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然灾害表格

2024-09-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国自然灾害表格(精选8篇)

中国自然灾害表格 篇1

[新课标解读]

1、课标要求

1)复习我国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

2)掌握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以及分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3)熟悉自然灾害在高考试题的地位和命题方向。

2、学习目标

1)复习我国自然灾害的类型以及分布地区。

2)通过高考试题训练,案例探究,运用图表和资料数据,以考题带出相关的考点和难点,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3)通过对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原因的探讨,提高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认识复杂地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识我国的自然灾害,了解其地区分布以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更好指导我们全面分析问题,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4、[重点难点]

我国自然灾害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地区分布、危害及治理措施。

5、[教学方法]:情景设置、探究式教学、小组合作学习、计算机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教师导言

我国地域广大,自然条件复杂,位于典型的东亚季风区和环太平洋构造带与地中海—喜马拉雅构造带的交汇部位,因此,各种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高、强度大、损失严重、时空分布广,已愈来愈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因此,加强灾害意识和减灾意识,是地理学习中一大重要内容,也成为高中试题中热点问题。

[知识回顾,课堂大热身]

1.我国是多灾害国家,下列地区中泥石流和滑坡灾害频发的是()A.内蒙古高原

B.云贵高原 C.山东丘陵

D.长白山地

2.图13—1是北半球部分地区某时刻地面天气图,当图示天气系统影响我国时,我国北方地区不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

图13—1 A.沙尘暴

B.干旱

C.泥石流

D.暴雪

3.为了进一步发展西藏经济,目前正在动工兴建从青海格尔木到西藏拉萨的青

藏铁路,需要克服的最大工程地质问题是

A.冻土

B.泥石流

C.滑坡

D.崩塌

(二)案例探究----学生讨论

[案例]我国是多自然灾害的国家。读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1 在过去的2200年间,我国共发生大水灾1600多次,大旱灾也有1600多次。1977年以前的508年中,称得上“风调雨顺”的年份仅有7年。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灾的耕地每年都在40%左右。

资料2 今年从3月18日傍晚起,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最强的一次沙尘暴天气过程,持续时间最长达100小时,甘肃局部地区能见度小于50米;20日一天内便给北京“输送”了3万吨沙土,北京人均分摊3千克。

资料3 2002年3月29日《中国环境报》以“高科技‘千里眼’锁定沙尘暴”为题报道:我国对沙尘暴研究使用的方法与手段同发达国家并无太大区别,已建立了由激光雷达和地球同步气象卫星观测信息接收站等组成的遥感系统和由25个监测站组成的地面监测网络系统,覆盖了北方200多万平方千米的荒漠化土地。

(1)水旱灾害是我国严重的自然灾害,它的频发地区是(填灾害区名称)。我国夏季多暴雨,暴雨在山区可能诱发泥石流、滑坡等 灾害。目前人类尚不能控制水旱灾害的发生。我国通过大规模的 和营造防护林等改善 的工程措施,以减轻灾害的损失。

(2)试分析沙尘暴天气形成的原因。为了减轻沙尘暴天气的危害,可采取哪些对策?(3)我国和世界发达国家一样,对大尺度天气系统和大范围自然灾害的研究,目前水平处于

A.跟踪阶段——实时报告事象的发生、过程、影响

B.探索阶段——寻找科学的研究方法,凭经验预测其发展变化

C.预报阶段——根据发生机制,预测将发生的时间、强度、发展和影响 D.控制阶段——虽不能控制其发生,但能对发生时间、强度和演变加以控制(4)简要说明高科技在这次沙尘暴天气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教师点评]

命题意图:该题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分析我国比较严重的几种自然灾害的发生原因、危害、特点、分布及其预防解决措施,从而树立危机意识、减灾意识。

知识依托:我国几种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的形成原因、特点、危害、分布及其预防措施和对策。错解分析:从各种媒体学生对于沙尘暴及其危害有了形象的认识,但对于第(2)题沙尘暴天气的形成原因,许多学生受传媒影响,虽然抓住了其主要的人为原因,但往往忽略了自然原因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从而造成了不必要的失分。

解题方法与技巧:本题把我国近几年出现几种危害严重的自然灾害以材料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并要求回答与之有关的几个问题。这其中有记忆的内容,但是对于一些开放性的题目例如第(2)题,教材中没有确切的答案,答题时如何抓住要点,提高得分也是要讲究一些方法的。

第(1)题:水旱灾害是典型的气象灾害,它的发生离不开大环境,多发生在我国的东部季风区。因为其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大。另一条件就是在大江大河的中下游平原地区,二者结合答案应为东部平原区。泥石流、滑坡属于地质灾害,针对其多发的原因,治水(或治河)等水利工程,减少径流量变化和一些生态环境工程来减轻其灾害损失。

第(2)题:沙尘暴的形成要注意从自然和人为原因两方面入手,措施应与人为原因一一对应说明,关键在地表植被的保护和建设上。

第(3)(4)题要结合平时的时事了解,注意“挖掘”材料中的信息,并尽量用材料中的语言组织答案。

(三)我国自然灾害知识归纳----重点和考点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有四种: 1.气象灾害

(1)洪涝是因降雨过多或强度过大而引起的江河决堤、山洪暴发、内涝积水不退、淹没田地、人员伤亡等水灾,每年的4~7月是各主要河流的防汛期。包括我国东部季风区的黄河、淮河、长江、辽河中下游和松花江流域。

(2)干旱主要指华北、西北地区的春旱和华南长江中下游的伏旱。

(3)热带气旋在我国主要指威胁东南沿海的台风,另外还有热带风暴、热带低压等。

(4)低温冷害指发生在我国冬半年的寒潮,尤以春季和秋季对农作物危害较大。

2.地质灾害(1)地震。我国地处环太平洋构造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构造带交汇部位,现代地壳活动强烈,是世界上多地震的国家。

(2)滑坡和泥石流。在我国西南地区由于多地震、多山、多暴雨,是滑坡和泥石流的多发地区。

3.森林火灾

特大森林火灾多因干旱、高温、大风或雷击等特殊气象条件,有时有人为因素的诱因。

4.农林病虫鼠害

(四)难点训练----能力提升

1.2001年4月7日,新疆北部出现10级以上狂风,气温骤降至-20℃以下,在天山隘口等地出现沙尘暴天气。这次天气过程()

A.是春季迅速增温导致的典型暖锋天气过程 B.是极地大陆气团推进造成的快行冷锋天气过程

C.因冷气团不断增温而没有雨雪 D.因当地空气干燥而没有雨雪 2.下列地质灾害中,主要由外力作用导致的有()A.日本神户地震

B.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喷发 C.云南东川的泥石流

D.大小兴安岭林区火灾

3.2000年我国北方蝗灾十分严重,与之相联系的另一种灾害是()A.台风

B.寒潮

C.干旱

D.涝灾 4.下列自然灾害具有关联性的是()

A.地震—台风—雷暴

B.地震—山崩—泥石流

C.暴雨—山洪暴发—海啸

D.寒潮—沙尘暴—大气能见度降低部 5.中国北方一些大城市附近地区,春季频发扬沙天气的主要原因是()A.高压脊过境,下沉气流“冲击”地表,造成就地扬沙 B.裸地面积扩大,急行冷锋经过,导致近程扬沙 C.西北的沙漠有充足的沙源,盛行风产生远程扬沙 D.热岛效应导致强烈的对流,使高空的沙尘降落 6.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我国开发整治的重点河流之一,读“黄河流域示意图”(图13—3),回答下列问题。

