统治地位和权威性受到削弱。
特别是部分党员的政治实践和自己所宣称的宗旨相背离,党政官员腐败现象日益普遍并日趋严重,严重损害了共产党的公众形象,削弱了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力,直接导致党在群众心中的信任度和认同度下降,大大削弱了人们对党的意识形态的接受和认同,导致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维护功能、教化功能、协调功能和发展功能无法得到充分发挥,群众对党的意识形态的正义性和科学性开始产生怀疑,对政治说教失去兴趣甚至反感。
二、充分认识发挥先进典型激励作用的重要意义
发挥先进典型激励作用是我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和有效方法,在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加强公安现役部队思想政治工作,全面推进公安现役部队队伍建设,有效提高队伍的整体战斗力。
1.先进典型是一面旗帜,可以激励官兵潜在的进取心
充分发挥好先进典型的示范和激励作用,对于教育、引导广大公安现役部队官兵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励干劲,鼓舞斗志,提高战斗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由于先进典型产生并生活在官兵之中,因而有着坚实的群众基础,先进典型的成长经历和辉煌业绩可以引起部队官兵的关注和效仿,远比一般地讲道理效果要好得多。部队对先进典型克服困难以奉献牺牲为荣的精神给予了崇高的荣誉,社会各界也对先进典型给予充分认可和褒奖,必然会激发广大官兵努力赶超的潜在自尊心和进取心,不断提高自身的战斗力。
2.先进典型的生平和事迹,可以鼓舞广大官兵更积极主动地献身部队
广大官兵通过学习先进典型的成长经历和先进事迹,在思想上受到深刻教育,会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在精神上受到鼓舞,容易激发出高昂的工作热情和昂扬的斗志,迸发出巨大的力量去克服困难,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在行动上自觉将先进典型作为榜样,高质量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任务。通过在部队形成学习先进、崇尚先进、赶超先进的良好氛围,可以有效地提高部队的战斗力。胡锦涛同志在会见全国道德模范时指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全党全国都要以道德模范为榜样,自觉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努力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培育和树立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有利于在广大官兵中形成正确的思想、行为和舆论导向,引导他们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科学的价值观,并且有利于增强公安现役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感召力和说服力,使之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成效。
3.典型宣传是加强和改进公安现役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客观要求
先进典型对公安现役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对于广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增强党的号召力和战斗力,更加有效地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唤起广大官兵中蕴藏的巨大热情,献身公安现役部队的伟大实践,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先进典型是我党我军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条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先进典型来自于普通人民群众,可以缩短思想政治工作与官兵的距离,易于消除官兵的厌烦情绪和疑惑心理,可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因而,必须高度重视抓典型的工作,在公安现役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及各级党团组织中形成抓典型的共识。要不断发掘在实践中涌现的代表历史发展趋势的先进思想、先进经验,把他们的经验和事迹加以总结、概括,并利用各种形式进行宣传、推广,使他们的经验和先进思想逐步成为部队的共同财富。历史事实表明,用人民群众中涌现出来的优秀分子教育人民,是最有说服力、最鼓舞人心的,也是最贴近人民群众、最有效的工作方法。
三、公安现役部队思想政治工作发挥先进典型激励作用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为先进典型的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先进典型的成长有一个过程,要强化队伍建设和管理,创造条件,为典型的成长铺平道路,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首先,要以创建政治坚定、业务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的公安现役部队为目标,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宗旨教育、形势教育、理论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各种业务教育培训,大力倡导学习先进、崇尚英模、见贤思齐、逢冠必夺的英风正气,使广大官兵在正面教育的激励下,增强岗位奉献的意识,为立足岗位建功立业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其次,要建立健全涵盖各个层次、各个警种、各个岗位的竞争激励机制,努力营造浓厚的竞争取胜的氛围,激发民警的争先意识。再次,要针对不同时期的中心工作,在各个层次、警种、岗位中开展各种各样的评比竞赛,为官兵充分展示自我提供契机,从中发现潜在的目前尚未被发现的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各具特色的先进典型,为及时发现典型拓宽渠道。
(试行)
总则………………………………………………………………………………………1 入伍训练………………………………………………………………………………………6
(一)条令教育………………………………………………………………………………6 课目 一内务条令…………………………………………………………………………6 课目 二纪律条令…………………………………………………………………………6 课目 三队列条令…………………………………………………………………………6 课目 四执勤战斗条令……………………………………………………………………7
(二)思想政治教育…………………………………………………………………………7 课目 一宗旨与职业道德…………………………………………………………………7 课目 二法律常识…………………………………………………………………………7 课目 三时事政治…………………………………………………………………………7 课目 四队史、驻地、民族风俗简介……………………………………………………7
(三)业务理论学习…………………………………………………………………………8 课目 一燃烧常识…………………………………………………………………………8 课目 二常用灭火剂和灭火器……………………………………………………………8 课目 三建筑防火常识……………………………………………………………………8 课目 四安全防护常识……………………………………………………………………8
(四)技能训练………………………………………………………………………………8 课目 一着装和着装登车…………………………………………………………………9 课目 二水带铺设…………………………………………………………………………9 课目 三操作呼吸器等防护装备…………………………………………………………9 课目 四翻越障碍…………………………………………………………………………9 课目 五射水………………………………………………………………………………9 课目 六常用装备熟悉……………………………………………………………………9
(五)体能训练………………………………………………………………………………10
(六)卫生及救护常识学习…………………………………………………………………10 课目 一卫生常识…………………………………………………………………………10 课目 二救护常识…………………………………………………………………………10
(七)选训……………………………………………………………………………………10 课目 一登高………………………………………………………………………………11 课目 二心理………………………………………………………………………………11 课目 三吸水管连接………………………………………………………………………11 课目 四破拆………………………………………………………………………………11 课目 五救生………………………………………………………………………………11 课目 六通信………………………………………………………………………………11 课目 七射击………………………………………………………………………………12 士兵训练………………………………………………………………………………………12