图13—3(1)古诗云:“黄河之水天上来”,从河水补给角度可理解为,古诗曰:“百川归大海,何日复西归”,从水循环角度解释,通过 环流实现水汽输送,形成水的海陆间循环。

(2)黄河是北方河流,其中游河段形成东西对称水系,常使河水在七、八月份有 的特点,春季在 河段易形成凌汛。

(3)黄河流域是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与上游地区相比较,下游地区尤甚,这是因为上游地区。

(4)历史上有“黄河百害,惟富河套”之说,上游的宁夏、河套平原由于 形成了富庶的农业区,“害”主要发生在它的 河段,消除水害的主要措施是 和。

(5)沿河地区资源丰富,按注重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的构想,开发 资源,为兰州发展化学、冶金等多种工业提供了有利条件:利用 资源,在内蒙古、山西等省区发展高能耗工业。

中国自然灾害表格 篇2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 每年因灾损失巨大.因此, 我们需要重视和加强自然灾害保险的研究和实践, 特别是针对严重自然灾害的保险体系建设和对策方案的研究, 推动由政府主导的自然灾害政策性保险方案的实施.

二、模型假设和符号说明

假设我们所收集的数据都是真实可靠的、各灾害之间是相互独立的, 彼此不影响、每个地区若发生干旱、洪涝灾害, 每年也至多一场、每一个农户是否投保是等可能的, 服从二项分布、玉米每一生长期发生灾害是等可能的.

符号包括: 判断矩阵 ( A) 、权重 ( aij) 、权向量W = ( w1, w2, …wn) T、一致性指标 ( CI) 、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 ( RI) 、一致性比例 ( CR) 、最大特征值 ( λmax) 、矩阵阶数 ( n) 、正规化权重集V = ( v2, v2, …, vn) T、自然灾害保险风险度 ( R) 、P省某区第i种自然灾害发生次数的标准化值 ( F) 、第i种自然灾害发生的次数 ( Ci) 、单位保费 ( x) 、单位保险金 ( y) 、发生自然灾害的可能性 ( p) 、损失率 ( r) 、政府补贴率 ( k) 、发生灾害时平均每亩地的保险金 ( q) 、相应事件的概率 ( P) 、保险公司的单位利益 ( W) 、单位投保人的利益 ( M) 、单位自付保费 ( m) 、费率 ( Q) 、赔付率 ( V) .

三、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 一) 风险评估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首先, 我们从气象数据中提炼出“干旱”、“洪涝”、“大风”、“冰雹”、“高

温”、“低温”六种主要的自然灾害作为自然灾害保险风险评估的指标.

1. 指标权重的确定

说明: 1. 大风、冰雹、高温、低温栏数字表示 P 省十地区

说明: 1. 大风、冰雹、高温、低温栏数字表示P省十地区累计天数

2. 干旱、洪涝栏数字表示 P 省发生灾害的地区个数 ( 假设每个地区若发

生干旱、洪涝, 每年也最多为一场)

3. 空格表示无以上灾害

根据表中信息, 我们建立如下判断矩阵A, 解AW = λW可得到: λmax= 6, 5942 ,

其对应的特征向量W = ( - 0. 0439, - 0. 1294, - 0. 3972, - 0. 2125, - 0. 0910, - 0. 8776) T

经过检验, 该判断矩阵A的一致性是可以接受的.

2. 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下面我们就P省的具体情况对模型进行求解.

正规化权重集V = ( v2, v2, …, vn) T = ( 0. 025, 0. 074, 0. 227, 0. 121, 0. 052, 0. 501) T

以2011年为例:

自然灾害保险风险度指数R = 0×0. 025 + 0. 004×0.074 + 0. 011×0. 227 + 0. 011×0. 121 + 0. 008×0. 052 + 1×0. 501 = 0. 50554

可以看出P省10地区2002年到2011年自然灾害保险风险度等级均为3级, 具有中等风险, 其中低温灾害对该省农业的影响是比较频繁的. 然后通过对2012年P省政策性农业保险统颁条款 ( 部分) 的研读, 我们提出以下几点不合理之处 :

( 1) 保险险种单一, 针对性弱

保险条款中的投保条件、费率、可保范围、缴费方式等一般都是固定不变、不可选择的, 缺乏灵活性, 抗风险能力较弱, 而且险种少, 针对性不强, 没有充分考虑各标的的差异、该省的实际自然害发生频率以及其在不同地区的分布情况.

( 2) 保费过高, 政府补贴能否有效落实

自然灾害导致的农作物的损失率通常较高, 虽然只有通过较高的保费, 保险公司才能够弥补成本甚至盈利. 但是对于广大农民而言, 这样的保费让他们难以承受, 而怎样让政府的补贴切实地落到农民的手中, 也还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 3) 保险责任范畴狭窄, 巨灾风险难以规避

战争、骚乱、核爆炸、地震等均不属于保险责任范畴. 农业生产的风险主要来自自然灾害, 而自然灾害有不规则性、突发性、损失巨大等特点, “特大灾难性事故不会发生”这一可保条件不能满足, 从而使农业保险的超赔风险始终伴随左右.

( 4) 自愿投保倾向明显, 保险公司承保压力大

现有农业灾害保险险种方案遵循自愿投保原则, 因此不可避免的是: 农民必定倾向于投保高风险的标的, 这就增加了保险公司的赔付率, 增大了保险公司的承保压力.

( 二) 优化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针对P省的具体情况, 我们选取玉米作为其农业灾害保险的标的, 通过建立线性优化模型并对其求最优解的方法进行分析, 进而制定出一个相对合理、有效、可行的险种方案.

首先, 从保险公司的角度看, 为了不亏损甚至盈利, 其一定希望:

总保费 - 总保险金 > 0, 这也等价于单位保费 - 单位保险金 > 0. ( 注: 这里的单位

保费、单位保险金指的是平均每亩玉米地的保费、保险金)

另外, 从投保人的角度看, 为了降低投保的风险, 其一定希望:

单位保险金 - 单位自付保险金 > 0.

基于以上分析, 我们具体建模如下:

对于处于不同生长期的玉米, 我们制定如下赔偿标准:

当玉米处于定植成活—分蘖期时, q = y×40% ×r =0. 4ry;

当玉米处于拔 节期—抽穗期 时, q = y×70% ×r =0. 7ry;

当玉米处于灌浆期—成熟期时, q = y×100% ×r = ry.

我们在对玉米各生长期长短和其他因素综合考虑后, 假设其每一生长期发生

灾害是等可能的, 均为p/3.

1. 站在保险公司的角度

保险公司的单位利益W = x - y, 具体见下表:

可知保险公司单位利益期望为:

2. 站在投保人的角度

单位投保人的利益W = y - x, 其具体情况见下表

可知单位投保人的利益期望为

在损失率和政府补贴率方面, 前人已经进行了较多的研究, 在此, 我于我们研究的玉米来说, 损失率r往往集中在 ( 0. 2, 0. 8 ) 之间, 这里我们取其中间值作为其估计值, 即r = 0. 5 . 对于玉米种植的农业灾害保险而言, 一般认为政府补贴率在70% - 80% 之间为佳, 在此我们取其较大值80%作为估计值, 即k = 0. 8 , 另外, 对自然灾害发生可能性的估计, 我们可以用风险评估模型中的风险值R乘以损失率r获得, 即p = 0. 26.

此时, 保险公司单位利益期望为:

单位投保人的利益期望为:

另外, 基于投保人和保险公司双方考虑, 一般认为x, y的范围应该在

10 < x < 25, y > 240 较为合适; 对于目标函数的设定, 我们觉得应该更侧重投保人的

利益, 但也应兼顾保险公司的利益, 因此我们对投保人和保险公司的利益期望以

7∶3的比例设置目标函数, 即zmax= 0. 16x + 0. 036y.

由以上关系, 我们可以建立如下线性规划方程组:

用excel软件求得最优解为: x = 25, y = 277, 即保费x =25元, 保险金y = 277元, 费率Q =x/y= 9% , 赔付率V =x/0. 09y= 100% , 政府补贴率k = 80% . 通过以上优化模型, 可以有效地解决现有的农业灾害保险险种方案中存在的一些不合理问题, 从而制定出更有效可行的农业灾害保险的险种方案.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的是农业灾害保险的风险评估问题, 对此, 我们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因素权重, 从而建立了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模型, 并根据此模型指出了现有的农业灾害保险险种方案存在的几点不合理之处.为了制定出更有效可行的农业灾害保险的险种方案, 我们利用概率论的知识建立了优化模型, 较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关键词:农业灾害保险,层次分析法,风险评估模型,优化模型

参考文献

[1]陈年红.我国农业自然灾害和农业保险问题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 1996 (8) :37-39.

[2]聂峰.探索我国农业自然灾害保险救助的新模式[J].财政与金融, 2008 (5) :93-94.

[3]霍治国, 李世奎, 王素艳, 刘锦銮, 薛昌颖.主要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技术及其应用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 2003 (11) :693-703.

[4]鲍强.中国农业自然灾害保险研究[D].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49.

[5]刘丽、代宏霞, 中国自然灾害保险风险度综合评判与区划[J].山地学报, 2004 (7) :478-482.

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篇3

例1读“我国洪水灾害分布图”完成(1)(2)题。

(1)形成我国东南沿海风暴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从气象原因分析我国松嫩平原、四川盆地、长江流域洪水灾害的主要原因。

解析(1)风暴潮的箭头所指地区是我国广东、福建、浙江沿海地区,由此可知,它是受西太平洋台风侵袭造成的。(2)松嫩平原的洪水灾害主要发生在7、8月,此时暖湿气流进入松嫩平原,带来大量水汽,同时夏季正是西伯利亚融冰季节,融冰大量吸热,冷空气爆发南下,与北上进入松嫩平原的暖湿气流相遇,暖湿气流强烈上升,形成大量降水,造成洪水灾害;四川盆地的洪水灾害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北进,太平洋暖湿气流沿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部边缘进入四川盆地,遇地形阻挡或北方冷气流,形成大量连续性降水造成的;长江流域洪水灾害是由于北上的暖湿气流与北方冷气流相遇,势均力敌,长期停留,形成大面积、长时间的降水而引发的。

答案(1)台风侵袭。

(2)松嫩平原洪水灾害:北方冷气团与暖气团相遇,形成快行冷锋;四川盆地洪水灾害:西太平洋副高位置偏西,太平洋暖湿气流沿其西部边缘进入四川,遇地形或冷气流影响降暴雨;长江中下游平原洪水灾害:准静止锋。

点拨我国自然灾害类型多样,其原因主要有:我国处在两大自然灾害带的交汇处,同时又处在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强烈;我国2/3的面积是山区,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不稳定,尤其是夏威夷高压势力的大小及位置的移动,导致了我国频繁的旱涝灾害。

二、自然灾害的灾情特点——成灾人口多,农业灾情严重

例2下图中阴影部分是2011年我国北方春旱分布图,读图完成(1)~(3)题。

(1)造成我国北方出现大面积干旱的自然原因是( )

①降水异常偏少②沙尘暴增多③工农业用水增多④气温偏高⑤CO2导致温室效应

A.①② B.③⑤ C.①④D.②④

(2)缓解北方旱情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①减少用水量②发展节水农业③跨流域调水④大力开发地下水⑤迁移人口⑥培育耐旱农作物品种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②③⑥ D.③④⑥

(3)图中M地区为湿润地区,但又是干旱频发区,其自然原因除夏季风不稳定外,还有( )

A.高原地形 B.喀斯特地貌

C.受到植被的影响 D.受准静止锋影响

解析根据题意,造成干旱的自然原因是北方春季降水异常偏少和气温偏高,蒸发量增大导致的。解决北方旱情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有发展节水农业、跨流域调水、培育耐旱农作品种。M为云贵高原,该地区干旱原因除夏季风不稳定外,还因为喀斯特地貌导致地表水容易渗透。

答案(1)C (2)C (3)B

三、自然灾害地域差异显著

例3中国的孕灾环境、主要自然灾害的种类组合以及灾情地域差异显著,据此回答(1)~(3)题。

(1)发生在我国东部地区的自然灾害比在西部地区造成的经济损失大的原因是( )

A.东部地区人口和经济密度大

B.东部地区距离海洋近

C.西部地区地形状况复杂

D.东部地区平原面积广阔

(2)我国西部地区灾情主要表现为( )

A. 受灾人口多

B. 牲畜掉膘或死亡

C. 农作物成灾面积大

D. 农作物受灾面积大

(3)青藏高原灾害带的主要灾种有( )

A. 地震、霜冻、干旱、滑坡

B. 旱灾、病虫害、沙尘暴、泥石流

C. 暴风雪、地震、寒潮、雪崩

D. 洪涝、地震、滑坡、泥石流

解析由于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和经济密度大,所以相同的自然灾害比人口稀少和经济欠发达的西部损失大。我国西部地区以畜牧业为主,受灾人口少,灾情主要表现为牲畜掉膘或死亡。青藏高原灾害带的主要灾种有暴风雪、地震、寒潮、雪崩等。

答案(1)A(2)B(3)C

点拨根据自然灾害的空间分布规律,可将我国划分为六大灾害带。海洋灾害带主要指东部和南部海域,以台风、风暴潮、赤潮为主要灾害,对海洋渔业和石油平台、船舶造成灾情。东南沿海灾害带主要指连云港以南的东南沿海地区,以台风、风暴潮、暴雨、洪涝为主要灾害,对城市、港口、海水养殖场等造成灾情。东部灾害带主要分布在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以洪涝、旱灾、病虫害为主要灾害。中部灾害带,主要指青藏高原以东的第二级阶梯,以暴雨、洪水、地震、滑坡、泥石流为主要灾害,而且水土流失、风蚀沙化等问题严重,是中国自然环境最复杂、地表物质最不稳定的地带,对农业、交通设施与建筑物造成严重危害,其中,内蒙古的雪灾、黄土高原的暴雨洪水和干旱、西南地区的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尤为突出。西北灾害带,主要指西北内陆的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西部地区,以地震、沙尘暴、霜冻、干旱、病虫害为主要灾害,对绿洲农业、城市建筑和畜牧业造成灾害。青藏高原灾害带,主要指西藏、青海和四川西北部,以暴风雪、地震、寒潮、雪崩为主要灾害,对畜牧业造成严重灾害。