(一)共同训练课目…………………………………………………………………………12 课目 一法律法规教育训练………………………………………………………………12 课目 二心理训练………………………………………………………………………12 课目 三安全防护与救生………………………………………………………………12 课目 四通信……………………………………………………………………………12 课目 五体能训练………………………………………………………………………13
(二)战斗员训练课目……………………………………………………………………13 义务兵………………………………………………………………………………………13 课目 一业务理论………………………………………………………………………13
课目 二专业技术………………………………………………………………………14 课目 三辖区情况熟悉…………………………………………………………………14 士官…………………………………………………………………………………………14 课目 一业务理论………………………………………………………………………14 课目 二专业技术………………………………………………………………………15 课目 三辖区情况熟悉…………………………………………………………………15
(三)驾驶员训练课目……………………………………………………………………15 义务兵………………………………………………………………………………………15 课目 一业务理论………………………………………………………………………15 课目 二专业技术………………………………………………………………………16 课目 三辖区情况熟悉…………………………………………………………………16 士官…………………………………………………………………………………………16 课目 一业务理论………………………………………………………………………16 课目 二专业技术………………………………………………………………………16 课目 三辖区情况熟悉…………………………………………………………………17
(四)通信员训练课目……………………………………………………………………17 义务兵………………………………………………………………………………………17 课目 一业务理论………………………………………………………………………17 课目 二专业技术………………………………………………………………………17 课目 三辖区情况熟悉…………………………………………………………………18 士官…………………………………………………………………………………………18 课目 一业务理论………………………………………………………………………18 课目 二专业技术………………………………………………………………………18 课目 三辖区情况熟悉…………………………………………………………………19
(五)班长训练课目………………………………………………………………………19 课目 一业务理论………………………………………………………………………19 课目 二指挥技能………………………………………………………………………19 课目 三辖区情况熟悉…………………………………………………………………20 课目 四训练组织………………………………………………………………………20
(六)其他岗位训练课目…………………………………………………………………20 课目 一消防船艇操控人员……………………………………………………………20 课目 二搜救犬训导员…………………………………………………………………21 课目 三摄像员…………………………………………………………………………21 课目 四潜水员…………………………………………………………………………21 课目 五消防机器人等特种装备操控员………………………………………………22 警官训练……………………………………………………………………………………22
(一)共同训练课目………………………………………………………………………22 课 目 一法律法规………………………………………………………………………22 课 目 二公文写作………………………………………………………………………22 课 目 三业务理论………………………………………………………………………22 课 目 四安全防护与救护………………………………………………………………22 课 目 五通信……………………………………………………………………………23 课目 六心理训练………………………………………………………………………23 课 目 七体能训练………………………………………………………………………23
(二)大(中)队警官训练课目…………………………………………………………24 课 目 一辖区情况熟悉…………………………………………………………………24 课 目 二装备熟悉与使用………………………………………………………………25 课 目 三指挥技能………………………………………………………………………25 课 目 四灾害事故处置程序与方法……………………………………………………25 课 目 五灭火救援力量估算……………………………………………………………25 课 目 六灭火救援计算机软件应用……………………………………………………26
课 目 七初期火灾扑救和人员疏散的方法……………………………………………26 课 目 八战术作业………………………………………………………………………26
(三)总(支)队机关警官训练课目……………………………………………………26 总(支)队首长训练(含担任战备值班的部门领导)…………………………………27 课 目 一执勤实力及辖区情况熟悉……………………………………………………27 课 目 二指挥技能………………………………………………………………………27 课 目 三灭火救援力量估算……………………………………………………………27 课 目 四灭火救援计算机软件应用……………………………………………………28 课 目 五学习与研究……………………………………………………………………28 司令部警官训练课目………………………………………………………………………28 课 目 一灭火救援业务规章制度………………………………………………………28 课 目 二执勤实力及辖区情况熟悉……………………………………………………28 课 目 三灾害事故处置程序及方法……………………………………………………28 课 目 四灭火救援力量估算……………………………………………………………29 课 目 五灭火救援计算机软件应用……………………………………………………29 课 目 六战术研究………………………………………………………………………29 政治部(处)警官训练课目………………………………………………………………30 课 目 一训练中的思想政治工作………………………………………………………30 课 目 二灭火救援中的思想政治工作…………………………………………………30 课 目 三干部情况熟悉…………………………………………………………………30 后勤部(处)警官训练课目………………………………………………………………30 课 目 一训练中的后勤保障……………………………………………………………30 课 目 二灭火救援中的后勤保障………………………………………………………31 防火部(处)警官训练课目………………………………………………………………31 课 目 一初期火灾扑救和人员疏散的方法……………………………………………31 课 目 二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灭火设施及消防水源熟悉………………………………31 合成训练……………………………………………………………………………………32
(一)班(组)训练课目…………………………………………………………………32 课 目 一侦察……………………………………………………………………………32 课 目 二警戒……………………………………………………………………………32 课 目 三救生与疏散……………………………………………………………………32 课 目 四灭火进攻………………………………………………………………………32 课 目 五供水……………………………………………………………………………33 课 目 六阵地转移………………………………………………………………………33 课 目 七破拆……………………………………………………………………………33 课 目 八排烟……………………………………………………………………………33 课 目 九照明……………………………………………………………………………34 课 目 十堵漏……………………………………………………………………………34 课目十一输转……………………………………………………………………………34 课目十二洗消……………………………………………………………………………34
(二)中队训练课目………………………………………………………………………35 课目 一火灾扑救………………………………………………………………………35 课 目 二抢险救援………………………………………………………………………35
(三)大队训练课目………………………………………………………………………35 课 目 一力量编成………………………………………………………………………35 课 目 二实地演练………………………………………………………………………36
(四)总(支)队训练课目………………………………………………………………36 课 目 一火灾扑救………………………………………………………………………36 课 目 二抢险救援………………………………………………………………………36 课 目 三社会联动演练…………………………………………………………………36 课 目 四跨区域演练……………………………………………………………………37
第 一 章 总 则 第 二 章 车辆交通事故防范 第 三 章第 四 章第 五 章第 六 章第 七 章第 八 章第 九 章第 十 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第十三章第十四章训练事故防范 灭火救援事故防范 装备事故防范 火灾事故防范 船艇事故防范 淹亡事故防范 触电事故防范 中毒事故防范 医疗事故防范 其他事故防范 自然灾害防范 附 则