下面是我国大陆雨涝分布图、干旱总次数等值线图,读图完成1、2题。

中国雨涝区分布(1951~1990) 中国干旱总次数等值线(1951~1991)

1.下列说法与中国雨涝分布图提供的信息不相符的是( )

A.沿海和平原地区多雨涝

B.雨涝的分布大体上是由东南向西北减少

C.雨涝与地势高低无关

D.雨涝与离海远近密切相关

2.从中国干旱总次数等值线图可以读出下列信息( )

A.我国西北地区无旱灾发生

B.干旱频次最高的地区是华北平原、华南沿海与西南地区

C.干旱多发区都分布在平原水稻种植区

D.旱灾发生频率高与水体污染、水资源利用不合理无关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气象灾害成因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甲][乙][丙][冬季风强盛][接近沙源地][降水总量

少变率大][植被覆

盖率低][人口城市

密集][春季灌溉

用水多]

3.图中甲、乙、丙气象灾害分别是( )

A.春旱、寒潮、沙尘暴

B.寒潮、台风、沙尘暴

C.干热风、暴雪、沙尘暴

D.干热风、寒潮、冻害

4.该地区最有可能是( )

A.准噶尔盆地B.东北平原

C.华北平原D.东南丘陵

5.干旱灾害是中国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下列柱状图反映了我国1950~1991年间西北地区、东北地区、华北地区、西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南地区六个区域的季节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冬、春旱,以冬春连旱为主][全年旱][春、夏旱,

以春旱为主][秋、冬、春旱,

以冬春连旱为主][春、夏、秋旱,

以春旱为主][甲 乙 丙][图例][夏、秋旱,以

冬秋连旱为主][甲:旱灾粮食损失量占本区气象灾害粮食损失总量的百分比

乙:旱灾粮食损失量占全国旱灾粮食损失总量的百分比

丙:旱灾面积占全国旱灾面积的百分比]

(1)A是西南地区、C是东北地区、判断图中其他字母表示的区域,并以B为例,说明判断理由。

(2)分析E、F两地区旱灾季节差异的自然原因。

(3)C地区由春旱引发的最主要的灾害是,这说明灾害之间具有性。

(4)A地区降水不少,为什么旱灾粮食损失量占本区气象灾害粮食损失总量的百分比大?试分析原因。

(5)2009年我国多个地方发生了严重的旱灾,C、E两地区均以春旱为主,试分析C、E两地哪一地区春旱更严重?为什么?

6.某灾害性天气系统从珠江口附近过境,如图所示,另外两图是A、B、C三地观测到过境时的气压与平均风速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此天气系统的名称是。

(2)这一天气系统中心是从A、B、C三地中地过境的。

(3)B地在12时左右风速突然变小的原因是什么?

(4)在当天12时,A地的风向为风,C地的风向为风。

(5)试分析该天气系统给我国农业生产带来的利与弊。

1~4CBAC

5.(1)B是西北地区,D是华南地区,E是华北地区,F是长江中下游地区。

B地区的甲值大,但乙、丙值小,且全年旱,符合西北地区的特点。

(2)E地区春季降水少,升温快,蒸发旺盛。F地区夏秋季受高气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干燥少雨。

(3)森林火灾;关联

(4)本区虽然降水较多,但由于是石灰岩地貌,地表水渗漏严重,导致地表干旱。

(5)E地区 因为C地区纬度高,蒸发弱且春季有积雪融水补给土壤和河流水分,而E地区纬度低,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强,用水量大,地表径流量少。

6. (1)台风(热带气旋)

(2)B

(3)台风中心(或台风眼)经过B地

(4)偏南(东南风);偏北(西北风)

(5)弊:带来狂风暴雨和洪涝灾害;利:带来丰富的降水,减轻伏旱的影响,缓解高温酷暑。

自然手语与中国手语论文 篇4

张瑶

(2014级2班 201411130217)

摘要:本文旨在研究中国手语与自然手语的区别,以及我们应该怎样克服这种差别,采取文献法的研究方法,阐述自然手语与中国手语的区别所在,提出问题以及解决方法,最终达到使聋人和普通人很好交流的效果。

关键词:中国手语、自然手语

一、问题的提出

有研究学者指出——“语言起源于手语,语言曾一度依靠手势”,“口语在手势之前

[1](产生)是难以想象的”。由此可以看出手语的重要作用,手语在聋校教育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也是聋人与人交流沟通的重要手段,但是很多会手语的正常人发现:自己掌握的手语平时能够用来与聋人交流沟通,但是当看到聋人与聋人交流时,自己在一旁却是一头雾水、不知所云。究其原因,就是聋人他们自己有一套手语,可以称之为聋人的自创手语,也有人认为这是聋人的自然手语。那么到底“中国手语”、“自然手语”是什么、又有什么区别呢?我们应该怎么去看待这一问题,并且找到解决办法呢?

二、概念的界定

目前,手语分为“中国手语”和“自然手语”,“中国手语”又称为“文法手语”和“规约手语”,“自然手语”也称为聋人手语、“聋式手语”,“中国手语”主要是听人为主体和少数有文化的聋人共同创造的,由“约定”的自然手势和“规定”手势两部分组成,教育因素“介入”较多等;“自然手语”主要是由聋人创造,在聋人的群体中传播,教育因素的“介入”很少,具有形象性,以模拟实物形状和活动情节为主,直接与观念相联系,不依附[2]于民族语言。

三、综述自然手语与中国手语的区别

“中国手语”与“自然手语”存在差别,这是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也是众多学者思考、研究的问题。那么,“自然手语”和“中国手语”的区别在哪里,为什么有区别呢?

(一)创造者的主体不同

从“自然手语”和“中国手语”的概念中可以发现两者创造的主体不同,一个是普通正常人,一个是聋人,两个主体的人思维方式有很大不同,聋人没有正常人的语言环境,不会像普通正常人那样表达时有特定的主体、词语的修饰,他们往往不加修饰的直接表达自己的意愿,更有甚者他们的语言没有正常的语序,例如,正常人说“我要去吃饭”,而他们是说“吃饭,我。” 因此,有学者指出,两种手语不同的特点表现的是外在动作和心理过程的不一样。“聋人手语”不遵循有声语言的语法规则,存在大量与有声语言不一致的现象,没有翻译内在心理的过程。“中国手语”的外在手势是在内在的有声语言的基础上形成的,运用程是一种翻译过程,在头脑(心理上)首先形成有声语言,然后再把这种语言换成手势。[3]

(二)特点不同

1、自然手语特点

(1)词汇量少,根据对未进过学校学习过的聋人进行观察和统计,其词汇不超过200

[4]个左右,即使在一些交往广泛离群聋人中,其拥有的词汇量也不超过1200个。

(2)表达单一简略。运用自然手语表达经常是单词成句——即“一个单手势符号组成[4]一手语句,只是要有一个适当的情态支点”。如,正常人说“我要去吃饭”,聋人会说“吃饭,我”。

(3)指事性强,以形象比划为主。如,一个学生指着班里一个不高也不矮的同学问其他人:“这个同学个子高不高?”回答的学生也会用和前面一样的同一个手势回答,表示这个学生的个子中等。

(4)具有交流性。自然手语具有较强的指事性和形象性,以指点和比划事物方位及外形为主,因而易于交流。

(5)表述范围简单有限。主要涉及日常生活,对涉及文学、艺术、科技等较为抽象的知识就无能为力。

2、中国手语的特点

(1)一般依附于某一常规语言。中国手语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2)表达相对复杂,涉及面广,必须遵循一定的语法规则。(3)很多词的理据不明显,甚者趋于消失。

(4)在脱离文字对照的情况下运用中国手语时,部分聋人的手语语法与其所依附的常规语言语法不一定完全相同。

[5](三)语法上特点不一样

1、在中国手语中,陈述句按照汉语的语法规范正常排列;而在自然手语中,突出的事物总是放在句子的开头。

2、中国手语在疑问句词使用上基本都是根据汉语语法的位置出现;自然手语的疑问句常常出现在句末。

3、在手语的方向及方位要清楚的指明是何人何时,自然手语完全以空间指示。

4、在动词的方位使用上中国手语遵照汉语语序,自然手语则把主要突出的动词放在首位。

5、手语的时间域和空间域:在手语里面很注意表达手语的方位及动作方向及时间次序,如此才能表达每一个人物或事件的相互关系。

6、句子成分与汉语的对应关系不同。

(四)适用范围差异

自然手语使用随便,具有随意性,在日常交流当中,聋人更喜欢用自然手语,表达更具形象性,简单易懂,更方便聋人交流沟通。但在聋教课堂上,一般使用中国手语,更具规范性,且大多数聋教教师学习的就是中国手语,中国手语没有地方差异。[2]

四、对策与建议

自然手语与中国手语都是现在正在发展、使用、流行的两种不同形式的手语,两者缺一不可,我们不能舍弃自然手语,让所有聋人无时无地都打中国手语,完全将自然手语抛之脑后,完全使用中国手语,但我们也不能摒弃中国手语,当然,这是行不通的,先不说会让手语没有规范化,地域的差异就会让不同地区的聋人完全无法交流,只停留在自己狭小的地域中,完全的“闭关锁国”。因此,两者共同发展才是王道。

(一)将手语规范化

1、将推广手语作为一项社会化工程,政府要发挥积极引导作用。

(1)国家应该像推广普通话那样来推广中国手语,使之制度化、法律化。

(2)营造手语学习的良好环境。政府要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扩大手语的宣传范围,使更多的人了解手语、运用手语,为聋人营造良好的手语环境。

(3)建立各级手语研究会,加强中国手语的研究。争取残联和民政部门的支持。

2、发挥特殊学校推广手语的积极作用。由于聋生90%来自听人家庭,进入聋校后才开始学习手语,因此学校是他们学习手语的主营地,老师是他们学习手语的引路人。

(1)加强手语师资培训,注重教师岗前和岗位培训。

[6](2)努力营造聋生学习、生活的校内环境。

(二)研究和推行聋人手语。聋人教育工作者应以积极的态度看待聋人的权利和要求,[7]重视聋人的群体文化,树立聋人手语是聋人的母语的意识。

(三)从聋生自然手语得到启示:需要从事聋教育的教师,在学习《中国手语》的同时,还必须了解并基本掌握学生的自然手语。另外,教育工作者还能够从这些手语中找寻规律,[8]探究聋生的思维特点,并给予学生更多的指导。

参考文献:

[1]游顺钊著,卢景文译:《模式手势与引导句法——语言创造上的一个突破》,语文研究,1987,(4)

中国自然奇观简介与欣赏 篇5

与欣赏

姓名: 学号: 班级:

敦煌莫高窟

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时期,据唐《李克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一书的记载,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僧人乐尊路经此山,忽见金光闪耀,如现万佛,于是便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此后法良禅师等又继续在此建洞修禅,称为“漠高窟”,意为“沙漠的高处”。后世因“漠”与“莫”通用,便改称为“莫高窟”。

自此,这一千多年间便不断有人在敦煌开凿石窟,据一些古书记载,石窟数量达千余个,至今在敦煌地区的石窟区,至少有莫高窟、西千佛洞石窟、东千佛洞石窟、榆林窟和五个庙石窟等。单是现存在莫高窟的就有700多个,随着日后考古工作的发掘,数字在不断增加;在这些洞窟中,只是对留有壁画或塑像的洞窟安排编号,目前就已有492个。其发展历程大体可分为五个时期:北朝、隋唐、五代和宋、西夏和元。

北魏、西魏和北周时,统治者崇信佛教,石窟建造得到王公贵族们的支持,发展较快。

隋唐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莫高窟更是兴盛,在武则天时有洞窟千余个。安史之乱后,敦煌先后由吐蕃和归义军占领,但造像活动未受太大影响。北宋、西夏和元代,莫高窟渐趋衰落,仅以重修前朝窟室为主,新建极少。

元代以后敦煌停止开窟,逐渐冷落荒废。明嘉靖七年(1528年)封闭嘉峪关,使敦煌成为边塞游牧之地。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平定新疆,雍正元年(1723)在敦煌设沙州所,三年(1725)改沙州卫,并从甘肃各州移民敦煌屯田,重修沙州城。乾隆二十五年(1760)改沙州卫为敦煌县,敦煌经济开始恢复。莫高窟开始被人们注意。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发现了震惊世界的藏经洞。不幸的是,在晚清政府腐败无能、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特定历史背景下,藏经洞文物发现后不久,英人斯坦因、法人伯希和、日人橘瑞超、俄人鄂登堡等西方探险家接踵而至敦煌,以不公正的手段,从王道士手中骗取大量藏经洞文物,致使藏经洞文物惨遭劫掠,绝大部分不幸流散,分藏于英、法、俄、日等国的众多公私收藏机构,仅有少部分保存于国内,造成中国文化史上的空前浩劫。

莫高窟开凿于敦煌城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上,前临宕泉,东向祁连山支脉三危山。南北全长1680米,现存历代营建的洞窟共735个,分布于高15-30多米高的断崖上,上下分布1—4层不等。分为南、北两区,其中南区是礼佛活动的场所,各个朝代壁画和彩塑的洞窟492个,彩塑2400多身,壁画4.5万多平方米,唐宋时代木构窟檐五座,还有民国初重修的作为莫高窟标志的九层楼。莲花柱石和舍利塔20余座,铺地花砖2万多块。北区的243个洞窟(另有5个洞窟已编入北区492个号中),是僧侣修行、居住、瘗埋的场所,内有修行和生活设施土炕、灶坑、烟道、壁龛、灯台等,但多无彩塑和壁画。