公安消防部队事故防范细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增强预防各类事故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依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安全条例》及有关安全法规,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所称事故,是指因人员过失、装备故障和管理缺陷等造成人员伤亡和装备、财产损失的变故或者灾祸。
第二章 车辆交通事故防范
第三条
各级应当重视车辆交通事故防范。消防部队人员应当自觉遵守国家和部队道路交通安全法规,防止机动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因过失或者意外造成车辆交通事故。
第四条
消防部队人员驾驶部队车辆的,应当经过正规培训,经考试合格并取得《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车辆驾驶证》。
消防部队人员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证》,经批准需要驾驶部队车辆的,应当经过部队组织的专门复训,时间不少于42个学时,经考核合格并取得《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车辆驾驶证》。
第五条
各单位应当严格落实车辆检查和保养制度,出车前和行驶中及时检查车辆的技术状况;回场后及时保养,使车辆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第六条
各级机关和直属单位的驾驶员应集中居住、统一编 班,并指定专人归口管理。要统一保管车辆钥匙、行驶证、驾驶证,驾驶员出车时领取,归队时立即交回。
第七条
车辆驾驶员应当遵守下列安全守则:
(一)严禁无证驾驶;
(二)严禁酒后驾驶;
(三)严禁疲劳驾驶;
(四)严禁超速行驶;
(五)严禁私自出车;
(六)严禁强行超车;
(七)严禁带故障行车。
第八条
车辆动用,应当遵守下列安全规定:
(一)严格派遣手续,由业务主管部门开具派车命令,经值班领导或者主管领导批准,营门卫兵查验后方可动用车辆;
(二)夜间或者雨天、雾天、雪天等复杂天候,严格控制车辆动用;
(三)严格控制长途用车,驶离驻地地级行政区域的,必须经总队级单位值班首长或者主管领导批准;各地进京车辆,必须经总队级单位军政主官批准,重大节日或者重大活动期间应报部局警务部门备案;
(四)严禁擅自派遣部队车辆用于探亲、休假、旅游;
(五)严禁擅自将特种车辆作为乘坐车使用;
(六)严禁出租出借部队车辆和号牌。第九条
车辆乘载,应当遵守下列安全规定:
(一)不得超过车辆核定的载人员额;
(二)不得违反车辆载重规定超载行驶;
(三)不得使用罐车、挂车、平板车等非载人车辆乘载人员;
(四)不得在车辆车厢外部乘载人员;
(五)人员集体乘车时必须严格挑选驾驶员和带车干部,指定车长和安全员;
(六)装载货物不得超宽、超长、超高;
(七)严禁人员和货物混载。
第十条
驾驶员、带车干部和乘车人员应当遵守下列安全规定:
(一)选择快捷安全的行驶路线;
(二)驾驶员和乘坐人员必须按规定使用安全带;
(三)驾驶员驾车时严禁使用移动通信工具,不得吸烟、吃东西或者聊天;
(四)带车干部必须全程监督行车安全,及时制止违章行为,严禁怂恿驾驶员违章驾驶;
(五)长途连续行车超过2小时应当休息1次,时间不少于15分钟;
(六)进入危险路段前,必须停车检查车辆、勘察路况,必要时组织乘车人员下车徒步通过;
(七)夜间或者雨天、雾天、雪天等复杂天候或者山路、坡 道行车时,必须降低车速、低档行驶、加强观察、正确使用刹车制动,防止操纵失误;
(八)必须正确选择超车的时机和路段,会车时主动让道,不得占道、抢道行驶和盲目蛮干;
(九)车辆编队行驶时,应当严密组织,指定专人负责,车辆之间保持安全距离;
(十)当制动失效、车辆失控时,必须正确果断采取规避措施,就近寻找树木、石墩、门柱等坚固物体停靠,防止车辆冲撞人群,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第三章 训练事故防范
第十一条 各级公安消防部队应当根据训练任务和区域特点,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科学组训施训,落实安全责任,确保训练安全。
第十二条 开展业务训练,应当遵守下列安全规定:
(一)对参训人员进行安全教育;
(二)对训练场地设施和装备器材进行全面检查;
(三)督促安全员认真检查、落实各项安全措施;
(四)训练前组织参训人员进行跑步、活动操等热身运动;
(五)训练后组织进行适当的身体整理活动并进行安全讲评。第十三条 在进行高危项目训练时,应当严格遵守下列相关规定:
(一)在攀登、高空训练中,必须对参训人员采取安全绳索保护,对消防梯、绳索、滑轮等训练器材进行荷载测试,接触绳索的建(构)筑物转角处必须设臵护垫、护具,检查无误后方可开展训练。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训练规程,控制作业速度,并与安全保护人员保持联系、协同一致;
(二)在利用烟热、轰燃、深井、化工等模拟训练设施开展专业训练时,必须利用监控设备,随时掌握参训人员情况,严格控制发烟、点火、爆物和燃油的使用,必须检查装备安全性能,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三)在利用举高消防车等特种车辆装备开展训练时,要对车辆装备性能进行检查,严禁带故障操作,并做好各种安全防护措施。
第十四条 在实战演练中,参训人员必须提前熟悉演练单位内外部情况,在单位人员的指导和配合下,按照实战要求严格组织实施。进入易燃、易爆场所演练时,人员、车辆必须严格落实防火防爆安全管理规定,杜绝将任何火种带入现场。
第四章 灭火救援事故防范
第十五条 各级应当严密组织灭火和抢险救援工作,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有关安全规定,防止因指挥不当、组织不严、操作失误、违反规定或者意外造成灭火救援事故。
第十六条 在灭火救援出动过程中,应遵守下列安全规定:
(一)战斗人员应当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快速着装登车;
(二)驾驶员必须在本车指挥员确定人员全部登车、车门关牢、车库门完全开启定位并发出指令后,方可驾驶车辆起步出库;
(三)车辆必须依次行驶并保持安全距离,乘员不得将肢体伸出车外;
(四)驾驶员必须遵守交通法规,遇有复杂天气条件、路面和交通设施时,应当减速慢行,确保行车安全;
(五)车辆到达灾害现场时,应当停靠在灾害现场上风或者侧风方向和安全、坚实、便于展开转移的位臵,并与起火建筑物保持安全距离;
(六)车辆进入易燃易爆场所,必须落实防火防爆措施;
(七)在处臵公路交通事故时,执勤车辆应当与事故车辆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并在事故区域前、后方设臵明显的警示标志。
第十七条 战斗人员应当根据灾害事故性质、危害程度和危险特性,严格按照防护等级佩戴安全防护装具,由现场安全员检查无误后,方可进入现场开展灭火救援行动。
第十八条 现场安全员应当对进入现场内部人员进行登记,及时掌握战斗人员身体状况和安全防护装具使用情况,保持与进入现场内部人员的通信联络,及时提醒战斗人员更换空(氧)气呼吸器等个人防护装备,适时进行人员轮换,确保战斗人员安全。
第十九条 侦检警戒必须根据灾害类别、特点,合理使用侦检器材。灾害现场应当设臵警戒线,实行交通管制,迅速清理无 7 关人员、车辆,并对进入现场人员做好检查登记。易燃易爆灾害事故现场必须禁绝一切可能引发燃烧、爆炸的条件。
第二十条 深入灾害现场内部侦察人员编组不得少于3人,搜救人员编组不得少于2人,指定专人负责,严禁单独行动。侦察、搜救人员应当在水枪冷却掩护等保护措施下开展灭火或者救人行动。现场应有医疗急救人员,第一时间对受伤官兵实施抢救。
第二十一条 灭火救援行动中,应当遵守下列安全规定:
(一)坚持便于观察、便于进攻、便于转移或者撤离的原则;
(二)选择正确的进攻路线及方式,采取前虚后实探步前进的方式实施灭火救援;
(三)使用举高消防车救人时,施救和被救人员应当采取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工作平台严禁超载;
(四)实施火场破拆时,应当正确使用破拆器材,合理实施破拆,严禁盲目破拆建筑承重构件,防止发生人员伤亡事故;
(五)实施火场排烟时,应当合理选择进风口和排烟口,防止造成烟火,扩大蔓延,威胁人员安全;
(六)火场供水中,应当对供水器材、线路采取必要的安全固定措施,保持压力稳定和线路的畅通;
(七)高空救人时,必须使用安全绳对救援人员进行保护,绳索在接触建(构)筑物的转角处必须设臵护垫、护具,绳索固定时要至少两个支点以上;
(八)建筑物倒塌施救时,应当选择建筑构件牢固、受破坏 程度小、距离近的路线进入,并对不牢固建筑构件实施破拆或者加固,并正确选择、使用破拆、起重、剪切等救援装备,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对被救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保护;
(九)关阀堵漏时,必须在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和配合下实施,并采取水枪冷却稀释等安全防护措施;
(十)化学危险品泄漏事故染毒区域内人员、装备器材,必须进行现场洗消,洗消后的污水应当妥善处理;
(十一)遇有带电火灾及救援任务时,要及时通知电力部门到场排险,战斗人员要配齐防触电装备,并与带电设备保持安全距离,严禁使用直流水枪直接灭火;
(十二)根据灾害现场情况,采取统一信号或者联络方式,确保安全撤离。
第二十二条 火灾扑救和抢险救援中,凡调整战斗力量部署后,必须对战斗人员和车辆装备器材进行清点。
第五章 装备事故防范
第二十三条 各级装备部门和部队,应当严格遵守消防装备安全使用相关管理规定,突出装备采购、仓储、使用管理、改进改装、维修保障、检测检验、退役报废等重要环节的安全管理,确保装备的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防止因装备质量缺陷或者操作不当、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装备事故。
第二十四条 有关装备部门组织装备采购配备立项综合论证,应当着眼灭火救援需求和安全需要,在确保装备作战性能的同时,科学确定装备的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指标和具体要求,认真履行装备购臵程序,防止装备存在安全隐患。