莫高窟各窟均是洞窟建筑、彩塑、绘画三位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洞窟最大者200多平方米,最小者不足1平方米。洞窟形制主要有禅窟、中心塔柱窟、佛龛窟、佛坛窟、涅槃窟、七佛窟、大像窟等。塑绘结合的彩塑内容主要有佛、菩萨、弟子、天王、力士像等。彩塑形式有圆塑、浮塑、影塑、善业泥等。圆雕、浮雕除第96、130窟两尊大佛,第148、158两大卧佛为石胎泥塑外,其余均为木骨泥塑。佛像居中心,两侧侍立弟子、菩萨、天王、力士,少则3身,多则11身。以第96窟35.6米的弥勒坐像为最高,小则10余厘米。按石窟建筑和功用分为中心柱窟(支提窟)、殿堂窟(中央佛坛窟)、覆斗顶型窟、大像窟、涅槃窟、禅窟、僧房窟、廪窟、影窟和瘗窟等形制,还有一些佛塔。窟型最大者高40余米、宽30米见方最小者高不足盈尺。从早期石窟所保留下来的中心塔柱式这一外来形式的窟型,反映了古代艺术家在接受外来艺术的同时,加以消化、吸收,使它成为中华民族形式其中不少是现存古建筑的杰作。在多个洞窟外存有较为完整的唐代、宋代木质结构窟檐,是不可多得的木结构古建筑实物资料,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敦煌佛教文化博大精深,敦煌石窟佛教尊像中,菩萨的容貌姿态是最优美、最丰富、最动人的,菩萨像展示了东方女性美的魅力,她的塑像被世人称为“东方维纳斯”,她的画像被世人称为“东方圣母”。

敦煌石窟中,几乎窟窟都有说法图,经变画。这些说法图和经变画中都绘有各式各样的菩萨,有的洞窟中四壁都绘小菩萨,还有许多单幅的菩萨画像。敦煌石窟中有上千幅的说法图和经变画,仅经变画中的菩萨像,就会数在万计,是世界上保存菩萨画像最多的佛教石窟。

敦煌艺术是历代画家们创意性的杰作。在壁画当中,没有完全相同的东西,即使是描绘同样经变内容的艺术作品,画家们也是根据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创作出了完全不同的作品。

生态自然观与建设美丽中国 篇6

摘要:西方学者以环境伦理学的形式展开的对人和自然关系的思考,提倡自然权利论和内在价值论,即所谓的生态自然观。其主张把人的角色从大地共同体的征服者变成共同体的普通成员与公民,强调生态系统是一个由相互依赖的各部分组成的共同体,人则是这个共同体的平等一员和公民,人类和大自然其他构成者在生态上是平等的;而“美丽中国”首重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体现科学发展的和谐之美;展现温暖感人的人文之美。人类要尊重生命共同体中的其他伙伴,而且要尊重共同体本身;任何一种行为,只有当他有助于保护生命共同体的和谐稳定和美丽时,才是正确的;人和自然之间要协调发展,共同进化。

关键词:生态自然观;美丽中国;可持续发展。

1前言

1.1生态自然观确立的现实根源与科学基础

自20世纪中叶新技术革命以来,人类掌握了强大的科学力量和物质力量,迫使自然界竭尽所能地为人类服务,物质财富大量涌流,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各种灾难性的传染病得到有效的控制,死亡率下降,平均寿命延长等等。然而,现代新技术革命所带来的并非全是福音,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与此相联系,生态科学受到了人们普遍的关注,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以生态科学为基础的生态自然观是当代人类对“生态危机”进行反思和对生态科学进行概括与总结的结晶。

1.2美丽中国概念的诞生

十八大报告提出美丽中国,山要绿起来,人要富起来。为了让世界更好的了解中国,也为了让中国更好的了解世界。也为了充分展示中国人文神韵的丰富文化内容。展示中国方方面面的内容,民间文艺、舞蹈、音乐、美术、书法、杂技、电视、电影、戏剧、曲艺、絵画等各个领域节目内容。将带领大家穿越中华大地的时间和空间经纬度;追寻中华文明传承子安地理、文化历史的故事;展现中华

文明的行进轨迹;在国际化的视野下,表现华夏文明的独特景观、风俗、娱乐、审美和思辨。展示中国的、各地的,各民族的灿烂文化遗产。引领观众体验和领悟自然和人文景观的丰富内涵。在世界范围内更好的展示中国最精华的民族瑰宝。为世界展示一个最美丽的中国。

2生态自然观

2.1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生态自然观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在人类反思全球性“生态危机”的过程中和总结现代生态科学的最新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其基本思想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下述几个方面: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生态系统具有显著的整体性;生态系统是组织织的开放系统;生态系统是动态平衡系统;生态平衡是稳定性与变化,性相统一的平衡;生态自然观主张把人的角色从大地共同体的征服者改变成共同体的普通成员与公民,强调生态系统是一个由相互依赖的各部分组成的共同体,人则是这个共同体的平等一员和公民,人类和大自然其他构成者在生态上是平等的;人类不仅要尊重生命共同体中的其他伙伴,而且要尊重共同体本身;任何一种行为,只有当它有助于保护生命共同体和谐、稳定和美丽时,才是正确的;人与自然之间要协调发展、共同进化。

2.2生态自然观的哲学及价值取向

生态自然观的核心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出发点和逻辑起点。人类是可持续发展的主动性因素,从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来探讨人的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模式的一条合乎逻辑的思维路线。它强调了自然界的整体性;强调人活动的能动性和人的主导地位;强调人和自然关系的和谐性。

我们必须把包括人在内的整个自然界看成是高度相关的有机统一体,充分肯定人与自然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命运,倡导人类应该在促进生物圈的稳定与繁荣的基础上改造和利用自然。运用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对整个地球的进化施加定向的影响,使其更有利于生态平衡。人类和自然是同等重要的,只有与自然界建立一种和谐关系,人类才会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生态危机日趋严峻,迫使人们开始反思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生态自然观要求人们建立一种人与自然相互协调发展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认为,人类不是自然界的绝对中心,人既是自然之子,又是自然之友,人和自然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命运。这种注重了人与自然的整体性和互利性的生态自然观的价值取向要求人类必须充分认识自然的价值,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合理地开发、利用自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并维护和促进地球这个生命共同体的长久稳定与繁荣,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3美丽中国的美丽所在3.1 “美丽中国”首重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

从“人定胜天”的万丈豪情到“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再到可感、可知、可评价的“美丽中国”,说明我们党的执政理念越来越尊重自然,越来越尊重人民感受。改革发展让我们摆脱贫困,我们不要山清水秀却贫穷落后,但是强大富裕环境质量很差同样不是美丽的中国。中华文化最强调天地人的和谐相处,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这是百姓对“美丽中国”的最直观解读,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全国党代会报告第一次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等等,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认识深化了,也彰显了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

3.2 “美丽中国”体现科学发展的和谐之美

科学发展观是建设美丽中国的理论指导和保障,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归根结底是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发展。提倡“美丽中国”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种方式,可以说,“美丽中国”的提法既给我们指出了科学发展的具体方式,又给我们指明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美好愿景。十六大以来,“绿色发展”的理念逐渐进入党的执政视野,已经在中国生根发芽——过去10年间,从巴厘岛到哥本哈根、德班,历届气候大会上,中国带头许下并切实履行绿色发展的庄严承诺;从“十一五”首次设立约束性指标,到清理整顿钢铁等高耗能行业,从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等系列生态工程到出台节能减排计划,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2.9%到生态补偿机制稳步推进,中国正逐渐告别“黑色发展”,走上“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的绿色发展之路。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美丽中国”理念的指导下,我们一定能实现“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的美好愿景。