第二十五条 有关装备部门在拟定装备采购目录或者采购范围时,必须严格审查3C认证、型式检验报告等市场准入资质材料,严禁配备、使用未取得市场准入资质的产品。与厂家签订装备购臵合同后,应当加强质量监控,督促装备承制单位使用成熟技术,提高工艺水平,消除安全隐患。
有关装备部门和装备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应当加强对装备批量生产过程中的监督检查,保证装备符合生产定型的质量和安全要求。
第二十六条 有关装备部门和装备使用管理部门应当加强装备改进、改装的管理。装备改进、改装仅限于不影响装备安全性能的小改革、小发明,不得对消防车辆底盘和主体结构进行改动;不得对动力设备、传动装臵、举升装臵、带压设备、电气主体装臵等可能导致安全问题的装臵、设备进行改动;不得对车辆等大型装备的外观轮廓、负载、总重等关键性技术指标进行改动;不得对个人防护装备进行改装、改制;不得对侦察、侦测、标定等计量设备进行改装等。
改进、改装装备必须进行试用,严格限定改进、改装装备的试用单位、试用时间和试用程序,加强安全管理,严格按照计划、预案和程序实施,切实保证试用单位官兵的人身安全,全面测试 和评估装备的安全性能,作出科学结论。对于改造工作量较大,改造后安全性能不能保证的,必须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到指定机构进行质量性能检验,方可投入部队使用。
第二十七条 有关装备部门与装备承研承制单位签订装备科研、采购合同或者协议,应当明确安全标准、安全责任,以及技术维护、零备件供应、产品升级换代、售后服务、安全操作培训等事项。
第二十八条 有关装备部门应当督促装备承研承制单位按照采购合同要求,及时提供详细的装备技术说明书、使用规程和维护修理技术规范,明确编配用途、技术性能、操作程序、维护方法和安全规定,保证各类技术资料配套齐全。战训部门应当会同有关装备管理部门,在新装备配发部队的同时,编写下发新装备操作规程。
第二十九条 消防装备进行大宗采购时,订购单位可委托公安部消防局相关部门依据装备采购协议,对装备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质量问题及时报告,督促整改,必要时责令停止生产。
第三十条 装备仓储要严格按照储存条件进行管理,定期查验、维护。超过装备保管期限或者装备状况无法判定时,严禁出库装备部队。
第三十一条 有关装备部门要加强装备仓储、使用、维护保养、退役报废等知识技能的培训考核,并定期组织对部队在用装备使 用情况进行检查。
第三十二条 操作使用装备的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熟练掌握装备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性能特点以及安全操作和维护保养要求,不得带故障或者超性能操作使用装备;按照规定对装备进行测试、检测,及时排除故障,防止出现机械性故障或者造成装备损毁。
第三十三条 公安部消防局质量管理部门要定期对部队在用装备进行质量抽检,并及时公布检验情况。有关装备部门应当视情组织对采购装备、库存装备、在用装备的质量抽检,切实保证装备技术状态达到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第三十四条 有关装备部门要加强装备维修、校验、标定的管理工作,严格按照装备技术要求由专业技术人员对待修装备进行维修,维修后的装备必须进行相关技术性能的测试、鉴定方可投入部队使用;定期对装备进行相关校验、标定工作,校验、标定后的装备应当在装备明显部位标明校验、标定时间及有效期。
第三十五条 对达到或者超过使用寿命的装备,使用管理单位应当按照规定作报废处理;需要继续服役的,应当经技术鉴定,按照规定报经批准。对延长使用寿命的装备,应当定期进行安全检测,加强维护保养,控制使用强度和使用频率,确保使用安全。
第六章 火灾事故防范
第三十六条
各级应当严格遵守消防安全管理规定,防止人 为因素或者自然原因造成火灾事故。
第三十七条
各级应当加强营区火灾防范和新建营区、新建工程的防火设计审查,按照规定完善消防设施,配齐消防器材,设臵消防和疏散标志,定期进行检查检验、维修保养并及时更新。
第三十八条
部队单位对外出租房地产,应当严格控制租赁用途,严格审查租赁对象和经营范围并与承租方签订安全管理协议,明确消防安全责任,严格执行消防技术规范和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不得允许在出租的房地产内生产、储存、销售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经常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必要时终止租赁。
第三十九条
火灾防范,应当突出下列重点单位:
(一)各级指挥机关;
(二)各类仓库;
(三)担负科研试验任务的单位;
(四)集中存放重要装备器材的单位;
(五)有重要文物保护建筑的单位。
第四十条
火灾防范,应当突出下列重要场所:
(一)指挥、信息和通信枢纽等。
(二)会场、礼堂(剧院)、大(中)队营房、办公楼、车库等;
(三)实验室、装备修理车间等;
(四)档案馆(室)、资料室、图书馆等。
第四十一条
各级应当加强对火源的管理与控制,严格遵守 下列安全规定:
(一)使用明火必须避开易燃物体和林区、草场等场所;
(二)严禁用汽油等挥发性强的燃料点灯、取火;
(三)严格管控炊事用火、取暖用火、照明用火;
(四)严格控制烟花爆竹燃放时间和场所;
(五)进入易燃易爆物品存放场所前必须收缴火种;
(六)在仓库、礼堂(剧院)、油罐、加油站等场所,严禁吸烟和使用明火;
(七)在指挥中心、档案馆(室)、资料室、码头等重要场所,限定吸烟区域,设臵明显标志;
(八)定期检修维护电源线路、避雷设施和用电设备,防止用电线路老化和设备年久失修;
(九)严禁乱拉电线和擅自使用电炉、电取暖器等大功率电
器;
(十)进行电焊、气焊等具有火灾危险的作业时,必须采取防火措施,清理作业现场的易燃物品。
第四十二条
部队在礼堂等重要防火场所组织集体活动,或者礼堂借给地方举办重大活动,必须在所有出口指定专人执勤,维护现场秩序,防止发生意外。
第四十三条
加强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防止消防设施、器材缺失以及不配套,确保消防设施完好有效,定期更换损坏、失效的消防器材,保持消防通道畅通。
第七章 船艇事故防范
第四十四条
水上消防部队应当遵守船艇安全管理规定,防止因组织不力、人员操纵不当或者其他原因,造成船艇碰撞、触礁及搁浅、失火、爆炸、舱室浸水等导致船艇倾覆、浸没或者船体、装备器材损坏或者报废,以及造成人员伤亡或者其他船艇损坏等船艇事故的发生。
第四十五条
防范船艇事故,应当重点做好下列活动和可能发生情况的安全防范:
(一)组织大型演练;
(二)船艇触礁、搁浅、沉没;
(三)船艇失火、爆炸或者人员气体中毒;
(四)船艇与其他船只碰撞或者危险接近。
第四十六条
船艇航行时,应当遵守避碰规则、船艇编队运动规则和沿海港口航道特殊规定,加强观察了望,及时通报信息,实施正确机动,防止发生碰撞。
第四十七条
船艇上人员使用明火,存放易燃易爆物品,装卸和使用燃料、电器设备,必须执行有关规定,加强安全管理,防止失火或者爆炸。
第四十八条
船艇出航时,有关指挥和操作人员应当精心准备,熟悉航道、航线等情况,正确操纵,严格执行航行计划,采取有效避险措施,保持水密、稳性、正常浮态,防止船艇触礁、搁浅、沉没。当船艇出现船体破损、舱室进水时,应当按照操作规程和船艇损害管制规定,及时采取防沉措施;当船艇即将沉没时,必须按照规定采取避险措施。
第八章 淹亡事故防范
第四十九条
各级应当严密组织水上航渡、游泳训练、水上(或者水下)作业等活动,严格执行有关安全规定,严格人员管理,防止因指挥不当、组织不严、违反规定或者意外造成淹亡事故。
第五十条
防范淹亡事故,应当突出下列重点时机:
(一)组织实施游泳训练;
(二)组织实施水上作业、潜水作业;
(三)组织实施水上救援、抗洪抢险。
第五十一条
部队组织游泳训练,应当了解掌握水域情况和人员水性、体能情况,严格把握组织指挥、漂浮器材携带、观察救护等关键环节,做到人员不编组不下水、准备活动不充分不下水、身体不适者不下水、器材装具不检查不下水、观察救护组不到位不下水。
游泳训练应当循序渐进。参训人员不得擅自离开划定区域,不得脱离编组,不得在水中嬉戏、打闹,不得进行与训练内容无关的潜水、跳水等活动。
第五十二条
部队组织水上作业、潜水作业,应当事先了解掌握作业水域情况,合理安排人员和作业时间,防止蛮干,并随 时做好应急救援准备。
水上作业人员应当穿戴救生服,使用安全带,严防意外落水。潜水作业人员应取得相应的资质后,方可实施潜水作业。潜水作业时应当穿戴专用防护服,熟悉信(记)号规定,严守操作规程,防止发生意外。
第五十三条
部队执行抗洪抢险任务,应当合理安排水上输送,指定技术熟练的人员驾驶;运用冲锋舟、竹排、浮桥或者滑道、绳索抢救转移受困群众时,必须安排涉水能力较好的人员执行任务,穿着救生防护服,加强自身防护,防止人员淹亡。
第五十四条
部队应当加强人员管控,严禁私自到江、河、湖、海和水库、水塘、水渠等处游泳、洗澡、捕鱼、漂流,防止人员溺水淹亡。
第九章 触电事故防范
第五十五条
各级应当加强用电安全常识教育,防止官兵因触及带电的导线、漏电设备或者其他带电体造成触电事故。
各级营房主管部门和安全管理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安全用电的监督管理,督促部队严格执行安全用电规定。
第五十六条
架设输电线路、安装用电设备,必须遵守有关
安全规定,由专业人员操作。营区变压器、架空供电线路、营房室内供电线路等的设计、安装,应当符合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具备必要的安全距离和防护设施、警示标志。在坑道、地道、地下 室等处敷设电线,必须固定在墙壁、棚顶或者专用设备内。不得用铜丝、铁丝代替保险丝,不得将电话线或者不合格的电线在交流电路上使用。各种动力机械用电,必须接好地线,经常检查维修。
第五十七条
架设输电线路不得带电作业,不得将动力线、照明线与电话线、广播线等混架、交叉或者搭接。严禁在床上架设台灯,严禁在金属物体上拴系电线,严禁在电线上晾晒衣物。
第五十八条
发现电源线断落、破损或者电器漏电,必须立即报告,控制现场,及时安排专业人员检修处理。抢救触电人员时,必须立即切断电源或者用绝缘物品挑开电线。
第十章 中毒事故防范
第五十九条
各级应当加强预防各种中毒常识的宣传教育,严格落实日常管理制度,防止因无知或者管理不善,发生气体中毒、食物中毒、生物中毒等各种中毒事故。
第六十条
防范气体中毒、应当采取下列安全措施:
(一)安装炉具时应当认真检查和试燃,使用过程中应当经常检查,发现漏烟漏气及时修理;
(二)使用燃气热水器时,应当安装换气设备,保持通风。
(三)用炉火取暖的房间,必须安装烟筒或者通风扇,保持烟道通畅,封火时不得堵塞烟道;查铺时应当认真检查炉火和室内通风情况;
(四)车库应当安装废气排放设施,严禁在密封的汽车及车库内开着车载空调休息;
(五)在下水道、化粪池、沼气池、贮水池、深水井等区域进行作业时,应当进行安全检测,排除有毒气体,并采取防护措施。
第六十一条
各级应当重点加强群体性食物中毒事故的防范,严格执行下列规定:
(一)不得采购未经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的食品;
(二)不得食用变质和被污染的食品;
(三)不得将生、熟食品混装、混放;
(四)不得将有毒物品与食品混放;
(五)不得混用制作生、熟食品的厨具;
(六)餐具必须及时清洗消毒;
(七)食品储藏应当防止霉烂变质;
(八)不得饮用不洁净水;
(九)不得食用不明菌类和不明野生植物;
(十)防止食品、饮用水被污染、投毒;
(十一)防止啮齿类动物和蚊、蝇等害虫污染食物;
(十二)食品要留样备查;
(十三)参与食品制作人员不能有以下症状:黄疸、腹泻、呕吐、发烧、可见的感染性皮肤损伤。
第六十二条
防范生物中毒,应当采取下列安全措施:
(一)针对任务和环境特点,及时进行有毒生物常识教育和自救互救训练;
(二)在山区、丛林执行任务时,应当利用就便器材、工具避开有害植物,防止身体直接接触;
(三)野外活动时,应当采取措施防止毒蛇、毒蜂、毒虫等有毒生物的侵害;受到侵害后,应当及时进行科学救治。
第十一章 医疗事故防范
第六十三条
各级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应当严格执行医疗卫生管理规定,防止发生医疗事故。
第六十四条
卫生部门应当严格按照规定对医务人员的执业资格进行认定,并定期组织考核。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医疗管理法规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医务人员取得执业资格并进行注册后,方可独立从事医疗、护理活动。医务人员必须遵守医务工作制度和医德规范,开展新业务、运用新技术,必须充分论证,报有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
第六十五条
医疗机构应当制定防范医疗事故的措施,加强重点环节的监管,督促规章制度的落实,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
第六十六条
卫生部门和医疗机构,应当严格规范药品采购和储存管理,确保药品质量,严防药品受潮、霉烂、变质、虫蛀、鼠咬以及过期失效;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推行合理用药制度;对麻醉、精神、医用毒性、放射性药品的管理,实行并严格落实 专人负责、专柜加锁存放、专用处方、专册登记、定期检查的制度,确保账物相符,严禁违规发放;严格医疗设备质量管理,开展计量检定和质量控制,确保医疗设备使用安全、准确、可靠。
第六十七条
卫生部门和医疗机构,应当适时组织医疗事故隐患专项治理,主要解决下列问题:
(一)擅自开展新业务、运用新技术;
(二)错用药品、滥用药品、用假药品;
(三)违反药物过敏试验规定;
(四)擅离岗位或者不按规定交接危重伤病员;
(五)带教人员擅自授权实习人员独立诊治;
(六)发生医疗事故后隐瞒不报、推卸责任;
(七)医疗垃圾不按规定处理;
(八)院内感染控制不当;
(九)其他医疗事故隐患。
第十二章 其他事故防范
第六十八条
部队应当结合任务、驻地环境和季节变化,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中暑、冻伤等季节性事故的防范,防止发生各种意外伤亡和装备、财产损失。
第六十九条
部队在炎热季节,应当适当控制人员的活动量,在确保完成任务的前提下,尽量缩短在烈日下的活动时间,注意劳逸结合;训练、作业和劳动时,应当有饮水供应,并适量饮用 淡盐水;室内或者车、船内,应当保持通风。
第七十条
部队在严寒条件下训练、执勤,应当准备御寒的被装和防冻药品,教育所属人员保持衣、帽、鞋、袜、手套的干燥和清洁,加强手、脚、耳、鼻的保护,训练、作业、劳动休息时不得静立或者坐卧过久,乘坐车辆的人员应当适时活动,必要时缩短室外警戒值勤人员每次执勤时间。
第七十一条 部队应当建立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大疫情的教育、预警和防范机制,在政府部门、上级机关和医疗机构的指导下,采取必要措施,预防人员感染和传播疫情。
第十三章 自然灾害防范
第七十二条
各单位应当根据驻地的自然环境状况,制定自然灾害防范措施,配备救生器材,开展紧急避险演练,避免因自然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装备、财产损失。
各单位应当与当地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建立相互协调机制和灾情通报机制,加强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的预测预报。
第七十三条
驻沿海以及其它易受台风危害地区的单位,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做好防台风工作,及时了解气象预报、台风警报,掌握台风可能登陆的时间、地点、等级,分析预测对部队可能造成的危害,按照规定进入防台风部署,视情组织船艇疏散避风、设施设备加固、人员和物资疏散转移。第七十四条
驻地震带或者震灾频发地区的单位,应当组织官兵学习掌握避震知识,建立健全震灾避险预案,进行必要的避震演练,及时了解震灾预警信息,发现地光、地声和异常现象等震前征兆,冷静判断,迅速上报,视情组织部队安全转移。
发生地震,应当尽量利用地震初期震动到房屋倒塌前短暂的时间差逃离室内;无法逃离时必须遵循近水不近火、靠外不靠内的原则,正确选择避震方式和避震空间,积极寻找出路和通气口,采取敲击和呼救相结合的办法传递求救信号,在没有听到挖掘声和搜救声时不宜大喊大叫,应减少耗氧量,防止吸入大量烟尘而窒息。
第七十五条
驻地易遭洪水、泥石流危害的单位,应当根据驻地的气象、地质、水文情况,做好防范洪水、泥石流、山体滑坡的准备,及时了解天气预报和汛情通报,掌握强降雨的中心和范围,了解掌握洪峰形成的时间、地点、走向,分析预测可能造成危害,加强值班警戒,密切监视水情,采取安全防护措施,视情组织人员、装备、物资疏散转移。
部队撤离遇到泥石流、山体滑坡等险情,必须加强观察,分组快速通过。情况危急时,指挥员应当果断、迅速组织部队紧急避险。
第七十六条
部队应当在仓库、营房等建筑物采取可靠的避雷措施,科学计算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并合理设臵避雷针位臵,定期对避雷设施进行技术检测和检查维护,防止雷电等产生的各种 放电现象对人员和装备、财产造成损害。
雷雨天气时,人员不得站在室外突出的高处,不得在树下、电线杆和高压线下避雨、逗留。
第七十七条构的船、艇。
第七十八条
第十四章 附则
1、公安消防部队执行灭火与应急救援任务,应当坚持(C)的指导思想。A、先控制,后消灭
B、全警出动,快速施救 C、救人第一,科学施救
D、加强第一出动
2、在灭火战斗中,一切处置行动自始至终要严防引发爆炸,当遇有紧急情况危急参战人员的生命安全时,指挥员应果断下达(A)命令。
A、撤离
B、撤退
C、掩护
D、避险
3、《公安消防部队执勤战斗条令》规定,灭火战斗中非紧急情况下的组织指挥原则是:统一指挥和(B)。
A、授权指挥
B、逐级指挥
C、计划指挥
D、临机指挥
4、下列不属于全勤指挥部战备职责的是(D)。
A、实行二十四小时不间断战备值班制度,贯彻执行上级的命令、指示;接受下级的请求报告,并及时妥善处理
B、掌握辖区各类灾害事故的特点、处置对策、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有关情况和本级执勤战斗预案相关内容
C、掌握公安消防部队、专职消防队伍执勤战斗实力
D、发生火灾,立即派员赶赴现场,提供灭水救援相关信息,协同开展灭火救援行动
5、下列不属于作战指挥中心战备职责的是(B)。A、掌握辖区交通道路、消防水源和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等情况 B、划分火灾等级,制定消防力量调度方案 C、统计、分析接警和出动情况
D、掌握辖区社会相关单位灭火与应急救援力量情况及联系方法
6、公安消防部队战备等级分为(A)、二级战备、一级战备。
A、经常性战备
B、日常性战备
C、三级战备
D、常规性战备
7、《公安消防部队执勤战斗条令》规定:公安消防中队执勤人员听到出动信号,必须按照规定着装登车,首车驶离车库时间一般不得超过(B)。
A、45秒
B、1分钟
C、1.5分钟
D、2分钟
8、某地区发生重大灾害,该地区公安消防部队应进入(B)战备状态。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经常性
9、(B)属于二级战备要求。
A、召回在外全部人员
B、严格控制人员外出
C、力量进入执勤区域
D、停止人员请假外出
10、公安消防部队火场组织指挥通常分为(C)个层次。A、3
B、4
C、5
D、6、11、某地区发生特别重大灾害时,该地区公安消防部队应进入(A)战备状态。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经常性
12、为始终保持良好的战备状态,公安消防部队实行(D)制度。A、值班备勤
B、指挥长
C、领导带班
D、等级战备
13、公安消防部队为完成日常执勤战斗任务所保持的准备任务状态时所保持的战斗准备状态为(D)。
A、一级战备
B、二级战备
C、日常性战备
D、经常性战备
14、公安消防部队在保卫任务繁重的重大节日、重要活动、遇有特殊保卫任务或者发生重大灾害、事件时所处的战斗准备状态为(B)。