3.3 “美丽中国”展现温暖感人的人文之美

“美丽中国”让党代会报告一改以往工作报告用词严谨、中性,缺乏感情色彩的传统风格,运用如此柔软、悦耳、富有诗意的词汇,使总书记的工作报告充满亲切感,更加贴近基层、贴近普通群众,迅速拉近了党代会与民众关切之间的距离,透露出民生温度和民意期许。实际上,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是本届党中央执政理国最有富创新和特色的地方。近几年,“民生”成为各级党组织和政府的“高频词”。从总书记关心灾民的吃饭、穿衣、喝水、住宿、医疗问题,总理“帮农民工讨薪”、“逛市场看肉价”,我们切身感受到了党中央对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关心和对改善民生问题的密切关注。“美丽中国”,美在山川,美在文化,美在历史,更美在人文——最美的是人。“美丽中国”,没有了最美中国人,如无根之萍、无源之水,徒具美丽外表,不具美丽生命。

4坚持生态自然观,创建美丽中国 马克思和恩格斯明确提出“人创造环境”的思想。人类要想持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进行劳动。人类正是在改造自然界的生产劳动中,才使人的类本质得到确认。“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证明了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人类比其他一切动物强,在于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的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类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

马克思主张依靠积极的、能动的实践活动采实现“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在他看来,我们居住的自然环境应该是健康的、合平人性的。“既然人的性格是由环境造成的,那就必须使环境成为合于人性的环境。”人类的创造必须把改造自然、建设自然、美化自然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是合乎人性的行为。人类的创造活动要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

恩格斯在总结了人向自然界索取的教训后精辟地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他强调指出,要“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体性”。

自然与社会是不可分割的,人与自然之间的不协调,实质上是人与人的问题、人与社会的问题。不改变社会环境,就不可能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就在于改变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在一个崭新的合理的社会里,“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

生态自然观是可持续发展的指导观念,可持续发展是生态自然观的必然要求和实践形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归根结底是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发展。提倡“美丽中国”是落实生态自然观的一种方式,可以说,“美丽中国”的提法既给我们指出了落实生态自然观的具体方式,又给我们指明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美好愿景。

参考文献

[1] 黄顺基.自然辩证法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

[2] 顾瑞珍韩洁.十八大报告解读: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新华网,2012年11月9日

[3] 黄宏.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自然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第3期

中国自然式山水风景园林 篇7

关键词:中国园林,传统,自然,意境,艺术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推崇自然, 热爱自然, 把自然万物看作相互协调发展的有机体。例如:儒家主张“上下与天地同流” (《孟子·尽心》) , 道家也认为“天地与我并生, 而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齐物论》) 。而园林艺术作为表达人与自然最紧密联系的物质技术手段和精神创作, 从周文王筑灵台起就从选择、截取自然界中的一个特定环境范围开始了。西方园林在形态上具有几何化的特征, 体现着人类思维对自然要素的控制, 目的在于展示一个被人所占有的“自然”。与此不同, 中国古典园林更像一幅立体的山水画卷, 体现的是对自然的生命机体关系和各要素之间作用力的理解, 传统必然顺应自然现实运动的创造。

1 中国山水园林文化特色

“师法自然”是中国园林自古以来的基本造园原则, “意在笔先”则更是中国园林传统文化的精妙体现。明代著名造园家计成的《园冶》一书中一开始就强调“相地”的重要性, 并用相当大的篇幅来分析各类地形环境的特点从而指出在什么样的地形条件下应当怎样加以利用, 并可能获得怎样的效果。十分重视建筑与环境的协调和融合, 取得与自然的统一。中国园林不满足于物质与技巧的华美, “何必丝与竹, 山水有清音”朝向创造环境氛围特色这一更高的层次拓展。因为自然万物都要遵守生命间的有机秩序, 所以园林注重自然属性, 主张在特定环境中建造人化的自然风景, 以自由的方式造就建筑与山水花木动态交融的景观环境, 体现生机盎然的自然之乐和人类精神追求的多重含义, 从而使人类精神与自然交融共生。

中国园林的发展亦与传统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皇家苑囿, 规模宏大, 园中有园, 囿中有囿。比如北京的颐和园便是一个利用自然山水加以人工改造的大型园林, 它利用周围自然环境创造了极为开阔的园林空间。这种对自然山川的仿效, 具有表明帝王能顺天、能“赞化育”, 因而拥有人间至高无上统治权的重要意义;另一类比较重要的园林是:以文士精神为基础的小型私家园林, 显示中国特有的文人官僚阶层一方面为安定礼序社会服务, 另一方面又逃避集权统治的严酷, 在城市中堆山叠石, 创造出一方“城市山林”, 过起了城市中的隐居生活, 通过欣赏与冥想大自然来实现精神自我的超脱。

中国园林的艺术特色, 主要体现在自然美和田园生活的意境两方面。“师法自然”不但是在园林的形式上力求“虽由人作, 宛自天成”更重要的是追求一种自然式的田园生活:歌颂自己自足的劳动生活, 鄙视追名逐利;歌颂简朴的读书生活, 鄙视锦衣玉食;歌颂无拘无束的自由生活, 鄙视随人俯仰, 这就是所谓田园之乐。两千年来, 文士这个阶层的价值观念、社会思想、道德规范、生活追求和审美趣味已经深刻的影响到了中国山水园林的造园艺术。文士追求田园之乐, 并以此成就了以田园之乐作为中国文学、美术的最高雅的情趣, 也成了园林艺术的灵魂。而文士主要是通过追求自然的生活才对自然的美有所参悟的。园林是作为自然的生活场所环境, 才被要求自然的风格。尤其从东汉末到魏晋南北朝, 是一个政治上极端“无道”的时期, 所以, 隐逸之风大盛, 随之形成了人们独立的山水审美意识, 山水诗、山水散文、山水画、山水园林开始盛行。而文士园林, 也在这时期确立了自己的艺术特色。

2 中国山水园林之传统审美趣味

中国园林之美讲究高雅的意境。所谓园林意境即参与的人通过视听等知觉接受到景物环境所给予的实在感受和抽象意念, 从而唤起活泼、丰富的联想。“境生于象外”景起的作用, 主要是为了生情, 通过对景物环境的处理, 将参与者从其个人特有的经验和文化背景中“唤起”联想, 从而“神与物游”, 获得游赏园林的愉悦感。

中国园林既受道家思想影响也受儒家思想影响, 二者相互补充, 道家崇尚回归自然, 儒家也强调亲和自然。

儒家强调亲和自然。孔子说的:“仁者乐山, 智者乐水”, 意思是说:水总在不停的流动, 涌向远方或渗入大地, 山则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动摇, 这正是追求知识和道德的人应该效法的。这种看待自然事物似的方式是中国传统文化很重要的一部分, 被历代士人奉为至理名言, 作为论析风景的重要理论依据。