A、一级战备
B、二级战备
C、日常性战备
D、经常性战备
15、公安消防部队在国家进入战争状态,全国或部分地区处于紧急状态,遇有特别重要的消防保卫任务或发生特别重大灾害、事件时所处的战斗准备状态为(A)。
A、一级战备
B、二级战备
C、日常性战备
D、经常性战备
16、《公安消防部队执勤战斗条令》规定,交接班时听到出动信号,由(B)负责出动。A、接班人员
B、交班人员
C、全体人员
D、交接班商定人员
17、公安消防大队对所属部队应当(B)至少进行一次战备检查。A、每天
B、每周 C、每月
D、每季度
18、公安消防支队(C)对所属部队至少进行一次战备检查。A、每天
B、每周 C、每月
D、每半年
19、事故现场有易燃易爆气体或有毒有害物质扩散时,消防车要选择(A)的适当位置停靠。A、上风方向或侧上风方向
B、上风方向
C、侧上风方向
D、下风方向 20、下列哪项不属于危险化学品槽车泄漏事故的特点。(D)
A、事故地点不确定
B、物质性质难判定
C、事故危险性大
D、易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21、公安消防部队在参与重大灾害事故应急救援中,一级个人防护为(B)。A、全身、封闭式防化服、全棉防静电内外衣、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全防型滤毒罐 B、全身、内置式重型防化服、全棉防静电内外衣、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全防型滤毒罐 C、全身、简易防化服、全棉防静电内外衣、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全防型滤毒罐 D、呼吸、简易防化服、战斗服、简易滤毒罐、面罩或口罩、毛巾等防护器材
22、公安消防部队在参加抢险救援行动中进入剧毒重度危险区时,应实施(B)级防护。A、特级
B、一级
C、二级
D、三级
23、公安消防部队在参加抢险救援行动中进入剧毒轻度危险区时,应实施(C)防护。A、特级
B、一级
C、二级
D、三级
24、灭火救援中要加强(A)和安全措施,确保行动安全。
A、个人防护
B、协同配合 C、信息反馈
D、火场供水
25、事故现场有易燃易爆气体或有毒有害物质扩散时,消防车要选择(A)的适当位置停靠。A、上风方向或侧上风方向
B、上风方向
C、侧上风方向
D、下风方向
26、事故现场有易燃易爆气体或有毒有害物质扩散时,在扩散区(A)选择进攻路线接近扩散区。
A、A、上风、侧上风方向
B、上风方向
C、侧上风方向
D、下风方向
27、《公安消防部队执勤条令(试行)》规定,灭火战斗中非紧急情况下的组织指挥原则是:统一指挥和(B)。A、越级指挥
B、逐级指挥
C、计划指挥
D、临机指挥
28、处置高速公路事故时,应在事故区域前、后方(D)米处设置明显的警戒和事故标志。
A、100
B、200
C、300
D、500
29、火情侦察一般不少于(A)人,并由指挥员带领,严禁单独行动,情况复杂现场必须有单位知情人引导。
A、三
B、四
C、五
D、七
30、进入建筑物内部侦察时,应当对建筑结构强度进行评估,兵充分利用地形、地物,靠近(C)行动,防止坠落物伤人。
A、房间中部
B、隔墙
C、承重结构
D、门窗
31、处置公路隧道交通事故时,车辆应选择在隧道两端(A)停放
A、洞外右侧
B、洞内右侧
C、洞外左侧
D、洞内左侧
32、液化石油气泄漏处置时,现场作业人员的防护等级不得低于(C)。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五级
二、多选题
1、公安消防部队执行灭火与应急救援任务,应当坚持“救人第一,科学施救”的指导思想,按照(ABCDE)的要求,组织实施灭火与应急救援行动。
A、第一时间调集足够警力和有效装备
B、第一时间到场展开 C、第一时间实施救人
D、第一时间进行排烟降毒 E、第一时间控制灾情发展,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和危害
2、灭火救援执勤人员应由(ABCD)组成。
A、值班人员和带班首长
B、通信指挥中心(室)人员 C、基层战斗中队
D、作战保障人员
3、公安消防部队实行等级战备制度,战备等级分为(ACD)。
A、经常性战备
B、日常性战备
C、一级战备 D、二级战备
E、三级战备、公安消防部队进入二级战备的基本要求有(ABCDE)。
A、进行战备动员
B、各级首长和值班人员在岗在位
C、调整执勤力量
D、停止批准休假,严格控制人员外出
E、落实各项执勤战斗保障
5、公安消防部队进入一级战备的基本要求有(ABCDE)。
A、进行临战动员
B、停止探亲休假和外出及节假日休息,召回在外人员
C、立即调整人员、车辆,充实加强一线和重点地区执勤力量 D、总队、支队值班首长、指挥长在作战指挥中心值守
E、根据需要派出力量进入重点场所现场监护
6、公安消防总(支、大)队交接班主要内容有(ABE)。
A、通报执勤战斗情况
B、明确战备任务
C、检查清点器材装备
D、汇报执勤工作
E、安排执勤工作
7、公安消防中队交接班由执勤队长组织,主要任务是(ABCE)。
A、通报执勤战斗情况
B、调整执勤力量 C、检查清点装备 D、汇报执勤工作
E、安排执勤工作
8、各级公安消防部队应当开展经常性战备教育,在(ACD)或者其他特殊情况时,必须进行战备教育。
A、补兵退伍期间
B、重大自然灾害
C、重大节日
D、重要活动
9、执勤训练安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ABCD)等方面。
A、安全教育制度
B、装备安全管理制度
C、训练安全制度
D、灭火救援行动制度
10、执勤训练安全管理教育主要包括(ABCDE)。
A、安全责任制
B、安全教育学习
C、事故分析
D、处理
E、奖惩
F、行动安全
11、进入(ABD)等区域作战时,必须着隔热服、避火服、防火防化服或防爆服。
A、高温
B、强热辐射
C、浓烟
D、有爆炸危险
E、缺氧
12、进入一级战备的时机通常是(ABCD)。
A、国家进入战争状态
B、全国或者部分地区处于紧急状态
C、国家发布戒严令
D、发生特别重大灾情时
13、氯气泄漏事故处置中,可喷射(AC)等物质溶液进行化学中和。
A、碳酸氢钠
B、次氯酸钠
C、氢氧化钙
D、二氧化碳
三、判断题
1、灭火救援执勤人员应由值班人员和带班首长、通信人员、基层战斗中队及作战后勤保障人员组成。(×)
2、指导其他消防队伍的战备工作是司令部的执勤职责要求。(√)
3、结合部队战备工作情况,适时、灵活地开展政治思想和心理教育疏导工作是政治处的战备职责要求。(√)
4、参与制定执勤战斗预案,提供相关信息资料是防火监督处的战备职责要求。(√)
5、熟悉器材装备参数性能,建立装备档案是后勤处的战备职责要求。(×)
6、制定各类灭火救援调度方案是作战指挥中心的战备职责要求。(×)
7、组织实施消防站定期开放工作是大队首长的职责要求。(×)
8、战备等级是根据公安消防部队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执勤战斗准备的程度区分。(√)
9、公安消防部队战备等级分为一级战备、二级战备和三级战备。(×)
10、经常性战备是指公安消防部队完成日常性执勤战斗任务的准备状态。(√)
11、二级战备要求部队停止批准休假,严格控制人员外出。(√)
12、一级战备要求召回在外人员,实行全员在岗执勤。(√)
13、一级战备命令必须由公安部消防局首长批准后发布。(×)
14、作战指挥组通常由全勤指挥部人员组成,由指挥长任组长。(√)
15、大队每月要对所属部队至少进行一次战备检查。(×)
16、各级公安消防部队必须建立严格的战备值班制度,保证不间断值班。(√)
17、交接班时,听到出动信号,由接班人员负责出动。(×)
18、执勤战斗装备使用后必须检查、保养,发现损坏及时修复或补充。(√)
19、各级公安消防部队必须建立严格的执勤战斗信息报告制度,按时上报执勤实力变化和执勤战斗中发生的重大问题。(×)
20、执勤训练安全管理制度是为预防执勤训练安全事故制定的行为规程或行动准则。
21、《公安消防部队执勤战斗条令》所称执勤战斗,是指公安消防部队为完成火灾扑救、应急救援任务以及重大活动现场消防勤务而实施的准备与行动。(√)
22、公安消防部队必须随时做好战斗准备,接到报警或者命令立即出动,迅速、安全地赶赴现场,实施灭火与应急救援。(√)
23、公安消防部队执行灭火与应急救援任务,应当坚持“救人第一,科学施救”的指导思想(√)
24、公安消防部队执行灭火与应急救援任务,应当坚持“全警出动,快速施救”的指导思想。(×)
四、简答提纲
1、制定《公安消防部队执勤条令》的目的是什么?
答: 为了规范公安消防部队执勤战斗行动,保障执勤战斗任务的完成,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条令。
2、公安消防部队在执勤中必须做到哪些?
答:公安消防部队必须随时做好战斗准备,接到报警或者命令立即出动,迅速、安全地赶赴现场,实施灭火与应急救援。
3、公安消防部队在灭火与抢险救援战斗中,应当坚持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答:公安消防部队执行灭火与应急救援任务,应当坚持“救人第一,科学施救”的指导思想。
4、公安消防部队指战员在执勤战斗中的要求是什么?
答:公安消防部队各级指战员必须做到坚决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严守纪律,忠于职守,发扬勇敢顽强、不怕牺牲、连续作战的作风。
5、战斗员战备职责是什么?
答:
(一)了解辖区交通道路、消防水源、消防重点单位等基本情况;
(二)保持个人防护装备和分管装备完整好用,熟悉装备性能,熟练操作使用;
(三)掌握辖区主要灾害事故处置的行动要求,熟悉中队执勤战斗预案中本岗位的主要任务。
6、消防车驾驶员战备职责是什么?
答:
(一)熟悉辖区交通道路、消防水源和消防安全重点卫单位地址等相关情况;
(二)熟练掌握车辆构造及车载固定装备的技术性能和操作方法,能够及时排除一般故障;
(三)负责车辆和车载固定灭火救援装备的维护保养,及时补充车辆油、水、电、气、灭火剂,保持良好的战备状态。
7、公安消防中队交接班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主要内容是通报执勤战斗情况,调整执勤力量,检查、清点装备,安排执勤工作。
8、公安消防部队实行等级战备制度,战备等级分为哪几级?
答:分为经常性战备、二级战备、一级战备。
9、公安消防部队各个战备等级分别有哪些规定?