在自然秩序中, 天地万物生生不息, 在生命轮回中显示着各自天赋的特性, 士人往往通过它们来比拟人的品行。比如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都显示了理想的人格, 也使得人对自然的审美观照中溶入了强烈的抒情色彩, 人与自然物在感情上十分亲和。正如清代的王夫之所说:“景中生情, 情中含景, 景者情之景, 情者景之情也。”

所以, 造园的主要目的并不仅仅要引进客观的自然山水之美, 更重要的是唤起“意域之景”、“景外之情”进入那种物我融合、怡然相得的人与自然的亲和一致的关系之中, 进入审美的更高层次。所以, 在进行造园活动时, 把那些最能引起思想感情活动的造园要素摄取到园林中来, 以象征性的题材和手法反映高尚、深邃的意境, 使观赏的人在游赏过程中倍感亲切, 又能产生意味深远的崇高感受。

中国传统思想的主体是儒家, 但在造园活动中, 道家却起到了主导作用。因为汉末至南北朝时期, 道家思想的蓬勃发展唤起了对个性追求的觉醒, 激发了人们倾心山水的热情, 孕育了有独立意义的山水审美意识, 使人们对山水的认识从物欲享受提高到了“畅神”的纯粹精神领略阶段, 是一个质的飞跃。特别是在自然观方面。老子认为自然之道左右世界但没有意志, 所以在观察自然事物时, 道家非常讲究在无成见的审视大自然中领悟自然之道, 要“涤除玄见”, 以达到理解事物的本性。以达到超越社会制约的、归复自然的自由完美人生。

中国人的艺术心境更早的转向了自然, 且在造园活动中强化自然景观要素的不同特性, 且人为构景皆依循被自然触动的感情。所谓“构园无格”, 没有西方古典建筑与园林中表现出的征服自然的情绪, 力图表达头脑中所规定的形式美法则。

3 中国传统造园要素之美

中国山水园林造园要素丰富多彩, 独具一格。借景是中国园林的重要手法之一, 经常通过视线安排把园外的景观引到特定的视点, 是一种小中见大的空间处理手法, 扩张有限的园林景观画面, 构成“内外一体”。例如:陶渊明诗“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南山是借景, 也是园外的对景, 把园外景物收入园内, 增加园中景致, 可扩大园内境界。

中国园林景观要素之所以多样化, 还在于把自然界的日光月华、秋来暑往、云烟雾霭等“虚景”引入园中共赏。“虚景”在中国不仅是一种从园林中获得的感受, 也是造园艺术主动的追求。一位文人兼造园家说:“园以内丹青紫翠, 无所不归我刺绣。园以外轻烟薄雾, 无所不入我烘染。”中国园林善于运用文学上的形象思维的艺术魅力来美化园林。园林建筑上常用匾额、题字、字节, 如:“明瑟楼”、“清风池馆”、“还我读书处”等, 突出了许多“虚景”的价值。各种借景丰富了园林景观层次和, 不时更替的“虚景”成为园林多变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强化了自然的运动不息及生命的意义, 使人畅坏怀于雨滴竹林或雾障楼台的虚实交映, 感受自然轮回生命的美、光色风音变换的美、烟器气润物沁心的美。曲径通幽的处理手法也会使人产生神秘莫测的心灵感受。“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有一村”步移景异, 变换无穷。

由此可见, 中国山水园林之美重要的在于体会其中蕴涵的意境美, 一种饱含着富有哲理性的生活美。那么相应的, 观赏中国山水园林, 就是一种高层次的审美活动, 它需要观赏者具备很高的文化素养、相当高的志趣、从容的心态和清净的环境, 以更好的调动大量的文化知识和自己所积累的丰富的生活、哲学经验, 领略园林艺术的精微之美。

中国山水园林与传统观念对于人自与然、社会之间关系的理解密切相关。随着传统社会关系和生活方式在近代的巨变, 新的时代、新的审美观念必然会产生新的园林。当代建筑与环境观念正在不断深入地发掘传统文化对当代有益的部分。在综合考虑自然生态与自然美对人类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意义, 考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秩序变化中的社会与个人关系时, 中国传统园林传承的文化必定仍有价值, 甚至以其特有形态和意义将为当代中国建筑的创新带来更为深刻的启示。

参考文献

[1]陈志华.建筑史论文集 (第3辑) [C].北京:清华大学建筑工程系, 1979.

《自然》登陆中国的启示 篇8

旅美科技政策研究者和专栏作家,俄亥俄州立大学科技政策在读博士生

自然出版集团在顶尖科学刊物中率先在中国大陆地区建立编辑部的消息,最近几天成了媒体热点,新闻发布后的短短2天时间,上百家媒体报道或转载了这一消息。

创办于1869年的《自然》及一系列子刊,个个都在综合领域或本学科属于数一数二的期刊,即使是这次在中国开办编辑部的《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在2010年4月成立后不到三年,就在2012年一举夺得了7.396的高影响因子,在全球综合性科学学术期刊中名列第四(《自然》杂志排名第一) 。

的确,这次自然出版集团开设中国编辑部能引发这样的媒体热点,恰恰说明,媒体对《自然》杂志的大名都早有耳闻,并由此将自然集团的中国编辑部与中国的科学崛起所代表的民族自强联系起来。正如《自然》方面在解释其设立中国编辑部时所述,中国科学家去年发表了一成以上全球最有影响力的论文。这一比例从2001年的1.85%(在6,874篇最有影响力的论文当中占127篇)增加到了2011年的11.3%(在10,238篇最有影响力的论文当中占1,158篇),名列全球第四。

但自然出版集团这样的举动,到底能带给包括科学家、科学出版以及科技媒体在内的中国科学界哪些与此前不同的影响,或者说,到底需要通过哪些举动才能带给中国科学界比以前更大的利好?

作为优秀的科学期刊,设立编辑部的初衷当然是获取好的论文以及更好地服务当地读者。但不设立编辑部的时候,不是《自然》系列期刊的编辑们也总来中国么?对,但那时候的编辑出入中国的各种学术会议或拜访研究机构,接触的是已经功成名就的科研明星,而在中国设立了编辑部,深入到中国的学术界,则可以大力挖掘富有潜力的后起之秀和早期的科研想法,这是短期来访的收获所无法比拟的。

换句话说,短期来访,获得的是绩优股,虽有回报,终究有限。而设立中国编辑部,获得的则是成长股、潜力股。当然,中国富有潜力的青年科学家,则会从中受益更大。

获得收获的不只是科学家。自然出版集团设立了中国编辑部,当然要逐渐扩大中国本地的编辑、甚至是学术期刊运作管理队伍,这自然会形成对中国同行的溢出效应。

而与此前合作办刊不同,《自然》们通过把编辑部设立在中国,也会让中国的同行和科学界更好地了解到世界名刊的整个运作过程。这方面,就包括其对科学传播的重视。

以自然出版集团为例,其运作的自然媒体网站(Nature Press),每周向全世界数千名记者发布来自集团所属各期刊和合作期刊的数十篇优秀科研论文的新闻稿,提供几十名科学家的联系方式,还会举行若干场电话发布或采访活动,注册记者基本上每天都会至少收到一次自然出版集团的新闻稿件。

中国科学家和科学记者,如果能获得这些服务,无疑也会大大地受益。

上一篇:《劳动社会学》2014年1月串讲资料下一篇:学生会副主席的竞选稿优秀