答: 公安消防部队为完成日常执勤战斗任务所保持的准备状态为经常性战备;公安消防部队在保卫任务繁重的重大节日、重要活动、遇有特殊保卫任务或者发生重大灾害、事件时进入二级战备。公安消防部队在国家进入战争状态,全国或部分地区处于紧急状态,遇有特别重要的消防保卫任务或者发生特别重大灾害、事件时进入一级战备。
10、火场供水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答:火场供水应当按照下列基本要求,正确使用水源,确保重点、兼顾一般、力争快速不间断:
(一)就近占据水源,集中主要的供水装备保证火场主攻阵地特别是内攻救人灭火力量的供水;
(二)使用市政消火栓供水时,应当根据给水管网的形状、直径和压力确定消火栓的使用数量;当火场供水压力不足时,应当通知供水部门增大水压;
(三)根据消防车泵的技术性能和水源与火场的距离,合理选择直接供水、接力供水或者运水供水的方式,并尽量使用大口径水带铺设供水干线;寒冷地区冬季灭火供水时,应当防止供水线路结冰冻结;
(四)在市政消火栓不能满足火场供水时,应当充分利用天然水源和蓄水池、水井等水源设施供水;
(五)当多层、高层建筑物或者地下工程、生产装置发生火灾时,应当尽量使用固定消防给水系统供水,同时利用移动装备供水。
11、战评一般应当包括哪些内容?
答:
(一)受理报警、力量调度和出动情况;
(二)灾情的发展变化、作战方案以及采取的战术技术措施情况;
(三)各环节的组织指挥、战斗行动、协同作战和战斗保障情况;
(四)现场纪律、战斗作风与完成任务情况;
(五)主要经验教训和改进措施。
12、抢险救援工作的范围包括哪些?
答:公安消防部队依照国家规定主要承担下列重大灾害事故和其他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应急救援工作:
(一)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
(二)道路交通事故;
(三)地震及其次生灾害;
(四)建筑坍塌事故;
(五)重大安全生产事故;
(六)空难事故;
(七)爆炸及恐怖事件;
(八)群众遇险事件。
13、预先展开有何要求?
答:从建筑外部能够看到火焰和烟雾时,指挥员在组织火情侦察的同时,命令参战人员携带战斗装备接近起火部位,铺设水带干线供水,做好进攻准备。
14、二级战备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二级战备的基本要求:
(一)进行战备动员,通报情况任务,研究制定执勤作战方案;
(二)各级首长和值班人员在岗在位,总队、支队全勤指挥部成员集中值班,指挥长在作战指挥中心值守待命;
(三)停止批准休假,严格控制人员外出,总(支)队机关现有官兵95%的人员在所在城市待命,大(中)队现有执勤人员在岗在位率不得低于95%;
(四)责令专人及时收集、报告有关信息,及时对灾情、任务进行分析评估;
(五)根据需要调整执勤人员,充实一线执勤人员,落实各项执勤战斗保障;
(六)必要时派出力量在重点区域执勤。
15、一级战备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一级战备基本要求:
(一)进行临战动员,通报形势任务,研究制定执勤作战实施方案;
(二)部队所有官兵停止探亲休假和外出及节假日休息,召回在外人员,各级首长和各类执勤人员全部在岗在位;
(三)立即调整人员、车辆,充实加强一线和重点地区执勤力量,各项执勤战斗保障到位;
(四)总队、支队值班首长、指挥长在作战指挥中心值守,执勤中队人员视情着战斗服装待命;
(五)根据需要派出力量进入重要场所现场监护。
16、组织指挥的程序是什么?
答:迅速调集作战力量,启动指挥决策系统,侦察掌握现场情况,制定作战方案,部署作战任务,指挥战斗行动,落实战勤保障。
17、灭火战斗中,公安消防部队的组织指挥原则是是什么?
答:组织指挥应当坚持统一指挥,逐级指挥的原则。紧急情况下,指挥员可以实施越级指挥,接受指挥者应当执行命令并及时向上一级指挥员报告。
18、公安消防部队灭火与应急救援组织指挥通常分为哪几个层次?
答:分为总队、支队、大队、中队、班五个层次。
19、战斗展开有哪几种形式?
答:准备展开、预先展开、全面展开20、中队指挥员,由中队值班队长担任。主要职责是什么?
答:
(一)组织现场侦察,确定救人、灭火、排烟、排险和保护、疏散物资等战术措施,及时向上级报告现场情况,视情请调辖区内的其他力量和专业救援队伍;
(二)向各战斗组(班)下达战斗任务,落实安全防护措施,确定进攻路线和阵地,指挥灭火与应急救援攻坚作战行动,组织火场供水,检查执行情况,根据现场情况的变化,调整力量部署;
(三)在上级指挥员未到达现场前,负责现场的组织指挥工作,及时向增援力量布置任务,组织协同作战行动。
21、公安消防中队遇有哪些情况,必须立即出动。
答:
(一)接到火灾及其职责任务范围内的报警或者上级命令时;
(二)上级检查执勤战备情况,发布出动命令时;
(三)其他需要立即出动的情况。
22、公安消防部队在灭火战斗中应当做到什么?
答:公安消防部队在灭火战斗中,应当按照先控制、后消灭,集中兵力、准确迅速,攻防并举、固移结合的作战原则,果断灵活地运用堵截、突破、夹攻、合击、分割、围歼、排烟、破拆、封堵、监护、撤离等战术方法,科学有序地开展火灾扑救行动。
23、火情侦察的方法有哪些?
答:通常情况下,火情侦察可以采取外部观察、询问知情人、利用消防控制中心侦察监控、深入内部侦察、仪器探测等方法。
24、对实施火情侦察人员有什么要求?(此题作废,与新规定不符)
答:侦察人员应当佩戴空气呼吸器等防护装具,配备必要的探测仪器,并指定专人负责,明确侦察任务,通信联络方法,注意事项等。
25、火情侦察应当查明哪些情况? 答:
(一)有无人员受到火势威胁,人员数量、所在位置和救援方法及防护措施;
(二)燃烧的物质、范围、火势蔓延的途径和发展趋势以及可能造成的后果;
(三)消防控制中心和内部消防设施启动及运行情况,现场有无带电设备,是否需要切断电源;
(四)起火建(构)筑物的结构特点、毗连状况,抢救疏散人员的通道,内攻救人灭火的路线,有无坍塌危险;
(五)有无爆炸、毒害、腐蚀、忌水、放射等危险品以及可能造成污染等次生灾害;
一、公安现役部队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意义
开展经济责任审计,特别是对领导干部的经济管理行为进行审计,一方面,有利于为领导同志提供客观准确的信息,反映部队经济运行的真实情况,推动制定和实施科学的制度措施;另一方面,有利于约束领导干部的决策行为,推动落实重大经济事项决策、重大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等制度,促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建立,把组织监督、纪检监督和审计监督有机结合起来,既是对干部管理监督制度的完善,也为落实“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的监督管理机制提供了重要依据。当前,公安现役部队各级领导干部都负有一定的经济责任,也行使着一定的资金所有权、使用权、管理权。从一定程度上讲,管住了钱和物,就等于为党风廉政建设筑起了一道防线。通过审计,促进领导干部增强经济责任意识和廉政意识,及时发现和制止违规违法行为,进一步完善各项制度和程序,有效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和行为失范,这是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实现源头治腐、制度反腐的重要方面,也是从根本上爱护干部、保护干部的具体体现。近年来,党和政府对公安工作高度重视,对公安机关的经费投入逐年增加,公安现役部队都掌握着几十亿、上百亿元的资金,如何确保这些钱花好,使经费投入能够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装备物资和战斗力,是部队各级党委都非常关心的问题,也是审计部门的职责之所在。这就要求审计工作必须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进一步加强对经费物资、建设工程的有效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避免和减少损失浪费,确保有限的经费得到规范管理和使用。
二、当前公安现役部队经济责任审计常见的问题
近年来,在公安现役部队经济责任审计中发现了较多问题,通过梳理汇总,主要归结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决策不科学,损失浪费严重
有的单位在作出经济决策时不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党委集体讨论流于形式,甚至根本不经过集体讨论,主官搞“一言堂”、“个人说了算”。决策时不经科学论证,不按理财权限和审批程序办事,而是凭经验、拍脑门作决定,造成决策失误和经济损失。特别是在基本建设和物资采购项目上,一些单位盲目上项目,超财力上项目,给单位带来沉重负担。有的基建项目由于资金不足,建了一半只能搁浅,成为“烂尾”工程、“胡子”工程;有的建成了,却无法投入使用,造成巨额资金白白流失。有的单位采购的装备器材由于缺少规划、论证不充分,采购的装备有的不适用,有的不配套;有的没有根据当地财力和部队实际,分轻重缓急地去采购装备,结果造成浪费或者是使用效益不高。
(二)管理不严格,内控制度落空
一是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有的单位没有依据上级有关规定和自身实际完善内部控制度,在制度管理上存在漏洞;有的单位部分内控制度长期不修订,制度滞后;有的单位部分制度与上级的制度相互冲突,有的制度可操作性不强,约束力较弱。二是基本建设管理不规范。有的单位不按规定报批基建项目,立项审批手续不健全,基本建设严重超计划超规模;有的单位不按规定招标,以单位内部评标甚至领导指定的方式确定设计、施工单位;有的单位拆分项目,实行项目分段招标,故意造成不达标的招标条件;有的单位合同草拟不认真、不严谨,执行不严格,漏洞较多,纠纷不断;有的单位项目变更较多,变更审批把关不严;有的不经审批擅自动用部队行政经费和地方业务经费搞建设。有的工程竣工后没有经过审计就全部结清工程费用;有的工程竣工后长期不办理决算手续,不结转固定资产。三是住房管理制度不落实。在一些单位,超标准建房、违规发放住房补助费;有的干部重复购置福利住房、多处占房;有的干部每调动一个单位就占一处住房,有的转业干部走了以后长期不退公寓房;有的干部已经享受优惠政策购买了住房,仍然占用部队公寓房不退。有的干部住用公寓房不缴房租或不按标准缴房租;有的单位住房补贴发放把关不严,造成不符合条件的干部也发放住房补贴;有的单位未建立住房档案或住房档案不完整。四是资产物资管理制度不严格。有的单位没有健全和落实物资集中采购机制;有的在大宗物资采购中不按规定招投标或采用其他采购方式,采购程序不规范,记录不完整,报批手续不完善,验收环节缺失;有的单位“重钱轻物”,几十万元、上百万元的资产物资不挂账核算,账账不符、账实不符;有的单位资产动态管理程序不严格,资产管理责任制和定期盘点制度不落实,资产管控措施不到位;有的单位资产报废审批手续不健全,评估程序不严密,处置随意性较大,造成部队资产流失;有的领导干部退休后,公配资产不及时上缴;有的单位车辆牌照外借的问题较为突出,个别单位甚至将车牌借给地方企业或老板,隐患很大。五是日常经费管理制度不完善。有的单位预算编制不规范、不合理、不细化,部门预算管理机制不完善,预算执行随意性大,超预算支出严重;有的单位巧立名目,乱发福利补助,甚至动用部队正常经费发放;有的单位资金安全管理制度不落实,违规开设银行账户,违规办理定期存款。会计、出纳长期不对账或长期与银行不对账,财务印鉴、票据保管混乱、职责不清;有的单位部队收费票据管理不严,票据领用、发放、收缴、消毁制度不落实;有的单位未经审批擅自增加收费项目、超范围超标准收费、坐收坐支经费。个别单位强行收取慰问金,乱摊派、乱集资、乱罚款、乱拉赞助,不仅造成内部管理混乱,还影响到执法工作,损害群众利益。
(三)贪大求洋,奢侈浪费严重
有的单位超标准配备行政车辆,有的后任领导不愿用前任领导的车子,换一茬领导买一次车,而且一辆比一辆高级;有的单位人员少,却大规模建设办公楼,办公楼部分空间长期闲置,还增加了运行费用;有的单位超标准接待,制定了接待管理规定却不执行,招待费居高不下,动辄一顿饭花上数千元甚至上万元,损失浪费严重;有的以接待上级领导之名,行高消费娱乐活动之实。近年来,各级党委和领导一再强调要加大“三公”经费管理力度,招待费用支出有所遏制和下降,但这方面的问题依然突出。
(四)违规违纪,廉政意识缺失
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既有体制机制、经费保障等原因,也有队伍素质、社会环境等因素,但更为重要的原因是在领导方面,具体表现为“五个意识”的缺失。一是科学发展意识缺失。有的领导干部没有真正树立科学发展观,不从部队整体建设和长远发展出发,无视财力可能与实际需要,不考虑机关与基层、软件与硬件、当前与长远各个方面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急功近利,盲目攀比,热衷于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二是依法行政意识缺失。有的领导干部法治观念淡薄,对财经法规不熟悉。不按规定办事,甚至明知违规却无视法纪、我行我素。三是经济责任意识缺失。有的领导干部只想行使手中的经济权力,不愿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经济决策失误,经济管理不严,出了问题遮遮掩掩、不敢揭露矛盾,推责诿过。四是监督制约意识缺失。有的领导干部认为“上级监督是对自己不信任,同级监督是互相掣肘,下级监督是对自己不尊重,自我监督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进而逃避监督、拒绝监督,甚至抵制监督。五是廉洁自律意识缺失。个别领导干部理想动摇、信念滑坡、意志衰退,导致私欲膨胀,“免疫”能力下降,想方设法占公家便宜,败坏党纪国法,甚至被追究刑事责任。
三、强化公安现役部队经济责任审计的措施
(一)完善领导机构,发挥组织效能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是党管干部的重要手段,是审计监督制度中的一项独特制度,它面对的不仅是单位,而且是具体行使领导职能的特定责任人。它通过审查单位财经管理运行的基本情况,鉴定、评价、监督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追究审计对象违纪违规行为,进而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发挥审计“免疫系统”的功能作用。
审计部门监督考评负有经济责任的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职责情况,作出具有法律效力的结论,向审计工作领导小组提出报告,为党委、首长管理使用干部提供依据。为此,必须进一步发挥审计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加强对本单位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组织领导;必须健全完善审计联席会议制度,明确职能,加强干部、纪检、财务、审计等部门相互配合,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坚实的组织保证。
(二)突出审计重点,确保工作质量
经济责任审计是对领导干部任职期间管理的经济资源的筹集、分配、使用的经济性、效益性和效果性进行全面审计,基本涵盖了审计对象所在单位、部门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涉及范围广,责任和风险都很大。在实施过程中,找准切入点至关重要。针对不同单位、不同类型的审计对象,审计内容应有所侧重,卡住主要责任和突出主要指标。这样既可以满足审计评价目的,也便于实际操作,还能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一般而言,经济责任审计应抓住经费收支数量、事业建设成果、经济管理质量、廉洁自律状况等方面深查细究。把住账户开立与资金流动的关口、账证转化现金的关口、本级与直属单位经费往来的关口、开支与市场采购的关口、经费物资总量与事业建设效绩的关口,做到查账与查事、顺查与逆查相结合,真正抓住审计关键,掌握审计对象履行经济责任的主要情况。特别是对任职时间长、经费物资活动量大、领导职级高的审计对象,审计时应尽可能周密、细致一些,该审的部位一定要审到,该查的问题一定要查清,重要证据一定要核实精确,确保审计对象的主要经济责任活动都纳入到审计之中。
(三)规范审计程序,严格评价标准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虽然审的是个人,但实际上是对其所在单位党委集体理财、依法理财水平和经济行为、经济状况、经济效益的综合性检查。审计评价直接关系到领导干部所在单位和本人的切身利益,对增强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廉政意识、管理意识,提高单位党委经济决策和管理行为的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都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做好此项工作,必须严格坚持审计计划与干部部门协调定,审计立项报党委首长批,审计实施方案、审计通知书由审计部门下,审计的具体组织实施按规范做,审计结论按评价标准客观公正地出,审计意见建议和决定按程序先报告后再下达的审计工作程序。
公安部领导关于进一步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重要批示,对审计人员准确运用审计评价标准,全面把握领导干部所负的经济责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审计部门要针对不同工作岗位、工作性质、地域环境的领导干部,区分经济责任的性质,在审计对象及其所在单位对提供的相关情况、资料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性作出承诺的基础上,按照权责对等的基本要求,对其整个任期履行经济责任情况作出完整、准确、全面、客观的审计判断,正确鉴定审计对象在经济管理中所处的地位和应起的作用,准确界定领导干部应负的经济责任,合理区分主观责任与客观责任、领导责任与执行责任、集体责任与个人责任;对其在非经济活动履行责任的情况,及未经审计的经济事项不作任何评价,实现审计评价的客观公正性和科学性。
(四)注重成果运用,树立审计权威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根本目的,是使党委、首长和干部部门运用审计结果,客观公正地评价领导干部的德、能、勤、绩,有针对性地实施考、帮、建,促进领导干部勤政廉政,提高军事经济资源使用效益。审计结果只有进入单位党委决策议程,成为党委考评干部的重要依据之一,才能发挥出最大效果,增强审计结果使用和转化的效能。
各级党委、首长要加大对审计结果公开和应用的力度,在审计结果公开和运用上有所新突破、新作为。审计部门必须把客观事实找准,把主观道理讲清,以事实为基础,以现行的法规制度为依据,确保审计结论真实可靠,经得起时间检验,并在经领导小组审定后,认真进行整理,形成宏观分析报告,呈报单位党委,使党委首长对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及时了解、充分重视、合理运用,以此不断扩大审计工作影响力,最大限度地发挥经济责任审计作用,增强促进党风廉政建设的威慑力。
摘要:公安现役部队经济责任审计是加强对领导干部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有效惩治和预防腐败的重要手段,对于规范部队经济活动、推动部队建设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在审计实施过程中发现了诸多问题,亟须采取完善领导机构、突出审计重点、规范审计程序、注重成果运用等措施,来有效强化经济责任审计的职能作用。
【公安消防部队现役编制】推荐阅读:
公安消防部队纪律条令07-22
福建公安消防总队文件07-07
公安消防中队建设方案09-10
镇江市公安消防支队06-09
南宁市公安消防支队招聘合同制消防员简章06-16
公安消防支队教导员述职报告06-23
浙江省公安厅消防局09-23
2024广西防城港东兴市公安消防大队招聘消防文员公告07-02
陕西省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工作规定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